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交通工具

2024-08-12

新型交通工具(共9篇)

1.新型交通工具 篇一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课程题目:新型交通灯控制管理器设计成员:王昕指导教师:谷金清

课程设计

徐盼盼 梁佳欣 邓裕明 孔维敬 1.题目

新型交通灯控制管理器 2.主要技术指标

东西南北两个方向的信号灯必须交替工作,显示采用LED光柱或数码管倒计时的方式,遇有紧急情况可人为将两个方向都设置为红灯。3.方案论证及选择

方案一:用时间控制交通灯的状态转换

(1)本方案的主要思想是用时间控制交通灯状态的转换,时间变化是有规律的。先南北直行红灯亮,而后黄灯亮3秒,再直行绿灯亮27秒,黄灯亮3秒;然后南北转弯绿灯亮,黄灯亮,南北交通灯都亮红灯;东西交通灯以同样规律变化。(a)每次绿灯变红灯时,要求黄灯先亮3秒,黄灯亮时,绿灯灭。

(b)要求在绿灯亮(通行时间内)和红灯亮(禁止通行时间内)时均有倒计时显示。所以基本符合现实功能,能够指挥车辆在十字路口完成左转和不同路口的直行。(2)基本功能、扩展功能分析

考虑交通灯的功能,一个十字路口至少需8组交通灯:东西南北各两组,一组指挥转弯,一组指挥直行。而设计的关键是控制交通灯的亮灭。考虑南北、东西方向灯的亮灭规律相同,故可以考虑用四组交通灯来模拟实际的八组交通灯:东西两组灯,南北两组灯,分别用来指示转弯和直行。可用计数器控制时间,在不同的时间显示不同的灯。根据设计分析,可以采用如下方案实现交通灯显示:通过计数来计时,不同的时间输出不同的使能信号,使各方向的不同交通灯显示不同的颜色。夜间车少需交通灯,则红灯、绿灯灭,黄灯闪烁使司机明白前方为十字路口,小心行驶。倒计时显示需设计不同的倒计时计数器,显示不同方向交通灯的显示时间,通过数码管显示时间,使行人方便

(3)方案二:当交通灯自动运行时,通行方向进行24S倒计时,其中绿灯时间为20S,在此期间禁行方向一直为红灯,计数器在交通灯变方向时重复计数。当调到手动状态时可提供脉冲让交通灯循环变快或变慢。电路还有夜间功能,夜间时打到此档,则电路停止循环工作,只有黄灯闪烁。当南北向绿灯亮,而东西向红灯亮时,使南北向的74LS168以减法计数器方式工作,从数字“24”开始下减,当减倒“00”时,南北向绿灯灭,红灯亮,而东西向红灯灭,绿灯亮。方案三:此方案红绿灯控制器主要有四块555和一些阻容元件接成单稳延时电路,四级电路首尾相接,依次延时触发,使交通灯依次出现一黄一红(色)信号,指挥行人和车辆在十字路口有秩序地通行(绿)---提醒注意(黄)---禁止通行(红)。当刚接通电源时,开启脉冲经IC(CD4011)门电路和R1、C1延迟,C2、R22微分后,触发IC2。IC2和R4~R7、C6组成单稳延时电路,其定时时间长短取决于K1的置档位置,延时td=1.1RC6,设定时间分别为60秒、45秒、30秒。暂稳结束时,IC2的3脚转呈低电平,经C3、R23微分后,其下降沿又触发IC3,形成第二级单稳延时,依次触发定时,完成绿色灯亮---黄色灯亮(8秒、10秒、12秒)---红色灯亮(60秒、45秒、30秒)的循环周期。

本线路为控制电路及指挥岗亭内的监控显示部分。若真正用于交通指挥,应使控制信号去激励固态继电器,然后去驱动三色光灯泡。经过讨论研究,方案二原理清晰,易于操作。4.电路仿真

4.系统组成框图

6.单元电路设计

本部分由三部分组成:脉冲发生部分、红绿灯显示、倒计时计数显示。

脉冲发生部分:下图为NE555组成的多谐振荡电路,产生1Hz的方波,用来计数器的CP信号。

红绿灯显示:由八位单向移位寄存器组成计数器电路,对时间t进行计数。经反相器及与门组成的译码器输出,分别控制东西南北各灯,其中黄灯为闪烁亮。

倒计时计数器:

7.总体电路图

8.调试过程及测试结果

按照电路图焊接完电路后,再依照管脚仔细检查电路,以确 保没有错误。由于本次电路比较复杂,而且有些芯片实验室暂时没有,所以只好用功能相近的芯片代替,因此管脚需要重新分布。把电路接上电源和单脉冲后开始调试电路,由于电路复杂,接线多,所以难免出现漏接,错接现象,因此我们认真调试,争取能把电路调试成功。开始时,数码管有个没有亮灯,而且代替交通灯的二极管只有红灯亮。并不符合测试电路的要求。于是我们仔细检查,发现数码管的电源端接线没有焊牢,导致没有显示。重新焊接后数码管正常显示。在输出脉冲时发现黄灯不停闪烁,按下夜间控制开关,黄灯闪烁,说明夜间部分没有问题。但是数码管没有按照24秒计时,我们检查计数器的工作状态,发现计数器置入数据时 可以进行减法运算,黄灯亮灭时红灯却没有亮,导致数据无法进行减法运算。仔细察看电路的计数器焊接点,终于发现 74LS190的CP脉冲端没有接入另一个74LS190的管脚,使其无法根据脉冲数据进行计数及减法运算。连接后,数码管正常计数。焊接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果不加以纠正将使电路无法工作,而且这个问题很难检查出来,也只能利用万用表检查,我们刚发现是由于接上电路发现发光二极管是一直点亮的,后来发现是由于一个焊点虚焊导致或门的一端输入为接空引起的。由于电路的复杂和焊接的繁杂,导致我们无法很好的仔细检查每个焊接点的错误,因此电路有时不稳定,数码管显示时隐时现。但最后我们还是终于把电路调试成功,完全符合课程设计的要求。9.主要元件清单

芯片:7448N、4个 74192N、4个 74LS164D、1个 74LS04、1个 74LS08、3个 74LS00、1个 NE555、1个 共阴数码管、4个 二极管:IN4007、6个

