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的感想

2024-07-13

小组合作的感想(13篇)

1.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一

团队感想

经过两个多月的小组学习,曦光小组真的获益良多。两个多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在这个课程之前,原来以为,学习科学与技术又将是一个很无聊很闷的,每天都在课室里听着老师讲课,讲台上老师有老师讲,讲台下大家各顾各的。到期末考试之前的一段时间都在匆忙的背诵书本知识的一个科目。可是,经过这两个月的学习。我们体会到,学习科学与技术的科学之处。它不仅仅要求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单纯认识了解,它更加重在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合作精神。这是一门其他任何科目都不能给予的感觉。

在刚刚成立小组的时候,小组里很多同学都感到很不适应,纷纷表示自己做自己应该完成的那一部分就比较合适。大家似乎都不太喜欢这种小组合作的方式。

经过几次的团队合作团结培训之后,大家都似乎渐渐爱上这种团队合作的方式。几次的会议上都积极地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一开始,大家都对这个课题的建立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经过几次会议的洗礼。一条清晰地头绪终于被我们理清了。大家都似乎找到了前进的方向。开题报告也就这样被我们完满完成了。

新颖的团队展示方式,团队每位成员的非常诚挚的交流,明确的课题。团结的小队也为着这样一个目标而发展下去了。

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在研究的过程之中,我们遇到了不少困难,课题的分论点如何设置,如何开展研究学习,一直在我们队内有着分歧。由于我们教育技术学的课程比较繁重,期中考,期末考都一课接着一课。很多同学都要忙着复习各个科目的期中考试,而对学习科学与技术的课程作业都比较忽视。都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失去了当初组队的激情。

经过研究生导学和本科生导学们的指导,我们知道,学习科学与技术并不是一门简单的理论课。它更是指导我们学习其他科目的一个指南,它为我们提供了方法去科学地学习其他的科目。随着几次会议的举行,以及老师的一节让我们受益匪浅的总结我们团队合作的优缺点的课程,我们都重新提起了对小组合作的热诚,积极地投身于这个科目的学习当中。

正如某位组员所说一样:“我们每一个人都不是最为优秀的人才,可是我们加起来就成了最为优秀的团队。”

到了冲刺阶段,也正是面临期末考试的时刻,这个时候,我们小组并没有出现其中考试时候为了应付考试而忽视我们的研究这种事情。可能是因为这个科目真真正正地教会了我们如何安排时间,如何应付如此紧迫的学习生活。

完成的报告像初生的婴儿一样,我们的各个成员都对它十分爱护,十分关怀。十分重视。完成报告也意味着,这两个多月的团队研究学习的到此结束。一方面,我们很高兴的看到自己的研究成果能够展现在大家的面前。另一方面,我们队这样的一个团队都感到依依不舍。

正如老师一开始所说的一样:“我们这个团队学习研究并不是真正要我们研究出一个真切的值得夸耀的研究成果。而是让我们学会什么是团队合作学习,该如何去团队合作学习。”这真的是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一开始,我们仅仅是以为团队学习只是几个同学分工合作完成一个任务。经过这两个月真真正正的团队学习之后,我们学会了,原来团队学习更意味着思想的交流,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对不同人的时间的安排。

是团队学习让我们小组走在了一起,伴随着研究的结束,我们不得不说再见。但我们在这个课上面学到的如何与人合作,如何沟通,如何协调时间,是不会忘记,也不可能忘记的。

我们曦光小组感谢这样的一次团队合作,不仅仅加强了我们的友谊,而且真的让我们学到了很多,谢谢我们每一位成员,谢谢本科生研究生导学们为我们的辛勤付出,更要谢谢老师让我们脱离了如此沉闷的一门课程,让我们学到了如此的多。

2.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二

关键词:就近分组,选择性分组,同质分组,异质分组,重组

打造高效课堂是当今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那么,审视这些高效的教学模式,我们不难发现,这里面隐含着一个关键词———合作,这种合作是一种学生的亲身参与和体验,这种合作能促使学生学会“合作、互动、交流”,让每一个学生的脑子和手都动起来,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学习的愿望和积极参与的意识,成为真正的学习主体,促进数学教学质量的提高.

鉴于此,教师应着力寻求一种有效的小组合作探究策略参与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氛围. 以下是我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小组合作学习所作的再次探讨,并初步研究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分组:

一、为了方便,“就近分组”

在七年级刚入学时,老师对学生不很了解,也是为了方便,就采取了4人组,前后四个学生组成一个小组. 但是,通过课堂观察初步表明:有的小组合作时比较热烈,有的小组没有合作,小组之间的差异明显,个别小组合作比较深入,个别小组合作比较勉强,合作的深度不够.

二、选择性分组

通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在阶段性测试后,由老师选出成绩优异的前两名,做学习组长,再由组长选择组员. 哪个组的成绩优异就有活动课的机会, 而失败的组就要打扫卫生. 通过调查表明:合作学习中,学生更喜欢和自己关系较好的同学在一起,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喜欢和成绩较好的学生在一起学习,也有学习成绩相近的学生喜欢在一起讨论问题. 可喜的是这种分组方式使我发现了合作学习中的骨干.

