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2024-11-03

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共8篇)

1.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篇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政府职能的转变,大量的社会性服务职能转交给了社区。机构精简和企业深化改革等,使大量的失业、下岗人员走向社会(社区)。加上住房制度、户籍制度改革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的社区里汇聚了大量的流动人口,人户分离的现象普遍存在,计划生育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适应这种新的变化。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内非常住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出现了管理和服务不到位的现象,给人口与计划生育优质服务的深入开展带来了困难。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建立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和服务新机制已势在必行。在此共识下,建邺区计生局及时进行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改革创新,按照国家计生委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属地管理、单位负责、居民自治、社区服务”管理新机制的要求,与时俱进,结合工作实际,积极寻求适合自身特点的发展新机制,经共同努力,确定了试点工作的总体思路、原则和目标,逐步探索出一套具有试点社区特色的“行政指导、形成制度,社区为主、整合联动,信息互通、协同管理,综合服务、满足需求”的工作机制。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2004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的工作安排等事宜。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

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二)围绕社区重心,资源整合联动。我们在认真分析驻玉兰里社区的125家企事业单位的基本情况,把125家企事业单位分成了指导性的管理单位和委托性的管理单位两种类型,针对各家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管理和服务措施,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的桥梁、纽带和楼栋长、会员小组长的号召、带动作用,使社区居民自治组织自我管理、自服务、自我监督作用得到充分体现,逐步形成了社区内资源共享、各方联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良好局面。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一是通过街道与企业签订人口与计生目标管理责任书,坚持实行目标管理。二是通过社区与47家企业签订计划生育双向服务协议书,落实企业法定代表人计划生育责任制,明确管理职责,落实企业计生管理措施,特别是明确在社区计生管理中的职责,用法律约束力取代单位和户口的约束力。三是成立47家企业参加的驻社区计划生育工作联系会,制定了联系会的章程,推荐了联系会的会长、副会长和理事,由联系会成员单位来共同研讨、交流企业计划生育工作,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双向服务、信息通报、计生政策宣传等计生工作的一体化管理和服务,并对签订的“计生工作双向服务协议”执行情况进行相互监督和检查。四是制定企业与社区计划生育信息联系单,指定专人定期上报,社区根据联系单上的服务需求做好服务安排。五是在100人以上的企业中成立企业计划生育协会,通过发挥计生协会群众组织的特点和自我监督、自我服务的功能,提高对计划生育的参与意识。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企业的社会职能逐步弱化,政府对企业的行政管理力度日益减弱,加上非公有制企业的大量增加,使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逐步转变为“社会人”。从玉兰里社区的125家驻区单位看,只有47家单位的职工属于传统意义上的“单位人”,其他的78家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基本上都没有承担起计划生育的社会管理功能和责任,使其计划生育工作处于无人管的真空地带。它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单位”,单一的行政指令对其不具有威严性,对这些组织和从业人员的管理不到位,存在较多漏洞,仅仅依靠街道来管,既管不了也管不好,包揽不下来。依靠非公经济组织落实“单位负责”,往往会落空。到底怎么办?我们与时俱进,审时度势,整合社区资源,把社区内78家个体经营户当作社区的“自管”对象,以委托管理的形式纳入社区的“自管”范围,享受与社区居民同等的管理和服务待遇。指导78家个体经营户与社区签订计划生育委托管理协议书,并明确各自的职责分工和应尽的义务,并把78家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按照地段划分为5个计划生育管理片,每个片推荐产生了一个片长,由片长把各片的计生信息报告单定期反馈给社区,由社区定期向个体工商户、“三人公司五人店”进行计生的宣传教育、计生信息的沟通和提供避孕节育、生殖保健以及参加常规性的环孕情检查等计生优质服务,做到计生社区划片管理“包管到片”、“服务到人”。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

婚育服务证明》,社区依据此信息提供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服务。第三,对居住稳定特别是签订劳动合同就业的外来育龄妇女建卡进机,同户籍人员一样普及知识,提供服务,并定期采集和变更有机计生信息。第四,充分利用卫生资源优势,为流动人口提供孕情、环情检查和生殖保健等技术服务,使他们享受到和当地居民一样的优质服务。

三、试点中的矛盾和问题。以上是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看到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鼓舞,但是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一)部分企业观念未转变,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给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在这次试点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职员对社委会的工作比较配合。相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有稳定工作的人员,他们认为自己有单位、有组织,社委会没有权力“管”他们,不愿接受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支持和了解社委会的工作,不愿接受社委会的服务,势必会给今后现居地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相关的人口统计、工作程序不健全,工作困难很大。由于实施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推行的试点工作也处于探索期。因此,在生育、节育的统计方面,如何实现育龄妇女单位、户籍地、现居住地之间的口径统一、信息的及时反馈、相互通报情况,避免数据的错、漏和重复等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社区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经费不足。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必然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才能顺利地运行,从而保证成效的取得。否则,推行“以社区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名存实亡。

(四)积聚在社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向城市,汇聚在社区,但由于他们在城市求职难、工作不稳定、居住不固定,流动性非常大,缺少组织管理,不仅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给社区带来了安全隐患。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联系,制定优惠政策,切实关心、关爱他们的生产、生活,积极引导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几点启示。看到成效,就能受到鼓舞、增强信心。认识矛盾和问题,就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查研究,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和鼓励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理清计划生育、工商、劳动、卫生、民政、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在法律框架下的职责,规范街道、属地单位、社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构建部门、单位对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撑。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转变群众融入社区、共驻共建社区的观念。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应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认识社区,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让社区内单位及居民、流动人口积极参与、支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真正变成群众工作,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三)加强信息管理,实现资源共享。推行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只靠计生一个部门很难,必须充分利用有关部门的信息平台。如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应把向计生部门定期报送婴儿出生、上报户口、户口迁移、取育手术、婚姻登记等信息作为一项常规性的工作。这样才能较为准确、全面了解现居住地人员的计划生育情况。

(四)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不配合计生工作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街道要关心支持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对少数计生管理工作淡薄、不支持计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街道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单位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社区推进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结合实际,加大对开展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紧密地结合,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使参训人员切实认清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能够从老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自觉地进入“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中来;要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对各有关成员单位等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非常明了的认识,为他们能更有序地开展好工作提供“指路明灯”和理论保障。

(六)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装备水平。虽然目前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现居住地管理的要求,但在各地都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的情况下,要大量增加街道、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不太可能。因此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发挥计生协会作用,在社区建立一支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节育变化。同时提高街道、社区的现代化办公水平,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来弥补人员的不足。

(七)关爱流动人口,真正体现以人为本。流聚在社区的相当一部分流动人口,其生活状况和就业情况都十分地恶劣,在社区处于一种“寄居”的状态,在城市的就业范围中也处于一种“边缘”的现象。因此,把流动人口的计划生育工作纳入社区,实行属地化的管理,要充分利用计划生

2.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篇二

然而,环境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为人们所关注,因为人们的生存环境遇到前所未有的麻烦,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发展的深入,大气污染、水体污染、酸雨、城市垃圾、噪声等环境问题,城市绿地的缺乏、景观多样性的丧失、城市生物的匮乏等生态问题,还有住房紧缺、交通拥挤、城市疾病等社会问题,日益成为城市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提高的障碍。

1 城市绿地与绿地设计的含义

城市用地构成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即“绿地”,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已受到人们广泛重视。所谓“绿地”,《辞海》译为“配合环境创造自然条件,适合种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而形成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或指“凡是生长植物的土地,不论是自然植被或人工栽培的,包括农林牧生产用地,均可称为绿地”[1]。

城市绿地设计是城市景观设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质与量的各类绿地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相承的绿色有机整体,也就是城市中不同类型、不同性质和规模的各类绿地,共同组合构建而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环境体系[1]。

城市景观的构成要素大致分为以下3类:

1)反映城市生态和自然环境条件的自然要素,主要有地形、水体、绿色植物及其他不确定的自然因素;

2)人工要素,主要指城市的设施和建筑物;

3)社会要素,指影响城市景观的一种无形因素,包括人对景观的感知体现和人对景观环境的改造等。

文中研究的城市绿色设计主要指的是自然要素和人工要素中的绿色开敞空间,如公园、广场、滨水区等。城市绿色景观系统即指城市中的自然生态景观和以绿色开敞空间为主的人工景观共同构成的景观生态系统。在当今城市环境恶化和城市特色贫乏的背景下,通过对城市绿色景观进行系统分析和构筑,来体现城市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和“以人为本”的城市可持续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2 城市绿地设计及其发展

2.1 传统园林学

主要研究在较小的地域范围内营造山水、构筑亭榭、栽花植木和引人诗情画意等造园内容。从古老的私家园林、皇家别墅、寺庙园林至现代的城市公园,均属此范围。

2.2 城市绿化

主要研究城市建成区内绿地系统的结构、布置、游憩活动的安排,及通过绿化手段进行城市景观美化等内容。花园式城市、园林化城市等属于这一层次。

2.3 大地园林化

正如吴良镛教授所指出的那样:“园林在当代已不仅仅是传统上的公园等概念,在区域城市化的今天,它应该走向宏观尺度,向大地景观、郊野景观和人类学领域拓展。早在50年代中国提出的大地园林化的宏伟理想,现在仍然值得我们加以思考[4]。”大地园林化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和区域规划思想,比较切合国情,通俗易懂,号召力强,它从区域的角度来研究城乡关系、调整产业结构、保护地区生态环境和历史传统,促进社区文化发展,提倡实现区域内的生态保护、城乡规划、园林绿化和建设工程的有机融合,创造“环境共生型”的城市结构。

