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2024-06-27

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精选8篇)

1.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一

浅谈建塑企业文化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一个企业能否持续发展,能否增强竞争力,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学习能力和人才的培养及员工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取决于优秀企业文化的建塑,这是企业长盛不衰的持久动力。郑煤机集团是一个具有50年发展历史的中国煤机行业的大型骨干企业,是一家专业生产煤矿井下综采支护设备和成套装备的国有控股企业,在建塑优秀企业文化过程中,提炼“精神文化”、创新“制度文化”、倡导“行为文化”、完善“物质文化”,实施“创建学习型组织,争做知识型员工”和“精一门、会两门、学三门”工程,及全力探索和推进干部人事制度“四制”改革和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企业核心竞争力明显提升,一跃成为中国煤机行业的领导者,工业总产值由2000年的1.1亿增长至2008年的40.2亿元,利润由亏损近千万元到盈利4亿元。集团公司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量值的增长上,而且在技术研发、管理创新、装备升级、员工素质等方面实现了质的根本性变革;不但保持了经济的持续高速发展,而且做到了生产环境不断改善,企业文化氛围浓厚,生产经营突飞猛进,技术研发行业领先,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2007年5月1日和2009年2月26日分别迎来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和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的亲临视察,这是对郑煤机集团建塑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充分的肯定。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什么?文化是人们在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胡锦涛同志深刻指出:“我们要更好地把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和力量凝聚起来,万众一心地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奋斗,就必须大力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断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思想保证、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这一论述深刻揭示了文化的作用与力量,也诠释了企业文化的作用与力量。什么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一个团队在完成一项事业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价值观念、理想信念和行为准则。简而言之,它是一种氛围,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形象,是一种精神,是一种习惯,是企业的灵魂。这个定义包含三个层次:价值观、信念和行为方式。首先,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本质体现,是企业文化中相对稳定的要素,比如郑煤机提倡“诚信、合作、创新、共赢”等,这是企业的一种价值观念,也就是企业发展的最高指导原则,长期应该保持不变,除非企业经历了转型、重组等大的变革;其次,信念是支撑企业价值观的各种信条、观念,比如发展观、人才观、安全观、质量观、竞争观、营销观等,必须结合企业的行业特点、市场情况、竞争对手等来动态调整,是企业发展与竞争策略的指导思想;第三,行为方式是企业文化中最真实、最直接和最重要的部分,一个企业的真正的文化是员工的行为方式。由于企业文化具有灵魂、凝聚、约束、向导、激励等重要作用,因此,也就决定了企业文化其实就是一种以做大做强企业为基本内容的企业发展观点和经营理念。只有当企业文化真正融入每个员工个人的价值观时,员工才能把企业的目标当成自己的奋斗目标,所以用员工认可的文化来管理,可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提供动力。

二、企业文化的基本特性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除了具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先进性、传承性、群众性、广泛性、实践性和实效性等之外,它还具有以下几个特性:

1.独特性。企业文化产生于不同企业,每个企业有他独特的文化氛围、企业精神、经营理念,有企业里形成的价值观,因此所形成的企业文化也是各不相同的,有自己特点。

2.难交易性。企业文化是为该企业内部成员所认同的并用来教育新成员的一套价值体系(包括共同意识、价值观念、职业道德、行为规范和准则等)。甲企业的优秀企业文化,是能被甲企业成员认同的一套价值体系,能极大的促进甲企业的发展,但它出自甲企业,不一定能被乙企业成员认同,也不一定适合乙企业,对乙企业未必能起到促进作用。

3.难模仿性。任何企业都是有文化的,没有无文化的组织,而是有不同文化的组织。技术创新可以模仿,但企业文化难以模仿。企业文化有其独特性,是一套非常复杂的价值体系,因此,企业文化不可能模仿。企业文化是企业核心专长与技能的源泉,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驱动力。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核心竞争力是以企业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的不断创造新产品和提供新服务以适应市场的能力,不断创新管理的能力,不断创新营销手段的能力。核心竞争力大致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产品层。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及质量控制能力、服务、成本控制、营销、研发能力。该层面是表层的竞争力。第二层面是制度层。包括各经营管理要素组成的结构平台、企业内外环境、资源关系、运行机制、规模、品牌和产权制度等。该层面是支持平台的竞争力。第三层面是核心层面。包括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内外一致的企业形象、企业创新能力、差异化个性化的企业特色、拥有卓越的远见和长远的全球化发展目标等,该层面是核心竞争力。随着网络和信息化的发展,企业之间相互模仿和借鉴的速度越来越快,企业在第一层面和第二层面上具有的战略优势很难保持长久,而企业文化的独特性、难交易性、难模仿性使得企业文化成为有效地提高和保持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四、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企业文化是企业明天的竞争力,是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是创建和谐社会、和谐企业的助推器。企业文化对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它提供思想保证,增强向心力;提供精神动力,形成凝聚力;提供智力支持,开发创造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导向功能。所谓导向功能就是通过它对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起引导作用,包括价值导向与行为导向。一是经营哲学和价值观念的指导。经营哲学决定了企业经营的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法则,这些方式和法则指导经营者进行正确的决策,指导员工采用科学的方法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能够为企业提供具有长远意义的、更大范围的正确方向,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提供制定基本竞争战略和政策的依据。二是企业目标的指引。企业目标代表着企业发展的方向,没有正确的目标就等于迷失了方向。优秀的企业文化会从实际出发,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南去制立企业的发展目标,企业员工就是在这一目标的指导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2.凝聚功能。在企业中营造以人为本、团结友爱、相互信任、尊重人的感情的和睦气氛,可以把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增强团体意识,促使员工把自己和企业看成是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本职工作看成是实现共同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厂兴我荣,厂衰我耻”就会成为员工发自内心的真挚感情,就会变成员工的实际行动,这样企业就能够形成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3.辐射功能。企业文化形成比较固定的模式后,不仅在企业内部发挥作用、对本企业的员工产生影响,而且对整个社会也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种辐射功能是非常强大的。特别是企业文化的建塑在社会上产生影响时,员工会产生强烈的荣誉感和自豪感,会加倍努力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维护企业的荣誉和形象。

4.激励功能。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和状态。企业文化所形成的内部的文化氛围和价值导向能够起到精神激励的作用,将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调动与激发出来,把人们的潜在智慧诱发出来,使员工的能力得到充分发挥。共同的价值观念使每个员工都感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自我价值的实现是人的最高精神需求的一种满足,这种满足形成的激励是强大的。

5.约束功能。企业文化的约束功能主要是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和道德规范来实现。制度是企业内部的法规,企业的领导者和员工必须遵守和执行,从而形成约束力。企业文化对那些不利于长远发展的不该做、不能做的行为,常常发挥一种“软约束”的作用,为企业提供“免疫”功能。约束功能能够提高员工的自觉性、主动性和自我约束力,使员工明确工作意义和方法,提高责任感和使命感。

6.调适功能。调适就是调整和适应。企业各部门之间、员工之间,由于各种原因难免会产生一些矛盾,解决这些矛盾需要各自进行自我调节;企业与环境、与顾客、与企业、与国家、与社会之间都会存在不协调、不适应之处,这也需要进行调整和适应。企业文化使经营者和普通员工能科学地处理这些矛盾,自觉地约束自己,良好的企业形象就是进行这些调节的结果。

五、优秀企业文化的标准

企业之间的竞争既是凝聚力的较量,更是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的竞争。要把企业员工凝聚起来,只靠金钱是不够的,必须具备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和信念。对共同价值的认同会使员工产生稳定的归属感,从而吸引和留住人才。事实证明,企业只有形成了优秀的企业文化,才能打造一支战无不胜的员工队伍。任何优秀的企业文化应具有个性化、遵守最根本的市场准则、溶于战略和体现人性等标准。

1.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个性的,个性是企业文化的生命。这里所说的个性包括两个层面的含义:一个是企业家精神个性,即企业领导者的追求、思想和理念;另一个是企业组织个性,即企业独特的经营理念、制度和行为方式等,这两种个性就构成了优秀企业文化的整体个性。

2.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遵守市场准则的。市场准则是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基本游戏规则,例如诚信、公平竞争、共赢、职业化等。企业一旦违背这些游戏规则,就会受到市场的抛弃。一个不讲诚信或没有职业化精神的企业,是难以获得顾客的忠诚、投资者和供应商的信任、社会公众的认同和尊敬的,而这样的企业又怎能成功和持续发展?

