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见习基地申报报告

2024-08-16

就业见习基地申报报告(精选6篇)

1.就业见习基地申报报告 篇一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报告

基层工作部

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共青团服务青年就业创业的一项重要举措,对帮助青年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为企业搭建选人用人平台,营造关心、帮助青年就业创业的浓厚氛围有着重要意义。09年上半年以来,团市委积极响应团中央号召,充分发挥团的社会化动员优势,积极整合团内外资源,广泛发动,多方争取,在符合条件且意愿积极的各类企事业单位中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一、多渠道挖掘建立见习基地。团市委一是充分发挥组织网络优势,充分发动市区两级直属企事业单位的团组织,在本单位各个部门下发见习需求意向表,并积极争取单位领导支持,在本单位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二是广泛联系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青联委员、杰出(优秀)青年企业家、农村青年创业致富带头人等先进青年代表,通过向全市青商会会员企业发布邀请函,从中选取有接纳见习青年意愿和能力的企业,成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三是依托全市各大中专职院校之前和企业建立的实习渠道,选取有意愿的企业成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今年以来,全市共建立市级以上基地90个,提供见习岗位1981个。

二、多平台发布宣传见习岗位。团市委充分整合自身资源,一是利用太湖青年网、青年人才网等团属网站,做好岗位信息发

布工作;二是在青年人才报上成立见习岗位专栏,定期发布见习岗位需求;三是依托全市40个基层青年服务中心,发动社区、村团干部和大学生村官,将见习岗位信息发布至社区和村的宣传栏,并定期更新。

三、多阵地确保见习人岗对接顺畅。人岗对接工作是“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的重点和难点,是决定见习工作成败的关键。团市委一是利用团的组织覆盖优势,积极发动市(县)区、高校团组织,及时掌握本地区内有见习需求的青年情况,将其推荐至见习基地;二是依托下属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在原有招聘会基础上设立见习招聘专区,并定期举行就业见习专场人企对洽会,组织广大青年与见习单位进行面谈。今年上半年,全市已协调帮助713名青年到岗见习。

四、多举措确保见习青年权益保障。团组织是广大见习青年的权益代言人,要确保青年进入见习基地后的正当权益保障。团市委一是按照属地原则,将全市90家见习基地分配到各团县区委,由团县区委定期走访见习基地企业,督察青年见习情况;二是在团市委与每家见习企业签订协议的基础上,确保每位到企业见习的青年必须也和企业签订协议,并依托青年人才服务中心的信息员队伍,在日常调研企业用工需求的基础上,了解在该企业见习的青年情况。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还要清醒的看到,当前我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工作仍然存在着一些薄弱环节和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部分基层单位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工作重视不够,建立基地热

情不强,岗位发掘不够充分;个别单位见习岗位信息及青年上岗情况报送不主动、不及时;没有把见习基地工作活动和团的组织建设紧密结合,对处在见习岗位上的青年缺乏有效的吸引凝聚等等。因此,在下一阶段,团市委将继续贯彻落实团中央相关要求,紧紧围绕服务青年就业创业主线,扎实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努力在人岗对接、跟踪服务等关键环节上有新的提高。重点将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进一步完善基础工作制度。一是坚决贯彻团中央《关于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指导意见(试行)》和《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实施细则(试行)》,在调研各见习基地的基础上,制定《无锡市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考核标准》,进一步规范见习基地建设、岗位对接、跟踪服务等基础工作。二是建立见习基地联络员和信息定期通报制度。每月对全市各见习基地的岗位信息、上岗见习情况进行详细统计,报团市委基层部并公布统计结果,及时掌握全市就业见习工作动态,督促各基地提高工作主动性和自觉性。三是建立督导检查制度,由各区块和重点条线团组织负责人组成督导组,不定期选取一定数量的见习基地抽查调研,加强经验交流,促进各项工作的有效落实。

二、进一步加强见习基地建设工作。一是在上半年基础上,继续在青商会、高校实习企业中选取有见习意愿和吸纳见习青年能力的企事业单位,推进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二是利用宣传媒体手段,在社会上广泛征集有意愿成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企事业单位;三是依托市青年人才服务中心,从中心

