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精选8篇)
1.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一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教案
【理论支持】
瑞士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为代表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在原有经验基础上的意义生成,要求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灌输者转变成为学生主动建构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学生学习的合作者。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情境下,通过学生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而获得的知识。基于这两种理论支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案设计,遵循语文高效课堂设计基本理念,把教学中心由“教”转移到“学”,重在启发诱导学生进行高效的语文学习,尤其注意了学生是否真正从教师的指导和启发中收到益处。【教学目标】
1.学习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生动真切地描述事物的写法,着重体会遣词造句的精妙; 2.学习并运用联系比较法,进行探究学习; 3.培养热爱自然,关注生活的态度。【教学重难点】
1.描述百草园的部分,写景抓特点、按顺序、多角度描写的手法 2.对主题的理解和对学习、对生活的正确认识。【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设计】
课前延伸
1.阅读课文,感受描写的生动形象,初步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2.学生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预习题。
课内探究 第一课时
一、学 1.导入新课
同学们,童年在每个人的记忆里都是值得回忆的,你们的童年有吃不尽的有滋有味的可口食品,有穿不完的款式新颖的美丽衣裳,更有玩不够的各式各样的好新奇玩具,然而,生 1 长在新世纪的你们又有谁了解一代文豪鲁迅的童年呢?今天,就让我们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去寻找答案吧。2.检查预习【出示幻灯片】
1.读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
竹筛 菜畦 确凿 皂荚 宿儒 桑椹 珊瑚 油蛉 2.解释词语
确凿 鉴赏 方正 倜傥 轻捷 宿儒 人迹罕至 人声鼎沸 3.结合注释和自己掌握的其他资料介绍作者及《朝花夕拾》。
学习小组互批预习题,共同纠偏解疑。(有利于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3.自主阅读:(1)明确学习任务: 【出示幻灯片】
1.学习作者具体而有层次地描写事物方法 2.体会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及表达作者的情感(2)自主阅读,圈点批注: 【出示幻灯片】 1.重点词语用框框线
2.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 3.有疑问的地方,用括号再加问号 4.在书页的空白处写批注(教师在学生个体阅读时巡视)4.小组合作
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全班学生前后四人或六人为一小组,交流学习成果,并进行合作学习。
【要求各组在充分交流碰撞的基础上,用书面的形式对这三题的研读形成共识,并列出合作交流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以便在班内交流】。
二、导 5.全班交流。(1)各小组代表汇报探讨结果,呈交小组学习中的疑难问题。(2)对各小组的学习结果,集体点评、质疑、纠偏,直至达成共识。6.精讲点拨:
(1)有表情地朗读课文第2节,点拨思考: 【出示幻灯片】
1.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
【思路点拨】引导学生细读精美语句,找出表示景物的词语。【参考答案】
有“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鸣蝉”、“黄蜂”、“叫天子”、“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2.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 【思路点拨】引导学生思考写景的方法 【参考答案】
作者描写春季百花园景物的方位是由低处到高处,写的是静物。作者描写夏季百草园写的是动景,方位是由高处写到低处。
3.为什么作者能把这些景物写得具体、真切、生动? 【思路点拨】引导学生如何具体生动地写景。【参考答案】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作者对百草园景物作过细致的观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中又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乐园的热爱之情。(2)在描写百草园时,为什么要插入美女蛇的故事? 【思路点拨】
这个故事主要是给百草园增添神秘色彩,说明百草园是充满情趣的儿童乐园。作者后面的发挥,已经点明美女蛇的故事是虚构的。【参考答案】
写了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这故事是带有神怪色彩的民间传说,结局是美女蛇被制服了。听讲这个故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是儿时的一种乐趣,也是百草园是“乐园”的一个原因。
(3)雪地捕鸟用了哪些连续性的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路点拨】引导学生准确找出表示动作的词语,品味字里行间所流露出的情感。【参考答案】
“扫、露、支、撒、系、牵、看、拉、罩”9个动词,极生动而有次序地写出了捕鸟的全过程。写出儿童捕鸟时的兴奋、惊喜之情,体现了百草园是我的乐园。7.深度探究:
探究题1:怎样理解“其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这一句。【思路点拨】鲁迅文章语言的表达相对深奥,要求细读。【参考答案】
“似乎”、“确凿”两个词用在一起,好像是矛盾的,实际上精确地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怀恋的深情。百草园确实只有一些野草,因此用“确凿”,但这个百草园只是童年留下的美好的印象,也许还不那么确实,因此,“确凿”前面又用了“似乎”。“只有一些野草”尽管可能有不确凿的地方,那是“我的乐园”倒是确凿的,“但„„却„„”表示语气的急转。
探究题2:齐读课文第2节,读后说说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 【思路点拨】找关键词解决。【参考答案】
第2节里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百草园景色(写在大黑板上)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章处处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三、练
1.涵咏积累。当堂熟读课本中要求背诵的部分;抄写文中优美词句 2.达标测评。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3.反馈矫正。教者批阅学生的课后作业,并进行反馈矫正。
课后提升
1.课后练习题及答案:
(1)仿照第二段,写自己的童年往事。(2)预习课文(第10节到末尾)的词语。2.课后练习题情况反馈:
教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批改检查,然后将具体情况记录在教案上,主要包括整体完成情况、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同时设计适量的有针对性的变式训练及时纠偏。
第二课时
一、学 1.导入新课:
2.明确任务:分析10—24段
二、导 3.精讲点拨:
(1)鲁迅回忆了三味书屋生活的哪些场面,哪些细节,哪些人物,有何种心情? 【思路点拨】
老师给大家举两个例子,比如:三味书屋里有博学方正的先生;三味书屋里有问老师“怪哉虫”而不得的无奈 【参考答案】
只要读书的无奈;后院偷得的乐趣;人声鼎沸的读书;习字对课的辛苦;画画做戏的快乐
(2)跳读课文,把包含“读书”这个意思的词语圈划出来,体会这个句子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思路点拨】
引导学生从文中找出书屋中师生各自读书的情形,从而体会出各个句子中作者的感情。【参考答案】
一:“我才知道做学生是不应该问这些事的,只要读书”、“我就只读书”。这里的“只读书”包含着作者的一种无奈情感。
二:“他微笑起来,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童年的鲁迅多少是在怀着一种好奇心来看老师读书的入神的。这个场面构成了他童年记忆中众生难忘的一个神圣瞬间。或许他正是在这个瞬间,朦胧的感受到了读书的乐趣,并影响了他一生的读书和写作。因此,三味书屋里的老师始终是鲁迅敬重和怀念的。
4.对重点、难点的讲解:找出文中对私塾先生的四处描写,正确理解“我”对先生的态度。【思路点拨】
私塾先生作为一个“形象”,是从儿童,心理角度来写的。引导学生分析他的两面性。【参考答案】
他既有严厉、可畏的一面,又有可敬、可亲且有趣的一面。一方面,他忠实推行封建教学内容,维护师道尊严,一味教学生死读书,另一方面,他又比较开明、质朴。因而,作者行文的笔调是幽默的,喜爱中流露出善意的讽刺。【这里运用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让学生借助于他人的帮助,如同伴影响与合作学习对个体发展的促进作用等,通过学生个体独立活动所能达到的现实发展水平而获得的知识。】
第三课时
一、导
根据两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本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两个地点,共8个片断。1.深度探究:
探究题1:那么,它们是怎样联缀成篇的呢?全文有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 【思路点拨】
先由学生讨论,再具体引导学生分析8个片断描述中的感情体现。【参考答案】
本文采用的是“一线(感情线)穿珠(8个生活片断)”的结构方式,使全篇记叙有序、浑然一体。本文的感情线索,不仅突出地体现在起始段和过渡段中,而且也比较含蓄地渗透在各个片断的字里行间。
探究题2 :用一句简洁的话语来总结本文的主要内容。【思路点拨】
尽量引导学生畅所欲言,实在不行,可用“通过________,表现了_______________”的格式让学生完成填空。【参考答案】
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了儿童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天真幼稚,自由欢乐的心理。
二、练
1.对比阅读训练:请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早》相比照,思考下列四个问题:(1)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而他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学生,两者有矛盾吗?(2)鲁迅少年时这样用功,为什么又要对三味书屋的生活流露出不满情绪呢?(3)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偷偷玩”和“偷偷画画”?(4)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 【思路点拨】
(1)热爱自然、追求新鲜知识,爱玩,这是儿童的天性,包括用功的学生在内,童年的鲁迅自然不例外。(2)刻苦读书,是少年鲁迅的主流,既出于他的求知渴望,又受到家庭环境的影响。而他对三味书屋的不满则是出于对封建教育制度的本质的认识。
(3)少年鲁迅是用功的学生,但三味书屋中的生活枯燥、气氛沉闷、学习内容脱离实际,严重限制了儿童身心的发展,因此,偷偷玩,偷偷画画,正表现了少年鲁迅发展个性和爱好的强烈愿望。他回顾这段生活,是对这段生活的珍爱。)(4)今天的学生的学习内容与环境与鲁迅少年时代截然不同。为四化学习,应该赶“早”,争分夺秒,全面打好基础。2.拓展训练
指导学生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格式,自拟题口头作文,讲述童年经历或初中生活的一个片断。【思路点拨】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无疑是一幅童年生活的精彩画卷,成年后的鲁迅在仰望流云时,追寻闪烁在他眼前的一朵朵晨光里绽开的花朵,是何等的诗意,又是何等的惆怅,放下手中的书本,人生经历的书本却又悄然翻开,让我们也拿起笔,精心描绘一段精彩的童年趣事。
课后提升
1.完成教辅用书上相关练习2.课后练习题情况反馈:
教师对课后练习题进行批改检查,然后将具体情况记录在教案上,主要包括整体完成情况、学生答题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形成原因,同时设计适量的有针对性的变式训练及时纠偏。课案(学生用)【学习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自学辅助资料,读通读懂课文。2.所有学生都要学会本文的知识点,掌握答题规律。3.同步阅读:《早》 自学辅助资料
一、作者介绍
鲁迅,原名周树人,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革命家、思想家。《朝花夕拾》是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写这些文章时鲁迅先生已经40多岁了,这本散文集题名为《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 拾取。
二、写作背景
当时我国正处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高潮时期。国共合作的国民革命军顺利北伐。鲁迅一方面为革命风暴在南方的兴起而欢欣鼓舞,另一方面,又发现厦门和北京没有什么两样。于是对于往事的回忆开始在他心中酝酿。预习练习题
1.检查预习,给小黑板上加黑的字注音、正音,然后释词。
确凿 菜畦 桑椹 油蛉 斑蝥 缠络
攒 珊瑚 豁 敛 脑髓 陌生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作者,出处《
》。本文的体裁是
。3.请根据课题《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思考文章写了什么,按照怎样的思路写的? 【参考答案】
1.záo、qí、shân、líng、máo、chán cuán、shānhú、huò、liǎn、suǐ、mò 2.鲁迅 朝花夕拾 回忆性散文
3.文章标题采用“从„„到„„”的格式,表明是以地点的变换为顺序来展开记叙的,因而,全文也就划分为两部分。课堂思考题
一、自读思考题
①学习作者具体而有层次地描写事物方法 ②体会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及表达作者的情感 ③在描写百草园时,为什么要插入美女蛇的故事?
