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2024-07-05

(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共10篇)

1.(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一

东南西北

教学目标:

1.经历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辨认方向的实践活动,体验“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感知方向的相对性,培养方向感。

2.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能辨认教室里的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

3.知道地图上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地图.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学生在一年级学习用“前、后、左、右、上、下”来描述物体相对位置的基础上,继续学习使用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来描述事物的位置。虽然学生在生活中对方向已经有了感性的认识,但要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这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相当大的难度的。因此,这部分内容不能作为简单的知识点来讲解,而要让学生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在活动中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方向感,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给定一个方向,学会辨认其余方向,会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方向。

教学难点:知道地图上的方向,正确辨认生活中的方向。

教具学具:多媒体(投影仪),动物和太阳图片,胶水。

教学设计:

一、情境引入,激发兴趣

1、复习一年级学习过的方向前后左右,用前后左右介绍自己周围的同学。

2、多次转身介绍同学,发现用前后左右来介绍周围的同学具有不确定性。

师:除了前后左右,你们还知道哪些方向?

生:东南西北。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探索新知

1、认识学习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师板书东南西北,学生说。

(2)猜谜语(太阳)

根据学生的常识:太阳是从东边升起来的,先确定东面。学生将太阳的图片贴到东面,让学生更好的确定其他三个方向。

设计意图:我从猜谜语导入,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引入运用太阳来辨别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出示儿歌,帮助学生更好的判断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生先读两遍儿歌,接着背诵儿歌,一边背诵儿歌,一边用手指向正确的方向。

(4)做游戏,你说我做

面向西方,点点头;面向东方,拍拍手;面向东方,说你好;面向南方,学猫叫。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能够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游戏中更好的掌握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5)面向不同的方向,说说自己的前后左右都是哪些方向,用手指向正确的方向。

我的前面是东方,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我的前面是西方,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

我的前面是南方,后面是北,左面是东,右面是西;

我的前面是北方,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6)学习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之后,再让学生用东南西北介绍自己周围的同学,看看同学们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通过上面形式多样的练习,让学生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更好的辨认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让学生感受东南西北的确定性。

2、认识学习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学生记录教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代表性事物,在交流中发现各自的记录不尽相同。

(在展示台上展示学生的作品)

(2)出示规定: 地图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让学生根据智慧老人告诉我们的这个规定做一个方向板。(板书:画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图)

(3)我们的四位动物朋友迷路了,同学们,请你帮他们在地图上找找他们的家吧。(师出示幻灯片)

鸭:我家在大树的西面;

小  猫:我家在大树的北面;

子:我家在大树的东面;

小  狗:我家在大树的南面。

(生根据动物们提供的信息,帮小动物们找家,生积极举手发言,师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练习的设计主要目的是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扮演四个小动物,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自己的家。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出四个小动物家,教师巡视,并将学生的作品在展示台上展示出来

2、出示图片,让学生想一想,下面四句话要向哪个方向说呢?学生面向正确的方向做动作。

亲爱的北极熊,你们那里冷吗?(北)

企鹅宝宝。你们那里好玩吗?(南)

太阳公公,早上好!(东)

太阳公公,晚安!(西)

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现实生活中的东南西北和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并让学生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四、课后作业

请同学们下课仔细观察学校操场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标志性物体,作好记录。

五、全课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开心吗?本节课你们都学到了什么,同学们相互说一说吧!

(学生积极发言,谈收获)

板书设计

东南西北

小  猫

西

小鸭

大树

小猴

小  狗

2.(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二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 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我们一线的大多数教师总是让用简单枯燥的识字教学来教学, 结果孩子们注意力不能集中, 感觉不到学习的乐趣。本节课教学, 我旨在通过多媒体画面让孩子们能够乐学, 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因此, 在设计本课教学时, 我用了“复习导入新课——借助图画, 初知偏旁和韵文——探究规律, 区别‘礻、衤’——看图读韵文识字, 理解词语——小结——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这几个过程。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5个生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比较“礻、衤”两个易于混淆的偏旁, 看图读熟与此相关的词语。

3. 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培养识字能力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 区别易于混淆的“礻、衤”这一组偏旁。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习字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

1.小朋友, 这学期的《识字4》我们已经辨析了“木、禾”“、艹”“日、目”和“冫、氵”这四组形近偏旁。今天, 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以形近偏旁带生字的形式出现的看图读韵文识字。

2.板书课题:识字7, 生齐读。

【上课开始, 交代本课的学习内容, 让孩子们对要学的知识有一个初步的概念, 孩子们学习的兴趣被激发, 有了学习的积极性。】

二、借助图画, 初知偏旁和韵文

1. (多媒体出示图表) 看看图表上列了些什么?画了些什么?

