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2024-09-15

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4篇)

1.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篇一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用地批准书》《国有土地使用证》三者区别

《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建设单位在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定凭证,是建设单位用地的法律凭证。没有此证的用地单位属非法用地,房地产商的售房行为也属非法,不能领取房地产权属证件

《建设用地批准书》是建设单位或者个人的用地申请按照法定程序经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建设单位或者个人颁发的准予使用建设用地的证件,是建设单位或者个人依法使用土地进行开发建设的法律凭证。按照国家规定,《建设用地批准书》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填写和颁发。

《国有土地使用证》是证明土地使用者(单位或个人)使用国有土地的法律凭证,受法律保护。■三者的区别?

1.作用不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主要管项目的选址、性质、用途等;《建设用地批准书》主要管项目在建设前取得土地的合法性;《国有土地使用证》主要管建筑物、构筑物所有人取得土地使用权的合法性注明。

2.颁发的部门不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规划部门;《建设用地批准书》——国土部门;《国有土地使用证》——国土部门。

3.颁发的对象不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建设单位;《建设用地批准书》——建设单位或个人;《国有土地使用证》——产权单位或个人。

4.领取的时间不同。《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征收土地前;《建设用地批准书》——项目建设前;《国有土地使用证》——项目建成以后。

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是建设单位在向土地管理部门申请征用、划拨土地前,经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认建设项目位置和范围符合城市规划的法定凭证,是建设单位用地的法律凭证。

核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的目的在于确保土地利用符合城市规划,维护建设单位按照城市规划使用土地的合法权益,没有此证的用地单位属非法用地。

颁发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属于具体行政行为,行政管理相对人认为该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通过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方式进行维权。

二、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根据《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第二十二条:具体建设项目需要占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国有建设用地的,按照下列规定办理:

1、建设项目进行可行性论证时,由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项目用地事项进行审查,提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批时,必须附有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出具的建设项目用地预审报告。

2、建设单位持建设项目的有关批准文件,向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建设用地申请,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拟定供地方案,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需要上级人民政府批准的,应当报上级人民政府批准。

3、供地方案批准后,由市、县人民政府向建设单位颁发建设用地批准书。有偿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与土地使用者签订国有土地有偿使用合同;划拨使用国有土地的,由市、县人民政府土地行政主管部门向土地使用者核发国有土地划拨决定书。

4、土地使用者应当依法申请土地登记。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具体化内容目前尚未统一,有的是直接领取被拆迁土地上土地使用证,实际是一地两证;也有提供了出让协议;还有是政府批准用地批文。在司法实践中,部分法院认为,政府批准同意被拆迁范围土地其有权使用,进行以开发为主题的旧城改造,领取拆迁许可证所要求的其中“国有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符合要件了,法律没规定什么样的批准文件,法院不再审查土地使用权取得方式,手续是否到位,程序是否合法。我认为,法院应当对于土地使用权批准文件作全面审查,程序上是否符合建设用地审批手续,内容上是否建设用地具体规定。

2.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篇二

1 旅游用地及现有用地分类

在进行旅游用地分类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是对旅游用地整体概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对于促使旅游用地规划全面实施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在对旅游用地进行研究中,了解到现在存在的旅游用地主要是相应人民政府批准的旅游胜地,这些旅游胜地不仅仅能够为人们提供合理的旅游环境,还能提高人们自身生活乐趣。对于旅游用地来说,要想促使其自身的发展,还应该对其进行合理的分类。但是目前进行的旅游用地分类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整个过程中参与土地规划的部分还非常少。加上在进行旅游用地分类的时候,一般只进行旅游地的功能规划,并没有对其他方面进行有效考虑,这就导致旅游用地分类本身存在一定片面性,与地理环境的其他方面并不能达到完全协调。对于现在社会上构建的旅游用地来说,其主要目的是在为人们提供观赏环境的情况下获取相应的经济效益,因此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还应该对其自身设计的商业性和公益性等方面进行有效划分。对具备商业性的旅游用地来说,其在进行土地利用规划的过程中,并不能对其自身涉及的商业性进行全面表达,使得旅游用地规划与开发者的思维还存在一定偏差。