④雪地捕鸟用了哪些连续性的动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深度探究题:
①找出文中对私塾先生的四处描写,正确理解“我”对先生的态度。
②本文写了作者童年生活的两个地点,共8个片断。它们是怎样联缀成篇的呢?全文有没有贯穿始终的线索? 你从这8个片断描述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感情体现。课堂达标测评题
一、文学常识填空。
鲁迅原名________,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________家、_______家、_______家。《从百草园到三昧书屋》选自《___________》,这部散文集中的作品内容都是___________。鲁迅先生的两本小说集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二、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不必说______的菜畦(),_____的石井栏,________的皂荚树,________的桑椹,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_______的黄蜂伏在茶花上,________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cuàn()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拍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水莲藤缠络着,水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的很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形。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椹要好得远。
1.按课文要求在横线空处填词;根据拼音写汉字,加点字注音。2.这段文字对百草园景物描写。
详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写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话写百草园采用了_______顺序。先是由_____到_______;再由______到________。4.文中加横线一句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文中开头的两个“不必说”有什么表达作用?请模仿本段语言,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格式,讲述童年经历或初中生活的一个片断。
6.这段文字把百草园描绘得色彩斑斓,生机勃勃的原因,有下列几种分析,请选出说法正确的一项()A.百草园中的各种景物的确美妙如图。
B.暴露了儿童对封建社会的厌恶和嘲讽。
C.真实地再现了封建时代少年儿童入学前后的遭遇。
D.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参考答案】
一、周树人 文学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回忆早年生活 《呐喊》、《彷徨》
二、1.略 2.详写的是:泥墙根一带,略写的是:整个园景。
3.空间,低,高;高,低
4.过渡句,承上启下的作用。
5.用宕开一笔的方法,突出下边“单是”句的内容,由一概全,表现出乐趣无穷,反映感受到的特有情趣。(仿句答案略)
6.D
课后提升
一、熟读下边这段文字,回答问题。
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而且还是全城中称为最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因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吧,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吧,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了下来吧„„都无从知道。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1.这一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对你写作有什么启示? 2.这一段流露了作者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各是什么样的感情?
3.为什么在“蟋蟀”“覆盆子”和“木莲”前面加上“我的”,在后边加上“们”? 4.三个“也许”表现作者什么样的心态? 【参考答案】
1.这段文字起过渡作用。
2.对百草园喜爱、留恋的感情,对三味书屋有所畏惧的感情。
3.加上“我的”,表示与“蟋蟀”“覆盆子”“木莲”的亲密关系。加上“们”,是拟人化用法,而且表示数量多。
4.三个“也许”是表示猜测、估计或不能肯定的语气。
二、鲁迅既然把百草园说成“我的乐园”,写了许多趣事,为什么又去写“使我觉得做人之险”的美女蛇的故事?它们不是很不调和,也影响了表现童年生活的乐趣吗?请你谈谈对这个问题的见解。【思路点拨】
(1)思考要注意结合课文的语句(特别是段落衔接过渡的语句)。(2)必须从整篇课文来考虑:“我”是不是一个只知道玩的儿童?(3)再设身处地想一想,如果你就是那个在百草园中生活过的“我”,你也会向人家讲起那美女蛇的故事吗? 【参考答案】略
三、课文前半部分写百草园,后半部分写三味书屋。对这两部分之间的关系,它们所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大致有下边三种说法。你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
1.衬托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衬托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
2.对比关系。用百草园自由快乐的生活同三味书屋枯燥无味的生活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统一关系。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美好生活的回忆,表现儿童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思路点拨】
这道练习旨在帮助学生从整体与部分的结合上把握文章的主题思想。由于课文内容复杂,七年级学生难于理解得很深刻。只要有所理解,也就达到目的。【参考答案】
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根据,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都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即使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理由可参见“有关资料”。
2.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二
师:进入第七单元, 我们学习了《倔强的小红军》和《小兵张嘎夺枪记》这两篇课文。这是两篇战争题材的故事, 写得生动形象。今天, 我们放慢学习的脚步, 回味学过的两篇课文, 来研究研究如何把大家熟悉的事写成一篇好作文。A同学, 你喜欢看电视吗?
生:特别喜欢, 我是电视迷。
师:那你能不能说一段话, 用这段话来表现自己是个电视迷。
生:每天学校一放学回到家, 我就坐到电视机前看电视, 常常是一看就入迷, 妈妈叫我吃饭, 我都不去。我看完了动画片, 又看电视剧, 看完了电视剧, 又看娱乐节目, 看完了娱乐节目, 又……
师:停!别看了, 再看都得看到下课。 (生笑) 你这样写, 字数是多了, 但也不能表现你是电视迷呀, 没完没了地看电视, 只能说明你感觉无聊。要体现你是一个电视迷, 这放学回家的一个过程, 就能写上一百多个字, 你信不信?
生:不可能吧?
师:假如你最喜欢的一个节目与你放学的时间离得很近, 放学铃一响, 你是慢慢悠悠地走出教室吗?
生:我拎起书包就往外冲。
师:“冲”这个字用得很好, 体现出了你的着急, 你越是着急, 越能让人看得出来你是一个小小电视迷。电视迷拎着书包冲到马路上的这个过程谁能描述一下。
生1:在交通路口也不等信号灯变绿, 直接就要往对面过。
生2:为了抄近路, 也不走斑马线了。
生3:从马路中间的护栏翻过去, 心里想着自己要是变成刘翔就好了。
师:说得不错, 一个人在着急的时候, 不仅仅在动作上会有体现, 还会有一些心理活动。我把你们刚才说的内容总结一下, 大家听听与刚才A同学说的那两句话有多大不同:放学铃一响, 我拎起书包就冲出了教室。在回家的路上, 我一边跑一边想:昨天老师布置了那么多作业, 我都没看够电视节目, 今天正好要演关键时刻, 我可不能落下一点儿的剧情啊!我跑着跑着, 来到了交通路口, 看着远处的斑马线我摇头叹息, 再看一眼手表, 离节目开演, 只剩下5分钟了。我决定跨越护栏, 横穿马路, 就在这时, 一辆小轿车正好从旁边驶过, 惊出我一身冷汗。可我顾不得多想, 纵身一跃, 跨过护栏, 只听“呲啦”一声响, 一股凉风灌进裤腿儿, 不用看, 准是裤裆又开线了, 我撒腿继续向家奔去。同学们, 我说的这段话已经超过一百字了, 这还没开始看电视, 只是介绍了回家的过程。电视迷到了家门口, 还会有一连串的动作, 你们想一想, 电视迷进家门的时候是什么样子?
生:直接就撞进去。
师:那就没命了, 现在楼房里装的都是防盗门, 那可都是铁的呀!
生: (笑) 应该是拿钥匙开门。
师:拿钥匙这个动作怎么体现出着急?
生:拿错钥匙了, 打不开门。
师:对, 拿错钥匙的情况很有可能出现, 忙中出乱呀。电视迷掏出钥匙, 对着锁孔就往里插, 可是怎么也插不进去, 急得他满头大汗, 也顾不得再去翻找正确的钥匙了, 抡起拳头就往门上砸, 还抬脚上去踹, 一边踹门, 一边大喊:“老妈, 快来开门!”妈妈过来给电视迷开门, 又是需要你动脑筋想怎么写具体的地方。你们说, 妈妈打开门后, 电视迷会怎么进门呢?
生:背着书包就往屋里跑, 把妈妈都撞倒了。
师:开门的时候, 都会把中间的路让开, 而且开门的时候, 是先开一半儿, 再说一个小孩子, 没那么大力气把大人撞倒吧?
生:从妈妈胳膊下面钻过去, 来不及换鞋, 就冲到了屋子里。
师:说得很好, 现在的家里进门都要换拖鞋, 电视迷着急看电视, 所以就顾不上换鞋了。他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这段是最关键的, 最能体现出他是一个电视迷。你们说说, 他看电视时是什么样子?
生:全神贯注地看着电视节目。
师:全神贯注, 聚精会神, 目不转睛……这些成语我也会用, 可今天不让你们说这些词, 请你们来描述一下, 目不转睛地看电视, 是什么样子的?
生:睁大眼睛, 都不舍得眨眼睛, 眼珠一动不动地看。
师:这样写才叫生动呢!你能理解一个成语的意思自然是件好事, 你会用一个成语当然也是好事, 但在作文里, 这样的好就可能变成不好。你们看, 用一句生动的话来描述, 是不是要比用一个干巴巴的成语好得多呀!电视迷为什么会舍不得眨眼睛呢?
生:舍不得错过任何一个精彩的瞬间。
师:说得对!在看电视的过程中, 电视迷又是什么样子的, 会有什么变化?
