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思品思维导图(精选6篇)
1.九年级思品思维导图 篇一
学生要应对思品考试, 最关键的是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九年级学生思品课复习任务除了教材知识, 还有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便是时政。时政部分经常选择现实生活中的时政热点与教学内容中相关知识点的交叉点作考察点, 这不是让学生简单了解, 而是深层次地引导学生去思考、去分析, 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联系实际, 去分析近一年发生的现实问题。那么, 怎么做好思品课的复习, 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总体把握呢?
首先, 在复习时, 我和学生一起认识国情。这部分属于教材内容, 在复习时, 我们可以不必拘于教材顺序。我从最基本国情入手, 从主要矛盾、人民地位、人民生活、我国的国际地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 让学生对国情有总体和全面的认知, 再从人口、资源、环境、科技、教育、民族、国家统一等方面让学生认识具体国情, 在此基础上, 再引导学生去思考国家针对我国国情采取的应对措施, 包括国家的基本国策、发展战略、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制度, 进而再让学生复习国家坚持这样的方针、政策的结果或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如何。这就涉及建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 也就是思品课中的成就类习题, 通过这类题的练习可以让学生更明确认识国家大政方针的正确性、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性地面对现实中的问题, 以国家公民的角度进而去思考应对之策。
其次, 我在复习时强调让学生对国家建设有总体认识, 力求拓宽学生的视野。我把所学内容按发展归类, 也就是按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建设五个方面对号入座。如经济建设包括教材所学的经济建设为中心, 改革开放, 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及共同富裕原则等。以此种方法, 我把教材知识分类, 让学生明确我们的国家就是以这五种建设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的。
2.九年级思品思维导图 篇二
中学生正处于以形象思维为主,并且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发展的阶段,他们需要一种形象思维的工具帮助他们进一步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充当这一工具。首先,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把抽象的语言具体化、形象化,降低记忆的难度。思维导图运用图文并茂的技巧,将所学的知识以结构图的方式进行可视化呈现,从而大大降低语言抽象性所带来的难度。其次,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所学知识不断地加以比较和联系,通过发散性思维训练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从而提高记忆的效率。最后,思维导图有助于学生养成系统学习和思考的习惯,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式,在不同知识间搭建桥梁,将零散的知识系统化、整体化,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元认知学习技能,如整理笔记等。
因此,将思维导图运用于九年级英语复习教学中,不仅有助于将复习内容直观化,梳理和整合所学知识,建构系统的知识网络,提高复习效率,而且还有助于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下面笔者来谈谈思维导图在九年级英语复习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复习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词汇复习,可以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加强单词记忆的效果,从而缓解学生学习时间紧和学习任务重之间的矛盾。笔者在指导学生记忆单词的时候,要求学生用联想的方法,根据词的意义、词性、同义词、反义词、常用短语等形成词汇记忆的思维导图。在学习运用导图初期,教师应该提供一些典型示例给学生参考,学生可以跟着教师一起绘制思维导图。例如,复习health这个单词时,笔者让学生每人拿出一张纸,首先在纸的中间写上中心词health,然后让学生根据词性写出它的形容词healthy和副词healthily作为下一级,同时引导学生进行回忆,把与它们有关的常用短语写在图上相应位置。还可引导学生写出形容词的比较等级、反义词或同一构词类型的其他单词等等,进行发散思维,并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来突出重点。最后绘制出了以health为中心的词汇思维导图(见图1)。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待学生对思维导图有了一定的了解之后,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思维导图框架或放手鼓励他们积极自创思维导图,实现自我复习,使其自主性学习得到充分体现。例如,笔者在复习有关Problems and advice话题时,课前提供给每个学生一张半成品思维导图(见图2)。
学生根据这个导图框架自己提前去复习,教师在课堂上展示完成得较好的学生作品,大家一起分享和补充,绘制出了health problems的词汇导图(见图3)。
运用思维导图,使这些零星散乱的词汇形成了一个个相互关联的整体,从而以图像的模式储存在学生大脑里,大大提高了词汇的记忆效果。
二、运用思维导图梳理语法知识网络
在复习语法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对于分布于各单元的语法知识无法形成知识网络,更不能够深刻理解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是许多学生学不好英语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运用思维导图可以将那些看似零散孤立的知识编织成一个网络系统,在头脑中构建出全景图,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地学习和运用语法。例如,在复习时态时,笔者和学生一边回顾,一边画出时态思维导图(见图4)。从图中可以看出,各种时态的构成形式一目了然。
由此可见,一个知识点就犹如一幅画,这是一幅整体的画,是一幅生动活泼的画,是一幅直观形象的画。学生将这一幅幅画(思维导图)储存在大脑里,要用时随时提取,这远远超过了机械记忆的效果。[2]
三、运用思维导图提高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是英语考试重点考查的技能之一。《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九年级学生阅读技能的要求是:能找出文章中的主题,理解故事的情节,预测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可能的结局等。在平常的阅读复习中我们发现,学生虽然做了大量的阅读练习,但是一旦做到需要深层次理解的题目,失分率就很高。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过于关注阅读结果,而忽视了在阅读过程中对学生的阅读策略指导,久而久之,可能直接影响学生对阅读语篇的整体理解。二是部分教师过于重视对语言内容和形式的讲解,而忽视了对阅读篇章结构的分析和阅读技能的培养。
