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

2024-09-13

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通用11篇)

1.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 篇一

学习十八大心得体会

建设美丽中国

2012年11月8日,举世瞩目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隆重开幕。这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攻坚时期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胡锦涛总书记代表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题为《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报告,使我们心潮澎湃,同时也感触颇多。

十八大提出的“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等新思想,不仅体现了我们党执政兴国的新理念,也指明了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美丽中国、魅力中国一时间成为百姓畅谈的的一个名词。

中国是一个美丽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物产丰饶、资源丰富,有着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最美丽的原始森里之

一、有着大熊猫、东北虎、金丝猴等世界奇珍异宝,几代人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教育中走过的。可时代在进步,人类在发展,曾几何时我们曾引为自豪环境在发生这可怕的变化,蓝天白云离我们越来越远、雾霾、桑拿天、暴风雪、环境污染等反常的生态环境越来越多。十八世纪下半叶开始的工业革命,使工业文明取代了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推动作用不可否认,但也给自然和人类本身带来了一系列叠加的灾难——资源枯竭、气候变暖、核灾难、超级细菌、生化危机等等,使人类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仅有工业文明不可能实现人类的持续发展。建设生态文明还百姓蓝天白云已提到了迫切的日程。

生态文明体现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新趋势,是人类价值观念、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重大变革。

20世纪70—80年代,面对生态环境问题给人类生存发展带来的危机,西方一些有识之士开始了对工业文明的反思,其中,生态社会、生态正义论观点等较具启发性。

与此同时,我们党在探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也开始高度重视“人口、资源、环境”等生态文明建设问题。从实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到植树造林,从注重环境保护到提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从首次提出减少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目标到制定《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对建设生态文明的理论认识在不断深化、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推动也更趋全面深入。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提出和实施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等新理念和举措,逐步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方面。党的十八大进一步深化了对自然和人类社会和谐发展规律的认识,提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战略,建设生态文明从此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中的重要一环。

从人类文明发展看,如果说农耕文明是“黄色文明”,工业文明 是“黑色文明”,那么生态文明就是“绿色文明”,代表人类社会对于未来的共同价值追求。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局看,把建设生态文明作为总布局的一个重要方面,已经超越了污染控制和生态修复等传统理念,探索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新型文明发展之路。

生态文明是生态和文明两个概念的融合,生态文明作为一种低碳绿色的生产生活方式,是区别于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的自然属性所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五大布局之一,体现了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属性和取向;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它致力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抛弃物质主义、消费主义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物化及异化,倡导物质生产循环、消费适度,扩大非物质生产和消费,坚定不移地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建设生态文明,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追求。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持续发展,正在成为全体中国人民努力追求的价值取向和奋斗目标。

国土空间是宝贵资源,地球是全人类的财富。保护好这个资源,需要采取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培育和发展生态经济,加快生产方式转变,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者效益的统一,进而给自然留下更多修复空间,给子孙后代留下蓝天、绿地、净水的美好家园。

2.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 篇二

近年, 为了转变以往粗放的经济模式, 党和国家有针对性地提出科学发展观, 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可是, 缺乏科学的调控和高效的执行, 经济发展热衷新瓶装旧酒, 依然无法摆脱“三高一低” (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益) 的恶性循环。时有发生的环境灾难以及因环境问题而引发的群体性事件, 正是忽视环保重要性的恶果和危机前兆。

环境保护涉及地理、生物、化学、经济学等多领域学科, 要求极高的专业水平, 而这些关于环保的科学规律, 从来不允许讨价还价的折中方案, 任何环节的疏漏都可能招致环境问题的爆发。因此, 科学环保需要制定科学的环保标准。2012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自实施以来首次启动大修。同年8月, 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 (草案) 》一审后, 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10月底, 环保部公布了其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环保部认为, 《草案》对目前的监管体制做了重大改变, 弱化了环保部门的综合宏观职能, 将对环保工作带来不利影响, 建议环境标准仍由环保部门单独制定。

笔者认为, 环保标准的制定完全属于技术活, 如非具备专业知识的人才和严格的职责分工, 不可能制定出科学的环保标准。《草案》诸多条款规定环保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排放标准, 规定环境保护部“会同有关部门”建立监测制度, 规定由“发展改革部门”提出总量控制指标分配意见, 等等。其中, “会同有关部门”“发展改革部门”的硬性规定意味着这些环保标准的制定, 环保部门必须协同其他部门进行协商, 甚至部分标准环保部门根本无法参与制定。显而易见, 这些环保标准牵涉诸多部门的利益。因此, 在环保标准的制定过程中, 讨价还价、瞻前顾后就在所难免, 而依此制定的环保标准, 其科学性必然大打折扣。

不可否认, 科学的环保标准必然会对短期的发展利益造成损害, 但是却不能因为环保稍带的阵痛而讳疾忌医。所以,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环保部门独立制定环保标准, 环保法才能避免沦为一纸空文的尴尬, 而环保事业才能真正造福后代。

3.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篇三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形态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和文明发展理念、道路和模式的重大进步。建设生态文明,简而言之,就是妥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需要把握三点: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从十六大以来的十年,中国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中国工业抓住了宝贵的黄金十年。从实际情况看,未来一个时期。我们要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小康社会,将面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容量限制这两大约束,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群众生活环境恶化和生活质量下降,就背离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提高到空前突出的地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第一,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这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也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第二,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长期以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未相应地提高。而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在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结构变了,生产结构、发展方式就要变,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第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只有着力解决好自然的物质生产和社会的物质生产之间的矛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4.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 篇四

