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初探

2024-07-25

小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初探(共13篇)

1.小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初探 篇一

四年级习作修改方法实施

课题总结

陈艳

一、小组习作修改分工

1、青蛙王子(字词基础扎实)

职责:修改错别字。

方法:用”○”标出错别字,并修改出来。最后对小组内出现错误多的字进行汇总、小结。

2、白马王子

职责:书写评价。检查题目是否完整简洁。

方法:用三星级评价。分别从“干净”“工整”“匀称”这三方面进行评价。

3、啄木鸟王子(语言表达能力强)

职责:修改错误句子。检查分段情况。

方法:用红色直线勾出有错误的句子,在句末打上问号,写出存在的问题,如:重复、用词不当、不通顺、表达不清、不具体等。

4、蜜蜂王子

职责:品析好词佳句。

方法:用波浪线画出好词佳句,如:成语、美句、引用等,特别好的可以用双浪线。

5、孔雀王子(喜欢阅读,鉴赏水平高)

职责:挑选最佳作品。

方法:在已经修改完的作品中,选出最佳作品1-2份,或进步大的一份,评为“优”。准备展评。

二、同桌合作修改方法

(一)你读我听

1、句子通顺,表达清楚。

2、重点部分具体。(样子、构造、使用、功能)

3、结尾点明主题。

4、在听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提出,马上改正。

(二)交换查阅

1、改正标点、错字。

2、合理分段。

3、勾出好词佳句。

4、家长是否修改签字。

2.小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初探 篇二

评改习作中,“评”是激发和引领,“改”是内化和修正。作文能力是修改出来的。学生每次习作中的问题往往带有普遍性,这些问题常常是我们作文教学的瓶颈。我们在咬文嚼字评改习作时,若能结合年段的目标抓住这些共性问题,围绕重“点”咬嚼品评、寻找原因和对策,经常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作文教学的瓶颈就能得到有效突破。

一、咬立意———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延伸

事件回放:一天午饭后不久,厕所里的水龙头坏了。水从破裂处“哗哗”地喷出一米多远。不一会儿,水就溢到了走廊上、教室里。学生们的好奇劲全被勾出来了:有的高一脚低一脚地踩水玩,有的撑着雨伞冲进厕所查原因,有的拿来拖把吸水,有的跑去喊老师……最后,总务处的老师关了水阀,修好了水龙头。事后学生写日记时大都就事论事讲述过程,鲜有立意新颖者。

咬嚼评改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描述事件,发表观点、感想,让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延伸。1站在旁观者的角度,还原事件的原貌。《水龙头被毁记》《学校发“洪水”了》《啊,水淹教室》……2站在肇事者的角度,描述所做、所想、所感。《都是我惹的祸》《我成“新闻人物”了》《给水龙头的忏悔信》……3站在水龙头的角度,编写自述类的故事。《水龙头的自述》《水龙头的控诉》《我真可怜呀》……4站在欣赏者的角度,弘扬正能量。《能干的张总务》《机智的王菲》……5站在反思者的角度,揭示哲理。《考验》《紧张的一刻》……

反思:同样经历一段生活,为什么有的学生会觉得太平常了,没什么可写,而有的学生却很有感触,能写出多篇好作文?这就是思考生活、感悟生活的差异,是思维的差异。一个会思考的人会慢慢成为一个有思想的人,一个有思想的人,是用心眼看外界的,心眼的擦亮就是习作之门的开启。因此,我们在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同时,更要引导学生积累思想、锤炼思维,学会从繁杂中探明规律,从平淡中品读趣味,从细节中把握精彩,从一般中发现神奇……让思维向更深更广处延伸。

二、嚼选材———视角向更新更优处聚焦

候诊病例:习作《慈母情深》,全班三分之一的学生写下雨天,妈妈冒雨给自己送伞、送雨衣;夜里,妈妈送重感冒的我上医院,熬夜照顾我……题材雷同,似曾相识,套作、胡编现象严重。

咬嚼评改对策:利用聊天、追问、收集照片的方式,启发学生回忆生活中妈妈关爱自己的点点滴滴,列举素材,从中筛选。1我胆小,妈妈设“法”夜间让我走乡间小路锻炼我。2冬天,妈妈每天早晨陪我跑步,增强我的体质。3田野踏青时,妈妈在陡峭的河坡上挖地蒜,满足我想吃地蒜饼的愿望 。4春游时 ,妈妈鼓励我坚持登上竹海的高山……

反思:为什么会出现题材陈旧、落入俗套的现象呢?从学生方面看,首先,生活圈子狭小,没有用心去发现、积累写作素材。其次,具有从众心理和定势思维的习惯,囿于成见,没有对习作素材进行筛选、组织。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善于进行题材优化。在选材上追求“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的佳境。

三、研结构———形式向更精更活处转变

典型案例:《一个有趣的实验》习作

(1)张老师带我们去做实验。(2行)

(2)抓蚂蚁。(18行)

(3)用樟脑球在蚂蚁前后画线、画圈,观察反应。(11行)

(4)得出结论,揭示科学原理。(3行)

咬嚼评改对策:

问题一:重点不突出,详略分配不当。抓蚂蚁不重要,可不写或一句话带过。笔墨要花在关键处,花对了地方叫“具体”,花在了无关紧要的地方叫“啰唆”。建议“用樟脑球在蚂蚁前面和后面画线,观察反应”“用圆圈困住蚂蚁,观察反应”两段具体写。

问题二:题目单一。构思应先从题目开始,建议用些新颖别致的题目,如《蚂蚁逃亡记》《突出重围》《疯狂的蚂蚁》《蚂蚁大战樟脑球》《蚂蚁!快跑!》……

问题三:平铺直叙,格式雷同。写腻了波澜不惊的顺序,建议尝试换一种构思。1可以倒叙,先写实验的结果(“它冲出去了!冲出去了!原来不是所 有的蚂蚁 都是懦夫!”“我们望着这些蚁国英雄,个个目瞪口呆……”),再写我们是怎么做的。2拟小标题:危机四伏、两面夹击、十面埋伏、真 相大白。

反思:习作的开头、结尾、过渡、详略、前后呼应、条理等都属于结构的范围。经常这样研一研结构,学生就会自觉地先定“大局”框架,回头在“细节处”再润色推敲,从而让习作表达形式向 更精更活 处转变。

四、磨语言———个性向更特更美处发展

现象:“公园里花儿真多,草儿真绿,一棵棵挺立的松树郁郁葱葱,像守卫公园的士兵。”“打中了,打中了,我高兴得比吃了蜜还甜。”“‘小朋友,谢谢你帮我捡帽子。’‘没关系,这是我们少先队员应该做的。’”这样的语言似曾相识,感觉这样 的语言概 念化、僵化、直 白 ,缺少灵气 。

赏析:“开音乐会了,小草妹妹早早地从地里钻出来,给大地铺上浅浅的、软软的绿毯,迎春花姐姐捧出了一个个黄色的小喇叭,小溪流叮叮咚咚奏起了春天的琴声,松树伯伯在风姑娘的帮助下沙沙地吟唱……”

“与你交朋友原来是这么简单,一阵爱抚加上一块肉,你便紧紧跟在我身后,寸步不离。你虽然不能给我什么,但你这么护着我,你永远是我的好朋友…… ”(《最爱的狗 狗是你》)

“伴随着轻盈的音乐,她缓缓地将自己绽放成一朵盛开的牡丹,身姿优雅、轻快,真是美丽极了。”

3.高年级习作评改策略初探 篇三

前一段时间,因为忙于其他工作,还有一天又该到习作讲评课了。可是习作还有一大半没有批完,如何去讲评呢?我转念想:学生已经六年级了,一些习作批改的基本模式、要求,已经熟知,不如利用这个机会,把课堂交给学生,让他们进行自我欣赏、自我评改吧!