在阅读复习课上,笔者运用思维导图,加强对复习文本的阅读指导,不断强化学生阅读的篇章意识,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复习《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下册 Unit 9的“Have you ever been to Singapore?”这篇文章时,笔者首先要求学生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文章主题——Singapore,以此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然后,以小组为单位,同学间讨论,把每段文章中的主题词找出来,并进一步完成思维导图。接着,让学生第三次阅读课文,仍以小组为单位,把每段文章中描写这些内容的好句子找出来,再次完善形成思维导图(见图5)。
有了这个思维导图,文章的脉络一目了然,学生对课文也有整体性的认识,篇章意识增强,而不仅仅只停留在语言知识的层面上。长此以往,学生从文章中获取信息的能力将大大提高,从而提高自身的阅读能力。
制作思维导图的过程其实就是引导学生分析篇章的过程,经过一段时间思维导图制作训练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能力在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提高,这对考试中阅读理解这一题型的答题有很大帮助。
四、运用思维导图搭建写作框架
书面表达是中考英语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笔者发现学生在英语写作时,普遍觉得“不知从何下手”。针对这种情况,如果在写作教学中巧妙地运用思维导图,引导学生学会在写作前使用思维导图整理思路,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构思文章的能力,加强篇章意识。例如,在复习《英语(新目标)》八年级上册Units 1-2时,学生要写一篇话题为“Keep healthy”的作文,笔者要求学生先将与如何保持健康的有关注意事项进行分类、归纳,以此作为写作框架(见图6)。
有了这个思维导图,不仅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对写作的畏惧感,而且还打开了学生的写作思路,便于让学生快速地谋篇立意。以下是一个学生根据思维导图写成的习作(修改后)。
Health is important for us. But how to keep healthy? There are some ways. Firstly, we should keep a balanced diet. Wed better eat more healthy food like fruit and vegetables. Try to eat less junk food because its bad for health. Secondly, we should take exercise every day. It can not only help us build up our bodies but also reduce diseases. Thirdly, we also need to have enough sleep. As middle school students, we should sleep at least 8 hours a day. So try to go to bed early and get up early. Besides, we should wash our hands as often as possible.
I hope what I said can help you. I hope everyone will be healthy.
从习作中不难看出,文章结构井然有序,而且内容丰富,不愧为一篇较优质的习作。由此可见,在思维导图的帮助下,学生习作思路清晰,要点齐全,有较为合理的写作框架。
思维导图是一种直观、形象、可视化的教与学的策略。运用思维导图复习之后,笔者发现学生能将各种零散的知识进行有效整合,整个复习过程显得更加系统、科学、有效,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加浓厚了,自主学习的能力也加强了,复习的效率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因此,笔者认为,可以借思维导图这一思维工具,助九年级英语复习一臂之力。
参考文献:
[1] 王相瑞,袁华莉.思维导图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探究[J].中国教育信息化(基础教育),2010(8):49-51.
3.九年级思品 期中试卷 篇三
考试时间60分钟,卷面100分
班级姓名成绩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社会生活中的每一种角色往往都意味着一种责任。作为学生,我们的责任是()A.孝敬父母B.遵守学校纪律、完成学习任务 C.维护正义、见义勇为D.扶危济困、救死扶伤
2.《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培养和造就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为在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奠定人才基础。这说明()①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②党和政府重视人才培养,实施人才强国战略③培养和造就人才是当前政府工作的中心④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只能依靠高素质人才 A.①②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3.在春节联欢晚会上,武术《行云流水》,构思新颖,独具匠心,把中华武术的精髓和现代舞蹈的精华巧妙嫁接,给观众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该节目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A.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遗产精华 B.结合时代特征,弘扬了民族精神
C.承接传统,并与时俱进,丰富发展了中华文化 D.吸取世界上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营养
4.下列诗句能说明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相互依存的是()A.大河有水小河满,大河无水小河干B.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C.人不为己,天诛地灭D.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5.“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纲,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偏离。”这条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A.自力更生艰苦创业B.改革开放促进发展 C.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D.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今年6月份我国进出口总额达2547.7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9.2%,刷新2008年7月的历史记录,创历史新高。这是因为我国()A.经济发展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 B.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 C.商品完全依赖于进口
D.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积极发展同世界各国贸易往来
7.有人说,世界上有两类国家,一类是“头脑国家”,一类是“躯干国家”。头脑国家产生知识、输出知识,躯干国家接受知识、应用知识。我国要成为“头脑国家”,就必须: ①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事业②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限制引进外国的技术③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大量合格人才④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8.“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首诗主要描绘了()A.人与自然互不干涉情景B.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情景 C.人与自然相互斗争情景D.人对自然漠不关心情景
