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共10篇)
1.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一
毕业几年来,在北京、西安一直从事营销工作,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各种营销经理人,跟有些人交流,氛围和若春风、性格儒雅刚劲,做人做事都比较成功,其实他们骨子里透露的是一种儒商的风格,很多方面很值得学习。众所周知,渊远流长的儒家思想对中国,对东亚乃至对世界的影响都非常深刻,其核心伦理观: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也依然是中国现当代主流思想基础。就象一坛上好的佳酿,历久弥香,耐人寻味。
我个人认为,市场营销道德是企业与所有利益相关方之间的一种行为规范,对供应方来说应该坚持: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的原则,提供质优价廉的产品及服务,这种供应应该是给需求方带来方便和有效而不是伤害和损失。对需求方来说应该坚持:享受即满意的原则,公正、合理的使用和再次销售,不违规操作,不影响供应方的整体利益。
仁:意即博爱、宏爱、爱人,这种博爱体现在商业上的营销道德上要待人处事用一颗博爱的心,态度上和颜悦色,笑容灿若春风,面对被服务方不推委,高效率完成服务,无论是谁只要是利益悠关方我们先把态度放好。
具体表现为:
对外,无论是上游供货方还是下游使用方,无论是身份地位高低,实力强弱,一视同仁的以标准的商业服务素养来完成交易与服务。一如几千年前的孔子,破除当时教育弊端,学生无论贫贱贵福,一视同仁,终成桃李满天下。一个团体所有的员工只要坚持者这样做了,老客户会越发忠诚,一些不起眼的新客户会被培养成合作业务上的参天大树,与这样的单位合作,氛围融洽,效率高,没有人会拒绝这样的客户。经年累月,长期坚持,左右逢缘,终将成就业内霸图。
对内:同在一个团体内部,本就是一家人,对上司配合而不奉承巴结,对下属态度和悦而不霸道,对同级别的同事常沟通而不妒忌,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整个大团队的顺利运转,
义 :是儒家思想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主要强调人做事要讲究一个合理性,在思想体系上,儒家思想并不排斥人对自身利益的追逐,但强调自身利益要以“义”为前提。比如时下国内乳制品行业对乳制品中掺进三聚氢氨,饲料中掺进三聚氢氨等事件就是营销不道德,不符合义的思想,此为见利忘义。其实现代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民生、民权,所有的团体都要在义的基础上来实现利,否则,利必不能长久,反受其害。体现在我们的产品上则是生产的产品在严抓质量的同时做好服务,咱们的义则是咱们的消费机、考勤机等设备为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方便和快捷,而不是帐目对不上,服务无人管的混乱局面,给使用方带来很大的麻烦,那真是见利忘义了。
礼:是指人的行为伦理,表现在现在是人们普遍认可的社会法律规范和人们普遍信仰的道德规范。就目前中国的大国范畴内,这个礼还是有地域区分的,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消费文化、宗教信仰和商业道德氛围。表现在营销上就是企业的营销手段应该遵循这些信仰、消费文化和商业道德氛围,而不应该为了一已私利而不择手段违背了当地普遍认可的商业道德,这样必将被大家唾弃和否定,受损失的只是企业本身而已。如果一个企业要开拓新的市场,他必须先补上当地文化这堂课,否则,受到了损失和教训回过头来还是要补上,还要以损失为代价。咱们公司以后如果要拓展新的区域市场,文化补课必然要先行,然后再制定切实可行的符合当地消费文化和行业道德标准的营销策略和手段,不可贸然行事。
智:在儒家思想上表示了解、知道、智慧,是一个道德范畴,是一种人的行为规范知识。表现在现代营销学上是指人的聪明才智和韧熟的专业技能。现实的营销活动中,从市场调研――――-目标市场细分――――营销策略的制定――――营销手段的实施――――营销过程控制――――营销结果的评估,整个流程都处处体现“智”的光环。市场上的智者,会遵循营销道德进而发展自己再到引导营销道德。其实,日新月异的商场上,绝大多数营销不道德、竞争对手之间的矛盾、供需方间的矛盾很多时候是可以通过智慧来解决的,进而由营销不道德向营销道德转化。
2.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二
一、儒家的“乐教”思想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早在春秋时期儒家思想代表人物孔子就把“乐”纳入其私塾授课的内容—“六艺”之一,并把“六艺”定为礼、乐、射、御、书、数。他把德育放在首位,美育排第二位,肯定了“乐”的重要性。荀子则从音乐的起源说分析认为,人们是为了调节身心,活跃情绪,丰富生活,才创造了种种乐曲,委婉动听的曲调可以对人产生极强的感染力。荀子在《乐论》中指出:“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他认为由于音乐起源于人的情感需要,所以最能打动人心,引起共鸣。如果能够充分利用音乐这种形式独有的特点,赋予音乐以教育的内涵,以音乐教化百姓,人们心悦诚服,乐于接受,必然会使人们在轻松愉快的歌舞活动中受到教育。孔子对于音乐的教育功能更有精辟的论述:“移风移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强调了音乐净化民风的作用,这种作用要比空洞的说服教育更有说服力。孔子认为利用音乐进行教育,可以在“寓教于乐”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甚至影响到人的一生。儒家的乐教思想,既不是单纯从艺术教育的角度来推广乐教,也不仅仅是着眼于音乐的政治教化功能来重视音乐,而是把音乐教育当成整个教育的完成阶段,当成塑造人的心理情感结构和修身的手段,当成完善人的最终途径。孔子希望通过音乐教育过程中的潜移默化,使人的精神境界趋于完美,成为符合儒家政治要求和道德规范的“仁人”。儒家的这种乐教思想对我们树立现代音乐教育观有现实的借鉴意义。
当前,由于种种原因,特别是长期“应试教育”的影响,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在学校教育中音乐教育不受重视,一些农村中小学不开设音乐课,或虽然开设而常常被其它升学考试课程挤占;很多学校和教师对音乐教育的目的、音乐教育与人的素质培养、音乐教育与横向学科的关系等问题缺乏系统的、全面的认识,有些教师把掌握技能技巧、乐理知识作为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有些教师只强调音乐的愉悦性,忽视其教育功能,教学生唱一些不适宜的、格调不高的歌曲;也有一些学校和家长把音乐教育当成中、高考的终南捷径,对学生进行畸形的音乐技能技巧的强化训练;社会音乐教育也比较薄弱,一些公共机构在音乐教育上“不作为”,而一些媒体、文化传播机构则在利益驱动下,不顾社会效益,散播腐朽、落后、不健康的音乐,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我们应分析以上音乐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认识到乐教的重要性,树立起良好的现代音乐教育观。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就已经认识到音乐教育对于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的重要作用,同时也启示我们:音乐教育不应片面地理解为音乐技能技巧及理论知识的传递,更应强调道德理性和人文精神的重建。儒家教育的终极目的是培育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心灵素质,帮助人们修养身心。今天,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也应重视音乐教育的重要作用。音乐教育是美育的重要方面,同时它包含着丰富的横向学科知识,体现了“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具有辅助和促进德、智、体、美协调发展的功能,在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中具有其它学科不可替代的地位。很多著名的自然科学家,如爱因斯坦都曾经从音乐中获得灵感。音乐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鉴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其音乐修养,还要启迪学生的智慧,丰富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我们的音乐教育工作者可以利用大量的音乐作品培养学生对祖国秀美山川、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例如:欣赏古曲《春江花月夜》可以使人从内心领略祖国的大好河山,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学唱歌曲《我爱你中国》、《在希望的田野上》等都能够培养学生的爱祖国、爱家乡、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总之,音乐教育能使学生既“修业”,又“进德”,获得多方面的教益。
二、儒家音乐的“和”文化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的借鉴价值
