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精选9篇)
1.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一
国库会计核算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论文
一、问题
1、资金清算方面:国库资金清算由过去的“行库往来”方式转变为包括现代化支付系统,国库内部往来在内的清算方式,国库作为独立的交换点,参加同城票据交换,这就使得国库直接处于资金清算第一线。
2、系统网络方面:一是计算机病毒风险。目前,国库核算系统通过MT系统向上级国库报解,这种半开放的网络模式极易使处在中心的国库核算系统受到病毒侵害。二是系统的内部控制功能不足。主要表现在系统对参数设置、科目属性、比例等不能实现自动审核控制,仍需人工操作。
3、监督管理方面:一是监督管理对象过于狭窄,基本上停留在对纸制的帐簿、报表、凭证的事后监督。二是国库监管职能弱化,国库部门在实际监管中,只能行使监督和建议权,而没有相应的处罚措施,特别是单一账户体系的`建立,改变了原有的库款支拨方式,然而与之相应的监管职能却没有得到加强。
4、内控制度方面:一是计算机、网络技术在国库业务中广泛运用,电子信息、电子票据的大量出现,现有制度还没有对这些业务形成较明确,全面的规范,一定程度上使国库业务的信息技术运用存在制度盲区。二是岗位设置与国库人员不足之间的矛盾,如果按新的操作规定要求,各地国库人员配备将严重不足,势必造成兼岗现象普遍存在,某些内控制度将形同虚设,会计核算的质量和风险防范会大打折扣。
二、建议
1、坚持以人为本,提高国库人员综合素质。经常性开展业务培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培养出一支政治素质高、原则性强、懂业务、善管理的国库队伍。同时,定期分析国库人员思想动态,克服麻痹思想,增强风险意识,切实防范国库资金风险。
2、完善内控制度,规范业务操作。通过制定、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把业务处理过程中差错的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把国库业务的全过程和所有风险节点都置于管理制度之中。
3、实施有效监管,化解国库风险。国库监管不仅限于事后监督,更应加强事中监督,同时国库监管不能仅限于帐平表对基础环节,而应把核心放在国库资金风险上,加强对国库规章制度执行的监督,利用现代化的管理手段,增强国库监督的力度。
2.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二
关键词: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对策
近几年, 经济管理体制的改革促进了农村经济的高速发展, 管理人员不仅要规范自身管理能力和管理水平, 也要建立更加健全的管控制度, 提升财务管理的稳定性和科学性。但是在实际项目运行过程中, 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和制度成为了影响财务管理工作的根本原因, 相关人员要对其提升重视度, 从而助力农村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人员思想意识淡漠
农村多数地区的财务管理人员由于受到自身素质和知识能力的影响, 本身对于财务管理项目的了解并不多, 眼界和能力也十分有限, 这就导致其在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项目中缺乏主动性, 甚至是出现管理混乱的问题。另外, 由于村干部本身思想意识淡漠, 对农村财务的会计核算工作只是留于表面, 缺乏对管理项目的认知, 就导致整体工作质量和实际工作效率下降。也就是说, 地方财务管理人员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项目缺乏清晰的认知和重视, 就导致该地区整体管控机制和水平下降[1]。
(二)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事务操作制度缺失
要想实现整体财务运行结构的完整, 就要保证制度运行完整, 但是, 部分农村地区缺乏有效的会计核算制度, 也就导致整体项目运行结构发生严重缺失, 没有相关部门能针对具体问题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还有些村级会计部门并没有配备较为正规的专用发票, 也没有对相关工作建立具有针对性的验收管控环节, 就导致款项进出管理机制形同虚设[2]。由于管理制度的缺失, 直接影响了农民的实际利益, 不仅内部构造结构较为松散, 整体项目运行控制结构也非常片面, 农村财务管理组织缺乏对财务部门重要性的认知, 甚至是导致财务管理人员的职能被弱化, 也是导致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项目失去应有效力的主要原因[3]。
二、优化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的对策分析
(一) 提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人员的思想认知
管理人员要针对具体问题建立具体的管控措施, 从根本上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 提高其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项目的认知, 积极贯彻落实国家的相关规定, 确保整体组织结构和项目运行框架贴合时代发展的社会需求。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日常管控工作中, 确立农村建设发展的新目标, 积极践行会计核算制度以及财务审计制度, 提升管理时效性的同时, 确保经济政策结构的有效落实。另外, 管理人员要发挥自身的学习力, 吸纳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 积极构建更加完善的会计核算体系, 从群众基础出发, 实现整体管理效果的升级。也要在实际工作中, 积极践行现代化财务管理行为, 切实按照岗位责任制度规范财务行为, 建立一支具有高素质高水准的财务管理团队。
(二) 健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的管控机制
在实际工作运行过程中, 地方财务管理人员也要建立健全完善的大会决策制度, 确保民主化管理框架。并且要集中完善村部的会计核算机制, 建立健全完整的管控机制, 保证财务管理干部能积极贯彻会计制度, 实现财务工作的顺利践行, 从根本上提高规范管理项目的实效性。另外, 财务管理人员要针对实际情况建立科学且合理化的资金管理制度, 确保集体资产的增值, 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收益和社会收益。除此之外, 要想充分践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制度, 就要集中精力健全农村财务审计的监督约束机制, 确保整体管控工作在规范化标准流程内有效实现[4]。管理人员可以利用审计部门对财务支出以及基础建设项目的财务数目进行综合审计, 将其工作质量和经济责任结合在一起, 提高财务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全局角度实现财务管理体系的健全完整。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 要想优化运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机制, 就要建立健全完整的规范化运行机制和管理手段, 在强化监督机制和管控措施的同时, 提高地方财务管理人员的基本素质, 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 为农村财务框架优化运行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冯淑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核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企业改革与管理, 2014, 14 (08) :202-202, 203.
[2]黄智妍.关于规范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会计核算的探讨[J].中国集体经济, 2013, 14 (36) :16-18.
[3]任延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土地资产会计核算的思考[J].中国经贸, 2014, 14 (04) :155-155.
