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检察长会议讲话

2024-10-29

全省检察长会议讲话(精选8篇)

1.全省检察长会议讲话 篇一

20xx年检察工作回顾

20xx年是我们党和国家历史上十分重要的一年,党的胜利召开,“十二五”规划顺利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新的重大成就。一年来,全国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各项检察工作取得新的成绩和进步。

——紧紧围绕确保党的安全顺利召开,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依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积极投入反分裂、反恐怖和扫黑除恶等斗争,参与重点地区、重点领域专项整治。继续开展集中化解涉检进京访专项工作,建立涉检信访终结案件备案审查等制度,加大了化解信访积案力度。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探索办理外来人员犯罪案件工作机制,加强未成年人刑事检察、执法办案风险评估预警、检调对接等工作,强化了矛盾纠纷源头治理。北京和周边省市检察机关全力投入环京“护城河工程”,为党的胜利召开作出了积极贡献。

——主动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服务发展、保障民生取得新成效。认真贯彻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决策部署,继续深化商业贿赂、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积极参与整治非法集资问题等专项行动,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积极推进。针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严厉打击“地沟油”、“毒胶囊”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深入开展查办危害民生民利渎职侵权犯罪、查办和预防涉农惠民领域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专项工作。推行视频接访、联合接访等措施,加强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查询服务窗口建设,不断完善和落实联系服务群众长效机制。

——坚持以执法办案为中心,努力推动各项法律监督工作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加强批捕、起诉工作,去年1至11月共批准逮捕各类刑事犯罪嫌疑人896259人,提起公诉1247709人,决定不批捕157898人、不起诉38968人。查办职务犯罪工作呈现力度、质量、效果整体提升的良好态势,共立案侦查各类职务犯罪案件33331件46024人,同比分别上升5.4%和6.4%,其中查处县处级以上国家工作人员2494人。广泛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活动,加强警示教育基地建设,落实年度报告等制度,预防工作的影响力不断拓展。加强立案监督、刑事抗诉、监督纠正违法等工作,组织开展“另案处理”案件、职务犯罪罪犯减刑假释保外就医等专项检查活动,依法监督纠正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以学习贯彻修改后民诉法和向全国人大会专题报告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为契机,进一步明确民行检察监督职能定位,规范和加强抗诉、检察建议工作,稳妥推进民事执行活动法律监督试点。把学习贯彻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作为加强法律监督、维护司法公正、促进社会和谐的大事来抓,及时修订刑事诉讼规则、民事行政检察办案规则和执法工作基本规范,为新法施行做好全面准备。

——认真抓好中央司法改革任务的落实,促进了检察体制和工作机制不断完善。职务犯罪案件审查逮捕程序等改革顺利实施。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制定直接受理案件初查工作规定,完善职务犯罪侦查程序和措施。案件管理机制改革稳步推进,2500多个检察院成立了专门机构。铁检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果,全国76个铁路检察院全部移交地方。加强案例指导,高检院发布了第二批指导性案例。

——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切实加强检察队伍建设。把教育实践活动与创先争优、保持共产党员纯洁性教育紧密结合起来,筑牢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思想基础,更加自觉践行“六观”、“六个有机统一”和“四个必须”。加强执法能力建设,全面推进全员教育培训,广泛开展岗位练兵和业务竞赛。结合地方换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高检院普遍轮训新任检察长。对25个省级院落实巡视意见全面检查评估,听取了10个省级院检察长述职述廉报告工作。全面加强检察文化建设和检察宣传工作,创建文化建设示范单位,开通检察文化建设网。推进检察机关惩防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组织“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反映强烈突出问题”专项检查回头看。共查处违法违纪检察人员175人,同比下降2.2%。

——坚持不懈地抓基层、打基础,基层基础工作进一步加强。落实基层检察院建设三年规划,对基层建设情况进行抽样评估,组织开展第五届全国先进基层检察院评选表彰活动,协调有关部门下达第三批政法专项编制充实基层。推进“两房”建设规划实施。开展科技强检示范院创建活动,加快研发检察业务统一应用软件,检察信息化整体规划已纳入政法部门网络设施共建及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工程。

以提高执法公信力为核心加强检察机关自身建设

党的明确要求,加强司法公信建设,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这对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促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具有重大意义。检察机关要把提高执法公信力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贯穿于执法理念教育、执法规范化建设、执法能力素质建设、执法监督制约和基层基础建设等各个方面。

(一)切实践行执法为民宗旨。要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理念,把严格执法与热情服务有机结合起来,更好保障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一要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不懈地解决特权思想、霸道作风、受利益驱动办案、滥用强制措施、违法扣押冻结款物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执法问题,着力整治庸懒散奢、冷硬横推、吃拿卡要等执法陋习,以优良党风带动检风。二要完善检察人员直接联系群众、直接服务群众工作机制,推动检察官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学校经常化、制度化,加强年轻干部下派基层锻炼工作,倾听群众呼声,增进群众感情,了解群众诉求,解决群众问题。三要拓展人民群众有序参与司法途径,健全专群结合工作机制,完善和落实实名举报答复、举报人保护、举报奖励等制度。健全人民群众参与检察决策机制,完善人民监督员、特约检察员、专家咨询制度,探索对重大工作部署、重要司法解释公开征求意见。健全人民群众评判检察工作机制,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参加专项检查等活动,认真开展执法办案回访工作。积极推进门户网站、检察微博建设,增强信息发布、在线交流、咨询问答等功能,加强与群众的互动交流,保障人民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四要不断完善和落实便民利民措施。加强文明接待室动态管理,推进综合性受理接待中心、查询服务窗口建设,简化办事程序,规范言行举止,为群众提供便捷高效热情服务。注重司法人文关怀,重视在执法办案中消除、减少群众对立情绪,重视帮助解决法度之外、情理之中的问题,进一步提高检察工作亲和力。

(二)深入推进执法规范化建设。要按照党的关于推进权力运行规范化的要求,认真总结实践经验,坚持以规范执法促进公正执法。一要重点加强对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的深入学习和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完善相关执法规范和配套制度。对涉及其他政法部门共性的问题,要主动加强沟通协调,确保法律的统一实施。注重从涉检信访、冤错案件、检察人员违法违纪案件等入手,分析自身执法不规范的突出问题,坚持严格公正廉洁执法与理性平和文明规范执法并重,规范自由裁量权的行使,完善办案责任制和案件评查机制,从源头上预防随意执法、粗放执法等问题发生。二要以管理科学化促进执法规范化。全面修正、完善和细化执法工作基本规范和民事行政检察办案规范。全面推进案件管理机制改革,完善案件集中管理模式,规范案件来源渠道、立案环节和办理程序,对案件实行严格的流程监控和质量管理。修订完善执法考评机制,引导各业务部门在加大监督力度的同时,更加注重监督质量和效果。三要以执法信息化推动执法规范化。加快研发融办案、管理、统计于一体的全国检察机关统一业务应用软件,在试点的基础上,下半年全面部署推广。依托网上办案加强对执法办案活动的全程、统一、实时、动态监管,有效防止、及时纠正执法不规范问题。

(三)全面加强执法能力素质建设。以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提高专业化、职业化水平为重点,全面加强检察队伍建设,突出抓好素质能力建设。一要着力推进思想政治建设。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党组织,重视加强检察机关思想理论建设、党性教育和职业道德建设,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以党的建设带动队伍建设,牢固树立忠诚、为民、公正、廉洁的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着力提升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新媒体时代舆论引导能力、科技信息化应用能力和拒腐防变能力。二要着力推进专业化建设。落实“十二五”时期检察教育培训规划,以领导干部、业务一线和基层检察人员为重点,分层分类全面开展领导素能、任职资格、专项教育、专项业务、岗位技能培训。推进教育培训改革,构建岗位素能标准,完善培训制度体系、基础保障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加快实现从知识培训向能力培训转变。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培训援助力度,建设全国检察教育培训网络体系,促进优质教育培训资源向西部、向基层延伸和倾斜。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思想,完善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流动配置等工作机制,全面推进检察人才重点工程,造就规模宏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专业人才队伍。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拓宽社会优秀人才进入检察队伍渠道,加大培养选拔优秀年轻干部力度,建设高素质、专业化领导干部和业务骨干队伍。加强检察委员会建设,改革和规范内设机构设置,加强办案组织研究,努力形成符合检察工作特点和规律,权责明确、协作紧密、制约有力、运行高效的检察机关组织体系。三要着力推进职业化建设。落实检察职业道德规范,大力开展职业信仰、职业精神、职业道德教育,引导全体检察人员增强职业认同、提高职业素养。完善落实检察人员职业准入、执法资格、分类管理制度,实施检察官单独职务序列,制定检察辅助人员职务设置等配套规定,不断加强检察队伍职业化管理。探索建立与检察职业特点相适应的职业保障制度,建立检察人员任用、奖惩、待遇与职务序列和德才表现、工作业绩、能力素质挂钩的制度,推动建立和完善牺牲、伤残、特困干警资助资金制度,建立和完善检察人员履行职务受到侵害保障救济机制和不实举报澄清机制,不断提高职业保障水平。

(四)健全检察权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没有不受监督的权力,没有不受监督的个人。全国检察机关要深刻认识拒腐防变的重要性、紧迫性,坚持从严治检,坚持用制度管权管案管人,严格规范权力行使,确保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防止检察权的滥用。一要全面推进检察机关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反腐倡廉教育长效机制,加强示范教育、警示教育和岗位廉政教育。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加大监督检查和问责追究力度。深入推进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严格规范检察人员对外交往行为,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建立对违反法定程序干预的登记备案报告和通报制度,建立廉政隐患摸排预警制度、检察人员谈心谈话制度、重点岗位轮岗交流制度,完善检察人员违法违纪重大案件剖析和通报制度。二要加强对领导干部行使权力的监督。严格执行廉政准则和廉洁从检规定,加强领导干部日常教育、管理和监督,加强对各级检察长和部门“一把手”的监督,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考察考核,更好发挥巡视制度的监督作用。三要加强内部执法监督制约。以贯彻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为契机,强化各执法环节之间的监督制约,强化上级检察院和纪检监察机构的监督,加强和改进检务督察、专项检查工作,重点加强对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严格执行各项禁令规定,坚决查究各类违法违纪特别是关系案、人情案、金钱案和执法不公、司法腐败的案件。四要推进检察权运行公开化,更加自觉接受外部监督。推行网上公开、网上查询等措施,进一步完善检务公开制度,除法律规定保密的情况外,要把执法办案的依据、程序、流程和结果及时公之于众,确保检察权在阳光下运行。高度重视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和检察人员的控告、申诉和举报,高度重视社会舆论和网络舆情反映的突出问题,高度重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民主党派对检察工作的建议、批评和意见,加强制度建设,善于及时把自觉接受外部监督转化为切实加强内部监督,自觉把人民群众评价作为考核我们执法办案工作的重要依据。各级检察机关要整合新闻宣传和舆论引导的职能,完善舆情监测研判处置机制,加强检察工作正面宣传,加强对现代新闻传播规律的把握,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争取新闻单位的支持,努力提升新媒体时代社会沟通能力。

(五)夯实基层基础,强化执法基本保障。要牢固树立强基固本的思想,更加重视基层基础建设。一要切实加强基层检察院建设。各级检察机关领导干部要带头深入基层、深入实际,特别是到困难较多、情况复杂、矛盾尖锐的地方调研指导,帮助解决问题。认真总结基层建设经验,探索符合基层检察工作规律和实际的管理模式,制定基层检察院示范院标准体系。稳步推进派出检察室建设,延伸法律监督触角,最大限度地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完善基层检察长异地交流任职、任免报省级院备案制度,加大从基层一线遴选检察官力度。建立编制人员动态调整机制,编制分配重点向基层和一线倾斜。重视基层人才培养工作,完善落实稳定基层队伍的政治、经济待遇。对条件艰苦、工作任务重的基层检察院,在人员编制、干警招录、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倾斜,着力解决执法办案人员短缺问题。高度重视中西部地区特别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基层建设,抓好援藏、援疆工作落实。二要落实“十二五”时期检察计财装备工作发展规划,着力构建经费保障、基础设施、科技装备、后勤服务“四位一体”的检务保障格局。修订市县级检察院公用经费保障标准,推动完善公用经费正常增长机制,提高检务保障总体水平。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稳步推进“两房”建设和国家检察官学院分院建设。三要认真实施“十二五”时期科技强检规划纲要,加快科技强检步伐。推进电子检务工程立项,加强基础网络建设。推进与监管场所信息联网和监控联网,抓好远程视频讯问、案卷材料传输及视频接访系统建设,加强涉密信息系统分级保护。制定县级院业务装备配备标准,加强科技装备建设。继续推进司法鉴定实验室建设,充分发挥检察技术工作在执法办案中的作用。加强检察人员科技素能培养,加强对信息化建设与应用的统筹协调,努力以信息化引领检察工作现代化。