三、“同质分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 数学上的骨干力量脱颖而出,学生主动要求重新分组. 于是将学习成绩、兴趣爱好、智力、性格等条件相近的学生编为一组,形成“同质分组”. 就是将原来一个大组分成了7个小组, 每组4人. 数学骨干成为组长. 但是,经过实践,同质分组产生了许多弊端. 因为同质分组必然分出不同等级的学习小组,高等级组的学生和低等级组的学生将在思想上发生混乱. 高等级组的学生合作精神很差, 明显产生骄傲情绪,不愿意帮助别人;低等级组的学生合作精神强,愿意帮助别人,但却不愿和高等级组的学生接触交往,明显产生自卑心理,有的不求上进,潜力不能发挥. 但是这种分组使数学骨干得到了培养和锻炼.

四、“异质分组”

于是,我开始尝试异质分组:也就是将男生和女生、学习成绩较好的和有一定困难的、性格内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 认为在小组中保持差异可以有效地促进优势互补,以便让学生有更宽的交往空间. 前期培养的数学骨干自然被推举为小组长,组员在组长的带领下开展合作、交流与探究. 经过教学实践,我发现异质分组产生了如下好处:优秀学生在小组里自觉地发挥了榜样的作用,成为低成就学生学习的榜样;“兵教兵”得到了落实;伙伴关系得到了改善. 为了小组的荣誉,大家学会了理解、学会了尊重、学会了沟通、学会了谅解. 大家取长补短,使自己的思维方式逐渐丰富了起来;低成就的学生学习水平提升较快;优秀生由于帮助别人,在指导过程中,更进一步地整理了自己的知识系统,完善了自己的思维模式,学习方法更加优化,其学业成绩也就更加优异. 优秀生能够较好地控制组员的纪律,违反纪律的现象大大下降. 课堂上老师不必再为组织纪律而花费时间了,老师真正成了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

五、重组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发现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有如下现象:在活动性、探究性较强的学习中,同一小组中学生会自发重组进行活动,然后再进行交流;在理解性、推理性较强的探索学习中,学生并不是立即开展讨论的,他们各自需要思考一段时间,期间包括计算、推理、猜测,然后才开展合作交流. 针对这种现象,我没有去制止,也没有去限制,我会鼓励组员可以随意走动. 我认为学习活动是一个多因素影响下的动态过程,其间矛盾纵横、关系复杂. 这样学习方式也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应整合其他的学习方式,为此我鼓励组员之间重组.

综上所述,不管是采取何种分组方式,教师只是一个合作者、组织者、引导者.

小组合作学习把“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作为教学评价的最终目标, 把学生个人计分改为学习小组计分,把小组总成绩作为奖励或认可的依据,形成了“组内相互合作, 组间相互竞争” 的局面. 小组学习过程评价不仅参照学习情况表中的得分高低, 还要参考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效率、合作态度和合作技能等. 学习结果评价依据学生平时的测验, 期中、期末成绩,通过几方面客观地评价学生. 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科学评价,是小组合作学习成功发展的关键,重视过程和结果的评价相结合,总结成功的经验与不足,分析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认识到自身在合作中的优点与不足,更透彻地了解和掌握知识,使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合作技能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3.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三

(一)学生尚未养成合作学习习惯

虽然近年来初中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进展,但不可否认,应试教育的影响仍未完全去除,在这一背景下,相当数量的学生还未养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表现在习惯于独立思考并自行解决问题、团队合作意识不明显、不善于质疑、没有自己的观点等。此外,一些老师也没有认识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及其对学生学习的积极影响,只注重完成教学任务,不愿意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导致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合作学习习惯。

(二)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

合作学习中小组成员之间应当相互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学习成果应当是小组成员集体合作的结果。但笔者在语文教学中却发现,一些学生参与性不强,成为旁观者;有的只顾自己学习,对别的成员漠不关心;有的装腔作势,合作无实效。在展示小组合作学习成果时,学生也经常以“我认为”为表述方式,忽略了小组其他成员的贡献,同时,老师也经常以“按你的理解”为评价用语,这些都是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化的表现。

(三)学习过程设置不合理

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当预先分配好时间,让学生有个独立思考的过程,这样在小组学习时,学生才会带着疑问去学习。但很多语文教师经常在提出问题后立即让学生展开小组讨论,学生没有独立思考的过程,造成一部分学生产生依赖思想,不再去思考问题应当如何解决,这种合作学习的成效也就可想而知了。

(四)学习评价不科学

小组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全面评价,既要评价学习过程,也要评价学习结果。但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教师大都只关注学习结果,且不能辩证地评价学习结果,而是要么一味肯定,要么彻底否定,导致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降低。

二、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对策

(一)培养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

要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习惯,可以从以下角度入手。首先是要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倾听非常重要。不管发言者的观点是对是错,学生都要学会认真去听,只有在倾听完讲话者的发言后,自己再结合所掌握的内容进行综合判断,进而形成自己的观点,才能达到探讨交流的目的。其次,要培养学生的质疑习惯。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要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既可以质疑权威,也可以质疑老师,还可以质疑其他小组成员的观点,当然质疑的前提是有正确的分析,而不是胡乱质疑、为质疑而质疑。

