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业务工作总结

2024-08-17

技术员业务工作总结(共8篇)

1.技术员业务工作总结 篇一

个人工作总结

我叫张侯峰于2014年7月在阳泉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同年11月份参加工作,分配到汾西矿业集团公司双柳煤矿工作,至今已今过去四年了。四年中,在领导及同事的带领和帮助下,我按照岗位职责要求和行为规范,努力做好本职工作,认真完成了领导所交给的各项任务,使自己在思想觉悟及工作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在工作态度和勤奋敬业方面,我热爱本职工作,能够正确认真的对待每一项工作;能够主动寻找自己的不足并及时学习补充。

在思想上我积极要求进步,能够认真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积极学习政治理论,遵纪守法,爱岗敬业,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积极主动学习矿井通风专业知识,工作态度端正,认真负责,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思想品质和职业道德。

在生活中发扬艰苦朴素、勤俭耐劳、乐于助人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老老实实做人,勤勤恳恳做事,团结同事、求实务实、乐观上进,始终保持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一、工作能力及专业知识方面:

工作四年多,主要是在通风队和通风区工作,工作期间在领导和同事的热心帮助下,让我参与了一些具体的技术工作,在工作过程中我感觉收获很大。主要有以下方面:

1、在通风队第一年实习期间,经常下井,进行实际操作,按照实际要求努力克服困难完成了各项工作。学会了适应环境,也学会了双柳人艰苦奋斗的精神。

2、在接下来得一年半时间负责通风区的技术工作。在此期间我坚持“通防管理无小事”的原则,“瓦斯超限就是事故”的瓦斯管理理念,注重全员提高通防意识。狠抓队组职工业务培训,完善“一通三防”安全责任制,强化管理,积极完善实施防尘和抽放技术,杜绝了通风安全重大事故。

在通风区这段时间里我接触到了更多的通风知识,使我受益匪浅,更加重要的是在紧张的工作中我发现了许多自己的不足之处,从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技术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在这四年期间主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防尘方面 编制综合预防和隔绝煤尘爆炸的安全技术措施并根据有关文件设计了双柳煤矿防尘管理制度

瓦斯治理方面

编制了防治日常采掘工作面瓦斯超限的安全技术措施及《双柳矿2018年煤尘、瓦斯爆炸应急演练计划》等,在平时工作中对各工作面抽采钻孔进行监测,有力的保证了我矿采煤工作面的生产安全。

通风方面

负责通风区对外部分报表(包括抽采日报、抽采月报、安全管理示范矿井考核评分表等)

负责通风系统图、通风立体示意图、通风网络图等图纸的编制和填写工作

参与矿井反风演习、矿井火灾演习、瓦斯煤尘爆炸演习工作的计划和实践

参与主扇性能测定工作

参与双柳煤矿通风系统调整工作 参与了双柳煤矿通风阻力测定工作

参与了2016年、2017年瓦斯等级鉴定工作 在工作的四年里,我对整个矿井的通风及抽放情况有了系统的认识,这对我今后在矿山工作中有很大的指导作用。

二、工作中尚存在的问题

从事工作以来,深深感受到工作的繁忙、责任的重大;大事、小事压在身上,往往重视了这头,却忽视了那头,有点头轻脚重,没能全方位地进行系统地工作,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协调工作能力还不足,沟通上有待提高。

2、随着工作时间增加,发现自己在经验积累上还是比较欠缺。

3、理论知识掌握不够扎实,实践能力不够,理论与实践联系不够紧密。

以上问题,对工作的影响很大,所以我觉得还没有完全尽到一个技术员的职责,在今后工作中自己将努力做到更好。

三、今后的工作打算

1、协调工作能力还不足。以后多向一些有经验的领导和同事学习。由于平时工作头绪多,忙于各种事务,与职工、同事、领导沟通交流的时间较少。所以在以后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要加强沟通,不断反省自己,努力与大家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2、工作中布置任务多,中间环节抓的不够好。虽有一定的开拓创新意识,能够推进科技进步,但局限性强,思路不够开阔、意识不够先进。所以以后注重学习安全法律法规,以及新工艺、新技术等方面知识,不断拓宽知识面,自身业务能力不断提高。

3、自身技术能力、技术手段有限,所涉及的技术学习程度不够。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加以克服,同时还需要多看书,认真学习好规程及有关文件资料,掌握好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加强工作责任感,及时把各项工作做好。

通风队

张侯峰

2018年11月4日

技 术 务工 作 结

单位: 双柳煤矿通风队

姓名:

张侯峰

2018年11

2.技术员业务工作总结 篇二

关键词:视听技术,检察业务,刑事诉讼证据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视听技术由模拟视听技术发展为数字视听技术, 数字视听技术就是对以数字方式记录的音视频信号进行采样、编码、压缩等方面的技术, 主要包括采样技术、编码技术、压缩技术、流媒体技术、非线性编辑技术等。向科技要战斗力, 近几年, 数字视听技术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逐渐深入展开, 下面, 笔者浅析视听技术作为诉讼证据在检察工作中的应用。

一、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诉讼证据的主要特点

1996年3月17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将视听资料作为刑事诉讼证据在法律中加以明确规定, 标志着视听资料证据在我国刑事诉讼体系中的地位得以全面确立, 表明了我国刑事诉讼证据的制度进一步完善。视听资料, 是指以录音、录像、电子计算机或其他高科技设备所存储的信息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资料。视听资料所记录的内容往往较为直观的反映事物原貌, 在案件的侦查审判活动中, 具有其他证据种类无法取代的地位

在检察业务工作中, 作为刑事证据的视听资料一般可分为录像证据、录音证据及照片等几类。录像证据是指运用摄像机将事物发生、发展、运动、变化的客观真实情况原本地记录下来, 然后经过播放、重新显示原始形象, 用来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录像证据具有生动形象的内容, 有连续运动着的人物和变化着的背景, 可以反映出许多客观情况供人们观察分析。录音证据是指运用录音设备把正在进行的演说、谈话、呼叫、爆炸、机械摩擦、自然声响、电话中的对讲声音如实地记录下来, 然后经过播放再现原始的声迹, 并用来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的证据。相对于录像证据而言, 照片是静态的图像证据, 有着直观、逼真等特点。

视听资料证据与其他证据一样, 都能够证明案件的真实情况, 它们都有某些共同的属性, 比如客观性、关联性。但视听资料证据作为科学技术发展并运用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种类证据的特点, 其主要特点是:

(一) 直接性和逼真性。

视听资料可以原原本本地将案发当时的声音、形象、作案人的动作、表情及现场环境等作动态的、连续性的记录, 其内容丰富全面, 使人感到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

(二) 稳定性强。与证人证言等容易受主客观因素影响发生变化情况相比, 视听资料证据反映的内容可以长期保持不变。

如录音、录像的磁带和计算机储存的资料具有容量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保存等特点, 只要保存好磁带、拷贝、数据, 不致变形、变质, 就可以反复使用, 若干年后仍可重现当时的真实情况, 具有较长时间的稳定性。

