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国》教案(通用16篇)
1.《小人国》教案 篇一
《小人国》教案
东营市胜利第三十四中学
许彩红
课前准备:
1、展示教学目的:
一、上课。
二、导入新课:
1、请同学们观看一段视频。(打开视频)、3分钟、1分钟(让学生通过视频感受爱丽丝的变化过程,并比较出周围事物与她的大小关系。)师:同学们看到剧中的爱丽丝有没有变化? 学:变大或变小了。
2、除了看过的《爱丽丝梦游仙境》以外,我们还看过那些有关小矮人的影片或图书。学:《白雪公主与七矮人》、《格列佛游记》、《蓝精灵》、《拇指姑娘》等等。
3、下面,我们来看几副图片,看看他们在画中都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巨人、小人。
4、怎样判断大还是小呢? ①、我们来分析两幅图片。
②、我请一位同学上来,同学们看看我们两个在身高上有没有变化。学:有。(学生发言)
师总结:物体的大小是通过对比或者比较的来的。(同时展示课件上的图片。)
5、那我们怎样在画面中体现出物体的大小呢?
三、新授:
1、老师这里用两张范画来给大家演示一下。第一张,小女孩显得大还是小。第二张,小女孩显得小还是大。同学们发现了什么? ①、小女孩是一样大的。②、变化的只是他们的背景。
总结:这两张图是通过背景来体现出小女孩变大或变小了。(课件)
2、讨论:
如果你变大或变小了,来到了小人国或者大人国,你希望发生什么样有趣的事情呢? 给同学们1分钟的讨论时间,(学生发言)
好了,下面看几幅老师搜集的作品,看看他们的奇遇。(课件)
我相信同学们的心里都想好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那就请同学们画出你们的奇遇吧!
3、创作:
注意创作要求。(课件)
我在这里给大家准备了一组图片供大家创作参考。(课件)创作的时候注意前后遮挡的关系。尽量背景事物画的很大,这样才能体现出人物的小。
四、学生创作。(课件同时展示学生作业图片)
五、展评作品。
2.《小人国》教案 篇二
在300多年前,一位来自荷兰的科学家列文虎克,热爱科学、刻苦钻研,用自制的显微镜发现了这些活蹦乱跳的小生命,让我们看到了芸芸众生的“小动物”,为我们揭开了微生物王国的神秘面纱。原来微生物的王国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小人国”,这里的“臣民”分属于细菌、放线菌、真菌、病毒、衣原体、支原体等几个代表性的家族,今天就以这些家族中最有名的细菌和真菌两大家族成员的几个特点来认识微生物吧。
首先,细胞数目和结构不同。从数量上来看,细菌全部由单个细胞组成,靠这样一个细胞完成一系列的生命活动,而真菌靠多个细胞共同完成更高级的生命活动。从结构来看,它们的外面都有一个坚韧而具有弹性的“外壳”称为细胞壁,细菌和真菌靠它来保护自己的身体; 紧贴着细胞壁内部有一层柔韧的薄膜,叫细胞膜,它是食物和废物进出细胞的“守门员”,膜内充满着胶状黏稠的溶液,这是细胞质。虽然它们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这些结构,但在有无核、细胞壁的组成、细胞质中的分布等都各有差异。其中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拟核,我们把它叫做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细胞质中只有一种细胞器—核糖体来完成生命活动; 而真菌具有真正的细胞核,叫做真核生物,其细胞壁的成分是几丁质,细胞质中除了核糖体,还具有内质网、线粒体、高尔基体、中心体等多种细胞器共同合作完成生命活动。其次,形态不一,名字各异。其中细菌的命名随形态而发生变化,如一般把又胖又圆球形状的叫做球菌; 身体瘦瘦长长的叫做杆菌; 体型弯弯扭扭的叫做螺旋菌等; 但真菌的名字不会出现这些词。再次,细胞大小不同。以细菌中的“大个子”杆菌来说,让70个杆菌并肩排成一行,只有一根头发丝那么宽,有的甚至召集几千个杆菌,也只有一粒米那么大,由于他们太小,人们只能用“微米”来衡量它,如细菌介于1um -10um之间,真菌介于10um - 100um之间。最后,繁衍后代的方式即增殖方式不同。以细菌家族为例,它们没有核膜,只有一个大型的环状DNA分子,它们主要利用二分裂的方式来繁殖,即一个细菌细胞壁横向分裂,形成两个子代细胞; 而真菌主要利用有丝分裂的方式,只要条件适宜,就会以很快的速度一变二、二变四等这样成倍地分裂下去。实际上除了这些不同之处外,不管是细菌还是真菌都特别衷情于的外界环境有机物和无机物,人们把那些只吃现成有机物的微生物称为异养型微生物,把另一些靠外界条件如二氧化碳或碳酸盐自食其力、自己制造有机物的微生物叫做自养型微生物。
3.勇闯小人国 篇三
这部影片的导演张同道说,有两部杰出的作品是他的老师:法国的《是与有》和中国的《幼儿园》。《是与有》在欧洲票房高达1100万欧元,《幼儿园》获了几项大奖,引起社会广泛讨论。“我们之前有两座大山,张以庆的《幼儿园》在某个领域中已经是一座大山了,我们难以超越;而法国的《是与有》和《小人国》有点像,某种情况下是我的老师,于是我们就选择了拍摄儿童的自然状态,这也正是我最喜欢的状态。”于是,张同道带着他的团队来到了“小人国”。
故事梗概
夏日北京早晨,一辆班车开到幼儿园门口,孩子们蹦蹦跳跳进屋吃早餐。可是,一位四岁小女孩辰辰却拒绝进屋,坚持在门口站着——她已经等了两个星期。一个小时后,一位四岁男孩南德来了——他就是辰辰等待的好朋友。他们一起游戏,吃饭,午睡也在一起。起床时,南德还细心地为辰辰系上裙带。辰辰天天来得早,南德天天来得晚,等待成为辰辰每天早晨的功课。
正在这时,一群愤怒的家长冲进办公室,要求大李老师开除一位五岁男孩池亦洋。池亦洋身材高大,强健有力,连续抢了栋栋的棍子、打哭佳佳,惹起公愤。大李老师请求家长们给他一段时间改造池亦洋。
初秋的早晨,辰辰感冒了,却依然坚持在门口等待南德。最近老师和小朋友的鞋子总是莫名其妙地丢失。偶然中摄影机拍摄到一位小男孩吃力地把足球扔进比他还高的垃圾桶,然后是鞋子和小玩具。这位小朋友是刚刚两岁、还穿着尿不湿的锡坤。为什么?老师也在观察。
秋季足球赛鸣哨开战,守门员池亦洋连续丢了三个球,急得用手拦球,大李老师判他犯规。池亦洋不服裁判,与大李发生冲突,还破口骂人,被请到反思角。不久,因为他扬言要掐死佳佳,又连续被请进反思角。几番冲突,小朋友离他而去,池亦洋成了孤家寡人。
深秋的北京,树叶金黄,辰辰依然天天在冷风中等待南德。锡坤的兴趣从室外转移到室内,他悄悄溜进储物间,把小朋友的零食打开一一品尝,还在中午走进教室,把珠子撒了一地。这时,室外爆发冲突,池亦洋挺身而出,迅速而公正地解决了佳佳和栋栋的矛盾,带领一群小男孩进行军事训练,升国旗,唱国歌,俨然一位小将军。