从教书育人做起

龙马潭区下大街小学 林 丹

梦想是生命中无形的翅膀,人生因梦想而高飞,人性因梦想而伟大。我通过认真学习省委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重大意义,进一步增强了对“中国梦”这一当前中国人民最伟大梦想的本质内涵、实现步骤、基本特征、实现途径、实现主体的认识,深刻体会到,要开展好这一主题活动,需要我们用“中国梦”来凝结共识、凝聚力量,激发起我们推动科学发展、加快发展的动力活力。

实现伟大“中国梦”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作为一名人民教师,让我这个教师来说自己的梦想,自然离不开自己从事的教学工作。罗国杰曾说过这样一句话:“教师就像一只蜡烛,不断地燃烧、消耗着自己,照亮别人前进的道路;又像一根粉笔,散播着智慧的种子,把知识传授给别人,而渐渐的磨损着自己;又像一只梯子,让人踩着自己的肩膀攀上高峰,去采摘胜利的果实。”为了实现自己的中国梦,做好一名人民教师,我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积极参加校本培训,并做了大量的政治笔记与理论笔记。新的教育形式不允许我们在课堂上重复讲书,我们必须具有先进的教育观念,才能适应教育的发展。所以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注意从书本中汲取营养,认真学习仔细体会新形势下怎样做一名好教师。

要提高教学质量,关键是上好课。为了上好课,我课前认真备课,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高身正,为人师表便是我的梦想。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给学生知识,更要在课堂之外教他们做人的道理;我要更新教育思想、掌握现代教育手段,提高业务水平;要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为教育注入活水,使教学常教常新。永远用心去培育学生,用爱去熔铸师魂,用心血点燃希望,用行动成就梦想,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中国梦就是复兴梦。多少年来,无数中华儿女就执着于此,为民族复兴上下求索。“雄关漫道真如铁”、“人间正道是沧桑”、“长风破浪会有时”,这是总书记论说自己的 “中国梦”时,引用的三句诗,他将中华民族的昨天、今天和明天,熔铸于百余年中国沧桑巨变的历史图景,展现于几代人为民族复兴奋斗的艰辛历程,令人感慨、催人奋进。

作为一名教师,走上了三尺讲台,我就意识到:为师者,励志当先,教师成长需要智慧,需要机遇,更需要锲而不舍的毅力和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记住:得荣思辱,处安思危。戒骄戒躁,团结同学,多帮助他人,不嘲笑陷入困境的人们。同时,让他们懂得: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学生只有当他把自己和班集体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有力量。你们悲伤,老师也悲伤,你们快乐,老师才快乐。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热泪,是因为我对丰裕这片神奇的土地爱的深沉。在这里,在学生们的身上,我看到了我知识的延伸,智慧的扩展。在这里,在学生们身上,我看到了我生命的永恒。

中国梦也是改革梦。30多年举世瞩目的成就,来自革故鼎新的智慧与气魄,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从习近平主席首站考察广东一路力倡推进改革开放,到李克强总理多次强调“改革是中国最大的红利”,改革惠民,实干兴邦已经成为政务新时。同时,锐意进取的丰裕人也正以昂扬的姿态、抖擞的精神快步行进在实现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梦的大路上。

我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不断转变教育思想观念,保持教育思想观念的不断变革和及时更新,从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出发来组织和实施课堂教学。在传授多种科学文化知识的同时,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同时还改变对学生的传统看法,遵循教育活动的规律,充分注意学生的“差异性”、“潜在性”,努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素质教育要求新时代的教师应该能教各种类型的学生,并使他们各自的特长都充分得到发挥。这就要求教师需要终生学习。只有这样才会“与时俱进”,适应课程改革带来的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提问、讨论、读书、作业的时间。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的独立意识。教学中让学生有更多自主发言、积极思考的机会,让他们自己提出问题,自己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读懂的问题,教师不需要讲解;学生似懂非懂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读书领悟,让学生试讲;学生有问题可随时发问,有不同见解要随时发表;学生实在不懂的问题,给予适当的点拨、指导或精湛的讲解。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屹立于世界,则国屹立于世界。虽然今天的我们不需要经历战火的洗礼,不需要担心国土的沦陷,但是,我们有责任去弘扬民族精神,为祖国的一切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从我做起,从点滴做起,从自己做起,响应时代的召唤,让民族精神传统的火炬一代一代的传下去吧!志存高远而当脚踏实地。在这个依山傍水的村庄,我将奉献我全部的爱给那一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从点滴做起,从山村里的学前教育做起,从义务支教的微小行动做起,立前路之明灯,燃燎原之星火。为造福山乡学子,为振兴山村教育,为中原复兴,为民族崛起,为十三亿中国人共同的梦想,放飞我心中的爱!

