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2024-07-27

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共8篇)

1.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一

州级一般课题结题报告

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所谓英语有效课堂,是指“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之一,是教师传授知识、学生学习知识的场所,是师生、生生之间交往互动的空间,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探究知识的主渠道,也是实现高效教学的主战场。我校从2013年实施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以来,通过三年的研究、探索,于2016年3月我校申报的州级重点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州级课题成果一等奖。提倡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主导的有效课堂,将课堂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倡导小组合作学习,以优带差,中等升优,优者更优的理念。由于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因此大多数的合作学习课堂都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不同于以教师讲解为主体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使我们的英语课堂行之有效且高效,自然要求英语教师在课堂管理有相应的策略与措施为之保驾护,避免小组合作学习表面热闹,效果低下的状态。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理论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教学一线的工作在课堂,把自己的工作作为研究对象才是抓住了教学研究的本。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避免有些教师在观摩了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后,自己做起来并不有效。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策略意识不足问题。

三是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直面我校现状:绝大部分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构建以“学生为认知主体,教师为教学主导”的以“学”为主的“双主”教学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促使师生间的课堂结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由“教”转变为“导”,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要你学”转为“我想学”,“我会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成了我校英语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实践意义

1、调查分析目前我校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流于形式的原因,寻找策略,在实践中提高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方法、策略,以期获得教与学的双赢。

2、在英语学习中,科学的合理的有效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强化团队精神,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综上所述的原因促使我们开展了“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这一课题。

三、运用的教育科学理论

“高效教学论”关心的主题就是如何使用恰当的教学策略提高教学的效率。20世纪60年代以前,“高效教学”这一概念并没有引起明确的关注,但这并不意味人们不看重学校教学的效率。自从教育产生以来,如何有效地教?怎样做一个成功的老师?教师如何教得轻松而学生可以学有所成?历来是教学实践的基本追求。在以大机器生产为标志的工业社会,“效率”意识尤其得到强化,与之相应的教学活动也随之更加重视“效率”。现代教学论可以说就是以追求效率为核心的“有效教学论”。

从夸美纽斯开始,“高效教学”的理想落实在“规模效应”及其相应的“教学模式”上。《大教学论》的理想寄托在“班级教学”中,它是“有效教学”的初始状态(可视

为“有效教学”的第一个阶段)。在这种初始状态的“有效教学”中,人们首先想到的是扩大教学的“规模”,减少教师教学的重复性劳动,“一个教师可以同时教很多学生”。

“大规模”的班级教学从一开始就显示出它对具有某种普遍适用的“教学模式”的依赖,否则“大规模”的“班级教学”就很难长久地维持。这正是自从“班级教学”产生以来,人们不懈地寻找“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的缘由。

夸美纽斯以及赫尔巴特学派所倡导的“大”的、“普遍”的教学模式后来受到来自两方面的挑战。

一是人们对“普遍有效”的、定型化的“教学模式”逐渐发生怀疑,有效教学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

二是以杜威教育理论为代表的“进步主义教育”开始突破“教学模式”的思路而从“人的问题”“教育与生活”的关系等视角来考虑有效教学的出路。这标志着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二个阶段的出现。

高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的第三个阶段开始转向“教学设计”。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探索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到无论“大”的(夸美纽斯)、“普通”的(赫尔巴特)的教学模式,还是个性化的、多元化的教学模式,都不能完整地实现有效教学的理想。于是,有效教学实践及其研究越来越强调“设计意识”(或“教学设计”)和“反思意识”(或“教学

反思”),越来越强调课堂教学的改革不是一种教学方法或教学技术的更新和调整的事情,它需要在“教学理念”或“教学信念”的支持下展开“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的道路上,有效教学大体有三种取向:一是科学主义(以加涅的“设计教学”思想为代表);二是建构主义(以杜威的“参与者知识观”为代表);三是多元智能(以加德纳的理论为代表)。

四、研究内容及目标

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一)核心概念

1、小组合作学习:坚持以我校有效课堂的“自主学习”、“交流展示”、“点评质疑”、“点拨提升”学习方式的为导向和学习目标达成的基本要求的课堂教学方式。以合作小组为基本形式,以小组成员合作性为主体,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学习目标,发展自身综合素质。

