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帮扶年度总结

2024-07-17

留守儿童帮扶年度总结(共9篇)

1.留守儿童帮扶年度总结 篇一

20xx年xx市xx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与xx市初心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继续合作开展xx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社会工作服务项目,项目以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为宗旨,以帮扶“留守儿童”弥补家庭情感缺失、提高自我保护能力为目标,以动员组织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为重点。本着“真诚、真心、真爱、真行动”的原则,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社会活动,更深入地了解留守儿童的需求,为其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进一步探索关爱留守儿童的有效机制,整合社会资源,构建学校、社会共育的模式,促进“留守儿童”健康成长。

回顾20xx年1月至20xx年12月xx区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现总结如下:

建立“留守儿童之家”基地

打造“xx区留守儿童之家”、“南口镇留守儿童之家”、“美谷时代广场留守儿童爱心驿站”,通过“社区+社会组织+社工”三社联动模式,立足于本地区,搭建具有综合功能的“农村留守儿童之家”平台,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者活动,通过提供绘本阅读、心灵关怀、安全健康教育、亲情连线、课业辅导及动员社会志愿者组织各种形式的帮扶活动,聚焦解决留守儿童亲情缺失、心理失衡、综合能力培养等问题,为留守儿童提供开阔眼界、感知社会等多层次、多角度的服务,让孩子们得到关怀。

做好儿童安全教育工作

针对留守儿童安全教育做好专题宣讲:防意外、防校园暴力、防拐骗、防灾害、防网络诈骗、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等专题宣讲。有重点的对当下留守儿童易出现的侵害性社会问题进行巡回式的宣传,以社会热点事件为主题,预防留守儿童被侵害,提升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与自我安全意识。共开展6场,共服务1000多人次。

儿童拓展增能服务

协助儿童制定目标规划,协助儿童挖掘自我潜能、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自我效能感;增强学业成就计划,社工开始通过学业、兴趣培养、素质拓展等社区活动帮助儿童实现学习教育的目标;能力素质提升,通过开展抗逆力培养活动和安全教育宣传活动,提升孩子们的自我管理能力、自我保护能力,增强综合能力。开展5场,共服务200多人次。

真情关爱服务

对于因儿童自身和家庭原因而陷入生存、发展和安全困境,需要政府和社会予以关心帮助的儿童即困境儿童。在困境儿童中有的因儿童残障每月需要巨额医疗费用、有的因家里人口较多加之医疗费用使得整个家庭经济负担沉重、有的因儿童需要一人看管和护理使得家庭劳动力缺失等原因,使得困境儿童及困境儿童家庭经济压力较大,针对这类困境儿童开展关爱慰问活动。共开展6场,共服务500多人次。

走访排查摸底服务

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对留守儿童的生活思想、学习和家庭教育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登记造册,并实行动态跟踪及归档,根据档案记录情况有效的做好工作。共走访30人次,电访30人次。

链接社会各界资源,提高大众对留守儿的关注度

项目积极链接社会资源,丰富了服务内容,获得了物资、人力、物力等不同方面的支持,与资源方合作融洽,反响良好;项目链接的资源方有xx市潮汕商会、xx市应急志愿者协会、xx市xx区尊学志愿者协会、xx市美谷时代新城,xx市公安局、服务900、xx日报、双百社工站等,让社会各界更加关注留守儿童这个群体。

其他留守儿童服务工作

现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社会散居孤儿,乡镇督导员和儿童主任,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已全部录入全国儿童福利信息系统,进行动态管理。农村留守儿童已录入广东省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管理系统,进行动态管理。按照购买协议,为xx区提供儿童服务项目,接受监督,依照区民政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提供的名单,按时进行入户调查,为儿童提供保障。同时配合乡镇,做好各类儿童活动。

2.留守儿童帮扶年度总结 篇二

10月17日,新区小学为全校1148名留守儿童发放了“心愿”卡。很快,这1148份留守儿童“心愿”卡飞到各政府机关干部案头。小黄子涵的心愿正是想要一本《假如给我三天光明》。令她没有想到的是,短短的一周时间,她的心愿就实现了。

该校处于黎川县新城开发区,大多数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外出务工导致留守儿童居多,学校留守儿童比例达到60%多。为了了解留守儿童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环境,推进留守儿童工作更好开展,黎川新区小学统筹安排教师于2016年4月中旬至5月初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关爱留守儿童家访活动。该校大力营造关爱留守儿童氛围,在以老师为主体的学校帮扶基础上,积极引导发动社会力量帮扶关爱留守儿童。该县建立包括学生情况、家庭情况、心理健康的留守儿童档案表,聘请志愿者当留守儿童的“爱心家长”,签订关爱协议,“爱心家长”可根据留守儿童档案表来确定帮扶内容。开通心理健康咨询室,聘请有专业能力的志愿者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收集留守儿童“心愿”卡,联系社会团体帮扶实现留守儿童微心愿;联系当地爱心公益组织,为贫困留守儿童送衣送物,捐资助学。定期邀请老干部、老教师等“五老”人员为留守儿童开设关爱课堂。