5.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 篇五

心 得 体 会

中队组织官兵召开了“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

川”主题教育动员活动。动员官兵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党的十八大和总书记对实现“两个一百年”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升华了我们党的执政理念,体现了我们党对历史、对国家、对民族的高度责任感,反映了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意愿,为全党全国共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力量。要通过主题教育,引导全厂广大党员和干部群众,把个人前途命运与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紧密联系起来、与推动四川各项事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为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而努力奋斗,共同谱写“中国梦”四川篇章。

“中国梦”的本质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当代中国所处的发展阶段,决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梦”的根本要求。十八大为全国人民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人均收入均翻一番的新要求。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较大的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有十八大会议精神的指引,和中国共产党正确的领导,“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是美丽而又可及的。我们应当认真学习和体会“中国梦” 重要论述。用“中国梦”思想引导官兵充分认识和谐稳定的极端重要性,增强“主人翁”意识,自觉维护和谐稳定大局。用“中国梦”思想引导中队上下充分发挥“能够战胜一切困难、不被困难所压倒”的大无畏英雄气概,自强不息、顽强拼搏,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奋力与企业一起度过难关。特别是中队干部要提振精气神,以等不得的使命感、拖不得的责任感、慢不得的紧迫感,把心思和精力聚集到推动企业发展上来。官兵要主动融入发展大局,爱岗敬业,勤奋工作,用自己的辛勤劳动为中队的发展添砖加瓦。

6.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 篇六

心得交流材料

从今年5月以来,局组织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作为市委市政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利工作在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三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党的十八大更是将水生态文明建设提升到了关乎国计民生的战略高度。作为一名水利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我的梦就是“强水利、美生态、富百姓,建设放心水、平安水、高效水、生态水”。

通过学习,体会是“梦在前方,路在脚下”。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要实现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环境优良美好、水生态安全可靠的目标,必须作好“三门功课”。这“三门功课”一是转变观念。要真正树立人水和谐新理念,并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各项工程建设的全过程,贯穿于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一切涉水行为中,做到水利传统功能与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二是讲求科学。水资源是十分紧缺、敏感、动态的系统,如何兴利除弊、平衡各方、把握好度,需要我们坚持统筹兼顾、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处理好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维护好河流的健康生命,保持水生态的可持续

性。水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战备性工程,涉及面很广,要突出重点。

二、在做人做事中要树立正确的“度、健、知、实”观念。一是度。法国思想家罗曼罗兰曾说过:“人生的钟摆永远在两极中摆晃,幸福也是其中一极;要使钟摆停止在它的一极上,只能把钟摆折断。”二是健。个人要有良好的健康身体和健康心理。三是知。在日常工作生活中,要做到“知畏止行、知足常乐、知德守正”。四是实。在做人上要诚实,在做事上要踏实,在作风上要求真务实,在方法上要实事求是。

7.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篇七

关键词:生态文明,五位一体,建设美丽中国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生态是自然界的存在状态, 文明是人类社会的进步状态, 生态文明则是人类文明中反映人类进步与自然存在和谐程度的状态, 是人类在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所达到的一种更高境界的文明程度。生态文明是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成果、精神成果和制度成果的总和, 是贯穿于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 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生态文明是我党在马克思生态理论的基础上, 结合社会主义建设实际形成的旨在扼制日益严峻的环境问题的最新成果。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了生态文明的建设重要性, 并且要争取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共赢, 建成美丽中国。

二、当前中国面临严峻的生态问题

自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经济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与此同时, 环境恶化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 也带来了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环境恶化危害公众健康、影响社会稳定、并制约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 严峻的生态问题不容忽视。

一是各种资源需求与供应矛盾日益突出。我国虽然矿产、林业等资源丰富、但是由于人口基数太大, 人均耕地、林地、草地面积和淡水资源分别仅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43%、14%、33%和25%, 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占世界平均水平的比例分别是煤67%、石油6%、铁矿石50%、铜25%。

二是水污染、空气污染等环境污染现状日趋严重。从环境污染状况来看, 近几年, 我国废水排放中化学需氧量 (COD) 排放总量、氨氮排放总量均位居世界前列。全国大江大河有近四分之一的监测断面超过劣V类水体水质, 90%的城市河段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 湖泊 (水库) 富营养化问题仍然突出, 饮用水安全受到威胁。我国城市大气环境质量有11%的城市超标, 城市大气环境以可入肺颗粒物 (PM 2.5) 污染为主的混合型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而每一年因为环境污染给人们带来的疾病甚至死亡的案例也数不胜数, 这给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带来很大的威胁。

三是生态环境恶化, 导致生态系统退化。例如部分地区对国土资源的盲目开发、过度开发、分散开发、无序开发使全国近80%以上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沙漠化土地面积173万平方公里, 占国土面积的18%以上, 全国水土流失356.92万平方千米, 占国土总面积的37.2%。此外, 河湖干涸、地面沉降、湿地萎缩、生物多样性锐减、自然灾害频发、生态系统缓解各种自然灾害的能力减弱都亟需引起重视。

由此可见, 传统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适合维持下去, 只有转变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源供需矛盾、环境污染、生态系统退化等问题。

三、强化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措施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宣传和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与生态意识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目前多数人的思想观念仍然停留在传统工业文明时代, 以征服者的姿态自居, 人类中心主义观念不断强化。若不破除传统的观念和意识, 坚持科学发展观理念和思路并付之于行动, 生态文明建设就很难迈出大的步伐。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确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价值观, 树立人和自然平等的生态文明意识。同时, 加强生态意识教育和宣传, 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 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 全社会牢固树立生态文明观念。

2. 建构生态文明建设保障机制, 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

保护生态环境必须依靠制度。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健全国土空间开发、资源节约、生态环境保护的体制机制, 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实现上述目标, 必须抓好以下工作:一要加强生态文明考核评价制度建设。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效益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评价体系, 增加生态文明在考核评价中的权重, 建立体现生态文明要求的目标体系、考核办法、奖惩机制。二是必须强化政府责任、转变政府职能, 建立健全约束和规范环境行为的法律制度。三是建立市场会机制, 充分运用市场手段, 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 建立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加强环境监管, 健全生态环境保护责任追究制度和环境损害赔偿制度。