9.面对人口、资源、环境方面的国情,我国必须实施的战略是()A科教兴国战略B.人才强国战略C.可持续发展战D.西部大开发战略
10.科技创新能力,已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
A.提高文化创新能力B.提高国防创新能力 C.提高教育创新能力D.提高农业创新能力
11、“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这首《爱我中华》唱出了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心声()
A.各民族要共同富裕 B.各民族的饮食习惯要相同 C.各民族要和睦团结 D.各民族的发展起点要相同
12、对“一国两制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简称②在国际上代表中国的只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两制”并存,平起平坐 ④统一后的中国,大陆实行资本主义制度,港、澳台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3、“如果把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比作一艘航船,那么,两个基本点就比作是动力系统和导航系统,这两个系统工作正常,航船才能沿着正确的航向全速前进。”这段话主要说明()① “一个中心”与“两个基本点”是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有机整体 ②两个基本点,一个是立国之本,一个是强国之路,同等重要,缺一不可 ③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坚持改革开放,都是为了更好地把经济建设搞上去 ④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①③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速发展,2000年,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800多美元,总体达到小康水平。但是,人均国民生产总值仍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仍处于低收入国家的行列。目前,全国城镇贫困人口达1500万人左右。目前,我国成人文盲率仍高达8.72%,绝对数达8507万人,其中有2000万左右是青壮年文盲。全国约有200个县尚未普及小学教育。据此回答第28~29题:
14、上述材料表明,我国目前()①生产力水平还不高 ②文化教育水平还比较低
③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还不完善 ④仍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 A、①②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15、要解决上述问题,关键是必须()A、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
B、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不动摇 C、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 D、正确认识我国所处的历史阶段
二、分析说明(共计55分)11.(22分)材料一:2014年8月28日,南京青奥会闭幕式在奥体中心燃情上演。在“爱的志愿”环节中,500名志愿者走上舞台共同唱响《中国名片》。12个昼夜、288个小时、17280分钟,在这个盛夏,逾百万名南京青奥会赛会志愿者和城市志愿者以他们真诚的微笑和周到的服务,赢得了来自世界各地宾客的称赞。他们为青奥会奉献自己的热情和汗水,谱写出一曲属于自己的青春之歌。他们在这场青春盛会中尽情展现风采,用青春的激情打造最美的“中国名片”。
材料二:1993年12月,在共青团号召下,2万余名青年亮出“青年志愿者”旗帜,在京广线开展为旅客送温暖志愿服务,标志着中国青年志愿者行动正式启动。到2013年12月,20年来,经过规范注册的青年志愿者人数达到4043万。试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参与社会公益活动有什么重要现实意义?(4分)
(2)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会付出哪些代价?又会获得怎样的回报?(8分)
(3)热心公益、服务社会是志愿者们共有的品质和自觉的行动,谈谈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后的体会。(6分)
(4)你对承担责任的人物有何评价?(4分)
12.(21分)总书记近期对改革开放作了精辟的论述。2014年2月7在俄罗斯索契接受专访时强调,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进程,至今已经35年多了,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中国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经过长期探索,我们已经找到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他在发表新年贺词时强调,我们推进改革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国家变得更加富强、让社会变得更加公平正义、让人民生活得更加美好。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适合中国国情的正确发展道路”是指什么道路?(3分)
(2)为什么要坚持走这条道路?(6分)
(3)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举世瞩目成就的根本原因什么?(6分)
(4)为什么说“中国要实现更大发展,从根本上还要靠改革开放”?(6分)
13.(12)分材料一:近年来,国际上提出了“循环经济”的新概念,循环经济倡导的是建立在生活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发展模式。上海宝钢通过采用先进工艺技术和强化管理,使水的重复利用率达98%。材料二:“太湖美呀太湖美,美就美在太湖水。”太湖水的美丽早已深入人心,但2007年5月太湖蓝藻集中暴发使它的形象大打折扣。太湖不少区域的水面漂着一层绿膜,最厚的地方像覆盖了一层绿油漆。蓝藻的大规模暴发导致无锡城区出现了大范围的自来水发臭现象,给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请结合材料回答:(1)“循环经济”体现了怎样的发展战略?(1分)为什么要实施这一战略?(2分)
(2)在你的日常生活中,是否贯彻了“节约资源”的理念,请举两个事例。(2分)
(3)我国的环境问题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4)在现代化建设中保护环境有什么意义?(3分)
参考答案