检察工作面临的形势

党的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政法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对当前形势作了科学分析,最近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并对政法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我们要认真学习,深入研究我国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我们党长期执政面临的重大问题,深入研究国内外形势深刻变化带来的重大问题,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科学判断和对工作的决策部署上来。

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党的报告深刻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对新的时代条件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作出了全面部署。报告蕴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法治思想,突出强调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更加注重发挥法治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并对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公正司法、深化司法体制改革、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加强司法公信建设、强化司法基本保障、确保检察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等提出了明确要求。所有这些,为检察事业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

同时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加大,检察工作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国情和我国发展新的阶段性特征,准确判断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内涵和条件的新变化,坚持“两点论”和善于运用底线思维,既看到形势大好的一面,对国家发展和检察事业发展充满信心,又清醒认识面临的困难、风险和挑战,不回避矛盾、不掩盖问题,居安思危,牢牢把握工作主动权;必须牢牢把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条主线,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和法治建设道路,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必须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学习和实践,牢牢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这一科学发展观最鲜明的精神实质,切实统筹好服务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实现自身科学发展两个方面。

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

20和今后一个时期检察工作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顺应人民群众对公共安全、司法公正、权益保障的新期待,以强化法律监督、强化自身监督、强化队伍建设为总要求,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全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大力提升执法能力素质和执法公信力,切实肩负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捍卫者的职责使命。

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良好的社会环境、法治环境是基础。要坚持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大局观,主动融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发挥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职能作用,保障和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

(一)着力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要紧紧围绕中央关于经济工作的决策部署,找准检察工作服务发展的切入点、着力点,更加重视依法保障和促进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保障和促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保障和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一要积极参与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依法打击走私、制假售假、合同诈骗、传销等严重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为扩大内需、拉动消费营造诚信有序的市场环境。围绕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依法惩治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二要进一步加强涉农检察工作,积极参与加强和创新农村社会管理,依法打击涉农刑事犯罪,强化农村社会公共安全保障。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实施强农惠农富农政策、耕地保护等领域的职务犯罪,促进农业农村发展。加强对涉及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土地征收、房屋拆迁等民事行政申诉案件的法律监督,促进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障农民合法财产权益。三要抓住公共投资的重点领域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环节,推动治理商业贿赂和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长效机制建设,严肃查办和积极预防产业转型升级、公共资源出让、国有资产管理、城镇化建设、重点文化惠民工程、铁路建设等领域职务犯罪,促进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四要高度重视财政金融领域存在的风险隐患,依法打击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贷款诈骗、内幕交易、操纵证券等犯罪,在执法办案中注意防范和化解地方政府性债务、企业相互拖欠资金、民间借贷、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避免因执法不当引发系统性、区域性金融风险。五要加大对国土、资源、生态和环境的保护力度。突出查办国土空间开发、水利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利用、重大生态修复工程、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环境监管中的职务犯罪,推动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促进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六要加强对经济领域新情况新问题的研究,依法妥善处理发展实体经济、规范和发展民间投资及民间金融机构、支持小微企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外商投资权益保护等领域出现的新类型案件,正确把握罪与非罪等法律政策界限,依法平等保护各种所有制经济合法权益,促进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二)着力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要全力做好检察环节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各项工作,积极参与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保障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安定有序、人民安居乐业。一要高度警惕和坚决打击敌对势力的分裂、渗透、颠覆活动,确保国家安全。二要依法惩治各类刑事犯罪,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密切关注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出现的新特点、新动向,积极参与治安重点地区和突出治安问题专项整治,突出打击严重暴力犯罪、黑恶势力犯罪、多发性侵财犯罪、毒品犯罪、网络犯罪和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等犯罪,依法严惩以报复社会为目的的危害公共安全和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切实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完善检察环节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主要案件适用宽严政策的标准,重视运用简易程序、量刑建议和不批捕、不起诉等机制和措施对轻微犯罪从宽处理,坚持该严则严、当宽则宽,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社会对抗,最大限度促进社会和谐。三要依法公正对待群众诉求,使人民群众在检察机关办理的每一个案件中都感受到公平正义。畅通和规范群众诉求表达渠道,完善12309举报电话、网上信访、来信、来访“四位一体”机制,做好检察长接待、视频接访、派出检察室就地接访等工作。建立健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工作机制,加大依法受理、依法纠错、依法赔偿、依法救助力度。四要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法治保障作用,努力提高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推进检察法律文书改革,坚持客观公正,加强释法说理。完善落实检调对接、刑事和解、申诉案件公开审查、刑事被害人救助等制度,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强化矛盾纠纷源头治理。积极探索涉罪外来人员管护教育制度,加强和改进社区矫正法律监督、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工作。深化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拓展参与社会管理途径和方式,促进依法行政和社会管理法治化。五要在执法办案中大力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促进在全社会形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引导全体公民依法维护合法权益、自觉履行法定义务,促进各级领导干部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促进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

(三)着力加大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工作力度。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方针,充分发挥检察机关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中的职能作用,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一要坚决查处大案要案。严肃查办发生在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中滥用职权、贪污贿赂、失职渎职等犯罪案件,严重损害群众合法经济权益、政治权益和人身权利的案件,发生在组织人事、行政执法、司法和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案件。深入研究新形势下职务犯罪发生特点和规律,完善反腐举报机制,加强线索集中管理、不立案线索事后审查,健全案件分级管辖、指定异地管辖、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等制度,完善国(境)外办案合作和防逃追逃追赃机制。二要着力解决发生在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围绕“三农”工作和教育、就业、住房、水利、社会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生产、医疗医药、执法司法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集中开展为期两年的查办和预防发生在群众身边、损害群众利益职务犯罪专项工作。各级检察机关和相关业务部门要精心组织,分工负责,紧密协作,坚持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促进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三要加大惩治和预防渎职侵权犯罪工作力度。严肃查处滥用司法权、行政执法权、行政审批权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的案件,严重损害群众利益案件、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重大责任事故背后的渎职侵权犯罪案件。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落实同步介入重大事故调查、重大复杂案件专案调查、非法干预查处渎职侵权违法犯罪工作情况沟通和处理等机制。四要按照修改后刑诉法关于保障人权、规范执法的要求,坚持办案数量、质量、效率、效果、安全相统一的业绩观,更加重视保障犯罪嫌疑人诉讼权利和律师执业权利,规范运用各种强制措施,切实做到严格依法、安全文明办案。加强初查工作,实现工作重心前移,促进提升办案质量。严格落实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依法全面客观收集证据,坚决防止和排除非法证据。大力推进侦查信息化和装备现代化建设,推动侦查工作从封闭式办案向开放、透明条件下侦查办案转变,从传统人力型向综合运用情报信息、科技手段转变。五要推进侦防一体化机制建设,结合办案深化职务犯罪预防工作。加强重大典型案件剖析,发挥查办案件治本功能。健全行贿犯罪档案查询管理体系,建立职务犯罪记录和查询制度。充分发挥警示教育基地等作用,深入开展预防职务犯罪宣传教育活动。落实和完善年度报告、预防建议制度,加强重点领域、关键环节职务犯罪预防的专题研究和报告,推动反腐败法律制度建设。

(四)着力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要认真落实党的关于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公正司法的要求,重点抓好修改后刑诉法、民诉法的贯彻实施,切实做到敢于监督、善于监督、依法监督、规范监督。一要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社会主义法治原则,以对国家、对人民、对法律高度负责的精神,坚持有案必办、有腐必惩,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独立公正行使检察权,坚决依法监督纠正诉讼中执法不严、司法不公的突出问题,防止地方保护主义和部门保护主义。严格执行法律规定,正确处理好监督与支持、监督与配合、监督与制约的关系,注重监督措施运用的适当性、实效性,防止和克服执法任意性、选择性,切实维护国家法制统一、尊严、权威。二要认真贯彻实施修改后刑诉法,牢固树立“五个意识”,坚持做到“六个并重”,全面规范和加强刑事诉讼法律监督工作。特别是要严格执行“两高”等六部门关于实施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和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重点加强对侦查、审判、执行环节的法律监督,加强新增监督职责的实践探索,加强对非法取证、滥用强制措施、侵犯诉讼权利等问题的监督,切实把修改后刑诉法关于维护司法公正、依法保障人权、规范执法行为的要求落到实处。三要结合贯彻实施修改后民诉法和贯彻落实全国人大会审议意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民事行政检察工作。修改后民诉法实施后,要加强接访和办案人员力量,加强接待场所建设,加强内部沟通协调及与法院等部门沟通协调,依法分流案件,提高办案质量和效率,确保申诉案件依法及时办理。要认真研究落实全国人大会审议高检院专项报告的意见和全国人大内司委调研报告,切实转变“重刑轻民”的观念,增强做好民行检察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加强修改后民诉法实施后的研究,及时解决民行检察理论与实践问题;切实加强行政诉讼法律监督,加强民行检察机构和队伍建设;形成更加科学合理的工作布局,充分发挥基层检察院基础作用,促进民行检察工作健康深入开展。

2.全省检察长会议讲话 篇二

2014年, 在省委、省政府以及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国家档案局的具体指导下, 全省档案系统紧紧围绕全省中心工作, 立足本职、服务大局, 振奋精神、开拓进取, 服务能力有提高、基础建设有进展、管理水平有提升、队伍建设有加强, 取得了明显成绩。我受省委常委、秘书长李海涛同志委托, 代表省委、省政府, 向与会同志, 并通过你们向辛勤工作在全省档案战线的同志们表示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也对给予档案工作大力支持的有关部门和同志表示深深的谢意!

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 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开局之年, 也是全面完成“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 各级档案部门要认清形势、抢抓机遇, 对党忠诚、严守纪律, 依法履职、真抓实干, 推动我省档案事业不断发展。这次会议, 书面传达了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刚才, 秀娟同志做了一个很好的工作报告。报告全面总结了工作, 充分反映了全省档案工作者所付出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绩。报告也就做好2015年全省档案工作进行具体安排, 可以说要求、任务、方法已经明确, 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 根据省委意图和省委领导意见, 谈几点意见:

一、用强烈的服务意识统揽工作、突出重点

习近平同志曾经指出:“档案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因为档案工作是一项基础性工作, 经验得以总结, 规律得以认识, 历史得以延续, 各项事业得以发展, 都离不开档案。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 档案工作显得越来越重要。”对档案工作的重要性, 在座的各位都有充分的认识。档案保存历史、关系现在、影响未来。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今天, 在我国走向富强的过程中, 档案事业意义重大、档案工作大有可为, 档案部门和从事档案事业的同志们必须明确工作重点, 做好服务社会、服务改革、服务发展的大文章。一要把挖掘抗日战争史料作为重点。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 黑龙江的抗日战争开始较早、历史较长, 又是中国乃至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环境最艰苦、斗争最残酷的地区之一。各级档案部门要结合馆藏实际, 深入挖掘史料, 通过新闻发布、专题展览、出版史料、专题纪念等形式, 集中揭露日本侵华罪行, 反击日本右翼势力的倒行逆施, 发挥档案在国家外交斗争中的独特作用。二要把谏言资政助力改革与发展作为首要。要紧紧围绕省委、政府提出的目标任务, 找准档案工作服务大局的结合点和切入点, 把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记载好、保存好, 及时向党委、政府提供有价值、有针对性的档案信息参考。要围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等工作, 做好档案的收集管理, 保证资料齐全完整。要做到改革深化到哪里, 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里, 经济发展到哪个层次, 档案工作就服务到哪个层次。三要把服务民生作为永恒主题。有关部门对民生档案工作要切实重视, 档案部门要从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维护广大群众合法权益的高度, 切实加强对民生档案工作领导、协调和监督指导, 把事关人民群众现实利益和关系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档案纳入民生档案管理范畴。要不断完善民生档案制度体系, 重点加强社会保障、教育医疗、市场监管等与民生密切相关领域的档案工作, 多途径、多形式公开民生档案信息, 加强民生档案窗口服务, 更好地为人民群众服务。

