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2024-10-10

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共10篇)

1.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一

市场经济的显著特征就是对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实施合作双赢战略正是符合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那么,如何将合作双赢战略转化成征服市场、改造企业、推进发展的能力,关键是要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好实施合作双赢战略的内涵。

实施合作双赢战略必须以市场需求为根本前提。市场是企业效益之源,是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命根子。企业作为生产物质产品和服务产品的经济组织,必须首先考虑是否能够满足市场的需求。只有顺应市场的发展,满足市场需求,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因此,企业间实施合作双赢战略,也必须首先考虑,市场在哪里,是否具有市场需求,市场的规模有多大以及市场的个性化要求。反之,没有市场需求作为根本前(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提,即使是规模再大、实力再强、效益再好的企业间合作,其结果也是毫无疑义的联合,根本问题是难以达到双赢的目的,合作也不可能产生。

实施合作双赢战略必须以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为原则。互利互惠、共同发展是实现企业间合作的根本目的,只有企业间抱着互利互惠、共同发展真诚愿望,才能促成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最终从合作中分享各方应得的利益。在企业合作中(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仅为单方获得利益或利益分配不合理,势必使另一方的利益受到损害,从而导致合作的衰亡。因此,企业间的合作如果没有互利互惠、共同发展作为基本原则,任何形式上的合作都是表象的、虚拟的,其最终的结局必然使合作走向失败。

实施合作双赢战略必须以诚实守信、精诚团结为基础。合作是企业间为实现共赢而采取的一种有效方式。企业间若想建立稳固的合作伙伴关系,必须以诚实守信、精诚团结为基础。只有以诚实守信,精诚团结为基础,企业间的合作才能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经受得住时间与挫折的考验,最终达到双赢的目的。在企业合作中,也只有信守承诺,精诚团结,才能肝胆相照,同舟共济。否则居心不良、心怀叵测、相互欺骗、尔虞我诈,必然将合作推向中止,更何谈其双赢。

实施合作双赢必须以优势互补、强强联合为条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间的竞争是综合实力的较量,企业若想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实力,就必须不遗余力地发展和壮大自己。而不断发展和壮大自己的主要途径,就是取他人之长,补自己之短,通过相互间的优势互补,形成一加一等于二,甚至大于二的强势,才能促进企业的更大发展。反之,单边利益主义、封闭自守式的自我发展必然制约企业的进步,其结果必将是难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甚至被激烈竞争的市场所淘汰。实施合作双赢不仅要以优势互补为基本(本文权属文秘之音所有,更多文章请登陆查看)条件,还要努力追求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在当前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两强相遇,必然是以损害双方利益为代价。因此,在市场竞争中最高明、最明智的选择是避免竞争,走强强联合之路。才是有效避免两强相争、两败俱伤情况的出现,共同维护好企业间利益关系的有效方法,根本问题是能够结成具有强劲竞争实力的“巨无霸”型企业。

构筑牢固、稳定、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才是企业间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双赢。如何才能构筑企业间牢固、稳定、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途径是经过进一步深化企业经济体制改革,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企业间的相互参股、控股,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经济利益共同体,使企业间的根本利益紧紧地捆绑在一起,才能形成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双赢局面。也只有构筑牢固、稳定、长远的战略伙伴关系,才能变单一合作为全方位的合作,变简单合作为深层次的合作,以资本为纽带,全面引进、吸收、消化企业间最先进的经营、管理、科技、营销等市场经济新知识、新经验,通过实施优势互补、合作双赢战略,不断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实力,不遗余力地推进企业发展。

2.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二

虽然教师对合作学习的理论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还只是停留在面上, 对合作学习的原理和理论基 础的了解并不深入, 这就导致了教师在使用合作学习进行教学时徒具其形, 只是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加入 了简单的小组讨论, 其教学目标、评价内容并没有发生转变, 这种换汤不换药的模仿必将使合作学习的实 施走入误区.这就要求教师必须深入学习、了解合作学习的理论基础、基本理念和评价体系, 掌握其精神 内涵, 真正做到"形神兼具", 才能发挥出它应有的教育功能.

此外, 虽然合作学习不仅丰富了课堂教学形式, 调动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激发数学学习兴趣, 而 且能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小组协作能力, 开拓思路、启发思维.可是由于教学压力和自身条件的影 响, 合作学习很少被教师数学课堂上采用.合作性教学是新课程观下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 它能有效地促 进学生智与情的和谐发展, 但一个好的教学方式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发挥出它蓬勃的生命力.为此, 教师必 须冲出传统应试教育模式的樊篱, 摆脱重教轻学的旧辙, 顺应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精神, 转变教学理念, 从 学生全面发展的角度出发, 在数学课堂上适时适度地采用合作性教学,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二、合作学习是提高中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一条有效途径

新的一轮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长远发展, 强调在重视并落实好认知目标的同时, 也要关 注情感因素的发展.情感与态度目标虽然已被纳入数学课程标准, 并给予了明确的表述, 但在实践中, 情 感目标并没有被放到与认知目标同等重要的地位.数学学科虽然在中学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 但数学是理 性学科, 不像人文学科那样含有明显的情感因素, 那么如何才能在数学学科教育中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情 感呢?合作性教学实验的结果说明合作学习可以显著地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合作学习提供了一个认 知和情感协同发展的平台.合作学习课堂营造了一个民主和谐的气氛, 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帮互助、 互相协作的开放式的学习群体空间, 为学生提供了可以自由学习、主动发展的机会和条件, 为学生创造了 一个展示才华的平台, 学生在小组中可以各抒己见、各展所长、各尽其能, 把原本沉闷、缺乏生机的数学 课堂变成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论坛.通过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 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 给每个学生成 功的机会, 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 使学生乐学、爱学、好学, 正是合作学习的精神所在.

