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专题复习

2024-07-11

高中政治专题复习(通用8篇)

1.高中政治专题复习 篇一

6、2009年7月5日,乌鲁木齐市发生严重暴力犯罪事件。这是一起境外指挥、境内行动,有预谋、有组织的打砸抢烧事件,其目的就是要破坏民族团结,挑起民族对立,破坏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我国政府以强有力的措施和手段,严厉打击这一暴力犯罪行为,积极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维护了社会稳定。

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政府和个人应如何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6、(1)促进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是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前提。(2分)(2)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切实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依法打击一切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分裂势力和敌对分子。(3分)(3)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调动各民族的积极性,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4分)(4)作为公民个人,要增强责任意识,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3分)

7、针对新疆乌鲁木齐“7.5”打砸抢烧事件,《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指出: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牢固树立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各少数民族之间也相互离不开的思想,引导各族干部群众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请运用政治生活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族团结的认识。(9分)

7、①民族团结是社会稳定的前提,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是国家统一的基础。(2分)我们要高举各民族大团结旗帜,大力发扬新疆各族干部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的优良传统,维护民族团结。(1分)②公民要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政治性义务。(2分)各族干部群众要倍加珍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大好局面,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1分)③公民要有序地参与政治生活。(2分)各族干部群众要做到不传谣、不信谣、不受挑拨煽动、不参与违法活动,坚决同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活动作斗争。(1分)

2.高中政治专题复习 篇二

关键词:高三政治,民主,策略,建议

纵观近三年的全国文综高考命题, 大致呈现出如下特点:试题既关注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把握, 又突出对学生能力的考查;试题以社会热点、焦点和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为立意, 强调基础性和应用性相结合, 学科性和综合性相渗透, 寓能力考核于知识考核之中。

关于“社会主义民主”这一专题, 从近三年的高考试题来看, 本专题考查的知识点主要围绕人民权益的保障, 重点考查了人大代表的权利、党的执政方式、人民政协的职能、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立足人民利益的维护, 考查党与政府的知识较多。同时立足社会主义民主的进步, 考查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人大与人民的关系的试题也较多。从试题类型上看:三年高考试题实现了“两个转变”。第一, 实现了题型考查方式的转变, 前两年的试题多以表述类为主, 2012年试题多以引申类为主, 特别是材料题的考查凸显了探究性学习的要求。第二, 实现了题型单一化到多样化的转变。2012年融合了标题类试题、图表类试题、探究类试题, 突破了以前单一考查的局限。所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历年高考的重点, 也是高考试题的密集区。另外, “十八大”的召开, 也是高考命题的重点。结合本校学生实际, 我校高三在进行“社会主义民主”这一专题复习时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复习策略

1. 立足专题复习

实施单元专题知识整合。本单元的复习重点是把握一个核心、两个主体、三项制度、四个问题。一个核心就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两个主体就是人大代表和中国共产党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三项制度是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政党制度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四个问题:一是人大代表与人民的关系, 二是在现代化建设中如何发挥党的作用, 三是民族成就取得的政治因素, 四是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2. 立足整个教材

对教材知识进行模块整合。立足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认识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人大与人民和政府的关系, 党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政协与党和人民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与我国国家性质的关系。围绕人民当家作主地位的保障、人民利益的维护, 认识党、政府、人大、政协在国家方针政策制定过程中的作用。

3. 强化学习方法的讲练

总分结合的复习方法。首先立足于我国国家政体的运行原则, 认识人大、党、政协与政府和人民的关系, 认识人大、党、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同时整合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二、具体做法

1. 核心知识解读

(1) 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保障

基层民主自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 中国共产党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地位和作用

以表格的形式列出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地位、作用、执政方式、指导思想、执政理念。

(3) 民族关系和谐、建设成就巨大的政治因素。

(4)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2. 命题视角

视角一:国务院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整治的经济意义。

视角二:党就经济形势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的政治意义。

视角三: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对提高民族凝聚力, 维护民族团结的意义。

视角四:西藏发展方针体现的哲学道理。

三、复习建议

1. 高三进入专题复习后, 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复习时要以课本为依据, 把所有的考点梳理一遍

(1) 围绕热点问题分析思考。应以社会重大时政热点为中心, 多角度、多层次地寻找与其相关的知识点, 以便全面地对此热点事件进行分析说明和评价, 提出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案、思路。政治学科是一门具有强烈时代特征的学科, 高考试题必然要反映国家意志, 重大时政热点就必然是高考命题的重要对象, 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去分析、说明、评价重大时政热点, 是对应考学生的基本要求。