(三) 具有物质依赖性。

制作视听资料需要科技设备, 必须借助于特定仪器、设备及其特殊功能才能形成, 如计算机、录音机、摄像机、录音录像带、磁盘、照相机等, 没有这些物质作依托, 可供人们视听的信息资料就会瞬间即逝, 无法捕捉。审查、鉴定视听资料的真伪, 也要靠专门的精密仪器、设备才能进行。视听资料证据的制作、收集、审查、鉴定与运用都必须依赖高、精、尖科学技术设备, 这种物质依赖性是其他证据所不具有的。

(四) 容易仿造、伪造。

视听资料是用科技手段制作的, 所以能比较容易地采用科技手段加以篡改。特别是采用数字方式制作的, 如数码照片等, 因此审查人员应当注意鉴别, 认真审查判断其真实性和可靠性。

二、收集视听资料证据应该注意的问题

由于视听资料证据具有的鲜明特点, 也决定了它在收集方面存在着一些特殊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关注。

首先, 收集视听资料证据在程序上应当合法。在收集视听资料的时候, 一定要保证收集活动的合法性, 必须按照法定的诉讼程序来进行, 在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三条规定了收集证据的程序和要求, 严禁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式收集视听资料证据, 否则视听资料证据就是非法的, 不能作为证明案件事实的证据。

其次, 收集视听资料证据要客观全面地进行审查。视听证据多是利用录像、声音来体现对案件事实的证明, 由于录像、声音具有连续性, 因此在收集视听资料证据的时候, 一定要客观全面地进行审查, 对那些有可能经过篡改、加工、变造以及其他技术处理的视听资料, 要严格审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六十九条也明确规定, 在收集到的计算机数据或者录音、录像等视听资料如果存在疑点, 也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因此, 在收集视听资料证据的时候, 一定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 对视听资料进行认真的分析与比较, 确保收集到的视听资料真实有效。

第三, 收集视听资料应当及时。当对犯罪嫌疑人突然采取强制措施后应在犯罪嫌疑人无任何心理准备时应立即进行讯问并作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其次, 在搜查现场时候进行同步跟踪录音录像, 收集取证, 这样不仅仅能证明犯罪, 同时也对搜查程序是否合法进行有效的监督。第三, 对于那些不愿意出庭作证或者在客观情况下无法出庭做证以及证人的流动性比较强的情况下, 及时地通过录音、录像方式收集视听资料, 可以更加有效的对证据进行固定。

三、视听技术在检察业务工作中的应用

证据是诉讼之本, 数字视听技术在检察业务中的应用主要围绕视听证据的采集、运用、存储、加密等方面, 数字视听证据的特点要求检察人员在具体的业务应用中要慎重处理。下面就数字视听技术在检察业务工作中具体的几类典型应用作一些介绍:

(一) 侦查指挥系统

侦查指挥系统是集音频、视频、无线通信、计算机和网络等高科技手段于一体, 用于辅助侦查办案的软硬件系统, 主要包括侦查指挥车、侦查指挥室、社会信息查询库、法律政策咨询库、职能管理信息库和侦查指挥平台。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的功能:一是建立查办案件必须的数据库, 为一线办案人员查办案件提供必要的信息支持。二是建立快速、灵活的移动侦查指挥系统, 实现多点远程审讯、案件讨论、联动办案、远程指挥等功能。

它主要通过前端的信息采集子系统 (包括摄像机视频采集设备和拾音头音频采集设备等) 将采集到的音视频信号通过无线方式发射到办案人员、侦查指挥车或侦查指挥中心, 并对重要的音视频信息进行记录存储, 办案人员根据这些音视信息可自行决定或根据侦查指挥中心要求采取进一步行动。在整个系统的使用过程中, 前端采集的音视频信息是整个案件进一步开展的基础, 而音视频信息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传输, 为办案人员和指挥中心提供了决策依据。侦查指挥车是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处理、转发子系统, 它主要完成的功能是现场多媒体信息的存储, 转换和转发, 对现场采集的信息进行数字化转换, 并将转换的信息加密后通过公用网络传送到指挥中心;同时收集的音视频信息存储在大容量的硬盘录像机上, 从而完成存储和转发。侦查指挥中心是本系统的核心部分, 它主要完成现场信息的接收、解密和还原、转换、保存和显示, 为方便领导的指挥调度, 由指挥中心人员选择把有关现场信息传送到领导的指挥子系统并接受领导的指示, 可通过视频、音频或短信方式传达给现场的侦查人员。

随着检察三级网的开通, 侦查指挥系统还可以三级网为依托在全国范围内实现远程指挥。数字视音频技术在侦查指挥系统的建设和应用, 大幅度的提高了检察人员的侦查能力, 为有效的侦破案件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使得侦查工作更加高效。

(二) 数字审讯监控系统

随着《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规定 (试行) 》和《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技术规范 (试行) 》的推行, 检察系统的审讯监控系统经历了从模拟到数字的阶段。传统的模拟审讯监控系统主要采用模拟信号的传输和控制设备, 普遍存在着数据保存不易、资料检索不便、双向互动远程控制功能不强等缺点。数字审讯监控系统是指检察人员在案件办理过程中在讯问场所讯问犯罪嫌疑人所使用可进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具有特殊用途的软件硬件系统, 它由若干间讯问室, 一间监控指挥中心, 一套审讯管理软件系统组成。它不但对图像质量要求高, 更加注重语言声音质量, 甚至在某种情况下对声音录制效果的要求高于图像质量。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 实现审讯监控图像和声音信号的数字化保存和数字化传输已经成为可能, 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加强审讯过程的指挥功能, 从而达到规范审讯过程, 加快取证工作的目的。

根据《技术规范》规定, 审讯监控系统的音视频信息数字化格式可采用mpg2或mpg4, 讯问室至少应安装两个摄像头, 其中一个能够反映讯问室全景, 包括检察人员、犯罪嫌疑人等, 另一个能够反映犯罪嫌疑人正面状态, 画面以画中画方式显示;固定场所的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应包括:音视频获取、录制、同步备份设备、物征、书证等证据的录入显示设备, 时间、温度和湿度设备, 不间断电源设备等。需要网络传输的应当具备网络传输设备并进行加密处理。临时场所的同步录音录像设备最低标准为一台摄录一体机和同步备份设备等。

新一代的数字审讯监控系统集视听技术、计算机技术及网络技术于一体, 还可以检察业务三级网为依托, 采用网络视频服务器和专用的网络控制系统软件实现音视频数字化采集、压缩、传输和控制, 实现远程审讯、交叉审讯、对比审讯、联合审讯、证据保存等数字化审讯管理。

目前的审讯监控系统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审讯和监控, 由于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深入应用, 新一代的数字审讯监控系统其功能上还往往包含有实时笔录、审讯资料管理、远程指挥、数字签名、录音录像资料现场回放等模块, 这使得各级组织交互性更强, 办案人员使用起来越来越得得心应手, 工作变得更加方便、高效。

