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室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2024-07-20

科室安全管理质量控制(共11篇)

1.科室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篇一

2013年科室质量控制计划

在院领导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学习和执行各项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内容如下:

一、科室全体人员严格按照“三好一满意”要求更好的服务于病人。

二、严格按照二甲复审标准组建科室,对于以往的不足要有持续改进,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完善对病人的康复治疗计划及康复初期、中期、末期评定。

四、严格遵守各级医师职责,严格要求医务人员遵守各项诊疗活动的操作规程。

五、严把医疗安全做到病人零投诉、医疗活动零差错。

六、落实好医疗安全核心制度如:首诊医师负责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病例讨论制度、值班及交班制度、医患沟通制度、医师查房制度、急危重病人抢救制度、三基医师查房制度。

七、严格遵守康复医学科消毒隔离制度。

八、对新招医务人员严格要求,学习医院各项规章制度,认真落实“三基三严”考核与管理。

九、利用科周会的时间,全科人员轮流进行业务讲座,对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分析,综合意见改进治疗方案。

全科各级医务人员要尽心尽力最终解决病人疾苦,让病人满意让医院放心,让社会满意。

2.科室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篇二

一、医疗科室成本核算指标

医疗保险的第三方付费方式与医院控制措施是紧密相连的, 在“总额预算、结构调整”下, 医院的绩效控制主要体现在鼓励提供成本低、效率好的卫生服务。

(1) 药品收入比例控制:药品费用在医院的收入比例中占较大份额, 控制药品收入比例成为控制医疗总费用的关键。还应加强临床医生的药物经济学培训, 帮助他们对特定疾病的治疗方案进行最佳药物筛选。

(2) 单病种费用控制、平均住院日控制:医疗保险费用总量控制必然导致单病种的费用控制和住院床日的控制。在科室成本核算中, 由于科室性质和科室病种相对集中, 对费用测算的结果将直接对处方中药品种类和数量起决定作用。同时医院应加强对按病种付费的考核工作, 引导医生合理检查、应病施治。

(3) 收入、支出预算控制:来自医疗保险的“总额”成为科室收入命脉。有限的“总额”资源预算分配成为科室收入和资源分配的监视器。对项目科室而言, 非项目科室的成本为不可控成本, 而且非项目科室的消耗高, 按受益原则分摊到项目科室的数量大, 不易被项目科室接受, 这就必须加强对非项目科室的支出预算与管理工作, 制定成本消耗控制措施。

二、医疗质量控制核心

医院作为卫生系统的主体之一, 面临着医疗市场和保险机构的压力, 特别是随着医院评审、保险控制以及信息公示制度的逐步开展, 患者和保险份额将逐渐走向“优值低价”的绩效取向, 医院必须出台各种优质低价的政策吸引患者和保险机构, 这样医院绩效成为政府、保险机构、患者和医院四者利益的结合点, 从而形成医院之间围绕竞争绩效的压力, 所以包括医院科室成本核算在内的医院改革目标都应围绕提高以“优值低价”为核心的绩效。

医院管理应追求长期稳定的高绩效, 如果科室只满足于眼前的经济节余水平, 而不以新服务、高质量、低成本迎接新的挑战, 就会随时有落伍甚至被淘汰的危险。1992年, Kaplan和Norton在《哈佛商业评论》中提出平衡计分法 (balanced scorecard, BSC) 的概念, 平衡记分法主要从财务指标、顾客、内部业务和创新与学习四个角度测评组织的业务活动, 以弥补单一的财务指标的缺陷, 而这些业务指标正是组织实现远景目标的驱动器。BSC在美国医院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最著名的是美国Duke儿童医院在1996年就应用BSC进行绩效管理后, 短期内使成本下降了12%, 平均住院天数下降了12%, 患者满意度上升了8%。

三、医疗科室成本核算的问题

(1) 诱导需求。临床科室除直接收入外, 还有从医技、药品和其他相关临床科室按贡献大小分得的间接收入。间接收入的大小也直接关系到临床科室利益, 这就导致了潜在诱导需求的恶化。

(2) 设备购置矛盾。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时, 往往只考虑到设备折旧, 甚至用加速折旧的方法, 但这仅仅是成本的回收, 并没有计算资本回报。这就使科室之间存在医院资金利用的矛盾, 而科室一旦拥有设备后, 往往因为设备成本高, 不愿进行设备更新, 并带来延期淘汰设备的隐患。

(3) 科研投入减少。科研投入资金往往数量大、时间长, 并且短期内不能得到回报, 甚至还有较大的风险。所以科室从自身利益出发, 不愿意投入资金, 通过减少科研投入来增加短期节余。

(4) 偷工减料导致的服务质量下降。对低值易耗品、卫生材料费等可控成本的控制是科室核算的核心环节之一, 往往导致科室行为可能由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即由不计成本的过度浪费到核算成本的偷工减料, 从而导致医疗服务质量的下降。

(5) 人员配置不足。从人均产出效益和节余分配的角度, 可能导致科室人员配置从以前超标到不足。

四、对策建议

(1) 医疗质量控制。加强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是为患者提供良好的医疗服务和就医环境的根本保障。与此相对应的是与质量保障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人员配置、设备技术等方面的保障方案的建立, 针对医院和科室性质的不同, 设立总量指标、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 对医院病死率、感染率、治愈率、生存率等予以评价。

(2) 科研投入控制。不论是基础还是临床科研, 最终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医院医疗服务水平的竞争力, 特别是在一些三级医院或教学医院, 其品牌的创立往往都与科研密切相关。在实行科室成本核算后, 由于基础科研需要长期和大量的资金投入, 并有较大的风险因素, 科室考虑短期利益, 可能不愿增加投入。对此, 在绩效控制时, 必须通过科室预算或从收支节余中提取一定比例用于科研, 对科室人均发表论文数量和质量以及人均获得成果数的指标考核, 也是考核科研投入成果的有效办法。

3.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篇三

【关键词】医院感染;质量控制管理;危险因素

当前随着我国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有创诊疗的增加以及化疗、放疗等手段的广泛普及,使医院感染有日益增加的趋势[1]。医院感染己经成为当今突出的公共卫生问题,给患者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必须引起极大的重视[2]。进行医院感染的发病因素分析,有助于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提高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从而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3]。本文具体调查了医院感染的发病因素,最后提出了相关质量控制管理对策,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

