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文献综述

2024-08-30

产业经济文献综述(通用8篇)

1.产业经济文献综述 篇一

一、行为经济学的概念

所谓行为经济学(Behavioral Economics),顾名思义,就是指以人类行为作为基本研究对象的经济理论,它通过观察和实验等方法对个体和群体的经济行为特征进行规律性的研究。

二、行为经济学的兴起

80年代以后,以理查德·泰勒(Richard Thaler)为首的经济学家,从进化心理学获得启示。认为大多数人既非完全理性,也不是凡事皆从自私自利的角度出发。以此为理论基础,专门研究人类非理性行为的行为经济学便应运而生。行为经济学形成于1994年,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戴维·莱布森(DavidLaibson),从心理学和行为角度探讨了人类的意志和金钱,把经济运作规律和心理分析有机组合,研究市场上人性行为的复杂性,认为人也有生性活泼的另一面,即人性中也有情感的、非理性的、观念引导的成分。美国经济学联合会将该学会的最高奖两年一度的“克拉克奖(Clark Medal)”颁给了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的经济学家马修·拉宾(Rabin Matthew, ),以表彰他为行为经济学的基础理论所做出的开创性贡献。拉宾的研究主要是以实际调查为根据,对在不同环境中观察到的人的行为进行比较,然后加以概括并得出结论〔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了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丹尼尔·坎内曼(Daniel Kahneman),瑞典皇家科学院在宣布他的主要贡献时指出,丹尼尔·坎内曼是“因为将心理学研究结合到经济学中,特别是关于不确定条件下的人类判断和决策行为”。这说明行为经济学作为经济学重要分支的地位得到确认和加强。除此之外,阿莫斯·特维尔斯基(Amos Tversky, 1992)、爱德华(Edwards, 1954)等则提出将行为决定作为心理学研究的主题,并确定了研究的程序。西蒙(Simon, , )则提出了基于有限理性的信息处理和决策方法。

三、行为经济学的主要观点

1.人类行为的“三个有限性”观点

传统经济学中,人类行为的标准经济模型有三个不现实的特征:无限理性、无限控制力和无限自私自利。这是由行为经济学的代表人物芝加哥大学的理查第一文库网德·泰勒(Richard Thaler)和麻省理工大学的森德希尔·穆拉伊特丹(Sendhil Mullainathan)提出。

2、储蓄行为中的“夸张贴现”

戴维·莱布森(David Laihson)的名望主要建立在他描述的有关人和金钱的一种“反常现象”的基础之上。他认为在人们的.时间偏好中,短期贴现率往往大于长期贴现率。夸张贴现抓住了这一特征,认为人们并不是理性的在一生中对开支和储蓄统筹安排,而是从年轻到老年都负债。

3.行为金融学理论

行为经济学对现代金融理论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以行为经济学为基础的行为金融学从广泛的社会学视角研究金融市场上的活动,认为人性行为中潜藏着复杂性。 迪勃特(De Bondl)和理查德·泰勒的研究表明,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并非是完全理性的。

4.风险厌恶和期望效用理论

伯克利加州大学的马修·拉宾(Malthew Rabin)认为,人们的偏好具有“风险厌恶”的基本特性。在期望效用的理论框架中,对风险厌恶的唯一解释就是财富的效用函数曲线是凹型的:对于额外财富的需求,人们在富裕时比贫穷时有较低的边际效用。风险厌恶和收人的边际效用递减理论在效用上是一样的,这是人们心理上的一种直觉:这有助于解释在大规模的风险下,人们倾向于降低消费风险和不确定性的话动。

该理论也包含了赌金很小时,人们所表现的“风险中性”,即他们只根据期望货币价值来来选择做赌注。在不确定的世界中,期望效用函数刻画了个体对待风险的不同偏好。然而拉宾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期望效用函数理论并不能对赌金很小情况下,人们的风险厌恶行为作出合理解释。在期望效用理论中,对于任何的凹型效用函数陆线,很小赌金情况下的风险厌恶,同样暗示着对大赌金的风险厌恶。而实际上在期望效用理论中,在赌金很小情况下根本不存在风险中性意味着,在大规模的赌金下存在着不切实际的风险厌恶。

四、行为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突破经济人的假设是经济学学科发展的必然趋势,但是要把人的每一种选择分析清楚,似乎是在研究一张比例与原图一样的地图,根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经济理论应该研究人类行为的共性而非个性。行为经济学主要是为了分析人的实际经济行为及其结果一经济现象另辟蹊径,为建立一个逻辑严密的理沦经济学体系提供支撑点。其研究目的,既不是表明它们与传统经济学如何对立,也不是想证明传统经济学某理论如何错误。迄今为止,经济学各学派理论观点都有其合理性,但也存在各自的局限性,行为经济学能对一定时期内存在的经济现象作出其独立的解释,并能很好地解释传统经济理论所不能解释的问题。

行为经济学在金融市场和储蓄方面的应用,但行为经济学本身并不局限于这两个领域,在其它方面的应用领域,行为经济学同样发挥了神奇的效应。

研究仍在继续,莱布森正在努力了解作为一种经济学现象的“暗示”。 暗示”有助于解释广告为什么会产生作用,它是指引起潜在需求的刺激或是“使得已解除毒瘾的瘾君子重操旧业的刺激物 。

在莱布森描述具体现象的同时,穆拉伊特丹则寻求人类行为中所形成的格局,侧如投资者如何作出决策。根据其研究成果,他断定,就像人们把人归类一样,他们也把股票分类,武断地把通用电气公司的股票归类为技术股,而把思科系统公司的股票归类为热门股票。人们根据这种分类进行股票交易,直到事情发生变化,然后重新将其分类。有朝一日,这种广泛的理解可能会带来更加有效的货币政策。

2.产业经济文献综述 篇二

一、古典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探讨

经济学的鼻祖亚当·斯密 (Adam Smith, 1776) 在《国富论》中以制针业为例阐述了分工的意义, 认为分工和专业化是提高效率的原因, 这可以说是规模经济的一种古典解释。他认为通过社会分工会增加熟练程度、节约劳动转换的时间以及改进工具, 进而提高劳动生产率, 从而在既定的资源基础上增加社会的财富。同时, 分工的程度, 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即市场广狭程度的限制, 这就是著名的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的限制”。因此, 如何扩大市场规模也就成了增加分工, 增加财富的问题所在。

约翰·斯图亚特·穆勒 (John Stuart Mill, 1848) 阐述了大规模生产的优点, 他在著作《政治经济学原理》中继承了斯密的劳动分工理论, 并且从节约生产成本的角度论述了大规模生产的好处。他认为, 大规模的生产给事业带来的好处如此之大, 以致经济生活任何部门的小经济也不能经受得住与大经济的竞争。

