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追忆:我的外婆(精选10篇)
1.清明节追忆:我的外婆 篇一
纪念我的外婆——清明节作文1000字
发件人:一起走过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寻,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年清明,我随长辈们到山上扫墓。因墓地坐落在山上,没有车辆可以行驶上去,我们不得不靠自己的双脚爬上山。我穿着水鞋,手脚并用地踏上了一条山路。山间并没有修建出一条水泥路来,而我脚下的这条路则是被人们一步步用双脚踩出来的。刚刚下过一场小雨,路地显得泥泞不堪,颇有滑倒的危险,我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跟着长辈们。山间树林阴翳、草木茂盛,阳光斜射下来,给原本茂密阴暗的山林添了几分亮色,许许多多小巧玲珑的露珠此刻还沾在花草上。为了方便,我先前已将裤腿撸到了膝上,腿上的皮肤与花草们亲密接触,凉凉的、痒痒的,时不时还被山上的荆棘划出一条条又细又小的伤痕来,我最害怕的是在花草丛中呱呱乱叫的恶心的癞蛤蟆,我时刻紧惕着要远离它们。更苦的是大人们,他们不仅要挑装着祭祀用的物品和食物的重重的扁担,还得防止脚下打滑,着实又辛苦又危险。
终于到了外婆的墓前,为她上了香,我跪在地上,静静地凝视着外婆的碑。我仿佛看见外婆正对着我笑。脸上的皱纹好似都聚拢在一块,眼睛光彩熠熠的,白白的假牙若隐若现,是一张令我铭心刻骨的脸庞。
在我的一生当中,外婆是对我最好的人之一。老人家离世已有三四年了,而我至今还记得她的笑颜,记得她在世时,我和她的美好时光。
在很多个暑假,我都会去深圳与外婆一起生活一段日子。那时候,每天早晨六点钟我便从床上起来与外婆一起出门,去公园里散步,回来的时候再去菜市场买菜。我们会在路上买两个鸡蛋饼,一边走路一边吃。以至于现在每次去深圳,我都会买一个鸡蛋饼来吃吃,追忆从前,我们俩手挽着手散步,一起开心地吃着饼。吃着吃着,便会不知不觉地留下了眼泪······有的时候外婆会带着我在小区里转转,小区里有个凉亭,累了我们就在凉亭里歇一歇,歇息好了又继续走。小区其实挺小的,我和外婆每次可以绕好几个圈,但也从不觉得厌烦,而如今想起来,更感到回味无穷。偶尔外婆会捡到一些钱,五毛一块的都有,有一次破天荒地竟捡了一张五元大钞,我惊喜极了,之后就一直妄想着幸运之神会再次降临,去小区散步的`时候总会时不时地往地上探探,却也没再捡过钱了。因为有了钱,我就会想去买零食吃,有次我偷偷背着外婆买了一包“咪咪”,外婆发现后很生气地责骂了我,从此我便只会在外婆允许的情况下买零食了。
我也还记得,那时候,哥哥总喜欢给我讲各种各样稀奇古怪的鬼故事,晚上我害怕一个人睡,电闪雷鸣的夜晚我也害怕一个人。这时候,外婆就会让我和她一起睡。虽然那是外婆已经有了那种老人特有的令我不怎么喜欢的气味,可我还是喜欢和外婆在一起,在每个寂静黑暗的夜晚,外婆总是会给我莫大的安全感。
记忆中三年级的那个暑假就是我和外婆在一起的最后一个暑假,后来因为学业繁忙,就再也没有和她有过一天两天的相处时光了。我读五年级时,外婆病倒了,到我们这里来养病。说是养病,其实只是在这里等待死神的来临罢了。我和妈妈去大姨家探望外婆,此时的外婆已经憔悴不堪了,没有了往日的活力。她躺在床上,看见我来了,笑着对我说:“小姑娘都长这么大了,好呵好呵!”她显得很开心,我却无论如何也开心不起来,心里有块东西很沉重地在压抑着我,我不能呼吸了······到第二次我去探望外婆的时候,外婆已不能说话,眼睛也睁不开了,只有她低促的呼吸在告示着我们,她还活着。母亲喂外婆喝米粥,整个过程十分艰难,每次那米汤都会从外婆的嘴里流出来,我在一旁帮外婆擦拭嘴边的残留,为妈妈递纸巾,也为我自己擦拭眼泪。
几个星期之后,外婆就走了。外婆去世的第三天,我们举行了她的葬礼。到了殡仪馆,我们做好了大堆繁琐的事,终于得空来怀念外婆,情到深处就猝不及防地哭了起来。我们都哭了。大舅舅蹲坐在地上,一声声地叫着“妈妈妈妈”,好像要说些什么,竟什么也说不出口,旁人试着拉起他,但他仍旧蹲坐在地上,哀嚎着。我则坐在妈妈的身旁,挽着她的手,一起哭着,哭得不能自已。回到家中,妈妈依然不停地念叨:“我没有妈妈了······”我紧紧地抓住妈妈的手,生怕她也像外婆那样在下一秒就没有征兆地离我而去······
到如今,离外婆去世也已有三四年了,可外婆的笑颜仍时时在我的脑海中萦绕。我瞻望着外婆的碑,庄重地给她磕了三个头,我的眼泪不知何时已滴落在土地上,渗透进地里,形成一个深灰色的圆。我突然很想对外婆说——外婆,我好想好想你!