电阻:240Ω、28个 470Ω、6个 1KΩ、1个 30KΩ、1个 电容:10微法 1个

发光二极管:红色2个、黄色2个、绿色2个 排针:P10、一排 导线若干 10.总结

电1302 34 王昕:本周的焊接电路实验我们选做的事交通灯控制电路,电路比较复杂,而且芯片有些也被代替了,但是我们仍然把这个电路做好了。在这期间我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并且上网查了有关管脚和电路图的信息,通过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了解了很多有关电路的原理,交通灯的构造和原理,每部分的原理都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脑子里有了模型有了理论后,再把理论付诸实践,使我们更加深了555和74LS系列的原理,在运用时才不会感到陌生。明白了校训“动手动脑”的意义。在这次课程设计中,我和组员相互配合相互帮助,在遇到很多困难时能够用乐观积极的心态来看待。我们合作的非常愉快,我想在团体设计中,团队精神是非常重要的。

电1302 39 徐盼盼:在这次实训过程中,开始时是设计阶段也没太在意,后来到动手的时候觉得遇见了好多没想到的问题,然后一个一个的解决,我想这也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当真正投入时才发现乐在其中。以前书本上的内容第一次完完全全的在实际中实现。在设计过程中,遇到了书本中不曾学到的情况。同时,由于是四人合作制作,是我们学到在将来大规模电路设计中,团体协作是多么的重要。在我们的通力协作之下,电路终于焊完了。但是我们同时也明白了我们在设计电路过程中的缺点和不足,理解了书本跟实践的区别,十分感谢学校的用心。一周的设计使我学到了很多,每天都在紧张地准备和操作中,不仅增强了我的专业知识,而且让我明白了不论在哪里都是自己学习的地方,都有自己学习的技巧。感谢老师为我们提供这次的实习机会和悉心的指导。

电1302 18梁佳欣:实训中很多时候我们只是照着电路图按部就班的焊接,并没有经过思考或者去论证其原理的对错,还有就是我们焊接时经常会造成虚焊和错焊,这就是我们焊接的基本功还没有达到的缘故,我希望在今后的设计中能够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不但学习课本知识,而且还学习课外知识,这才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的。在这次实训中,我不但训练了焊接电路的能力,而且还学习了许多有关电路方面的知识,学习了很多电路原理和知识,并真切感受到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和必要性。两周的实验课程设计结束了,我们都从中学到很多东西,但是学习永无止境,课程设计给我们这个平台去展示自己,未来还有更多的需要自己学习的地方,更多需要展示自己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会越来越好。

电1302 04邓裕明:本周的实验课程设计的任务为交通灯控制管理器,确定任务后我们便从图书馆,网上查阅相关资料,分析其工作原理,结合我们的兴趣爱好,经过共同讨论,我们开始计算元件参数,并列出了元件清单。周二买到元件后,便开始对整个电路进行布局。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对原理图分析比较透彻,各个芯片的功能及其管脚的连接都作过仔细的分析,这一过程并没有遇到太大的困难。在组员的共同努力,不断讨论分析,仔细检查下,电路中终于调试成功。通过这一周的课程设计,发现动手的时候遇见了好多没想到的问题,然后一个一个的解决,我想这也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当真正投入时才发现乐在其中。而且我们对555及其74LS系列的芯片的功能都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提高了理论联系实际、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在整个过程中,我们首脑并用,共同讨论研究,彼此协作都非常愉快,增进了同学间的协作精神。11.参考文献

《电子技术基础》 作者:康文华 《电子电路设计与实践》作者:姚福安 《CMOS数字电路应用300例》作者:肖景和

2.新型交通工具 篇二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 1952年德国在科隆附近的佐林根, 建造了一条单轨铁路进行试验研究。1958年一种跨座式单轨铁路试验成功, 列车骑行在混凝土轨道梁上方, 车辆底部有充气的用于行驶的橡胶轮胎, 在车体两侧下垂部分还有导向轮和稳定轮, 夹行于轨道两侧 (见上图) , 以保证车辆沿轨道安全平稳地行驶。轨道梁高架在混凝土墩柱上, 占地面积小, 且不受其他交通工具干扰, 适合城市交通和旅游观光之用。这就是后来在日本、美国等国得到普遍采用, 如今风靡世界的ALWEG型跨座式单轨铁路。

3.日本研发新型交通信号灯系统 篇三

正在研发的这个系统会在红绿灯的前方架设一种被称为“光VICS”的机器。该机器可感知车辆的行驶状况,并将该信息传送给警方的交通管理中心。交管中心将自动调整红绿灯的状态。比如,如果光VICS机器的探头发现了以公交车等遵守限速规定的车辆打头的一队汽车,将通过通信线路向交管中心发送信息;交管中心的控制系统将配合该车队开启长时间绿灯,并持续到该车队完全通过为止。而对于单独驶来的车辆,系统会发出“按照限速行驶可不必在前面的红灯处停车,继续行驶即可”的指令,并经由光VICS通过车载导航通知司机。

日本的红绿灯一般以一到两分钟的周期循环变换。而本次开发的系统将保证在一队车辆完全通过之前基本上会维持绿灯。此外,该系统的另外一大特征是引导车辆自动保持限速,以减少由于红灯造成的停车。如果这一系统的有效性能得到验证的话,日本警察厅将在2016年以后在容易发生拥堵的城市推广该系统。根据日本国土交通省的测算,日本由于交通堵塞造成的经济损失已经超过10万亿日元。

4.新型交通工具 篇四

(李 勇)

胡锦涛同志指出,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这对于更好地落实科学发展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对各级领导干部来说,如何围绕新形势、新任务,在对历史的反思、对现实的审视和对未来的探究中养成揭示矛盾、发现问题的习惯与能力,正视各种风险和危机,树立起强烈的忧患意识,走好科学发展这一道路,是我们必须下大力探索求解的一个重大现实课题。

古人说,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忧患意识作为一种思维方式,就是要求我们居安思危,由安见危,既要对现实做出清醒、理性的判断和分析,也要对未来进行科学、合理的洞察和预见,这是领导干部不可或缺的精神自觉。忧患能促人警醒、催人奋进,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小到一个地区、一个企业,如果缺少忧患意识,就会安于现状,失去发展的生机和活力。我们一定要立足推进改革与发展的实践,善于总结历史经验,从历史发展的进程、规律中获得忧患的自觉,正视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认清发展中面临的挑战和风险,更好地寻求化解矛盾、迎接挑战、突破困