(二)对学生进行有效分组

有效分组是高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语文教师在实施分组时,必须综合考虑学生的语文成绩、个性特点、学习风格等因素,破除旧有的小圈子,让不同特点的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身的能力和水平,这样既能提高学习的效率,也能让每个小组成员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在对小组内部进行分工时,不妨设置组长、发言员、记录员、观察员等不同角色,每个人既各负其责,又分工合作,共同实现学习目标;而且成员之间的职责动态调整,每个学生可尝试不同的角色,从而得到全面发展、全面锻炼的机会。

(三)对课堂内容进行有效预设

在学生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应让学生理解学习目标,同时优化问题的设计,题目既不能过难,也不能太过容易。问题太难会让学生学习起来不易达到学习目标,久而久之产生畏难情绪;太过容易则让学生失去讨论的兴趣,达不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因此,语文教师要综合考量课程知识点和教学重难点,将那些争议性的问题作为合作学习的内容,通过让学生互相启发,实现观点的碰撞。只有这样,学生讨论起来才有积极性,才有解决问题的动力,进而通过互相交流掌握知识。

(四)对学习效果进行有效评价

在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点评时,教师要注重评价的科学性。既要注意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并侧重于对过程的评价,也要注意集体评价与个人评价相结合,侧重于对集体的评价。同时,对学习方式的评价也应辩证对待,既注意对学习成果进行评价,也要注意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参与性和积极性进行评价。此外,教师在进行点评时也要采取不同的策略,既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综合测试,然后对小组的表现给予整体评价;也可以让不同的小组间展开竞争,对表现优异的小组给予肯定,同时对表现不错的小组成员进行个别点评。在开展评价前,教师要明确评价标准,让学生了解不同评价的差异,以切实提高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进而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取得实效。

三、总结

4.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四

没有深究,很多时候只是为合作而合作。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对于小组合作,在常态教学中,我一直在做,但做归做,做的成效如何?我一,小组内学生的参与度不高。能力强的孩子是小组合作的主角,而能力较弱的孩子,却成为小组合作中的听众,人云亦云。

二,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我对“个别”学生的关注度不高。

三,小组合作太拘于形式。或许是对小组合作教学研究较少,课堂实施的小组合作形式单一,缺乏新意。

上星期五我校邀请朱老师到我校专门为我们开设了“合作学习的有效设计与运作”专题讲座,从中我有所启发。对此,我结合朱老师的讲座,对课堂中小组合作教学有以下设想:

一,训练合作中的常规。首先,从二人合作开始训练。低年级孩子过多以自我为中心,小组合作中,不能做到倾听别人发言,所以训练孩子的倾听、重复、评价能力显得尤为关键。其次,在低段教学中,运用“中间的笔”技术,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益。

二,简明的合作要求。朱老师在讲座中说到,低年级孩子识字量不多,老师列出一大段的合作要求,孩子们并不能很快的理解和记牢。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就是识图,这对低年级孩子来说,不仅新颖,还能一目了然。接下来的教学中,分工较细的小组合作,我将采用图示的方式向孩子们展示,让孩子清晰明了记住自己的任务。

三,民主的人员搭配。一直以来,各小组成员,都被教师根据能力的差异分为了1-4号。其实,在这之前,我也发现孩子们渐渐地清晰“号”与“号”的差别。我准备将各小组的号码改为好听好记的名称,并让每小组经过讨论,选取一个属于他们自己的小组名称,以提高每个小组及成员的积极性、参与度。

5.小组讨论感想(免费) 篇五

“微积分小组讨论”活动感想

今天课堂上我们宿舍的全体成员在我们班的教室里同班里的同学们一起开展了“激发无限兴趣,创造精彩课堂”的小组讨论活动。我们小组的讨论话题是上大学以来新开的一门课程——微积分。

我们小组的活动分为四个项目。

一是模拟数学课堂。由小组成员中数学成绩最好的同学扮演老师,其余成员是学生。“老师”把课本上一部分的新知识预习后,准备好课程就开始上课了。就像真正的课堂一样,有知识点的详细解读,有习题的讲解,有“师生”的互动。一堂课下来,我们每个人都学到了新的知识,并且做到了牢固掌握。

二是分析一位在数学上做出伟大贡献的人的成功之路,我们分析的对象是华罗庚先生。从他少年时对数学的兴趣,到青年时为数学事业的不懈努力,再到晚年时的刻苦钻研。从他身上我们小组的成员学到了他坚韧不拔的精神,我们找到了自己与华罗庚先生的差距,我们决心在日后的学习过程中向华老先生学习,踏踏实实学习。

三是把平时没有解决的问题和没有理解的知识全部“晒”出来,大家在讨论的过程中,在交流的过程中,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最后大家都跨越了以前在微积分的学习道路上的障碍,促进了彼此的进步。

四是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在这个环节我们相互交流着心得体会,也讨论了以往学习微积分的方法,通过相互之间的比较,我们得出来最有效的学习方法:简而言之就是踏踏实实做好预习复习的工作,课堂上认真听课,课下认真对待每道习题。

6.党校感想之小组讨论 篇六

1,、如何确立大学目标?

由远及近,由大至微。首先确立好自己人生的最终目标,由此逐渐推及到大学四年的学业与生活目标,并再将其细分到每一学年每一学期所要完成的任务,做好的事情,自己时刻的提醒自己要不折不扣的完成眼前的任务,一个又一个小目标的达成便是我们大学与人生目标实现的基础,因此,从眼前是做起,更实际。

2、如何有效处理人际关系,充分体现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宽以待人,严于律己。若想处理好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肯定与认可,首先要做到的便是要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让自己做到至善至美,有自己的实力,可近的性格,别人自然会很乐意的与你交往,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便要求我们要从自身的完善做起,首先调节号自己的人际关系,才能以此及彼,创造一个和谐的人及范围。

3、与专业结合,如何培养自己的竞争力?

