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分析学简析

2024-06-26

精神分析学简析(8篇)

1.精神分析学简析 篇一

第三章

精神分析学

一、概述

从心理角度入手论述文学艺术,古已有之。柏拉图认为诗歌使人心智衰颓而诗的创作能力属于神性的迷狂,亚里士多德提出心灵净化说,柯勒律治对想像进行了一番论述,都可以证明心理批评的历史源远流长。但是真正意义上的精神分析批评始自19世纪末,在当代盛行的诸多批评模式中。它是出现得较早、影响也极为深远的一种,它将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以及其他现代心理学理论应用于文学批评之中。

追溯精神分析批评的百年演变历程,考察它所研究的无意识对象,可以看出在不同发展阶段精神分析批评的侧重点有所不同。以弗洛伊德本人为代表的传统精神分析批评(本我心理学批评),主要研究作者个人(或作品中人物)的无意识心理,文学作品被当作作家的心理征候来加以分析;后弗洛伊德时代的自我心理学批评开始分析读者对文本的心理反应,突出读者与文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在卡尔·古斯塔夫·荣格的原型心理学批评中,文学作品既不是体现作者个人心理征候的地方,也不是满足读者的个人无意识中隐秘幻想的渠道,而是一种集体无意识的再现。雅克·拉康等人将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与结构主义语言学联系起来,从语言学角度重新阐释和改造了传统精神分析学中的许多概念,例如,“无意识”被认为是语言的产物,具有同语言一样的结构。

精神分析批评的运作:

a探讨作家的创作心理

精神分析首先将目光投向作家的无意识领域,对影响作家创作的无意识心理作了细微的阐发。注重对作家各种资料的搜集和分析,包括自传、私人信件、讲稿及其它文稿,特别是作家童年生活的记载。作家内心深处的冲突尤其是童年生活中性爱冲动的幻想和挫折构成了作家从事文学创作的根本原因和动力。在了解作家生活经历特别是童年生活的基础上,精神分析要求反观作家的作品,以揭示这些文本中暗藏的意义或深层的内容。作品是作家受到压抑而创作的产物,它记录了作家的隐秘和痛苦。

b分析人物的心理结构——人物的性心理和人格结构关系

c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

d探究艺术创作中的集体无意识

集体无意识:指一种种族原始时期产生而遗留下来的普遍精神。每个作家都具有两重性:私生活的人和一个集体的人。

e关注读者的阅读反映——读者与文本的关系是一种本我幻想和自我防御的关系。关注读者在阅读中的幻想和快感。霍兰德:文学反映动力学

二、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批评

1、精神分析学理论概要

(1)潜意识与心理结构学说

弗洛伊德通过自己的研究,断然否定“心理的即意识的”这一传统心理学的偏见,把人的心理结构划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或称无意识、下意识)三个层面。弗洛伊德认为,在他之前,心理学家们大多关注人的意识,而他则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潜意识。“潜意识”一词并非弗洛伊德首创。在他之前,许多诗人和哲学家都曾提到过潜意识。弗洛伊德与前人的不同在于,他把潜意识看得比意识更为重要,认为心理或精神过程主要是潜意识的,至于意识的心理过程则仅仅是整个心灵的分离的部分和动作。他认为“潜意识乃是真正的精神现实”,并且运用一套独特的方法对潜意识作了新的解释。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即“自觉”,凡是自己能察觉的心理活动是意识,它属于人的心理结构的表层,它感知着外界现实环境和刺激,用语言来反映和概括事物的理性内容。“前意识”则是调节意识和无意识的中介机制。前意识是一种可以被回忆起来的、能被召唤到清醒意识中的无意识,因此,它既联系着意识,又联系着无意识,使无意识向意识转化成为可能。但是,它的作用更体现在阻止无意识进入意识,它起着“检查”作用,绝大部分充满本能冲动的无意识被它控制,不可能变成前意识,更不可能进入意识。“潜意识”则是在意识和前意识之下受到压抑的没有被意识到的心理活动,代表着人类更深层、更隐秘、更原始、更根本的心理能量。“潜意识”是人类一切行为的内驱力,它包括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主要是性本能)以及同本能有关的各种欲望。由于潜意识具有原始性、动物性和野蛮性,不见容于社会理性,所以被压抑在意识阈下,但并未被消灭。它无时不在暗中活动,要求直接或间接的满足。正是这些东西从深层支配着人的整个心理和行为,成为人的一切动机和意图的源泉。因此潜意识在人的整个心理结构中是起决定作用的,是人的心灵的核心。所以,精神分析心理学被称为“深蕴心理学”或“深度心理学”(depth Psychology)。

1923年,弗洛伊德发表《自我与本我》一书,进一步完善了他的潜意识理论,早期的“意识”、“前意识”、“潜意识”的心理结构被表述为“本我”(id)、“自我”(ego)、“超我”(superego)组成的人格结构。人格结构的最基本的层次是“本我”,相当于他早期提出的“无意识”。它处于心灵最底层,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特别是性冲动。它是混乱的、毫无理性的,只知按照“快乐原则”行事,盲目地追求满足。在弗洛伊德看来,婴儿的人格完全属于“本我”。最上面一层是“超我”,即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它是儿童在生长发育过程中社会尤其是父母给他的赏罚活动中形成的,换言之,是父母作为“爱的角色”和“纪律的角色”的赏罚权威的内化。它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平常人们所说的“良心”,代表着社会道德对个人的惩罚和规范作用,另一方面是“理想自我”,确定道德行为的标准。“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而按“至善原则”活动。“超我”代表着一个力求完善的维护者,被描述为人类生活的高级方向。中间一层是“自我”,它是从“本我“中分化出来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自我”充当本我与外部世界的联络者与仲裁者,并且在”超我“的指导下监管“本我”的活动,它是一种能根据周围环境的实际条件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方式的意识,代表的就是通常所说的理性或正确的判断。它按照“现实原则”行动,既要获得满足,又要避免痛苦。本我诱使自我满足它的欲望,超我约束自我压抑本我的欲望。因此,自我要调节本我,知觉现实,寻找一种能够满足需要的适当客体。上述本我、自我与超我三者经常互相矛盾、斗争,特别是“超我”和“本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对抗状态,因为超我与自我不同,超我不仅延迟本我的满足,而且根本使它不能得到满足。晚年,弗洛伊德又把“本我”修正为两类,即“生存本能”(life instinct)和“死亡本能”(death instinct或Thanatos)。前者是同维持个体生存及绵延种族有关的最广义的性本能,它是人类作为生命存在的创造力的基础。后者是一种回归无机状态的倾向,常常表现为破坏和毁灭的冲动、表现为自虐或攻击的冲动。生本能和死本能都是人类本能的表现,两者之间处于不停的搏斗中,一同构成人类行为的内驱力。

(2)泛性欲说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基石是他的泛性欲说。弗洛伊德把无意识主要归结为性本能。性本能被压抑、包裹在潜意识或本我之中,成为决定人的行为的巨大的心理能源或能量,即“力比多”(Libido),它是人类一切活动的真正原动力或内驱力。弗洛伊德把 “性”或“性欲”解释成一个内容极为宽泛的概念,不仅包括生殖行为,而且包括一切器官的决意,甚至包括一切欲望冲动。这种性的本能冲动无时无刻不在起作用。一个人从出生到衰老,一切行为无不带有性的色彩。在弗洛伊德看来,“力比多”倾向于维持在一种令人舒适的紧张水平,“力比多”或“性的能量”的增加会导致难以忍受的紧张和焦虑,故需要运用各种方式表现出来。由于意识或“自我”和“超我”的作用,人们常常倾向于以一种社会可以接受的目标来替代性欲的直接满足。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性心理的发展过程。他强调,孩子一降临到世上就有性的冲动和行为,而要通过许多重要的阶段发展才能成为所谓成年人正常的性欲。具体地说,儿童的性心理要经过口唇期、肛门期、男性生殖器崇拜期以及生殖期,它们分别以来自身体的某些特定部位的兴奋为标志。性心理的成熟意味着把原来一切性的局部本能都统一于生殖机能,意味着整个人格发展的成熟与完善。否则,如果长期停留在“生殖期”以前的早期阶段,便叫“执着”;若是返回早先某个阶段,便是“倒退”。执着和倒退都会造成病态人格。

弗洛伊德还认为,人在儿童时期稍懂事起,便因社会的压力,力比多冲动不能得到随时满足,常常被压抑,在无意识中形成“情结”。这是一种带有情感力量的无意识集结。所有的男孩都有恋母嫉父、弑父娶母的心理倾向,即具有“俄狄浦斯情结”(Oedipus complex),又称“恋母情结”;而所有的女孩都有爱父妒母、城母嫁父的心理倾向,即具有“埃勒克特情结”(Electra

complex),又称“恋父情结”。由于“俄狄浦斯情结”等对每一个人都有极重要的作用,社会因而制定了禁忌、法律、道德等对它们加以规范。除了俄狄浦斯情结之外,每一个儿童都有程度不同的“自恋”[i]倾向,即对自身的爱恋,他成为他自己的第一个与最后一个爱的对象。这是因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力比多”,需要在机体外部找到一个出口,由于最初找不到这个出口,以致被迫滞留在内部,形成“自恋”。俄狄浦斯情结和自恋倾向得不到合理解决,常常会导致心理失常或精神疾病。

力比多为了找到一个更好的宣泄途径,常常转移到其他各种活动上,如做梦、失言、笔误、开玩笑等,更会升华到各种物质和文化的创造活动中去。例如,幽默、风趣、机智的言谈或玩笑即是以一种社会可以认可的节约方式使“力比多”突然释放。

(3)梦的学说

弗洛伊德对梦的分析是建立于他的无意识论和泛性论基础上的。他认为,凡梦都是欲望的满足。梦是一种(被压抑、被压制的)欲望(以伪装形式出现的)满足。这种欲望大都与性有关。人在清醒时往往因为这些欲望与道德习俗所不容而将其压抑在无意识。当人们进入睡眠状态,这些欲望就趁前意识检查作用不严,戴起各种离奇古怪的假面具,偷偷地溜进意识领域,这就成了人们常说的梦。人不仅夜间会做梦,白天精神疲倦,注意力涣散时,一些幻想也会涌现于脑际,这种幻想与夜梦没有本质区别,故称之为“白日梦”。弗洛伊德认为,成人的梦大多是象征的、经过化装的。象征的用意在于逃避检查。我们梦中的所见所闻都是梦的化装,而不是梦的真面目。梦的化装称为“梦的显相”;而潜藏在梦的意象、情景后面的真实欲望则是“梦的隐义”。把梦的隐义化装成梦的显相是“梦的工作”,而从梦的显相中寻找出梦的隐义则是“梦的解析”。

梦的工作方式主要有四种,即凝缩(condensation)、移置(displacement)、意象化或象征化(Symbolization)和二级加工(secondary elaboration)。凝缩即多种隐义通过一种象征暗示出来,这样梦中的意象比较简单,好象是隐义的一种压缩体似的。移置是指通过意象材料的删略、变更或重新组合,用无关的或不重要的情景替代隐义。感官意象是指把抽象的观念和欲望敷演成具体可见的视觉形象。二级加工则是指通过修饰、润色,使混乱的、不够一致的材料进一步条理化,其结果是梦的显相发展成为某种统一的、近于连贯的情节,梦境变得更加完整生动,而梦的隐义则更加隐蔽。因此,必须剥去梦的各种伪装形式,挖掘梦的深层的象征隐义,才能真正洞悉人的心灵世界。弗洛伊德以梦的工作方式来解释文艺创作过程,用梦的解析方法来破译文本形式背后的深层意蕴,分析其中隐藏的艺术家的无意识动机。

总之,无意识理论、泛性欲理论和梦的理论,是弗洛伊德整个精神分析学体系的三大支柱。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批评的几个主要观点