3. 提倡科技创新, 促成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支撑生态文明建设

解决资源环境面临的问题, 归根结底要靠科技进步, 不断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污染物排放的控制能力和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能力。应当更加注重科技自主创新, 在紧跟国际新技术新进展的基础上, 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加大对节能、清洁能源以及碳捕集、利用与封存等技术的研发和投入力度, 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力争抢占国际新技术竞争的制高点。加强开发的同时, 也要加大先进技术推广与应用, 不断将新科技运用于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去。

4. 着力加强生态保护与修复, 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

生态既要保护又要修复, 要加大对已遭到破坏生态的修复和对生态脆弱地区的投入和保护力度, 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促进形成自然生态和人居环境的良性循环。一是加强监测预防。加大环境监测力度, 实行严格的环境质量控制标准, 强化监督手段, 为污染防治奠定基础。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发布系统建设, 完善防灾减灾体系, 提高防御能力。二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 保护生物多样性。加快水利建设, 增强城乡防洪抗旱排涝能力。三是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环境保护和治理要以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 着力推进重点流域和区域水污染防治, 着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重点区域大气污染治理。四是增强生态产品生产供给能力。生态产品要直接惠及百姓, 要大力加强林地、水源、湿地、草原等绿色生态资源的保护, 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25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4年版;

8.青青油松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篇八

当人们知道什么是油松时,国家林业局油松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立了。

7月中旬,北京林业大学申请建设的这个油松中心通过了专家评审,翻开了我国林业科技史的崭新一页。

专家评价说,建设这个中心对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保障木材供给、促进产业链升级、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在建设美丽中国中将发挥更大的作用。

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贾黎明称,油松中心将联合我国主要的油松优势科研院校、良种基地、林业局及林场等,聚焦多目标良种创制、优质种苗工厂化标准生产、困难立地森林营造、多功能森林高效抚育、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等5个核心研发方向,力争在25项关键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建设成为我国油松政产学研用联合、协同创新的核心平台。

主要造林树种油松排老六

油松,高大挺拔,是我国北方地区生态建设、木材生产、林下经济、园林绿化等的重要树种。

有资料表明,我国现有油松林总面积251.33万公顷,占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生态适应区覆盖14个省、市、自治区,在我国十大主要造林树种排位第六。

专家告诉记者,油松是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也是干旱、半干旱的“三北”地区屈指可数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大力发展油松,对区域生态、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每年造林150?200万亩,对扩大国土绿化面积、促进美丽北方区域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油松的生态意义十分凸显。我国油松林每年涵养水源40.40亿立方米,固土0.67亿吨,固碳0.09亿吨,生态服务功能总价值为每年1189.9亿元,单位面积价值为每年每公顷5.22 万元。

在提高森林生产力、保障国家木材供应方面,油松饰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油松是中国主要的商品材树种之一,是建筑上的优良材料,其木材的材性变化幅度较小,油松在适生区生长迅速,可以为国家木材安全提供有力支撑。

油松的高效综合加工利用,可以有力促进林业产业效益的提高。油松花粉、松蘑等非木质产品可以高效利用,林内富含芬多精,适合建立油松森林疗养基地,有较高的旅游服务功能等。

发展油松产业要有问题导向

油松天地广,发展大有为。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把目光聚焦在了如何推动油松的发展上。

贾黎明教授告诉记者,油松的工程研究在国内外方兴未艾,主要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

一是良种多目标的选育方式,多以种子园技术为核心;二是种苗工厂化生产,重点研发规范化技术措施以及机械化、自动化技术;三是高效栽培与抚育,包括精细造林整地、苗木保护、修枝间伐等;四是多功能森林培育方式,以充分发挥森林生态系统整体功能;五是产品高效加工利用技术,包括松花粉、林下菌类、松脂、木材等。

贾黎明教授说,油松产业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归纳起来有:造林良种率低,不能实现适地适种;造林立地日趋苛刻,困难立地造林技术缺乏;防护林质量低下,森林提质增效抚育经营技术缺乏;用材林生产力不高,森林高产培育技术缺乏;产业链较短,高新产品缺乏。这些都是油松产业发展急需解决的难题。

油松研究哪家强?

据悉,油松中心申报工作从2014年11月开始,由北京林业大学的森林培育、林木遗传育种、生态等学科牵头申报。这三个学科都具有雄厚的实力。

森林培育学科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森林培育与保护重点实验室、国家林业局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培育及生态系统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能源非粮生物质原料研发中心、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多个科研平台。

林木遗传育种学科也是国家重点学科,拥有林木育种国家工程实验室和林木、花卉遗传育种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树木花卉遗传育种与生物工程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它还是全国油松良种基地技术协作组组长挂靠单位。

生态学科建有山西太岳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拥有7个覆盖全国油松分布区的大样地系统,在油松生态系统研究中居国内领先地位。

油松中心的建设得到了众多科研单位的支持:山西省林科究院建立了六个油松人工林和天然林的森林生态定位观测站,拥有多个国家油松良种基地,在油松研究方面获得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承担过油松国家林业局公益性行业专项等项目,营建油松无性系种子园2500亩,实生种子园500亩,营造子代测定林1500亩;沈阳农业大学建立了多处油松种子园、母树林和试验林等良种基地。

油松中心前期研究扎实

早从上世纪50年代初期起,北林大就对油松进行了大量的科学研究,涵盖生态学、良种选育、种苗繁育、造林抚育、产品利用,在油松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出版24部专著、发表438篇论文、获奖42项、制定2项行业标准,获得1项专利,为油松中心的建立奠定了扎实基础。