2.指导学生看图说话。 (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

3.生自由读韵文的第一、二行。要求:看清音节, 读准字音。

会读了的读给其他小朋友听, 不会读的互相帮助, 互相正音。

4.不带拼音, 自由练读, 然后开火车读。

【利用多媒体课件, 初步感知偏旁和韵文, 让孩子们从画面中感受偏旁的区别。培养孩子们观察、探究能力、说话能力。】

三、探究规律, 区别“礻、衤”, 识别两个偏旁的字

1.了解“礻”的演变过程。

出示“神话、祝福、祖先”, 读一读, 找一找, 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多媒体显示“礻”的演变过程, 观察“礻”的古文字像什么?

看看图, 读读词, 想想这些字为什么都有“礻”这个偏旁? (与神仙、祖宗等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礻”有关的字?指名说。

2.了解“衤”的演变过程。

(1) 出示“裙子、裤子、衬衫”, 读一读, 找一找, 你们发现了什么?

(多媒体显示“衤”。) 认识裙。

(2) 同桌合作:看多媒体演示“衤”的演变过程, 讨论“衤”的古文字像什么。这些字为什么有“衤”这个偏旁? (大都与衣服有关。)

你还知道哪些与“衤”有关的字?指名说说。

(3) 指名读, 齐读这组词。

(4) 连起来诵读第一二两行。

【通过观看部首演变, 让孩子们对部首和字的印象深刻。这样, 孩子们学生生字的兴趣也变得浓厚, 更好地记忆了生字。】

四、看图读韵文识字, 理解词语

1.出示“神话、祝福、祖先”这三幅图。

神话:我们读过哪些神话故事?自由说说。如:嫦娥奔月、沉香救母、后羿射日、女娲补天、八仙过海、牛郎织女等。

祝福:请学生说一句祝福的话。

祖先:如图中画的原始人, 就是我们人类的祖先。

【让孩子们通过学过、读过的神话故事来理解词语, 感知词语和图之间的关系, 让孩子们一看到图就能想到“神话、祝福、祖先”】

五、小结

1.刚才我们学习了两组词语, 第一组词语“神话、祝福、祖先”都与什么有关?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第二组词语“裙子、裤子、衬衫”都与什么有关 ? 在这组词语中所学的生字都带有什么偏旁?

2.齐读词语。

【通过总结让孩子们明白两个偏旁的汉字的规律, 利用这种规律来给自己头脑中类似这种偏旁的汉字进行分类。渗透到这类词语, 让孩子们产生梳理同类词语的意识。】

六、自主识字, 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 指名组词读。

2.同桌交流:怎样记住这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集体交流:“礻”和“衤”要区别开。

4.教师指导书写: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 左窄右宽。

5. 学生在《习字册》上描红、仿影、练写, 教师巡视指导, 相机纠正写字姿势。

【写字教学是我们低年级的教学重点, 所以教学中要做到扎实有效。我注重让孩子们先观察、分析字形结构, 比较两个偏旁的不同后, 再让孩子们进行练习。写字练习时, 我们进行适当的讲评, 并将孩子们写得好的字展示出来, 让其他孩子进行欣赏。在欣赏的过程中让孩子们能够取长补短, 在以后的练习中共同提高, 共同进步。】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识字教学要注意儿童心理特点, 将学生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 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 引导他们利用各种机会主动识字, 力求识用结合。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小学生往往用形象、色彩、声音来进行思维。”所以本节课我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通过多媒体的演示揭示部首的演变过程,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发现汉字的规律。运用多种方式学习、理解词语, 使学生始终处于兴奋之中, 在学习中认识词语, 领会词语。在学写生字前, 再一次回顾两个偏旁的区别, 回顾本课内容, 再一次强调了本课学习的重点。

摘要:本文对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识字7》进行了教学设计分析, 目的是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提高教学效果。

3.(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三

一、班级分析本班的孩子经过了一年的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学习习惯等相对来说已有了较大的转变;完成作业情况也较好,大部分同学作业清楚,态度端正,对数学表现出了较大的兴趣。不过还有的同学由于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以及其自身的种种原因,尚不能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学起数学来感觉还是有点累。学生乐于计算,但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就有点麻木,不注意审清题目意思,急于动手,以至于粗心大意,没有很好的解决问题。需要更加的严格要求,多动手,多思考。加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的投入到学习当中来。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本册教材包括以下一些内容:复习与提高,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时间初步认识(二),三位数的加减法,重量(质量)的初步认识,几何小实践,整理与提高