1B2A3C4A5C6D7A8B9C10C 11c 12A 13 A 14D 15B 11(1)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我们既承担了社会责任,在帮助别人的同时,也使自身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助于建设一个互帮互助、相互关爱的和谐社会。(4个划线部分,有3处即可)(2)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的过程中,志愿者付出了时间、精力、劳动和金钱。同时也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提升自身的价值,体验尽职尽责后的幸福感、成就感。等(能正确写出代价与回报,各2分)(3)体会:参加公益活动:一方面可以使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锻炼,使自己的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另一方面,我们的行动会吸引众多关注的目光,会带动更多的人与我们同行。(以课本为依据,采意给分)(4)他们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具有不言代价与回报的奉献精神,确实做到了“我承担,我无悔”。正是他们不言代价与回报地履行责任,才使我们的社会更加安全,更加多彩,更加温暖,更加充满希望。他们勇于承担社会责任,服务社会,使自身价值在奉献中得以提升,有助于营造“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氛围。12(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3)开辟了„„,形成了„„,确立了„„。(不完整酌情扣分)(4)①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②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得到的实惠越来越多,社会长期保持安定团结、政通人和的大好局面,综合国力大幅度提升,民族凝聚力大大增强,国际影响力显著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③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第一个要点必有)13(1)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我国是人口众多,资源相对不足的国家。现阶段,人口膨胀、环境污染的矛盾更加突出,严重制约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们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2分)
(2)用洗脸水冲厕所;随手关灯;作业本双面使用等。(2分)
4.九年级思品教案 篇四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守法的自觉性,树立监督意识、维护社会秩序的意识;依法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
能力:提高学生自觉维护社会秩序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监督权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以及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的能力;培养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能力。
知识:知道青少年应该自觉守法、护法,学会监督;懂得运用法律武器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
中学生要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因为中学生无权立法,也不处于执法的地位,所以落脚点应该是自觉守法。为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懂得以下道理:
(1)倘若法律法规得不到公民的自觉遵守,法律就会失去应有的权威,变得形同虚设;
(2)公民不遵守法律法规,就会扰乱社会秩序,个人、集体、国家的合法权益就得不到维护;
(3)自己可以从他人的守法中获得利益,且自身的守法行为也有益于他人。只有学生意识到了有法可依的意义和有法不依的危害才会在生活中做到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教学难点:
学会使用监督权,是本课的教学 难点。
这一内容是本课课标的要求;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行使监督权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在坚持依法治国的今天,公民增强监督意识,学会使用监督权,对保障法律有效实施和司法公正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教学难点的依据:有关监督的知识,学生认识有一定的难度;同时,作为中学生对监督权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而且由于社会生活中一些不良风气的影响,学生往往认为“权”大于“法”,所谓的监督不过是空中楼阁,甚至还会遭到打击、报复;增强监督意识,学会使用监督权的要求是一个比较高的要求,很难通过几节课的教学就实现目标。
知识要点:
(1)怎样做一个合格护法小使者?依法治国对中学生的要求?
①、中学生要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②、中学生要学会使用监督权
③、中学生要敢于并善于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自觉维护法律的权威。
(2)使用监督权的有效方法(通过面谈、打电话、发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映、通过媒体转达等有效方法对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
教学过程:
导入:
展示一组材料:
1、近三年,陕西全省共起诉刑事案件32899件50174人,其中,25岁以下的青少年案件19433件18161人,分别占起诉案件总数和涉案总人数的59%和36%。
2、据调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案件总数在不断上升,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案件的70%。
让学生分析这一串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反映了什麽问题?
生:略。(基本能从内因外因两个方面分析即可)
师:(适时点评并给于肯定)是的,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刻不容缓,庆幸的是依法治国已成为我国的基本国策,成为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中学生也是国家的主人,就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而言,从国家的发展需要来说,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做到自觉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也要学会监督,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引入课题:自觉守法 学会监督
展开
一、中学生要自觉 守法,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漫画是现实生活的一种艺术再现,它往往能针砭时弊,警示你我。仔细观察下列漫画,看有何寓意?
教师展示漫画情景:
(一)晨练之趣
(二)一步跨栏
(三)盗猎?到处猎!
进入活动一:
活动一:漫画内外你找我找
(活动要求:各组成员互相合作,给出漫画最准确的寓意。再联系现实内外,进行知识拓展。)
生:略。
(好的答案给于肯定)教师归纳:以上行为不仅是不道德的,而且也是违法的,自然要受到道义的谴责和法律的制裁。这些行为与法制建设背道而驰,既不利于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也无助于良好社会风气的养成。
针对漫画中存在的问题,你认为怎样才是守法的表现?
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在讨论的基础上交流。引导学 生反思自身行为,主动改正自身存在的违法行为。
生1:不翻越隔离栏杆,走过街天桥或人行横道,遵守交通规则,遵守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
生2:爱护鸟类,保护野生动物,不随意捕杀野生动物等。
生3:不攀折花卉树木,不践踏草坪,爱护公共设施等。
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与肯定。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这些违法现象的发生?