3.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溶于企业战略的。更准确一点说,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充分体现对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一个企业的文化只有充分体现对其战略的全面支持功能,才能确保企业文化对企业绩效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4.优秀的企业文化必须是人性化的。即必须尊重人性,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具有无限的包容性,并获得员工的认同和尊重,使企业有明确的目标、岗位有各自的责任,又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先进模范的影响。在共同的企业文化观念形成的群体意识的驱动下,员工的事业心、责任感逐步加强,进而才会具有凝聚人心的作用。任何一个企业的文化如果背离了人性,那么,这种文化就是一种扭曲的文化,一种缺乏包容性的文化,一种不可能被员工、被消费者、被社会公众所认同的文化。

六、建塑优秀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建塑优秀企业文化,经营管理者必须转变观念。要彻底从过去那种认为搞企业文化就是组织唱唱歌、打打球、举办娱乐活动等的思维定势中走出来,真正将企业文化的概念定位在企业经营理念、价值观、企业精神和形象上。要从原来的自我封闭、行政命令、平均主义和粗放经营中走出来,牢固树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全新的发展观念、改革观念、市场经营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等。要认真学习掌握现代化的管理知识、方法和技能,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的管理经验,用于企业发展,并且在文化上要积极融入世界,为走国际化道路做好准备。建塑优秀企业文化,就是要将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所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观念提炼出来,并且把这种精神观念具体地体现和落实在企业经营管理的制度、行为、物质和企业形象建设等各个层面之中。成功的企业不仅需要认识目前的环境状态,而且还要把握其发展方向,并能够有意识地加以调整,选择合适的企业文化以适应挑战,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依靠文化带动生产力,从而提高竞争力。

1.提炼“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企业特有的理念,体现企业的个性。例如海尔集团的理念是“真诚到永远”;飞利浦公司的理念是“让我们做得更好”;郑煤机集团提出“打造中国煤机行业的奔驰”。这些理念是根据形势和本单位特色提出来的,简明生动,成为本企业员工共同的精神追求。

2.创新“制度文化”。每个企业都有一套规章制度,它也是一种文化。例如上海宝钢等制订了“员工行为规范”,让大家遵守执行,保证企业有序运作。郑煤机集团实施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四制”,即竞聘制——解决干部能上的问题;任期制——解决干部能下的问题;年薪制——解决干部激励机制的问题;末位淘汰制——解决干部业绩考核的问题。使各级干部经受多种岗位锻炼,提高综合素质,使企业干部人事资源配置实现最优化。现在,形势发展较快,一些新的人本管理模式,都需要新的规章制度,这就需要创新。

3.倡导“行为文化”。企业精神不能“说在嘴上,写在纸上,挂在墙上”,应当落实到生产、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落实到员工爱岗敬业、诚实守信的行为上去,要树立企业的模范榜样,使员工行为更加优秀。郑煤机集团通过班前早操、拓展训练、技能培训等仪式和活动,让员工经常感受企业精神,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4.完善“物质文化”。企业的物质形态也能反映企业特点和形象。因此,郑煤机集团营造绿化的环境、整洁的厂容厂貌,改善生产现场和先进的办公条件等,并实施准军事化的企业管理,更有利于营造员工努力工作,遵守纪律、互相竞争、互相沟通的氛围。

总之,突出企业的特色,建塑一种有着深厚文化底蕴、具备强大凝聚力的优秀企业文化,有利于塑造企业的良好形象,提升企业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有利于增强企业的活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而推动企业自主创新,保持持续、健康、和谐的发展。

2.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二

1.1 企业文化培训的定义

企业文化培训是指企业实施的、有计划的、连续的系统学习行为或过程,其目的是通过使员工的知识、技能、态度乃至行为发生定向改进,确保员工按照预期的标准或水平完成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企业文化培训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员工进步与企业发展永续的和谐统一。

1.2 企业核心竞争力及构成要素

1.2.1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即深深扎根企业之中,能够产生竞争优势,竞争对手不易模仿的知识和技能体系。具体说来,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企业长期形成的,蕴藏于企业内质中的,独具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的竞争优势并使企业长时间在竞争环境中能够获得主动的核心能力。

1.2.2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

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对于企业培养其核心能力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无论处于哪一个行业,企业核心竞争力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企业的人力资本——具有特产而且配套的能人群;②核心技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特别是拥有持久保持核心技术的核心能力;③企业声誉——具有驰名的品牌、商标;④营销技术和营销网络;⑤适应市场的运行机制;⑥管理能力——包括企业获得信息能力、推理能力、决策能力和迅速有效执行决策的能力;⑦先进的企业文化——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企业文化是企业价值观、经营理念、企业精神、企业作风和员工行为规范的集中体现。

1.3 企业文化培训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竭动力

(1)企业管理优势的增强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人力资源是企业最宝贵和最重要的资源,要使人力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必须以高效的人力资源管理做保障。高素质的管理队伍需要管理培训来培养,经过培训,使他们精通人力资源管理技能、掌握经营知识、培养专业的工作态度、具备较强的人际沟通能力与技巧,从而强化企业的管理优势,对于构成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管理能力的增强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企业人力资源的全面开发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现代培训的实施主要在就业后的劳动阶段,包括在职培训、实践中的学习等,它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熟练程度、生产技能和技巧,以及劳动速度,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可以改变人的劳动能力,使人一专多能,不断适应转换工作的需要:经过培训的领导者能使物力投资作用充分发挥;可以有助于提升企业精神,塑造企业形象;可以提升企业文化的力量,提高企业凝聚力。

(3)企业文化优势的形成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文化是现代企业管理理论和管理方式的重要内容,其丰富的内涵、科学的管理思想、开放式的管理模式、柔性的管理手段为企业建立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基础,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可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建设企业文化,使之形成优势,需要提炼企业精神,用企业的共同理想、信念和价值观统一员工的职业道德和行为方式,这必须通过企业培训来完成。通过培训,员工对企业的文化氛围及企业精神有了一个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加深了员工对企业的认同,从而形成良好的企业文化。良好的企业文化必然产生良好的企业形象,良好的企业形象也必然为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培训是建设企业文化、形成企业文化优势的必由之路,而企业文化建设也是现代企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之一。

(4)企业不断创新与变革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企业组织作为一个系统,其面临的环境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全球经济一体化步伐加快,企业分崩离析、联合纵横,竞争日益激烈,技术进步一日千里,社会变化日新月异,任何忽略组织学习的企业都将丧失探索商业和技术前沿的良机。现代培训能及时进行知识和技术更新,增强劳动者处理“不断变化”的能力。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生产将始终处于由科技进步和知识经济带来的增长中的不均衡状态,各种条件都会随时发生变化。因此,仅靠熟练的生产技能已无法在动态环境中提高生产率、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必须依靠现代培训,提高企业管理者、技术人员和一般员工的应变能力。

2 目前我国企业文化培训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随着企业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企业文化培训与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之间存在不可分割的联系。但目前许多企业现有的文化培训体系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方面的作用并不明显,存在诸多问题。