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由于受到的影响因素非常多,这就导致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其中问题主要表现在土地利用规划没有全面落实,造成旅游用地的相应方案并没有明确提出。对于近些年来社会实施的相关法律规章要求,要想保证旅游用地分类的全面落实,还应该对按照分级制度进行旅游用地分类,并按照土地的自然属性和覆盖特征等相应因素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这样不仅仅能够体现出旅游用地的多样化,对于促使旅游用地分类更好的进行也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2 旅游用地在土地规划和管理中的困惑和挑战

对于现在社会上进行的旅游用地规划,其在实施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进行土地规划的过程中并没有对土地自身环境和所处的地理位置的基础信息全面掌握。加上我国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时候,往往只考虑旅游景区自身布局规划,保证旅游产业的经济提升,并没有考虑该块土地和其他土地之间的平衡。加上现在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旅游用地的范围也在不断的拓展,这就导致土地资源出现使用紧张的现象。另外在目前进行的旅游用地规划往往将其建筑用地规划同时进行,使得建筑物和旅游行业的整体指标并不能全面完成,严重的情况下还会违反我国土地使用的有关法规。因此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时候需要保证其与土地整体利用规划有一个合理的衔接,有效解决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中出现的问题。

3 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探讨

现阶段基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的探讨研究相对较少,且研究注重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从而忽略旅游用地自身的特性。贺倩认为有关旅游用地的问题中,最大的问题是旅游建设用地,为了平衡旅游用地需求与供求之间的矛盾,提出把旅游用地划分为旅游建设用地和旅游非建设用地。苏琨等探讨旅游用地在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中的归属情况,并总结了旅游用地在土地资源管理方面的经验。周炳中等建立的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形式方案中,在一级分类中出现了旅游用地。在参考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切实调查土地分类体系中涉及旅游用地的各个地类,为解决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不衔接、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矛盾尖锐等问题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视角提出旅游用地分类新体系。

3.1 旅游用地分类新体系方案

由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分类主要依据各地类用途功能划分,其中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现状地类主要分为农用地、其他农用地、建设用地以及其他用地;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地类主要分为基本农田保护区、一般农地区、城镇村建设用地区、独立工矿区、风景旅游用地区、生态环境安全控制区、自然与文化遗产保护区、林业用地区、牧业用地区、水域、自然保留地以及交通用地规划用地区。为了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新分类方案将旅游用地单独为一级类,把旅游农用地、旅游建设用地、旅游未利用地、自然生态旅游用地设为4个二级类。三级类、四级类根据农用地、建设用地、未利用地的景观功能划分。

3.2 旅游用地分类体系的特点

旅游用地分类存在问题,主要是由于旅游建设用地存在问题。因此新的分类体系重视旅游建设用地,在三级类中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分为城镇村旅游用地、旅游交通水利用地,在四级类中按其景观功能细化分为风景游览建设用地、旅游服务设施用地、旅游机构用地、旅游生产用地、旅游交通用地、水域旅游用地。这种分类较全面地概括了旅游建设用地,使其不与其他用地类型相混淆;加入生态用地,使旅游用地利用可持续。新的分类体系将自然生态旅游用地单独划分为一个二级类,明确要求严格保护此地类,禁止进行任何土地开发活动。该研究从土地利用规划的角度讲旅游用地进行重新分类,明确了旅游用地范围,使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不相混淆,旅游规划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衔接,为以后旅游产业规划工作与旅游用地规划管理工作提供借鉴。

结束语

综上所述可以了解到,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土地利用规划不合理导致的,因此在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时候需要对整个土地资源的现有形态有一个全面考虑,这样对于促使旅游用地规划顺利实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摘要:由于我国国土面积非常广泛,因此在对土地进行研究的时候,还要对土地自身的结构和美观程度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加上现在旅游行业的不断发展,在进行土地规划的过程中向各个地点的旅游用地进行合理的分类,保证土地规划的合理性和全面性。但是在目前进行旅游用地规划的过程中本身还存在一些问题,针对于这一点还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有效解决,促使土地规划和旅游用地分类更加合理的进行。

关键词:旅游用地,土地利用规划,分类,体系

参考文献

[1]贺倩.基于各相关部门土地分类体系的旅游用地分类研究[J].现代商业,2010(12).