30000家会员企业中广泛征集见习需求信息,择优建立“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三、进一步加大人岗对接力度。在依托市青年人才服务中心,定期举行就业见习专场人企对洽会的基础上,一是抓住大中专职院校秋季学期开学的有利时机,到无锡各院校开展见习岗位进校园活动,组织在校大学生,重点是刚刚升入大四的、有见习意愿和需求的大学生与见习基地企业面谈;二是开展见习岗位进社区、苏北行活动,进一步扩大见习岗位对社会青年和外地青年的覆盖。三是由高校团组织牵头,各专业院系团组织具体负责,与见习基地企业协商,争取集体式、定向式到见习基地见习。

四、进一步强化见习青年在岗服务。见习基地要严格按照见习协议,为见习青年提供基本生活保障,加强岗位技能培训,着力促进青年在有限的见习期内增强本领、增长才干。见习基地要根据不同见习青年工作内容,制定《青年就业创业见习活动方案》,按月份制定见习工作目标。有条件的企业可为见习青年分配有工作经验的师傅进行传帮带和为青年提供顶岗培训机会,增强青年的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企业所属团组织和企业联络员要切实发挥吸引凝聚见习青年的作用,提高青年的见习热情。

“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工作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艰巨的系统工程,既是共青团服务党政中心工作的具体表现,也是促进青年成长成才的现实要求。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在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组织分工中找准位臵,针对青年就业的具体需求和各个环节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遵循市

场经济准则,探索建立长效机制,建立共青团与各类市场主体在促进青年就业方面的稳固联系与合作关系。充分发挥团组织的网络优势,统筹协调城市、农村、学校、企业共青团之间的协作关系,把有限的资源用足用好,帮扶更多的青年实现就业创业,为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2.就业见习基地申报报告 篇二

“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旨在解决航空职院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增加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实践的机会, 有效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通过广泛动员社会资源和争取航空企事业单位的积极参与, 为毕业生提供与专业、能力相匹配的就业见习实习机会, 在兼顾用人单位和毕业生的利益基础上, 一方面缓解毕业生就业压力, 帮助毕业生积累工作经验, 培养锻炼毕业生工作能力, 为今后就业创造条件, 形成一种关心、帮助毕业生就业的浓厚氛围;另一方面为航空企事业单位搭建一个选人用人的平台, 也缓解部分航空企事业单位人员紧张状态。

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至今, 已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在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的同时,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基础上, 发展了行业认证模式、短期培训模式、产学结合模式、订单合作模式等。但如何为社会培养真正具备职业特色的实用性技术人才, 如何有效实现毕业生就业等方面还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因此, 提出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模式。就业见习实习制度在国外取得了成功, 但在我国实施以来, 由于毕业生人数的增加以及就业见习实习模式的不完善, 就业见习实习制度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质疑也越来越多;另外就是没有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所需要的基地建设, 没有把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放到重中之重, 工作中缺乏深入探讨。对工作思路、方法和路径把握不准, 工作成效不明显;还有就是就业见习实习岗位数量较少, 就业见习实习岗位质量不高, 服务毕业生就业创业的覆盖面有待拓宽。从学校到企业, 从理论到实践的对接是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重要任务, 也是价值所在, 但目前一些基地中提供的就业见习实习岗位未能使毕业生真正得到锻炼, 岗位多以技术含量低、繁杂、临时性为特征, 使毕业生感到意义不大, 参与热情不高, 就业见习实习基地与服务就业对接率较低。

2 选题意义与研究价值

近年来, 到航空企事业单位就业的大中专院校毕业生逐渐增多, 用人单位有了较大的选择面。由于航院高职毕业生缺乏工作经验, 不能用以往工作经历作为参考, 仅靠用人单位与毕业生的面试取舍, 难以选择到适合、满意的员工;而且对培训新进毕业生所需的大量的时间和经费投入也使得大多数企业更愿意聘用具有一定工作经验的求职人员。这将会引起企业用人成本的增加和人才资源的流失, 同时不利于航院高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开展。对于毕业生来说, 只有通过深入航空企事业单位亲身体会, 才可能选择自己真正适合的岗位, 获得宝贵的工作经验, 但航空企事业单位对个人工作经验的要求却常常限制了毕业生获得工作经验的途径, 影响了毕业生向“航空人”转变的过程。为了给航空企事业单位和毕业生之间提供更多相互了解的机会, 解决航空企事业单位用人与毕业生求职之间的矛盾, 吸引更多航空职院毕业生到航空企事业单位就业, 本着“互惠互利、各方受益”的原则, 成立“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