弗洛伊德的文艺观是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弗洛伊德始终对文艺怀有浓厚的兴趣。早年就熟读过许多文学名著,20年代后,与当时许多名作家有过交往。他用精神分析学来研究文艺现象,同时又以这种研究为例证,支持他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弗洛伊德的主要文艺论著有:《作家与白日梦》(1908)、《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1910)、《米开朗琪罗的摩西》(1914)、《歌德在其(诗与真)里对童年的回忆》(1917)、《陀斯妥耶夫斯基及弑父》(1928)等。弗洛伊德对文艺的一系列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1)文学是性欲的升华

弗洛伊德认为,人的精神过程主要是无意识的,人的一切行为最终都是由性本能所驱使的。力比多欲望好比一股潜流,有三条基本出路:第一条是通过正常的性行为得到渲池。第二条是倒流或固着,形成病态的情结或者说受压抑而引起精神病。第三条就是转移和升华。这是一种调和折中的办法,即把力比多转移到社会道德所容许的有价值的创造活动中去,使之得到解放。文学艺术便是这种创造活动之一。弗洛伊德明确指出; “我们相信人类在生存竞争的压力之下,曾经竭力放弃原始的满足,将文化创造出来,而文化之所以不断地改造,也由于历代加入社会生活的各个人,继续地为公共利益而牺牲其本能的享乐。而其所利用的本能冲动,尤以性的本能为重要。因此,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目标”。

弗洛伊德认为,作家艺术家都是性本能冲动异常强烈的人。他说,艺术家“是一个被过分嚣张的本能需要所驱策前进的人”,同时又是“一种具有内向性格的人”,他们“与神经病患者相差无几”。作家艺术家普遍存在的个性特征是:第一,压抑力量的松弛;第二,超乎平常人的强烈的性本能欲望;第三,异常巨大的升华能力。正是最后一种特征,使作家艺术家有别于一般的正常人和真正的精神病患者。精神病患者也是被过分嚣张的本能欲望所驱遣的人,他被无意识冲动所控制,不具备对现实的辨别和适应能力,他与现实生活的关系是失调的,总是生活在自己的主观世界里。艺术家虽然也受强烈的性欲所激动,也无法在外部世界得到满足,也会中断与现实世界的联系而转向内心世界,但艺术家同时还能找到一条与现实协调起来的道路,他们通过艺术创造的方式获得本能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同时也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赞扬。因此,弗洛伊德指出: “艺术家本来是这样一个人:他从现实中脱离出来是因为他无法在现实中满足与生俱来的本能欲望的要求。于是,他在幻想的生活中让他的情欲和雄心勃勃的愿望充分表现出来。但是,他找到了一种从幻想的世界中返回到现实的方式:借助于他的特殊的天赋,他把他的幻想塑造成一种新的现实;人们把它们作为对现实生活的有价值的反映而给予公正的评价。”例如,弗洛伊德在他的《达·芬奇和他童年的一个记忆》一文中,用性欲升华理论分析了画家达·芬奇及其《蒙娜·丽莎》等作品。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弗洛伊德认为,画家的一个关于秀驾的童年记忆暗示着他童年时代与生母间的性爱关系。他之所以创作《蒙娜·丽莎》,是因为蒙娜·“丽莎这位少妇唤醒了他对母亲那充满情欲的微笑的回忆。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鉴于达·芬奇的许多作品都以女性迷一般的微笑为特征,因此,可以断定,正是达·芬奇的母亲过早地激起了他的性欲冲动,正是这种性欲冲动激起了达·芬奇巨大的创作热情,因此,性欲本身已经由艺术创造而获得了象征性的满足。

总之;在弗洛伊德看来,“艺术的产生并不是为了艺术,它们的主要目的是在于发泄那些在今日大部分已被压抑了的冲动。”文学艺术的起源和本质在于力比多的升华。

(2)俄狄浦斯情结与创作动力

如果说“性欲升华理论”只是概括地阐释了文艺的起源和实质,那么,弗洛伊德在这里进一步指出,俄狄浦斯情结是作家艺术家从事艺术创作的原始动机。弗洛伊德认为,每一个儿童都有爱母恨父的感情,这在作家艺术家的童年表现得更加明确。《俄狄浦斯王例《哈姆雷特》都是俄狄浦斯情结的表现,所不同者,“在《俄狄浦斯王》中,作为基础的儿童充满欲望的幻想正在梦中展现出来,并且得到实现。在《哈姆雷特》中,幻想被压抑着。”弗洛伊德断定,莎士比亚创作《哈姆雷特》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并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为父报仇时再三延宕,也是出干恋母情结:

哈姆雷特可以做任何事情,就是不能对杀死他父亲、篡夺王位并娶了他母亲的人进行报复,这个人向他展示了他自己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欲望的实现。这样,在他心里驱使他复仇的敌意,就被自我遣责和良心的顾虑所代替了,它们告诉他,他实在并不比他要惩罚的罪犯好多少。

后来,弗洛伊德还把这种俄狄浦斯情结动力说加以扩展,用于很多艺术家身上,认定他们的创作动机都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比如,朱开朗淇罗创作《摩西》,是由于要表达对专制的教皇既憎恶又不得不妥协的心情——仇父心理的变形;阳斯妥耶夫斯基创作《卡拉马佐夫兄弟》这样的巨作,也是出于俄狄浦斯情结而反抗父亲或父权的表现。弗洛伊德甚至认为,现代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因压抑的加重而形成了分裂的人格,《卡拉马佐夫兄弟》就突出地表现了这一点。小说描写的卡拉马佐夫的四个儿子——找父者、精神病患者、诗人和宗教伦理家,实际上是阳斯妥耶夫斯基四重人格的写照。

弗洛伊德进一步指出,《俄狄浦斯王》、《哈姆雷特》、《卡拉马佐夫兄弟》这三部世界大学名著,分别出现于不同的时代和国度,可反映的主题都是一个,即“为一个女人进行情杀”,也即恋母仇父、瓶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结。可见,在弗洛伊德看来,俄狄浦斯情绪不仅适合于说明每一个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同时,俄狄浦斯情结对于说明整个人类童年时代的普遍精神倾向也很有意义,人类的一切文化创造无不发源于俄狄浦斯情绪。弗洛伊德在《图腾与禁忌》一书中宣称:“我可以肯定地说,宗教、道德、社会和艺术之起源都系于伊底帕斯症结(俄狄浦斯情结的另一译法——引者注)上。”[viii]他认为,正因为伟大的艺术作品表现了人类普遍存在的俄狄浦斯情结,所以能感动千千万万的不同时代和民族的欣赏者,引起他们的强烈共鸣。

(3)创作与白日梦

弗洛伊德认为,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是艺术家被压抑的种种本能欲望,尤其是他童年时代被压抑的俄狄浦斯情结。在这个意义上,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活动与普通人的白日梦或幻想非常接近。每一个常人在儿童时代都爱做游戏,游戏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在现实世界中无法获得的满足。孩子长大成人了,不再做游戏了,于是改做白日梦,在幻想中实现种种被禁忌的欲望。艺术家也在自己虚构的艺术世界中赢得他从前的梦想:荣誉、权力和女人。因此,艺术家犹如白日梦者,艺术创作仿佛是白日做梦。

弗洛伊德发现,白日梦者的幻想与艺术家的艺术创作有许多相似之处:首先,艺术家与白日梦者一样都不是乐天派;其次,白日梦者的幻想起于现实中不能获得满足的愿望,每一次幻想就是一个愿望的满足,而艺术创作起于艺术家无意识领域种种受到压抑的欲望冲动,艺术活动是这种种欲望的替代性满足;再次,白日梦者的幻想与时间有着极密切的关系,它游移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之间,也就是“利用目前的一个场合,按照过去的格式,来设计出一幅将来的画面”,而艺术创作也与三种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即目前的强烈经验,唤起了创作家对早先经验的回忆(通常是孩提时代的经验),这种回忆产生了一种愿望,这愿望在作品中得到了实现。因此,“一篇作品就象一场白日梦一样,是幼年曾做过的游戏的继续,也是它的替代物。”文学作品总是表现艺术家自己的幻想,是“内心生活的外表化”。艺术家“自我”就是“每一场白日梦和每一篇故事的主角。”弗洛伊德把作家分为“像古代抒情诗人和悲剧作家那样收集现成材料的作家”与“用自己的经历为素材进行创作的作家”两大类,认为后者的作品作为白日梦的特征更为典型特征,因为其作品的主人公实际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作家通过自我观察,将“他自己精神生活中冲突的思想在几个主角身上得到体现”。当然,前一类作家的作品也仍与梦有相通之处,因为即便是写史诗和悲剧的古代作家,看似接受现成的神话材料,“但是象神话那样的东西,很可能是所有民族寄托愿望的幻想和人类年轻时代的长期梦想被歪曲之后所遗留的迹象。总之,文学与梦和幻想密切相关。

但是,从儿童的游戏,到成人的幻想,一直到艺术家的创作,毕竟发生了某种变化。白日梦者小心翼翼地在别人面前掩藏起自己的幻想,即使他把幻想告诉了我们,他这种泄露也不会给我们带来愉快。而艺术创作作为艺术家心迹的吐露,却能给广大读者带来艺术快感和审美体验。这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艺术家运用艺术技巧克服了读者心中的厌恶感:“作家通过改变和伪装来减弱他利己主义的白日梦的性质,并且在表达他的幻想时提供我们以纯粹形式的,也就是美的享受或乐趣,从而把我们收买了。”总之,艺术创作活动远远高于一般人的幻想的水平,幻想或白日梦只是一种属于个人的纯粹的欲望满足,而创作活动的结果却是可以与别人分享的,是具有社会文化价值的。对此,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引论》一书中再次予以了强调:

一个真正的艺术家有较大的主动性。首先,他知道如何去加工他的白日梦,从而使之失去令人刺耳的带有个人印记的声音,为别人提供欣赏的可能性;他也知道如何有效地掩饰它们,以使它们那受到压抑的源泉的起源不易查觉。此外,他拥有处理他所独有的材料使之忠实地表达他的幻想中的观念的非凡能力。因此,艺术家又不完全等同于白日梦者,艺术创作也不完全等同于白日梦。由于艺术家的作品获得了广大读者的感激和赞赏,这样,他通过幻想赢得了他以前只能在幻想中获得的一切:荣誉、权力和女人的爱情。

(4)作品是“经过改装的梦”

弗洛伊德认为,一部文艺作品就像一个经过改装的梦,了解“梦的工作”过程有助于说明文学作品的产生,而懂得“梦的解析”方法,则有助于分析文学作品的意义。在弗洛伊德看来,梦和文学作品之间有着明显的一致性。首先,梦和文学作品都源于受到压抑的儿童时期的欲望。梦和作品都是这种受到压抑的欲望的一种替换形式。做梦者通过他的梦幻,作家通过他的艺术作品,使各自的欲望满足成为可能。其次,梦和文学作品都是对现实的某种脱离。做梦者与作家艺术家都超越了他们的日常环境,创造了一个虚构的世界,并都在一定的时间里生活在这个虚构世界中。再次,梦和文学作品都一样,有着表层的显在的层面和深层的隐在的层面。梦的表层是梦的显象,深层是梦的隐义,而文学作品也有感性的象征形式和潜在的主题意蕴。最后,梦和文学作品的形成都要经过一系列象征、变形和改造的过程。梦的形成要通过凝缩、移置、视觉意象、二级加工等方式才能把梦的隐义改装成梦的显象,文学作品的形成也有赖于语言、文字、意象乃至各种象征手法,从而把种种被压抑的欲望化为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和其他因素。因此,文学作品与梦有着惊人的相似性。

然而,梦与文学作品之间有一个显著的不同点,那就是,无论是梦的内容还是梦的工作,都是无意识的,而文学作品虽由无意识欲望所决定,但作家艺术家在创造艺术作品时,对于艺术媒介、艺术技巧、艺术手段的选择以及对于艺术材料的加工等,都是有意识地自觉地进行的。文艺作品的产生比梦的形成经过了“更为严格的检查与筛选”。弗洛伊德指出:

从认识的观点看,文学家不得不受制于某些条件。他们在影响读者情绪的同时,还必须挑起智性的与美学的快感。因此他们不能直言无讳;他们不得不分离真相的某些部分,割离一些与之有关的扰乱成分,再填补空隙,粉饰全局。