3 城市绿地设计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3.1 城市生活环境的构成

城市生活环境由硬质环境和软质环境构成。硬质环境包括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环境、风景景观环境和建筑环境;软质环境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它们在更深层次上影响城市生活环境的形态和发展。风景景观环境、自然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环境是城市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个城市城市风貌的最具体体现。

3.2 城市生活环境普遍存在的问题

概括地讲,环境问题是指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环境问题是目前世界人类面临的几个主要问题之一。环境问题是多方面的,但大致可分为两类:原生环境问题和次生环境问题。由自然力引起的为原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一环境问题,如火山喷发、地震、洪涝、干旱、滑坡等引起的环境问题;由于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引起生态系统破坏和环境污染,反过来又危及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为次生环境问题,也称第二环境问题。次生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等方面。目前人们所说的环境问题一般是指次生环境问题。

当今城市特别是大城市,存在的普遍问题是水面、绿地与开放空间少;其深层的问题是休闲游憩场所少,缺乏精神能量生产系统。个人、社会都是开放系统,系统能量的消耗与补偿总是要求保持动态平衡,缺少有效的休闲游憩生活,必然导致能量亏损,进而影响个人与社会的健康发展,同时使社会生产率难以提高。

3.3 城市绿地设计给城市生活带来的影响

城市绿化是现代化城市的重要标志之一。现代化城市的形象总是与完善的城市绿地系统联系在一起的。通过绿化,能保护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能改善城市的环境质量,为居民创造适宜于并有益于人类生活的境域,美化城市景观,改善投资环境,因此绿化水平已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水平的质量指标。绿地系统的组成是按功能和形状、组织安排的系列连续不断、分布合理的各种类型绿地的有机结合,形成完整的、开放的绿地网络体系,发挥最佳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城市绿地设计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建设方针。在进行城市绿地的实际设计规划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结合自然特色、因地制宜。

在城市绿地设计时不应该追求高档、奢华,违背自然界所存在的一些规律。

2)园林作品应具有其特有的风格及地方特色,深刻体现该地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内涵。

园林设计师对各种园林风格不但要求其形,还要求其神,要在中国园林风格的基础上,吸收欧美园林设计上的精华,并结合当地独有文化,设计出具有创造性的作品。

3)设计应以人为本,从人的需求出发。

城市园林建设的目的是美化人的生活,陶冶人的情操,因此在设计上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以人为本。

4)绿地设计应与当地的环境和谐统一,不能破坏整体的生态环境。

在进行园林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当地的环境状况,依山傍水,景自境出。

4 结语

在城市中因地制宜,结合城市特点植树造林,可以保护自然环境,增加经济收益,净化空气,确保太阳的照明度,防止火灾、水灾,及缓和气候条件,并构成优美的景致。绿化城市不仅能反映出人们的精神面貌,还能体现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所具有的文化水平和艺术修养。因此,各个国家都非常重视城市绿化。我国解放以来,城市绿地取得了很大成绩,出现了不少风景优美、绿树成荫的绿化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通过对城市绿地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建成了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城市”,成为各个城市学习和借鉴的“绿色楷模”。

摘要:探讨了城市绿地与绿地设计的含义,分析了我国园林学科发展的三个层次,研究了城市绿地设计对城市生活的影响,以提高城市绿地的设计水平,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开辟新的思路。

关键词:绿地设计,环境,城市,景观

参考文献

[1]林耕.创建生态型城市绿地系统——深圳特区绿地系统规划实践[J].建筑学报,1997(12):37-39.

[2]张晓冬,吴涛.城市街旁绿地设计简析[J].山西建筑,2007,33(8):353-354.

[3]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6.

[4]吴良镛.世纪之交的凝思——建筑学的未来[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3.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篇三

著名城市史学家刘易斯·芒德福认为:“从历史上看,城市是社区权力和文化的最集中点。生活散射的各种光芒在这里全面聚集,并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意义。城市是社会整体关系的形式和标志。……城市的生命过程在本质上不同于一般高级生物体。城市可以局部成长、部分消亡、自我更新。”在自然经济时代漫长的岁月里,城市间的竞争存亡,基本上取决于国家政治中心的转移、交通方式的改变以及战争局势的变化。而在计划经济年代,城市规模的大小、产业结构布局、人口的多寡,都是由“有形之手”中央政府计划的结果。城市的竞争力突出表现为城市首脑“跑部钱进”的意志与能力,以及中央政府根据国内外形势所制定的计划。在这长达数十年的竞争中,地处沿海的许多城市纷纷败给内地城市。

竞争无疑为市场经济的最高形式。改革开放20多年来,许多城市无可奈何的衰落而更多城市莫名其妙的兴起,已经为这个最高形式的作用作了很好的注解。随着市场机制日益成为配置资源的主要手段,昔日决定城市繁荣的“有形之手”计划及“硬通货”——矿山、工业基地等,都已经被看不见、更难以捉摸的多种因素和无形的资源所替代。

随着人类步入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知识经济和中国加入WTO,国家、地区、城市、企业甚至个人都迎来了全球竞争的新时期。也正是由于我国已进入城镇化快速增长期,我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的竞争或者国内地区之间的竞争成败,都将取决于城市的竞争能力。换句话说,以城市为代表的多维空间载体,正以多种复杂的方式进行着全球资源、市场、生存和发展空间与发展机会的争夺与较量。

今天的竞争力就是明天的经济实力。这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但有着明显的区别。

城市竞争力是以城市发展的质量、效率和潜力来衡量城市获得外界发展机遇和加快自身发展的能力,而经济实力则是以规模、经济总量来衡量城市在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方面的综合水平。

城市竞争力强调的是与其他城市的横向比较,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城市综合实力则主要着眼于城市本身,城市自身的纵向比较。城市竞争力的排序是动态的,是相比较而起伏的;而城市综合实力则是一组静态数据。

城市竞争力主要着眼于未来的发展,表达的是城市发展的后劲,往往是以相对指标来表达的;而城市综合实力主要描述的则是城市的状态,如当前具有的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发展状况。

城市定位理论与城市竞争力

长期以来,“城市的准确定位”被认为是城市总体规划要研究的头等大事。从客观层面上把握城市发展的定位、定性、定向,这是作为城市宏观决策人首先要关注的问题。为城市寻找准确定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环节。但是,纵观当今城市定位,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导致我们的城市竞争力下降。从“九五”期间部分城市的功能定位(见表),就不难看出其缺陷,由于相当一部分城市追求几乎相同的目标定位,其结果是造成各个城市产业严重同构,重复建设盛行,大量企业产能过剩,区域城市之间恶性竞争,城市建设千城一面。

19个城市(见表)的定位,囿于传统定位理论的局限,虽然都把“国际化”放在首位,但由于没有充分体现各城市自身特点进行合理布局,准确定位。从而形成产业重叠,重复建设,热门行业大家都争着上,而有些能决定城市发展潜力的“独门法器”却无人问津,导致产业结构不合理,潜力没有很好挖掘,城市整体优势得不到体现,均衡协调发展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虽打“国际牌”却在国际上没有很强的竞争力和应有的知名度。

从城市定位与城市竞争力关系的经验分析,不难看出城市定位理论在当今这个时代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是因为城市定位理论假设城市内外环境的变化不确定性很低,城市自身的产业结构及组织结构都处于稳定的状态。在一个可以持久地有吸引高等流动资源和发展前景的环境中有利可图的准确定位,这就是定位理论追求的均衡状态。但这种所谓的准确定位所获得的城市竞争力优势持续的实践,取决于所选择的市场定位多大程度上是稳定不变的。

由于城市定位理论注重研究与城市原有主导产业、自然资源相关的外部环境,而对城市内部的因素分析仅局限于针对“定位”而展开的协调安排(这不能体现城市在后工业时代或知识经济时代本质意义上的竞争力)。因此,定位理论虽然能够明确什么样的城市定位是有利的,但由于现代城市外部环境、科学技术及产品(尤其是以自然资源为原材料的替代产品)更新变化快得让人眼花缭乱,围绕既定的产品进行市场分析往往不得要领。消费者的口味变化,朝阳行业的转移,都会使定位理论苦心经营的城市竞争力失去目标。

另外,定位理论往往以邻近的竞争对手城市为参照构思的战略,这就可能导致方向性错误。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对现有的城市竞争力的主要威胁,并不仅仅来自已经存在的竞争对手,而是来自于拥有崭新思维的“创业型城市”。以竞争对手为参照,忽略现代科技创新的特性,其结果是与原来的竞争对手一起被“创业型城市”的迅速崛起而取代。

城市经营与城市竞争力城市经营的内涵

城市承载着GDP的90%、全球人口的60%,而且城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对外开放的窗口、商品国际交换的平台、国家和地区竞争力的聚焦点。那种认为城市经营就是经营城市的基础设施的观点是片面的,其实城市经营的概念是很大的,城市经营的内涵至少应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首先是城市经营的目标,从单纯增加政府的财力延续扩展到提高城市的竞争力。因为这两者完全是两个概念。城市竞争力反映的是城市的综合素质,理应成为城市经营的首选目标。

其次是城市经营的维度,从单一的基础设施的投融资扩展到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项目。因为城市竞争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与之相关的可能有上千个子项目,但我们可以从中找到一些主要的项目,然后进行分类。这些项目是多维度的,主要是刻画城市竞争力的诸多的子系统,所以城市经营的维度大大增加了。

第三是城市经营的范围,从城市的内部资源配置转向更大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也就是说城市的竞争力要在更大的空间、甚至在国际范围的比较中来培育。不能局限于城市内部与周边地区。第四是城市经营的主体,从城市政府转向政府与民众的综合体。原来一直认为城市政府是城市经营的唯一主体,但是城市是全体市民的城市,所以城市经营的主体也应该是城市的市民、企业、社会团体和各级政府。有许多领域应该让位给企业和市民去经营,政府应采取一些引导性的规划和政策,来调动各个经营主体的积极性,才能把城市经营搞好。