雪花飘飘的早晨,辰辰像往常一样在门口等待南德,她并不知道她在等待一个坏消息。这一天堵车严重,等待格外漫长。大李老师也陪同辰辰站在雪中,她知道这是辰辰最后一次等待,在家长的坚持下辰辰和南德将分去不同的幼儿园。等待40多分钟后,南德终于来了,大李老师不得不告诉他们分开的消息。
这是今年第一场雪,孩子们去原野上疯跑、喧闹、打雪仗,唯独不见辰辰的身影。
张同道:故事从巴学园开始
无论你有什么样的社会属性,面对自己的孩子,只可能有一个:家长。“孩子在三岁之前打人,抢东西都没什么,但之后如果做这些行为,家长就开始说话了。因为他要开始社会性的生活了”。有一天,身为博士生导师的张教授发现与儿子沟通时,已经完全搞不定了。张同道自称只不过是“一个带着困惑的家长”。
把纪录片拍成故事片
张同道一再强调,他在影片拍摄最初确定的基调就是故事性纪录片,为此他定下了五大原则。
首先要求摄影师永远追人物。这是一个明显的故事片的拍摄方法。比如某天要拍辰辰和楠德的故事,一整天就只拍这两个孩子。这样要求完全是出于剪辑的考虑——要完整一天的故事。“不能这个感兴趣拍这个,那个有趣又拍那个,就像《幼儿园》中追求各种好玩的状态,看不到完整的时间概念,可《小人国》需要完整的光线以及服装。”
其次就是使用故事片的方法记录连续的情节。“我甚至要牺牲掉画面效果以达到故事的完整性。比如片中有一段池亦洋带着几个孩子玩儿,老刘拍得精彩极了,可你仔细看画面可能不稳、镜头也有被雨点打脏的地方,但如果等什么都准备好了故事就没了。”
第三是拍摄完整的一天。张同道在这方面却表现得极端从容。“如果不是一个人跟踪一天这样拍完整,衣服肯定穿帮,比如今天拍池亦洋,那就只能拍池亦洋。否则就算你拍的小孩儿不换衣服,其他人也换,这就是跟拍电视剧一样的地方。哪有孩子几天不换衣服的,就算这个孩子不换,另几个也可能换。就算都不换,出现在背景中的孩子也可能换衣服。
第四,因为主人公是孩子,所以视点也一定要是孩子,这就要求摄影师在拍摄时必须时时保持和孩子同样的高度。
第五,在任何情况下,画面尽量稳定,但如果有损于故事的生动性、连续性,就要放弃画面。很多人在拍纪录片的时候,一投入到景深镜头里去就容易只拍到状态,而把故事拍丢了。“老刘刚开始的时候拍摄风格还有些摇摆,但在我的坚持下,也逐渐改变了。”成片出来,张同道相当满意。
细节决定一切
最初选景时,张同道从巴学园的两个场地中选择了院子里有棵大树的那一所。“我和老刘专门研究过这棵树,一年四季都能看到,而且这棵树有一个抒情气质。”而这种抒情性的场景,正符合了每天在院子里等着楠德的辰辰。《小人国》中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拍摄方法,比如拍摄辰辰时,摄影机就要在架子上缓缓移动,而活泼好动的锡坤则基本上采用全景,到了池亦洋则选择动态跟踪,一出场就有力度感。
孩子是随时可能到处乱跑的,摄影师可以化身为他们身边的“空气”。至于“空气”如何“流动”孩子们当然不可能关注,更不可能为你摆好位置。为了拍摄男孩们在院中动态较大的镜头,他们在孩子经常出没的地方放置沙袋,一旦需要,摄影机便能随时固定在上面,使画面保持稳定。
“张以庆看了说《小人国》没有导演,我说,这就对了。他认为看不到导演的问题正是我的追求。”张同道说完,满意地笑了。
刘德东:摄影师是艘核潜艇
张同道说,刘德东是一个能沉得住气的人,所以能做出好片子。
选择刘德东担任摄影师当然有张以庆那部《幼儿园》在前的原因,但张同道更加看重刘德东“像一艘核潜艇一样可以潜到水下”。事实上,刘德东就是那样寡言与内敛,可以一个人关在房间里拍自己,或者和年少时在三峡边认识的一对老夫妇生活在一起,像他们身边的空气一样同样寡言,除了拍摄甚至之间没有交流。“几乎每一个画面都融入了我的现场感受,就像侯孝贤电影中的那种对影像的克制、控制。”以这样细腻的心理,刘德东把自己关进了孩子们的世界。
“很多东西无法预知。对成人可能可以知道他下一个动作,但对于孩子太多是需要知觉的东西。我观察孩子的感受,和我的某种微妙的感受是一致的。在这个幼儿园观察孩子几个月之后的某一天,我发现自己四十多年来一直在背负一种负担,而这种负担我多年来寻找原因而不得。某一天我却从一个孩子的神情上发现了,于是我忽然得出一个结论:这个负担是我在童年时期就已经发生了的。” 刘德东认为这种隐隐的不安和感受可为观者提供一种方法论或可能性。
因为《幼儿园》在先,刘德东在拍这部影片一开始就要回避很以往的经验。“现在依旧有种设计在里面,《幼儿园》是碎片组成的童年与社会与成人关系,而《小人国》却是连续的叙述性的故事。张以庆随时需要一个很好的画面,而且随时要看监视器,他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但拍《小人国》我会更自由一些,这跟导演的气质有关。张以庆比较主观,对现场把控严格;而张同道给我的空间比较大,这又和我们最开始确定使用的直接电影方法一样的。当然主观性强的电影内在仍然是灵动的,但《小人国》却更注重现场感以及真是氛围和感觉。”
当自由空间变大,摄影师的主观想法就会出来了,“现场总会有一些突发性事件需要我就地解决,因为我必将是寻像器后面那个人,就纪录片的摄影而言,原创性当然也是存在的,但既然是专业的摄影师,就一定会明白摄影师的观点,并且是反映导演观点的。”在张同道看来,刘德东是一个非常好的摄影师,不少镜头的剪辑在他的拍摄期间都已经完成了。“一场是池亦洋给两个孩子解决问题时的景别变化,另一场是‘王子’邀请‘公主’到他的‘城堡’里,在故事发生同时,老刘甚至都做了完整的剪辑。我不能那么紧地控制摄影师,因为我要的是一个自然的完整的故事和生活的质感。”
屈铖:没有约束的剪辑
从十三个孩子里面选出三个两岁到五岁的孩子组成一部电影,这是导师张同道定下的,但如何组接便成为研究生屈铖的工作。影片是在十八集系列片基础上剪出来的,素材量非常之大,光辰辰的内容就要上百小时。
准确地说,九月份屈铖才上“研二”,你一定想不到这样一个“卡通一代”的年轻人能是《小人国》的剪辑师。影片中几个小孩打架的部分,屈铖不但把速度加快,画面也颠倒放。“这样就有动态,有变化”。张同道的包容让屈铖的一些大胆的想法可以得以实施,而他也不掩饰对爱徒的赞赏:“屈铖是个很有感觉的人,知道什么地方该加快速度,什么地方不动。”
屈铖认为纪录片可以很生活,这次剪辑的方法也是一边工作一边摸索出来的。“正因为我是个新人,所以工作时没太多约束,我甚至没把《小人国》作为纪录片,而是当故事片来做的,也没有把它拘泥成艺术片或商业片,我只是把他们都融合在一起。当然,如果没有辰辰的部分,可能不会有那么的艺术感,但是每个孩子都需要一种剪法,因为每个小孩都有一种个性。”开始辰辰就被定为主线,池亦洋是个随时能跳出来的孩子,而锡坤则是个小精灵,每次出场都是活泼的。“节奏上当然是以辰辰为主,细腻的,情感性的,而池亦洋的故事则是一个强烈的感觉,锡坤则是一个比较有趣的孩子,在影片中也能起到丰富的作用。我认为这三个孩子的世界也能够代表孩子们的世界。”屈铖这样理解他“手中”的孩子们。