第二天上课,我对学生说:“老师有幸拜读了同学们的“写自己喜欢或崇拜的人”习作,很多同学的文章中不乏巧妙的构思,精妙的描写,让老师很欣赏。但是,对于同学们的习作评价不能只局限于老师的一家之言,同学们都可以发表言论,来评一评自己的、别人的习作。今天,我们就以小组为单位,用合作、竞赛的方式批改同学的习作,优秀习作将张贴在班级“学习园地”里。”此话一出,学生们立刻兴奋起来,仿佛自己的习作将榜上有名。紧接着,我具体实施了以下的操作步骤:

第一步:下水示范。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学生修改之前,我先将几位同学的习作片段映在屏幕上,引导学生先将这几段文字读几遍,集体讨论习作的精彩之处,指出要修改的地方,该如何修改,并用红笔当场修改给同学看。这里,教师关于习作知识的专项讲解必不可少。细节的描写,立意的确定,材料的选用,结构的衔接,修改符号的运用等等,教师都要进行讲解。这样,学生才能从老师的修改演示中,具体而直观地感知改文的一般方法和道理,了解修改习作的过程,直接感知修改的做法,学生自己修改时才会有样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步:自我评改。修改习作首先是学生自己的事。不管学生改得多还是改得少,哪怕只是更改一个错字,更换一个标点,对于学生来说,都是一种收获,比教师的精批细改要强得多。这一环节,我再次将本次习作的训练重点——学会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神态表现人物的特点,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品质作了强调,希望学生自我评价时有准绳可依,并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

1、文章是否能抓住特点介绍人物外貌,让人印象深刻。

2、文章是否能将人物的事例介绍具体,从动作、语言、神态等方面来展示人物特点。

3、事例是否较典型,能有力突出自己的喜欢或崇拜。是否按顺序、有条理、较流畅地介绍清楚。

提示:以上要求,你做到了吗?如果没有,能否修改一下?再用心朗读自己的习作,用小圈圈标出自己最得意的词句或片段等,最后在文旁写出自己觉得不足之处在哪里。

第三步:同学互评。互评习作最能体现学生习作评价的主体性,又是一个合作与交流的实践活动,它能让评改双方习作迅速“升格”。小组互评由4位同学组成,由两位习作水平较好的同学担任组长,具体按如下分工操作:(1)初读了解:先在小组内互相交换习作,各自轻声读读习作,了解大概内容。(2)轮读倾听:一人读三人听,每个人都要善意地提出修改意见。这样逐一轮换读,讨论修改之处,在集体探讨中摸索修改习作的门路。(3)动笔互改:在上述修改结束后,改四人一组为两人一组进行互改,就是在集体修改中掌握修改方法后,再设同桌互改或前后交叉互改。主要任务为:快速浏览,勾画错别字、修改运用不准确的词语、病句、标点符号等。(4)慢读品评:以沙里淘金的精神淘出文中的美词佳句,并用波浪线画出。写出评语,摒弃空话套话,主要谈自己阅读此文的感受,至少要发现同学习作的两至三个优点,提一个建议。(5)传阅推荐:习作批改完成后,习作本在小组内交换传阅,由组员共同把关,每组推荐选出一篇优秀习作,大家说说推荐理由。

第四步:师生共评。小组组长将经过组内传阅点评之后推选出的佳作,在全班朗读展示。先谈谈本组的评改情况,大家再点评优点与不足,商讨最合适的评改方法,最佳的评语。因为同班的学生生活阅历、认识水平相当,在看、听、修改小伙伴的习作时,比较容易理解文章的内容及表达方式,通过和自己的文章比较,能够比较快地吸收伙伴习作中的优点。同时,给别人改文章时,一种强烈的责任心会驱使他竭尽全力,精心推敲,往往能品头论足说到点子上。教师在讨论过程中,只需对这些点评进行确认或者提出不同的观点与之讨论即可。当同学的点评恰如其分时,教师就顺接着同学的点评而予以肯定;当同学的点评有失偏颇或有可能抹杀同伴的习作个性时,则在一旁温馨提示;当发现了未曾被同学发现的精彩与不妥处时,教师则另行补充点评……

在以上实施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自改时,大都能认真、仔细地按照要求自我修改文章。在行间巡视时我注意到有些学生改了很多,有些读来比原来更具体细致、更具吸引力了,有些学生则在轻声地询问同学自己遇到的难题……这些景象在以前的习作评改课上是想都别想的。

在小组互评活动中,气氛更是热烈,因为是以小组为单位,又必须推选一篇佳作,大家表现出极强的合作意识。成员之间唇枪舌剑,甚至有些学生讨论得面红耳赤,我觉得如果是教师全盘讲评,肯定不会有如此场面,学生只是被讲评了,而现在他们成了课堂的主人。我深深地明白,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是为了能把本小组的习作推选出去,以证明自己的实力,也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认可与赞许。

在最后的班级展示环节,我引导同学通过“佳作欣赏”“经验推广”“得到启示”等多个角度展示自己修改后的习作,体验自改、互改习作的喜悦。“佳作欣赏”——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同学们从同伴优秀的习作中得到了启发;“经验推广”——让优秀习作作者从自己的习作体会或构思方面把经验介绍给大家;“得到启示”——则让同学谈谈自己在习作修改上得到的启示和收获。课上,我们还评出了“最佳写手”“最佳点评奖”“最有进步奖”以及“最佳评改小组”等奖项。课后,我及时将学生修改后的原稿张贴在“学习园地”供大家学习,把修改后的习作发布到“班级网站”、推荐到报纸杂志发表等,让学生体验到修改习作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文章改与不改完全不一样。这样就使学生乐意自改、互改习作,提高修改的积极性。

4.小学生习作评改问卷调查总结 篇四

张村小学 李娟

一、调研目的1.了解教师评语对学生习作的指导作用。

2、了解小学生高段习作自评互改的现状。

3、寻找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习作水平的策略。

4、寻求一条适合师生评改习作的有效性的途径,促进我校学生作文水平的的全面提高。

二、调研形式、内容

我们对张村小学三个同学进行了抽样调查,调查人数共90人。采用谈话、问卷等方法进行调查。

三、调研时间

2013年9月——2014年4月

四、调研总结

12月份我们教研组的老师对90名学生进行了小学生习作评改问卷调查,经过对学生的口头调查及问卷调查,现结合统计表情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总结说明:

1、学生写作文的兴趣不够浓厚

问卷调查表中60%的学生对写作文不感兴趣。与学生的谈话调查中,我发现主要原因是:学生认为写作比较困难,不会选择典型材料,不会表达或无法表达精彩,写作文没啥意思,没有实用性等。

2、学习课文(阅读)对习作水平的提高帮助不大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们认为学课文是学生字、词语、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自己的习作没有什么关系。这说明我们平时学习课文的时候,引导学生领悟文章的写作特点、写作方法方面欠缺一些。

3、学生对作文评语的态度比较积极,但还不是很乐观

50%的学生会认真看评语,35%的学生是大概看一下评语。谈话调查中发现:学生认为评语枯燥、没意思;有时无法完全理解老师对自己提出的意见和建议。

4、学生愿意阅读同学的习作,并对其进行修改

83%的学生愿意赏析评价同学的习作,认为这样可以帮助提高自己的习作,但前提条件是需要老师的安排。17%的学生不愿意,原因有二点,一是有些同学的习作中问题太多,没办法评改;二是有的同学不会评改别人的习作。

5、教师的作文评改和评语对学生的写作有较大作用

65%的学生认为老师的作文评改评语对自己的习作帮助很大,希望老师能帮助自己修改作文中的句子,让作文更生动;希望老师的评语简单些,有意思些;希望老师能画出作文中的好句子,多鼓励,方法再灵活些;在下一次的习作中会借鉴老师评语中提出的好建议、好方法。但不会主动修改原习作。另外还有30%的人认为用处不大,对看老师的评语不感兴趣。

综上所述,传统的评语式评改方式是被大多数学生所接受的。但调查也明显显示出了这种评改方式的不足,就是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这种方式的基础上加以变化和改进,让学生更乐于接受,易于接受,效果肯定会更好。从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83%的学生乐于修改同学的习作,并乐于看同学给自己写的评语,这给我们作文评改指出了方向,我们老师可以指导、训练学生互相评改习作。另外,还可以让家长参与进来,评改自己孩子的习作。

5.浅议培养小学生评改习作能力之径 篇五

(蒙自市第二小学施红芬)

习作教学既是语文教学的核心,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因此,习作教学的效果直接影响到语文教学的效果。诚然,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是提高语文教学水平的关键。怎样提高习作教学的水平?笔者认为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学会评改习作,是提高习作教学效率的捷径。因此,我是这样指导小学生学会评改习作的。

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评改习作的积极性。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是求知的动力,是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的源泉,能诱发学生学习动机。心理学又告诉我们,人的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并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据此,我是这样激发兴趣、调动学生评改习作的积极性的。

1、创造良好的评改习作环境。进行习作评改时,为学生创造一个思维异常活跃的宽松环境,使学生心灵得以自由的沟通,情感得以充分交流。如,创造条件,形成交往互动的学习习作评改氛围。我在组织学生评改习作时,采取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尤其是轮评,一个人的习作几个人评,看法不完全一致,从而引起学生活跃的思考,甚至争论,从而形成良好的评改习作氛围。