3.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总结 篇三

在这个学期里,我针对本班实际开展了诸多工作,其中包含对我班中存在的留守儿童进行了一系列的帮扶工作,经过不断的帮扶,这些同学的学习成绩、品德、行为习惯等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观,现结合这些成绩以及我总结出来的缺点,我进行了如下的总结:

一、情况分析:

这些学生存在的问题是大部分家长在外打工,很少回家,也没有时间来对孩子的学习进行辅导。个别家长即使在家,也不重视孩子的学习,不辅导孩子的学习,不把孩子的学习当成一回事。学生本人由于无人管教,语文基础很差,课堂上管不住自己,思维过于局限,个人卫生很不理想,在课堂上注意力不集中,面对老师的提问毫无反应。有的学生学习自觉性差,对于老师课堂上布置的作业不清楚,课后不及时预习和复习功课,作业完成很不理想,做错的地方特别多。

二、采取的措施及取得的成绩:

针对以上这些情况,我在开学初就逐一摸清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确定了班级中的留守儿童学生及优生名单,再让一个优生和一个留守儿童学生坐在一起,让这些学生结成“一帮一”的互帮对子,让优生在课上及课后不断对留守儿童学生进行提醒和注意,并对留守儿童学生不懂的作业进行辅导,争取让留守儿童学生取得进步。课堂上随时提醒这些学生注意听讲,并多抽这些学生回答问题。在课后,我也积极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积极性,并且抽出时间来对他们的学习进行个别辅导。同时,我不断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把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告诉家长,让家长心中有数,并对孩子存在的不足之

处进行及时教育。通过一段时间的配合,个别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有了一定提高,能在没有老师监督的情况下去完成作业,哪怕做得不好,学习成绩有了一定改观,课堂上能跟着老师的教学程序,小动作也较以前少了,遇到不懂的问题也敢大胆地问老师了,作业方面,大部分学生能及时地交作业,尽管作业有时不太理想。

4.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总结 篇四

1、建好留守学生档案。

通过对留守学生的摸底调查,已将调查信息分类统计,整理建档。我校以年级为单位,分班建立了留守学生个人档案,对留守学生的家庭基本情况,父母的务工地点和单位、联系电话,留守学生的学习情况、行为表现、性格特点、兴趣爱好,留守学生的临时监护人姓名、文化程度等都有详细的记录。

2、对留守学生坚持实行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从各班留守学生的成绩看,90%以上的留守学生学习成绩有进步,一部分留守学生的学习成绩在班级还名列前茅。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待留守学生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给予关心和照顾。如有留守学生生病,都会及时送到医院治疗。很多老师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有时还买来水果送给生病的留守学生。(3)活动上优先安排。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心理拓展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和睦的气氛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如我校体育艺术节文艺演出,各个班级的演员中,都有留守学生。

3、建立教师志愿者定向联系和帮扶留守学生制度。

把各年级科任教师分配到各班,每名教师志愿者和15名留守学生结对,经常与学生交心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建立起融洽、信任、真挚的感情,注重培养留守学生“自觉、自理、自律、自强、自信,远离不良嗜好,远离不法场所,远离不轨人群”的能力,使其健康成长。

4、坚持班主任和课任教师对留守学生开展谈心交流和家访制度

。开展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心理咨询室专门安排时间对留守学生开放,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座谈会,加强对留守学生的思想道德、文明礼貌和法律法规教育,培养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道德和行为习惯。

5、完善住校制度,给留守学生一个温暖的“家”。

为了给留守学生创造一个健康而有规律的生活环境,学校把上学交通不便,家庭经济困难,监护人难以承担监护责任的留守学生安排在学校住宿,把留守学生尽量安排在比较集中的几个寝室,并在生活上给予一定的补贴,使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更容易找到知心人,感受到温暖,体会到爱心,学会与他人共处、关心照顾他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逐步养成诚实守信、勤奋认真的思想品德。让留守学生真正感受到“家”的温暖,从而健康成长。

6、积极搞好家校合作,努力办好家长学校。

定期召开留守学生家长会,对家长进行家教培训,为留守学生家长发放教育资料,以共同教育好留守学生。

7、加强课题研究工作,注重工作质效。

在市教科所在指导下,学校市级课题——————《农村留守儿童不良心理矫正策略研究》的第一阶段工作已取得一定的进展。

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下,我班留守学生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效。对留守学生工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组织了相关单位与我校进行留守学生工作交流。为了进一步做好留守学生工作,我们下一步工作打算如下:

1、加快相关工作落实步伐。

2、要针对不同情况的留守学生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

3、要扎实做好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4、多开展以留守学生为主体的各种兴趣小组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