二、按“三个体系”要求加快建设、夯实基础

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对照“三个体系” (即建立覆盖人民群众的档案资源体系、建立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建立确保档案安全保密的档案安全体系) 建设要求, 结合实际, 制定具体措施, 进一步推进“三个体系”建设。一要严格标准, 在落实馆库建设要求上下功夫。各级党委、政府要按照《档案馆建设标准》和《档案馆建筑设计规范》要求, 切实履行档案馆库建设主体责任, 把国家综合档案馆建设好。各级档案部门要担负起馆库建设的规范管理和监督检查之责。在建馆库和改扩建馆库, 要按要求配齐档案设施设备。省档案局要联合有关部门, 定期开展专项检查, 确保档案馆库建设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坚决防止挤占、挪用的问题。二要以人为本, 在提高档案利用效率上下功夫。档案工作重在利用。各级档案部门要紧紧把握党和政府需要、社会需求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 不断加大档案整理和开放的力度, 提高档案利用效率。要把数字档案馆 (室) 建设列入信息化建设整体规划, 切实推进存储数字化和利用网络化。要促进档案信息资源共享, 积极搭建信息传输网络和平台, 支持档案馆 (室) 将已公开档案信息上传网络。要依法做好档案利用服务, 改进查阅方式, 简化利用手续, 最大限度地满足利用者需求。要主动开发档案资源, 通过发布网络视频、举办展览、制作电视节目等多种形式, 全方位为社会提供档案信息服务。三要严守底线, 在确保档案安全保密上下功夫。要切实改善档案保管保密条件, 严格执行国家档案库房规范和标准, 提高安全防灾标准, 采用先进技术、设备和材料, 确保档案实体安全。要强化档案信息安全管理, 加强传统载体档案及电子文件、电子档案的保存和利用, 特别是做好档案数字化建设中的安全保密工作。县以上各级档案馆要对同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的重要档案, 实行异地异质备份保管, 确保党和国家重要档案绝对安全。要加强档案安全保密执法检查力度。县级以上档案部门要开展常态化安全保密执法检查, 省、市要组织定期检查, 发现隐患及时督促整改。发生安全事故的, 将依法追究责任。

三、以落实两办《意见》强化领导、建强队伍

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档案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各级党委、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两办《意见》, 抓紧研究制定《实施意见》, 重点做好两项工作。一方面, 体制机制要完善。要不断完善党委和政府领导、档案部门归口负责、各方面共同参与的档案工作体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为本级档案行政管理部门依法履行档案行政执法职能提供条件, 提高执法监督指导能力。各级党委和政府主管领导要真抓真管, 把档案工作和档案事业纳入本地发展规划和工作计划, 纳入责任制考核内容, 定期听取汇报, 及时解决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不断完善档案事业投入机制, 进一步优化档案事业发展环境。另一方面, 队伍建设要加强。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档案干部培训、交流、使用列入干部培养和选拔任用统一规划, 为档案干部学习、交流和使用创造条件。要为档案部门配强领导班子, 关心档案干部成长, 切实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接触有毒有害物质的一线档案岗位, 保健经费一定要落实到位。各级档案部门要认真把好队伍“进口”关, 根据档案事业发展需要, 选录爱岗敬业、有业务专长的人员, 不断优化干部队伍结构。进一步加强档案干部培训力度, 创新培训模式, 不断提高全省档案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

3.高峰在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篇三

同志们:

这次会议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快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一次重要会议。刚才,田欣同志作了重要讲话,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

下面,我讲两点意见。

一、团结奋斗,教育事业稳步推进

刚刚过去的2008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一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省委、省政府带领全省各族人民团结拼搏,积极应对国际国内多方面严峻挑战,实现了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全省教育事业紧紧围绕省委、省政府重大部署,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目标,狠抓工作落实,不断加大改革创新力度,不断拓展事业发展空间,不断增强工作实效,教育事业发展迈出了新的步伐。

一是改革创新取得新突破。以校长公选、教师全员聘任和绩效分配为核心的“三制改革”不断深化,充分调动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创立了“以县为主,州市统筹,定期拆除,分期拨款,先拆后补,奖励先进”的危房改造新机制,通过试点以点带面,全省各地排危积极性高涨,排危面积达到100万平方米以上。开展了教师周转房建设试点,在4个州市共计安排20万平方米建设面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教师住房不足问题。组建了5个省级、4个州市级职业教育集团,推动职业教育向规模化、集团化、连锁化方向发展。不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出台了《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提高了高校生均经费标准,加大了呈贡高校新校区财政投入力度,高等教育办学条件得到较大改善。

二是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新增5个“普九”县,全省“普九”县已达126个,“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4.7%。全部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学杂费,602万名学生享受免费教科书,210万名寄宿学生得到生活补助。中等职业在校生总数达到41.39万人,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比例达到1∶0.83。普通高校在校生规模达到36.78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6.17%。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累计竣工115万平方米,累计完成投资52.5亿元,先期开工建设的4所高校已入住学生1.7万名。

三是稳定局面得到有效维护。切实加强在招生、收费等环节上的管理,各级各类学校的办学行为得到进一步规范。加大了学校及校园周边环境治理力度,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社会环境得到较大改善。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对贫困家庭大学生发放临时生活补助,有效缓解了因物价上涨给学生带来的生活压力。及时采取措施,做好思想疏导、政策宣传和解释说服工作,教师罢教事件、大学生聚集家乐福抵制法货事件都得到了妥善解决。全省教育系统的稳定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大家付出的辛勤劳动得到了收获,大家流下的汗水结出了硕果。

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教育事业新突破

当前,我省的教育事业已进入到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成效如何,决定着教育事业能不能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更大发展。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我们必须牢牢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发展什么样的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及如何培养这两个基本问题,解放思想、改革创新、与时俱进,促进教育事业不断迈出新步伐、开创新局面。

刚才,田欣同志已对今年的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按照田欣同志提出的目标和任务,抓好落实。对做好2009年工作,我再提四点要求。

一是保稳定。今年是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也是我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挑战的关键之年,保持教育系统安定局面,对促进全省经济发展、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一要确保教师稳定。要落实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政策。2009年元旦收假第一天,光荣省长就主持召开会议对此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部署。目前,省里已在制订实施方案。各地、各部门一定要把好事办好。要加强政策宣传,做好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改革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做好非义务教育学校教师的解释、说服工作,保持教师队伍稳定。同时,要切实加强对各级各类学校的管理,坚决防止因要提高教师待遇而出现乱收费、乱摊派、乱招生等现象。二要确保大中专毕业生顺利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更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直接关系社会和谐和稳定。2008年的最后一天,光荣省长工作调研的问题就是就业工作,2009年省政府印发的第一个文件就是关于鼓励创业、促进就业的20项措施。今年,我省高校毕业生人数近9万人,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达到15万人,据估计,历届未就业的毕业生还有近4万多人,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用足现有政策,用好新出台的政策,盘活存量、扩大增量,做好服务。要积极挖掘潜力,扩大容量,积极引导和鼓励毕业生自主创业、到艰苦边远地区基层单位就业。要积极制定毕业生继续升学攻读研究生和双学位、实施“准就业”制度、鼓励高校等事业单位扩大招聘数量、扩大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项目等措施,进一步加强中等职业学校订单培养、顶岗实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实现今年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去年水平的目标。三要确保学校安全。要切实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和心理疏导,提高师生思想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环境综合治理,防止发生恶性事件;加强学校食品、饮用水安全工作,防止发生中毒事件;加强校园安全和交通安全工作,防止发生校舍倒塌和交通安全事故。

二是推改革。要破解教育发展中的矛盾和难题,最根本的是要坚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一要推进素质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对实施素质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省素质教育虽然已抓了很多年,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应试教育仍然占据上风。现在不少中小学生是“身体越来越胖,体质越来越差;书包越来越重,视力越来越差;压力越来越大,快乐越来越少”,实在令人担忧。去年以来,我省积极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切实采取措施,制定了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的措施。各地、各部门、各学校一定要认真抓好落实。“减负”工作要注意:减负要适度,不能矫枉过正,放松对学生的严格要求。“减负”不减质,不能因“减负”而降低教学质量,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提高学习效率。“减负”要配套,要制定相关配套措施,使课程改革、考试制度改革、考评制度改革等相互配套。“减负”要统筹,全省上下要“一盘棋”,要“一刀切”,防止相互攀比,对不同类型的学校,“减负”工作既要区别对待,但又要统筹协调。“减负”工作必须科学合理,努力做到让学生舒心,让家长放心,让教师安心,让社会满意。二要深化职业教育改革。要贯彻落实《云南省加快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行动计划》,要实现到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55%以上,中等职业学校在校生规模达到60万人以上的目标,今年就必须进一步扩大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规模。我省发展职业教育的策略一是扶优扶强,让一部分有规模、质量好、就业率高的学校不断发展壮大,以此带动全省职业教育的发展;二是整合资源,充分发挥企业行业的作用,组建职业教育集团,以企业的发展带动职业学校专业发展,实现产学研的互动,并通过专业发展带动企业发展,为企业寻求新的利益增长点。按照“东帮西、城帮乡、强帮弱”的方式,积极推动联合招生和合作办学,促进职业教育均衡发展。三要深化高等教育改革。省委、省政府如此高度重视高等教育的发展,为高等院校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教育行政部门和各高校一定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云南省委、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大力发展高等教育的决定》,按照今天会上签订的《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的要求,进一步深化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教育教学和后勤社会化改革,加强基础设施、重点学科、科研平台和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推进教育国际化,全面提升高等教育水平,不辜负省委、省政府的期望。四要深化学校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中小学、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负责制和高等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深化投融资体制和人事分配制度改革,积极鼓励多渠道筹措办学经费,扩大优质教育资源。

三是促发展。一要抢抓机遇,争取项目。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紧紧抓住国家制定中长期教育规划的契机,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长远,积极破解我省教育改革发展中的难题,努力实现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要抓住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加大投入,扩内需、调结构、促改革、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机遇,按照光荣省长“危中寻机,危中转机”的要求,及早做好项目规划方案,积极向国家有关部委反映我省实际,争取得到更大的项目、资金支持。同时,抓住原材料价格下滑的时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当前,我省招商引资是红红火火,可招商办教却冷冷清清,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是吸引力不够,现有鼓励政策措施没有完全落实到位,新的优惠措施又十分缺乏。二是“一视同仁”难以落实。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好现有鼓励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措施,研究制定出台更加优惠的政策,支持民办学校做大做强,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兴办民办学校,促进我省民办教育加快发展,扩大民办教育在全省教育中的比重。同时,要针对当前民办学校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管理办法,切实加强对民办学校办学行为的监管。三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学校办学不能“千校一面,千篇一律”,必须办出特色、办出质量、办出风格。要向改革要质量,向创新要特色。要进一步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评价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以就业为导向,根据生产第一线的岗位需求开设课程和确定教学内容,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实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的零距离对接。高等学校要牢固树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加大对教学工作的投入,强化教学管理,鼓励名师、教授上讲台,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一定要从严管理,从严治校,从严治学,以质量促发展。

四是抓重点。一要抓好“两基”攻坚。按照规划,今年是我省“两基”攻坚的最后一年,一定要确保3个未“普九”县完成攻坚任务,全面完成“两基”攻坚的目标。已完成“普九”的县,要继续下大力气做好巩固提高工作。二要抓好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建设。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首先要办人民放心的教育。当前,在我省640万平方米中小学危房中,在地震断裂带上的就有近300万平方米。危房不除,教育不稳;危房不消,政府不安。从今年起,省委、省政府已决定用3到5年的时间,全面排除现有中小学D级危房。省里已成立了以田欣同志为组长、我和建方同志为副组长的领导小组,深入推进危房改造工作。各地也要尽快成立相应机构,落实责任,不能把教育优先发展停留在口头上、文件里,要进一步加大投入,用“真金白银”来优先发展教育。各地要结合实际,认真研究如何在资金、项目有限的情况下,通过创新机制、用足政策,实现全面排除中小学危房目标的措施和方法。同时,省级有关部门要加强与国家有关部委沟通联系,积极反映我省解决中小学危房的思路和拟采取的措施,争取国家的理解和支持。三要抓好部分在昆高校呈贡新校区建设。今年是新校区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按照目标,要新开工面积300万平方米,竣工面积达到150万平方米,完成投资达到50亿元。各高校一方面要加大多渠道融资力度,加快老校区资产的处置进度。省级有关部门和昆明市要按照资产处置收益最大化的原则,争取在今年3月前完成第一批老校区资产处置交易,并在今年上半年完成第二批老校区资产收储工作。另一方面要紧紧抓住原材料价格下降的有利时机,加快工程进度。工程建设一定要确保质量、确保安全、确保建设过程在阳光下运行。四要抓好经费管理。当前,国家和省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用于教育的资金数量逐年增长,去年,仅中央和省安排的危房改造专项资金以及农村初中工程、寄宿制学校工程等建设资金就达10多亿元,若再加上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专项资金,总量可达到数十亿。要确保各项经费落到实处,就必须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使用、管理和监督机制,最大限度地发挥资金使用效益。同时,要进一步规范各级各类学校的收费行为,坚决治理教育乱收费、乱摊派,切实减轻老百姓的教育负担,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惠民政策的阳光。

同志们,今年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稳定的任务十分艰巨。让我们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更强的责任感、更大的勇气和魄力,更多的辛勤和汗水,去迎接挑战,破解难题,收获成功,用实际行动迎接建国60周年的到来,为建设富裕、民主、文明、开放、和谐的云南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4.全省国税工作会议讲话 篇四

同志们:

这次全省国税系统国际税收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精神,总结交流20xx年工作,研究部署20xx年工作。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讲三个方面意见,供大家讨论。