阿林·杨格 (Arthur Young) 1928年在英国科学促进协会经济学和统计学分部主席的就职演说中, 发表了题为《报酬递增与经济进步》的论文。他发展了亚当·斯密古典经济学中的分工理论, 第一次论证了市场规模与迂回生产、产业间分工的相互作用、自我演进的机制, 从而超越了斯密定理“分工受市场范围限制”的思想。杨格的分工理论被后人命名为杨格定理, 即:“分工取决于市场规模, 而市场规模又取决于分工, 经济进步的可能性就存在于上述条件之中。”

马歇尔 (Marshall, 1890) 在前人的基础上, 系统地表述了规模经济理论, 他在《经济学原理》中, 第一次用“规模经济” (Economics of Scale) 的概念来说明报酬递增的现象。他指出, 企业在长期内有充足的时间调整规模, 通过扩大其不动产获得新的大规模经济, 在较低的成本上增加产量, 进而使得报酬递增。他根据分工与生产专业化的程度, 从企业的角度将规模经济归结为外在经济和内在经济两类。同时, 他还提出追求规模经济会导致大企业的控制力和垄断, 降低经营效率, 导致规模报酬递减, 这就是“马歇尔冲突”。

斯拉法 (Sraffa) 于1925年发表了《成本与产量之间的关系》的长篇论文, 1926年发表了《竞争条件下的收益规律》。在这两篇论文中, 斯拉法指出, 每一类规模收益都是出自很不相同的经济现象, 递增的收益来自积累和技术变化过程, 而它们又都与市场扩大及随之而来的劳动分工相联系;递减的报酬是由于土地可获得性有限, 这是收入分配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又是租金理论的基础。他还在自己的著作《用商品生产商品》中讨论了多种商品的联合生产及其意义。

二、近代外国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探讨

(一) 关于规模经济的存在性

根据贝恩 (Bain, 1959) 的说法:对规模经济是否存在的问题有两种派别, 即英国学派和美国学派。以康芒斯 (Commons) 、熊彼特 (Schumpeter) 等为代表的英国学派认为规模经济与厂商规模有关, 尤其与大型多工厂的厂商有关。他们认为, 仅仅大厂商和集中性产业的存在就表明了规模经济的存在。从效率观点来看, 此学派建议公共政策应促进兼并和保护大厂商。美国学派的代表为奈特 (Knight) 和西蒙斯 (Simons) , 他们认为小厂商也能够利用规模经济, 不存在真实的或货币的规模经济。舒马赫 (Schumacher) 则宣称小的是美好的。

(二) 规模经济的测度的讨论

规模经济的度量问题起因于美国学者罗伯特·索洛 (Robert Solow, 1956) , 他最早发现了索洛剩余法来度量技术进步。他承认规模经济效应的存在, 但认为规模经济不可能从全要素增长率中分离出来, 因此他考察技术进步贡献方法的基本假设就是生产的规模收益不变。他在研究中采用的生产函数以资本、劳动同质为前提, 并假设劳动和资本的可替代性、边际收益递减和规模收益不变。

施蒂格勒 (Stigler, 1958) 提出了生存技术法 (Survivor Technique) , 来测定企业的规模或效率问题。他认为, 在一个产业中, 如果企业拥有相同的资源, 处于相同的环境, 则最佳规模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生存能力最强、发展最快。因此, 比较不同规模企业的生存发展能力, 可确定最佳规模。在市场竞争条件下, 企业为提高生存能力, 要通过规模调整, 提高经济收益。故有条件的企业向最佳规模靠近, 使这一组的产量比重上升。对于生存技术法, 在下文的测度方法中有更加详细的介绍。

科曼诺 (Comanor) 和威尔逊 (Wilson) 提出了MES (最小有效规模) 方法, 用来测定起进入壁垒作用的规模经济。主要度量办法是看占整个行业产出一半的最大厂家的平均规模与相应市场的总产出之比。

(三) 关于企业规模的确定

科斯 (Coase, 1937) 认为企业是对市场的替代, 市场交易成本和企业组织成本共同决定了企业的规模。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 企业内部协调成本会增加。企业通常倾向于扩张规模直到在企业内部组织一笔交易的成本等于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完成一笔同样交易的成本为止, 这样企业规模就达到了最佳点。其中, 一家企业的内部协调成本和外部交易成本是由该企业从其他企业那里购买要素的能力决定的。

威廉姆森 (Williamson, 1985) 发表的《反托拉斯经济学—兼并、协约和策略行为》从市场的效率角度论述企业规模经济的问题。他认为资本市场有资金的流量调节和提供奖惩激励两项功能。大企业对这两项功能都实行了内部化, 而且其效果可以比市场更好。同时, 企业规模庞大和经营上的过度多样化有可能最终导致不经济, 于是某些大型公司会进行自愿性的股权处理来调整规模。最终, 企业规模逐渐达到动态的平衡, 不需要过多的公共政策对企业的规模进行管制。

巴克利、卡森 (Buckley、Casson, 1985) 研究了世界市场的不完全性和跨国公司的性质, 探讨了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动机及决定因素, 详细分析了内部化引起企业规模经济的原因。卡森利用“信息”统称技术、管理技能等知识产品。他认为, 交换知识产品所有权导致了外部市场交易成本较高, 知识的内部化可以促进跨国公司增长和盈利, 可导致企业规模扩大。

(四) 其它对规模经济的探讨

派恩 (Pine, 1993) 认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竞争形势的转变, 企业的竞争战略将逐步由大规模生产向大规模定制转变, 从而实现能同时兼容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集成经济。他在《21世纪企业竞争前沿:大规模定制模式下的敏捷产品开发》中写道:大规模定制模式是对定制的产品和服务进行个别的大规模生产。大规模定制是企业经营中新的必然趋势, 它能在不牺牲企业规模经济效应的前提下, 了解并满足单个客户的需求。

钱德勒 (Chandler, 1999) 在《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中提出, “规模经济是指当生产或经销单一产品的单一经营单位因规模扩大而减少了生产或经销的单位成本时而导致的经济。”实践表明, 对于同一种产品的生产经营, 企业的规模不同, 年均成本水平和收益水平也不同。企业从较小的规模开始, 增加各种生产要素的投入, 扩大规模, 企业的经济收益会相应增加。但是, 在规模扩大的不同阶段, 企业收益增加幅度不尽相同。因此, 企业能否有效地利用规模经济, 发挥规模经营的优势, 对企业的生产经营和进一步发展, 以及有效地增强企业的竞争力都非常重要。