(2) 围绕重点进行攻关复习。第一, 基本概念与基本原理也是高考政治全面复习的重点。因为这些知识是基础, 也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而且反复强调的东西。如物质概念就是哲学大厦的基础, 如何正确全面地理解这一概念, 对整个哲学的复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二, 当年国内外重大时政热点与焦点问题是政治高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点。考生在复习过程中, 必须关注一年来发生的重大时政, 学会将时政热点材料与教材中的相关理论挂钩, 实行“对号入座”。

(3) 主动关注高考新动向。近两年来, 高考政治试题中开放式研究性学习方面的考核内容出现较多, 考核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知识、分析解决问题、交流合作和创新能力, 考核学生思维过程合理性与否等, 这又提醒我们要关注高考新动向, 同时还要多加训练。

2. 注重复习方法, 脚踏实地取得实际效果

(1) 在复习过程中要遵循“三个原则”: (1) 顺序原则。先看书后练习、先自己做题再核对答案、先自己思考、查阅书本再问老师或同学、先易后难。 (2) 适度原则。从量上来讲, 就是既要有总量的保证, 又要有各种题型的练习, 尤其不能因为怕写字, 就只做客观题。 (3) 自主原则。不能被动地对待练习, 应该针对自己的薄弱环节, 自主地寻找相关练习, 加强训练。

(2) 复习要突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 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3.高中政治专题复习 篇三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一、选择题

1.2006年3月14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草案》。这说明( )

A.全国人大行使最高决定权

B.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立法权

C.全国人大行使最高监督权

D.全国人大行使最高任免权

2.2006年3月5~14日召开的十届人大四次会议上,参加会议的人大代表,通过认真审议,分别对温家宝总理的报告以及其他报告提出了意见,国务院及其他机关认真做了修改。这说明( )

A、人民代表的权利来自人民 B.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

C.人民代表充分行使人民赋予的权力 D.人民代表享有提案权

3.近年来,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职能,对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社会影响较大的司法不公案件进行个案监督,纠正了一批冤假错案,得到人民群众的肯定和赞扬。这说明( )

A.人大是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 B.人大可以代替司法机关的职权

C.人大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D.我国司法机关受人大监督,对人民负责

4.下列对我国政党制度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在国家机构体系中处于最高地位 ②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在组织上独立,法律地位平等 ③中国共产党是执政党,这是我国政党制度的根本前提 ④中国共产党对民主党派的领导是政治领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05年1月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曾庆红在加强共产党先进性教育活动专题报告中强调:进行以“三个代表”为主要内容的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据此回答5~6题。

5.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 )

A.关键 B.本质要求 C.核心 D.基础

6.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原因在于( )

①人民群众拥护和支持是党的力量源泉和胜利之本 ②是由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决定的 ③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 ④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

A.①②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于2006年3月在北京召开。据此回答7~9题。

7.“两会”的联袂召开是为了便于( )

A.人大和政协两个国家机构共同决定国家大事

B.加强中国共产党对人大和政协的组织领导和思想领导

C.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互相监督

D.发挥政协的参政议政、民主监督作用,实现国家重大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8.从本质上看,“两会”的共同之处在于( )

A.都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机关

B.成员都是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

C.都代表人民行使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

D.都是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实现形式

9.“两会”的主要区别在于( )

A.全国人大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全国政协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B.全国人大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全国政协是中国人民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C.全国人大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全国政协实行民主协商原则

D.全国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全国政协委员由民主协商产生

10.在民族自治地方,要设立自治机关。自治机关是指民族自治地方的( )

A、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B.人民政府和人民法院

C.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D.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

11.我国是一个多宗教共存的国家,现有各种宗教信徒1亿多人,宗教活动场所8万多处,全国性和地方性宗教团体3000多个,各教都出版经典、书刊。这表明( )

A.我国公民享有宗教信仰自由 B.宗教组织可以向社会宣传有神论

C.国家鼓励群众信仰宗教 D.宗教的消极作用已经消失

12.我们之所以要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因为( )

①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②正常的宗教活动有系统化的理论指导

③正常的宗教活动有利于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 ④正常的宗教活动是在法律范围内进行的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3.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指( )

①广大宗教信徒放弃有神论的思想和宗教信仰 ②要求教徒把爱党、爱国、爱教有机结合起来 ③使宗教活动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 ④用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体系取代封建迷信思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基本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 )

A.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决权 B.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治权

C.保障少数民族行使自主权 D.保障少数民族行使独立权

15.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社会和政治基础是( )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②中国自古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③ 我国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 ④ 我国各民族在长期斗争中形成了相互依存的民族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我国民族自治地方与特别行政区的共同点是( )

①都坚持社会主义制度 ②都以国家统一为前提 ③都享有高度自治权,但不具有独立主权实体性质 ④都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朝鲜核问题”六方会谈已经进行三轮。此前,美国的强硬立场受到强烈批评,并且在会谈中受到严重孤立。韩国总统就曾说,美国和其它一些持强硬立场的国家仍希望朝鲜政府崩溃,这使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变得很困难。据此回答下列两题。