选择2010年8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患者600例,纳入标准:年龄18~80岁;知情同意。其中男313例,女287例;年龄最小19岁,最大78岁,平均年龄(45.34±4.34)岁。

1.2 调查内容

本文调查的内容涉及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入院日期、住院科室、出院日期、诊断方法、治疗方法、住院天数、入院时血液学检查情况;医院感染情况包括感染日期、感染部位、感染科室与预后情况等。

1.3 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判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或者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危险因素的单因素分析对比采用χ2分析,P<0.05代表差异显著。

2 结果

2.1 感染发生情况

经过调查,600例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50例,发病率为8.3%,其中普通外科22例,妇产科11例,心血管内科9例,其他科室8例。

2.2 发病因素分析

我们把调查的内容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与医院感染发病有明显相关性(P<0.05)。见表1。

3 討论

众所周知,在医院管理中,医院感染不但直接影响医疗的质量,而且与医院的生存和发展是息息相关的。不过随着医院感染管理的不断深化,其质量控制管理的内容与方法正逐步向制度化、法制化、规范化迈进[4]。本文经过调查,600例患者在院期间发生医院感染50例,发病率为8.3%,其中普通外科22例,妇产科11例,心血管内科9例,其他科室8例。我们把调查的内容纳入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的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与医院感染发病有明显相关性(P<0.05)。医院感染发生率相对比较高,主要原因是收治的综合重症患者比较多,很多均有严重的基础疾病,血糖比较高,年龄比较大,住院时间长,且救治过程中有各种侵入性医疗操作,都增加了患者的易感性[5]。具体来说,老龄、高血糖状态均可导致机体抵抗力与免疫力下降,是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内在因素,住院时间长等为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外在因素[6]。而普通外科患者术后使用抗生素已成为常规,这无疑是医院感染发生的促进因素。而且外科手术创面大,侵入性操作多等,也增加了术后医院感染的机会。

在感染的质量控制管理中,要保持病室内空气洁净和新鲜,提高患者机体防御能力;减少病室内人员流动,对重症老年患者经常拍背有利于痰的排出。要加强抗生素使用基本知识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约束机制,提高抗生素使用药敏实验的送检率,从而及时反馈,科室指导临床用药。强化医院环境监测,定期进行物表、空气环境监测,从而从总体上以预防和减少患者感染发病率[7-8]。

总之,我院医院感染的发病率比较高,多与年龄、住院天数、入院血糖水平有关,要积极加强感染质量控制管理。

参考文献

[1]伍南,徐秀华,吴安华,等.医院感染横断面研究报告[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1):1-3.

[2]吕莉.2010—2012年沈阳市某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与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4,30(4):515-516.

[3]胡必杰.我国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需要新思路[J].中华临床感染病杂志,2008,1(5):257-260.

[4]杨芳.医院感染控制中存在的护理管理问题及应对措施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4,16(4):88-89.

[5]赵明红.ISO质量管理体系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0):885-886.

[6]熊莉.护理管理在医院感染预防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5(2):81-83.

[7]代瑾.医院感染进入科学防控时代[J].中国医院院长,2007, 13(5):3-5.

4.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工作职责 篇四

1、在科主任的领导和院质控科的指导下负责本科室质量控制检查工作,每份终末病历由科主任和质控员负责质控达标。

2、对各种医疗文书的书写情况按规范进行检查(病历、处方、申请单、报告单、护理等),并做好质量检查记录。

3、对执行十二项核心制度情况进行检查。

4、对各项制度执行情况进行检查。

5、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及时报告科主任并提出改进意见。

6、定期分析本科室各阶段医疗质量动态总结归纳,对需改进的内容提出整改意见,协助科主任督促落实。

7、定期向院质控科反馈本科室质控工作进行情况,对违犯医疗规章制度及操作规程造成后果的事件,写出书面材料及时上报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

二、质量管理员职责

1、在科主任、护士长的领导下,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检查、评判和分析。相关科室质控员应负责本科室计量、仪器的使用,并保存其检验证复印件以备查。

2、临床质控重点内容是:科室各种医疗文件书写质量,用药及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协助科主任、护士长督促和落实医院质量控制方案,督促做好医疗活动环节的规范操作及各种诊疗方案的实施,并向科主任、护士长汇报科室质量管理各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3、应注意各种操作的规范性,报告单填写规范,各种仪器的标准校正,维护是否及时,性能是否正常。各科质控员对本科室质量控制检查建立规范登记,每季度进行一次质控小结,每年有一次总结。

4、质控员每季度向科室公布一次科室质量检查情况,向全科提出持续改进医疗质量的整改建议。督促检查医院关于提高医疗质量的整改意见及科室质控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5、向院质管科汇报科室质量管理运行情况及质控工作改进建议。

三、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议制度

1.医疗质量管理小组会每年召开2-3次会议,全面贯彻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研究总结工作。

2.会议由质量管理小组组长主持,全体委员参加。

3.会议讨论分析科室医疗质量现状,协调和解决有关医疗质量问题,防范、处理医疗事故方面的重大事项。定期向全院通报重大医疗、护理质量情况和处理决定。

四、医疗质量监督检查工作制度

1、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对本专业医疗质量进行检查。对本科医护人员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操作情况每月进行考核。做好事先控制,环节控制和终末控制,定期对本科的医疗护理质量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要求检查时严肃认真,按医疗、护理质量检查标准进行逐条逐项评价。

2、院级医疗质量检查小组每月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科室医护交叉质量检查,负责对全院各科室各专业进行质量检查。根据出现问题对所在科室提出整改建议,在下一期检查中督察整改是否落实。若科室对整改意见提出异议,则由医务科协调解决。

3、每月科主任查房对全科各专业医疗质量进行不定期监控。

4、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负责对出现有争议医疗问题进行分析和定性,并提出整改和惩罚意见交科主任安排解决。

五、医疗质量和安全教育制度

1、保证医疗安全是保证人民生命健康的重要措施,而医疗质量安全教育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所以必须加强医疗安全教育工作。

2、科主任、护师长负责对本科医护人员进行医疗安全教育工作。

3、通过定期召开科主任、护士长会议强调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性,通过专题讲座形式对全院医护人员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并通过检查、监督医疗规章制度、医疗规范执行情况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进行奖惩并通报,以强化医护人员医疗安全意识,做到警钟长鸣。

4、科主任、护士长利用科室召开会议、专题讲座等形式组织科室等形式组织科室人员学习法律法规、诊疗规范及医院下发的提高医疗质量的管理规定并要求大家遵照执行,提高医护人员的医护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术水平。