(五) 针对具体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的分析

Alhadaff (1954) 研究了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 主要研究方法是将单位成本与银行规模放在一起进行研究, 分析了1938-1953年加利福尼亚州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他是最早把银行按存款规模分为不同组别研究的学者。

Benston (1965) 和Bell (1968) 采用Cobb-Douglas生产函数多元回归法对每一项银行产出的成本进行了仔细分析, 得出的规模经济估计值都在0.93-0.95之间, 这意味着所有银行都存在规模经济。这项研究被认为是很有开创性的尝试。

Baumol (1982) 假定成本的增减比例与产出的规模以及构成有关, 并且运用规模弹性 (scale-1asticity) 系数来衡量经济体规模经济性。Benston、Hanweck和Humphrey (1982) 在Baumol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于1982年首次使用超越对数成本函数 (Translog Cost Function) 对银行的规模经济问题进行回归分析。这种函数将多产品企业的联合生产纳入了考虑范畴, 同时兼顾了各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和各个自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对因变量的影响。这种方法的自变量有明确的经济意义并且容易进行统计, 在此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三、我国学者对规模经济问题的最新探讨

徐传湛、郑贵廷和齐树天 (2002) 通过对中国商业银行1994-2000年的经营情况的实证分析, 估算出了各大银行的成本-规模弹性。他们指出:商业银行经营过程中长期存在的不良贷款沉淀以及放款上的所有制偏好等问题已成为现阶段影响我国金融机构成本-规模弹性的重要因素, 而隐藏于它们背后的产权制度安排上的缺陷、金融领域的长期垄断, 以及民营银行的“国民待遇”等问题是下一步改革的关键。

杜莉、王峰、齐树天 (2003) 利用中国商业银行1994-1999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实证分析后发现, 中国商业银行的运营存在着规模经济的现象。其中, 新兴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规模经济的程度明显高于国有商业银行。同时还分析了公司治理结构、银行内部管理、金融创新及市场结构等影响我国商业银行规模经济的因素, 并给出了我国商业银行在进一步改革中的政策建议。

刘宗华 (2004) 采用广义超越对数成本函数计算了中国国有及股份制商业银行1994-2001年的成本函数, 并且估计出了各自的规模经济。他认为, 国有商业银行存在规模经济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存在轻微的规模不经济;国有商业银行在其传统的存、贷款业务上具有规模经济, 在投资上具有规模不经济, 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情况则正好与国有商业银行相反。他对中国银行业的规模经济问题分析更为细致和具体。

四、对研究综述的评论

3.制度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篇三

【关键词】制度;经济增长;新制度经济学

一、引言

经济增长一直都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课题之一,也是各国最为关注的焦点。众所周知,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都将制度看成是既定的外生变量,在此框架中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技术、地域、文化意识形态等成为了经济增长一系列的决定因素,因此它无法说明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的重要性。然而,在现实中制度对于经济增长具有重要作用,最有利的证据是二战后的德国和朝鲜,他们被分裂成两个国家,拥有相似甚至一样的自然资源、实物资本、人力资本、文化等。但是,实行市场经济的联邦德国和韩国要比实行计划经济的民主德国和朝鲜的发展更快更好。研究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诺斯(North)将制度定义为“制度是为约束在谋求财富或本人效用最大化中个人行为而制定的一组规章、依循程序和伦理道德行为准则”。“制度是一个社会的博弈规则,或者更规范一点说,他们是一些人为设计的、型塑人们互动关系的约束”。制度的作用就是“提供人类在其中相互影响的框架,使协作和竞争的关系得以确立,从而构成一个社会特别是构成一种经济秩序”。它包含了正式制度与非正式制度,正式制度是一系列成文法,包括政治(和司法)规则、经济规则、契约等,非正式制度是在人类社会诸种文化传统中所逐渐形成的一些非正式约束,包括人们的行事准则、行为规范以及惯例等等。新制度经济学派的代表人物科斯、诺斯将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和原因,这种观点对传统经济增长理论既是挑战也是补充。新制度经济学家认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等因素与其说是经济增长的原因,倒不如说是经济增长本身,而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在于制度因素,制度是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现在,虽然制度对于经济增长确实有着巨大影响的观点已经被普遍认同,但是在制度是否是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这个问题上却是各执己见。

二、制度与经济增长文献综述

1.马克思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论述。1859年1月,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指出:“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他认为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是辨证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适合的生产关系为生产力的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应的制度平台,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旧的生产关系已经不能适应新的生产力发展的需求时,就会产生新的生产关系以适应新的生产力,同时也产生了一个新的制度平台。从卡尔·马克思的观点看,制度既可以促进经济增长也可以阻碍经济增长,制度具有阶段性的特征。

2.旧制度学派。旧制度学派以凡勃伦、康芒斯和米契尔等为代表,凡勃伦非常重视从制度层面来分析经济发展,强调制度因素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反对传统经济学把制度因素作为分析经济发展的前提,主张从制度和结构上来改革资本主义;而康芒斯则对制度分析进行了进一步的发展,并把资本主义社会关系解释为一种交易关系,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众多的利益集团,因而存在着众多的利益冲突,为此就需要制度为各方建立一个行动规则,对交易各方进行约束和协调。康芒斯特别强调经济的、法律的和伦理的作用,把资本主义的产生归功于法律制度,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本质上是一种法律制度,因为它完全以所有权为基础。从旧制度学派的观点看,制度是社会关系的润滑剂,通过促进社会交易来促进经济的增长。

3.舒尔茨的“人力资本论”。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西奥多·W·舒尔茨(Thodore W.Schults)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对一些无法用传统经济理论解释的经济增长问题进行了论述,并明确提出人力资本是当今时代促进经济增长的主要原因,认为“人口质量和知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未来的前景”。舒尔茨对传统经济学将制度看成外生变量的缺陷进行了批判,认为制度是内生的,而不是外生的。他从制度所执行的功能的经济价值以及经济均衡的概念入手,认为随着教育、培训、知识对人的正效应的提高,人的经济价值也是不断提高的,这种提高产生了对制度的新的需求,导致了当前制度所执行的经济功能的经济非均衡,一些政治、法律等制度则是为满足这种需求所进行的调整,是趋向新的均衡过程中形成的,是有滞后性的。制度变量关系重大,他们可能并且正在变迁,“人们试图对可选择的制度变迁加以考虑来作出社会选择,以增进经济效率和经济福利的实绩。”舒尔茨通过“人力资本论”论述了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说明了制度的滞后性变迁促进了经济增长。