17.在构成主权国家的四要素中,作为国家的生命和灵魂的要素是( )

A.人口 B.领土 C.政权 D.主权

18.美国这一强硬立场对朝鲜的主权构成了严重威胁。作为主权国家在国际社会享有的基本权利主要有( )

①独立权与平等权 ②自卫权与管辖权 ③不侵犯别国 ④不干涉他国内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我们之所以要坚持发展就是硬道理,早日使我们的国家强大起来,从当前国际形势看,这是因为( )

A.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基础 B.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

C.我国仍然是发展中国家

D.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20.中国坚持要“和平崛起”,中国的发展不会对任何国家构成威胁,今后中国发达了,也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中国坚持和平崛起,是因为( )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 ②我国是最大的发展中的国家 ③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④我国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1.安理会就世界重大问题进行表决时,我国有投赞成票、弃权票和反对票三种选择。这种选择的根据是( )

①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大国统一的原则 ③友好国家的意愿 ④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

22.2004年9月15日,联合国大会总务委员会做出决定,不将乍得等极少数国家提出的所谓“2300万台湾人民在联合国代表权问题”提案列入本届联大议程。台湾当局“加入联合国”的图谋之所以一直遭到失败,根本原因是( )

A.提案未获得三分之二以上会员国通过

B.中国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拥有否决权

C.台湾当局于20世纪70年代初就退出了联合国

D.联合国是由主权国家组成的政府间国际组织,台湾只是中国的一个地方行政区域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深刻分析了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据此回答23-25题。

23.党的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这表明中国共产党( )

①是我国的执政党 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③坚持弘扬与时俱进的精神 ④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我国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 )

A.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C.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

D.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25.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新世纪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并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写进党章,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起成为新形势下我们党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这表明( )

①中共中央在履行政府职能 ②中国共产党对国家实行政治领导和思想领导 ③中国共产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决定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二、非选择题

26.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指出,中国共产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根据所学的政治常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如何理解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2)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7.材料一:在全国政协当中,各民族不分大小,都有自己的政协委员。

材料二:1994年中央和其他省市无偿援助西藏建设62项工程。

材料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央政府向西藏投入400多亿元,1997年与1991年相比,西藏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6%,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32%。

(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些基本原则?

(2)材料一、二、三分别说明了这些原则的哪些具体内容?

28.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访中亚国家乌兹别克斯坦时发表讲话,再次强调指出:“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中国政府将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包括中亚在内的周边地区加强经济技术合作,愿同各方一道开创互利、互补、互惠的新格局。中国的发展将给中国人民带来越来越多的福祉,也必将对中亚地区加快发展产生积极有效的影响。”

结合政治常识相关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

29.2005年温家宝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认真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全面实施国务院颁布的依法行政纲要,加快建设法治政府。

(1)为什么要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

(2)应该怎样提高政府依法行政水平?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 C 3. D 4. C 5. B 6. D 7. D 8. D 9. B 10. A 11. A 12. D 13. B 14. B 15. C 16. C 17. D 18. A 19. D 20. C 21. C 22. D 23. D 24. C 25. B

二、非选择题

26.(1)科学执政,就是遵循自然和社会发展规律,按照科学的办法掌握和运用国家政权;民主执政,就是让广大人民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实现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依法执政就是遵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使法律成为国家和社会生活的权威。

(2)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的伟大转变,对我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首先,坚持科学执政,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可以保证国家和社会主义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轨道发展,避免倒退或失误;其次,坚持民主执政,可以真正做到执政为民,使国家政权为人民服务,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三,坚持依法执政能够保证国家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保证社会的公平和正义。

27.(1)上述材料体现出我国政府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原则、民族繁荣原则。

(2)材料一说明我国各民族在政治地位上的平等关系。

材料二说明我国各民族间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团结合作关系。

材料三说明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采取了积极扶持的政策,以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28.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实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消除了对外侵犯的根源。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和平国际环境。“与邻为善、以邻为伴”,致力于“睦邻、安邻、富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体现,它有利于为我国现代化建设创造一个稳定的周边环境,符合我国的国家利益。(14分)

29.(1)①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提高行政管理水平的基本要求。②推进依法行政,建设法治政府,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权利和自由;有利于加强廉政建设,保证政府及其公职人员不变质,增强政府的权威;有利于防止行政权力的缺失和滥用,提高行政管理水平;有利于带动全社会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

4.时事政治复习专题二 篇四

二、学习模范人物,弘扬民族精神

(一)、时政背景材料:

2013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及颁奖晚会,全国道德模范人物评选,寻找最美乡村教师,乡村医生、乡村少年,安徽好人榜六连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心动2013安徽人物,寻找最美孝心少年颁奖晚会

