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2024-10-10

《论语心得》读书笔记(通用10篇)

1.《论语心得》读书笔记 篇一

在书中看到这样一个苏轼与佛印交往的故事:苏轼是一个大才子,而佛印是一高僧,俩人经常在一起参�R,打坐。有一天俩人又在一起打坐。苏轼问:你看我像什么佛印答:我看你像尊佛。苏轼听后大笑,说:“我看你像摊牛粪。”表面上,似乎佛印又吃了亏。回到家,苏小妹对苏轼说:“参�R的人最讲究是见心见性,你心中有眼中就有。佛印说你像尊佛,说明他心中有尊佛,而你说佛印像牛粪,想想你心中有什么吧!”

其实,我们想想,为什么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上,有些人活得欢欣而温暖,有些人却整天指责抱怨呢我想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两人的心态不同。平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往往会因为有成绩差的学生而抱怨:为什么我这么倒霉,遇上这么一个学生,班级因为有了她平均分低了好多……如果换一种心态,正是因为她学习有困难,所以才更需要我去帮助她,如果每个人都很聪明,还用得上我吗她的进步更能体现我的价值。这样的话,也许每天抱怨会少一些,欣慰会多一点,心情也就好一些,似乎更能过上快乐的生活。

生活中会有许多不如意甚至不合理,也许凭我们个人的力量无法改变,但我们却可以改变自己的心情和态度。我想:遇上开心的事,就尽情享受,与人分享,因为你的快乐也会让别人快乐;遇上难过的事,一时的悲伤难过人之常情,但长时间沉迷于此,你的生活质量就会大大下降。希望大家都能在有限的生命里快乐地生活!

2.寒暑假读书笔记论语心得 篇二

一本厚重而不厚实的泛着油墨气息的千古华章在眼前展开,翻开《论语》,零零星星的闪动着光辉,那是千年前岁月敲击的痕迹。遥想千年前战火纷飞的神州,他乘着木车在激荡的土地上一步步盖筑着儒家的理论,用言与行磊成屏障,以防止社会的混浊黑暗侵袭人民的心灵。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代表著作之一,它是由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而成,主要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论。以语录体对话文体记叙了孔子及其教弟子的人生痕迹。仅二十篇便概括了春秋末年的那批孜孜学者的智慧,辛酸追求与理想。《论语》涉及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我看来,我认为《论语》主要涉及了做人的道理,学习和教育的道理,为政之理,礼的道理。其中的语录所蕴含的哲理对于当代的我们也是有着深远的意义。于丹出了一本书就叫《论语心得》,以此为题,我也想借以下几条来表达一下自己读后的感受。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这几条则是在告诉我们该怎么学习,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将来可能会当上老师的人,要对下一代负责,更要对自己负责,不断充实自己,想跟的上时代真的是要活到老,学到老。

不计其数的课程和考试,如果没有好的学习方法,我们可能随时会半途而废。孔子告诉我们,学习和思考要相结合,如今的大学生,有多少人已经沦为学习的机器,只会死读书,不会灵活运用。复习,也是令人头痛的问题,一到期末,图书馆人满为患,大多数人为了分数苦苦挣扎,却忘了学习的初衷,复习已经完全沦为了背书。正如论语所说,复习,一方面为了巩固知识,一方面是为了领悟新知识,这样,我们便是在学习,而不是完成任务。学习之路总会遇到很多的问题,我们也要懂得向别人问问题,不要闷在心里。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使是比自己小的人,也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我们,可能不会像他们一样对着自己的想法那样执着,有些东西,正在我们毫无察觉的情况下一点一点的流失,有时候执着也是必要的。

“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 做官有余力时就去学习,学习能够游刃有余时就去做官。古代的思想放到现在就是在告诉我们学习和工作的关系。大学里很多同学想必都因为处理不好学习和工作的关系而苦恼过吧,正如这句话所说,我们也不必一定要学习和工作两样同时进行,觉得自己在做好一件事时有精力去做另外一件时,那就去做好了,也不要抱着一心不能二用的想法,凡事量力而行。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说话做事都有把握;四十岁,不致迷惑;五十岁,得知天命;六十岁,一听别人言语,便可以分别真假,判明是非;到了七十岁,便随心所欲,任何念头都不会越出规矩。这一条旨在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年龄段,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的思想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步成熟,见解也更加完善。不说要做到和孔子一模一样,也至少是要有一个目标,给自己的人生一个明确的定位,如此,才能在老年时能够“随心所欲”。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是在告诉我们凡事得有个度,不能过分,这样凡事才能到达一个不错的境地。子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是在告诉我们不要老是沉溺于过去,久久不能自拔,而要把握现在,为将来而做准备。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是在告诉我们只有文采和质朴配合恰当才称得上是君子。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是在告诉我们要把学习当做一件快乐的事,这样才能达到一种至高境界。

当然,读及《论语》,我不得不说凡事都有正反面。《论语》中关于礼的说法,我却不敢苟同;森严的等级观,我也是不能赞同的。“八栯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孔子太过于追求周朝的礼乐制度,却没有看到春秋取代周其实是历史的进步。这也启示了我们不要偏听偏信,不要固执己见,在变换中认清形势,把握时代的潮流。作为历史的推动者之一。“克己复礼”的时代早已一去不复返,又何必执着于固有的辉煌,而看不到明天的太阳呢?因此,我们在看论语是亦不可一味听信,要懂得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读《论语》,有感动的、有佩服的、有向往的、有沮丧的;《论语》在人类生活中的各个方面都给予我们很多的指导。它过去影响着我,现在影响着我,未来,它势必会影响着我。它是常伴我一生的明灯将始终照亮我的征途。

3.论语感悟 《论语》读书笔记 篇三

说实在话,读完了这本书,我没有感觉自己有多大的飞跃。因为我第一遍读的时候,很多的时间都花在“校准字音,弄懂字面意思”的上。尽管如此,我还是简单的谈谈我自己一点儿小小“得”吧!