4.新制度学派。以诺斯、科斯等为代表的新制度学派吸收前人的研究成果,创立了产权理论、交易成本理论、委托——代理理论和制度变迁理论,进而出现了新制度经济学的“四大支柱”——制度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制度的起源、制度变迁与创新、国家制度供给。诺斯和戴维斯通过对经济史的研究总结出了近代经济增长的制度原因以及制度变迁的规律,即制度变迁理论。诺斯认为,“在详细描述产期变迁的各种现存理论中,马克思的分析框架是最有说服力的,这恰恰是因为它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从制度功能上看,适当的制度激励调动了积极性和创造性,是促进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而在这些制度因素中,产权关系至关重要,产权的激励和约束功能、外部性内在化功能、资源配置功能可以降低或消除市场机制运行的社会费用(外部性问题、潜在收益),提高运行的效率,改善资源配置,加快技术进步,增加经济福利,进而促进经济增长。从国家层面上看,由于国家是强制的统治工具,因此国家降低了保护产权和强制执行的成本,维护了经济秩序,促进了经济发展和增长。从意识形态的层面看,诺斯将意识形态看成是非正式制度,它同正式制度一样约束了个人的机会主义,激励了个人的效率,降低了社会成本。

诺斯将经济学的供求理论引入了制度分析框架,认为在现存制度下如果存在着潜在利润,即存在一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社会主体从中得到净收益大于现在的净收益,就会产生制度的非均衡, 产生新的潜在的制度需求和制度供给,当再次达到制度均衡时,就产生了经济增长,因此制度变迁才是经济增长的根本原因,而其他因素只是经济增长本身。

三、总结

自从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1776)的巨著《国富论》出世以来,经济学就从未停止过对经济增长的探讨,出现了“资本决定论”、“技术进步论”、“人力资本论”、“分工——专业化理论”、“结构效应理论”和“制度决定理论”这些主流理论,还有“地理条件论”、“文化宗教信仰论”,然而并未形成普遍认同的统一分析框架。本文首先对研究制度和增长之间的关系意义进行了探讨,并且引用了诺斯关于制度的经典定义,并对主要的几种制度与增长理论进行了整理,他们分别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制度促进交易,制度通过人力资本作用于经济增长,制度变迁与产权等方面论证了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当然,还可以从制度能促进生产要素的吸收这个角度出发来说明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虽然说法不一,各有优劣,但是从不同角度分析制度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可以更好的从经济转型时期的中国所遇到的问题中找出原因,并提出解决方案。

参 考 文 献

[1]诺斯.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M].上海三联书店.1994

[2]R·科斯.财产权利与制度变迁一一产权学派与新制度经济学译文集.上海三联书店.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

[3]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上海三联书店.1994

[4]舒尔茨.论人力资本投资.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0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

[6]康芒斯.制度经济学.商务印书馆.1987

[7]杨有才.制度与经济增长:一个数理模型分析.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

[8]罗伯特·J·巴罗,哈维尔·萨拉伊马丁.经济增长(中译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

[9]戴维·罗默,苏剑,罗涛.高级宏观经济学.商务印书馆.2001

4.新兴产业发展的文献综述论文 篇四

论文摘要:新兴产业代表着市场对经济系统整体产出的新要求和产业结构转换的新方向,同时也代表着新的科学技术产业化新水平的,正处于产业自身生命周期的形成阶段的产业。作为推动产业结构演进的新生力量,新兴产业的发展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试图对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做一个综述,结合我国现状,提出我国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依据和政策建议。

论文关键词:新兴产业,文献综述,政策建议

一、新兴产业的概念及起源

1新兴产业的概念

新兴产业是指随着新的科研成果和新兴技术的发明、应用而出现的新的部门和行业。现在世界上讲的新兴产业,主要是指电子、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海洋、空间等新技术的发展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一系列新兴产业部门。

2新兴产业的研究的起源

研究新产业的成长最早可以追溯到17、18世纪间以威廉·配第、亚当·斯密为代表的古典经济学家,古典经济学之父亚当·斯密在其经典著作《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提出了市场分工理论。他写道:“分工起因于交换能力,分工的程度,因此总要受交换能力大小的限制,换言之,要受市场广狭的限制。”,这段话被后来的经济学家称之为斯密教条,斯密定理即由此而来。现代国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因素上。

3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

新兴产业区别于传统产业,我国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李悦教授在产业结构与产业政策讲话的第五讲《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结构》中提到了,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是:第一,开始建立时产值比重不大,但生产增长率高;第二,多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科研经费高,职工的科技水平高;第三,产品的附加价值高;第四,对于国民经济现代化具有较强的推进和带动作用。

结合新兴产业的行业特征,发展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技术的创新与新兴产业联系在一起,技术创新可以产生新兴产业,发展新兴产业也可以促进技术的创新。伴随着最近二十年间发生的诸多技术革新,出现了信息、生物技术、纳米技术等一系列新兴产业;其次,新兴产业作为社会新专业生产或专业服务的集合,是社会生产分工发展的最新成果。发展新兴产业可以加快社会分工发展变化的过程,由原有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衰退、消亡,新的产业间分工结构逐步形成、发展;第三,新兴产业作为一种新的供给力量,其产品适应了市场需求变动的新趋势。发展新兴产业可以推进和带动国民经济。

二、新兴产业的发展理论

1国外关于发展新兴产业的理论研究

20世纪中后期,学者开始研究新兴产业的发展,典型的两大理论是:

(1)“TFP全要素”理论。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索洛建立其模型,即经济增长中减去资本和劳动的贡献率后,即为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称之为全要素贡献率(TFP)。TFP通过假设将复杂的经济问题简化处理,主要包括:市场条件为完全竞争市场;技术进步是中性的;生产要素投入主要是资本和劳动,且资本和劳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得到充分利用等。由于此前提假设带来了TFP在使用上的局限性:首先,要求资本、劳动力得到充分利用,这与实际生产情况差别较大;其次,借助经济计量和数学推导,用总生产函数间接地测定“余值”作为技术进步的贡献。“余值”不仅包含了狭义的技术进步,还包括了其它因素的影响.如市场环境的改善、自然灾害的减少、劳动质量的提高等。如果不能区分这些因素,将直接汁致技术进步贡献力的高估。虽然TFP理论存在弊端,在经济国际化的大趋势下,经济增长成为各国在全球经济竞争中生存的重要条件。