2、有效性:在课堂教学的改革实践中,“小组合作学习”,它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式,借助于学生在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中形成的主体意识和合作精神,尝试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充分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从根本上能改善课堂的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非认知心理素质等。

(二)研究的内容

本课题主要探究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研究内容如下:

1、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发现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困难与问题,运用访谈和课堂实际观摩听课等形式深入了解教师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操作中存在的误区,导致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情况的调查研究。并努力探究引发这些困难的原因,以此为基本依据开展针对性的探索研究。

了解学生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的原因,借助与学生的交流、课后反思和问卷调查等手段,了解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困惑、误区和障碍。

2、扎根课堂,在初中英语有效课堂教学中不同课型(不的教学内容)下,探究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主要实验的课型有:听写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通过理论学习、结合教学实际,探索一套适合农村初中的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大胆有效地参与课堂小组活动,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出最大的功效,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课题的总体目标在于转变传统的学习方式中学生那种不主性、被动性的学习状态,探索出适合初中生年龄特点的,适合于初中英语教育的新型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以促进学

生学习主动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与提升,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有:

1、探索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解决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操作小组合作学习的困难与问题;解决学生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下的问题。

2、探究小组合作在英语几种课型(听写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学习策略。

3、激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热情,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习惯。

4、转变教师的教学观和学生观,提升教师的教学及科研水平。

五、研究的方法

(一)文献资料法:对国内外相关研究材料进行学习,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制定研究方案,指导课题研究;课题实施过程中,加强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借鉴各种教育书籍,报刊杂志中介绍的理论和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使课题研究具有科学性。

(二)调查分析法:通过调查分析了解初中英语课堂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为课题研究提供依据。

(三)行动研究法:在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思

考、研究、提高、再实践、再发现,在行动中研究,在行动中学习。

(四)经验总结法:重视资料积累,对研究活动中取得的经验、体会及时进行总结归纳,形成研究的规律及方法。

(五)案例分析研究法:课题研究中期,在各学科实施课题研究的实践中,提炼出实效明显的个性化经验。

六、课题研究与实验过程

根据我们课题的性质,结合实验对象实际,大体分为三阶段进行研究:

(一)课题准备阶段(2015年9月至2016年2月)

2015年9月开始,镇远二中英语教研组七年级备课小组确定《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课题后,经过讨论、选拔确定了课题组领导小组名单(组长:吴学卿 组员:陈吉 刘金梅 陈婷 李晓燕 李宛蓉 魏丹),并且对课题组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并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课题的研究目标、内容、方法和实施步骤。

(二)课题实施阶段(2016年3月至2017年6月)

第一阶段:前期实施阶段(2016年3月至2016年8月)1.确定课题组成员: 组长:吴学卿

成员:陈吉 刘金梅 陈婷 李晓燕 李宛蓉 魏丹

2.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和贯彻“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3.尝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评定,组建学习小组,通常以4—6人为一组,各组间应无明显的差异,力求均衡,便于公平竞争。周期为一学期。

4.实际操作

(1)撰写了开题报告

(2)确立了实施阶段的实验计划(3)对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

(4)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确立小合学习的实施策略

(5)主要对听写教学、口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

(6)做好实验记录并保存好过程性材料 5.阶段成果

(1)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及对策 低效原因(主要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留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进行合理分组;把握合作时机;

建立合作规则;营造合作环境;培养合作意识等。

(2)初步形成了听写课、口语课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①听写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不足会使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受到限制。简言之,英语学习,词汇为本。而英语学不好的学生往往是因为这一关过不好而渐失信心。学生在学习英语单词、短语和句子时需要做大量的听写练习,听写是训练听力和写作技能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可由教师读、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如果经过课后的复习重新听写得满分,教师仍然可以认可他们的成绩以资鼓励,因为他们经过努力进步了。