综上所述,城市经营就是要从小范围经营转向大范围经营、从计划经济的经营转向市场经济的经营、从区域经济的经营转向全球经济的经营、从传统经济的经营转向知识经济时代的经营,也就是说城市经营的方略发生了变化。

根据市场机制发育的阶段性和城市政府对竞争的不同适应程度,城市经营也因此可划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仅仅着眼于如何解决城市基础设施资金短缺——属于城市公共设施“投融资体制改革式城市经营”。第二阶段,已考虑到如何提高城市自身整体的市场价值,将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进行保值增值式的经营,也就是所谓的“整体资产增值式城市经营”。这两个阶段属于狭义的城市经营。第三阶段,即“广义的城市经营”,包括了影响城市竞争力的所有方面。

对城市经营一种常见的误解就是,经营过程就是将城市资源快速兑现,转变成市长即期可用的财力的过程。实际上,财力短缺对于任何城市政府来说都是永恒的难题。关键是如何以最小的公共财力来启动最多的社会资本,并使所有的城市资源的高效利用都保持在增强城市竞争力的方向上。现阶段城镇化高速发展的进程中,只有那些不断超越过去成功经营模式、不断创新城市经营方略的城市才会成为赢家。

另一种误解是:城市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是与城市经营甚至城市竞争力之间必然存在着取舍的关系。这种误解所派生的“经营”手段,是设法找出现行环保法规的漏洞而加以利用,同时只将公共投资局限在生产、生活过程排放的污染物的处理上。这也是目前我国治污工程建设进程跟不上污染物排放的增长,从而造成环境污染愈演愈烈的根本原因。但广义的城市经营不仅立足于将经营的中心放在提高处理污染的效率上,而且还更多的关注控制污染的机会成本,如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人财物的浪费和城市生态系统效能的衰退等,进而提高资源生产力(ResourceProductivity)。正是在这一层次上,城市生态保护与城市竞争力是完全一致的。

城市经营、规划调控与城市竞争力的培育

从实际情况看,城市经营、规划调控与城市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存在五个方面的问题:

1、政府的有限理性与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

当前,影响城市竞争力的因素和发展机遇的不确定性越来越大,主要表现在:意识变化越来越快捷,二是资源越来越虚拟化,三是信息分布越来越不均衡。

2、城市政府的投资能力与可利用资源的有限性。

有专家描述竞争力指标有30多个,但有两个指标是不可缺少的,这就是投入和效益。在城市相互竞争的过程中,谁在基础设施上先行,谁就奠定了竞争力的基础,所以每个城市都争相扩大投资力度,都希望能大量举债经营。这就要求每个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中实行有效的开源节流。怎样才能节流呢?一是政府要缩短战线,降低投资成本;二是在城市基础设施、公共品提供领域,要降低门槛,大量地让民营经济来提供。

3、经营规模与竞争活力。

竞争活力与规模经济是一对矛盾,到底孰先孰后?有人主张竞争是最主要的,有人主张规模经济是最主要的,这个被称之为“马歇尔冲突”的争论持续了40年,至今在政府直接经营的煤气、电力、自来水、公共交通、通讯、教育、卫生等领域还继续存在。要在规模与竞争之间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平衡点,就必须做好以下两方面工作:一是要对政府直接经营的城市基础设施或公共品作一些限制。要把它们分成自然垄断、准公共品生产和一般性的竞争产品,真正属于自然垄断的、纯粹的公共品是越来越少了。二是要对政府间接经营层次的国有经济实行有进有退。对自然垄断领域,国有经济要进入,对一般竞争性领域,国有经济要退出。

4、经营者的近期收益与城市可持续竞争能力

现在,经营主体出现了分散化、企业化和收益短期化趋势。短期化不仅发生在企业,而且也发生在政府。主要表现在:一是政府领导任期太短,变动过大;二是片面追求经营成本;三是经营的分散化,许多设施不配套。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一是规划权特别是土地出让权,集中与分散应有机结合;二是在城市边缘划出若干个生态敏感区或文化遗产敏感区,对这些区域应从严进行规划审批管理。三是改善城市形象,整治道路、河道和入城口,拆除违法建筑。四是大规模的实施城市绿化。

5、经营方略的趋同性与城市资源集聚的有机性

怀着“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雄心壮志”,各个城市的建设往往都按照一种文化模式、一套设计风格操作,这就不可能造就城市建筑风格的多样性,给人似曾相识的感觉。更重要的是破坏了城市资源集聚的有机性。如何实行资源的有机性?一是要按照知识经济时代资源的有机集聚来规划设计城市;二要保护城市的老城;三是淡化分区规划,倡导适度混合区。

4.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篇四

——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

20100512129 10资源(1)班 路邯淞

摘要: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城市区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江苏省徐州市为例,分析高铁系统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和对城市化发展的推动作用。以及高速铁路的发展对区域、城市及站点周边地区的空间发展产生不同影响。站点区的发展定位为综合交通枢纽和新的经济增长区域,主要发展商务金融服务业、商业、休闲娱乐业和房地产业,具有综合发展、混合土地使用等特点,其规划和发展对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新增长点对空间发展的调整。

关键词:高速铁路、综合经济区、综合枢纽、新核心

1.引言

高速铁路正在迅速地出现在中国这个幅员广阔人口众多的国家。当前,中国已规划并在逐步建设“四纵四横”的高速铁路系统,高速铁路总长度在2012年将达到13000km。在区域层面,高速铁路将缩短区域内城市之间的时空距离,改变区域城市网络的空间关系,使得经济发展较弱的地区与经济发达地区能够更快地联系在一起。在城市层面,高速铁路带来人口的流入流出,包括对城市发展发挥重要作用的投资者、就业者、旅游者和居住者,推进城镇化。在站点周边地区层面,高速铁路促进高密度和混合使用的开发,形成城市的新发展节点,进区域的整合发展。本文通过对徐州市高铁站区发展规划解析、高铁区经济发展定位、高铁对周边区域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几个方面分析探讨高铁对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2.徐州高铁站区的发展规划及现状

徐州东站位于徐州市鼓楼区京台高速与G206交叉口西南侧,徐州经济开发区大庙镇东贺村东南侧的狼山上,沿G206线(城东大道)向东8公里处,毗邻G206线、G104线、京台高速(G3,原京福高速G020)。2008年4月18日,京沪高铁徐州东站开始正式开工建设。到2011年6月26日,京沪高铁徐州站区正式投入使用,标志着徐州正式迈进高铁时代。在高铁站选址于此地之前,该区域是一片农田,四座山包和两个规模较大的村庄。在徐州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主城区“双心五片区”的结构布局中,高铁站区位于徐州经济开发区、坝山、城东三大片区和新城区的中间位置,作为集对外交通和商务服务等高级城市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枢纽,将成为徐州市未来城市发展极具潜力的增长极,未来将发展成为集“交通枢纽、生态、商务、居住”四位一体的城市副中心。不远的将来,在市区东部,一个以生产型服务业为主导、以生态环境优势为特点的徐州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将崛起。

在高铁生态商务区概念规划中,规划范围西至京沪高铁,东至城东新区东规划道路,北至陇海铁路,南至城东新区南规划道路(丽水路东延),总用地面积约34平方公里。同时通过对西区既有规划的协调整合,形成整体约50多平方公里的高铁生态商务区。

图1 高铁站与主城区距离GIS分析 图2 徐州高铁站交通示意图

从区位条件上来看,高铁生态商务区位于徐州中心城区东南侧,距离老城区中心约12公里,位于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南部、徐州新城区东侧、吕梁山风景区北侧。不仅在城市未来发展的主导方向上,也是城市东部门户地区,是实现城市跨越式发展的“耦合区”,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物流园区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规划范围内,京福高速公路南北贯穿,南接连霍高速公路,北临陇海铁路,西临京沪高铁和徐州高铁站,南由徐宿盐淮高速公路直达观音机场,交通便捷,发展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和物流园有着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在空间上,按照圈层突进的模式,以彭祖大道和徐贾快速路交叉口为起点,逐渐向东、南、西三个方向推进,逐步完善各个功能板块的建设。

根据规划,高铁生态商务区的总体定位为:以生产型服务业为主导、以生态环境优势为特点的徐州现代服务业的集聚区,即淮海经济的“转型引擎”,徐州城市的“生态园区”。在业态选择上,徐州高铁生态商务区将重点发展现代物流业和现代服务业。其中,现代物流业将重点发展建设信息时代的新型物流。现代服务业将发展多元包容的生产性服务业,包括商务商业服务区、创意产业园、软件和服务外包基地、科技创业园、房地产业和旅游业等。在此基础上,高铁生态商务区规划形成七大功能板块:现代商贸物流业区、商业及商办混合区、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科技创业区、配套生活区、教育培训区及生态休闲旅游区,并打造成一个功能复合的活力城区,并在空间上形成“一心、两廊、三园、四区”的规划结构:一个商贸商务核心区、两条空间廊道之外,三园指中央公园、湿地养身公园和水上运动公园,四区指科技创业区、现代物流商贸区、配套服务区、森林商务区。