因此,文学作品比梦更加隐晦曲折,需要经过精细的阅读,运用更仔细的方法加以解析。批评家要努力透过作品表层的种种象征和伪装,破译其背后的隐藏的意义,寻找艺术家的无意识冲动。弗洛伊德本人正是这样做的,他运用精细的精神分析方法,分析了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亚,歌德、易卜生、阳斯妥耶夫斯基、达·芬奇、米开朗演罗等艺术大师的作品。例如,弗洛伊德在分析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时,注意到了作品中的一个重要情节——求婚者在金、银、铅三个匣子之间作出选择,并把它与希腊神话中帕里斯在三位女神中作出选择、《李尔王》中李尔王在三个女儿中作出选择等情节联系起来,认为它(她)们分别象征了三种形式的母亲,即所从出生的母亲本身、所依恋和共寝的妻子、所回归的大地母亲等,因而从这些文学作品的伪装形式背后,破译出它们所表达的潜在主题,即古老的俄狄浦斯情结。

3.简短的评价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问世以来,在西方受到褒贬不一的评价。精神分析问世之初,不少人因为精神分析理论的无法实验和实证以及缺乏精确表述而怀疑其科学性,也有人因其泛性论而指责弗洛伊德有主观性和庸俗化之嫌,弗洛伊德的一些学生也因此而与他分道扬镳,直至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学家马斯洛仍坚持认为弗洛伊德以“残缺的、发育不全的、未成熟的和不健康的样本”为研究对象,因此只能产生出一种“残缺的学说”。更多的人则充分赞扬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对人类潜意识的发现和强调,如美国心理学家波林即认为弗洛伊德是“一个具有伟大品质的人”,“是一个思想领域的开拓者,思考着用一种新的方法去了解人性。尽管他的概念是从文化的潮流中取得的,他仍然是这样的一位创始人,他忠于自己的基本概念而辛勤工作了五十年,因此他对于自己的观念体系不惮修改,使它趋于成熟,为人类的知识作出贡献。”[xvi]波林把弗洛伊德对人类深化对自身的研究所作的贡献与达尔文相提并论,认为“如果弗洛伊德窒死于摇篮之中,时代将可能产生出另一个弗洛伊德”。有人甚至把弗洛伊德称作影响了整个人类思维的三个犹太人之一(另外两个是马克思、爱因斯坦)。总之,弗洛伊德的理论如今已广泛地渗透于西方的学术思想和日常生活之中了,其影响可谓无孔不入。弗洛伊德对西方现代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是巨大的,超现实主义、意识流小说、后期象征主义、表现主义、存在主义、心理现实主义等现代主义文学流派都直接得益于弗洛伊德的理论。弗洛伊德对现代西方文学批评也有重大影响。这里,就弗洛伊德对现代西方文学批评的影响略作申论。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许多批评家继承、发挥或修正,被广泛运用于文学研究与批评实践。例如,玛丽·波拿巴蒂(Marie Bonaparte)直接运用其师弗洛伊德的恋母情结理论对爱伦·坡的生平及其创作尤其是坡的《短篇小说《猫》进行了有名的分析,认为小说中主人公对两只猫的态度实为作者对母亲既恨又爱的情结的表现。恩斯特·琼斯(Ernest Jones)也用恋母情结理论说明了“哈姆雷特的延宕”这一文学史难题,认为哈姆雷特之所以迟迟未能痛下决心,动手杀死他的仇敌叔父克劳狄斯,乃是因为哈姆雷特本人也有弑父恋母情结,这种情结终于把他束缚得失去了行动的能力,他对叔父的复仇行动的犹疑延宕乃是对自我本能的认识和态度的表征,即他深感自己其实并不比他要惩罚的那个罪犯更好。诺曼·霍兰德(Norman Holland)在《文学反应的动力学》等著作中则运用精神分析理论对艺术欣赏进行了独到的研究。霍兰德认为,文学本文是欣赏者的欲望和幻想的转换者,文学作品经由迂回的艺术形式把欣赏者的深层焦虑和欲望转变成社会可接受的意义。欣赏者面对文学作品时,由于有了艺术形式的体面的遮掩,从而能够解除自我的潜意识的羞耻感,并使自我的人格模式得到认同。并且,欣赏者的防御机制也在起作用,他也能够依照自己的个性做改造工作。他以自己的个性来积极转换本文的意义,将欲望和幻想改造为一种为社会可接受的审美经验,从而通过作品来象征并最终再现我们自己。尤其法国的雅克斯·拉康(Jacques Lacan),将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的基本原理与现代西方结构主义和解构主义的语言学哲学相结合,极大地发展了弗洛伊德所创立的经典的精神分析批评,被称为结构精神分析批评或后精神分析批评。要之,美国著名文论家雷·韦勒克在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学百科全书》撰写的 “文学批评”条目中赫然写道,精神分析批评、神话—原型批评和马克思主义批评是“真正具有国际性的文学批评。”

应该承认,弗洛伊德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第一个明确地把现代心理学与文艺学结合起来,开文艺心理学研究风气之先。他关于作家艺术家的深层的无意识创作动机的研究,极大地拓宽并加深了文艺学的研究领域。他关于文学与梦的关系的看法,抓住了文艺创作的一些重要特点,为解释文艺作品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他的性欲升华说,充分估计到了性对文化创造的重要意义,对于研究文艺的本质和功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但是,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理论及其文艺观的缺陷也是明显的,这就是过分夸大了无意识和性本能欲望在文艺创造活动中的作用,忽视了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内容对文艺的决定性影响,从而难以真正全面而深刻地解释文艺现象。此外,弗洛伊德对艺术形式缺乏足够的重视,不能为艺术的完美性提供一个有说服力的标准。

三、霍兰德的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

弗洛伊德之后的自我心理学批评对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进行了修正,发展了一套探讨读者无意识心理的批评模式。传统精神分析批评强调在作者个人的心理幻想中揭示文本的意义,自我心理学批评则强调幻想也存在于阅读公众的无意识当中,读者与作者有合谋关系:文学作品的形式因素也掩饰了读者的幻想,帮助他暂时缓解压抑,获得快乐,这样一来,文学作品便成为读者无意识的投射,分析读者反应就成了文学批评的主要任务。美国批评家诺曼·霍兰德是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的重要代表,他在《文学反应动力学》(1968)和《五种读者的阅读》(1975)等著作中,利用精神分析理论探讨了阅读过程和文学反应的动力。早期的霍兰德只是在一定程度上偏离了《创造性作家与白日梦》中阐述的正统弗洛伊德主义。他认为读者在阅读中获得的快乐来自文学作品把读者的无意识愿望和恐惧转变成文化上可以接受的事物。文本成为一同耽于幻想的作者和读者合谋的场所。《文学反应动力学》提供了“幻想词典”,他采用了弗洛伊德提出来的有关儿童性心理各个发展阶段的理论,认为每一个阶段都决定了幻想在文本中得以体现的方式。他同时也接受了自我心理学的观点,认为文学形式有防御功能和调节功能,无意识愿望正是借此来通过审查的。他力图提供一种模式来说明幻想是怎样从无意识层面上升到有意义的意识层面,并做出客观评价,以建立一种反应美学。后来霍兰德完全从关注文本转向关注读者,他不再把文本视为能够在读者身上产生可预料的效果的一个固定实体。他进一步突出了读者的作用,提出一种“交易理论”(transactive theory)来说明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关系。根据他的解释,整个“交易”过程分四个阶段:读者首次接触文本(“期待”),选择带入的愿望,得到满足的愿望的投射(典型的“幻想”),再把这些愿望译解成主题(“转化”)。霍兰德以他本人以及其他人与文本之间的相互作用做实验,指出读者对文本产生的自由联想与他们本人性格以及生活经历之间的关系。霍兰德认为读者在阅读的时候往往把自己在生活中积累下来的心理经验投射到文本中,在文本中无意识地创造出心灵中已经存在的一个世界,读者对文本的各种阐释实际上就是他们投射到文本中的恐惧、防御、需要和欲望的产物。

四、荣格的原型批评

荣格倡导的原型批评,迥异于传统的精神分析批评和读者反应精神分析批评,既不认为文学作品完全是作家光天化日之下个人幻想的产物,也不认为它是读者无意识心理经验的投射,而是认为它源于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作家的创作经常不自觉地受到集体无意识的左右。所谓集体无意识,就是人类自远古时代以来积淀和遗传下来的全部心理经验,即“由遗传力量形成的一种特定的心理禀赋”。集体无意识概念是荣格理论的基石。集体无意识的内容是原型。在“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一文中,他称原型为原始意象。这种意象可能是人物,可能是魔怪,也可能是一个过程。它在历史上不断重现。每当创造性的幻想得以自由表达的时候,它就显现出来。这些原型发生于人类祖先的经验中,作为种族的集体记忆而积淀和遗传下来。它们在远古时代表现为神话形象,逐渐地进入人类的无意识心理,以相同的形式出现在世界上不同民族的神话传说和图腾里以及文学作品和睡梦中。原型批评主要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出现的母题(motif)、象征和人物形象来发掘和建构原型,说明各个时代人类心理的暗中契合,而这正是带有原型意象的文学作品能够在读者心中激起共鸣的原因(用荣格的话说,是唤起全人类的声音)。原型批评家总结出的原型主要有:(1)各种意象,如水、太阳、各种颜色、圆形、蛇、数字、老妇人、有智慧的老者等;(2)原型主题或模式,如创造、不朽以及各类英雄原型(包括履行寻求任务的英雄原型,经历了成长过程的英雄原型和做出牺牲的英雄原型);(3)作为文类的原型,例如弗莱在《批评的剖析》中所归纳出的春天的叙述结构(mythos)对应于喜剧,夏天的叙述结构对应于浪漫传奇,秋天的叙述结构对应于悲剧,冬天的叙述结构对应于反讽。

五、拉康的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

拉康把结构主义语言学与精神分析学说结合起来,创建了结构主义的精神分析理论,由此对弗洛伊德学说作了新的解释。

统的弗洛伊德心理分析理论把无意识看成混乱无序的、原生状态的、前语言的浑沌体,它的基本内容是里比多(即性欲),属于个体心理的一块实体区域。拉康主张,想要真正理解弗洛伊德的学说,必须“重读”弗洛伊德,这种重读必须和主体人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尤其是它和语言的关系问题联系起来。他运用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学修改了弗洛伊德的无意识理论,创造了一种新的精神分析学说,创造了一种关于个人和社会的理论,一种社会批判的新形式。

1、主体的建构过程

拉康认为,弗洛伊德过分强调人的生物学方面是不适当的。他认为应该注重文化而不是自然本能的力量对人的精神的决定作用。拉康将语言导入无意识中,强调“无意识作为主体的语言生成和主体的生成”,包括镜像阶段,主体的想像、象征和现实三个层次。人这一主体是在幼儿时期通过对外在的“他在”接受而逐渐认识自我的。

拉康认为,主体心理形成过程经历了两个功能性阶段:镜像阶段和俄狄浦斯阶段。所谓镜像阶段又称“前语言阶段”,指人的心理形成过程中的主体分化阶段。俄狄浦斯阶段则是主体被语言结构格式化所完成的阶段。婴儿出世时本是一个未分化的“非主体”的存在物,不能把自己与外部世界区分开来。从他6个月到18个月期间,婴儿进入“镜像阶段”,这期间婴儿在镜中看见了自己的形象并“认出自己”,从而获得了自身的同一性和整体性,产生了最初的“自我”观念,从此开始在文化的熏陶下发展语言能力。这是主体形成的开始,但还没有形成真正的主体。这时他对外界的认识浸透了自己的想象和幻觉。由此在心理上形成了“想像界”。