以“和”为美,就是在进行审美创造和评价时要具有整体意识,“和”而不“分”。古代很多艺术家的审美理想、审美趣味都是以这个“和”字为核心的。在他们的心目中“和”是一种最美的状态,所以他们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是具有包容性的,是丰富的,所以是美的。孔子倡导的“和”的美学思想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孔子认为“《乐》以发和”,就是说,音乐可以陶冶人的心灵,能够使人内心和谐,也能与他人、与社会和谐,孔子把音乐作为儒者的修身养性之道,使之具备君子仁人的修养。孟子基于其民本思想,提出了最有代表性、也最有生命力的“与民同乐”的观点,同样这也是“和”的思想在不同层面的有力体现。儒家音乐教育中的“和”文化意识蕴含了丰富的政治思想内容、伦理道德内涵,虽然它具有一定的阶级性和时代性,但它的“和”的思想创造了富有审美个性的审美个体,追求了人生存所必需的和谐与平衡,也有利于创造具有审美化、艺术化的人生。我们应吸收其中的通过音乐教育使人心灵得以净化,道德情操得到升华,人格进一步完善,最终达到崇高的精神境界的有益成份。
今天,我们继承儒家的音乐思想,最重要的是树立一种尊重艺术规律的自觉精神,树立科学的音乐教育观,这对于当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行为、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构建和谐音乐教育,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我们的艺术家应多采用“和”的音乐思想来创作好的音乐作品,追求“真、善、美”的和谐统一。如通俗歌曲《爱的奉献》,讲述人间的真情与关爱,讲述对生命与美好生活的渴望。它深深地打动每个听众的心,感染着每个人。歌曲《和谐中国》:“和风细雨的好时节天地与人和,和颜悦色的好感觉人人很亲和,和气致祥的好人家日子挺祥和,和衷共济的共和国心齐力更和……”,还有歌曲《和谐校园》:“和谐的地方我们的校园,我们在这里相识在这里相聚,伸出你的手打开你心扉,让我们一起在这里互相勉励……,手拉手心连心在这知识的海洋,无论何时我们绝不会放弃我们心中的理想”。这两首歌中体现了“和”最美的状态。通过这些优秀作品的欣赏与传唱,让学生在精神上、心理上获得美的、和谐的平衡,最终完善自己的品格,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儒家“有教无类”的思想对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的启示
在孔子之前,都是“学在官府”,孔子首创了私塾教育,提出“有教无类”的办学理念。这一办学理念打破了当时教育被贵族垄断的教育局面,把音乐从贵族手中解放出来,给了一般劳动者与贵族一样的受教育的权利,使教育走向民间,扩大了教育的社会基础,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荀子也在其“性恶篇”中提出“有教无类”,认为教育机会应该均等。儒家的这种“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不正是两千年后的今天我们提倡的素质教育的基本精神吗?面向全体,一切为了学生,人人有受教育的权利,人人有成功的希望。对于现今的音乐教育更需要这种“有教无类”面向全体的教学,尤其是一些社会现象不得不引起音乐教育者的关注和反思。2005年湖南电视台举办的音乐类比赛“超级女生”在全国引起了轰动,全国报名参赛人数达15万人之多,而且其中在校学生报名的选手占了很大的比例,我们不禁要思考:为什么举行学校比赛常常班级里没有几名学生主动报名参赛,往往要指定选手参赛。而超女却可以这么火爆?问题的关键就在于“超级女生”无门槛,不管你唱得如何,长得好坏,多大年龄,来自哪里,统统没有要求,只要你想表现自我,都可以想唱就唱。而与我们学校音乐教育相比,与学校音乐比赛相比,“超级女生”吸引人就在于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公平的展现自我的平台。在我们的音乐课堂上,往往是那些音乐天赋好的学生受到老师的重视,表现和表演的机会多,而音乐方面欠缺的学生,则不受关注。久而久之,学生上音乐课的积极性就下降了,在学习音乐、欣赏音乐时的自卑心理也就产生了。这种教学不但使学生在音乐学习上没有前进,反而使学生有了学习音乐、欣赏音乐的心理负担。在一些个别学校,音乐教师甚至还以尊卑贵贱对待学生,歧视家庭贫困生的现象还存在,这实在是一种令人痛心的倒退。我们的教育虽然常常把“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的口号放在嘴边,可是却常常不能真正做到“为了一切”、真正“面向全体”。
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李远哲教授曾在一次演讲中说过:“每一个人不一定都有出众的才华,但每个人经过教育与努力都有可能成为真正伟大的人,这就是我们应该追究的理想,也就是儒家有教无类的中心思想。”儒家“有教无类”的经典教育思想和现今社会的这些音乐现象都警醒着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面向全体教学,相信他们每一个都能成长为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综上所述,儒家音乐思想博大精深,它有其独特的美学标准,也有对中国音乐教育富有哲理的思考,它为树立中国现代音乐教育观提供了理论基础,对当前构建和谐音乐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促进了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给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它所包含的的音乐美学思想,至今仍值得我们深入研究,我们应继承和发扬它,实现中国现代音乐教育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孔子.论语[M].台北:文艺出版社, 1980.
[2]吉联抗.孔子·孟子·荀子乐论[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59.
[3]蒋孔阳.先秦音乐美学思想论稿[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86.
[4]徐鸿.试论孔子审美教育思想的现实意义[J].四川: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人文社科版) , 2003年第12期.
3.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三
关键词:儒家思想 以人为本 现代企业管理
1 儒家“以人为本”思想的概述
儒家思想的核心始终围绕着一个“仁”字,即如何使人向“仁”。何谓仁实际上是何谓人的问题,因为“仁者人也”。把仁作为一种学说的最高准则则是始于孔子。他把仁作为实践中的指导原理并使之贯穿于诸道德中。孔子的仁说是把自尧舜以来相传下来的先王之道归结为仁之道。以《论语》为中心来分析仁的意义大致可分为两个方面:对内克己,对外爱人。对他人而言,用爱的准则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孝顺父母,尊敬长者,爱护晚辈,进而达到治理国家,平定天下的伦理道德要求,实践外王之道。《论语·学而》中写到:“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做人之根本。在此之上,孔子说:“仁者爱人”。爱人即“爱众”,保持人与人之间亲密、亲和的关系,才能国强民安平天下。即从孝顺父母,尊敬长辈的家庭伦理开始,树立尊重他人,互相谦让,宽恕别人的社会伦理道德。
孟子接着提出了:“仁之实,事亲是也。”(《孟子·离娄上》)从而抓住了孔子思想的核心。但是,孟子的理论不限于此,他发挥孔子重视人的价值的思想,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的著名论断,从理论上阐述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作用。荀子进一步从宇宙观的角度,充分地肯定了人在宇宙中的特殊地位,指出“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在他看来,人之所以贵于万物,不但因为人具有知识价值,而且还因为人具有道德价值。
可见,从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出发,儒家提出了一套“以人为本”、“天地之性人为贵”的管理思想。
2 儒家“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内涵
儒家“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内容极为丰富,至少包含如下三层涵义:
2.1 “为政在人”。全面提高人的道德思想和科学文化品质。儒家所说的“思不出其位”(《论语·宪问》)的忠于职守的精神,“见危授命” (《论语·宪问》)的牺牲精神等,对于提高现代企业职工的品质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孔子提倡尊五美,即要求管理者做到“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坚持“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为政》)的求实精神;坚持“君子坦荡荡”(《论语·述而》)的豁达精神;坚持君子“周则不比(《论语·为政》”的团结精神;坚持“躬自厚而薄责于人”(《论语·卫灵公》)的自我批评精神等,对于塑造现代企业人的思想道德品质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2.2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现代企业管理的一个显要特征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是管理之首。企业领导者的基本职责是率领和引导职工达到企业的目标,把人的工作做好了,最充分地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从而产生以一当十、以百当千的倍数效应。因此取得事业的成功。美国管理学家路易斯·布恩和戴维·克茨的一句精辟论断可以让我们更好的认识这个问题。他们认为:“管理就是使用人力及其它资源去实现目标。”而对于如何去实现这个目标,中国企业家一致认为只有走“民主式管理”,才能保证企业取得成功。