人的记忆好似一个树桩,记忆中的一幕幕就是纹理,爬满了整个树桩,而时间又像是一条可怖的小虫,慢慢地噬咬着树桩。树桩终究敌不过小虫,记忆终究抵不过时间,外婆的面容终会渐渐地变得模糊不清。不过我会一直铭记,在天堂的彼端,在人间的此端,外婆会一直爱着我,我也会一直地——爱着外婆。
2.清明追忆作文 篇二
每年的清明节,妈妈都要煎一锅锅贴,吃着香酥酥的锅贴,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贵州人,生前最爱吃锅贴了,不用说了,包锅贴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绝活,记得我7岁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厨房里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会儿一大锅香喷喷的“汇菜”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问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饭,光炒菜,而且还这么大一锅,我们怎么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对我说:“小馋猫,别急,好东西在后头,一会儿保准你馋得流口水。”老外婆像变戏法似的从橱柜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面团,拿起赶面杖开始忙了起来。哦,原来老外婆是要包锅贴给我们吃。
原来只知道吃现成的,我还从来没看过锅贴是怎么包出来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总想去包几个试试,嗨,这包锅贴有啥难的,不就是面皮里包点菜,再把面皮合拢,锅贴不就完成了吗!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对老外婆说:“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吗?”“好吧”老外婆慈详地说,只见老外婆手里拿着一张面皮儿,轻松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面皮上两手一合然后捏几下“面嘴”一个锅贴就包好了,像个吃饱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面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面皮包不拢,就是菜跑到皮儿下边去了怎么包也包不拢,再看看老外婆,已经包了好几个放在盘子里了!急得我团团转,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头皮包!
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说:“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则一事无成!”我听了,心里愧疚极了,真想找地缝钻进去。总结经验,自己就特别仔细地观察老外婆包锅贴的每一个动作,看了几次以后,我学着老外婆的样子,拿一块面皮放在手心里,从菜盆里打一小匙菜放在面皮上,然后双手一合,把两个半圆的面皮捏紧,一个鼓鼓的小船就“游”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扬了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3.追忆清明,缅怀母亲散文 篇三
四月里,云暗雨细,记忆里飞出一串串晶莹的泪。四月里,风沉泪长,红尘中颠簸着一叠叠光阴的故事。
走进四月的扉页,“清明节”三个黑色的大字,无情地提示着这个月份的不寻常。四月,注定要与灰色再次重逢;四月,注定要与伤感再次交集;四月,注定要写满思念与哀思。
前两日,我们姐妹三人,偕同年迈的父亲,带着几个孩子,乘着缕缕清风,载着浓浓思念,迈着沉沉脚步,来到母亲安眠的地方悼念。
距离清明还有几天,可是前来追悼亲人的人可真不少!看着安息堂前的空地上那一排排的车龙,再看看正从山下不断赶来的人流,我们加快了前进的脚步。
推开记忆中那扇沉重的大门,踩着沉重的脚步,怀着沉重的心情,我们来到了二楼——安放母亲骨灰的房间。走进距离母亲最近的地方,静静地凝视母亲慈祥的面容,千言万语堆积在心头,却始终无法表达出内心的哀痛。小心翼翼地点燃一束清香,点燃三百六十五个日夜累积的思念,点燃有关母亲的所有记忆。
透过袅袅上升的烟火,我仿佛看到了母亲虔诚地点燃香火的背影。为了保佑全家内外的安康,一上车就会犯晕的母亲,硬是克服坐车的种种不便,每年不管大小节日,都要到各地为我们这些子女祈福。以往的我,并不能体会到母亲的良苦用心,总是埋怨她不顾身体要到处奔波。现在的我,却只能借几缕清香,来追忆母亲的慈爱,想到这里,我的眼眶不知不觉红了起来。
点完香,我默默地端祥着母亲的遗像,任自己的思绪随着往事流转。母亲为人热情大方,对待亲朋友好友就像对待自己的子女一样。
每年年底,母亲就开始张罗着准备“发粿”了。做“发粿”不是一件好差事。首先要买回酵母来催发面粉发酵;接着还要煮一大锅的地瓜,等地瓜煮熟了,再放进一个超级大的盆子里压,挤,直至变成一团;最后再放进发酵的.面粉一起搅拌。等到这些吃力的活干完后,还要把它们揉成一块块圆形的发粿,再放进锅里蒸。蒸“发粿”的时候,要有一个人守着灶火,火不可太旺,否则“发粿”会烧焦,也不可太弱,否则“发粿”会蒸不熟。
每年母亲都要做几十斤的“发粿”。“发粿”存放的时间长,可以存放两三个月,所以,母亲总是喜欢多做一些。这些“发粿”除了用来祭祀神灵外,大部分都被母亲用来赠送左邻右舍及亲朋好友了。每次“发粿”新鲜出炉时,我们这几个姐妹总会最先品尝到。因为,母亲要根据我们的口味为调整“发粿”的味道。等到确定“发粿”的味道适中时,她才会拿出来叫我们四处送人。
还记得母亲去世那一年,家里还存有许多“发粿”,说来也奇怪,本来可以存放很久的“发粿”,在母亲去世后,却全部发霉坏掉了。当时,父亲是多么舍不得把它们扔掉啊!可是,坏掉的东西又怎么能再吃呢?母亲如果在世,也一定会不舍扔掉自己辛辛苦苦做出来的食品的。
母亲就是这样一个慷慨而热心的妇女。只要是她自己种的,自己养的,都可以拿来送人。每次看到她笑呵呵地把自己种的花生、弄的地瓜粉、做的“发粿”等农产品到处赠人时,我都是百思不得其解:难道她这么辛苦地付出,只是为了送人?每当母亲看到我不舍的眼神时,总会摸摸我的脑袋,微笑地说:“东西再做就有了,跟别人分享成果才是最大的幸福!”或许正是母亲这样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着我,长大后,我跟她一样,乐于助人。每次看到同学有什么困难,或者同事遇到什么挫折,我总会主动伸出自己的援手,我已经习惯了像母亲一样:做一名默默无闻却又甘于奉献的普通人。
从光阴的往事中走出,我小心翼翼地摸着玻璃窗,心疼地摸着窗上那张照片。“妈妈,我们来看你了!带着你生平最爱吃的东西来看你了!你在另一个世界过得好吗?不管你身在何方,在我们心里,你都不曾离开!不要再担心我们了,我们大家都过得很好!”