5、开展留守学生评比活动。即:行为规范标兵,集体生活模范,制作能手等。6、管理者、志愿者外出学习借鉴先进经验。加大与留守学生活动的交流和学习。

5.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总结 篇五

一、要有爱心、耐心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技巧的全部奥妙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爱学生是教师必备的心理素质,没有真正的爱就没有真正的教育。对留守儿童来说,他们更缺少爱,更渴望得到老师、同学、社会的关注。因此,我们作为班主任要从小事上细节上多关心他们。时刻关注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沟通。我班有个学生父母在外打工,他经常迟到,一开始我找他谈话他唯唯是喏,转身又我行我素。后来,我给他买学习用具,找他谈心;让班干部陪他上下学;组织同学给他过生日……慢慢的他变了,不再迟到、逃课了。俗话说:精诚所到金石为开。班主任要有慈母般的爱,有持持以恒的耐心,就一定能走进他们心里,让他们感受到温暖。

二、关住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问题是“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务工父母无暇顾及孩子,孩子感情上得不到交流,得不到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缺少父母的温暖和教育,这对学生心理产生极大影响。留守儿童一般内向、自卑、敏感,性格比较脆弱。另一部分学生是父母在外打工,经常往家里寄钱,希望在物质上弥补和满足孩子,加上监护人的娇宠溺爱,导致孩子养成大把花钱、逃学、自暴自弃等不良行为,这样的学生往往自私、孤僻、暴躁、蛮横。针对这一特点,我利用班会讲节俭的重要性,放一些民工在外打工的片,让他们养成节俭的生活习惯,体会父母的不易,让他们感到父母出去不是不爱他们,而是为了使他们生活更好。并举办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办有图书角、手抄报、音体美兴趣小组,这些活动的开展填补了学生心灵的空白,让他们觉得学校生活充实、美好。另外,开展心理质询活动,及时解答他们的疑惑。帮他们少走弯路。

三、加强对留守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增强学生法制观念

大多数留守儿童由于缺少父母的监管,自制力差,脾气暴躁,往往因为一点小事与同学打架,严重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安全,造成极坏影响。而女生多缺乏自我保护意识。作为班主任,我利用每周的法制课,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讲如何自我保护。从电视上、网络上、多搜集一些实际例子,对学生进行教育。

四、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质量

留守儿童许多是由他们的奶奶、外婆等隔代亲属来抚养的,而农村这样的老人文盲率超过70%,他们无法对孩子进行辅导,也很难与孩子进行思想交流,缺少及时的学业辅导与心理沟通。许多留守儿童因成绩不好而产生厌学情绪,进而走上辍学道路。可以开展一帮一活动,或给他们开小灶,真正体会到了班级的温暖和学习的乐趣。

总之,作为班主任老师既要做留守儿童思想道路的引路人,又要做孩子学习进步的引导者,生活的保护者。因此做到“三多”、“二知”、“一沟通”很重要。“三多”,即多与“留守儿童”谈心,弥补“留守儿童”的亲情缺失;多鼓励支持孩子参加学校的各项活动;多进行家访,了解孩子在家活动和学习情况;“二知”即知道留守儿童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家庭情况;“一沟通”即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电话交流沟通,并采取针对措施,提供必要的帮助。用关爱、亲情为留守儿童营造温馨的家园氛围。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二

一、深入细致了解学困生特点:

本学期,我新接班的六年级,知情的老师都会说这个班不好接,因为学困生多。期初,我到班级上了几节课就发现存在的毛病多多: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端正,思想分散;上课规矩很差,做小动作,偷吃零食,伏在桌上乱七八糟;听说读写欠规范;作业拖拖拉拉,上交不及时,书写杂乱等。我开始深入了解原因,走近学生,从交谈起步,让学生有话敢向老师说;走近低年级教师,了解本班的发展经过;走近家庭访问,听听家长的声音。经了解发现存在以下三个特点:

(1)父母外出打工,监控不到,爷爷奶奶无能为力。

(2)子女少,从小父母过分溺爱,任其所以,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3)教师一年一变动,没有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缺乏上进心。

二、适时教育

学困生有一个契机问题,这就是要抓住其心理发生矛盾的转折点以适时教育。在学困生烦恼时,渴望得到人们的理解和尉籍,班主任要用师爱和集体的温暖,去帮助他;在学困生困难时,班主任应及时鼓励并给以具体援助;在学困生悲观时,班主任应引导学生看到光明,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在学困生激动时,班主任要抓住这种情感泼动,把他从行为过错中转化过来。

于是,我在教学中,始终坚持多方面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其积极独立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三、有的放矢,因人而异地采取措施:掌握学困生的思想特点,用爱心和耐心来做好思想鼓动工作。

关心和爱护后进的学生。这是做好学困生思想工作的重要的前提,爱护学困生是打开后生的心扉的金钥匙。学困生需要温暖,更需要信任和关爱,所以教育要讲究艺术,做到爱中有严,严中有爱,耐心帮助他们提高思想认识,不能把他们当作无药可治的病人,任何一个后进生都可以找到闪光点,对他们的缺点,要树立本性可移的信念,用炽热的爱,去点燃他们心灵中的火把:自信心、自尊心、上进心。