(三) 多媒体示证系统

多媒体示证系统是指公诉人在法庭上以计算机为工作平台, 展示指控被告人犯罪有关的各种法律文书、证据等材料的计算机软硬件信息系统。通过该系统可以将各种证据一一显示于设置在法庭的屏幕上, 这些证据可以是图片、视频、音频、文本、动画等, 可使公诉过程真实、直观的呈现其原始面目, 使整个举证过程证据呈现严谨、重点突出, 取得更好的公诉效果。

多媒体示证案件的制作一般可分为证据收集、整理编排、出庭演示三个阶段。

1. 证据收集阶段主要是根据案情需要通过使用摄像机、录

音笔、数码照像机等设备, 收集指控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各种证物、证词、证人、现场情景等视频、音频、照片等。

2. 整理编排阶段主要是将收集到的证明犯罪嫌疑人犯罪的各种视听资料如:

犯罪嫌疑人和证人以及物证和现场图像、声音、输入到计算机内, 进行的整理编排, 加上有关情况说明或对重要部分进行标记, 使其适合出庭时示证工作的需要。

3. 法庭演示阶段主要是将已制作好的各种证据材料集中

到直观的工作界面, 在法庭上只须通过操作计算机逐个展示相关的证据内容, 并根据出庭时需要调出相应的证据材料。

专业的多媒体示证系统还有示证案件管理、编辑、标注、远程协助、做案过程动画模拟等功能。示证时既可以按生成示证文档时的顺序进行出示, 也可以随时通过证据清单改变示证顺序或有选择地进行出示, 适应庭审的变化。另外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多媒体示证系统还可以让公诉人在出庭时通过网络与庭外的领导或其他检察人员进行交流, 接收场外的公诉支持, 以便更好的完成公诉任务, 将罪有应得的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3.花旗:技术驱动业务创新 篇三

走进花旗的智能银行,随处可见iPad、笔记本电脑、带触摸屏功能的苹果电脑等,客户可以通过这些设备进行相关业务的自助式服务。当客户有比较繁琐的业务需要办理或咨询时,还可以通过视频会议系统远程呼叫总部的资深专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除此之外,智能银行零售网点的大厅还配备了超大尺寸显示屏,上面滚动播出天气信息、金融数据、国内外时事新闻、花旗银行的最新产品和服务等,客户在办理业务的同时还能浏览一下自己感兴趣的信息。

2009年11月,花旗银行第一家智能银行在上海开业。之后,花旗银行所有新开营业网点都采取“智能银行”的模式。迄今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地开设了24家全功能的智能银行网点,而且新的智能银行网点还在增加。这些网点的共同特点是提供包括自动操作平台、互联网终端等智能设备在内的特色服务。花旗智能银行网点采用的都是新潮的科技产品,这应该可以为提高客户体验有所帮助。“谁也不想走进银行后必须坐在椅子上排队再办理业务。”花旗软件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李远刚说。

这一切是如何实现的?花旗的技术支持部门是如何与业务部门一起协同创新,让其客户体验总是领先一步的?

技术驱动银行创新

6月16日,和往常的周末一样,大连高新园区腾飞软件园显得颇为寂静,当天李远刚并没有休息,这一天是花旗银行成立200周年的纪念日,一大早李远刚就带领自己的员工举行了一个志愿者活动(这个活动是花旗“全球志愿者日”活动的一部分),同时庆祝花旗的200周年生日。

李远刚担任总经理的花旗软件技术服务(中国)有限公司(简称“花旗软件”)总部设在上海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其大连分公司就位于腾飞软件园2期6层至8层;此外,花旗软件还在广州和珠海设立了分公司。

花旗的技术力量由两个主要部分构成,一是集团内部的IT部门——例如花旗中国的信息科技部;二是像花旗软件这样以类似外包的方式为花旗提供中后台技术服务支持的“卓越中心”。

在数字化和高度互联的背景下,花旗的许多业务创新自然地有着强烈的技术色彩。这些创新发生在产品、服务、流程、管理以及业务模式等各个层面。从创新发生的机制来看,往往是业务部们提出需求,信息科技中心负责统筹,然后将需求提供给花旗旗下负责提供技术服务支持的“卓越中心”或者第三方IT服务提供商。当然,创新的方向并不是单一的,有时候一些科技感很强的创新项目直接由技术部门提出,例如智能银行项目。

花旗银行的智能银行项目是在三年前开始的,首先在亚太区启动,最早的高科技网点,即智能银行网点的前身于2009年底设立在上海新天地,接下来差不多同一时期日本的智能银行网点也开业了,随后在中国内地、香港、越南、台湾和泰国等地陆续铺开。无论是从盈利还是从市场占有率而言,亚太区都是花旗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地区之一。但是在亚太地区,花旗银行在网点规模上并不具备竞争优势,它们就把寻求差异化突破口的目光放在了用户体验上。

花旗的智能银行综合运用了当下新潮的触屏、视频、人机交互等技术,网点内提供包括自助操作平台、互联网终端等特色服务。在这些新的智能银行网点,客户在服务人员帮助下,通过高科技的手段满足自己的业务需求。而iPad这样的新潮产品对于中国更年轻、更数字化的富裕消费者的确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花旗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都设有“卓越中心”。根据所在国家的监管局的要求,这些卓越中心有的像花旗软件一样以企业独立法人的形式存在,有的则隶属当地的花旗。这些位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卓越中心各有一定的分工,有些是互为补充和备份的功能,有些是针对不同的地区客户,有些是根据语言支持和技术技能进行分工。

以花旗的智能银行为例,客户看到和使用的不仅仅是一些科技感十足的设备,这些设备的后端连接着许许多多花旗“卓越中心”的客服经理、产品工程师、软件开发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提供后台支持的服务人员,而且这些服务人员不仅仅分布在中国的上海、大连、广州和珠海,还分布在其他多个国家的花旗“卓越中心”。花旗的技术支持后台已经实现了全球资源整合和共享,以最高效的方式提供给全球的花旗分支机构,当一个日本客户在日本的花旗智能银行网点需要兑换一笔人民币时,自助设备里提供服务的人员可能就来自大连。

再比如,花旗软件大连分公司拥有充足的日语人才,它主要为花旗日本提供技术服务;花旗软件上海公司拥有大量英语熟练的金融人才,就更多地为花旗在美国和欧洲的分支机构提供服务。同样的道理,当花旗中国需要一款能分析在华美籍客户消费倾向的软件时,就可以得到来自美国花旗“卓越中心”的技术支持。

某种程度上,分布在全球各地的花旗“卓越中心”都是花旗的外包业务提供商,这些卓越中心提供的服务包括ITO(信息技术外包)、BPO(业务流程外包)、KPO(知识流程外包),各个卓越服务中心之间既相互合作又存在一定的竞争关系。

相对于外部外包商来说,这些“卓越中心”的优势在于和花旗的联系更加密切,而且各个“卓越中心”之间可以共享最新的技术。当智能银行网点的模式在亚洲提出后,就能很快被推广到美国、欧洲等地。

除了给花旗提供技术服务外,“卓越中心”的另外一个重要职能就是协调与第三方IT服务提供商的关系。“这是我们工作的重要环节,作为和花旗有直接关系的技术服务部门,解决方案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必须由我们来把控。”李远刚说,花旗软件不仅是花旗的技术支持部门,还要当好守门人的角色,很多专业的技术解决方案,他们都必须出面进行“筛选”。