三、实施合作性教学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注重中学生情感领域的发展, 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 而合作性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 径.数学教师身处教学改革的第一线, 是开展数学教学工作的核心力量, 要保障合作性教学的顺利开展, 除了要求教师有一般的教学技能以外, 还有更高要求.

(一) 创设问题情境, 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 学习不是教师把知识简单地传递给学生, 而是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从已有知识 经验出发, 以自己的方式理解事物的某些方面.学生间的合作, 就能使学生看到那些与他不同的观点, 从 而对新知识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因此, 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材特点、认知对象的不同, 创设适宜学生 探究的问题情境, 使学生的思维处于"兴奋"的状态, 以便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探究知识的热情, 从而使 学生产生出期盼解决问题的强烈动机, 为学生自主构建知识注入活力.此外, 数学学科中对于一些规律性 强、涵盖面广、迁移和应用范围大的定理、公式和数学思想的教学都可以用于设计合作情境的素材.比如 , 在"图形与证明"这一部分的学习中涉及到大量的图形操作 (图形的变换、几何体的制作等) ;代数中因 式分解公式的推导;可能性大小的摸球实验等, 都可以在小组中创设动手操作的实验情境, 让学生剪一剪 、拼一拼、摸一摸, 既破解了由教师独自讲解的单一、枯燥, 又让学生体验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激发出 强烈的数学学习热情, 在丰富的活动中主动建构获得的知识也会更加深刻.

(二) 指导组间合作交流的技巧

3.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三

语文课上,教读课文《自然之道》,我按照课堂教学设计,布置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当我参与到学生的小组讨论中时,学生的表现令我大吃一惊,他们很多时间在互相推诿,你让他先说,他让她先说,并没有陈述有关学习的内容或见解,表达自己读书的感受和想法。有些组在不断分工:你读第一段,他读第二段……几分钟过去了,有的组还没有确定谁来发言,谁做记录,没有开展有实质意义上的学习。有的小组一直由学习好的同学在唱“独角戏”,而其他人则无动于衷,充当看客……

面对这种现象,我陷入了沉思:小组合作学习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一种基本途径,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路和别人共享,而且学生更多地拥有了自由组合、分工协作的机会,拥有了评价和讨论他人观点的机会以及空间和时间。但在很大程度上,教师忽略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这样的教学必然是低效的。

一、如何让学生去开展有意义的合作

教师如何教给学生合作学习的基本方法。例如,角色的分配,根据个人个性、特长等开展合理的分工,给所有学生都创造平等参与的机会。合作学习决不是学生一朝一夕就能掌握的,需要我们长期不懈地训练。每一个人都需要在无数次反复演练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或者说去适应某个角色。比如,进行记录,代表小组发言等。我认为,小组交流应涵盖两方面的内容:一是表述自己的见解看法;二是倾听他人的意见。这样,人人才能感受到交流的快乐,分享合作的愉悦。这样才能培养合作意识,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团队学习成果。在多次听课中,我发现,多数的小组学习,形式大于效果,基本上是低效的、放任的。经常是某几个人在表演,学生回答学习的结果时,根本没有用“我们小组有人认为……有的人认为……最后一致认为是……”的方式汇报交流的结果。而只是说“我认为……”“我觉得……”小组学习只是反映在形式上,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合作学习,不教给学生方法,小组学习就会在一张张叽叽喳喳小嘴的废话中耗掉学习时间,学习行为和方式并没有得到实质的转变,小组学习就失去了重全员参与,重情感体验,重人文关怀与合作的真正意义。

二、这种学习是否每节课都需要,学生的小组学习是否在走过场,或者说流于形式

教师要注意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决定是否采用小组合作学习,不能做秀。在上课过程中,要抓住开展小组学习的有利时机,这个时机的掌握要看教师教学实际操作,教学的艺术性就表现在这里,这样学生才会真正投入到研究讨论中去,一句话,教学就应该达到让学生“既竭我才,欲罢不能”的地步,大多数学生都踊跃发言,孩子们都想把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说出来,这时正是小组讨论的良机,只有在学生经过独立思考的过程,有交流的需要时,展开的合作学习才是有价值的、有成效的。

4.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失败的反思 篇四

关于小组合作学习失败的反思

本学年,我担任初一5班的语文教学。我一心想投入课改,多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争取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机会,而且也能增加学生的信息交流量,使传统的信息传播网络化,扩展学生的深度和广度,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与他人合作的能力。

为此,我在语文课上作了无数次的尝试,多次教学中实践中得以证明我采用的学生合作学习是失败的。我发现“热闹”的场面背后,只有30%的同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具有积极效果,50%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收效甚微,只是流于形式,20%的同学小组合作学习则是在浪费时间,毫无功效。尤其是展示环节,很多同学胆子越来越小,声音也越来越小,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因素到底有哪些呢?如何提高和改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呢?

一、小组分组不科学。组与组之间差异太大,组员之间不协调,影响活动效果。小组分组应在在全面调研摸底的基础上合理平行分班。班级根据学生能力、成绩、品行、特长、按照好中差合理搭配、男女合理搭配、班委合理搭配的原则进行合理的分组,建设好开展“先学后教,自主互助”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单位。一般6人为一小组。

二、小组合作学习前期培训不足。包括小组活动过程中的坐姿和站姿,课堂上走动的走姿,这些行为都有具体的要求,具体的训练);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模式和活动能力的训练;为适应课改的听说读写基本能力训练„„要做好小组合作学习的各种能力准备。尤其是听说的能力。“听”的能力训练可以尝试这样做。每天晚上放个温馨的小夜曲,就是放广播让学生仔细聆听蕴涵人生哲理的小故事,让学生边听边思考写出故事中的哲理。这样长期以往,潜移默化,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听话能力,又训练了学生的专注能力。“写”的基本能力既注重纸质书法训练,又重视黑板板书书法训练,提高学生的黑板板书水平,增强学生敢于展示的自信心。