7.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七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优势

1.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为全体学生,尤其是为学习困难的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课堂参与机会,增强了主体参与性和自信心。

2. 小组合作学习在开展小组合作的同时,也在全班同学中形成正当竞争合作。

3. 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人独立学习成果转化为全组共有的认识成果,培养了群体意识和活动能力。

4. 小组合作学习有互查作用,能使学生从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思路中学到更多知识。

5. 小组合作学习后的汇报,有利于开展有竞争的合作,还可以将小组共同的认识成果转化为全班共有,能激发创新,拓展思维,提高了教学实效。

二、合作小组的组成方法

在组成小组时,人数的设定直接影响合作学习的效果。在教学中,通常为8人一组,但是,美术课堂上教学时间很短不能给很充分的时间讨论研究,小组讨论中8人轮流发言所占用的时间就显得很长;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中存在合作与竞争,必须团结协作才能与其他小组竞争,要统一小组意见,8人难度也较大。而且,这8个人中还有被忽视或者是不参与的同学。因此,我将学生就近按4人为一组从新分组,小组合作中个人的发言时间、受关注程度、统一意见的合作效率与意识立刻得到提升。

由此,我得出结论,针对像美术课这样教学时间短、实践时间长的学科,采用4人小组学习法更恰当。

三、小组合作学习在美术课堂中的应用

1. 以活动导入新课。在美术新授课程中,很容易出现自由、散漫的现象,合作学习一旦在这种气氛中应用,必定会适得其反。这就要求老师在设计教学环节中,要加入一些能够全员参与的活动,避免出现自由、散漫的现象。

在六年级的实用与美术的结合这一单元中,对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学生非常了解,想要抓住学生感兴趣的心理,必定费一些脑子。在这节课中我插入了一个游戏———“心有灵犀”。以一个游戏的名义,调动组内成员的积极性与参与度。及活跃了气氛,也以灵活的方法导入本节课的内容,为下面的教学做了铺垫。

学生在这个环节当中进行小组合作,必须通过肢体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以培养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2. 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培养小组合作的能力。在美术课中涉及到许多的活动内容,像在《色彩的魅力》中,教学目标与重难点,都是让学生了解什么是三原色、间色、对比色以及同类色。我在这一节课中,设计了一个“小实验”环节。在课前准备好试验用的试管、烧杯、稀释好的红、黄、蓝等颜色。教师利用颜料示范间色的调配,然后学生探索红黄蓝色,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得出什么颜色以及三种颜色等比例混合,有什么结论。

在这一环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探究模式,使小组中每个成员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学会、会学、乐学的目标,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而在视觉传达设计欣赏中,图像设计是要求学生自主分析,教师以提问问题的形式让学生展开讨论。先出示一张图像设计图片,“在这些图片当中有共同点,你能找出来吗”? 观察能力较强同学的发表自己的看法,其余同学表示同意或不同意他的意见,如果不同意就补充不同的意见。最后,教师总结答案。

请学生针对不同的作品,模仿老师与同学的交流方法进行讨论,使其形成一种模式,给学生一个导向,再放手让学生在小组中自由讨论。这样由于教师示范在先,学生合作起来才具有明确的方向性,合作才得法,交流才有效。

3. 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讨论中,培养自我创作意识。在初中有制作面具一节,制作面具的步骤课本当中有图解,但是具体使用的材料以及工具没有详解,这就需要进行小组合作。利用手头上现有工具进行制作,在制作中思考所用的材料、工具。制作完成得出结论。教师出示大量资料供学生学习,给学生提供自主创作的题材。

4. 小组在合作中点评作业。学生在发挥自己的创作意识中,希望得到具体的评价,也就是检查小组合作学习的成果。我在点评作业的环节中也插入了小组合作。在制作海报一节中,学生创作艺术节的海报。在制作完成后,所有的学生作品统一张贴在黑板上。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评出最佳绘画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创意奖,并说明理由,形成师评、互评、自评的综合评价模式。在此环节中,所有的学生参与到对同学作品的点评讨论中。

四、教师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作为教师,在合作学习中不仅要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这种模式下更是一个掌控者与引导者。

1. 参与学生讨论与活动。在小组学习中,教师是学习中的一员,为了使教学任务开展得顺利,让学生通过参与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教师有必要适时给予帮助和鼓励,并参与到学生的活动中来,参与到小组学习活动中去,分担一定的角色,以平等的态度发表自己的意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

2. 给学生适当的点拨。在合作学习中,时常会有学生因为思维受阻而不能深入参与交流。这时需要教师及时的点拨,才能使学生排除障碍。教师及时给予点拨,使他们能顺利与其他同学交流,参与学习。

3. 协调作用。在小组的讨论活动中,教师要不断地巡视协调好课堂的纪律与气氛以及组内成员的关系,小组与小组之间的关系。在遇到不同意见与观点时,同学们之间的辩论怎样达到一个度,这都需要教师进行协调。