3 理论依据

200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的通知 (中办发[2005]18号) ;2006年人事部、教育部、财政部、劳动保障部、国资委、国防科工委联合发出了《关于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的通知》, 对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作出部署;2009年4月, 我国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资委、工商总局、全国工商联和共青团中央也制定下发《关于印发三年百万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计划的通知》, 来缓解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以“互惠互利、各方受益”为基本原则, 构建航空企事业单位与航空职院毕业生之间的绿色桥梁。形成一套适合航空职院毕业生发展的工作机制, 提升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存量的综合水平, 为实现“航空报国, 强军富民”的宗旨, “敬业诚信, 创新超越”的理念, 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撑。

4 研究目标和内容

经过2年的建设, 建成一批覆盖航院各专业的不同类型的“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其中机电类专业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20个, 非机电类每个专业不少于2个。

组建“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领导小组, 统筹规划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 协调解决双方合作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开发“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根据不同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和具体岗位的要求, 航空职院毕业生认真按照航空企事业单位的规章制度参与岗位的工作和学习, 主动了解该企业的企业文化, 工作业务, 技能学习等。发挥自己所学, 认真实践, 本着“互惠互利、各方受益”的原则, 与企业和谐相处。见习期间, “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工作小组和有关见习单位将为进入企业见习的毕业生配备一名带教人员, 定期进行交流、辅导和指导。见习期满后, 由“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颁发“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就业见习证明给航空职院毕业生, 并将其个人资料收入“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 由人才中心向航空企事业单位推荐。

5 研究思路和方法

本课题研究的总体目标是“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平台, 坚持以就业和社会需求为导向作为基地建设的指导思想, 进行基地与专业一体化建设, 实现建设“品牌基地、一流基地,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目标。建立校企之间新型的协作机制, 从而建设稳定、多元化的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 使毕业生的见习实习经常化、制度化, 切实提高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本课题首先以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10级毕业生为调查对象, 在2010级毕业生中开展调查和访谈, 试图了解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结合毕业生的实际, 客观深入地分析问题的根源, 并且以发展的眼光来解决具体问题, 同时有针对性地提出培养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适应社会能力的策略, 力图促进“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进一步发展。

5.1 文献研究法。

在研究前期, 密切关注当前国家关于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 积极收集关于航空企事业单位资料。

5.2 行动研究法。

在研究中期, 重视实践和探索, 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实践活动, 协调资源, 与有意愿、有能力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合作, 为参加就业见习实习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生提供职业培训与劳动场所而构建一种系统工程。

5.3 个案研究法。

在研究过程中, 通过选择一家航空企事业单位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研讨及个案分析来探讨如何在提出加强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建设、学生的道德教育、劳动观念教育和社会形势教育, 提高毕业生就业能力。

5.4 归纳总结法。

通过“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的研究和分析, 找出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主要问题与不足, 明确研究方向, 为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职业能力提高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保障, 加强毕业生的道德教育、劳动观念教育和社会形势教育, 创建一条良好的就业渠道。

5.5 经验总结法。

在研究后期, 要撰写研究报告、论文, 不断提炼经验, 探索规律。

6 实施步骤和措施

6.1 实施步骤

第一步:进一步收集分析国内的文献, 了解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现状, 查询有关数据, 研究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理论基础, 整理课题研究资料。

第二步:实施研究。

(1) 课题开题:1) 课题开题前, 明确课题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的基础上, 课题组成员分工, 确定各子课题研究人员和任务。2) 课题开题后, 着手子课题研究。

(2) 采取各种措施多渠道积极与航空学院与航空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 基地建设要以点带面, 点面结合:建设重点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20个以上, 再以此为基础向外辐射, 构建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网络;综合基地为主, 专业基地为辅;综合基地要求该基地所依托的单位规模较大、业务较多、员工业务水平较高。

(3) 逐步公开发表相关论文, 提出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对策建议。

(4) 筹建《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网页》。

(5) 着手研究报告《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撰写。

第三步:研究总结。作好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研究的总结评价工作。完成论文公开发表和课题研究报告, 收集完善有关课题佐证资料, 做好课题结题鉴定的准备工。