第一,增长知识。比如“周朝的六艺教育”,以前听过“六艺”,但不知道具体是什么,读了论语之后就明白了为何说,“礼射观人品”等等。又比如,“登堂入室”我以前只是认为“堂”就是前屋,“室”就是内室。读了论语里面——“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才明白,原来登堂入室是圣人教育步步引进,由浅入深的教学层次,他们分为入门,上阶,登堂,入室。像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我在这里就不一一说了。

第二,了解历史。《论语》佐证了春秋时期一个阶段里的历史真实。《论语》记载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里面很大篇幅记载了孔子的言论、行为,透过这些可以看到春秋时期的孔子所处的历史环境、所经历的历史事件。尽管很大部分内容是孔子和弟子们的问答,有的是与诸侯国君、卿大夫或其他人士的问答,也有孔子弟子的一些言论,但这些足够让我们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和人文环境。

第三,汲取智慧。比如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第四,有感于“仁”。有人宣称半部论语治天下,孔子在这部书中,主要是宣扬“仁”。“仁”是孔子的思想核心,在《论语》中有处于重要位置。简要分析一下孔子关于“仁”的思想。

例如“仁者爱人”的思想我们都很熟悉,短短四个字,我想其中至少包含了三层意思:其一,要做仁者,就应当学会关爱别人;其二,作为仁者,就要有相应的高尚品质,爱人就是最好的表现;其三,爱人,可以理解为友好的与周围的共处,这四个字无疑又是在教我们交友的方法。“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益友如纯良的美酒,愈品愈浓,和这样的人交往,可以提高自身的修养品德,去除内心的杂念,“良师益友”这个道理大家都是明白的,和品德高尚的人交往会丰富自己的思想境界。此外,孔子认为能做到恭敬、宽容、诚信、聪敏、慈惠这五种品德的人也就可以称得上是仁者了。

《论语》这样一部“大部头”的书,初读一遍,不知道自己是否算是“入门”,“上阶”?

4.《论语》读书笔记——邹莲 篇四

———邹莲

读书笔记

关于孝道

孔子的志向:“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民间:百善孝为先,孝论心不论迹。

孔子:行孝道不仅需使父母衣食无忧而且还要发自内心地尊敬他们,对他们和颜悦色。孝敬,孝为行,敬为心。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一种本能,这种爱来的如此直觉,如此浓烈。孩子对父母的爱是一种美德,这种爱却来得那么牵强。

孔子:父母给予孩子三年之爱,孩子则要为父母守三年之丧。

孔子: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几,婉转,轻微。劳,担忧)。

民间:孝顺,孝顺,顺者为孝。

司马谈:所谓孝,始于事亲,接着是事君,最后必能使自己扬名后世。扬名后世,以显父母,此孝之大者也。

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子曰:“出则事公卿,入则事父兄,丧事不敢不勉,何有于我哉?” 何为孝顺?孔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不要批评孩子,在他的心里种下自信的种子吧。铭记“罗斯福与树苗”的故事。

《论语》:“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 在这个世界上,又一个至深的悲怆叫做“子欲养而亲不在。”铭记此痛,不要等到那一天才忍不住捶胸顿足,涕泗滂沱,追悔莫及。

关于智慧

何为智慧?智慧是一种思维方式。真正的智慧有一个重要标准,那就是当你面对人心的时候,你拥有一个什么样的判断力。在一个充满迷茫的世界里,真正深沉的智慧就是我们能够冷静下来,面对每一个人以及他背后的故事,能够顺着他心灵上每一条隐秘的纹路走近他内心深处的那些欢喜和忧伤,那些心灵的欲望。简单地说,智慧就是知人。(于丹)

知人以后又做什么呢?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所

谓“直者”即正直的、贤达的、善良的、有才能的人。)

知人的目的在于,别人能不能从跟你的交往中看到人性中的温暖、善良,看到你对他的体谅、包容,从而让他美好的一面更多地表现出来。

怎样才能做到知人?怎样去看一个人呢?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廋:藏匿)评价一个人,要看他做事的动机、做事的经过,还要看他做完事情后心里是不是安顿了。我们不能在静止的一点上考察一个人的言与行,不能断章取义地说谁说什么话,所以他是什么人,不仅要听其言,还要观其行,而观其行不单单在于看结果,而在于一个动态的过程。

子曰:“人之过也,各于其党。”人的过错是可以归类的。

子曰:“观过,斯知仁矣。”看一个人的过错就知道他是不是一个仁义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讲,我们在这个世界上做的很多善事差不多都是相同的。比如,扶老携幼,实行一些忠信之道,其实很多的社会基本价值是趋同的,但人的过错却千奇百怪,不一而足,在人的过错里最见人心。(于丹)