六、麻醉医疗质量控制方案

1、目的

通过科学的质量管理,不断优化医疗环境,建立正常严谨的工作秩序,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减少医疗差错,杜绝医疗事故,提高广大业务人员业务素质;促进医院医疗技术水平、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2、目标

通过医疗质量控制方案的推行,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建立明确的职责权限,相互监督与制约,相互协调与促进的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工作达到法制化、标准化、制度化,设施规范化,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使我院医疗质量达到二级甲等中医院水平。

3、健全质量管理及考核组织

1)成立科室考核管理组织和三级质量控制体系,设立医疗质量管理小组,科室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员组成科室质量控制小组;负责制定本专业的质量管理目标和考核标准,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关的工作制度及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各科结合本科业务工作实际制订诊疗护理常规和操作规范,并督促贯彻执行。对医疗、护理、医技、功能、教学科研、病案质量实行全面综合管理。

2)建立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对科室医、护监督考核,质控小组对本科医疗质量进行指导考核,形成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院质量检查考核小组,科室质控组三级质量管理考核体系。

3)建立病案管理小组、药品管理小组、感染管理小组、输血管理小组、医疗事故预防及管理小组,分别负责相关事务工作。

4、严格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

1)严格依法执业,建立准入制度,对人员、器械特别是植入性器械、新业务、新项目的准入管理,规范各类人员执业范围。

2)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操作规范,加强医疗环节管理,科主任、护士长及质控小组要认真负责,严把医疗质量关。

3)严格各项医疗、护理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重点对核心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执行。

5、健全感染管理制度

认真落实医疗垃圾的收集与销毁工作,核对传染病上报情况,检查各种感染管理工作,提出整改意见。

6、定期组织医务人员学习

学习医疗卫生法规,学习业务知识,抓好继续教育和人才培养工作,严抓“三基”“三严”强化训练,达到人人过关,将“三基”“三严”的作用贯彻到医疗业务和质量管理的始终。

7、建立缺陷管理制度

各个医疗环节严把质量关,科主任和护士长分别是科室医疗、护理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建立医务人员技术缺陷档案。各医技科室应严格标准,规范操作,操作人员是直接责任人。

七、麻醉医疗质量管理实施方案

1)严格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依法执业,各级各类人员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模范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加强对核心制度13条的落实和贯彻执行,积极完成医院下达的各项任务。

2)科主任和护士长是科室医疗质量和安全责任人,加强对科室的管理和全科人员的学习培训工作。

3)医疗文书应符合规范要求:加强“三基”训练,严格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下级医生书写病历上级医师及时修改和签名。

4)上级医师查房应有分析指导意见,能体现指导水平。上级医师应在查房病程记录后签字确认。

5)

一、二线医师值班运行体制可靠,抢救治疗记录完整及时,谈话记录及时,内容完整,必要时谈话记录应让患者或家属签名。危重病抢救成功率≥80%,医疗事故为零。

6)制定切实可行的突发医疗事件应急预案和抢救工作流程图,全科成员应熟悉掌握预案并按其执行。

7)科室急救设备及药品完好,定期检查清理及增补,确保随时使用。8)严格按《处方管理办法》执行,治疗方案合理安全,病程记录中应有治疗用药观察内容,分析意见。

9)尊重病人知情同意权和隐私权,履行告知义务,记录及签字齐全,有创检查及治疗有知情同意书,有患方意见及签字,要求操作规范,记录详实。10)严格按医保和新农合疗规定,因病情需要的自费药品和检查项目应告知患者并重复同意和签字。

5.科室质量与安全指标 篇五

一、综合目标

1、严格按照上级有关要求,规范医疗行为,以树名医、创名科、建名院为主线,圆满完成签定的目标管理相关任务。科室内要有计划、有措施、有监督、有落实。

2、科室必须在医院领导下开展工作,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及医院各项规章制度开展诊疗活动,持证上岗,依法执业。

3、科室应服从医院管理,无条件接受医院管理部门在医疗技术、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

4、医院实行统一收费,统一采购医疗设备、药品及耗材。科室不得私自收费、私自购进药品及耗材等。一经发现有违反者,医院将对科室及个人进行严肃处理,触犯法律者,将移交司法机关处理。

5、科室应积极参与医院组织的活动,随时参加危急重疑难病人的会诊及抢救等。在国家、政府及医院有重大活动及突发事件时,科室应配合医院积极参与并圆满完成任务。同时,科室有义务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维护医院整体形象。

6、政治、业务学习每周至少 1 次,要有 80%以上人数参加。

7、加强医院平安建设,确保医疗安全。

8、无利用工作之便与病人及家属交换条件(吃、拿、卡、要、收取红包)现象发生。

9、积极开展优质服务,尊重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切实做到无病人投诉。

10、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工作,无治安案件、刑事案件发生(赌博、酗酒、闹事、打架斗殴、参加邪教组织等),无物品被盗和火灾发生。无上访事件发生。

11、科室保持整洁,垃圾、污物按规定放置,工作环境干净整齐,卫生检查成绩优异。

12、完成医院下达的指令性、临时性工作任务(下乡、义诊、普查、劳动等)。

13、认真开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加强职工的思想教育活动,有学习内容,有记录。

14、遵守计划生育条例。计划生育率 100%,晚育率 100%,节育有效率 100%。

15、无出具伪证事件发生(医疗诊断证明、报销、单据、处方等)。

16、加强行业作风建设,纠风工作要常抓不懈,无收受红包、回扣、现金、吃请等现象。

17、加强医院医风建设和医院文化建设,出院患者对医疗服务回访满意度在95%以上。

二、责任目标

(一)医疗质量目标:

1、根据医院总体目标要求,制定出本科工作计划措施,年住院人数达标。

2、各类医疗文件正规书写合格率≥95%,甲级病历≥90%。

3、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治愈率≥90%。

4、择期手术前平均住院日≤3天,平均住院日≤12天。

5、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0%,入院病人三日确诊率≥95%,病床使用率85%,床位周转率为 25 次∕年。

6、处方合格率≥95%,麻醉处方合格率 100%,手术、麻醉、输血、特殊检查、特别治疗等患者告知率为 100%。

7、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比例≤35%,抗菌药物占药品收入比例≤ 30%基本药物使用比例≥65%。