2、鼓励多观摩。由于小学生好奇心强、好胜心强,写过习作之后,希望看到其他同学的习作,也希望得到别人的好评。这样,自己既可以看看别人怎样写,又可以在评改别人的习作过程中“露一手”。如,学生写好一篇习作之后,鼓励他们自由交换,尽量使学生在较大范围的交流中,提高自己的分析能力,写出恰当的评语。

3、鼓励多争论。在每人评改和小组评改中,发现不同意见时,应多鼓励争论。有重要问题,就要拿到全班来辩论。因为文章的优缺点,是在争论中才能显露出来的,所以,越是评价高的习作,越要在学生中引导争论。

4、鼓励发现“闪光点”。凡在评价过程中发现的优秀习作,让评改者在课堂上朗读和评析,这样容易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引起比较。在分析、比较中,学生会拿出自己的习作来对照。

5、鼓励反复修改。举例说明作家写出来的好文章都是反复改出来的,而不是一次就写成功的。

二、要让学生明确习作评改的内容 任何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内容和形式,习作也如此。学生评改一篇习作,也要从内容和形式两方面来考虑。不仅看其内容,看其形式,还要着眼于其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具体地说,小学阶段习作评改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三点:

1、是习作内容方面,主要看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恰当,即习作是不是围绕中心选材。

2、是在习作的形式方面,主要看习作层次是否清楚,详略是否得当,开头、结尾、过渡、照应是否恰当。小学生的习作,往往在结构上存在不少问题,主要表现在材料安排的顺序,材料的详略,材料的内在关系与表达这种关系的语言形式。另外,还要注意,标点是否正确,格式是否合乎规定。

3、语言文字方面。主要看句子是否通顺、合理,句子与句子之间是否连贯,谴词造句是否准确恰当。书写是否正确,修辞是否形象贴切。

以上三点就小学阶段习作评改的整体工作而言。至于每次具体的习作评改,则要按照教材或教师的习作教学计划确定的重点,从学生的习作实际出发,一般要与习作训练的重点相一致。每次习作评改,内容要单

一、重点要突出,以便使学生注意力的指向比较集中,这样才能取得好的效果。

三、把评改习作的权利还给学生,并教给学生评改习作的方法 叶圣陶先生说过:“修改文章不是什么雕虫小技,其实就是修改思想,要它想得更正确,更完美。”但要修改“思想”,靠教师显然是不行的,只能靠学生自己。因为教师的影响是外因的,而内因学生才是习作修改的根本。但是,小学生的知识、能力都非常有限,评改习作的能力不是说有就有的,所以,教师要多指点、多启发。

首先,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评改要求。在习作评改之前,要让学生明确评什么、改什么。任何一次习作训练,教师总要按训练计划提出训练要求,指导、评改都要以此为依据。这样,学生才能把评和改的注意力相对集中在某一方面。

其次,引导学生抓住文体特点进行评改。在评改之前,应先让学生明白文体特点,然后参照评改要求进行评改。如,给学生评改

说明文,应先要求学生回顾说明文的特点,弄清要注意说明的对象,说明的顺序,说明的方法等。学生明白这些后,对习作的评改就会有的放矢,做到胸有成竹。

其三、提供范文,集体评改,做出示范。师组织学生讨论范文,使学生明确教师的要求在习作评改中是怎样反映出来的,从中悟出评改习作的方法。

其四、要指点学生评改习作的步骤。评改习作,第一要着眼于习作的整体,即习作的中心、选材、条理是否符合要求;第二,再从局部入手,即从字、词、句、修辞、标点、格式等方面评改;第三,评改完之后,还要从头到尾再读,看评改是否得体。

其五,习作评改要把握好“评”和“改”两个关键。习作改得好,可以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还有助于教师及时发现问题,把准症结,从而加强习作评改的指导性,有效地提高习作教学效果。评,就是对所评判的习作做一个恰如其分的评论;而评语又是教师和学生交心谈心的有效形式。好评语既能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自己的关心和爱护;又能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不足,并产生迎头赶上的决心;还能激励学生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因此,教师要把好这一关。学生把评语写好后,要收来认真看一遍,如有不妥之处,要适当修改,尽力做到评语能对习作的内容、形式等方面做出恰当而准确的评价,并且有针对性,主次分明。

四、提出修改意见

教师要反复强调坚持评改习作的文道统一原则,善于发现优点,包括一个新颖的观点,一句过渡自然的话,甚至一个巧妙的用词。对于缺点,用启发性批语引起习作者的思考。

五、习作本回到习作者手中,要参考着同学、老师的评语再次修改习作。

六、还要持之以恒、循序渐进地进行,因为小学生自己评改习作的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在训练中,教师可布置一些学生熟悉的生活进行片段训练,然后让学生进行评改练习。这样,从片段到小习作,再到大习作,学生评改习作的能力就会不断提高了。

6.小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初探 篇六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要培养学生独立修改作文的能力,要求高年级“能初步修改自己的作文”,在“评价建议”部分,更是专门强调“要重视对作文修改的评价”。传统作文精批细改的方法,的确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却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目前,在我国作为评价手段之一的作文评改,更是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像著名教育专家叶圣陶先生早在三十多年前就提出“全班改、轮流改、重点改”的形式。由此可见,培养小学生自主修改作文的能力是势在必行的。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认为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自主评改作文能力应从以下几点做起:

初改――字斟句酌

刚开始评改作文,起点不要定太高,首先选择一个学生的作文进行投影,其他学生则要分别完成以下任务:阅读者要及时发现文中的错别字,聆听者要分别找出文中的语句不通顺、语法错误以及文章精彩之处,将错别字、语句不通、语法错误进行修正。在赏评别人的作品时,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带着一双 “发现美的眼睛”,以学习的态度将文章中精彩片段找出来,大家共同欣赏、共同批注,说明该句的精彩之处体现在何处,比如想象力丰富、描写到位或者成语运用十分恰当等等。当然也要发现不足,即对语句不当之处要做讨论,找出修改的方法,使得整篇文章语句通顺、措辞恰当。总之,读是评改的第一步,一切的美丑尽在朗读中现行。

二改――聚焦重点

刚开始进行习作评点,孩 子们都无从下手。因此,我就引导对于后进生,这种帮扶显得更有实效。引导孩子们商议、讨沦评改的方法、标准。从而针对标准进行集体评改,掌握评改的一般方法。这样学生就能抓住习作中仔在的一两个主要问题,共同来评点,重点突出,分析深入,有助于学到规律性的知识和科学的方法。

三改――由扶到放

口头的评说为孩子们撰写评语打下基础,然而,有的孩子口头评说没有问题,一到评语撰写,就出现了表达不清的现象。因为从口头表达到书面表达是一个质的提升。书面表达的意思要求更加紧凑集中,对语言的要求更高,要帮学生过好这个 “坎 ”。针对这种情况,我主要采用模仿的策略,帮学逐步学会能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我觉得‘摩拳擦掌、跃跃欲试 ’这两个词用得特别好,充分写出了同学们迫不及待的心情。”发现不通顺的语句,可以在旁边写上:“这个地方看不明白,意思表达不清楚。”或者“此处这样写,你觉得合适吗”等,提醒作者进行修改。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掌握评语撰写的一般方法,尤其是后进生,这种帮扶显得更有实效。

四改――仿出精彩

通过 “仿 ”,学 生能够比较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但是,在评的过程中,也会出现表达方式上的问题。因此,要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表达,还需要进一步地引导。教学时,我主要采用“呈现评语-讨论交流一 把握分寸 ”的方式,有意识地进行引导,进一步提高学生评语撰写的艺术。

一、品 “褒”与 “贬”

每一篇作文都?A注了孩子的许多心血。不管交上来的作文写得怎么样,都是付出努力写出来的。他付出心血当然渴望一种心与心的交流,渴望得到别人的肯定、赞赏。评点时,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尽量用鼓励的、带有启发性的语言来评改同学的文章。具体操作如下,我把孩子们的评语展示出来:

1.你的文章中错别字太多了,以后要注意。

2.事情经过写的不够具体,看都看不懂。

3.写景的文章如果能加入自己的想像就更好了……

接着,我让小组讨论:如果这些评语是评价你的文章,你最喜欢哪种说法?全班14个小组,大家讨论的结果几乎一致:都喜欢3号的评语,其他的评语看了心情不爽。于是我引导大家思考:那么,以后我们在写评语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通过这种心与心得交流,使使鼓励型、委婉型、商量型、善于发现优点型的评语更深入人心,从而明确了评语撰写的主流方向―先肯定优点后委婉提出建议。

二、品 “理 ”与 “趣 ”