生:略。
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曾说:“我们应当注意到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们不能全部遵循,仍然不能实现法治。”是的,一个国家的法律若得不到充分的尊重和自觉的遵守,那么再完善的法律体系也会形同虚设。社会生活是方方面面的,我们处处要遵守规则,让我们 从自身做起,维护良好的社会秩序。
自觉守法是一种境界,更应成为现实,我们要学会面对现实, 应对现实。请看情景材料:
我校门前马路两侧经常有卖油炸串、盗版书、小玩具等占道经营,再加之机动车辆乱停乱放现象十分严重,致使上下学期间,经常出现交通拥堵现象。这给学生进出校园带来极大的不便,在很大程度上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同学们对此议论纷纷……
师:再光华的议论都是不够的,徘徊在议论的漩涡里也是完全不够的,我们怎样才能改善甚或解决这一“烦扰”?
进入活动二:
活动二: 分条析理你说我说
二、要学会行使监督权。(板书)
学生讨论,得出解决此问题的有效方法。
生1:对学生加强教育,自觉遵守交通秩序,不购买小摊上的食品,没有买方就没有卖方。
师:不错。这又提出一个新的问题:如何加强自身素质,如何更好的`行使监督权?有些市民睁一只眼闭一 只眼是怎么回事?
生:每个公民都要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
生: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有实事求是的精神。
生:要有维权的意识,在法律的框架下,运用正确有效的方法。
师:那些方法是有效的?
生:略。
教师归纳:刚才同学们提到打电话、写信向政府主管部门反映,提请人大监督,向新闻媒体举报等方面,各方积极努力,在我们面前呈现政府监管,市民监督,齐抓共管的良好 局面。
师:请同学们继续探究:日常生活中,青少年在哪些方面,哪些事情上都可以行使监督权?
生:略。
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第三目第二个◎第一个的故事——江涛出的是什么“招”。
生:略。
指导学生阅读第三目第二个◎第二个下的故事——她给市长伯伯写了封信。
江涛和王雅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给相关领导写信的方式来行使自己的监督权。除此之外,人们还可以采用哪些方法来行使监督权?下面是一组人们行使监督权时可能采用的方法,请你判断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
学生回答:略。
师:监督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中学生要逐步学会使用监督权,掌握行使监督权的有效 方法。我们可以采取面谈、打电话、写信、发电子邮件、向人民代表反块、通过媒体转达等合法的方式行使监督权,但 不能使用贴大字报、聚众闹事、拦截公务车辆等非法方式表达意愿。行使监督权有何意义?
生:(有效的预防和打击违法犯罪,维护法律的尊严,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是的,往往一个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多方力量,当然包括我们自己,不要仅以为是政府部门的事。
自觉守法是我们的义务,行使监督权是我们的权利,但现实生活中总有不自觉守法之人,肆意侵权之事,我们还要学会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三、中学生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板书)
进入活动三:
活动三:合作探究你行我行
请学生看一段录像《智斗劫匪》:了解情节,再作大胆的假设与猜想。
师:如果是你会怎麽做?
生:略。(可能会涉及到的答案:沉着冷静面对、设法用周旋顺从等方法稳住歹徒、记住相貌、了解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等。如果学生的答案不全的话,可以再去引导。)
那么与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还有哪些好方法?
生:略。
师归纳:与违法犯罪作斗争,要讲究方式方法,以上同学们提到的都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师:忍气吞声?自认倒霉?与之硬拼又会有什么后果?
生:略。
师:对违法犯罪行为忍气吞声、听之任之的行为是十分有害的。因为采取这种态度,不仅会使自己的`合法权益得不到维护,而且会在客观上纵容和支持违法犯罪分子,助长违法者的嚣张气焰,使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损失。因此,中学生不仅要学法、守法,还要维护法律的尊严,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师:这位中学生如果不动脑筋,简单蛮干,可能会出现怎样的情况?
生:略。
师:如果简单蛮干,可能 不但制止不了违法犯罪分子的行为行为,而且还可能使自己受到伤害,甚至丢掉性命。
师:违法犯罪分子往 往是狡猾的、凶恶的。我们青少年与其作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特别是在双方力量对比悬殊的情况下,不要与其硬拼,而要讲究智斗,尽量避免不必要的伤亡,力求在保护自己的 前提下,比较巧妙地或者借助社会力量将不法分子抓获。
赵明母子俩还可以采取哪些办法制止商贩的类似不法行为?
生:略。
师:请新闻媒体曝光、向消费者协会投诉、向人民法院起诉等都是制止商贩的类似不法行为的有效方法。
当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受到侵害时,我们也应该加以维护。因为只有在社会范围内,形成勇于护法的良好氛围,才能有效地抑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形成良好的社会环境。
师:新课知识业已结束,再进一步探究:在讲完依法治国的知识以后,陕教版教材为何要把三个独立的板块放在一起,他们 之间有何联系?