在油松的良种选育领域,该校一直是油松育种和良种基地协作组组长单位,主持和参加了27项国家和省部级课题。“六五”以来,取得10余项针叶树改良相关成果,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林学会“梁希奖” 、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等,受到了国家“三委一部”、原林业部的表彰。

油松的苗木繁育研究起步于上世纪50年代,苗木快繁技术研发取得了可喜成果。目前,该校的专家主要致力于油松苗木对施肥、氮沉降和设施利用的响应研究,在构建油松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中发挥重要了作用。

科研人员在油松人工林营造方面取得的成果包括,人工林营造的“适地适树”理论、油松密度管理图和地位指数表、油松混交林营造理论与技术等;在油松抚育技术参数确定、林窗对更新影响、抚育效果评价等方面取得了系列成果,在高效抚育技术、固碳增汇技术等方面不断取得新进展。

该校是全国较早进行油松木材和非木质生物产品高效加工利用的研究单位之一,取得了一系列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品。主要包括高软化点浅色松香系列产品研制与开发,功能性松香改性高分子材料的研制开发,松香基精细化工助剂的研制开发等。

nlc202309081424

油松工程化业绩突出

据了解,专家们选育出了优良家系和无性系211个,材积超群体均值10%以上。有137个家系超过15%以上,平均实现遗传增益23.22%;建立了单亲子代和混合子代的分子辅助高世代种质选择技术;制定4类型种子园建设技术体系,制定《油松(松树)第二育种轮种子园建设技术规程》(草案),样板园改良预期增益15%以上,无性系数为初级园国标80%以上。

专家们研究建立了北京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体系及模式,制定了《山区生态公益林抚育技术规程》。应用后,油松综合效益提高了20%,建立了342个示范区,总面积达33.6万亩,工程区抚育效益净增6.6?9.9亿元。有关技术在河北省平泉县油松抚育工程的81万亩面积上推广,提高林木生长量37?121%,直接增加林场财政收入867?2361万元。

在推动油松苗木产业发展上,专家们也作出了努力。建立了基于种子处理、育苗容器选择、基质处理、精准施肥、精准灌溉、光照调控、病虫害防治等技术的一套油松轻基质容器苗快速繁育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培育出了优质油松容器苗5万余株。

研究人员在油松的综合加工利用上大显身手。开发的“环保型人造板及胶粘剂制造技术”在企业广泛应用,生产环保型人造板3000多万立方米,为企业新增利税30多亿元;“低质速生材改性技术”在多家企业推广,产品附加值提高50%以上;“工程木制材料制造技术”在江苏省泰州市建成我国第一条年产6万立方米单板层积材生产线。

油松中心目标有多远大?

贾黎明教授告诉记者,油松中心的目标是创立鲜明的研究方向,创建国际一流的研发平台,打造国际知名的研究团队,建立高质量的示范基地,获得高水平的科研成果,培养高层次专门人才。

油松中心力图突破三个瓶颈。据称,通过中心的建设,突破选育瓶颈,研发一批具有多种应用目标的良种;突破培育瓶颈,研究形成困难立地造林、现有林抚育经营等的多功能高效森林培育技术体系;突破加工瓶颈,研究形成基于松材及非木质林产品高值化利用新技术及新产品。

经过反复论证,中心形成了五大特色鲜明研究方向:多目标良种创制、优质种苗工厂化标准生产、困难立地森林营造、多功能森林高效抚育、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

中心将建成3个国际先进水平研发平台:在良种选育、森林营造和加工利用三个方面,打造国际先进水平的长期试验示范基地,建立中心的信息平台。

贾黎明教授充满自信地说,中心将形成大批高水平的工程技术研发成果:稳定获得5个核心方向的工程技术研发项目,每5年承担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3?5项,每5年获得3?5项科研成果,申请良种2?5个,申报发明专利2?5项,制定相关标准2?3个,发表相关论文30?50篇。

中心重点研发蓝图绘就

贾黎明说,中心将常规与基因工程结合,加强油松多目标良种创制。研究优良种质资源发掘与构建技术、种质资源分子评价技术和杂交育种技术。完成3?4个油松初级种子园的无性系种子生产潜力和经济性状表型值和育种值的测定工作;研究建立第二代育种群体建立的分子辅助选择技术体系,筛选改良代种子园建设的优良种质,制定符合油松良种利用方向的高世代种子园规划设计原则,提出多类型改良代种子园建设的技术体系。

中心还将大田与设施结合,实现油松苗木工厂化标准生产。建立油松工厂化高效育苗技术、以城市绿化为目标的大规格苗培育技术、满足特定困难立地的强化育苗技术。攻克困难立地造林难关,扩大国土绿化面积。突破各适生地区微立地分类和评价技术,开展种子包衣新技术和飞机播种新技术研究;突破各类立地改良新材料和新技术,开展集水保墒新技术研发,创新造林新技术。建立油松飞机播种造林和困难立地人工植苗造林固定样地系统。

贾黎明表示,中心将致力于调整林分结构,促进油松防护林提质增效。建立基于FVS的抚育经营技术决策系统,编制基于立地承载力的合理林分密度控制表。研究以目标树经营技术为特点的近自然“恒续林”经营技术体系。开发油松人工林择伐与促幼更新技术。构建抚育经营对生态功能影响的评价指标体系。