(2)新经济增长理论。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罗默和卢卡斯为首的一些经济学家开始探讨用新的理论来解释经济的增长,强调经济增长不是外部力量而是经济体系内部力量,尤其是在内生的技术变化。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只有资本的不断投入和劳动力的持续增长,经济未必保持持续增长。因此,尽管某些特定的技术突破可能是随机出现的,但技术的整体增长同投入的资源成正比;技术进步可以提高投资的回报率,具有递增的边际生产率。

“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都强调了技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地位,而新兴产业的主要特征就是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因此两大理论为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

2国内关于新兴产业发展的研究

国内学者结合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等问题,对新兴产业及扶持政策、主导产业及主导产业的培育与选择问题进行了大量研究。

张胜荣、金高峰在《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中提出了新兴产业进行战略选择时的几条建议,首先要塑造产业结构,要从整个产业的角度出发,和其他新兴产业一起寻求和制定游戏规则。其次,正确对待产业的外在性,在新兴阶段,企业自身的成功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产业中的其他企业的发展。还要选择正确的进入时间,进入过早或过晚都对企业都会产生不利影响,一般认为,早期进入新兴产业是有利的。最后,掌握预测技巧,图景方法是一种非常有用的工具。

黄南在《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中指出,产业政策的正确引导是新兴产业崛起的重要手段。他在分析了很多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发展历程后认为,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通过产业政策的积极引导,可以促进各种要素资源向新兴产业的集中和倾斜,这确实是发展新兴产业的一种十分有效的手段。

关涛、张永岳在《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中讨论了新兴产业群出现的必然性,发展新兴产业群不应该盲目地模仿日本或者欧美的做法,产业组织和产业结构同时应该成为我国产业经济学关注的核心,并应该据此形成我国产业经济学的特定学科范式。他们还提出了,体制性障碍的存在是我国新兴产业群的一个重要特征,伴随着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体制性障碍这一问题会进一步突出。

林文在《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一文中得出战略产业形成的重要结论:需求收入弹性大,关联效果强的产业易演化成新的战略产业。并且认为战略产业主要培育时期是产业发展的幼稚阶段和成长阶段。在幼稚阶段应该主要是确定研究与开发战略推动技术发展;在成长阶段应该主要培育产业和市场的规模。他将战略产业的转换机制分为两部分,第一步是由科学技术孕育战略产业,第二步是战略产业发展成为支柱产业。

总的来说,国内对于新兴产业的研究只是停留在理论的层次上,并没有提出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和具体的发展措施,也没有提出像国外“TFP全要素”理论和新经济增长理论那样的发展理论,虽然已经有学者把上述理论运用与我国的现实相结合,但是由于我国特殊的国情,国外的理论在我国还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国内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创新。

三、新兴产业发展与政府之间的的关系

现代国内外学者对于新兴产业成长和培育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的作用的影响因素上。

在分析政府在新兴产业发展中的角色时,国外与国内理论出现了明显的分歧。一方面,国外的学者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作用轻微,新兴产业的发展更多的的是依靠市场竞争;另一方面,国内学者则认为政府在新兴产业的发展中是直接干预者。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主要是由于我国的特殊的经济体制决定的,我国还没有完全实现市场经济体制,政府在企业的发展中的作用还是重大的。我国在发展新兴产业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使企业完全参与到市场的竞争中去,只有这样,我国的新兴产业才能在世界经济中占有一席之地。

新西兰学者TobyHarfield在《新兴产业的竞争与合作》一文中主要研究了新兴产业对于追求利益的竞争和行业间合作关系的处理,并说明在新兴产业出现的过程中,相对于政府的鼓励措施,市场竞争对于新兴产业的发展更为必要。

美国学者NicolePohl于4月发表《日本产业振兴一政府角色与市场的平衡》,探讨了日本产业振兴合作组织(IRCJ)作为政府调控市场的一个半公开组织的目标以及与市场的关系,分析了产业振兴合作组织由于功能不是很明确,在产业的扩大再生产方面不能达到预期目的,相反,该组织的目标只是提供一个区域性的安全网络。

郭辉勤在《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认为,目前以演绎西方理论为主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理论同我国的现实脱节。要振兴我国的新兴产业仅仅依靠企业自发的能力修养无济于事,必须由政府直接干预。政府干预不是仅指一般意义上的宏观调控、政策导向、减免税收和扶持资助。具体来说,就是要吸收计划经济的优点由国家直接创建、掌握和控制一批新兴行业的国有企业,还要借鉴市场经济的优点,把研发、制造、服务等繁杂的环节通过竞标外包的形式甩给社会企业,籍以迅速形成一批由这些国有虚拟企业为龙头的新兴产业群落,整体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

陈洪涛、施放等在《基于政府作用的新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导出了政府对新兴产业作用的模型,接着详细阐述新兴产业发展水平衡量因素及政府行为的作用程度评价指标,指出当前我国政府在产业政策、产业激励政策、外部环境和国际合作四个方面,对新兴产业发展的支持方式的重要性。

四、写作思路

通过对新兴产业发展理论的文献综述,对国内外的理论研究有了一定的了解,应该说国内在新兴产业方面的研究还是不够的。我打算选取具体的某一个具体的新兴行业作为研究对象。

首先,要界定这一行业,发展的必要性。

其次,运用产业结构,产业组织学知识,从市场容量、创新条件与环境、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和政府政策、其发展前景等方面分析这一行业的市场结构,上下游产业链以及在整个经济中的地位;

第三,结合文献综述部分分析国内外关于扶植发展这一产业的政策措施及发展历程;

第四,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亚当·斯密.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M].商务印书馆,

2 张胜荣、金高峰.新兴产业的竞争战略[J].特区经济,,(5).

3 黄南.世界新兴产业发展的一般规律分析[J].科技与经济,2008,(10).

4 关涛、张永岳.新兴产业群的发展与产业经济学的学科思考[J].贵州社会科学,,(2).

5 林文.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J].资源·产业,,(2).

6 郭辉勤.新兴产业亟须政府干预[J].经营与管理,,(7).

7 陈洪涛、施放.战略产业演变机理及产业培育可行性分析[J].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08,(7).

8 Nicole Pohl.Industrial Revitalization in Japan: The Role of the Government vs the Market. AsianBusiness&Management, 2005, 4, (45-65).

5.产业经济文献综述 篇五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70年代以来采用博弈论等新的.分析工具,使得传统的理论经历了一次划时代的革新,包括研究范式的突破,用博弈论、信息机制设计等方法论重新解释垄断行为理论、完全信息以及非完全信息下的企业行为,从而得到重新评估的结论,为政府推行管制措施以纠正市场低效率提供了新的思路.