主体的真正形成要待儿童进入另一心理区域之后,这就是“象征界”。幼儿到了3~4岁以后,心理成长开始由镜像阶段过渡到“俄狄浦斯情结阶段”。“俄狄浦斯”是幼儿通过意识到自己、他者和世界而逐渐使本身“人化”或“主体化”的时期。这时,他接触大量的语言,并通过语言与现实的文化体系相联系,从而使自己与“他者”(他人以及语言、文化等)紧密相结合,从一个自然的生物的存在物转变为一个社会的文化的存在物。俄狄浦斯阶段源于父亲的出现。拉康的“父亲”只是“父名”,是一个象征、一个“原则”,象征着法律和权威。父亲所代表的社会语言就是“法”。儿童由于接受了“父亲”的权威,而在家庭坐标中获得了自己的名字和位置,名字和位置就是主体的原初的“能指”。从此,儿童牺牲了自己真实的欲望,开始进入语言秩序,从而完成了建立合法主体的过程,并构成了他的主体的无意识。由于语言都具有符号的象征性,因此在精神上形成了“象征界”。拉康得出的结论是无意识在前语言阶段并不存在,“不是无意识产生语言而是语言产生无意识”,无意识只有被语言“格式化”才能产生。拉康认为,语言是支配一切的首要原则,它既是社会交往的基础,又构成人类文化的各种象征体系。由于幼儿在进入社会文化象征秩序时必将遭到俄狄浦斯情结的磨难,这个转换过程是和语言的出现分不开的,社会文化结构与语言象征结构是在无意识产生之前就早已存在着的,当“我”进入其中之后,将“按该秩序的结构成型”,即“主体将被俄狄浦斯情结和语言结构模塑”。因此语言是无意识的基础。

拉康从镜像阶段引申出主体三层结构说。在拉康的心理分析理论中,“自我”不再是一个核心概念,取而代之的是他所称的“主体”,即意识和无意识活动的整个机制。它由意识的可知的心理与无意识的、不可知的“他者”构成。拉康认为主体的和行为的一般结构,存在于与象征界相联系的语言中。拉康借用语言学模式,将弗洛伊德的“本我—自我—超我”心理层,依次转换为“现实界—想像界—象征界”。底层现实等于本我,因无法科学验证,拉康把他排除在外;中间层为想像界,它是一个欲望、想像与幻想的世界,是个人的主观领域,它标志着主体和它的自我之间的分裂;上层为象征界,与“超我”不同,象征界不实行强制压抑,而是一种秩序或某种类似于纸板的东西,上面写满了自我赖以形成的内容。“象征界”同语言相联系,并通过语言同整个现有的文化体系相联系。语言把人的主观性注入普遍事物的领域,个体依靠象征界接触文化环境,同“他者”建立联系,在这种关系的基础上客体化,开始作为主体而存在。幼儿只有进入象征界才能成为主体,才能由自然人变成文化人。象征界的作用就是人的社会性与文化性的实现,以及人的性与侵略本能的规范化。

经过拉康的转换,主体不再是弗洛伊德所谓本我、自我、超我的心理层次的层加,不再是认知过程的基础或本源,而只不过是各种心理功能的统一,是现实界、想像界、象征界组成的系统,它并非与生俱来,也不必然存在,主体的存在取决于象征层功能的正常发挥。拉康对主体心理结构的分析是对主体性质所作的结构分析。

2、无意识的语言结构

拉康认为,无意识并不是我们内心深处的一个私人领地,无意识也不是本能,而是一种社会文化约束机制,是我们和他人之间关系的一种后果。无意识就像语言,拥有类似于语言的结构。这个结构以多种方式影响人类主体的言行,因此暴露了自己,成为可分析的。拉康独特的创见是把无意识看做一种类似于语言的结构,从而在意识和无意识之间建立了清楚的联系。拉康的名言是“无意识有语言的结构”和“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

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结构的核心内容是移位与压缩机制。压缩机制是说,梦比它的语言表述更短而且更浓缩;而位移则是一种曲解,在这个曲解的过程中无意识的压抑力把梦的核心移位到对象或无足轻重的字词上去了。拉康把它们从语言学角度重新加以描述。认为无意识话语的运用方式及意义生成方式可以像语言学中的隐喻和换喻一样,应该参照“语境”,运用语言的规则来加以解读。他认为,移位就是换喻,而压缩则是隐喻。隐喻用一能指代替被压抑的另一能指(如树象征庄严雄伟),换喻则使一能指代表另一不在的能指(如以帆代船),被压抑的字词(代表欲望)通过这两套机制的“歪曲”后,以伪装的形式进入意识。拉康认为,这两种象征表现模式为理解心理功能提供了一种模型,无意识的意义就存在于隐喻和换喻所赋予的意义的联系中,像梦、玩笑、失言、笔误这些症状就是一种隐喻,而欲望则是一种转喻。无意识与梦幻相似,看上去怪诞,却有一条意义链,潜藏于零散词句之中;无意识是另一种文字系统,存在于意识话语的空白处,可以按照语言结构法则,透过意识话语洞察无意识本身。应当把它们看做字谜游戏一类的东西,参照其“上下文”通过隐喻和换喻的过程来译解其含意。拉康的设想是,如果无意识中的事物的表象最终是可读的、形式的文字,无意识就获得了词的意义,只要它们组成了词句,就可以为意识所理解。无意识话语如同彩色画布下的素描,我们只能通过空隙或从后面照明来认识它。拉康为了瓦解传统的主体概念,用主体与他者的辩证依存来颠复主体的同一性。拉康认为独立的主体是不存在的,主体自我的存在依赖于一个与他人共享的社会前提,即语言关系。对于主体来说,无意识是未知的、陌生的,无意识首先就是一个“他者”。拉康说,“无意识是我自己的他者”,“无意识是他者的话语”。在拉康那里,“他者”不仅指其他的人,而且也指由主体的角度体验到的语言秩序。语言秩序既创造了贯通个人的文化,又创造了主体的无意识。“他者”“是一个陌生的场地”,所有的语言都诞生于此。拉康说“心理分析实践在无意识中所发现的是语言的整个结构”。语词是无意识惟一的建筑材料,也是我们进入无意识的惟一途径。由此看来,主体不再是一种自我,而是一种话语符号建构,一种“语法化”的结构。主体以符号建构为媒介,不仅打通了主体与文化的通道,而且与其他主体相联结,从而使主体成为一种“文化符号”人。

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引发了许多女权主义批评家的兴趣。他强调性别主体性产生于文化建构(表意过程)。这就意味着,妇女在社会中的臣属地位并不是由先天的两性差异导致的,而主要是一种话语建构的结果。朱丽叶·米歇尔、朱丽娅·克里斯蒂娃等著名女权主义批评家都曾阐发和运用过拉康的理论。

六、评价:

a将文学批评的视野引入人类的深层心理,使人们注意到作家的无意识心态,作品里所体现或暗示的各种心理因素以及读者的欲望和快感,开拓了文学批评的领域。b对20世纪文学批评的影响和渗透

c局限:对文学活动中性的搜寻和解释,“对于美简直是最最没有发言权的”,对文学的审美作用缺乏认识,长于分析短于判断。

2.精神分析学简析 篇二

上个世纪初, 奥地利伟大的精神分析家弗洛伊德向世人发表了他的泛性理论, 其中一点是:人的一生童年是最重要的, 童年所受的创伤直接影响着今后的人生发展, 童年不应受到过分的压抑, 而应让儿童去做他们感到快乐的事情;并且人的意识中有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本我执行的是快乐原则;自我是现实中的我;超我与自我相反, 受到社会道德和法律约束, 规定本我不能随心所欲地追求快乐。他的理论刚刚问世时遭到了鄙疑和排斥, 因为人们一时还无法接受一个在心理学领域标新立异的学说, 而且这种理论也很难证明其科学性, 在最初的八年时间里, 他的精神分析学著作只卖了六百本。几十年后精神分析理论在全世界空前繁盛, 在心理学、哲学、宗教、文学作品、音乐、绘画、影视等领域都产生过强大的冲击。《沉默的羔羊》无疑是精神分析理论在影视作品中的扩展。

首先分析影片中的罪犯野牛比尔。他从小受到母亲的虐待, 性格被严重压抑, 因此憎恶自己的性角色, 渴望变性, 以为改变性别后就能得到母亲的接纳了。他要做变性手术, 在今天看来是无可厚非的, 但在当时仅有的三家权威变性医院都拒绝了他的要求, 这正是当时社会体制不完善的写照。本我受到超我的限制令比尔痛苦万分, 以致心理变态, 只有选择剥女人皮做衣服达到变性的目的, 虫蛹变成美丽的飞蛾也即是变性的象征。在比尔看来, 他所受的痛苦程度丝毫不比那些被他杀害的女性轻, 他一个人在房间里伴着音乐跳舞, 他的每一个动作令人感到非常恶心, 嘴里还不停喊到:“快!占有我吧!”社会与他作对, 从小受到的创伤无法抚平, 所以他用异常残忍的手段报复这个社会, 满足自己的性需要。影片中野牛比尔不是主角, 他很可恨却很悲惨, 所以很受观众的关注。

再谈谈剧中男主角汉尼巴尔博士, 观众最感兴趣的就是他了。他是一个精神分析师, 有着极高的智商, 对分析别人很感兴趣, 还懂艺术, 这是他可敬的一面;他同时又是一个精神病患者, 拒绝别人分析自己, 有着吃人的恶习, 这是他可怕的一面。他有时表现得像一位谦谦君子, 温文尔雅, 对绘画很在行, 能够凭着印象画出生动美丽的彩画;但他在吃人时的那分平常心, 杀人之后还欣赏着美妙的音乐, 实在令人胆寒, 他还用缜密的计划戏耍了警察, 其实他比野牛比尔更可怕!但他的双面性格使他懂得以德报德、以怨报怨, 当斯坦林把她童年时的遭遇讲给他听时, 他也时时给斯坦林指点迷津, 推动破案进展时间;当面对无耻的赵医生和自以为是的参议员时, 他给以无情的报复和嘲弄。可以说这部影片关键就是要看懂汉尼巴尔博士, 像他这样的人既可以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也可以危害社会不小;他的自由、他的随心所欲是社会难以控制的, 也是人们最担心的。

第三谈剧中女主角斯坦林, 她是一个要强的警官学员。影片把她置身与一个男人的世界, 她身材矮小, 外表柔弱, 却完成了男警官们不能完成的案件。不要忽略她十岁时也受过巨大的打击:她很爱她的父亲, 对身为警察的父亲由衷的敬佩, 父亲意外去世使她从此以后失去了童年的快乐, 被寄宿在姨妈家, 潜意识里有继续为父亲除暴安良的冲动, 这就是恋父情结, 因此她会不顾一切地去救正在被屠杀的羔羊, 尽管她没能阻止羔羊被残杀的命运。长大后在警官学校学习非常努力, 准备干她父亲未尽的事业, 她也不会很明白今后他所救的人其实就是以前羔羊的化身。汉尼巴尔博士问她:“你以为救出了羔羊后它就不会再哀叫了吗, 你夜晚就不会被惊醒了吗?”斯坦林不知所措, 只能说:“不知道。”她的回答是那么的无奈, 因为美国的高犯罪率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 她一个人的力量是多么弱小呀!当斯坦林最后成功将野牛比尔击毙, 在毕业典礼庆功会上接到汉尼巴尔博士的电话:“告诉我, 斯坦林, 羔羊不再哀叫了吗?”沉默无语时, 让人甚是觉得此时无声胜有声, 她也找不到解救羔羊的答案。

最后还附带谈一下斯坦林在影片中的特殊性角色问题。为什么斯坦林会被派去见汉尼巴尔博士, 而不是别人?汉尼巴尔博士又为什么会相信她, 不相信别人? (比如赵医生) 汉尼巴尔博士有八年没有见过女人, 斯坦林正是巧妙地利用了她的性角色来一步步取得汉尼巴尔博士的信任。当汉尼巴尔博士最后一次给斯坦林决定性的启示时, 影片给出了一个特写的镜头:汉尼巴尔博士用自己的食指轻轻地抚摸了一下斯坦林的食指, 这表明他已经认可斯坦林的性角色吸引, 和她作了交换。两人经过四次见面后已经可以说是父女关系或朋友关系了, 这也就不难解释汉尼巴尔博士逃走后斯坦林为什么会说:“我觉得他不会伤害我。”