3.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三
一、学校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主要问题
1.会计集中核算方法不够统一
我市在2002年8月建立教育系统会计核算中心,2002年11月在全市全面推开,在各个街道设立一个教育会计核算中心,但至今全市各分中心核算模式、内部管理方式,职责分工、报销口径尚不统一,缺乏统一的规章制度对会计集中核算进行规范。
2.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本身的缺陷
① 财务管理、会计监督职能的削弱。会计监督的对象更多地体现在原始凭证取得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上,会计核算中心办公地点和经济业务发生地的差异,导致经济业务的合法性与真实性难以保证,就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虚开发票,假购实物到核算中心报销;收费不入账,私设小金库等。② 单位内部制约机制的削弱。自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设立了“报账员”,使原来由会计、出纳、票据管理员等承担的不相容职责变为一人负责,缺少了本单位内部财务制约环节;另外单位报销时核算中心虽然会进行审核,但只能看票据的审批手续是否齐全和票据是否合法,却难以了解经济事项的真实性,把关不得力,造成了更大的内部失控现象。
3.政策概念上的认识模糊
由于缺乏统一的法规制度对会计核算中心进行规范,导致政出多门现象的形成,学校对会计工作和财务管理之间的关系认识模糊,出现了不同的观点:一些学校认为,财务进入会计核算中心之后,一切收支由核算中心审核把关,业务由中心办理,账册由中心保管,学校和单位不需进行严格审核,明显出现报账员的依赖性和不负责任现象,出现“三不管”的现象。
4.报账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学校对“报账员”的配备重视不够,让出纳甚至从没有接触过财务的人员担任。由于不是专业会计人员,对财务制度缺乏深入了解,对会计科目分类不清,支出分类不准确,对原始票据缺乏规范和正确的审核,时常将不规范的票据送到核算中心。报账单填写不完整,会计报表看不懂等现象时有发生。不能全面了解学校的经费使用情况和结余,不能准确向领导提供会计信息和决策依据。对年初单位预算编制、年终决算分析更是无从下手,更不能发现核算资料的正确与否,从而失去了对单位和学校财务全面有效的管理。
二、采取的主要办法与措施
1.正确处理好学校财务管理和会计工作的关系
实行集中核算并不意味着核算中心全面替代学校的财务工作,核算中心所行使的主要是核算和监督职能,及时向学校反馈会计信息。学校仍是财务管理主體,是会计工作的法人。校长仍然是执行《会计法》的法定负责人,一切经费仍需校长审批签字,学校资金筹集,经费预算、资产管理、债权债务的偿还和清理等职能仍然不变。核算中心要摆正自己的位置不错位,监督不越位,管理不缺位,将加强监督管理和搞好优质服务相结合。需要强调的是学校要认真履行财务管理职能,认真执行财务制度,配合核算中心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确定专人审核原始凭证,报账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办理报销手续。“
2.加强财务监督管理,健全内部制约机制
会计监督是会计管理工作的灵魂,否则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就失去意义。首先要按照制定的《学校财务管理制度》和学校编制的预算认真对原始票据加以审核,对不合格、不合理的票据不予受理。由于核算中心对一些票据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也难以判断,因此要统一报销程序和口径:大型支出必须是校务会议通过,购买办公用品必须附清单等。收费方面,必须做到实际收费学生人数与账面上人数一致,学校的一切收入及时、足额入账。其次是要求各学校提高财务透明度,定期公布经费使用情况要,让全体教职工参与财务管理和监督。三是核算中心每学期对各学校收入和支出进行一次全面分析,在各校之间进行横向比较,这样可评价出一所学校经费使用效益,合理还是不合理。年末要对核算单位的财务状况作一个总体分析评价,列明一年的收入、支出、结余情况,并与往年相比的收入、支出进行比较及财务管理方面尚存在的不足,明确努力的方向,促使街道的教育经费能更合理地使用。
3.加强收费票据管理
实施集中会计核算后,学校直接到教辅室领取收据和发票,用后自行到教辅室报结。这样就有可能出现统一发票填开后收入未入账、票据已结报的情况。核算中心也无法全面核实统一发票和学生收据的入账情况。必须要求所属各校每月领取发票后须到核算中心进行登记,填开后再到核算中心进行逐本核销,中心核销人员在每本发票存根上注明已入账字样,并签章,然后再上报财政部门核销,以杜绝学校票据使用不规范,导致“小金库”的产生萌芽。
4.加强专业业务知识的培训
报账员业务水平的提高,对于整个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工作将起到重要作用,必须要求各所属学校做到:①在职财务人员在规定的期间内参加财政部门举办的财会培训班学习,在规定时间内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对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负责的,在规定时间内未取得《会计人员从业资格证书》的,建议调离财会工作岗位。② 举办不同类型的财会培训班:如会计电算化、会计科目分类、会计报表分析、单位预算的编制、决算的办理等与日常工作工作相关的培训班,不断提高报账员的业务水平,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化教育财会队伍。③出台《报账员业务考核办法》,对各学校的报账员进行业务考核,并安排专项奖励资金评优推先,作为教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
三、完善学校会计集中核算的想法和建议
(1)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教育核算中心主要的日常工作是资金支付和会计核算,然而如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定位为一个记账机构是不妥的,更要着重会计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充分发挥财务监管职能,加强资金支付的事前控制,以规范学校支出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因此必须扭转将核算中心视作单纯的核算机构的观念核算中心,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变。
(2)开通领导查询系统和远程报账系统。要建立一个高效的运转机制,必须立足于电算化和网络技术,用现代信息手段来处理日常工作。开通领导查询系统,可使单位及时了解财务收支情况,增进核算中心与单位之间的信息交流。为从根本上解决单位会计人员往返结报的工作量,同时也减少核算中心的工作量,提高支付效率,开通远程报账系统势在必行。
(3)完善财务管理制度,确保资金、财产物资的安全。要加强财务管理,规范会计行为,制度是重要保证。要根据《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的要求,结合本单位自身管理需要,建立健全相应的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岗位职责制度和考核制度,明确责任和权限。建立单位内部牵制制度和财务处理程序,财务机构内部要做到钱账分管,分工明确,责任清楚。完善收支审批和稽核制度,明确审批和稽核的权限、程序、责任。
(4)细化学校年度预算编制,加强支出管理。各学校年初编制的预算,要根据事业发展需要与财力可能合理编制支出预算,支出预算必须详细具体,细化到各个项目,确保科学性和合理性。学校必须严格执行预算,核算中心在预算指标范围内办理各项资金支出业务,对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出,核算中心有权予以拒付,确保单位预算的有序执行。
会计集中核算是我国经济转型时期针对当前需要所采取的一项措施,目前尚处于摸索阶段,一些问题的存在是不可避免的。但只要我们进行不断探索,学校实施会计集中核算这一管理体制将会逐渐健全和完善,促进教育事业的更大发展。
参考文献:
[1]邓晓辉.关于完善教育系统集中核算制度的思考.现代商业.2011(14).
4.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四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完善我国公共财政体系,实现国库集中支付制度的一项改革措施。它的实施与运作标志着会计管理体制改革的新突破,是对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新形式,符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从机制上和体制上把财政监督贯穿于财务收支活动的全过程,对推动党风廉政建设、改善经济环境和从源头上预防和遏制腐败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澄城县为例,对会计集中核算运行的具体情况作以分析探讨。[本文章来源于-http://]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现状
xx县县级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成立于2001年6月1日,为财政局下属副科级事业单位。统管对象是:县委、县政府各部门、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及县级各直属机构、各人民团体。资金范围包括:财政拨款、专项拨款、预算外资金、其他收入,按照单位收支自主权不变,资金使用权不变,财务管理权不变,实行“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执行《会计法》、《预算法》、《行政单位会计制度》、《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事业单位会计制度》。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主要作法
1、撤销单位账户,设立会计核算账户。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开设各单位分户,实行“统一管理,分户核算”,由财政局和县人民银行负责统一办理销户和存款余额划转手续。
2、会计档案资料实行集中管理。纳入集中核算后,各单位的会计档案由核算中心统一保管、编目、立卷、归档。
3、取消单位会计机构,实施报账员制度。单位撤销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设置专职报账员,负责向核算中心申请支款、经办单位财务收支具体业务。核算中心根据单位业务量的大小,分别核发了备用金,用于报账员支付单位零星费用。
4、办理工资直发。核算中心在对财政供养人员及工资标准进行清理的基础上,实施工资统发,核算中心为每位干部职工在银行设立工资账户,按月将审核后的工资打入工资卡。
5、统一财务公开。会计核算中心定期向有关单位提供会计报表和财务分析,并统一办理财务公开。
(二)会计集中核算的职能
会计集中核算是融会计服务和管理监督为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基本职能是:在纳入集中核算单位的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和财务自主权不变的情况下,由会计核算中心代理各单位行使资金结算、会计核算职能,同时又行使财政资金的监督职能。对各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采取“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实行“一厅式办公,柜台式作业”。纳入单位的各项资金收支由核算中心严格按规定和相应的科目列入预算,实行预算内外资金统管。会计集中核算模式是通过建立专职的会计核算机构,由专业化的会计人员,运用现代化的会计处理手段和科学规范的会计处理方法,集中办理各单位的会计核算和监督业务。具体运作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会计业务的决策者与执行者分离,会计人员的隶属关系也与单位分离,解决了会计人员“顶得住站不住,站得住顶不住”的问题,会计业务处理由各单位处理变为核算中心处理,制止了作假行为。二是财务审批与会计监督分离,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财务审批权由单位行使,会计监督职能由核算中心行使,具体审批人与实际操作人实行分离,形成双重制约机制。三是会计资料的存放管理与单位分离,进一步健全了监督制约机制。四是会计业务处理实行公开,每项会计业务的处理,至少要经过单位经手人、财务审批人、报账员、核算中心审核会计、记账会计和总会计等六个环节,整个处理过程又是在“一厅式办公、柜组式作业”的运作方式下进行,知情范围扩大、运作过程公开,形成“阳光作业”,从运作机制上有效遏制了舞弊行为。[本文章来源于-http://]