8、年内医疗事故数为零,输血安全事故数为零,医疗感染爆发事件为零。

9、实行临床路径管理,完成医政科下达的工作任务。

10、有死亡必须有死亡病例讨论,查记录。死亡上报率100%。

11、三级医师查房率100%,病区医师查房每天不少于 2 次。

12、交接班记录完整,六大本记录达标,医嘱单书写规范。

13、医生谈话率达100%,病人或家属签字,危重病人要求一天一谈话。

14、发现传染病必须及时上报。

(二)业务及科研质量目标:

1、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全年不少于3篇。

2、医务人员“三基三严”理论考试合格率100%。

(三)护理质量目标:

1、护士实行首问负责制。

2、基础护理质量合格率≥95%。

3、护理技术操作合格率≥90%。

4、护理文件书写合格率≥95%。

5、急救物品、器械完好率100%。

6、常规消毒合格率达100%,院内感染控制达标。

7、健康教育覆盖率达100%,病人入出院回访满意率95%以上。

6.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 篇六

1.重点抓好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首诊负责制、医师三级负责制、死亡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工作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危重患者的抢救制度、危重病情报告访视制度、查对制度、值班与交班制度、新技术准入管理制度、医患沟通制度、无抽搐电休克治疗安全核查制度、病历书写管理制度、MECT术前访视、准入和登记、预约制度。

2.加强医疗质量关键环节的管理。

3.加强全员质量和安全教育,牢固树立质量和安全意识,提高全员质量管理与改进的意识和参与能力,严格执行医疗技术操作规范和常规。

4.加强全员培训,医务人员“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必须人人达标。

二、1.《病历书写规范》的再学习和再领会,《住院病历质

2.病历书写中的及时性和完整性,3.体检的全面性和准确性。

4.上级医生查房的及时性和记录内容的规范性。5.日常病程记录的及时性和完整性。包括上级医生的医疗指示、疑难危重病人的讨论记录、危重抢救病人的抢救记录、重要化验、特殊检查和病理结果的记录和分析,会诊记录、死亡记录和死亡讨论记录等。

6.治疗知情同意记录的规范性:包括住院病人72小时内知情同意谈话记录、特殊检查、治疗的知情同意谈话记录、7.治疗的合理性:特别是抗生素的使用、更改、停用有无记录和药物的不良反应有无报告和记录,处方〈包括精

8.归档病历是否及时上交,三、1.2.3.

4.病房管理情况:是否安静、整洁、舒适、安全。5.护理文书书写的规范性。6.急救药品、器械的管理。

7.医院感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能力。8.医院感染散发病历报告落实情况。9.清洁、消毒、灭菌执行情况。10.手卫生与自身防护落实。11.抗菌药物合理使用。

12.一次性无菌物品是否按规范使用。13.多重耐药菌的预防与控制。14.医疗废物的管理。

7.科室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篇七

关键词:供应室,灭菌包,质量

科室自备灭菌包是各科室根据自身需要自行制作、清洗、包装送至供应室代为灭菌的物品, 它包括各种敷料、器械等。由于各临床科室缺乏专业指导和监督, 自备灭菌包的质量管理成为医院感染管理的一个薄弱环节[1]。通过对科室自备灭菌包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并提出整改措施, 将整改前后进行对比, 获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收集我院通过抽查发现有质量问题的科室自备灭菌包。

1.2 方法

1.2.1 对出现有质量问题的科室自备灭菌包进行分类、统计 将自备灭菌包质量问题分为外包布不合格、容器不合格、指示卡或指示胶带不合格、外观不合格、包内物品不合格、包内敷料不合格等。各项指标不合格的标准分别为外包布不合格:包布有污渍、不洁、破损、穿孔, 新包布没有去浆, 旧包布没有一用一洗。容器不合格:表现为容器不清洁、生锈腐蚀, 筛孔关闭不灵活或没有筛孔, 使用铝制饭盒作为外包装。指示卡或指示胶带不合格:表现为用过的指示卡或指示胶带重复使用, 没有更换新的指示卡或指示胶带;指示卡或指示胶带已过期;指示卡没有放在灭菌包的中央位置等。外观不合格: 表现为标识不清;没有科室、品名;灭菌日期、失效日期填写不规范;无责任人签名;包裹太松太紧变形;体积超大超重超长。包内物品不合格:表现为器具不清洁、生锈、功能不全、不能高温灭菌的物品用于高温灭菌。包内敷料不合格:表现为内包布有污渍、不洁;包内敷料反复灭菌导致颜色变黄、韧度不够;布类物品潮湿等。

1.2.2 原因分析

1.2.2.1 节约为主, 忽视质量 临床科室都要进行成本核算, 本着节约的原则, 对于一些没有用完的敷料以及不合格的包布和容器, 舍不得丢弃, 从而对灭菌包的质量造成影响。

1.2.2.2 缺乏相关知识 长期以来, 护理人员在学校接触消毒灭菌知识较为缺乏, 工作后也多是接受有关临床专业的继续教育, 对供应室的相关知识掌握不够, 对清洗包装灭菌的质量标准不熟悉, 以为只要经过灭菌的物品就是合格的, 灭菌可以代替清洗等错误概念。

1.2.2.3 清洗条件和设备不完善 临床科室因缺乏相应物品制作、清洗、包装等设施, 导致自备灭菌包质量存在诸多问题。

1.2.2.4 供应室思想不重视、监管不够 一直以来, 供应室认为只需要负责本科室的清洗包装和灭菌质量, 对于临床科室自备的灭菌包不够重视, 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专人去监管自备灭菌包的质量, 使自备灭菌包的质量管理环节处于失控的状态[1]。

1.2.3 干预措施 从2005年开台对科室自备灭菌包质量问题采取干预措施。

1.2.3.1 建立严格的自备灭菌包检查制度 供应室工作人员要求树立高度责任心, 加强对自备灭菌包的监管, 在物品交接时, 认真检查其包装质量, 不合格者一律退回。对包装内的物品进行抽查, 发现有质量问题不予灭菌, 将发现的问题拍照留底, 并电话通知相关科室提出整改措施, 同时登记在册。

1.2.3.2 做好相关知识普及 通过制作流程指引和宣传卡片普及消毒灭菌知识, 定期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提出各科室自备灭菌包存在的问题, 详细讲解清洗、包装、灭菌各环节的质量要求, 将各种质量问题的相片进行展示, 以增加大家的感性认识。

1.2.3.3 逐步取消科室自备灭菌包, 统一由供应室处理 将外科、急诊科、五管科、妇产科的手术包由供应室统一回收处理, 因为供应室有规范的清洁、消毒、灭菌、送收循环系统, 使物品的清洗、包装、灭菌及运送质量得到保证[2], 能确保灭菌包的质量。

2 结果

2005年1月—2008年10月自备灭菌包质量不合格的数量逐年下降, 从2005年的241件下降为2008年的12件, 见表1。

3 结论

我院供应室于2005年开始对科室自备灭菌包质量问题采取干预措施, 干预后的质量问题每月平均发生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强制取消敷料重复灭菌和铝制饭盒作为灭菌容器后, 这类质量问题大大减少;干预后仍然存在的质量问题, 需要以后持续改进。

参考文献

[1]顾素梅.科室自备包包装质量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医药卫生, 2008, 24 (16) :2529.