4. 及时总结评价。传统教学中,单一的“作业评价”“考试评价”模式,在小组合作中已经落伍了。在合作学习中运用多种评价方式,成为教学模式的一种趋势。在评价中,要评价学生在小组活动中行为表现、积极性、参与度以及学生在活动中情感、态度、能力的生成变化。点评应以激励为主,即使学生有点滴成功,微小进步,也应得到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成功的乐趣。通过评价,使被评价者得到鼓励与精神支持,使其充分发挥更大创造潜能和积极性。

总之,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是组织者、参与者、评价者,起的是导向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让学生处于主动学习状态,经历探索、质疑、交流、解惑,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富有创意的教学理论与实践。在这种合作学习中,有力于改善师生关系,能真正发挥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强化学生与环境的交互活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的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并且能与教师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提高课堂效率。

8.小组合作学习的体会 篇八

一、适应了新课改理念。新课程改革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情感体验,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高效、主动地学习,以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小组合作学习也正是适应了新课改理念,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平等互助的生生交往而实现教学。

二、通过学习小组,会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团体意识。引导学生尊重他人并自尊,提高与同学交往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班级集体的建设,能发展学生的个性。“小组合作学习”既能统一教学目标,又能兼顾个性发展。因此,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中的应用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三、通过学习小组,提高监管力度。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名老师对几十个学生,在平时的管理上不免会出现漏洞,或者有检查不到的地方,特别是在平时学生记作业、改错题、背诵上,有很多同学钻空子,不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进行分组后,组长就相当于小老师,能够随时监督组员学习,哪项任务不完成都能被查出来,这样使不学习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也都能完成了。

四、通过小组合作,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在平时上课时每个班总会有那么几个学生不主动学习或开小差,或玩东西,小组合作学习以后,上课每做完一道题,就会有组长进行检查,不会的组长就得给他讲,大家还要等他,而且每次都要被老师统计出来,很没有面子,这样不学习的学生也会跟着学,而且进步很大,教师再加以鼓励,学习积极性就高涨起来,成绩自然也会有所提高。

五、通过小组合作,提高了学习效率,优化了学习方法。在新课程中,增加了许多合作探究部分的内容,这些内容如果单独一个人做要浪费很多时间,进行小组讨论能节省时间,学生兴趣也比较浓。在合作的过程中让学生领悟方法,进行学法交流,比一比谁的方法好,让学生之间取长补短,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能让学生学会选择与判断什么是有效的,正确的,最佳的观念与做法。

六、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以后,同学们的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课堂上的表现也非常积极。讨论、展示、抢答,忙的不亦乐乎。回答问题异常活跃,甚至出现了“哄抢”的局面。

我们的小组合作模式是一项系统的工程,是由多个环节组成的,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我们处于初期阶段,需要我们不断的摸索和总结经验,唯有如此,才能掌握其内涵。我认为合作学习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需要有充分的准备。

我们常常看到这样的现象:有些课堂尽管采用小组学习的组织形式,但所讨论的问题没有思考性、启发性和探索性,学生不加思考就能回答;有的所提的问题虽有思考性,但学生刚刚转过身,还未进入讨论状态,教师就宣布讨论结束;有的小组内的分工不明确,一开始讨论,学生就显得手忙脚乱,要么组内优生一言堂,其他学生惟命是从;要么一哄而起,使得小组讨论成为一种课堂教学的“摆设”,把小组合作学习简单化和庸俗化。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师对采用小组学习策略准备不足,有很大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组织小组合作学习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它需要教师做大量的课前准备工作,包括对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学目标、教学环境和资源等的深入和细致的分析,把问题情景、自主学习、协作环境和学习效果的评价等方面进行系统的设计,只有这样小组学习才能真正发挥作用。

2.小组合作学习应让更多的人表现自我、体验成功。

课堂教学中学生存在着差异,所以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时候,教师应走到学生中间去,在组间巡视,关注学习有困难、默默不语的学生,让他们在老师与同伴的帮助鼓励下,积极地在合作学习中表现自我,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

3.小组合作学习并不仅仅只是座位方式的变革。

不少教师只要一提到小组合作学习,首先想到的就是座位方式的改变。如果问及为什么要改变座位方式,却说不出很充分的理由。正因为如此,我们常常看到一些课,光有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几个人一组围座一起,事实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合作,既没有照顾到学生的个别差异,也未曾注意让小组学习中每个成员机会均等的参与。为了避免一部分学生由于得不到充分的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不得不处于“旁观”、“旁听”地位的学习状况,我们就应该恰当的采用小组合作。

4.小组合作学习离不开教师的组织和引导。

要让小组合作学习真正发挥作用,必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前要认真的做准备。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准备:(1)为什么这个环节要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不用可以吗?(2)如果要用什么时候进行?问题怎么提?大概需要多长时间?可能会出现哪些情况?教师该如何点拨、引导?(3)如何把全班教学、小组教学、个人自学三种具体的教学形式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4)学习中哪些内容适合进行班级集体教学、哪些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哪些内容适合个人自学?如果这样做课前准备,小组学习的效率就会大大提高。

5.合作的方式和习惯需要长期培养。

(1)让学生学会倾听,处理好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的关系。(2)让学生学会思考,处理好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关系。(3)要让所有的人积极参与,特别关注小组学习中保持沉默的学生。

6.融入竞争机制,优化合作学习。

有竞争才有提高,针对学生好胜的心理特點,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引入竞争机制,对合作学习的效果能起到纠正、提高、深化的作用,使合作学习更具实效、高效。

9.学生收获和感想(四字词小组) 篇九

李靖怡:在这次收集四字词的活动中,我知道了很多本来理解的不深刻的四字词。比如说:“十指连心”表面意思是十个指头碰伤哪个都感到疼痛,其实深层意思是比喻关系异常密切。

林斐:

搜集资料方法过程:先把四字词逐一找出来,写好。然后通过查阅词典知道它的意思。

问题:如果词典里找不到怎么办?