三、没有建立有效的评价激励机制。

没有评价,就没有促进。没有明确小组评分机制,没有在课堂中当堂亮分,课后没有小组小组得分统计,小组间没有有效地奖惩措施也是失败的原因之一。教师要召集各小组长共同协商制定小组评价制度,一般当场打分,班级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奖惩。即使一切准备就绪,小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还要经历准备、预演、正式开展的过程。应该在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评价小组合作的能力。以此经常提示、强化,使学生学会交流,学会合作,使他们真正懂得,不是聪明的人能成功,往往是能吸取别人的意见,与他人合作的人能成功,进而不断提高“小组合作”的质量。

四、小组分工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虽是是一种集体的学习。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不自觉地发现他人的优势,学习他人,悦纳他人,完善自己,学会与他人合作,形成一种情感同化的态度,为达到共同目标而努力。但是,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却发现,有些小组的学生虽然面对面地围在一起,却各忙各的事,无法交流,不会合作,小组学习如同虚设。那是因为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学生,其主体性受其身心尚未成熟的状态制约,认识水平、交往水平、自律水平是逐渐发展提高的过程,学习行为需要监护、引导和规范。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制定选择小组活动规则,探索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组中表现自己;明白认真观察和学习他人的动作展示是尊重他人的表现;指导小组长的工作方法,提高其组织管理能力等。这动作种方法可以使学生遇到困难时互相帮助、协同作战、共同成功。小组在应教师的指导下根据各个成员特长和其他具体情况合理安排分工,以实现“人人有事做,事事都要有人做”,让每个学生各自得到激励,得到发展的目标。小组还要在教师的指导下给小组取名,制作个性化组牌,制定组规,小组内部评价奖惩制度

五、合作学习的内容选择不够科学。没有选择较有合作价值 的内容来展开小组合作学习。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使学习富有成效,教师必须设计适合多人合作学习的活动内容。首先,必须有合作价值,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这些活动和作业或是场景,或是令人兴奋的刺激,或是让人困惑的问题,或是可以预见的成就。其次,我们在设计合作学习的内容时,应该注意内容含量不宜过小,如果单个人力量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大家合作的必要;内容难度要大众化,过难容易冷场,或者导致只有少数人的真正参与,而且,创作活动不宜出效果,过于简单会使学生无须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维价值的合作,没有什么意义。

六、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安排不够合理。课堂上的小组合作学习普遍存在着这样一种遗憾:学生刚刚进入角色,学生的思维刚刚展开,所研究的问题刚刚有所深入,教师便偃旗息鼓,终止大家的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因时间的不充裕直接制约了其深入展开。

5.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五

唐 超

【摘要】新课改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焕发着蓬勃生机,原有的课堂教学的组织形式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合作学习方式。但在实践中由于对高效课堂所倡导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很多教师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如何在有效的基础上做到高效合作,有效的情景预设,优化合作过程,正确的评价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关键词:高效课堂 小组合作学习实践与思考 正 文: 新课改从有效教学到高效课堂,新的理念,新的方法焕发着蓬勃生机,我们的课堂在以一种全新的姿态展示的同时,原有的单

一、被动的学习方式也已被打破,出现了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合作学习方式。在高效课堂理念的指导下,合作学习这一教学策略,要求三五个学生围成一桌,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局面,整个课堂都要“活”起来,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实践操作中,在肯定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值得深思的东西。

如:课堂由自主学习转为合作学习时,教师提出了一个问题,立即宣布小组讨论。前排学生唰地回头,满教室都是嗡嗡的声音。课堂上呈现出一片“朝气蓬勃”、“热热闹闹”的景象:学生忙于肆无忌惮地交流,小组忙于旁若无人地讨论,教师忙于在各小组间转悠,有的小组你一言我一语,每个人都在张嘴,谁也听不清谁在说什么;有的小组组长一人唱“独角戏”,其余学生成了旁观者,有的组甚至大家都干坐着,把时间白白地浪费掉了;有的小组的学生把此时作为玩耍的最好时机。

这其中的原因,是一些老师对高效课堂的理念理解不到位,以至于产生了认识上的模糊和困惑、矛盾与冲突,继而引发了教学实践行为上的偏差,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片面化、绝对化的做法。殊不知大量的小组活动,使学生沉浸于活动之中,对外物的刺激变得麻木,它让我们失去了倾听的空间,也丧失了反思的品质,其结果是小组合作学习中效率下降、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有时看是活泼热闹的课堂,最终连有效都难以达到,更别说高效。长此以往,学生对合作也就失去了信心,老师也对合作学习的合作苦于乏术。那么,怎样才能克服以上问题,增强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呢?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

一、有效的情景预设,激发学生合作兴趣

合作式学习也称为“问题导向式”学习,“问题”往往被视为合作式学习的核心。既然合作式学习是以解决问题的形式出现,那么教师就要巧妙地把学习内容转化为问题情境。问题的确立对学生学习整个过程起导向作用。它能使学生明确合作目标,引导思维方向,诱发合作欲望,产生思维动力。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寻找与内容密切相关的,可以激发学生兴趣的的材料,创设出特定的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并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

例如教学《法律为序强有力》一课时,在进行法律的作用时交流前,教师可先出示一个案例,通过案例引导、设问。使学生生成问题,从而产生了合作欲望。教师趁机提出问题,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增强了教学的针对性。

二、优化合作过程,提高学生合作实效

合作学习做为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学生合作到一定程度时,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对不同见解进行综合、归纳,提出正确的思想观点。同时,对讨论中积极发言的学生给予肯定,对有独特见解的学生予以表扬,对讨论表现出来的典型思路给予评议,启发学生正确的思考问题,提高分析判断解决问题能力。那么如何更好地优化合作的过程呢?笔者认为:

首先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以4~6人为宜,人数太多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个人才能的充分展示,人数太少也不利于学生间的交流和互助。二是分组应遵循“组间同质,组内异质,优势互补”的原则。让不同特质、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都有高、中、低三个层次的学生,这样分组有利于学生间的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三是小组成员就是动态的,可以是组间男女生的互换或流动,也可以是组间某些角色的互换或轮换,还可以按活动主题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这不仅使学生有新鲜感,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而且还可以改变学生在小组中长期形成的地位。其次小组成员要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小组合作学习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同时也给教师控制课堂秩序带来了困难。因此,在小组内应做好具体的分工,小组内应设小组长、记录员、汇报员各一名,小组长应选有较强组织能力和合作意识的学生担任,小组长的主要职责是对本组成员进行分工、组织全组成员有序地开展活动,教师根据不同活动的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并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责任,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地完成小组学习任务。

再次培养学生民主、和谐、自由的学习氛围。尊重和保护学生的参与热情,采用多种形式鼓励学生特别是学困生积极地参与活动。在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学习内容不但要自我解读、自我理解,而且要学会表述、学会倾听、学会询问、学会赞扬、学会支持、学会说服和学会采纳等,这要求学生要有较强的合作互助意识和较高的学习与交往的合作技能。否则缺乏必要的合作技巧,就无法有效地合作学习。教师应该加强学生倾听行为的培养。指导学生专心听别人发言,努力听懂别人的发言,学会思考,尊重别人的发言。培养学生先准备后发言的习惯,要求学生在发言前认真思考,能够围绕中心规范有条理地表述。同时要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求助和帮助行为,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要向同学请教,学会对别人的意见表示支持,并能进一步扩充,向别人提供热情、耐心、有价值的帮助。

最后交流合作成果,体验成功乐趣。学生经过合作,获得了合作性的学习成果,并希望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肯定,也希望在开展合作研究成果的过程中听取教师和同学的意见和建议,以便修正和完善自己的成果。因此,教师要在堂上安排一定的时间,通过开展小组讨论和互相质疑等办法开展成果交流活动,师也可以以学生的身份平等地参与讨论。

三、及时正确评价,培养学生合作精神

合作性学习是学生自已动脑动手解决问题的过程,合作结论不可能是统一标准的,因此,教师点评不能用整齐划一的对或错来评判,应对学生具体结论作具体分析,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点评应以激励为主,即使学生有点滴成功,微小进步,也应得到表扬和肯定,使学生体会到合作成功的乐趣。

重视个人评价与集体评价相结合。评价在教育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运用适当的评价能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对在合作展示中每位学生、每个小组的发言尽可能给予激励性的评价,使学生感受到合作展示交流的快乐。

重视学习过程评价与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结果进行恰如其分的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小组合作表现”进行评价,即对小组成员的差异性、小组成员分工的合理性、小组成员的合作方式、小组成员的参与度、小组成员的合作态度等进行评价,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进行充分的肯定。

总之,高效课堂的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把握合理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间的知识、态度、情感交流,互帮互学、共同提高,体现新课标“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学生的合作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学会与人相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从而形成健全的人格。同时,对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形成和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提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加强研究、努力探索适合政治课高效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不断健全和完善课堂教学。

6.关于地理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反思 篇六

柳树泉农场学校 王文刚 七年级

【案例】

1、学习目标:

运用地形图及课本材料了解我国东北地区的农业现状。

2、教学重难点:

分析我国东北地区成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3、教学设计:

请同学们四人为小组读教材图6-2-6,合作探究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粮基地的原因。

说明:A、探究时间为三分钟。

B、探究完毕后由小组长交流成果。

C、各小组互相比较,选出优胜小组进行奖励+10.图6-2-6 东北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过程观察】

在实际的小组合作探究过程中发现:通过奖励机制的激励,大部分小组能够积极地进行探究学习、互相交流;学习较好的学生和思维比较活跃的学生发言较多。但也存在比较大的几个问题:

1、小组间的合作探究水平由于学生座位的限制,出现参差不齐的情况。

2、小组内部贪玩好动的学生较多,则会很难将注意力全身心的投入到小组合作探究之中,更多的是去说悄悄话,搞小动作。

3、小组合作探究的分工不太明确,考虑原因的分工不明、没有确定的总结记录和语言组织汇报,随便推人总结。【案例反思】

小组合作学习应该是“采众家之长,集百家之言”,取其精华、去除糟粕的过程和学习形式;是为了达到共同的目的而在行动上相互配合的过程。其主要目的是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改变了教师垄断整体课堂的信息源而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局面,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创造性,也因此得以充分的发挥。

从以上要求及目标出发,不难发现我设计的合作学习形式是没有问题的,本学习内容也适合小组学习的教学方法。但是就出现的问题我发现以下原因:

1、学生的座位是班级固定的,没有打破固定的思维模式,对学生的小组组成进行合理分组。

2、没有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性格进行良好的搭配。

3、没有对小组学习的方式方法进行讲解说明,让学生只是简单的认为,我们小组只要有观点就可以,不会追求更好的学习效果。【解决措施】

1、成员搭配:打破作为限制,充分考虑男女性别、学习能力、思维活跃程度、总结概括及表达能力、组织能力等方面,进行合理分组。

2、活动组织:要特别关注一些后进生和学习中等学生所在的小组,因为他们是学习提升空间较大的学生,更是思维活跃最容易出现金点子的学生。

3、评价鼓励:在对表现良好的小组进行加分的同时,更要对学习一般但是在本次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进行肯定,激励其学习的积极性,提升学习的自信心。

7.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七

一、关于合作学习的意涵

对于初中生来说,在学习生活中,能主动配合、分工合作,共同解决问题,从而确保教学活动顺利进行,同时每个人都从相互配合中实现了目标,找到了自我存在的价值,提升了同学之间的情感素养,这就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这一学习方式的推广和应用给我们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合作学习活动常常使学生为了完成一个有趣的语文活动,需要在一起进行讨论、探究与实践,他们在与同学分工合作的过程中,潜移默化感受到了合作的重要,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进而提升初中生的合作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