8.科室安全管理质量控制 篇八

关键词:市政路桥;路桥施工;问题;对策

一、路桥施工质量管理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1、施工原材料问题

市政道路桥梁的质量控制问题,首先表现在原材料的质量问题。因为从统计的桥梁事故中可以看到,大多数桥梁事故并不是因为设计的不合理造成的,主要的原因一般表现为两个方面,分别是材料质量问题和超载现象。其中材料问题的表现形式也有两点,一是因为材料本身的质量不过关,二是施工方的偷工减料,导致材料无法满足桥梁承载力的需要,造成桥梁质量问题。施工方的不法行为一般是被巨大的利益所诱惑,所以不顾后果地降低材料的用量,甚至以次充好,不仅不能保证一定的安全系数,反而无法满足设计最大荷载对材料的承载力要求。

2、施工过程中应当重点关注的问题

2.1基层的平整度控制问题

在面层摊铺前,应当对表面的清洁度进行检查,确保基面在施工前不会存在浮料和杂质。假如有泥土存在,可以采用压力水进行冲洗,如果基层表面出现局部下封层脱落的现象,则应当在脱落处进行基层表面的清洗处理,再补洒透层沥青或者下封层沥青。在面层铺筑之前常会受到其他工序的影响,如果表层滴落的水泥形成硬渣要进行及时地清理,确保表层的平整度。在基层施工完毕之后,可以用麻袋进行养护,亦可以采用喷洒沥青乳液的方式进行保养封闭相关路段,防止车辆及行人对基层的破坏。

2.2面层施工质量控制问题

影响面层施工质量的因素较多,其中较常见的主要有材料质量问题、设计的达标性问题以及施工工艺的合理性问题。沥青是面层施工应用数量最多,使用较为频繁的施工材料,沥青质量的合格与否会对整个面层的施工能否顺利实现目标有着至关重用的影响。基层材料设计以及工艺的不合理也常常会导致面层横向裂缝较多。

2.3市政道路桥梁中的裂缝问题

桥梁裂缝或铺装层脱落的问题:桥梁裂缝不仅对市政道路桥梁的美观造成影响,同时对桥梁质量也有危害作用,甚至导致桥梁工程的坍塌,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桥梁铺装层脱落对承载力造成影响,对桥梁造成极大的安全隐患。

3、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

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指工程建筑本身的质量安全,也就是通过有效的管理使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质量达到合同以及法规的要求,并且判断工程的勘察、设计、施工等是否符合我国工程建设的标准以及是否能够在设计规定的年限内安全使用。二是指工程施工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尤其是现场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市政路桥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复杂性与多变性,施工现场的环境比较复杂,影响工程施工的因素有很多。风险是客观存在的,是人们无法完全消除的,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安全管理措施,来保证工程建筑的质量安全和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

二、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分析

1、市政路桥工程质量控制

1.1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路桥建设中往往要采用许多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在施工中合理的使用新技术可以加快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人员的工作量,因此,在施工中要大力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施工技术。然而新技术的使用不当也同样会造成相反的效果甚至酿成事故。因此,在引进新技术的同时,单位要注意对人员进行新技能培训,确保工作人员充分熟练的掌握新技术的操作方法和规范,防止出现人员操作和技术的脱节现象。企业在技术引进时难免要加大资金投入,但从长远来看技术给企业带来的的预期收益要远远大于其引进成本。

1.2加强施工人员、材料以及机械设备的质量控制

路桥工程中,人员、材料、设备都是容易引发工程质量问题的重要因素。因此,施工过程中应该做好对这三方面的质量管理工作。在人员方面应该加大技术培训与质量教育力度,定期组织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进行学习,全面提高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另外,还可以在制度方面对施工质量进行控制,明确施工质量责任制度,健全施工质量监管体系;在材料方面要把好采购关、进场关和使用关,保证路桥施工所使用的材料全部符合施工要求。在机械设备方面要做好平时的保管与维护工作,每次使用之前都进行认真的调试,避免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机械故障而影响工程质量。

1.3落实对工程质量的控制工作

施工质量与工程使用的安全性息息相关,对于施工质量的把控应该覆盖施工的各个环节。建设单位要建立监察机制,明确规定施工细则和交工标准,关注每一个细节的质量,并通过各种手段督促施工人员按照施工标准操作,确保施工操作质量,同时对施工中使用的原料要进行严格检查,符合标准后才能进场,其后还要不定期地进行质量抽查,复杂成分的原料可以送由专业质检机构进行检测。路桥的关键结构部位的设计和完工质量要尤其重视。

针对企业的工作人员,要定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从根源上提升施工的安全意识,将质量检测的知识普及到基层人员中去,让质量检测不再只是专业检查人员的专利,让每一个工作人员都参与到保障施工质量的队伍中去。

1.4加强路桥施工的检测工作

施工检测是对路桥施工技术、施工质量进行检验与评定的重要手段,也是路桥工程施工的最后一个环节。路桥工程施工检测通常可分为工程项目部的自检、驻地监理工程师的抽检以及监理部门的抽检等。其中自检的重要性最容易被忽视,也是导致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因此,路桥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做好自检工作,根据规范要求进行多频率、多角度的自检。对于自检不合格的工程,施工管理人员应该积极组织人员进行分析,并找出技术原因与补救措施,以便保证整体工程的质量。

2、市政路桥工程安全管理

为了全面落实企业安全目标责任制度,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系列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严格要求工作人员持证上岗,并定期进行设备的安全鉴定,将劳动防护用品的发放使用作为重点内容进行专项整治,实行奖惩制度,才能够加强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