[2]吴郭泉,王文娜,刘加凤.基于生态理念的旅游用地分类研究[J].福建林业科技,2008(3).

[3]苏琨,周勇.旅游用地在土地利用分类系统中的归属与应用初探[J].资源与产业,2008(3).

[4]张娟.旅游用地分类的探讨[J].资源与产业,2008(1).

3.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篇三

关键词 节约集约;土地利用规划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673-890X(2016)15--02

土地资源是不可再生且有限的资源,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形势下,土地的使用也越趋紧张。要缓解这种供需矛盾,只有从节约与集约用地出发,改变传统利用土地的方式,将节约集约覆盖传统粗放、浪费的思想。在使用有限的土地资源时,应该在满足当今社会发展需求的同时,为后代子孙留下充分的余地。因此,只有将节约集约用地的思想真正贯彻实施,才能缓解当前的土地需求压力,更好地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1]。因此,为了从根本上促进社会工业化、城镇化更好的发展,落实节约集约用地理念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 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贯穿于土地利用规划的方法思路

1.1 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的指导思想

节约集约用地是新一轮的土地改革应贯彻到底的新方针。应当坚持树立科学发展观,努力实现五个统筹,即依法进行耕地保护、保护基础农田、保障农民应享有的合法权益。此外,要给我国社会提供其发展需求的建设用地,这需要从节约集约用地做起。只有将规划的高度提高,才能将土地、人口、经济、城市和安全等进行友好协调,继而有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全面发展。

1.2 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序

随着我国利用土地规划的发展,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程度也越趋成熟,但要做到节约及集约用地还需要继续努力。在上一次的土地利用规划中,虽也是以节约用地、集约用地作为其指导方针,但却不够深入,也没有做到具体、可操作化、更没有认真贯彻落实到实际的实施与管理过程中,使节约用地、集约用地的指导方针浮于表面,而没有实际效用[2]。在新的一轮土地利用规划修编上,一定要注重研究该方面,其编制作为一个系统的工程,就该针对这方面下手,在此前的基础上,将节约集约用地理念认真贯彻并落实,并进行相应的调整。在这其中还有一个重要步骤需要引起相关人员注意,即要评价与分析土地节约集约用地,并以此进行分析预测并制定新的规划方案。

2 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方法

2.1 潜力评价分析方法

了解土地,明确其利用现状以及预测出预计的期望值。通过土地规划设计能达到什么样的效果,这在前期进行的专题研究时就要确定的内容。因此,在使用土地,并进行规划利用前,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特色,秉承节约集约土地的思想进行指标系统的评价,继而在通过周密的分析,力求找到潜力的来源。

2.2 数学模型方法

土地利用系统,既复杂又巨大,在解决规划问题时,如果才用单一模型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必须建立完善的模型体系,由一组模型所组成的模型体系。在这里,数学语言所具有的严密逻辑性就有一定的价值,根据实际情况,在评价节约集约用地时就要运用于数学语言相干的标准化模型与多因素综合模型。

2.3 评价综合指数计算

据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影响因素的综合性和全面性的特点,在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建立了由1个目标层、4个准则层和17个指标层构成的土地节约集约利用评价体系,并通过调查、统计和计算得到指标的状态值。评价要求指标状态值必须经过标准化处理才能进行比较,采用标准化模型:

进行标准化处理,采用评价模型A=(Gi×Wi)进行综合指数运算,评价结果见表1。

3 节约集约型土地利用规划的实施与管理

在土地利用规划过程中,不仅要始终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理念,更要落实到实际管理中,将节约集约利用到具体地块上,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以保障规划的顺利实施。

3.1 积极开展节约集约用地的宣传,引导全社会树立节约集约用地的观念

应目前节约型社会所要求,以总体规划的土地利用为契机,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呼吁全社会关注节约集约土地,认识到其带来的收益[3]。加快节约型社会的建设,坚决贯彻党中央政策,为节约型社会的建设贡献己力。

3.2 建立完善的规划管理法规体系

为保证节约集约的顺利进行,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是为土地资源节约集约提供有力的保障,但目前我国针对词典的法律法规并不完善,也对日常的编制以及管理工作的实施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节约集约利用土地能得到保障,应加强各地各级对土地管理结构的立法检查,规范土地管理,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保障土地利用节约集约顺利进行。