二、教材的编写特点1.科学安排解决问题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应用意识。解决问题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根据《标准》的理念,解决问题的教学要贯穿于数学课程的全部内容中。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2.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三位数的加减法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数感。数感是人的数学素养的基本内涵之一。加强数感的培养是当前数与计算教学领域改革的一个重要理念,数感的建立是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三、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数学问题的含义,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小括号的作用,会在解决问题中使用小括号。

2、借助实例感知千、万的实际数量,知道千位、万位知道万以内数的顺序,读写万以内的数。掌握比较万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比较熟练地口算百以内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正确进行以三位数为主的加减法笔算

3、认识钟面,联系实例建立时、分、秒的实际时间观念,知道相邻单位间的进率,看、读、记钟面上的时刻;用24时记时法表示时刻,进行珍惜时间的教育。

4、通过称物、掂量等体验活动,建立1克(g)、1千克(kg)的实际重量观念,知道它们之间的进率,选择适当的重量单位估计物体的重量

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三位数学的加减法、用数学解决问题。教学难点:培养生学会独立审题的能力;学会解决各种应用题。

五、教学措施1.继续加强学习常规和学习习惯的培养,比如认真审题和计算、重视验算、规 范书写格式等的教育。2.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活动中学习学习数学。3.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帮助学生积累参加数学活动的经验。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与同伴进行交流。4.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以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012学年第二学期二年级数学教学进度表周次日 期内 容备注12/19~2

2一、复习与提高 小复习②;分拆成几个几加几个几①;机动①。225~3/3相差多少②;练习①;

二、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 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①。34~10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④。411~15千以内数的认识与表达①;数射线(千)①;位值图上的游戏①;练习①。518~22机动②;

三、时间的初步认识(二)时、分、秒②。625~29时、分、秒②;小练习(1)①;机动①;74/1~

3四、三位数的加减法 整百数、整十数的加减法①;三位数加减一位数①;三位数的加法②。87~12三位数的加法②;练习②。三位数的减法④。915~19练习②;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②。1022~28三位数加减法的估算①;小练习(2)①;机动②。

五、重量(质量)的初步认识 轻与重③;115/2~3克、千克的认识与计算①;机动①。126~10

六、几何小实践 东南西北②;角②。1313~17三角形与四边形②;三角形的分类②。1420~24机动②;

4.(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四

生字:研、究、报、选、洋、物、左、豪部首:牜字旁词语:研究、 报告、 录像、 海洋、准备、左挑右选、汽车、自豪朗读要求:正确朗读课文,能在老师的指导下,借助提示语,有感情地朗读丁丁说的话学习重点:初步认识蓝鲸,了解蓝鲸的相关知识;初步了解什么是研究报告,怎样制作研究报告,激发学生乐于探究的精神课文总结:

本课叙述了丁丁完成了一份蓝鲸研究报告的过程:(借书)——(看书)——(在电脑中写、画)。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努力),这样才会成功。

6.爸爸的老师

生字:算、副、肃、注、级、思、虽、导词语:学问、 严肃、 新鲜、反复、注意、 年级、 意思、成绩、 虽然、 教导朗读要求:正确朗读课文,能根据标点符号的提示,读出不同语气学习重点: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诗中情感,懂得一个人无论学问多大,都不能忘记曾经教导过自己的老师,要热爱和尊敬每一位老师课文总结:

5.(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五

一、导语

尊敬的各位评委,你们好!我是22号,我讲课的题目是《九色鹿》。下面,开始上课。

二、导入

同学们,下午好!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珍珠鸟这个小动物,今天老师又带来了一只小动物,请同学们认真看黑板(板书:九色鹿)。是什么啊?恩,对,九色鹿,那你们见过九色鹿吗?它是什么样子的?没见过啊,那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看课本中的鹿是什么样子的?仔细瞧一瞧,恩,这位同学看的很仔细,对,它的双角洁白如雪,身上有九种鲜艳的毛色,漂亮极了,人们称它为九色鹿。同学们,你们喜欢九色鹿吗?喜欢啊,那就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学习有关九色鹿的故事。