每个人,他的此刻都带着他以往的价值观和以往的生活坐标,他能感觉得到的是跟他自己心理上的参照。所以,我们观察到的人可能和客观实际中的人有所不同。

孔子会用什么样的人呢?子曰:“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惧并不是胆小、懦弱的表现,而是负责任、把事情真正地当回事儿的表现,惧在这里可以理解为敬畏。如果一个人临事丝毫不惧,那么这个人

从心底里就根本没把这件重要的事情当回事,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说白了这个人是个二百五,压根儿不靠谱。

铭记“富孀聘司机”的故事。大智慧和小智慧的区别,有时候只是彰显在一种态度上。

知人后如何用人?子曰:“君子不可小知,而可大受也;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天生我材必有用,所谓废物就是摆错了地方的财富。

铭记故事“玻璃瓶里的苍蝇和蜜蜂”,好事情并非只有很高尚、很很有智力的人才能办到。也就是说,最高尚、最有智力的人并非百事皆能的人。

子曰:“吾有知乎哉?无知也。有鄙夫问于我,空空如也,吾叩其两端而竭焉。”一事当前,人要跳得出,不要沉浸在这个事情的过程中,纠缠于细节,而是要抓住这个事情的两个极端,统观全局,就能求得事情的解决,知道问题的真相。

子曰:“人能弘道,非道弘人。”我们的生命是用来做什么的呢?它不仅是一种思想、知识的载体,而且是一个可以激活的“道”的主体。一切澎湃于心,让我们能够真正在心里面有所酝酿的东西,都值得我们去学习。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知者。”也就是说,“乐之者”的这种境界,就是我学了一种知识,做了一份职业,在终极穿越的过程中,我不仅成全了这个职业,同时这个职业也成全了我,让我的心智得到发展,个人能力得到提升,同时我也收获了快乐和满足。这是

一种大境界。

于丹:一个人正确了,他的世界大概也是正确的。

关于学习

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子曰:“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

于丹: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一样,甚至差别非常大。如果你想达到一个开阔的生命境界,那你首先要问问你自己,我的生命格局到底有多大?统观全局,我们就能获得更开阔、更高层次的生命境界。就像下棋一样,局布大了,一块失掉了,另一个地方还可以做活。

于丹:人多,老在一起说、议,就一定有大智慧吗?非也!更重要的是自省。

一个人滔滔不绝,就不一定有智慧。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传播任何消息之前,要先想。其

一、这个消息是真实可靠的吗?其

二、这个消息是善意的吗?其

三、这个消息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切勿蜚短流长!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卫公孙朝问于子贡曰:“仲尼焉学?子贡曰:“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自贡问孔子:孔圉这个人为什么得到“文”的谥号?孔子回答:“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下问”并不是说要向不如自己的人学习,而是换一种思维方式、换一种考虑问题的角度。)

曾子曰:“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时刻保持虚怀若谷的态度,时刻保持一种谦逊的、空灵的、虚静的、安闲的状态。)

孔子教学的原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生冥思苦想,毫无结果的时候师启发他;生若有所思,无以表达的时候,师启发他。告诉学生屋里有一个墙角,学生却不知道屋里还有三个墙角时,再也不去开导他了。)

于丹:一个好老师,不见得要苦口婆心,喋喋不休,才有最好的教育效果,好老师有时候要做的只是画龙点睛,让学生完成思考和彻悟的过程。

子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宋代张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也就是说,你的心在天地之间要立得辽阔壮大,为百姓民生承担一些使命,将古代的绝世之学发扬光大,然后“为万世开太平”,去铺路,去做事。

学习要懂得有所变通,能学以致用。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可与立,未可与权。”可以与其一起学习,但是未必每个人都能找到真理;即使每个人都找到了真理,那也不见得

每个人都能立得起来,有所坚持,有所树立;这还不够,在一起有所树立、有所成就的人,未必都能做到通权达变。(通,通晓、懂得;权,权衡;达,明白;变;变通、改变。所以这个词的意思即是:明事理,懂得权衡,善于变通。)

如何在坚持原则之后还能通权达变呢?答曰:把学问做到极致。有时候,思路的转换是一种智慧。这是在学问做到极致以后才能获得的智慧,这就是一种权变。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是绝对的对或者绝对的错,一定要看时机,要看主体,还要有前提。

每个人跟别人的关系到底怎样才算合适?答曰:换位思考。

一、把自己当别人。大喜的时候看淡一点,这种值得高兴的事也会发生在别人身上。大悲的时候也要看淡一点,因为这样的坏事同样也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二、把别人当自己,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换位思考。

三、把别人当别人。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需要被尊重,所以一定要本着别人的立场出发。

四、把自己当自己。

子曰:“由也,女闻六言六弊矣乎?对曰:“未也。”“居!吾语女。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好直不好学,其蔽也绞;好勇不好学,其蔽也乱;好刚不好学,其蔽也狂。”特别仁爱的人,如果不好学,就经常会做些以德报怨的事,受到别人的愚弄;聪明的人如果不好学,极容易变得飘忽不定,没有根基;一个人太讲诚信,如果不再去学习的话,就容易受人陷害;正直的人如果不去学习的话,就容易说出尖酸刻薄的话伤害到别人;好勇而不好学的人,也就是有勇无谋的人,容易被别人利用闯出许多乱子;刚强 的人,立场坚定的人,如果不去学习的话,就容易刚愎自用、狂妄自大;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过犹不及,并不是说找到了一块很好的基石后,这块基石就会一成不变的好下去。

不要让自己得心思被一级工资、一个职称、夫妻间的一个口角、朋友间的一个误会绊住,这些都只是一根毫毛,当你的心被这些东西绊住的时候,你也就没有心思去开阔另一片美丽的旷野了。

关于诚信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人若无信誉,不知他将怎样度过一生,这就好比大车无,小车无,怎么走动呢?信誉是一个人子行走于世的一块基石,是一个人安身立命的关键。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孔子用四种内容教育学生:历代文献,社会生活文献,对待别人要忠心,与人交际要信实。

子曰:“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人要坦荡、正直,那些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不正直、不守信的人,只不过是侥幸逃过了很多本应该发生的责罚才磕磕绊绊地活下来的,他们迟早要摔跟头。

心恋故主,关羽归汉,忠勇之心,令人赧颜。是啊,有谁能这般笃诚守信呢?