②口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合作伙伴活动或合作小组活动最大的特色在于能够把班级全体学生同时调动起来,开展口语交流与互动。这是我国外语教学界近年来大力推崇的活动形式。活动简便易行,但可以灵活多变,不断推陈出新。A.变换伙伴。小组的伙伴一般是身边的同学,搭档长期固定不变,难免觉得不新鲜。可以尊重个人的选择,让学生经常

变换搭档。B.变换距离或位置。为了使学生大声说,听得见,可以把坐着说的方式改为站立地说,把近距离肩并肩地说改为远距离(间隔一米左右)面对面地说。C.变换练习方式。学生用书和练习册中很多话题或题型为活动的变化提供了便利。如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等。

朗读对话:学生学习完一段对话后,教师一般要求他们分角色表演。这时,英语成绩好的学生往往自告奋勇承担内容较复杂的角色,而英语成绩较差的学生也乐于表演,美中不足的是英语能力较弱,但为了合作小组的集体荣誉,他们也不甘示弱,会努力演好自己的角色。每个组员都在合作小组活动中充分发展了自己的语言能力。

讨论问题:合作小组同学围绕某一话题或为找到一个问题的解决办法进行讨论。如“Mary的母亲病了,但Mary工作很忙不能回家乡看望并照顾母亲”,请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为她出主意,要求尽可能使用情态动词。笔者把这个活动在课堂上进行实验,效果比较好。下面是经过整理的某一组各人的意见:A thinks Mary must write a letter or make a phone call to her mother to express her best wishes.B suggests that Mary should write to her sister to ask her to look after Mother instead of her.C says that Mary ought to send some money back···.合作小组活动 的成功取决于各参与者之间的相互依赖、启发和帮助,取决于教师的正确引导。

第二阶段:中期实施阶段(2016年9月至2017年2月)总结前期实施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探索小组合作在英语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学习策略,共同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周期为一学期。

1.修订课题实施实验计划

2.对学生进行了英语学习的问卷调查 3.撰写中期研究报告

4.主要对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探究

5.做好实验记录并保存好过程性材料。

(1)对学生进行综合素养的调查。学年末再调查一次,以后每学年末调查一次。

(2)小组合作学习的归纳与总结(策略、优点、误区)6.阶段成果

(1)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标准》对中学各阶段英语阅读技能目标提出了具体要求,阅读量也大幅度增加。为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精

心设计各项任务,让学生通过各种形式的小组活动来合作完成。学生完成任务的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合作、互动、创新的过程。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合作学习能力,让他们知道用什么工具、通过什么途径去收集有价值的信息和资料。合作学习不仅要让学生了解对方的观点,而且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学会讨论问题的要领和方法。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讨论,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①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②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③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④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和事物的能力。

(2)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研究结果证明,在写作开始前,应该给学生就写作题目进行小组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确定可写的内容。因此,英语课堂写作教学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组讨论——独立写作——伙伴编辑——教师点评” 的程序进行。

熟悉要求(familiarization):教师从学生讨论后提供的话题或练习中选出两个题目,介绍文体格式,简述写作方法,提出字数要求等。

小组讨论(joint negotiation):由小组长组织组员进行协商,从两个选题中定出一题,讨论有关话题,交流观点,挖掘主题内容,查阅生词、词组,补充有关信息等。

独立写作(independent construction):根据讨论结果,小组成员每人拿出稿纸根据选定的题目进行实际的创作,包括编写提纲或打草稿等写作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困难可求助于组员或老师,但不得抄袭他人成果。

伙伴编辑(peer editing):教师简要传授修改策略,学生阅读全文,并做必要的补充、删节。每个组员依次评改同组其他成员的作文,并用红笔划出精彩的句、段,最后定稿,由其中一位组员负责抄写,署上小组成员的姓名。这样做,目的是让学生多看、多改,以增加语言输入、提高使用语言的准确性。让学生相互传阅和修改作文,更重要的是训练他们既做学生也做先生,同时减轻教师批改作业的负担。

教师点评(teacher commenting):小组写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作文质量高,也相对工整,教师批改时主要就内容和文章结构发表评论,提出修改意见;采用实分制,对于精彩的句、段、长作文予以加分,以示鼓励;每次成绩都进行登记。第二天用课前5分钟对小组写作的成果进行反馈:

表扬成绩高的小组和进步的小组;把成绩最好的作文作为范文张贴在班级“佳作欣赏栏”上,并要求学生与此对照,对自己的作文进行反思评价。这样做,每个学生都会为了自己和小组的荣誉认真地写、主动地合作,既提高了每个成员的写作能力和改错能力,又增加了小组的凝聚力。事实证明,合作写作的经验能导致以后学生个体写作成绩的提高。

第三阶段:深化展示阶段(2017年3月至2017年6月)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品,认真总结经验,由几个试验班推广到全校。周期为一学期。同时,重点对写作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策略进行再探索。

1.制定本阶段实验计划,2.制定可行的策略 3.阶段成果

确立了英语写作课堂小组合作有效学习策略: “熟悉要求—小组讨论—独立写作—伙伴编辑—各组交换批改—全班共享—教师点评 — 个人再修改”的教学形式进行写作训练。

(三)课题总结阶段(2017年7月至2017年9月)1.对课题继续进行推广和进一步的实验。对本课题进行全面的总结。归纳材料,写课题总结报告。系统整理英语各种课型中小组合作的学习策略,并传播、推广。

2.进行总结、撰写研究报告,形成结题报告。3.申请结题。鉴定课题研究成果及结题报告。

七、研究的成果

本课题经过实施阶段后,现对 “农村初中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策略探究”作出如下总结

(一)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及策略

探究小组合作学习低效的原因;小组合作学习策略的归纳与总结

低效原因(主要的):小组合作学习目标不明确;小组合作学习过程留于形式。

小组合作学习实施策略:进行合理分组;把握合作时机;建立合作规则;营造合作环境;培养合作意识等。

(二)探究小组合作在英语几种课型(听写教学、口语教学、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中的学习策略

1.听写课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词汇是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不足会使听、说、读、写各种技能的训练和提高受到限制。词汇听写教学中可由教师读、学生写,然后分组交叉批改,合作小组之间进行竞赛。每次听写时总会有一小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教师要允许他们课后有重新听写的机会,由合作学习小组内成绩较好的组员帮助他们听写。

2.口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口语学习不同与书面学习,它更依赖集体行为,要求人与人之间用语言直接进行交流。我们在教学中右以采用以下策略:(1)变换伙伴;(2)变换距离或位置;(3)变换练习方式。另外还可以以朗读对话,课文问答,讨论问题,句型操练或交际性练习的方式来加强口语小组合作学习。

3、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1)对课文标题、插图等展开讨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他们的想象力。

(2)对课文段落、细节、佳句、体裁、写作特点等进行讨论,以培养学生的鉴赏和概括能力。

(3)对课文难句、长句、某些词语展开讨论,以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4)对课文时代背景、作者的态度和观点展开讨论,以培养学生评价人和事物的能力。

4、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策略

研究结果证明,在写作开始前,应该给学生就写作题目进行小组讨论的机会,通过讨论,加深对题目的认识和理解,集中不同的见解,捕捉合适的观点,确定可写的内容。因此,英语课堂写作教学可以遵循“熟悉要求——小组讨论——独立写作——伙伴编辑——教师点评” 的程序策略进行。

八、课题的实验效果与分析

(一)促进了学生素质素养的全面发展 1.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在活动中彰显和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在课堂上我经常采取小组竞赛的方式来学教学。在开始竞争前,各小组会积极合作,小组成员各显其能,这无疑是体现了差异教学。同时在抢答时会提高学生的应变能力,创新精神、求异思维、及团队精神等能力也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3.通过课内外的课题实验,提高和发展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1)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乃至于解决问题、设计问题的能力

(2)合作意识和交往能力

4、学生成绩提高了,爱上本学科的课了。

观察实验的班级,课前学生基本上都能做好课前准备,英语课本、导学案、自学笔记,早已摆在课桌上,有的还翻到了要学习的页码。学习成绩也提高了,比实验前有了很大的提高和改善。

(二)对实验教师产生了积极影响

1、英语有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教育观念深入师心,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变“灌输式”、“一问一答式”为“启 18