3.3 坚持宏观调控与市场配置相结合。

在配置土地资源时,采用市场机制是节约集约用地最有效的方式,且是节约集约的内在动力[4]。一方面,规划的控制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使宏观调控得到加强与改善;通过合理布局、调整结构、控制规模,严格控制耕地,以及基本农田被建设用地占用的情况。另一方面,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杠杆作用也应得到充分的发挥,采用合理、合法的手段把建设用地的成本提高,借此使土地供求的关系得到平衡;同时,在招标拍卖经营性用地时,要严格执行相应的规章制度,建立符合市场基本的价格机制,并能反映出土地的供求关系,这也是为促进节约集约土地的最佳途径[5]。

4 结论

在土地利用管理工作中,土地利用规划都处于相当重要的地位。为使土地供求关系得到缓解,社会经济能得打长足稳定的发展,节约土地集约土地都是必然的选择。在土地规划利用过程中,应始终贯彻节约集约用地的理念,才能为建设可持续的节约型社会提供最基础的保障。为使经济增长方式得以转变,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仍需社会不断探讨并完善该研究。

参考文献

[1]刘文秀,刘丽琴,李诚固.对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响应[J].规划师,2006,22(5):19-21.

[2]杨良坤.土地集约利用的规划方法与途径研究[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1.

[3]郑振源.把转变土地利用方式、集约用地置于土地利用战略的首位[A]// 城乡规划、土地征收与农民权利保障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世界宪政论坛[C].2011.

[4]陈常优,毋晓蕾,李汉敏.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研究[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09(4):5-6.

[5]郑巧玲.基于节约集约用地理念的土地利用规划理论研究——以河南省商城县为例[D].洛阳:河南理工大学,2011.

4.公路建设用地规划应当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 篇四

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城市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而城市建设用地主要集中于工业用地、公共设施用地、道路广场用地和绿地等。中小城市是我国行政区体系中重要的战略节点,是我国未来城市化建设的主战场,在改革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规定:“国家实行严格控制大城市规模、合理发展中等城市和小城市的方针,促进生产力和人口的合理布局。”由此可知,国家有计划地建设大城市的卫星城市,中小城市成为城镇化主战场。

2. 中小城市加强城市土地规划的作用

2.1 加强了土地的集约利用度

通过发展中小城市,吸引农村人口向中小城市转移,可以节约大量农村宅基用地。随着中小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再加上经济发达地区对建设用地的强烈需求以及政府的大力倡导,农民进城的愿望也相当强烈,中小城市发展的力度加大,土地的集约利用度得到了加强。

2.2 优化了城乡用地布局结构

中小城市的发展使格局零乱分散的乡镇企业向工业小区集中,众多配套的基础建设得到共用,基建成本大幅度降低,一定程度上节省了大量的建设用地。据调查,乡镇企业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后,可以节约5%~10%的用地和10%的基础设施资金。

3. 中小城市建设用地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成因

3.1 土地利用供需矛盾突出

土地利用计划即年度用地规模,是根据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将确定的新增建设用地分年度下达使用,是新增建设用地报批的前提条件。就我国中小城市而言,企业改制未完成前,很大程度上利用原有的存量土地,每年的年度计划指标还很宽裕,甚至有节余。但随着企业改制工作结束,存量土地基本处置完,而工业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开发区落户项目日益增多,用地指标满足不了用地需求,以常德市2007年为例,当年分配了12公顷年度利用指标,而当年实际用地需求达到20多公顷,最后申请追加了近10公顷指标才基本满足用地需要。由于土地利用计划年年从紧,建设用地压力必然成为一个长期存在的难题。

3.2 土地资产流失、耕地严重破坏

目前中小城市别墅越来越多,据调查,目前别墅用地的来源主要有三个,一是几年前拿的地,现在陆续开发;二是部分以公寓立项的土地,被开发商“先斩后奏”盖成别墅,之后再通过补交罚金等手段把它合法化;最后一个就是打擦边球,借低密度住宅之名低成本拿到土地,再建高档豪宅。个别花园式小区建设为获得经济效益,不重视耕地保护,把预留的绿地面积建成商务用地;还有的开发商征得大面积土地后建造豪华别墅区,有些已投入使用,而有些还未建设,严重破坏耕地保护,造成资源和资金浪费。