(三)会计集中核算取得的效果
1、强化了财政监督力度,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取消了各单位自设的银行账户,由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为各单位设立分户,并预留单位付款印鉴。预算内资金由财政拨入各单位的基本账户,预算外收入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先入预算外资金财政专户,再按规定拨到各单位的账户上,使预算内外资金由过去的分散管理变为集中管理。有效解决财政资金调度紧张的问题,增强了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同时,通过对单位每笔资金的审核,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督,保证每笔资金按预算、按项目使用,提高了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
2、夯实了会计基础,强化了会计监督。会计集中核算的实行使财政监督的阵地前移。报账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许多报账员经常事先向核算中心询问有关经济业务的合理性和合法性及有关支出的开支标准,有效地杜绝了乱支滥用,有效遏制了违法违纪行为发生。
3、推动了会计人员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使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等从单位分离出来,改变了会计人员“站得住的顶不住,顶得住的站不住”的被动局面,增强了会计核算与会计监督的独立性,使会计人员能够坚持原则,站稳立场,对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大胆监督,解决了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等问题,大大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4、核算中心的成功运行为部门预算和政府采购改革、国库集中支付纵深发展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核算中心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的风廉政建设,优化经济发展环境的重大举措。其次,要加大财政形势、财经法规政策和《会计法》的宣传工作,转变思想,克服单位“甩手掌柜”的错误思想,使其真正认识到:单位行政领导人仍是单位会计行为的责任主体,必须对单位的会计行为负法律责任。在加大宣传力度的同时,要努力提高会计人员的服务水平,将监管寄于服务中,多向核算单位做好政策宣传,加强沟通联系,理顺与核算单位之间的关系。只有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各单位、各部门和社会各界才能理解、配合和支持集中核算工作。
(二)强化监督,实现从单纯核算服务型向监督管理型转变。中心会计既要向核算单位负责,认真搞好日常会计核算,及时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同时更要向政府财政和《会计法》负责。核算中心一方面要严格按照财经纪律办事,关口前移,变事后监督为事前监督。掌握单位正常经济活动情况,参与单位的经济决策和预算编制,定期组织报账员学习财经法规,听取单位建议和意见,最大程度地避免核算业务判断上的误区。另一方面要更新监督观念,建立一个有效实施会计监督的运行机制,改善监督环境。加强同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进行联合检查监督,重视社会监督作用,切实强化会计监督,真正发挥源头治腐作用。
(三)规范制度建设,强化预算约束力。一是要制定一个适应性强,便于操作的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使会计核算中心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如:将业务招待费实行与公务费挂钩办法,控制在一定总额之内,超过部分征收政府调节基金;对于福利、补贴、奖金的控制,可以分两部分:⑴国家政策允许发放部分如防寒防暑费、国家公费员考核称职以上一个月基本工资奖、误餐费等,可按标准发放;⑵对于各单位制定了目标管理考核办法,有合法收入来源可在一定标准内发放,超过部分征收政府调节基金。二是要强化预算约束力。过去单位预算外资金就像一匹脱缰的野马,没有约束力,不管收多收少,都有绝对自主权。要加强其约束力就是一方面将要预算外资金纳入预算内管理,真正做到所有权属政府,使用权属单位,管理权属财政,从根本上限制单位开支的随意性。另一方面是单位财务收支必须依照《预算法》规定执行,不得随意超预算范围。三是要规范专项资金的管理,首先要加强专项资金的跟踪问效,建立层层负责的责任追究制,对于挤占挪用专项资金的,不管任何理由均要追究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其次是根据专项资金的性质,应适当安排一定的业务管理经费,以便于专项资金的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四)推进部门预算改革。严格按照公共财政要求,扎实推进“零基预算法”,制定科学合理的支出定员定额标准体系。配套制度的建立应根据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由纪检、监察、审计和财政部门联合调研、制定、修订。标准的设计应根据单位对资金的客观需要和财力可能,同时兼顾单位的实际支出和目标任务的调整,接待标准及个人补助部分根据区域消费现状予以调整,以有效解决集中核算中的监督尺度问题。
(五)提高会计人员素质,加大违纪违规处理力度。会计集中核算后,对核算单位的监督由过去的事后监督变成了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监督,这就要求每一个会计人员必须具有较高业务素质,不仅要加强对财政法规的学习,熟练地掌握和运用,而且要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善于从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了解掌握核算单位的财务收支情况,及时敏锐地发现核算单位财务收支存在的问题,帮助核算单位提出合理化建议。会计核算中心要与纪检、监察、财政、审计加强配合,把握被核算单位违纪问题处理的原则性,发现轻微的违纪问题,可要求核算单位自行纠正,对违纪严重或知错不改的,要向有关部门反映问题。
5.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五
【内容摘要】会计集中核算在我国一些地区已进行多年,对于预防腐败,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具有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不足。本文对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建议。
【关键词】会计 核算 问题 对策
新的千年之初,针对财政资金分散管理使用,会计监督乏力,挤占、挪用、截留、浪费、违纪违法现象等问题,全国大部分省(市、区)从改革体制和机制入手,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以切实加强财政资金支出的管理监督。本文试从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三个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一)会计集中核算的背景
长期以来,会计管理监督制约机制不健全,部分单位会计基础工作薄弱,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素质不高,某些单位滥收滥支、挥霍浪费、贪污挪用公款、违法犯罪、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秩序混乱等问题十分严重,给国家和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改变这种现状,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一些地方,如江苏苏州的佣直镇,湖北襄樊市和利川市等便从改革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入手,实行会计人员委派制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会计委派制形式有多种,从全国范围看,其形式主要有:在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中实行财务总监制,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中实行村账乡(镇)管制,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实行集中核算制和直接委派制,在一些大的单位实行内部委派制等。从这个意义上说,县乡会计集中核算是会计委派制的一种形式。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是为了加强财政资金收支管理和监督,规范会计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为构筑公共财政框架,为其他财政改革提供操作平台而服务的。
(二)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的运行模式
会计集中核算制度是一种融会计服务与管理监督于一体的新型会计管理模式,其载体和外在表现形式就是会计核算中心。通过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对一定范围的部门、单位实行会计集中管理、集中核算,它直接隶属于财政部门,由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集中管理。
会计核算中心的核算制度是以代理制为基础,取消了被纳入核算单位的会计机构、会计岗位、会计人员及银行账户等。在单位资金所有权、使用权不变,财务资金审批权不变的前提下,将被纳入单位的会计日常核算、监督及资金管理权等工作移交给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承担。单位仅保留报账 员作为联系单位与会计核算中心的纽带与桥梁,进行日常报账、登记相应的辅助备查账簿等工作。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按照“集中管理,统一开户,分户核算”的办法,对被纳入核算的单位办理资金结算、会计核算等业务。所谓“集中管理”是指会计人员集中管理和会计业务集中办理,对被纳入核算的单位经费开支实行集中支付,日常经费开支实行备用金。“统一开户”是指各单位原来在各家金融机构开设的存款账户一律取消,由会计核算中心在银行统一开户。“分户核算”是指为了满足单位财务自主权、资金所有权和使用权不变的要求,在总户下采取按单位名称、资金性质分别开设各单位分户的办法,谁花钱进谁的账。
(三)会计集中核算的意义
1.强化了财政监督职能,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和预防腐败现象发生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前,我国对行政事业单位经费采取的是一种“财政分配,单位包干,分散核算”的会计管理模式,即各个单位都有其各自的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进行分门别类的核算,其支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单位行政领导对财会机构和会计人员的干预较为强烈。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被纳入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一切收支都通过核算中心一个账户进出,进行会计统一核算,核算中心有权对各单位的收支事项和凭证进行合理性、合法性审查,对不符合政策、法规规定及超标准的收支和 凭证可以要求纠正或补办手续,可以拒付,使财政资金的使用管理由事后监督转为事前监督和事中监督,实现了财政全方位和全过程监督,使各单位遵守财经纪律的意识明显增强,杜绝了一些不合理开支,遏制了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的发生。