发式”、“小组合作式”。注重了基本功训练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

2、提高了科研能力

教学科研是提高教师业务素质的捷径。从前,教师对“科研”充满了神秘、神圣,觉得遥不可及,可亲密接触之后,才发现科研就在我们身边,科研是为了解决存在的实际问题,初步知道了课题研究的步骤和方法。并且自觉自愿投入学习中,知识面大大加宽,分析处理信息能力大大加强,还撰写了有价值的心得、论文。

九、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两年多来,我们收益颇多,但困惑也不少。其中主要有:

(一)我们的研究还只是停留在较为浅显的层次,今后研究还需不断加深,向更深的层次延伸,以期真正做到向45分钟要质量,向“小组合作学习”要质量。

(二)对本课题的研究的一些策略还有待进一步实践,让学习在这些学习策略之下能真正的进行“有效的学习”。

(三)课堂是本课题研究的一个主要方面,它比较好地解决了研究过程中的方法问题,但我们感觉在这方面做得还很不到位,特别是对英语有效课堂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种课型的学习策略的研究,还需加大研究和指导力度,以期探究出适合我校不同班级学生的学习策略。

十、课题研究的反思

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弹指一挥间。但课题研究给了我们很多的收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与老师在和谐平等的学习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轻松;学生喜欢英语课,对英语表现出的相当高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的。英语学习成绩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当然,由于时间较短,我们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在今后的教学及研究中,我们还要更加深入地加以研究,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镇远县第二初级中学校英语课题组 2017年10月 主要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 《给教师的建议》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

2.佐藤学,《学习在快乐——走向对话》,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年

3.段惠民,《就这样走出乡村》,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年

4.郑金洲,《合作学习》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 5.林培英,《课堂决策—中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及案例透视》,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6.李镇西,《做最好的老师》,桂林:漓江出版社,2008

7.《合作教学与学习的策略》,刘平平主编,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8.《学会合作:青少年合作学习指南(修订版)》,作者:曾琦,中央编译出版社。

2.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二

一、构建结构合理的合作小组

分组是合作学习的基础,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个体及学习小组的优势, 在组建小组时应尽量使成员在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习成绩等诸方面保持合理的差异, 突出其异质性。 每小组由4-6人组成, 每人在组内有不同的角色, 如组长、记录员、资料员等, 不定期地互换角色, 保证每个学生的积极参与性。

二、合理分工, 明确职责

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 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 在活动中, 每人要各司其职, 既是学习的参与者, 又是活动的组织者, 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 快乐学习。 在有限的时间内, 取得最好的学习效率。

一般有一定的组织能力成绩较好的同学担任小组长, 负责组织全组的合作活动, 检查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成绩中上的学生担任发言人, 将该组的学习情况代表全组向老师汇报;成绩中下的学生可担任记录员, 记录讨论和交流的结果;监督员可由成绩较差的学生担任, 负责监督组员是否用英语表达, 是否参与到活动的讨论交流中。 这种角色分工不是长期固定的, 组内成员要轮流担任, 从而体验各自的价值和担任不同角色的感受, 培养他们的任务意识和合作意识, 提高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有效性。

三、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小组合作学习摆脱了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 教师在教学中的作用由主转为导, 发挥自己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作用。 教师要以平等的身份深入到每个小组, 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 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恰当地点拨学生的“盲点”;要根据合作内容上的差异, 改变小组的组成形式, 以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和新鲜感。 因此在小组合作学习中, 教师要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师生关系。 在合作学习中教师要明确学生的地位, 是活动的参与者, 是主角, 甚至有时是活动的组织者和设计者, 教师在活动中起着“协调———激发———参与———监控———反馈”的作用。 当小组成员不足以实现目标时, 教师应给予点拨, 观察倾听确保他们的学习互动具有成效。 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应是平等、民主、和谐的, 这有利于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 进行有效的互动, 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合作前的准备。 小组合作学习的内容是需要共同探讨集思广益才能解决的, 所以老师在选材上要注意是否与学生的能力、活动的时间相符;能否提升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学生进入活动前, 要提出细化教学的任务要求和目的。