一、20xx年全省国际税收工作回顾

20xx年,全省各级国税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依法行政深化年”活动为抓手,以强化反避税调查和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为重点,开拓进取、求实创新,国际税收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实现了“十二五”良好开局。

(一)认真开展国际税收税源专项调查

为摸清我省国际税收税源状况,提高管理质量和效率,省局在去年3至7月份组织各地开展了一次国际税收税源情况专项调查,共调查外资企业2714户、非居民企业1885户(次)、履行单一功能但出现亏损企业26户、房地产企业80户,达到了摸清税源、宣传政策、纠正偏差、改进管理的目的。各地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将调查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认真开展实施督导,并根据调查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加强管理。武汉、襄阳市局对有机构场所的非居民企业强化了税务登记和合同备案;黄石、宜昌市局以居民企业日常管理为着眼点,加强对源泉扣缴类所得,尤其是股息、股权转让所得的税收管理;十堰、荆门、咸宁、天门市局对长期亏损、跳跃性盈利、微利微亏等存在避税嫌疑的企业,强化关联申报和筛选分析,督促企业自行调整,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稳妥推进反避税防控体系建设

20xx年,全省各地围绕“坚持防查并举,建立管理、服务、调查三位一体、统一规范的反避税防控体系”的工作目标,强化管理,优化服务,深化调查,反避税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全省贡献税收收入2124万元,同比增收326万元,增长18.2%,其中调查环节收入1332万元,管理环节收入792万元,调增税款连续四年突破千万元,继续保持在中部六省前列。

一是关联业务申报率快速提升。通过省局督导和各市州局努力,我省关联业务往来申报工作实现了全面电子化,申报率从上年的46.3%提升到97.8%,有8个市州达到了100%。同时,关联交易申报金额达到7004亿元,较上年增长了45.2 %;关联交易大户不断增多,金额过亿元的达到371户、需要准备同期资料的有94户,分别较上年增长了69.4%和59.3%。关联申报工作质量的提高,为反避税选案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反避税嫌疑筛选有效开展。各单位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方式有效地开展了避税嫌疑户筛选工作。武汉、襄阳市局充分调动所辖县(区)局的反避税工作积极性,搞活了县、市两级筛选工作;黄石、宜昌市局注意梳理分析税收管理员日常管理中发现的避税疑点,运用到反避税案件筛选之中,并进行考核通报;鄂州、咸宁、潜江市局在下户稽查、出口退税审核和纳税评估工作中安排核对关联交易,注意发现避税疑点。去年全省共筛选出30户避税嫌疑案件,数量增加,质量提升。

三是反避税调查取得新进展。各地在省局业务指导、人员培训、经费保障等方面的支持下,积极探索新途径,反避税调查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共立案14户,结案14户,调查对象从单纯外资企业延伸到内资企业和非居民企业,涉及领域从传统购销业务扩展到资金融通、技术转让和股权转让业务。省局集中反避税业务骨干对荆州某避税案件进行可比性分析和调查,加快了该案件的查处进度。武汉、宜昌市局加大调整补税力度,积极探索股权转让和成本节约等反避税工作新领域,注重后续跟踪管理,初步建立起反避税工作长效机制。

四是预约定价申请应对积极。为积极应对东风汽车有限公司和东风本田有限公司提出的预约定价安排,省局去年将汽车行业确定为重点跟踪、研究行业,并组织力量对10户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企业的经营特点、成本控制、盈利状况及发展趋势进行跟踪分析。在总局的统一部署下,省局与东风汽车有限公司进行了预备会谈,搜集整理了4家汽车行业企业历年的同期资料,并从BVD数据库中搜索汽车行业的经营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使谈判方案既保障纳税人的合法权益,又有利于维护国家税收权益。

(三)不断加强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

20xx年,各地按照 “信息管税、分类管理、部门协作”的工作思路,全面加强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管理,全省完成税收10.1亿元,同比增收3.07亿元,增长43.8%。

一是规范业务流程。去年初,总局在CTAIS管理系统中设置了非居民税收管理及税收协定执行的业务模块。为便于基层税务机关熟悉和规范该类业务操作,省局于4月份组织人员进行了业务流程清理,开展程序测试,并起草操作规范,逐步将我省的国际税收业务纳入到CTAIS管理系统进行规范化管理,减少了录入工作的随意性,加强了数据综合分析和利用,提高了信息管税水平。

二是开展汇算清缴。各单位认真贯彻总局关于非居民企业所得税申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狠抓规范管理,加强对基层税收管理员的业务培训,引导纳税人履行纳税申报和汇算清缴等义务,有效地提高了非居民企业所得税预缴率和汇算清缴工作质量。武汉、鄂州市局对118户非居民企业进行了20xx年度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共征收企业所得税293.12万元,比去年增加了154.01万元,实现了税收翻番。

三是做好分析调研。省局、市州局始终坚持非居民税收收入预测分析机制,按季报送非居民税收收入分析报告,剖析收入增减原因,把握非居民税收收入变化规律。同时,加大对非居民税收管理的调研力度,省局先后到部分市州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走访,对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认真研究、及时解决,加强了上下交流,提高了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水平。

四是建立协作机制。省局及有关市局密切与商务、工商、外管、外办、文教、地税等部门的联系,获取了“走出去”企业、对外支付款项、股权转让及合作办学等信息,拓宽了税源信息来源渠道。去年12月初,省局组织省商务厅、工商局、外管局、外办、地税局五部门召开联席会议,就部门配合及协作管理达成了一致意见,初步建立信息交流及协作管理机制。

(四)全面落实非居民税收协定待遇

一是严格执行税收协定。20xx年度,全省共受理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申请117 件,减免税额6036.79万元。其中审批类64件,减免税额5339.29万元;备案类53件,减免税额697.5万元。经审核,有2户支付给香港的股息不符合条件,予以驳回,涉及金额1049.92万元。武汉、黄石、襄阳、宜昌、荆州市局在落实非居民享受税收协定待遇管理工作中,一方面,严格执行税收协定审批工作,防止税收协定滥用;另一方面,做好纳税服务,降低跨国纳税人的税法遵从成本。

二是认真开展专项调查。去年8月,按照总局要求,组织对全省金融行业非居民企业进行了专项检查,摸清了外国银行分行及代表处的基本情况及经营特点,明确了各项所得的征免税范围。9月,组织开展“走出去”企业调查,省局从商务部门取得了我省181户对外投资企业的信息,经分类整理后下发各地进行调查,核实我省有90户企业在20多个国家(地区)有投资、承包工程等业务,掌握了企业的经营纳税和税收抵免情况,为更好地服务和管理“走出去”企业打下基础。

(五)积极开展国际税收征管协助

20xx年,我省按照税收协定所规定的义务,认真做好税收情报交换工作,充分发挥国际税收征管协作在防止跨国纳税人逃避税收方面的作用。一是自动情报交换数量增加。有9个单位向美、日、韩、加、澳五国提供了电子自动情报471份,较上年增加95份,为历年来最多。二是专项情报质量提高。武汉市局注重情报交换与反避税、日常征管和税务稽查相结合,积极发现问题、捕捉疑点,主动提出2份专项情报请求,请求内容有新扩展,整体质量有新提高。三是外来情报利用效率提升。武汉、襄阳市局充分利用3份外国税务当局的专项情报开展调查,使跨境交易中的有关涉税信息能及时发现并查处,有效防范和打击了国际偷避税行为。

(六)着力培养国际税收人才队伍

针对国际税收工作专业性和政策性强、工作难度大、人员素质要求高的特点,为尽快适应工作需要,我们采取“走出去”和“请进来”多种方式加强干部培养、提升专业队伍素质。一是加强队伍建设。省局通过考试选拔,建立了首批18人的国际税收人才库。武汉市局积极采用有效措施,保证了专业人员的集中和稳定。二是积极参加各级国际税收专业培训,全年先后有100多人次参加了总局、省局组织的各类培训,其中既有一般干部,也有市州局分管领导。三是省局邀请总局领导和中介机构专家授课,就反避税、BVD数据库、非居民税收管理和税收协定执行进行专题讲解和研讨,拓展了国际税务干部思路,探索了工作新方法。

过去一年,全省国际税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这是省局党组高度重视和正确领导下的结果,是各级国税部门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在座各位和广大国际税务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代表省局党组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战斗在国际税收工作岗位的同志们致以亲切的慰问和诚挚的谢意!

二、正确把握国际税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认清形势是开展各项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对形势有了正确的判断分析,工作中才会明确方向。

(一)当前国际税收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把握两个机遇。从国家层面来说,“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实施更加积极主动的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资本、技术、人才和服务等跨国流动的数量和规模不断加大,税源国际化趋势日益凸显,必然带来税制安排和税收管理的国际化,这就需要加大国际税收管理力度,进一步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应对,切实保护我国税基,维护国家税收主权。从我省实际来说,去年,我省对外贸易累计进出口335.1亿美元,同比增长29.1%;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6.5亿美元,同比增长14.9%;先后在印尼、加纳、瑞士设立了湖北企业营销中心,在“走出去”和“引进来”战略层面上发挥着有益的作用。世界500强企业中已有92家在湖北设立分公司、办事处和研发基地。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深入,湖北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参与到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中,这预示着国际税收管理任务越来越艰巨,地位越来越重要。

正视两类挑战。首先是来自外部的挑战。随着新企业所得税法的实施,外资企业不再享受超国民待遇,国际间偷、逃税的手段更加隐蔽和多样化,跨国纳税人通过转让定价、资本弱化等手段避税的势头有增无减,劳务与技术的混淆、收益所有人的模糊,使得非居民身份、常设机构、所得来源等判定工作日益复杂,税源监控难度加大。跨国企业的经营管理和财务会计的信息化发展迅猛,传统的手工会计凭证和账簿已经为基于信息技术的财务核算、管理系统所取代,税务部门调账取证的难度增大。这些都在考验我们的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给维护我国税收主权带来极大挑战。其次是来自内部的挑战。今年,全省国税系统以“核心业务强化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构建以分级分类管理为基础、以加强税收风险管理为导向、以实施信息管税为依托的税源专业化管理新机制;积极优化办税流程,提高各类审批效率,降低纳税人税收成本,提高其税法遵从度,构建符合现代公共管理要求的新型纳税服务体系。这些都对国际税收管理提出了新要求和新挑战,在加强国内税收管理的同时,要着力加强国际税收管理。要研究完善国际税收专业化管理体制机制,优化跨境纳税人服务,防范国际税源流失风险,积极探索专业化、信息化的国际税收管理新格局。

(二)全国国际税收工作会议提出的新要求

王力副局长在全国国际税收工作视频会议上指出,20xx年国际税收工作总体思路是:紧密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的工作思路,把握“围绕一条主线,完善四项机制,强化三个保障”基本要求,推进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探索跨境税源专业化管理,积极提高国际税收工作水平。他强调,为积极落实总体思路,必须要切实把握四个重点方面。一是各级税务机关特别是各级税务机关的领导干部必须要有战略思维与长远眼光,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提高对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对维护国家税收权益重要性的认识。二是我国经济已经全面融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国际税收“143”的总体思路紧贴税收主题,切合当前实际,必须牢牢把握。三是为服务我国“引进来”与“走出去”战略的齐头并进,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体系的完整性与有效性建设。四是加强跨境税源专业化管理,实行专业化分工,配备专业化人才,实施专业化手段,充分发挥部门协作与联动。

(三)我省国际税收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系统内外对国际税收工作认识还不深,重视不够,尚未营造出有利于工作开展的良好环境。有的认为其工作专业性太强,难度太大,畏难观望,徘徊不前;有的认为其收入块头不大,税收成本高,安于应付,主动性不够。二是各地工作开展不够平衡。近几年反避税案件调查工作进展不大,非居民税收比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情报交换中查补税款总量较少;新所得税法实施以来,还有8个单位没有实现反避税案件破题,2个单位没有取得非居民税收突破,6个单位未开展情报交换工作。我省专业人才不足,也制约工作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升。三是数据信息分析利用不够。目前,国际税务管理部门与内、外部门的信息共享、良性互动的工作机制尚未完全建立,各类系统已有数据信息收集分类管理不到位,分析利用不够;税源信息从上级搜集向下传递的多,从基层搜集向上传递的少,基层调查核实分析判断的主观能动性发挥不够。这些问题应引起我们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三、做好20xx年国际税收工作的几点要求

20xx年全省国际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科学发展观,以税收征管和纳税服务为核心,进一步构建反避税三位一体的防控体系,全面提高非居民企业税收管理水平,积极探索“走出去”企业管理机制和跨境税源专业化管理,更好地发挥税收协定、情报交换在税收征管中的作用,促进我省国际税收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加强组织领导,营造良好环境