三、检查预习

同学们,课下都预习好了吗?同学们学习真认真。那我们一起检查一下吧:首先,我们来看一下生字词,挣.扎.誓(zheng.zha.shi),你们是这样读的吗?嗯,同学们真棒,这样读誓对的。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谁来回答?好,这位同学回答一下。嗯,请坐。回答的很好,对,我们的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九色鹿救了一个落水人调达,调达发誓永远不要说出九色鹿的住处,但在金钱面前,调达背信弃义,出卖了九色鹿,最后受到惩罚的故事。

同学们,通过预习课文,九色鹿和调达分别给你们留下了什么印象呢?请各小组交流一下,然后小组派出代表,把你们的交流情况写在黑板上(板书:九色鹿,调达)。同学们的速度真快。好,我们先来看一下九色鹿,第一小组来说一下吧(板书:漂亮.舍己救人.不图回报)。我们再来看一下调达,第三小组吧,(板书:见利忘义.背信弃义)。看来同学们对故事中的人物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下面,让我们再次走进《九色鹿》的故事,进一步了解故事的人物形象,感受故事带给我们的启发。

四、精读课文

1、九色鹿的漂亮。

刚才,我们已经欣赏到了九色鹿的漂亮,下面,请同学们把描写九色鹿漂亮的句子再来读一读。(指名读)好,你来读一下吧,把九色鹿的漂亮通过你的朗读表现出来。好,请坐,读的很好。

2、九色鹿的舍己救人、不图回报

九色鹿不仅有漂亮的外表,更有纯洁美好的心灵。我们先来看一下九色鹿的舍己救人,对,这位同学回答的很好,对,尤其是“立即”这个词,可以看出当时九色鹿毫不犹豫,这就是九色鹿的舍己救人的表现。我们再来看一下九色鹿的不图回报的表现。老师读一下,请同学们认真看课本,“我救你并不是让你做我的奴仆,快回家吧,只要你不泄露我的住处就算是知恩图报了”,从这我们可以看出这是有关九色鹿的不图回报的表现。

3、调达的见利忘义、背信弃义、恩将仇报

同学们,当调达得救后它是怎样做的呢?对,就是:调达得救后连连向九色鹿口头,感激地说:“谢谢你的救命之恩,我愿永远做你的奴仆,终身受你的驱使。”由此看出,这是调达对九色鹿的感激,除了感激之情外,还有什么呢?对,调达郑重起誓,绝不说出九色鹿的住处,然后,千恩万谢的走了。那么,结果呢,它真的做到了吗?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对,调达没有做到,就是这个又叩头、又感激、又起誓的调达,在金钱的诱惑下,进宫告了密。这就是见利忘义、背信弃的表现,我们再来看它恩将仇报的表现,进宫告密之后,国王立即调集军队去捕捉九色鹿,是由调达带的路。

4、九色鹿的沉着与镇定

这时候九色鹿,它在干吗呢?我们继续往下看。山林之中,阳光明媚,九色鹿正在铺满鲜花的草地上睡的正香,突然,被飞来的乌鸦叫醒了,但是,当它惊醒之后已经处在刀枪箭负斧的包围之中,无法脱身。再一看,调达正在国王身边,九色鹿一切都明白了。从这里,同学们你们可以看出什么呢?对,我们可以看出九色鹿的沉着与镇定。

九色鹿真被国王带走了吗 ?对,没有。通过九色鹿的一番话,使国王认识到了调达的丑行,并重重惩罚了他,九色鹿得到了保护。同学们,这样的结局你们满意吗?你们高兴吗?带着这样的心情齐读最后一段。同学们读的非常好老师通过你们的表情可以看出你们对这样的结尾非常满意,老师也非常高兴。

五、小结

如果九色鹿、调达、国王、王妃就在你们的身边,你们有什么想说的吗?请同学们选择其中的一位,把想说的话告诉他们。

六、今天的作业就是:回去后把你想说的话写下来。好,同学们,下课!

我的讲课到此结束,谢谢!