“等待”所形成的形式感使辰辰成为一个首要线索。在剪辑中,屈铖选择了8天的故事加强了等待的过程,而另外两组人物都纳入了自辰辰开始的时间编码。
池亦洋的故事充满了男性化的力度,他的快节奏与辰辰的女性化形成强烈对比。“事实上后面的故事可能是在前面发生的,但是我要给出一条情绪线。”为此,屈铖没有把池亦洋在后面再次打人的镜头放进来,“现实中孩子是有反复性的,但在情绪上观众接受不了,这也是我们设计的部分。”
4.《小人国》教案 篇四
一、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鲁教版美术三年级上册第3课的内容,属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大人国与小人国的相关内容多次出现在孩子们喜欢的童话故事中。每一个孩子都爱幻想,他们的幻想往往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可以说幻想是孩子们最快乐的事情,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可让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通过看看动画片、做做游戏直观的让学生感受到大人国与小人国的差异,并让学生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通过对比的表现方法将儿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呈现在我们眼前。通过绘画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创造能力、表现能力。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通过观察,感知大小是由对比产生的。
2、能力目标:学生能用对比的方法,发挥想象力,表现出有大小对比的有趣画面。
3、情感目标:通过学习活动,丰富孩子们的想象力,培养与人分享快乐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了解大小是由对比产生的,并能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大小的对比。
难点:对比方法的应用,人物与周围环境的对比,如何理解大与小是通过比较表现出来的。
四、教学准备
师:准备有关“大人国与小人国”情境的视频和图片,收集与大小对比相关的绘画作品,制作图文并茂的课件。
生:了解阅读与“大人国与小人国”相关的文学作品,如《格列佛游记》、《拇指姑娘》等。准备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和材料。
五、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1、师:同学们,看过格列佛游记吗?先让我们看一段影片。(播放视频《格列佛游记》)(师做简介)生认真观看。
2、师:谁来说说故事中哪个画面让你印象最深刻有趣?画面中哪些物体是特意放大或缩小的?
生:我对格列佛被许多小人捆绑在地上的画面最深刻,画面中把格列佛放的特别大,得是小人的几千倍。
生:我对格列佛来到大人国里,被装入了一个小瓶子里的印象最深刻。
生:······
3、师:格列佛经历了多么奇妙的旅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奇妙的——大人国与小人国(板书课题)
(二)课程新授
1、认识大小要相互比较
(1)师:怎么判断一个事物大还是小呢?老师这里有三张一位小学生的照片,你仔细观察一下他是大还是小?(出示课件图片)生观察汇报:生:第一张看不出他是大还是小? 生:第二张中这个小学生在女生的对比下,显得特别小。
生:第三张中,这个小学生在教学楼的对比下,显得特别的大。(2)师:同样一辆小汽车,是什么原因让这辆小汽车一会儿显得大,一会显得小呢?(生:在与不同的背景对比下,一会显得大,一会显得小。)
(3)师小结:看来物体的大与小,是与周围环境的衬托和对比有关,只有相互比较才可以看出事物的大或者是小。(出示课件)(4)师:同学们都知道拇指姑娘的故事,你比划一下拇指姑娘有多大啊?怎样在画面中表现出拇指姑娘的小呢?(生说和青蛙、荷叶、花朵的对比)
(5)魔术小游戏:师在黑板上画一棵树,让学生试试,怎样把树变大或变小。(生参与游戏,一生在树旁画了个小人,使树变大。另一生在树旁画了双大脚,使树变小。)
2、启发想象
1、师:同学们你想象一下,假如我们也像格列佛一样,来到了小人国或大人国里,在那里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小组讨论交流。(师提示例如与小人国或大人国的人在一起学习、吃饭、休息、劳动、娱乐时的有趣情景?)
3、师巡视了解,引导学生从人与人,人与物的不同进行对比。
4、生交流汇报(找出想象丰富有情趣的同学代表发言)
生说:假如我是大人,来到了小人国里我会帮助他们运输一些重的物品;假如我是小人来到了大人国里的花园里,我会和小蝴蝶、小蜜蜂、小蚂蚁成为好朋友······
5、欣赏激趣,开阔思维(播放课件,共同欣赏。)
说一说,画面上是怎么表现出小人国的小,或是大人国的“大”的?
(三)、生作画,师巡视指导
作业要求:1.创作一幅表现大人国或小人国的作品。
2.画面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勇于大胆的想象,表现出有情趣的内容。3.构图要完整。
(四)作品展评:
教师评、互评与自评结合。以鼓励为主。
师生共同欣赏学生完成的美术作品,先让学生自评互评选出最喜欢的游记故事。说出你喜欢的其他同学的作品给你的感受并选出自己觉得最奇妙的作品,教师肯定学生的评价,想象奇特,构思大胆的做平多支持。表扬优秀的作品,鼓励不足的同学努力,指出问题所在。
(五)课后拓展:
鼓励学生在课后尝试用泥塑,粘贴登多种方式表现本课内容。
5.湘教版一年级下册小人国教案 篇五
(1)在主题确定和情境创设方面,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2)建立“比较”的意识并运用到绘画表现中,提高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发挥想象,创造富有情趣的画面。教学难点:打破常规认识,画出新的大与小的关系。教学过程
(一)、图片导入,营造情境
播放白雪公主与小矮人的图片,进入课题。
(二)、看格列佛游记,看图发现问题
1、谁来说说?格列佛遇到了什么事?