中心的研究重点还有,通过加强抚育管理,提高油松用材林生产力水平。开展油松速生丰产林早期强度抚育技术研究。开展以合理密度调节为重点技术措施的中龄林抚育技术研究。构建以油松为近期培育目标、栎类为长期培育目标的大中径针叶材和大径珍贵阔叶材培育技术体系。

综合加工利用挖潜,促进产业整体效益提高,是中心的另一项任务。中心将开发一系列松花粉和松花粉提取物的高科技营养品、保健品、化妆品、药品。开发油松林下保健特色游憩产品。开发出基于松材的高值化木质产品。研制模块化“森林木屋”建造技术。

贾黎明说,中心将积极与政府、研发机构、良种基地、营造林企业、林产品开发企业等进行合作研发。建立油松合作共赢研发模式,借鉴美国佐治亚大学“PMRC”模式,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合作模式。

中心积极为油松产业培养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管理人员,承接相关单位委托的工程技术规划、设计、研究和试验任务,整建制开办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班。举办技术培训班,围绕油松最新技术及国内外技术进展进行培训。

贾黎明说,中心目前与美国、新西兰、加拿大、德国、法国等国家针叶树研发核心高校和机构已经建立起来的稳定合作关系的优势,继续拓宽合作国别,与在松树研发领域有优势的澳大利亚、瑞典等国开展合作交流;逐步形成国际智力及技术引进、合作研发核团队。

重点攻克七大关键技术

中心初创,任务繁重。贾黎明说,攻克六大关键技术是重中之重。

一是多目标良种创制技术。包括球花性别发育调控机制研究及雌雄球花性别比例调控技术,具较宽遗传基础和优良综合性状的油松高世代种子园建设技术,基于第二代育种群体的分子辅助选择育种技术体系等。

二是工厂化标准育苗技术。努力研发具成本竞争力的油松工厂化高效育苗技术,油松容器苗稳态营养加载技术,油松容器苗精准灌溉速测与节水技术,城市绿化大规格油松苗木快速低成本培育技术,以及困难立地的油松强化育苗技术等。

三是困难立地造林技术。包括微立地分类和评价技术,飞机播种造林油松种子包衣新技术,抗逆造林新材料及集水保墒新技术,扰动与自然力结合的困难立地造林新技术等。

四是防护林提质增效技术。科研人员将重点研究合理林分密度控制表的编制技术,基于信息技术的油松防护林抚育经营决策技术,近自然“恒续林”经营技术体系,油松防护林人工促进天然更新技术,油松林固碳增汇抚育技术等。

五是用材林集约抚育采伐技术。涉及油松大径材速生丰产林早期强度抚育技术,油松低效中龄林提质增效抚育技术,地带性松栎混交林多目标高效培育技术,油松主伐更新技术等。

六是高值化综合加工利用技术。早日研发出油松花粉高效采摘收集技术,油松林下林菌仿野生种质技术,油松木材功能性提质增效精加工技术等。

七是基于油松强化结构材的森林木屋建设技术。

贾黎明说,良种生产、绿化大苗培育、木材生产将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其中松材木结构房屋将成为消费时尚。通过促进林下经济、森林游憩等相关产业发展,预计每年农民采集松花粉的收入可达5000?7500万元。

在美丽中国建设中,油松将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9.建设美丽新中国心得 篇九

学习心得体会

兴隆小学 XXX 通过学习《中共资阳市教育委员会关于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和谐四川”主题教育的通知》,结合学习实际,我对我的“中国梦”学习有如下几点心得体会

“中国梦”是什么?每个人理解可能不一样,与“美国梦” 不同,“中国梦”是个人的,是国家的,更是民族的。

“中国梦”是小康梦。小康梦即人民幸福梦,是十八大为我们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的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两个“翻一番”的新的要求。十八大提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党在十六大、十七大确立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上提出的新的要求:经济持续健康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重大进展,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同时,十八大还提出,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共同富裕”是惠及十几亿人口的全面小康社会。可以说,有十八大精神的指引,有共产党的领导,这个“中国小康梦”不仅是具体而又真实的,还是美丽而又可及的。

“中国梦”是强国梦。强国梦即国家富强梦。十八大提出:“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000年以来,中国由世界第七大经济体一跃成长为仅次于美国第二大经济体,国民生产总值实现了翻番,十多年来,中国在经济社会建设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从经济大国到经济强国、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从文化大国到文化强国,不论是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还是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中国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吸引世界的目光;不论是神舟系列飞船的一次次成功上天,还是中国第一艘航母“辽宁号”的顺利下海,都在说明中国更加自信了,中国因底气而更加自信,因自信而更加强大。同时,中国人民富了,十多年来,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都在8%以上,这是新中国历史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这些,都在说明中国已经进入国富民强也可以说是国强民富的新阶段。中国的经济社会建设在改革开放中取得重大历史突破,并在改革开放中与世界取得共赢,现在,中国制造、中国市场、中国投资、中国伙伴、中国责任,都是更为强大中国留给世界的中国印象,这个印象是直观而又客观,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更加强大的中国巍然屹立于世界东方。“强国梦”就这样离我们越来越近,看得到,也摸得着。