教师帮扶留守儿童工作总结篇三

21世纪,是经济蓬勃发展,突飞猛进的时代,打工浪潮似潮水一样涌来,人们纷纷远走他乡,造成农村“孩子在家上学,父母外出打工”的现实状况,孩子因留守而缺少家庭的亲情、温暖,因父母的远离而缺少家庭教育的环境,从此,这些留守在家的儿童们,便开始咀嚼没有父母之爱的“孤独和寂寞”,成为继离异家庭子女之后又一值得特别关注的群体。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肩负着让每一个儿童都应享受到平等的教育,理所当然地让这些儿童健康成长、享受温暖。那么,怎样让这些“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呢?

一、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

这些儿童离开父母后,就产生了亲情离散的孤独感,常使他们情绪低落,严重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注意力,这时,如果我们能够建立一种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让这些儿童在学校能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温情,并从中找回失去的温馨和安全感,将合理调整其心理状态,积极地投入到集体活动中去。每个人都渴望别人的关爱,拥有爱心的班主任才能让学生信任,让孩子亲切。于是,我给予那些留守孩子更多的关爱,无论棵内外,我用自己的每一个眼神,每一个动作,每一句话语让他们感受到对他们的关爱和期待,在生活中无微不至地关心他们。我们班××父母去广州打工,她和年迈的爷爷奶奶生活,她的卫生习惯很差,班上有些同学不愿意和她坐同桌,在一年级时她经常尿裤子,她特别胆小,又不善言谈。我把她叫到房子,给她洗了头发,她当时脸上露出了笑容,幸福的笑容。因为爷爷奶奶也不识字,给她没法辅导,再加之她的速度慢,我就利用吃过午饭这段时间,辅导她的作业,讲她没听懂的知识,渐渐的她在黑板上做题能做对了,同学们对她的看法也改变了,也愿意和她玩耍了,愿意和她交流了,她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了。看到她的进步,我笑了!

建立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会让他们在学校时尽情得到老师的关爱和同学的帮助,陶醉在快乐和幸福之中,渐渐便对同学、老师、学校产生向往和依赖感,谈化思念父母所带来的痛苦。

二、构建新的家庭教育环境

学生的父母外出务工,学生有的和爷爷奶奶住在一起,有的和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有的和亲戚朋友住在一起,导致家庭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不少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对儿童十分溺爱,造成儿童放荡不羁,亲戚朋友,面对他人的儿童,管也难,不管也难,造成教育空档,在这种情况下,别说儿童能养成良好习惯,得到健康发展,只要能做到不出大的问题就已经不错了。因此,我便进行家访,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与他们现有监护人进行交流,授予他们家教的方法,让这些没有父母在身边的儿童,能够享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并能与学校教育同步,从而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这样既能让儿童们劳逸结合,又能让他们形成一定的生活规律,要善于和儿童交流沟通,让他们从监护人身上感到亲情,进而对监护人产生依赖性和信任感。

三、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搭建快乐成长平台

针对部分“留守儿童”孤独、自卑、自弃等不良心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疏导心理缺陷、心理障碍和行为偏差,通过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咨询、召开主题班会、队会等途径,规范“留守儿童”的心理行为。

我班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献爱心募捐活动,演讲比赛、优秀家长评选等。让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真真切切的感受到来自学生、老师、学校和社会对他们的爱,让他们在平等、和谐的环境中健康成长。过儿童节时,让留守儿童通过作画,做手工,演讲等不同形式展示自己的才能,表现自己的坚毅。对父母的思念和期盼是任何亲情都无法替代的,我教育他们利用电话,架设起与父母沟通的桥梁,并把它转化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一个载体,我做到定期和儿童父母联系,向他们直接反映儿童的学习情况和生活情况,让他们虽在千里之外,也不能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并能参与到对子女的教育之中,与他们协商务必每月和儿童通一次电话,向儿童直接了解其学习生活情况,鼓励他们努力向上,让儿童亲耳听到远方父母教诲,真切地感受到父母一直关爱着自己,父母就在自己的身边,让他们知道不再孤独,产生自信心,同时也可以减少和预防他们不良行为的发生,利用我校开展“感恩”这项活动时,教育儿童坚持每月给父母写一封信,向父母介绍自己的学习生活情况,介绍学校中愉快的事情以及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我让儿童给父母写信,不仅能锻炼儿童的写作能力,沟通和父母之间的感情,而且在相互的交流中,促进了儿童身心健康和人格的不断升华。

6.留守儿童帮扶年度总结 篇六

一学期的帮扶工作已经结束了,为了总结帮扶工作,更好地做好下期帮扶工作,现对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抓住时机,做好与“留守儿童”监护人之间的沟通