(二)、课本知识链接:

在社会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

奉献精神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表现。

我们生活的社会应该是一个互帮互助的社会,是一个相互关爱的社会,是一个崇尚公平,维护正义的社会。

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团结奋进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民族精神是民族的魂,是中华民族生命肌体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鼓舞我们民族迎难而上、团结互助、战胜强敌与困难的不竭力量之源。

民族精神在党的领导下,不断丰富和发展,面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历史使命,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有责任和义务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青少年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要成为民族精神的传播者,弘扬者和建设者。

发展先进文化就是要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先进文化最根本的问题就是方向问题,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就是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怎样加强思想道德建设(P105)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提高两个素质,培养四有新人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有效形式,丰富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了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产生了巨大影响我们青少年要善于辨别各种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并自觉加以抵制,积极参加社区文化建设

中华传统美德的表现(P69),对传统文化传统道德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三)、命题视角

1.评选《感动中国》人物有什么重要意义?

①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激励人们追求真善美。②有利于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理想、提升道德情操,学会选择、学会承担,履行责任,服务社会,关爱他人,甘于奉献,做负责任的合格公民。

2.《感动中国》人物评选属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哪一方面的内容?加强这一方面的建设对公民有哪些具体要求?

(1)思想道德建设。

(2)公民应以实际行动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经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自觉履行“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码头、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公民基本道德规范,树立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3.许许多多的科学家他们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奉献了青春、热血乃至生命,他们还有哪些崇高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答:严谨求实、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崇尚实干,勤于实践的工作作风,敢为人先,勇樊高峰的创新意识,德馨品高,全心全意的奉献精神等。

4.结合潘立华、龚全珍、吴美蓉等人的事迹,谈谈你对生命价值的认识,并说说应怎样实现生命价值。

(1)生命的意义不在于长短,而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实现人生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

值,要脚踏实地地,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2)生活中,我们应立足本职岗位,尽己所能为社会多做贡献,努力让有限的生命焕发无限的光彩。

5、最美孝心少年的事迹启示我们孝敬父母应该如何做?

孝敬父母,不能停留在口头上,要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件小事上。对我们来说,孝敬父母表现在方方面面,爱父母,心里想着父母,理解、关心父母。行动上帮助父母,为父母分忧,努力学习,积极上进,让父母高兴。

6、我们青少年应怎样化感动为行动,向先进人物学习?

①树立责任意识,自觉承担责任;在承担责任中成长,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②发扬奉献精神,不言代价与回报。③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大胆创新,勇于实践。④热爱祖国,关心集体,热心公益,服务社会。⑤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的人生观。⑥珍爱生命,关爱他人,善待他人,履责尽孝。

7、“最美乡村医生”为什么值得人们尊敬与关心?

答:乡村医生是农民的健康守护神。多年来,广大乡村医生一直都在十分艰苦的工作条件下,认真履职,默默奉献,为保障农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及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在贡献。

2013年,在我们的身边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最美”人物—„

5.高三政治二轮复习 专题八学案 篇五

专题八 当代国际社会

【考情分析 明确考向】

见复习材料

【主干梳理

知识构建】

见本单元主干知识讲义 【热点探究 能力提升】

探究问题一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材料一 空间交会对接被世界航天专家公认为一块难啃的“硬骨头”。2011年1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零误差的无人交会对接成功,意味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迈出了具有标志意义的一大步。2012年6月18日、24日,“天宫一号”与“神舟九号”载人首次自动和手动交会对接的成功,展示了新时期中国航天人的卓越创新能力。但中国一直坚持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宗旨,本着“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发展”的原则,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理由。(8分)

材料二 中国载人航天事业20年,花费350亿元人民币,几乎全部来源于国家财政,在“神舟八号”飞船上的600多项技术都是中国自主研发。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三

2012年6月18日14时7分许,在一气呵成完成捕获、缓冲、拉近和锁紧程序后,“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紧紧相牵,我国首次载人自动交会对接取得成功。“神舟九号”与“天官一号”的对接,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成功实现第二阶段,为第三阶段的建造载人空间站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从“无人”到“载人”,从“单人”到“多人”,从“单飞行器”到“多飞行器连接”这个过程决不是一帆风顺的,它承载了中国航天人无数的心血,他们不断突破,推动着我国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

(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6分)

材料四 航空航天事业的成功,所带来的影响决不是单一的。在这个工程中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鼓舞着中国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同时它还带来7倍于本身的经济效益,极大地促进我国经济的同时还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先进的科技手段,越来越成为提升中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巨大力量。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