教师教育学院

11级初等中文2班

王秀菊

6.(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说出自身躯干上的左右位置关系及他人身体上的左右位置。

2.能说出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能说出空间中物体的左右位置。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游戏,认识自己身上的左右位置。

2.通过观察、讨论、交流,知道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右位置。

3.通过观察,小组合作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能说出空间物体的左右位置。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

教学重点:

学会判断空间事物的左与右。

教学难点:

体会“面对面”的物体方向是相反的。

教学过程:

一、游戏引入,激发兴趣

师:在今天上课之前老师先请小朋友们放松一下,跟着音乐来跳一段舞。

出示:范晓萱《健康歌》的前两句:左三圈右三圈,脖子扭扭屁股扭扭早睡早起咱们来做运动。(连续播放两遍,学生跳的时候会出现左右的错误)

教师提问:刚才我们跳舞的时候,曾经出现了我们已经学过的两个方位词,小朋友听出来了么?(左和右)

师:对!对于左和右我们小朋友在上学期已经初步有所认识,但是刚才游戏的时候有小朋友做错了,因此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有关左与右的知识。

出示课题:左和右

二、共同探讨,获取新知

(一)认识以自我为参照中心的左与右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地方与左和有右有关的,你能举一些例子吗?(学生举例)老师也准备了一些有关左与右的例子,大家来看一下。(媒体演示)

师;原来生活中有那么多和左与右有关的例子,那么你是如何区分左与右的呢?

师:拿出我们的左手和右手仔细观察比较一下,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学生分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

师:我们小朋友已经学会区分左右了,接着老师请小朋友来做一个小游戏。游戏的名字是:听口令做动作。

游戏:伸出右手、伸出左手,抬起右脚,抬起左脚,摸摸右耳朵,摸摸左耳朵……。

出示书本P46第1题

师:小朋友真聪明,现在老师这里有些图片。图片上面是我们小朋友身上的某些部分,你知道它们是左边还是右边吗?

请学生小组讨论“怎样判断,有什么好方法?”

交流汇报。

小结:将自身的位置调整到与照片中的位置相同,再判断。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今天我们的教室里来了好多老师,你们能帮老师们介绍一下自己的同学吗?不过在介绍之前老师也对小朋友们提一个小小的要求那就是把左和右的放到我们的话中,如:我的左边是谁?我的右边是谁。(学生介绍)

(二)认识空间中的左与右

师:小朋友们介绍得真不错,看!谁来和我们一起上课了?(出示喜羊羊与灰太狼,和学生面对面)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他们都是谁?注意要用到左和右。(学生介绍)

师:周老师认为小朋友介绍的真不错,但是这些小肥羊却要提出不同的意见了。比如,刚才小朋友说喜羊羊的右边是懒羊羊,而喜羊羊却说他的左边是懒羊羊,这是怎么回事啊?我们小朋友来讨论一下。(学生小组讨论)

学生汇报,教师小结。确定左右的位置要看你的方向,方向不同的时候,所指的左右也不同。

1.出示P47的题1

师: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左与右,我们到大街上去瞧一瞧!

[揭示课题]

师:大街上来来往往的车辆和行人真多,真热闹啊!我们在过马路时要注意什么?

小结:过马路,要安全,先看左,再看右。

[板书]

2.出示P47的题2

师:小丁丁想过马路,他先看看左,再看看右。他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请个别同学回答。

3.出示P47的题3

师:这时,小巧也准备过马路。那么,她向左看到了什么?向右看到了什么?

独立完成后核对。

4.小组合作、尝试探究

师:碰巧小胖也在过马路,那么小胖向左、向右又会看到什么呢?小组讨论。

小结:与小丁丁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师:那么小亚呢?

小结:与小巧所看到的正好相反,因为他们是面对面的。

三、设疑问难,总结交流

7.(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七

《徐童保树》这篇课文描写了郭林宗老先生因为觉得树种在院中不吉利,所以要砍树。徐童顺着老先生的话,用巧妙的办法,说服了郭老先生,保住了大树。这个故事让学生懂得要用别人能接受的方法来劝阻或帮助别人。

徐童何许人也?课文中并没有告之他的真实姓名,只说他是一个姓徐的儿童。这样的名字倒是第一次接触,学生自然要问徐童是谁?有才思敏捷的学生马上反应他是个姓徐的小朋友。是呀,没有留下真名实姓的儿童,有关他的故事为什么会千古流传?

教学时,先让学生从课文中去寻找描写徐童的直接性的句子。同学们读完课文后,找到了第一节里的.2个词语:聪明伶俐、善于辩驳。前一个词语的意思大家都知道,后一个词语的理解有些难度,让学生用拆字法说一说辩和驳的意思,再连起来理解辩驳的意思就是辩论和反驳。然后回到课题,让学生从课题出发质疑,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学生提问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筛选,提炼出几个关键性问题“徐童为什么要保树?徐童怎样保树?徐童有没有保住树?……”在这个过程中,教会学生如何提问、如何提出有质量、有深度的问题。继而,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课文,通过朗读、思考、讨论探求答案,解决问题。

2-4小节是课文的重点段落,也是学生理解徐童的办法好、感受他聪明伶俐、善于辩驳的关键点。我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找出“老先生砍树的理由”和“徐童是怎么说的”两段话。从文本入手,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对比。再引导学生注意徐童的表现:“觉得可笑”、“一本正经”,想一想、议一议。我在课上有意识地让学生说说徐童身上有哪些地方是值得学习的?