境的办法和路径。

我们广州新天威交通发展有限公司是由新加坡康福德高有限公司与广州天河客运站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一家中外合资企业,我们将两个国度不相同的经营理念相互融合、取其精华,造就了新天威独有的经营、管理理念,成为富有特色的中外合资企业。面对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我们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好行情,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才能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从构建和谐社会,幸福广州的角度,只有增强忧患意识,尽快地把经济搞上去,和谐社会才有物质基础,调节各方面利益关系才有保障,发展中的一切矛盾难题才能迎刃而解;从统筹发展的角度,只有增强忧患意识,才能走新型城市化发展道路,率先转型升级,建设幸福交通。

目前,越是形势好了,我们就越要保持清醒头脑,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始终保持开拓进取的锐气。这是对我们党一贯倡导的优良传统作风的传承,表明了我们党担当历史重任的强烈责任感。我们在推进科学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把忧患意识贯穿到党性锻炼和作风养成的全过程,贯穿到各项工作中,大力弘扬“敢为先”的广东精神,攻坚克难、开拓进取,开创工作的新局面。勇于开拓创新。历史进步的本质是创新。应当说,这几年,通过反复倡导抓创新,我们创新意识有了明显增强,创新的氛围也日渐浓厚。现在的问题是,创新还没有走进基层的局面。为此,我们要注重在探索新思路、拓展新领域、创造新办法上多下功夫,打破趋易避难、求稳怕乱的惰性思想制约,努力把创新的触角延伸到解决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上。尤其是要落实和提高各部门化解矛盾、解决难题的责任和本领,在化解矛盾中争取主动,在解决难题中推进发展。用发展的方法解决发展中的问题,用教育引导的方法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及时调处化解旅客矛盾,早发现、抓苗头,把各类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敢于争创一流。只有确立工作的高标准,才会有工作的高起点,只有工作的高起点,才会有工作的新突破。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抓好工作,创出业绩,必须牢固确立“争创一流”的工作思想,做到不满足于干过的工作,不满足于纵看有进步,不满足于完成任务。从我们来看,就是要不孤芳自赏,摆正位置看清自我,联系实际对照自我,找准差距纠正自我。无论是做哪一项工作,都要牢固确立精品意识、成果意识,不仅要注重完成任务的每一个过程,更要注重完成任务的每一个实效,也就是说,要植一颗树成一片荫,种一排树成一片林。不能干到哪里算哪里,干到什么程度算什么程度,要精益求精,精雕细琢,尤其是在大项目、重点工作上,要舍得下大力气,花苦功夫,把工作不断推向更高的层次。

增强忧患意识的关键环节,是把这种意识化为提高执政能力、推进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上。思路决定出路,格局决定结局。我们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科学确立了未来五年发展路子。进一步解放思想。实践证明,每一次思想的大解放,必然会带来经济和社会的大发展。我们要把解放思想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一项长期的任务贯穿到每个领域、每个方面、落实到各项具体工作中。做到“五破五立”,即破除因循守旧的思想,树立开拓创新的观念;破除畏难退缩的思想,树立敢冒风险的观念;破除患得患失的思想,树立抢抓机遇的观念;破除盲目蛮干的思想,树立真抓实干的观念;破除本位主义的思想,树立大局整体的观念,不断使思想观念与环境的变化相同步,与形势的发展相吻合,以思想观念的大突破,谋求经济社会的大发展。

强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在各部门领导干部中大力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学风、领导作风、干部生活作风建设。坚持正确的用人导向,注重选好配强各级党政干部,不断优化班子整体功能。扎实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推动各部门干部进一步开阔眼界、开阔思路、开阔胸襟。继续完善和推行“双推双考”,加强干部交流工作。加大调整不称职干部的力度,让不干事的领导干部无立足之地,真正形成干部能上能下的评价激励机制。同时切实强化公务员队伍建设,集中解决思想、作风、能力和效率等

5.交通工具作文 篇五

说起未来,我对它充满了好奇,也对未来的交通工具充满了幻想。

我心中的未来的交通工具材料柔软、舒适,功能可全了。你瞧,在它驾驶座前有个触摸屏,只要你输入目的地,它就可以自动开启到达,不需要人来驾驶。当你坐在车内,它可以陪你聊天、玩QQ游戏、听音乐、讲故事、玩捕鱼达人。当行驶在路上,如果道路被堵塞,它就启动飞行模式,先是车顶上长出螺旋桨,再是车门变成机翼,最后轮胎缩进去,就可以像老鹰一样在空中翱翔。当你来到湖边,想浏览一下湖边美丽景色时,你不必换船,可以按下启动水上模式,轮胎就会收到车里面去,底盘就会打开气囊,车子就会像一匹钢铁做成的骏马,在水中奔驰。这时候,你可以尽情欣赏湖面上的风景了。

啊!我多么想让未来的交通变成现实,所以我一定要努力学习,掌握科学

知识,用我的智慧把它变成真。

在未来的世界,将会有一种功能强大的交通工具,它是船是车是飞机,也是机器人。

它是碳纤维做的,是车的样子,有四个轮子,可以喷出火。上面有两个螺旋桨,车门上还有两个机翼,让它可以飞。它在水里的时候,底下会自动伸出一个橡皮圈,它在地上的时候,只要你想去哪里,它就会带你去哪里。车里有一个红色的按扭,只要你一按,它就会像飞机一样飞起来,想飞哪里就飞哪里去。它还可以变成机器人,就像一个变形金刚,可以飞也可以在水上游,还可以帮人们做很多人类做不到的事情,比如:把洪水里的人们送到安全的地方,把埋在矿井里的矿工挖出来,识别躲在人群里的逃犯,所有行动都是我在控制中心里完成的。

6.17 交通工具教案 篇六

课题: 交通工具 课型:

新授

教学时间:

****年**月**日

教学方法:演示法、谈话法、科学探究法、比较分析法 教学用具: 电脑:各种交通工具的图片 教学目标: 科学探究目标

1、能够根据自己的标准,对收集到的各种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2、能独立分析收集的资料,并记录分析结果。

3、能用简练的词汇对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进行准确的描述。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愿意告诉其他小组的同学自己获得交通工具发展的信息。科学知识目标:

1、能够说出10种以上的交通工具及其主要用途。

2、能说出几种常见交通工具的优缺点。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工具,并自定标准对其进行分类。教学难点:

比较几种交通工具的优点和不足。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师:同学们每天你们是怎样来到学校上课的呢? 生:我是从家里步行来的。

生:我妈妈骑电动车送我来的。生:早上爸爸开汽车送我到学校的。

师:不管是乘坐电动车还是乘坐汽车,总之,大家借助了一种交通工具。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交通工具的问题。

二、认识交通工具

师:谁先说说你知道的交通工具有那些?