2、图中来到小人国的格列佛像一个()?为什么?
3、看拇指姑娘。
4、看图回答
图中樱桃有多大? 是樱桃太大还是其他什么原因? 图中拇指姑娘像一个()?
(三)、大胆想象,遍故事
1、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假如自己变小了,将会在这些物体上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
2、想一想,怎样判断大小?比一比,哪个杯子大拿个杯子小
3、趣图欣赏大和小
(四)、增当大画家
大家现在是不是很想自己到小人国去?
要求:
1、画一幅你在小人国里有趣的图画
2、注意大小变化和色彩搭配
3、把你画的故事讲给大家听一听
(四)、欣赏评价
学生完成作业后,将所有作品粘贴在 “小人国历险记”的展示板上,鼓励学生介绍评价自己的作品,其他学生在欣赏作品时大胆提问,并给与积极的评价,以促使审美能力的提高。最后用投票的形式选出“最佳创意奖”。
(五)、归纳总结,拓展延伸
6.《小人国》教案 篇六
活动目标:
1、学习在指纹图案上添加简略的线条,表现人物的动态。
2、体验运用新的绘画方式进行美工活动的乐趣。
3、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能力,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每桌一盒印泥,两块半湿的抹布。
2、长方形画纸、黑色勾线笔人手一份。
3、教师《小人国》范画及若干小人动态图片,视频转换仪。
活动过程:
1、出示《小人国》范画,引发兴趣。
――你们还记得《小人国》的故事吗?今天小人国的朋友到我们班来做客了,朋友来了我们
――该对朋友说什么呀?(礼貌用语)
2、请幼儿仔细观察,说一说小人们都在干什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根据幼儿说的情况教师分别在转换仪上出示相应的小图片)
3、了解“指纹画”的作画方法。
――以“小人国还有一位可爱的小姑娘来做客”的情景为由,教师示范指纹画。
――示范指纹画的步骤:右手食指尖蘸足印泥,轻轻地印压在纸上做小人的头;再用右手大拇指肚蘸足印泥,稳稳地落在纸上,稍稍向下压,不要移动,做为小人的身体;然后用勾线笔的细头画出小人的五官,用勾线笔粗头画出小人的四肢。
4、幼儿绘画。
――小姑娘一个人来做客太孤单,她想请好朋友一起来。现在轮到你们大显身手了!画出你们喜欢的指纹小人来陪小姑娘一起玩吧!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画出不同形象和动态的指纹小人,使画面生动而富有情趣。
5、作品展示。
――将幼儿作品进行展示。
――请若干幼儿来介绍你的小人在陪小姑娘干什么?
――游戏:我和小姑娘做游戏。
教学反思:
孩子很喜欢这个手指活动,通过儿歌帮助孩子更好的掌握方法。如,“食指点一点,笑脸点点头,拇指点一点,身体药一摇,用上水彩笔,画上手和脚,我的小人画好啦。”孩子们边画边念儿歌,可开心了。边嘉茗还给小人戴上了可爱的帽子,冯佳宸用手指画了树、花,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效果不错。
7.“小人国”怎么赚钱? 篇七
一群全副武装的押钞员从银行浩浩荡荡地走出来,他们带着墨镜,在运钞车前站成两列。领头的押钞员手里拎着一只银灰色的箱子,率先跨上运钞车,其他的队员一边打量四周,一边尾随上车,他们中有人表情严肃,也有人一脸茫然,环绕他们的是不断的闪光灯——这是急着给他们拍照留念的爸爸妈妈们。
这些“押钞员”实际上是来“体验生活”的小朋友。周边的“银行”和“街道”都是按照与现实2/3的比例微缩的。街道的两侧除了银行还有医院、学校、邮局等,小朋友们在这里“扮演”各种各样的职业角色,学习各种技能。
近年来,这种以角色扮演、职业体验为主打的“儿童城市”在全国各大都市蓬勃涌现,成为一种丰富商圈消费类型的新业态。
照猫画虎
“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并不是很新的商业模式。最早的一家“试水者”名叫HAJA,1997年诞生于韩国。目前全球最大的儿童职场体验乐园集团是墨西哥的KidZania(趣志家)。诞生于1999年的Kidzania目前在墨西哥、加拿大、日本等地共拥有11家分店,有些店经营火爆,常常需要提前预约才能进场。
看到这种业态在国外的成功,国内的许多投资商也有了建一个“小人国”的想法。2008年10月,国内第一家儿童“模拟”城市杭州“嘟嘟城”开业。随后,苏州“孩儿国”、上海“星期8小镇”、“北京欢乐之都”相继建成。几年下来,截至2012年底,全国的各色儿童职业体验馆已经开了70多家。
从2008年底到2013年初,国内的体验馆虽然越来越多,但都处于一种“摸着石头过河”的状态,行业的核心竞争力尚未凸显,反而出现了鱼龙混杂的现象:由大集团投资的体验馆仅仅被当作“人流发动机”,被边缘化,所以疏于管理;一些私人投资的体验馆为了节约成本,衣物、道具不消毒反复使用,教导员素质低下,孩子的体验效果极差;还有一些体验馆甚至由于没找到合适的宣传和营利模式,最终以关门告终。
“这种项目正处于导入期,有问题一点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如何解决问题。”参与过国内18个体验馆建设的一拓对《新商务周刊》记者说。一拓就职的Rong融道(中国)是一家行销公司,2009年接手了北京欢乐之都的全盘策划工作。
在欢乐之都建立之前,一拓和团队出国去参观了KidZania。他们看到,这种面对孩子设计的体验馆包含若干个小馆,它们分布在馆内街道的两侧,代表不同的工作场所。因此,虽然一个儿童职业体验中心的面积与那种商场中常见的游乐城不相上下,但由于“五脏俱全”,在设计和运营上都需要更多的心思。回国后,一拓和同事们用了一年半的时间设计建造了他们的第一个体验馆。
体验馆的体验对象是3岁到12岁的儿童,其中以5岁到9岁为核心。这些孩子可以在虚拟城市中选择自己喜欢的职业,先接受职业培训,通过面试后开始工作并获取报酬——这些报酬可以用来支付他们在体验馆中的各种消费,也可以存进“银行”得利息。
由于体验馆中人流较多,孩子通常会在大人的陪伴下入场进行体验。这样一来,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增长了所谓“家庭式停留消费”,带动了周边的商圈发展。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儿童职业体验中心的投资方中不乏香港弘阳集团、海航置业等房地产开发商,一来可以丰富自家的购物中心,二来体验中心还能带动人流。