2.增强政府宏观调控能力,促进集中财力办大事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各部门各单位不再保留银行账户,其资金全部集中在会计核算中心的单一账户上,改变了以前资金分散在各单位的现状,有效地防止了挤占、挪用、坐收坐支现象的发生,有利于财政部门对资金加强统一调度和管理,实现了对资金的统筹安排,集中管理,增强了政府宏观调控能力。
3.提高了会计信息质量
会计核算中心的工作人员一般都是通过公选调录的业务素质较高、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会计人员,并且运用电脑实行了会计电算化,严格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进行核算,从技术层面上保证了会计核算的质量,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信度。另外,会计核算中心工作人员组织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一般都归财政部门,与被纳入核算单位没有任何依附关系,主观上没有造假的必要和压力,从主观意识上保证了会计信息的可靠。
4.实施会计集中核算后,使会计人员的人事权、考核权、工资发放 及业绩评定权从单位中独立出来,由财政部门对会计人员直接管理。一方面使会计人员具备了依法独立理财的环境,可以大胆抵制各方面尤其是被纳入核算单位行政领导人对会计工作的干预,真正成为会计法规制度的执行者和监督者,保证国家各项财经法规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另一方面,由于割断了会计核算中心会计人员个人利益与被纳入核算单位经济状况的联系,大大降低了会计人员成为单位内部人员的可能性,也增强了会计人员进行监督的自觉性,从而能更好履行监督职能。
5.提高了会计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前,各单位的财会工作,是在单位内部的财会机构内由财会人员单独进行的,财会机构仅对单位和单位负责人负责,纳入会计核算中心实行集中核算后,许多行政事业单位的财会业务都在一个中心一个大厅进行,其财会工作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大大增强,同时会计核算中心除向被纳入核算单位报送财务资料外,还要以一定的形式在财务公开栏中公开各单位财务收支状况,大大方便了单位职工和社会各界对单位资金状况、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监督。
6.精简了机构和人员,降低了行政管理成本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行政事业单位不再保留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只保留一名报账员,大大减少了财会人员,节约了经费开支。同时,也使各 单位原有会计人员从烦琐的会计核算工作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财务管理工作。
7.促进其他财政改革工作
首先,促进财政预算改革。会计集中核算与部门预算之间存在着相互促进的关系,表现在一方面会计集中核算中心接受支付申请的依据是预算指标,没有预算指标或超预算指标的支付申请,会计中心有权予以拒绝;另一方面,核算中心为部门预算的编制提供了准确的信息和基础资料,也促使单位严格执行预算,保证其支出的有序性、计划性。
其次,为政府采购的纵深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建立会计核算中心后,政府采购资金可以由会计核算中心统一支付,资金直达供应商,减少了中间环节,杜绝了回扣等问题,加速了资金周转,既保证了专款专用又提高了资金的使用效率。
其三,确保了“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的实施。由于实行单一账户体系,行政事业单位不再保留银行账户,各单位的行政事业收费及罚没收入都纳人中心统一核算,有效地防止了执收执罚单位隐瞒坐支现象的发生。
其四,为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打下了基础。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制度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是财政部门当前公共财政改革的两项重要内容,其目的都是进一步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和加强会计监督,有利于财政资金的统 一调度,降低财政资金的运行成本。会计集中核算的顺利实施和稳健运行,为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二者实行结合也是有可能的,其理想模式应是会计集中核算型国库集中收付制度。
二、会计集中核算存在的问题
任何改革特别是经济领域的改革都是对旧的既有利益格局的调整,都没有既定模式去照搬照套。正因为如此,才会在实践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和不足,作为会计人员管理体制和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方式发生重大改变的会计集中核算同样如此。
(一)会计主体及责任划分不清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行政事业单位日常记账、算账等会计业务处理发生了空间转移,由单位会计机构移至会计核算中心进行。由此产生两个问题,一是谁是会计主体,是纳人核算的行政事业单位,还是会计核算中心?人们对此还没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二是如果出现会计信息失真、账实不符,财产物资流失及违法经济事项等问题,到底应该由单位负责还是由双方负责?在追究会计责任时,很难界定双方责任,势必形成单位与中心的推诿扯皮。
(二)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财务管理职能的弱化
一直以来,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与会计工作都有密不可分的联系。绝 大多数单位都是由会计机构来履行财务管理职责。也正因为如此,会计机构的名称不是单纯叫做会计科(处)而是叫财务科(处)或计划财务科(处)。可以说财务工作与会计工作是水乳交融状态,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而且,财务工作往往有赖于会计工作的成果一会计信息作为进行投资决策,评判投资筹资方案可行性的重要标准。但现阶段会计集中核算工作依据的是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相分离的原则。从客观上讲,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注销了单位的银行账户,会计核算和监督的职能从原单位分离出来交由会计核算中心异地统一行使,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的脱节,单位有些部门和人员甚至认为会计集中核算后单位财务工作全部交到会计核算中心了,财务人员没有用武之地了的错误认识,因此弱化了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
(三)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会计监督职能,无法保证会计事项的真实性 反映和监督是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监督是经济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撤销单位会计岗位,把单位经济会计工作的直接执行者和知情者——单位会计人员撇到一边,造成会计核算中心远离原始凭证记载事项的发生环境和地点,缺乏对单位经济活动进行直接及时全方位的监督,从而无法保证会计事项的真实性。换句话说,核算中心工作人员可以对原始凭证的合法性、合规性、手续的完备性和内容的完整性进 行审核把关,却不能有效识别原始凭证记载事项的真实性。比如,单位购买了价值上千元的香烟,如果他提供的发票上货物(商品)名称一栏中写的是办公用品,我们是很难发现的,这样便是不真实不合法的支出合法化了,逃避了财政监督。
(四)单位报账员一人多职,身份不明。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后,被纳人核算单位取消了会计、出纳岗位,设立报账员,负责单位日常经费收支,领购管理各种收据票据,负责单位收款收据的开具、收款和结报工作。这样使原来分别有会计出纳承担的不相容职务变为一人负责。有些单位领导认为报账只是打打杂、跑跑腿,有无资格证,有无财会工作经验都无关紧要,报账员随意任命,导致报账员会计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有些领导甚至亲自充当或者让自己的司机充当报账员,到会计核算中心办理报账手续。也有些单位对报账员的待遇地位不予肯定,导致报账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不到充分发挥。
(五)核算中心的定位偏低
从会计核算中心目前运行情况看,会计核算中心整天忙于记账、算账等日常具体事务,会计核算职能得到了很好的发挥,但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很好的发挥,财务管理职能基本上没有发挥,其职能仅定于“核算型”,背离了当初成立核算中心的初衷。(六)会计核算和财产物资管理脱节
集中核算将记账、算账等工作进行了集中,而对实物资产、合同等需要反映的经济事项则分散在单位,造成会计核算与财产清查的脱节,特别是固定资产,会计核算中心只核算一级总账科目,而固定资产账仍由报账员登记,财产物资清查由原单位进行,账实极易出现差错,必然导致会计信息失真。
(七)缺乏可行的统一的开支标准
由于现行的经费开支标准远远落后于实际,各单位经济状况和收支水平又千差万别。给会计人员的实际操作带来困难。比如,现行的差旅费开支标准与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在审核时,灵活性与原则性较难把握,极易造成与各单位之间的矛盾。再如,一些收人较多的单位自立名目发放福利奖金的现象比较突出,经常出现请求支付与拒绝支付的矛盾。
(八)法律依据的缺失
《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第一章三第条明确规定:“各单位必须依法设置会计账簿,并保证其真实完整。第五章第三十六条规定:“各单位应当根据会计业务需要设置会计机构,或者在相应机构中设置会计人员并指定会计主管人员。”这在法律上规定了各单位应当设置会计机构并配备相应的会计人员。现行的会计集中核算尚缺乏法律法规层面的支持。
三、完善会计集中核算制度的建议
(一)明确会计主体,划分会计责任
实行会计集中核算,会计主体仍被纳入核算单位,会计责任仍由各单位自己负责。在纳入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后,经济活动的主体、权力没有变,经济业务活动及财务收支活动仍由单位自主决定,核算中心无权干预。会计核算中心的任务是审核原始凭证,检查其内容是否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会计制度的规定,凭证本身是否合法合规,内容是否齐全,手续是否完备,然后对凭证进行分类、记录、记账、结账,生成报表,向单位提供信息。至于其经济活动是否合法,内容是否真实,会计核算中心无法监督和管理,其责任必须由单位来承担。
(二)提高报账员地位
根据各单位报账员目前所从事工作的性质,应明确报账员岗位为单位的会计,应将报账员,改称“报账会计”,要完善报账会计制度,提高报账会计素质,明确任职资格,并实行持证上岗(持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会计核算中心要加强对“报账会计”的业务培训,使他们真正理解和领会会计核算的操作规程。同时,核算单位要建立内部牵制制度,改变目前“报账会计”集会计、出纳、票管员于一身的现状。
(三)转变会计职能。从核算型向管理型转化。目前,会计核算中心日常主要工作是资金结算和会计核算。然而,如果将会计核算中心仅仅作为一个记账机构是远远不够的,应该对资金支出进行全面的监督与管理,要着重预算执行信息的反馈和控制,如中心工作人员在收到核算单位支付申请后,应确定是否可以支付(即是否符合有关政策),如何支付(即占用何种指标,列支何科目),然后才可以通知银行付款。要使会计集中核算中心由“单一核算型”向“综合管理型”转变。
(四)正确处理现行开支标准与实际支出的关系
现行行政事业单位开支标准与实际支出有较大差距,我们要把握好既坚持规章制度,以达到节约经费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的目的,又要实事求是地处理好实际开支的报销问题,以保证被纳人核算单位正常业务活动的开展。这要求我们既要坚持原则性,又要有适度的灵活性。同时,要尽快从本地实际出发,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经费支出标准在各单位统一执行,从而在制度上遏制各单位在费用支出上互相攀比、滥发钱物的现象。