探究问题二

中俄、中日关系

2、材料一 3月2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启程对俄罗斯、非洲三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访俄期间,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确定今后一个时期中俄关系发展方向和重点合作领域,阐述对一系列重大国际和地区问题的立场和主张,批准2013—2016年《〈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共同出席俄罗斯“中国旅游年”开幕式。新任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俄罗斯,充分表明中国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高度重视发展中俄关系,为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注入新的强劲动力。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材料二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签署了钓鱼岛“买卖合同”,正式将钓鱼岛“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严正声明: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完全是非法的、无效的,中国政府绝不允许他国以任何方式侵犯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至目前,中国海监船做到了钓鱼岛维权巡航常态化,以捍卫我国岛屿主权和海洋权益。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依据。

高三政治二轮复习专题八学案 参考答案

探究问题一 “神九”与“天宫一号”交会对接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在和平利用太空问题上所坚持的宗旨、原则的理由。(8分)

①和平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顺应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2分)

②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积极参与空间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包容性发展,符合合作双方的共同利益;(2分)

③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力与科技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我国和平利用和开发太空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促进我国科技的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2分)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在开发国际空间上的宗旨和原则,有利于维护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也有利于为我国的发展赢得良好的国际环境。(2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我国空间技术取得巨大成就的主要原因。(6分)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为太空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实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

③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财政具有促进科教事业发展的作用。④中国自主创新能力的不断提高有力地推动中国空间技术的发展。(3)结合材料三,运用发展的观点分析说明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过程。(6分)

①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要求我们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树立创新意识。,航天工作者不断突破,推动航天事业的稳步发展,体现了这一点。

②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我国航天事业虽然不断取得突破性进展,但发展的过程不是一帆风顺的。

③事物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从无人航天器到载人多航天器连接,承载着无数航天人的心血,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4)结合材料四,分析在我国发展航天事业的过程中文化的作用是如何体现的?(8分)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航天事业的成功不仅能鼓舞航天人攻坚克难,而且能够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国家综合国力。

②优秀文化能够增强人的精神力量。“载人航天精神”能够鼓舞航天人不断攻坚克难,推动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③文化对经济具有反作用,优秀文化能促进经济的发展。航天事业的发展能给国家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并且能提升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

④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航天事业的发展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

探究问题二

中俄、中日关系

(1)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中国为什么高度重视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

①国家利益是国家生存与发展的权益,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

②国家利益决定国际关系,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符合中俄双方共同的国家利益。

③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发展和深化,顺应了时代前进的潮流。

④我国的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了我国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维护地区乃至全球稳定。

⑤发展和深化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有利于推动各国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建立国际新秩序,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2)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评析日本政府的非法“购岛”行为。

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日本的行为严重侵犯了中国的主权。

②主权国家享有独立权、平等权、自卫权和管辖权。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侵犯了我国的独立权、管辖权。

③主权国家应履行不侵犯别国,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的义务。日本政府的“购岛”行为侵犯了我国的领土,没有履行其应尽的国际义务。

④联合国的宗旨是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日本政府的行径违背了联合国的宗旨。

⑤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日本政府的行为违背了当今时代的主题,不利于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不利于亚太乃至整个世界的和平。

⑤任何主权国家都不应以维护本国利益为由,损害他国国家利益,侵犯别国的主权和安全、干涉别国内政。日本政府侵犯我国主权、损害我国国家利益的行为是非正义的、错误的,应受到国际社会的谴责和反对。

(3)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知识,说明中国政府在钓鱼岛问题上所持态度的依据。①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是构成主权国家的基本要素。主权作为国家统一而不可分割的最高权力,是一个国家的生命和灵魂。我国作为主权国家,拥有独立权和管辖权等基本权利。

②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对外活动是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当代国际社会中,中国坚定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

6.高中政治专题复习 篇六

发布时间:2014/4/15 16:55:00 责任编辑:静默草堂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八: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7:13:00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十: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17:13:00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十一:消法修改及315晚会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十二:科教兴国与人才强国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二:两会专题565次2014/4/30 467次2014/4/30 465次2014/4/30 17:13:00 402次2014/4/30 17:13:00 472次2014/4/30 17:12:00

495次2014/4/30 17:12:00

406次2014/4/30 17:12:00

363次2014/4/30 17:12:00

486次2014/4/30 17:12:00

477次2014/4/30 17:12:00

412次2014/4/30 17:11:00

393次2014/4/30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三:雾霾天气与美丽中国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四:2013感动中国人物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五:习主席出访欧洲四国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六:昆明301暴力恐怖事件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七:依法治国 高调反腐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十五:城镇化,西部大发展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十四: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上海自贸区

17:11:00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十三:彰显大国地位,促进交流合作

17:11:00

2014年政治中考时政热点专题一:十八届三中全会

7.高中政治复习课教学的理论反思 篇七

这一事实告诉我们, 复习课在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系统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对整体教学质量的影响程度不可小视。