生:我知道的交通工具有:汽车、火车、飞机、轮船等。生:我知道的交通工具有:电动车、自行车、货车……

师:同学们真棒,能说出这么多交通工具的名称。课前,老师也让大家去查阅有关交通工具的资料,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看看大家能不能说出这些交通工具的名称,请看大屏幕!

生:我来说第一种交通工具,这是自行车。师: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自行车刷完构造吗?

生:它有两个轮子、一个把、一个车座子、两个脚蹬子……

生:我来说第三种交通工具,这是一辆小汽车它有四个轮子、一个方向盘、它耗的是汽油……

生:老师,我知道第十幅图是飞艇。

师:飞艇对大家来说比较陌生就由老师给大家介绍一下。飞艇主要由艇体、尾翼、短舱组成,艇体有气囊呈长方形或椭圆形;尾翼有方向盘;短舱处于艇体内为乘员、货物等提供空间。它是一种可操纵的空中飞行器,它广泛用于经济建设和社会服务领域,比如:航空照相、森林防火、交通指挥旅游观光……

三、对交通工具进行分类:

师:同学们认识了这么多交通工具,也知道了交通工具为我们带来了许多便利,现在我想请同学们按这些交通工具空间位置的不同对它们进行分类,有信心吗?

生:有!

师:好!赶快动手在小组内分一分吧!(出示分类标准)

师:同学们都分完了吗?那个组想来说说你们组的分类结果。生:(说出结果)

师:你们能按老师提供的标准进行分类了,那你们能不能自定标准对其中的一部分交通工具进行分类呢?在小组内讨论讨论。

大屏幕:(提示:可按速度、用途、所需动力、外观大小、结构简单与复杂、技术要求的高低、有无轮子、有无污染……)

生:我们组是按照速度的快慢分成了两类,速度快的有:小汽车、飞机、火车……速度慢的有:自行车、三轮车、马车……

生:我们组是按照有无污染进行分类的,分成了两类,有污染的有:汽车、火车……无污染的有:自行车、马车、电动车……

四、选择使用交通工具

师:同学们真了不起,能按这么多标准正确分类了,其实还有很多的分类标准:像结构简单与复杂、技术要求的高低、外观的大小等等,有兴趣的同学课下可试一试。

师:其实对于交通工具而言最总要的目的是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便利,同学们大家都出去旅游过吗?谁想得大家讲讲自己的旅游经历,其中包括你去过那个地方、乘坐什么交通工具去的,为什么要选择这种交通工具呢?

生:我去过…… 生:我去过……

师:结合这几位同学刚才讲的自己的旅游经历,我们每个小组试着分析一下表中常见交通工具的 利弊,好不好,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生:(汇报结果)

师:其实选择交通工具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不仅与个人的 喜好有关及交通自身的 特点有关,还要考虑到经济、环境、气候、交通等方面的因素。

7.新型交通工具 篇七

随着疾病早期快速诊断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分子成像技术成为当前最热门的研究领域,在疾病的诊断、临床的医疗实践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1,2]。在过去十几年里,分子成像技术已经有了长足的发展,各种检测手段不断出现,如计算机断层扫描(CT)、核磁共振成像(MRI)、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SPECT)、光学成像、超声成像(USI),研究人员现在可以利用这些成像手段监测生物体体内的各种动态变化过程[1,2,3,4]。

无论采用何种成像技术,分子成像通常都需要利用探针将示踪分子(如放射性核素,近红外染料,微泡等)输送到靶标,来达到组织成像的目的。人们利用具有特异性靶向目标靶分子的探针[4],如抗体[19]、多肽[5]、小分子配体[6]、核酸适配体(aptamers)[7]等,作为载体将放射性核素、超声成像微泡等运送到靶标,从而使病灶迅速积累信号,快速成像。其中单克隆抗体和工程抗体在分子成像中的潜力最大,但单克隆抗体分子量大,体内代谢缓慢,高免疫原性等,限制了其在分子成像中的应用,而工程抗体[11],如Fab、sc Fv、人源化抗体、嵌合型抗体等[4,8,9],在分子稳定性,抗原的亲和力和特异性方面仍然不理想。

1993年,纳米抗体首次以一个新的抗体种类在Nature杂志上报道,人们发现在骆驼体内有一种特殊的抗体,它只有重链,缺少轻链,使其与抗原结合的部位只有重链可变区,因此被称为单域重链抗体(VHH)[10],见图1。VHH分子质量很小,仅有15KD,约为常规抗体的十分之一,直径仅2.5 nm,长4.2 nm[11],由于分子尺寸在纳米级别,又被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 Nb),是迄今为止自然界存在的可与抗原结合的最小片段。由于纳米抗体的独特生物学特征,使得纳米抗体在疾病的分子成像方面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因此,本文将根据最新的研究结果,来全面介绍纳米抗体在疾病的分子成像方面的应用。

1 纳米抗体的生物学特征

1.1 纳米抗体的结构特征

自1993年第一次完整地报道纳米抗体以来,研究人员对纳米抗体的结构、功能和应用有了越来越详细的了解。研究发现纳米抗体的体积非常小,相对于单克隆抗体的6个互补决定区(CDR)(图1),纳米抗体仅有3个CDR区,但具备了抗原特异性结合能力和高亲和力,具备完整的抗体功能[13]。由于分子量比较小,纳米抗体的化学活性更强,具备纳米级别的分子亲和力,能有效的识别和结合一些结构性抗原表位。

纳米抗体的二级结构是由两个β 折叠片段形成支架结构,三个CDR区集中在一侧参与抗原的识别与结合。纳米抗体的重链可变区(VHH)和传统抗体的单域可变区(VH)结构十分相似,但是通过对比发现,VHH和VH的结构有细微的差别,但其结构与功能却有很大的差异,见图2。