《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反映精神分析学说的经典影片, 它已不仅仅局限于恐怖的悬疑片了, 它反映的是西方社会的一种文化观念。我们权且当它是一扇了解西方文化观念的窗口吧。

摘要:影片《沉默的羔羊》是精神分析理论在影视作品中的扩展, 罪犯野牛比尔。他从小受到母亲的虐待, 性格被严重压抑, 因此憎恶自己的性角色, 渴望变性, 以为改变性别后就能得到母亲的接纳了。他要做变性手术, 在今天看来是无可厚非的, 但在当时仅有的三家权威变性医院都拒绝了他的要求, 这正是当时社会体制不完善的写照。从小受到的创伤无法抚平, 所以他用异常残忍的手段报复这个社会, 满足自己的性需要。影片中野牛比尔不是主角, 他很可恨却很悲惨, 所以很受观众的关注。像他这样的人既可以为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 也可以危害社会不小;他的自由、他的随心所欲是社会难以控制的, 也是人们最担心的。女主角斯坦林, 她是一个要强的警官学员。影片把她置身与一个男人的世界, 她身材矮小, 外表柔弱, 却完成了男警官们不能完成的案件。她不顾一切地去救正在被屠杀的羔羊, 尽管她没能阻止羔羊被残杀的命运。长大后在警官学校学习非常努力, 准备干她父亲未尽的事业, 她也不会很明白今后他所救的人其实就是以前羔羊的化身。《沉默的羔羊》是一部反映精神分析学说的经典影片, 它已不仅仅局限于恐怖的悬疑片了, 它反映的是西方社会的一种文化观念。我们权且当它是一扇了解西方文化观念的窗口吧。

3.精神分析学简析 篇三

关键词:沉沦;精神分析;弗洛伊德;文化恋母;性

《沉沦》具有鲜明的“自叙传”色彩,赤裸裸地把“我”的心境写出来,以求世人能够了解“我”的苦闷。主人公由于弱国子民的地位,渴望友情、爱情而不得,产生了心理上和生理上的极度苦闷与忧郁。他不得不采取病态的形式把心理与生理上的压抑,有意地通过青春期忧郁症的描写表达性的苦闷与青春的感伤。这是“个人的灵魂与肉体的斗争”呈现出一种病态美与感伤美。郁达夫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压抑,而小说《沉沦》将环境对人性的压抑表现的淋漓尽致。仔细探究《沉沦》的价值取向和人物的心理内涵,我们看见一个渴望冲破禁锢、向往自由的年轻知识分子,他的心理对手不是别人,正是传统文化积淀和该文化土壤、社会环境孕育出的保守意识。这是对封建道德观念摧残人性、扭曲人格结构乃至戕害年轻生命的一声清醒的呐喊。而这一源自人的真实心理的叙述,又恰恰与弗氏心理学理论不谋而合。本文试图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来探究郁达夫小说《沉沦》的创作。

一、主人公的人格结构分析

弗氏认为人格由三部分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沉沦》中“他”不能压抑其内心对女性的憧憬,求之不得的性苦闷总是压得他喘不过气来。无法回避的正是意识深处的萌动与保守意识的激烈抗争,这不仅让他陷入忧郁苦闷的境地,还进一步导致其人格结构中的本我、自我和超我处于相互不协调和严重失衡的状态,从而诱导悲剧命运的产生。

(一)“本我”与“自我”的反差:病态心理的形成

“本我”反映人的生物本能,是“原始的人”。“自我”寻求在环境允许的条件下让本能冲动得到满足,按现实原则行事,是“现实的人”。《沉沦》中他由于原始和现实形成的反差以及与外部世界所产生的矛盾,导致主人公的性苦闷的病态心理。

《沉沦》的主人公“他”带着浪漫的梦幻从中国来到日本,可传统中国人的思想似乎与受西方思潮影响的日本显得格格不入。以至于“他近来觉得孤冷得可怜。”“他那早熟的性情,竟把他挤到与世人绝不相容的境地去,世人与他中间介在的那一道屏障,越筑越高了。”身在异国的他情绪如此低落,无法排除心中的愁绪让自己越来越忧郁。“本我”所期待的快乐生活,却和“自我”中的生活现实形成强烈反差。从东京前往N市,是主人公心理变化的重要转折,“他的前途和希望,在第一天的晚上就不得不被目前的现实嘲弄了。”不知不觉中,情绪上的苦闷进而发展为生理上的性苦闷。“他”期待上苍“赐我一个伊甸园沉沦内的“伊扶”,使她的肉体与心灵全归与我有,我就心满意足了”随着这种原欲的加深,他的苦闷也一天天加深起来,“每天早晨在被窝里犯罪的罪恶,也一次次加起来了。”“他平时所看见的”伊扶“的遗类,都赤裸裸来引诱他……”这是本我的正常体现,在性驱动力下,寻求异性爱情来解决内心孤寂与性的苦闷。从人的正常心理需求上看,符合人性原则和道德标准的本我需求。但按照自我行事的现实原则,寻求在环境条件允许下让本我的冲动得到满足。《沉沦》中“他”所面对的外部环境是三岁时就丧父日子过得穷困潦倒。还有祖国的贫穷落后,感到弱国子民的自卑和绝望。面对这种反差,他无法找到适当的条件让“他”的本能愿望得到满足。本我的压抑和扭曲,使他陷入爱情的困境,导致更深层次的性苦闷与性压抑。

性压抑与性苦闷得不到释放与满足,必然就会导致不合理的本我需求,即升华为变态需求。弗洛伊德曾将“升华”解释为“无穷无尽的性的能量向其他方向的偏向或转移”。弗洛伊德给人的原欲冲动提供了两种选择,一是,转移,通过奉献社会而实现升华;一是,压抑释放点,从而导致心理疾病越演越烈,直至疯狂。《沉沦》中的“他”就是选择了后者,通过逐步的变态行为到完全丧失自控能力,最后彻底堕落。

(二)“本我”与“超我”的对立:性满足后的罪恶感

“超我”追求完美,代表人的社会性,是“道德的人。”“本我”和“超我”经常处于不可调和的矛盾中。《沉沦》中使“他”人格失调的因素,恰恰来自于“他”生长的环境中所孕育出的“超我”所遵循的道德原则。

《沉沦》为我们勾画出一个曾受到旧文化,厌倦现实又接受西学和现代观念影响的矛盾而复杂的留洋青年形象。一方面,生理的欲望驱动他年轻的身心,让他偷窥别人洗澡,窥视别人偷情,被窝里的手淫,图书馆的意淫,以及最后的嫖妓等。另一方面,他又陷入深深的自责之中。“我怎么会走向那样的地方去,我已经变成了一个最下等的人了。”从中可以看出“他”在“本我”的驱动下致使“他”潜意识深处的病态的性的欲望愈加强烈,从而将变态的性的形式达到顶峰。可“超我”按道德原则行事,每当这样后,主动把自责上升到文化道德甚至是民族层面。“中国本土文化的伦理内涵是丰富而繁杂的,其中有一点是重要的,也与郁达夫的伦理心态密切相关,就是它抑情、非性的特征。有的学者甚至将中国文化称为非性文化。”

“他”是一个具有矛盾的性格的典型人物。一方面“他”向往灵魂的高尚和自由,另一个方面“他”却卑微的活在无奈的现实中。造成这种矛盾心理主要与中国的现状和传统的思想密不可分。“他”出生在中国传统家庭,传统文化在他思想上烙下深深地印记。来到日本后,接受了大量西方文化,使“他”在中西文化的交融下既保留了中国旧式文人的气质,又兼具自由叛逆的思想。当时的日本是一个“性”开放的国家,而那时的“他”正处于青春期,生理上的冲动,青年人特有的热情,表现对爱情和性如饥似渴的追求,这些都是“本我”的正常需求。可传统文化孕育下的美德思想都对“本我”进行约束,按“超我”中的道德行事。更值得一提的是,性在中国人传统观念中是极其罪恶,肮脏的东西,以至于“他”在性满足后深深的罪恶感。“他”犯罪之后,每深自痛恨,切齿的说,下次总不再犯。”“他”切齿痛骂自己,畜生!狗贼!卑怯的人!”这都是来自“超我”的惩罚。但传统文化在“他”灵魂深处生根发芽,根植于“他”人格的“超我”层面,始终与“自我”处于对立面,不断对“他”畸形的心理与出轨的行为作出判断与谴责。最后无路可走,发出“我将何以生,又何必生存在这多苦的世界里!”

“他”当原欲中的性欲升起时,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中国传统保守意识的责罚。不敢正视柔情娇美的异性,酗酒自残却无法摆脱心中性的苦闷,反而越加厉害。踏进妓院,试图释放其性压抑,仅仅是醉酒后一个人睡了一觉便结束了。他的“自我”始终没有一次越轨行为,而“超我”连“他”难耐性苦闷而采取的自我变态渲泄方式也未能放过。由此这个可怜的“自我”便被三种力量所压制:面临“自我”奉行的外部环境的现实原则;面临“超我”奉行的中国传统道德原则;面临“本我”无法实现的矛盾忧郁的心理折磨。“人格结构”的严重失调,必然会导致悲剧的结局。

二、异国文化下的文化恋母情结

谈到《沉沦》的写作方式时,郁达夫“就用了“悲鸣”的词汇,而且是“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地“悲鸣”出来的。”“他写小说的意义,就常常被确信不疑地归结为“哭穷”和“哭性”,或是“性的苦闷”“人生的苦闷”与“社会的苦闷”的反映”。但《沉沦》并非一个“性”字的简单概括,它印证和揭示了人的内心深处某种被压抑的东西,其中似乎有一种特别的情绪——文化恋母情结,唤醒了隐藏内心深处的潜意识。

(一)潜在的俄狄浦斯情结

“俄狄浦斯情结”又可以称为“恋母情结”。《沉沦》中“他”对性的要求,(这里特指女性,有着跟“他”母亲的原型)除了来自心理生理的需求外,更多来自于“他”童年的记忆,以此可说明“他”存在潜在的俄狄浦斯情结。

郁达夫忧郁感伤的性格主要来自他童年生活中的创伤记忆。其原因在于郁达夫三岁丧父,父亲的逝去,他更多地体验着贫穷的压抑,还经常看到母亲被人欺侮后在父亲的遗像前放声痛哭。这样的场景在他儿时的记忆中留下创伤,无法抹去。然而缺失的父爱,更加让他依恋母亲,可是母亲常常不在家,悲凉寂寞的家庭环境后面更潜藏着他对母亲深深的依恋!这就为“他”对性的强烈渴望埋下隐患。只有母亲才是他寂寞的终结与宽慰。更要说明的是,没有父亲的家,使他失去了具有男性性别意识的阳刚之气的影响,于是形成胆小害怕,极端敏感和易动感情的性格。

弗氏认为“人在挫折的时候很容易产生一种回归母体的强烈渴望,因而人类在潜意识里,无时无刻不显现出回归母体的愿望。”因此,他把一切忧郁的解脱寄托在具有母性的女人身上,希望从她们身上获得一点体贴和安慰。虽然,这被大家公认为性变态,性苦闷,但也不可否认这也是对充满母性的女性的渴望,这实质上可以理解为潜在的俄底浦斯情结。

(二)民族文化语境下的文化恋母情结

弗氏认为潜意识包括个人的原始冲动和各种本能和道德压抑到意识层面下所不明白的心理部分。笔者认为《沉沦》充满了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欲望,揭示了内心深处被压抑的愿望,而这种愿望时刻想冲出意识的层面表现出人内心深处某种被压抑的东西,这就是人的潜意识。而这种潜意识在小说中的表现就是主人公“他”在民族文化语境中所表现的文化恋母情结。