一要加强领导。加强国际税收管理,不仅体现在税收收入上,而且事关国家主权和税收权益,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各单位一把手要高度重视并加强领导,不能因为业务不多、块头不大而淡化管理,分管领导要切实加强业务管理,“靠前”具体指导。同时,国际税收工作特别是反避税工作难度大、周期长,不是立竿见影、一蹴而就的。各级领导要有打持久战和打硬仗的思想准备,要排除干扰、鼓劲打气,为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二要加强统筹。总局近期将要下发关于国际税收管理体系建设的文件,我们将根据总局要求从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岗位职责、强化人员配备和经费使用等方面进一步加强管理。省、市州局要经常深入基层了解工作开展情况,发现并协调解决有关问题,不断探索工作规律和经验。各级国际税务管理部门要密切联系税政、征管、稽查等部门,开展配合协作,形成工作合力,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三要加强宣传。要把国际税收业务宣传纳入到税收宣传月和所得税汇算清缴中,通过制发通俗易懂的宣传手册,开展国际税收在线访谈,组织课题研究等方式,普及基础知识,让国际税收业务与国内税收业务一样深入人心。各地要制定措施,通过多种方式,对内对外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要加强与政府部门的沟通,使社会各界认识、理解并支持国际税收工作,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

(二)加强基础管理,推进体系建设

目前,各市州局的国际税收管理机构改革虽基本到位,但不等于工作职责落实到位,明确岗责体系、优化业务流程、强化督导考核是加强基础管理的关键。一是研究制定岗责体系。省局年初在襄阳进行了CTAIS中国际税收业务模块测试工作,按照以事定岗、以岗定责、权责统一的原则,研究制定《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岗责体系》。在明确省、市州、县区局工作职责的基础上,优化业务流程,推行环节管理,确保环环相扣。进一步理顺国际税务管理部门与系统内有关部门间的职能关系,建立健全覆盖日常管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反避税调查等所有业务链条,实现良性互动。二要确立市州局的主导地位。鉴于目前国际税收的税源状况和人力资源状况,市州局在国际税收管理中的主导地位必须确立。市州局要通过加强税源分析、纳税评估、案件调查充分发挥组织指导作用,从而带动县区局全面开展工作,进一步调动县区局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使国际税收管理工作向纵深发展。三要加大省局指导和考核力度。省局要利用各系统的数据和各类案件开展税收分析,查找税收流失风险和税收管理风险,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市州局的业务指导。对于重大反避税案件、跨区域联查协查和非居民税收案情调查等工作,省局要抽调骨干集中力量组织实施。同时,要探索建立日常与年度、定量与定性、人工与自动相结合的考核评价体系,优化考核指标,形成科学、客观、公正的评价机制。

(三)加强管理服务,推进依法行政

今年是 “核心业务强化年”,要按照全省国税工作会议要求,在纳税服务和税收征管上着力,全面提升国际税务工作质量。一要提高服务质效。进一步梳理办税流程,规范涉税文书,整合各类调查、检查事项,大力推行电子申报,深化国、地税联合办税。要及时公布涉及跨国纳税人税收权益事项,引导企业自行调增关联交易利润水平,规避反避税调查风险。要积极推动预约定价谈签,探索双边磋商,妥善处理国际税收分歧和争议,增强税收确定性,避免国际双重征税。要加强对“走出去”企业的税收政策宣传和服务,大力支持国家鼓励的对外投资项目,及时有效解决“走出去”企业在境外的税收风险。二要提高管理水平。武汉、宜昌、襄阳等税源规模较大、管理基础较好的地方,要进一步拓展反避税工作领域,深化行业分析和经济定量分析,加大调查补税力度;其他地方要提升关联申报质量,开展审核分析,确保完成省局下达的立案结案指导计划,使我省反避税工作在全国排名提升,在中部六省继续保持领先位置。要加强非居民企业分类管理,研究跨境税源分布规律,防范税收流失,重点抓好对特许权使用费、转让股权、取得股息所得的税收管理,不断提高非居民税收在国税收入中的比重。要严格税收协定执行和优惠待遇审批,提升专项情报的使用价值,防止税收协定滥用和跨境逃避税,切实维护我国税收权益。

(四)加强信息管税,探索专业化管理

一是规范流程操作,管好数据源。从各地反映的情况来看,国际税收信息化管理比较薄弱,信息不足、质量不高。要统一规范CTAIS中国际税收事项的操作,明确岗责流程,保证国际税收相关信息及时、准确、全面地录入和更新,把好数据来源“入口关”,提高数据采集质量。省、市州、县区局要加强征收、管理、稽查各环节的管理,防止发生机外流转,体外循环。二是整合内外资源,扩充信息量。要充分运用好增值税防伪税控系统、所得税汇算清缴系统、出口退税审核等系统中有关国际税收管理的信息,实现内部信息共享。同时,要努力获取第三方信息,与工商部门协商建立信息交换机制,实现股权转让信息共享。积极开展与银行、海关、商务和外汇管理等部门在企业资金账户、股权交易等方面的信息共享。要进一步应用BVD数据库和标准普尔数据库,推广使用全球上市公司的财务信息,与兄弟省份开展联查协查和信息交流。三是建立指标体系,用好数据库。目前,我们获得的国际税务信息主要来源于纳税人或扣缴义务人的登记申报信息、税务证明开具时的审核信息、日常检查和稽查环节发现的信息,以及外部门发送的相关信息。这些信息散落于税收管理各个环节,尚未实现部门间的对接和共享,也无法得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省局要要逐步建立关联申报审核、反避税选案、非居民企业股权和股息管理、“走去出”企业税收管理等一系列指标体系,并适时把这些指标体系加载到省局正在研发的税源管理风险分析监控平台,提高国际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为实施跨境税源专业化管理奠定良好基础。

(五)加强队伍建设,用好人力资源

在国际税收领域,偷税与反偷税、避税与反避税的斗争异常激烈,要在激烈的税收竞争中获胜,靠的就是一支政治素质过硬、税收业务扎实、具备外语能力的队伍。一要善于发现人才。继续推进国际税收人才队伍建设,以各地推荐和省局考试相结合的方式,每年选拔一批20人左右的业务骨干进入省局人才库,并力争在“十二五”结束时,全省完成百名国际税务人才库的建设。二要积极培养人才。要努力争取总局培训的指标,培养几名高级国际税收人才,成为我省国际税收管理的领军人物;省局要利用举办培训班、下发案例集、处室网站建设和建立QQ群等方式,每年对百名以上的税务干部进行实用型的国际税收业务培训;各单位也要分门别类抓好岗位人才的培训,重点培训进入省局人才库里的人员,在实践中抓好技能培训,锤炼实用型人才,不断提高国际税收干部的整体素质。三要合理使用人才。省局、市州局要通过案情研讨、集中办案、成立工作小组、调查专班和反避税案件审议小组等方式,把专业人才安排在国际税收工作上,特别是省局国际税收人才库的人才要充分利用好,想方设法提高其业务水平和政治待遇,保护和激发他们干事敬业的热情和积极性,在实践中锻炼人、提高人,为全面加强国际税收管理工作提供坚实有力的人才保障。

5.全省检察长会议讲话 篇五

全市宣传部长会议讲话

?

在全省宣扬部长会议上的讲话 全市宣扬部长会议讲话这次全市宣扬部长会议,是在深入学习贯彻 106 届4 中全会精神和市 8 届 3 次全委会议精神的情势下召开的 1 次重要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转达学习全国、全省宣扬部长座谈会、、、号文件精神,就做好全市意识形态工作作出部署。下面,根据市委常委会的要求,就学习贯彻会议和文件精神,进 1 步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讲几点意见。

1、深入领会中央文件精神,充分认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意义 ?

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是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06 届4 中全会把领导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决定》的第 6 部份对“坚持马克思主义在乎识形态领域的指点地位,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作了全面论述。106 届 4 中全会闭幕不久,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专门研究意识形态工作,听取中宣部的工作汇报,并作出重要唆使。经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审议,中央办公厅转发了中宣部《关于当前思想理论领域的情况和需要采取的工作措施》(中办发(2004)29 号)。文件全面分析了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势,充分肯定了积极健康的主流态势和工作成效,指出了 1 个时期以来思想理论领域出现的噪音、杂音,明确提出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整体要求、重点任务和工作措施。11 月 2 日,中宣部下发通知,对学习贯彻文件精神提出明确要求。近期,中宣部和省委宣扬部前后召开会议,对全面贯彻中央精神,不断提高驾驭意识

形态领域复杂局面的能力做出全脸部署。11 月 29 日,市委常委会专题研究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就认真贯彻中央文件和中央、省委领导同志讲话精神,扎实抓好意识形态工作做出部署。

这 1 系列部署反应了各级对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对此我们 1 定要充分认识加强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意义。胡锦涛同志指出,意识形态领域历来是敌对权势同我们剧烈争取的重要阵地,如果这个阵地出了问题,便可能致使社会骚乱乃至丧失政权。敌对权势要弄乱 1 个社会、颠覆 1 个政权,常常总是先从意识形态领域打开突破口,先从弄乱人们的思想下手。最近中央反复强调,要从巩固政权、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高度来认识意识形态工作。夺取 1 个政权首先要造舆论,巩固政权也要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抓得不紧,在这个问题上不苏醒,可能乱了我们的阵脚。如果意识形态弄乱了,即便经济弄上去了,也会产生全局性的骚乱,政权也会垮台。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总结我们党的发展历史和执政历程,联系世界上 1些政党、政权垮台的教训,我们可以更加深切地感遭到,意识形态工作在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系国家政权中具有不可替换的重要作用。我们 1 定要增强责任意识、使命意识、忧患意识,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时刻保持苏醒的政治头脑,自觉地重视和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我们 1 定要把学习贯彻中央文件精神作为 1 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 1 到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上来。

2、正确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势,始终保持思想上政治上的苏醒坚定 ?、、号文件,对当前意识形态领域情势作了全面系统的分析。我们要侧重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和掌控。

第 1,我国意识形态领域的主流是积极健康的。邓小平理论和“3

个代表”重要思想日趋深入人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 1 届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建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求真务实、为民爱民的风格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赞美,与时俱进、开辟创新、加快发展、保护稳定的思想成为现今社会精神生活的主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点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成为全国各族人民的广泛共鸣。宣扬思想工作导向正确、基调鲜明、掌控安稳、扎实深入,保持了积极、健康、向上的良好态势。

第 2,意识形态领域其实不平静。各种敌对权势并没有善罢甘休,他们里应外合,同流合污,抓紧对我渗透。1 个时期以来,1 些别有用心的人极力宣传西方的政治制度,诋毁马克思主义的指点地位、共产党的领导、社会主义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宣传西方的司法制度,攻击我国宪法和司法制度;宣传西方所谓的新闻出版自由,反对党对新闻媒体的领导;曲解党的历史、贬损党的方针政策,煽动人们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捉住我们具体工作中的缺点毛病或局部问题加以抹黑,夸大为全局性问题,进而否定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第 3,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出现了新的特点。意识形态领域的杂音、噪音,表现情势各不相同,其实质和要害都是不是定 4 项基本原则,反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显现出几个特点:1 是从传播途径上看,敌对权势主要是通过西方媒体和境外网站进行传播,在境内1 些小的网站、网页和个别把关不严的小报小刊、出版物上也有反应。2 是从策略上看,主要是利用某些社会敏感问题,歹意炒作,造谣污蔑,或以政治体制改革为名,行资产阶级自由化之实。3 是从手法上看,主要是利用网络、内外勾结、借题发挥、重点攻击。4 是从主要理论本源看,主要是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旗号,在政治上宣扬用多党制、3 权分立,在经济上宣扬用私有化取代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在价值观念上宣扬用西方的自由主义、个人主义取代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在新闻舆论上宣扬新闻媒体是“第 4 权利”、“社会公器”。

第 4,必须高度重视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思想理论领域的噪音、杂音,由于中央高度重视,措施果断得力,没有影响到社会思想的主流和舆论的主调,没有妨碍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但是,对意识形态领域的复杂情况,我们 1 定有苏醒的认识,决不能麻痹大意。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势再次告知我们,意识形态领域斗争是长时间的、复杂的,有时是很尖锐的。敌对权势有代言人物,有明确观点,或幕后组织,或“公然叫板”,矛头直接指向我们的基本制度,指向我们的党和政权,意识形态的斗争现实地摆在我们眼前。

结合我市的实际,我们也应当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现状有苏醒的认识。市委历来高度重视意识形态工作,把加强意识形态工作放在突出位置,切实加强领导。今年以来,市委屡次召开常委会,听取宣扬思想工作情况汇报,对宣扬思想工作和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全市上下风正气顺心齐,团结和谐稳定,经济社会延续快速调和发展,思想理论领域的情势整体是好的。全国思想理论领域出现的问题,从我市来看反应不是很突出,但也存在 1 些苗头性和偏向性问题。比如,在新闻界公然宣传新闻自由的情况没有发现,但有的记者特别是年轻记者,对党委宣扬部门加强新闻舆论管理的制度措施有反感和抵牾情绪。在阵地和传播渠道的管理上,还存在着 1 些薄弱环节。互联网管理方面,管理职责不清、技术手段落后的问题比较突出,新闻网站、政府网站整体是好的,但商业网站、企业网站的管理还不到位,非经营性网站的管理基本上是空白,有些没有资质的无证网站、个人网站随便发布新闻,即时聊天、群发电子邮件,网站备案、内容管理

亟待加强。民间组织特别是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管理方面,还存在 1 些漏洞,有些组织回避审批和监管。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等社科类学术活动日益活跃,也存在管理不到位的问题,特别是高校、企业举行的这类活动愈来愈多,管理难度愈来愈大。手机短信虽然较好地控制了群发信息,但对“点对点”式的信息发送,从法律法规和技术手段上都难以进行有效控制。卫星地面接收设施的治理获得 1 定成效,控制了境外节目的落地,但网络广播电视的出现给我们的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网吧、电子游戏厅的管理还不尽如人意,全市还有相当 1 部份无证经营的网吧。1 些不法图书经营业户暗中销售非法出版物,特别是 1 些影响很坏的政治类书籍也时有出现。

对这些问题我们要正确认识,既不能草木皆兵,也不能麻痹松懈、掉以轻心。必须苏醒地认识到,在乎识形态领域,思想文化阵地,马克思主义不去占据,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乃至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必定会去占据。我们要依照中央和省市委的要求,抓紧对本地本部门的意识形态工作作出专门部署,把中央文件精神和工作要求落到实处。

3、全面贯彻中央和省市委的部署,切实加强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 ?