家是温馨的港湾,是孩子成长的摇篮。亲情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感情之一,是我们永远也无法割舍的爱。“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家,跟随爷爷奶奶在家生活,老人自然就十分疼爱。尤其是独生子女,老人更是疼爱有加,各方面都给予优惠的“政策”,对生活细节不予指导或误导,出现问题往往是一笑而过,严重的也只是说说而已。这样,孩子慢慢地养成了娇气、任性的毛病,习惯以我为中心,缺少同情心,怕困难、怕挫折。针对这种问题,我及时家访,与监护人共同探讨教育“留守儿童”的有效途径,力争为“留守儿童”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消除对孩子的负面影响。

二、倾入真情,换回童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健康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父母对孩子的关爱和照顾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然而对于留守儿童而言,在父母目前撒娇、淘气……享受父母的惜爱和呵护都暂时成了一种回忆,由于长时间处于这种痛苦的精神境界中,他常常会产生一种被遗弃的感觉,原来性格开朗的他开始变得情绪低落,有的还变得自私、孤僻,成绩也大幅度下滑。不难发现他此时最想得到的是来自父母的关爱和照顾,于是我从学习、生活等方面去关心他们,弥补他们缺失的爱,充分发挥班级体的作用,让他们感受到集体的温暖。

三、做学生的朋友,提高学习成绩

7.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篇七

为促进留守儿童快乐、健康成长,经研究,我校决定开展“大手拉小手”爱心结缘活动,每一名教职工结队帮扶一两名留守儿童。为切实提高帮扶成效,特制定帮扶制度:

1、每名教职工要详细了解帮扶对象的家庭、学习、生活情况,深入家庭了解家庭经济、人口、留守儿童父母和第二监护人的详细资料。

2、每周至少要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了解留守儿童在学习、生活上是否有困难,并要积极解决他们所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

3、帮扶人员要熟记自己帮扶的留守儿童家长、现监护人的联系电话,保证随时能联系帮扶对象的家人,每周要为留守儿童提供条件,和其父母通话一次。每月帮扶人员至少要和帮扶对象的父母通话一次,向其通报其子女在校学习、生活情况。

4、谈心、通话情况要有记录,每周上交学校备查。

5、帮扶人员有切实负起责任,要从学习、生活、情感上帮扶,确保自己所帮扶的留守学生生活上有人照料、行为上有人管教、学习上有人辅导、心灵上有人抚慰,学习安心,生活舒心,情感温馨。

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联系制度

1、在校内,做到三个“三”,即“三知、三多、三沟通”。“三知”指的是教师要对留守学生的基本情况、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父母外出务工的去向及联系电话等三个方面做到知情,并建立了留守生个人档案。班主任要做好“留守生”的摸底工作,将其在校的各方面表现记入档案,及时向监护人和外出务工家长通报“留守生”的成长情况,形成学校、家庭共同教育的局面。“三多”指的是教师要多与留守学生谈心交心、多开展一些充满人文关怀的集体活动(如组织同学为留守生过生日)、多家访。“三沟通”指的是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沟通、定期与监护人沟通、定期与编外家长沟通。

2在校外,建立“一组、一家长、一中心”。“一组”指的是学校在留守生中打破年级、班级界限,组建校外学习小组,由高年级各方面表现好的学生担任小组长。每个小组指定一名指导老师负责,每周组织一次集体活动,比如小组成员互相检查作业、开展校外表现评议等。“一家长”指的是从本地有较高威望的党员、教师、干部中聘请一批编外家长,其主要职责是做好留守生品行方面的教育引导工作,定期向学校反映孩子在校外的表现。“一中心”指的是鼓励有条件的退休教师或个人创办留守儿童托管中心。

3学校开设了“二线一室”。即:开通“亲情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定期与子女通电话;开通“师长热线”,让外出务工家长可随时与班主任取得联系;设立“心理健康咨询室”,安排有经验的教师担任心理医生,及时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心理上的困惑。同时还以“师爱助你成长”为主题深入开展有助于“留守生”身心健康发展的各类活动,如主题班(队)会、“您在他乡还好吗”书信竞赛活动、集体生日、法制安全讲座以及“我为留守生献爱心”活动等,让“留守生”充分感受到来自学校大家庭的温暖。

留守儿童活动制度

1、每周举行一次集体升国旗、唱国歌活动,对留守儿童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

2、充分运用少先队活动和班委会两大活动阵地,对留守儿童进行无碍教育及遵纪守法教育。

3、坚持不懈的开展文体活动,定期开展各种竞赛活动。

4、鼓励留守儿童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培养留守儿童孩子的实际操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组织留守儿童参加社会服务、信息服务活动,以提高“留守儿童”实际生存意识。

6、积极组织各种形式文跃活动丰富留守儿童的多彩生活。

7、定期开展法制教育课,提高孩子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8、聘请专业心理老师给学生定期上心理辅导课,每月一次恳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情况。