通过分角色读郭林宗和徐童的对话,分男女生练习读出人物不同的语气,从而了解郭林宗砍树的理由和徐童保树的理由之后,我让学生找找描写徐童善于辩驳的句子。学生在阅读中,逐步能够找到,并了解了他的做法:有的学生说:“徐童是个善于辩驳的人。因为他根据郭林宗所说的“院子当中如有木,木在口中不吉祥”,改变成“房屋当中如住人,人在口中不吉祥”,让郭林宗感觉到有树在就会陷入困境的说法实在可笑。[+小学教学设计网_www.xxJXSJ.Cn+} 有的学生回答:徐童善于辩驳还在于他把郭林宗所说的前半部分“庭院天井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稍微改动,拿来就用“房屋造得四方方,方方正正口字状”。还利用大口框的“囚”来反驳有树就处于困境的说法根本不存在。

讨论正在热烈进行时,有学生发表观点认为徐童是个能分辨是非的人。理由是他尽管觉得郭林宗的话很可笑,但还是一本正经地讲了自己的一段话。他的发言中抓住了“一本正经”,也是我要学生思考的关键词语,只是概括为明辨是非有些欠妥。我这样引导:当徐童一踏进庭院看到人们要砍树就下决心要保护这棵大槐树,特别听了郭林宗要砍树的原由后更是认为荒唐可笑,此时此刻,他的一本正经又说明什么呢?

在我的启发下,学生感悟到这样的做法正是徐童的聪明所在。也许徐童根本没有看过他口中所说的那本书,但为了让郭林宗信以为真,不得不装出煞有其事的神情让郭林宗深信不疑。

8.(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八

学情分析:

商不变的性质是一个新概念,被除数和除数必须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商才能不变,这是一种函数思想,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这个规律不但是被除数,除数末尾有零的除法的简便运算的根据,也是以后学习小学除法的依据,也有助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理解,同时还可以向学生初步渗透函数的思想。

学生在学习课本之前已经掌握除数是三位数的除法法则以及因数和积的变化规律,这些都为本课题的学习提供了知识铺垫和思想孕伏。

教学内容:新教材第八册P8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理解商不变的运算性质。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经历自主探索的过程,培养学生理性的思考。

2、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进行交流。

3、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观察、推理、概括的能力。

4、经历比较标准的方法,猜想、验证的过程,培养合理的思维。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索的过程。

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商不变性质的探索过程。

教学难点:商不变性质抽象的概括。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我们先来做个游戏:1听口令做动作(坐下、起立);2听口令做相反动作(坐下—起立,起立—坐下);3看手势做动作(手正面—起立,手背面—坐下)。

问:在这个游戏当中,什么变了,什么没有变?

2、这节课我们要学会用这样的探究学习法来学习,有没有信心学好?

二、新授:

(一)揭题提问

板书:8÷4=2

你能举例商等于2的算式吗?(学生说)

在这些算式中什么变了,什么没变?(被除数、除数变了,商不变)(板书:商不变)

这些算式的被除数和除数都不同,可为什么商都是2不变呢?

这里边到底隐藏着什么数学规律?我们今天就来共同研究这一个问题。

(二)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

1、鼓励学生大胆猜想。

谁能大胆地猜想一下,到底在什么条件下商不变?也就是说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会变呢?

先让学生独立猜想。

指名学生说。(教师注意倾听、激励评价,并板书重点意思的词)

如:

……同时加上……

……同时减去……

……同时乘以……

大家说得好,都有自己的想法。下面请你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1个或几个猜想问题,先每个同学独立举例验证,可以用黑板上的算式,也可以自己举例。验证后再在小组中讨论一下,究竟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商才不会变呢?

2、验证猜想。

学生小组间共同合作学习。

要求小组配合发言,其他小组要认真倾听,并适当的发表见解。(老师在这里也适当参与反驳,并控制时间)

同时加上,同时减去,都有反例,说明没有规律。

同时乘以:这样的式子写得完吗?怎么办呢?(用“……”表示写不完。)

大家仔细观察以上这些算式,从验证的过程与结果来看,说明了什么?(商不变。)

商不变,什么在变呢?(被除数和除数在变。)被除数和除数怎样变化,商不变?(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师板书“商不变”。

同时除以:商又是怎样的?(学生交流)

现在谁能把商不变的两种情况连起来说一说?(师板书完整)(学生说。)“或者”你是怎样理解的呢?谁还想再说一遍?