在一段时间里,孩子们能够有板有眼地进行评点,但我觉得理性有余、趣味不足,中国的语言博大精深,同一个意思有很多种表达的方式。在评的时候,我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能够有个性地表达。用同样的方法,我搜集了许多生动有趣的评语让孩子们欣赏,孩子们 一边读着这些有趣的评语,一边笑,原来评语也可以写得这么有意思。在欢笑声中,大家懂了:好的评语不仅可以给别人启发和鼓励,还可以写得妙趣横生,给人以美的享受。

三、创 改

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练习,学 生掌握了评语撰写的一些 方法,通 过积淀 ― 模仿 ― 再造,为创 新奠定了基础。放是创的前提,因此,我采用的主要是 “放 ”的策略,让学生自由评点。

孩子们是最有创造力的,在平等自由、思维碰撞的氛围 中,撰写评语的方式也百花齐放:各人边 自由默读边评写: 评的同学和作者本人口头交流,作者 记写评语;小组内,一人朗读、执笔,组员共同评改;评改小组七嘴八舌讨论后 撰写综合性评语等。在放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扎实的文字功底、独到的文字体验、独特的文字形式。

7.小学生习作评改方法初探 篇七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的这种不良现状, 严重阻碍了学生写作能力的发展。写前和写中指导是很有必要的, 但教会学生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也是相当重要的, 这是一条提高学生写作的有效途径。正所谓, 与其授学生予“鱼”, 不如授学生予“渔”, 学生掌握了写作方法后, 还愁写不好作文吗?

“好文章是改出来的。”通过长期实践证明, 学生经过自我修改、求助修改、教师助改等环节后, 其修改能力大大提高了。

一、示范修改, 抛砖引玉

教师的示范作用, 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每次作文后, 我都会精选一篇典型的作文, 用实物投影显示, 让学生看着老师如何修改。在修改的过程中, 首先从最简单的改错别字、标点符号开始, 然后改病句, 最后看所选择的材料是否符合习作中心。同时, 在改的过程中, 我还让学生熟悉常见的修改符号。学生有了感性认识后, 在大脑中便会留下深刻的表象, 从而为以后自我修改和求助修改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自我修改, 挖掘潜能

文章修改, 是写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当然在让学生进行自我修改之前, 务必使学生学会一些常规的修改方法。

1.冷却修改法

一篇习作写完后, 也许一时没有修改作文的欲望, 那是因为没有拉开与习作的距离。如果稍作冷却, 一刻钟、一小时后修改或次日修改, 效果会好一些, 正所谓“千淘万漉虽辛苦, 吹尽狂沙始到金”。

2.诵读修改法

诵改法, 就是习作初稿完成后, 反复诵读几遍, 发现问题然后修改的方法。习作中的一些问题, 诸如错别字、语句不通、衔接不紧、缺词漏字、选材不当等, 只看是不容易发现的, 但一诵读就能读出来。学生面对刚完成的习作, 如能反复诵读, 必能形成一定的语感, 每诵读一次, 就会发现一些不足之处。

一次让学生写《二十年后的我》, 要求学生能围绕题目和中心, 充分展开想象:二十年后的我发展将会怎样。由于这篇习作有广阔的想象空间, 绝大多数学生觉得有话可说, 写起来也得心应手。写完后, 我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修改方法进行自我修改, 绝大多数学生很快拿起作文便大声朗读起来, 读过几遍后, 有的学生拿起笔开始找习作中的毛病。在修改中, 有的学生竟大刀阔斧, 毫不留情地删去了烦琐的片段,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看到这些, 我有些欣慰。通过自我修改, 既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 又减轻了老师的负担, 可谓是一举多得。

三、求助修改, 通力合作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 一个篱笆三个桩。”“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修改习作当然应以学生自己动手修改为主, 这样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独立写作能力和评价能力, 但这并不是不需要请别人帮助修改, 因为一篇佳作经过别人帮助, 才能更加成熟。所谓“当局者迷, 旁观者清”。要请别人帮助修改, 首先要有一颗宽厚的心, 能够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在合作修改中, 我采用了“找朋友”“抽签中彩”的方式组织教学。一次在完成习作《难忘的……》的草稿后, 我让学生自由“找朋友”, 学生们兴奋异常, 感觉改作文不是那么乏味, 而是那么有趣。当拿到自己好友的作文时, 学生们都露出了愉快的笑容, 在修改作文时, 显得非常认真, 哪怕是一字一句都不肯轻易放过, 甚至还拿起红笔在旁边作了一些批注, 看到这些我非常高兴。

四、教师助改, 锦上添花

经过自改、互改后, 学生手上的习作渐趋成熟, 但也有少部分学生改得不够理想。面对这种情况, 教师积极采取有效措施, 充分利用时间, 再从取材、构思等方面重点指导学生。我把学生一个一个喊到面前进行辅导, 具体指出其作文的优缺点, 并且具体指导该作文应如何修改, 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学生对自己的作文应如何进行修改就比较明确了。记得班上一位女生, 平时习作较好, 但信心不足, 方法不当, 往往不能发挥其所长。为此, 我常鼓励她, 并帮助她注意各部分的衔接, 注意中心思想的确立, 注意炼句。经过助改后, 其《秋天的色彩》一文竟刊登在省级报刊《作文评点报》上了。通过教师的有力助改后, 学生的修改能力得到大大提高, 习作水平也越来越高了。

通过长期的有效训练, 我指导的学生目前已有120余人的习作陆续刊登在一些报刊上。看来,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 帮助学生从修改实践中学会写作是很有必要的。

8.学生习作评改新法四题 篇八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004—0463(2007)09(A)—0022—02

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教师不仅承担着传授基本知识的重任,而且还肩负着塑造学生健全人格的职责。作文教学一向被认为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那么,在作文教学中如何科学地组织教学,如何将教师的独特素质、较高修养以及个人情感因素巧妙融入语文基本知识的传授中,就成为当今许多人关注的焦点问题。笔者以为,为学生习作写评语是一门艺术,其中的学问很大,也拥有很大的拓展空间,教师完全可以利用这个宝贵契机,把教书育人引向更广阔、更实际的领域。这一过程的关键是要把握好尺度,找准切入点,进行独具教师个人特色的人性化评改,这样,一定会收到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笔者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实践经验,现将一些行之有效的具体方法作如下归纳:

一、感受式评改法

写评语时,教师应努力站在普通读者的角度,以解读者的口吻来谈阅读学生习作后的感受。

首先谈总体印象,如:是感动?是平静?还是被说服?抑或是不以为然?接下来再具体分析有如此感受的原因。这样的评语学生读来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也会比较容易接受老师提出的建议。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议论文的评改。学生对论点、论证和论据的结合,使用的具体方式,表达的具体方法及实际效果,均可在老师的读后体会中表达出来。如果老师被说服、被打动,说明论证是成功的,如果老师在评语中表达了异议,并有针对性地说明了原因,学生便会从中获得启示,从而有的放矢地对原文进行修改。

事实证明,大多数学生喜欢老师放下架子,走进他们,倾听他们的心声,理解他们的感受,与他们平等地对话、平等地进行沟通。如果能做到这一点,教师许多抽象的理论说教都会变得容易被接受。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不是仅仅在写评语时才临时这样做。一个教师高超脱俗的人格魅力和充满温情的人性化语言,往往是他(她)最有力的武器。评改作文时用好这个武器,对学生会产生非常大的影响。

二、交谈式评改法

老师与学生的沟通和交谈完全可以延伸到作文评改当中。老师可用最具口语化和充满时尚气息的言语,以一个知己和聆听者的口吻,在评语中与学生交谈。当然,这种谈话是以学生习作为基础的,其内容可就习作所涉及到的内容分为几类:一是解决问题型,二是就事论事型,三是大胆假设型。

解决问题型的评语比较适宜记叙文、议论文的评改。其具体做法是针对学生作文中谈到的问题,讲述老师作为一个成年人的解决办法或处理原则,给学生以建设性的意见或建议,使学生从中获得必要的帮助和启示。

就事论事型的具体做法是,就学生作文所谈及的事情发表看法、阐发议论。如有一位学生在习作中谈到父母好像只关心她的学习成绩而从不关心她心里的真实想法,所以很苦恼,甚至感觉父母不爱自己。我在评语中写道:“可怜天下父母心!仔细想想你的父母为什么要关心你的学习?主动找父母谈谈!”