贯彻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最根本的就是要依照 106 届 4 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围绕加强党在乎识形态领域的执政能力建设,在“8 个力”上下工夫。即: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点地位,增强理论的说服力;牢牢掌控正确舆论导向,增强舆论的引导力;加快文化事业建设,增强文化的感染力;推动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增强民族精神的凝聚力;坚持以人为本、立足改进创新,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渗透力;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支持力;以宣扬泰山带动宣扬泰安,增强对外宣扬的影响力;

?

坚持服务大局服务决策,增强舆情信息调研的预警力。当前和今后 1 个时期,抓好对意识形态领域的管理,要突出抓好对宣扬思想文化阵地的管理,决不给毛病的东西提供传播渠道。省委宣扬部正在代省委起革《关于认真贯彻中办发(2004)29 号文件精神,进 1 步做好当前意识形态工作的意见》和关于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互联网、社科类的报告会和研讨会、民办社科研究机构、文化市场等管理办法。市委宣扬部也将参照省里的做法进行专门部署。各有关单位要捉住这1有益时机,抓紧对本部门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进行1次集中、系统的研究部署。下 1 步要重点抓好以下 7 个方面的工作。

1、加强新闻出版、广播电视阵地的管理。进 1 步增强阵地意识,牢牢掌控正确导向,加强对各类报刊特别是小报小刊的管理,加强对电视和电台谈话类节目、现场直播节目、热线电话类节目、互动式文娱节目的审查和监管。要落实管理责任制,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作为第 1 责任人,把好关、把好度、负总责,重要稿件亲身审定,重要问题请示报告,层层把关各负其责。要落实各项管理制度,编辑、记者、主持人 1 律要经过培训、考试,严格实行持证上岗制度。落实重大选题备案制度,加强对政治性、敏感性新闻报导的事前审读。坚持新闻出版阅评制度,加强对报纸、刊物、节目的平常监督,严格履行背纪背规正告制度。清算整理私自接收境外广播电视节目的问题,严禁擅自安装和背规销售卫星电视广播地面接收设施,对进入市场流通领域的要迅速予以严肃查处。

2、加强互联网和手机短信的管理。目前我市上网用户呈快速上升趋势,要充分认识互联网等新型传媒对社会舆论的影响,切实加强和改进对互联网阵地的管理。要利用当前的有益契机,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机制,明确行业主管部门、专项内容管理部门和综合管理部门的职责,构成互联互通、周密高效的依法管理网络。宣扬部门要切实担当起对互联网工作的宏观调和和指点责任,扶稳重点新闻网站,激活、用好政府网站,引导有影响的商业网站、企业网站,加强正面舆论宣扬,占据网上宣扬阵地。政府新闻办公室、文化、广播电视、新闻出版等部门都是重要的专项内容管理部门,要明确责任,弄好调和配合,加强对新闻网站和商业网站登载新闻的管理。加强对网络文艺作品、网络广播电视节目、网上出版发行的前置审批和监督管理。要加强网上论坛的监管力度,及时封堵和删除有害信息,成心识建立网上评论队伍,及时有效地引导社会热门问题,掌握网上舆论工作的主动权。要加强对手机短信的管理,抓好市场准入、资质审批、服务接入等关键环节,有效避免有害信息的分散传播。

3、加强社会科学社团和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要全面加强对社科研究机构和社科类大众学术团体的管理,凡是带有社会科学研究性质的社团,都由宣扬部通过社科联进行管理。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管理实行民政部门和社科联两重负责的管理体制,由市民政部门负责审批登记,市社科联作为业务主管单位负责前置审批和业务管理。

4、加强社科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的管理。要坚持控制发展、从严管理的方针,原则上不批新的民办社科研究机构。要加强和改进对民办社科研究机构的年检工作,全面检查其业务活动、组织机构、人员聘请、资金来源及使用情况等,使其规范有序地展开活动。对年检不合格的,要责令其限期整改,发现有传播背宪观点和非法活动的,要依法撤消登记。党政机关工作人员不得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兼职,其他单位要对本单位到民办社科研究机构兼职的人员加强管理。要严格落实审批制度,举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必须经单

位党组织批准。举行全市性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经单位党组织批准后报市委宣扬部审批。要落实内容审查制度。各单位党组织在审批哲学社会科学报告会、研讨会、讲座时,必须对拟约请报告人的思想政治偏向和报告主要内容进行了解,并事前征得拟约请报告人所在单位党组织的同意。如发现报告人的报告内容有政治毛病观点,主办单位要及时制上,并消除影响。要严肃新闻报导纪律,新闻单位报导报告会、研讨会、讲座,必须征得主办单位党组织的同意,并注意掌控正确的政治导向。对未经批准召开的报告会、研讨会、讲座,新闻单位 1 律不作报导。

5、加强文化市场管理。整治和规范文化市场秩序,深入展开“扫黄”、“打非”斗争,严厉打击非法出版活动。严厉打击黑网吧,提高网络文化市场准入条件,鼓励连锁经营,让范围化、主题化、品牌化的网吧逐渐占据主流市场。要加强出版物、计算机软件市场管理,完全清除政治性非法出版物。要建立快速反应预警和监控机制,建立举报嘉奖制度,加强多部门联合执法检查。

6、加强驻泰大中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认真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 1 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精神,把做好高校师生的思想政治工作摆上重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的全进程。要充分发挥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渠道作用,进 1 步推动邓小平理论和“3 个代表”重要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工作。要以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哲学社会科学课教师和辅导员、班主任这 3 支队伍为重点,加强高校师资队伍的思想政治建设,强调课堂教学纪律,对 1 些专家学者讲课、发表言论要提出明确的纪律要求。对高校讲座、沙龙、学术报告会、研讨会、校报、校刊、校内广播电视、学校出版社,要正确引导,严格管理。

要高度重视和加强民办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和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

7、加强舆情信息工作。中央 10 分重视舆情信息工作,强调各级党委宣扬部门和宣扬文化单位是舆情信息工作的重要责任部门,要充分反应社情民意、大众所思所想和社会思潮。今年以来我市不断强化措施,舆情信息工作从无到有,全年有了 1 个较快的发展,但县市区还不够平衡。新时期,中央、省市委对这项工作之所以高度重视,就是由于舆情信息已成为上级了解民意、提供决策参考的重要参考之1。要认真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舆情信息工作的意见》精神,扩大网络覆盖面,建立常常性的舆情份析制度,把舆情份析与舆情引导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对社会舆情风险做出科学预测,提高引导意识形态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4、坚持守土有责,不断提高党领导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 ?

要切实加强各级党委的组织领导。意识形态是全党的工作。各级党委要提高认识,切实担当起对本地本部门意识形态工作的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把中央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部署落到实处。各级党委要充分认识加强思想领导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意识形态工作摆到重要位置,定期听取意识形态领域工作汇报,研究分析意识形态领域的情势,安排部署好意识形态领域的工作,把意识形态工作的主动权牢牢抓在手上。要建立党委统 1 领导、政府加强管理、行业自律、微观主体依法运营的管理体制,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要依照“3 个体系”要求,把意识形态建设和管理的各项任务加以分解,明确责任分工、工作重点、保障措施、完成时限和考核标准,做到有部署、有检查、有赏罚。

要坚持守土有责。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和属地管理原则,对本地本部门的工作切实负起领导责任,负起把关责任,负起及时发现

问题和处理问题的责任。要看好自己的阵地,管好自己的媒体,确保所属舆论阵地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所属文化单位提供健康向上的文化产品,所属互联网站和各种媒体成为传播有益信息的渠道,所属学校、社科研究单位成为宣扬科学理论的重要阵地。要及时发现和主动处理问题,不相互推委,不把矛盾上交。市委宣扬部作为市委主管意识形态方面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要加强宏观指点,及时向各部门通报情况和值得注意的问题。各部门要依照职责分工,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哪一个地方和部门单位出了问题,就要追究哪一个地方和部门单位主要领导的责任。

要正确掌握原则和政策。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既敏感又复杂,政治性、政策性很强,如果判断不准、处置不当,就会影响大局。要依照中央肯定的“头脑苏醒、冷静视察、掌握动态、心中有数、审时度势、慎重处理”的方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甚么问题就解决甚么问题,既坚持政治原则和政治方向,又不人为炒作、授人以柄。要坚持原则,对毛病的思想政治观点和言论,对否定 4 项基本原则的挑战和攻击,要旗帜鲜明、敢抓敢管,理直气壮地予以批驳和抵制,决不能漠不关心、听其自然;?

要掌握政策,注意辨别思想认识问题、学术问题和政治问题的界限,对思想认识问题,要多做工作,积极引导;对学术问题,要提倡民主讨论、同等交换;对事关政治方向和根本原则问题,要旗帜鲜明、绝不含糊。

要进 1 步加强队伍建设。意识形态领域的每位同志都要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牢固建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做到大事眼前不胡涂、关键时刻不动摇。要加强对意识形态工作部门领导班子的配备和后备干部、优秀人材的培养,确保宣扬思想文化单

位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虔诚于马克思主义、虔诚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在新闻出版、文化艺术阵线继续深入展开“3 项学习教育”活动。总结宣扬文化系统的已有经验,大力展开“3 个代表”重要思想、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职业精神、职业道德的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实行“4 个 1 批”人材培养工程,努力培养和造就宣扬思想文化领域各方面的优秀人材,为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6.全省统计工作会议讲话 篇六

这次全省农机化统计工作会议是经过省办同意召开的,参加会议的有各市农机局统计人员、省办有关处站负责统计工作的同志。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贯彻省办有关文件;讲解20xx年农机化管理统计报表制度;布置农机监理收费“票款分离”工作;交流近年各市农机化统计工作开展情况;表彰20xx-20xx全省农机化优秀统计分析论文,研究探讨新形势下农机化统计工作发展的新路子。省办对这次会议很重视,希望大家通过相互学习交流,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明确下一步工作思路,围绕重点开展工作,推动我省农机化统计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下面,我讲三个问题。

一、全省农机化发展的情况。

今年以来,全省认真贯彻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中央、省委两个1号文件精神,出现了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的大好形势。从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看,中央和省支农惠农政策效应进一步显现,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得到加强,粮食生产增势强劲,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实现了小麦面积、单产、总产和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四个增长”。

从农机化发展看,全省农机化发展形势喜人,生产、销售和作业市场一片繁荣,主要呈现以下四个特点:

一是农机需求拉动强劲,农机总量快速增长。受补贴政策拉动和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等因素的作用,农民购机热情高涨,农业机械产销两旺,呈现出销售旺季提前、淡季不淡,拖拉机、配套机具、收获机械及农机配件等农机商品销售全面增长。大型拖拉机市场继20xx年火爆脱销,20xx、20xx年发展平稳之后,今年又出现强势增长。农民的需求拉动了我省农机总量的快速增长,截止6月底,全省农机总动力达到9003万千瓦、农机总值470亿元、拖拉机201.67万台,分别比去年底增长2.9%、3.1%和2.3%,均提前超额完成了“十五”规划发展目标。