2.1 对企业文化培训的投资力度不够

松下幸之助说过:“培训员工很贵,但不培训的代价更贵。”企业的最终目的是赢利,企业管理者很自然地会用是否能带来利润去衡量一项工作的价值。由于培训给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是间接的,其效果并非立竿见影,而培训花钱却是有目共睹的。因此,有些管理者认为,公司可以通过少安排与员工培训而节省开支,同时还可以把用来培训的时间用在工作上,为企业创造利润。他们认为培训对企业来说是浪费,得利的只是员工。因此,不是万不得已,培训是能少则少。但是,员工因为培训不足导致工作不熟练、经常犯错误,这会给企业造成更大的损失。这些都将直接增加企业的成本,迫使企业付出更多的金钱,如果情况继续下去,企业为之付出的代价将没有止境,严重者甚至阻碍企业的发展,危及企业的生存。对管理者而言,如果缺乏企业文化培训,公司将为他们的错误决策承担更大的损失。

从企业可持续发展和人才竞争的实际需要上,培训经费的低投入必然会严重影响员工素质的提高,企业应从企业发展战略的角度去认识这一问题,加大培训投入力度。

2.2 企业文化培训需求与培训目的不明确

许多企业意识到培训的重要性,但对自身培训需求不明确,导致培训“既重要又茫然”。企业对于员工培训的需求与目的缺乏科学的分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会使企业的培训工作变得被动,往往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与盲目性。很多企业常常是在管理上出现了较大问题、经营业绩不好、工作中出现了某项新技术或特殊任务时,才被动地发现这方面知识与技能的欠缺,才意识到自己需要补充,需要培训。然而,在突发情况下安排的培训往往会导致以下几个结果:①培训时间与日常工作冲突,导致需要放弃其一,而更多人往往选择放弃培训;②匆忙状况下安排的培训,培训人员的确定及培训课程的安排、培训师的选择与准备都不可能达到一个最佳状态,最终培训的成本花了,但收到的效果没有达到最大值;③临时安排的培训仅仅是满足企业的短期需求和眼前利益,对于想要在激烈竞争环境下长久保持竞争力的企业来说,此种“救急”的方法显然不妥。

2.3 企业文化培训内容不合理

(1)企业文化培训内容随意性大,与企业需求脱节。一些企业的管理者喜欢追赶潮流,看到社会上有什么热门的内容就引进,或者模仿知名企业的培训内容进行培训,培训内容的选择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忽视本企业的实际需求,虽然表面上培训搞得有声有色,实际上却是无的放矢,浪费资源。

(2)企业文化培训内容无针对性。一些企业安排的培训面广量多、不分主次,希望员工参加培训后由专才变为多才甚至全才,“贪多求全”反而容易抓不住培训重点,受训人员没有掌握企业所需的关键能力与技术,不仅没有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还给企业造成了时间、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浪费。

(3)偏重技能教育,忽略文化认同教育。一些企业认为,只要传授了其技术技能和管理技能,就能增强企业技术力量及管理能力,从而达到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但是,许多企业忽略了企业培训还有一项更重要的目的,就是加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忠诚感和责任感。企业文化的价值在于为员工确立一种具有群体心理定势的指导意识,建设共同的文化氛围、树立共同的价值观及由价值观指导下的企业目标、企业哲学、企业精神、职业道德、企业风气、企业制度、企业传统等,激发员工爱岗敬业、奋发向上。

2.4 企业文化培训方式单调

有些企业管理者认为培训很简单,把培训同讲课等同起来。这样培训出来的员工很多是“证书一大把,遇到问题却不行”。光靠讲课来培训员工,员工的理论知识可能会有长进,但是可能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升没有帮助。

2.5 忽视企业文化培训效果评估

“培训贵,不培训更贵,没有效果的培训更是贵上加贵”。许多企业培训完了就完了,没有对培训的效果进行跟踪、评估、反馈;有的企业在培训体系设计时虽然设立了培训效果评估环节,但由于操作上的困难,往往不了了之。

3 建立有效的企业文化培训体系,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有效合理的企业文化培训体系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中心环节,企业要培养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建立有效合理的企业文化培训体系,关键是要准确把握当代培训的发展趋势,树立全新培训理念,并将其贯穿企业培训的所有环节和领域。

3.1 树立现代企业文化培训观念,加大对培训的投入

现代培训理念是与科技现代化相适应的一种先进的培训观念,是否树立现代培训理念,决定一个企业能否建立起先进的培训模式,能否及时将学员学到的知识转化为企业现实的生产效率。

企业培训的主体是企业,培训工作是企业经营活动和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企业的领导者必须从建立现代企业教育制度的视角来审视企业培训工作。

企业员工也应树立正确的培训观念。企业发展为员工提供了发展空间,同时企业的发展也需要员工能力素质和技能的提高来作为支撑。这就要求员工在对待培训问题上要处理好个人成长与组织发展关系。企业与员工都要认识到员工培训是双赢投资:企业收益,员工受益。

3.2 掌握企业文化培训需求,明确培训目的

合理确立企业培训目标是培训方案或计划的首要环节。只有确立适合企业发展要求的培训目标,才能设计培训项目,选择正确培训策略和实施项目,使培训发挥出最大作用,促进企业持续发展。培训需求分析是指在规划与设计每项培训活动之前,由培训部门、主管负责人、培训工作人员等采用各种方法与技术,对参与培训的所有组织及其员工的培训目标、知识结构、技能状况等方面进行系统地鉴别与分析,以确定这些组织和与员工的培训目标,以及需要如何培训的一种活动或过程。培训需求分析的核心是分析组织的战略目标和核心竞争力,分析各个部门对应于组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工作行为,分析每一个员工应具备的关键知识和技能,确立他们现有知识、技能状况及两者差距,从而制定出合理的培训项目,选择正确培训策略和实施项目。

3.3 正确合理地选择企业文化培训内容

3.3.1 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内容的针对性

知识经济的到来对从业人员提出了非常高质量的就业要求,对人才的知识生产能力、传播能力、创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我们更注重培训内容,保证培训内容的适用性、针对性。可以运用“金字塔模式”来设计培训的内容与层次。如图1所示,第一层次(即金字塔的基层)是知识更新,指大量的基础培训;第二层次是能力培养,指通常意义上的岗位培训;第三层次是观念转化,指帮助员工抛弃陈旧的思想观念,确立与时俱进的观念;第四层次是思维变革,这里着重培养企业员工思维的创造性和革新性,与观念创新相比,思维方式的变革更为重要,思维方式要比思维观念更深一个层次,思维观念是金子,而思维方式就是金术;第五层次是(即金字塔的顶尖)心态调试,这是培训的最高境界,它着重研究与改善员工的心理状态,通过有效的培训手段改变员工的自我认知,从而协调员工与工作、员工与员工、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同时也培训员工的适应性与认同感。

根据受训对象在组织中层次的不同,可分为经营者培训、管理者培训、操作层培训和新进员工培训等。经营者培训应该包括创造性和创新性培训、决策能力培训、领导综合能力培训、知识更新与结构完善培训;管理层培训的主要内容是开发任职能力,包括处事能力、行政能力、合作精神、有效激励、冲突处理、关系协调、管理变化、时间管理、团队精神的培养和组织发展及追求卓越心态等;作业层培训包括员工培训和新进人员培训,主要有员工的知识培训、工作能力与行为效率培训、员工态度培训。

3.3.2 加强企业文化培训,形成企业文化优势

企业除了安排专业知识、专业技能的培训内容外,还应安排企业文化、个人信念、价值观、道德观等方面的培训。组织文化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训有助于增强员工行为的一致性,增强员工的使命感,塑造员工的人格。