尽管分布在全球的花旗“卓越中心”都在为打造一家不断创新的公司而努力,相互之间也有协作,但具体到每项具体的业务时,每个“卓越”中心都是一家独立的“分包商”,相互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竞争关系,花旗软件有时也面临着花旗设在全球其他地方的“卓越中心”的竞争,这些“卓越中心”通常都会关注花旗各分支机构的新业务需求,一旦有新的机会就要积极争取。“我们的业务不是花旗‘分配’来的,而是和全球其他地方的花旗‘卓越中心’一起,通过招投标的方式获得的。”李远刚说。“如果一个卓越服务中心做不好,这部分业务就会交由另外一个卓越服务中心去做。这时候我的机会就来了,每个机会都不是一劳永逸的。”

现在,李远刚领导着规模庞大的花旗软件(中国)有限公司。“单从规模来看,我们绝对是一个很具规模的金融服务外包提供商,不亚于中国最大的几家服务外包企业。”李远刚开玩笑说。

4.业务技术工作总结 篇四

自毕业参加工作以来,本人遵守公司及所在部门的各项规章制度,积极服从领导的工作安排,圆满完成工作中的各项任务,维护集体荣誉,思想上进,响应公司的号召,认真贯彻执行公司文件及会议精神。工作积极努力,具备求知创新精神,任劳任怨,认真学习机电系统相关知识,不断的完善自我。

一、政治思想方面

在政治上,本人严格要求自已,积极参加各项政治活动。自觉学习政治理论,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修养,也努力培养自己大局意识和组织观念,工作上以事业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在自己的岗位上摆正位置,把高速公路的事业,把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的意识放在首位。努力实践全心全意投入在高速公路的根本宗旨。在工作中做到公平公平,公道正视,具有较强的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工作中吃苦耐劳,积极主动,作用踏实,不推诿扯皮,讲求效率。工作中注意调查研究,勤于思考,工作思路清晰,能把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管理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积极在本系统中发挥出自身作用。

二、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岗位技能

本人于20xx年9月正式参加工作,在进入福建高速公路泉厦分公司工作之初,我发现学校里学到的专业知识同实际工作有很大的不同和差距,为了尽快转变角色,适应工作的需求,本人通过一理论二实践的学习方式,一边努力学习机电系统相关知识一边请教老同事,在短短半年的时间里,我已能比较熟悉的进行了机电收费系统的维护和管理。为适应部门领导一专多能的口号,跨专业学习通信和监控系统知识,在技术员定岗前已基本摸清了高速机电三大系统的应用流程。

20xx年6月,正是我加入高速机电系统技术团队的第一个年头,正当是学习了理论基础知识渴望有结合实际工作发挥关键作用的时刻。晋江征管收收费服务器崩溃,所有数据上传中断。在赶往现场发现此故障后立马将服务网络断开,将数据截留在消息队列上防止数据上传至故障服务器后丢失。在得知新大陆客服无法立刻派出技术人员协助的时候,将故障上报相关领导后开始着手处理服务器的系统安装问题,本人开始搜索了平时阅读的一些培训教材先对IBM服务器进行Raid5配置,然后安装操作系统,再进行站级服务器的一些相关配置、安装消息队列、数据库安装配置、建立用户、导入初始化脚本、作业调度设置等工作。结果意想不到的将晋江收费服务器完全的恢复起来,得到了分中心主任的认可。

三、组织协调方面

在八年的实际工作中,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因泉厦路段车流量非常高,而出口车道数相当饱和,导致车道设备完好率必须保证。在如此紧张的工作中,每天都保持着组织分中心技术力量时刻准备出发的念头,而且出动维护效率也要保证,在这样一种工作条件下,日复一日的学习整个收费系统维护技能,已了如直掌的掌握了收费系统的各项技能。编写了《便携收费一体机的使用》、《无人值守全自动发卡机简易维护》、《计重设备维护手册》等技术培训教材,并在各收费站组织相关人员进行现场培训,培训效果得到了公司领导的认可。

四、专项工程负责方面

在实际工作中,本人突破了高速机电系统维护工作局限,努力学习工程管理知识,灵活运用项目管理规范和分中心的相关技术文件,结合实际情况积极与项目相关方,相关人员沟通协调,结合管理了工程项目,并努力向达到优质工程目标进行。

自参加工作以来,本人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专项工程,在工程实践中锻炼充实了自己。其主要专项工程经历如下:

20xx年已是我进行高速公路系统的第三年,有幸参与了收费系统车道车牌抓拍设备改造专项工程,本工程包括布线、安装和调试等工作。本人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项目的前期服从领导安排前往北京汉王公司培训汉王四型机车牌抓拍设备的专业知识,并努力运用所学习过的专业知识,对施工图纸及技术文件进行研究,有不明白及不懂的地方时积极向厂商工程师请教,待工程开工时已对工程施工了如指掌,通过一个月的努力,即完成了从设备的布线,安装和调试工作,并投入正常运行。最终工程全部竣工并赢得了领导的胜任。本次工程中,我初次进行工程岗位,通过这样的项目,我深刻认识了工程项目的施工管理,设备安装工作的流程等工作,并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准。

20xx年,全省进行ETC不停车收费系统试点工程,本人有幸参加了泉州征管所一进一出的试点建设,项目开始时,认真审阅了设备提供商的施工图纸、合同、工程量清单、设备材料清单,后制定了详细的施工计划、在施工过程中,紧抓施工要点,严格执行质量、技术等相关要求,对不合格产品、工序及时处理,从而保证了工程质量的控制,从而顺利验收,在设备试运行阶段,采取积极配合的良好态度,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并于厂家技术人员进行沟通和处理,最终获得了相关领导的好评。

20xx年3月开始,本人担任主要负责人一职,在全线车道顶棚信号灯改造工程项目中标之后,首先根据车道车辆分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LED信号灯切换内容。在设备安装方面,根据每个车道顶棚安装位置的特点,做好了安装尺寸的核算再仔细研究了安装工艺,制定了信号灯在各车道的精确安装位置。在施工过程中,本人得到了公司领导的支持,全面落实安全组织质量技术经济等各方面的要求。在完成此项专项工程后,本人学习到了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知识,对设备安装方案的制定理解得更加透彻。

20xx年参加了泉厦扩建机电系统方案设计、招投标等工作,并参加了扩建机电图纸审查和招标书的编制等工作,结合以往工作经验和实际使用情况,在会议上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提出的合理建议受采纳。在施工期间主要负责称重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通过对施工图纸的研究,严厉把关了施工质量,并抓紧工期进度,确保9月8日通车前完工。本人与相关的扩建业主、施工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协调配合互动机制,确保了扩建施工的正常开展。从水头所封闭施工拆除设备工作,到光缆迁移工作,本人都在现场跟踪,组织和协调各方面力量,制定合理的实施方案,确保施工项目和进度的顺利开展。