3.合作过程的指导。 在小组活动前, 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活动相关的背景资料、词汇和句型等方面的知识, 使学生的语言输出有一定的基础, 必要时教师要对学生给予示范。 在小组活动中, 教师应认真观察各小组的进展情况、启发和引导学生之间的互动, 及时发现活动过程所存在的问题, 并实时为他们提供语言、句式等方面的帮助。 在小组活动后, 教师要及时让学生反馈小组活动的成果, 学生对活动的成果做好展示或汇报, 教师做好评价和总结。

四、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

小组合作的学习重在学习过程。 因此, 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评价:

一是要把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相结合, 不可偏废。 要注重对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合作态度、合作方法、参与程度的评价, 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倾听、交流、协作情况, 对表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及时给予充分肯定和生动有趣的奖励。特别是对那些平时性格内向、少言寡语的学生, 应尽量找到他们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鼓励。 否则, 在评价过程中极易挫伤他们参与合作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从而达不到预期的目的。

二是重视个人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 通过评价促进小组成员之间互学、互帮、互补、互促;教师也应把竞争机制运用在小组间, 即小组互评。 当学生得到小组集体评价的分数时, 就会意识到他们是一个小组、一个集体, 必须合作才能取得成功, 有利于合作技能的学习。 同时, 组员对自己参与情况的了解, 强化小组成员的积极性和合作学习的成效性。 合理评价对指导和调节学习过程起着重要的作用, 是学生前进的动力, 也可是学生转化的动力。 因此, 教师要坚持以正面表扬和激励为原则。

五、资料收集

资料收集是贯穿于小组学习其中的, 依据不同的学习内容, 可在准备阶段进行, 也能在活动之间运用, 也能在合作之后需要收集。 总之, 其合作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

3.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三

【关键词】 英语教学 合作学习 有效性 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33.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67X(2014)12-055-01

一、什么是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合作学习是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提出来的,目前很多国家都采用这种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要求的是小组成员每个人的进步,而不是每个人的成功。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分工,互相帮助学习,完成共同的任务。小组合作学习与传统教学不一样的是它不仅让学生从老师单一方向获取知识,还能从其他成员当中获取知识,它的目标是共赢。小组合作学习互动性非常强,在教学活动当中,不仅要求师生之间的互动,还要求同学之间的互动。因此,它对老师整个课堂教学设计要求比较高,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要分配学习任务,控制教学进程,启发、帮助学生之间的相互互动。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成员之间相互交流讨论,学习氛围更浓,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也能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英语教学活动取得很大的成效。小组合作学习也在逐渐实践当中,“填鸭式”传统教学逐渐被取代。但在实际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现状不容乐观,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 学生习惯了被动学习,不会主动参与到合作学习当中,课堂经常出现冷场情况。

2. 小组成员参与面少,往往发言的都是那些学习成绩好的,学习成绩差的没有真正参与当中,合作深度不够。

3. 小组合作学习效率低。

教学活动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这些问题,归其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1. 学生已经习惯了被动学习,不会积极主动参与到学习当中,而我们以前的教学主要是单词、语法等知识的讲解,对于口语方面重视程度不高。很多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有种想说说不出口的感觉,因此在交流讨论当中他们不敢开口讲。

2. 对于老师布置的任务,很多学生都没有事先准备,在交流讨论过程中,很难形成自己的观点。有些英语基础差的同学,害怕说错,不愿意参与到其中,配合不积极。

3. 老师对小组合作学习认识不足。传统的教学都是老师讲、学生听,而小组合作更多的让学生参与,在短时间很难提高学生的成绩。很多老师为了应试教育,对于小组合作学习就不重视。

4. 小组合作学习虽然在国外发展的很好,但在我国还没有好的可以借鉴的经验,在实际的过程当中取得的效果不是那么满意。很多时候,老师在分组的时候也没有一个规范,人员的搭配不合理,不能起到一个好的效果。

三、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在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还存在很多问题,现状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英语教师认识到了这些问题。下面我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经验,探讨一下小组合作学习的一些策略。