2.1健全和完善安全生产管理网络

安全管理需要贯穿市政路桥工程施工的整个过程,从企业总部到各个项目部,都应该设置安全管理部门或机构,并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企业还要加大培训力度,不断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以及管理水平。同时要进一步加大安全生产的资金投入,对资金的使用进行记录,确保投入与使用到位。

2.2落实制度与资源到位,开创安全生产管理的新局面

施工企业要不断加强制度落实,加大检查力度,对落实情况进行反馈,出现问题的要及时进行调整,为安全生产保驾护航。要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培训与安全教育,使其覆盖到全员并具有针对性,努力使各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有计划、有部署、有落实、有检查、有考核,以科学的方法识别、判断危险源并制定紧急预案与管理方案进行相应的演习,全面提高工作人员应对紧急情况的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市政道路工程施工是一项系统性较强的工程,应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而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施工质量和安全管理会直接影响到工程进度、投資效益和工程质量。因此作为管理人员应与时俱进,结合实际工作经验积极地探索出新的管理思路,通过对施工现场的监督和管理使市政道路工程的效益、进度和质量得到显著地提高。

参考文献:

[1]王英,曹帅祥。浅析市政道路工程深基坑支护的施工管理。[J]中华名居(下旬刊)2013(07).

9.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计划 篇九

科主任、护士长继续抓好质量管理工作,落实各项规章制度。每月召开质量管理委员会会议、病历质控小组会议、院感小组会议,护理管理小组会议,医疗安全小组会议等,规范管理、规范医疗行为。使我科每个工作岗位都能努力工作,以提高医疗技术水平,促进科室持续发展。

二、明确科室医疗、主要工作指标,努力完成

1、病床使用率≥92%

2、平均住院日≤14天

3、入院三日确诊率≥90%

4、术前平均住院日≤3

5、入出院诊断符合率≥95%

6、住院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85%

7、手术前后诊断符合率≥90%

8、临床与病理诊断符合率≥90%

9、三基考核合格率=100%(80/100分)

10、门诊病历书写合格率≥90%(90/100分分以上)

11、甲级病案率≥90%,无丙级病历

12、医疗设备,仪器完好率≥90%

13、急救仪器,药物完好率=100%

14、抗菌素使用范围<60%,DDD<40%,药敏>80%,抗菌素限制使用率<50%

15、手术300台

三、完善科室医疗质量考评工作,实施规范化的质量管理,制定考评标准,每月由质控员进行检查,做好总结反馈工作。

1、参照三级医院评审标准及三好一满意的评审标准,对科室的每月工作情况,认真评分,结果与奖金挂钩。

2、健全、落实各种医疗制度,要求各种制度执行记录规范,项目齐全。医疗组严格执行三级查房制度,入院48小时内主治医师查房,一周内主任查房,术前,术后上级医师查房,重病人随时请上级医师查房,病重自动出院请上级查房,重病人值班医师查房后作好病程记录。

加强知情谈话制度管理,非手术病人入院内72小时谈话,手术前、中、后谈话,植入谈话,危重时随时谈,特殊诊疗操作、治疗、用药谈话,输血同意谈话,麻醉前同意谈话;严格执行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手术审批及手术权限制度、交XX制度等。各科每月召开会议,对存在问题分析,整改,持续改进。

四、认真做好医疗文书书写管理工作

1、强化病历书写者自我检查、科室病历质量小组(相关质控人员)监控。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环节及终末病历质量检查,培养每个质控员的病历质量意识,加深检查者的感性认知,将检查结果及时传达到自己科内,避免同样错误发生,使被检查者引起重视,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意见,实时改时,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抓好病历质量的评价、实施奖惩结合制度

科室病历质控员每月对病区进行终末病历质量检查,检查存在问题及乙级、丙级病历上报质控办。相关科室的质控人员需及时上报检查结果,如连续不上报的则扣科室当月一定的

考核总分,与科室奖金挂钩。促使大家重视并互相督促,避免和减少病历缺陷发生率,达到提高病历质量的目的。

3、落实病历检查制度,突出重点

每月检查重点安排如下:

1月份:手术安全核查制度,麻醉实施前,手术开始前,离开手术室前核查,准备切开皮肤前的核查,规范书写手术安全核查书。

2月份:“危急值”报告登记,护理人员及时报告医师,医师及时处理并记录,

3月份:对住院>30天的患者,做大查房重点,核查有无评价记录。对缩短平均住院日的各瓶颈环节等候时间的措施进行逐一核查,落实各项措施。

10.手术科室质量与安全培训记录 篇十

培训时间:

培训地点: 主讲人: 培训对象:

培训主题:用“质量追踪法”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培训内容:

在医疗行为的全过程中,医疗风险无处不在。医务人员、患者、医院管理人员、患者家属、涉及医疗行为的各类人员都可能成为医疗风险的责任人或受害者。为了避免医疗风险的发生,提高医疗质量,减少医疗纠纷,改善医院管理,特制订我院医疗风险管理规定。

一、指导原则

医务人员是医疗风险防范的重要责任人,要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具有预见性,注意发现医疗流程管理中的漏洞和缺陷,关注高风险环节,力求控制。对于不可控风险,要权衡利弊,降低风险。难以避免的风险,一定要向患者交代清楚,征得患者同意后方可实施。

二、医疗风险管理制度

1、院长是全院医疗风险管理工作的第一责任者,主管院长承担主管业务的风险管理责任,各科室主任承担所属科室的医疗风险管理责任。

2、医院各科室员工均有权,也有义务提出全院、科室和岗位工作中的各种医疗风险隐患,规避、控制、上报风险,提出改进措施,保证医疗工作的安全和质量。

3、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负责医疗风险管理工作,通过院科两级管理,定期对医疗风险现状调查、选题、设立目标、原因分析、制定对策、组织实施、效果检查和持续改进措施八大步骤开展日常风险管理工作。

4、院科两级各质量与安全管理组织认真开展医疗风险管理专项整治活动,每月结合实际工作,对风险因素从发生概率及导致后果的严重性方面进行讨论、分析,并记录在案。

5、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进行现有的操作规章、流程指南的学习,避免可预测的医疗风险。

6、科级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月一次或一旦发现新的医疗风险因素,即时召开专题会,查找、研讨、分析并寻找有效解决方法。各科可自行解决者自行解决,若需医院协调,则上报至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务科(病房科室)。在每月活动中,查找出的风险、隐患,科内首先提出处理意见,并在科内或病区内尽可能广泛地征求员工的意见,选择最优方案落实,并将所采取的措施通报科内。