3.高铁区经济发展定位

高铁商务区的打造过程中始终坚持“基础设施先行”,除了高铁站的建成开通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服务设施外,周边的道路网络、公交站场、长途客运站,地铁站,出租车站形成交通枢纽;其次就是商务区内的房地产业蓬勃发展,国内著名地产商纷纷进驻商务区,以美的地产,城市置业、保利地产、月星地产等地产商开发了一系列的高档住宅,迅速提升了商务区的住宅品质和市场价格;以欧蓓莎、月星集团、星星集团开发建设的城市综合体和大型商业项目、市场项目为将来迅速集聚人气,营造出商贸区的繁华打下了基础。由于开发区具备产业支撑,大量的企业集聚带来了旺盛的住宅刚性需求,无论是私营业主或大企业、外企高管对高端住宅的需求,还是面广量大的产业工人对普通住宅的需求,决定了高铁商务区住宅良好的销售出路。同时,随着开发区着力打造东部商圈,规划建设了一批商业和城市综合体项目,既为产业提供物流和物资商贸服务,也为城市东部的居民提供商业购物的便捷。

高铁国际生态商务区地处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核心位置,是目前开发区的重要功能区之一,是开发区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集聚区高铁生态商务区开发建设进展良好。高铁徐州东站已投入运营,站东的长途客运站和公交总站正在紧张建设,站西中央大道两侧的商务办公、星级酒店和高档住宅正在建设,并对外招商。金龙湖景区自开工建设以来,相继建成了全国首家生态修复宕口公园、一流的金龙湖景区以及科技大厦等八个项目。高铁站区及周边的功能性设施和商业配套设施正在快速完善,重点布局企业总部、现代商贸物流及配套的人才公寓等。借鉴美国北卡三角科技园的成功经验,已启动高铁生态商务区二期建设,主要吸引科技研发中心、企业地区销售中心等高成长型产业。

随着徐州高铁时代的到来,徐州同样具有了发展跨国公司总部、区域总部、研发总部的空间条件。而徐州区优越于其他二三线城市的经济地理特点,也已成为那些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完成升级的传统制造型中小企业转移考虑的目标。而徐州高铁站区独特的地理空间优势更适合重点引入这类企业总部。

至2020年,该地区将成为以现代区域交通为依托,以商贸、金融、文化、信息、会展、教育、居住、高新产业等为支撑的设施完备、环境良好、风景优美的城市新区,同时也是徐州市新的“门户”和“窗口”,是徐州市对外联系的口岸,是徐州市作为区域型中心城市对外服务的主要城市组团。起步区作为新城区建设的起点,担负着沟通老城联系、建立基础设施、聚集人气资源、确立形象定位等重要责任和功能,起步区建设直接影响着新区建设的质量和速度,是整个新城区建设的关键和突破口。4.高铁对周边区域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

徐州地处苏、鲁、豫、皖四省接壤地区,素有“五省通衢”之称,是全国重要的综合性交通枢纽,目前已经形成铁路、公路、水运、航空、地下输油管道“五通汇流”的交通体系。近年来,徐州以其发达的区位交通,雄厚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市场空间,丰富的人文资源,优越的政府环境,以及不断扩大的对外开放,日益增强的综合实力,受到越来越多的海内外客商的青睐。京沪高速铁路于2008年4月18日开工,从北京南站出发终止于上海虹桥。京沪高铁徐州段正线长55.3公里,联络线长15公里。它的建成将使北京和上海之间的往来时间缩短到5小时以内。全线纵贯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辖市和河北、山东、安徽、江苏四省,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一次建设里程最长、投资最大、标准最高的高速铁路。

徐州东站是京沪高铁七大主要站区之一,也是徐兰客运专线主要枢纽之一,徐州东站开通以后,徐州市将进入长三角和环渤海“3小时经济圈”、进入北京上海“2小时都市经济圈”。郑徐客专开通以后,徐州还将进入南京、济南、郑州“1小时都市经济圈”,这对今后徐州的发展将带来巨大的推动作用。徐州地处京沪高速铁路的中心位置,是京沪高铁和未来徐兰(徐州―兰州)、徐连(徐州―连云港)高铁的交会点,高铁徐州东站具有沟通南北、承东接西的战略优势。京沪高铁将给徐州的经济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将成为徐州经济腾飞的“增长极”。从直接经济效益来看,高铁徐州段总投资68亿元,巨大的投资必将拉动我市的水泥、钢铁、机械制造等行业高速发展;从时间价值来看,京沪高铁建成后,从徐州到北京和上海都只需要2个小时,而现在乘特快列车需要6个多小时,大大缩短了时空距离,提高了联系的便利程度;从间接经济社会效益来看,京沪高铁贯通,将对整个沿线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极大的拉动作用,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脊梁骨”,徐州市必将分享由此带来的溢出效应;从战略区位上看,徐州和南方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地缘差异可以说是造成这种差距的一个重要原因,高速铁路的兴建将进一步凸显徐州区位优势,增加了周边其他地区竞争的战略筹码,同时也将增强周边城市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加快城市化进程,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图3 京沪高铁站点示意图 同时,高铁生态商务区的建设也为徐州市承东接西、沟通南北、双向开放、梯度推进的战略区位优势更加突出。通过建设高铁生态商务区,进一步增强了对周边商丘、淮北、宿州、宿迁城市的集聚能力,吸引更多居民来徐就业、购物、就医购房等,增强城市间的联合与协作,加强徐州在都市圈的中心地位。

从全国区域经济的角度看,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将加快徐州与长三角、环渤海两大经济圈的融合与对接。徐州位于两大经济圈的结合部,也是两大经济圈之间的“经济洼地”。京沪高速铁路建成后,徐州将同时进入长三角 和环渤海“3小时经济圈”,既为“洼地”的“隆起”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也使徐州承东接西、沟通南北的战略区位优势更加突出。

同时,徐州也将因京沪高速铁路的建设而强化其作为全国交通枢纽的重要地位。现在徐州是京沪、陇海两大铁路干线的交汇点,京沪高铁开通后,不仅是京沪高速铁路的七大站点之一,而且是京沪与陇海高速铁路的联接点。加上高速公路、机场、航运、管道,徐州将形成现代化的立体交通网络,为徐州带来更多的人流、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5.总结 对于城市发展,高速铁路的建设可以带来巨大的推动力。往往高铁站点所在区域可以招引大量投资,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极。对于徐州市,建设在城市新区的高铁站江新区农业用地改变为城市建设用地,招引来巨大投资,使得经济发展落后的农业区一跃成为综合商业新区,地区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同时,作为区域交通枢纽,高铁站的建设巩固了徐州市交通枢纽的地位,带动整个淮海经济区的发展。

高速铁路极大减少了所在城市与周边上一级经济中心的时域距离,使得经济联系变得格外紧密,对于加强经济网络联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徐州市高铁商务区的建成,更好的沟通了长三角经济区和淮海经济区,对于整个苏北地区经济发展带来了“春风”。苏北五市以徐州市为对外联系的窗口,以高速铁路为链接京沪经济中心的纽带,借助得天独厚的港口优势,在未来可以极快加快工业化进程,从而使得苏北欠发达地区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

因此,高铁站点对所在区域对所带来的大量人流、物流、资金流和资源流,可以形成新的经济节点,极大推动城市空间结构改变,促进城市区域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可以预见,随着我国高速铁路系统发展,高铁站点城市将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参考文献:

[1]王兰.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框架及实证.规划师.2011年第7期第27卷

[2] 王缉宪,林辰辉.高速铁路对城市空间演变的影响:基于中国特征的分析思路.国际城市规划2011 Vol.26,No.1 [3] 郭黎霞,沈山.淮海经济区空间组织优化研究.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2006 N o.1.

5.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篇五

一、试点工作的基本情况。

2004年2月,我们开始着手筹措试点方案,积极探索依托社区的街道、社区、单位“三位一体”良性互动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新机制的发展途径。经认真调查摸底,最终选定具有代表性的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作为试点单位。该社区商业网点较为集中,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社区内建有48幢居民住宅楼,48间平房,有住户1989户,居民8688人,户籍人口6906人,寄住1303人,流动人口387人。驻区单位有125家。由于试点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没有现成的模式可借鉴,为使试点工作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进而保证取得良好成效,我们找准开展工作的切入点,紧紧围绕服务群众,以人为本的工作原则,注重充分发挥各相关部门的协调、配合作用,成立了以分管区长为组长,计生局、试点街道、社区和区工商局、劳动局、税务局、卫生局、市容局等区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副组长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至此,一套“以社区为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行之有效的,以城市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为主,单位法定代表人责任制为依托,以现居住地管理为主,户籍管理与现居住地管理相结合的管理机制的试点工作在建邺区滨湖街道玉兰里社区正式启动。

二、试点工作的具体做法。

“以社区为主”的管理新机制,是一种适应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发展新形势,依托社区,依照相关法规和各自职责,形成政府、社区和单位“良性互动”,对城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共同管理和服务的工作模式。由于它适应新时期计生工作的发展要求,把计生工作的重心放在了社区,直接面向社区,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尊重社区居民的计划生育主人翁地位,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社区居民在计划生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更容易被群众所接受,解决了社区里大批下岗失业人员,外来打工、经商人员,以及个体、私营、民办等非公企业人员在计划生育管理和服务方面存在的“盲点”和“死角”问题。半年来,在领导小组的正确指导和各有关单位的共同努力下,试点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初步构建了“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了社区计生工作网络和服务保障体系。

(一)加强行政指导,形成工作制度。胡锦涛总书记指出:“必须坚持理论和实际相结合,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于各方面的工作。”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首先提高对新形势、新情况、新问题的认识度,然后是解决好日益增多的新情况、新问题,使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对此,我们把加强对新形势的认识和理顺工作关系摆上了议事日程。

1、深入调研,掌握情况。在领导小组的指导下,对辖区内单位进行了调查摸底,弄清驻区各企事业单位和经营户的人员基本情况,并分门别类地进行登记造册,为商讨、制定实施方案准备了第一手资料。