9、根据学校实际,每周利用课余时间定期开展以下活动:每天安排一定时间让学生看看电视,了解国内外大事,增长知识和见闻;周一开放图书阅览室,周二开放留守儿童工作站,周三开放电脑室,周四开展文体等活动,周五开展交流活动。时间均安排在每天的课外活动,由各项目负责人组织开展。

10、各班级充分利用节假日,有计划组织留守儿童开展快乐伙伴假日营活动,重点组织开展留守儿童兴趣小组、社会实践、文化体育、手拉手等活动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开展,丰富留守儿童假日生活,引导他们参与健康有益的假日活动,磨炼他们的意志,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吃苦精神,提高他们独立自主,自理及综合实践能力,激发他们热爱家乡,立志建设家乡的热情。

留守儿童组织领导制度

1、学校成立留守儿童关爱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教导处、总务处、少先队负责人及各班班主任为成员。

2、领导组成员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充分发挥领导小组成员职能作用,加强对全校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管理。

3、认真落实“两免一补”政策,对部分贫困留守儿童给与生活补助,确保他们不辍学。同时不断改善学校的条件,为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提供良好的后勤保障。

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1、各班每学期初要对留守儿童家庭情况进行一次调查摸底,全面调查掌握留守儿童的动态信息。

2、根据新学期学生变化情况,各年级、各班级的班主任、任课教师要分人头,通过上门调查、走访群众等形式,逐一做好留守儿童的个人信息统计,汇总后上报到学校。

3、建立和完善留守儿童档案,重点记录“留守儿童”的现居住地、现监护人(或托管人)的姓名、关系及联系方式、父母工作单位及通讯方式等情况。

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制度

1、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2、学校教师、代理家长每周至少与留守学生谈一次心,与他们进行零距离交心,了解他们一周的学习、生活、情绪、交友、身体等方面的情况,交流感情,培养学生良好的心态和健康的心理。

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1、重视留守儿童家访工作,班主任要坚持对留守儿童进行家访。

2、每学期要走进每一个留守儿童家庭,了解他们在家生活情况,代理监护人的教育管理情况。

3、加强与代理监护人联系与沟通,共同关心留守儿童成长。

留守儿童亲情联系制度

1、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

2、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

3、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充分发挥亲情联系电话的作用,让留守学生在课间、休息时、双休日或节假日与家长联系、沟通提供方便,增进学生与家长的感情。

4、学校安排的管理人员要及时做好亲情联系情况记载。

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制度

1、学校设立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室。

2、配备心理辅导教师。

3、加强对留守学生的心理健康辅导和心理交流,扎实做好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疏导及教育工作。

留守儿童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免费体检

制 度

1、学校每月举办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等讲座,教育留守儿童遵纪守法、了解安全常识,让他们身心都健康。

2、为保障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学校每年安排他们进行一次免费体检,对他们进行全面的身体检查,以及时了解孩子的身体发育情况和健康状况,做到有病早发现,及时治疗。

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

1、管理员负责每周“留守儿童之家”开放时间不得少于1天,负责儿童安全工作。

2、领导小组成员每月至少与儿童开展一次谈心活动。

3、领导小组成员每季度至少与儿童监护人见面一次,督促监护人加强对儿童的管理和教育。

4、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每月至少通过电话、书信等途径与家长联系一次,便于家长及时掌握孩子的成长情况,沟通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

5、每年为儿童体检一次。

6、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向儿童普及法律法规、科学文化知识,宣传文明新风,传播自护技能,促进儿童身心健康发展。

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留守儿童正处于人生关键时期,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这些孩子往往感到“情感缺失”、“情感饥饿”,他们无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成长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思想道德教育上出现缺失。为此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决不能忽视农村留守少年儿童这一特殊群体。

1、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要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以利于对留守儿童开展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

2、建立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每学期向留守儿童临时监护人通报留守儿童在校学习、生活、品德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情况,提出留守儿童管理教育的针对性建议。班主任每学期要对全班每位留守儿童进行一次以上家访,了解指导监护人开展正确的家庭教育。学校开通“帮扶热线”,畅通家校联系渠道。

3、建立留守儿童情况报告制度,对带有普遍性和典型性的问题及时报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4、建立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制度。通过师生之间一对

一、学生之间一对一等多种形式,与留守儿童结成学习、生活帮扶对子,使留守儿童得到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情感交流和思想上的关怀和帮助。

5、建立留守儿童沟通交流制度。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通过组织开展多种学生喜闻乐见又积极参与的少先队活动、社区服务活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文体活动、法治安全教育活动等,为留守儿童增进与同龄人的交流沟通、师生间的关爱互动、社会环境人际交往等搭建健康和谐的情感交流平台。

6、建立留守儿童管理教育责任制度,形成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共同关心、教育、管理留守儿童的机制。