五、注重积累,多次发表技术文章,与同行交流

技术工作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注重积累,加强交流,理论联系实际,善于思考和总结,积极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工作实践中去。几年以来,我先后针对机电系统的日常维护技术和工程建设中以及工作中出现的许多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并编写了《便携收费一体机的使用》、《无人值守全自动发卡机简易维护》、《计重设备维护手册》等技术培训教材。上述几本教材均发放至各征管所和分中心技术人员内部交流以,也得到了一致好评。

根据几年来对全省ETC不停车电子收费系统的研究,在20xx年度撰写了《高速公路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优点与潜在问题》论文,并登载了《城市建设理论研究》杂志。内容提要:从多方面分析了不停车收费系统的优点,同时也分析了与普通收费系统相比存在的缺点,从面全面认识不停车收费系统。

5.专业技术业务工作总结 篇五

单 位:姓 名:日 期:

xxxx集团xxxx煤矿 xxx

二0一四年九月一日

我叫xxx,甘肃省xx人,男,汉族,现年xx岁。我于2008年9月-2011年6月在xxxx学院学习,所学专业为煤田地质,2011年6月毕业,同年8月份分配到xxxx煤业集团xx煤矿。2011年8月至2013年4月在xxxx煤矿综掘队工作,2013年5月至今在xxxx煤矿生产技术科担任技术员。

本人自参加工作以来,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在政治上力求上进,业务上勤于钻研、力争创新,工作中积极主动,爱岗敬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能够遵章守纪,团结同志,努力学习专业技术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及业务能力。

作为一名工程技术人员,必须要有责任心。在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期间,首先从事矿井掘进管理工作,把掘进工作面顶板管理、工作面设计作为提高全矿井安全管理的重要决策,完成了3507综采工作面的初步设计、修改设计。2012年7月,科室对分管专业技术员进行了调整,此时自己完成了掘进技术员向开拓技术员的转变,几年来开拓工程量大,工作上,我勤到现场,及时、全面、认真地了解情况,业务上,我努力学习各类单项工程设计,熟悉开拓巷道管理的方法和经验,学习煤矿安全质量标准化,学习井巷工程质量验收标准。所以我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压力,这压力一方面来自领导对我的信任,另一方面来自我自身经验不足。我想首先我要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这是做好本职工作的首要前提。有压力才会有动力,有紧张感才会有紧迫感。所以,我既然做了,就必须做好,必须对自己所做的工作负责、对部门负责、对单位负责。通过这几年多时间的证明,同 1 事对我的支持,特别是科室领导、师傅的悉心教导和鼎立帮助,使我能更快的进入角色,适应岗位要求。这样的支持和帮助使我在紧张的工作中找到了自我,让我时刻鼓励自己不能放弃。

为了保证所有开拓巷道的工程质量及施工安全,修订、完善了作业规程,统一了编写提纲,为矿井开拓巷道施工提供了安全保障,负责编写了《3507回风顺槽掘进作业规程》、《3507开切眼掘进作业规程》、《三采区五区段煤仓掘进作业规程》,先后编写了《3507回风顺槽开口段加固方案》、《三采区辅助下山底板硬化方案》等。

在工程设计上严格遵照《煤矿安全规程》、《采矿工程设计手册》等有关设计标准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新型实用、节约投资为原则,根据我矿生产系统及采掘接替状况,精心设计,主要完成了3507综采工作面、三采区五区段煤仓、井下爆破材料发放硐室等工程的设计。

加强工程质量管理及各类台账的完善。在工程质量管理上,以落实安全质量标准化为宗旨,严格工程质量验收制度,按照《煤矿井巷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13-2010)所规定的检验标准和检验方法进行工程质量验收。一是结合我矿目前井巷工程施工实际,严格执行《新柏煤矿工程质量管理办法》,做到了高标准、严要求,严格奖罚兑现。二是继续加强现场管理,按照质量标准化要求执行分部、分项工程验收,杜绝了不合格工程的出现。建立健全了各类施工记录及台账,包括锚杆(索)拉拔力记录、隐蔽工程记录、班组验收记录等。

科技创新方面,本人能够不断学习行业先进技术水平,不断创新,勤于钻研,完成的《锚网索、T型钢带支护技术在煤巷交岔点巷道中的应用》科技论文获得xxxx煤矿科技论文二等奖,为我矿科技兴矿战略做出了一 定的成绩。

6.专业技术业务工作总结 篇六

王 兰 洞 2012-9-2

2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王兰洞

尊敬的评审组专家和领导:

本人2010年被聘为机电技术员职称。一直从事水泥

机电技术管理工作,积极开展水泥机电专题调查研究和科学

实验活动,认真为水泥公司保运部提供技术指导和解决疑难

问题,做到技术和实践相结合,全面,系统地掌握机电理论

知识和业务能力,能将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直接运用到生产第一线。在水泥生产中,能提出创新的建议,树立全局观点和

整体理念,思想解放,工作大胆开拓,为公司的经济发展和

机电设备的升级换代,作出了一定的贡献。

一、思想政治和业务学习情况

本人一贯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热爱祖国,坚持学习马

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方向,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

直,处处以高标准严要求对照自己,遵纪守法,廉洁自律,能以道德规范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作风正派,能干一

行、爱一行、专一行。加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综合业

务素质,主要学习情况如下:

1、2012年5月参加安徽省设备管理培训。

2、2012年5月参加水泥公司安监处电气安全培训。

3、2012年6月参加杭州天明高频电源培训。

4、2012年8月参加市再教育培训72课时合格。

二、主要机电专业工作实绩:

现将我被聘为技术员以来,从事的基层机电工作业绩,作以下总结:

(一)实践一线,开展本职工作

1、矿业集团水泥公司工作多年来,向有经验的电工老

师和工艺师傅虚心学习,理论联系工作实际,并根据机电服

务工艺的原则,拓展自己知识面,工序不同和现场实际生产

状况对风机、开关设备、电缆等科学、合理布局,充分考虑

使用可靠、安全性,优化设计,尽最大可能的满足安全生产

需求;因工作成绩突出,当年入选公司机电专家委员会委员。

2、为及时、准确判断机电事故类别、发生位置,对中

控信号筛选编组打印提供班组,更快更好的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为提高煅烧窑的设备运转率,组织制定包机制度,巡检牌制度,根据不同设备制定巡检内容,极大地提高设备