大胆假设型,主要针对想象作文,目的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热情。让他们多一只眼看世界,多一种心情体味生活。如有一篇习作写的是“想象中的未来生活”,多数学生写的全都是未来生活的种种好处和方便,老师在评语中可大胆假设:“未来的生活也许跟现在差不多,或许人们的观念又回归了保守。想象一下,那又该是怎样一番情景?”实践证明,新颖别致、真实可信的教师评语,往往会营造一种温暖、平和的语言氛围,从而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不仅有助于解决他们的实际问题,加强师生之间的了解与沟通,还可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他们的创作热情。

三、肯定式评改法

著名的“赏识教育”理论提醒我们每一位教师:所有的学生身上都有值得肯定和赞赏的地方。教学中我们发现,获得老师的褒奖与肯定是许多学生的心愿。所以,教师应当在教学的各个阶段不放过任何一个夸奖学生的机会。所谓肯定式评改法,就是无论学生的习作写得怎样,都要先肯定其优点,让学生(尤其是那些在作文方面缺乏自信的学生)逐渐培养写作兴趣,增强自信心。事实是许多学生为提高作文水平,已经想了许多办法,也付出了不少努力,虽然有的成效显著,有的效果一般,但这些学生(尤其是后一类学生)一律需要来自老师的哪怕是一丁点的鼓励和赞扬,这非常重要,因为它是一种必不可少的指南,更会成为一种动力。教师绝对不能总是板起面孔来指点迷津,否则,再怎么语重心长、苦口婆心,也未必能对学生起作用。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心情愉快的情况下更容易接受别人的建议,包括批评意见。有创意的赞美之词是对学生创造性劳动的肯定,更是学生学习语言的直接指导和现实样本。

四、参与式评改法

青少年时期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富于幻想和创造力的时期。但由于个体差异,加上不同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他们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审美心理和用语习惯。教师应当注意发现和保护孩子们极具个人特质的思维和想象。要學会在不同内容、风格的习作中发现闪光点,并选择好切入点,用参与的方式来评改作文,如:在幻想作文中,可接着习作内容的话头或叙事情节,加以发挥和拓展,得出教师别具特色的结论。而在议论性文章中则可以用三言两语点中要害,从而引发学生对一些现象的深入思考。

9.小学习作评改课的操作设计和实践 篇九

冰心曾将春游的孩子比作从魔术匣子里飞涌出来的小天使,那么,我们老师不就是那个开启魔术匣子的人吗?在六年级下册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出现了一组写老师的文章:《难忘的启蒙》《老师领进门》《新来的王老师》等。临近毕业,学生对母校、对老师,有着无限的热爱和留恋。依样画葫芦,笔者请学生也来回忆一下教过自己的老师,就取名为《开启魔术匣子的人》。

文章写完了,看着厚厚的一叠文稿纸那一颗颗跳跃的童心,该如何评改呢?教师对学生习作的评改,以往或多或少有这样的几种极端:评改过程过于“关注”或过于“忽略”;评改课堂过于“点评”或过于“修改”;评改结果过于“统一”或过于“流沙”。望着手中沉甸甸的《开启魔术匣子的人》中那一个个鲜活的老师的形象,那一份份真挚的爱师恋师的情怀,笔者决定这样去进行评改的设计和实施。

一、“专家引领式”同评同改,于共性处展开过程

课堂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一篇同题材的习作,几十个人同时写,总有很多共性,你有,我有,他也有,找到这些共性,进入同评同改轨道,更容易激起共鸣。

同评同改的基本范式是――

(一)浏览“全段”“短篇”,样本挑选

在习作结束之后,教师初步地浏览学生写的文章,寻找共性之处。有的需要全篇浏览,有的仔细翻阅其中的一两段。在这一环节上,速度要快。因为学生写完之后,搁置几天就会遗忘。浏览之后要快速地找到共性的地方,找到评改的样本。笔者找到共性的三个问题:首先是人物要有特点,其次是选材要真实,第三是过程要展开。寻找了以上三种情况中最典型的几个学生的作文,准备在评改课时进行评点。

(二)明确“评点”“改点”,目标锁定

对于以上出现的三个共性问题,整理了三个“评点”说明,并相应地确立了“改点”要求,分别是――人物特点能否写出个性?能否写得美好阳光?能否最大限度地打开记忆的闸门,选取能反映特点的最好事例来写,并力求做到与众不同?能否像放电影般再现过程,让人物说起来,动起来,表情丰富起来?

同时根据班级学生的实际,对班级里可圈可点的优秀文章做了标记,又对在相应问题中需要教师特别关注的做了记录。详见下表:

这样一分析之后,课堂评改的目标就已然锁定,基本能起到举一反

三、触类旁通的作用,让孩子们在评改的过程中,能从中得到借鉴和启发,从而有效地修整自己的文章。

(三)携手“前头”“后头”,策略探寻

这是同评同写环节中最需要动脑筋的地方。怎么评点才能让学生掌握方法,关键是老师能从中找到策略。教师宜从优秀的习作和相对一些的习作中挑选一些典型的片段进行智慧处理。

1.“对比式”评改,体悟表达

同样写老师,学生间的差异让我能迅速地找到相似选材但不同写法的文章,用比较法能很快地让学生明白表达方法。如同样写外貌,笔者出示了写同一个老师的两个描写:

当左边的描写出来之后,笔者让同学们猜猜这位老师是谁。有的猜是鲁老师,有的猜是沈老师,五花八门。然后再出示右边的描写,还没问这是谁,学生就肯定地说是陆老师。从而体悟到老师的特点描写是怎样展开的呢?

生1:用和男生比较,写出了她到底多高。

(教师板书:真实)

生2:没有说年龄,只是说她女儿已经读大学了。

师:都说女人最怕被人说出年龄。你看,这位小作者巧妙地把老师的年龄隐含在老师像个小孩子,然而孩子都读大学了,写出了一个人到中年的老师依然童心未泯的样子,真是水平高。这就是美好。(板书:美好)

生3:用比喻的手法――写眼睛像芭比娃娃,写出喜爱,也写出美好。

师:你看,大家在形容老师的时候,都说眼睛炯炯有神。怎么样的算是炯炯有神,每双眼睛都有每双眼睛的特点。所以你若能用一句话来表达,或者用两句话来细致描写,就不一定要用成语了。这就是展开。(板书:展开)

在这样的指导下,再让学生去读一读自己笔下的老师的外貌,更容易将人物的外貌特点真实、美好地展开。

2.“营垒式”推出,迅速反应

哪些材料适合老师什么特点,老师的特点又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进行印证。我抓住刘老师这个人物,把学生写到的他的事例全部罗列了出来。

这些事件,全部是学生习作中提到的最真实的事件,所以学生看到之后格外亲切。

10.小学作文评改工作初探 篇十

550600 贵州省惠水县第三小学程维兰

摘要:小学作文的评改工作是小学作文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本文结合几种常见作文评改模式,谈谈如何指导小学生进行作文评改。关键词:作文评改;教师批改;师生共改;学生自改;写作能力

随着语文考试制度的改革,作文占的比重越来越来大。学生作文成绩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成绩的好坏。而学生自身写作为此,我们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惜花费大量能力的高低也就决定了他的语文水平。因此许多老师都把大部分精力用在了作文教学上。一堂堂的作文指导课,一篇篇的学生习作训练,希望以此来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毋庸置疑,这些确是提高学生写作成绩的重要途径,但有不少教师在作文的教学中,往往忽略了“作文评改”这一重要环节。其实,善用作文评改模式,对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极大的作用。下面浅谈几种作文评改模式。

一、教师批改模式。

学生作文,教师批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千百年来,许多高水平的教师,认真负责,不辞辛劳,仔细批改,引导许许多多的学生写出了高质量的好文章。著名作家肖复兴之所以能写出好文章,笔者认为与他中学时代叶圣陶先生对他的作文进行仔细评改是密不可分的。此种模式下,教师评改学生的作文的方法注意如下几方面:

(1)认真批改,反馈及时。学生的作文有长短之分、文笔有优劣之别,但我们教师在批改的过程中,都应重视学生的劳动成果。要满腔热情地去认真读、认真批,要真正让自己的红圈红线红字化作真诚的笑脸、由衷的赞叹、中肯的指导。并且教师要设法在短时间内批改完作文,迅速反馈。因为学生写完作文后,对教师的评价结果十分关注,其思维仍处于比较兴奋的状态, 及时地进行反馈, 就会产生趁热打铁的效应。