作 者:肖建忠 唐艳艳  作者单位:中国地质大学人文与经济学院,武汉,430074 刊 名:江汉论坛  PKU CSSCI英文刊名:JIANGHAN TRIBUNE 年,卷(期): “”(10) 分类号:F091.3 关键词:产业组织   博弈论   信息机制  

 

6.产业经济文献综述 篇六

湖南农业大学在职人员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农业科技对东莞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 农业推广硕士 □ 兽医硕士 □ 工程硕士 □ 中职硕士 □ 高师硕士

研究生姓名: 入 学 年 月:

所 在 学 院: 人文社会科学学院

领域(专业): 农业推广

研 究 方 向:农业科技组织与服务

日 期: 2012 年 6 月 16 日

农业科技对东莞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作用研究

文献综述

2008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农业产生了很大冲击波,我国农业形势面临着下面的难题:

1、成本高、资金不足;

2、国际竞争对手的“入侵”,对我国的农业产品存在着很大的威胁;

3、由于金融危机的爆发,导致市场对农业的需要量不大,市场低迷。

另外,中国尽管成功地避开了金融危机,但是中国过去三十年经济持续增长严重依赖的“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发展中积累的一些问题开始凸显:产业低端化、环境压力大、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拉大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不仅势在必行,而且是恰逢其时。随着全球经济环境的变化,外需拉动经济增长的因素正逐渐减弱,国内经济增速因此逐渐放缓。此外,随着材料、劳动力成本增长,资源、环境对经济增长的约束力正在增强,这些都直接影响到了传统企业的生存发展。要顺利渡过这一瓶颈阶段,企业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4.1、国内研究

我国从农村产业最初转型升级以来,在尽最大可能地健全现代农业体系,加快农村产业升级,不但使农业起着食品保障功能,还要发挥生态保护,文化传承等功能,把农村产业朝着更深,更广的方向发展,促进农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例如,我国大力发展绿色产业,做好绿色优质大米生产基地建设;做大无公害优质大米的基地建设。

在我国农村产业转型中仍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胡红根在《中国的三元经济结构与农业转型》中批出:当前,制约当前农民增收问题,关键在于调整结构问题,而影响农民调整结构的积极性又往往是因为政策的实施不到位。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中政策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产业导向政策、资金扶持政策、科技扶持政策、拉动市场政策、缺乏龙头企业等几方面谈了政府在农业转型方面的影响。龙头企业是带动结构调整的动力,由于地方干部受自身素质的局限,不能有效组织农产品的开发和找不到围绕农业办工业,围绕农业搞流通的路子。

4.2、国外研究

国外对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研究比中国的研究历史要长,例如欧盟《2007-2013年的农村发展政策》中规定:利用一个专门基金、一个专门模式、一个专门网络,把整个欧盟的农村发展控制在欧盟农村共同政策的框架内,从而实现农村的协调,要和其它部门相协调,共同发展。梅勒的农业发展理论认为:按照技术进步的性质将农业转变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技术停滞阶段,劳动密集型技术进步阶段和资本密集性技术进步阶段。这一理论意味着转变农业增长方式主要是依靠现代非农业部门的发展来实现,要提高资源的生产率和农业产出就应该大力增加稀缺资源的投入,提供刺激的体制,加强农业科研,提供新的物质投入供给,加强农业服务体制和基础设施建设。

一些发展中国家如巴西、印度等国目前也正在提高劳动者素质方面加大投入。随着劳动力不断向非农领域转移,质量逐步提高,为农业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提供了关键的人力资本条件。

参考文献:

[1]林凤洋.中国经济结构略谈[M].中国少儿出版社,2005 [2]李煜红.加快农村产业转型升级的路径[J].中国审计,2010 [3]叶红梅.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J].农村建设,2011 [4]黄芳.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制度分析[D].中国农村,2008 [5] Colin Clark.The Conditions of Economics Progress[M].St.Martin’s Press,1957 [6] Akamatus Kaname.A Theory of Unbalanced Growth in the World Economy[J].Weltwirtschaftliches Archiv,1961(86)[7] Akamatus Kaname.A Historical Pattern of Economic Growth in Developing Countries[J].The developing Economies,1962 [8]刘峰,中国农村产业化转型的特点及方向[D].中国农村经济,2009 [9]周慧,论东莞新型农村经济发展的特点[M].大众科学,2009

7.产业国际竞争力文献综述 篇七

一、国内外推崇的理论基础

(一) 波特及其著名的“钻石理论”

波特全面宏观的对产业国际竞争力有一个认识。他对不同的国家地域间和不同的产业间进行了长时间的研究, 深刻描述了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四大内生变量包括国内的基本生产要素, 国内消费群体的需求, 互补或者替代性产业, 企业战略结构之间的相互关系, 构造出产业国际竞争力的整体框架。

(二) 竞争力过程理论广受推崇

世界上部分经济学家将产业国际竞争力与数学机理有效地结合, 认为产业国际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过程。该理论到中国后, 得到了有效的加工和升华, 充分考虑了产业的自生生存环境, 将公式有效地改变成产业竞争力=竞争力资产×竞争力环境×竞争力过程。

二、国内外不同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一) 农业的国际竞争力

农产品贸易在国际贸易中占据着主要的地位, 而每个国家由于自己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 农产品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正是这些差异带来世界上农学家、经济学家、管理学家对农业产业国际竞争力的兴趣和研究, 从而推动了国际竞争力在农业中的运用。

1. 国外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许多专家学者都运用了国内资源成本 (DRC, Domestic Resouree Cost) 这一比较成熟的理论体系对外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论述。Muprhy (1987) 对欧洲八国的乳品业进行了分析, 从分析中不难得出爱尔兰、荷兰等国的比较利益最高。Cheng Fang (2002) 则集中比较了中国部分地区和美国中部区域的包括大豆、玉米以及生猪在内的生产成本间存在的差异, 中国主要靠劳动力的价格占据优势。巴布新几内亚小农场林产品的因货币贬值这一国家经济环境的因素变动的相关分析是由C.A.Kann Parina, E.M.Flemnig (1999) 做出的。Aye Aye Mon等学者则是利用DRC和敏感性各自的特点对缅甸的黑豆和绿豆做出了相关分析。

以上这些专家都得出了比较类似的结论:通过不断缩减成本可以进一步提升农产品在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力, 并且缩减成本的可操作性比较强。

2. 国内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钟甫宁等 (2000) 提出了中国各主食的国际竞争力, 稻谷产量在有所下降的条件下, 仍然有一定的比较优势, 认为小麦和玉米辅之以适当进口比较为宜。陈永福 (2001) 对我国的蔬菜做过简单绩效分析中日与美日蔬菜贸易差距显著, 值得关注。孙立新、秦富、白人朴 (2002, 2003) 前卫的提出中国正在丧失大豆的系列比较优势。官梅 (2004) 对我国的油菜产业做过研究, 并充分研究了其国际竞争力。