1.2 纳米抗体的功能特性

纳米抗体独特的分子结构,使其具有传统抗体所不具有的一些特性。研究发现,纳米抗体的重折叠能力非常强,即使暴露在极端环境下,如非常低或者非常高的PH和温度下仍能够维持自身结构,即使发生变性,恢复到正常环境时,可以很容易复性[11]。

传统单克隆抗体在用于病人治疗时会产生免疫原性,它会使患者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对病人身体造成很大的损伤,而纳米抗体由于本身分子量小,只有一个结构域,而且缺乏Fc片段,不会引起补体反应,从而使其免疫原性大为降低。而且由于纳米抗体的分子量很小,从而使其能够穿过血管壁,到达致密组织内部,如实体肿瘤等,从而能够快速到达靶标,这使得纳米抗体在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方面有很大的优势[6]。

此外,纳米抗体易于通过基因工程技术进行改造,如构建多价或多特异性抗体相对于单克隆抗体来说更加容易,而且人们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构建融合分子,如将纳米抗体和功能性多肽、酶,能延长半衰期的血清白蛋白,放射性核素等结合,纳米抗体作为载体将融合的分子运输到靶标,从而使其发挥作用,这使得药物靶向治疗成为可能[10,17,18,19,20,21,22],见图3。

2 纳米抗体在疾病分子成像中的应用

疾病的早期快速检测诊断,是疾病诊疗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主要难题。纳米抗体由于分子量小,可以注射几个小时后就能到达靶标,并且血液清除速度快,可以高特异性地结合到靶标,使得纳米抗体成为理想的分子成像探针。研究人员已经将纳米抗体与PET、SPECT、光学成像和超声成像技术相结合,用于临床疾病快速、灵敏、定量地检测诊断[23,24]。

放射性核素分子成像技术是现阶段最主要,发展最成熟的分子成像技术,它包括SPECT技术和PET技术。纳米抗体和PET成像技术结合时,需要纳米抗体与合适的正电子放射性核素偶联(如18F、64Cu、68Ga等)[24],与其他几种成像技术相比,PET成像技术在感光度和分辨率方面更加灵敏,使得其在过去十年里获得了更多的普及使用[24]。而在SPECT技术成像中,纳米抗体需要标记上能发射出γ射线的放射性核素(如99mTc和111In)[23]。这些γ射线可以通过专用的γ相机或SPECT检测仪器检测到,然后将电子信号转化成图像,精确定位放射性标记的纳米抗体的位置。而在纳米抗体的生产中,为了蛋白的纯化,纳米抗体带有6 x His标签,使得纳米抗体更加容易和99mTc等核素偶联[25,26]。

纳米抗体与光学成像技术相结合是肿瘤成像中的一种新兴技术,它是将纳米抗体和合适的发光基团(多为近红外染料,如IRDye800CW等)结合,来实现肿瘤成像[27]。光学成像的主要优点是设置简单,不需要专用的检测设备,经济成本低,而且非常适合于研究临床疾病的表面病变。

超声成像是利用声波在不同器官组织中的反射的不同而达到诊断的目的。以纳米抗体为基础的超声微泡靶向造影剂,由于其分子量小,血管等组织穿透力强、渗透性好,静脉注入后实际到达靶细胞的浓度高,能够产生足够高的信号强度,收到较为理想的显像效果,有望研制出一种穿透力强的小型化靶向超声造影剂[28,29]。

作为一种新的分子成像平台,纳米抗体不仅应用于肿瘤成像,而且还被应用于监测关节炎的病情发展,动脉粥样硬化和其他炎症疾病的分子成像[18,25,26]。本文将以一些最新的应用为例,介绍纳米抗体作为分子成像工具在体内无创伤诊断中的应用。

2.1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成像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又被称为HER-1),属于HER激酶家族。研究发现,EGFR在人的多种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如胰腺癌、前列腺癌、结直肠癌、乳腺癌等。EGFR调控细胞分裂增殖,血管形成,它的表达受到严格调控,当EGFR持续激活时,会导致细胞的过度分裂,促进血管的形成,抑制细胞的凋亡[30]。因此,EGFR的表达情况被作为肿瘤检测的指标,并且可以通过分子成像技术对EGFR高表达肿瘤进行早期诊断。

Huang等[13]将EGFR的特异性抗体8B6的C端的6 x His标签和放射性核素99mTc偶联获得99mTc-8B6融合分子,通过SPECT成像技术检测发现,99mTc-8B6表现出很高的EGFR特异性,可以很快地聚集在EGFR过度表达的肿瘤组织,而且纳米抗体很快地被肾脏排泄掉,其在体内的半衰期仅有1.5 h,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放射性核素在体内存留的时间。

Vosjan等[22]则是将EGFR的特异性抗体7D12通过对异硫氰酸去铁胺(DF-BZ-NCS)与放射性核素68Ga偶联,然后通过PET成像技术检测纳米抗体的药物动力学发现,注射1 h后,纳米抗体大量聚集到EGFR过表达的肿瘤组织,显示出很高的肿瘤摄取率,而且血液清除快。Oliveira等[31]将7D12抗体与近红外染料IRDye800CW结合,利用光学成像技术发现,注射30min后即可被检测到肿瘤组织,并且血液中残留的纳米抗体少,背景低。

2.2 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成像

血管细胞粘附因子-1(VCAM-1)在体内介导淋巴细胞、嗜酸粒细胞、嗜碱粒细胞、单核细胞等免疫相关细胞向血管内皮粘附。VCAM-1在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动脉组织中低表达,而高胆固醇血症则能迅速诱导VCAM-1的过表达,容易诱导发生动脉粥样硬化[32],这使得VCAM-1成为检测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高度相关的靶分子。

Broisat等[34]已经报道了利用纳米抗体来进行粥样硬化斑块的临床成像。研究人员将VCAM-1特异性的多种纳米抗体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然后注射到粥样硬化病变的apo E缺陷小鼠模型中,然后利用SPECT成像。通过比对成像结果发现,其中有一个纳米抗体c Ab VCAM1-5在小鼠体内表现出很高的特异性,可以识别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组织,并且特异性地聚集在粥样硬化斑块处,而且可以迅速地被肾脏清除,血液背景低。

2.3 癌胚抗原成像

癌胚抗原(CEA)是胎儿发育过程中存在于胃肠道组织中的一个高度糖基化的蛋白分子。虽然在成人体内的表达量非常低,但是研究发现,CEA在多种癌细胞中是高表达的,如乳腺癌、胃癌、卵巢癌等,使得人们在过去几十年,一直研究CEA在癌症发生过程中的功能,及在癌症的诊断和治疗的作用[11]。