收拾好东西,整理好伤感的情绪,带着对母亲的无限思念,我们一行人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安息堂。
从山上回来,我的眼前一直浮现出母亲生平的音容笑貌。“清明时节泪纷纷,追忆亲人思无穷。”揣着对母亲的无限怀念,我把自己的泪水吞进肚子。我相信,母亲一定不愿意看到我这幅伤心的模样。
4.清明节祭拜外婆作文 篇四
今天是清明节,我和家人一起去祭拜了外婆。
今天的白鹤陵园真是人山人海,鞭炮声铺天盖地。外婆的坟墓在高高的山上,顺着阶梯拾级而上,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来到苍松翠柏掩映的外婆墓前,我又看到了外婆永恒的笑容,我拿出纸巾小心翼翼地擦去外婆遗像上的灰尘。抚摸着遗像上外婆的`面庞,想到的是小时候,外婆是如何的疼爱我。
早晨我起来就要看碟子,外婆就必须在我起床之前打开电视播放影碟。我看了一小会儿,又哭又闹地吵着要吃早餐,外婆耐心的哄我,等香喷喷的早餐摆在桌上,我这才安静地吃早饭。上午,我要么与外公在院子里安然地闲逛,要么就在家里发展自己的爱好。可这时,外婆已经背着劳累的身子出门买菜了。就是晚上睡觉,我也不得安宁。晚上起来,每一次都是在外公外婆的搀扶下我才进洗手间。
当时,我怕黑,外婆还借着床头灯的一丝微弱灯光摸索着手电筒。每天外婆帮我洗澡、做饭、睡觉、喂奶,这一切在平常人眼里看起来平常得不能再平常的事物,却令我铭记于心。那一句句温馨的话语一直萦绕在耳边,那一个个为我付出的画面久久徘徊在我的脑海里。无私、和蔼的外婆更是我最想感激的人。可是当我想对外婆说声“谢谢”时,您已不在人世。
那是一个凄惨的夜晚,院子里的野猫叫得格外悲伤,我说:“外婆,我想吃东西。”您艰难的从床上去厨房,嘭的一声,您却倒在了客厅里,无论我怎样喊叫,怎样发出痛苦的呻吟,您却死死的沉睡了。我只是看到一些穿白衣服的叔叔把您抬了出去,懵懂的我,还不知是怎么一回事。住院四天后的临晨三点钟,您带着依恋与不舍永远地离开了人世。无论家人怎样地呼唤您的灵魂,您却已经去了天堂。永远……永远……
5.追忆我的春天 篇五
青葱岁月,弹指一挥间,我已经度过了十五个春秋,一年365天,有数不清的小事、大事,浮现在我的脑海。它们如同跳动的音符,谱写出动人的乐章;如同和煦的阳光,编织成奇幻的梦想;如同叮叮当当的泉水,在我的心湖奏响。
我和春天有个约会。记得那是去年的一个周末,爸爸妈妈决定带我去杭州游玩,听到这个令人激动的消息,我心里一个劲儿地期盼着快些到杭州。也许是心理效应吧,飞机如同一阵风儿一般,带着我的激动和喜悦,嗖一下子飞到了杭州。啊,美丽的春天,我来啦!一下飞机,我情不自禁地呐喊道。
都说杭州的西湖最美丽,可以前只不过是道听途说罢了,今天我终于可以亲身感受一下了。那是一条由鹅卵石铺成的小路,表面看似凹凸不平,但走在上面,顿时身心就平静了下来,仿佛有魔力一般。石子路旁,是随风摇曳的柳树,当枝条缠绕在一起时,它们会唱出最动听的歌谣,似乎在冲我招手示意:欢迎来到西湖游玩!告别了柳树,再向前走去,就是那让我期盼已久的西湖了。
走到湖边,弯下身子,啊,好清澈的水啊,鱼儿在湖底打闹嬉戏,好不热闹。阵阵春风吹来,湖面上波光粼粼,颇有意境。一圈一圈的波纹荡漾在我的心中,我陶醉在了这富有春天气息的如诗如画般的景色中。几个小孩在湖边拍照留念,他们的欢声笑语里藏不住这春天的声音。啊,春天好美!