2.3 “任官得人”。根据孔子“举贤才”的古训,推行贤人管理。中国企业家都懂得“宁肯用十个有缺点但有所作为的人,也不用一个只会唯唯诺诺而无所作为的人”的道理,这与孔子说的“无求备于一人”(《论语·微子》)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在高科技迅猛发展,知识经济逐渐替代传统产业的今天,作为知识的掌握者和开发者,人才对于企业的重要性已经上升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重要的地位,人才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几乎没有企业不在叹息“人才奇缺”,越是成功的企业,对人才的渴求越迫切。
3 如何将儒家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
现代企业管理者应根据企业生产发展的需要,将儒家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运用于企业管理,把“以人为本”作为成功企业的管理法则。“以人为本”的现代企业管理应是以人本理论为基础的,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它追求的是管理活动的人性化。显然,这为儒家“以人为本”思想的运用提供了舞台。要建构中国式的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必须从儒家管理思想中汲取智慧和营养,从而在实践中逐步形成独具特色的管理体系。那么,现代企业管理中如何借鉴“以人为本”思想,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呢?至少有以下几方面是可行的:
3.1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就是要在企业管理中实行“仁治”以安民。儒家认为,民为国之本。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孟子·尽心下》)所以,作为一个管理者要民字当头。爱民就要先安民,乐民之所乐,忧民之所忧,才能得民心。这种思想运用到企业中,就是首先要做到“尊人”,即真正地尊重人,看重员工的价值,使每一个人从内心感到自己在生产中的重要地位,感到人格的完整和内心的充实。其次,还要做到“安人”,即真正地关心人,切实地关心、理解和爱护员工,满足员工的实际需要。
3.2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还要建立起一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为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和发展的环境。孟子主张教化而治,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也;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孟子·尽心上》)这教化运用在企业管理上,就是要建立一整套科学合理的激励机制,即注重人的需求和愿望,激发员工实现自我价值的满足感,着力培育和提高人的素质,引导他们进行自我改造、自我调节、自我约束和自我管理,并能按照组织既定的目标去行动。
3.3 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更要善于发现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儒家认为,为政之本在于兴贤。孟子说过,“用贤则治,不用贤则亡。”(《孟子?告子下》)所以,儒家把用贤看成是兴亡成败的关键。古代的治国治政是这样。现代的企业管理同样也是如此。现代企业最根本的竞争也是人才的竞争,最致命的浪费是人才的浪费。一流人才经营一流的企业,二流的人才只能经营出二流的企业。所以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现代企业应充分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给人才一个宽阔的空间,让他们发挥出最大的能力来壮大和发展企业。适时晋升正直(能视企业目标为自身目标)能干(能为实现企业目标努力拼搏多作贡献)的人,所有员工就能服气并以正直能干的人为榜样,进而形成人人奋以向上,企业生机勃发的生动局面。
现代企业这种创造条件使人力增值及全面发展的人力资源开发理念,已开始引起企业管理界的重视。儒家管理意识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管理中的应用,更使人产生兴趣。事实上,这种从发挥人性和开拓人力角度出发的企业管理创新以及儒家人性论的中心理念和价值观可谓不谋而合。虽然这一变化发展过程并非受儒家管理哲学的影响,而是顺应客观规律的使然,但也证明了儒家“以人为本”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的适用性。
参考文献:
[1]高晓松.21世纪的儒家思想展望.黄冈师范学院学报.1996.4.
[2]谢军.儒家思想与民族精神.发展论坛.1996.9.
4.儒家思想与现代企业文化 篇四
黄林2008301510052电气五班
20世纪80年代,企业文化风靡全球。人们发现,精神文化就像企业机体的神经中枢和潜意识,是其凝聚力和活力的源泉。有专家预言,21世纪的企业竞争,实质上将是文化竞争。长久以来,以儒家思想为代表和核心的传统文化,已牢固地沉淀于中华民族的心理,形成长盛不衰的传统美德、人格价值及品行修养,激励着我们承担起人生责任、社会责任及时代使命。
儒家思想倡导道德文化的合理化,它指出,人之所以区别于禽兽,是因为天生就有良知,有仁爱之心,有道德本性。“三纲”、“五伦”及“八德”,是儒家思想的精髓,它赋予整个社会严谨的“人伦”理念,强调人际关系秩序化,推行道德伦理、社会规范以及各种礼节,主张建立一个用礼治调节法治的德治社会。儒家思想还要求人们“格物、致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约束管制生命个体的言语行为,遵守严明的礼制,安于君臣、父子、尊卑的地位,不僭越,不逾矩,以实现那种“天人合一”的社会状态,和谐而安宁。现代意义上的企业文化,与儒家思想有极大的渊源。对此,我们不妨探个究竟。企业文化,说大就大,说小可小。大到包括群体意识、思维方式,小到一个人的衣着打扮、言行举止。它是全员价值、需求与行为的共同写照,所有人都要参与滋育。他们的人生观——生活目的及价值,职业观——个人工作的意义,企业观——企业存在的理由。三者集合,共同构成企业价值观。企业应当整合不同观念,形成统一的道德理念及规范,增强凝聚力和向心力。
企业文化本质是向善向上的,它塑造的是一个积极向上、诚实守信、开拓创新、恪尽职守、思路开阔、协作分工的团体。《孟子·尽心上》中有语:“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作为一个企业人,不论何时何地,都必须忠诚敬业,正所谓:“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诚实守信,是人人所希望见到的。《礼记·中庸》中也说:“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企业所追求的诸如此类关于人的精神品格和品行修养,无一不是儒家思想的延伸、发扬和创新。
企业文化的力量非常巨大。许多事实证明,优良的企业文化至少有:
1、规范力——约束人,从心理上行为上促使员工遵章守纪;
2、导向力——号召人,引导人们把个人理想凝集成企业同一目标;
3、凝聚力——团结人,人际关系和谐有序,内聚力强,员工精诚合作;
4、激励力——鼓舞人,提升员工成就感与责任感,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无可否认,儒家思想也有其局限性和狭隘性。在其群体意识范畴里,人与人有着严明的层别,社会具有严格的等级化,下一层必须听从于上一层,上一层拥有决定下一层的生死权。在这种金字塔式的人文思想的影响下,权力绝大程度集中在少数人手里,人际关系错综复杂,常常致使人治代替法治,官僚主义易于泛滥,各种指令、信息及行动自上而下进行传递、贯彻和实施,下一层处于被动局面。这对于凸现企业文化的力量,发挥团队优势,是一大障碍。如何辨证对待儒家思想,取之精华弃之糟粕,是至关重要的。
文明空前发展,几千年的文化积淀,仍旧牢牢根植于人的内心,企业经营管理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十分深远。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建立在优秀传统文化基础之上,其精神源泉和
5.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五
摘要:本文以孔子思想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文化出发,分析了儒家核心思想中“仁”“和”“义”“信”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延伸与应用,肯定了儒家人本主义管理理念对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的启示和引导作用,同时,本文也指出,在运用儒家思想塑造企业管理思维和商业伦理时,应注意与现实现结合,保证科学性,实用性,避免文化错位。
关键词:儒家文化现代企业管理
当我们提到现代企业管理时,人们很容易想到西方管理学,从法约尔、韦伯到迈克·波特。但由于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在企业经营管理哲学方面其存在着明显的差别,西方企业比较注重“理性”管理,而中国的企业更强调“人性”的管理,这明显受到了我国传统的儒家思想的影响。如今,“儒家管理思想与当代企业管理实践”已经成为海内外中国儒家文化的热门课题。作为儒家思想的发源地,结合管理学研究儒家思想,汲取有益的思想以丰富我国现代企业管理理论与实践对提高我国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儒家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发展过程