生:变化?一直都是盯着电视看呀。
师:随着电视节目情节的变化, 他……
生: (恍然大悟) 随着电视节目情节的变化, 他一会儿紧张, 一会儿害怕, 要是电视节目有意思, 他会哈哈大笑。
师:电视迷已经完全融入到节目中了, 所以妈妈叫他吃饭, 他都听不到。“我是个电视迷”这件事儿虽然小, 虽然很平常, 却可以写出一篇三百字以上的好文章。
揭秘:写出他的“样子”来
师:我们为什么会把一个简单的故事变得如此丰富呢?那因为我们在运用一种写文章的重要方法——用形象说话。 (板书:用形象说话)
生:什么是形象呀?
师:“形象”这个词, 可以用一个通俗易懂的词儿来解释。刚才我们在讨论“电视迷”的时候, 多次提到过一个词儿, 电视迷在做一件事儿的时候, 是什么……
生:什么样子!
师:对!用一句通俗的词来解释“形象”, 就是“样子”。我们描述电视迷着急回家看电视, 并没有提到“着急”这个词, 而是介绍了他着急的时候是什么样子。这样写, 不但把一个电视迷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而且让整篇作文富有趣味。由此可见, 在一篇好的作文里, 形象起着多么关键的作用呀!现在, 我为大家读一个作文片断, 这个片段是要说明小主人公的一种心情, 但在这段话里, 却没有提到这个词。我读完之后, 请大家猜猜, 小主人公当时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师朗读) “我站在老师跟前, 耷拉着脑袋, 脸火烧火燎的, 眼睛眨巴眨巴, 泪水在眼圈里直打转, 嘴唇翻动几下, 想说话又不敢, 两只手没地方放, 只是一个劲儿地搓着衣角, 两条腿无力地支撑着身子。我心里真不是滋味, 好像打翻了五味瓶, 酸甜苦辣麻, 什么滋味都有。同学们信任我, 选我当中队干部, 我却干出这种丢人现眼的事儿, 我对得起谁呀, 是学校里的老师、同学, 还是家里的爸爸、妈妈?我的目光在地面上搜索着, 如果发现一条裂缝的话, 我一定会钻进去。”在我刚读了这段话的开头部分时, 就有同学在下面小声说, 这段话是描写“我”难过, 还有的同学说是伤心。我先不评价你们说得对错, 就凭开头的几句话, 大家都意识到这段话是写“我”的情绪很糟糕, 可见小作者的本事多大呀。“我”做了错事, 觉得对不起家长、老师和同学, 这到底是一种什么心情呢?
生:惭愧!
师:哈哈, 说得好!作文虽然是由文字构成的, 但一篇好的作文, 让人读起来就像是在看一场电影, 情节和画面都是连续出现在眼前的。如果这段话变成一句“我做了错事, 我觉得很惭愧”, 你还会为这篇文章叫好吗?我们平时就是这样讲话的, 这叫叙述, 用最简单明了的语言把一件事儿讲完。在作文里可不需要你这样, 作文里要用到的方法是描写。现在我考考你们, 描写的种类都有哪些?
生:夸张、拟人、比喻……
师:看来我这个问题是问对了。你们刚才说到的词可不是描写的种类呀, 它们有个统一的名字, 叫修辞手法。我给大家一个提示, (在黑板上画画:一幅简单的人物图) 如果我要写一篇关于这个人的作文, 我都可以从他的哪些方面进行描写呀?
生: (恍然大悟) 心理!
师: (在黑板上画画:在人物图上画一个心形, 板书:心理描写) 你说得对, 这才叫描写, 其他同学也受到启发了吧, 谁来说说还有哪些描写?
生: (纷纷回答) 动作描写、对话描写、神态描写!
(师在黑板上分别写出几种描写方法)
师:你要表现一个人的喜怒哀乐, 只有运用这几种描写, 才能把一个人写活, 我可不希望在同学作文里出现的都是“死人”呀!活人要有面部表情, 有动作, 他还要会说话, 有时候也会有心理活动, 写出了这些, 才能让人在作文里“活”起来。
生:怪不得老师总说我写的人物一点也不生动呢!
表演:作文本上“大变活人”
师:这回你们都不敢小视描写的功劳了吧?今天我们就要让描写的成就发扬光大。你们知道人物都会有什么心情吗?
生: (纷纷回答) 高兴、伤心、生气、害怕、紧张、后悔、得意、激动…… (师在黑板上写出同学们说到的词)
师:我在黑板上写出了大家刚才说的词, 又给你们补充了几个, 现在就请你们任选一种人物心情, 写一篇百字左右的片段, 要做到“用形象说话”。比如你写高兴, 文中不要提到“高兴”这个词, 也尽量不要提到与“高兴”有关的词, 你要通过人物的心理活动、动作、语言、神态这四种描写来表现人物高兴时的样子。如果大家能准确地猜到你写的人物是什么心情, 你的文章里还没有提到类似的词语, 那你的这个片段就算成功啦!
(生写作, 师巡视、指导, 20分钟后)
师:请A同学来读一读他写的片段, 其他同学来猜一猜他写了人物的什么心情。
生:星期三的下午, 我放学回家, 悄悄地打开家里的房门, 探头向家里看了看, 确定家里没有人后, 我立刻藏到了家里最隐蔽的地方——大衣柜。躲在大衣柜里, 我的心怦怦地乱跳, 现在真希望妈妈永远别回来。可是, 躲在大衣柜里的我, 还是隐隐约约听到了钥匙开门的声音, 紧接着就是重重的关门声, 随即我听到妈妈的声音:“好小子, 你竟然考试不及格, 赶紧给我出来!”我心里一凉, 完了, 刚才光顾着躲起来, 我自己的鞋忘记藏了, 妈妈一看就知道我已经回来了。没办法, 我只好憋着气, 不发出一点声音。没过多久, 我就听到有脚步声向我走来, 妈妈一把拉开大衣柜的门, 拽着我的衣领把我拎了出来, 将我摔到床上。我还没反应过来怎么回事儿, 妈妈的巴掌就朝我挥了过来, 她大声向我吼道:“你还敢躲起来, 今天看我怎么教训你!”
师:你们猜到他要写人物的哪一种心情了吗?
生: (纷纷回答) 害怕、生气。
师:A同学自己说说, 你要写的是什么?
生:我要写妈妈生气时的样子。
师:我也从你的这段话读出了两种心情, 一个是你的害怕, 另一个就是妈妈的生气。我倒觉得你把自己的害怕写得更好呀!这段话里, 最好集中体现一种心情。不过, 既然大家都猜到了你要写的人物的心情, 说明你已经成功啦, 这个小片段也写得非常好。我刚才走了一圈, 看到大部分同学写的都是害怕、生气、紧张这样的心情, 而且基本上都是因为考试没考好, 或者等待考试发分引起的。大家好像都生活在恐惧中呀!有没有同学写了其他心情, 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
生:我的好朋友方亮站在领奖台上, 他没有像其他人一样脸上带着笑容, 我在方亮的脸上找不到一点喜悦的神情, 在他的脸上, 好像还带着严肃, 他明明是得了第一名, 怎么一点也乐不起来呢?当校长走到他的面前, 亲自为他戴上花环, 又为他颁发了长跑冠军的荣誉证书时, 方亮的嘴角轻轻动了动, 两行眼泪涌了出来。校长让他讲话, 他声音哽咽着说:“谢谢, 谢……谢谢大家……”当他带着这些荣誉来到我的面前时, 我看到他眼圈红红的, 我突然明白了什么。为了这次比赛, 他每天付出那么多, 流了那么多汗水, 这样的辛苦, 只有他知道。方亮打开他的荣誉证书, 仔仔细细地端详了好久, 终于笑了。
师:你们猜到B同学写了方亮的什么心情吗?
生:是激动!
师:看来B同学写的这个小片段也是成功的, 让你们一猜就猜到了。人在激动的时候, 是和高兴有区别的。高兴时, 人都会咧开嘴哈哈大笑, 但激动时就不一样了, 有个成语叫喜极而泣, 这就是激动的泪水。同学们想一想, 如果我把A同学的作文变成一句“我考试没考好, 心里很害怕, 妈妈很生气”, 把B同学的作文改成“方亮得了第一名, 他激动极了”, 你们一定无法想象“我”害怕是什么样子, 妈妈生气是什么样子, 方亮得了冠军后又是什么样子。
生:要是这两大段话就变成两个句子, 作文就没意思了, 还是让作文丰富起来好。
师:这就是我今天要告诉你们的“用形象说话”。我们刚刚学习过的《倔强的小红军》和《小兵张嘎夺枪记》这两篇课文, 就是运用这种方法使文章变得生动的。你们要在以后的学习中, 对这句话加深理解, 让你作文里的语言生动起来。希望大家再写作文的时候, 不要忘记带上我们今天讲到的四种描写, 不要再让活人变成“死人”啦。
备课笔记
把薄书读厚
你知道吗?我们的肚子和脑子都需要吃东西。可是, 我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喂肚子的时候, 孩子们喜欢抓大的:大个儿的“巨无霸”、大个儿的烤鸡翅;喂脑子的时候, 孩子们喜欢抓小的:薄薄的小册子、短短的小文章, 最好只是一个小笑话、一则小寓言。难道是肚子喜欢吃大的, 脑子喜欢吃小的吗?根本不是, 而是懒惰心理在作怪。这样吃下去, 孩子们将撑出一个肥肚皮, 饿出一个瘪脑子。
一本语文书, 只有一百五六十页, 算是一本薄册子了, 可是, 我们却要用一个学期的时间来阅读。所以, 语文教师要拥有把薄书读成厚书的本领。
高尔基说:“读了一本书, 就像对生活打开了一扇窗户。”所以, 捧起小笑话、小寓言, 你先别高兴, 如果你一边阅读一边联想自己的生活, 一本薄薄的书, 也会变得厚厚的——小东西里藏着大学问。
有这样一则寓言故事:一个长途跋涉者拖着疲惫的像灌了铅似的双腿, 在漫漫长路上艰难地挪动着身体。突然, 一个神秘的声音在他耳畔响起:“请捡一些石头装在背包里。”跋涉者没去理睬那有些讨厌的声音。“如果现在捡了石头, 明天太阳升起的时候, 你就会既高兴又后悔。”这句话让跋涉者停住了脚步:怎么会既高兴又后悔呢?好奇心驱使他弯腰捡起两块石头, 塞进背囊。第二天, 太阳升起来了, 跋涉者一骨碌就下了床, 打开了背囊。背囊里放出耀眼的光芒——两块普普通通的石头, 竟然变成了两颗价值连城的钻石。“耶!”他手捧钻石, 惊喜得一跃而起, 但是立刻, 他懊悔地长叹一声:“唉, 如果昨天多装几块石头, 该多好啊!”