(二)农机作业市场逐步规范,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为规范农机跨区作业市场,提高跨区作业组织化程度,有效地保护农机户和用机户的利益,我省农机主管部门以“树山东形象、创农机品牌”为重要内容,继续开展“明星服务队”创建活动,努力打造山东跨区作业服务品牌,农机作业水平进一步提高。全省上半年完成机耕作业面积3000千公顷,比去年同期增长10.3%;机播面积1958.09千公顷,增长12.4%;小麦机收面积2970千公顷,机收率93.46%。

(三)农机服务效益明显增强。农机销售、维修、作业三大市场体系日臻完善,农机新型合作服务组织蓬勃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做出了积极贡献。仅小麦机收跨区作业,全省就实现收入14亿元,比上年增加2亿元。20xx年,全省实现农机服务总产值324.1亿元、增加值203.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4.9%和3.7%。

(四)创新示范工程硕果累累。我省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经过4年的实施,通过一级抓一级,省办处站分工抓创新,基地建设和技术推广一起抓,农机化创新示范工程结出丰硕果实。特别是玉米机械化收获技术正由项目点的示范向大面积推广跨越。截止6月底,全省玉米收获机是20xx年的3倍,玉米机收程度由20xx年的3%提高到目前的7.8%,预计20xx年有望达到10%。

二、近几年我省农机化统计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全省各级农机统计人员紧紧围绕“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战略理念,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默默奉献,推动了我省农机化管理统计工作再上新台阶。

(一)逐步完善了统计报表制度。农机化发展情况是通过统计报表来反映的。近几年来,我们逐步完善统计报表制度,本着科学、合理、实用、简便的原则,先后4次对统计报表制度进行了补充和调整,努力适应我省农机化工作的发展形势。特别是20xx年以来,在调查研究基础上,经过同省统计局的多次协商,我们在统计制度中增加了新机具、新机型、新的作业服务指标,同时,首次增加了农机化经济效益核算情况表,增加了“农机服务产值、增加值、节本增效”等反映农机作业和服务贡献水平指标,并核算出农机化为农民增收数额,占农民增收比例、替代农村劳动力数量等情况,这样就把农机化融入到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中,基本反映出了农机化在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和农民增收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作用,逐渐跳出“就农机说农机”的圈子,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很好的依据。我办农机化经济效益核算工作为全省统计部门三产改革的试点,得到了省统计部门的支持和好评。同时,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探索也走在全国的前列。

今年,结合全省实际,经省统计局审批同意,我们在原报表制度的基础上,对《农机化服务组织及人员情况表》、《农机作业服务项目效益情况核算表》做了适当调整。同时,由于以前统计数据年底汇总时间紧、统计人员业务工作较多,报表的质量和报送时间很难得到保证,统计工作的时效性也相应减弱的情况,结合我省农机化工作的实际情况,省办将统计年报数据截止时间调整为每年的10月31日,省办统计年报汇总间为11月25日。

(二)积极探索统计方法改革。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日臻成熟,各级党政领导和农机管理部门和广大的农机生产销售企业、农机使用者对农机化统计工作的需求和关注越来越高,对统计数据准确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在农机系统基层机构不健全、统计工作薄弱、统计对象配合程度降低的新形势下,搞准统计数据的难度越来越大,以往的每年逐级上报的统计方法已很难保证统计数据的质量,因此,近几年省办积极探索统计方法的改革,设想逐步将现行的统计方法转变为部分指标以抽样调查、重点调查为主的统计方法,使之更适应新形势的需要。近两年临沂、日照、烟台等市对部分统计指标开展了普查、重点调查等活动,积极探索统计方法改革,为全省提供了经验。

(三)全面提升了统计分析水平。近几年,我们在全系统加大统计分析研究力度,着力提高统计分析质量,在“出精品”上下功夫,努力提高统计分析和预测水平,为各级领导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一是连续5年由山东省农机统计专业委员会联合山东农业工程学会、山东农机学会、山东农机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对农机化统计优秀论文进行了评选,今年又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6篇,三等奖13篇,参评的37篇论文分析在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较往年有很大地提高,我们把这些论文编印成集供大家学习交流;二是连续多年推荐大批优秀论文参加全省、华东地区以及全国的优秀学术论文、优秀统计分析评选活动,在更大的社会范围内宣传农化事业的发展状况。今年又推荐了9篇论文参加省统计学会第十三次优秀学术论文与统计分析评选活动。统计服务正在由单一封闭式服务向创造性、有价值的服务转变。

总之,近几年在面临工作任务加大、基层农机机构改革、人员精简变动大、统计调查对象配合程度减低等不利因素影响的情况下,全省各级农机统计人员不畏困难,勤勤恳恳、默默奉献,圆满完成了工作任务,得到了农业部和省统计局的肯定。20xx年,我省烟台市局的曲东霞同志、潍坊市局的贾宝文同志、聊城东昌府区刘新允同志和省办的郑莉同志等四名同志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优秀统计人员,省办连续多年被省统计局评为部门统计先进集体和先进统计学会。这些成绩凝结了广大农机统计人员的心血和汗水,凝聚了大家的辛勤劳动。我代表省办向大家并通过大家向全省农机统计战线上的广大统计工作者致以衷心的谢意和亲切的问候!

总的看,近几年全省农机化统计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和问题:一是统计报表制度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目前的制度体系中指标数量太多,重点不突出,有些统计指标仍延续多年前的计划经济的指标,与当前形势不适应,例如机耕程度的计算,一直沿用机耕面积除以耕地面积这种计算方法,不能反映农业结构调整的成果,也无法真实的反映机耕水平,有的指标统计、核算有一定困难,还有待于进一步的完善,例如我们的〈农机化作业服务项目效益情况核算表〉的统计核算需要做大量的基础调研工作;二是统计方法与当前农机化统计队伍状况和经济发展现状不相适应;三是农机信息发布渠道不够宽,发布制度需完善,服务水平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四是统计执法力度不强,对《山东省农机化统计管理办法》的执行情况缺乏必要的监管;五是统计手段落后,严重影响了统计工作效率;六是统计队伍建设缺乏系统性,统计人员培训缺乏计划性,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针对以上不足和问题,今后一段时期我省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大农业、发展大农机”的发展战略,围绕农机化工作重点和新形势对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新要求,坚持“一个中心”、突出“两个重点”、加强“三个建设”、实现“四个提高”。围绕着我省农机化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工作目标,今后重点抓好六项工作:

(一)适时、适需地调整统计报表制度。今后,我省农机化统计报表制度依据农业部的报表制度和我省农机化发展实际,根据〈〈进一步做好我省农机化管理统计工作的意见〉〉提出的统计报表修改的“五项原则”,对报表制度进行适时、适需地调整。同时,还要抓好以下三方面工作:一是报表制度的指标设置继续同相关业务处站协调,确保统计指标的口径一致,防止数出多门的现象发生。二是进一步规范统计范围、指标解释和逻辑关系,防止概念模糊,混淆不清。三是抓紧修改和测试报表应用程序,特别注意解决市县统计部门由于微机档次低,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确保年报汇总时软件正常使用。

(二)积极探索统计方法改革。一是结合20xx年全国农村经济普查时机,对全省农业机械情况进行一次全面普查摸底。做好普查准备工作,参考日照、烟台等市开展农机普查的做法,通过进村入户和逐项调查登记,准确掌握当前农机化发展现状,为统计方法改革打下坚实的基础。二是充分发挥农机购置补贴等政策优势,加强与农机合作组织、农机大户和农户的联系,抽取部分户作为农机作业市场抽样调查的调查户。三是加强同农机生产企业、营销企业、农机大市场和修配厂(点)的联系,采取抽取部分单位作为调查点,吸纳部分重点农机企业作为农机化统计学会成员等多种形式,定期进行信息交流,以此推算全省农机销售市场和修配市场经营和服务总体情况。四是加大农机化调研力度。调查研究是统计工作的生命,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今后统计工作要站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的高度,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研究新时期农机化发展的新思路,围绕农机化发展的速度与结构、农机化投入的规模与效益,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的模式及经营机制等方面,铺下身子,深入基层,开展专项调查、重点调查等调研活动,可以省市一起搞,也可以几个市联合搞,争取每年拿出一份有份量的调研报告,为各级领导决策服好务。

(三)加强统计执法力度。近几年,我们要加强统计执法力度,着重检查《山东省农机化统计管理办法》实施情况,提高统计数据质量和权威性。一是用今明两年的时间,采取单位自查、全省抽查的方式开展统计数据质量检查活动,主要对各级农机部门上报的半年报、预测报和年报表的统计数据上下对应情况,有无虚报、瞒报和拒报的情况进行检查,对报表质量高的单位进行表彰,对虚报、瞒报、迟报和拒报统计资料的单位要给予通报批评。二是完善报表报送制度。各单位严格遵守调整后的统计报表制度规定的时间、要求、程序及时、保质地上报年报、半年报和预测报。报表的上报要规范,要求以正式文函的形式上报,并附上报表说明和报表两部分,单位领导审查签字(盖章)、单位盖章等手续要齐备。

(四)完善统计信息发布渠道。为了提高服务水平,今后省办在每年印发《统计资料》、《统计手册》、《统计论文集》和统计资料上网查询等信息发布渠道的基础上,尝试在半年和年终组织生产、销售、科研等部门采取农机化形势分析会等多种形式定期发布统计信息,形成统计信息发布制度,为领导和社会各界提供及时的服务。同时,《山东省农机化信息网》中设立了“统计数据”、“农机化论坛”等栏目,为我们搭建了很好的信息平台,各级农机部门要建设和利用好这个信息平台,积极提交包括统计知识、农村农业情况、统计工作情况、统计数据、统计分析、统计论文、统计调研活动等与农机化统计工作相关的信息,实现统计信息资源共享。

(五)改善统计基础设施,提高统计手段。在以往的统计年报汇总工作中,由于微机和打印机性能的落后(微机硬件不匹配,病毒侵蚀严重;打印机速度太慢),加大了汇总工作的难度,延长了汇总时间。今后在改善统计技术手段方面,各级农机部门要结合自身情况,积极创造条件,尽快配备性能高、速度快、便于携带的计算机、打印机等统计工作必需的办公设备,及时解决设施硬件不匹配、统计软件无法运行等问题,有效地提高统计工作效率。同时,按照上级业务部门和统计部门要求,各级农机管理部门要设立单独的统计邮箱等统计工作信息化必备工具,尽快实现数据网上传输,实现统计信息的汇总、整理、存储、应用、管理的现代化。

(六)加强统计队伍建设。高素质的农机化统计队伍是做好工作的基础。我们要提升农机化统计队伍形象,努力打造“敬业、诚信、务实、创新”的山东农机化统计品牌,为农机化事业的发展提供基础保障。首先,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农机化统计工作专业性、科学性较强,要想适应新形势、出色地完成统计工作新任务,必须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认清新时期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和历史责任,始终坚持工作的高标准和求真务实、甘于奉献的工作作风,在为农机化发展服务,为广大农民服务中提升我们统计工作的地位,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第二、要加强业务知识培训。今后,我们以统计上岗证、执法证和农机专业知识培训为重点,采取以会代训、举办短期培训班、专题研讨会、开展调查研究等形式,有计划地组织统计人员学习经济理论、统计知识、现代信息技术等方面的知识,提高队伍的业务素质。同时,农机统计人员也要主动地熟悉经济工作和农机化主要工作,多深入基层搞调研,多渠道、多角度地了解农机化业务工作,努力提高自身素质。第三,要加强同兄弟省市的交流沟通。要想干好工作,就要拓展视野,善于学习先进经验。全国许多省市农机部门在报表制度执行、统计方法研究和统计科研等工作上都很有特色,值得我们学习借鉴。因此,今后,我们要加强与有关省市的沟通交流,主动走出去,请进来,多了解情况,实地学习他们的先进经验,进一步提高我省农机化统计工作再上新水平。

7.在全省档案局馆长会议上的讲话 篇七

这次会议是在全省上下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两会”精神, 按照省委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 推进全面深化改革的背景下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全国档案局长馆长会议精神和中办、国办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档案工作的《意见》, 推动我省档案事业健康发展。

在过去的一年里,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和广大档案工作者, 紧紧围绕党委和政府的中心工作, 把服务大局、服务群众作为档案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着眼贴近民生, 着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档案馆服务功能, 大力提高档案依法管理和优质服务水平, 充分发挥档案部门的特殊作用, 全省档案事业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在此, 我代表省委、省政府, 向与会同志并通过你们向全省广大档案工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慰问!