儒家思想是一种伦理型思想,其主要内容十分丰富,其中对现代企业管理影响较大的有:仁、和、义、信等。
(一)“仁”
孟子吸收孔子的思想,确立仁政学说,在《大学》中提出“修齐治平”“内圣外王”的观点。用现代思想来解释就是要求企业领导者能够有较高的道德修养(内圣),懂管理(外王),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施仁政。仁,又谓“爱人”,源于“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致敬之”。这就要求领导滴员工有仁爱之心,体恤下情,使得员工真正成为企业的主人。
(二)“和”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句经典古语讲的就是人和的意义,儒家伦理重视团体力量,强调“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就要求企业讲人和,讲团结,以合力促发展。当然,在管理中也要重视个人能力,处理好二者关系,既调动个人积极性,又体系高度的集体主义精神。
(三)“义”
儒家主张重义轻利,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观点,虽然看似有些偏颇,但对于当今社会存在的一些企业个人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无利不起早的卑劣行径无疑是有针对性的。同时,儒家思想并非完全否定利,而是提倡道义经商。所以在社会主义市场条件下,儒家思想对企业发展的指导意义在于引导企业兼顾盈利与国家发展和人民的生活。
(四)“信”
子曰:“言而有信”,“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即只有诚意才能取得对方的信任,如果没有诚意,谁还敢信?古有商鞅立木为信,今有谢延信一诺千金,足见中华民族对忠诚守信的重视与传承。纵观商界能够屹立百年不败的企业,无一不是将诚信奉为企业发展的头条。
儒家思想始于孔子,由孟子继承发展,并逐渐定型为整个封建王朝的正统思想。之后,经历代儒学大家(董仲舒、朱熹)集成发展,达到成熟顶峰。直至近代鸦片战争之后,西学流入,反帝反封斗争大大削弱儒学地位,上世纪50年代的文化大革命更是将几千年的传统文化破坏殆尽。直至拨乱反正后,国人重拾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逐渐的将儒家的精华思想渗入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中。
二、“仁”“和”“义”“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一)“以人为本”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和主体。现代企业管理应该从人出发,将道德、情感、心里等因素引入管理,形成“以人为本”的管理观念。具体来讲,在该思想的指导下,首先要树立“以民为贵”的企业信念,把依靠全体职工办企业作为企业管理的宗旨,尊重关心企业员工,培养人才,重用人才,发挥各级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其次,“为政在人”,成立德才兼备的领导集体,强调德才兼备的企业领导层的关键作用,这对领导层不断精近业务提高自身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最后,将“顾客就是上帝”的经营理念贯穿始终。无论是联想的“五星服务”还是康佳的“大拇指服务”都是对这种理念的现实应用。
(二)“以和为贵”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精诚合作的团队精神是企业成功的保证。如何在“以和为贵“的思想下,培养职工团队协作精神,确立共同的企业目标,以达到“内求团结,外求发展”的局面是每个企业领导层需要学习和探索的。张瑞敏带领的海尔团队无疑是将“和”的理念发挥的淋漓尽致的代表。海尔把自己的价值观定义为“人的价值高于物的价值,共同价值高于个体价值,共同协作的价值高于独立单干的价值,社会价值高于利润的价值。”而这种文化牵引力确保了海尔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员工满意度达到最大化,从而奉献出最好的产品。
(三)“义利并重”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现代企业要富有活力,要在竞争中取胜,单靠物质刺激和行政手段己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还要靠“理想”、“信念”、“义利并重”的价值观。现代企业的价值观,必须是有利于企业和职工正确对待和处理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深圳三九贸易集团一直主张:先义而后利者荣。在其1995年与法国一家贸易集团结算时,因对方疏忽而少收了三九集团7000万法郎。该集团毫不犹豫的退还了这笔巨款,赢得了业内良好的信誉,在“利他”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回报与效益。
(四)“至诚守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人无信则不立,商无信也不立。现代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务必要把握两点:树立契约意识,塑造“诚信为本的企业形象”;确立道德理念,维护“至诚守信”的企业信誉。这是现代企业长远生存与发展的基石。青岛啤酒深刻的明白这个道理,并身体力行的将这种理念运用到每一次交易与合作中。2001年青啤与新加坡一家啤酒签订股权转让协议时,曾经约定:若甲方欲转让其余49%股权给乙方,转让价格按协议确定的定价原则计算”。2003年外方提出转让股权,尽管当时因市场环境不利,致使经营效果不尽理想,青啤公司还是信守承诺,坚决执行合同,保持了优异的合同履约率。这正验证了青啤董事长所说过的:青啤的百年基业,可谓诚信为本。
三、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应用中应注意的问题
儒家管理思想对企业管理的现代价值,有几集的一面,也存在消极的一面,即既有民主性的精华,也有封建性的糟粕,良莠混杂,瑕瑜互见,对此既不能全盘否定,也不能照搬照用,应该坚持批判继承、去糟取精的原则。
例如,儒家所倡导的“礼”,核心在于维持上下等级关系,“存天理,灭人欲”。这种思想拿到现代企业中就演化成消磨人的进取心和发展欲望,这是竞争
型社会所要不得的。再如,在管理目标上,儒家思想更强调“朝纲独揽”,“分权制衡”,这与现代企业所需的“权责分明”“各司其职”是相悖的。权谋之术不能代替科学管理,企业与社会的长远发展需要人治更需要法制。
所以儒家思想作为中华文明的辉煌精神文明成果是值得学习、继承的,但是每种思想都有其历史的适用性和局限性,面对全球化的现代市场经济时代,我们应该吸取其中的优秀成分,让其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继续发挥自己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高月兰.企业管理视域中的儒家文化[J].经济师,2006,10:235-236
[2]方为.儒家思想中的管理意义思考[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2:64-70
[3]蒋晓华.儒家文化与新世纪中国企业管理[J].江苏企业管理,2006,4:41-42
[4]徐华新.儒家人本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5:130
6.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六
中国古代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之比较
儒家与道家道德教育思想,体系完整,内容丰富,在我国传统道德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与作用.本文从道德的`内涵、起源、人性论、价值取向、目标追求等方面将两者进行比较,是为了更好地把握它们的基本内涵及其现实意义.
作 者:邹强 王松 作者单位:咸宁学院,教育系,湖北,咸宁,437005刊 名:咸宁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XIANNING COLLEGE年,卷(期):24(5)分类号:B82关键词:儒家 道家 道德教育思想
7.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七
西方管理学经过了科学管理、行为科学与管理、现代管理三个阶段的发展,研究内容也从科学管理发展到系统管理,中国的企业管理,基本全盘引进西方管理理念及方法[1]。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这种管理愈发体现出“水土不服”的现象———从实达花费巨资聘请国际管理咨询巨头麦肯锡做管理顾问惨遭失败,到何伯权指挥中国饮料市场巨头乐百氏在和达能合资后全面败退,再到以编译西方营销学著称的屈云波空降到广东科龙公司进行“西化”营销改革最终失败……都昭示着中国企业对西方管理理念和方法“消化不良”[2]。而在国内知名企业家如海尔张瑞敏、蒙牛牛根生、恩威薛永新等对中国哲学管理思想情有独钟,他们都有独到的中国哲学智慧,并运用到企业经营管理,取得了很大成功。这主要原因是西方管理理论源于逻辑推理,依靠科学试验,推崇实践方法而产生,而在中国由于文化理念以及中国发展的环境不一样,使得原在西方相当优秀的管理模式,在中国使用也会产生大差异,针对西方的舶来品,我们必须为中国管理找一个出路。纵观中国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史,与西方管理方式上区别在于文化(或者说哲学)管理占据了相当重要的地位,而在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中,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思想,更是两朵奇葩,他们的管理哲学思想,影响着中国及世界[3]。我们在浩瀚道家及儒家文化中拮其一粟,可略见一斑。