课程教学进入复习环节, 与“新授”相比, 最大的不同在于“教学内容与课堂”的关系发生了变化。新授课学生面对的是“未学内容”, 复习课学生面对的是“已学内容”。这就决定了复习课在教学基点、教学过程、目标任务等方面有别于新授课的阶段性特征和要求。

一、复习课的教学基点要作新调整

教学好比旅行, 旅行前必须知道出发点和目的地。复习课教学前必须弄清学生的基本状况, 明确学生的原有准备状态, 它是进行复习课教学决策, 确定教学基点的客观依据。

根据学生原有的准备状态进行教学, 这是教学要坚持的准备性原则。经历一回新授课教学, 学生的准备状态会是怎样呢?一般说来, 教师可通过一定的手段进行鉴别和诊断, 但有一点可以肯定,

“学”与“不学”不一样。新课内容会不同程度的纳

入学生的认知领域, 只是不同学生在掌握的数量和质量上有差别。学生的认知水平和能力整体上会高于新课教学前。就情感、态度、价值观而言, 情况要复杂些, 受学生头脑固有价值观念和社会环境的影响, 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的情感悦纳、态度认同和价值追求程度不一定随认知“水涨船高”, 有时甚至会出现某种程度的“逆反”。另外, 仅凭一回新授课就能将课程教学的所有终极目标全部实现, 这也是不现实的。忽视复习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对复习课持敷衍态度, 只能是教育教学的“浪漫”!

在弄清学生准备状态的基础上, 科学把握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教学基点, 还要遵循“最近发展区原则”。复习课的教学基点只有确定在最近发展区的恰当位置, 才能在新授课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复习课的教学目标和任务要作重点转移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总教学目标是一个复杂的目标体系, 其达成必然是一个循序渐进的发展过程, 在不同的的教学阶段, 其具体的目标任务是不相同的。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的目标任务是什么呢?这首先要看新授课已达成什么目标。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通常的教学过程是按书本编排顺序, 逐框逐课向前推进。每堂课都要完成特定数量的未知内容的教学, 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消耗在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上, 这就意味着, 单靠新授课, 学生学到的只能是“一个”“一个”的知识, 学生有“只见树木, 不见森林”的认知倾向, 难以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达到对知识的整体理解。在新授课中, 通过老师的引导, 学生探究、发现、理解新知识是教学的主线, 必要的“作业”, 虽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应用”环节。但也是为巩固“理解”服务的。为了便于学生的理解, 有时还需把现实的复杂问题作简单化处理, 为了教学进度,

“应用”环节也只能是“必要”的, 难以多角度深入

反映现实全貌;新授课的任务和进度压力, 往往容不得学生长时间对所学内容仔细品味、体验感悟, 而知识向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飞跃需要一个反复反省、反复实践的过程, 是需要时间的。

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 新授课教学只能完成课程总目标的一小部分, 只能为总目标的实现提供一定基础。依据布卢姆等人的观点, 课堂教学的认知目标按学生掌握程度可依次分为六级, 即知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评价, 根据现实的实践经验, 高中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三等级即“运用”水平, 就算满意了。就情感价值领域的目标来说, 布卢姆等人依据价值内化程度, 由低到高共分五级, 依次为:接受 (注意) 、反应、价值化、组织、价值与价值体系的性格化。凭实践经验, 高中思想政治新授课教学能达成第二等级即“反应”水平就算不错了。通常情况是, 在课堂教学的特殊氛围中, 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会有明显触动, 而到了课堂之外, 学生的思想行为改观不大。上述分析说明了复习课教学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由以上分析可知, 贯穿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过程的主要矛盾有:学生对知识理解的支离破碎与学科知识整体性的矛盾;理论浮离生活实际的矛盾;内隐价值观念与马克思主义价值期待的矛盾。由此, 复习课教学过程的目标重点自然就在于:第一, 帮助学生整体建构、系统把握书本知识, 防止学生对知识孤立片面的理解;第二, 帮助和引导学生综合运用知识分析解决较复杂的现实问题, 以进一步锻炼学生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三, 创造新的情境和实践机会, 让学生充分体验感悟, 促进学生的价值取向向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看齐。

三、复习课的教学过程呈现新要求

第一, 教学内容要“与时俱进”。复习课与新授课教学的内容对象是相同的, 但内容对象所处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了变化。马克思主义是建立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理论, 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复习课与新授课之间有着长短不等的时间间隔, 其间社会现实生活各领域的重大变化和事件与高中生联系密切的部分, 必然要求反映到高中思想政治教学中来。为此, 有时书本观点要作修改, 有时教学内容要作增删。在复习课教学中, 教师在处理同一教学内容时要留意是否有这方面的新变化。