7、院长每半年对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季度对科级质量与安全小组活动记录进行检查,并以询问方式了解科室员工对所记录的已施行的改进措施的知晓情况。检查各种管理措施的落实情况,对其有效性、实际性及便捷性进行评估。对于不完善的措施进一步进行分析、整改,直至完善。协助科内进行医疗风险管理工作,及时将有关情况上报医院,对科内提出问题或意见24小时内给予答复。

8、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半年对检查结果进行汇总、整理、分析,上报分管院长,年终将全年情况进行汇总、分析,提出下一年度的医疗风险管理重点并制定年度工作方案。

三、医疗风险预警标准(以下情况应当预警)

1、危重病人抢救及高风险手术病人。

2、急、重、危病人应做特殊检查和处理的,转诊病人具有一定风险的。

3、麻醉、输血、输液、药物使用异常反应的。

4、界于多学科之间、又一时难以确诊的重症患者,在执行首诊负责制后,存在一定风险的。

5、对于自知或他人的提示下,有违反规章或操作规程,可能发生医疗风险的。

6、对诊疗效果不满意,可能引起医疗争议的院内感染以及对操作较复杂,有可能发生严重并发症或并发症发生率较高以及治疗效果难以准确判断的。

7、对相关检查不健全,各项指征与相关检查不一致、报告单不准确、可能带来不良后果的。

8、对新技术、新开展的诊疗项目以及临床实验性治疗,在做好技术保障的前提下,仍可能存在医疗风险的。

9、对一次性用品、血液、血液制品、药品材料、仪器设备使用前和使用中发现存在隐患的。

10、因玩忽职守、无故拖延急诊、会诊及抢救或因操作失当(粗暴),不负责任,擅自做主,可能造成风险的。

11、对患方认为服务态度不好,使用刺激性语言或不恰当解释病情等引发激烈争议的。

四、医疗风险识别方法

(一)医疗风险分类

1、管理风险

①诊疗衔接管理制度不完善。如病人术中并发症无应对措施或相应专家会诊,职能不清;专家停诊未通知门诊挂号室对外公示等。②执行新政策法规不熟悉,门诊医生不够熟悉地方相关法规政策,如医保、公费医疗报销范围,开药天数。③开展新技术(项目)风险。

2、诊疗风险

诊疗风险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①错误诊断②延误诊断③遗漏诊断④颠倒主次诊断⑤以症状体征代替诊断或不写诊断。

3、检查治疗风险

①选择的治疗方案或药物种类、剂量、用法失误。(致治疗失败或肝、肾、造血功能损害、心律失常、胃肠道反应等)

②手术,各种穿刺损伤及并发症。(出血、感染、气胸,心包填塞等)③输液反应。(热原反应、配伍禁忌、液体污染、滴速过快、药物反应)④过敏反应。(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等)

⑤滥施辅助检查。(不必要、昂贵、重复的仪器检查不能报销或引发不满,孕妇行X线检查等)

4、医护人员自身风险 ①超常门诊量。

②三级检诊少。门诊普遍存在三级检诊不落实,业务工作缺乏上级医生把关。

③助理医师或未经授权医师承担高风险手术治疗或放射、心电图、超声检查操作及出报告。

④知识更新。门诊医护人员一人一个椅位工作点,不能及时参加院内业务学习、医学继续教育不落实,知识老化。

⑤人身安全保障。有的病人、家属、陪护及酗酒者掏刀子、摔椅子、砸砖头。

(二)规避风险的措施

1、增强风险意识,立足防范为主

①岗位培训及安全教育。所有医务人员无论职务高低、年龄大小均需进行带教并经考核合格后上岗。

②落实医患沟通制度。强调“四种情况四说清”,即特殊病人、特殊病情、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情况下特别要交代清楚病情、病程、药物治疗影响及预后。

③会诊及转科诊治制度。凡三次门诊不能确诊者转门诊办公室联系会诊,凡住院患者有疑问需转科、转院治疗需向医务科上报。④医疗文件书写规定。要求内容详实,字迹清楚、书写及时、保 存证据。凡手术、特殊治疗均需签署知情同意书,外带药品输液均需签字留底封存。

2、监控环节质量,侧重风险点

①风险监控组织完整。由各科主任、护士长、医生、护士组成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②坚持风险点跟班。诊疗重点在疾病的诊断、治疗、手术、输液、过敏试验及预防接种。

③及时处理纠纷。对病人不满及投诉,迅速作出反应,及时协调处理,常可免除诉讼并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④ 急救药品齐备,人员设备在位,状态良好

(三)环节质量监控。抽查病历,注意应用医院管理部门考评结果和调查数据以弥补监控人力不足。

五、医疗风险预警程序

对于可能发生的一般医疗风险,由科内医疗风险管理人员、科主任预先收集信息,对可能发生的较高医疗风险,科内医疗风险管理人员、科主任通过书面或电话报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务科(病房科室)备案,必要时报主管院长。

对因医疗风险可能发生的医疗纠纷,相关科室及时报门诊办公室(门诊科室)或医务科(病房科室)。

六、医疗风险预警响应

对于可能发生的风险,科内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必须给予足够重视,适时做出适当的评估。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分析,确定可能发生风险的程度,并适时发生预警信号。

七、医疗风险预警处理

11.交通安全设施的质量控制 篇十一

摘要:本文分析了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与应用,对其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做了阐述,供大家参考。

关键词:安全设施 隔离栅栏 防撞护栏 质量控制

0 引言

随着高速公路建设飞速发展,交通安全设施的重要性、迫切性、全面性显得更为突出,交通安全设施的设置是现代化、设施化、规范化的交通所必需的,因而得到各级建设单位的高度重视。下面就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情况谈一谈交通安全设施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

1 高速公路交通安全设施设置与应用

1.1 隔离栅栏

1.1.1 隔离栅栏设置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沿线实行全封闭,以防止行人、牲畜、非机动车辆等闯人公路及非法侵占公路用地,确保行车安全,排除横向干扰,充分发挥高速公路效能。

1.1.2 隔离栅形式的选择 可根据隔离封闭的功能要求,经济能力,美观要求及与公路周围景观的协调性,公路所在地区的气候条件,大气腐蚀严重程度等因素,在充分比较后确定。我省高速公路采用过ZQ金属刺网与钢板网配合使用进行封闭,但较多采用的是刺线网与ZSH装饰网涂塑,外表美观、整洁、悦目,设置在管理所、收费站、服务区等场区的周围及居民住宅较密的区段,能与所设置的景观协调一致,效果极佳。刺线网设置于其它野外路段,刺线网立柱采用混凝土立柱,它具有牢固性、稳定性好、强度高、耐腐蚀性好、使用年限长、适合于各类地形等特点,并且在外观上较为醒目,起到了抑制行人进入公路的作用。