刚才, 秀娟同志就做好2014年档案工作进行了具体安排, 我都同意, 希望大家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 我就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全省档案工作, 推动我省档案事业发展讲四点意见。

一、深化认识, 牢记使命, 提升档案事业的价值标尺

档案作为党和国家各项工作和人民群众各方面情况的真实记录, 是促进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维护党和国家及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要依据。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必须更加深刻地认识档案事业在党和国家工作中不可缺少的基础性作用, 毫不动摇地把档案事业的价值标尺定位在“为党管档、为国守史、为民服务”的高度。首先, 档案事业维系着历史传承的血脉。档案中的一页一册、一图一表、一声一像都承载着特定的历史信息, 是对历史忠实和原始的记录, 能够对历史进行准确和客观的还原。因此, 不重视档案工作就是自灭其史、自断其源。高度重视档案工作、大力发展档案事业, 是我党唯物史观的反映, 是我党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写照。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我省正处于深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 扎实推进改革创新, 力争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发展阶段, 把这段历史记载好就是当代龙江档案人的责任所在, 是当代龙江档案事业的价值所在。其次, 档案事业守护着精神财富的宝藏。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当代中国最为宝贵的精神财富。龙江大地也曾诞生过大庆精神、铁人精神、北大荒精神等龙江人为之骄傲的精神财富。档案就是这些财富的重要载体之一, 凭借点点滴滴的汇集、经年累月的凝结, 蓄积着我们的精神财富, 守护着我们的精神家园。当前我们建设以“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同样离不开档案事业。今天, 龙江全面深化改革的伟大实践必然会孕育成长出新的精神财富, 依然需要龙江档案人去蓄积和守护。第三, 档案事业汇集着执政智慧的源泉。档案记录了曾经的奋斗与牺牲、胜利与光荣、失误与教训, 远的不止百年, 近的就在昨天。细细梳理、深入分析, 其中蕴含着很多值得我们汲取的执政智慧。宪魁书记对我省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发展规律进行过深入分析。他讲, “‘十五’期间中西部省份发展规律是‘3、4、5、6’, 即固定资产投资3年翻一番、财政收入4年翻一番、地区生产总值5年翻一番、城乡居民收入6年翻一番。而同期我省的规律却是‘5、6、6、7’, 这直接影响了后五年的经济增长。”这些分析基础在历史、关键在思辨、精彩在结论、意义在启发, 也充分印证了档案对于认识规律、指导实践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价值。

二、勇于担当, 奋发进取, 完成档案事业的主攻任务

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是档案工作的价值体现和生命力所在, 是档案事业的主攻任务。当代中国的中心和大局是全面深化改革, 当代龙江的中心和大局同样是全面深化改革。省委确定的以实施“五大规划”发展战略为切入点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 就是对这个中心的注解, 对这个大局的安排。宪魁书记在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的讲话中指出“谁要在改革上无所作为、作壁上观, 就是不负责任、不称职。”这个论断同样适用于档案工作者。全省各级档案部门和档案工作者, 必须进一步增强积极性、主动性, 当好全面深化改革的支持者、保障者、参与者。一方面, 态度要积极。一是要主动而为。不要认为档案工作是边缘工作, 档案部门是清闲部门, 要坚信“有为才能有位”这条硬道理。档案部门不能单纯等上级部署、领导安排, 而必须瞄准中心、盯住大局, 主动向党委政府多请示、多汇报, 多琢磨、多争取, 找事做、抢担子, 把劲头鼓起来、把工作干起来。二是要务实而为。档案工作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不能干虚事、做虚功、图虚名, 而必须把结合点找准, 把落脚点踏实、把着力点抓住。党中央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我省“五大规划”的部署在各市县、省直部门都有具体抓手, 希望全省各级档案部门把这些抓手研究深、琢磨透, 着力使档案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做得更实、成效更好。三是要创新而为。多年以来档案工作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方面已经拥有了特定的思路和成功的经验, 要坚持下去。但是特定不等于固定, 成功不等于成型。要着眼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不断创新、不断突破、不断发展, 推动档案事业创新发展。另一方面, 行动要坚决。一是资政谏言要更有深度。要找准与中心工作的切入点, 对档案资源进行归纳提炼和深入分析, 把原始记录上升为深入准确的剖析, 上升为历史与现实的对比研究, 上升为对问题规律性的认识, 做到基于事实而超越事实、基于数据而超越数据, 有效发挥档案资政作用, 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更有深度的咨政建议。二是服务民生要更有力度。2013年初省委部署了我省“十项重点民生工作”, 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意见》又把“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作为我省全面深化改革的一条重要原则。因此, 民生对档案服务的需求数量越来越大、标准越来越高。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建立健全方便人民群众的档案利用体系, 创新服务形式、强化服务功能、加大开发力度、促进资源共享。要重点抓好对省委、省政府改善民生重点项目、重点工程的档案服务, 全力开展社会保障、劳动就业、教育医疗、市场监管、社会治安、房产、诉讼、人才流动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档案工作, 积极推进民生档案工作全覆盖, 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更加扎实有力地服务民生。三是保障发展要更有广度。档案工作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以及党的建设都有着密切联系, 在保障发展这个宏大命题中需要干的一样也不少, 能够干的一点儿都不差。全省各级档案部门要牢固树立“重要事业发展到哪里, 档案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思想, 把档案工作向“五大规划”延伸、向“十大重点产业”和“十项重点民生工作”延伸, 广泛拓展、勇于实践, 做到全局服务、服务全局。

三、科学谋划, 稳步推进, 筑牢档案事业的建设基础

近年来, 全省各级档案部门一直按照“三个体系”的思路和要求推进整体建设, 档案事业基础不断巩固。对此, 要继续坚持, 同时, 还要做到“三个并重”。一是硬件基础与软件环境并重。在硬件建设上, 要把档案馆建设作为重中之重。抓住国家推进中西部地区县级档案馆建设的有利契机, 科学规划、积极争取, 力争更多县级档案馆列入国家扶持规划。已纳入规划的32个县级档案馆的建设, 要落实配套资金, 选好建设用地, 科学规划设计;要尽快启动建设, 严把工程质量, 确保如期完工;要完善功能布局, 健全内部设施, 严密组织搬迁。未纳入规划的县 (市) 级档案馆也要积极争取有关方面支持, 依靠地方财力积极改善档案保管和利用条件。在软件建设上, 要高度重视档案法规建设。要进一步完善我省以《黑龙江省档案管理条例》为核心的档案法规体系建设, 切实提高各级档案部门依法履职能力, 提高依法行政、科学执法水平, 建立依法治档的良好秩序。要健全档案行政执法制度, 加强档案行政执法检查和档案行政执法队伍建设, 加大对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 履行好档案行政监督管理职能。要广泛开展档案普法宣传活动, 增强全社会的档案法制意识。二是资源挖掘与档案保护并重。资源是档案的富矿, 档案是资源的精髓, 都是党、国家和人民的宝贵财富。要把资源挖掘与档案保护衔接起来、统一起来, 全程负责、全权负责。一方面, 要以建立完整反映历史、内容丰富、结构合理、覆盖人民群众的新型档案资源体系为目标, 着力加强档案资源建设。要加强对本地区重大活动、重大事件档案的收集, 建立起有效的采集制度, 并有针对性地做好重大历史事件档案的“补缺补漏”工作。要进一步拓展档案来源渠道, 广泛征集散布于社会的有价值的各种档案资源, 尤其是领导干部、老同志手中留存的党史资料, 努力抢救和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珍贵党史资源。另一方面, 要高度重视档案资料的安全管理, 着眼档案实体安全、档案信息安全两个重点做好安全管理工作。要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细化措施、抓好落实。要实行重要档案异地异质备份保存制度, 做到双重、多重保险。要特别关注档案利用、档案服务和档案信息化建设中可能出现的失泄密问题, 与保密部门加强工作联系, 接受其工作指导和检查, 确保档案保密万无一失。三是思想作风与业务水平并重。要用作风提高业务, 用业务锻炼作风, 努力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纪律严的高素质档案队伍。要高度重视优化思想作风。省档案局要巩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成效, 市 (地) 、县档案部门要组织开展好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 查摆“四风”、整改问题;要持续开展向朱志伟、刘义权等档案战线先进人物学习活动, 教育激励档案工作者树立爱岗敬业、无私奉献, 潜心研究、热情服务, 开拓进取、创新有为等做好档案工作必备的高尚品格, 让“兰台精神”在龙江档案系统更加光彩夺目。要高度重视提升业务水平。广大档案工作者要充分认识到, 做好新形势下的档案工作需要更深厚的理论、更扎实的功底、更多样的技能, 坚持勤学多练、着力提高本领。各级档案部门要提出更加严格的标准和要求, 创造更加优良的条件和环境, 采取更加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推动全省档案工作者业务水平不断提升, 适应日益发展的形势和任务需要。

四、加强领导, 优化保障, 增强档案事业的发展动力

全省各级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提高对档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为档案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着力构建促进档案事业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 当前主要应该加大“三个力度”。一是加大组织领导力度。要坚持对档案事业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各级党委、政府要切实加强对档案工作的领导, 把档案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和工作布局, 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规划, 形成档案事业与其他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良好机制。要关心、支持档案事业的发展, 加强督促检查, 促进沟通协作, 给予必要支持, 及时研究解决档案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要大力支持档案部门发挥行政管理的职能作用, 依法规范和指导各类档案事务, 保障档案部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二是加大保障投入力度。要进一步完善档案事业投入机制, 按照有关规定, 科学合理地核定档案工作经费, 加大对档案馆库建设、档案保管保护条件、档案信息化建设、国家重点档案抢救与保护等项工作的投入。此外, 对档案征集、整理、编研、利用以及档案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费用也要舍得投入。三是加大队伍建设力度。各级党委、政府要更多地关心档案干部队伍建设, 切实抓好人才工作机制建设, 配齐配强档案部门领导班子, 选拔使用好档案干部队伍中的优秀人才, 为其提供施展才华、成长成才的机会和舞台。要加强档案干部的教育培养, 关心档案干部的成长进步, 倾情倾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到档案事业之中。

8.全省检察长会议讲话 篇八

一、要准确把握“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

破解“三农”问题必须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关键是要落实好统筹城乡发展方略,从吉林实际出发,协调推进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走具有吉林特色的“三化”统筹之路。大力推进农业工业化;以做大做强县城为重点,大力推进城镇化;以产业化经营为主要模式,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要以重统筹、强基础、抓改革、惠民生为主要工作抓手,强化政策措施,加大工作力度,推进工作落实。

二、要突出抓好“三农”工作的重点任务

做好2010年全省“三农”工作,既要统筹兼顾,更要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县域财力增强、农村和谐稳定的发展目标,坚定不移地抓好粮食生产,千方百计实现农民持续增收,大力发展县域经济,继续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确保粮食生产稳步发展,确保农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确保农村好形势巩固住发展好。

三、要不折不扣落实好各项强农惠农政策

在国家投入方面,强调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定提高,确保“三个优先”,即财政收入优先支持农业农村发展,预算内固定资产投资优先投向农业基础设施和农村民生工程,土地出让收益优先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在农业补贴方面,强调增加资金、完善办法,明确“三个扩大”,即扩大良种补贴品种,扩大农机补贴资金规模,扩大补贴政策受益范围。在金融支持方面,强调增加农村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出台“三个措施”,即大力开展农业开发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长期政策性信贷业务,加快培育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要求3年内消除基础金融服务空白乡镇。在现代农业建设方面,强调抓住关键领域、薄弱环节,突出“三个重点”,即把农田水利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把良种培育作为农业科技创新的重点,把主产区作为粮食生产支持政策的重点。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强调加快解决农村发展最急需、农民要求最迫切的问题,凸显“三个亮点”,即实施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加大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力度,推动农村危房改造。在推动城镇化方面,强调推进制度创新、加快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实现“三个突破”,即促进符合条件的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并享受当地居民同等权益,鼓励有条件的城市将农民工逐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体系,实行有利于小城镇发展的土地和财税等政策。另外,还提出了加快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开拓农村市场、加强生态建设、促进农民就业创业、提高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加強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的政策措施。

四、要扎扎实实抓好当前各项工作

贯彻落实会议精神必须从当前工作抓起。一要认真抓好粮食收储工作。要正确判断粮食市场走势,适时提供粮食市场价格信息,引导农民把手中的余粮卖上好价钱。同时,各类粮食收储企业和农民群众要做好安全储粮工作,坚决消灭安全隐患,防止火灾发生,防止霉变。有关县(市)一定要解决好“地趴粮”问题,减少损失浪费。二要抓好备耕工作。今年是春节前立春,春脖子短,节后各类农活催手,备耕任务相当繁重。从现在起,各地各部门要立足高标准高质量搞备耕,立足抢前抓早搞备耕,立足抗灾减灾搞备耕,早动手,早准备,早筹集各类物资。尤其要搞好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和生产资金准备,为搞好春耕生产,夺取全年农业丰收奠定基础。三要认真开展农业科技大培训活动。四要组织好冬春农业生产。五要妥善安排好困难群众生产生活。各级干部要深入到受灾地区、贫困地区和困难群众中去,加大救灾救济工作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好吃、穿、住以及过冬保暖等实际问题,努力丰富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要加强农民工权益保护,确保他们及时足额拿到工资。六要认真做好农村稳定工作。

上一篇:科学识字快乐识字下一篇:企业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