2、上门走访,取得支持。通过街道、社区计生专干携带计生宣传折页上门走访,取得各企事业单位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对不理解、不配合的单位采取多次上门宣传的办法,以真诚、负责的态度和对工作的热情,争得他们的理解、支持和配合。

3、理顺关系,明确职责。在清楚地掌握社区的基本情况及取得各方的理解、支持和积极配合的基础上,我们又通过召开座谈的方式,征求多方意见,明确各有关单位,特别是驻区企业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法定职责。经过多次交流和协调,理顺了街道、社区居委会和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工作关系和各自职责分工,进一步提高了对推行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认识。

4、健全制度,加强指导。经过多次的调查研究,我们发现没有可靠的制度作保障,试点工作将难以取得长效的发展和切实的成效。为此,我们在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的支持和帮助下,召集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和献计献策,以召开座谈的形式共同研究商讨形成了试点工作的规范和制度,作为一种常规性的工作常抓不懈。

一是决策制度。针对计生工作形势的发展变化,由区计生局牵头,由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和街道、社区居委会以及企事业单位法人等共同研究调整工作方案。如企事业单位定期向社区上报信息、的工作安排等事宜。

二是协调制度。主要是针对驻企事业单位计生专兼职干部等的人员变更情况,由社区居委会负责对其进行工作方法、原则和共驻共建等有关计生工作的培训。

三是会议制度。主要包括例会制度、年会制度和群众制度。通过召开每季一次例会制度,就近期工作目标提出议题,进行讨论,以平等协商的态度达成一致、形成共识,并就反馈信息制定指导意见。以召开每年一次的年会制度,就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理论进行研究讨论,总结交流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查找不足,并进行经验推广。不定期地主持召开由社区居民、驻区单位职工和辖区内流动人口以及计生信息员、楼栋长、协会积极分子参加的群众会议,广泛征求群众对计生服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为他们发挥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提供参与机会。

1、以“召开联系会”为纽带,指导管理驻区中较大的企事业单位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企业改制步伐的加快,企业由对政府依附关系转到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市场竞争主体,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独立法人。从驻玉兰里社区较大的47家企业看,大多数企业虽有计生机构,但由于机构精简、人员减少,工作只能疲于应付,难以担负新形势下艰巨的计生工作任务,尤其是负责计生的工作人员,绝大部分都身兼数职,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和能力抓经常性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只能满足于统计报表和节假日的宣传教育,难以满足广大育龄人群的保健需求和对计生科学知识的掌握。特别是在市场竞争激烈以及企业在改制、扭亏、发展新项目、开发新产品等经营活动的压力下,要想让企业领导拿出一部分精力抓计生工作是不现实的,企业要在工作时间抽出人员搞计生活动和培训也是很困难的。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因地制宜、对症下药,找准问题的焦点,以5种途径打开企业计生工作开展的突破口:

从实践来看,企业计生工作纳入社区,走属地化管理的道路,一方面有利于减轻企业工作负担,便于企业集中精力抓生产经营,抓经济效益。另一方面保证了企业职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利益保障,并满足了企业职工的保健需求,为其更好地发展经济提供了健康支持。

2、以“划片管理”的方式,把个体经营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从业人员列为社区的委托管理对象。

3、以活动为载体,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企业自觉参与计划生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主人翁意识提供载体作用。

为进一步深化计划生育的优质服务,切实满足社区居民、企业职工、计生家庭、流动人口、未婚青年等多层次人员的多种计划生育和保健的需求,我们认识到,随着市场经济的确立和政府职能的转变,社区计生工作由直接的行政干预向居民自治转变是发展的必然趋势,社区计生工作只有通过居民自治,把群众组织起来,才能顺利完成计生工作的总体目标和任务。我们在试点工作中注重发展企业计生协组织,不断地优化会员结构,提高队伍素质,健全服务网络,力争使企业计生协工作全面渗透、全面融入到社区,与社区内以楼栋长和会员小组长为首的社区计生协自治组织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和沟通,进行工作经验和信息的相互交流。通过居民自治,发挥好其在企业计生工作中不可替代的优势。试点以来,组织企业参与了以“关爱女童”为主题的广场活动等,并充分发挥企业计生协会自治组织的服务功能,组织有一技之长的志愿者为流动人口开展插花技术、计算机基础知识等技能培训,帮助流动人口掌握一技之长,为流动人口就业送温暖、献爱心。实践证明,把企业计生协会组织融入社区,与社区计生协组织合成整体合力,通过共同开展活动,切实尊重他们在计划生育中的主人翁地位,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充分发挥计生协组织的自治功能,以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为载体,形成社区居民、企业职工、流动人口在社区内相互监督和服务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地满足了他们在计划生育、少生优生、避孕节育、生殖保健、家庭社会化服务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求,从而使社区内人人都能自觉参与计划生育,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的功能,为社区的繁荣、稳定和发展营造了良好的人口环境。

(三)建立信息互通,协同各家管理。育龄妇女信息系统建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引导计生优质服务,为使社区人口与计划生育数据库更好地建立并实现信息的正常变更,创建完善的信息交流网络,我们把理顺信息反馈渠道作为重点进行了梳理,特别是驻区单位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作了专门的规定。

1、建立信息报告单制度。为保证企业信息采集的准确度,我们对驻区单位中规模较大或有主管部门的企业、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等指定了专门的计生信息员,负责将本单位每月发生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上报社区,畅通了驻区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口和“三人公司五人店”与社区之间的信息渠道。

2、理顺信息交换渠道。为避免信息的重复录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条理性,我们重点梳理了企业职工的信息录入渠道,分为4种情况:一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又居住在同一社区的职工信息录入本社区育龄妇女信息库。二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同一街道内不同社区的职工信息,通过社区信息员进行社区间的信息交换。三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居住在本区不同街道的职工信息,由社区信息员送到本街道进行街道间的信息互换。四是对于工作在驻区单位而居住在外区县的职工信息,则由其居住地社区采集录入其信息。

3、根据信息制定工作措施。社区指派专人每月到街道计生办提取民政、卫生等部门提供的婚、孕、产、节育等信息,加上社区平时为常住人口上报户口出具证明时掌握的出生信息,通过集中分解、核实后,再反馈到街道计生办。社区在掌握人口底数的基础上建立了辖区内所有育龄妇女的信息系统,通过电子台帐设立计生工作簿,实行微机化管理。我们根据电子台帐的信息,制定工作计划,并根据不同类型育龄妇女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生殖保健服务。经实践证明,这种社区直接获取信息,形成街道、社区间的信息交换的做法,与以往通过民政、卫生等部门获取信息的做法相比较,信息采集的准确度和及时性更高。社区通过单位上报的信息联系单,能够在第一时间获取育龄妇女的最新信息,直接进行分类整理并录入微机,进行信息的交换,不仅缩短了信息采集的工作流程,并且节省了工作时间;不仅减轻了社区的工作负担,还保证了信息的及时性和准确性。进而为育龄人群提供及时而有针对性的计划生育避孕节育、生殖保健等的优质服务提供了进一步深化平台。据调查,90%的单位职员都很满意这种做法。

1、以信息为引导,以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开展多元化优质服务。采集信息的目的在于把握群众的需求,并用以指导管理、引导服务,使计生工作更具有针对性和主动性,最终赢得群众满意,我们注意通过信息采集,汇总分析包括人户同在的纯居民、人在户口不在的人户分离人员、工作和居住同在的职工、个体工商户的从业人员4种类型的人员计划生育服务需求点,采取多种服务手段,开展多元化的计划生育优质服务。一是上门巡回服务。根据信息对重点服务对象上门指导服务,对弱势育龄群体定期巡回访视,赠送药品、宣传卞片、宣传纸杯等的形式,提醒注意事项和计划生育的生殖保健知识,让群众在细微处感受真情。二是推进以技术服务为重点的优质服务。实施避孕方法知情选择、生殖道感染防治和出生缺陷干预“三大工程”,使群众享受到基本的生殖保健服务。三是充分利用区计划生育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给全区育龄妇女发放环情、孕情检查服务证人手一份,方便她们根据自己的需要免费检查,此举受到了育龄人群的普遍欢迎。

三、试点中的矛盾和问题。

以上是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试点工作所取得的成效,看到取得的成就固然令人鼓舞,但是随着试点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存在的矛盾和问题同样是不可忽视。主要矛盾和问题有:

(一)部分企业观念未转变,对社区的认同感不够,给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造成很大的阻力。在这次试点中发现,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口、个体工商户和“三人公司五人店”的职员对社委会的工作比较配合。相反,机关事业单位、企业事业单位及其他有稳定工作的人员,他们认为自己有单位、有组织,社委会没有权力“管”他们,不愿接受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并不支持和了解社委会的工作,不愿接受社委会的服务,势必会给今后现居地管理的实施造成一定的阻力。

(二)相关的人口统计、工作程序不健全,工作困难很大。由于实施计划生育现居住地管理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推行的试点工作也处于探索期。因此,在生育、节育的统计方面,如何实现育龄妇女单位、户籍地、现居住地之间的口径统一、信息的及时反馈、相互通报情况,避免数据的错、漏和重复等现象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开展社区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经费不足。推行“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机制是一个新生事物,还处于摸索阶段,在其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过程中必然需要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作保障,才能顺利地运行,从而保证成效的取得。否则,推行“以社区为主”的属地化管理只能是纸上谈兵、空中楼阁、名存实亡。

(四)积聚在社区的流动人口计划生育问题已成为当前社区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随着市场经济发展,大量的流动人口流向城市,汇聚在社区,但由于他们在城市求职难、工作不稳定、居住不固定,流动性非常大,缺少组织管理,不仅给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而且给社区带来了安全隐患。作为流动人口流入地的政府部门,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加强与流出地政府的联系,制定优惠政策,切实关心、关爱他们的生产、生活,积极引导他们为第二故乡作贡献已成为当务之急。