何人堪称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子曰:“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本来自己什么都没有,却要装作有;本来是空虚的,却偏偏要装出饱满富足的样子;本来很困顿,却装作很奢华,这样的人是难以保持始终如一的,也就不会有好品德了。在自己的生命中保持恒常之心(平常心,),需要坦率的勇气,坦率地面对自己,勇敢地接受客观现实。扪心自问,你对自己足够真诚,足够坦率吗?

怎样提高道德水平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子曰:“主忠信,徙义,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坚持忠信的原则,在符合道义的前提下进行改变,道德品质也就有所提高了„ „ 孔子的意思是说,人们应该按照“忠信“、“仁义”的原则去办事,时时刻刻保持一颗恒常之心,这样就会活得很明白。如果感情用事的话,就会陷入无穷的迷惑之中。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顾。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君子如果内心不厚重、不庄重,没有足够的定力而随风倒,那么,他就没有分量、很轻薄,也就没有什么威严了。他的内心要以忠、信这两种道德为立命之本。不结交不如自己的朋友。犯了错不要害怕改正。

《论语》里的哪一句话能最直接引导我们的人生呢?答曰:没有一句话可以。经典的东西需要融会贯通,并不是说只靠一句话,或者一个理念,就能让一个人安身立命。孔子提出来的东西都是微言大义,看似简单,但是却有着广博的文化积淀,都有一些内在的理念在支撑。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

亲,亦可宗也。”一个人的诺言如果能够符合道义,就可以兑现。对别人毕恭毕敬而且符合礼仪,这个人就远离耻辱了。能够明辨是非、依靠可亲信之人,那么,此人为人行事也就很可靠了。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治理有千乘马车这样的一个中等偏大的国家,第一,治理者要严肃认真地对待政务,信实无欺。第二,要能节约财政开支,关爱百姓。第三,按照四时节序让百姓耕作,农忙时不宜让百姓服很多劳役。

子夏曰:“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取得百姓的信任之后再去让百姓干活,百姓就不会觉得自己在受虐待。取得君主的信任之后再去进谏,君主就不会认为你在诽谤他了。

子曰:“君子贞而不谅。”真正的君子坚持正义,守大信誉,观大势,顾大局,不一定要局限于小节上。

子曰:“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说到做到,做事一定坚持到底,但实际上却不问是非,固执己见,这是小人啊!

子曰:“德不孤,必有邻。”有德之人不只你一个,会有人和你产生共鸣。

让我们保有内心的诚意,从当下的生活出发,接受现实,朴素面对,并且以一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守住信誉,通往未来的道路一定会向我们展开。

关于治世

儒家的政治理想,一言以蔽之,就是“德政”,用礼乐制度、道德

伦理来维系社会秩序。在孔子的那个礼崩乐坏的时代里,单纯提倡以德治国听起来有一点乌托邦的味道,这很美好,但是也很不现实。所以,即便孔子当时极力地在各诸侯国之间游说,他的这种政治理想最终还是没有实现。虽然政治理想没有实现,但是孔子因材施教,弟子三千,被后世奉为“万世师表”。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治理国家为什么要用杀戮这种极端的方式呢?如果你一心向善,倡导善良的风气,那么老百姓自然也会一心向善的。从政者的道德好比风一样,小人的道德好像草,草遇到风必定会倒下来。草随风偏,所以从政者自己要首先有道德,然后再用自己的道德去影响老百姓。

子张问于孔子曰:“何如斯可以从政矣?” 子曰:“尊五美,屏四恶,斯可以从政矣。” 子张曰:“何谓五美?”

子曰:“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子张曰:“何谓惠而不费?”

子曰:“因民之所利而利之,斯不亦惠而不费乎?则可劳而劳之,又谁怨?欲仁而得仁,又焉贪?君子无众寡,无小大,无敢慢,斯不亦泰而不骄乎?君子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人望而畏之,斯不亦威而不猛乎?”

子张曰:“何谓四恶?”