据不完全统计,四年多来,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已经获得了超过40亿元的投资。除了房地产开发商,其他的投资方多为实力雄厚的集团公司,例如中国蓝天集团、山西海鑫钢铁等。体验馆除了前期装修的花费之外,后期的运营、宣传等需要持续的资金支持。由于体验馆规格的差异,一般小的项目需要几千万元,大的项目需要上亿元,投资门槛相对较高。
“生于模仿,死于抄袭”
不得不提的是,中国的体验馆基本都是照着KidZania的图纸建的。南京果壳里的“消防员”和东京KidZania的“消防员”除了服装略有不同,姿势和动作基本完全一样。
一拓说,刚开始做第一个项目的时候,大家都只想着赶快把店开起来,之后的几个项目也越做越顺利,南京的店只用了3个月20天就开起来了,比之前快了很多。但没多久,经营中的问题便接踵而至。他们意识到,体验馆项目的经营需要细水长流,“生于模仿,死于抄袭”。
为此,一拓的公司专门成立了儿童体验馆事业部,一拓任总经理,下面有7个部门,共60多人,分别负责设计、宣传、合作等工作。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让大家知道体验中心的存在和价值。最初尝试的方法比较传统,在体验馆开业前一个月即开始进行软性的推广,开业后的两个月内持续做“硬广告”,提高知名度。后来,一些体验馆开始尝试更新的方式。例如昆明金魔方儿童职业体验馆在当地电视台做了一档60集的儿童节目,记录在体验馆中发生的有趣的事情,介绍体验馆中的工作项目。这种宣传方式效果很不错,金魔方只用了一年半的时间就收回了成本。其他的体验馆也尝试了这种方式。南京女孩丁莎莎在体验馆中扮演“警察”时突然失控大哭不止的视频片段令4岁的她成了网络红人,她还因此获得了参演电影的机会。
随即而来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打开周一到周五的客流渠道。一般的体验馆在开业后,经过3个月左右的集中宣传以及后续的口碑宣传,在周末都会有可观的客流。但周一到周五,孩子们待在学校,家长们守在单位,体验馆门可罗雀,严重浪费资源。为了打破这个局面,一拓和同事们想到了“团客”和“散客”的概念,他们建议体验馆与幼儿园、学校签约,让体验中心成为“教育基地”或“科普基地”;或者与旅行社合作,由此拉动周一到周五的团客。目前,大多数的体验馆都在实行这样的方式。北京欢乐之都在春游季节接待了北京各个地区的学校100多家。南京果壳里与远近的旅行社合作,辐射面积覆盖南京周边县市,成了旅行社固定的“一日游”项目。
现在,周一到周五的“团客”流量能占到总人数的30%到40%。但一拓说,由于团客中家长陪同较少,消费只限于门票,所以目前体验中心项目70%到80%的收益都来自于散客。
体验馆经营一段时间后,又出现一个新的问题:孩子来过三次之后,发现没有更多的新东西可以体验,便失去了积极性。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拓团队创造了“成长认证体系”的概念。这个概念结合了网络游戏的经验,让孩子们在体验时可以“升级”。孩子们在“工作”后可以挣到钱,表现好的话还能“升职”,“升职”后即有“加薪”,达到一定的职位后还会有实物的奖励。这种方式对于增强用户黏性有很好的作用。
除了“成长认证体系”之外,一些体验馆还推出了“护照”。来馆的孩子人手一本“护照”,上面有孩子和家长的基本资料、联系方式和体验记录。“护照”不仅增强了消费的黏性,还能够为体验馆的运营提供宝贵的数据。
盈利进行时
儿童职业体验中心进入中国不过四年多,全国平均开业时间不超过15个月,但业内却有体验馆“不盈利”一说。
一拓在解释“不盈利”的时候说,国内现在的体验馆规模水平参差不齐,因此有70%左右的项目处在盈亏平衡点以下,20%到30%的项目已经实现盈利。
一拓说,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在中国的盈利之路遭遇坎坷,除了进入市场时间较短、消费者认知度较低这些客观原因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部分项目盈利结构设计不合理。
儿童职业体验中心希望实现的是一种“平台式”的收益,拉动周边消费。当前国外的儿童体验中心盈利结构中,门票只占到55%。但在国内,门票占到了盈利的近70%。
在国外,除了门票之外,规模最大的收入来自品牌植入。一些大型的国际品牌在国外相对成熟,成年的客户已经趋于饱和,所以营销对象正向下沉淀,在儿童体验中心进行品牌植入对他们是一个很好的选择。一拓和团队在国外的时候了解到,KidZania的体验馆在筹建之前就可以完成大部分产品植入,每个品牌的费用都在百万元以上,因此基本上足够填补体验馆筹建费用的大部分甚至全部。但在实际操作中,一拓发现国内的品牌植入市场环境并不比国外,他们接触到的大多数品牌对于消费群体“从娃娃抓起”都没有太多的耐心,对于单纯的贴牌广告提不起兴趣。
KidZania里面有一种比较受欢迎的品牌植入方式,即设立品牌的工作坊。孩子们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坊里了解品牌的历史,并简单参与到品牌产品的制作过程中去。国内的体验馆充分学习了这一点,孩子们可以穿着某品牌的运动鞋感受不同的路面状况,或是在某奶企的“奶牛场”中参与牛奶生产的过程。此外,品牌工作坊还会给表现出色的“员工”以品牌代金券的奖励,拉动销售。这种企业和体验馆的联动受到了企业的欢迎,是体验馆品牌植入工作下一步的重点。
儿童体验中心需要让家长和孩子两个客户群同时认可,营利模式也需要针对这两个客户群进行创新。现在,一些体验馆除了设计一些亲子互动类的体验项目之外,还设置了家长休闲区,这样家长就可以在等待孩子的过程中健身、喝咖啡,甚至美甲、SPA,或购买一些孩子用的文具和玩具。但这些消费目前的规模都很小,只占到5%左右。
除了消费的多元化,一些体验馆开始有意识地建立自己与众不同的地方。拥有空军背景的中国蓝天集团打造的“蓝天城梦工场”融入了很多飞行的元素,“我的奥林匹克”鸟巢儿童体验中心将体育竞技与职业体验结合在了一起,大未来Wee-World儿童职业体验馆暨英语村加入了英语培训,星期8小镇把业态细分为旗舰店、精品店和综合店三大类型逐渐扩大规模。
尽管一切都还在摸索当中,但一拓对于儿童职业体验中心未来的盈利状况表示乐观。他认为这个项目毕竟还很年轻,国内缺乏人才、缺乏经验,因此需要更多的耐心。
一拓的信心一方面来自中国巨大的儿童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也来自国外项目的成功经验。已有11家店的KidZania未来两年在世界范围内有10家店开业的计划,正向着“下一个迪士尼乐园”的目标发展。
8.《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篇八
《大人国与小人国》是三年级美术上册第三课的内容。