四、几点启示。

看到成效,就能受到鼓舞、增强信心。认识矛盾和问题,就能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要针对工作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进行及时的调查研究,根据新的情况确定新的工作思路方法措施,切实帮助解决社区工作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引导和鼓励社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提高计划生育的管理和服务水平。特提出以下建议:

(一)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在综合治理人口问题上有所突破。充分发挥区计划生育领导小组的作用,进一步理清计划生育、工商、劳动、卫生、民政、教育、公安等相关部门在法律框架下的职责,规范街道、属地单位、社区在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中各自的职能分工,进一步构建部门、单位对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的政策支撑。

(二)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切实转变群众融入社区、共驻共建社区的观念。让广大群众广泛参与计划生育工作是实施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重要保证。应大力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融入社区的宣传,让群众了解社区、认识社区,增强他们对社区的归属感、认同感,让社区内单位及居民、流动人口积极参与、支持社区计划生育工作,使计划生育真正变成群众工作,自觉实行计划生育。

(四)街道采取有效措施,对少数不配合计生工作的单位进行督促检查。街道要关心支持社区开展属地化管理工作,对少数计生管理工作淡薄、不支持计生工作的企事业单位要结合街道实际,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单位强化管理和服务工作,帮助社区推进试点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五)结合实际,大对开展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工作的培训力度。培训工作的开展要与计划生育工作目标紧密地结合,找准工作的薄弱环节,提高培训的针对性。要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的培训,使参训人员切实认清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新形势,能够从老的“条条管理”和“条块结合”的计划生育的管理模式中走出来,自觉地进入“以社区为主”的人口与计划生育属地化管理的模式中来;要通过培训,使参训人员对各有关成员单位等的职责权限以及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有一个非常清楚、非常明了的认识,为他们能更有序地开展好工作提供“指路明灯”和理论保障。

(六)保证必要的经费投入,不断提高社区计划生育管理服务的装备水平。虽然目前基层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配置不能满足现居住地管理的要求,但在各地都进行机构改革、精简人员的情况下,要大量增加街道、社委会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不太可能。因此可以通过加大经费投入,发挥计生协会作用,在社区建立一支计划生育信息员队伍,及时了解育龄妇女的婚姻、生育、节育变化。同时提高街道、社区的现代化办公水平,建立健全育龄妇女信息系统,以提高工作效率来弥补人员的不足。

6.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篇六

一个城市的基本面貌直接展示了这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居民生活水平。所以,完善的城市规划设计不但能够体现出整个城市的理念,而且可以提升城市以及城市人口的整体素质,提高整个国家的GDP总值,加速整个城市经济以及国家经济的发展。而城市规划管理则决定这个城市的规划设计是否能实现这一目标。在城市的规划设计中,城市的规划管理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换言之,一个城市的规划管理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整个城市的规划设计,决定着城市发展的方向和前景。

2 城市规划管理和设计的含义及关系

2.1 城市规划管理

为了能够让读者深入理解城市规划与管理对于城市规划设计的影响,首先应该明确的是城市规划管理与设计的含义。城市规划管理的含义就是根据城市规划建设要求,保证城市未来的建设与发展可以更加科学合理,与此同时还能够保证未来城市建设可以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建设。城市规划管理内容主要针对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应对批准用地进行规划与管理,这种情况应该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实施规划与管理措施,也就是说,任何情况下都需要相关程序报批之后才准许用地,一旦任何人或者任何单位在未经允许的情况下私自对土地进行拆除或者建设都应该予以一定的惩罚;另一种情况就是在进行城市建设管理过程中,需要有建设许可证才能够开展建设工程。

2.2 城市规划设计

所谓的城市规划设计就是将经济、安全、整合等不同因素进行全面考虑,并且处理好三者之间的关系之后的城市建设与设计,只有在此基础之上提升城市规划设计水平,才能够长久有效的对城市实施管理与建设。也就是说,城市规划设计并不是单纯的表面意义,需要处理好城市局部与整体之间的关系以及近期发展和远期发展的关系,同时还应该关注经济价值和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等。只有处理好以上所有的关系,才能够保证日后的城市发展与建设是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一般而言,城市规划设计是需要一定程序的,需要经过设计之初对于实际情况的全面了解,设计之前城市规划与管理目标的制定,制定设计方案并且不断修改以及公布设计并听取修改意见等一系列过程。

2.3 城市規划管理和规划设计之间的关系

城市规划管理和规划设计是密不可分的,通常一个城市规划正常和设计的实施是有一定的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过程就是规划管理的发挥作用的过程。城市规划是在一定时期内对城市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经济控制进行综合部署和具体实施。

7.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篇七

1.1 城市开放空间在旅游学中的发展

世界著名的城市规划专家凯文·林奇曾经这样界定城市开放空间, 他认为, “只要是任何人可以在其间自由活动的空间就是开放空间, 一类属于城市外缘的自然土地, 另一类则属于城市内的户外区域, 这些空间由大部分城市居民选择来从事个人或团体的活动”。城市开放空间是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 顾名思义, 它应该是向全体市民和外来游人开放的。提供给他们游憩、娱乐、交流、商务等多种活动需求的场所, 包括公共广场、各级公园、城市绿地等公共空间, 也包括未被封闭的空地。

城市旅游规划是城市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而城市开放空间又是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构成因素之一。可以看出, 城市开放空间不仅仅具有保护城市生态环境和构建城市生态网络等功能, 同时, 随着城市旅游的不断发展, 它也逐渐成为城市旅游规划中的重要对象之一。城市规划中, 多关注城市开放空间对于改善人居环境, 提高市民生活质量和全民身心健康方面所起的作用, 而旅游学方面, 则更加关注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 如何借助开放空间来提高城市旅游的品牌形象, 提升其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完善旅游活动要素。

1.2 城市开放空间的分类

1.2.1 从城市规划设计角度看开放空间的分类

从城市开放空间的定义中, 可以发觉其具有开放性、可达性、大众性、机动性和功能性等特点, 结合用地性质可以将城市开放空间分为以下几类:城市大型公园 (森林公园、市级公园、郊区植物园等) ;各种普通公园 (动物园、纪念性公园、游乐场等) ;街头游园与专用绿地;各种性质的广场;专用的步行街区;大型文化性建筑的附属室外休息场地;步行林荫路等。它的主要作用首先是构成城市下垫面、调节城市气候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 开放空间的类型及合理布局可以改善城市内的局地气温和通风;第三, 适当面积的开放空间可以有效净化城市中的空气和控制噪音;第四, 合理设计的开放空间可以美化城市环境, 有助于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1.2.2 从城市旅游角度看开放空间的分类

城市旅游是现代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的发展方向。但是, 目前很多城市的城市旅游发展都存在着旅游形象不鲜明, 千城一面的问题。经过对多个不同类型城市的实地考察和大量文献资料的归纳总结, 笔者认为城市开放空间的设计是塑造城市旅游形象和旅游品牌的有效途径之一。下面依据城市用地的空间类型并结合旅游发展要素将开放空间分为以下五种具有代表性的类型:

1) 城市中心休憩区。这种城市开放空间发展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 它将商业与休闲区域进行整合, 能充分为发展城市旅游, 完善吃、住、行、游、购、娱等旅游要素提供载体, 现已成为旅游城市中非常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目前, 比较成功的中心休憩区, 如北京的王府井、西单、什刹海、三里屯;上海的外滩、南京路、新天地;成都的春熙路、玉林生活广场等等, 这些都已为其所在的城市带来了巨大的旅游效益。

2) 城市公园。城市公园原本是为城市居民提供的具有一定使用功能的游憩生活境域, 也是城市的主要绿色基础设施之一。但随着城市旅游的发展, 城市公园的其它价值也日益突出, 如对于本地居民和游人来讲, 公园的休闲、保健、文化和娱乐等价值越来为人门所关注和强调。此外, 城市公园发展旅游确实也有其自身的优势, 即其本身的资源优势、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和大众消费的特点都是其吸引力所在。目前, 主要可分为城市外围郊野公园和市内公园两大类。

3) 城市广场。城市广场可称之为城市开放空间艺术处理中的精华, 往往是城市风貌、文化内涵和景观特色集中体现的场所。它不仅满足广大市民日常的文化和生活需求, 同时, 也满足了他们日益提高的审美要求, 从某种程度上说, 它是一个城市的标志, 是一个城市的名片, 它的成功规划和使用对于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增强城市旅游的吸引力相当重要。从旅游的角度来看, 城市广场还包括有特色或有历史纪念价值的小型游园。

4) 步行街。步行街这种活动空间, 其规划和设计都十分人性化, 本身已有系统的分类, 但从城市旅游角度看, 又可将其分为综合性商业步行街和特色休闲步行街两种类型。随着人们的休闲旅游意识逐渐增强, 有一定文化底蕴、历史内涵或时代特点的步行街渐渐成为一种趋势, 其功能也由单纯购物转向集购物、旅游、娱乐、休闲等多方面综合发展。如中国的四大旅游街, 还有成都的锦里和哈尔滨的中央大街等都各具特色并亦名享海内外, 成为城市旅游的名片, 游人必游之地。

(5) 绿色通道。绿色通道是一种具备较强自然特征的线性空间的连通体系, 是城市规划中的设计要素, 其中包括城市景观道路及景观节点。但随着城市旅游业的发展, 其重要的生态价值和休闲、美学、文化、旅游等功能也日显突出。尤其是在旅游方面的功能也日益明显, 如成都市改造后的沙河及两岸生态通径。