运转率,为水泥质量提高做出大的贡献。利用所学知识和经

验分析现场出现的问题,解决磨机直流控制励磁经常丢失的老问题,并能把经验传授班组解决问题。针对800KW高温风

机经常跳停的问题能有效组织相关人员,研究处理措施,制

定改造方案,更换相关元件和电缆,有效阻止了事故的再次

发生。为了满足煅烧熟料对生料均匀性的要求,对生料库底

多点下料进行恢复和改造,提高煅烧窑的产质量。2#高温风

机振动是长期影响2#窑运转率的主要因素。现场观察,积极

研究,确定方案增大对轮直径,规定对轮销与孔1毫米配合。

有效阻止了振动发生,延长主机设备的使用寿命。

(二)深入研究,全面提高,大力促进公司科技进步

1、从事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在此期间曾参与2#回转窑

头节能改造,通过加大窑头风机增大电站锅炉发热量,提高

发电量。年增效五十万余元。参与6KV电改工作,负责电气

改造工作,把新线电站多余电能,输送一线系统使用,每小

时节电3000KW/小时全年285天节电约1000万元,提升了公

司市场竞争力。组织对2#窑尾电收尘排放不达标改造,组织

考察,论证,提交改造方案,实施方案。引进高频电源新技

术在水泥厂电收尘的使用,有效的使收尘器130毫克下降到50毫克达标线,投资少改造方便,同时改善

用电环境,提高收尘效率,降低电耗27%年节电50余万元一

年多可收回成本。准备推广使用,已申报本公司科技奖。

2、利用工作经验,刻苦学习,全面掌握水泥机电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综合业务能力;经常深入一线,积极开展机电

专题研究和科学实验活动,利用所掌握理论技术知识和生产

一线实际相结合,大胆革新,开创性的开展了如下工作:

(1)编制《电收尘维护与操作规程》

(2)参与编制《水泥厂操作规程》

(3)编制《35KV变电所运行操作规程》

3、积极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实现水泥高产稳产。众城水泥厂是生产99年建的老厂,设备老化,设计落后,节能设备采用电容补偿的老方法,效率低不能降低线路损耗,对5台磨机主电机采用进相机提高功率因数,大大提高节能效果,降低额定电流的10%。由于众城厂几经转包,管理混乱,设备缺失失效较多,对工艺煅烧造成大的影响,通过专题研究,走访岗位,听取多方意见,分别对影响工艺煅烧的石子库底多点下料,生料库底多点下料,熟料库底多点下料,生料尾砂秤,尾煤转子秤,窑头看火,配料秤监视系统进行恢复和改造。极大地提高工艺的操控手段。

三、我虽然在水泥厂机电技术业务和科技进步方面取得一些成绩,但随着改革开放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自己应不断学习先进知识,紧随时代发展步伐,以严谨的工作作风和科学务实的态度,以“科技创新才是企业核心竞争力”为指导思想,勇敢面对企业发展中的新课题,新困难,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开拓创新,积极进取。回顾机电技术管理工作,我能胜任各项专业任务,且工作认真,积极进取,敬业爱岗,理论水平与实践经验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展望未来,我有信心改善企业安全发展环境、建立比较完备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和比较发达的安全数字化体系,为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和科技进步而努力。因此,我申请授予机电

助理工程师,请各位专家予以评定。

7.BlueCoat业务保障技术 篇七

Dimension Data安全业务全球总经理Matthew Gyde表示:“通过业务保障技术, Blue Coat提供一项新的安全研究成果, 让企业能够以安全的方式利用技术。客户越来越把IT部门看做能够帮助推动关键战略计划的合作伙伴, 这也正是Blue Boat战略的核心所在。聚焦可信应用和集成安全情报和分析对于高级威胁防护来说极具价值, 这是客户目前最重要的两项计划。。”

Blue Coat产品让企业通过如下方式释放业务增长、生产力和创新

●安全与政策实施中心通过防护威胁和数据丢失而提供业务连续性。借助安全与政策实施中心, 企业可以向用户提供安全高效的互联网与网络体验。

●移动赋能中心把保护和政策扩展到任何位置的用户设备。借助移动赋能中心, 组织机构可以成功地推动移动业务计划。例如, 航空公司可以通过为所有飞行员配备i Pad来替换应急飞行手册, 从而降低成本。

●可信应用中心让组织机构可以安全地部署和使用所有类型的应用。借助可信应用中心, 企业可以通过应用程序使用创新与客户建立更密切的关系。例如, 保险公司可以接受损伤照片来加快索赔的处理。

●性能中心协调IT基础设施和优先业务, 以确保扩展企业的网络性能并加速用户体验。借助性能中心, IT部门可以有效地协调性能战略和关键的业务战略。例如, 零售店可以提供量身定制的客户体验。

●解析中心让企业能够利用深度安全情报和分析来实施合规并启动快速修复, 提供针对高级威胁和网络事件的洞察力。借助解决中心, 企业可以根据深度安全分析调整安全政策并从数据违规中快速恢复。

Blue Coat Systems首席执行官Greg Clark表示:“应用的蔓延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Web, 推动基于浏览器的流量转向基于应用的Web流量, 使得可信应用成为企业赋能的关键点。通过在可信应用与解析中心中推出新产品, 扩展了利用来自15000个机构的数百万用户的全球网络来提供威胁与应用情报的能力。”

新的动态分类服务推动可信应用模式

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中目前有超过120万个应用, 让用户有机会定制自己的应用体验, 实现革命性的生产力。这些应用已经改变了Web内容的本质。现在, 需要一种能够理解和分类应用的新方法, 对所有Web内容进行分类以高效地实施政策并确保合规。

为了帮助企业控制这种应用布局并打造可信的应用模式, 作为其可信应用中心的一部分, Blue Coat推出了新的应用分类服务和应用控制器。这些新产品结合起来, 让企业能够:

●动态地分类应用:新的应用分类服务不断适应应用场景的演进, 提供动态应用分类和全面的应用概况。

●理解应用行为以降低风险:提供有关业务价值、隐私特征、数据、威胁与合规风险以及带宽影响的详细信息的全面资料让企业能够评估具体应用给业务带来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政策。

●实时地发现并控制应用流量:利用来自应用分类服务的应用情报, 新的应用控制器实时分类网络上的所有应用并实施政策, 以防止可能带来已知威胁或违反可接受风险级别的应用访问。

取证分析改进治理

在当今日趋复杂的威胁环境中, 企业越来越倾向于假定它们在某个时间点会被突破。这种假定推动传统预防技术的扩展, 纳入可以快速识别违规、发现根本原因并更新安全流程的修复技术, 以预防未来出现类似的违规。

为了帮助企业打造适合这种新威胁场景的治理模式, Blue Coat推出了新的SSL Visibility设备。不久前, Blue Coat签署了收购Solera Networks及其类似网络摄像头技术的协议。两项技术均是解析中心的关键组件, 提供现代恶意软件防御的所有阶段需要的分析和取证功能, 包括事前、事中和事后。收购完成后, 客户将全面看到有针对性的先进攻击的内容和背景, 从而能够:

●把传统恶意软件阻止扩展到分析以实时预防攻击;

●识别并解决有针对性攻击的根本原因, 用于修复和预防未来攻击;

●通过对安全流程和政策的实时反馈而改进治理。

8.业务驱动的光子网格关键技术研究 篇八

摘要:通过对光子网格资源管理新机制、光子网格中间件和光子网格用户网络接口等关键技术的研究,建立业务驱动的光资源动态调度方法,给出大块数据传输及视频点播(VOD)服务在可控光路与基于OBS的网格(Grid over OBS)模式下的业务应用模式。理论与实验证明业务驱动的光子网格关键技术的实现,使得光子网格能很好地为密集数据业务服务。

关键词:业务驱动;光子网格;动态资源;中间件

Abstract: Based on the study of key technologies for photonic grid, such as resource management mechanisms, middleware, and user-network interface, the service-oriented dynamic resource control methods are obtained and the application modes are constructed for bulk-data transport and VOD service to be implemented with controllable optical paths and architecture of Grid-over-OBS. It has been proved both theoretically and experimentally that the service-oriented key technologies of photonic grid can make it better implement bursting data services.