子曰:“不教而杀谓之虐,不诫视成谓之暴,慢令致期谓之贼;犹之与人也,出纳之吝谓之有司。”

子张问孔子怎样治理政事,孔子说,要尊重五种美德,摒除四种恶政,这样就可以治理政事了。哪五种美德呢?孔子说,五种美德指: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执政者给予百姓恩惠,但是不能过多破费。在百姓能够得到利益的时机和地方加以引导,让百姓做对他们自己有益的事情,自己去创造财富,这样国家就不用掏腰包了。选准需要劳作的事情,让百姓在合适的时机去做,这样百姓就会劳得其所,乐在其中,就不会抱怨了。人的欲望如果向仁爱的方向发展,求仁得仁,就不会贪婪了。不论对方人多少,势力强还是弱,不论对方是谁,做事情都要尽心竭力,不敢怠慢,让自己的内心从容舒泰,这样自己的外表就不会凌厉骄矜,此所谓“泰而不骄”。一个真正的君子见人做事,总会正其衣冠,目不斜视,稳重端庄,眉宇之间流露出磊落和坦然,这样的人,别人见了就会心生敬畏,但并非惧怕,此所谓“威而不猛”。何谓四恶? 四恶:虐,暴,贼,吝啬。何为虐?事先不经过教导,不去树立良好的道德风尚,就直接去整顿社会秩序,百姓做了坏事就斩首,这就是恶政。不提前告诉百姓做什么事情、怎么去做、规范是什么、怎么去准备,就急着向百姓要成果,急着抓政绩,百姓自然就会受苦,这就叫暴政。事先不督促,大家都很懈怠,临到最后,搞个偷袭,突然提出工程完工日期,逼迫大家赶工期,这样做很不负责任,这叫陷别人于不义,就是“贼”。

真正治理世道的人,做大政治的人,出手时就不应该像一个上不得台面的有司那样小家子气,那样吝啬,而是一定要兑现诺言,厚待于人。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季康子问,要让百姓恭敬有礼、忠诚不

二、勤勉努力,该怎么做呢?孔子说,用庄重的态度对待老百姓,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女慈祥,百姓就会忠于你;你提拔善良的人,又教导能力弱的人,百姓就会勤勉了。

子夏问政于孔子,子曰:“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做事不要急功近利,不要盲目追求速度,否则就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不要贪图小利,否则就破坏了长期发展的目标。

普通人学习《论语》的治世之道有什么意义呢?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证,奚其为为政?”孔子说,《尚书》上有这样一句话,说:“孝啊,只有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把这种风气推及到政治上去。”这就是从政了啊,为什么一定要做官才叫参与政治了呢?也就是说,把家庭关系、兄弟关系、朋友关系都处理好了,才能谈到整个社会的和谐,整个社会都和谐了,你也不就参与政治了吗?

5.《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篇五

心态决定一切。孔子告诉我们做人的标准,不是苛责外在世界,而是把有限的时间、精力,用来“苛责”内心。每个人的一生中都难免有缺憾和不如意,也许我们无力改变这个事实,而我们可以改变的是看待这些事情的态度。我们要能够正确面对人生中的遗憾,不能纠缠在里面,否则只能加重我们的苦痛;我们要尽可能地用我们可以做的事情来弥补这个遗憾。虽然我们无法左右外面的世界,但是我们可以让我们内心的世界变得更加从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要勤学善悟,学以致用。孔子在治学态度上,要求我们要有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精神;在治学方式上要求我们一定要一边学,一边想,一边应用。孔子也是这样做的,他本人没有呆在家里研究人与人的关系,而是周游列国,四处讲学。他还花了几十年的时间,读过了千万本书后,悟出人世间的道理,写出了对中国发展至关重要的六本书:《诗》、《书》、《礼》、《乐》、《易经》和《春秋》。因此,我们在工作中,首先要勤奋学习,其次要有科学的学习方法,再者要学以致用。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提高我们自身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提高我们在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子曰:“学而不思则惘,思而不学则殆”一个人要增长知识和才干,就必须认真读书和思考,养成经常思考问题和总结自己的习惯,通过自身的知识储备,形成自己有理有据的判断,勇于实践,善于总结,才能使自己不断温故旧学、收获新知。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告诉我们要多向身边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丰富的养分。在我们工作中每个人都有自己岗位,做好本职工作是前提,要想在本职工作中有所作为,真正胜任本职,就要多听、多看、多问、多思,以我们的身体力行结合别人的间接经验才能使我们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孔子教给我们快乐的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内心的安宁。而生活的快乐与否,完全取决于我们对人、对事的看法。一个人的视力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看出去,无限宽广地拓展外部世界;另一个是向内看过来,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世界。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

多,看心灵太少。

6.论语读书笔记 篇六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二十篇。孔子是中国古代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社会活动家、古文献整理家、儒家学派编撰人,后被人推崇为儒家学派创始人。

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在孔子心中,行义是人生的最高价值,在贫富与道义发生矛盾时,他宁可受穷也不会放弃道义。但他的安贫乐道并不能看作是不求富贵,只求维护道,这并不符合历史事实。孔子也曾说:“富与贵,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在现实生活中,又有谁能做到这一点了。有些人为了追名逐利而做了一些违背道德的事,伤人又伤己。

孔子讲究孝道,孝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天的人们却在褪色,对其讲孝是非常必要的,让他们明白孝是为人之本。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事父母能竭其力;”等。即孔子说;“当他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在他父亲死后,要考察他的行为;若是他对他父亲的教诲长期不加改变,这样的人可以说是尽到孝了。”这里讲了什么是孝,同“事父母能竭其力”有些不同。虽然事父母竭其力,但社会上做事,让父母担心,忧心,这也不能算是孝。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比自己强,具有良好的品德,这是父母教育子女的出发点。所以为父母提供丰厚的物质生活不是孝的根本,如果你能按照父母的意愿、教诲行事做人,才对得起父母真正的孝。在生活中,子女都外出打工了,留下自己的父母在家里。而且有时很久都不回家。只负责每个月给父母寄钱,但父母希望的是自己的子女能常回家看看他们。在农村,大多数都是些老人在家,用孔子的理论来说,这样的人没有做到孝。