如果你读完了这则寓言, 只是叹一口气:“唉, 这个傻瓜, 多捡点儿石头该多好。”然后, 就把书翻到了下一页, 那你就成了寓言里的“傻瓜”了。你想想, 难道寓言里讲的只是一个傻瓜跟两块石头的故事吗?跋涉者怕累, 只捡了两块石头, 这与我们往大脑里装知识, 是否很相似呢?如果你怕累, 只装一点儿知识, 将来是不是要后悔呢?今天, 多几块“知识石”装进背囊, 明天, 飞翔的翅膀就增添一份力量。由此, 你可以继续展开联想的彩练, 想到“知识就是力量”, 想到成功者的故事, 想到贫困山区的小伙伴对知识的渴望, 想到自己在学习的道路上是勤奋, 还是懒惰……这样一来, 一则小寓言就变成了一个大话题, 够你思考半天的了, 也够你写好几篇文章的了。
就这样, 一边阅读, 一边联想, 你会把小文章读成大文章, 把薄书读成厚书。语文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 也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课文, 备课时也应该展开联想, 把丰富的读写知识引入课堂, 这样, 一本薄薄的语文书变厚了, 一间小小的课堂就变大了。
教育文摘
调查查:半数以上教师不幸福
教师节来临之际, 教师的幸福感问题备受关注。为此, 《人民政协报》开展了专门调查。短短5天, 关注此调查的已高达103066人。被调查者16.79%来自一线或省会城市, 46.63%来自中小城市, 36.58%来自边远地区。其中公办教师高达93.91%, 民办教师仅占6.09%。就教师身份而言, 中学教师占59.55%, 小学教师占27.17%, 其他教师占13.28%。
在关于“你目前的幸福感如何”的选项中, 只有4.24%的教师选择“幸福”, 选择“非常幸福”的仅占0.87%, 38.71%的教师的幸福感“一般”, 57.87%的教师感到“不幸福”, 其中觉得“很不幸福”的教师占21.19%。选择“幸福”的老师, 29.43%是因为喜欢孩子, 21.15%觉得收入不错, 19.76%则是出于社会大环境好, 比较受尊重。而收入少, 待遇差, 工作压力大, 重复劳动, 缺乏成就感, 社会尊师重教的大环境不佳, 晋升空间有限等因素则降低了很多教师的幸福指数。
3.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三
《观潮》是一篇以叙事的形式出现而重点在写景的文章。它有以下一些写作特点:
1、首句简当。文章首句开门见山,引用了人们的朴素赞语“天下奇观”,而且是“自古以来”,既显示了钱塘江大潮的宏伟声势,又说明了钱塘江大潮的影响历史悠久。寥寥数字,如同一个双响爆竹,“噼啪”震天,清脆响亮,点题简当。
2、层次清晰。文章写钱塘江大潮,先写潮来之前:“江面很平静”“笼罩着一层蒙蒙的薄雾”,人们是“人山人海”“昂首东望,等着,盼着”。再写潮来之时:“响声越来越大”“浪潮越来越近”……人们是“踮着脚往东望去”。最后写潮来之后“余波还在漫天卷地般涌来”,渐渐“恢复了平静”。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3、比喻增色。文章中一些生动的比喻句,为课文增色不少。如用“好像闷雷滚动”来比喻大潮将要到来、在远处发出的声音,用“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来比喻大潮的浩大气势,用“如同天崩地裂”来比喻大潮的巨大声响,用“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来比喻大潮给人们的强烈震撼。这样的比喻惟妙惟肖,富有情趣。
《观潮》中的“动”“静”描写
《观潮》一课运用了“摹形”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大潮没有来、将要来、来到后、渐渐退去的过程。
1、没有来——横卧眼前。开始,钱塘江“横卧在眼前”,江面是“平静”的,这是一种静态描写,显示的是一种平和的景象。
2、将要来——闷雷滚动。听,“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而且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这是大潮将要来时的情景,是动态描写。
3、来到后——山崩地裂。随着白线的向前移动,“逐渐拉长”,钱塘江“白浪翻滚”“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真是气势磅礴,而它的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又活生生地勾画了它的声势,加上“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一夸张性描写,更使钱塘江大潮摄人魂魄,激人壮志。这段动态描写是全文的高潮和重点。
4、退去后一恢复平静。“潮头奔腾西去”,表示着退潮的开始。“过了好久,钱塘江才恢复了平静”。说明钱塘江大潮已经完全退去了。这是一段静态描写。
在《观潮》一文中,作者运用了动静结合的手法,以静一动一静的顺序摹写钱塘江大潮之形,生动形象,令人神往。
《鸟的天堂》的“语言美”
《鸟的天堂》一文流畅自然,朴实生动,富有强烈的艺术魅力。
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作者善于运用确切的词语,描绘事物的性质、状貌,恰到好处地抒情表意。如“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里的“似乎”用得十分神奇,把感觉和景物融为一体,引人遐想;“颤动”二字真把绿叶富有生命力的特有精神状态写活了。“似乎、颤动”传神地把作者当时的感受、联想融入写景,具有物我两忘的心态,意境深远,妙不可言。第二次去看榕树,用“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充分写出了鸟的形态多种多样,生动形象,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
二、节奏明快。情深意厚。全文节奏鲜明,声音铿锵,情真意切,感人至深。如写静态的榕树,多用长句,耐人寻味。写群鸟嬉戏,以词为句,长短错落,生动热闹,给人以急促的动感。作者又用“连环”“顶真”等写法,“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给人一种“应接不暇”的感觉。作者还运用了多种方式表达感情。如用景抒发内心的愉快:划船途中,“三只桨有规律地在水里划,那声音就像一支乐曲”;当被大榕树的生命力所倾倒,被群鸟的欢乐所感染时,直接抒情:“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那歌声真好听”;结尾的“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抒情更显得异常强烈,震撼人心,如豹尾般有力。
三、欲扬先抑,气韵贯通。文贵曲忌直,本文就采取了欲扬先抑的写法。先写第一次看到大榕树的错觉,先抑,后写真是一株大榕树,后扬:先写没有看到鸟的遗憾,又抑,后又突出写群鸟嬉戏的场面,再扬。证实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前后对比,波澜起伏,产生动人的艺术效果。全文自然流畅,朗朗上口,气韵贯通,如写动态的第一段,作者用两个表时间的名词“起初”“后来”,用两个写拍手的短句,连起了由静寂到有鸟,再到鸟开始飞起,最后到处是鸟,各具情态的整个场面变化过程。接着又由概括到具体,由整体描写到局部刻画:由“眼睛应接不暇”的概写到“看清楚了这只,又错过了那只,看见了那只,另一只又飞起来了”,再到一只画眉鸟的细写,连贯流畅,紧凑而又有变化。
《鸟的天堂》自然朴素且又细致周密,奏响了一曲自然与生命的赞歌。
“鸟的天堂”的引号
《鸟的天堂》一文的结尾处写道:“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这里“鸟的天堂”为什么前面加引号而后面不加引号呢?
前一个“鸟的天堂”是人们赞美这棵大榕树,给它的特定称号,是说它枝条繁多,浓荫密布,许多鸟儿在上面栖息、活动,非常快活,它就好像是“鸟的天堂”一样,所以要加上引号:后一个“鸟的天堂”是作者亲眼看到大榕树上活跃着那么多的乌,感到大榕树的的确确是鸟儿自由生活的乐园,把它说成鸟的天堂是名副其实的,不是什么特定的称号,所以就不需要加引号了。
蟋蟀的住宅=“伟大的工程”?
《蟋蟀的住宅》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以及蟋蟀建筑住宅的才能。课后有个思考题:它的住宅为什么可以算作“伟大的工程”?
用“伟大的工程”来形容蟋蟀挖掘的洞穴,似乎是太夸张了,但是用蟋蟀挖掘洞穴的工具来作比较,说是“伟大的工程”却一点也不为过。蟋蟀的整个身躯是那么柔弱,用来施工的工具仅仅是细弱的前足和后腿,与要完成的挖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土、修整等工程相比,这是多么大的反差!所以对蟋蟀来说,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伟大的工程,也是人们为之惊讶的超凡举动。
再说,蟋蟀与其他许多昆虫比较,特点是不肯“随遇而安”“不利用现成的洞穴”,而是靠自己“慎重地选择住址”,“一点一点挖掘”,造出了“倾斜的隧道”,具有排水的功能:还让“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使住宅十分隐蔽,有利于保证自己的安全。特别是“在这平台上弹琴”一句,作者巧妙地把蟋蟀发出的声音比喻为“弹琴”,又将蟋蟀洞穴门口的平地称为“平台”,这说明这座住宅的设计是很讲究的,它不仅能藏身栖息,还具备休闲娱乐的功能——劳动之余,四周静悄悄之时,住宅的主人操琴弹奏,享受生活的乐趣。蟋蟀是这样的顽强和聪明,造出的住宅有如此高的水平,我们能不说它是“伟大的工程”吗?
白鹅的特点
《白鹅》一课后有个思考题:课文中的白鹅有哪些特点?作者是怎样具体描写这些特点的?
这篇课文中,作者重点表现白鹅性格的特点——高
傲。刚把这只鹅抱回家时,从“伸长了头颈”“左顾右盼”的姿态中,留下了最初的“高傲”印象。接着用“鹅的高傲,更表现在它的叫声、步态和吃相中”这一过渡段统领全文,细致刻画了鹅“严肃郑重”的声调、“大模大样”的步态和“三眼一板”“一丝不苟”的吃相。这都表现了白鹅的特点。
更为可贵的是,作者善于运用对比的方法来突出鹅的特点。如,用鹅的“引吭大叫”与狗的“狂吠”对比,表现鹅的叫声“大”和“严厉”的特点;用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显出鹅“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大家风范;通过对狗“躲在篱边窥伺”“敏捷地跑过来,努力地吃它的饭”“立刻逃往篱边,蹲着静候”等如小偷般的委琐相的描写,彰显鹅的老爷派头。这一系列对比,非常形象生动,使人如闻其声,如见其形。
从这些描写中,我们还可以感受到作者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格。你说是吗?