6.追忆我的童年作文 篇六
5岁时,那天太阳公公的心情仿佛特别地好,妈妈让我去对面的小超市买一小袋米,并塞给我50元,说剩下的钱可以让我自己买零食吃,我高高兴兴地答应了,心里盘算着一会该买什么东西吃。
不知不觉,我就到了店里,买了几个棒棒糖和一小袋米,可是就在叔叔紧紧地拉着米袋子时,想起了妈妈和我说过,万物都有生命,我就担心米宝宝们会不会被闷死啊,想到这,我连忙拿起图钉在米袋子上扎了一个小洞,便昂首挺胸地走回了家,心想,回到家后一定会表扬我的。
回到家后,我迫不及待地向妈妈诉说,希望得到表扬。可妈妈听后,脸却一沉,说:“现在米肯定都不在米袋子里了!”说罢,便转头继续看她的光盘。一旁的我一脸疑惑,但我知道自己做错了,想找个机会弥补。
突然,我看到了妈妈最喜欢的光盘上,有一丁点墨水,就趁妈妈去厨房整理时,把光盘拿到水池边,用牙刷使劲地搓,可不知为什么,光盘越搓越脏,但我不停地搓着。“啊!”伴随着这一声尖叫,妈妈进来了,她问我为什么要这么做。我说:“因为我想把光盘洗干净,让妈妈原谅我!”
“傻孩子,妈妈一直没有怪你,记住,下次不要这样了!”妈妈微笑着说道。
7.追忆我的老奶奶 篇七
我的奶奶生于民国七年即1918年,那一年孙中山亲自指挥炮击督军署,那一年毛泽东、蔡和森在长沙组织“新民学会”,那一年日本完全取代了德国掠夺我国的山东省。奶奶娘家位于我家邻镇的一个世代行医世家,家境尚算富裕;奶奶排名第八,故亲戚姐妹们都称呼她为八姑。奶奶一共有13个兄弟姐妹,或者还因为是女孩子,又或者正如她自己所说不懂事,故奶奶才念了3年左右书就没有继续上学了,所以小时候我们听她唠叨得最多的一句就是:我最死蠢的事情就是没有多读点书。后来我才知道,她是因为不认识字,故一直无法继承祖传的医技的事情成了她人生中最大的遗憾。
奶奶大概在23岁那年嫁给了我爷爷。据说我们祖爷爷也是个德高望重的行医,也算是村中的小地主,但祖爷爷是一个严谨持家、为人向善、也常救济乡里的好人。但到了我爷爷接管家业的时候,恰逢国共争权和土地革命,为了保家就变卖或者捐出了大部分的田地和林场等产业,也由于祖爷爷的善行,后来斗地主分阶级时我家被评为下中农,没有受到残酷的批斗折磨。然而,家境也因为阶级斗争的加剧而愈加贫穷,当时是生产队大食堂,是不允许你努力致富的。
听奶奶说,她一共生了5个孩子,三个男孩和2个女孩,后来由于贫穷和患病的原因,大儿子和小女儿相继夭折,这也成了她一生的心病和无情的打击。奶奶的真正不幸是从她40岁那年开始,那一年我爷爷在生产队上干活,被分配去爬树砍树枝以及烧青积肥等。有一次他爬到高高的松树上砍树枝时,另外的一些人突然在山脚下点起了火烧起青来了,我可怜的爷爷在大火熏烤中掉下来,连摔带烧,回到家里五天就含冤而去,从此以后我奶奶就开始守寡,拉扯着最大仅有14岁的我爸及叔叔、姑姑等开始窘困而饱受欺凌的日子。
在奶奶的故事中,我依稀还记得,当年在村里当权的是贫农,其中一个叫(高)的队长心术不正、得权后常常仗势欺人,对我家以及另外几个书塾先生家和商贩家,极尽欺压。即使我爷爷被人放火烧死的大事也被他定义为脱离集体行动无组织无纪律的意外劳动伤害事故罢了,没有任何补偿,而且我奶奶由于不识字同时被他限制上街赶集的自由等,此冤也未能向镇里或者县里申诉。那时候,我爸爸、叔叔和姑姑几个小孩子都去念书,家里只有奶奶一个劳动力,挣的公分自然不多;有时生产队里分红薯等杂粮,我爸爸拿着篮子去排队,那个队长就把爸爸的篮子丢一边说:这些野杂种,只读书不干活饿死也活该!就这样一次二次的不公平的打击下,奶奶的生活变得越来穷困,有时她为了让几个小孩子吃饱饭,自己一点米都舍不得吃,运气好时就能在小河里捞到一些小鱼虾拌着野菜煮来充饥。再后来,由于浮夸风和粮食严重减产,我爸爸、叔叔和姑姑等不得不辍学帮忙干活以图温饱了。
在那么多的辛酸故事,有一个我还有点印象。在我爸爸15岁那年,离我家大约2公里处有一个蓄水灌溉和碾米的小电站水库。有一天由于水库的闸门打不开,需要到水里去用绳子绑着水下的门扣才能拉开。队长就叫我爸和另外一个同龄的小孩子到水里去绑绳子,水库深有五六米,他们就搞个小竹筏撑到水库中间,一个小孩用绳子拴着另外一个小孩,潜到水下把绳子绑住门扣。当这一切都完成后,队长就叫另外一个小孩把竹筏撑到岸边走了,只留下我爸在水库中拼命挣扎游向岸边,后来那个队长还在田里拿泥块扔向我爸,阻止他靠岸。当村里有人向我奶奶说这事时,吓得我奶奶连忙放下手中的活儿,从半山腰上直跑向水库边,并大声呼救。队长听见有人来寻,同时看到我爸没有浮出水面一会了,以为必死无疑,就慌忙离去。