2. 城市开放空间对城市旅游发展的影响

自1995年3月15日国家旅游局发出《关于开展创建和评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活动的通知》 (旅管理发[1995]046号) 以来, 在国家相应的政策支持下, 便开始了城市旅游热潮。近几年来, 我国众多城市凭借其丰富而独具特色旅游资源和积极有效的市场开发, 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城市旅游地。至2001年底, 全国已有“中国优秀旅游城市”138个, 其中有119个属于地、县级的中小型旅游城市。例如以九寨沟、张家界为代表的自然型旅游目的地, 以深圳华侨城系列主题公园为代表的主题公园型旅游目的地, 丰富了我国城市旅游目的地类型, 但也构成了对传统老牌城市旅游目的地的挑战。城市开放空间作为城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城市旅游方面的作用日益突出, 其设计和发展对于将城市整体作为旅游目的地的城市旅游来说有着诸多有利的影响, 下面根据本人对城市旅游的认识归结为以下几点:

2.1 城市开放空间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载体, 与城市旅游之间具有一定的“互构”关系

城市的开放空间单从城市角度看可以说是城市社会生活的“容器”, 社会生活又是它的内容, 所以两者之间有一定的相互依赖性。再从旅游角度看, 一方面, 城市开放空间为城市旅游提供场所;另一方面, 它也可以通过有目的的规划设计对人们的旅游行为起到引导和促进的积极作用。也就是说, 城市开放空间与城市旅游之间有一种互构的关系:即特定的空间形式、场所会形成和展示特定的城市旅游特色, 融合特定的旅游活动要素, 吸引特定的客源市场;而游人的旅游行为和活动的倾向性, 也会对城市开发空间的持续发展产生能动作用。

2.2 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中的休闲要素有助于旅游产业系统升级与产品提升, 成为都市休闲的特色抓手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 旅游业竞争日益激烈, 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更是如此, 因为将城市作为旅游目的地, 不仅丰富了旅游吸引物的构成, 同时, 它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依托之一。一座城市只有将旅游产业和旅游产品全面提升, 才能在区域旅游竞争中突出自己。而城市开放空间的整体环境、旅游要素市场的空间配置、旅游产品展示、特色文化体验等因素都是城市旅游业提升的重要考虑因素。此外, 特定的城市开放空间形式有利于旅游产业的集约化发展。

2.3 城市开放空间的大众化和表现形式的多样化, 为城市旅游发展走特色城市发展之路奠定了基础

旅游现已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以及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传统的观光旅游为主的旅游形式已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而以会展、休闲、商务、购物、生态等多种形式并存, 追求更高境界的旅游经历的城市旅游则迎合了现代人的要求。

2.4 城市开放空间功能的日益完善和旅游要素的丰富也增强了城市旅游的吸引力

旅游活动具有资源指向性, 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发展旅游业的基础。旅游资源泛指一切能引发旅游者的旅游兴趣, 并构成旅游业的生产要素以满足旅游者需求的客观事物与现象。城市作为人类物质文化生活发展的最重要空间场所, 提供了大量的文化、艺术和娱乐方面的体验, RBD (Recreational Business District) 作为城市中一种新的功能区已逐渐成为城市中新的空间要素, 同时吸引着旅游者与非旅游者。伴随城市综合实力的增强, 环境的改善及其各种配套服务设施的完善, 形成了丰富的吸引力要素, 使城市具有了旅游管理、接待、集散和辐射中心的功能, 逐渐成为旅游目的地与客源地的统一体。

3. 结语

越来越多的城市加入城市旅游事业的行列, 城市旅游面临的竞争将会越来越激烈。近几年来, 我国众多城市凭借其丰富而独具特色旅游资源和积极有效的市场开发, 成为国内外游客向往的城市旅游地。其中城市开发空间的发展对于城市旅游的发展, 实现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转换功不可没。它不仅把旅游作为一个产业来发展, 而且要把城市本身作为旅游的中心目的地。同时也使很多旅游城市建设中存在的模式化问题得以缓解, 走出城市旅游单讲景区开发, 用景区包围城市的误区, 让城市本身真正有吸引力, 真正潜在东西被挖掘出来。城市开放空间体系为城市旅游的发展提供充足的休闲空间, 其设计要素的人性化成为人们体验和活动交流的重要因素。总之, 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开放空间体系的建设已经不单纯是单纯城市功能性的空间营造, 在城市旅游产业以及城市旅游规划的发展过程中的影响日益显著, 可塑造的空间很大, 值得深入开发和关注。

参考文献

[1]董高翔.绿色城市的公共开放性空间[J].四川建筑, 2001, (5) .

[2]同济大学, 清华大学, 南京工学院等.外国近现代建筑史[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8.

[3]黄富厢, 朱琪译.[美]培根E·D.城市设计[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89.

[4]张军, 万婷.城市开放空间研究[J].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 2007, (10) .

8.计划生育对城市的影响 篇八

关键词:人口城市化;教育支出;自主调节的城市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城市偏向支出

中图分类号:F291.1;F812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8131(2011)02-0036-06

一、引言

跟许多其他经济问题一样,中国的“城市化问题”也是其成功发展的产物,而非发展受挫的结果。改革开放30年以来,尽管有过短暂的反复,中国人口城市化的整体趋势是快速发展。特别是2000年以来,伴随户籍制度的松动,发展速度就变得更明显(赵忠,2004)。但是这种发展与宏观经济整体的协调性、与人民群众的需求可能还并不完全匹配。因此,发展的成功带来了更大的发展要求。

如何更好地实现人口城市化?促成人口城市化的原因包括什么?就成为发展中必须解决的迫切问题。既有的研究是在特定的经济、制度背景下展开的,随着这些条件的改变,我们必须深化既有的研究以回答上面的问题。

既有的研究多是在“城乡公共服务是均等的”这一假定的背景下展开的,进而集中于对户籍制度、经济因素的分析(参见图1)。稍早的研究十分关注户籍制度的各种影响分析,比如对城市、乡村居民的福利影响;此后,关于如何改革户籍制度的研究则明显增多(黄季煜等,2008;Fan c Cindy,2008)。此外,关于经济因素作用的分析也很多,经典的拉尼斯-费模型(Ranis-Fei model)中关于工业部门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基于经济因素的人口城市化过程(Ranis Gustav,Fei JohnC H,1961)。在此基础上,发展起了关于农村推力一城市拉力的研究文献以及对具体国家的实证分析。研究中,受到特别关注的就是城乡收入差距造成迁移与城市化(王格玮,2004)。

本文则抛弃上述的假定,以更加现实的视角来展开分析,即在公共服务存在差异的条件下(教育、医疗等福利支出偏向于城市而非农村),分析这些差异是否会促成人口城市化。这是本文与其他研究的重要区别(参见图1)。

城乡公共服务的差别(支出与福利存在城市偏向)是客观的事实,其被不同的研究所关注(陆铭、陈钊,2004;王珂、张磊,2009),也被新近出台的政策所默认并希望加以改变(新华社,2009)。因此基于这一现实的研究会比以往的研究更有意义。

本文的理论框架类似于委托代理分析的框架,不过并没有以信息不对称为分析的重点。本文强调了城市主导的自我选择过程(参见图2),这个过程具有一定的历时性。首先,在T0时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政府的教育支出更偏向于城市地区;同时城市部门设计(或者可能已经存在)不同的合同,承诺某类人群符合何种条件后,就可以实现城市化。然后(T1时刻),不同的乡村人群认知并识别城市偏向性教育支出的各种效果与好处。在T2时刻,不同人群采取行动,促使自己满足邀约的各项条件要求,进而向政府提出城市化的要求。最后(T3时刻),政府批准满足条件的合同,兑现承诺,部分人实现城市化。这样,由于城市偏向的教育支出导致的城市化过程结束。

二、数据与分析模型

1、变量与数据来源

我们使用河南省18个地级市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进行验证。选择河南省的地级市,主要是其不存在因行政区划的改变而导致的城市化。此外,如果在所有省级行政单位中确定与整个中国最相似的一个,那么一定非河南省莫属,因此可以通过河南推断全国的情况。以2004—2008年为样本期,除了数据可得性的考虑之外,还因为这段时期内河南省的通货膨胀率很低,如此,则分析中使用的价值量的名义值与实际值相差无几,会使分析的结果更有意义。数据来源均为《河南统计年鉴》(2005—2009)中的条目,样本容量合计5年×18个=90个,详细说明见表1。

2、控制变量选择的理论说明

为了清楚说明“城市偏向的教育支出会促进城市化”,我们必须控制一些其他的变量,以避免由这些变量而非教育支出引致了城市化的提高。需要控制的变量可能有很多,但是限于某些原因(比如是否能够获得数据),我们选择了其他研究中经常提及的最重要的三个:城乡人均收入差距、工业化水平、医疗服务状况。当我们控制了这三个变量之后,就能够减轻它们对本研究内部效度的干扰。

(1)城乡人均收入差距(DI)。以图1为参考,这一控制变量主要与图1右侧的推力一拉力因素有关。来自城市的较高的收入与农村相对较低的收入的差距,是促进城市化重要的经济因素之一。如果不考虑这一因素而展开分析,很可能会高估教育支出的作用。

(2)工业化水平(IND)。很多文献从定性的角度说明了“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但是却很少有研究给出统计分析与经验证明。本文控制了工业化水平对城市化的影响,实际上也是利用大样本统计分析对“工业化促进城市化”这一命题给出定量证明;除此之外,也可以减轻其对本文分析的干扰。这是对图1右侧“经济因素”中的其他因素的控制。

(3)医疗服务状况(D)。平均而言,城市中的医疗服务水平高于农村地区,这是不争的事实。在医疗服务水平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其也会引致城市化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对部分老年人而言,这种差异更有吸引力。最近有报道说,某地放开城市户口半年多,有近1/5的城乡移民是寻求更好医疗条件的老年人。因此,对医疗服务水平进行控制是必要的,其涉及图1中“其他因素导致的公共服务差异的影响”。