(2)多批少改,旨在鼓励。在传统的作文评改中,我们教师往往习惯于对学生的作文“精批细改”,以为这样才是对学生负责。殊不知,你的“刀砍斧削” 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作文,反而也失去了学生特有的个性、原意,进而挫伤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批改不是挑剔。”因此我们教师在看待学生作文时,宜多批少改。即批改时,除一些明显的错误予以订正外,其它地方尽量少改。尽量发现学生习作中的闪光点,写上一些合理、中肯、优美的鼓励性评语,让学生看完评语后产生一种从未有过的成就感,从而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3)巧于点拨,重在引导。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认为“教育就是引导”。在作文评改时,教师应重在通过点拨、诱导,启发学生思维,挖掘知识潜力,让学生知道为什么、怎么样,逐步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如在批改一个学生作文《掌声响起》〉时,写到自己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成功后,听到同学给他的掌声时,仅用了一句“我真的高兴极了”来写,未免显

得不够具体形象,无法激起读者共鸣。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能求全责备,而应巧于点拨,引导学生在以后的作文中避免同类问题再犯。因此在批改上位学生作文时,应在旁批中给予指导性提示,可这样写道:“你的成功确实令人兴奋,要是你能用具体的语言来描写你高兴的心情,与我们一起分享,那该多好呀!”这一评语既指出了学生作文的不当之处,又提出了建议性的意见,显得亲切、平和、容易让人接受,达到一种和谐的民主气氛,促使学生主动学习。

二、师生共同评改模式。

作文是听、说、读、写及思维能力的一个综合表现,写作时为了培养学生具有语言文字的实际运用能力,为达到此目的,千百万的语文教师一直在苦苦寻求有效的方法,一直在艰苦地探索,其间取得了许多的宝贵经验和成果。比如“感悟性作文教学”、“线式作文教学”、“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等等。师生共同评改,是提高学生作文能力的又一重要的评改模式。

评价作文评改成功与否的标准就是看它是否能够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看它是否能使教师的付出和收获成正比,也就是说成功的作文评改是使学生和老师双方都能获益。在我国目前情况下,一般作文批改都是教师独批独改,这也就是上述提到的那种评改模式。此种模式有许多优点的同时也存在着诸多弊端:首先,教师的批阅容量大,正常情况下,一个农村教师需要教两个班级,一个班级大概五、六十人,两个班级加起来就一百一、二十人,自然作文批改量很大。其次,由于教师的经历、阅历与学生的思想认识不同,批改只是教师一人之见,而缺少多角度的认识与分析,教师以自己的经历与阅历代替学生的思想认识,因此也就不能达到良好的批改效果。再次,学生中普遍存在这样的认识:作文是写给老师看的,反正我写好写不好都有老师改正,老师的批改成果被学生扔到一边不理不睬。可想而知,这种写作态度怎么会取得良好的效果呢?因此采用师生共改模式,可以促进师生互动,从而提高作文的评改效果。师生共同评改方式的一般过程如下:

(1)、评改重点和做法作出指导;

(2)、同学间两人互补批阅;

(3)、学生自改自评;

(4)、教师批阅;

(5)、学生交流讲评佳作,教师小结。

以上五个环节,就是师生共同评改作文的一般过程。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有所侧重,但不可以完成照搬照用,也不可以几个环节牵强套用。教师还可以把这种评改方式与其他方式,如“详批与略批”“个别面批启发”等方式结合起来使用。总之,在评改作文中,要让学生在主体地

位。任何方式、方法都是达到目的的手段,作文教学的目的是达到学生“自得”的境地,这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也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在使用这种方式过程中不断探索和改进。

三、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

以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就是课堂上让学生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写作理论,对习作的辨别能力有了较高的评价意识,在进行作文评改时,教师把评改权移交给大部分学生的作文评改模式。教师也不再挑选样本,而要按写作水平高低或位置情况成立作文批改小组。

(1)、确立小组及中心发言人:每四五人为一组,小组交叉批改,然后每组选出1—2本有代表性的作文向全班推荐,并由中心发言人阐述评改意见。

(2)、选择优秀作文的标准,从十个方面入手:一看格式是否

正确;二看文面是否整洁;三看有无错别字;四看有无病句;五看标点有无明显错误;六看文章中心是否鲜明集中;七看选材是否围绕中心,是否符合生活实际,是否具有典型性;八看文章结构层次段落是否清晰,过渡是否自然,开头和结尾是否照应;九看表达方式是否恰当;十看语言是否简练准确生动形象。

(3)、掌握常用修改符号。从学生习作中选择评改例文,让学生了解常用修改符号及点评的方法,规范使用删、增、调、换等修改符号。从而增强小学生的自我评改能力。

(4)、教师指导学生在阅读全文、把握文意的基础上,从作文的结构、语言、基本观点、思想感情、文面等方面批改文章。除用传统的“删、增、调、换”等方法外,还教育学生学会旁批,并运用说明式、评述式、提示式等方法来评改作文。

(5)、针对同一篇文章,经小组讨论后,先由作文水平较高的同学提出口头评改意见,并兼纳其他组员的建议,加深学生对作文的整体评价认识,然后采用组长组织轮流执笔的方法进行评改。

(6)、批改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精批点评,多就少改,批语要精当,具有启发性和导向性,三言两语,指点迷津。改笔要惜墨如金,点化语言;二是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一般学生的作文,其优点和缺点总是表现在多方面的,而每次批改需有重点,不需全面开花(教师在这方面要做体提醒),如该次训练目标突出的重点可以是结构的安排,可以是记叙的顺序,也可以是多种表达方法的运用;三是因文指导,有的放矢。批改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有些文章言之无物,批改时要指导学生选择中心材料,并逐步使之写得具体,做到详略得当,主次分明,并学会采用典型材料。总之,每一次作文批改,要使程度不同的学生都有所得。差的作文可以“改重于批”,尽量保留作文中主要内容;好的作文可以“批重于改”,用热情的语言指出写出好的地方,扬其所长。

(7)、布置指导本次作文的写作情况,当学生把新习作交上后,教师要认真审阅各小组上次的评改情况,公布表扬那些评改认真的小组及执笔者,对批改重点把握不准,态度不够认真的要重新个别指导,使其及时改正。

小组合作探究为主的互动式评改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集体作用和主体作用。集体作用是指大部分学生还不能独立对习作进行评价的情况下,组成小组研讨,既可避免全班讨论头绪太多、太繁杂、效率太低的弊端,又可避免独自修改犹豫不决、信度不高的缺点。主体作用就是评价权基本上交给了学生,只是在双方争执不下时,教师才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这一“看法”主要从写作理论上给学生加以指导,而且小组批改时间短、效率高。

四、以学生自主评改的模式

学生能自主评改是在学生基本上掌握了一篇作文优劣的基本写作理论,或是经教师按高考作文两级评分标准几次训练后,或在较为明确的评改标准示例训练后,让学生进行的一种简捷高效的评改方式,写自己的,评改别人的,无异于一文两作,效果尤佳。一要激发兴趣,提高自主评改意识。俄国伟大作家托尔斯泰说:“不要讨厌修改,而要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他写《安娜〃卡列尼娜》用了五年,改过十二次;杨沫写《青春之歌》修改六七次;著名诗人、报告文学家徐迟每篇稿子至少改和抄五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教师应该以此文学典故激发学生评改兴趣,从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学生明确知名大家尚且如此热衷文学修改,更何况初学者,自觉改变习作写好后,决不第二次“过目”的不良倾向,养成自主评改的好习惯。二要培养学生具有朗读推敲的能力。要做到眼看、口念、心思、手练。通过整篇默读,习作中的错别字、漏字,就会被发现并纠正过来,然后再轻声读,看习作用词是否贴切,句子是否通顺,上下句连贯是否合理,标点是否正确等。第三,再从文章结构入手审视诵读,如层次是否颠倒,条理是否清楚,前后是否紧密,过渡是否自然,首尾是否呼应。第四,重点复读思想内容。如审题是否正确,中心是否明确,选材是否围绕中心,事例是否典型,内容详略是否得当,细节是否真实等。依据教师指导的评分标准及常用评改符号及方法,深入品评,点评习作不当之处,力求文通字顺。如在自主评改中,自己无能力达到更深层的评改,或处于欲言而无法准确表达之时,要主动找教师指导。实际上学生的自主评改已变成了一种更加主动的师生同批同改活动。学生自主评改是一种较高层次的写作能力,一般都在小学高年级才有如此要求。教师要做好反馈复检的再评改活动,及时指出上次评改存在的优缺点,逐步使评改走向自主规范的新台阶。

参考文献:

(1)、陈艳红《小学作文评改创新之我见》,(2)、张爱青,《小学作文批改方法之我见》,(3)、陈彦玲《 改革作文评改方法的两点尝试 》《小学青年教师》2002年02期