2 儒家管理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儒家是在中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其创立者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后来由思想家、文学家孟子、荀子继承与发展。儒家的管理,提纲挈领地说,就两个字:仁政。何为仁?孔子曰:“仁者,爱人。”仁就是爱人,领导者对所有人都要怀着仁爱之心,关心他人,尊重他人,即要以人为本,以“仁”为思想精粹,用爱人之心调解人与人的关系[4]。在企业内部,要实施儒家思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2.1 富民。
首要的是让组织成员富起来。相传,孔子到卫国去,看卫国人口众多,非常感叹和欣喜。他的学生冉有问他,人多了应该怎么管,孔子说:“富之”。就是要领导人们发家致富,解决吃穿住行问题,人民能吃的饱,穿着暖,上足以赡养老人,下足以养育后代,过上富足的物质生活。孟子说,这叫做“泽加于民”,通俗的说,就是给民众好处,争取民心的拥护[5]。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企业竞争离不开掌握知识的人才,相对工业经济,人才越发突出他的重要。现代企业只有给员工提供合理,有竞争力的报酬,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企业才能具生存之基,竞争之本。
2.2 教民。
当冉有问孔子,富民目标实现后,有该如何做好管理工作呢?孔子说:“教之”。要教育好民众,让他们有文化、有技术、有道德。孔子认为只有经过良好的教育、培训,掌握了丰富文化知识的人才能走上管理岗位,让没有经过教育、培训的人员走上管理岗位,就是让他去害人误事。因此,孔子提出“学而优则仕”,就是必须让学习优秀的人担任领导职务[4]。在企业,将优秀人才吸引进来后,这些人往往具备良好的素质,如果不经过适当的培训,仍然不能掌握实践技能,去出色完成本职工作,同时即便是在公司工作多年的老职工,也必须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素质,发挥自己的潜能,保持和增强创新能力,才富有竞争力。所以要让员工在不断的培训中提升自己,建立学习型组织,才能使企业不断在创新中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2.3 复礼。
礼的本义是合理,是符合仁道的行为及其行为规范。礼在古代不仅指社交礼仪,更重要的是指制定的一系列社会制度,一言以蔽之曰:礼代表着制度和秩序。按孔子的说法,仁是内容,礼是形式,仁要借助礼来表现。只有形式而无内容的礼是苍白的,虚伪的,只有内容而无表现形式的仁则显得粗野,从而不为人理解和接受。所以,礼是一个人或者一个企业对外交往中必须具备的不可缺少的行为规范。然而,人非圣贤,都有七情六欲,私欲的膨胀导致种种非礼的行为,因此需要建立“礼”来规范行为,使企业员工以“礼”为准则,指导自身行为[6]。在现代企业中,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不仅可以规范员工的行为,而且可以规范企业的管理,有助于企业实现科学管理,提高劳动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而且是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顺利进行的可靠保证。
3 道家管理哲学在企业管理中的运用
道家是春秋战国时期形成的一个以“道”为核心的学派。其创立者是著名思想家老子,主要代表人物是著名思想家老子及庄子,道家管理思想主要体现在《老子》、《庄子》、《列子》等著作中。道家的管理哲学以“道”为中心,认为人类社会的运行都遵照“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运行规律,并以其“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的辩证思维模式,提出管理者要按照“道”的客观规律办事,即“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的管理方式,展现了其管理艺术。
“道法自然”是道家管理思想的哲学基础,在此基础上提出的“无为而治”则是道家管理思想的核心内容和基本原则。“无为”并非消极地无所作为,而是精通“有为”之法之上的无为之为;是肯定了事物有自我发展潜在能力的基础上,放松对事物的不必要束缚,减轻对事物的人为干预;是尊重事物运动变化客观规律的前提下,正确把握“为”与“不为”的辩证关系,以积极的“有为”促进事物自然而然发展,以灵活的“不为”引导事物充分“自化”发展,而达到领导于无形、成功于无形的“无为而无不为”的管理境界[7]。
现代化企业是一个复杂而统一的有机整体。它包括产品、市场、资本等诸多方面,各个方面相辅相成、紧密相联、彼此促进,使得企业得以生存和不断发展。当今社会,是个技术日新月异,知识快速发展的社会,由于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变化,使企业生存的竞争加剧,企业如何做到“无为而治”,进而从整体上发挥企业的效能?为此,企业首先要“有为”: (1) 在内部,企业要加强内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成本控制、企业文化等各方面的管理,从而使企业各方面从不同的侧面为企业整体效能的发挥起到应有的作用,并要以是否有利于企业整体效能得到加强和改进作为检验各方面作用的标准,继而优化各方面的效能,时刻使企业达到一个最佳的状态[8]; (2) 在外部,企业要研究好市场,把握企业战略,使企业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既要正确做事,更需要做正确的事。在社会的复杂因素中,要做到顺势而为。只要善于发现,及时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然后充分遵守客观规律做事,就可以保证整个管理活动按其运行之道朝正确的方向畅通运行。其次,再做到“无为”,企业“无为”并不是什么也不做,什么也不干,而是要使企业尊重市场发展规律,尊重社会需求变化,按照产业生产和运营的规律,从容不迫,沉着稳健,脚踏实地进行企业管理,使管理者在“无为”情况下,做到“有为”。
4 结论
西方企业管理由物本管理发展到人本管理及心本管理,体现了现代企业管理更需要文化的管理,而中国先秦管理哲学思想,不仅是文化的瑰宝,更是管理的一颗璀璨明珠,中国企业在运用西方舶来品的同时,应结合中国特有的哲学管理文化,才能使管理方法及理念更贴近中国现状,更符合中国企业要求。
摘要:中国企业基本全盘照搬了西方企业管理方法及理念, 经过中国企业实践, 往往出现“水土不服”现象, 如何更好地结合现代管理方法, 管理好企业, 建设好中国式的企业管理方式?儒家及道家哲学管理思想在现代公司文化管理方式中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文章通过对道家及儒家浩瀚文化中拮其一粟, 可略见一斑。
关键词:西方管理,儒家管理哲学,道家管理哲学
参考文献
[1]李自如.中国企业管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中大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09, 2 (1) :541~545.
[2]罗纪宁.创建中国特色管理学的基本问题之管见[J].管理学学报.2005, 15 (4) :11~17.
[3]周建波等.先秦诸子与管理[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8:124~154.
[4]肖祥伟“.儒墨道法兵”管理思想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J].韶关学院学报, 2009, 30 (7) :164~165.
[5]刘禄山, 王志峰.王者之道儒家管理[M].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 2002:236~239.
[6]陶柱标, 周永生.论儒家管理哲学的道德律[J].广西社会科学.2003, 100 (10) :19~23.
[7]谢琳琳, 谢旭.道儒法管理思想与现代立体管理[J].基建优化2003, 24 (7) :33~41.
8.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 篇八
关键词:儒家;道家;法家;法律思想
中图分类号:D9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05-0110-03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法治建设也在向前推进,从立法数量就可以看出来,但很多法律执行起来很难。有很多“先进”的、“现代”的法律难以付诸实践,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笔者认为,这和当今中国的法律发展方向有关。
我国很多法律是从国外移植的,法律的发展“不接地气”。许多看似美好的法条和制度,在中国现实的社会变得格格不入。举个例子:根据外国的法律思想,法官应当是中立的,民事案件应该是以“不告不理”为原则的,但是在中国的基层法院,大部分法官是要进行送法下乡活动的,而且有很多的法官并不是像课本上说的那样在法庭中穿着法袍拿着法锤进行审判的,而是深入到人民法庭或者直接进行“炕上开庭”。这在“先进”法治思想看可能是荒唐的,可是在中国的基层法院却是符合实际的。所以,笔者认为,法律的制定,法治的推进是要和当地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是要和当地的法律思想所匹配的。推行中国特色的法治,首先要弄清中国特色的法律思想。下面我们就从儒道法三家法律思想比较中寻找中国特色的法律思想。