“中国梦”是复兴梦。复兴梦即民族复兴梦。中华民族有上下5000年的历史,曾创造出一个又一个辉煌灿烂的文明,近代以来的积贫积弱,使中华儿女一直有一个梦想,一个民族复兴的梦想,自1840年鸦片战争的170多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为了这个梦想而孜孜以求,90多年前,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担下了这个重任,使我们的“中国梦”从来没有像今天如此贴近。正如胡锦涛主席十八大报告中所说:“经过九十多年艰苦奋斗,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把贫穷落后的旧中国变成日益走向繁荣富强的新中国,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展现出光明的前景”;总书记也在观看《复兴之路》后强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在民族复兴的道路上,一代又一代中国人不懈地探索,求解放、求独立、求民主、求科学、求富裕等一个个梦想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艰苦奋斗中得以实现”。两位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讲话,充满感情和感召力,听来让我们青年人热血沸腾,心潮澎湃,回首中国复兴的漫漫征程,正是中国共产党的一代代人,带领全国人民一点点把民族复兴的梦想一步步变成现实。

作为XX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的我,面对这场世纪盛会更是热血沸腾,激情四射,也更加明白了:在实际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同样要认真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以最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时刻保持谦虚谨慎、勤奋刻苦工作的作风,不断保持一股强大的活力和不竭的动力,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做好本职工作,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对待每一名学生,每一位家长。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做最幸福的教师,做学生成长引路人,培养幸福学生。科学的“因材施教”,是“实现伟大中国梦、建设美丽繁荣四川”的一个重要任务目标。只有教育好、培养好下一代,国家才能更昌盛。

10.罗丹美丽中国心得 篇十

贵州省望谟县复兴镇第三小学

三年级(1)班罗丹(女)

辅导教师:苏启政

联系电话:***

我的中国梦

人类聪明、愚味无知靠老师的教育,国家富强与落后靠老师的教育。我要像中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和他的弟子传授的知识,传承古今的文明。一个中国光荣的教师梦。我知道中国强大,每个人就要接受良好的教育。等我长大了,当一名老师,培育出更多优秀的精英人才,成为祖国的栋梁。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一定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机会。端正学习态度,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怕困难,永不放弃、坚持不懈地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作为一名小学生,我一定要做到:课前认真预习,在课堂上,认认真真地听老师讲课,积极地举手回答老师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认真倾听同学们的发言,做好笔记,为交流、汇报做准备。课后认真复习总结,做作业的时候,我会独立完成,遇到不会做的难题,我决不退缩,会向老师和同学请教,直到把问题弄明白为止。每天在“预习—听课—复习—作业”的环节中不断循环,就像车轮一样不停的前进,同样学习不断地进步。

不光利用时间去读写算,打下坚实的基础,在家里还要帮妈妈、爸爸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同时我还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争取拥有强健的体魄,做一个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

11.建设生态文明 奉献美丽中国 篇十一

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

林业发展的目标

《绿色中国》:赵局长,感谢您在百忙中接受我们的采访。请问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有怎样的意义?林业将在其中承担怎样的责任和义务?

赵树丛:一部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人与自然的关系史。自然生态的变迁决定着人类文明的兴衰。当前,我国经济总量已跃升为全球第2位,人均GDP超过5000美元,面对生态问题日益突出的严峻形势,十八大又把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也标志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更加成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更加完善。生态文明建设对于国家而言,我认为有四大意义:(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随着生态问题的日趋严峻,生存与生态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联系紧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二)建设生态文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选择。90多年来,我们党的理论创新发生了两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马克思曾经指出,问题是时代的口号。这两次理论上的飞跃,都是为了解决时代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两大理论成果的指导下,我们党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三)建设生态文明是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现象十分严峻,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日益突出,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大力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四)建设生态文明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的迫切需要。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不断提升,人们不仅期待安居、乐业、增收,更期待天蓝、地绿、水净;不仅期待殷实富庶的幸福生活,更期待山清水秀的美好家园。生态文明发展理念,强调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文明发展模式,注重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为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而作出的战略决策,也为子孙后代永享优美宜居的生活空间、山清水秀的生态空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

建设生态文明,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意味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党中央、国务院多次强调,要把发展林业作为建设生态文明的首要任务,林业部门承担的责任更加重大。我们一定要发扬勇于担当的精神,切实承担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

(一)承担起保护自然生态系统的重大职责。在对地球生物圈起主要支撑作用的“十大生态系统”中,林业部门负责保护、建设、管理的森林、湿地、荒漠三大自然生态系统覆盖了近2/3的国土面积,在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虽然我国生态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是自然生态系统退化、生态布局不平衡、生态承载力低的问题依然十分严峻。森林分布碎片化和质量不高、功能不强的问题尤为突出,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系统主体的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湿地生态系统还有一半尚未得到保护,面积减少、功能退化的趋势依然在持续。荒漠生态系统问题更加严重,沙化土地面积占国土面积的18%,土地沙化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生态问题。总的看,我国山清水秀宜居的美好家园十分有限,需要大力保护的生态脆弱地区十分广阔。

(二)承担起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的重大职责。1978年以来,国家先后启动了16项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这些工程覆盖范围之广、建设规模之大、投资额度之巨,堪称世界之最,在我国生态修复工程中处于主导地位。但是,我国生态欠账仍然很多,生态修复任务十分艰巨。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治理,扩大森林、湖泊、湿地面积,保护生物多样性。林业部门要认真实施好现有重大生态修复工程,谋划启动新的生态修复工程,实现生态修复工程全覆盖,真正发挥生态修复的主体作用,全面提升人与自然和谐水平。

(三)承担起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的重大职责。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生态安全是有底线的,这就需要科学的生态安全格局来保障。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科学合理的生态安全格局。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划定了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并要求加快构建青藏高原生态屏障、黄土高原—川滇生态屏障和东北森林带、北方防沙带、南方丘陵山地带,即以“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为落实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林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确定,要构建东北森林屏障、北方防风固沙屏障等十大生态屏障,形成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基本骨架。