根据当前企业文化建设的需要,企业主要应从以下5个方面来培养员工,从而形成企业自身的优秀企业文化:①培养员工的理想信念;②培养员工的团队精神;③培养员工的道德品质;④培养员工跨文化沟通的能力;⑤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

“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急用先学,立竿见影”。在此前提下,首先是价值观的培训,即“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该干,什么不该干”,这是每个员工在工作中必须首先明确的内容。对于这种企业文化内容的培训,除了通过大力宣传企业文化之外,重要的是有员工互动培训。

3.4 企业文化培训方式方法多样化

对培训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是影响培训效果的一个重要环节。许多培训管理人员总是追求选择一种最佳的培训方法。其实,普遍适用于任何企业行业、效果最佳的方法是不存在的。因此,应该针对不同的培训目标、内容、人员来选择一种最适合的方法。虽然说只是“最佳”和“适合”这两个字的差别,但是两者产生的培训效果却是不同的。

4结论

企业文化培训对企业赢得竞争优势具有战略意义,是提高企业竞争力、长期经营业绩及实现企业员工全面发展的有效手段,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将知识转化为企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中国现代企业培训的起步较晚,在开发实施的过程当中仍存在许多问题。

新时期如何建立有效的企业培训,发挥培训的巨大作用,是许多管理者一直在探索的问题。本文从目前我国企业培训的现状入手,对如何建立有效的培训体系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尝试。通过信息收集分析,笔者认为文章提出的解决方法具有较大的可行性。但在变化的环境和人事中,任何解决方法都不是完美无缺、普遍适用的。随着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不断深入,市场的变化及人的思想观念的转变,培训策略需要不断探索、创新与改进。

参考文献

[1]王北生.教育的应用与探索——现代培训与提升企业竞争优势[A].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博士文丛[C].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

[2]杨剑,鲁元华.经营员工心:员工培训与潜能开发[M].北京:中国纺织出版社,2005.

[3]张晓彤.如何选、育、用、留人才[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4](美)威廉·J.罗斯维尔,约翰·E·林霍尔姆,威廉·G·沃利克.CEO期望的公司培训[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3.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三

关键词:企业管理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管理创新;主要对策

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直接面对外国企业特别是跨国公司的挑战,企业经营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也越来越多,企业要想在这样的经济潮流中生存、竞争、发展就必须提高自身的竞争能力,而强化企业的思维、科技、组织、文化、意识和制度创新,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企业自身竞争能力的关键所在。对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因素及如何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研究较多,但就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的、深层次的因素——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本文将在这方面作出探索。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企业文化建设和管理创新的内涵

企业核心竞争力又称为“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企业区别于其它企业且与竞争对手相比更具特色与优势的能力或特征。它可以是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管理能力、营销能力等众多能力要素中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能力,也可以指一个企业所有能力要素构成的综合竞争能力或整体能力,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并为企业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的总和。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二、企业文化建设、管理创新与核心竞争力的关系

(一)核心竞争力根植于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之中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核心资源之一,是影响企业核心竞争力最重要、最广泛的因素。它一方面影响企业员工、品牌与信誉等企业核心资源;另一方面对管理能力、技术创新能力、营销能力等核心能力的形成、提升有着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二)企业文化和管理创新是核心竞争力形成的基础

1.有助于最大限度地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企业的发展依靠人才积累、知识积累和经济积累。企业文化是员工行为和欲望最基本的决定因素,优秀的企业文化对员工的成长和企业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影响。通过企业文化培养员工服务社会、奉献自己的人生价值观并辅助以人为本、尊重个人的管理模式,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而且这种影响力是持续和长久的。

2.提高企业管理能力。“企业管理根植于文化,企业文化应用于管理。”企业文化变革能够推动管理创新,一方面通过文化变革影响企业的经营理念进而影响企业管理创新意识;另一方面影响企业的管理制度和方法。“人管人气死人,制度管人累死人,文化管人管住魂”就形象地说明了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重要作用。

3.打造优质团队。企业的每一位员工具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如何发挥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力,是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关键问题。要倡导集体主义观与协作精神,培养员工共同的价值观和群体意识,强化企业的凝聚力,使其为实现团队的共同目标而共同奉献。

4.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创新是企业灵魂,没有创新愿望,一切创新活动都不会发生。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形成一个公平竞争、崇尚创新、勇于创新的良好创新氛围,给员工充分信任和更多的锻炼机会并允许其犯错误,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

三、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的主要对策

一般认为企业管理创新就是指对企业生产要素和管理职能在质与量上实现新的变化或新的组合,以提高管理整体效能和企业经济效益,以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思维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企业管理思维模式的创新就是企业为了取得整体优化效益,打破陈规陋习,克服旧有思想束缚,树立全新的管理思路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思维创新是企业管理创新的灵魂。思维创新首先要改变传统的观念模式,即浓重的小生产意识、经营理念上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在组织管理上的“等”、“靠”、“要”,意识、管理决策上的“一言堂”、“家长制”作用。

(二)组织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组织创新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真正做到“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公开、管理科学”。企业组织创新,要考虑企业本身的经营发展战略,要对未来的经营方向、经营目标、经营活动进行系统筹划,要不断优化各项生产要素组合,开发人力资源;在注重实物管理的同时,加强价值形态管理,注重资产经营、资本金的积累等等。

(三)文化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先导

创建企业文化,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企业文化的创建可以为企业决策提供正确的指导思想和健康的精神氛围。企业通过创建企业文化,可以优化企业发展的内外环境。打造品牌文化,赢得市场的认同与共鸣。品牌文化是企业整体社会形象的外在表现形式,企业打造品牌文化的目的是要使消费者产生对于企业产品认识的共鸣,进而促进产品销售和企业发展。

(四)制度创新是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支撑

1.激励机制创新。所谓激励机制是通过一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相互作用的方式。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通过激励机制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是民营企业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任务。

4.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力量是企业文化

当今企业文化已成为以现代企业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取相对优势为目标,以培养企业全员创新精神为内核,以企业价值观为导向,具有鲜明的个性和行业、地域、民族文化积淀,由企业观念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产品文化、环境文化等高度统一有机整合的文化系统,它是企业作为存在形态的文化现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实质上是竞争文化,它是以现代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在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取得优势为鲜明目标,改造、扬弃企业现存的文化,建设与新的客观环境相适应、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服务,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竞争文化。

从1990年美国著名管理学家普兰哈拉德与赫海尔在《公司的核心竞争力》一文中首次提出“核心竞争力”的概念以来,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和经济全球化、竞争国际化的发展,市场竞争已经发生了从产品竞争到核心能力竞争的战略观念的转变。核心竞争力又叫“核心能力”和“核心专长”。培育和发展自己的核心专长,并以其核心专长参与竞争,对一个企业乃至行业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问题。所谓核心专长,就是拥有别人所没有的优势资源,可以是人力、产品、技术、流程,也可以是企业文化及价值等。“海尔”总裁张瑞敏认为“市场的整合力就是海尔的核心竞争力”。“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通过两种整合来实现,一种是企业体制与市场机制的整合,一种是产品功能与用户需求的整合。”而这两种整合,都是靠企业文化。在未来,企业文化对企业兴衰、企业发展很可能成为关键要素。不少经济学家认为,21世纪的经济赛局,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文化力的较量。入世后的形势表明,经济学家们的结论,已经成为企业的现实选择。这是因为,新的竞争环境告诉我们,市场竞争单靠物质力量较量的时代已经过去,包括智力在内的文化力在竞争中的作用能力的形成,必须靠企业文化的整合力,否则一个企业的核心专长及其竞争能力是无法确定和形成的。企业是市场竞争的主体,掌握文化竞争的主动权,就是掌握企业的生命之根,制胜之魂。确立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主体地位,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之一。为此,应确立以下几个观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没有能回避市场的企业,也不应当有不搞企业文化的企业。一个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必须依靠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