“孤帆”是“一只帆船”吗?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写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两句诗,特别耐人寻味。
这里的“孤帆”就是指“一只帆船”。难道浩瀚的长江上只有“一只帆船”吗?显然不是。那为什么这样说?原来诗人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好友乘坐的那只帆船上,对其他的船只都视而不见了。由此可见他与好朋友孟浩然的深情厚谊。这里还有一个“尽”字和一个“唯”字值得引起注意,“尽”是说“帆影已完全消逝了”,而“唯”则是说“只”,只看见江水在远远的地方流。两个字巧妙地展现出孤帆远去、江流天际的景象以及诗人目驻神驰的情形。
“诗贵意境”,这两句诗的意境也非常鲜明动人、意蕴深厚。好朋友坐的船已渐渐消失在水天相接的地方,那浩浩荡荡的江水正流向远处。而诗人还在翘首凝望,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给流向“天际”的江水,要陪伴行舟,将友人送到那遥远的目的地。诗人匠心独运,把对好友的深情厚谊寄托在对自然景物的动态描写之中,情景交融,余味无穷。
《卡罗纳》的“!”
《卡罗纳》里面有四个“!”细细品读,颇有意味。
在卡罗纳要来上学的前一天,细心的老师就提前嘱咐孩子们:“任何人都不许跟他开玩笑,不许在他面前放声大笑!”为什么呢?因为他遭到了“巨大的不幸”——他的母亲去世了。这里的“!”是关切,是热情,更是老师的一颗敏锐的“爱”心!
当神情恍惚、面容憔悴的卡罗纳回忆起以前和母亲在一起的美好情景而放声大哭时,老师对他说:“哭吧,痛痛快快地哭吧,可怜的孩子!”这里的“!”是同情,是理解,是对卡罗纳的无限深情!
老师还说:“但你要坚强!你母亲已不在这个世界上了,但她能看见你,她依然爱着你,她还生活在你身边。孩子,你要坚强哟!”这里前一个“!”是叮嘱,是希望:而后一个“!”则是深情的鼓励,是充满希望的呼告!
四个“!”,使同学们都向卡罗纳伸出了热情的手,“围在他身边,谁都没有说话,只用关切的目光默默地看着他”。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中的“沉思”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后有个思考题:使周恩来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个志向的原因是什么?
有同学说,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这样的回答是正确的。但我觉得,这里的关键是,他常常“一个人在沉思”。
想一想,12岁的周恩来刚到沈阳,就听伯父叹着气说“中华不振”,如果不“沉思”,能使他产生“疑惑不解”的心态吗?而当他“在租界里亲眼看到一位中国妇女受到洋人的欺侮,而围观的中国人都敢怒不敢言”时,如果不“沉思”,能使他真正体会到伯父说的话的含义吗?正是由于“沉思”,才有他在全班同学面前“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心迹表明,即在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下了远大的志向。
“一连串的问题使周恩来疑惑不解,好奇心驱使着他,一定要亲自去看个究竟”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起因,而“直到在一次修身课上,听了周恩来的发言才解开了这个谜”这句话正是他“沉思”的结果。因此,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绝不是出于一时冲动,而是经过了认真充分的思考才立下的远大志向。
借物喻人情更深
《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文中有几处对爬山虎的描写。这就是借物喻人。
在“我”刚走进叶圣陶先生的里院时,“一墙绿葱葱的爬山虎扑入眼帘。夏日的燥热仿佛一下子减去了许多,阳光都变成绿色的,像温柔的小精灵一样在上面跳跃着,闪烁着迷离的光点。”这只是写“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吗?不。这里表面上写爬山虎的充满活力,充满生机,实质上也表现了作者因为征文受到叶老的指点和鼓励,对自己的文学创作充满了信心,充满了希望,以至于阳光也是绿的。
“那片爬山虎”初见时“绿葱葱”,再望则变得“沉郁”。因为“我”从他的批改中感受到叶老对自己的作文付出了许多心血,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而到叶老家里做客时,进一步见到了叶老的和蔼可亲,平易近人,“亲切之中蕴含的认真,质朴之中包容的期待”“融化了”“我小小的心”,使“我”不但学到了作文的方法,更学到了做人的道理。这使“我”十分激动。因而在作者的心目中,叶老就像“那一墙爬山虎,绿得沉郁,如同一片浓浓的湖水……”让人感到可亲可爱,“虎虎有生气”。
爬山虎因阳光照耀而绿,“我”因叶老的教导而深受鼓舞。每当作者想起叶老的教导和期望,就像那片爬山虎一样,总是充满生气和活力,以至于“在我的眼前,那片爬山虎总是那么绿着”,更突出了叶老精神对“我”的永远的激励。
《五彩池》的结语
在《五彩池》一文中,作者精心设计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结语:原来五彩的瑶池就在人间,不在天上。这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一是照应开头。文章开头引用奶奶所讲的神话传说中的五彩瑶池是那么神奇美妙,引起“我”的无限遐想;等到“我”实地游览了四川松潘的五彩池之后,才感觉到五彩瑶池就在人间,巧妙地呼应开头,显得圆活自如,结构相当严密。
二是对比映衬。文章开头极力渲染神仙境界的五彩瑶池如何奇特瑰丽,使“我”心驰神往,同时用虚拟和实写的手法形成对比,映衬人间的五彩池形态奇特,色彩各异,更加令人觉得美不胜收。
三是传情达意。天上的五彩瑶池只是神话传说,谁也没见过,人间的五彩池才是实在的,远远胜过了传说中的五彩瑶池,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4.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目标
1.学习课文细致观察、抓住特点,具体、真切、生动地描写事物,同时巧妙地运用对比突出主题。
2.鲁迅先生从小热爱大自然、热爱自由生活、探求各种知识;也揭示了封建教育束缚了儿童身心健康。教学重点: 1.要求学生掌握本文的写景的笔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 2.从语言入手理解课文中的写景和抒情; 教学难点
1.理解插叙美女蛇的故事的作用,特别是理解插叙后的一段议论的含义。2.正确理解鲁迅对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导入:童年是一个人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请谈谈你对美好童年生活的记忆吧。(学生活动)大家知道,童年的生活是有趣的,走过童年,往往会给我们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今天,就让我们共同品读鲁迅先生的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走进鲁迅先生的童年。二.常识简介(学生简介)
1.鲁迅(1881-1936),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鲁迅原名周树人,字樟寿,号豫才;“鲁迅”是其投身五四五四运动后使用的一个笔名,因为影响日甚,所以人们习惯称之为鲁迅。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了了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这也是中国最早的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之后,鲁迅连续发表了多篇短篇小说,后来编入了《呐喊》和《彷徨》两个短篇小说集中(分别于1923和1926年出版),鲁迅还创作了散文集《朝花夕拾》和散文诗集《野草》。同时,他还创作了《坟》《二心集》等15部杂文集,晚年还完成了一部小说集《故事新编》。
2.《朝花夕拾》:本书为鲁迅一九二六年所作回忆散文的结集,共十篇。前五篇写于北京,后五篇写于厦门。最初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一九二七年七月,鲁迅在广州重新加以编订,并添写《小引》和《后记》,改名《朝花夕拾》,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这些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中的经典作品。三.整体感知
1.本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明确】①“从……到……”表示这篇文章包括两部分内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百草园,绍兴城内鲁迅家房屋后面的园子。三味书屋,在鲁迅家附近,鲁迅小时候(12岁到17岁)在这里读书。)
②本文是按照空间顺序安排材料的。
2.找出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两部分的起止语句以及中间的过渡段。
【明确】从开始“我家的后面有一个很大的园”到中间“来不及等它走到中间去”是写百草园的部分;从“出门向东”到文章结尾“这东西早已没有了吧”是写三味书屋的部分;中间“我不知道为什么家里的人要将我送进书塾里去了”一段是两部分之间的过渡段。
3.速读讨论: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怎样的?对三味书屋的感受又是怎样的?两者之间在内容上是什么关系?
【明确】作者在百草园的生活感受是自由快乐的;对三味书屋的感受自由快乐或枯燥无味的(两种不同观点)。两者在内容上对比关系。四.研读欣赏
1.学生齐读第一节,思考:作者记忆中的百草园是怎样的?
【明确】用了一个转折句: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 2.“似乎”和“确凿”是人记忆的两种形式,同时用在此处是否矛盾呢?
【明确】似乎:“是因为时间已经隔了七八年了”;确凿:是在写作此文之时,用成人的眼光断定的。实际上准确表达了作者特殊的心情——对百草园依恋的深情。因为“连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所以对百草园的印象有些模糊,故用“似乎”表示不确定;然而追忆童年生活,种种景象历历在目,故用“确凿”表肯定语气。
3.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为什么在我的童年中,是一个乐园呢?请认真默读课文写百草园的部分,划出有关语句和关键词,然后用自己的话谈一下。(多媒体展示)⑴学生默读课文,认真思考,同时进行圈点勾画。教师巡视,了解学生学习情况。⑵学生展示,教师引领学生进行归纳。
【明确】A、“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这句话将儿童眼中百草园的无限趣味都包容其中了。(景)B、美女蛇的故事。(传说)C、雪地捕鸟。(事)] 4.在这些乐事中你最喜欢哪一件事?说一说理由?乐在何处? 5.雪地捕鸟欣赏
㈠学生读文章第七节,同时划出描写捕鸟全过程的动词。
明确:扫、支、撒、系、牵、看、拉、罩。㈡学生讨论:反复品味,捕鸟全过程的动词表达效果。
明确:连用八个动词,准确、生动写出了雪地捕鸟的全过程,富有情趣。过渡:冬天雪地捕鸟这一童年的趣事就是为了生动的说明只有一些野草的百草园所给好玩的孩童带来的无尽的乐趣。同时在结构上,也呼应了开头的“乐园”。那么在百草园中还有什么让“我”快乐的呢?