等到我奶奶来到水库边,大声呼救时,我爸爸才从一个靠岸的大草丛下探出头来,原来队长向他扔石头时,他就潜水到另一边长着茂盛的杂草丛的岸边躲起来了。后来我奶奶就此事向生产队了质问时,那个队长狡猾的说,没什么大事,是那个小孩玩的恶作剧,他也没在场,情况不太清楚,就这样不了了之。当然,奶奶还提过那队长的老婆曾经想骗她改嫁给另外一个生产队的邋遢懒汉,据说那个人与她娘家是有亲戚的。但是,我奶奶从来没有想过改嫁的事,自然就不不会听她们的“好言相劝”了,用奶奶的话说:我一旦改嫁了,我就是二嫁的贱命,自然小孩的命就更贱,还可能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儿了,无论什么她是不会选择这条路的。也许正是奶奶当时朴素的想法,也许是她无私的想法,才有我爸爸、叔叔和姑姑逐步幸福的生活。
艰苦的生活一直继续着,在我爸约23岁那年娶了我妈妈,听我妈说:她进入这个家时,整个家只有三间简陋的土砖房子,很矮,她伸手就能摸到屋顶。那时,我爸爸学了一套做木工的手艺,在农村也算是能找活干的小木匠,同事因为我爸毕竟读过几年书,算盘和认字还是蛮不错的,因此生产队里的一些算公分或者会计等事情,自然也兼着了。就是这个本事,当时镇上的食品管理站本来要我爸到城里工作的,但后来也因为那个叫高的队长不批准和阻挠,我爸爸吃皇粮的梦就破灭了。叔叔大概18岁,也长成一个结实的小伙子了,他帮助家里收割松脂,同事兼着生产队里做竹竿粉的生产贩卖生意,当然每天的买卖所得全额上缴给生产队,生产队就按所得的钱数来确定他的劳动公分。叔叔由于负责凉粉买卖的生意,自然在临近各镇之间走动较多,再加上我爸爸和姑姑也挺照顾他的,相亲的事也给他安排了好几回。听说,叔叔的老婆是当时我们村里最贵的,即我家当时给了对方父母80元的彩礼。80元是什么概念?那时候农村100元就能盖个150平方的好土砖房了,也因为如此,奶奶和爸妈欠下了约40元的外债。姑姑大约20岁了,那时该谈婚论嫁啦,于是通过媒婆的介绍,我姑姑嫁到邻镇大成,姑父是一个高大勤劳的小伙子,据说也是个母亲难产死亡后继母养大的孩子,从现在看来,姑父是一个值得姑姑依靠的男人。
妈妈说,在我大哥出生的那年,家里终于有了点积蓄,我爸和叔叔就合力建起了一座200平方米左右较好的土砖房,总算有个像样点的家。77年我出生了,我在家排行第三,实际应该是老四,因为我妈在生我大哥之前生个一个小孩,但由于医疗条件落后同时生产时奶奶一下子没赶得及回家,结果小孩生下后就断气了。我的出生时奶奶和村里的接生婆一起接生的,听奶奶说,我刚出生时就很调皮,她抱我去冲洗时,我的小脚一蹬,奶奶一下子没抱紧,我就从她的臂弯里掉到地上了。后来一直到我3岁多,奶奶还是时不时摸摸我脑袋或者摇摇我的脖子,她生怕那一摔给我留下什么后遗症没有。也许因为我是爸爸最小的孩子,也许因为她的那一次失误把我摔了,总之在我的记忆里,奶奶是最疼爱我的人!
奶奶是村里最勤劳俭朴的妇女之一,打我小时候有记忆开始,她的一天工作就从早上天不亮挑水淋菜、煮饭喂猪、放牛打柴、种地施肥、弄坛腌菜等等,忙到晚上八九点才稍稍歇息。虽然这么忙,但我感觉她也时时能在我身边照顾我似的。当我早上或下午肚子饿时,奶奶总会煲好粥叫我吃,她说:小孩子蹦蹦跳的玩耍,肚子饿得快,只有吃饱饭就能长好身体。因此,每天早上七点和下午三四点,我总能吃上奶奶煮的热粥。当我感冒生病的时候,如果发烧了,奶奶好像整晚都不用睡似的,总是很有精神地照顾我。那时我很不懂事,只要生点病,就好拥有了特权一样,非要奶奶时刻在我身边照顾我,我醒来睁开眼不见到她必闹无疑;但是奶奶好像总是让我睁开眼就见到她那慈祥的脸。当我很调皮惹得父母很生气要打我的时候,奶奶就成了我的坚定的保护伞,用奶奶的想法是,小孩不听话可以说教,但不可以打;也因为如此,妈妈免不了说奶奶把宠坏了,由此她们婆媳之间就会有口水之战。但我觉得奶奶在处理婆媳之间关系好像挺棒的,因为每次她们吵架后,妈妈会生她好几天的气,而奶奶则从来不生妈妈的气。现在想起来,她好像这样说过:妈妈是年轻人,没有经过过她经历过的风浪,生气是可以的;但我是经过风浪的人,也是一家之主,不能跟着生气。她好像还说:一家人,可以好说歹说,但不能好散歹散。虽然那时我根本不懂她所说的道理,现在看来,正是她的这种朴实的道理和伦理哲学,在维持着一个几乎破碎的家人团结在一起几十年,一直深深地影响着她的孙子和曾孙等,因为她的存在,爸妈、兄弟姐妹还有儿媳孙子等,一直团结如一,从不像村里其它家一样各自另立不相往来。奶奶虽然未能用文字将她的道理写下来,但是她的行动一直在践行这样的道理,也留给我深深启发:一家人,往往要在这种包容和挚爱中才能风雨共舟!