教学重点是能够举例说明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体会出来的。
教学难点是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制作)“大人国”或“小人国”。
二、案例反思:
这节课我主要抓住了小学生的好奇心和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以学生熟知的神话故事情节导入,给学生创设了一组富有想象的情境,学生兴趣昂然。然后通过具体的电脑制作的大小对比图片来让学生体会大小是通过相互比较才可以显示出来的。
9.《大人国与小人国》读后感 篇九
《大人国与小人国》读后感
格列佛从小就有个爱好,就是航海,但是一直没有能够完成自己的愿望。终于有一天,有艘船要去航海,格列佛趁着机会去了。途中碰到了暴风雨,他独自一人漂流到了小人国,在小人国里,格列佛遇到了种种难题,他克服困难,顺利回到了祖国。后来,又有一艘船去航海,格列佛控制不住这个愿望,跟着这艘船又去冒险了一番。途中,格列佛被遗落到了一个小岛,他在岛上看到了几个巨人,就把这座小岛叫作大人国。在大人国中,格列佛又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后,又凭着他的.勇敢和智慧,平安地回到了祖国。 读完这本书以后,我特别喜欢格列佛这个人物。因为,他聪明善良,能够坚持自己的主张,并且在坚持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能够控制好自己的情绪,保持心态,很快想出办法。我在学习和生活中也应该学习格列佛的这些优点。首先,我要学习他能够有主见,在碰到困难时能够有自己的想法;其次,我要象他一样学会关心他人,不能自私,在学校里能够主动帮助其他同学,乐于助人;最后,我要学习格列佛机智勇敢,在学习和生活中碰到困难不能退缩,要勇敢面对,并且设法想出克服困难的办法。 赵晶Q
10.小人国的猎犬 篇十
从前,有个书生叫徐元之,为了能考取功名,就搬到深山里的一座古庙住下,用功地读书。古庙地处偏僻,平日里也没什么人来烧香,非常清静。徐元之搬进庙里的客房,心想以后就可以安安静静地念书了。
可是,古庙实在太破旧了,门窗家具、屋梁地面到处都是缝隙。每到晚上,从缝隙里都会跑出许多跳蚤、臭虫、蚂蚁、蚊子……把他咬得整夜睡不着觉,这样白天就没法好好读书了。徐元之为此十分苦恼。
一天晚上,徐元之正躺在床上,突然看见枕头上竟然有一个拇指般大小的武士!小武士穿着甲衣,头盔上插着两根鲜艳的羽毛,胳膊上还架着一只苍蝇般大小的猎鹰。徐元之忙假装睡着,眯着眼睛偷看。
过了一会儿,又出来一个更加威风的大胡子小武士,背着弓箭,骑在一匹白马上,旁边还跟着一条小猎犬。小武士举起弓向空中一挥,又跑出好多骑着马的小武士和小猎犬,在屋子里四处跑。
小武士放猎鹰腾空扑击蚊蝇,小猎犬则把藏在房间缝隙里面的虫子一只只赶了出来,小武士们连忙射出飞箭,简直是百发百中呢!其中几个小武士还带着小猎犬在徐元之身上搜寻。
这时候,床铺的东南角突然出现一辆金黄色的马车,车门一开,徐元之看见一个穿着黄袍、头上戴着王冠的老人走出来。小武士们赶忙恭敬地跪下,原来,老人是他们的皇帝。
大胡子武士扛着一只跳蚤和一只蚊子,放在皇帝面前。其他的小武士也纷纷献出他们的猎物,皇帝满意地点点头,说:“本王表演一手钓鱼给你们瞧瞧!”众武士便拥着他爬到桌面的砚台上。皇帝坐在墨条上抛出钓鱼钩,不一会儿居然钓上来好多又肥又大的鱼儿,乐得皇帝笑呵呵。钓了半天鱼,皇帝才满意地下令叫大家都回去,一刹那,好几百个小人马像一阵烟雾般消失得无影无踪。
徐元之看到这一切,感到很惊讶,便翻身起床,屋里屋外到处仔细查看,可一点痕迹也没有。
他抓抓脑袋,正想再上床睡觉,突然看到一条小猎犬站在他的枕头上。徐元之急忙捉住它,在砚盒里铺了柔软的棉花把它养在里面。小猎犬很温顺,也不乱跑,总是乖巧地蜷伏在砚台匣里。徐元之喂它饭粒,它连闻都不闻,一溜烟钻进屋子的缝隙里,去抓小虫和虫卵吃,吃饱了又跑回砚盒里静静地躺着。晚上徐元之读书,小猎犬就守在他身旁帮他赶蚊子。
11.小人国 教学反思 篇十一
一年级美术 常莎莎
《小人国》一课是一年级美术下册第6课,多有幻想和童话方面的趋向,而我们一年级的每一位小朋友都非常的喜欢童话,喜欢自由的幻想,一个神奇的童话故事可以为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在他们充满幻想的童话世界中,他们无所不能,也无所不爱。而这一课程恰恰是发展他们所有幻想的一个课程,这种课程也给他们带来了别样的体验,和前所未有的激情。
这个课程是出于“造型·表现”的学习领域,但是在这个充满别样幻想的课程中,我主要是带领学生们走进幻想,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营造一个快乐神奇的情境,用之前他们所接触到的《借物的少女艾莉提》这个电影的小小人主角作为一个引导,带他们回忆小小人的外貌,以及他们和平常人所不一样的特征。这个导入引起了他们对于小小人的喜爱和联想。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
1、能让学生展开想象,画出小人国的场景;
2、建立“比较”意识并运用到绘画表现中去;
3、在敬请表现、互相欣赏中享受美术学习的快乐。
在本课程中,我比较注重学生对于小小人和巨人之间的差别和对比,用对比来体现小小人的小或者巨人的大。孩子们在课程中注意力非常的集中,他们对于自己变小或者是自己来到小人国的经历的想象都非常的充分。比如自己想象像格列佛一样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小人国,他们会想象自己和小小人成为好朋友、让他们站在自己的肩膀上亦或者是放在自己的手心里带他们一起去旅游去玩;而想象自己变小的同学呢,则把自己想象能够和小蚂蚁,还有的是和小青蛙,小蝌蚪一起游泳··他们的想象简直让我打开眼界,不得不说,他们对于小人国和巨人的幻想都非常的新奇有趣。
12.小人国作文 篇十二
这时,我听见一阵惊天动地的走路声,原来,是妈妈走来了。妈妈的头发像一栋高楼那么长,我费尽地爬到了妈妈的眉毛上,只见我使劲地摇动着妈妈的眉毛,想要抓牢它。突然一个庞然大物向我扑来。哦,那竟然是妈妈的手,结果,我被妈妈的手无情的打在了餐桌上。“咦,怎么有一股牛奶的味道?”我好奇的向四周看看,原来是妈妈不小心把牛奶洒出来了一小点。这对我来说却很严重,顿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小河,正在我拼命逃命的时候,一块大抹布向我袭来,我灰溜溜的被擦进了垃圾桶里。
好臭啊!我快要窒息了,尖锐的鱼刺像一把把尖刀一样树立着,食物的残渣散发着恶臭!小人国的世界好辛苦啊!处处充满了惊险!