经过多年教学改革实践,合作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目前初中课堂教学中的合作学习还存在注重形式、忽视实质、效率低下的现象。笔者认为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现存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定位不准确。新课程改革把课堂还给学生,但有些语文教师真的把课堂完全交给学生。一般都是课前老师预先布置好任务,先让几个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做小组长,分组调查研究,为课堂教学提供一些支撑材料,然后在课堂上小组交流展示,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老师不管不问,始终做个旁观者,也不及时引导和适度的点拨。教师缺乏准确的定位,没有在语文合作学习中起到组织和引导作用。

第二,合作学习小组组建不合理。合作学习小组是实施合作学习的载体,是成功开展合作学习的保障。一般语文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时,基本没有根据教学的实际情况将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组,导致有的小组发言讨论活跃,有的小组则自娱自乐,有的组员积极准备,有的组员事不关己,不能真正让每个学生都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究其原因,首先是合作学习小组建构不合理,分工不明确,导致实际教学效率低下。

第三,合作学习目标与内容不明确,合作形式重于实质。合作学习是有着明确的共同目标和各自分工的学习活动。但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课堂实践中,教师常常过于注重自己教学任务的完成,而较少关心小组成员之间任务分配以及合作的过程。例如,现在很多语文老师开设公开课,合作学习是不可或缺的秘密武器一样,反正没有合作学习小组讨论的,肯定不是一堂合格的公开课,但实际上都是因为合作学习而合作,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毫无效率,许多教师往往只在乎运用合作学习这种形式,却忽视了语文教学的本质和根本目标。

第四,合作学习评价不科学。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时,首先老师是唯一的评价主体,评价方式不够客观全面。其次,教师只关注对合作小组的评价,没有关注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个体表现。然后是只评价合作学习结果,忽视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和参与度。最后是评价过于量化死板,仅以成绩分数来衡量学生的表现,没有全面评价学生到底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没有解决,而在这个评价过程中,只有少数学生能够获得表扬,大多数学生都是学习的失败者和遗忘者。

三、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策略思考

第一,合作学习,教师先行。因为理念决定行动,教师决定课堂,有什么样的教师,就会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率。课程改革,教师先行。在新课程倡导的合作学习方式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设计者、引导者和参与者。首先教师是合作学习的设计者,包括合作学习主题与内容的选择、合作学习活动开展的计划、具体合作活动的进行、对合作学习结果的评价等;其次,教师又是合作学习的引导者,教师应合理引导,积极调控;再次,教师也是一名参与者,教师应和学生们一块参与到学习中来,积极地参加到热烈的讨论中来,适当地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更让学生感到老师是那么和蔼可亲,是大家学习上的好朋友,这样不仅可以使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还可以让师生之间的感情更加和谐融洽。因此,合作学习对初中语文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必须不断扩充自己的知识视野和理论水平,丰富和发展教育理念,才能全面保障合作学习方式的顺利实施。

第二,构建科学合理的合作小组。教师在构建语文合作学习小组时,应注意层次结构的合理性。一是小组人数要合理,一般每组以4-5人为宜,具体要看主题与学习任务,还要考虑班级总人数,班级组数不能太多,否则课堂时间不够;二是小组成员层次要合理。教师应按照学生的学习基础、兴趣特长、个性特点的差异进行分组,让不同层次、不同特质的学生进行优化组合,使每个小组的学生都有差异,并且组与组之间也要相互均衡,这样有利于开展竞争。三是合理分工,各司其职。组内应分别设一名组长和副组长;组长负责对组员进行分工,组织本组同学积极有效地开展讨论交流和探究等合作学习活动;副组长负责纪律和学习活动考核评价记录。四是小组成员可随时调整。对于合作学习小组,我们还可以不定期按照主题与学习任务的不同进行重组,可以是小组间某些角色的轮换或互换,还可以按具体活动的需要让学生进行自由组合,给每个学生提供表现与发展的机会。比如在教《狼》专题时,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人应该如何对待狼?”接着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观点分成两组:一组是狼是凶残的,应该猎杀;另一组是狼是温情的,应该放生。然后要求两组学生先从文中、资料或生活实际中找出依据,进行辩论。这种按照学生观点或兴趣偏向建立的合作学习小组,如果组织得当,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因此,构建学习小组不是死板单一的,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断调整,只要是科学合理,有利于合作学习开展,都可以尝试。

第三,慎重选择合作学习的内容。不是所有语文教学的内容和主题都是适合运用合作学习方式的,更不要因为合作学习而合作学习,不同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教学目标,应该有不同的教学方式,尽量构建多元开放的课堂教学模式,满足各类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精心设计小组合作学习的主题,为学生提供综合性较强有一定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合作学习的主题,教师可在教学的重点难点中选择,也可以在学生的质疑问难中选择。比如教授鲁迅的散文《雪》,在学生阅读全文初步把握了文章的内容后,学生基本能整体感知作者笔下南方的雪和北方雪的特点,于是提出了一个问题:“我”更喜欢南方的雪,还是更喜欢北方的雪?并说出你自己的喜好,请说出理由和依据。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大组中又分为几个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因此,初中语文开展合作学习,学习内容的选择是合作学习提高效率的前提。

第四,采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合作学习,评价是导向。如何评价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将直接影响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以及学生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力求全面,科学而又具有激励性。第一,是合作学习的评价方式应以学生评价为主,教师评价为辅,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通过评价促进组员之间相互帮助,共同提高;第二,是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教师除对小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外,更要注重对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参与程度及贡献度的评价,要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交流倾听和合作统一的情况,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适当的奖励。评价的方式也应该多样化,可以采用评分制、口头评价和书面评语等多种形式,但评价要及时,最好在当堂课完成评价。在适当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个人和小组评价的结果,评出优秀合作小组奖,积极参与个人等,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或精神鼓励,让每一位学生在评价中得到成长和发展。