6.2 实施措施

6.2.1 通过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 使校企达到互惠的目的, 从而使基地成为航空学院与航空企事业单位之间建立合作关系的纽带。

6.2.2 设计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航空企事业单位资格审查制度和选择标准。实习企业的资质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实习质量, 所以, 学院要挑选管理规范、适应专业特点的航空企事业单位建设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重视质量, 严格把关。作为固定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的单位, 应该具备以下条件:管理规范, 有着深厚的航空企事业单位企业文化, 能够为毕业生提供示范行为;员工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较高, 能够指导毕业生的实践操作;有着较完善的就业见习实习的培训体制, 能够提供足够的实习岗位 (10人以上) , 配备足够的指导人员;在一定程度上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

6.2.3 建立一套评价就业见习实习质量的指标体系。学院要与企业密切合作, 不断完善实习过程, 提高实习质量。

6.2.4 开发“航空企事业单位人才信息库”, 协调用人单位、毕业生和院方三方利益, 确保产“航空高职学院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基地”建设方案切实可行。

参考文献

[1]《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J].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05, (9) .

[2]《我国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制度》[J].中国人才, 2006, (7) .

3.就业见习基地申报报告 篇三

2008年底,中央政府决定从2009年起,用三年时间组织100万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2009年1月19日,共青团中央公布了首批“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这批基地将提供59802个见习岗位,更多的就业岗位也将被陆续推出。这个政策对于即将就业的中国青年们意味着什么?又将给他们带来怎样的人生选择?

建立青年就业新基地

记者现场感受了一次见习面试,主角是联大商务学院的应届生付兆聪与国家开发银行派来的面试官。这是北京市团委组织见习计划中的小小一环,却呈现给我们一个透视这个庞大计划的独特视角。

面试官:见习工作只有短短几个月,之后并不代表你将被录用。那么,你能否坚持完成见习工作?

付兆聪:(有些犹豫后)会履行协议,完成见习工作。如果我见习期间确实找到合适的工作,违反见习协议会否有相关的处罚?

面试官:单位会根据事先签订好的见习协议来处理。如发生争议,在双方商议、学校调解未果的情况下,可提请辖区法院裁定。单位会尽量录取能够保证每周5天在岗、可以完成见习工作的学生。

付兆聪:谢谢,我会争取见习机会。如果见习期间找到合适的工作,我将权衡自己的处境,然后做出选择。

短暂的面试对话透露了付兆聪的希望与担忧,她的希望在于这是一次难得的就业机会,担忧则是自己能否最终留下来,见习期间的权利能否保障。

“你感觉自己能够留下来吗?” 付兆聪回答说,“我尽量争取吧,希望自己能够留下来。毕竟现在工作太找了。”她还告诉记者,没有北京户口给她在找工作方面增加了不少困难,所以对于这次见习的机会十分珍惜。

此时,更多通过面试的大学生们则已经开始自己的实习生涯。

办公桌上,办公用品一应俱全。看着这些与公司其他员工并无两样的办公用品,小孟暗暗告诉自己“认认真真做好自己的工作,学到自己该学的东西”。这是实习生小孟在北大纵横管理咨询公司实习的第一天,她参加了一个公司高层管理人员会议并做会议记录,还协助相关部门做了另一个会议的会务工作。

小孟的实习机会同样来自于团中央推行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计划。她是公司从收到的119份简历中选用的第二名见习生。

“我要争取留下来,在我来到的第一天已经下决心了!”她自信地告诉记者。“如果到时候留不下来怎么怎么办?”面对记者的问题,她脱口而出:“那也没有关系,起码收获了一份难得的经验啊!”

同样幸运的还有焦静,她是中国人名大学的学生,这个学校一直以学生不愁工作而闻名。为找工作焦头烂额的焦静,通过“青年就业创业见习计划”成功获得了一家信息咨询公司见习生的岗位。她告诉记者,短短两周见习时间已经让她这个职场新萝卜头觉得没有白来。整理基础信息,与公司客户联系沟通,辅助正式员工工作,组织筹备“纵横沙龙”,她在一步步熟悉了解见习单位,见习单位也在实际工作中熟悉了解她,她期待着收获更多。

来北京找工作的大学生小冯说出了他们共同的想法:“不少用人单位要求一年以上实践经验,应届毕业生只能被拒之门外。可在校时如果想参加公司的培训,还要交上千元的培训费。找不到工作前,能有这不花钱增长实践经验的机会,何乐而不为呢?”