Key words: service-oriented; photonic grid; dynamic resource; middleware

基金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6032510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572021)

信息化建设的一个热点问题是技术与业务的融合,即如何从业务需求的角度入手,制订网络发展与建设的目标。新一代的网络业务正在向着大规模、分布式与密集数据应用的方向发展(如计算网格、并行与分布式业务等[1])。电信业中通过大量基础网络的建设,使得光网络拥有大量的线路和带宽。为提高网络资源的整体效率,使业务、资源、技术三方面彼此促进发展,采用业务驱动模式对未来网络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2]。因此业务驱动、面向智能的光网络是下一代光网络的发展方向,一旦获得全面突破,将会为下一代网络(NGN)的发展提供更大的推动力。

以数据密集型为代表的新业务需要大量的网络资源与动态的网络服务模式,而光网络具有广泛的带宽资源,因此如何合理地分配资源并充分利用网络带宽,有利于推动网络与业务发展的一致性。随着并行协作型业务的发展,对动态的网络业务模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网格结合光网络技术能从网络资源上满足具有密集数据特性的业务(如科学协作计算、天文物理、远程医疗等)需要。为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光网络的发展今后将以业务驱动为主,提供动态资源,如光动态智能网络服务、用户控制与管理的光网络、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GMPLS)动态资源分配光网络(DRAGON)、业务驱动的自动传输网络(SO-ASTN)等[3-10],采取业务驱动模式建立的高性能光网络,支持网格服务体系。

本文立足于光网络具体情况,以应用需求为基础,研究光子网格的体系结构,对光子网格中资源管理、服务管理、接口、中间件进行组织和规划,确定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提出合理的结构,给出研究与测试的结果。

1 业务驱动的光子网格网络

光子网格能够实现光网络资源(包括光器件、光网络节点、光波分复用系统、光波长、光交换、中间件、控制软件)的协同工作和共享,即把光网络中的资源整合成功能强大的虚拟光资源实体,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的服务。随着新业务的出现,如电子科学(E-Science)、电子医疗(E-Health)等,为满足不同带宽服务的要求,光网络需要提供按需的网络服务;采取业务与网络分离的模式,可以提供灵活的资源控制方式,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合理优化网络的承载能力,支持多种业务应用。图1给出的是业务驱动的光子网格资源与网络的关系,光网络提供网络资源,包括带宽与光通道等,是网络资源的承载。

业务驱动模式以资源为核心,业务通过不同方式提供给用户。它将网络运营与服务分开,从而通过新的资源控制方式,提供灵活的网络服务,最终使得资源利用最大化并满足用户的各种服务需要。

2 光子网格关键技术

光子网格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构建一个随意获得网络服务与网格资源共享的体系。因此,如何通过改进现有的光网络体系结构、控制层、接口功能等来满足用户对资源的需求是实现光子网格的关键技术。在构建光子网格功能体系结构的基础上,本文讨论的关键技术如图2所示,内容包括:功能结构分析、光子网格资源管理与调度、光子网格业务管理研究、光子网格控制与管理技术研究、网格用户网络接口(GUNI)研究。

2.1 光子网格功能体系模型

针对业务驱动的光子网格网络,构建一个更为合理的网络架构,不仅能够提供宽带服务,而且能够保证更多业务的需求(如Internet业务接入、高质量视频、计算网格及E-Science等)。因此,新型的业务驱动的网络模型,需要具有网络感知的能力,以便于业务能够根据需要申请网络资源。在具体实现时,底层网络能力可抽象为一系列标准对象提供公共访问接口,作为业务应用访问网络资源、感知网络状态的渠道。为实现网络与业务的分离,提供更好的网络服务,需要光子网格功能框架模型如图3所示。框架为满足数据密集型业务的需要,增加了业务与网络资源控制,并结合网格服务框架,为上层服务提供网络资源服务。

2.2 光子网格资源管理与调度

网格资源管理是指控制网格和服务怎样向包括用户、应用或服务在内的其他实体提供可用资源、执行资源共享的一组操作。网格资源管理侧重于控制和描述网格分布式资源,即如何提供可用资源服务给其他请求者,并不关心资源的具体表现形式,而偏重于该功能执行的方式。光子网格资源管理的核心功能就是识别资源需求,匹配和分配资源,调度和监测资源,在资源提供者和资源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协商,为前者提供资源管理,为后者提供资源调度。

2.3 光子网格中间件

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中间件,光子网格中间件还需要负责对光资源的管理和调度,功能更为广泛,直接面向资源消费者。光子网格中间件包括光子网格资源管理部分、光子网格网络控制部分、光子网格业务管理部分(包括业务服务协议、业务协商)、网格用户网络接口、光子网格传输控制协议。

2.4 光子网格信令控制

由于基于GMPLS的网络体系结构及其相关协议加强了对光网络资源的控制功能,使得对光网络资源的使用和调度更加灵活,网络资源的利用率可以更高,服务质量更加可靠,因此引入信令控制到光子网格中,执行资源预留等功能。通用多协议标记交换网络由控制节点和流量工程链路(TE-Link)等构成,每个要素都有节点地址和接口标识(ID)来实现标识控制和管理。

2.5 光子网格用户网络接口

GUNI在光子网格中的主要作用是实现网格用户与光网络之间的按需接入、网格服务和可交互的操作,以便进行协议协商和网格服务的启动。主要内容为:

(1)通过GUNI用户或者客户端向光子网格网络中的中间件或者代理请求网格服务。

(2)在服务控制和管理平面的监控之下,对流量执行分类和组合。

3 光子网格模拟平台与技术实现

3.1 光子网格模拟平台与功能结构

应用驱动的光子网格模拟平台由资源节点、控制节点和光交换网络组成,以光路交换(OCS)体系为例,模拟环境采取如图4所示的结构。数据库、视频点播(VoD)服务器、局域网、GridFTP文件服务器作为网格的外围资源,控制层主要是配置网格服务环境和网络管理体系,动态光网络作为底层支撑网络,并采取4节点的格状网(Mesh)网络结构。

光子网格模拟平台的功能结构分为4个层面:应用层面、中间件、交换网络和管理层面,如图5所示。中间件包括面向网格用户的服务接入与管理层次及光网络资源调度与管理的网络层次部分。用户界面通过应用程序接口调用中间件嵌入的功能,通过GUNI获取资源。

Java程序开发的中间件调用GT4标准文件管理组件,执行文件传输。光子网格网络拓扑更新提供拓扑一致性,并能供网管执行拓扑状态监控、资源预留、执行带宽分配及光资源管理。网络拓扑状态监控与维护,收集各个网格节点的日志,显示网络性能;文件资源管理利用GridFTP实现文件资源管理。