总之,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作为初中语文教师,应深入学习新课程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科学构建合作学习小组,认真选择合作学习内容,采用多元发展的评价方式,不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从而提高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和效益,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交流、学会生存,在合作中学习,在合作中成长。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实践的不断深入,合作学习方式已经成为初中语文教学中一种常规性的学习活动和教学模式。本文将对合作学习的内涵进行深入思考,分析当前初中语文合作学习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合作学习小组、选择合作学习内容、采用多元合作学习评价方式等方面探讨初中语文合作学习的策略,从而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和合作意识的养成。

8.关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的思考 篇八

关键词:自主;合作;转变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7-170-01

《新课程标准》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它注重的是学习过程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的角色必须要从知识的传授者向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转变。我在平时的教学研究中发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中自主合作学习,看似热热闹闹、轰轰烈烈,实则浮于表面,很多课堂上学生刚进入到自主学习情境,教师就匆匆收场,学生缺少潜心阅读课文的机会,来不及内化,感受体验和理解自然肤浅。造成这样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教师方面寻找,主要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一是教师担心让学生充分地自主合作探究,会影响教学进度,影响教学任务的完成,二是教师忽视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指导,学生在学习时不能抓住重点,亦或“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如何改变这一现象呢?

一、要向学生提供合作探究的材料

为了让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积极主动,教师要认真研读教材,充分了解班级学生实际和现有的资源,设计适合多人合作学习的探究活动材料,这样的合作学习才会行之有效。教师向学生提供的探究材料要科学,难易程度应具有坡度性,问题要由浅入深,要考虑到让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可操作性一定要强。难度不宜过小,如果单靠个人力量就能解决的问题,就没有大家合作的必要;也不宜过难,要大众化,否则容易冷场;也不宜过易,简单会使学生无须作深入的思考,缺少思维价值的合作,没有什么意义。教师在没有充分分析学生学情的情况下让学生讨论,就有可能让一些学生“望尘莫及”,课堂就会成为极少数学生的“市场”。所以,我们在设计合作学习探究的材料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力,让学生够一够就能摘到“桃子”,否则就会造成只有少数学生真正参与,而大部分学生只是坐冷板凳看热闹。

二、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合作

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的学习,要有集体协作的意识。但是,我们面对的是未成年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行为需要监护、引导和规范。因此,要使小组合作学习有成效,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探索小组学习的方法。如:如何在小组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聆听别人的发言,如何尊重他人等。另外,为了能让小组合作学习能有序进行,教师还应在每个小组中确定一名组织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组织小组同学开展合作探究活动,要教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记录,把合作学习情况记录下来,便于更好地交流。如果情况允许,还可以聘请若干名学生当评委,对合作学习给予量化评价,这样会激发学生合作兴趣,增强合作意识。在每次交流结束时,教师在评价学习结果的同时,还要有意识地评价小组合作的能力。学生在交流、评价中逐渐学会交流,学会评价,最终达到提高合作、探究的效率。

三、要给足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时间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情。要帮助学生实施自主学习,教师就不能独揽时间支配权。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一定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地阅读课文,充分地思考、感悟、体验、探究,讲求自主学习的效果。首先,要给学生必要的自学时间。在课堂上,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就应给他们必要的自学时间。这样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才能为合作做好充分的准备,提高合作效率。其次,要给学生必要的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会学生思考,善于发现并提出问题,还要给学生思考和讨论问题的时间。

四、要加强自主合作探究的指导

在合作学习的背景下,教师的角色是合作者。教师应当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不同的合作学习小组的学习活动中去,指导学生的合作学习,这一点对小学生来说显得尤为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师生双方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绝对不能因为提倡学生的自主学习而削弱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应当是学生自主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促进者,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指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速度。教师的指导主要包括合作技巧的指导和学习困难的指导两个方面。合作技巧的指导,主要是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分配学习任务、如何分配学习角色,指导小组成员如何向同伴提问、如何辅导同伴,指导小组成员学会倾听同伴的发言、学会共同讨论、学会相互交流,指导合作学习小组如何协调小组成员间的分歧、如何归纳小组成员的观点。学习困难的指导,是指当合作学习小组遇到学习困难时,教师适时地点拨、引导,提供必要的帮助。在指导学生合作学习时,教师要做到一般性指导与针对性指导相结合和全班指导与个别指导相结合,在学生自主学习之前和自主学习之后面向全班进行指导,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有时,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不是一个引导者,学生处在一个被动式的讨论中。对学生而言,如果小组合作学习没有组织引导好,往往就会缺乏平等的交流与沟通,结果往往是优秀者的意见和想法代替了小组其他成员的意见与想法。因此,小组合作学习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这样的合作学习才有效果。

9.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九

陕县教体局教研室 杨恒伟

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一般是在大小不等的学习合作团组内展开的。团组合作则是合作学习中采用较多的组织形式,故每一学科、每一课堂中都能见其“芳踪”,然而,在这股合作学习热潮的背后,由于对团组合作学习的理解和操作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偏差,致使团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不高,有的甚至于异化为课堂的“点缀”。因此,如何进行团组合作学习、提高其有效性,值得思考。

一、合理组建合作学习团组。

教师必须建立分组合理,职能明确的合作机制。组建团组时首先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所谓异质团组,表现为团组成员在性格、成绩、能力、家庭等方面有一定的差异和互补性。“组间同质”即团组间尽量减小差异.使其各方面情况相当.尽量使团组之间的竞争公平、合理,尽量满足学生的个性需要。

二、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适当适时合理有计划、有序地进行团组合作。

(1)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教学环境条件等合理选择有合作学习价值的学习内容,忌生搬硬套。有些内容很简单,学生很容易理解,用讲授或自学的方法可以清楚的,有的教师也要花大量的时间精力,组织学生讨论。这样的方式是不经济的。因此,教师备课时要分析内容的性质、难度,是否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可用其他教学方法就能达到目的的内容,不必一律交由学生讨论,切忌生搬硬套。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下册《浮力》这一节 :物体在上浮、漂浮、悬浮时是否受到浮力,学生只需结合学生自身的实际和课本插图自学就能明白,基本不需进行团组合作;而下沉的物体是否也受到浮力的作用呢?这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矛盾,有一定的难度,具有合作学习的价值。再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人耳听见的声音》这节内容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和老师补充说明弄清楚,几乎没有必要进行合作学习。