13.小人国里的战斗 篇十三
“好啊!”病菌兄弟们马上赞同了。
说走就走,病菌兄弟们马上动身了。他们很快就找到了一个名叫小明的小朋友——他们心目中的国家。他们想到小明的身体里去,可是小明的皮肤就象一座坚固的大城墙,他们找来找去,也找不到进城的城门。还是病菌老三眼尖,发现那城墙上有许多小圆洞,洞中竖着一根比旗杆还要高大的硬毛,原来这洞就是汗毛孔。病菌们正要往里钻,不料从洞里涌出一股水流来,把他们冲得老远。这水流又臭又酸,沾在身上很痛,使他们没法进去。后来他们才知道,这“水流”就是人们常说的汗水。
进城没门,病菌们没法进到小明的身体里去。可是有一天,机会来了!小明不当心,把自己的手指划破了。这下子,这座皮肤的城墙上,就像开了一扇大城门似的,病菌兄弟们立刻从那里进去,顺着血液的河流,在血管里游动,游向全国各地,并迅速繁殖起来,一变二,二变四……
再说,人体这种“国家”是个小人国,里面有不少很小很小的居民和很小很小的士兵。这些士兵虽小,责任却很重大,他们保卫着人体的安全。当时,就有几个名叫“白细胞”的士兵,正在血液里慢慢地游动——他们正在各地巡逻呢。
忽然,他们听到了什么动静。
“不好!有敌情!”他们立刻警惕起来,刚才那种悠闲自得的神情一下子不见了,并很快地从血管里跑出来,向可疑的地方包抄过去。
白细胞们很快就发现了侵略者。
“缴枪不杀!”白细胞向敌人发出了命令。可是,敌人非但不理睬,还气势汹汹地向他们进攻呢!这下子,更惹恼了白细胞,他们也就不客气了,不断地变换自己的形状,把病菌裹住,吞到肚里去,并散发出一种叫“细菌抑制剂”的毒汁,把敌人消灭了不少。
可是,这些病菌也不是好对付的,他们仗着自己兵多势众,跟白细胞们狠狠地撕杀起来。白细胞抵挡不住,开始败退了。
正在这紧急的关头,白细胞的援兵到了!只见来的是一群大个子,名叫“巨噬细胞”。他们都穿着坚硬厚实的铠甲——细胞膜,十分勇敢善战。
病菌一看,情况有些不妙,心想,还是逃吧。可是,这些巨噬细胞却紧紧地缠住他们不放,还向他们射出子弹——含酶的颗粒。战斗结束,病菌老大和其他一些病菌被消灭了,只有病菌老二、病菌老三几个,在战斗打响之前,就已经随着血液的流动,偷偷地溜走了。
病菌老二、病菌老三和一些病菌慌慌张张地只顾逃命。他们不久就逃散了,几个往东跑,几个往西逃。
病菌老二刚跑一段路,就听见耳边一声吆喝:“站住!”只见九个威风凛凛的战士站在他们面前。病菌老二知道这是补体家的九兄弟,他们都是勇敢的爆破手。
这时,补体2对其他几个补体招了招手说:“弟兄们,快!准备好炸弹,把这些坏蛋全炸死!”
补体1赶紧阻拦道:“慢着!别搞错了!上回咱们不是出过事故吗!都怪咱们辨别能力差,瞎冲乱撞的,把小明的肾脏细胞错当敌人来进攻,结果没有打中敌人,反而害得小明得了肾脏病。这回咱们可要小心点啊!”
补体3赞同补体1的意见,说:“大哥说得对!咱们不能敌我不分,还是让我先去看看吧!”
补体3跑到病菌老二面前,仔细端详了半天,摇摇头说:“辨不清,辨不清,谁知道他们是好人还是坏人。我看,还是请抗体兄弟来辨认辨认吧!”
正说着,抗体家的三兄弟——免疫球蛋白A、免疫球蛋白G和免疫球蛋白M来了。
抗体三兄弟眼尖,一下子就看到病菌身上的特殊标志,把病菌给认出来了!别看他们个子小,打起仗来却十分勇敢顽强。他们把病菌抱得紧紧的,解除了病菌的毒性,还指挥补体兄弟们去搞爆破。
补体九兄弟看到抗体已经上去了,当然也不甘心落后,立刻跑上去,把病菌的细胞壁凿开一个洞,把他们全部炸毁。病菌老二当然跟其他病菌一样,也去见阎王了!
再说病菌老三他们正庆幸自己能偷偷溜走,却撞见迎面过来的几个小人国里的通讯兵,他们名叫淋巴细胞。一见面,当然双方就打起来了。几个回合下来,淋巴细胞估计自己对付不了他们,慌忙到附近的据点——淋巴结里去通风报信。当他们路过B淋巴细胞们的驻地时,就动员这些B淋巴细胞:“有敌人!快准备战斗!”当他们进到T淋巴细胞们的营地时,又通知T淋巴细胞:“快!消灭敌人去!”
淋巴细胞们都从自己的营地跑出来,他们把病菌们紧紧围住,最后彻底地消灭了病菌……
小人国里的战斗结束了,小明手指上的红肿消了,伤也好了。他感谢小人国里那些英勇的保卫者——白细胞、巨噬细胞、抗体、补体和淋巴细胞。
不久,又有一批病菌进入了小人国,随着血液漂流到全国各地。小人国里的勇士们发现了这些可疑的家伙,又紧张地投入了战斗。
可是奇怪!侵略者们怎么毫无反抗呢?嘿,原来这些小人国的勇士们实在太粗心了!他们压根儿没发现这些侵略者早就死了,只不过是病菌的尸体而已,还照样十分起劲地向死尸发动进攻呢!不过,这也难怪他们,因为这些病菌的尸体跟活着的时候,样子差不多,只显得有些干瘪罢了。
原来这次战斗是医生特地给小人国战士安排的一次军事演习——他给小明打了防疫针,用已经死掉的病菌做成疫苗,把这些假敌人送到小人国来,让白血球、巨噬细胞、抗体……上一次当,作一次军事训练。通过这场军事演习,小人国的勇士们加倍提高了警惕,也变得更加勇敢、更有力量了。
14.小人国之旅作文 篇十四
到了小人国,我们的导游是叉叉哥哥,叉叉哥哥向我们一一介绍小人国e的建筑物,小人国e的建筑物都是以实际大小二十五比一建造出来的迷你建筑物。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桃园国际机场,那e有很多飞机停在停机坪,而且会照着设计的既定路线走动,弯弯曲曲的路线,是要告诉我们飞机的起飞和降落,这是它最大的特色。
后来,叉叉哥哥又带我们去坐小火车到游乐区。到了游乐区,叉叉哥哥跟我们说可以玩到下午一点,我们好开心。当叉叉哥哥说解散时,我们这一组就像刚从笼e飞出的鸟儿一样,直接飞奔游乐设施。在众多游乐设施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地心探险』,它是一个鬼屋,e面有鬼,再加上声音,营造出可怕的气氛。我和驿志跟家骏坐在同一辆车子,车子开得慢慢的,好像在坐轻轨火车,要进入可怕的地方一样,我好害怕哦!