一、儒家法律思想
儒家是以孔丘(约公元前551-前479年)为创始人的一个学派。其中主要的代表的人物有孔丘、孟轲、荀况和董仲舒等人,孔丘的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提倡“礼治”“德治”和“人治”,但不完全否认法治,主张“德主刑辅”“以德去刑”和“宽猛相济”,他注重德礼教化,反对不教而诛,主张慎刑罚、薄赋敛、反对严刑苛政,提倡以“礼”服人。孟子的特别重视“仁政”对孔子的思想进行了进一步的继承和发展,提出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说法,强调了人民的重要性。荀子提出了最早提出了“礼法统一”的主张,开创了儒法合流的先例。
董仲舒的理论是这样的:天以阴阳成岁,阳为德,阴为刑。天重德不重刑,人君应上承天之所为,治国任德不任刑,如果违悖此原则,天会先降灾害以谴告;如果人君不知自省,天又会以怪异现象加以警惧;如果人君再不改过,便将伤败失国。
儒家主张一个社会应该要有许多不同性质的规范协同运作来维持秩序。在这些规范里,他们特别列出了道德、礼仪、法律和政令四类。认为规范是由掌握了社会权威的人所制定。孔子说:“天下有道,礼乐征伐由天子出。”因为道德最接近理性、人情,最容易被人接受,所以它是一套最广泛的准则;法令也可以合乎理性和人情,但是并非必然。
儒家认为法令有以下三点缺陷:第一,它是权威者制定的,这些人未必公正、明智,而常常为了自己的利益立法,所以人为法没有证实自身正当性的能力,需要靠道德去判断它。第二,无法尽书。第三,荀子曾说:“以法或依法为治不足以合大众,美国家。”因为法律不像道德那样容易为人们接受,要靠权威者用强制的手段才能施行,权威者用来强制人民的手段不外行赏、施罚,诉诸于人们趋利避害之心。但是利害是相对的,人们在决定是否要做法令所要求或禁止之事的时候,就会计算一番,如果所得的奖赏比付出的代偿低,便不会去遵守法令。
荀子日:礼之所以正国也,譬之犹衡之于轻重也,犹绳墨之于曲直也,犹规矩之于方圆也。《礼记》经解篇说:“礼之教化也微,其止邪也于未形,使人日徙善远罪而不自知。”因为礼可以有这样潜移默化的功能,所以特别受到儒家的重视。
儒家的思想将规范的基础从鬼神的旨意移转到了人的心愿和理性,认为规范并无神圣性和永恒性,而应该与人的需求和因时因地而生的对于公平正义的认识配合并发展。厘定了各种规范的层次。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说明了各种规范的适用方法。强调了人民与权威者之间的相互、对当的关系。指出多种规范应该结合起来协同运作,以建立一个安宁和谐的“大同”社会。
二、法家法律思想
法家是主张“依法治国”的一个学派,其代表人物多系当时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和军事家。春秋时期的管仲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的李悝、吴起,战国中期的商鞅、慎到、申不害,战国末期的韩非、李斯是法家的主要代表。
法家主张要集中全国的权威于君主一人,由他用势、术和法来压制甚至消灭其他可能与他争权、窃威、乱国,被韩非称为“重人”的贵族和大臣,以及妨害增加国力的寄生之民,如不事生产的商人和高唱仁义道德的知识分子等等(商君所说的螟螣蚼蠋),因为这些人的行为对政治权威产生了一种隐藏却确切的威胁。因此之故法家有许多极端的主张,其中最显著的是:第一,他们否定政权以外的权威。第二,他们强烈地排斥当时社会里流行的与他们的主张不同的思想和由那些思想而产生的规范。
商鞅认为,不同的时代应有不同的治国手段。他指出,当时的社会已大大不同于以前的社会,当时的世道是一个“乱世”,民心堕落狡伪——“古之民朴以厚,今之民巧以伪”,“民愚,则知可以王;世知,则力可以王。”因此,“民道弊而所重易也,世事变而行道易也。”,他进一步指出,在“民知其母而不知其父”的“上世”,可以靠“亲亲”来维系;在“上(尚)贤而(悦)仁”的“中世”,可以靠仁义来治理;在“贵贵而尊官”的“下世”,则亲亲、仁义都行不通,必需“立禁”、“立官”、“立君”;而在“强国事兼并,弱国务力守”的“今世”,更需要用法律的手段,采用一种“内行刀锯,外用甲兵”的暴力才能解决问题。endprint
韩非继承和发展了商鞅的历史观,讽刺言必称尧、舜,儒家是“守株待兔”的蠢人,认为上古时期,以“礼治”、“德治”就能治理好天下;现在是人民众而财货寡,事力劳而供养薄,故民争。靠道德与智谋竞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时代的变化,治理社会的方法也要随之变化。“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也。”故儒家因循守旧的保守主张和“礼治”、“德治”“那一套是行不通的。明确指出“治民无常,唯法为治。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礼治”、“德治”、“人治”那一套,推行变法,实行“法治”。这也正是法家先驱子产在“铸刑书”,公布成文法遭到叔向抨击的理由所在。“吾以救世也”,寥寥五个字,铿锵有力,掷地有声,道出了法家的现实主义情怀和与时俱进、寻求治国良策的济世理想。韩非子“奸劫弑臣”中也表达了法治为“救世”之具的思想。
总之,法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以现实主义的态度看待当时的社会问题,对这种社会大变革反应得最为灵敏、观察得最为细致、认识得最为深刻,因此他们的学说对解决当时的现实问题最为实用。他们对当时社会所患的“急症”作出了基本诊断,所拿出的治国之策也是最为有效用的。因而,实行“法治”以救世也就成为法家法律思想体系的重点。
三、道家法律思想
以老子和庄周为代表的道家学派,以“道”作为其思想的主旨,主张“绝圣弃智”、“清虚自守”的“无为而治”;反对礼义,否定忠孝,抨击法令,排斥兼爱,诅咒战争,向往“小国寡民”的社会。老子崇尚“道法自然”的自然法,反对一切定法。老子说:“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法令滋彰,盗贼多有”“为无为则无不治”。庄周则更甚,主张绝对无为和绝对自由,否定一切文化和法律、道德,他说“同与群兽居,族与万物并”“无知无欲”“无人之情”。
道家认为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万物各有其价值,并无高下之分;人并没有什么特殊之处,他的智慧极其微小,能力极不足道,他愈想用其智慧去改善其生活,就会制造出愈多的问题,使他的境遇愈艰辛;人努力的成果,即使是一些可以改善生活的器具,像船、车等等老子所讲的什佰人之器(可以充当十个人、一百个人的工作量的器具),在道家看来也都是不应该存在的东西。
老庄更强调要把人为的标准统统去掉“大伪”老子指出社会规范之中被认为最强有力的法,其功能也属有限,因为它要靠刑罚来推行,而刑罚至重的不过于死,如果人们在某种情况下不再怕死,法还有什么用呢?
“绝圣”思想认为因为社会规范是社会权威制定的,所以老庄要进一步把社会权威也加以灭绝,所以老子的理论里有许多矛盾之处。庄子的理论比较圆通,但是也有一个问题,它必须有一个前提:人凭其本能可以独立生存,不需要智能,不需要器具、机械,不需要任何规范,更不需要有社会权威来领导。这个前提就是庄子理论的致命伤。事实上人是没有办法独立生存的。
韩非说,人不像植物,植物可以自行吸收土地的养分而生长,也不像鸟兽,鸟兽有羽毛可以抵御寒暑风雨,可是人不行,要设法去取得粮食、衣物和居所。孟子说“一人之身而百工之所为备”;荀子也说“百技所成,所以养一人”,而“人不能兼技”,要靠许多许多人分工合作来维持一个人的生命。二者都是很切实的看法。相形之下庄子的这个前提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中华文明是源远流长的,以前我们可能都不知道其实中国法律思想也是源远流长的,仅从儒道法三家的法律思想的比较可以明显的看出,中国的法律思想并不比任何的国家的法律思想要少,但是为什么却很少的为人们所知道呢?
正是由于我们有这么一个庞大的法律思想的发展史,这或许也成为了现在一些法律不被遵守的原因,人们都在说中国的法律意识淡薄,就像中国式过马路和强制拆迁一样,为什么有法律人们就是不遵守,众所周知,凡是存在的都是有影响力的,而中国的法律文化存在了近2000多年的时间,那么他的影响是显而易见和可想而知的。人们为什么不去遵守法律,我认为这可能和我国的法律与我国的法律文化的契合度有关。
笔者认为这与中国现行的有些法律和中国的传统法律思想不一致有关,就拿废除死刑来说,中国自古就有“杀人偿命”的说法,这也成为了人们消除仇恨和报复的源泉,人们已然在心中形成了这种观念,而各个时期的法律也都有体现,这足以对人产生深刻的影响,而现在随着死刑的废除国际呼声越来越高,中国也有人提出完全废除死刑,笔者认为这种对其他思想的完全移植是完全错误的,这也是有些法律和中国法律文化形成激烈矛盾的原因。拿中国的药家鑫案来说,“药家鑫案件”中,媒体和民众的反应可以看出,媒体和民众对于宣判药家鑫死刑的极大推动作用,甚至有人笑称:是媒体杀死了药家鑫。其实在本案中可以有两条理由可以让药家鑫免于死刑的,一是药家鑫有自首的情节,二是药家鑫在整个案件的诉讼过程中能否得到被害人家属的理解。但是在案件的审理过程中,这两条理由基本没有发挥任何作用,尤其是在取得被害人家属的谅解这方面,被害人张妙的丈夫王辉直言不要任何赔偿,只要药家鑫死,并且在药家鑫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时候,原告代理人张显和王辉在走出的法庭的时候都表示满意,而且王辉还向媒体和民众鞠躬致谢。由此可以看出当今民众对死刑的态度。这就显示了法律文化的根深蒂固的作用。
所以笔者认为,立法应当要充分考虑法律思想文化,立出来的法律要和人们心中的法律思想文化相吻合,否则法律的威信就难得到保证,有些法律也就成了摆设,无人遵守。而要立法,就要加强对中国法律思想文化的研究,尤其是古代的一些家庭伦理和尊师重道,强调美德的东西,以至于不出现“彭宇案”和“扶老太太过马路”事件,也不会出现“因为通奸不为罪反而把丈夫判罪的事件”。但是现实的我们却更多地是关注外国法律文化。
当然法律文化毕竟是千年的文化积累,有其糟粕也有精华,我们对于封建的君主的专制统治和严酷肉刑当然要摒弃,但是对于精华我们要取之,并且要和法律接上头,不要让我们的法律和法治忘了“根”。
参考文献:
〔1〕周龙.儒法道三家法律思想之比较[J].青海社会科学,1995(3).