奶奶的孙子有7个,我三兄弟和叔叔家2个儿子加2个女儿,她对我们都很宠爱,而我们也没有在她的宠爱中学坏。相反地,小时候我的家境就贫穷,求学也异常艰难,但正是奶奶的关爱总让我找到学习上进的动力。记得我六岁那年,我看见哥哥去上学就吵着也要去上学,但是那时候的小学7岁才接收的;其实那时候我最渴望就是有一个新书包,但是买一个新书包需要7元多,爸爸一个月赚钱也不过是30元,奶奶当然舍不得,她后来用了2个晚上,找了块绿色的布给我缝出了一个小书包,前面还用红线绣了一个五角星。拿到新书包,我爱不惜手,因为我特别喜欢那个红色的五角星。后来我上学了,但是调皮习惯一点也没改,直到三年级,一次奶奶把她本想拿来治病的20元钱拿给我交学费后,我才慢慢的懂得老人家的期望,也从三年级开始,我的学习成绩才逐步提升,到了四年级我的成绩基本上能保持在全校的第一二名。我至今还不清楚当初奶奶是用什么方法让我转变成勤奋学习的,我只知道我的转变与她分不开。
我渐渐的长大了,后来到镇里去念初中,再后来又到市里去读重点高中。97年夏天我以较好的成绩被北京的一所理工大学录取,那时候我是村里第一个考上大学的孩子,爸妈很高兴,奶奶更加高兴。然而,那一年刚好我家房子遭受了严重的冰雹灾害,加上大哥取媳妇,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难以凑出约5千元的入学费用。这时候,奶奶吩咐妈妈与她娘家的兄弟商量,让他们的两个弟弟分别支助2千元,这样我得以顺利踏进大学的校门。
四年后我毕业进入了一家跨国大型企业工作,慢慢的我找到了我的爱人在大城市里安了家,也通过自己的努力给奶奶和爸妈在乡下建起了一栋四层的小洋楼。但那时年轻气傲,总是想着如果工作如何提升自己,就很少回家看望奶奶了,记得有好几年春节我都在外面都过的,只是给奶奶打个电话以示挂念。其实,自从我迈入大学校门开始,奶奶好像改变了对我的说话方式,由原来的叮嘱说教变成了更多的期盼祝福。也许奶奶她觉得,她的这一辈只知道那个县城以内的一些事情,当我能走出大山去北京上学的那一刻起,就认为我可以成才自立了,因此她老人家能给我的就是期盼和祝福。现在想起来,每逢中秋或春节,她是多么希望我带着爱人和她曾孙子回来看望她的啊!妈妈说,其实在每年的中秋或春节,奶奶都会亲手给我准备好小时候我最爱吃她包的粽子和竹竿粉,然而她又担心我的工作忙,总是不肯打电话叫我回来的话。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奶奶的期盼从未间断过。就在今年春节,我和爱人去了湖南过节度假,奶奶在电话里依然是关心我和爱人小孩的身体健康,祝福我事业顺利;爸妈后来告诉我,其实奶奶很早之前就唠叨了:怎么你不叫庆儿带着我的孙媳和曾孙子回来看看我呀?爸妈曾经也向我转达了奶奶的心愿,可能是我漫不经心,以往常惯用的言辞推托掉了,至于我说过什么话至今完全不记得了。春节后,我的大嫂来到了我所居住的大城市,给我带来了老家的土特产和奶奶亲手准备的礼物,还特地叮嘱大嫂将她包的两个利是给我的女儿和儿子,所有的这些我只作为一般的问候和祝愿罢了,也没太在意,只是我的爱人在吃饭时忍不住说:老奶奶真是太客气了,这么千里迢迢还托大嫂给小孩送利是!我没说什么,心里想的只是我今年准备要做的新项目而已。
三月16日的上午,我和同事开完小会后突然接到我妈妈打来电话说:奶奶就在刚才几分钟前不省人事啦!这个噩耗就像晴天霹雳在我的心底里炸响,我问妈妈:春节时你们不是还说奶奶身体尚好,能吃能睡也能到村前村后散步吗?怎么突然就说去世了呢?妈妈说:奶奶不仅患有高血压,医生说还有严重的心机梗塞,随时发作就要命的!我再也没有说什么,只交代了同事几句就驾车开往四百多公里的老家。本来我打算过段时间等闲一点就回家看看她老人家的,毕竟我也好长时间没有在她身边唠唠了;也许,自从工作以来,我是一直以自己的工作计划来安排回家的时间,往往一而再再而三的推延回家的计划,而奶奶她总是以大度体谅的心,尊重我祝福我,从不向我提额外的要求,哪怕一点点也不愿意增加我的负担。想想自己真傻——子欲养而亲不待啊!我总是忙着自己的学业、工作、家庭等,而忘记了奶奶却一年比一年更加衰老了,如今未能待我按计划返家就与世长逝了,行孝不能等啊!