首先,将自然山水视为避难所。“这里就是你的避难所。世间的一般庸人都在那里嫉妒你,轻笑你,愚弄你;只有这大自然,这中古常新的苍空皎月,这晚夏的微风,这初秋的清气,还是你的朋友,还是你的慈母……”每当“他”心中感觉孤苦、压抑、或者做了一些自责的事情时,“他”都会逃离世俗,躲避到自然山水中来释放其内心的忧郁苦闷。可以看出“他”总是到自然山水间寻找心灵的抚慰,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主人公对充满人文精神景物的依恋。这实质同于中国文人将情感寄托自然山水,可见中国文人的习气深深刻在他的灵魂深处。中国古代文化中,自然特别是人化了的自然,是中华文化中一个很有意味的符号,它是浸透在炎黄子孙血脉里的元素。可日本的景毕竟不同于中国的景,这里的山川景物,都市人情不能根本上给“他”安慰,治疗其忧郁苦闷的心境。于是“他觉得害怕起来,几乎要哭出来,他对于都市的怀乡病没有比那晚更甚。”作为离乡背井的游子,“他”那孤独忧郁和愤世嫉俗的心,一定会勾起民族文化的记忆,回到本民族文化的语境中寻找避难所来治疗心灵的创伤。这是郁达夫小说中表现的一种典型的文化恋母现象。

其次,弱国子民的呼唤。“日本人都叫中国人“支那人”,这“支那人”三个字,在日本,比我们骂人的“贱贼”更难听。”这让“他”感到作为弱国子民的悲哀,处处被歧视,被侮辱,使他更敏感多疑,孤独忧郁。“他”在极度压抑苦闷的绝望之中呼唤“中国呀中国,你怎么不强大起来!”“他”想唤醒沉睡中的羔羊。尽管祖国是多么的不堪,“他”还是爱自己的祖国,把祖国当做自己的情人。中国几千年的文化积淀形成的恋旧和恋祖以及叶落归根的情绪意识,实质上就是类似于集体无意识的中国式的描述。

正如荣格所说:“集体心理的强有力的因素则改变着我们整个的生活,改变着我们的整个的世界,创造历史的也是集体的心理。”郁达夫这把种集体意识体现在《沉沦》中,目的在于表现其社会意义。“爱国”这种“文化恋母”情结,它存在于一个民族群体的无意识中,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不会随时间地点而改变。

《沉沦》是对青年忧郁症的解剖,但“里面也带叙着现代人的苦——便是性的要求与灵肉的冲突。”可以说《沉沦》就是一曲“神经质患者的悲歌”,是一位处于青春期的年轻人突然置身到陌生而异己的环境里所引起的心理骚动的真实写照,是他的病态心境的记录。主人公在孤苦无依的处境中萌发了对祖国强烈的依恋与怀念之情,与其说是“爱国主义思想”,不如说是一种典型的“文化恋母”现象。

郁达夫的小说并非生搬硬套弗氏理论,而是冲破了其“泛性论”的拘囿,融化为剖析现代人生存在性的文学资源。他没有孤立地描写性本能对人性的决定作用,而是将其置于民族和社会的背景中加以表现,进一步揭示当时人性痛苦深刻的社会根源,有力地鞭挞了旧的社会制度和意识摧残人性、扼杀人性的罪恶,拓展了现代小说人性内涵的深广维度。郁达夫说过:“眼看到果果的沉沦,身受到异乡的屈辱,与夫所感所思,所经历的一切,概括起来没有一点不是失望,没有一处不是忧伤,同初丧了夫主的少妇一般,毫无气力,毫无勇毅,哀哀切切。”“他”痛切的感受到“弱国子民所受的侮辱与欺凌”的同时,又处于“两性解放的新时代”的东京,导致这个“异乡游子,对传统的反叛,以及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悲哀。鲁迅曾说过:“悲剧是将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主人公“他”最后在独孤忧郁中走向毁灭,给人以心灵上的震撼与精神上的思索。

注释:

郁达夫著,《郁达夫文论集[Z]》,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第202页

<美>爱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弗洛伊德性学三论》

曹顺庆等著,《非性文化的奇花异果[M]》,成都:巴蜀书社, 1995年版,第1页

郁达夫著,《郁达夫文论集[Z]》,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85年版,第466页

郭志刚等著,《中国现代文学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第189页

朱狄著,《当代西方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4.

乐云主编,《精神郁达夫》,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6年版,第3页

郁达夫:《忏余独白<忏悔集>代序》,见《郁达夫文集》第七卷,花城出版社,1983年版,第250页

参考文献:

[1]王兆胜.从创作动因看郁达夫“沉沦”的思想意义[J]. 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 2007 (1).

[2]郁达夫.郁达夫文集·第6卷·在热波里喘息[M].广州:花城出版社,1982,126.

[3]特里林.弗洛伊德与文学[J].文艺理论研究,1981,(3).

[4]袁庆丰.灵魂的震颤[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5]王泽龙.郁达夫作品精选[M].长江文艺出版社,2003.

[6]鲁枢元.文学的跨界研究:文学与心理学[M].学林出版社,2011.

4.简析庄子哲学与精神生命教育 篇四

摘要:当前对大学生命教育研究的不足以及高校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相继涌现,使得我们要加强关注精神生命的教育。而庄子哲学中体现的“求生之本”、“处世之态”、“溯真之源”以及“修养之方”四方面的内容给当下精神生命教育带来重大的启示。护养精神、豁达人生、追求真我以及涵养智慧应是精神生命教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此来探讨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关键词:大学生命教育;庄子哲学;精神生命教育

尽管当前教育界越来越关注生命教育,但对生命教育的研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大多数的研究成果也都关注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重要性,但是不足的地方在于他们都从生命本身出发来了解生命的重要性,就生命之重要性而论教育,而没有真正究其根源来解决人内部的根本问题,即从人的精神层面来解决生命教育的问题。同时,尽管生命教育在许多高校不断兴起,但是在中国,每年还是有很多大学在校生或毕业生,因为人际关系不合或者是求职道路坎坷等原因轻生,让我们对生命产生了敬畏之感和忧虑之心,也给我们的当下教育敲醒了警钟,使我们不得不反思大学的生命教育是否缺了点什么?本文尝试从庄子哲学中体现的“求生之本”、“处世之态”、“溯真之源”以及“修养之方”四方面的内容来讨论当下精神生命的教育,以此作为探讨当下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出路。

一、求生之本:护养精神

从古至今,对生命的追问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庄子在《养生主》的开篇中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句: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庄子认为对个体而言,以有限的生命去实现无尽的理想愿望和精神追求,是不可能的事情,同时他向世人提出了什么是人的生命中最应该护养的问题,生命之本是什么?是外在的物质满足?还是内在的精神需求?庄子哲学在生命之本这个问题上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庄子主张养神(即养心),亦即通过静功,从而达到养生的目的。《养生主》的要旨是顺其自然,才能养生。庖丁解牛,‘因其固然’,‘依乎天理’,便可以‘得养生’。外篇有《达生》,主旨是全精、养神。守气,全形保真,方能畅达性命,对于世人‘养形足以存在’的观点持批评态度。《知北游》则认为,养心要去掉‘四六’,不以外物所累,方能‘平气’、‘顺心’。”庄子给我们的启示就是人只有在精神上得到了护养,才能真正畅达性命,才会活出生命的本真意义。《逍遥游》其实是一个思想者庄严的人生宣言。他向世人宣告了自己生命意义以及生存法则。正是因为深刻理解了人的真实处境,他的内心变得旷达而澄明。他要尽自己的全部心力游于逍遥之境,不断突破自我的种种局限,去探索那无穷之域的秘密――这是真正意义上的“人的觉醒”。庄子逍遥的人生态度,实质是一种回归生命的本源,是一种对自我精神的护养与超越,他倡导以一种超自然的精神面貌来应对生命中的种种苦难与诱惑。而这种超自然的、自由的精神正是当下大学生所缺乏的,也是当下生命教育所缺少的灵魂部分。

二、处世之态:豁达人生

从庄子的哲学中,可以概括出其处世之态有以下五种:平常之心、应变之力、舍弃之当、利害之衡、用处之智,而这五种的处世之态,对当下精神生命教育有着重要的启示。

第一,要习得一份平常之心。庄子著名的话: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这句话给当下的大学生带来的启发除了“有限胜无限”的含义之外,还有一层“不追求神奇,脚踏实地,活在当下”之意。因为无涯之境是虚幻之境,不切合实际之境,是不可预见之境,只有以一颗平常之心来处世,才会达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人生境界,生命才会活得真实而又有意义。

第二,要获得一种应变之力。庄子提倡人们要做有“水智慧”的人,他认为“水的智慧”是一种很高超的智慧,水是善于变化的,它常常因势利导,最终能取得胜利。当代大学生在应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过程中,不要被外物损伤自己,也不要为了达到最佳的效果而损人利己,只有善于巧变,才能通达。

第三,要学会恰当舍弃。当代的大学生,往往雄心壮志、志向远大。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常常会有无奈和无力之感,生命也变得异常“脆弱”。但是为了实现理想,为他人所不齿而“奋不顾身”。显然这是一种极端化的处世态度,庄子告诉我们只有学会放弃,懂得舍弃,生命才会得到升华。他的逍遥游有四大境界,第四层境界就是“弃风”。“弃风是最高境界,弃风后鹏才是鹏,飞才是飞……放弃,是智者面对生活的明智选择,是一种将生命升华为安然超脱的精神。”

第四,要权衡利害关系。庄子说:以人之言而遗我栗,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这里的意思是说虽然难以猜测福祸的变化,但是也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正所谓“福兮祸之所伏,祸兮福之所依”,只有正视事物的利害关系,不为表面的利益所迷惑,才能够真正取得成功。

第五,具备用处之智。庄子以《大葫芦》的小故事揭示了一个大道理:世上无无用之物,关键在于有无一双慧眼。在处理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人,所谓“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闪光点;同时,我们也不能自我轻视。很多大学生在求学或者求职的过程中,因为屡次受挫,就轻易自我否定,所以在精神生命教育过程中应该有意去引导学生拥有一双善于发现他人和自己的智慧之眼。

三、溯真之源:追求真我

5.学精神、学党章、学党史培训心得 篇五

白露为霜

▲张文彩,定西市安定区公园路小学教师,农工党甘肃省委会“学精神、学党章、学党史”第二期专题学习班学员

金秋时节,正是万类霜天竟自由的过程,有了些许凉意的天空更加清洁、更加高远、更加湛蓝、更加深邃,犹如即将衰落的禾田草木,愈发丰腴、愈发成熟、愈发苍翠、愈发老道。这是一个收获的季候,一个饱满的时间,一个潋滟的时光。特别在北方五彩缤纷的土地上,谁都会想到一段如此珍贵、如此繁忙、如此旷莽的岁月际会,竟是这等深情、这等凄迷、这等婉约,实在叫人无限次的俯首低眉、如醉如痴、心猿意马。哦,面对自然的神奇伟大、浩瀚广袤、雍容自如,我的敬畏、感佩、惊觉也与时俱进、与日驰骋!

多么的神清气爽、多么的心旗悠扬。适逢农工党选调党员去省城兰州学习培训,倍感欣慰、倍感亲切,也有了回归黄河、回归母校、回归往昔的冲动。三十一年的的记忆,一如母亲河汹涌澎湃的激荡顿然醒悟了青春的梦想,弹指一挥间,原来匆匆的光阴居然这般无情地翻阅了无数遍。

这分明是我年轻的憧憬、是我往日的希冀、是我梦中的情人,我的依恋、我的执着、我的稚狂在巍峨崛起的高楼上、在纵横错落的立交桥、在宽敞快速的大道边业已恣意淡出,却难舍难分,大有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之状。就像到了小镇怎么也割舍不弃的故乡瘠薄的魂,至始至终,总有一条刻骨的绳索会牢牢地拴住心的血脉,让我们一生的行走和歌唱都镶嵌在方言土语里永远沉醉。

有人说:同学是胜似血缘的亲情。同学相会,弟兄姊妹一样亲热自然,尽管有的几十年未曾见过一面,有的也仅仅是工作时间的短暂相遇,但是,一个电话,一个短信,一句你好,一声问候,就匆匆而来,激越相拥。无论喝茶聊天,还是碰酒猜拳,无论双扣升级,还是咏诗书画,沉稳而娴静、豪情而热烈、爽快而利索,最容易忆起年少时日里的率直耿介、亲密无间、公平和善。不能不说我的歆羡,朋友的崛起和劲道,尽是多年地拼搏、向上,个中滋味孰能无偿?虽然有了些职位的差别,但是,同窗的情谊依然如故、依然如若初见时。光阴荏苒,日月如歌,带着满心的微笑和幸福善良,走过长长久久的岁月,不也是生命最美好、最灵性、最畅快的事情吗?