〔2〕杨荣东.法家法律思想该说及其现代启示[J].云南警官学院学报,2009(2).
〔3〕高鸿钧.先秦和秦朝法治的现代省思[J].中国法学,2003(5).
〔4〕萧伯符.商鞅法治理论及其现代借鉴[J].中国法学,2002(2).
〔5〕苏力.早期儒家的人性观[J].法制与社会发展,2010(5).
9.中国传统法律文化与现代法治理念 篇九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认真贯彻行政复议法,加强行政复议工作。对符合法律规定的行政复议申请,必须依法受理;审理行政复议案件,要重依据.重证据.重(),公正作出行政复议决定,坚决纠正违法.明显不当的行政行为,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A.程序 B.结果 C.过程 D.效果
2、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要减少行政执法层次,适当下移执法重心;对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直接相关的行政执法活动,主要由()两级行政执法机关实施。要完善行政执法机关的内部监督制约机制。A.市.县 B.省.市 C.省.县 D.县.乡
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实现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依法行政的观念明显提高,尊重法律.崇尚法律.遵守法律的氛围基本形成;依法行政的能力明显增强,善于运用()手段管理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能够依法妥善处理各种社会矛盾。A.法律 B.经济 C.政治 D.文化
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5、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依法行政的基本原则的是()A.依法行政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三者的有机统一 B.必须把维护政府利益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 C.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确保法制统一和政令畅通
D.必须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为本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6、规章和规范性文件应当依法报送备案。对报送备案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政府()应当依法严格审查,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A.法制机构 B.人事机构 C.监察机构
D.执法机构
7、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不属于完善行政监督制度和机制,强化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内容的是()A.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和政协的民主监督
B.接受人民法院依照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行政机关实施的监督 C.加强对规章和规范性文件的监督
D.认真贯彻行政监察法,加强行政复监察工作
9、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以下表述哪一项不属于不断提高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观念和能力的内容()A.提高领导干部依法决策的能力和水平B.建立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学法制度,增强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素质,强化依法行政知识培训。C.建立和完善行政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政情况考核制度 D.积极营造全社会尊法守法.依法维权的良好环境
10、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切实履行职责,依法独立开展专门监督。监察.审计等专门监督机关要与()机关密切配合,及时通报情况,形成监督合力。A.检察 B.法院 C.人事 D.法制
11、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12、林某于1995年8月某日早晨4时许,到县火车站仓库中盗窃化肥1包,价值约100元。在用自行车载回家的路上,被乡治安联防队员抓获后,关押在乡政府一间办公室内。联防队员见林某态度不老实,遂对其拳打脚踢,导致林某全身多处外伤,因心脏休克抢救无效死亡。本案中,不正确的说法是:()
A.乡政府的治安联防队享有行政职权,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B.应当由乡政府承担赔偿责任,因为乡政府是委托治安管理权的行政机关 C.林某死亡后,其父母有权要求赔偿
D.如果林某生前还抚养了一个丧亲的侄女,该侄女也可以要求赔偿
1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实行()工作者.实际工作者和专家学者三结合,建立健全专家咨询论证制度。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5、张某于1998年2月份购买了一辆中巴,从事个体运营,但是并未办理税务登记.营运手续和申报纳税。经乡政府税务干部核对,张某应缴纳税款400元。但张某在限期内未及时缴纳,乡政府于是将张某的中巴扣押,后张某缴清了税款而乡政府仍旧不交还车辆,给张某造成了损失。张某应当如何提出行政赔偿?()
A.张某只能先向乡政府提出,因为乡政府实施了违法行为
B.应当在向上一级行政机关申请复议时提出,由复议机关一并解决 C.张某只能在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起行政赔偿诉讼
D.张某既可以先向乡政府提出,也可以在申请行政复议和提起行政诉讼时一并提出
16、依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提高制度建设质量不要求做到()A.提出法律议案和地方性法规草案,制定行政法规.规章以及规范性文件等制度建设,重在提高质量,内容要具体.明确,具有可操作性,能够切实解决问题;内在逻辑要严密,语言要规范.简洁.准确。
B.按照条件成熟.突出重点.统筹兼顾的原则,科学合理制定政府立法工作计划 C.改进政府立法工作方法,扩大政府立法工作的公众参与程度
D.积极探索对政府立法项目尤其是经济立法项目的成本效益分析制度
17、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18、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列不属于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方面内容的是()
A.依法界定和规范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 B.合理划分和依法规范各级行政机关的职能和权限 C.完善依法行政的财政人事保障机制 D.改革行政管理方式,推进政府信息公开
19、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下面选项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是()
A.党的十六大把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之一,并明确提出“加强对执法活动的监督,推进依法行政”
B.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以及依法治国的客观要求相比,依法行政还存在不少差距
C.行政决策程序和机制不够完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现象时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D.对行政行为的监督制约机制相对健全,一些违法或者不当的行政行为得到及时.有效的制止或者纠正,行政管理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得到及时救济 20、2004年11月10日,郝甲之子郝乙因无证驾驶郝甲的汽车被警察张某扣留。张某将汽车开往公安局时不慎将汽车撞坏。郝甲单独就损害赔偿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裁定驳回起诉。法院可能采用的理由是:()A.原告不具备诉讼主体资格
B.张某的行为系与行使职权无关的个人行为 C.损害是由郝乙的行为导致,国家不承担责任 D.请求赔偿的程序不合法
21、《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要求法律.法规.规章得到全面.正确实施,法制统一,政令畅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得到切实保护,违法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制裁,()秩序得到有效维护。A.经济社会 B.政治社会 C.文化社会 D.生态社会
22、下列行为中国家应负赔偿责任的是()A.某市公安局的违法拘留行为 B.某省人民代表大会的立法行为 C.某市银行的违法划拨存款行为
D.某市卫生局在法律范围内的裁量行为
23、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24、根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依法界定执法职责,科学设定执法岗位,规范执法程序。要建立公开.公平.公正的评议考核制和执法过错或者错案责任追究制,评议考核应当听取()的意见。要积极探索行政执法绩效评估和奖惩办法。A.公众 B.领导 C.监察机关 D.人事机关.