--竞争越是激烈,企业文化建设的任务就越是紧迫,那种把经济工作与企业文化建设对立起来的观念和做法,往往就是企业战略性的失误。

--越困难的企业越要抓好企业文化建设,困难企业不抓企业文化建设,无异于放弃生存的权利,那种认为没有钱就不能抓企业文化建设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企业文化诸要素中,观念、精神、道德、制度等文化的建设是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以干起来的,而且,困难

企业没有了精神支柱,没有了目标、追求,会更加困难,反之抓好了企业文化建设,企业上下同心,精神振奋,方略正确,就可以走出困境,效益自然也会好起来,这是企业生存发展中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两个方面。

二、重在塑魂才能形成企业文化的竞争力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经营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进而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短期、长期发展目标,给企业以准确的市场“定位”,有效规避行业和市场风险。如果没有了经营理念的支撑,那末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失去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日本能在战后三十多年中迅速赶上欧美工业发达国家,很重要的一条是依靠了一种精神力量的支持,一种重文化、重群体、重纪律、重毅力的民族精神。世界级的知名企业,如“可口可乐”、“美国通用电气”以及我国的“海尔”,无不拥有优秀的、独特的经营理念。

创新是企业活的灵魂。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特点和生命力所在,是企业价值观的内核,它与时代的发展和环境变化同步,不能有丝毫的窒息和停滞。没有创新的文化就没有创新的企业英雄人物和创新的员工队伍,就没有创新的技术、创新的管理、创新的产品、创新的服务和市场,企业就会丧失其社会价值的依据。把创新这个内核植入企业价值观,全方位融入企业文化诸多要素和建设企业文化的全过程,培育全体员工的创新精神,使创新成为企业的品质,这是企业文化建设必须始终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所有成功企业的共同经验。创新作为一条成功的共同经验,又存在于各个企业的个性化实践之中,以本企业特有的表达方式、实践方式和实际效果表现出来。成为富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其创新的个性就越是突出和具有不可复制性。创新来自于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行为,要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创新的欲望和动力,并始终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无疑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员工的整体素质至关重要。企业每一项经营战略的实施、每一件高质量的产品都要靠全体员工的有效工作来实现。要通过多种方式加强对员工的文化教育和业务培训,并教育引导员工树立为用户服务、为用户提供满意产品的价值观念和职业道德观念,增强工作责任心。企业经营者还应该经常加强与员工的沟通,使“下情”及时“上达”,同时让员工及时了解企业的经营战略和各项措施,明确工作目标。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有企业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以各种活动为载体,丰富员工的团队精神,提高企业凝聚力。

突出和依靠主体。在企业文化建设中,领导者的关键作用和员工的主体作用缺一不可,员工的主体地位不可忽视和动摇。强调突出和依靠主体,就是要注意吸收员工长期以来在实践中创造的特色文化原料,注意发现和升华员工在工作中创造的闪光点,不断充实企业文化的内容。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提出和形成企业文化关键要素的过程中走群众路线,使企业文化的内涵在反映企业发展方向与反映职工的意志和根本利益两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要在企业文化诸多要件都按程序正确确立起来以后,必须通过反复深入的宣传教育和思想工作达到全员认同,变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突出和依靠主体,还表现在领导者和领导班子要率先垂范地实践企业文化的信条,自觉接受职工群众的监督,使企业文化不仅成为领导者对全体员工的要求,也同样成为全体员工对领导者群体的要求。

三、努力实现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

建设企业文化的目的是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企业全面发展。但是,企业文化建设成果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转化不是自然而然的事,两者的有机结合在于实践中的高度统一,即要善于运用企业文化建设的成果。根据对企业文化功能的理解和实践中总结的主要经验,要特别重视和运用企业文化建设中四个方面的成果。

--实现观念转轨,提升决策力。企业决策,是对企业发展方向、发展目标的确定,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所采取的步骤、途径、方法与策略的选择。当今国际企业发展战略研究中提出的“决策力”、“决断力”的概念,把提高企业领导层决策能力的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企业领导层决策是否正确是企业生死攸关的大事,在核心能力竞争的时代,决策正确的关键是要为本企业选择一个独一无二的战略定位,即在国际经济分工和行业经济发展中选择一个能够为自己所独有的位置,从而有效地形成本企业的核心专长和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当务之急,必须通过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包括心理素质尽快实现与国际经济和国际规则的接轨,尽快形成对国际市场的正确认识,为正确应对挑战和积极利用新的机遇,实现正确决策创造条件。

--依托学习借鉴,提升创新力。创新能力源于创新素质,提升创新素质的主要途径就是学习借鉴。应对入世,企业尤其是其领导层,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学习、充电。学习世贸规则,熟悉世贸组织,吃透我国入世承诺的主要条款,采取正确的对策,尤其是跨国公司成功经验的学习借鉴。学习吸收他人所长,创造具有自身特色的经验。

--强化团队精神,提高联动力。团队精神是东方文化的主要特点。良好的团队精神,有助于企业员工内部的互动和对外的联动,由此形成的良好的联动力,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要在建立深厚的文化积淀的基础上,把培育团队精神的重点放到适应国际化竞争要求、建立新的流程和运行机制上来,以先进的流程和机制为载体,使团队精神更好地转变为企业以对内互动与对外联动为基础的、与国际市场变化节奏对接的快速反应机制。

5.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五

企业文化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思维和行为方式、企业规范、生存环境的总和。它涵盖了企业范围内的各个方面,关系到企业战略、人才、制度、生产、营销、品牌、公共宣传和形象企划等诸多方面。企业文化不仅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而且,优秀的企业文化本身就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因此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企业的核心价值观的竞争,也是企业文化力的竞争。

写过《追求卓越》一书的美国经济学家华特曼,在考察和分析美国许多家大公司后发现,所有美国杰出公司的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每一家杰出公司都有一个强有力的企业文化,这种杰出的企业文化力培养了共同的价值观和团队精神。所以说,企业之所以成功,是因为其拥有独特的企业文化,它是企业持续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最重要的竞争力。因此,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企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企业文化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

都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文化,经营者文化,从根本上说企业文化更是全员文化,它需要有全体员工广泛的参与和认同,这样才能发挥其对生产经营和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企业员工队伍凝聚力的基础是企业的发展目标,而企业文化的凝聚作用就是可以把广大员工紧紧地团结在一起,使员工明确目标、步调一致。因此,企业文化的凝聚力源自企业根本目标的正确选择。

优秀的企业文化是在不断适应变化的发展环境,摒弃落后的管理思想,吸纳先进的文化精髓过程中形成的,它是文化的传承和不断创新的过程。继承是创新的基础,只有创新的文化,才是反映时代精神、体现时代发展方向的文化,才是富有生机活力的文化。所以,企业文化建设应继承和发扬企业的优良传统、企业精神和典型经验,注意吸收其丰富营养和文化精髓,着眼未来发展,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用企业共同的目标和远大愿景来凝聚全体员工的团队合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应用在各项经营活动中,催生着企业的活力,也激发了员工的责任感、荣誉感和使命感。企业文化的发展同企业的经营活动是密不可分,它对企业长期经营业绩有着重大的推进作用。因此,建设最具活力、渗透力和个性化的特色企业文化将是企业通向成功的一把金钥

1匙。

二、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新兴的先进生产力,成为许多企业走向成功的强大动力和重要法宝。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促进人才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当今时代,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和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全球性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企业面临良好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同样面对着跨国公司和国内企业的双重竞争压力,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的企业提高管理水平,重视文化建设,提高企业的文化品位,用文化力来激活生产力,全面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