解决方法:可以通过网络查找,也可以联系上下文。还可以联系作者时代背景的理解。

体会:我体会到能帮助我们理解四字词的方法不止一种,我们要采用多种途径帮助自己解决难字词。我认为我们应先查阅词典,然后联系上下文理解,因为查阅词典只知道字面意思,如果再联系上下文理解,那么你的印象和理解会更加深。

朱吉吉:从这次活动中我知道有些词语两段,只看一段是不能理解。如“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胡沛然:从搜集四字词知道了有些词语比较难理解,可以联系上下文。

邓一帆:从这次活动中我知道可以根据词语中的字分开来解释。

伍禧雯:从这次四字词搜集活动中我知道了不懂的四字词还可以查阅成语词典和字典。

刘玮扬:在这次的活动中,我们是按小组分工完成的。整理的时候,我把一些在课堂上没弄明白的词通过工具书的帮助,最后知道了意思。在整理时有许多词语不好解释,这是最大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工具书再加上自己理解来解释词语。

马力:我从上个星期简老师布置的搜集这个学期的四字词语的解释后,我深受体会。

有很多词语看起来很容易理解,不过实际写起来就很困难,我有都大部分要查字典,我体会到了一有不会的词语或成语就要立刻查字典,做好笔记。

许琦:我发现,成语也就是一个句子压缩的精华,我想这个句子应该是这个成语的解释吧!

吕恒雍:我得到的体会是:可以扩充词汇量,还可以复习学过的词和字,一举两得。

谢文栩:我通过这次活动,我知道了更多的成语,并知道它在什么时候用来回答别人的话,还知道这个成语的由来。

10.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十

“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模式的应用给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它不仅可以使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更有效地进行语言交际;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团队精神,进而促使学生相互学习,共同提高,有力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以下是我在具体实践过程中的几点收获,在此与大家一起探讨。

一、小组合作学习更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主动参与的意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小组合作学习更利于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小组以学生自愿组合为前提,再针对各小组之间存在学习程度差异较大的情况加以调整,使各小组的优生、中等生、差生合理搭配,学生程度达到基本平衡。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任务下达后,按各自能力与专长分工合作。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强化了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责任感,和对自己同伴学习进展的关心

在传统的科学课堂上,师生关系因授课方式的过于呆板,教师讲学生听,教学气氛过于沉闷,因而容易使学生被动的接受知识,不能参与到探究知识过程中,而不利于学生的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在合作性科学教学中,教师在布置完任务后,通常穿梭于各小组之间,进行旁听、指导、帮助或纠正,这样的学习气氛显得轻松、活泼而又团结互助,有利于学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师生间的有效沟通,有利于学生间的彼此了解,有利于学生相互帮助、相互支持、相互鼓励,从而促成他们亲密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进而培养合作能力

和团队精神。

三、小组合作学习能为学生提供一个较为轻松、自主的学习环境,提高了学生创造思维的能力

合作性的课堂教学中,师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交互活动是多边进行的,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并且学生能充分利用自己的创造性思维,形成相同问题的不同答案,学生的学习环境更为宽松,自主发挥的空间更为广阔,另外,在小组的合作学习中,同伴之间相互帮助,动手实践,在实验中发现,探究科学的奥秘,提高了学习兴趣,通过满足学生的各种内在需要激励了他们的参与意识,并能使他们在参与学习的活动中得到愉悦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

11.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十一

关键词:小组合作;技能;培养

中图分类号:G4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4)24-097-1

一、“组织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基本保障

小组合作的“组织技能”是指组织组员去完成小组目标的技能,它是每个组织者成功、有效地完成小组目标的心理特征。我们知道:合作学习的成败与否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组内的组织者。因此,组织者应该由具有较好组织能力的学生担当,他要承担能够帮助小组成功完成任务和维持成员之间有效关系的职责。

组织技能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培养:(1)指导组织者进行组内组员职务分工,提出合作要求,做好合作分工,归纳总结组内意见,形成统一见解。(2)“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指导组织者要建立合作时的基本常规,制定合作规范要求如:组员出入小组要轻手轻脚,动作迅速,井然有序;组员轮流发言,说话轻声,遵守小组秩序;组员学会倾听等。(3)权利下放,给与组织者自主管理的权力。如:自主管理自学课的纪律、开展课外活动等。此外,为了体现小组内的主体性,可定期进行自主管理培训、组织者的具体分配也要考虑到具体的合作学习的任务,任务比较轻松的时候,可以考虑轮换组织者,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发展组织技能。这样的训练不但提高了合作学习的效率,而且为学生今后立足于社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互助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有效进行的核心