中国的专家学者们对于农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比较优势为基础依托传统贸易进行的研究, 除此之外, 各位很乐意将中国加入WTO作为宏观经济环境进行考虑, 考虑的理论需要进一步更新。

(二) 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

金融业能够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 在国际竞争力中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现代社会的国际竞争力不能仅仅看实物性国际贸易, 金融的融资融券, 资金的有效运用在国际竞争力中不可估量的魅力。

1. 国外对于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国外的金融国际竞争力主要是由于三次巨大的金融危机, 引发人们对于金融行业竞争力的充分思考, 在最大程度上减少金融危机带给国家的损失和灾难的基础上进而加强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的。保罗·克鲁格曼 (1979) 等经济学家就提出对基本经济因素的控制能够抗拒金融危机, 从而是金融业迅速发展, 提高国际竞争力。羊群效应 (Herding Behavior) 、传染效应 (Contagion Effect) 等在第二次金融危机时被提出。而第三次则提出了道德风险论 (克鲁格曼, 1998) 、金融危机传染论 (考德莱斯, 1998) 等相关理论, 重点强调金融过程中的中介力量。

国外的学者们对于金融国际竞争力的研究都紧密围绕了三次巴塞尔协议的巨大改革和完善, 但正是巴塞尔协议的三次巨大变迁才成就了现代意义的银行等金融体系的国际竞争力。

2. 国内对于金融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罗春燕 (2008) 对我国金融业的发展做了简单的趋势分析, 表明我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的前景比较可观。郑展鹏 (2009) 则是对中国的金融业与美国等大国的金融业进行了比较分析, 对二者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比较分析, 阐述了中国金融业进一步发展的国际竞争力的客观要求。无独有偶王静 (2008) 在其文章中也对中国金融业的国际竞争力与美国进行了比较研究和说明。

以上学者的观点虽然有一些代表性, 但他们只分析了一部分金融的国际竞争力, 它们主要倾向与研究跨境交付金融服务贸易的情况, 而对商业中存在的金融贸易的国际竞争力大多是忽视其的存在。

(三) 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

旅游业市第三产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国际间的密切联系直接带来了国际间旅游的发展和繁荣, 所以我们有必要对于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有效地研究。国际方面要比我国的研究早些年, 理论比较成熟。上世纪60年代世界局面渐趋稳定, 经济形势缓和, 世界旅游业开始蓬勃发展, 旅游学家和经济学家对于旅游业的产业国际竞争力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 国外对于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K.Wober等人明确提出欧洲旅游需求的概念, 是旅游需求影响了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RD.foed (1982) 对美国的旅游也进行了分析, 支出收入水平等因素对于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N.Lei Per (1979) 认为, 一个旅游区域发展的好坏与客源地、目的地、旅行的路径和旅游产业有着息息相关的联系。R.Mcintosh和c.coeldner (1989) 产品竞争引入旅游业, 提出产品竞争的信息指向的概念。W.Schertler (1998) 将信息技术与旅游结合, 以提高旅游的国际竞争力。

以上学者们随着旅游业的发展, 对于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的理解更加深入细化, 由单一逐步走向成熟, 统计、经济学、心理学也被大量的引入到旅游业的国际竞争中来, 但是较为完整的旅游业国际竞争体系并没有形成。

2. 国内对于旅游业国际竞争力的研究。

中国学者们对于旅游业的观点主要是几个不同的学说, 例如旅游资源说、区域旅游的持续发展等。但国内的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存在着一些问题, 如使用模型单一, 主要用资源导向型等, 信息、技术等可以大量的借鉴和引用。

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相关总结

学术界对于产业国际竞争力中的产业研究范围很广, 以上只是提及了凤毛麟角的一小部分, 诸如医药卫生、教育、文化产业等一系列产业学术界都有所涉猎, 但是这些研究之间都没有形成自己的体系, 仅仅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还存在较多的问题和可以探究的地方值得我们去学习。

(一) 文献主要对产业的国际竞争力进行了一般性的论述

从大量的文献不难看出对于竞争力问题许多学者仅仅只是局限在提及或者一笔带过, 主要考虑的是该产业的现状及可能发展的趋势, 对于如何打造出具体可行的产业国际竞争力讨论的相对较少, 没有形成产业国际竞争力的理论体系, 各成整体。

(二) 学术界还鲜有产业国际竞争力的专著

8.中心城市产业发展文献综述 篇八

关键词:中心城市;产业体系;发展趋势

中图分类号:F299.2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09)24-0155-02

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发生以来,世界各国的经济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我国也未能幸免,从2008年下半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明显放缓,但是危机之外我们也要看到机遇,这次经济危机给了我国一个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和产业升级的绝佳机会,如何在危机中实现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国内关注的热点。经济发展并不单单指经济总量上的增长,还应该包括产业从低级向高级不断优化的过程,产业的发展和运行情况将最终决定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甚至是走向。因此,研究一个国家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情况必须要以对其产业的研究为基础,然而我国产业转移、优化和升级都要以中心城市为基础开展,中心城市强大的产业聚集、扩散和创新功能也是的中心城市产业的发展决定了我国产业发展的方向,所以对中心城市产业体系的研究对于我国的产业发展具有现实的意义。

1中心城市形成及功能方面的研究

克鲁格曼(Krugman)开创的新地理经济学已经成为中心城市形成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心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新地理经济学主要是从“自组织”方面来解释,Krugman比较了第一特征、 第二特征在城市的地址决定中的作用。Fujita and Krugman研究了在什么情况下经济会发展成只有一个中心。Brakman and Garretsen总结了新经济地理学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发展。

在中心城市产业功能方面,Krugman研究了创新和集聚与城市分布的关系,他们主要从规模经济和纯市场的角度来解释。Lovely、Rosenthal、Sharma研究了信息、集聚效应与美国出口商总部选址的影响,他们研究表明,如果信息难以获得,则出口商倾向于集聚。Matouschek、Robert -Nicoud研究了人力资本投资对企业选址的影响。Ciccone研究了欧洲的产业集聚问题。Strumsky等研究了城市规模对发明的影响。