Cortez-Retamozo等[19]将CEA特异性纳米抗体CEA1用放射性核素99mTc标记,然后注射到人类结肠癌(LS174T)裸鼠模型中,通过SPECT技术检测纳米抗体在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和药物代谢动力学,检测结果表明,注射3 h后,纳米抗体的平均肿瘤吸收率大于3%ID/g,并且低背景。但是由于纳米抗体会聚集在肝脏和肾脏部位,使得纳米抗体在检测这些部位的疾病时,会受到限制。

2.4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成像

巨噬细胞甘露糖受体(MMR)是一种巨噬细胞表达的跨膜糖蛋白,它主要负责巨噬细胞对微生物,大分子蛋白的内吞作用。据报道,某些肿瘤间充质成分,特别是在缺氧部位,MMR的表达量特别高,从而促进了血管的生成,肿瘤的转移和免疫抑制[35,36]。因此,MMR成为了一个潜在的肿瘤标志物。

研究人员将anti-MMR的纳米抗体标记上99mTc,然后注射到乳腺癌(TS/A)和肺癌(3LL-R)裸鼠模型中,SPECT/CT成像显示,纳米抗体快速定位到MMR高表达组织,并且显示高肿瘤组织特异性[36]。然而在小鼠模型中,纳米抗体大量积累在肝脏和脾脏。因此有人提出构建多价的纳米抗体,从而增加抗体的特异性,减少非特异性信号,减少纳米抗体的半衰期,研究表明大尺寸的多价纳米抗体不会影响与肿瘤的特异性结合。

3 总结

分子成像技术的快速准确的诊断为各种疾病的治疗,治疗过程中的监控和治疗后干预提供了基础。而纳米抗体以其分子量小,组织穿透能力强,半衰期短等特点,被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探针应用到肿瘤,炎症等疾病的分子成像,并且发展出了一套完整的诊断方法。随着纳米抗体成像技术的不断完善,它将能够快速诊断出不同类型、不同阶段的肿瘤和其他疾病,并且可以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而实行差异化治疗。然而新的分子探针真正走向临床,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如政府监管,潜在市场有限,受到其他分子成像探针的挑战等。但是大量的实验结果证明,纳米抗体在分子成像方面将会有很大的应用潜力,这使得纳米抗体将会在未来的临床诊断当面发挥重要作用。

纳米抗体在疾病的分子成像方面的应用只是它很小的一个方面,它在疾病的治疗,食品安全,环境防治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相信随着跨学科的合作,纳米抗体将会给人类社会带来更多的便利。

摘要:纳米抗体(nanobody,Nb)是存在于骆驼科血液中的一种天然缺失轻链的重链抗体。以纳米抗体为基础的分子探针和放射性核素,近红外染料,超声微泡等相结合,被应用到多种疾病的分子成像。该文结合最近几年纳米抗体在分子成像中的应用和临床数据,来介绍它作为一种新型的分子成像工具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及未来发展方向。

8.新型交通工具 篇八

关键词:货币政策工具 金融危机 央行 流动性

当前我国CPI与PPI走势持续背离,结构性通缩风险加剧,导致实际利率高企,阻碍了经济内生性复苏。治理通缩已成为现阶段货币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但在持续的降准降息后,释放的流动性沉积于银行体系内部,实体融资成本并未明显下行。在全面宽松的同时,通过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快流动性从银行体系向实体部门传导、引导利率下行,已成为现实之需。本文旨在通过对金融危机后美联储、欧央行、日本央行以及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梳理和总结,为货币当局提供些许参考。

美联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一)固定期限贴现窗口计划(TDWP)

2007年8月17日,美联储首次针对危机调降贴现利率50个基点至5.75%。与此同时,美联储改变贴现窗口规则,对存款性机构推出TDWP,将该贴现窗口项下的融资期限延长到30天。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将该项下的最长融资期限延长至90天。2010年1月14日,该项下最长融资期缩短至28天。2010年2月19日,美联储在危机后首次上调银行贴现率25个基点至0.75%,同时宣布从2010年3月18日起将贴现窗口的贷款期限从28天缩短到隔夜。

(二)期限拍卖工具(TAF)

2008年5月2日,美联储将TAF的规模由500亿美元提高到750 亿美元。2008年7月30日,作为28天期TAF的补充,美联储推出84 天期TAF,以更好地缓解3个月期短期融资市场的资金紧张情况。通过TAF计划,美联储在主要贴现窗口下向符合资格存储机构出借抵押贷款,此时的贴现率则由拍卖过程确定。

(三)短期证券借贷工具(TSLF)

TSLF是针对一级交易商的固定期限借贷便利,特点是以抵押证券为担保贷出国债,无需公开市场操作,因此可为持有缺乏流动性商品的金融机构提供资金周转管道,避免其因资金短缺而面临财务困难。2008年7月30日,美联储将TSLF期限延长至84天,并引入TSLF 期权计划。通过TSLF,一般证券交易商可将证券商品当作抵押并与美联储交换美国政府公债,通过销售美债获取现金。

(四)一级交易商信贷工具(PDCF)

2008年3月16日,美联储推出PDCF。一级交易商通过清算银行向美联储申请融资,美联储根据一级交易商的抵押品状况向其提供短期融资。抵押品最初设定为投资级证券,2008年9月14日,PDCF抵押品的范围进一步扩大至三方回购市场中两大清算银行下所有可接受的抵押品。如此,一级交易商获得了与存款性机构相同的进入贴现窗口的权利,可以从美联储获得隔夜抵押贷款,获得的资格条件与存款性机构类似。

(五)资产支持商业票据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工具(AMLF)

2008年9月19日,美联储推出AMLF。储蓄机构和银行可以再贴现率从美联储融资,所获得资金用于向货币市场共同基金购买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在AMLF下,美国存款性机构、银行控股公司及其经纪自营商、外国银行的分支机构均可获得无追索权的抵押贷款,用以购买在赎回压力下货币市场基金急于变卖的合格商业票据支持的资产证券化产品。如此,美联储为货币市场基金间接地提供了流动性,从而避免踩踏带来的短期金融产品价格暴跌和收益率飙升,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货币市场基金的吸引力。