(五)正确处理单位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关系
实行会计集中算后,单位会计人员原有的筹集资金,正确执行经费预算和财务计划,管理本单位的财产物资,制定本单位具体财务管理办法,参与单位业务活动计划制定,当好领导参谋和助手的职能没有发生变化。但实行会计集中核算,容易造成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监督的脱节。为防 止两者脱节,在目前会计核算中心职能没有做大做强的情况下,单位财务人员除做好本单位的报账工作外,还要继续搞好经费预算管理、固定资产管理,做好财务收支活动分析、总结,根据会计信息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等财务管理工作。
同时,核算中心要注重同核算单位的联系,定期不定期的走出来,深入单位实地加强对账与盘点工作,切实做到账账、账实相符。
(六)改变报账会计的隶属关系。保证会计业务的真实。
可以考虑把单位报账会计的组织人事关系、工资关系上划到会计核算中心管理,使其摆脱对原单位的人身和经济的依附关系,以利于大胆地监督单位的经济业务活动,从而有效防止虚假会计业务的发生。同时,为预防被单位腐蚀拉拢使其成为“内部人”,可以在核算中心内实行定期轮换制度,每隔2、3年就轮换一次。
(七)完善相关法律
会计集中核算的正常运行需要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建议修改《会计法》的相关条文,同时,还要出台新的法规来规范会计核算中心的行为,把会计核算中心及会计人员的职能、权限、义务、同被核算单位的关系用法律形式确定下来,以弥补法律依据的缺失。
(八)加强会计人员管理,强化服务意识 会计集中核算使会计监督的职能在深度和广度上发展到一个新的水平,有利于从源头上遏制财政资金挤占、挪用、截留、浪费等违纪违法现象的发生,但会计核算中心的根本宗旨是为核算单位提供优质服务。因此,一是在实际工作中要强化服务意识,寓监督与服务之中,在服务上狠下工夫。二是要加强对核算中心会计人员的管理,努力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三是要确保资金运行安全完整。四是要广泛听取被核算单位及工作人员对中心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进一步提高工作水平和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王作汉:对完善会计集中核算的几点思考,《教育·教学·科研》
2007年第8期
6.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六
存在会计基础工作不规范问题
今年**市会计信息质量检查单位共有5家,其中有3家为未纳入市会计核算中心进行集中核算,即**卫生院、市粮食购销公司和**房地产公司。通过检查发现,同已纳入市会计核算中心集中核算的教育局和水务处等2个单位相比,**卫生院、市粮食购销公司和**房地产公司等3个单位在会计基础工作中均存在不规范现象,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现金日记账登记不规范。没按规定的会计期间登记入账;个别单位金额登记错误时没有按规定经笔划线更正,而是随意涂改;没有做到日清月结,出现坐支现象。结合前年和去年的检查发现,卫生系统此类问题尤为严重。
二是会计科目使用不规范。部分财务人员对单位业务不熟悉,导致会计科目使用不正确,如宝昌房地产公司将办公电脑费用以开发成本列支和接待费以办公费列支。
三是票据报销手续不完整、不规范。有的发票无经办人或证明人或领导签字审批,有的使用圆珠笔开票,有的发票没有相关单位的公章等等。
四是大额现金支付现象仍然存在。主要集中在接待费、茶叶款、办公用品支出等方面。
针对以上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我局除了根据《会计法》等财
经法规视情节轻重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或处罚和整改外,建议:
一是相关业务主管部门应结合业务工作进一步加强财务方面的管理和监督,特别是对财政资金使用的跟踪检查和问责问效,确保资金使用安全。
二是业务主管部门应针对检查中发现的共性问题,牵头组织开展系统内部的自查工作,并逐条制定整改措施,防范于未燃。
三是切实加大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力度,针对新从业会计人员会计基础工作不扎实等问题,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培训工作,进一步提高会计信息工作质量。
7.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七
一、在旅游企业中强化会计核算及管理的必要性
对于旅游业企业而言, 不断强化自身内部会计审核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可提升旅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效率, 通过统一化、科学化的会计管理制度对于提升企业运作经济性有着十分明确的提升效果;其次为可健全旅游企业的管理制度, 通过强化在会计管理和核算部分的力度, 可帮助旅游企业在会计核算上更加合理化、科学化和规范化, 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最后为符合旅游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求, 全面预算管理是任何一个企业做大做强的必要措施, 而对于旅游企业而言, 要达到全面管理首先就必须在内部会计管理核算上强化工作力度。
二、目前在旅游企业中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1) 会计核算管理理念落后。在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同时, 相关的内部会计的管理标准和规范性却处于严重不足的状态之下, 这也导致了目前很多旅游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理念上较为落后, 难以符合时代的实际需求。具体而言大部分旅游企业在会计核算管理理念上, 仍然使用的是会计账簿以及会计凭证的管理、记录方式, 但是并没有纳入到整体的企业管理体系之中。
(2) 大多数旅游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就目前大多数旅游企业而言, 在会计核算体系上还不健全, 并且在日常会计核算操作上不规范。主要体现在旅游企业在申请的门槛上较低, 因此在管理力度上不足, 监督部门及审计部门的工作都过于流于形式。
(3) 会计档案保管和整理制度不健全。大部分旅游企业在规模上较小, 企业的人员也较少, 致使目前很多企业在财务内部管理工作上十分不到位, 同时还存在着一些管理人员在管理的意识上十分薄弱, 致使在会计相关信息的档案管理上, 没有健全的整理制度, 在会计凭证、会计账簿以及会计报表等诸多方面操作都十分不规范, 这也会导致会计核算工作在开展上难度较大。
(4) 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足。对于旅游企业的会计工作而言, 其工作的主体就是会计人员, 但是目前很多旅游企业在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上严重不足, 在切实的会计工作中只能简单的进行一些会计记账和资金出纳工作, 面对一些复杂的会计核算问题却难以入手。此外还存在部分旅游企业会计从业人员在职业道德方面存在着严重的问题, 在会计工作中可能会出现做假账等违规行为, 这也会影响企业的整体会计工作质量。
三、提升旅游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力度的措施
(1) 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模式。面对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社会的快速变迁, 对于旅游企业而言来实现会计核算和管理质量和力度的提升就必须在思想层面进行改善, 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模式, 并且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将先进科学的会计管理制度引入其中, 进而推动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
(2) 不断健全旅游企业会计核算体系。在旅游企业内部会计核算制度制定上, 必须严格根据企业的现状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设置, 同时在体系的搭建上, 为了体现经济性可以结合现有的会计核算体系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和补充, 减少体系搭建的工作量。
(3) 规范日常会计核算工作。首先需要旅游企业的财务部门对各个环节的款项结算以及先进的旅游款项都给以严格的控制审查, 具体而言可以将现收现付等项目加入会计管理中;其次还需要根据行业的特点, 将退款一项的管理制度给以精准化;再者在企业的发票管理上也需要十分重视, 在发票使用中必须将所有内容都填列完整, 保障后期核算的精准度;最后对期末的收入和成本进行充分确认之后才能正式进行会计的核算管理, 提升会计工作的效率。
(4) 提升会计档案的保管意识。旅游企业强化自身的档案管理工作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首先需要强化在会计管理工作, 规范出档案立卷的标准;其次还需要规范会计核算档案的期限管理标准以及档案销毁的标准;最后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也要提有所提升。
(5) 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作为会计工作主体的会计从业人员, 其综合素质直接影响旅游企业的内部会计审核工作的质量, 因此必须采取合理的措施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具体而言可以从以下几条途径出发:其一, 不断健全会计从业人员的定期考核和交流的制度, 并且依据结果展开相应的培训工作;其二, 可充分应用目前现代化的管理工具。
(6) 多措并举, 促进会计核算方式的创新。任何事物都在变化之中, 对于旅游企业的会计管理工作也是一样, 因此在旅游行业的会计审核方式上也需要不断的创新。企业自身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自主的创新, 也可以充分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 不断提升自身会计核算工作的效率和可操作性。
四、结束语
就旅游企业而言强化会计核算及管理具有提升旅游企业内部财务管理的效率、健全旅游企业的管理制度以及符合旅游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等诸多优势, 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进行观察存在着会计核算管理理念落后、大多数旅游企业会计核算体系不健全、日常会计核算操作不规范、会计档案保管和整理制度不健全以及会计从业人员综合素质不足等诸多问题, 限制着旅游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根据目前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引进先进的会计核算模式、不断健全旅游企业会计核算体系、规范日常会计核算工作、提升会计档案的保管意识、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多措并举, 促进会计核算方式的创新是切实有效的提升旅游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力度的措施, 值得相关部门及企业给以充分合理的使用。
摘要:文章首先介绍了目前旅游企业的发展现状, 进而分析了在旅游企业中强化会计核算及管理的必要性, 以及目前在旅游企业中会计核算与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最后根据目前的不足之处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提升旅游企业会计核算和管理力度的措施。
关键词:旅游企业,会计核算,管理,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潘卫东.新经济形势下旅游企业财务会计现状分析及对策探讨.新经济, 2014 (23) .