据全国青年就业创业培训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唐军旗介绍,自2月10日以来,报名投简历的既有大中专学生,也有下岗职工,学历从专科、本科到研究生都有。现在要从已收到的400多份简历中选择100多人参加3月初开始的两次面试。“给更多人见习的机会,让更多人来锻炼,是我们这次筛选的原则。”

团中央见习计划的有关负责人则表示,为大学生提供见习岗位,既着眼于帮助大学生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创业能力;同时也为企业搭建了选人用人的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自己所需要的人才。大学生也可以充分了解企业,增强对企业的认同感,有利于提高双向选择的成功率。

政府“埋单”,企业“试工”

北京金伟工贸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主要生产汽车零件的制造型企业,该公司综合管理部负责人张斌向记者介绍,他们在此次“团中央见习基地”中提供了15个见习岗位。尽管金融危机影响了公司,但是在选择见习者时并没有降低要求,首先要综合素质好,其次专业技能要强、实践技能过硬。“见习者也不能眼高手低。”张斌补充说,“见习者主要到生产一线,从基层做起,这对以后做管理有帮助。见习者表现优秀的肯定会签约成为正式员工,作为经济回暖后企业发展的人才储备。”

另外,他们也还有着自己的小九九。招聘没有经验的大学生,就意味着培训成本的增加,而现在经济大环境不好,企业要控制成本,所以招人自然会要一些熟手。“我们招一名大学生,在3-6个月见习期内,政府给他每月发一些生活补贴,这就等于是为我们减少了培训开支。”

通过见习提升就业能力,的确是许多毕业生的兴趣所在。不过,他们更“贼”的想法则是争取见习后能够留下来。尽管选择见习多少出于找不到工作的无奈,但这毕竟给他们提供了直接与企业接触和展示自我的机会。见习,在他们心目中,更接近于就业的“跳板”。

这种想法并不是一厢情愿。北京市团委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企事业单位报名参加见习基地遴选之所以十分踊跃,究其原因,不乏通过接纳毕业生见习发现可用人才的考虑。

北京智联公司董事长李进飞的话印证了这种判断,他告诉记者:“这些学生经过见习,有了一定的经验,录用后可直接上岗;而且经过一段时间接触,公司对他们的人品、工作态度都比较了解,比从外面招的人用着放心!”

然而,有些毕业生对“见习基地”的误解也让一些企业哭笑不得。对于“见习计划”,这些知名企业拿出来的见习岗位很有吸引力,然而毕业生们最关心的就是能否“苦尽甘来”,在培训结束后顺利留下来。在与见习单位面对面交流时,毕业生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你们最后留用的比例是多少?”一听不能留下来,很多人掉头就走。

中国人民大学团委书记张国富告诉记者,对于见习基地,学生有一种误解,认为见习培训和岗位培训是一码事,没有招聘计划的单位就不愿参加活动。但事实是,见习单位的职责是培养学员的工作能力,提高就业竞争力。在见习培训过程中,学员与单位并不建立劳动关系。为了保证见习的效果,政府规定了一定的稳岗率,也就是说很多青年人都有留用的机会。

各地政府发力,共推见习基地

2009年1月11日,共青团中央正式开展“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计划,并在春节前公布了首批59802个见习岗位。地方各级团委也积极响应,形成了由中央到地方共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的政策网络。

记者从共青团山东省委了解到,为促进青年就业创业,山东省各级团组织将积极搭建平台,到2012年将建成1500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和200个学士后流动站。其中,学士后流动站是山东独创的工作品牌,经过五年的运作,已产生一定的社会影响,服务对象是应届或毕业两年内尚未落实工作单位的大学生。为响应团中央的政策,山东决定在今年扩大规模,招收更多的学士后参加见习工作。

上海早在2002年就已经开始实施“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帮助社会青年实现就业。今年的“青年职业见习计划”将更倾向于帮助大学生参加职业见习,2009年,凡参加职业见习的应届生,政府将按最低工资标准的60%给予生活费补贴,每人每月576元。