1. 真正明确学生主体地位。学习的主角就是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老师更应该明确的是学生才是主体,他们既是合作学习的参与者,更是组织者和设计者。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当中,也要引导他们组织、设计学习活动。这样不仅让他们主动参与,还能提高他们积极性,真正做到学习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实现小组合作的互动性,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2. 小组成员搭配合理,分工明确。小组成员的搭配非常重要,老师应该充分考虑整个班集体的情况,精心巧妙地组合各小组成员,争取做到每个小组的水平比较均衡。每个小组都应该有学习成绩好的与学习成绩差的,男女数量也要平衡,而且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性格。不能有的小组性格活跃的很多,有的小组都是比较内向的。要每个小组都有活跃和内向的成员,让活跃的带动整个小组的学习讨论气氛。同时,小组成员的分工应该明确,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要有明确的职责,相互促进,需要有组长监督其他的成员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且定期地交换成员角色,帮助学生更全面发展。

3. 培养学生在小组里进行英语学习的合作技巧。小组合作学习的前提是学习合作技巧。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不仅需要跟老师互动交流,还要跟成员互动交流。他们获取知识的来源不只是老师,还有同学。在整个合作学习过程中,他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每个成员的进步都有同伴的建议、提醒等。因此,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不仅要关注自己的成长,也要更多地去关注他人,给予伙伴更多的意见。同时,小组成员之间还有相互尊重,善于接纳他人的意见、建议。这些都是学习合作的技巧,而这些需要老师有意识的去引导。如果老师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这些技巧,合作学习就很难取得效果。只有在充分相互尊重、相互关心、相互进步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学习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我国传统的英语教学已经适应不了素质教育的要求,小组合作学习是打破传统的英语教学,是我国英语教学正在尝试的教学模式。因此,我们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适应时代,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更加完善。针对我国小组合作学习现有的学生参与不积极、参与面少等问题关注起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合作技巧,不断的努力探索,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向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英语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是今后教育的趋势,还需要广大老师的探索。

[ 参 考 文 献 ]

[1] 宋珊.浅谈初中英语的小组合作学习方式[J].民主教学.2013.

[2] 杜以斌.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探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3.

[3] 范晓红.初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J].2012.

[4] 徐剑英.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小组合作活动的有效性[J].读写杂志.2011.

4.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四

龙游三中

何啊玲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及国内外研究的现状

(一)课题研究的意义

当今社会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各行各业的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竞争并不是靠个人的单兵作战就可以取胜的。团队精神在竞争中越来越重要,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很多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因此,合作在今天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教育要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和促进个人的全面发展来说,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我国,近几年基础教育课程和教学改革的研究过程中,人们也在反思传统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式。并进行了新课程的改革,本次新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便是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在《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和课程实施建议中,小组合作学习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概念,小组合作学习在我国班级教学中也已经成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之一。课改实施以来,合作学习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逐渐成为初中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它作为对传统教学组织形式的一种突破和补充,已经被教师越来越广泛地运用于课堂教学之中,促进了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但目前的小组合作学习仍存在着诸多问题,有的甚至流于形式,徒有合作的外衣,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致使讨论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不能进入真正意义的合作。这样的结果,只能是白白地耗费了有效的教学时间。合作学习是《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但在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实施过程中,合作学习有时往往只重形式,追求表面的热闹,不求实际效果,而忽略了其本质。我们一线教师还有很多疑惑和问题,特别是对课堂中生生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抱有疑问。什么内容要合作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合作学习,是我们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与目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小组合作学习(又称合作学习)于70年代率先兴起于美国,并且已被广泛应用于中小学教学实践。它的产生除了美国独特的社会文化背景之外,主要是出于克服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需要。它将社会心理学的合作原理纳入教学之中,强调人际交往对于认知发展的促进功能。由于它在改善课堂内的社会心理气氛,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学业成绩,促进学生形成良好非认知品质等方面实效显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并成为当代主流教学理论与策略之一,被人们誉为“近十几年来最重要和最成功的教学改革。在《数学课程标准》中也谈到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国外的学者把师生互动合作行为放在很重要的地位,国外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虽然着眼点各不相同,但都是基于全班学生的特性这种内在教学情境而进行的。它们所研究的是学生互动行为,理论性很强。