第二, 内容重点要作新切换。新授课已逐框逐课对各知识点有重点地作了全面教学, 复习课是不是无“知识点”可上了呢?不是, 复习课教学的

“知识点”在于“知识点”与“知识点”之间的“关

系”———它就是复习课教学的“重点”了。这种“关系”就方向性来说可以是横向的联系、纵向的联

系、发散的联系、网络交叉的联系。就性质来说可以是生活逻辑的联系、理论逻辑的联系、非逻辑 (想像和联想) 的联系。如果某些“关系”又链接着学生的易错点、社会生活热点, 这也就成了复习课教学“重点的重点”了。

复习课教学就是要引导和启发学生努力寻找和发现“关系”, 以整体建构所学内容, 使知识网络化、观点系统化, 以对知识全面准确的理解去综合运用知识、体验感悟知识。最终实现课程教学的总目标。

第三, 教学方法要作新选择。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性质, 决定了其教学内容既具有科学真理性, 又具有社会意识形态领域的价值导向性。在新授课中, 启发式教学固然是最基础的教学方法, 但对于有些价值超前的观点“启而不发”, 是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常见现象, 此时就不能讳言“灌输”了。而到了复习课阶段, 学生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 有自己的“发言权”了, 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相对成熟了, 可以与老师和同学开展“交往”了;复习课的主要教学内容在于上文所言的“知识点与知识点的关系”, “关系”的寻找和发现需要引导、启发, 需要自我建构, 不宜采用“灌输”的方法了。所以, 以交往理念统领复习课教学, “启发与交往交融”, 这是复习课教学方法的应然选择原则, 具体的教学方法可依此原则灵活安排。

第四, 教学节奏要求加快, 思维要求提高。复习课教学用时一般要远少于新授课, 这自然要求复习课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必须做到“跨度延伸广, 节奏轮动快”。否则难以完成相应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高中思想政治复习课教学的这一特征客观上要求学生对教学内容能做到熟练记忆, 并能超越时空、前后联系、综合贯通。这对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灵活性、敏捷性、批判性等思维品质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但这也是训练学生思维的“最佳教学期”。实践表明, 如果学生课前能作好必要的复习准备, 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 思维能力就会发展很快, 成绩会突飞猛进, 反之, 成绩滑坡也会很快。

综上所述, 思想政治复习课只有准确把握了

“复习环节”特殊的教学规律及其要求, 才能走上科

学规范的轨道。在新课程背景下, 思想政治复习课的某些传统教学模式亟待科学创新!

8.高中化学专题复习模式探讨 篇八

关键字:化学;自主学习;高考;专题复习

学生进入高三阶段后的主要任务是复习。复习可分为基础复习、综合复习和专题复习三种方式。三种方式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化学专题复习的成效对于高考这种选拔性的考试来说至关重要,化学专题复习模式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一、强化基础

专题复习的过程仍然是强化基础知识的过程,应注意把各种化学知识进行完整系统的整理,使之形成网络,解决学生知识的凌乱、残缺、模糊问题,而把握这些知识的深度、广度的依据和支撑点是课本。高考是用知识考能力。教师讲评不能平均用力,要选择出现问题较多的试题,讲快速准确的审题方法和审题思路,从培养能力上着手,如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二、知识点归类

专题复习过程中,高考试题虽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历年来对知识点、题型及能力的要求非常接近。这些知识点包括:

1.阿伏伽德罗常数和阿伏伽德罗定律。2.溶解度、溶液组成的方法及其计算。3.反应热和热化学反应方程式。4.氧化还原反应。5.原子结构基础知识。6.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7.化学键和晶体结构基础知识。8.化学平衡的含义和勒沙特列原理的运用。9.化学反应速率和平衡常数的计算。10.电离平衡和电离度。11.水的离子积和溶液的PH值。12.盐类的水解。1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

14.溶液中的离子共存问题。15.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小问题。16.电化学基本原理。17.元素化合物知识。18.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及其与分子组成间的关系。19.有机反应原理,有机物的相互转化关系和有机合成。20.生产、生活中的化学知识。21.化学实验基本操作和药品的存放。22.物质的制备、鉴别和提纯。23.综合实验。24.有关化学式和混合物组成的计算。25.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以上25点是中学化学的重点和难点,应分别以专题复习的形式逐一复习和练习,并进行系统的研究。

三、趣味性学习

趣味性学习也可以用于中学化学专题复习过程中。在此,以载人宇宙飞船中的能源问题为例。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面和相关科技新闻报道,明白“神舟九号”的能源是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无污染和高效能的新型能源,该电池是氢气做负极活性物质,氧气做负极活性物质,用KOH做电解质的代表性的燃料电池。