小组合作的“互助技能”是指在小组合作的基础上,发挥小组精神,组员间相互协作、互相帮助、相辅相成以达到小组最大学习效率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是小组成员人人达标,每个人都为自己和其他成员的学习负有一定的责任,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成功也就意味着自己的成功,小组成员之间要通过互助各自获得相应的进步和发展。为此,小组成员的互帮互助是非常重要的,也是必需的。

互助技能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培养:(1)培养成相互尊重的好品质。(2)培养相互欣赏的好品质。(3)培养成集体责任感。指导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同学,虚心向同学请教,并会感恩。(4)通过开展互助游戏、文体活动使学生明白一个人无法完成,必须通过全体组员的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增强同学之间的互相信任感、相互依赖性。

三、“交流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表现方式

小组合作的“交流技能”是指组员间能正确表达观点并能与他人有效地进行沟通信息的技能。交流技能是一个人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也是决定一个人成功的必要条件。而小组合作学习最常用的方式是小组同学相互研究、相互讨论,尤其是积极表达自己的信息、想法、作为等。

交流技能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培养:(1)教师创设一种相互信任、尊重的氛围,尊重组员的主体地位。改变将重任全部委以优生的做法,尽可能多地为不合作者创造语言实践的机会,注意启发、点拨相结合,让学生充分发表自身观点。(2)提供给学生足够交流的时间与空间,为学生选择最佳搭档。(3)选择一定挑战性、探索性的学习内容,有挑战性、探索性的学习任务,仅仅靠学生个体力量往往不能很好地解决,学生会觉得有讨论的需要和必要,这时教师可组织学生交流学习,从而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4)指导学生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见解的方法。

四、“批判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目标

小组合作的“批判技能”是指以逻辑方法作为基础,结合学生所学知识和心理倾向进行的个人判断的技能。受到传统的教学影响,学生的批判精神和批判技能缺失,因此一方面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另一方面让他们学会质疑、学会批判技能。

批判技能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培养:(1)创设一些有争议的话题,教会学生怎样批判。(2)通过教师的范评引导学生如何批判。如:在分析错题产生的原因时,多问这一步骤的依据是什么,是否规范、科学等问题;一题多解时,可说“难道没有其他解决办法了吗?”

五、“展示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环节

小组合作的“展示技能”是指组员在他人面前,能合理利用身边的资源准确地表达自己的见解,演示自己推理的技能。在当前的课堂上小组展示比较兴盛,主要是它能充分体现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平台,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展现或暴露学生的思维状况,真正实现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的思维对话。小组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胆量和表达能力。

展示技能可以通过以下的途径培养:初期,对课堂要展示的内容、形式,教师可以在课前对有关小组进行指导,一方面让学生体验课堂上如何展示,另一方面为全班小组树立榜样。中期,可以提前指定课堂展示的小组,让小组自己提前做好准备。最后,待全班同学展示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之后,就可以在课堂上根据需要,适时指点小组进行展示。同时,教师要对小组展示提出要求,争取给每个小组、每个同学提供展示的机会,争取让展示取得真正的效果。

六、“反思技能”是小组合作学习不断提升的动力

小组合作的“反思技能”是指学生以自己的小组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活动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技能。建构主义强调学习是反思和生产的过程,而帮助学生发展能力的工具是指导、自我激励和反思。同时,新课标提出的学习习惯培养中也包含反思质疑的培养。同时,作为合作学习小组要不断提高合作信心和合作效率,也必须提高小组自身的反思技能。

12.小组合作的感想 篇十二

实践证明, 交流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 而生生的互动会让他们觉得更平等, 交流也会更深入, 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合作学习不仅给每个学生都创造了说的机会, 而且说了就要思考, 通过说还会更好地辅助学生理解知识。正所谓“教人者教己”。这样的合作学习会更好的促进学生发展, 提高学生的素质。下面本人就结合《乘法分配律》的教学, 谈一谈合作学习在行知课堂中的应用。

一、先行先知, 合作定标

陶行知先生说过:“行是知之始, 知是行知成。”先行先知, 行后方有知。课前, 我利用问题导学, 先让学生自学, 通过预习反馈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与思维水平。课伊始, 让他们再次预习并初次合作———同桌互相交流预习成果, 达成共识、凸显矛盾。

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 我课前就布置好预习任务。

(1) 自学p54例题, 说一说:要求买5件夹克衫和5条裤子一共要多少元, 可以先算什么, 还可以先算什么?试着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解答。

(2) 计算后可知 (65+45) ×565×5+45×5

(3) 观察上述等式, 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 你发现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 试着再写出一组类似的算式, 然后算一算, 看看是否相等。

让学生自学例题, 并引导学生思考: (65+45) ×5与65×5+45×5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从中发现了什么?结果发现大部分学生都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自己的发现, 但各有各的发现。而对于学生仿照例题中的等式写类似的算式, 各人的自学领悟能力不同, 答案也是多样的, 从中可以了解学生对乘法分配律的认识情况。新课伊始, 我就先组织学生小组内互相交流。这时, 学生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问题就有了初步认识, 从而也明确了本堂课的学习任务与目标。

当然, 这时的合作, 只是简单地交流各自的所得与所惑, 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其主要目的是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且行且知, 合作探究

当学生交流完各自预习的得与惑后, 教师方才把学生引入本堂课的主题。此时教师提炼出主要问题 (学生的共性问题) 或本堂课的重难点问题, 让学生再次合作。这时的合作目的明确, 要求学生各抒己见, 互相论证。

接下来老师便组织学生集体汇报, 重点引导学生交流 (65+45) ×5与65×5+45×5的异同点。

师追问:观察这个等式, 比一比等号两边的算式, 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1:相同点是两个算式里都有65、45和5这三个数。不同点是左边算式里有括号, 右边算式里没有。

生2:我还发现这两个算式里都只含有乘法和加法这两则运算, 左边算式里只有一个乘5, 右边算式里有两个乘5.