(2)适当适时地安排合作学习。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一节课中盲目地采取团组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次数太多,不能一一落实,使最后教学内容不能很好完成,结果收效甚微。为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必须适当地安排合作学习次数。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声音是什么》一节中可进行合作学习的地方很多:①声音的产生。②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发声。③气体能传声④固体、液体体能传声,⑤真空中能传声吗?⑥声音是具有能量的,等。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为了课堂效益的最大化,一般会安排①④⑤。

同时还要注意抓住团组合作的契机。在课堂中开展团组合作学习,不能单凭教师的意愿,想什么时候合作就什么时候合作。应当从教学的具体内容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把握合作的最佳时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团组合作的优势,促进学生有效的合作学习。常见的时机有① 团组出现较大分歧时,例如下沉的物体是否受到浮力;②学生的思路不开阔时,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下册《透镜》中,请你运用3种方法来辨别凸透镜和凹透镜,③当一定数量的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而个努力又无法完成时等等。

(3)团组合作学习应该是有计划、有序的。

要保证团组合作有效,保证学习目标的顺利完成,要求课堂行为必须是有计划、有序的,尤其是学生思维必须是有序的。

曾经有人认为现代课堂在合作学习中有许许多多的不可预见性,那么似乎可以简化备课,甚至不备课,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没有教师备课时的全面考虑与周密计划,就没有课堂上的有效引导;没有课前的设计中充分地预见,就难以使合作学习按照既定的目标和方向发展。没有上课前的胸有成竹,就不可能有课堂中的游刃有余。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前从教学内容、学生、教具等计划好团组合作的各个环节。

同时还要注意在团组合作中学生思维必须是有序的。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总体原则是由易到难,由现象到本质,按照由一定的顺序加以排列,组合成题。例如苏科版八年级上册《声音是什么》一节中进行合作学习:声音怎样产生的?为了便于学生合作与理解我设计了几个子合作课题:子合作课题①如何让你桌上的器材和身边的物体发声?;子合作课题②:如何让正在发声的物体不发声?;子合作课题③:发声与不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区别?从而保证合作的层次和关联性,以便于学生的思维保持连贯、有序。

三、团组合作学习必须进行有效的管理

[案例]:我曾经听过苏科版九年级上册《变阻器》一节课。教师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理解变阻器的原理、结构、使用和作用,把学生带到实验室中上课,并对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和作用进行了团组合作学习。学生一进实验室,就开始出现躁动,出现较大的噪音,并开始“研究”起桌上的器材来。团组合作学习时,声音就更大了。当一个学生发言时,其他学生并没有认真听,而是一味地举手,不停地喊“老师,我……我”,以至于学生难以听清彼此的说话声。或者当教师没有让自己发表意见时,觉得这些与自己无关,于是自己干自己的事。老师不得不停下来讲纪律、讲要求,一会儿大部分学生安静了下来,没过几分钟,学生又开始干自己的事,说的说,笑的笑,玩的玩。一堂课就在这种纷乱的氛围中延续到了下课的时候。

这样就不能达到合作学习的目的,其后果必然是学习效果的低下。为了提高团组合作的有效性必须进行有效的课堂管理。

首先就是建立有序的课堂规则的过程。教师每天面对几十个性格各异、活泼好运的孩子,如果没有一套行之有效的课堂常规,就不可能将这些孩子有序地组织在一起进行教学活动。实践表明适时将一些一般性要求固定下来,形成学生的课堂行为规范并严格监督,不仅可以提高课堂管理效率,避免秩序混乱,而且在学生适应这些规则后会形成心理上的稳定感,增强对课堂的认同感。上述案例中如规定进实验室时①安静,不要随意乱动桌上器材。②在团组合作中如出现问题而又需要老师时要举手报告,不要在座位上大声喧哗。③团组合作时声音不能太大,不要影响到其他团组的同学。④团组同学或教师讲话时,其他的同学要学会“倾听”,不要随便讲话,有不同意见的可以举手发言。⑤规定各合作团组课堂纪律管理人员。等等。

其次,有效地管理好时间。“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效率,对时间的管理是课堂管理的重要内容。教师往往是时间管理的唯一者。因此,教师在备课中明确团组合作学习中需独立思考的时间,合作学习的时间。切忌:虎头蛇尾、蛇头虎尾、有头无尾、无头无尾等合作的低效现象。

10.关于合作学习的思考 篇十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按照“增加补助,扩大受益,强化管理,巩固提高”的总体要求,积极推行制度创新,全市参合农民保障水平和满意度均创历史新高,参合农民得到了优质服务和更多实惠。

2009年,我市新农合参合人口3424561人,参合率为99.88%,比2008年提高0.01个百分点,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人均筹资106.23元,超过了国家和省规定的筹资标准。全年住院补偿228887人次,比2008年多49555人次,住院病人次均补偿费用1622.71元,比2008年增加159.16元,住院实际补偿比为42.90%,比2008年提高5.31个百分点,全市平均住院率为6.68%,比2008年提高1.5个百分点,门诊补偿2812255人次,比2008年多544643人次,门诊病人次均补偿费用13.02元,比2008年多0.11元,门诊实际补偿比为21.19%,全市总受益率为89.02%,可报费用补偿比(政策性补偿比)为48.56%,目录内药品使用率为88.55%,10000元以上补偿人次为3938,比2008年多968人次,其中,最高补偿额达到了12.96万元。新农合各项监测考核指 1