孔子以好学著称,对于各种知识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因此他多才多艺,知识渊博,在当时是出了名的,几乎被当成无所不知的圣人,但孔子自己不这样认为,孔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 孔子学无常师,谁有知识,谁那里有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治学方面,孔子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知之为不知,不知为不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博学而笃志,切问近而思”。不正是一种谦虚、严谨、实事求是,锲而不舍的治学态度吗?治学的方法他讲究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他觉得学而实习之不亦说乎。”同时孔子认为“好仁不好学,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学,其蔽也荡。好信不好学,其蔽也贼……”可见学习的重要性,治学是仁信的基础。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这是《论语》六则中给我感触最深的两则。前一则是说几个人走在一起,那么其中必定有可以当老师的人;后一则告诉我们敏捷而努力地学习,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这两句话虽然出自两千多年前的孔子之口,但至今仍是至理名言,意义至大。“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句话包含着一个广泛的道理:能者为师。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每天都要接触的人甚多,而每个人都有一定的优点,值得我们去学习,亦可成为我们良师益友。我们周围都存在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优点,都有他自己的特长。多向我们身边的这些平凡的人学习,就像置身于万绿丛中的小苗吸收着丰富的养分。高山,是那样地雄伟,绵延;大海是那样地壮丽无边,山之所以高,是因为它从不排斥每一块小石;海之所以阔,是因为它积极地聚集好一点一滴不起眼的水。若想具有高山的情怀和大海的渊博,就必须善于从平凡的人身上汲取他们点滴之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一个几岁的小朋友当然不如四十开外的教育家;平民百姓同样没有史学家的见识广博……但是正是这样的“不耻下问”而造就了许多伟人。

还有学“学而不思则罔,死而不学则迨”。说的就是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这句话,我们可以看做是孔子所提倡的学习方法。一味的读书,而不思考,只能被书本牵着鼻子走,就会被书本所累,从而受到书本表象的迷惑而不得其解。所谓尽信书则不如无书。而只是一味的埋头苦思而不进行一定的书本知识的积累,进而对知识进行研究推敲,也只能是流于空想,问题仍然不会得到解决,也就会产生更多的疑惑而更加危险。只有把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才能学到有用的真知。我们在读书的时候就应该边读边边思考,把学的东西装进我们自己的脑子。如果我们不思考,学到的就只是表面的东西,那就是空读。“知之为之知,不知为不知”就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不要不懂装懂,不懂的就要问。

孔子的“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居敬兴简,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我想对各行各业的人们都有所启发。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意思是指孔子说:“弟子在家就孝顺父母;出门在外,则谦恭有礼,对人如兄弟一般,谨慎而诚实可信,要广泛地去爱众人,亲近那些有仁德的人。这样躬行实践之后,还有余力的话,就再去学习知识。”即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在团结友爱,有爱心,以贤德的人为榜样,不断激励自己,努力实践,完善自己的道德修养,这些做人的立身原则做好了以后,再学习文献知识,以开阔视野,丰富思想。“德,人之本也,本立而道生。

孔子生性正直,又主张直道而行,他曾说:“吾之于人也,谁毁谁誉?如有所誉者,其有所试矣。斯民也,三代之所以直道而行也。”《史记》载孔子三十多岁时曾问礼于老子,临别时老子赠言曰:“聪明深察而近于死者,好议人者也。博辩广大危其身者,发人之恶者也。为人子者毋以有己,为人臣者毋以有己。”这是老子对孔子善意的提醒,也指出了孔子的一些毛病,就是看问题太深刻,讲话太尖锐,伤害了一些有地位的人,会给自己带来很大的危险。怀着 与人为善的理念孔子创立了以仁为核心的道德学说,他自己也是一个很善良的人,富有同情心,乐于助人,待人真诚、宽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等等,都是他的做人准则。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孔子说:“学习过的知识按时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愉快吗?别人不了解我而我却不生气,不也是个有德的君子吗?”这讲的是一个人的为人处事。在日常生活中,人际关系是非常重要的,为人处事在人际关系中起着很大的作用。

7.论语读书笔记 篇七

一年十三班黄小格前几日在家里读完论语一书,深得体会,写下对读此书的感受与想法,在写之前先简单的介绍摘录一下这本书有关的内容。《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以孔子的语录以及与学生的对话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共四十卷,创始人孔子的政治思想核心是“仁”、“礼”和“中庸”。论语的语言简洁明了,每一句话都富有深刻的人生哲理,值得人深思。《论语》中不仅有对孔子这一形象的神态举止的静态描写,也写了孔子的弟子一行人的个性与特点,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教诲,也突出了孔子“因材施教”的理念。孔子简介 孔子,名丘,字仲尼。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春秋时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享年73岁。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文学家。北宋政治家赵普曾有:“半部《论语》治天下”之说。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此书在中国古代社会所发挥的作用与影响之大。《论语》与《中庸》《孟子》《大学》合称“四书。

经典语句摘录及批注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译文:孔子说:“学了又时常温习和练习,不是很愉快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的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怨恨、恼怒,不也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感悟:

这一章的内容主要是写了对于学习的态度与对待朋友和所误解你的人的做法。孔子认为我们对待学习就应该持以一种快乐的态度。遇到和自己志趣相同的朋友应该感到高兴,因为额为人生难得遇到知己,所以应该为此保持愉快的态度,遇到误解你的人便持以谅解的态度,别人不了解你也不应因此生气,这边体现出一个君子的风度。这些话对于我们待人待事都起着很大的作用,其实仔认真的思考,我们在生活中很难时刻的保持这样的情绪,所以应该学习调整,对待任何事请都保持一种良好的态度。这一章反映出孔子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注重修养、严格要求自己的主张。

2:子曰:“巧言令色,鲜仁矣。”

译文:孔子说:“花言巧语,装出和颜悦色的样子,这种人的仁心就很少了。”

感悟:

孔子和儒家学说的核心是仁,仁的表现之一就是孝与悌。这是从正面阐述什么是仁的问题。这一章,孔子讲仁的反面,即为花言巧语,工于辞令。儒家崇尚质朴,反对花言巧语;主张说话应谨慎小心,说到做到,先做后说,反对说话办事随心所欲,只说不做,停留在口头上。这表明,孔子和儒家注重人的实际行动,特别强调人应当言行一致,力戒空谈浮言,心口不

一。这种踏实态度和质朴精神长期影响着中国人,成为中华传统思想文化中的精华内容。应该对待任何事都勤奋努力,坚持不懈,而不是只说不干,成为“说话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3:1·8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译文:孔子说:“君子,不庄重就没有威严;学习可以使人不闭塞;要以忠信为主,不要同与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不要怕改正。”

感悟:本章中,孔子提出了君子应当具有的品德,这部分内容主要包括庄重威严、认真学习、慎重交友、过而能改等项。作为具有理想人格的君子,从外表上应当给人以庄重大方、威严深沉的形象,使人感到稳重可靠,可以付之重托。他重视学习,不自我封闭,善于结交朋友,而且有错必改。以上所提四条原则是相当重要的。作为具有高尚人格的君子,过则勿惮改就是对待错误和过失的正确态度,可以说,这一思想闪烁着真理光辉,反映出孔子理想中的完美品德,对于研究和理解孔子思想有重要意义。这一章写了人际交往的关系,写人应该稳重,学习但不是自己封闭,应该多与人接触,多结交朋友。

8.《论语》优秀读书笔记 篇八

孔子应该说是中国儒派的创始人了,他的《论语》记录了他的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言论,大多关于学习,最适合我们小学生阅读。

《论语》中有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告诉我们,学习知识并不仅仅是学习一遍,更重要的是要经常温习,巩固知识。同时,要把学习当作一个充实自己的过程,怀着愉快的心情去对待它。另一句“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也在强调温习旧知识的重要性,还要求每一次都能有新体会、新发现。从表面上看,要“温故知新”很困难,但只要你换一个角度去想,总会有新的发现。而我们也从过程中获取了更丰富的经验。孔子的这学习方法古今通用,也是现代教育人士提倡的。通过细读《论语》,仅阅两句话,就收获了这一学习方法,难道那些对古文不屑一顾的人还不刮目相看吗?

《论语》中有一段“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讲的是积累的重要性。只有积累一撮撮不起眼的泥土,时间长了才能成为一座山,到时风雨自然兴盛了。只有积累一滴滴的水,才能汇聚成深渊,蛟龙自然来了。只有积累每一件小小的善事,长期不断,也就养成了品德,心灵也自然升华了。只有积累一步半步,才能走到千里之外。只有积累每一股细流,才能形成江海。不就是用举例的方法告诉我们,脚踏实地地积累每一份看似渺小的知识、经验,最后就拥有了相当庞大的实力,成功自然会尾随而来了吗?

《论语》只是众多经典古文中较优秀的一部,经常品读古文,不仅可以使我们拥有更丰富的知识,还教会我们学习、做人,它们难道不是我们的文化老师吗?

1.《论语》的读书笔记

2.《论语》读书笔记

3.论语读书笔记

4.论语读书笔记800字

5.孔子论语读书笔记

6.《论语》读书笔记200字

7.孔子《论语》读书笔记

8.《论语》读书笔记450字

9.《论语》读书笔记三篇

9.论语读书笔记 篇九

子贡曰:“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子曰:“赐也,非尔所及也。”

子贡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孔子说:“子贡啊,不是你能做到的。”目前流行的解释就是:子贡想要做的“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是子贡的能力不及,无法做到,是“你做不到,有人能做到”的意思。比如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中就是这样解释的:“赐呀!这非你(能力)所及呀!”如果翻开《论语集注》,就会发现这样的解释还是来源于朱熹。朱熹认为子贡做不到,还解释了子贡为什么做不到。朱熹认为子贡所讲的“我不欲人之加诸我也,吾亦欲无加诸人”是“仁者之事,不待勉强,故夫子以为非子贡所及”。也就是说“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事是仁者的事,不是勉强能做的来的,所以孔子认为不是子贡能力所能达到的。熟悉《论语》的朋友应该对子贡有所了解,他热情、聪明、好学、能举一反三。《论语》中子贡与孔子的对话往往给人以鲜明的画面感,孔子曾经用这样的语言来赞美子贡:“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一个可以“告诸往而知来者”的人都做不到的事,还有谁能做到?因此,我以为,孔子的意思是:“没有人可以做到的”。在我们平常的对话中经常有这样的场景,某甲阐述了一种设想,某乙可能会说:“算了吧,你根本做不到的。”所有人都明白,乙并不是质疑甲的能力,而是质疑甲的这种设想的可行性。同样,在孔子和子贡这段对话中,孔子所质疑的并不是子贡的能力,而是子贡所说的这句话的可行性。孔子认为“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我也不要强加给别人”这样的设想根本就做不到,因为它自相矛盾!不是吗?“我不要别人强加给我”这样的要求本身就已经强加给别人了。因此,可以付诸实施的只能是“我不强加给别人”,而不能附加任何前提条件;可以终身实践的只能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第五章汇集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评价,类似于老师给学生的评语。如果仅仅是老师对学生的评价,那么这一章中所列内容的思想价值就不大,因为,那是针对个人的。但是,我们只要细细的品味一下,就会发现,这些内容都是孔子借弟子们的言行,在阐述适用于所有人的宏观的道理。例如:

宰予旦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圬也。于予与何诛?”