在全球经济的背景下,企业文化实质上也是一种竞争文化。在这种全球化的激烈竞争中,企业的信誉、形象、品牌和知名度已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在市场竞争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现代企业的竞争,本质上也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今天的企业已不仅仅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一个文化组织,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是产品竞争,也是文化竞争。所以,企业必须重视文化战略,以文化决胜于市场,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发展,这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提升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关键性的竞争要素,建设优秀的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市场核心竞争能力,是企业制胜的重要法宝。

三、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发展的动力,也是企业战略的核心部分。企业文化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以企业精神和经营管理理念为核心,凝聚、激励全体企业人员归属感、积极性、创造性的管理理论。认真学习、借鉴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做法和经验,对进一步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高企业核心竞争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当前的激烈的市场竞争,应着手抓好以下几点。

1、抓好人力资源管理

“21世纪最贵的是人才”,人才是企业竞争中最重要的资源,是竞争的决定因素,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就是要提高人员的全面素质。因此,现代企业必须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切实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充分发挥人的最大作用。

2、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

企业精神是企业价值观、经营哲学、职工思想道德、心理状态等各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企业价值观为企业全体员工所接受,并转变为促进企业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是企业精神的重要构成部分。这样的价值观和企业精神,在增强企业内部的凝聚力、竞争力和开拓精神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3、大力倡导创新精神,增强企业应变能力和创新能力

资源有限,创新无限,创新是企业进步的原动力。而核心能力的获得,需要企业精心制定创新战略,通过一系列的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市场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的有机结合,形成一条纽带来实现,企业文化建设应大力倡导创新精神。随着企业间竞争的激烈,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将越来越表现为企业差别化战略和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所以,创新也就成为企业的生命源泉。创新是知识经济发展的首要推动力,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中的主导文化。

4、建设学习型的组织

核心竞争能力的本质是企业特有的知识资源,企业要创建学习型组织,企业家要成为学习型领导,领导干部要不断的学习,增强自身的应变能力、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企业要最大限度地激活自身的资源,建立起学习型的组织结构,这是企业核心竞争能力转化为经营优势的制度性保证。

现代企业应该是个不断学习、完善的组织,这样才能善于创造,同时根据新的知识和领悟来调整自己的行为。而创新的起点就是学习,环境的适应,应变的能力也依赖于学习。这就需要一种重视学习、善于学习的文化氛围。所以,现代企业已不再是一个终身雇佣的组织,而是一个终身学习的组织。

5、实施文化制胜战略

实施文化制胜策略,是新世纪企业管理变革的新趋势。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灵魂。文化制胜必须有效地同企业管理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全面提高员工队伍的整体素质,迎接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

而企业的经营理念往往会影响企业的管理和规章制度,所以,企业文化的构建,不仅与企业制度和管理构成一个互补的整体,也独创了一种管理意境,以一种柔性管理的文化形态,构筑了个性约束与柔性导向相结合的管理机制,使企业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主动。

6、实行有效科学的管理

有效的决策机制,是构筑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有效的决策机制其关键就是要实行有效的科学管理,主要包括:

(1)制度管理

就是要建立一套解决问题的规范制度。

(2)文化管理

能够形成独特的企业文化。

(3)创新管理

建立激励创新机制,包含技术和工作创新等。

(4)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

引入国外最先进的HSE(健康、安全、环保)管理模式,并在此模式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提出适合中国特色的企业HSE管理模式。

7、培育企业自己的核心技术

企业要打造自己的核心主业,来集中配置资源,以摆脱在低层市场上和众多对手角逐的被动局面,努力在主业技术研究上有所积累和突破。企业的核心技术,就是要注重取得产品技术和性能价格的领先优势前提下,使企业保持高于行业水准的同时,建立和确保企业核心技术的持久优势。

6.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六

随着经济的全球一体化,中国企业不仅面临着国内企业的竞争,还要和国际跨国公司竞争;同时,在金融危机逐步深入的大环境下,我国企业也面临多方面的挑战。金融危机造成的影响逐步深入,世界各国企业在这场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影响下都经历着极大的挑战,诸多知名跨国集团都以减薪裁员、缩小生产规模甚至破产清算来应对。而对于正处在成长中的中国企业而言,无疑也经历着一场巨大的危机。中国企业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应如何变危机为机遇保持自身的发展,势必要进行一场深入的改革来促进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本文就我国企业如何通过企业文化建设提升核心竞争力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所谓企业文化是基于共同价值观之上,企业全体职工共同遵循的目标,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称。当今企业文化的价值愈益为企业界所重视,因为企业文化的体系的建设与形成对于一个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

核心能力就是企业发展的独特技术,开发独特产品和创造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它具有三个明显特征(1)能够为用户带来巨大的价值;(2)能够支撑多种核心产品;(3)竞争者难以模仿或复制。这种能力的拥有对于在当今世界经济体系,市场体系日益完善的商品市场决定了这个企业能否具有生命力,能否获得长远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一】:企业文化的内涵,特质与作用

作为管理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企业文化理论,是继以泰勒、法约尔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阶段,以梅奥、马斯洛为代表的行为管理阶段,以决策论、战略论为代表的管理丛林阶段后管理学发展的新时期。其核心思想之一就是:不仅仅把人看作是“经济人”、“社会人”,更把人看成是“文化人”,它丰富了前者的内涵,是对前者的继承和发展。企业文化应是一个广义的概念,是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自身特色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即使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的总和。其中企业精神文化在整个企业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之源,包括企业价值观以及与之相关的企业使命、企业经营哲学、企业精神、企业愿景、企业宗旨等。

企业文化的特质是指其具有的不同于其他文化形态的独特品质。因为企业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一个子系统,带有组织文化的明显烙印,所以企业文化一方面包含了组织文化独有的特征,另一方面又包含了企业文化对企业的独特影响作用。企业文化不是封闭的,我们从它的发展过程、它与社会文化(主要是市场经济文化)以及它与管理制度、员工、企业形象等的联系和能动作用中,挖掘出企业文化特质的主要内容。企业文化的特质兼有组织文化和社会文化的特点并深受其影响,就其范围来讲,是社会文化的有机组成和亚文化,是社会经济生活的精神表现。

对于作为支撑社会经济发展的企业而言,企业文化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其一,“塑造人”的作用。人是文化的产物,不同文化塑造不同类型的人,企业文化作用于企业,培养出企业需要的人,可以使人学到进行生产经营及管理的知识、经验,使人树立崇高理想。

其二,导向作用。由于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员工的共同的价值观、目标,因此,它对任何一个员工都有一种无形的强大的感召力,把员工引导到既定的目标方向上来,始终不渝地为实现企业目标而努力奋斗。

其三,辐射作用。企业文化通过产品,精神,工宣传等途径对社会有扩散的作用。即把企业良好的精神风貌辐射到社会,对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等产生积极的影响。

其四,激励作用。企业文化的激励是一种内激励,它给员工提供一个良好的心理环境,使员工享受到精神的满足和快乐,激发其努力工作;为员工塑造一种良好的人际交往环境;给员工提供充分发挥聪明才智。

其五,约束作用。它通过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规范而发生作用。受企业文化熏陶的员工

如果对企业所承担的社会责任和目标有深刻的领悟和理解,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

【二】企业文化体系的形成,企业文化的建设存在的问题

既然企业文化的建设对于企业核心竞争能力的提升具有这么重要的问题,那么怎么建设企业文化,如何形成自己的企业文化,在企业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有哪些应该注意的问题呢?