(六)货币市场投资者融资工具(MMIFF)

2008年下半年,美国货币市场依然流动性紧张,货币市场共同基金和其他投资者难以出售各类资产,无法满足赎回请求和调整投资组合的要求。对此,2008年10月21日,美联储宣布创设MMIFF,直接向萎缩的货币市场注入流动性。美联储通过设立5只特殊基金和向特殊目的机构(SPV)注资两种方式,有针对性地应对了基金赎回潮,为货币市场注入了流动性。

(七)商业票据融资工具(CPFF)

2008年第四季度,美国信贷市场形势进一步恶化,面临流动性压力,投资者不愿买进商业票据,商业票据发行量剧减,票据发行利率上升。加之每日需再融资的商业票据比例不断升高,商业票据市场的融资功能几乎丧失。对此,2008年10月7日,美联储创设了CPFF,一级交易商购买那些评级较高的资产抵押商业票据和无抵押商业票据。同时,纽约联储为SPV提供3个月的贷款,为商业银行和大型企业等商业票据发行者提供了流动性支持。

(八)定期资产支持证券贷款工具(TALF)

2008年11月25日,美联储宣布设立TALF。由纽约联储为合格的资产证券化产品持有者提供2000亿美元的无追索权抵押贷款,抵押品为由家庭和小企业贷款支持的AAA级资产证券化产品,后来将TALF贷款期限由1年扩展至3年,并拓宽了抵押品范围。TALF可刺激商业银行扩大对家庭和中小企业贷款,金融机构可凭由新近开展的消费贷款或中小型企业贷款所支持的证券向美联储申请贷款。美联储实际上为消费信贷和中小企业信贷提供了担保,从而鼓励银行更多发放此类贷款。

(九)政策评述

在第一轮量化宽松(QE)期间,美联储在上述货币政策创新工具的帮助下,向经济体提供了1.75万亿美元的流动性,有效刺激了经济增长,平复了金融市场的恐慌情绪,缓和了金融市场流动性枯竭的压力,恢复了金融市场的中介功能,同时也压低了实际利率,刺激了投资需求。美国经济出现了回暖的迹象,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较快回升至50%以上,GDP增速也恢复至2%的水平。

欧央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一)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

欧央行在欧债危机期间于2011年12月9日提出两个3年期的长期再融资计划(LTRO),被称作欧洲版QE。为让更多的欧洲银行能够参与本次借贷,欧央行首先将贷款利息从2%降至1%,随后降低了抵押物标准。固定利率无限额提供流动性是欧央行针对危机做出的重大调整,意味着欧央行不再主动控制向银行体系提供的流动性数额,而是由银行根据资金需求及所持抵押品规模来自行决定。

(二)非常规性货币政策创新

1.扩大合格抵押品范围

2008年10月,欧央行将接受抵押资产的评级由A-级降至BBB-级;2011年1月,对BBB+至BBB-级别的资产执行分级折扣,按折扣接受评级较低的资产抵押。2010年5月,欧央行宣布在2011年7月前暂停对希腊、爱尔兰和葡萄牙实施合格抵押品最低评级要求。2012年2月,欧央行宣布将法、意、澳、葡、西、爱尔兰、塞浦路斯央行的抵押品范围扩大至信贷资产。2012年6月,欧央行进一步放宽欧元体系合格抵押品资格标准。

2.货币互换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满足融资市场需求,欧央行与美联储、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和瑞士央行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提供美元流动性。该操作随着市场形势转好于2010年2月中止。2010年5月,随着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欧元区美元短期融资市场紧张,欧央行与美联储、加拿大央行、英格兰银行、日本央行、瑞士央行再次建立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操作。欧央行还与英格兰央行于2010年12月签订货币互换协议,提供英镑流动性,该协议于2011年9月到期,之后再次展期至2012年9月28日。此外,2011年11月30日,欧央行以及美国、加拿大、英国、日本和瑞士的央行宣布将现有的临时性美元流动性互换安排定价下调50个基点,新利率为美元隔夜指数掉期利率(OIS)加上50个基点,该协议从当年12月5日起执行,互换操作延长至2013 年2月1日。

3.资产担保购买计划(CBPP)

欧央行自2009年7月2日起推行CBPP,截至2010年6月30日,欧央行共购买合格担保债券600亿欧元,买入债券种类422种,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买入数量占比分别为27%和73%。2011年11月3日,欧央行宣布新的担保债券购买计划(CBPP2),通过欧元体系央行将直接购买400亿欧元区债券,计划从2011年11月开始。

4.证券市场计划(SMP)

2010年5月10日,欧央行推出SMP,买入欧元区主权债受困国的政府债券。该买入操作通过每周进行的定期存款工具对冲注入的流动性,确保不会对现有的以及未来的流动性状况产生影响,也因此不会对短期利率水平产生影响。2011年8月,由于爱尔兰、葡萄牙连遭降级,面临显著金融市场压力,欧央行加大债券购买量。之后,随着西班牙、意大利主权债收益率飙升、融资受困,欧央行开始买入两国政府债券,购买量连续加大。截至2012年1月6日,欧央行买入政府债券数量达2130.51亿欧元。对欧元区公共和私人债务证券市场的干预,旨在确保部分失调的主权债市场的流动性和深度,以恢复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有效性,最终确保货币政策对中期物价水平的影响。

5.货币直接交易(OMTs)

2012年9月,欧央行推出OMTs债券购买计划。OMTs可不受限制地从二级市场购买政府债券,直到欧央行认为达到目的为止,即帮助恢复投资者对目标主权债券市场的信心,提升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功能。

(三)政策评述

欧元区在金融危机后又陷入债务危机,加之欧元区内各国经济和财政状况差异较大,因此,货币政策工具的执行效果各异。总体来看,虽然欧元区经济增速仍处于低位且下滑趋势尚存,然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有效阻止了问题国家融资成本的上升,希腊、西班牙、意大利等国的长期国债收益率都出现了下行,债务危机得到一定的缓解。

日本央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一)货币互换协议

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美元告急,日本银行与美联储签署货币互换协议,逐步向市场中注入美元流动性,2010年初终止互换协议,这也是美联储新型政策工具的组成部分。工具施行期间,日本银行还专门对其国内的外资银行提供19个工作日的短期融资支持。