回到家里,爸妈、叔婶、姑姑还有儿媳孙子孙媳和曾孙等,早已灵前吊孝,哭成泪人。我从爸妈口中得知,奶奶临终前以与往常一样,早上7点起床,然后吃过早饭散了几分钟步,说有点累去榻上歇息一会,没想到2个小时候后就安然去世了。我忍不住瞻仰一下奶奶的遗容:消瘦的脸庞依然带着慈祥的表情,斑白的头发整整齐齐的,奶奶是个爱清洁的人,她临走的那天晚上给自己清洗的干干净净的。奶奶容貌没有多大的变化,唯一的变化就是再也听不到她的叮咛,再也看不到她那充满关爱的目光了。
夜深了,我透过迷蒙的泪水抬头看看家乡的星空,很清澈很灿烂,也许正如道士师傅所说:奶奶的灵魂返回天上了,但那一颗星是她啊,我找不到。奶奶生于孙中山时代,卒于“习李时代”,跨越了两个世纪,她的一生经历了失学、丧夫、失子、饥荒、受欺凌压迫、经济穷困和无数的孤寂,然而她从来没有说过苦,或者抱怨过生活。无论是风雨飘零还是生活安宁,她始终以勤劳俭朴、宽容挚爱来维持着这个家,她深深的理解什么是“一家人”,所以她的儿媳、孙媳以及儿子孙子等从来不吵架,即使有口角之争,她也从不计较,而且总是第一时间用行动来体谅我们后辈,化解恩怨。奶奶走了,正如法师所说:她的灵魂找到了要投胎的主人,她这边一断气那边就有一个新婴儿降生。我相信法师所言,我也知道奶奶并没有在这个世界消失,她留给我对生活的态度、对家庭理解、对亲人的宽容挚爱的精神永远启示着我们后辈!这个精神能让我思考探索一辈子!
2013年3月17日
8.叙事作文:每当清明我就想起外婆 篇八
原来只知道吃现成的,我还从来没看过锅贴是怎么包出来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总想去包几个试试,嗨,这包锅贴有啥难的,不就是面皮里包点菜,再把面皮合拢,锅贴不就完成了吗!
每年的清明节,妈妈都要煎一锅锅贴,吃着香酥酥的锅贴,老外婆的音容笑貌便清晰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老外婆是贵州人,生前最爱吃锅贴了,不用说了,包锅贴肯定就是俺老外婆的绝活,记得我7岁那年,一天老外婆在厨房里忙活着摘菜,洗菜、切菜,一会儿一大锅香喷喷的“汇菜”就出现在我的.面前,我很好奇,便问老外婆:“老外婆,您不煮饭,光炒菜,而且还这么大一锅,我们怎么吃得完?”老外婆笑咪咪的对我说:“小馋猫,别急,好东西在后头,一会儿保准你馋得流口水。”老外婆像变戏法似的从橱柜下端出一盆早已揉好的面团,拿起赶面杖开始忙了起来。哦,原来老外婆是要包锅贴给我们吃。
原来只知道吃现成的,我还从来没看过锅贴是怎么包出来的。看着老外婆忙碌的身影,我心里痒痒的,总想去包几个试试,嗨,这包锅贴有啥难的,不就是面皮里包点菜,再把面皮合拢,锅贴不就完成了吗!于是我就自告奋勇地对老外婆说:“老外婆我和您一起包好吗?”“好吧”老外婆慈详地说,只见老外婆手里拿着一张面皮儿,轻松地打了一匙菜放在面皮上两手一合然后捏几下“面嘴”一个锅贴就包好了,像个吃饱了的小船,可再看我手上的,面皮上放着一大坨菜,不是面皮包不拢,就是菜跑到皮儿下边去了怎么包也包不拢,再看看老外婆,已经包了好几个放在盘子里了!急得我团团转,真不想包了,可又要面子,只好硬着头皮包!老外婆好像看到了我的心思说:“茜茜,做任何事情都要有耐心,不要急躁,否则一事无成!”我听了,心里愧疚极了,真想找地缝钻进去。总结经验,自己就特别仔细地观察老外婆包锅贴的每一个动作,看了几次以后,我学着老外婆的样子,拿一块面皮放在手心里,从菜盆里打一小匙菜放在面皮上,然后双手一合,把两个半圆的面皮捏紧,一个鼓鼓的小船就“游”在了我的手上,老外婆表扬了我,我心里比吃了蜜还甜呢!……
如今,老外婆去世也有几年了,每当清明节,我就想起老外婆教我做锅贴的情形!
9.初中生活作文:追忆我的初中生活 篇九
我知道很多事情我们总是要面对的,就像我们无法不长大一样……
——题记
一
随手翻阅起桌上的书,看到一篇叫《记忆》的文章。开头是这样的:在这一刻,我们忘记了。拥有的,是不是表示永远不会消失,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忘记?