留守儿童规章制度

小学

目 录

1、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2、留守儿童帮扶制度

3、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联系制度

4、留守儿童活动制度

5、留守儿童组织领导制度

6、留守儿童基础信息制度。

7、留守儿童谈心交心制度

8、留守儿童家访制度

9、留守儿童亲情联系制度、留守儿童心理咨询制度、留守儿童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免费体检制度、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留守儿童管理制度 1011

13留守儿童领导小组

组 长:.副组长:

8.留守儿童帮扶方案 篇八

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向前迈进的步伐的不断加快和经济的迅猛发展,外出务工的人数与日俱增,留守儿童人数日益庞大,给学校的教育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在经济相对匮乏的地区,这种现象更为严重,结合我校留守儿童成长状况及实际需求,为了更好地发挥学校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发挥班级主阵地的作用

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加强领导,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成立班级领导机构,明确职责分工。成立关爱留守儿童领导小组,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组长:杨永林(总家长)副组长:胡培升、董绍生 成员:校领导班子及全体班主任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各班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学校安排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对留守儿童的档案进行管理,并根据学生变动情况,及时补充或变更联系卡的有关内容。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班级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 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职工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培养更多帮扶学生家长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班主任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开展人文关爱活动。让留守学生通过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弥补亲情缺失对其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6、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班级要着重开设心理教育课,大力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矫正活动,定期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关爱,体验到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二)、明确职责,努力营造良好育人环境

1、加强寄宿制学生的建设与管理

通过广泛宣传,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尽最大努力,动员留守儿童寄宿,抓好寄宿生的晚辅导、住宿、就餐等日常工作,让寄宿生能够安心、舒心,让家长放心。让农村留守儿童得到应有的教育、管理、照顾与关爱。同时,结合农村留守儿童日益增多的现状,转变办学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加强对贫困留守儿童的资助工作

班级要对留守儿童在生活、学习等方面,给予特别的照顾,要将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按政策纳入“两免一补”计划,通过免收杂费、书本费,提供生活补助等方式,确保他们完成九年义务教育。

9.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篇九

教师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农村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主要目标

通过对留守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依据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活动,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二、主要工作: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小学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为进一步贯彻关于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更好地发挥学校、社会、少先队组织的实践育人功能,深入推进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改善留守儿童生存发展状况,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快乐、全面成长,特制定关爱留守儿童实施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营造全社会关爱留守儿童的良好氛围,培养更多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措施

1、制订具体工作计划

实施“留守儿童”教育工作计划,总结经验,树立典型,推动“留守儿童”教育管理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使学校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各个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

(2)生活上优先照顾。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建立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每月与“留守儿童”谈心一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严重滑坡、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涉嫌违法的“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5、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回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六年级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教育观,把关爱留守孩子作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重要措施,促使留守孩子健康成长。

二、主要目标

通过对留守孩子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找到影响留守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因,依据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心理咨询室,有针对性的开展行之有效活动,为留守孩子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

三、主要工作:

1、开学初,各班收集“留守儿童”名册,建立“留守儿童”档案,掌握“留守儿童”的相关情况。

2、定期召开“留守儿童”监护人会。落实“留守儿童”的教育和管理责任。

3、学校通过少先队、学生会等组织,开展“一帮一”、“手拉手”等互助活动,增进同龄人的了解,弥补亲情和关爱的不足,让留守儿童对生活充满信心。

4、设置“亲情电话”,利用学校设置的“亲情电话”,安排孩子和家长定期交流、沟通,让孩子了解父母工作的辛苦,理解父母,刻苦学习。

5、强化规范教育,开展“五个一”活动:改正一个缺点、做一件好事、交一份好答卷,为学校添一份光彩,做一个好学生。

6、班级每月召开一次“留守儿童”会,关心他们的学习,了解他们的生活情况并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7、建立关爱帮扶制度。在留守儿童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通过开展献爱心和为留守儿童联系爱心协会等活动,为贫困的留守儿童解决生活费。

8、加强班主任工作。班主任经常了解“留守儿童”的思想和心理状况,对待“留守儿童”要有爱心。不能讽刺、挖苦和歧视表现不好、学习成绩欠佳的“留守儿童”。建立谈心制,做好谈心记录。

9、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学校本着“关爱班级留守儿童”原则,将留守儿童分解给相应任课教师,要求各任课教师每月同留守儿童谈心一次,并做好记录,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着重进行矫正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10、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针对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的留守儿童,各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心理咨询活动,了解留守儿童的心理状况,积极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进行心理疏导,使留守儿童感到备受尊重,感受生命成长的快乐与幸福。消除不良情感,体验、树立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

幼儿园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树立留守儿童自强自立的精神,激励留守儿童不畏困难,学会自学、自理、自护、自强、自律,做生活的强者。我校将把帮扶活动继续深入地开展下去,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关心帮助留守儿童,架设起爱的桥梁。