[2].陈海红.IPO拟上市旅游企业的会计控制管理探究.中国商贸, 2014 (06) .
[3].刘婷婷, 刘超宇.基于价值链理论的旅游企业会计管理研究.科技创业月刊, 2016 (08) .
[4].王维艳.乡村社区参与景区利益分配的法理逻辑及实现路径基于现行法律制度框架视角.旅游学刊, 2015 (08) .
8.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八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存在问题解决措施
1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合理
在资金的使用上,不建议采纳基数法,因为效率不高。在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编制中,对于开支没有一个准确的概念,导致了盲目的开支,不利于资金的合理使用。年度预算过于频繁以及对预算不能及时的批复,预算的编制和现实的管理不协调,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预算的透明度。加上时间上的仓促,使得预算编制的一些细节考虑不清楚,导致编制的程序十分的简单。事业单位在实际的财务管理中,由于预算编制不够准确合理,导致了计划和实际财政脱节的现象。
1.2 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对于专项资金没有明确的使用范围,使用的过程中没有把握合适的度,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项目开支随意性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往来款项的账面余额占流动资产的比例较高,呆账坏账的情况时有发生;年终或者跨年不能对财务进行及时有效的结算清理,在资金的使用过程中导致出现资金责任不清的现象。
1.3 预算执行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严肃性
在财政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要的约束力和严肃性,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支出管理控制不严、随意性较大的现象发生。支出审批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在预算执行的过程中,由于缺乏严格的审批制度,使得资金开支范围模糊不定,一些资金的用途被随意的改变;一些事业单位对人员经费重视不够,时常出现公用经费被占用的现象。一旦超出预算的资金,又随即申请追加预算,致使预算编制发挥不了其应有的作用,导致了预算的权威严肃性大大的降低。
1.4 缺乏财务管理意识,财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在事业单位中,许多领导及管理者对财务的管理在意识上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使得财务管理的工作仍然停留在表面上,对于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认识不到。在一些事业单位中,很多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不高,缺乏相关的财务专业知识,满足于当前的现状,对于培训进修不感兴趣,对财务知识不能及时更新,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整体业务素质的提高。
2 强化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前瞻策略
强化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在整个单位管理工作中处于核心的地位。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是事业单位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的物质保证,它关系着财政资金的配置效率。因此,进一步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将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笔者认为,加强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2.1 加强预算编制管理
为了保证财政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零基预算”是一项有效的预算编制方法。由于预算编制涉及的范围比较广,需要多个部门共同参与完成,因此做好财务部门之间的协调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在进行财政预算编制管理的过程中,要从事业单位各自的具体实际出发,对于重大的支出需求做好充分的预算,按照相关的要求做好统筹安排。为了更好的实现预算编制的管理,在预算的过程中,要重视好每一个环节,把组织工作认真的落到实处。
2.2 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
事业单位要根据当前的形式以及本单位的具体实际,严格按照相关的法律法规,不断完善现有的财务制度,包括会计人员岗位责任制、固定资产治理制度、绩效评价制度等等。尤其是绩效评价制度,在目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正在广泛推进的改革背景下,事业单位也要转变治理观念,在财务制度中建立合理的绩效评价制度,把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作为加强自己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环节,不断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益。认真学习和借鉴各地先进的管理经验,广泛听取多方的意见,不断的修订和完善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制度,是财政管理制度上的可靠保证。
2.3 加强管理财务预算开支
预算开支管理是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实质性阶段,为了保证预算执行的权威性,加强监督管理是重要前提。要实现财务监督的有效性,就必须实施单位内各部门的财务管理负责制,财务部分的分工控制;要严格执行财务授权的范围和权限,重大财务开支集体审批;要依据财务开支的程序,实行报告、审批、开支、审核、报账的程序;坚持财务内审部门操作规程的定期评价,不断完善内部控制;要开展定期的财务收支管理的评价与考核,实施单位内财务支出违规的警示制度。
2.4 加强国有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提高认识,转变观念,克服重资金使用轻实物管理的倾向,变“资金”观念为“资产”观念。进一步转变重投入、轻管理的思想。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作为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使得领导阶层对国有资产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
2.5 重视财务管理的领导和组织,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事业单位要想更好的实现财务管理,不仅仅是基层会计人员的责任,领导阶层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进行财务管理分工,指定专门的领导负责财务工作,交由或建立专门的财务管理部门进行财务专管,实现单位财务的统一管理。事业单位要从本单位的实际出发,重视对会计人员的培训教育,全面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判断能力和职业道德水准。定期组织会计人员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增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建立一支高素质复合型人才队伍。
总之,财务管理是事业单位一项重要的工作,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不断变化,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事业单位要想加强财务管理,要积极的按照国家有关财经法规制度并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不断借鉴新经验采取新手段,从根本上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水平和效益。
参考文献:
[1]范娟.浅析完善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与核算的思考[J].科学咨询,2010(3),113-113.
[2]郭小萍.农业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师,2009(10),130-131.
[3]周晓燕.加强农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促进农业事业健康发展[J].现代经济:现代物业中旬刊,2009(7),133-134.
[4]薛连萍.农业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技术协作信息,2006(31),23-23.