25、根据国家赔偿法的规定,下列属于国家不予赔偿的是:()
A.某地政府为挽救当地一濒危倒闭的国有企业,强令另一企业与该国有企业订立订购合同,该企业不服,政府将其银行帐户冻结
B.税务局工作人员钱某与一个体户赵某素有嫌隙,以赵某偷税为名借税务局名义没收其价值5000元财物
C.工商局张某骑自行车上班途中与人相撞,发生争执后将人打伤 D.狱警梁某的朋友被犯人陆某打伤,梁某指使同监犯人将陆某打伤
26、根据我国《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行政赔偿的主体是()A.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
B.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所在的行政机关 C.国家
D.实施了违法侵权行为的公务员及其所在机关
27、下面选项中不属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目标的是()A.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政府各部门之间的职能和权限比较明确 B.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基本形成。C.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基本建立。D.政府各职能明确分工,互不干涉,各自执法。
10.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篇十
即墨市实验学校 八年级三班
组长:曲翔前 组员:孙仕昊、华军、张秋尧
指导教师:于伟昌
研究背景:
当今社会人们之间彼此隔膜,快节奏的生活更是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日益疏远。环境不断恶化,干旱、洪涝交替肆虐全球变暖日益加剧等许多环境问题不断显现。
在当今这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社会里人与人、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成为人们思考的问题。
然而在两千年前,在世界上的大部分地方还是荒昧的时候,儒家就已提出了超越他们那个时代的思想。儒家思想在几千年后对于现代的人与人、人与自然或许会有所帮助。
作为一个中学生,学习儒家思想更会使我们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中国的文化。浅述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指的是儒家学派的思想。中国文明史经历了夏、商、周的近1700年之后,春秋末期思想家孔子所创立。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在总结、概括和继承了夏、商、周三代尊尊亲亲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中说:“孔子乃因史记作春秋,上至隐公,下讫哀公十四年,十二公。据鲁,亲周,故殷,运之三代。”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说过:“述而不作,信而好古”(《论语〃述而》)是自己的思想本色。
东周时期,中国社会处于历史经历着划时代的变革,周王室衰微,诸侯坐大,维护封建宗法等级制度的“周礼”遭到极大破坏,诸侯争霸,社会处于动荡之中。这时候代表各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异常活跃,成为一支重要的社会力量,他们纷纷登上历史舞台,著书立说,提出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办法,形成了诸子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法家、道家、墨家,他们各自为新兴的地主阶级设计了一套结束割据,实现统一的治国方案,为秦汉以后的社会治国思想的选择奠定了基础。儒家思想也称为儒教或儒学,由孔子创立,最初指的是司仪,后来逐步发展为以尊卑等级的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古代的主流意识。儒家学派对中国,东亚乃至全世界都产生过深远儒家思想的精华
归纳结果:
一:儒家思想中的“仁爱”思想:
儒家文化的思想核心为仁,仁的核心就是“爱人”。“仁”是一种合乎礼义,发而中节的情感。孟子进一步发挥了孔子的仁学思想,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意为恻隐之心是仁的萌芽。他认为道德修养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要培养和扩充恻隐之“仁爱”思想是儒家思想的核心,说:仁者人也,仁者爱人(颜渊),明确本质是爱人。儒家本着“四海之内皆兄
心。孔子人的弟也”(《论语〃颜渊》)的仁爱精神对处于社会弱势地位或困难境地者伸出援手,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
这种优良传统在当今值得大力弘扬,对于当代社会,这种仁爱思想显得更加尤为重要。人与人之间的彼此隔膜,人情的冷漠等等的社会问题在现代社会中司空见惯。儒家的仁爱思想对这些社会问题的解决起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学生,学会帮助他人,学会宽容他人,用一颗爱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这就是我们仁爱思想的体现
二:儒家思想中的“可持续发展”意识:
在儒家思想中,有着超越了那个时代的理念,比如现在国家积极倡导的“可持续发展”在当时就已经被儒家提出来了,下面一段话可以印证这一点:“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孟子〃梁惠王上》)宋朝时的儒家又一位大师朱熹曾对这句话这样批注:鱼不满尺,市不得粥,人不得食,山川林泽,与民共之,而有厉禁,草木零落,然后斧斤入焉……因天地自然之利,而樽节爱养之事也。“这里所说樽节爱养,即关心自然和保护自然,顺应万物生长规律,才能取之不竭,指出了人与自然协调,以保持可持续发展的道理。
儒家没有把征服自然自然万物臵于同等的地一体;不是把自然万物看将人类的仁爱情感倾注于仁民,仁民而爱物”,说的视为己任,而是将人与位,看作是血肉相连的作人类的资源库,而是天地万物。所谓“亲亲而就是这个意思。
由于儒家的”天人合一“思想与现代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契合,因而其价值越来越得到当代思想家的重视。
以自己是实践去践行可持续发展,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保护环境,热爱环境,这就是我们中学生能为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所做的贡献。
三:儒家思想中的诚信:
中华民族向来是一个以诚信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诚信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和崇高品德,对于诚信,儒家也做了比较系统的阐述,比如在《论语》中就有许多阐述诚信的句子,比如:
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论语〃学而》)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论语〃颜渊》)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论语〃学而》)…… 儒家历来以“诚”为道德之本,行为之源,而以“信”为德之目。历来以“诚信”为立身、立业、立国之本,并且重视“诚信”的实践,强调言行一致。
在党的十四大之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中国蓬勃展开,商业获得了越来越大的发展,诚信与商业看起来是矛盾的、是对立的,然而儒家思想中对于商业中的诚信又是怎样的认为的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儒家商业伦理主要的,是基础;利是义的派生物。没有义,成立。义是产生利的缘由,利是使民丰衣证,离开义,不可能实现利的丰实。
然而时代又毕竟转入技术文明带来的市场经济社会,时代既不可扭转,难道最基本的道德律条就可弃臵吗?
从古到今,儒家并没有排斥必要的经济活动;相反,儒家认为,越是复杂的经济活动,越要依靠信用来维系。否则,人类在机巧发明用尽后,最终毁掉的是自己。儒家虽然以义利之辨来区分君子小人,但从来就没有否定“利”的基本合理性,而是要人们以合符道德的途径、手段、方法去获取正当利益。在根本上,儒家要求一种较完美的境界:义利统一。实在不能统一,将取义弃利。
儒家诚信价值观衍生出的许多观点对当今中国企业参与市场竞争,仍然具有启发意义。如儒家强调的“君子生财,取之有道”的思想,对当代中国企业商业伦理体系的建立,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四:儒家思想中的“孝”:
正所谓:“百善孝为先”在儒家思想中“孝”占有重要地位。孔子曾对弟子说:“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孝道对当代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孝道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有社会普遍意义和人类共同适用性。
呢? 认为:义是利就难以足食的保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元和国家的基本细胞。而保证家庭和睦稳定、生机勃勃,恪尽孝道就是基础的基础。应该把家庭美德与家庭关系、家庭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及家庭问题同国家的安定和谐等关系统一和一致起来,非常有利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建设。
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尽自己的孝道,其实父母不需要你能给他们多少物质上的东西,其实如果你能多抽出时间陪陪他们 聊聊天 他们就很满足了。父母最希望得到儿女的爱,就是常把他们挂在心间,多打打电话问候,常回家看看,多和他们聊聊天,和他们出去游玩,给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总之,让他们感觉到你的心里有他们!为他们着想,不让他们担心!
五:儒家思想中的学习方法:
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史称“万世师表”的孔子在学习方法上有自己独到的见在思而不的明明
解
《论语〃为政》中,孔子说道:“学而不思则罔,学则殆”简简单单的12个字,却将怎样学习阐述白白。只有既学习又思考才会学好,仅仅依靠思考或仅仅依靠学习都会使自己走人学习的误区。
在《论语》中,阐述如何学习的句子还有很多,比如: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及时复习,对于学过的东西及时复习会有许多收获。
“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这句话告诉我们学习一定要有谦虚的态度,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决不能自以为是,不懂装懂。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这句话告诉我们要学习别人的长处,摒弃别人的短处,从别人身上看到自己的缺点,并加以改正,会使自己更加完善。
孔子的这些有关学习方法的阐述,到了今天,对于我们的学习依然是适合的。如果能将这些学习方法付诸行动,我们会受益匪浅的。
心得体会:
近年来,在中国大地上,悄然刮了起了一股国学风,诸如《论语》、《孟子》等国学经典日渐流行。电视上、报纸上关于国学的信息日益增多,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接连挂牌成立,国学热在当代的中国乃至世界悄然升温。
究其原因,是人们对于日益加快节奏的现代生活的思考。不可否认,现代生活确实有许许多多的便利,有许许多多的科技。但同样的,现代生活诚信缺失,尔虞我诈,人们厌恶欺骗,可人们却在互相欺骗;现代生活人情淡漠,住在同一层楼住了两年彼此之间竟谁都不认识谁,看到小偷,人们抱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理冷眼旁观;现代生活在带给我们许多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的环境问题:越来越混浊的河水,愈发污浊的天空,不断升高的气温,越来越高的海平面……
面对这种境况,人们开始开始从古代先贤的思想中寻求解决这些矛盾的方法,儒家的思想是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个。
虽然儒家思想已经提出了两千多年,可是直至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儒家思想仍然焕发着生机与活力,它以它超前的眼光,睿智的思维正在被更多的人所接受。儒家从春秋末年创立,经过战国的勾心斗角,秦汉的荣辱浮沉,汉武帝时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以后几千年的风云变幻,儒家思想一直与时俱进,不断地走向成熟。
在国家提出建立和谐社会的今天,儒家思想中的仁爱、诚信等思想,对建立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天儒家思想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不可否认,在儒家思想中有一小部分是反映男尊女卑等的封建思想的,像“三纲五常”、“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等等。所以学习儒家思想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学习儒家文化的精髓。
【试论中国儒家思想与法治现代化】推荐阅读:
儒家的德治与法治思想及其现代意义07-12
《中国儒家文化名著》读后感10-22
读儒家思想感想10-06
儒家道德思想的当代价值07-17
儒家思想对管理的影响11-03
儒家思想家及其主要思想解读07-23
论儒家文化对构建现代企业文化的启示09-05
浅谈儒家思想的发展史09-23
儒家文化与东亚07-05
浅谈儒家文化与中学语文教学0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