教授们字斟句酌的笑容弥漫过轻言细语的声调,精心演绎的讲谈裹挟着思想睿智的光华,现代化的手法运用了数字媒体的影响,任思绪在阳光下不断推陈出新、任破旧在雨雪霏霏里逃之夭夭、任陋腐在朗朗乾空中风烟俱净。正如到临夏参加的基地揭牌仪式,细雨蒙蒙中浸入我狭小肝肠的竟然是先驱英烈气贯长虹、彪炳青史的浩然之气,响彻华夏、震悚环宇的壮怀激烈,前赴后继、不屈不挠的不朽精神。

青纱帐似的玉米高高低低的起伏,也乘着西部远远近近的山梁颠颠簸簸;跨越过洮河亲亲热热的相思,也游弋着缠缠绵绵的村子在车窗里跌跌荡荡;渐次开始褪色的山川风物,也牵绊着我清泪涟涟的故土乡音依依缱绻。走进一些公馆,心意寂寥,既惊叹于前人精湛的建筑艺术,如气派工整的院落、等级森严A房舍、雕梁画栋的雕琢、延年益寿的装饰,尽显能工巧匠者高超微妙的手艺,亦展现了中华古老文化恢弘厚重的历史渊源,真的`叫人拍案叫绝;同时,更令人唏嘘尴尬,不知能不能追问:这样的富丽堂皇、这样的高屋建瓴、这样的鹤立鸡群,究竟是谁的心血、谁的汗水、谁的果实?

像故宫、像凡尔赛宫、像白金汉宫,可谓皇家经典、今古奇观。然而,我确实不敢想象,这究竟是一种荣耀,还是一种耻辱;这究竟是一种脂膏,还是一种心酸;这究竟是一种强暴,还是一种苦难?心泪潺潺,我们今天到底应该欣赏艺术还是记录往事、到底应该志得意满还是俯首沉默、到底应该讴歌颂扬还是静静思考?窃以为更应当在高大建筑的后面牢记民主与和平、正义与公理、法治与文明,而绝对不是谁统治谁堕落、谁霸权谁贪婪、谁挡道谁富贵,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恶性循环往复……

懊,我多灾多难的祖国啊,在风雨泥泞、在坎坷艰难、在血与火的洗礼中、在生与死的慢慢长途踊跃跋涉、行进,那是怎样的屈辱、怎样的凄楚、怎样的痛疼?那是何等的勇毅、何等的刚烈、何等的悲怆啊!我想:只要打着我们是拯救你们的幌子的人,无论谁,都没有安半毛钱的好心;只要是侵略者,一定全都是连自己的事情都无法拯救了却要祸害别人的一帮彻彻底底的猪猡,他们最好去安安然然救赎自己的灵魂,否则,也会得到天地应有的惩罚。谁愿意被别人占领,除非傻子。夫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千年警钟,铁骨铮铮。

初秋,细雨绵绵,情意深深,仿佛要洗净铅华、洗净浮躁、洗净暑热,让我们尽情地分享一次特别的盛宴。确确实实,回回民族的热情好客名不虚传,单是桌上的三炮台就已经十分诱惑,更不用说新鲜的茶叶、上好的肥硕殷红的大枣、冰糖和桂圆,一股滚烫的开水冲下,尽是色香味俱佳。在这清凉的一刻,能有一杯如此精品的茶道,真是人生难得的分享。更叫人感动不已的要数服务员接连不断地添茶,只要谁喝一口,都会添、都要添,总感觉是满钵满碗的样子,这也真是伊斯兰人的待客之道,生活之理,民俗风情。

6.学恩来总理精神 篇六

金湖实小 潘利斌

今年暑假,带着孩子,我再一次参观了周总理纪念馆和周总理故居,瞻仰和缅怀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感受总理那伟大的人格魅力和令人尊崇的恩来精神。

周恩来纪念馆坐落在楚州区东北桃花垠的一个三面环水的湖心半岛上,于 1988 年 3 月在周恩来故乡淮安兴建,1992 年 1 月 6 日落成对外开放。1998 年为纪念周恩来诞辰100 周年,又增建了仿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和周恩来铜像广场。整个建 筑造型庄严肃穆,形式朴实典雅,既有传统的民族风格,又有现代建筑特色,建筑的每个部分寓意深蕴,体现着设计者匠心独运,表达了亿万人民缅怀周总理的心愿。邓小平同志为“周恩来纪念馆”题写了馆名。

纪念馆分主馆和副馆。我们首先参观主馆,主馆底部基台呈方梯形,而馆体呈八棱柱体,基台周围由四根巨大的花岗岩石柱撑起锥形大屋顶,寓意总理做人方方正正。主馆有三层。一楼是陈列大厅,用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集中展现周恩来伟大光辉的一生。二楼有周恩来塑像。三楼是开放式的四面观景平台。我们直接来到了二楼,大厅是一尊总理坐像,展现的是周恩来总理手握长卷,微笑凝视着前方的伟人形象。大家都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着总理的坐像,沉浸在对他深深 的怀念中。副馆内是按照总理一生经历,设置的不同时期的照片、画像以及视频。这些黑白照片很让人怀旧,也让人不由自主的随着照片与影像静静的追思起总理的戎马一生,“忆往昔,峥嵘岁月稠”。即便是在当时那样的艰难岁月,总理依然举重若轻,将党政军的相关事务处理的有条有理。

在这里,从总理童年时期一直到去世都有很详细的介绍。看罢这些珍贵的资料,我更深地体味到了总理勤勉的求学态度,凝炼、谨慎地为人处事风格,也让我明白了总理少年即胸怀大志——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大家都很熟悉但依然为之鼓舞的话。周总理是中国人民的骄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他将自己的一生都融入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理想和实践中。“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廉洁奉公,严于律己。”这是陈毅将军对周恩来总理的评价。毕生严以律己、艰苦朴素、只求奉献、不思回报。周总理的精神,是道 德情操与中国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是我们学习的楷模。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认为就是把“恩来精神”落实到教师的日常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去。立足本职,做一名人民满意教师。党员的形象直接关系到党在群众中的威望,而且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会影响学生。因此要不断的参加政治学习,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始终与党中央保持一致,拥护党中央各项改革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关心国际形势,积极参与各类有 益的政治活动及各类社会活动,遵纪守法,从不违反校纪校规。对待工作认真 负责,钻研业务;对待同事互相帮助,团结合作。面对得失不加计较,淡然处之。现代教育理论主张育人为本。培养什么样的学生直接关系到学校的前途发展; 关系到能否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在对我校学生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结合职业教育的特 点,立足我校学生实际情况,因人而宜。科学合理的制定教学计划,认真充分备好每一节课,精心设计教学方法。力求课堂生动有趣,丰富多彩,努力提高 学生学习兴趣,确保我院学生每节课都有收获。在教学中循循善诱,诚挚关爱,发挥作为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与学生的交往中随 和而不随便、严谨而不刻板、谦逊而不保守、热情而不张狂,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的人格,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个学生。培养学生高 尚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指导他们健康成长。让学生满意,让家长满意,让社会满意!真正的教育工作者应把教书当作一份神圣的事业来经营,为的是体现人生的价值,为人民服务。人民的满意就是对我们事业的最好肯定,社会的需要,就是 对我们价值的最大认可。作为一线老师,我们更应把“做人民满意教师”当作自己的人生追求,在工作中不断践行恩来精神。我们的工作对象是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的职 校生。教师作为学校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了“传道受业解惑”,同时也影响着学 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因此,教师不仅要学习、实践“恩来精神”,更要传承发扬“恩来精神”,引领学生学习恩来精神的实质。以身作则,在教学中、行动中体现“恩来精神”,为学生做出榜样。

我们要学习恩来忠于人民的精神,永远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树立以人为本、终生教育的观念,以踏实认真的态度对待工作中的每一件事,以严谨细致的作风 做好本职工作。学习恩来终身学习的精神,在教中学,在学中教,求学于同行,求学于学生,求学于实践。进一步加强教育理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更新 知识结构,不断接受新思想新理念,提高业务水平。学习恩来严于自律的精神,做师德表率。严格遵守学校各项教学常规,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尊重学 生的人格、自尊。以自己的良好形象去赢得学生与家长的满意。为人师表,力争做师德表率。时代在发展,社会在变化,但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恩来精神不会变。

7.精神分析学简析 篇七

关键词:弗洛伊德,拉康,无意识,心理结构

西格蒙德 · 弗洛伊德(1856-1939)和雅克 · 拉康(1901- 1981)是世界公认的精神分析学大师。前者是精神分析学的创始人,后者是前者的继承人和发展者。因此,二人的理论必然有相通之处。但二者的理论更多的是差别,更多的是各自的独特之处。本文尝试从二者理论的差别入手,对二者的理论做一个简单的比较。

一、理论渊源

弗洛伊德的理论借鉴了变态心理学、唯意志主义哲学及能量守恒定律。18、19世纪的精神病医生习惯从生理机制障碍解释精神病。随着医生们临床经验的积累,心理机制障碍进入了研究者的视线,变态心理学由此产生。维也纳的医生布鲁尔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深入,对弗洛伊德的影响比较大。另外,弗洛伊德创立精神分析学时正值书本华和尼采的唯意志主义哲学广泛流传,唯意志主义挑战欧洲的理性主义,倡导哲学回归人的内心世界,极大地影响了弗洛伊德。 之后,弗洛伊德在研究心理学的过程中,有意识地把能量守恒定律引入自己的理论,把人的整个机体分成肉体的生理形式和精神的心理形式,且认为他们是可以互相转化,从而提出同性本能不可分割的核心概念“力比多”。

拉康的理论除了借鉴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之外,对结构主义语言学以及海德格尔和黑格尔的哲学观給予了极高的关注。同时,他吸收了索绪尔的解构主义语言学理论以及列维 · 施特劳斯的人类学思想,独创了结构精神分析学。 有学者认为,他的著作,在精神分析学、语言学和人类学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2。

二、二者对无意识的理解

众所周知,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无意识、下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其中无意识是最下层的,是主体本能的欲望,往往不被道德和法律容许。一个正常的人往往都会压抑自己的无意识。下意识充当“检察官”的职能,监管无意识。 而意识则是最高层次的,臣服于现实,统一人的本能和社会。 因此,对于弗洛伊德而言,无意识是主体的精神活动过程, 是一种被压抑的生物力量和机能。

拉康认为,无意识不应当只是主体的精神活动,它需要通过语言才能存在。它是一种社会化、文化化的东西。拉康是从无意识与语言的关系着手考查无意识,他甚至认为,在语言产生之前,没有无意识的存在。只有人们懂得了语言与交往,才有了无意识。“无意识具有语言的结构”、“无意识是大他者的话语”是拉康的两句名言。在他看来,以梦呓、 口误、失误动作等形式表现出来的无意识是一种特殊的话语,具有语言的结构。拉康无意识理论的提出受到了评论界的广泛赞誉,把弗洛伊德的生物学理论转向了语言主体观, 引导人们走向了更加复杂的精神世界,保证了人在同世界的解除中获得更大的自由。

三、二者对心理结构的划分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部分。这个机构是建立在他的无意识理论上的。其中,“本我”对应无意识,即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是一种不受约束和限制的力量。“自我”对应“下意识”,代表着“理智”,代表着不盲目。“超我”对应的是意识,是三个层次中最文明的部分。它一方面对自我进行监督和指导,另一方面对自我进行谴责和惩罚。只有当这三个部分互相协调时,人的心理才是健全的。