目前,部分企业文化建设方面还很不平衡,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1,对企业文化建设认识不足。部分企业领导对于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认知不深,没有站在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看待企业文化建设,因此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视不够。

2,对企业文化建设定位不准。长期以来,部分企业对企业文化的内涵没有很好地研究,特别是没有结合企业实际和其在市场中的定位,提出具有自主特色的,符合企业战略思想、企业品牌的企业文化建设的具体内容。

3,企业文化建设内涵不深。例如,我们周围一些企业将企业文化仅仅理解为贴贴标语、喊喊口号便是搞企业文化,没有将企业文化与企业发展战略统筹考虑,没有把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紧密结合起来。

【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措施

1,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是必须提高对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因此,在建设企业文化过程中,要通过学习、培训、宣传等多种形式,使广大员工对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形成共识。特别是要在加强领导层对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上下功夫,使各级领导充分认识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及其不可估量的巨大作用。

2,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础与保证是科学、规范的制度体系。实践证明,成功的企业往往具有完善的制度体系的企业,正是这些制度在规范、约束着职工的行为。我们要将企业文化的精髓贯穿到各项规章制度中去,把企业文化的内容转化为企业的规章制度,融入企业管理中,使之真正成为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可缺少的内容。

3,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企业凝聚力。企业发展的主体的是人,是员工、是客户,只有坚持“以人为本”才是真正的优秀企业文化。

4,发展是硬道理,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要坚持以发展为导向,孕育企业精神。企业文化的构建要适应企业发展战略,为企业发展服务,而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的精神支柱,因此优秀的企业精神也要与企业发展战略相适应,相结合。

5,以回报社会,服务消费者为企业信仰和企业价值观,树立优异的企业形象。企业形象是一个企业在社会公众及消费者心目中的总体要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必须有符合其特点的优秀管理制度,使员工既有企业精神的导向又有企业制度的规范。取之于民,回报于民。

综上所述,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对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加强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任务,需要进行坚持不懈的努力,需要动员各方面的力量,充分利用一切宣传教育渠道,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方式方法,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整体形象水平,提高员工整体素质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王鹏

工商管理072

7.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七

党的十八大提出, 文化实力和竞争力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标志。中国企业联合会近年来积极致力于企业文化建设的探索和组织推动工作, 通过举办全国企业文化年会, 表彰全国企业文化建设突出贡献人物、全国企业文化优秀案例和优秀成果, 搭建企业文化交流平台, 在全社会发挥了良好的示范导向和辐射带动作用。

1 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新脉动和新特点

我国企业文化建设在实践中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和成就, 正在朝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企业文化的方向积极迈进。其主要共性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文化理念突出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

在新的时代背景下, 企业更加注重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 遵循发展先进生产力的方向, 与时俱进开展企业文化创新, 更加强调对国家、民族、社会、员工、顾客的使命感与责任感;突出体现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经营意识;同时, 赋予企业文化科学发展的内涵, 注入和强化以人为本理念、绿色低碳理念、现代服务理念、诚信经营理念及社会责任理念。企业根据实际发展需求在精神领域的创新,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企业中的具体延伸和生动体现, 能够引起员工在感情上共鸣、在思想上认同、在行动上拥护, 真正成为支撑企业进行价值判断、战略选择、行为走向、处理利益关系的根本依据。

2、企业文化建设更加注重与管理的深度融合

企业更加注重推动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的目标和重点紧密结合, 与微博、微信、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深度融合, 形成决策、执行、监督、考评、奖惩一体化的企业文化落实机制, 确保企业价值主张渗透在日常管理和各种仪式中, 体现于制度设计、修改、实施的全过程, 让员工潜移默化地感受、接受并融汇到企业所倡导的文化中。

3、企业跨文化融合的能力不断增强

很多企业高度重视文化融合对于保证并购重组顺利推进、国际化经营、集团化管理的重要作用, 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方式的文化融合模式, 通过凝聚文化共识提升企业优化整合能力。一是通过文化融合提升企业跨国经营能力, 二是通过文化融合保障并购重组顺利推进, 三是通过文化融合提高集团化管理水平。

2 我国企业文化发展面临的任务和挑战

当前, 我国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前所未有。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 我国社会生产力基础更加雄厚, 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大幅提升;正在推进的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 为国内市场开辟了广阔空间;与世界经济的深度融合, 有利于我国企业在全球范围配置资源, 尤其是技术、人才及国内稀缺资源。但同时也要看到, 目前我国经济的结构性矛盾和发展方式问题依然十分突出, 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加剧, 内生性增长动力不足, 国内产业同构化、同质化带来的恶性竞争、产能过剩的局面仍未根本扭转。要解决我国经济运行中的矛盾和问题, 破解发展难题, 根本途径是深化改革, 推动经济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李克强总理强调, 改革是我国发展的“最大红利”, 要“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 形成新动力。”

对此, 我国企业要努力顺应变革调整的大趋势, 以坚定的信心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 积极主动地转变发展方式, 特别是随着我国参与全球竞争的成本优势逐渐削弱, 以及由第三次产业革命引发的全球性产业变革, 要求我国企业必须迎难而上、奋起直追, 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通过战略调整、业务重构、价值链延伸和经营模式创新, 寻求新的增长极;通过深化内部改革、创新体制机制, 增强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企业要适应新变化、新趋势, 形成新动力, 需要特别注重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和支撑作用。企业文化作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深深熔铸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方方面面, 不仅深刻影响员工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组织情感, 而且规范引导企业的发展方向、经营方式和组织行为, 是企业凝聚力、创造力、执行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源泉。对于一个企业来说, 要实现健康成长和持续发展, 企业文化是其中最持久的决定性因素。据统计, 10年前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 现在已有三分之一淘汰出局、销声匿迹, 留下的三分之二企业, 其中有寿命在百年以上的企业, 这些企业之所以有生命力, 原因就是它们拥有优秀的企业文化, 能够通过企业文化的不断优化和创新, 引领支撑企业成功进行战略转型、技术创新、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因此, 新形势下高度重视并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既是我国企业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内在要求, 也是全球竞争新格局下重塑竞争优势的根本途径。

3 新时期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重点

针对当前我国企业文化发展的趋势、热点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 根据新形势下企业发展的任务要求, 并结合本届全国企业文化年会主题, 在此愿与大家就如何开展企业文化建设交流如下几点体会:

1、培育创新意识, 增强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和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战略支撑, 要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企业提升创新能力, 首先需要不断增强创新意识, 始终保持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 通过引导创新行为促进创新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 把智慧和力量凝聚到创新发展上来。一是把创新意识培育和企业转型升级结合起来。二是把创新意识培育和企业技术进步结合起来。三是把创新意识培育和企业品牌管理结合起来。四是把创新意识培育和企业管理提升结合起来。

2、坚持以人为本, 提升企业文明素质

人力资源是企业最重要的资源。人在工作中所体现的道德行为、职业素养、精神风貌等综合品质和修养, 是企业文明素质的集中体现, 也是企业发展的力量源泉。因此, 企业文化建设说到底是人的建设, 是通过无形的精神力量激发人的主动性、提高人的自觉性、增强人的责任感, 进而提升人的价值创造能力。一方面, 要立足关心人、尊重人、成就人, 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和创造性。另一方面, 要立足培养人、教育人、塑造人, 大力提升员工素质和能力。

3、强化责任担当, 树立良好企业形象

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骨干力量, 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保证。因此,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应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在追求效益的同时协调好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实现企业发展与经济、社会、环境的综合价值最大化。大量实践表明, 凡是积极履责的企业, 往往能够赢得员工和社会的尊重, 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欢迎, 从而为企业营造良性和谐的发展环境, 提升企业形象和品牌美誉度。新形势下, 企业全面提升履行责任的能力和水平, 不仅是重要的时代潮流和商业规范, 也是树立良好形象和提高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一是承担对消费者的责任, 为市场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产品和服务。二是承担对员工的责任, 不断激发全员奋斗动力。三是承担对社会的责任, 积极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四是承担对环境的责任,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8.企业文化建设与提升国有企业竞争力论析 篇八