“以前政策不允许机关事业单位作为见习基地,但今年,政府将放宽政策,允许事业单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见习岗位。”上海团市委副书记陈凯向记者表示,今年官方将首次把事业单位纳入见习基地准许范围,并增加大型国企的数量。而在此之前,官方主要提供民营、外资企业见习基地。2009年,上海青年见习基地预计将增加1000多家,总数有望达到3000家。

湖北省则展开了“帮扶就业双千工程”,为返乡农民工和应届大学毕业生分别提供1000个就业见习岗位。由于湖北是农业和教育大省,今年全省仅回流返乡农民工超过60万人,全省应届大学毕业生也达40万。针对这个特点,湖北省团委不仅增加了大学生见习岗位,而且十分重视为返乡农民工提供就业见习岗位,其中包括建设500个乡村业务代办点,建立长期的业务代理商关系;提供乡镇营业厅营业员、乡镇设备维护员、乡村流动服务车司机等岗位500个。

其它各个省市也陆续推出了丰富多样的“青年就业创业见习计划”,为青年人的就业创业提供了强大的政策支持。

大学生“受宠”,谁来关注农民工?

据北京团市委的统计,目前已提交申请北京市见习岗位的人员比例中,青年农民工占3.4%,下岗失业青年占2.3%,已毕业未就业大学生占38.6%,应届毕业生占55.7%。相对于大学生们对于见习基地的热情,青年农民工们鲜有报名。这一方面是由于大部分青年农民工缺乏有效获悉信息的渠道,另一方面也由于参加见习计划的企业很少有见习岗位提供给他们。

小王是从山东来到北京打工的青年农民工。他来北京打工已经连续三年了,一直在一家公司里当保安。当今年过往春节回来,却发现自己原来工作的公司已经不再需要保安了,小王于是决定先租着房子慢慢找工作。

当记者问到小王是否知道“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时,小王连连摇头。当记者详细向他介绍之后,小王却没有信心,他告诉记者“这些工作大都是给大学生们的,我们又没有文凭,也没有什么技术,怎么可能有这个机会呢?”当问及是否希望能够参加时,小王说“当然想参加了,因为毕竟可以学些经验,而且还有留下来的可能。”

然而,过些天当记者再次联系小王时,小王却表示根本没有适合自己的见习岗位,而且第二批见习基地也看到了,上面都是各个大学团委联系的企业单位,他作为农民工根本没有见习的机会。

也有一些农民工在见习基地中寻找到适合自己的见习岗位,却因为种种原因放弃了。小刘刚刚利用春节的闲暇在老家结完婚就匆匆忙忙赶回北京了,然而他却发现工作比自己想象的还要难找。

当他看到北京市团委推出的“青年创业见习基地”名单时,惊喜地看到里面竟然有自己适合的机会。然而,当自己报名参加面试时却被告知,见习工作并没有全额工资,见习的薪酬也仅仅能够养活自己。这让小刘犯了愁,刚刚结婚的他需要挣钱为刚刚组建的家庭积累储蓄,而见习的薪酬显然并不能使他满意。最终他只得放弃这份难得的见习机会。

通往就业之路

并不是每一名参加见习的青年都能在见习单位就业。对于很多人来说,收获除了暂时的安稳,就是那一纸见习鉴定。可是,这一纸鉴定,能够承受他们将其作为“敲门砖”的期望之重吗?

河北经贸大学的小李就表示出对见习的担忧:“现在我最担心的是,见习经历能不能同实践经验真正挂钩。如果现在见习了,以后就业时用人单位对见习经历并不承认,那你还不是干着急?”

毋庸讳言,在用人单位真刀真枪地干上几个月,对毕业生实践经验的“扫盲”是大有裨益的。但对参加见习的青年而言,三个月的见习虽然成为了就业的缓冲期,增加了实践经验,但三个月之后等待他们的又是什么,不得不考虑。

零点研究咨询集团日前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大学生获得实习经历的学生总体过少。报告指出,与国外每个大学生平均实习2﹒7次相比,中国学生仅有11﹒7%有实习经历。 有学者认为,虽然当前政府为大学生提供了不少实习岗位,但并非长久之计。建立促进大学生实习、见习的长效机制,才是提高大学生实践能力,最终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方法。而那些青年农民工难以找寻适合的见习岗位也是各地政府不得不考虑的难题。