标比2008年均有所提高。

一、主要做法及采取的措施

一是建立新农合监测评价指标体系及通报排名制度。从2009年开始,我市将新农合参合率、住院实际补偿比、基金结余及累计结余率、住院率、次均门诊费用、次均住院费用、合管办能力建设等指标作为县(区)新农合监测评价指标;将参合病人及补偿资金分布、次均门诊与次均住院费用、目录内药品使用率、住院实际补偿比等指标作为市级定点医院新农合监测评价指标,按季通报排名。凡连续排名后三位的县(区)或单位,须对照监测指标,加以整改。

二是大力推行市级定点医院网络直报。2009年,市一院、二院、保健院和解放军第XX医院已顺利开通和XX县的网络直报工作,市四院准备工作已经就绪,即将开通。此外,XX区、XX区、开发区和XX县都和XX医院签订了网络直报试点协议,其中XX医院对XX区和XX县的网络直报已经开通,对开发区的网络直报正在试点。实施网络直报,进一步提高了县(区)合管办和市级定点医院的工作效率和管理水平,极大地方便了参合农民报销,开创了我市新农合工作的新局面。

三是全面推进新农合进村报销。今年以来,把村级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作为全市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利用标准化服务站创建和省扶持村级卫生机构建设这一有利契机,全面推进新农合进村报销和村级卫生机构信息化建设。今年全市

已实现新农合网线到村700多个,开通村级报销网点200多个。让参合农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新农合报销,对于巩固提高新农合参合率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是切实加强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督管理。将新农合参合率、实际补偿比、目录内药品使用率和次均住院费用增长幅度等指标列为政府工作目标和新农合考核指标,每年对新农合定点服务机构进行全面检查。通过检查,有效地规范和约束了定点服务机构的医疗行为,较好地遏制了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的势头。

五是继续开展先进合管办创建活动。继XX县去年建成全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后,今年,我市全面组织开展省级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创建活动,召开全市新农合工作推进会,进行专门部署,明确提出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经过省市严格考核,XX区通过市级调研评审,XX区顺利通过省卫生厅专家评审,被省卫生厅表彰为全省新农合管理先进单位。

六是全面完成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任务。为了确保完成这项省政府实事工程,全市加大了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力度,多次组织相关人员参加省卫生厅举办的各项培训,严格按照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验收标准和建设规范,实行新农合县级业务系统升级改造半月报制度,开展达标升级活动。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市级专门工作机构基础能力尚不能适应工作推进的实际要求。新农合制度从建立之初,就一直强调各级合管办机构建设和能力建设,要求建立和完善新农合管理网络。但我市至今一直仍未建立市级合管办,不利于加强全市新农合管理工作。从目前情况看,全市县级合管办定编人数只有31人,实有人数只有42人,平均每个管理人员需要管理 8万多人,同时缺少市级管理层次,无法保证将新农合管好。二是市级管理平台尚不完善。随着新农合制度的完善和发展,随着新农合筹资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新农合的监管要求也越来越高。建立市级新农合管理平台,推动新农合省、市、县、乡、村各级统一联网管理,已成为当务之急。但这方面工作在经费投入、人员配置等方面尚较为薄弱,管理能力滞后已经成为突出矛盾。三是与新农合配套的服务网络能力水平不强的问题日益突出。农村基层医疗定点机构医疗人才普遍缺乏,难以全面承担对服务对象的工作任务,部分民办定点医疗机构内部管理混乱、政府监管不力的问题比较突出。

三、几点思考

新农合作为一项造福农民的惠民工程,必须以依法推进作为根本的体制保障,必须在法律规范的层面进一步健全完善。

1、立足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从法律层面上进一步明确新农合制度的发展方向,使之在规范指导上具备前瞻性和江苏“两个率先”的鲜明特色。当前尤其要在已进入城市

务工经商的农民工的原有的新农合制度与城市职工医保制度的衔接上作出相应的制度安排,使之顺利过渡、合理对接。

2、立足普惠于民的目标要求,进一步明确新农合参与各方的权益和义务。在法律规范中对参合农民的权利义务、政府投入的职责义务、医疗机构的管理监督和权益保障、监管机构的设立及其职责权项等均应与时俱进作出相应调整。凡已被实践证明的切实可行的政府规章制度有关规定,均宜上升为法律规范,全面提升依法推进的工作水平,使广大参合人员均能享受较大区域的平等福利。

3、立足可持续健康发展,科学规范新农合基金的筹措保障和使用制度。其中,一是人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保持大致对应的关系,要在法律中作出明确规定。二是政府投入的规模和人均标准,要从实际可能出发,提出明确要求,作出刚性规定,便于政府预算安排和社会监督。三是对封闭运行的新农合基金,在坚持“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封闭运行、规范管理”的管理原则和“以收定支、收支平衡、略有节余”的使用原则基础上,结合各地实际运作的情况,在法律上明确规定在提足风险基金之后的基金结余率的控制标准,使筹措的基金不致发生过多的结余,使之发挥最大的使用效益,让参合农民得到实惠最大化。四是针对农民医疗需求和农村公共医疗机构功能不断增强的实际情况,在保障广大农民公共卫生医疗基本服务的基础上,将基金使用的重点向特困群团、重大疾病和农村公共医疗机构倾斜。

4、立足惠民便民,进一步重视农村基层公共医疗服务机构建设,使之在新农合制度框架内能够满足参合农民常见病、慢性病的医疗需求。一方面在制度安排上要将与之能力相适应的初诊及治疗等权益明确落实到位,另一方面要对各级政府改进加强农村基层医疗机构建设(诸如基础设施、装备水平、技术力量和保障能力)等提出明确要求,在惠民的同时做到便民,让参合农民不行远路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使新农合制度得到全覆盖,强有力的基层硬件条件的保障和支持,这样,既可以降低参合农民的治疗成本,也可以提高新农合基金的使用效益。

上一篇:广告销售 工作职责下一篇:小学生关于胜似亲人作文3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