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予与改是。”

宰予白天睡觉,孔子说:“朽木不可雕,粪土之墙不可装饰,对宰予又能指责什么呢?”孔子接着说:“以前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信其行;现在我对待别人是听其言而观其行,就是从宰予这里改变的。”借批评宰予的不刻苦,孔子要说明一个人的行为对他人的影响有多么大。

再例如:

子曰:“吾未见刚者。”或对曰:“申伥。”子曰:“伥也欲,焉得刚!”

10.《论语译注》读书笔记 篇十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杨伯峻先生的《论语译注》是公认的当代学者译注《论语》的佳作,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但凡事不可能面面俱到,《论语译注》一书读来仍有许多注释及译文不尽准确的地方。在这里,我把它们摘录下来,参考古今《论语》的注释书籍,略陈陋见。《论语·学而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其中“贤贤易色”,杨伯峻《论语译注》中说:“陈祖范《经咫》、宋翔凤《朴学斋札记》等书说,以下三句,事父母、事君、交朋友,各指一定的人事关系,那么“贤贤易色”也应该是指某一种人事关系而言,不能是一般的泛指。因此将其中的“贤贤易色”解释为“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把“易色”解释为“不重容貌”。而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却说:“贤人之贤,而易其好色之心,好善有诚也。”即“通过学习贤人的好善为乐精神,来更换好色之心”把“色”解为“好色之心”,我认为都是不正确的。“易”是改变,交换之义,应该是没有异议的,关键是“色”字怎么理解。在《说文解字》中,“色”是颜气的意思,即脸色。所以,南怀瑾先生在《论语别裁》中把“色”理解为态度,形色,“贤贤易色”即礼贤贤士要肃然起敬。同样在论语中“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里的“色”就是指侍奉父母时的脸色,或说是态度。因此,我赞同南怀瑾先生的见解。《论语·学而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其中“无友不如己者”,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里译为:不要跟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这个说法似乎过于功利,照这种说法,孔子是没有什么朋友的,因为能超过孔子的人应该不多。且照这个逻辑,那些超过孔子的人也不会和孔子交朋友,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没有朋友的。还有一种观点认为“无友不如己者”是没有朋友是不如自己的,即不要看不起任何一个人,不要认为任何一个人不如自己。别人总有优于自己的地方,人与人相交,各有各的长处。钱逊先生则认为:“不如己者,不类乎己,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也。”台湾学者傅佩荣先生也说:“不与志趣不相似的人交往。”采用“如”的引申义:相似,类似,全句解释为:不和志趣不相合的人交朋友,比较符合文意。《论语·学而篇》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其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杨伯峻先生译为:对他父亲的合理部分,长期地不加以改变。若说“道”是指合理的部分,那应该要终身信奉。长期不改,那总有改的时候,这说不通。且不改父亲的合理部分,怎么就可以称之为“孝”了呢?所以在我的理解中,“三年无改于父之道”是说父亲去世后,三年不改变父亲在世时对父亲的态度,言行一致,一贯做法。即“三年无改事父之道”,给父亲守孝三年。《论语·里仁篇》 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其中“君子怀德,小人怀土”,杨伯峻先生解释为:君子怀念道德,小人怀念乡土;后一句却解释为: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我认为,把“怀”解释为“关心,关怀”是比较合适的,而不是“怀念”之意。难道只有小人才会怀念乡土吗?,君子一样会怀念乡土,那么这句翻译就解释不通了。且后文“怀刑”和“怀惠”是相对的,那么前文中“怀德”和“怀土”的意义也应该是相对的。“土”也有“土地,田地”之意,可引申为财产,“德”是“道德,学问”之意,那么“关心道德,学问”和“关心土地,财产”就符合君子和小人的身份了。所以全句应该解释为:君子关心道德,小人关心土地;君子关心法度,小人关心恩惠。《论语·里仁篇》子游曰:“事君数,斯辱矣;朋友数,斯疏矣。”杨伯峻先生解释为:子游说:‘对待君主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数”是“屡次,多次”的意思,这里把它意译为“烦琐”,这没有问题,问题是怎么样是过于烦琐,什么过于烦琐?注释中就说:颜渊篇第十二说:“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无自辱焉。’所以这里过于烦琐的应该是“忠告”。《论语·先进篇》有:“所谓大臣者,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所谓大臣,应该以正道来侍奉君主。孔子是不主张“愚忠”的,所以正道侍奉君主也包括劝诫君主。因此这句话应解释为:“对待君主(劝诫)过于烦琐,就会招致侮辱;对待朋友(忠告)过于烦琐,就会反被疏远。

上一篇:外包管理工作下一篇:求两个数相差多少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