负极:2H2+4OH--4e=4H2O

正极:O2+2H2O+4e=4OH-

总反应:2H2+O2=2H2O

产物水经过处理成为宇航员的饮用水。学生可讨论交流原电池的原理和电极反应。可同时围绕H2和O2的获取方法,展开元素化合物知识、气体制备原理和装置等旧知识的反思。

四、查缺补漏

在专题复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点是查缺补漏。查漏的办法之一是使用练习题,即用做练习的方式来检查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如下面的元素推断题:

W、X、Y和Z都是周期表中前20号元素,已知:①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且能形成组成为WY的化合物;②Y和Z属同族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常见化合物;③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④W和X能形成组成为WX2的化合物;⑤X和Y不在同一周期,它们能形成组成为XY2的化合物。

请回答:

(1)W元素是钙;Z元素是氧。

(2)化合物WY和WX2化学式分别是CaS和CaC2。

(3)Y和Z形成的两种常见化合物的分子式是SO2和SO3。

(4)写出X和Z形成的一种气态化合物跟WZ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CaO=CaCO3。

在解答中,同学们最常出现的错误是,将W元素误推为镁,将Z元素误推为硫,由此造成全题的推断错误。究其原因,是学生对周期表中隐含的各种关系理解不到位,应用不熟练,对于“W的阳离子和Y的阴离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布”的隐含义“W在Z的下一周期”没有理解,同时没有抓住和用好“X和Z属同一周期元素,它们能形成两种气态化合物”的信息。显然,出现这种错误的学生没有很好地将题中各信息结合起来,也没有进行这种检验,使初期推断的失误延伸到了最后,形成了错误解答。

还有一种错误,在第一问正确推断出钙和氧元素后,在二、三、四问中出现其他错误,如将CaS答为CaO,将SO2、SO3答为CO、CO2,第四问的化学方程式写为CO+CaO=CO2+Ca,3NO2+CaO=Ca(NO3)2+NO,这些错误的出现,既有对题目信息理解不透,错误应用,也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和做题不够仔细造成元素对应出现错误的原因。

查找漏洞的另一个办法是使用错题记录本,这种方法查找漏洞往往效率很高,因为错题本上的题目是自己最可能存在问题的题目。如,有同学将下题列在了错题本中:

1mol过氧化钠与2 mol碳酸氢钠固体混合后,在密闭的容器中加热充分反应,排出气体物质后冷却,残留的固体物质是(A)

A.Na2CO3 B.Na2O2 Na2CO3

C.NaOH Na2CO3 D.Na2O2 NaOH Na2CO3

在查漏的再次练习中,该同学误选了B作为答案。分析该题,这是一道元素化合物知识和有关计算的考题,涉及到的反应式有:2NaHCO3=Na2CO3+CO2+H2O,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根据计量关系,可知2 molNaHCO3生成CO2和H2O各1mol,Na2O2只有1mol,故其恰好和CO2反应生成Na2CO3和O2,气体排出后,只剩余Na2CO3。同时,该题还可这样思考:由于题目要求已确定了Na2O2和Na2CO3的量,故此要根据反应特点,假设出反应的先后顺序能帮助我们快速解答,比如此题中我们看做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首先发生反应:2Na2O2+2H2O=4NaOH+O2后发生。这样看来,该同学还存在对这类题目的解题技巧的掌握问题。

查到了漏洞,就一定要设法弥补。对于纯粹的化学知识点,掌握不牢问题,同学一定要回到课本中去,将相关内容梳理清楚;对于解题技巧问题,多问一问教师或其他同学,搜索类似题目多加训练。

五、横向联系,纵向挖掘

专题复习的知识点要做到横向联系、纵向挖掘。以离子反应方程式为例,离子反应知识是一条贯穿高中化学始终的“动脉”,是重点也是难点,在高考题中经常出现。专题复习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综合考虑,才能全面有效:

1.离子反应及其实质、离子方程式及其意义。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步骤。

3.离子反应的发生条件及反应类型。

4.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注意事项。

5.离子能否大量共存的判断。

6.溶液中微粒浓度大小比较题例析。

本文不对上述六点详细叙述。一个有效的专题复习应把握要点,使知识形成网络。再加以适量的练习题,把课本读薄,再把课本读厚。

化学知识看起来似乎很容易学,但要真要掌握化学知识,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就比较困难。因此,在系统复习中一定要注意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而要解决这些困难关键还是要巩固双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作为教师,要掌握好引导的方向,要自己跳入书山题海,把最有价值的知识和题目找出来,还要加工成极具针对性和检测性的内容来训练学生。

参考文献:

[1]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张永久.关于化学高考复习的思考及应对策略[J].教学月刊:中学版,2009(8).

[3]王志中,李红杰.化学高考复习策略[J].科教文汇,2007(11).

上一篇:长沙XXX有限公司工会开展集体合同和工资集体协商要约书下一篇:小学数学期中复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