生:略。
师:是的,三个问题是逐层深入的,在法制建设的今天,作为我们中学生,自觉守法某种意义上就是做好预防,从我做起,监督是维护自己、他人、社会利益的关爱形式,而学法守法还不够,维护法律的尊严是更高的境界。所以我要说:预防是最好的建设,监督是最好 的关爱,护法是最有力的音符。
小结:
5.九年级思品思维导图 篇五
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是教材的基础知识,是我们学习的重点。我们要能够记住并理解它们的内涵,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并能用它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而且这是一个高层次的能力要求,是深刻理解教材知识的关键。它要求我们打破教材的章节,对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总结,对基础知识进行整合与熟记,以便在考试中联合运用。以下就谈谈对基础知识整合记忆常用的几种方法:
一、知识结构归纳法
知识结构归纳法是我们常用的一种知识梳理方法,就是用一定形式梳理出每章节知识结构框架,形成知识体系。这种方法既直观又便于掌握,通俗易懂,一目了然,能够使学生纷繁杂乱的思绪豁然贯通,容易让学生熟练地掌握每个章节都由哪些基本观点构成,有哪些内在的联系,这样学生就可以通过一定的线索理解记忆,为熟悉教材打下坚实的基础。如用连线形式归纳:人民(国家的主人)→人大代表(选举产生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最高国家权力机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的根本政治制度)。
二、次层记忆法
层次记忆法是把每一课的重难点归纳在一起,进行整理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知识储备、理解能力等因素来具体决定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同层次的人,所定的重点难点应该不同。在定重难点时不能按照有关教学参考资料中的重难点来整理。如成绩差的同学可以把重难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记忆上,而成绩拔尖的同学可以把重点难点放在基础知识的运用上,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记忆理解阶段,所定的重难点也应层层深入。这样可以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如教材中“中华民族精神”这一知识的重难点,可以分四步来掌握: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力量及不同历史时期民族精神的丰富与发展;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原因;三是如何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四是联系实际谈谈为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我们能做些什么,可以找名人、伟人的事例来分析怎样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依据这样的几个步骤来选定自己的重难点,层层突破,逐渐掌握,实现由基础知识的背记到运用的转变。
三、表格归纳法
表格归纳法是用表格的形式归纳知识点的一种识记方法。这种方法条理清楚,便于学生在考试中进行整合运用。如:
资源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不合理、不科学的开发利用,造成的浪费、损失十分严重 资源问题也是发展问题 坚持保护资源、节约能源的基本国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坚持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活动反馈法
活动反馈法是通过以小组合作为单位,组织课堂或者课外活动进行基础知识记忆及运用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通过编写顺口溜、玩游戏、写对联等多种形式完成,让学生轻松学习、愉快记忆。如记“第三课”基础知识的游戏,每组派代表大胆发言进行背记比赛,看谁记得又多又好,名次最后的一组负责表演一个节目。这样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发掘学生潜能,便于发现学生更多的闪光点,鼓励学生不断进步。
五、归类法
归类法就是把同类型的知识点归纳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的一种记忆方法。这种方法有助于同学们进行类比分析,便于识记、理解,不容易错和混淆,是一种有效的记忆方法。如我们可以把知识点归纳为“基础”类、“基本”类、“方法”类等进行总结。
6.九年级思品教学反思 篇六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在很多人眼中,思想品德课历来是一门枯燥无味的课程,书中都是一些枯燥的概念、原理,生动不起来。然而,教育学家布鲁纳曾说“学习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教学中,我多处巧妙地创设情境,如学生表演小品《超生游击队》,诗画欣赏,把单调、呆板、枯燥的思想品德教育用灵活生动、新颖多变的形式组织起来,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让学生想学、乐学、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尊重学生体验,注重能力的培养。
本课教学以学生学习、体验为主旨,充分展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以学定教。在教学中,以学生活动为主线,把知识训练、技能的培养,与动手操作探究等实践活动贯穿起来,让学生得到大量动脑、动口、动手的机会。如在教学中,开展了四看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现和感受生活,培养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符合新课程理念,体现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提到的“强调学生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生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的新思想。
三、以人为本,关注全体学生。
在教学中,通过运用抢答、比赛等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真谛。变过去的精英教育为全面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锻炼的提高。