9.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 篇九
中小企业虽然规模比较小,但涉及行业广,数量多,在国民经济发展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目前很多中小企业会计规范化工作做的不好,尤其在会计核算中存在基础工作薄弱、制度缺失等方面的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
1﹒中小企业会计会计内部核算存在的严重的问题
1.1会计核算主体界限不清。
中小企业的组织形式有独资、合伙和有限责任公司。独资、合伙的组织形式无法人资格,却要负无限连带责任;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法人资格,以其出资额负有限责任。无论采用哪种组织形式,都存在企业产权与个人财产界限不清的问题,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权与所有权的分离远不如大企业那么明显,投资者就是经营者,企业财产与个人家庭财产经常发生相互占用的情况。组织结构也多采用集权制,经营机构会计工作规范等都很少,有也不全面,给会计核算工作带来困难。
1.2会计基础工作薄弱
1.2.1会计机构与会计人员不符合会计规范
在企业会计机构设置上,有的独资小企业干脆不设置会计机构,有的企业即使设置会计机构,一般也是层次不清、分工不太明确。
在会计人员任用上,小企业最常见的做法是任用自己的亲属当出
纳,外聘“高手”作兼职会计,这些人员有在税务部门工作的,有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在会计师事务所的人员等,一般定期来做帐。有些企业管理者也愿意聘请能力强的会计人员,但是中小企业由于其发展前景及社会上得到人们认程度较低以及较差的工作保障,使得其对优秀会计人员的吸引力远不如大企业。会计从业人员资格认定及规范考核的问题也很多,会计无证上岗现象严重,会计主管不具备专业技术资格的现象不胜枚举。会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培养工作几乎没有进行。
1.2.2建账不规范或不依法建账,会计核算常有违规操作。中小企业有些根本不设账,以票代帐,或者设账,但账目混乱。还有相当一部分中小企业设两套账或多套账。据有关人士在一次问卷调查研究中得出,中小企业存在两套帐的比率高达78.36%,这表明我国中小企业会计信息严重失真。在会计核算方面,待摊费用预提费用不按规定摊提,人为操纵利润,采用倒轧账的方式记账等等,有些会计人员知识结构的老化与专业知识较低,使得许多理论上完善的会计方法与复杂的会计技术无法实施,或在实施时大打折扣。
1.2.3内部会计监督职能没有发挥出来。
会计的基本职能之一就是实行会计监督,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保证会计行为的合理合规。内部会计监督要求会计人员对本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去进行会计监督,但是中小企业的管理者常干预会计工作,会计人员受制于管理者或受利益驱使,往往按管理者的意图行事。使用会计的监督职能几乎无法进行。
1.3用以证明经济业务发生的原始凭证付出成本大,或者难以获得
原始凭证的获取要付出成本,是因为企业在购买商品物资时要不要发票存在着不同的价格,若要发票,要加价,价格较高;不要发票价格较低,两者的差价是税款。中小
企业往往希望以较低的价格成交,但是又无法取得记账所需的合法凭证。还有的企业发生费用后无法取得发票,只能取得不合规的收据。多发生在上级主管部门摊派的费用支出。企业只好不作此账,或相互之间调剂票据。
1.4制度缺失
中小企业内部牵制制度、稽核制度、定额管理制度、计量验收制度、财务清查制度、成本核算制度、财务收支审批制度等基本制度,总的来说残缺不全;或者虽有其中几项制度,实际工作中从未认真执行过。部分中小企业管理者也认识到这些问题,但是依靠现有的管理水平和人员素质无法建立健全这些制度,尤其是内控制度的不健全给企业带了很多负面影响,这种状况既损害了企业自身的根本利益,如造成企业资产流失、浪费严重、经营管理混乱,也导致外部监督困难重重。
2.会计资料信息不完整以及恶意隐匿会计资料信息 2.1会计基础工作混乱
原始凭证方面:我国会计原始凭证失真现象在当前经济社会中较为严重与普遍。不仅严重影响了整体会计信息质量,也造成国有企业
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在民营中小企业的日常会计核算中也存在着类似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2.1.1原始凭证填写不完整。
民营中小企业核算的很多原始凭证不合乎国家相关法规的要求,各项原始凭证要素的填制存在漏填、少填、不填现象。如:开票日期时常不填写;开票人、收款人,只填写姓不填写名,有的干脆不填写;购买企业的客户名称要么不填、要么填写不明确现象较为普遍,金额数字填写模糊,常出现漏填小写金额或大小写金额不符;有的原始凭证的填写表面上看合乎规定要求,但实际上存在填制的随意性和人为因素很大。有些企业在会计核算中忽视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对原始凭证审核不认真,原始凭证规定的内容填写不全,取得的原始凭证不符合有关制度规定,有的购买实物的原始凭证只有领导签批,没有验收人或经手人签字,而且白条入账情况较普遍,给偷漏税金等违规行为提供了方便。这些不完整的原始凭证不断被纳入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资料,影响了会计信息的准确性
2.1.2原始凭证不真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会计原始凭证填写的经济业务项目与实际发生的项目内容不符。如:明明是购物券,却填写为材料等品名,有的将不能报销的化妆品、手机、日用品等请客送礼的物品以“办公用品”为名,堂而皇之地通过虚假的凭据合法报销列支;二是经济项目内容与发票使用范围、经营范围不符。如:使用商业零售发票,项目内容却填写为运输费,饮食业发票项目内容填为复印费,既给会
计监督制造了难度,又难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度。三是使用过期作废发票及收费收据等;不按规定开具微机打印发票或不能同时全联次地复写开具发票,而是按各自需要“大头小尾”地开具各联次不统一的票据,造成支出方实际支出少,却以“大金额”票据列报,收入方实际收入大,却以“小金额”的票
据列收入账,从中各得其所,从而达到偷漏税款的目的。四是违规编制虚假的自制原始凭证,如:编造人员名单领取各种劳务费等款项,甚至编造到农贸个体市场购买材料等自制凭证从而套取现金。
2.2有的企业填制会计记账凭证摘要写得过于简单。
如汽车修理费、设备维修费、房屋修缮费等,摘要只写“维修”二字,不能说明经济业务的具体情况;会计科目名称不规范,处理业务不及时。有些企业到月底结账时,将当期发生不同经济业务的多张原始凭证填写在一张记账凭证上,分不清会计科目对应的是哪些原始凭证内容,使同一张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数量过多,业务记录乱而不准确;有的民营中小企业在开设银行账户时,将相关收支业务的会计凭证单独记账、单独保管,未列入企业财务会计总账内管理,或以个人名义开设储蓄账户,形成“账外账”和“小金库”;在年终结账时,有的企业制作会计凭证不符合国家有关会计制度规定,使相关科目不能正确、完整地反映核算企业的盈余状况;填制会计凭证内容不完整,如附件张数不填写,或编制人、出纳、稽核等相关人员不签字盖章。
2.3一些企业设置两套甚至更多账簿,以应付不同部门 如“亏损账”是专门应对国家税务部门,“盈利账”专门应对银
行部门,以套取贷款。个别企业不设置总账,无法对各明细账进行核对、控制和平衡;固定资产不入账,形成“账外资产”。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混用或一本账多使用,账簿在启用时不填写“经营人员一览表”和“账户目录”,会计人员调动时间和经营人员责任不清;账簿登记发生错误时更正方法不规范,有挖补、涂抹、刮擦和数字书写错误。
2.4财务报告及其它方面
不少企业财务报告只有报表,没有报表附注及财务状况说明,财务报告内容不完整,“账表不符”现象时有发生。
2.5电算会计资料管理不完善
很多民营中小企业施行会计电算化后,由于电算化会计核算的特殊性,一些企业的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任务还不明确、电算化会计档案的库房管理达不到要求,部分企业又没有及时修订相应的电算会计资料管理制度和档案保管人员职责,造成电算化会计资料被人为破坏和自然损坏严重。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会计电算化软件近年来频繁更换和升级,原相关的会计软件和文档资料也容易出现不相兼容的情况,如果处理不当这部分会计资料不仅得不到有效的保管和发挥应有作用,同时也不符合内部控制制度的要求。另外,目前许多会计电算化企业的凭证、账表采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特别是用针式打印机打印输出的3年以上的纸质会计档案,很容易褪色造成字迹不清,难以完好地保存到规定的保管年限。长期下去,必然导致会计档案十分不完整和不安全。
3.制度不健全和执法不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相关法制不够完善与健全,现有法规的宣传和执法力度不够,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法制环境。
《会计法》、《现金管理条例》、《税收征管法》等相关法规对弄虚造假者和会计核算不规范行为作了许多规定与限制,有不少制度法规范围和标准滞后于新的经济形势,特别是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法规更是严重滞后。“《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的一些内容已经不能适应形式发展的需要;具体会计准则绝大部分只适用于上市公司,也远远不能够满足规范会计行为,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要求”①,给会计核算中的不规范行为提供了温床,有了可乘之机。另一方面,现有法规宣传力度不够和民营中小企业所处地位的特殊性决定了一部分民营中小企业为了企业自身利益,往往有通过逃避纳税的方式增加财富的想法,经营状况不好时,逃废债务的愿望一般也比大型企业要强烈。当国家有关执法机关对民营中小企业监督检查不够及时,对资金的管理、盈余情况监督不够严格,对偷漏税款问题的处罚力度不够,外部监管力度不够时,促使民营中小企业中会计不规范行为和会计信息失真的程度扩大。