(二)放宽回购条件

危机爆发后,日本银行放宽了回购行为的条件,不仅扩大逆回购买入国债的抵押品范围,还增加了浮动利率国债、超长期国债交易品种等。针对短期融资券这一主体,回购的力度和频率逐步加强。在危机期间,金融机构甚至可以将以美、英、法、德本币计价的国债进行抵押,获取流动性资金。

(三)直接救助计划

2008年日本央行开始施行支持企业融资特别操作。与美联储20个特定金融机构的救助计划不同的是,日本将范围拓宽至所有具备条件的民间企业。期间,日本银行在提供担保的民间企业债务价格范围内,不设上限对企业进行支援,利率参考无担保隔夜拆借利率。本项政策工具在制定之初,是作为企业财年末特殊资金需求的支持工具,但考虑到现实经济情况,又延长了执行时间和操作力度,直至 2010年初才终止。

(四)为银行提供次级贷款

为确保金融体系的稳定,日本银行除了对金融机构持有股票、债券进行置换以外,还于2009年实行为银行提供次级贷款的政策。这种手段表面上风险很高,但是这部分资产仅用于增强银行资本充足率,未必会被打包再次流通销售。然而,只有开展国际业务、符合国际资本标准的大型银行才能够获得支持。

(五)互补性存款便利(CDF)

2008年10月末,为改善金融市场的流动性供给状况并吸收过多的流动性,日本银行推出了CDF,支付的利息等同于日本银行的政策目标利率减去日本银行确定的一个差额,日本银行的付息将直接贷记入金融机构在日本银行开立的活期存款账户。CDF的实施导致日本银行资产负债表中的活期存款账户规模大幅增加,其中以超额准备金规模增加为主。

(六)政策评述

从整体上来看,日本危机后的工具创新比之前更加专业丰富,整个市场的自由度更为开放,这些支持工具的确能够使金融机构运营状况有所恢复。与美国相比,政策的创新形式有一定区别,这种区别来源于两国经济环境的差异以及金融行业的发达程度。

日本通过运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的政策效果良好,达到了克服通货紧缩、稳定价格水平的目的,长期利率的下降趋势明显。但与美国相比,政策效果显然稍逊一筹。日本连续多年的经济衰退导致金融机构和私人部门资产负债表受损严重,中央银行补给的流动性停留在金融体系内部,并未输送到经济体中,制约了货币政策通过信贷途径拉动消费和投资的进一步增加。2012年下半年,日本制造业PMI再度跌到50%这一荣枯分水岭之下,出口额同比大幅回落,经济疲态再现,复苏乏力。

我国央行新型货币政策工具

(一)短期流动性调节(SLO)

作为公开市场常规操作的必要补充,我国央行在2013年年初推出SLO工具,通常在银行体系流动性出现临时性波动时相机使用,以7天期以内短期回购为主,采用市场化利率招标方式开展操作。央行会根据货币调控需要,综合考虑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状况、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等多种因素,灵活决定该工具的操作时机、操作规模及期限品种等。

(二)常备借贷便利(SLF)

SLF是央行在2013年1月创设的流动性调节工具,主要功能是满足金融机构期限较短的大额流动性需求。对象主要为政策性银行和全国性商业银行,期限以1~3个月为主,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SLF以抵押方式发放,合格抵押品包括高信用评级的债券类资产及优质信贷资产等。

(三)抵押补充贷款(PSL)

2014年7月,国开行从央行获得1万亿元的PSL用于棚改专项贷款,贷款利率低于同期市场利率,还款来源是国开行住宅金融事业部未来在银行间债市发行的住宅金融专项债券。2014年10月下旬,央行向11家银行投放PSL,总规模在2500亿~3000亿元。PSL的运用主要是为了实现央行多方面调控市场中长期利率的目的,进而更好地应对当前利率市场化日益加快带来的挑战。

(四)中期借贷便利(MLF)

2014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创设MLF。MLF是中央银行提供中期基础货币的货币政策工具,对象为符合宏观审慎管理要求的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采取质押方式发放,并需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高等级信用债等优质债券作为合格质押品,期限为3个月。中国人民银行在提供MLF的同时,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微企业和“三农”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

(五)政策评述

目前,我国新型货币政策工具在调节市场流动性、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其效果尚未完全显现。央行通过降准降息以及各种公开市场操作,对降低短端利率效果显著,但短端利率向长端利率传导的机制还不是很顺畅。而且,我国经济正处在增长速度换挡器、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期叠加”时期,因此央行需要在降准降息的同时,继续积极运用新型货币政策工具,疏通利率传导途径,降低新经济的融资成本,加快新老经济交替的速度。

作者单位:民生证券研究院

9.未来的交通工具 篇九

首先,我最先想起来的是“未来的交通工具”,因为我的妈妈经常在我的耳边说道:“孩子啊,你好好学习,长大了争取做一个科学家,等到将来,我们的交通工具不再是自行车、摩托车和汽车了,而是变成了呼来呼去的‘飞车’,这种车一上市,就避免了‘交通堵塞’这一严重问题。”这也是我想要说的,因为听了我妈妈的“陈述”,我也很渴望得到那种东西,在稍大一些,便想到了另一个问题:即使造出来了这种车,那用什么转换为能量,然后让这上吨的汽车飞起来呢?这得需要多少能源啊!

没错,我一直心里想着这种“在现在看来”的伟大玩意儿,就像是《名侦探福尔摩斯》动画片中空中的一辆辆飞车。大概是因为我从没坐过飞机的缘故吧!有一种强烈的欲望让我想得到这种飞车,等我长大了,会开这种“飞车”了,那岂不是我成了伟大的飞行员?

当然,为了避免“飞机撞大楼”的惨祸,这种“飞车”还得具有,“夜探”功能,如果仅仅是车灯,那将是远远不够的,因为飞车的度难以令人想象,况且照射范围有限,即使是看到了前面的“拦路虎”,当然也不会来得及反应。所以,应该在车上装一个蝙蝠的专利——“雷达”,有了这个,不用看前面,只要看着“雷达”传送回来的信号,就可以熟练的运行飞车了。

但是,最后的问题——难道“飞车”也烧油吗?如果那样,不仅人们开不起,而且地球上的能源也会下降很快,所以,造出来的这个飞车一定是要用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或者是可循环运用的东西做为飞车的能源。

上一篇:五四精神作文1000字高中下一篇:外贸跟单员的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