3.2 光子网格节点

(1)资源节点

资源节点的主要作用是部署网格应用资源,以作为光资源调度的驱动,同时也提供图形用户界面(GUI)作为光子网格用户服务的窗口。根据目标文件大小选择服务的方式,包括单发单收、多发并收和并发并收。

在资源节点部署光子网格中间件的服务模块,用于光子网格服务接入和资源的管理,包括资源查询、请求、发现及状态管理。用户通过图形界面,发送服务请求给中间件;中间件查询服务列表,优化选择可用光资源最多的节点。控制层面分配光资源,建立连接。

(2)控制与管理节点

结合GUNI接口,实现GUNI接口的上层调用。光子网格控制节点将虚拟底层网络资源,形成光子网格服务,向客户广播网格资源及其服务,形成网格资源服务体系,对光子网格的用户进行认证和授权。模拟平台定义了一套网格用户与GMPLS控制层接口消息,用于光子网格用户的自动接入、激活或去激活标签交换路径的建立请求、连接建立状态上报、异常处理等。

3.3 光子网格管理系统

针对网格系统具有分布性、异构性和动态性的特点,在传统网络管理系统基础上加以精简改进完善,引入嵌入式的全新理念。在本平台中采用分布式代理,管理站集中监控的层次管理模型,同时包括网络资源管理,主要与网格管理模块交互实现。光子网格网络模拟平台可以在Linux操作系统下Java环境中运行。除了网络状态实时监视功能(包括拓扑、流量、链路等方面),同时具有文件资源管理服务功能。

4 光子网格模拟平台实验结果

为了验证PGN的5个特性:(1)光子网格的业务驱动特性;(2)网格与光网络资源控制的可结合性;(3)光资源调度的并发性;(4)资源管理的广泛分布性与共享性;(5)光子网格带宽服务的多粒度性。同时,为说明光子网格对于密集数据服务的支持,开发并试验了GridFTP与VoD两种应用系统,并分别运行于OCS与光突发交换(OBS)模拟交换网络中,执行下述功能:(1)网格资源联合管理,包括应用资源与光网络资源;(2)光网络资源的动态与并行调度;(3)多粒度带宽分配;(4)应用资源驱动的选路。结合OCS与OBS模拟交换网络的服务模式,给出实验结果。

4.1 基于OCS的网格

基于OCS的网格(Grid over OCS)运行于OCS网络环境中,主要选择波长选路的方式,通过光通道实现网络节点全光通信链路,并在每条从源端到目的端的光通道采用动态路由方式,当网络存在满足条件的可用波长时则建立光通道,一旦建立将采用独占方式,而且光通道的带宽以波长的带宽为交换粒度。对于传输文件较小的时候则采用单条光路的模式,其收发流量如图6中(a)、(b)所示。对于更大的文件则自适应控制,根据资源状态可引入并行通道,流量状态如图6中(c)、(d)所示。

在传送密集数据时,提供波长层次的带宽粒度,且具有带宽永久性占有特点,其优点是硬件和控制技术可结合当前大量应用的波分复用网络和ASON,适用于大带宽业务。试验及结果显示光子网格能够提供可控的光网络资源给用户,使得网格应用资源与光网络资源联合调度,建立业务驱动的光子网格网络体系。对于大文件或者密集数据等业务,并发调度的能力将使得网格用户拥有更多的通信资源,从而满足海量数据业务的带宽要求,并能在更广泛的范围内实现资源分布式共享。

4.2 基于OBS的网格

基于OBS的网格(Grid over OBS)为采取OBS作为光交换模式而去构建光子网格的一种方式。GOBS模式下,网格业务的数据流量可以由OBS中的突发包承载,OBS网络中控制平面和数据平面分离,使得由用户发起建立高速全光数据透明光路。采取OBS作为交换方式,能够适应网格业务的突发特性,特别在大文件传输中,提供更为适中的带宽粒度。控制层面嵌入光子网格中间件,应用驱动下自动优化选择服务对象,进行数据冲突的组装,由BCP实现通道与资源的预留控制。图7(a)显示IP业务发送流量特性,通过中间件接入OBS网络中。OBS节点中的突发流量如图7(b)所示。

光子网格用户在获取文件服务或者视频服务时,中间件将自动选择光子网格中可用对象,并驱动光资源服务。OBS执行光资源预留,除非网络没有可用的资源存在,否则用户在某个服务节点忙的情况下,可选择其他目标,而不必考虑具体的位置,易于得到服务,而不至于像当前的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一旦目标不可达,则无法建立服务。

5 结束语

在业务驱动的模式中,将融合包括无线业务、IP业务、语音视频等业务,重要的是将业务与网络分离。在新一代光网络技术基础上建立光子网格应用体系,对其关键技术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实现,将有助于建立光子网格的动态资源分配模型与应用服务,为今后实现更广泛、实用化的资源服务体系奠定理论和技术基础。

6 参考文献

[1] 叶云. 网络演进的业务驱动模式分析 [J]. 信息网络, 2005(11):9-12.

[2] KAMOUS-EDWARDS G, JUKAN A. An optical control plane for the grid community: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and vision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6,44(3):62-63.

[3] MAMBRETTI J. Optical dynamic intelligent network services (ODIN): an experimental control-plane architecture for high-performance distributed environments based on dynamic lightpath provisioning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6,44(3):92-99.

[4] AUWARD B. Customer-controlled and -managed optical networks [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03, 21(11): 2804-2810.

[5] HABIB I W, SONG Qiang, LI Zhaoming, et al. Deployment of the GMPLS control plane for grid applications in experimental high-performance networks [J]. IEEE Communications Magazine, 2006, 44(3):65-73.

[6] BARONCELLI F, MARTINI B, VALCARENGHI L, et al. A service oriented network Architecture Suitable for global grid computing [C]//Proceedings of 2005 Conference on Optical Network Design and Modeling: Towards the Broadband-for-all Era(ONDM2005), Feb 7-9,2005, Milan, Italy. Piscataway, NJ,USA: IEEE Computer Society, 2005:283-293.

[7] LAVIAN T, MAMBRETTI J, CUTRELL D, et al. DWDM-RAM: a data intensive grid service architecture enabled by dynamic optical network [C]//Proceedings of IEE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luster Computing and the Grid, Apr 19-22 ,2004, Chicago, IL, USA. New York, NY,USA:IEEE, 2004:762-764.

[8] SIMEONIDOU D, NEJABATi R, ZERVAS G, et al. Dynamic Optical-network architectures and technologies for existing and emerging grid services [J]. Journal of Lightwave Technology, 2005, 23(10):3347-3357.

[9] OIF UNI-1. 0-2001. User Network Interface (UNI)1.0, Signaling specification [S]. 2001.

[10]SIMEONIDOU D, NEJABATI R, AMAUD B S, et al. Optical network infrastructure for grid [R]. GHPN-RG GFD-I.036. 2004.

收稿日期:2006-09-21

作 者 简 介

纪越峰,北京邮电大学电信工程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光通信与宽带信息网。

上一篇:张洁《我的四季》教学设计下一篇:《童趣》同步达纲练习题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