1.2 防撞护栏

1.2.1 防撞护栏设置的重要性 高速公路的投入使用,为现代人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车辆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行驶,可快捷、舒适地抵达目的地,但高速公路又会给车辆和乘客带来危险性的增加,因此防撞护栏的设置显得格外重要。高速公路对防撞护栏具有如下要求:防止高速行驶的车辆在失控的情况下越出路外和防止冲撞对向行驶车辆,并具有行车诱导效果。

1.2.2 防撞护栏的选择 高速公路防护栏形式较多,如波形梁护栏、缆索护栏、混凝土防撞墙等,护栏形式的选择,应针对每条高速公路的具体情况,充分比较各种护栏的性能,结合经济合理、安全可靠、美观大方等要求来进行。每种护栏有其本身的特点和适用条件。从总体上看,波形梁护栏有更大的适用性,并且波形梁护栏从受力角度看属于弹性连续粱,它刚柔相兼具有较强的吸收碰撞能量的能力,同时具有良好的导向能力,损坏处易更换。波形梁护栏趋向国际化、标准化,备受国内外高速公路所青睐,在实际应用中得到普遍推广。我省高速公路一直采用波形梁护栏与桥上防撞墙作为主要防护设施,护栏板尺寸为310mm、3mm、4230mm,波纹高86mm,钢护栏受到碰碰撞后,波纹伸展吸收能量,减缓冲撞。钢立柱和护栏板均采用渗铝防腐,提高了防撞护栏的防腐能力及耐久性能。

1.3 中分带活动护栏 活动护栏是在中分带开口处,为方便特种车辆,如:急救车、交通事故处理车在紧急情况下,临时开启放行的设施;公路一侧因事故关闭时,作为疏导交通的临时开口。沈山高速公路采用钢管插入式活动护栏,每节2m,每处开口设16节,这种活动护栏容易拆装,开放灵活,并具有一定的隔离防撞能力。

1.4 防眩设施 防眩设施主要设置于道路中央分隔带上,防止对向行驶车辆前照灯夜间眩目。沈山高速公路国际段采用尺寸为800mm、150mm、1mm的铝合金板,涂装绿色,设置于大于50m的桥上中分带的波形梁护栏上,防眩高度1610mm,布设间距0.5m,每6m为一组,组间相互独立。同时,在宽3m的中分带上种植灌木,配合防眩板达到防眩目的,也美化了公路环境,克服了在高速公路行车的单调性。防眩板对风阻挡小,不易引起积雪,美观经济和对驾驶员心理影响小等特点,备受国内外公路界欢迎。

1.5 路边线轮廓标 车辆夜间行驶,可视距离较短,安全度降低,当车辆高速行驶的时候,夜间引导车辆行驶变得迫切需要了,路边线轮廓标的作用是指示道路的方向、车行道边界,夜间诱导警告司机,对高速公路上车辆的夜间行驶提供了安全性。路边线轮廓标的设置,将道路标线、防撞护栏、防撞墙等有机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的效用,使经济效益最佳。近几年,我省高速公路利用防撞护栏立柱和防撞墙设置附着式轮廓标,在挖方段设置立柱式轮廓标。护栏型附着式轮廓标,固定于护栏凹槽内立柱连螺栓上,这既可避免占用空间又可避免设置在较低处,反光效果不佳,而且节省造价。防撞墙型附着式轮廓标的设置使得道路线形在空间充分显示出来,起到了良好的诱导效果。

2 安全设施现场质量的控制

2.1 防撞护栏 国内高速公路广泛采用的是波形梁护栏。是利用土基、立柱、横梁的变形来吸收能量,并迫使失控车辆改变方向,恢复到正常的行驶,防止车辆冲出路面或穿越中央分隔带,以保护车辆和乘客,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防撞护栏施工的流程为:放样一安装立柱一安装防阻块、端头和顶帽一安装波形梁一调整线形。

2.2 隔离栅 在高等级公路上,为了防止与公路无关的人和动物进入,保证车辆高速行驶的安全,防止非法占用土地等,而设置禁人隔离栅。隔离栅最常见的问题是由于隔离栅强度较差而时有被盗,不仅给管理者造成经济上的损失,而且给安全行车带来不利影响,必须加强现场的装质量。①严格按照设计图进行施工放样,先从路两侧的边沟向外定出中心线,保证公路用地范围的准确性,然后再在中心线上定出立柱位置,并在每个桩位作出标志。②在放样和定位工作完成的基础上,根据设计图的要求开始挖坑,平面尺寸和深度不能小于设计要求,坑底要清理于净。③连接网片,先在地面将网片用连接螺栓连接起来。连接完后按照每个基坑的位置竖立起来,并用临时支架(如毛竹)进行支撑,根据设计图和现场地形进行调整,确保线形的平顺美观。④隔离栅的线形经监理检查合格后,即可向坑内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0%以上时方可拆除临时支撑,并拧紧螺栓。⑤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标号的80%以上后,每7片网设置一个斜撑,斜撑基础的尺寸和混凝土标号须符合设计要求。

2.3 标志 交通标志在整个交通安全设施中起着重要作用,它就象一座无声的广播电台,24h为道路使用者提供明确、及时和足够的信息,引导和组织交通流,交通标志直接关系到交通运行状况和道路使用者对道路的认识与理解。①严格按照设计图的要求进行标志基础的放样,保证标志的里程位置和净高符合设计要求。②标志基础的几何尺寸及埋深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保证标志基础的稳定。待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以上时,方可进行标志的安装。③为了确保标志板面的平整度,监理必须严格控制标志背面的加固,增强标志结构的整体性。④在标志的安装过程中,要精确控制标志安装基准面的平行度与垂直度,这样才能为标志安装后的合格提供必需的技术保证。

2.4 标线 交通标线对车流的渠化、分道行驶及导流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有着美化道路的效果,因此标线涂划工程必须确保线形流畅,并与道路线形相一致,保证良好的昼夜视线诱导作用,同时还需做到标线几何尺寸规范,与路面有足够的附着力。

3 结束语

上一篇:初一数学平行线测试题下一篇:作文《我眼中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