对人教版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的反思
2006年9月,我县首次使用人教版思想品德新教材。经过两个学年的教学实践,我深刻感受到该套教材真正是具有时代特色的创新型教材。它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扬弃了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材“政治”教育的内容偏多偏难,2、教材强调学生自主学习,注重学生的互动合作。第一课第二框“创建新集体”中设计“我们都愿意生活在一个怎样的集体中”;设计“探索世界的奥妙”;第二单元第三课第一框中设计“你知道沙尘暴肆虐的原因吗?由此你想到了什么?”第二框人的生命的独特性中的“续写诗”你如何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成才之路?第三框珍爱我们的生命中的写出“我的生命箴言”;第四课中的“感悟青而品德教育又相对较弱的弊处,改为“思想品德”课后,有利于优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新形势要求新课改,新理念催生新课型,这无疑对教师的教学实践和专业知识都提出了新的挑战,过去两学年的教学中,自己也是“摸着石头过河”,本文就《思想品德》教学过程中,作为一名思想政治课教师如何形成新课程理念、呈现新课程标准、使用新课程教材,谈谈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体会和所碰到的困难。
课标是实施培养目标、组织教育教学、检验教学效果的最主要的依据,我们每一位教师都必须读透《新课程标准解读》,并以此作为我们实施教学过程的准绳。课程由《思想政治》改为《思想品德》后,主要对学生进行包括心理健康、道德、法律和国情教育等方面的教育。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将深刻的理论蕴涵在鲜活的生活主题之中,鼓励学生自主地进行探究、体验,通过学生的道德践行和生活实践,促进思想品德的知行统一。新的课程标准完全改变了过去课标“识记”“理解”“运用”的梯级认知目标体系,而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为首,兼顾能力目标、知识目标。新的思想品德课标强调,教学“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对比旧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我们可以获得一下几点新知:
1、教材注重学生在体验中获得经验,通过经验再升华为新的知识、情感、能力。例如,七年级第一课“珍惜新起点”中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直接点出“初中生活新体验”,让学生去体验,面对新学校遇到的新鲜事,体验成为一名初中生的快乐;在“珍视新友谊”中,课本同样设计了“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在第二框“学习新天地”中,设计“你还能说出初中和小学在学习方面有哪些不同吗?”,“做学习管理者”中的“你对初中的学习生活有什么新感受”?还是注重学生的体验,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第三框中”享受学习中,体验“学习中的苦与乐”、让学生通过比较,领悟学习中有苦更有乐,享有学习的权利和机会,这是多么令人快乐的事。还是关注学生学习生活实际。
春”之“决定青春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等等内容都注重学生探讨、查阅资料、理解、领悟。
3、教材能从七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出发,围绕成长中的我,整合道德、心理健康,能增强针对性、实效性、主动性。如第一单元中的“珍视新友谊”、“团结协作、互助前行”、“做学习的管理者”,了解自己的学习方式在这些内容或问题中是学生关心或希望得到帮助的。第二单元“走进青春”成长中的烦恼等。这些设计符合不断认识自我、悦纳生理变化的标准,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符合培养学生热爱生命,自尊自信,乐观向上,热爱集体,团结合作的奉献精神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符合培养学生观察、感受、体验和同他人交往的能力。能初步掌握搜集、处理、运用社会信息的方法和技能的能力,为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教材中在案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价值冲突的辨析中澄清观点,在自主探究中提炼观点,让学生容易接受。
4、教材在呈现方式上图文并茂,清晰、雅致、活泼,给人耳目一新。教材的设计以初中生活中的新体验和新感受为切入点,引导学生珍惜初中生活,学做生活主人。教材为单元设计式,每个单元都有一个主题,每个框题紧扣课题,每个课题紧扣单元主题。每个框题教学时数为1--2个课时,内容由正文、若干个小框、“相关链接”等构成。小框中的内容十分丰富,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安排、作业设计,也有学生心理上的困惑等,正文内容用四号宋体字编写,“相关链接”用五号楷体字编写,内容多为科学常识或名人轶事等。从以上结构和内容设计上看,教材贴近学生实际,受到学生的欢迎,特别是动手操作性比较强的小框,里面的内容有的附有插图,可以对照学生的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操作,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比较高。
总之,教材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学习,强调对学习过程的体验;尊重学生的个性、爱好和选择,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分析上述变化,从中概括出对我们实施新课程教学影响比较直接、比较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问题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是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有以下三点: 第一,教学中学生生活线索和学科知识线索如何整合的问题。这是新课程变化最大的一个方面。新课程把教学内容由学科知识这一条线索,变成学生生活和学科知识两条线索,无疑将使我们面对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这种教学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如何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有机地整合这两条线索?