二、情况分析

水湖镇是一个劳务输出大镇,很多青壮年劳力举村外出,留下庞大的“留守儿童”队伍,隔代抚养现象十分突出;监护人的文化程度明显偏低。

老人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基本不作要求,导致学生学习能力较差,各学科基础薄弱,在摸底考试中成绩很差。针对这一现状,我们特制定教师帮扶计划,并引导进行一对一互助。

三、具体措施

1、摸底造册,建立留守儿童特别档案。学校德育组成员和班主任对留守儿童的情况深入了解,随时关注留守儿童的动态。

2、任课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家中学习、生活的实际情况,发现潜在的问题,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与学习上的困难。主动、真诚地关心、帮助他们,让他们感受到来自老师的温暖。

3、在班级开展“手拉手、结对子”活动,让留守儿童与班级同学成为“手拉手”小伙伴,一起学习,一起游戏,让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小伙伴的关怀与温暖。组成帮扶小组。

4、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成果。每个留守儿童由教师牵头确定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5、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配对帮扶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不时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情况;让留守儿童在老师、同学群体中成长,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

初中留守儿童帮扶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更好地促进留守儿童健康、全面地成长,认真落实上级领导部门对留守儿童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确保我校留守儿童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多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下去,依据我校我班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年度班级留守儿童工作计划。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我班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及普遍问题的调查、分析与研究,建立健全留守儿童工作档案,找到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行之有效的措施和办法,狠抓落实,为“留守儿童”营造健康、快乐、平等、和谐的成长环境。同时,本班学生组织关爱小组,要加强关爱,形成合力,大力宣传,不断提高我班关爱留守儿童工作的水平和成效。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使留守儿童建档率达100%;

2.关爱留守儿童,开展结对帮扶活动,从学习、生活和心理等方面帮助留守儿童,促进留守儿童生理和心理健康成长,乐于学习。

三、主要措施

首先成长关爱留守儿童小组,明确工作任务,制订具体工作计划,并努力实施“关爱留守儿童”工作计划,逐步使关爱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和经常化。充分发挥班集体作用,使班级真正成为学生学知识、学文化、不断提高思想觉悟的主阵地、主渠道。

1.所有科任老师明确职责分工。加强对留守儿童的统一领导和管理,保证各项工作要求全面认真落实到位。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和联系卡制度

要认真调查研究,摸清留守儿童的底数,建立每个留守儿童的专门档案和联系卡。其基本内容:学生的基本情况、家长姓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电话,家长务工单位详细地址、联系电话,监护人或其委托监护人的职业、详细地址、联系电话、身体状况、年龄等。通过联系卡制度的建立,加强教师与学生家长及其他监护人的联系,共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关爱网络。学校设立留守儿童亲情电话。

3.真情关爱,“三个优先”

(1)学习上优先辅导。班级要从学习方面对留守儿童逐一进行分类、分组,落实到每一位任课教师。由任课教师具体分析学生的学业情况,制定学习帮扶计划,明确帮扶时间、内容和阶段性效果。每个留守儿童由老师牵头确立一名学习帮手,教师要对结对帮扶效果进行定期检查,建立进步档案。

(2)生活上优先照顾。教师对留守儿童要多看一眼,多问一声,多帮一把,使学生开心、家长放心。食堂要注意营养搭配均衡,有益身体发育。留守儿童患病时,要及时诊治,悉心照料。要指导寄宿学生学会生活自理,养成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

(3)活动上优先安排。高度重视并认真组织留守儿童参加集体活动,或根据特点单独开展一些活动,既使其愉悦身心,又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4.实施教师结对帮扶留守儿童制度

在留守学生中确立重点帮扶对象并配备帮扶教师和其他学生家长。配对帮扶教师和学生家长要经常与留守学生谈心,随时掌握留守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他们健康成长。建立教师关爱留守儿童成长日记,促使更多的帮扶老师成为“代理家长”。凡寄宿在校的留守儿童,教师要经常与留守儿童互相交流、沟通,掌握留守儿童的思想、生活和学习情况;非寄宿的儿童,教师要定期走访与临时监护人交流,及时反馈儿童在校的情况,帮助做好儿童的思想工作。对已缺失的家庭教育进行补偿,使他们走出孤独和忧郁的阴影,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在校儿童一样,在老师和同学的关心和爱护下健康成长。

5.建立健全教师与留守儿童的谈心制度

学校要定期召开帮扶教师、留守儿童、监护人或委托监护人座谈会。要求教师每月至少与留守儿童谈心两次,详细填好记录卡。对少数学习不认真、人格发展不健全、道德发展失范的“问题”留守儿童,要制定个别教育管理方案,着重进行矫治和帮助,做到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6.开展人文关爱活动。

通过定期举行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各种竞赛活动等,组织留守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生活在欢乐、和睦的氛围中,找到家的感觉,增强学习、生活的信心,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7.注重对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

上一篇:部门副部长竞选稿下一篇:关于聘请会计的请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