国内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国家计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课题组在《对区域性中心城市内涵的基本界定》一文中结合影响中心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基本因素和促进因素,从经济和区域两方面提出了中心城市的涵义,同时总结了中心城市同一般城市相在经济实力,产业结构,科技、人力资源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有较大优势的特征。吴顺发、程和侠总结了中心城市具有强大的聚集功能、扩散功能和创新功能。江西发改委课题组在《江西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研究》中结合江西现状重点分析了江西中心城市是辐射带动作用。而董洁芳、邓椿则在对各阶段中心城市进行研究之后得出城市圈形成初期,中心城市聚集作用最为显著;中期聚集与扩散作用并重;后期,扩散与创新作用为主,聚集为辅。

2 中心城市产业体系相关研究

2.1 产业结构演进的研究

国外的产业演进理论最早是由威廉?配第(William Petter)和克拉克(J.M.Clark)提出的,他们通过对三次产业人均收入和劳动力人数的分析发现随着全社会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就业人口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当人均国民收入有了进一步的提高时,就业人口便大量向第三产业转移。人们称这种由人均收入变化引起产业结构变化的规律称为配第-克拉克定律。

威廉?配第(William Petter)在《政治算术》中指出产业间存在着收入相对差异性,商业可以获得最多的收入,其次是制造业而农业的相对收入最少。但是配第并没有分析造成这种差异性的原因。

美国的库兹涅茨在《各国的经济增长》中依据57个国家有关产值中的部门份额的原始资料,得出产业结构的变动受人均国民收入变动的影响,人均国民收入是产业结构变动的原因,这一结论称为库兹涅茨人均收入决定论。

罗斯托主导产业扩散效应理论和经济成长阶段理论。将经济成长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一是传统社会,二是为“起飞”创造前提的阶段,三是“起飞”阶段,四是向成熟挺进阶段,五是高额大众消费阶段,六是追求生活质量阶段。斯托还指出,在任何一个经济成长阶段的众多部门中,总有一定的、对国民经济发展起推动作用和带头作用的主导部门。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于此同时中心城市产业体系发展问题也越来越得到社会的关注,我国学者关于产业体系的研究也开始与这个时期。

苏东水在《产业经济学》一书中将产业演进的进程分为7个阶段,并且总结了各个阶段的特征和主导产业,同时他认为产业演进按这7个阶段由低向高发展,任何阶段都是不能逾越的。

李慧中、王海文从服务业产值、单位和从业人员行业分布的角度,运用区位指数和空间基尼系数,基于长三角的实践和经验对服务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们发现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服务业在整个产业体系中的比重不断上升,但是在服务业内部各行业的发展情况却随着工业化水平的变化呈现出完全不同的发展轨迹,工业化水平越高的地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越是势头强劲,但是与之相反分配性的服务业发展则出现减速的趋势。

何熊、陈攀在《武汉与我国三大经济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比较分析》中运用区位商和资金利税率偏离度对比北京、上海、广州和武汉等中心城市的产业结构,分析武汉同其它中心城市之间的差距,得出武汉产业结构老化,金融服务业发展严重滞后等产业发展制约因素,并根据这些制约因素制定了武汉未来产业发展的方向和产业结构的选择。另外鲁奇、张超阳;彭道伦、李乾德、于海洪等分别对河南和重庆等的中心城市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指出了各自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政策性的建议。

隆少秋总结了目前我国城市产业经济发展的主要规律,主要包括:产业经济全球化、现代化,产业经济“入世”化,产业结构调整与产业转移并存,垂直分工与水平分工并存,轻重工业并存,资源、劳动密集型工业和知识、技术密集型工业并存,“三、二、一”取代“一、二、三”的产业结构以及绿色生产力取代灰色生产力。

2.2关于产业融合方面的研究

产业融合是伴随着技术革命产生的一种经济现象,目前由于各个学者对于产业融合研究的视角有所不同,使得产业融合到现在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在这些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意义的是美国的Greenstein和Khanna,他们从产业变动的视角将产业融合为为了适应经济的增长而发生的产业边界的收缩或消失,并将产业融合分为替代性融合和互补性融合两类。

Alfonso和Salvatore对电子产业进行的研究表明产业融合一般要经过技术融合、产品与业务融合、市场融合三阶段,最后才能完成产业融合的全过程。

产业融合有利于产业的优化和升级,是新型工业化道路的理论基础,我国学者马健通过对信息产业融合的研究,运用模仿行为经济学的基本思想揭示产业融合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传导机制。他认为产业融合带动产业结构升级与转换,主要是通过产业内的各企业之间和各产业之间的模仿扩散过程实现的。

胡汉辉、刑华通过对美国和中国信息产业的研究,指出产业融合的三种形式即:产业渗透、产业交叉和产业重组。周振华研究了产业融合同产业发展和经济发展的关系,他认为产业融合已经成为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新动力,产业融合催生了许多新产品和新服务;开辟了新的市场;增强了产业竞争性和新市场结构的塑造;促进了资源的优化配置、就业的增加和人力资本的发展,进而导致产业发展基础、产业之间关联、产业结构演变、产业组织形态及区域布局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对整个经济运行情况产生重大的影响。

马健、葛扬、吴福象等通过研究指出产业融合对服务业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产业融合通过融合部门对相关产业的溢出以及产业融合对服务业外部化、专业化的促进作用两个方面。产业融合的过程主要体现在新兴技术的广泛应用,其功能则主要体现在对产品市场结构性变化以及企业经营行为的转变等方面。

3 中心城市产业体系研究发展趋势

目前国内和国际上对于中心城市产业体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现代产业体系的研究上,尤其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此外城市低碳经济、都市型工业也引起了学者们的高度关注。

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研究了先进制造业和现代化服务业之间的关系,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要有与之匹配的现代化服务业的支持,现代化服务业为先进制造业提供高端的生产要素。反过来,现代化服务业的发展也取决于先进制造业对其的需求。

宋文玉阐述了现代产业体系是服务业和制造业良性互动的产业体系,现代化服务业不仅为制造业的技术创新提供金融支持、融集民间资本,为制造业的创新提供智力服务,还可以提高制造业企业的整体管理能力,大大降低企业的成本,提升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而制造业的服务化趋势也大大推动了服务业的创新。

辛章平、张银太(2008)依据低碳经济的相关理论提出了低碳城市这一概念,他们指出低碳城市的基础是建立低碳能源系统、低碳产业结构以及与低碳发展相适应的生活方式,生产模式和发展模式,而实现低碳城市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

康蓉、杨海真、王峰通(2009)过对崇明低碳经济实践的研究,总结出适合在当地发展低碳经济的产业,并提出了包括产业结构调整、政策保证技术创新和设立低碳经济示范区等一系列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措施。

上一篇:环保服饰大赛作文500字下一篇:县农民负担监督管理领导小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