6.百草园景色赏析
㈠学生放声诵读,思考:①百草园里有哪些景物?②作者是怎样写这些景物的?③作者为何能把这些景物写得具体、真切、生动?(学生可在书上划线作记号,准备回答。)【明确】①百草园里景物:
A.春季—菜畦”、“石井栏”、“皂荚树”、“桑椹” B.夏季—“鸣蝉”、“黄蜂”、C.秋季—“油蛉”、“蟋蟀”、“蜈蚣”、“斑蝥”、“何首乌”、“木莲”、“覆盆子”。②作者描写这些景物的方法? A.运用确切的词语;
B.观察细致,运用了合理的观察顺序;
春季:是由低处到高处,写的是静景; 夏季:是高处写到低处,写的是动景; 秋季:动静结合;
C.运用了修辞手法: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
“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㈡记叙百草园春夏秋三季的景色,井井有条,但又错综交织,浑然一体。作者是用什么句式把它们联系起来的?
【明确】 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就……”的句式,勾画园中景色。用了两个“不必说”,这撇开的说法已经勾画出了一幅色彩绚丽、生趣盎然的百草园景物图。紧接着用“单是”一词提起,强调了泥墙根一带的无限趣味:那儿还有惊险的蜈蚣,有趣的斑蝥,(动物)还有何首乌、木莲、色味比桑椹好,形如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的覆盆子(植物)。(请学生用这一句式造句)
㈢小结提问:作者为什么能把百草园写得有声有色、亲切感人?
学生回答,教师小结:这是作者对百草园景物作过细致的观察,熟悉并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在描写中又倾注了自己对百草园──这个童年乐园的热爱之情。
㈣齐读课文第2节,读后说说你对百草园有怎样的印象?回答:百草园有美好的景色,无穷的乐趣。
教师小结:第2节里文章第一部分的第二层,描写百草园景色(写在大黑板上)和童年生活的情趣。这段文章处处表现出儿童的好奇、求知的心理特征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7.美女蛇故事
⑴学生读课文第3—6节并思考:这儿写了什么事? 【明确】写了长妈妈讲美女蛇的故事。
⑵你能把这个故事讲述一遍吗?(学生讲故事)⑶为什么要插叙这样一个故事呢?
【明确】这故事是带有神怪色彩的民间传说,结局是美女蛇被制服了。这个故事,符合儿童喜爱惊险故事的心理,能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吸引孩子,增加了百草园的神秘感,丰富百草园的乐趣。
8.赏析第九节:轻声齐读课文第9节。提问:这段话表达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明确】这儿用了三个“也许是因为……”的排比句,对离开百草园的原因进行推测,补叙园中孩子气的活动──毁泥墙,抛砖头等等,同时表现了“我”对百草园的深刻眷恋和被迫离开它时依依惜别的心情。四.课时小结
学生小结:本节课的收获。
教师小结:这一部分,写百草园,始终围绕着一个“乐”字——乐于观察百草园的景物,乐于听美女蛇的故事,乐于捕鸟活动,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从见到的景物,听到的故事,捕鸟的活动等三个方面具体记叙百草园给“我”的乐趣。五.作业布置
日日清练习
第二课时
一.组织教学
1.检查背诵情况
2.过渡:作者笔下的百草园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笔下的三味书屋也同样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二.鉴赏评析
1.学生自读第二部分,小组讨论:你读了文章后,感觉到鲁迅先生对三味书屋的陈设、规矩、先生以及读书生活有怎样的印象? 【明确】
⑴陈设:陈旧、呆板、冷清,⑵规矩:古板,管理方法落后 ⑶先生:敬重 ⑷读书:枯燥
小结:寥寥数语描述了竹门、扁、梅花鹿等。时隔数年,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各个方面仍然还十分熟悉,可见他对书屋还是有感情的。
2.作者选取了三味书屋的哪些读书生活的片段来表现这一枯燥生活的呢?
【明确】⑴提问“怪哉”虫——儿童的求知欲受到束缚
⑵到后园寻乐趣——反村读书生活的单调和枯燥 ⑶师生读书场面——内容沉浮,脱离儿童实际
⑷学生做游戏、画画——侧面表现对读书内容的不感兴趣
3.小组讨论:那么,鲁迅对三味书屋的学习是不是就抵触呢?有人认为,百草园是乐园,三味书屋是苦屋,你赞同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明确】⑴不抵触。他对读书、习字,对课还是感兴趣的,还是有主动性和积极性的。从这些地方可以看出: “我”的勤奋好学博得了先生的好感,给我的书渐渐加多,对课也渐渐地加上字去,写鲁迅的勤奋好学,可以看出他对学习还是有兴趣的。
⑵赞同百草园是乐园,不赞同三味书屋是苦屋:除了学习,孩子们同样有玩的乐趣:三味书屋后面的园,远不如百草园多彩有趣,学生却同样玩得有滋有味,爬上花坛折睹梅花;梅花树上寻蝉蜕;捉了苍蝇喂蚂蚁,师生朗读的情景在童年的鲁迅心里只觉得好玩,趁老师读书入迷时,在座位描绣像………这些表明三味书屋中还是有一些乐趣的。小结:鲁迅在三味书屋学习七年,作者通过几个片段,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私塾教育的若干侧面,这里的学习生活单调、枯燥,而书屋后面的小园、师生朗读的情景、指甲上做游戏、画画儿都给童年鲁迅带来乐趣。
总之,作者用三味书屋的生活来反衬百草园的多彩有趣,这种写法叫对比。三.合作探究
1.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讨论:这篇文章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明确】
⑴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⑵书屋的读书生活和后面的小园生活对比,小园虽小,却是一个自由的天地 ⑶先生读书入神和儿童偷偷做游戏对比,表明儿童天真活泼的性格,进一步说明了封建教育的方法、内容对儿童的束缚。
2.作者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的回忆,想要表现什么样的思想?
【明确】作者通过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儿童时代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描写,表现了少年儿童热爱大自然,探求各种知识的广泛的生活兴趣,并揭露、批判了束缚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封建教育。四.拓展延伸
读鲁迅在三味书屋读书时的三个故事,思考讨论:
他曾制作一张书签,中间竖写“读书三到:心到,口到,眼到”10个字,夹在书页里。读书时,读一遍书,自上而下盖书签上一个字。这个办法同学们很赞赏,大家都仿效起来。
有的同学整天只想玩,常背着老师拉别人一起玩。鲁迅为防止同学影响自己的学习,就在书桌的左上角贴了一张三寸长二寸阔的红纸条,纸条上写着“君子自重”4个字。
鲁迅读书时,还要帮助家里做些事,特别是为父亲的病经常上当铺跑药店。有一次,因多做了些家务,读书迟到了,受到老师的责备,他就在书桌的右下角用小刀刻了个“早”字,用以鞭策自己。此后,他就再没有迟到一次。
把这些情况和课文作个比照,思考下边几个问题。
1.鲁迅少年时这样用功,为什么还对他的三味书屋生活流露出不满的情绪呢?
2.怎样理解少年鲁迅背着先生画画呢?
3.少年鲁迅视百草园为乐园,又是一位用功读书的学生,两者有矛盾吗?
4.你从少年鲁迅在书桌的右下角刻个“早”字联想到什么?
鲁迅还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好学生装,他只是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不满而已。心思想?
五.作业布置
5.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五
1、认识引号的用法。
2、读背描写秋景的诗句,积累语言。
3、阅读成语故事,培养积累、运用成语的习惯。
4、能用普通话清楚、明白地提出自己的建议;能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并能针对别人的发言提出自己的看法;能虚心采纳别人的意见,养成与人平等交流的习惯。
5、能清楚、明白地介绍活动的过程;能根据别人的意见修改习作,养成修改的好习惯。
一、温故知新
1、学生自读两个句子,体会每个句子中引号的不同用法。
2、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归纳出两个句子中引号的作用:第一句是用于直接引用的部分;第二句中的“威尼斯”是有特殊含义的词语。
3、教师投影出示几组带引号的句子,让学生说说其中的引号分别有什么作用。
二、语海拾贝
1、自由读诗句,注意读准音。
2、同桌合作读,互相指正。
3、教师抽读,学生评价。
4、指导背诵。
5、你还知道哪些描写秋景的名诗佳句?背给大家听听。
三、点击成语
1、自由读成语故事。
2、说说你明白了什么。
3、你从这个故事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4、把你知道的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
四、口语交际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下周我们班将开展一项集体活动——秋游。这次活动的目的是欣赏秋天的美景,锻炼大家的动手能力,培养同学之间团结协作的精神。对于人员的分工、活动的方式和步骤等,你们一定有许多好的建议。今天,我们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希望每个同学都能提出自己好的意见和主张。
2、组织讨论。
讨论提示:讨论时,要把自己的建议考虑成熟,做到按一定的顺序表述,提出的建议要切实可行。
(1)现在我们进行第一步:分小组讨论。(组长主持:时间10分钟左右。教师到学习小组中参与讨论。)
①每个同学个别发表意见。
②小组商议,使小组同学的建议能形成一致,并推选出小组发言人。
(2)全班讨论(推荐一名主持人)。
①各组发言人谈本组建议。
②对发言人的建议可以再作补充发言,使建议更可行、完善。
③在全班讨论的基础上,做出班级决定。
3、组织实施班级决定。
包括人员分工、活动形式、活动步骤、注意事项等。
4、教师小结。
五、习作百花园
1、激发兴趣,明确要求。
(1)激发学生产生习作愿望。
播放近期学校开展的集体活动场面,教师配上热情洋溢的旁白,让活动气氛感染学生,产生写作的愿望。
(2)读习作题目,了解本次习作要写的内容和习作要求。
①写发生在校园中的一项集体活动。
②把语句写通顺,把活动情况介绍清楚。
③会根据别人的意见进行修改。
2、集思广益,拓展思路。
(1)小组交流:在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中,哪一次活动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或是你特别喜欢的,在小组内说给你的同学听听。
(2)说完后,大家评一评,达到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目的。
(3)全班交流:各小组推荐讲得好的同学在班上讲一讲,以开启思路。
(4)教师提供一篇范文给大家欣赏,通过评说,进一步明确写作要求。
3、自主写文,个别指导。
学生自主完成写作,教师巡视,对个别有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选择有共性的问题相机指导。
4、指导修改,相互评议。
(1)找两篇典型习作,在全班读一读,评一评。
(2)把自己的习作念给同学或老师听,互相评议,作口头修改。
(3)综合大家的意见自己进行修改,再抄写。
5、赏析美文,激励表扬。
习作批阅完后,选出在选材、语言等方面较好的习作,供大家评议,教师再点评、总结、表扬。
六、自主阅读园地
1.自主选择你喜欢的方式阅读《富饶的西沙群岛》,并用你喜欢的读书符号在文中留下你思考的痕迹。
2.勾画出你最欣赏的内容,自由练读,再大声地读给你的同桌听。
3.小组合作交流探究:你读懂了什么?还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4.说说读了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收获。
6.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掌握本文的生字,能够正确读写并解释文中出现的生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过程与方法目标】
品味作者简练生动、准确传神的语言特色,增强语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教学重点
领悟本文写景的手法,了解写景的基本原则和常用手法。教学难点:作者对三味书屋的态度 教学器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方法:以启发教学为主,配以问答法和讲授法辅助教学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掌握本文的生字生词,了解鲁迅的生平及作品。
2、学习本文具体生动的写景状物的方法,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体会作者在写景叙事中所渗透的思想感情。
一、精彩导入(播放歌曲《童年》罗大佑):(5分钟)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和作品的有关知识。(学法指导:回忆所学知识,查阅资料)
2、认真朗读课文,在课文中划出生字词,并标上小节数。然后写出下列划线字的读音。
确凿()菜畦()蟋蟀()缠络()觅食()竹筛()宿儒()渊博()鼎沸()珊瑚()锡箔()倜傥()脑髓()蝉蜕()盔甲()攒()东方朔()敛()
3、读后感知:课文题为“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你从这个题目得到了哪些信息?