拉康把心理结构分为“真实界”、“想象界”和“象征界” 三个部分。“真实界”的英文是the real, 属于人的本能欲望,是主体自己支配不了的。它与言语无关,难以表达,在精神分析治疗过程中也察觉不到,类似于“本我”。拉康认为, 因为很难发现,所以不应在科学研究的范畴之内。这一点就与弗洛伊德存在很大的差别。弗洛伊德对不可知的本我給予了极高的重视。如果“真实界”一旦用言语表达出来,就进入到“想象界”。想象界带有很强的个体主观性,不受现实原则支配,遵循的是视觉或者虚幻的逻辑,与社会文化环境联系,带有一定的“误认”性质。它与语言相联系,在研究精神分析的过程中可以被揭示。象征界是科学研究的对象, 是实在世界的体现, 是通过经验来揭示的。它是一种秩序, 是支配个体生命活动的规律。它同超我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同语言相联系的,通过语言同整个文化相联系起来,也就是说,通过象征界,人们接触到文化环境。

四、二者对幼儿阶段心理结构的阐释

两位大师对幼儿阶段的心理结构都进行过详细的阐释, 但显然角度不同,提出的理论也迥然不同。弗洛伊德从性欲的角度出发,把性欲分为嘴巴、肛门、男性生殖器崇拜和生殖四个阶段,并对应了人的不同成长阶段。第一个阶段与幼儿的哺乳期相对应,幼儿吮吸母亲乳房是人类性生活的开始阶段。第二个阶段与幼儿排泄大小便相联系,他认为,在这个阶段,儿童体会到了一种轻松感觉,并开始注意到自己的生殖器官。第三个阶段在弗洛伊德整个理论中非常重要。相对于这个阶段,他提出了男童在三岁左右开始希望独占母亲的爱,而嫉恨父亲的“俄狄甫斯情结”,相对应的女童恋父嫉母的感情则被称之为“伊赖克缀情结”。最后一个阶段是性欲发展的最高阶段。在这四个阶段中,性欲的释放或压抑会造成不同的后果,即常态的发展和性、心理变态。

同时,弗洛伊德也提出了一个非常著名的概念,即“力比多”。他认为,这是一种性本能,与饥饿一样,是一种力量本能。它是人与生俱来的,是其它许多欲望的源泉,同时也是动力。

拉康在分析幼儿阶段心理结构的时候,提出了非常著名的“镜像理论”。他认为,婴儿在6-18个月时对身体和情感的认识还非常混乱,然后在镜子中突然发现了一个与自己一模一样的形象,就获得了一个“实体自身”的概念,于是在语言没有形成时就获得了一个主体概念,同时对自己长大后会成为的形象也有了初步的想象。镜像阶段过后,儿童才向俄狄浦斯阶段发展。对于俄狄浦斯情结,拉康没有绝对否定,而是从语言运用和符号象征方面改造和重建了弗洛伊德的“力比多”,提出了“阳具中心论”。他认为阳具是人欲望的源泉和动力,是一种纯象征物。

五、二者文艺思想的对比

弗洛伊德文艺思想的核心观点是,文艺本身是人类内心被压抑的无意识的表现,是这种无意识无法得到满足时的释放,这种被压抑的无意识也包括性冲动本身。文艺作品的作者们将自己内心被压抑的、无法得到满足的愿望用语言、绘画、雕塑等各种形式表现出来,达到一种被满足的快感。而梦境也是人们被压抑的欲望的满足,因此,文艺创作在某种程度上作者的一种白日梦,是人的一种幻想。艺术家利用艺术作品宣泄自己的幻想和白日梦,读者则利用艺术作品在一种毫无罪恶的感觉中欣赏自己的白日梦。弗洛伊德认为,艺术的魅力就在于此。总体而言,在弗洛伊德看来,文艺就是人的动物本能的衍生物。

拉康虽然对文学也颇为感兴趣,但他的理论中直接论述文艺的理论不多。我们可以从他的《关于< 被窃的信> 的研讨会》和《欲望和对< 哈姆雷特> 中的欲望的阐释》中略窥他的文艺思想。拉康认为,人的无意识是与语言文化相关的, 因此,语言和话语修辞的作用在文学作品中是至关重要的, 人们关注文艺作品的同时,需要关注社会语言和文化现象。 同时,他提出了“他者”这个概念,他认为,只有有了“他者”, 主体才有了认识自我的机会。也就是说,文艺研究应注重“相异性”,这就消解了文艺研究中的中心论和解构主义,为文艺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

小结:

8.普通班学情状态简析及工作建议 篇八

关键词:普通班;基础薄弱;自信心;班级凝聚力

从去年起,我开始当初一普通班——七(7)班的班主任。所谓普通班,就是学生在进校的入学考试中达不到进寄宿班的要求,而每天走读的学生组成的班级。因此,学生的学习基础薄弱。

普通班学生大部分从小学开始就出现学习困难的现象,当然还有互为因果的注意力不集中,听课没有重点等现象。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也越来越低,孩子在家长这种低期望值、低要求下,对自己的要求和评价也非常低,没有强烈的求知欲也没有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慢慢地,学习就成了一种困难重重、枯燥无趣的事情。

对任何学生,不管是学习能力强还是弱,我们对他都应该有要求,不同类型和层次的要求,使他们的学习行动有目的、有方向,从而使他们的学习行动有源源不断、持续的动力。对行动的结果也应有评价,知道哪里对的,哪里错的;好的程度,不好的原因。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从中获得,并为下次的学习行为打下基础。如果每次都能这样良性循环,我们的学习定会非常有益而有趣,从而促进身心全面发展,而不会成为对学生的桎梏。

很多老师认为学生反正差了,对他们有什么要求也没用,反正达不到。殊不知,因材施教古已有之,不管是针对任何学生的教学都应有完整的体系,才能称之为教育,否则就是误人子弟。没有目标,没有过程评价的教学活动是没有意义和效果的,学生也会因为你的无组织而厌学。所以,我们经常说,没有不会学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所以,我们不管是怎样的学生,都应该有要求、有期望值。

另外一个问题是,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由于学生学习基础薄弱,就必然会带来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在经历了课堂秩序及班级规章制度的一系列调整之后,对班级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开始提上日程。

说到自信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肯定需要有某种让自己自信心产生的成功经历。这种经历在我班很多学生中竟然少之又少。因此,每当学校有活动时,学生总是没人愿意去。说到底是没有信心,认为自己不是他人的对手。这种极度没有自信的心理状况影响到学习状态及班级的整体风貌。因此,把学生自信心树立和培养作为班风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旦这个重心确立下来,我便积极开始了与此有关的各种工作,并且,很多事实也显示了这样做的意义。

一、在班级组成初期,加强管理,勤解决各种问题,让不良情况出现便把它扼杀在摇篮之中

召开家长会,紧密联系家长,取得家长对学校班级工作的支持,这有利于班级的管理,也有利于班级工作的顺利进行。我曾在家长会时与家长商议怎样家校配合以督促学生的学习。家长反应积极,提出每天学生回家读或背的内容由家长签字的办法。这一提议我班坚持了一个多学期,显示出了一定的效果。学校和家庭的紧密配合在我班组成初期就显示了其积极意义,使班级一开始便充满老师和家长关切的温情。这使学生感觉自己学习不是一个人,有那么多人关心自己、爱自己,从而有利于自信心的树立。

二、在每次学校有活动时,都积极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根据学生情况出谋划策,帮助取得成功,并给予表扬和物质奖励

普通班学生成绩大多不理想,并且,因为没有受到太多的关注,其他方面也发展得并不理想,这更使他们加重了自卑感。我觉得要使他们树立自信,就不要放过拾回自信的任何一方面。

刚开始,学生任凭我鼓励说服,不以为然。我根据观察强制性地叫两位同学参加刻纸比赛,她们嘟嘟囔囔地说刻纸还要自己先画,她们不会画。但没法只好去了。而后的颁奖中我班参加的一位学生得了二等奖,我趁机对全班同学进行动员:“瞧,当着全校同学面去领奖,多光荣呀。是谁当初老师叫她去还一百个不愿意,是不是过于谦虚了。如果不参加,哪来的成绩?所以,任何事都要敢于尝试,就算失败了,也是一种经验。”我们也设立了奖励机制,为班级争得荣誉的同学设立了专项奖。当然,有了这个成功的例子,同学们就开始寻找机会跃跃欲试了,班里不再出现学校活动没人参加的局面。各类奖项不断,甚至还有一位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经过个人努力,获得了“乐清市论文比赛”三等奖的好成绩,这在我班同学心中原本是不可想象的,大大提高了他们的自信心。我班先后在校运动会接力比赛获第一名,在几次校黑板报比赛中获第一名……这是同学努力获得的荣誉,也是班级同学齐心协力获得的荣誉。当这些奖状高高悬挂在教室时,每个同学心里都会想,我又有什么才能,我能为个人和班级荣誉做些什么?进取心由此萌发。而不是每天惦记着吃什么、玩什么。班级风气也变得积极向上了。

三、采用用幽默轻松话语激励学生,提升学生的自信心,拉近教师与学生的距离

普通班的学生最缺乏的是表扬与赞美,他们更熟悉的是责备。很多学生在一听到批评的声音,耳朵就本能地“关闭”起来。而同样一句话,如果换一种方式说出来可能效果会更好。

我班有一位同学,规则意识不强,自律能力很差,凡事跟他说过,他必然还会再犯。而且,可能是受过的老师和家长批评太多,他本能地排斥批评。对于这样一名学生,真让人有些头疼。可慢慢地我发现他身上有蛮多优点,我还是很喜欢的,有时喜欢一声不吭地躲在角落看书。因为,打心眼里欣赏他的优点,我会不自觉地在班里同学面前经常说,并在一次班会课上提议他讲讲看过的故事,他于是讲了好几个笑话。讲完后,我肯定了他讲的笑话,并且告诉他哪些书是值得看的,哪些书又是不健康的。他显得很开心,以后班里什么活动,他也乐于参加。虽说成绩不佳,但他健康积极。所以说,幽默激励的话语能使学生拾起自信。

在迎接即将到来的元旦演出排练舞蹈中,几个女生总是低着头跳,毫无神采,我过去问她们:“地上有钱吗?”她们诧异,片刻后哄然大笑。还有的脚没抬起来,拖着跳,我称之为“拖地舞”,她们又哄然大笑,于是接下的排练变得神采奕奕,与观众有了交流。

在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的同时,班级团结精神和凝聚力的培养同样重要。团结精神来自于对自己班级的肯定和热爱,前面我们讲过,为了培养学生自信心,我鼓励他们积极参加学校活动,并在比赛中他们取得了一些成绩。这些都促使学生认可自己的班级,并愿意为班级荣誉做更多事情,这些都是班级凝聚力的来源。每当班级某位同学做了损害班级利益的事情,其他同学都会感到非常气愤,谴责他的行为。

我班有位同学上课不认真,并会影响其他同学;值日也不认真,并且经常有迟到现象。同学们很烦他的懒惰,想起我曾说过的:表现不好的同学要把全班最差的垃圾桶旁的位置让他坐。于是纷纷向我要求。这时,作为班主任,我认为处罚是最不得已的选择。于是我问同学们:“我们给他一次机会,好不好?”于是,这位同学在同学们的集体谴责下开始了改过自新的旅程。我们要让学生明白,做不好,只要改正,集体就不会抛弃你。

有了班级凝聚力,同学们做什么都会全力以赴。在前不久举行的广播操比赛中,同学们看别班不但校服统一,还统一到鞋子,非常羡慕。于是轮到我班比赛时,为了视觉上的统一,他们早早地就把围巾、眼镜、发箍都摘掉了。做操时,每个同学都全力以赴。这种自觉的行动就是班级凝聚力的体现。

班级建设的最终目的是形成一个每个班级成员有自信心,团结一致,有凝聚力,班级风气积极向上的班级。每个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更好地学习,才能各方面有更好的发展。就让我们就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努力吧!

参考文献:

问题学生教育指南.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作者单位 浙江省温州乐清市城东二中)

上一篇:赤壁赋复习提纲练习下一篇:国培收获主持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