(四)承担起促进绿色发展的重大职责。推进绿色发展优势在林、潜力在林。林业具有可循环性和低碳性,是规模最大的循环产业、潜力巨大的低碳产业。要通过做大做强林业,充分发挥林业在推动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中不可替代的作用。推进绿色发展,要注重林业的深度开发,大力发展精深加工,提升综合利用水平和附加值,以最少的资源换取最大的经济价值。要发挥林业产业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不断开发新产品,满足社会的新需求。推进绿色发展,要大力发展林业十大主导产业,这既是实现农民“收入倍增”目标的最大潜力所在,又是推动绿色发展的最佳途径。

nlc202309021739

(五)承担起建设美丽中国的重大职责。党的十八大首次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蓝图。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绿色为本。绿色是美丽中国的基本色调和核心元素,只有绿化才能美化,只有山青才能水秀。建设美丽中国要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身边增绿,让人们享受到优美的生活空间和更多更好的生态产品。建设美丽中国要不断创新平台和载体,加快城乡绿化美化步伐,尽快为祖国大地披上美丽绿装。

(六)承担起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做贡献的重大职责。当前,林业部门承担着气候变化框架公约、防治荒漠化公约、湿地公约、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植物新品种公约等六大国际生态公约和国际森林文书的履约任务,是治理全球生态危机的主要力量。森林的间接减排功能在《京都议定书》和多次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中受到高度重视。在世界森林资源总体下降的情况下,我国实现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双增长,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生态危机发挥了重要作用。

构建林业六大体系建设美丽中国

《绿色中国》:十八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请问林业将怎样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中国建设?

赵树丛:去年召开的全国林业厅局长会议确定了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的理念,这与十八大关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要求也是高度一致的。根据这样的新形势新任务,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国林业工作要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改善生态改善民生为总任务,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一)着力构建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体系。生态规划是保护和利用的“红线”。我国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总面积超过90亿亩,在国土生态空间规划中承担着主要任务。一要编制《国家林业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纲要》,进一步明确林地、湿地和荒漠化土地等生态用地,力争划定生态安全红线,并明确生态空间的功能定位、目标任务和管理措施。二要根据国家主体功能区战略,加快编制25个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逐步形成适应各类主体功能区要求的生态空间格局。三要完善森林增长和国土绿化空间规划。四要完善湿地空间规划。五要完善全国防沙治沙和石漠化治理规划。六要完善林业专项规划。据初步估算,全国林业生态空间规划可达到80多个,将为建设生态文明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着力构建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体系。重大生态修复工程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战略支撑,林业实施的重点工程是国家生态修复工程的重中之重。一要继续实施好现有重大工程。二要谋划启动一批新的重大工程。尽快启动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工程,并针对一些特殊的生态区位、特殊的生态需求,谋划一批新的生态修复工程。三要各地根据当地实际,谋划实施一批省级、市级和县级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通过健全和完善生态工程布局,形成国家和地方互为补充的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以重大工程推动全国自然生态系统的全面修复。

(三)着力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林业是生产生态产品的主体。林业的生态产品主要包括两大类,一是有形的,二是无形的。无论是生产有形的生态产品,还是生产无形的生态产品,都要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市场规律。基于生态产品的公益性,推动生态产品大发展应坚持两条,一条是对经营主体要给予足够的支持和保护,另一条是要让消费主体支付一定的成本。要通过构建生态产品生产体系,最大限度地提升生态产品生产能力,为推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发挥特殊作用。

(四)着力构建支持生态建设的政策体系。加强生态建设、维护生态安全是政府必须提供的公共服务。一要健全和完善公共财政支持政策。健全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完善林业补贴制度,扩大现有财政专项资金投入规模,加大转移支付力度,为林业改革发展和生产生态产品提供有力支持。二要完善基础设施投入政策。逐步提高林业基本建设投资标准,扩大资金规模。三要完善金融和税收扶持政策。建立健全鼓励发展林业十大绿色产业的支持政策,对林下经济发展、国家木材战略储备基地建设等生态产业给予扶持,加快建立林权抵押贷款管理制度,完善生态产业贷款财政贴息、保险保费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减免政策。四要加大对林业能力建设支持力度。完善科技、教育和人才支持政策,确保科教兴林、人才强林战略顺利实施。要通过构建政策体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投入渠道和增长机制,确保生态建设有长期、稳定、有力的政策和资金支持。

(五)着力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健全的制度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构建维护生态安全的制度体系,当务之急是要构建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一要加强国家立法。二要加强地方立法。要通过加强立法,形成体现生态文明理念的法律法规体系,并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决维护生态正义。

(六)着力构建生态文化体系。生态文化是树立和形成生态文明理念的基础。如果说生态文明是大厦,那么生态文化就是大厦的地基。一要培育崇尚自然的文化。摒弃人类破坏自然、征服自然、主宰自然的理念和行动,构建人与自然平等、和谐共生的关系,树立热爱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二要培育节约文化。充分认识自然资源的禀赋和有限性,不以牺牲生态为代价换取经济增长,不以索取自然为代价换取过度消费,形成节约优先、集约利用、适度消费的文化取向。三要培育生态道德。四要丰富生态文化载体。要通过构建生态文化体系,广泛普及生态知识,使人与自然和谐的理念,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组成部分,成为全社会的主流道德观。

上一篇:晋升职称个人述职报告下一篇:全球最先进的培训模式—体验式拓展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