(学习时间:10分钟)
三、合作探究:
1、快速阅读全文,感知结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是鲁迅童年生活过的两个地方,从题目看,文章是按空间顺序来写的,那么请你找出它们各自的起止段落,并说说哪一段又是过渡段?由此归纳出结构划分的方法。
(学习时间:5分钟)
2、赏析课文,思考:(学习时间:十分钟)
(1)作者为什么喜欢百草园?(学法指导: 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回答。)
(2)为什么百草园是我的乐园?(学法指导:自读第一部分,归纳所写内容。)
(3)百草园中有哪些景物?(学法指导:找出相应段落,把景物用横线标出来。)(4)作者是如何写景的?(学法指导:从写景的角度、顺序、修辞、词语等多方面考虑。)
四、交流展示:(十分钟)
五、当堂检测: 听写本课生字词。
第二课时
目标导航:学习课文3---9自然段,精读雪地捕鸟段落。
一、复习回顾,导入:
二、自主学习:
写了百草园的景物后,又写了美女蛇的故事。下面先请一位同学简要复述这个故事。其余的同学思考文章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学习时间:8分钟)
三、合作探究: 阅读第七节,思考下列问题:(学习时间:10分钟)
1、作者先写百草园冬天的“无味”,然后写下雪带来的乐趣,这是什么写法?起什么作用?(学法指导:回顾所学知识,联系课文。)
2、找出表示捕鸟动作的词,说说这些词的作用。(学法指导:用横线标出,再联系生活经验。)
3、“我”即将结束在百草园的生活,要去私塾读书,“我”是怎么想的?
4、“我”为何留恋百草园的生活?
四、交流展示:(15分钟)
五、当堂检测仿写:(10分钟)
模仿第二小节,描写春天美丽的校园。(方法指导:按一定的顺序,采用相应的修辞手法)
第三课时
目标导航:重点理解写三味书屋的读书生活;探讨百草园与三味书屋在文中的关系;讨论文章的主题。
一、导入新课:
百草园给鲁迅无限的乐趣,鲁迅也在一天天的长大,到了该上学的年龄,因而他就告别了百草园,开始了他的三味书屋的生活。这节课我们首先看看他在这里怎样生活。
二、合作探究:(学习时间:10分钟)阅读第二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1.三味书屋的环境如何?试用自己的话有层次的描述出来。
2、本文作者选取了三味书屋生活中的哪几个片断,真实再现了三味书屋怎样的生活?
3、三味书屋的先生是怎样的一位老师,鲁迅对老师及三味书屋生活的态度如何?
4、鲁迅的童年学习生活与你的小学时期甚至现在的学习生活有何相似之处吗?
5、你怎样看待三味书屋的生活和老师?
三、交流展示:(10分钟)
四、小结,并引入对文章主旨的分析。
孩子的快乐就是这么简单,在荒废的百草园,孩子可以找到自己的快乐,在枯燥无味的私塾里,孩子也可以创造出自己的快乐。
本文写“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两部分之间是什么关系?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学习时间:10分钟)
五、当堂检测:做《优化》上相关习题。(10分钟)
爸爸的花儿落了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了解作家作品;领悟标题的双关含义,掌握拟题技巧;把握行文线索,理清文章的结构;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把握文章的主旨。
【过程和方法目标】
反复朗读课文,理清层次;结合自身实际,用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体味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感知文章的内容,感受文章的写作特色,学习插叙手法在记叙中的运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体会文中爸爸对自己的深情和盼望自己长大、懂事的情感,让学生理解父母对子女的爱;还要让学生在读中认识到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挫折,使自己真正的成熟起来。【教学重点】
1、理清文章的结构,把握文章的线索,体会伏笔在文中的运用。
2、感受父亲的情,理解父亲的深情是怎样影响着“我”的成长的。【教学难点】
1、分析文中父亲的形象;
2、感知文章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结构特色。整体感知
本文是从《城南旧事》中节选,小说展示的基本是作者自己童年生活的轨迹,节选的这一部分围绕毕业典礼引出对爸爸及相关往事的回忆,从回忆中展示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学法点拨
小说展示的是作者童年生活的轨迹,节选的部分是随着主人公起伏的思潮而记叙下来的,所以文章采用插叙,学习课文要留意现实与回忆的转换,了解插叙的技巧。
要加强朗读,通过反复朗读,体味文章情感。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整体感知课文,理清课文脉络,体会作者感情。
一、精彩导入:(5分钟)
人生在世,人们夸赞的最多的是母爱,人们最不能忘怀的也是母爱。可是今天我们要为我们的父辈唱一首颂歌,他们同样让我们难以忘怀,他们同样值得我们夸赞。现在我们就一同去认识一位可敬又可爱的父亲吧!
二、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及作品:
2、读准下面加横线字的读音:
肿胀()叮嘱()骊歌()廊堆()徘徊()(学习时间:5分钟)
三、合作探究:(学法指导:学生速读课文后,四人小组讨论回答,学生间互相评论补充。)(学习时间:15分钟)
1、课文写了哪些生活片断,哪些是眼前的事,哪些是回忆的事?请理清课文脉络。
2、快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朗读中思考问题: 1)、“花”在全文结构中起着怎样的作用?
2)、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四、展示交流:(15分钟)
五、当堂检测:(5分钟)
1、识记字词,完成读一读,写一写。
2、思考“研讨与练习”一。
3、说说自己的爸爸。
第二课时
目标导航:
寻找课文中的美点。
一、默读课文,揣摩人物美:(15分钟)
(一)爸爸
1、从全文看,爸爸是个怎样的人?
2、文章表达了爸爸对女儿怎样的感情?
3、对爸爸逼我去上学的回忆表明了爸爸怎样的态度和情感?对我的成长有什么影响?
(二)、英子
1、”是不是真正感觉到自己长大了?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2、归纳一下“我”成长的历程:
二、跳读课文,品味情感美:(10分钟)5
1.《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最打动你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
2.细细品读,文中写到的感情具体讲有哪几种?结合精彩语段有感情地朗读并谈谈读后的感受。
(选择两个精彩语段全班齐读,教师辅导朗读,体会感悟其间蕴涵的真挚情谊。)《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距离学生的生活很近,读后确能引发切身之感,心有所动。学生谈感要多联系到自己的生活实际,联想到自己的父母,曾经的学校、老师、同学,能谈出真情实感。
3.《爸爸的花儿落了》一文中如此丰富、真挚的感情是怎么表现出来的?
通过事情的记叙来表现。比如:爸爸先打英子后送夹袄一事表现出爸爸对女儿那份独特的爱:既严厉又慈祥。
借助“花儿”来表现。如:毕业典礼上英子胸前的夹竹桃花儿无声地诉说着爸爸的爱和期待。
通过人物对话、人物动作来表现。比如写妈妈的眼睛红肿着,暗示爸爸病情严重,生命垂危,妈妈为此深切悲痛。
通过抒情语段来表现。
正因为借助上述种种手段来表现感情,文章字里行间渗透真情,感情表露含蓄深沉,分外动人。
三、回读课文,体会语言美:让学生体会本文语言的风格特色,探讨后明确:语言质朴淡雅,蕴含真情;再让学生找出文中包含深情或含义深刻的语句。
文中人是最平凡的人;事,是最平凡的事,都是人们司空见惯的。但读者却能从这些人们司空见惯的人和事中,感受到人性的美和人情的美。作者正是用这种质朴、淡雅、含蓄而深邃的语言拨动了读者的心弦。
(10分钟)
四、拓展延伸,表述看法:(8分钟)父爱如山,让我领略了它的沉稳与厚重。
请你仿照此句,用比喻的方式写出你对父爱的感觉。
7.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七
案例一:
出示词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师:这组词有什么特点?
生:都是写鹅的叫声。
师:它们都是写鹅的叫声, 在意思上有什么不同?
学生答不出来。
师:老师查了词典, 这三个词语的意思分别是 (出示) : (1)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 (2) 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 (3) 放开喉咙大叫。你们能不能把词语与解释对应起来?
生:厉声呵斥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责备;厉声叫嚣的意思是用严厉的声音大声地叫喊、吵喊;引吭高歌的意思是放开喉咙大叫起来。
师:都答对了, 真棒!来, 我们把这些词语送回句子中, 一起读一读吧。
出示课文片断,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二:
师:鹅的叫声是怎么样的?