二
追忆初二的日子,我们的笑是夸张的笑,放声的大笑。我喜欢和他们一起在篮球场上奔跑的.感觉。但是这学期开学那天老师就下了警告:“初三了,要毕业了,每天都要抓紧时间复习了,喜欢打篮球的同学就……”所以我们变了,业余时间不再是在球场上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乐趣,而是在教室了啃着书本。和这一起变的还有小W。很久以前我和小W约定着靠同一所高中,而现在小W先放弃了,他说凭他现在的成绩考不起那样好的高中。他说他学不好英语,他要放弃了,他说他读一所普通高中算了。我不想多说些什么,现实就已经是这样了,小W学习那么认真,可考试分数就爱捉弄他。原来努力了是不一定会成功……
三
正听着胡彦斌的《皇帝》,窗外下起了小雨,想起了小R,那时这首歌刚发行出来,小R很喜欢这歌。嚷嚷着要我给他找歌词,一遍又一遍的唱着。小R是我从小到大玩得最好的异性朋友,他是很开朗的那种。从来没见过他哭丧着脸。但是突然间却要面对分离,或许中考就是这么残酷??前些天我问他打算靠那所高中。他想了想说;“还没好好想过,考起了那所读那所吧!”听着心里开始发凉。我们一直都是嘻嘻哈哈的,从未想过分开这个话题,可它却不知不绝中伴随着中考而来!我想告诉小R,我们能不能不分开!但始终么没有说出口,因为我知道,过去的年轮,早已刻在手掌的指纹中,那些杂乱交错的曲线,已经可以见证我们一辈子的友谊!小四说过:“有些人会一直刻在记忆里的,即使忘记了他的声音,忘记了他的笑容,忘记了他的脸,但是每当想起他时的那种感受,是永远都不会改变的。”
四
写着写着不知什么时候雨停了,四月的天气就是这样!像孩子的脸,变幻着,但我相信,更多的会是晴天。因为没几天就是五月了。算算离中考倒计时还剩不到50天,才发现原来时间可以过得这么快,每天睡在别人之后,却起在别人之前。似乎在做着周期运动,老师到是一脸平淡的对我们说:“没事,中考之后你就可以天天睡懒觉了,上一届的初三比你们还苦呢?”听完,只看见同学们摇摇头苦笑。或许这就是初三,这就是初三生活!时间也就这样在记忆的留声机里匆匆划过,留下昨天的点点滴滴……
五
突然觉得没有灵感了,看着眼前的文字。目光竟有些呆滞。耳机里的音乐已经放到了张敬轩的《MYWAY》:一直就这样找我的方向/不理会别人奇怪的眼光/直到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梦想已经在实现/等待快点过去多少个明天/看着自己已经快快长大/一点一点/我的生活应该让我自己学会掌握/相信自己不怕风雨再多……
六
我不想九月,一个人走在陌生的学校,看着陌生的面孔,坐在陌生的教室。我想和我的朋友们在一起,一起唱我们的歌,讲我们的故事……我不想看着满天飞舞的枯叶默念:落叶原来是孤单的蝴蝶。
10.追忆我的父亲 篇十
虽然父亲离开我们二年多了,但在我的潜意识里父亲还一直活着,每次在梦里相见,父亲都是活生生的。已是不惑年龄的我,也有了儿子,但仍然深爱父亲,深切地追忆着父亲,每当看到父亲喜欢吃的东西,用过的东西,都会触景生情,想起已经在九泉之下的慈父,如果父亲泉下有灵,能知道他的儿女们对他的真心想念。
每逢佳节倍思亲,明天就是父亲节了,我不能为父亲再买礼物了,因为工作,我也不能去父亲坟上给他烧几张黄纸祭奠,只能写篇文章追忆父亲,表达我的内心哀思。我要善待好我的母亲。
本来我们兄弟姐妹五人,可惜我的大姐上高一时,因疾病误诊失去了鲜活的花季生命。这个不幸不知道给我的父母带来多少伤痛,我还有二姐和哥哥,下面还有个妹妹。我们都成家后,父母后来随我进了城里,一起生活,直到父亲去世10多年间。我有个非常贤惠的妻子,和我父母生活在一起,相处得非常融洽,没有任何矛盾,父母身体都不太好,经常住院,但每次住院没有因为钱妻子说过一句怨言,而且和我一起照顾他们,我的父母也把妻子当做了自己的女儿。昨天妻子又为母亲买个随身听,专门听二人转,母亲和我都很高兴。
正因为如此,我才能尽自己的力量,尽人子孝道。我工作之前,都是父母供养我,等我工作后,开始回报父母,我年年都能给父母添些衣物,到了商场看到老人衣物,我都能想着给父亲和母亲买件。看到父母穿着我买的衣服和鞋,我有一种自豪和幸福。而且在我家成为了家风,我的兄弟姐妹都对我们爹妈很好,连我的侄儿和儿子,对爷爷奶奶也特别好。我们没有因为赡养父母发生过任何纠纷,哥哥和嫂子是农民,条件没有我好,所以我赡养父母天经地义,经济上基本不用他们,而且我们哥俩的感情也一直很好,没有因为都成家立业而生疏。
父亲去了,我真的很想他,每次回到家,看见母亲孑然一人,我都心酸。在我的空间里储藏着父母的照片,时常我都打开仔细端详,有时候看到父亲的仪容,泪水常常浸湿了眼眶。
父母都是朴素农民,但我却深爱着他们,我永远感激我的双亲,是他们让我成为了一名教师,我虽然不是什么名师,但我教过的学生,大都说我是好老师,这也让我的父母感到自豪。学生从我身上学到了些许做人的本分:善良、孝顺、诚信、勤奋。
人生其实很短暂,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短短的一瞬间。何为人生出彩,我想就是自己带给亲人、朋友和他人一份幸福和快乐。父亲离我而去了,无论我如何想念,他都不会再回到我的身边了,但我心里永远保持着那份鲜活的父爱,并且我要把那深深的亲情之爱给我的亲人、学生和朋友,让他们生活得都幸福快乐。
【清明节追忆:我的外婆】推荐阅读:
到外婆家过清明节优秀作文350字07-04
清明节短信:清明节健康短信08-10
关于清明节的作文——清明扫墓07-09
清明节的诗词《长安清明》阅读08-28
清明节主题活动总结-清明节班会总结07-28
清明节那天10-18
清明作文600字:清明踏青10-27
清明节短信贺词06-17
清明节上坟日记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