11.例谈小学生习作的绿色评改 篇十一

一、及时跟进,趁热打铁

从儿童的角度来看,每一篇习作的新鲜出炉都是其一笔一划的成果。特别对于年龄小、好奇心强的小学生来说,当完成一篇习作时,也是成就感最强的时候,此时,老师如果能及时跟进批改,就能使学生形成习作的强大动力和后劲,激发其习作的持久兴趣。那么怎样才能及时地进行批改呢?不妨试试面批这一办法。请看下面这个案例:

李老师指导学生写一篇游记,经过习作指导后,学生们开始动笔写作,李老师边巡视边不失时机地进行指导。当其发现学生有错别字、病句出现的时候,便轻声地提醒,让学生能在习作的过程中纠正一些错误。发现带有普遍性、典型性的问题时,便立刻在课堂上指出,当场点评;发现全局性、结构性的问题,就组织学生进行讨论,教师用积极、及时的评价,引导学生向着目标一步步靠近。

二、务实创新,贴近生活

教师的评语是与学生进行习作对话的重要载体。评语必须贴近学生的生活和语言实际,既务实又不断创新,走出评改形式化、单一化、呆板化的误区。

⒈解析术语,恰当指导。习作鉴赏方法上的术语,对学生来讲多数都是陌生的,但也是需要逐步了解、掌握的。教师在批阅学生作文时,对于学生不太理解的术语,如“开门见山”“欲扬先抑”等,教师要点明、说破,使之能真知、真懂,从而能在日后的习作中自觉运用。

⒉把握重点,侧重指导。习作的评改,应该突出重点,选择一两个与本次习作要求最紧密的、在学生语言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的问题和关键环节进行重点评说。如有位教师在指导一位三年级学生写的《我的文具盒》作文时,针对其存在的内容紊乱、条理不清问题,写下了这样的批语:“从你的文章中可以看出你很喜欢你的文具盒,但是你的文具盒是什么样子,老师从你的文章中并没有看出来,不妨你再仔细看看,你的文具盒外观是什么样子?打开后,里面有些什么?你为什么喜欢你的文具盒?”这位学生看到教师的批语后,又认真观察了自己的文具盒,然后按照问题的层次思路,写出了一篇通顺、具体的习作。

⒊彰显优点,鼓励为主。习作评语应重视情感的分量和作用。注意使用恰当的语气、贴切的语言,让学生体验到习作的成就感,从转而化成源源不断的习作动力。要学会沙里淘金,不断发现后进生习作某方面优点和微小进步,不断使用鼓励性的批语,既要保护好后进生的自尊心、自信心,又要避免一味地说不足。

三、以人为本,重视生批

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不是靠教师的告知,而应该是学生在自我和他人的习作实践过程中自我建构内化而来。教师应该将习作的评改权力下放,让学生分享评改权,提高其评改的能力。叶圣陶先生曾指出:“教师改不如学生自己改,学生个人修改不如共同修改”,点明了生批的重要价值和作用。教师在具体实践中,可以采用让学生自读自改或者组合互批的方式进行:

⒈自读自改。当一篇习作完成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先行批改,通过通读全文、默读体会、逐句细读、大声朗读等四个步骤,发现、修正文章中存在的错字病句,圈画出文中自己认为最成功的地方,将自己的批改感受写在文末,学会自己科学、客观地评价自己,形成修改习作的意识和习惯。

⒉组合互批。教师可以让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组合,互相交换习作,也可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划分出若干层次,在保障组内优势互补的基础上,进行互改互评,并通过书面的形式记录下来,进行互动反馈。

12.初中作文评改方法初探 篇十二

一、让学生明确评改作文的重要性

从修改作文的重要性入手, 给学生讲解古代诗人贾岛的“推敲”、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以及鲁迅的“好文章是改出来的”等话题, 能充分调动学生修改作文的兴趣, 为学生修改作文奠定基础。

二、学生自改和互改

将全班学生分为11个小组, 每小组4人, 分组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性格等非智力因素, 写作水平高低互相搭配, 以起到培优补差的作用。

在学生修改之前, 老师先让全班同学写一篇作文, 然后精批精改, 做出示范修改。老师讲修改作文方法, 指导学生修改作文。学生写完自己的作文后, 首先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修改:主要看卷面是否整洁;有多少错别字;有多少处病句;标点符号有多少处明显错误, 这是修改作文的最低要求。学生经过几次训练, 就能够熟练掌握了, 然后逐步向更高的要求过渡。

当学生自评自改完成后, 就进入到小组互评互改的环节, 以小组为单位, 组织学生在小组内进行互评, 每次评改的侧重点不同, 例如:第一次我就专改遣词造句。在这一过程中, 老师要参与到学生的评改中去, 这样便于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 对小组中写出自己独特的具有个性化的评语要大加表扬。

三、教师评改作文要把好修改质量关

这个环节非常重要, 是对学生进行指导的最佳时机。学生在自评自改与互评互改过程中往往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 例如, 有的学生不认真, 有的学生根本就不会修改作文, 有的甚至把一篇好作文改坏。如果老师不作出再次修改, 很可能把学生引向歧路。教师在批改过程中, 准确地运用文字和修改符号来指出需要修改的地方。最后把学生的作文再次发下去, 让学生作最后的修改。

四、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以提高学生写作兴趣为原则

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评价可以采用分数等级评语的方式进行全面的评价。首先用分数量化评价整片作文, 主要针对作文内容是否具体, 选择材料是否恰当, 语言表达是否生动、形象, 是否有真情实感这几个方面进行打分, 分数在91~100分之间的作文是这几项都达标。在这几方面存在不足的分数标准分别为81~90;71~80;60~70这样几个标准。其余的都是不合格的, 对于不合格的作文, 教师和学生帮助他们再进行练笔。其次, 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 给学生评出甲乙丙丁的等级, 对于作文书写得丙和丁的同学, 发下去让学生重新抄写。最后下评语, 评语可以分为旁批和总评。评语主要针对学生作文中存在的问题而言, 对学生起到激励作用。书写评语时一定要教师用心阅读后, 由教师精心书写而成。

通过两年的训练, 学生学会了修改作文的方法。因此, 评改学生的作文就不再是头疼的事, 所运用的时间也大大缩短了, 采用这种方法评价作文, 语文教师的工作变得既轻松, 又高效。

摘要:初中语文教师最头疼的就是对学生作文的评改, 在语文教学中探索出了一套“生生互动, 师生互动”的轻松、高效的修改作文方法, 与同行们共勉。

13.习作评改,贴着地面飞翔 篇十三

习作评改,贴着地面飞翔

作者/赵岚

习作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是了解写作情况,激发写作兴趣,发掘写作潜力。据国外一项研究表明,学生能力的发挥,与其心理状态密切相关。教师对学生评价持积极态度,则学生的能力可以发挥80%――90‰而一般情况下,只能发挥20%―30%。这说明,其中50%-60%的潜力是通过积极评价激发出来而递增的。一节好的习作评改课,既可以帮助学生认识自己作文的优点与不足,又能唤醒、鼓舞、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从而为提高写作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今,老师上习作课,普遍的三部曲是:作前指导、学生习作、作后点评。在这三个环节中,重指导轻点评,重师评轻生改,这是大多数老师的做法。或者在一节习作评改课中,完全成了优等生的舞台,满眼都是优秀习作的展评,教师习作评价都是围绕那几名优等生的,大多数学生的习作根本不被老师放在眼里。难怪习作评改课已经流于形式,沦落到可有可无的地步?甚至上还不如不上,适得其反,最终根本达不到习作评改的目的和效果。造成这样的局面,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教师的思想没有转变,习作评改的标准不够明确。那么习作评改的标准到底是什么呢?

我们先从习作的定义人手。《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和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文字表达出来。”“习作名‘习’,就是说,习作是一种练习,是儿童为了提高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而完成的习作练笔。”

由此可见,评改习作应该遵从《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儿童的天性来考量和评价,不拔高要求,不以成人的眼光看待儿童习作。老师要降低习作的难度,降低习作评改的标准,遵循儿童的天性。“习作评改主要看是不是真实地反映儿童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能够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儿童自己的意思;是不是能够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了恰当的表达方式。”也就是说,习作评改一定要从儿童实际出发,贴近儿童生活,要珍视儿童的独特感受,尊重儿童的话语方式,呵护儿童稚嫩的思想,最大限度地让儿童收获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习作评改的标准已确定,到底应该如何实践,在实际教学中又该如何把握这些标准呢?下面就我的一节课例,具体谈谈习作评改的做法。

这是一节苏教版三年级下册习作7的评改课,写作要求是写一篇格式正确、通顺明白、真实有趣的日记。这节课就按照这个要求进行修改。

一、珍视成果,激发兴趣,让学生想改

上课伊始,先明确习作要求,表扬并展示优秀日记。

师:还记得这次学写日记有什么要求吗?