生:嘎嘎嘎!
师:鹅生气时会怎么叫?
生: (生气地) 嘎嘎嘎!
师:高兴时呢?
生: (高兴地) 嘎嘎嘎!
师:骂人的时候?
生: (大声地) 嘎嘎嘎!
师:我们来再现一下这只白鹅, 老师读课文, 老师停下来的时候, 你们就学鹅叫。鹅的叫声——— (生:嘎嘎嘎) , 音调严肃郑重——— (生:嘎嘎嘎) 。凡有生客进来, 鹅必然——— (生:嘎嘎嘎) 。甚至篱笆外有人走路, 它也要——— (生:嘎嘎嘎) 。老师这段话写得怎么样?可以代替课文吗?
生:不可以。课文用了三个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没有重复。
生:课文里的三个成语都是鹅大声叫唤, 但是没有重复, 这样写起来很生动, 您改写后感觉很单调。
师:好的, 老师接受你的意见。我们再来看看, 课文中这三个词意思一样吗?能不能前后调换呢?
生:我认为不可以, 厉声呵斥就像我们做了错事, 爸爸妈妈严厉地教训我们;厉声叫嚣是说声音大, 很吵, 而且态度非常不好;引吭大叫是说鹅伸长脖子大叫, 叫声非常响亮。
师:你真了不起, 帮我们理解了三个词语。丰子恺更了不起, 把鹅的叫声写得生动有趣, 我们写作时, 也要学会这样运用词语。让我们再好好读读这段话吧!
出示课文片断, 学生练习朗读课文。
案例中两位教师都关注了文本中三个描写白鹅叫声的成语“厉声呵斥”、“厉声叫嚣”、“引吭大叫”, 教学方法却截然不同。第一个案例的教师引领学生学习了三个成语的意思, 每个解释都是从词典中查阅而来, 是词语解释的标准答案, 教师一丝不苟地引领学生进行辨识和记忆, 并把词语带入课文进行朗读, 巩固记忆, 做到词不离句。学生真的能理解这三个词的细微差别吗?诚然, 这样的教学最大的好处是学生能读准三个词语, 并且掌握词语意思, 但是词语的温度在学习过程中荡然无存。这种学习方式仅仅是学习的初级阶段———习得。此阶段学生的学习往往将精力集中于获得知识数量的多寡上。英国诗人柯勒律治把读者分为四类, 其中一类就像海绵, 看似都吸收了, 然而挤一挤, 又原封不动地流出来了。这种学习实际上就是简单的获得, 或者说是简单的“习得”, 就像案例一中的学生, 只是简单记忆词语的字音和意思, 力求最大化地维持外来知识的“原始风貌”, 而没有在教师引导下把知识整合成自己知识体系中的一部分。
教的秘诀在于“度”, 学的真谛在于“悟”。案例二中的教师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 让学生学习鹅的叫声, 再把“嘎嘎嘎”的叫声替换成三个生动的词语, 学生非常容易进入思辨:这些词语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作者要这样写?换一个角度, 学生看到了一片不一样的天空:原来鹅的叫声“嘎嘎嘎”竟然能用这么多丰富的词语来表达, 作者用词之巧妙令人叹为观止, 我们也要学习这种表达方法, 才能把小动物写得惟妙惟肖!学生在探究、感悟文本的言语内容的同时, 自己把文本的言语形式巧妙“挖掘”出来了。案例中的教师用了有限的“教”, 引领学生进入无限的“悟”。知识是外在于人的, 是一种可以量化的“知道”, 只有在“悟”的过程中, 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 悟有所得, 才能成为素养。
如果说“习得”是一种接受, 是一种训练, 那么“悟得”就是一种思想的生成, 生成了学生自己与知识之间的内在链接, 使外在的知识成为学生身心的一部分;如果说知识可以习得, 那么知识背后蕴含的思想、感情、价值, 只有通过自己的思考方能悟得。
8.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 篇八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责任编辑 曾 卉)endprint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2-0064-03
“烙饼问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数学广角”中的一部分内容。其教学的主要目标是:1.通过对烙饼问题的探究,掌握烙饼问题的最优方案,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初步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培养统筹优化的思想。2.经历探究过程,体会化归、转化等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会用填表、对比等方法分析问题。3.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体会合理安排的重要性。教学重点:探究烙3张饼的最优方案。教学难点:理解烙不同张数饼的最优方案的关键是“让锅里始终都烙2张饼”。如何在四十分钟的课堂上,抓住重点,突破难点,我认为在教学设计时,应注意这样几个环节。
一、演示示范,使操作更明确
在烙饼问题的教学中,为了能更好地探究其蕴含的数学知识,往往从简单入手,遵循由易到难的原则。因此,在教学中,往往从一张饼入手。根据前面给出的条件: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每张饼要烙两面;每面3分钟。这样学生能非常快地说出烙1张饼要6分钟。
师:如果现在要烙2张饼呢,最少要几分钟?
生1:12分钟。
师:怎么烙呢?
生1:先烙一张饼,两面烙好要6分钟。再烙另一张饼,两面烙好也要6分钟。
生2:最少6分钟。
师:怎么烙?
生2:两张同时烙。相当于烙1张饼所需的时间。
师:为什么能同时烙?
生2:因为条件中说了,锅里同时能烙两张饼。
师:是的。能同时烙,为何还要1张张烙呢!
生3:浪费时间。
师: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呢?
生4:因为锅里一次能烙两张饼,一张张烙,锅里还有许多地方空出来,这就是浪费锅的空间,也就浪费了时间。(这里教师用两个问题:为什么能同时烙?为何说他浪费时间?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锅里始终有两张饼,才是最省时的。为后面学习多张饼的烙法打下基础。)
师:如果现在烙3张饼,最少用多少时间?是怎么烙的?请大家用准备好的圆片当饼,一边烙,一边把它记录在表格里。
我本以为学生能轻松地填写这张表格,但巡视一圈后,发现了许多问题:1.看不懂表,迟迟不落笔。2.要么一填,锅里有3张饼同时烙了,没有认真思考,把一些条件都忘记了,把饼烤焦了。3.有的学生干脆喊,“老师,我不会填。”这是我事前没有想到的。通过填表,也让我想到:虽然已经是四年级的学生,没有老师的示范,要他们自己来填,学生还是变得手足无措。如果在填表前,有老师的示范,在烙1张饼、2张饼的时候,能把学生说的过程,通过多媒体演示,用表格的形式呈现给我们的学生,明确表格的填法,那么让学生独立填烙3张饼表格的时候,就能避免这种错误,节省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示范引领,不仅对低年级的学生适用,同样对四年级的孩子也是必不可少的。教师的示范引领,给孩子们提供了做题的模型,让学生做题时,有“法”可依,有“据”可循。教师的示范引领,避免了学生走弯路,在有限的时间里,加快了课堂节奏,提高了课堂效率。
二、对比分析,使思路更清晰
在烙饼问题中,重点是探究烙3张饼的最佳方案。当学生听到有人说只要烙9分钟时,大部分学生对他提出了质疑:3张饼都熟了吗?这时,让学生进行操作演示。通过学生的操作演示,降低了难度,更容易让学生理解。在操作演示之后,让学生把操作的过程记录在表格中,这样更有助于促进学生抽象思维的发展。
这时,老师再乘机问一句“用9分钟烙好的同学,饼熟了吗?熟了,他为什么能少用时间呢?”通过对比,通过一个小小的问题,解决了本课教学的难点:锅里始终有2张饼。只有充分利用锅的空间,所用的时间才是最少的。
学生之间是有差异的,通过操作、填表、对比,这一系列的练习,目的是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统筹优化的思想,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当学生对烙3张饼的方法掌握之后,这时让学生烙4张饼,由于学生受刚才3张饼烙法的刺激,因此,在烙4张饼的时候,出现了这样的烙法:
烙4张饼,这种烙法是对的,而且也是最省时的烙法。那有没有比这更方便的烙法呢?这时,教师出示学生烙的方法,让学生进行对比。通过对比,学生自然明白了,烙4张饼,在同样最省时的情况下,哪种方法更优。
对比,也就是比较。它是我们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多运用比较,能帮助教师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发展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能力。多运用比较能使学生在识同辨异的过程中,抽象、概括出它们的本质特征。多运用比较,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学得扎实。
三、板书呈现,使印象更深刻
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很多教师都忽略了板书的存在及其价值。用一张张的幻灯片来代替板书,在不同的课型里,恰当地运用板书还是很有必要的。特别是在多媒体广泛运用的今天,板书的运用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板书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板书是课堂教学的书面语言,是课堂教学内容与教学过程的缩影,好的板书不仅能呈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显现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能凸现教学的重难点,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在烙饼问题一课中,我设计了这样一块板书。(如下图)
烙饼问题
其中,始终贯穿烙饼问题的一个条件是:锅里一次能放两张饼。我把它放在黑板的一角,让学生在烙饼时能牢牢记住有这个条件,即使忘记了,也只要望一望黑板就可以了,不像幻灯片,过了就没有了。有了板书,学生通过分析比较,不难发现:单数张饼与双数张饼的不同烙法。有了板书,学生直观地看到,只要锅里始终有两张饼,那么使用的时间肯定是最少的。多媒体的演示运用,提高了课堂效率,若配上简洁明了的板书,相信更能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拓展延伸,使思维更敏捷
烙饼问题只是数学教学中优化思想的其中一个模型。通过本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具体的计算方法,并会根据不同的条件,快速算出所需的最少时间。因此,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通过表格整理出具体的计算方法,印象更深刻。(如下图)
通过对表格的填写,学生得出如下公式:饼数€?€髅看卫拥拿媸?次数,次数€酌看嗡玫氖奔洌焦灿玫淖钌偈奔洹4颖砀裰型幌猿黾扑愕哪P停寡谂黾渌嗨莆侍馐本湍苡卸饬恕?
【四年级语文上册《三味书屋》教学设计】推荐阅读:
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期末教学总结08-19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语文园地六08-22
四年级语文上册《沙滩上的童话》教学设计09-06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作一 教学设计09-27
苏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10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10-02
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