公路建设用地也存在“一大、二低、三多”的特点。“一大”就是公路建设占用和消耗土地面积大;“二低”就是土地利用率低,补偿安置标准低。“三多”则是:违法用地多。二是破坏良田多。公路修到哪里,两侧良田就破坏到哪里。三是改变土地用途多。一种是假借公路的名义征地,实际划拨或出让给企业使用。另一种是交通部门有意多征地,将多出土地用于其他经营性项目,如加油站、停车场、收费站及员工宿舍等。还有的地方把公路用地置换为其他建设用地。由于擅自改变用途,造成公路用地权属混乱,土地资产流失严重。

3.3 用地审批时间长,征地开发工作滞后

2004年土地调控政策实施以后,国家对用地审批要求越来越严,门槛越来越高,时间也越来越长。以一般项目为例,首先由用地单位提出用地申请,再由当地国土部门准备用地资料,然后报市局预审,再报省厅,由省政府批准征地手续,最后实施招拍挂出让,企业拿到土地,最快要半年左右。这种审批制度的设定,不仅延长了用地周期,而且会使有的项目赶不上当年的报批,而不得不挪到下一年度再报批,用地周期更长。

在国家用地审批时间本就很长的情况下,而我国中小城市存在着征地和土地开发工作滞后的问题,更加长了企业用地周期。按照我国现行的供地、征地相分离的审批制度,我们完全可以先由政府成片、成规模地征地,并进行前期开发,有了项目再分割供地。

3.4 规划束缚用地需要,项目选址违背规划要求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建设用地管理的主要依据,各项建设用地必须服从、符合规划。就我国中小城市而言,规划与建设脱节的现象比较普遍。我市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上世纪90年代中期制定实施的,当时确定的发展目标、建设方向、产业布局和用地规模已远不能适应今天发展的需要。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制约和束缚了当前和今后的经济社会发展。

4. 中小城市建设用地问题的对策

4.1 增加建设用地有效供给

从我国中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来看,一是要全力推进中小城市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合实际情况,认真筛选增减挂钩项目,开展建设用地整理,尽可能多地争取周转指标,最大限度用足用活“挂钩”政策,缓解建设用地指标不足的矛盾。二是要想方设法盘活存量建设用地,对于部分中小城市存量土地已基本用完,但还是有一定作为空间,原有的零星地块,批而未供,批而未拿和供而未用的地块都可以为项目供地。三是要对每一块土地的监管,通过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等手段加强土地的监管,保证土地有效供给。目前,通过卫星遥感技术、卫星定位系统可以实现全方位动态监测。而城市建设用地,尤其建设占用耕地的变化应作为年度或季度土地利用动态遥感监测的重点。

4.2 加快建设用地供给速度

规划制约和征地滞后是影响我过国中小城市新增建设用地报批和招商引资项目落地的两大重要因素,因此解决处理好这两大问题是当务之急。一方面要尽快完成各市总规修编,确保实用、管用,统筹安排各类建设用地,留足建设用地规模,科学确定城市发展方向、目标和规模;另一方面要努力推进征地工作,将征地和土地开发工作尽可能前置,变“引凤筑巢”为“筑巢引凤”,加快供地速度,缩短企业用地周期。

4.3 提高建设用地利用率

发展城市建设用地要有前瞻性。首先要明确城市发展定位,要结合区域文化发展特点,在现代化规模中体现历史印记。其次,中小城市土地数量是有限的,但发展商机和科技发展空间是无限的。应以生态环境特点为土地开发的基础,以保护城市历史和更新建设用地的合理需求为土地开发、利用的基本原则。城市规模扩大,建设用地迅速增加并非现代化城市模型,应转变建设用地利用方式,走节约、集约的发展道路。一是坚持依规用地,走产业集聚发展之路。二是坚持严格管理,走节约用地发展之路,改变过去那种重审批轻监管的作法,按法定投资强度、容积率,建筑密度,办公和生活用地所占比例等指标。

5. 结语

上一篇:志愿者服务项目库下一篇:秋天悄悄地来了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