问题只能在发展中解决。一个充满生命力的事物,总要经过不断完善才能更好的发挥它的作用,“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也正在不断完善中成为青年人就业的一处新驿站。正如燕山大学毕业生小刘所言:“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找工作实在太难了。正是见习计划给了我们一个新的选择,一个新的希望。”

4.哈尔滨见习基地申报材料 篇四

一、见习基地申报条件

(一)具有一定规模,经济社会效益较好的在哈企事业单位。

(二)企事业单位有吸纳就业见习意愿,并具有适合高校毕业生的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性质的就业见习岗位。

(三)具有规范的内部管理制度和工作规章制度,有一定的培训场所和师资培训力量,能够在见习期间(一般不超过一年)对见习高校毕业生进行正规有效的培训管理

(四)具备健全的劳动安全卫生条件,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能够对见习高校毕业生进行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并提供符合国家规定的劳动防护用品。

(五)能够按规定为见习的高校毕业生提供部分生活补助,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或其他保险(见习期间不能与见习生签订劳动合同)。

符合上述就业见习基本条件的企事业单位,经单位自荐或主管部门推荐,均可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就业促进处申报。

二、申报材料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申报表》;(二)申报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单位名册;(三)单位营业执照或法人证书复印件;(四)单位简介和单位电子版宣传图片;(五)见习基地的培训条件及师资情况说明;(六)见习基地及见习高校毕业生管理办法;(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承诺书。

5.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 篇五

辽宁团省委书记曹爱华说,建立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是发挥团组织整合社会资源的能力,促进青年就业创业的重要举措。凡可为青年提供2个月至6个月的就业见习周期,提供10个以上见习岗位的企事业单位即可授牌,就业参考《辽宁建立684个“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下级团委也可以向上级团委申请授牌,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20个以上岗位,可申请省级团委授牌;在一个见习周期内提供30个以上岗位,可申请团中央授牌。

辽宁团省委同时借助新媒体,开通了共青团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网站和咨询热线。目前,在网上有约500家企业注册,网站日点击量超过7000次。每天可接到青年、企业咨询电话上百个。

6.就业见习基地申报报告 篇六

乙方:渭滨区人才交流服务中心

甲乙双方经平等协商,就合作建立渭滨区人才中心“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单位)”事宜签订本合同,以资双方共同遵守。

一、合作目的

第一条 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单位)”,目的是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为其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能力创造条件,为企业选人用人提供支持,促进企业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合同期限

第二条 本合同期限为一年,自年月日起至合同期满是否续签由双方协商确定。

三、合作方式与内容

第三条 甲方在合同期限内,与乙方合作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基地(单位)”。第四条 乙方根据甲方需要的专业、岗位和数量,及时组织相关毕业生到甲方进行见习。

第五条 见习期间,见习生的见习活动和工作由甲方安排管理,乙方予以协助。

四、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六条 制定内部就业见习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指定就业见习指导老师,出具就业见习鉴定报告,与毕业生签订见习协议。

第七条 安排见习生具体见习岗位,按时足额发放就业见习生活补贴。有条件的单位为见习人员见习期间的食宿提供便利:提供基本的劳动条件和劳动保护用品,保障见习人员见习岗位的安全。

第八条 负责见习生在岗期间的管理,要求见习生遵守甲方各项规定。

第九条 见习单位应通过就业见习积极录用高校毕业生到本单位就业,优先安排零就业家庭困难的合格见习毕业生留在本单位工作。

五、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第十条 乙方协助甲方对见习生进行管理,加强见习生政治思想教育和安全教育,督促见习生保守甲方商业秘密和遵守甲方有关规章制度:安排专门人员对见习生见习情况进行联系和跟踪,发现问题及时与甲方沟通,共同协商解决。

第十一条 甲方凭《陕西省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登记表》、《高校毕业生就业见习协议书》、《就业见习花名册及生活补贴发放表》,毕业生有效身份证、毕业证复印件报乙方确认后,乙方为见习生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及时向甲方划拨政府补贴。

六、合同生效及相关事宜

第十二条 本合同经甲、乙双方授权代表签字并加盖甲乙双方公章生效。

上一篇:员工上下班考勤制度下一篇:禁毒动员讲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