总之,我们利用上述变量来控制图1中可能的干扰因素;除此之外,还需要对户籍等制度因素做一简单说明。我们利用下面提及的城市“固定影响”来尽力削弱各类制度变化所造成的干扰。尽管不能完全排除,但这种设定通过时期差分可以做到削弱其部分影响。

3、模型设定与研究预期

为了准确捕捉城市偏向的教育支出(EDU)对城市化水平(U)的影响,设定的面板数据模型为城市“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其基本设定形式如下:

Ui,t=C+β1EDUi,t2DIi,t+

β3INDi,t4Di,tii,t

其中:c为公共截距项;β1~β4为待估参数;i为地区下标,i=1,2,3,…,18,代表郑州等18个城市;t为时间下标,t=l,2,3,4,5,代表2004—2008年;λi代表各城市的“固定影响”数值;εβi,t代表纯粹随机扰动。表2是所有变量定性结果预期的汇总,我们期望各变量对城市化水平的提高都起到积极的促进。

三、分析结果与讨论

本部分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对回归结果的描述,分析表明各变量的符号方向基本符合研究预期;二是讨论我们的研究与其他研究的联系;三是进一步讨论研究结果的两个含义,即:在局部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城市政府对城市化进度与节奏的自主调节问题;在一般均衡视角下探讨了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艰巨性问题。

1、回归分析结果:研究预期得到确证

使用Eviews6.0软件进行回归分析,除指明的设定外,均使用默认设置,结果报告在表3中。首先,各方程中城市偏向的教育支出(EDU)的符号均为正号,而且显著异于0,符合前文的理论假设。我们对后三个方程分别做了“β1=0.10”的假设检验,经简单计算后,可以保证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三个系数是统计意义上相等的,这证明我们的估计也是稳健的。这一结果意味着在局部均衡的条件下,如果教育支出偏向于城市人口的话,那么乡村人口会通过各种方式识别出这种“城市偏爱”的状况,进而努力争取实现城乡迁移,最终会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乡村人口识别出这种“教育支出的城市偏爱”的方式可能有很多,比如:(1)城市中的各种升学率都比农村高,原因在于教育质量更好;(2)城市中有更多的图书馆、博物馆等物质设施,更加有利于子女的成长;(3)在城市中更有可能接触到素质高、层次高的人,有利于发现更多的发展机会。此外,乡村人口实现迁移的途径也有很多,而且成本差别很大。比如:在个别城市户籍松动的短暂时间内,采用投靠亲友的方式,这种办法成本相对较低;采取贿赂相关户籍官员的方式,争取使自己满足最低的移民条件,这种方式的成本相对较高。

此外,控制变量由于可能存在的共线关系,导致估计并不稳健,但是从方程2、3分别来看,也可以认为研究预期得到了确证。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控制这些变量,则很有可能造成对教育支出(EDU)的有偏估计,即很可能高估教育支出的作用,把本来是其他因素促成的城市化归结于教育支出的作用;方程1正说明了高估的情况,直观上几乎为真实数值的16倍左右。

概括来说,在控制了城乡收入差距等重要的因素后,我们仍旧能够观察到城市偏向的教育支出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这是本文的重要研究发现。

2、与其他研究的联系

与本文类似的研究很少,我们选择相关的研究,探讨本文与它们的联系。

首先,本文与陆铭和陈钊(2004)的研究存在很强的一致性。他们的分析表明,“文教科卫事业支出占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比重”这一指标会加重城乡收入差距,进而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此外,陈甬军等(2002)针对福建省的研究也表明,政府在城市化过程中的基建投资等各项支出会有力地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这些研究都与本文的结果相类似。

其次,本文与部分研究(陈爱民,2002;朱农,2005;骆许蓓等,2006)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些研究使用的变量,或是“财政支出总额”,或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结果都为它们不能促进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本文的结果与他们的存在差异,主要是由于这些研究分析的样本期主要集中在1999年之前,那时户籍制度仍旧较为严格。而本文的研究则是在户籍制度已经松动的条件下展开的,这样的话,各类财政支出的促进作用会表现得十分明显。因此,存在这样的差异也就是自然的了。此外,正如文章作者自己解释的那样,由于分析的样本期较早,那时的财政支出可能主要表现为对国有企业的亏损补贴、公务员的工资支出等,因此有可能造成了它们对城市化没有影响的结局,尽管文章作者都预期它们应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两个含义:局部均衡视角与一般均衡视角

上文的研究结果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下面就从局部均衡与一般均衡的角度做简单说明。

(1)局部均衡:政府对城市化速度与节奏的自我调节

局部均衡的条件是指,假设农村居民只能被动适应城市化,而不考虑其“提高农村教育水平、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的主张。在此条件下,即使不存在户籍制度的制约、不存在城乡收入的差异,农村居民仍旧有积极性向城市迁移,原因在于政府偏向的教育支出所导致的教育水平的差异。

基于这样的分析,只要政府有意识地将偏向城市的财政支出的指标保持在一定的范围内,该范围要满足上述的局部均衡的条件而且不会引致乡村人口的抗议,那么城乡迁移的人口数量就会被有意识地控制,进而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对城市化水平、速度与节奏的控制。或者说,在局部均衡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范围内,政府可以自主调节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同时,如果配合以适当的户籍制度放开速度等其他制度与经济措施,则政府对城市化的自主调节会更加有效。事实上,近几年很多城市政府就是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运用,来挑选满足自己特定要求的迁移人口、控制城市化水平的。

(2)一般均衡: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艰巨性

局部均衡分析的缺陷就是不考虑乡村居民的反应,如不考虑其对城乡教育不公的抗议。这个假设可能是不符合现实的。最近,中央政府以及各级地方政府都希望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目的之一就是解决这个问题。这也就是考虑了乡村居民反应的一般均衡视角。

然而,基于上述的分析,我们不得不意识到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是较为艰巨的。首先,存在城乡公共服务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我们必须以此为共识展开分析;接下来,我们考虑“均等化”的具体含义与目标是什么。

“均等化”的具体含义与目标至少在现阶段还是较为模糊的。如果其是指城乡居民享受到的“物质设施是相同的”,比如都利用同样的体育馆获得服务,那么很可能农村居民的服务水平会更高,因为一般而言农村居民的人口密度比城市小;这样,同样数量的物质设施就可以为农村居民提供更高的服务水平。如果其是指“货币支出的数量是相同的”,比如城市与乡村每人获得的服务都值一元钱,那么实际执行的结果也可能与预期不符。比如修建体育馆,农村可能因为运输费用高而降低其他方面的支出,致使后继的服务水平比城市低;也可能因农村的人工成本低致使同样的支出可以修建比城市更好的体育馆,这样我们就很难判断实际的结果与预期的结果是否一致。基于这样的分析,我们发现,达成理论的共识并展开具体的操作都需要一个过程,因此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过程可能会有

一定的艰巨性。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通过牺牲一部分群体的福利来提高另一部分的福利,实现的均等化可能并不是我们需要的。

为了更好地实现我们的目标,现在已经有很多人展开了相关研究(浦川,2010;胡耀宗,2009;王晓征,2009;丁元竹,2009)。这些研究关注于教育、卫生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服务均等化。这都是很重要的研究问题,但是也存在部分不足,如均等化的目标不清晰、政策建议缺乏操作性等。这恰好可以证明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艰巨性与继续展开深入研究的必要性。

四、结论与改进的方向

本文利用河南省18个城市2004—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了偏向城市的教育支出对人口城市化的影响。使用“城市固定影响”的计量经济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城乡收入差距、工业化水平、医疗状况之后,我们仍旧可以发现由教育支出差距所导致的人口城市化。

这个结果的理论意义有两个方面:从局部均衡的角度来看,其意味着城市政府在一定的条件下与范围内可以自主控制、调节城市化的进程;从一般均衡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意识到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会是一个长期的任务目标,我们不应低估其中的理论难题与操作困难。

本文研究也遗留了部分缺陷,这些缺陷是改进研究质量的重要方向。首先,本文忽略了跨城市的迁移导致的人口城市化,而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主要归结为同城迁移的结果,这可能使结果与研究预期产生差异,进而需要后继的研究。其次,从理论上讲,城市化水平与教育支出的因果关系可能是双向的,也有部分研究揭示了由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而导致的教育支出的增加,这说明本文如果能够确定教育支出的工具变量,进而使用工具变量法等方法来改进估计,则效果会更好。最后,数据的质量也是一个问题,如果可以对“教育支出的偏向性”进行更好的度量,并且排除掉城市人口自然增长导致的城市化,那么也会得到更精确的结果。这些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陈爱民,爱德华·冠森,2002,影响中国人口城市化的因素分析[M]//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51-57.

陈甬军,等,2002,政府在城市化中的作用分析:以福建省为例[M]∥,陈甬军,陈爱民,中国城市化: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278-286.

丁元竹,2009,我国现阶段基本社会保障均等化初步评估[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6):64-69.

胡耀宗,2009,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视阈下的义务教育政策选择[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30(6):66-72.

黄季焜,等,2008,制度变迁和可持续发展:30年中国农业与农村[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36-264.

陆铭,陈钊,2004,城市化、城市倾向的经济政策与城乡收入差距[J],经济研究(6):5048.

骆许蓓,朱农,2006,中国城市化的地区差异及其决定因素[M]//沙安文,沈春丽,邹恒甫,中国地区差距的经济分析,北京:人民出版社:319-355.

上一篇:《生死疲劳》读书笔记作文下一篇:莫扎特《小星星变奏曲》的说课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