第二,教学中教育的形式与教育的内容如何统一的问题。新课程目标中的首要目标就是态度、情感、价值观,学习评价目标也增加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再加上新教材以生活主题这种方式来呈现课程内容,这些都容易使我们的教师在注重教育情景、教学活动形式的同时,忽略了教育内容,从过去的只注重学科知识这个极端,走向只注重形式另一个极端。在我们所见到的新课程教学中,都不同程度的反映了这个问题。因而,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解决“教学中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如何统一的问题”就成为我们每一位任课教师必须面对的另一个问题。
第三,如何处理教学中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问题。教学是有目标、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但在现实的实施新课程教学过程中,仅仅有教学的事前准备是不够的,因为新课程主张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势必出现教师的课前准备与课堂实施结果不一致的情况。教师应如何迎接来自学生的挑战? 以下是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的做法。
一、更新教学方式,创设联系学生实际的情境教学模式。
解决第一个问题“教学中学生生活线索和学科知识线索如何整合的问题”,本人在教学过程中认为主要是要从教学方式上寻找突破点,发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导性。
1、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揭示主题。
思想品德新课程标准指出:“初中学生逐步扩展的生活是本课程建构的基础”,这就为我们提出了生活德育的思想。儿童发展心理学认为,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到满足所引起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之中,而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主要途径之一就是情境教学。如“笑迎新生活”“走进中学”等完全采用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化的课题。对于刚刚走进中学校门的初中生来说,这样的题目容易引起他们的兴趣,看了题目,他们就想进一步了解这种“新”生活,新在哪里?中学与小学究竟有什么不同。这种兴趣,其实就产生于课题反映了他们自己的生活。另外,由于新课程理念还倡导把教材变成学材,因此,教师还可
以不拘泥于现有的教材,在教学中针对自己的学生,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更容易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课题。
2、自主探索,展现情境,激发兴趣。
自主是学习活动不可替代的主体。让学生从实际出发,充分发挥和挖掘学生喜欢或感兴趣的生活材料,可以让学生在感受生活的同时,引发他们主动学习的愿望。例如在第七课《品味生活》中,让学生自己去寻找生活中的情趣,再将喜好相同的学生分为一组,小组合作,分工完成,并在课堂上充分交流和分享。通过学生相互交流介绍,师生共同展现了一个具体、生动、直观的情境,从而引发思考:我们的生活应该如何体验和如何追寻高雅的生活,寻找生活的情趣?我们该如何对待我们的生活?在这样的场景中,引起学生的情绪反应,使之受到的不只是情感的教育,还激发了对生活的热爱,还对学生进行了人格教育。使抽象的道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使情感目标、认知目标、顺利达成。
3、扩展情境,深化引导,指导实践
教学中要采取生活导入,这种生活导入并不是简单地生活再现,而是要从生活中提炼有意义的问题,引导学生依托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认识和探究,并通过这个过程,不断引导学生获得新知、培养能力、解决问题、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这是深化学生道德认识,提高学生知行统一的自觉性,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使学生掌握正确的行为的方法,逐步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的行为习惯,达到知行统一的目的。如,《欢快的青春节拍》一课,根据教材内容,让学生自己谈青春期的烦恼?应该如何度过青春期,并列举成功人士在青春时期的故事,结合课本对照,让学生进行判断,对照改正,深化对青春的认识,优化自己的行为。这样,学生在愉悦的课堂学习情境中,掌握了青春的知识,提高了对青春的意义的认识,增强了道德情感,培养了道德行为。
二、创造性使用教材,创新学习方式。
对于第二个问题“教学中教育的形式与教育的内容如何统一的问题。”有很多的教学论文和研究都提及到对新课程教学的一些看法,总体上的感觉是学生们活动起来了,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了。但也听到一些反映,说有些课热热闹闹的上下来,真正能在学生脑子里留下的东西却不多。因此,有人担心这种过于重视教育形式而忽视了教育内容的课堂教学,会不会给教育的实效性打上折扣。
知识是求真的,只有有效地知识传递,才能引起情感的变化,情感的内驱力达到一定程度,才能导致行为倾向的改变。也就是说,学生如果缺乏必要的道德认识,就不会形成自己的道德信念,就难以形成稳定的道德心理品质和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那么我们的道德教育目标就会成为一句空话。因此,我们在实施思想品德新课程教学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将教育形式与教育内容有机地统一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要做到以下几点:
1、活动设计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一方面,要从学生不断扩展的生活出发,在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提炼问题,创设情景,展开教学;另一方面,要从教学目标出发,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引导教学活动,向着不断深化主题、拓展知识、解决问题的逐步提升的层面发展。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学生逐步澄清是什么、为什么和怎样做等一系列实现教学目标必须解决的问题。
2、教学活动的安排要适当、适量。教学活动的安排要适当、适量,是指教学中防止活动的形式过多,晃动的频率过快,使学生视、听的画面过杂。在教学活动中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收集资料、获得新知、做出选择、寻找答案。
3、找准教学活动的落脚点。我们就要以课程目标的要求为出发点和归宿来设计教学活动。脱离了这个目标,教学就会流于形式,就很难获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九年级思品思维导图】推荐阅读:
初中语文思维导图07-31
消防安全知识思维导图07-15
语文教案思维导图08-16
思维导图实战经验09-12
思维导图课堂实录09-24
八年级上册 第四单元 交往艺术新思维(人教版思想品德九年级第一轮复习教案)09-04
思维导图与英语写作08-03
思维导图教学理论材料09-12
《思维导图》的读后感09-16
质量管理体系思维导图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