生:格式正确、通顺明白、真实有趣。

(师板书要求。生齐读要求。)

师:课前,老师欣赏了每位同学的日记,全班37人都能做到格式正确,非常值得表扬。让我们送给自己一些鼓励的掌声吧。

师:大多数同学能够通顺明白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这其中进步最大的有……(报出几个同学的名字),希望再接再厉。还有一些同学的日记读来让人忍俊不禁,非常有趣。(屏幕出示表扬名单)

比如:xx同学和墙壁进行了一场乒乓球友谊赛,XX同学竟然让同学为自己拔牙,××同学看望了要娶老婆的大猩猩,XX同学偷玩电脑心情忐忑,XX同学和胆小的妈妈去钓鱼,XX同学记录下可爱小金鱼的欢乐生活……还有下面这些同学(报出能够写得有趣的同学名单)都在日记中记录了有趣的事情。

法国教育家第惠多斯说:“教育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唤醒什么?唤醒学生沉睡的求知欲。激励什么?激励学生向上的热情。鼓舞什么?鼓舞学生的进取精神。我们的习作评改也是如此。(语文教学论文 )珍视成果是指高度注重、珍视学生的习作成果。“著名作家冰心曾把自己的作品比做自己的孩子。其实,学生写作也是在进行着极为艰苦的脑力劳动,他们完成习作之后,最期盼的是别人的认同。”我们的习作评改首先应是认同和鼓励,努力发现学生习作的进步。这节课中对写日记有三条要求:格式正确、通顺明白、真实有趣。那我们就针对要求有层次、有递进地进行评价和鼓励。“日记格式正确”这一基本要求,全班学生都能够做到,那就全体表扬。“语言通顺、意思明白”,特别表扬几位在这一点上进步最大的同学。不仅能够完成基本要求,还能够在此基础上达到“有趣”标准的同学,必须要上讲台进行表扬。达到基本标准的就可以打高分,符合要求的可以打满分。这样的表扬和鼓舞才是我们习作评改应该做的。我在课堂上,每表扬一次,就看到学生们的脸上流露出掩饰不住的喜悦和兴奋。我们鼓励和表扬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体会到习作成功的乐趣,如果老师能够从目标出发,蹲下身子来看学生,激发习作兴趣又有何难?

二、例文导写,活化积累,让学生会改

第二个环节,赏析优秀习作、例文引路,让学生从别人的习作中找寻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产生共鸣。

师:现在就请两位小作家上来读一读自己的大作吧,我们一起来欣赏。

(生读日记。)

师(问小作者):你这件事是真实的吧?你觉得写作中最得意的地方是什么?

师(问学生):你们听了之后,觉得这件事好玩吗?哪儿写得最精彩?

(生交流。)

师(总结):这两篇日记记录下了有趣的生活瞬间,给人带来了无穷的快乐。

展示的这两篇习作,不是遣词造句最棒的,不是篇幅最长的,但绝对是最有真情实感、最有趣的。如果每次习作总是选取那几位优等生,势必会给学生造成老师特别青睐优等生的印象。在每次习作赏析环节,我都尽量选取不同层面学生的习作,争取让每位学生都有上台一展风采的机会。当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完习作,还让学生针对习作要求进行点评,评价标准就是“真实,有趣”,先从小作者自己谈起,然后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我们的习作评改,目的是让学生会改。如何修改呢?学生心中的迷雾需要教师帮助拨开。修改标准要在学生心目中扎根,不断重复,不断强化。不需要老师针对这两篇习作讲述更多的优点,通过学生的眼光去发现,透过学生的心灵去感受,用学生的语言去描述即可。习作评改要实在,要贴近儿童的标准。当每个孩子能投入地听、投入地说,那课堂的主人才真正是学生。

三、以学定教,淡化技巧,让学生敢改

所谓“以学定教”,指构建运用符合教学规律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学”的主体地位得以真正体现和充分发挥。即:降低习作标准,准确定位,设置符合学情的教学目标,采用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淡化习作技巧性指导,让学生水到渠成地达到既定目标。

第三个环节:仿照例文,修改一篇日记。

师:这里还有一篇日记,放声读一读。(出示一篇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内容真实的习作。)

师:对照习作要求,说说你有什么感受?

生:格式正确、语句通顺、内容真实,但是缺乏趣味性。

师:那怎么修改呢?打开书看看例文,和小作者学学怎么才能把抓鱼这件事写得有趣。

(生交流修改。)

师:这样写,抓鱼的情景就浮现在我们的`眼前了,很有画面感,我们仿佛身临其境。

师:读了两篇日记,又看了例文,思考一下,你觉得怎样改才能帮助这位同学把这件事有趣地写出来。我们一起来帮帮他。

(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

这个环节大部分是学生在读、在讨论、在点评、在交流。学生完成习作后再认真读书上的例文,是体悟,是在获取方法和经验。例文中有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但是,这些技巧性的字眼不应该经常出现在我们小学生的习作课堂上。“作文最大的技巧是没有技巧。”“要让学生文从字顺地、准确清楚地表情达意,不要为了追求词句的华美和形式的独特,对学生进行毫无生气的技能训练。”如果老师一味地把眼光放在这些技巧性的指导上,那学生必然会走入这样的怪圈:不再服从内心真实的情感,不再“我手写我心”,而是一味地迎合老师的口味,迎合老师技巧性的评价标准。这样的习作评改标准和我们的教学大纲相悖离,和我们的《语文课程标准》相悖离。这样教出来的学生,往往失去了说真话的能力,学会的是说假话、大话、空话的本领。

美国教育家杜威先生说过:“教学绝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告诉,教学应该是一种过程的经历,一种体验,一种感悟。”在习作评改的课堂上,以学定教,是循着学生的习作来教,为了学生的需要而教。学生已经达到习作的基本标准了´但是如何写得有趣、好玩,是这次习作的难点。那么教学就是教学生不会的:让学生体会有趣表达,学会把习作改得更有趣。此环节就以一篇日记为例,让学生一起出谋划策,一起动脑筋,你一言我一语体验修改的乐趣,这就是一种学习的过程。

四、多元评价,提升能力,让学生能改

通过同伴互助、自己修改、家长老师帮助修改等方式,使学生在修改习作的过程中逐步提升习作修改、赏析能力。

这一环节:修改自己的习作,反馈。

师:我们欣赏了同学的日记,也修改了一篇日记,对你修改自己的日记有启发和帮助吗?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在通顺明白的基础上把作文改得更有趣、更精彩。必要时还可以请教同桌和老师。

(生自改、互改。)

师(点评):我发现很多同学在修改的时候都用上了规范的修改符号,这是很棒的习惯。

(生上来读修改后的习作。评价两篇在修改上有代表性的习作。)

师(问作者):你的习作哪些地方做了修改?为什么这样改?

其他同学发表意见:经过修改你觉得哪儿有趣了?

师(评价第一篇):格式正确(用红笔加星),通顺明白(用红笔加星),而且写得非常有趣(再加星)。

(生评价第二篇,让大家看看可以给他什么等第。)

师:写文章就是“我手写我心”,发自内心的表达就是真实的,就是生动的,有的时候也是有趣的。

作文的能力是通过修改而修炼来的,自改、互改是把“改”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用手中的生花妙笔将习作改精彩。当堂修改后的反馈环节,也要从一而终地遵从评价标准,老师适时用笔按照评价标准进行打分,及时鼓励。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评价中找到自信,找到成功的乐趣。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在《和教师的谈话》中指出:“智力活动是在情绪高涨的气氛里进行的”,“这种气氛会给教学带来好处,同时也有助于完成教学任务”。学生在这样不断鼓励、不断表扬的课堂中,必定能保持高涨的热情,对于习作修改的积极性肯定也会大大增加。

习作评改课的最后环节,还可以让学生自己上来展示得意之作,老师进行总结:“同学们,你看,记日记多么有趣,可以记录下我们每天多彩的生活,希望同学们能养成坚持记日记的好习惯。”通过习作评改课,让学生爱生活、爱语文、爱习作,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学习习作,感受生活的美好、习作的乐趣。

总之,习作评改的低标准,不是一味地放低标准,甚至没有标准,而是要学会从孩子的角度看世界,呵护儿童的习作天性,让孩子有习作的欲望,激发孩子习作修改的热情。

上一篇:下坝中学素质教育评估自评报告下一篇:关于销售主管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