3.2对会计人员管理方式欠缺、内部监督不力。
从管理方式来看,民营中小企业的核心管理人员普遍没有经过科学化管理的熏陶,管理水平不高。首先表现在对会计人员管理观念陈旧,会计人员选用上任人唯亲,相信血缘关系,强调忠诚老实, 不注重才能;其次,管理方式上过度集权,不够民主,往往易伤害会计从业人
员的积极性。家庭式管理现象普遍存在,强调家族利益,使企业中的会计从业人员觉得在为一个家庭服务,个人晋升发展的机会很少。而且管理随意性强,缺乏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奖惩没有制度,财务不透明,不重视精神激励,只注重物质激励等。从企业内部监督来看,由于会计凭证的设计、印制、使用期限没有统一规范,技术与管理存在着漏洞。虽然目前我国企业的各类发票和财政收据由财政部门或税务部门监制,但各省、市、地区、各行业、各部门的票面样式各异,种类繁多。加之市场经济下企业部门的经营范围的扩大,票种和票面的多样、多变使财务人员目不暇给,在会计实务工作中很难辨别真伪,给企业内部财务人员的对业务工作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另一方面为了节省成本,民营中小企业配备会计人员人数十分有限,往往是一个人身兼数职,给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因此这些方面的因素都是造成民营中小企业会计行为不规范的重要原因。
3.3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会计人才相对匮乏。
与国有企业和其它会计领域相比,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财务人员的数量略显劣势,由此也造成很多问题,如会计人员、经济事项的经办人在会计事项的处理和会计核算中,专业知识缺乏,业务水平不高,法规知识缺乏了解,法制观念淡薄的现象严重,对违法违规的严肃性认识不足;有些民营中小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对财务工作重视不够,疏于管理,缺乏依
法理财的意识。业务直接经办人、个别财务人员为达到各自的目的,想方设法在会计核算上做文章,为各自部门或个人利益所驱动,钻管理上的漏洞,将不能报销的项目填写成能列支的项目,编造虚假凭证,达到侵吞企业资产的目的,损害民营中小企业的长远利益。再如对高科技会计设备和网络的应用方面就更为突出,会计人员电算化会计知识缺乏现象较其它会计领域严重。许多会计人员和企业财务领导电算会计知识缺乏或老化,对本企业电算化会计的软件、硬件及生成的会计资料的组成内容不甚清楚,或缺乏对电算化会计资料的管理经验,重有形的、纸介质的档案管理,轻无形的、光、磁等介质档案管理,管理无序,权限混乱。造成存有会计数据、会计软件的光、磁介质会计档案和其它会计文档资料未及时归档纳入正常管理程序。
4.会计规范化管理是基本对策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笔者提出以下解决问题的对策: 4.1完善和健全国家制定的会计法规制度,特别是针对民营中小企业的法规更应有专门的人员加以研究以应对当前民营中小企业的现状,加大宣传法律法规力度和执法力度。
在法规体系建设上,要有较强的操作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完善其配套措施,注意各相关法规的衔接,避免执行的混乱,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使会计各项工作及监管部门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堵住会计核算不规范的法律漏洞。与此同时加大会计法规实施力度,强化企业负责人的第一负责人意识,增强法纪观念,对检查发现的问题除要求及时整改外,应严格依法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涉及违法犯罪的要移交司法部门,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从而使会计违规违法行为无立足之地。
4.2吸引高素质会计人才强化民营中小企业内部财务管理制度建设。
首先民营中小企业大力吸引高素质会计人才,相比之下,民营中小企业高素质人才还相对缺乏,因此吸引人才是解决民营中小企业会计核算不力的重要解决办法。其次,要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各企业应根据自己的实际,建立一套内控严格、切实可行的财务管理制度,对现金的管理、财产的审批、审批权限的分配、财务计划的制定和实施、资金的筹集和使用都要有明确、具体的规定。其次要做到各项制度坚决执行、坚持始终。
4.3加大外部监督检查力度。
各监督部门不仅要对税收情况监督,还要对一些违纪违规问题的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税务、工商等国家机关和业务主管部门对民营中小企业进行检查和审计时,要以《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税收征管法》、《公司法》等法规作为衡量会计工作的基本标准和依据,对会计工作质量进行监督;要进一步规范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基础工作,对不依法设置会计账簿、私设会计账簿和设有“账外账”的企业,依照财政会计法规的有关规定从严进行处罚。
4.4提高民营中小企业投资人和管理者依法理财的意识和财务人员的素质,增强责任心。
财务管理的好与不好与企业管理者关系极大,尤其是会计人员如何理财,如何进行会计核算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制于企业主管人员。因
此,要解决会计核算不规范的问题要首先解决企业所有者和管理者的依法理财的观念问题。民营企业管理者不要有“山寨王主义”一切是我的,我说了算,提高企业管理者对会计法律法规的认识,增强法律意识。
4.5企业管理者不要有会计工作过于哆嗦,过于繁琐同时不愿多投入的思想,一定要定期加强对财务人员培训。
各级财政部门要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培训,进一步组织以会计法、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法规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使会计人员熟练掌握各基本环节的规定和要求。相关业务主管部门还要对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人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考试、考核,不断提高其业务素质和法制观念。
4.6建立企业电算化会计资料管理的具体法规。
对企业电算化会计资料的保管方式、保管条件以及企业电算化会计档案保管人员的工作职责应做出明确的规定,并按要求严格执行。应对纸质档案和磁性介质档案进行分类保管。其中,光、磁介质会计档案应以只读形式保管,做双份备份,并呈异地存放。这样做既可防止光、磁盘损坏丢失数据,又可防止一些人为因素破坏会计数据。由于光、磁介质的特殊性,管理人员必须对这些存储在光、磁介质上的电算化会计档案进行定期检查、复制,以防止会计信息损坏。应使用喷墨或激光打印机以保证纸质会计档案打印质量和存储时间,一般情况下,企业每一至两年应对会计档案进行一次大的清理,发现纸质档案有损坏要进行修补,而对磁性介质档案每年应进行一次复制,以防磁
盘等介质损坏造成会计数据丢失。考虑到磁盘存贮的会计数据局限性,不仅磁盘备份的有效期限不能满足会计档案保管的要求,而且磁盘数据可以不留痕迹地修改或者会因计算机病毒破坏造成会计数据的丢失,目前的光盘刻录技术能够较好解决会计账簿实现安全无纸存档的问题。即每年年终决算后,将会计信息(为解决软件升级带来的不兼容问题,最好包括应用软件系统)记录在一次性刻写光盘上。这样不仅光盘有效保存期限长(超过十五年),完全能够满足一般会计账薄保管的需要;而且一次刻录后,光盘不再能重复擦写,可以有效防止数据被非法修改或病毒破坏。要建立严格的电算化会计档案借阅手续制度和使用权限制度,会计数据磁盘不得带出财务(档案)室,对需要查询会计资料的,须经主管领导批准方可进行,管理人员要对查询事件进行登记备查。
5.结论:
总之,尽管由于各种原因造成民营中小企业日常会计核算中存在各种不完善之处,但是只要认真分析存在问题的原因,找准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问题也就会逐步消失,使国内的民营中小企业的会计核算工作纳入正常、有序的发展进程中,从而规避可能的会计风险,有助于我国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常委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Z].北京,1999-10-31.[2]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Z].北
【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存在问题】推荐阅读:
中小企业财务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08
财务工作存在问题和不足07-14
中小物流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与09-06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5个方面问题09-10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10-03
中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10-11
浅议中小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1-17
2016年上半年内蒙古资产评估师《财务会计》:管理费用核算模拟试题10-30
财务内控制度——会计核算办法专题11-19
09财务会计制度及核算软件备案报告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