一、企业简况

福建省汽车运输有限公司(简称“闽运”),隶属福建省交通运输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获中国道路运输资质企业百强强、2011年成为全国首批获得交通部客运一级经营资质的七家企业之一,是省国有道路运输骨干企业、省百家重点企业、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连续十四年被省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连续四届获得省级文明单位。

自新闽运组建以来,在继承老闽运文化建设的基础上,积极探索企业文化建设之路。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闽运不断完善企业识别系统的设置,推进企业文化理念的培育,不断深化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建设,以企业共同的价值观凝聚发展正能量,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推动企业战略转型,实现稳步发展。

二、推进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建设,外化企业文化特质

企业视觉识别系统属于物质层面企业文化范畴,它是形式最多、层面最广、效果最直接的信息表达和形象塑造手段。其基本要素有:公司名称、标志、旗帜、标准色彩、公司网页、办公及接待用品、建筑物与环境等。十二五期间,闽运制定了《企业文化手册》,并按照其对各要素的应用与表现进行了全面检查,以严格的标准化语言和系统化的视觉符号对外强化企业形象,对内形成浓郁的企业文化气息。同时制定了《闽运场站建设标准化方案》,统一场站的规划布局、装修风格、场站标识等,提升旅客出行便捷和舒适性,打造现代化、人性化文明窗口新形象。

三、推进企业文化理念培育,凝聚发展正能量

企业理念是企业的指导思想,是指导企业确立具有个性的经营理念和价值体系的集合体,它影响着企业及员工的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闽运以旅客、货主为关注焦点,提出了“服务无止境,闽运伴您行”的经营理念和“您的需求就是闽运人的追求”的闽运精神。闽运把2014年确定为“企业文化宣贯年”,将宣贯企业文化与宣传企业发展战略、经营目标结合起来,积极倡导和发挥先进文化的导向、激励和凝聚作用,把全体员工的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企业的战略目标上来,引导全体员工的观念与行为同提升闽运的竞争力同频共振,对内统一员工队伍思想,发挥企业文化在企业管理中的“软实力”作用,凝聚企业发展的力量;对外塑造企业良好形象,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影响和拉动我司整体工作实现新突破。

四、深化企业文化体系建设,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企业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即重在实效、重在建设,推动企业文化建设与经营管理工作“一体化”,将其作为企业党建工作的重点互通互联,不断深化包含安全文化、服务文化、管理文化、经营文化在内的企业文化体系建设,从而实现企业价值观落地,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朝着企业价值观导向前进。

(一)以构建安全文化推进精细管理

安全文化的目标不仅是指标数据的完成,更多的体现在员工的行文状态和思想意识上,其形成的过程必然是思想上的认知—思想上的纠正—行为上的改变—行为上的达标—矫正改变他人—相互提醒监督—安全大环境的形成—企业安全目标的实现—企业安全理念的持续优化—企业安全行为的不断升华。做好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出行安全,是企业工作的重中之重。这几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企业的安全生产指标都远远低于上级下达的安全指标,并多次接受交通部的安全检查,得到了上级领导的充分肯定。闽运注重从源头上把好安全关,健全安全管理机制,严格驾驶员准入规定,认真落实驾驶员岗前培训,开展“我是安全宣讲员”比赛。所有客运车辆全部安装GPS车载终端,完善GPS安全监控平台,与福建工程学院、交通厅通信中心等单位联合开展的“车联网与智能交通信息服务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项目,被列入福建省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并获得“2012年全国交通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评审一等奖”。严格的安全管理长效机制,保持了良好的安全生产态势,也为广大市民安全出行提供了坚实保障。

(二)以构建服务文化提升品牌形象

转变经营理念,丰富活动载体,强抓服务质量管理,通过开展涵盖服务设施、服务规范、服务承诺、服务督查考核等内容的专项整治活动,加强企业服务品质的提升;通过举办“道德讲堂”、“中国梦”主题宣传活动,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宣传教育,弘扬福建精神,并积极参与道德模范、“最美人物”、“身边好人”等评选活动,加强职工思想道德建设;通过开展“学厦航、打造优质软环境作表率”、“学台塑、选树典型、 对标定位”、“劳模、先模员工走基层”等活动,提升服务意识;通过承接历届“海交会”、“海峡论坛”等大型展会运输保障任务,提升服务管理水平;通过组织开展农民工“温馨返乡公路行”、“高考直通车”免费送考活动,奉献爱心服务;通过传统佳节为旅客送汤圆、送月饼等活动,倡导温情服务。同时,广泛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宣传普及时代新风,提升社会美誉度。比如:支援一线开展劝烟导乘、帮扶旅客活动;到社区、公交站点进行卫生保洁、环保宣传活动;开展倡导文明出行、文明餐桌系列活动;开展“邻里守望”系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参与文明社区共建,帮扶、慰问困难家庭,探望孤寡老人;积极响应省直工委“美丽乡村,省直机关在行动”志愿植树活动;参加“义务献血、关爱他人”公益行动等。被省直机关文明办评为2012-2014年度无偿献血先进单位。各类主题活动由内而外,强化了服务意识,提升了服务品质,促进企业道路客运服务、旅游客运服务、城市公交服务、出租车服务等品牌体系的形成,并取得了累累硕果。“十二五”期间公司驾驶员林德忠荣获福建省首届“安全文明驾驶人”称号,还涌现出一批省市劳模、“十佳公交车驾驶员”、“十佳出租车司机”,“省三八红旗手”,“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三)以构建管理文化规范制度运行

面对市场的发展,闽运构建起了包含道路客运文化、旅游客运文化、城市公交文化、汽配维修文化、资产经营文化、后勤管理文化等在内的管理文化构架,在此基础上引导企业完成了战略转型。企业文化推广执行,是企业文化体系形成后的落地环节。今年是我司导入三项管理体系的第十三个年头,从一开始我司实施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三项管理体系的贯标工作,到连续通过了ISO9001、14001和GB/T28001的认证,促进了企业管理制度化和经营决策科学化。企业管理文化体系的核心即是构建企业文化能力模式,开展企业执行力和领导力建设工作,制定实施提升措施,多年来闽运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员工综合培训,安排职工参加在职学历教育,定期举办站务业务、驾驶技能、财务管理、机务管理、内审员培训、在岗职工继续教育学习等各类培训和后备干部培育等,提高员工的综合素质能力以及领导干部的管理能力。

(四)以构建经营文化应对市场竞争

为更好的适应市场发展新常态,闽运在实际业务流程中,注重创新,注重信息化建设,形成快速响应的柔性文化,实现企业及时抓住有利于企业发展的机遇,规避企业发展的风险。一是倡导绿色运输的经营理念。闽运率先在省内投放LNG清洁能源公交,与新闻媒体携手开展“环保公交闽运先行绿色出行周公益活动”,深化绿色公交建设。每年开展“节能宣传周”活动,通过发放宣传册,举办知识培训、知识竞赛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积极倡导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理念。连续三年荣获“全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先进企业”,是全国唯一一家入选3个全国节能减排示范项目的运输企业。其中“液化天然气客车的规模化推广应用”项目还获得2013年全国交通运输企业管理现代化创新成果三等奖。二是将互联网+的思维融入到生产经营中。依托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实现在线、实时、远程和智能服务的升级。快速响应的柔性文化能够使企业以积极开拓、敢于探索、勇于创新的精神在信息化浪潮中维持正确航向。持续科技创新,推进公交智能化建设,实现了公交智能终端“斑马线提示”、GPS全程实时录像并与智能调度系统连接、智能报站、移动手机刷卡支付等新技术应用,使车辆调配更加科学合理,乘客更加舒适安全。

上一篇:心理危机干预学习心得下一篇:四川职业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