这次校外教学我学到不能只看外表,因为我以为『地心探险』很可怕,家骏就一定要我们去坐,结果我们坐上去之后发现一点也都不可怕,反而觉得很好玩。
15.《大人国与小人国》教学反思 篇十五
本课主要是让学生们在认识大与小、高与矮的基础上能够用比较的方法,绘画富有幻想趣味的“大人国”或小人国。在第一个班我给学生讲述《格列佛游记》的故事导入新课,调动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游戏,了解大人国与小人国是通过比较体现出来的。通过想象编制、交流自己的大人国或小人国的奇幻旅行的故事,丰富学生的幻想世界。但是学生在绘画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孩子表现小的人物时过小。于是我引导他们将生活中常见的物体进行大小转化,并给孩子再次示范,画面中可以有物体与人的对比,也可以用大人国人物的局部与小人国对比,小人国的人物要画清楚,不能太小,动作多样,有故事性。
孩子们幻想的故事无论多么生动有趣,都要转化成视觉的画面呈现。于是在第二个班上课时,我把讲故事改为电影节选欣赏导入,这样的视觉刺激更加直观,学生一下就抓住了大与小的对比。同龄人的优秀作品能给孩子产生共鸣,同时让孩子减轻创作压力,降低创作难度。丰富的优秀作品欣赏和有针对性的教师示范,孩子们的作品效果更好了些。
16.《小人国》里的“孩子王” 篇十六
“孩子王”出场
镜头1
池亦洋身材高大,强健有力,连续抢了栋栋的棍子,打哭佳佳,惹起公愤。大家集体要求大李老师开除池亦洋。
镜头2
秋季足球赛鸣哨开战,守门员池亦洋连续丢了3个球,急得用手拦球,大李老师判他犯规。池亦洋不服裁判,与大李老师发生冲突,还破口骂人,被请到反思角。不久,因为他扬言要掐死佳佳,再一次进入反思角。这一天,他连续犯错,前后15次被请进反思角,可他并不是在认真“反思”,而是斜靠在椅子上跟摄影师调侃。
镜头3
大李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快被池亦洋学会,在小朋友之间爆发的战争中,他以一个“领导者”的姿态摆平了矛盾。再后来,池亦洋成了名副其实的“孩子王”,带领众多小朋友玩游戏,组织小朋友们升国旗……池亦洋依然嚣张霸气不服管,但孩子们都很喜欢他,听从他的指挥……(注:片中大李老师名叫李跃儿,是池亦洋的幼儿园园长。他创办了“李跃儿巴学园”,曾获得第三届中国国际家庭教育论坛“华表奖”和“形象大使”称号。)
如何对待“孩子王”
“孩子王”为团队提供了一个男孩榜样
只要是在一个自然形成的群体里,一定会有一个具有领袖才能的“孩子王”,带领着其他孩子一起玩。池亦洋就是这样的孩子。这样一个孩子的存在,对团队里其他孩子是有好处的。
第一,池亦洋具有天赋的领袖气质,优秀的组织能力,挑战权威的勇气和强硬勇敢的雄性特质,为这个团队提供了一个男孩的榜样。
第二,他为其他孩子提供了与权威沟通、保护自己利益的契机。在幼儿园里,老师会保证大家的安全。在这个前提下让孩子去经历一些风雨和冲突,对于所有的孩子都是有好处的。
要辨别孩子间真正的欺负行为
对于孩子之间的打闹,老师需要观察孩子是不是真的有暴力问题,像池亦洋那样属于正常交往中的正常冲突,大人一般不需介入;但是,如果出现有的孩子长期攻击一个孩子,或者一个小群体为了体验群体感而欺负一个孩子的情况,老师还是要去干预的。
管教“孩子王”需成为领袖的领袖
既然是孩子王,他用于发展的力量很强大,用于反抗的力量自然也很强大。当然我们也要给“孩子王”立规矩,只是建构规矩的过程需要有足够的耐心。
最基本的一点是,要成为孩子心目中的权威,你的精神力量和内涵要让孩子佩服。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是需要权威的,权威是孩子认可、佩服的人,他愿意接受权威的指导。
片中的大李老师说,池亦洋快6岁了,已经能够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理解。如果这时候你显得软弱无力,他就会不断挑战你。平常在一起的时候,拴绳子、搭帐篷、刷墙……我都和他一起做,在这个过程中他开始佩服我,我成了他的领袖。
大李老师前后大概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给池亦洋建立规则。后来,大李老师解决问题的方式很快被池亦洋学会,在另外两个小朋友之间爆发的战争中,他已经能够模仿大李老师的态度帮他们摆平矛盾了。
背后的思考
池亦洋妈妈:在妈妈身边,他永远是个好孩子
家里有一个像池亦洋这样的孩子,我经常需要和别的家长、孩子说对不起。我能体谅他们,如果是我,我也会这样要求对方的。但是对待孩子时,心态一定要平和一些,不能给他贴上坏孩子的标签。不管什么时候,都需要告诉他,你爱他,但是如果做了错事,他需要承担责任和后果。你的理解和接纳,对他树立信心很重要。随着他的慢慢长大,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现在的池亦洋已经是小学生了。和影片中幼儿园时代的他已经有很大的不同,和同学相处得不错,情绪的控制也比以前好多了。他现在的班主任尹肖丰老师一直在帮助他认识领导的真正含义:领导的职能是服务,而不是一味地控制和管理别人。对于领导含义的理解,池亦洋正处在一个转化的阶段。
张同道:美好童年的意义
在这漫长的3年中,我们拍到了一系列发生在池亦洋与小朋友之间的,池亦洋与老师之间的,让家长们很不愉悦的举动。我们目睹了他从大家难以忍受的“暴君”,转变到被大家接纳的人。在足够自由的前提下,完全是他自己认识到要为这个团体多做事,要帮助大家,而不是欺负别人。电影里有一段画面,他一个人在那里躺着,这是他最孤独的时候。但是,人不可能永远生活在和风中,尤其是一个男孩子的成长,怎能不经历风雨?(注:张同道,《小人国》导演,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纪录片部主任。)
皮皮妈妈:我的孩子也在上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在园里度过。看了影片我突然觉悟,原来幼儿园就是孩子的小社会,孩子会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解决方式。在集体中,也会自然形成一个个小团体。孩子每天在人与人、个人与集体的交往中锻炼着。
【《小人国》教案】推荐阅读:
怎么防范职场小人06-20
大班美术《哈哈小人》10-04
小人物的作文09-30
讽刺小人的经典句子10-12
身边小人物的作文10-27
小人物创业成功的案例06-21
我是个小人物散文07-22
如何应对职场上的小人?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