师再追问:两个算式运算顺序一样吗? (不一样) 左边算式要先算什么, 再算什么?右边呢? (65与45的和乘5, 等于65与45分别与5相乘, 再把积相加)

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 引导学生认清两个算式之间的联系。

然后教师再组织学生分组汇报仿照写出的一组算式, 师生共同点评, 认识其中蕴含的规律。

师追问:观察上面的这些等式, 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呢?

师追问:如果用字母a, b, c来表示这3个数, 这个规律就可以写成……

引导生用字母表示乘法分配律。

通过小组的合作与交流, 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述出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数学教学的目标和本质仅仅是教给学生一些纯粹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吗?绝对不是。在探索中, 学生由于知识背景和个性经验的不同, 以各自独特的方式解读着“乘法分配律”, 有的则品尝到了探索的艰辛, 磨练着意志, 有的则体验到了探索的成功, 产生愉悦感。不管是成功还是失败, 他们都会从中获得一些独特的解题体验、顿悟和生成一些智慧 (包括创造性) 。在探索后, 教师及时引导学生比较、分析和归纳, 使“乘法分配律”在他们的大脑中主动建构起来。

三、即知即行, 合作提升

陶行知先生提出了“教学做合一”的先进教育理念, 指出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 而“做”是根本, 是中心, 教、学、做要在“做”上合一。也就是说其最终结果还是落实在“做”上, 即实践应用。在此阶段, 让学生在“做”中深度合作, 才能真正实现提升与拓展。

接下来, 我又通过练习,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什么是乘法分配律, 如何运用乘法分配律。通过小组的再次合作总结运用乘法分配律的注意点, 让学生自己总结出一些小经验。

小组合作学习是高效课堂重要的学习方式。当然, 小组合作学习的要求与注意点有很多, 如在小组合作学习时, 应要求学生具体做到:一要耐心。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 当同学的发言有错时, 一定要等他把话说完, 再用恰当的方式指出不足。二要虚心。当别人提出与自己不同的意见时, 要能虚心接受, 边听边修正自己的观点。在交流和碰撞中, 学会理解他人, 尊重他人, 共享他人的思维方法和思维成果。三是用心。学会倾听, 在听取他人意见时要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 对别人的发言作出评价, 不能盲从, 要有选择地接受。总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合作中做到会听、会问、会总结、学欣赏。

13.浅谈家校合作的感想 篇十三

永和镇沿村台小学

常梅茹

学校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阵地,可是对孩子的教育不能仅仅只靠学校。因为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家校沟通形成教育的合力是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的重要保证。苏霍姆林斯基有句名言:“没有家庭教育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的家庭教育都不可能完成培养人这一个极其细微的任务。”因此,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紧密相连的。下面我就谈谈在和家长沟通时的一些感想。

一、农村的家长家庭教育意识淡薄。只关心孩子的吃喝,孩子在学习上、思想上出问题了,打电话,三遍、五遍叫不来。我呢,因为家是本村的对他们的家比较熟悉,就去家访,到家去和家长谈共同解决孩子问题的办法。

二、当孩子在学校出现生病或磕碰受伤等特殊情况时,及时通知家长,这时家长比什么时候都跑的快。如果暂时通知不到家长我就先带孩子到附近的诊所看看。记得有一次上课了,我班有几个男生还没到校。我赶紧通知他们的家长去找,我在询问了班里其他同学见到他们时的情况后,也骑开车到马路上去找。终于在去永和的路上把他们找到了。又赶紧告诉家长孩子找到的消息,免得他们担心。为了孩子们的安全自己辛苦点值得。

三、定期召开家长会,给家长反馈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出现的问题。及时表扬一些纪律、作业、劳动等方面表现优秀的孩子。让家长为孩子的良好表现而高兴。也督促其他家长好好教育自己的孩子。

四、我们学校每个班都有班级群,家长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班级群里跟老师了解,也可以单独加老师的微信私聊。特别是当孩子有什么不好的表现时,为了维护孩子的自尊。可以和老师单独聊。

五、现在我们学校加入米学网。老师可以在上面对孩子评价。家长们也都加入进来,可以看到孩子在学校的表现情况。

六、充分利用一切机会和家长沟通。例如我班有一个学生作业潦草,不按时完成。我有一次在回家路上遇见他的家长。停下来跟她说孩子很聪明,脑子快,可是最近作业不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且作业潦草。家长说平时都是孩子他爸检查孩子的作业,这几天孩子他爸没在家。她又看不懂,辅导不了孩子,要不让孩子上辅导班。我告诉她,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你看不出对错,能不能看看他写的好坏,从他写作业的认真程度可以看出他的学习态度。他是学习态度的问题,不是不会做。要在端正孩子学习态度上下功夫。

上一篇:学习先进的事迹立足岗位做奉献下一篇:深圳游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