3、尝试练习:在□里填数,在○里填运算符号。

90÷15=(90○□)÷(15÷3)

300÷25=(300×2)÷(25○□)

240÷60=(240○□)÷(60○□)

1)

学生独立练习,指名汇报。

2)

讨论:第③题有不同的填法吗?

○里填相同的运算符号就可以了吗?(只能同时乘或除以,不能同时加或减。)

□里填相同的任何数都可以吗?为什么?(不能填。0做除数没有意义。)

4、补充完整的性质。

这个规律怎样写才完整?(零除外)再一起说说什么是“商不变性质”。

字母式:

×

×

a

÷

b

(a

c)÷(b

c)

(c≠0)

÷

÷

5、出示课题。

谁能为我们今天学习的规律起个名字?(商不变性质)

三、巩固练习:

1、在○里填写运算符号,在□里填数:

1)(48×4)÷(6○□)=8

2)(48○□)÷(6×12)=8

3)(48○□)÷(6○□)=8

第3题同时除以8可以吗?(用计算器验证)得出:只要同时除以零除外的数,商肯定不变。

2、运用商不变性质填空:

6÷2=()÷4=36÷()=60÷()

()÷170=119÷17=11900÷()=238÷()

3、选择题:

1)(8100÷9)÷(900○9)=9,○里填()

A.×

B.÷

C.—

D.+

2)

两个数相除的商是2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

乘以8,那么商是()。

A.16

B.160

C.20

D.200

3)

126÷21=6,下列算式中结果也等于6的有()

A.(126×7)÷(21÷7)

B.(126×0)÷(21×0)

C.(126÷5)÷(21×5)

D.(126÷13)÷(21÷13)

4、判断:

1)800÷25=(800×4)÷(25×4)………………()

2)48÷24=(48÷4)÷(24÷2)………………

()

3)48÷12=(48―8)÷(12―8)………………

()

4)48÷12=(48÷12)÷(12÷12)………………()

5)30×4=(30÷2)×(4÷2)……………………()

6)因为ɑ÷b=5,所以(ɑ×c)÷(b×c)=5……

()

四、总结:

说说今天这节课中你有些什么新的收获。

五、独立练习:

1、写出与下面商相等的除法算法:

3600÷200=360÷()=()÷2=()÷()

2、两个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乘6,商是()。

4800……0÷800……0=()

100个0

100个0

板书设计:

商不变的性质

被除数、除数

同时乘

一个相同的数

它的商不变

或除以

÷

(8×3)

÷(4×3)

=2

÷

(80÷10)÷(40÷10)=2

÷

÷

÷

×

×

a

÷

b

(a

c)÷(b

c)

(c≠0)

÷

÷

课堂实效检测:

检测时间:

检测题目:

1、写出与下面商相等的除法算法:

3600÷200=360÷()=()÷2=()÷()

2、两个数相除,商是12,如果被除数、除数同时乘6,商是()。

4800……0÷800……0=()

100个0

100个0

检测反馈情况统计:

班级

总道数

正确道数

正确率

练习课需关注名单

存在问题及措施:

问题:

措施:

检测当日回家作业:

A级:(面向全体学生,要求人人掌握)

1、直接写出得数

32÷4=

450000÷9000=

320÷40=

45000÷900=

3200÷400=

4500÷90=

32000÷4000=

450÷9=

B级:(面向学有余力的学生,适当提高)

判断:

1)36000÷600=36÷6=6

2)3640÷5=7280÷10=728

3)8400÷900=84÷9=9……3

9.(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九

角的初步认识

一、教学内容:苏教版教科书第84-85页

1、“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5题。

二、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联系生活中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认识角,初步积累认识图形的活动经验;在认识角的 过程中感受角的特点,体会角的大小变化过程,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学生感受角来自实际生活里一些物体的表面,初步培养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图形特 点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掌握角的各部分名称及特征。

教学难点:直观区分角的大小。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放满各种图形的不透明布袋(三角形、正方形、五边形、圆形、六边形)、小棒、两根硬纸条、四、教学方法:

本节课中通过“看一看、找一找、做一做、比一比”等活动,促进学生思考,鼓励学生交流。在活动中教师大胆放手,采取小组合作、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在探究知识的同时,既加深学生对角的认识,又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学生通过有趣的探究活动,品尝到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成功和喜悦,自信心和成就感也随之增强了。

五、教学过程:

一、游戏入手,激活促思

1、“摸一摸,猜一猜”(1)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谈话:今天老师和同学们玩一个游戏,不用眼睛只用手摸,说出老师的布袋子里放了什么图形,比一比谁最厉害。

(2)每组派一位同学摸一次,说出摸得是什么图形。并运用已学的平面图形说说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回答:通过摸感知物体有几条边,几个尖尖的角就知道是手摸图形。)

2、揭示课题

之前我们已经认识了边,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认识“角”,并与“角”交朋友,好吗?

二、操作实践感知,自主建构

1.抽象角,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

(1)从实物中感知角

(出示多媒体画面)调皮的“角”就藏在这些物体中,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比比,谁的眼睛最亮。(通过百度搜索各种带角的物体)

谁来说说,你从哪里找到了角?引导学生在物体表面找到角并指一指。

(2)抽象角(多媒体演示)

老师也从这些物体上找到了一些角,并把它们画了下来。指出:象这样的图形都是角。(在角上画弧线)

提问:这些图形都是什么? 说明:这些图形都是角。

2.认识角各部分的名称

(1)请小朋友用尖尖的地方戳一下手心,有什么感觉?(尖尖的)再用手摸一摸它的两条线,有什么感觉?(直直的)

(2)那你知道这个尖尖的地方和直直的线叫什么吗?它们就藏在数学书的第68页里面,赶快去找一找吧。

(3)小结: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看老师来画一个角。

先点一个点,(板书画点)在从这点画两条直的线,(板书画两条射线)这个图形就是——(角)

(4)你能指出这几个角的顶点和边吗? 现在你脑子里有角的图形了吗?请闭上眼睛,用你的小手指在脑袋里画一个角吧!

3、判断比较,深化表象

谈话:听说我们在认识角,课堂上来了一些小客人,都争着说自己是角,谁能来判断一下。(出示课件想想做做第1题)

(1)你能指出这些图形中哪些是角?那些不是角吗?

(2)角藏在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还有哪些物体的表面也有角?

4、制作角,感悟角有大小

(1)尝试操作,实践体验

谈话:角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想不想亲手做个角呢?赶快动手试一试吧!

从学具盒中拿出做角的材料自己做一个角。

(2)成果展示——以小组为单位,谁来介绍一下你做的角?(将所做的角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

(3)感知角有大小

师:小朋友们都有一双巧巧手做出了各种各样的角,老师有个问题了,小朋友们谁做的角最大呢?同桌互相比较下,看看都用什么方法比角大小的?

(4)从这里我们可以发现,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系?要使角变大些,只要怎样?要使角变小些,只要怎样?

小结:角的大小与边的长度无关,与两条边的张开度有关,张的越大角越大。

5.比较角的大小

问:现在你能比较角的大小了吗?

(1)直接比较,引导观察

这里有三个钟面,时针和分针形成了大小不同的角,你能看出哪个角最大?哪个角最小吗?(课件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

(2)看书上85页第4题,自主探究,诱发思考

问:你能想办法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

(3)和同桌的小朋友互相讨论,你有什么发现?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想出了这么多比较角的大小的方法。

三、综合应用,巩固深化

师:角娃娃真调皮,现在它都躲到小朋友的课本里去了,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

1.“想想做做”第2题

(1)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2)引导思考,根据你看到的图形和填出的答案,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自己的发现推想出三角形有几条边、几个角吗?

3. 出示五角星,你知道这颗星星上有几个角吗?是不是只有五个角?请同学找一找、指一指。

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10.(沪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东南西北 篇十

一、小丁丁到超市去购物,他称出了一些物品的质量

1只鸡蛋大约重65()1张书桌大约重10()1个足球大约重350()1台电视机大约重25()

二、选择合适的重量单位(克或千克)填写在括号内:

(1)圆规重35()(2)书桌重10()(3)足球重350()(4)鸡蛋重65()

三、填空:

5000g=()kg 8kg=()g 6kg800g=()g 5kg200g=()g 450g+320g=()g 980g-450g=()g

四、小练习:

2kg =(()g()g = 1kg)kg = 5000 g 8000 g =()kg

五、把书桌重10()改成:书桌重9800(),你认为该填什么单位呢?为什么?

上一篇:上司出差前后的工作下一篇:公务员考试学霸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