二、课题的界定与研究依据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经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是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强调学生学习的亲历性、参与性、合作性。课堂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就是以4-6人为一组,将同一班级的学生按成绩、能力、性格诸方面的差异组建成若干个最优化的“同组异质、组间同质”的合作学习小组,以学生的互动合作为动力资源,以团体成绩为奖励依据的一种具有共同目标导向的教学活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智力因素、学习态度、学习水平以及学习情感等几方面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把学生分层次,在尊重学生自愿原则的基础上,搭配成若干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学习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下的个别化教学的策略,它容因材施教的思想于班级教学之中,在个别教学与集体教学间构建一座桥梁,实现两者的优势互补,以集体授课为基础,以合作学习小组活动为主体形式,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教学,力求体现集体性教学与个体性教学的统一。从而为不同知识层次的学生提供一个适应其发展的教学活动环境,使每个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学有所获,达到培优与补差并举的结果。它着眼于适应学生个体差异,并促进学生在各自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量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具体体现:(1)教师要有清晰的教学思路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满观察、实验、猜想、验证、推理、交流等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2)不同层次学生积极投入,使学习成为在已有基础上的主动建构过程,也是个性化的、多种学习需求的过程;(3)任务导向明确,学习成功率高,达到了预期和生成的教学目标,能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可持续地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方法、主要内容及重难点分析

(一)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1)、理性思辨:思考在合作学习中的误区,从中探索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方法、途径。

(2)、调查法:了解当前我校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意识与能力情况。

(3)、问卷法:了解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的态度、需求,研究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真实所想、所需。

(4)、研讨法:针对实验过程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不断完善操作方法,提高实验操作水平。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1、新课程实施中学生合作方式的理论研究

通过文献研究,比较新课程与传统课程中学生合作学习的不同要求,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合作方式的内涵,提炼、概括出与实施新课程相匹配、相一致的学生合作方式的要素和特征。

2、本校教师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方式存在问题的现状研究

通过观测和调查,对本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合作方式所呈现的问题进行研究,探索改善现状的方式和途径。

3、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方式呈现的案例研究

选择课堂教学中学生合作方式有效性较高的课堂教学案例,分析、研究从中呈现的特征和规律,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4、促进教师对课堂管理进行变革的研究

针对新课程实施中课堂教学管理中的问题,更新理念,变革管理行为,为学生合作的方式的研究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三)重难点分析

(1)我校班级人数较多,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对如何分组和分组后的管理我们感到有一定的困难。

(2)小组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常常发现许多学习偏弱的学生大都是处于被动地位,没有表现的机会,往往会在小组的掩护下随声附和,这样小组合作学习就成了一句空话。如何更好的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性,解决个别学生身上存在的思维依赖性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

(3)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在教学内容过易或过难的地方设计小组讨论,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学生自主探索或动手实践的地方安排小组交流,有的教师在适合于全班教学或教师引导的地方组织小组探究,有的教师在一节课中安排了多次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由于时机不当,收效甚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如何把握合作材料选择的“度”,如何把握合作学习的时机才能使合作学习更有效更有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的研究。

四、本课题的预期价值

经过研究实验,初步找出在中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习惯的策略,及如何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方法。如何通过合理构建合作学习小组,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应的合作技能,正确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机,认真搞好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设计,合理把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科学做好小组合作学习评价,正确定位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的角色,让教师自主更新教学观念,掌握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基本途径与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尽快摆脱无效教学和低效教学的为难境地,使教师专业化水平得到有效提升,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效率,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实现学生进步,教师发展、教学相长。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1、学习阶段(2015.3-2015.4):

(1)、课题组成员学习新课标,掌握新理念,确立新的教学观、学习观。(2)、课题组成员重点研究“合作小组”学习的特点及理解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结构和要素。(3)、学习研究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思考。

2、实施阶段(2015.4-2016.11):

(1)、调查了解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方面的基本情况。(2)、具体制定各类有效性检测表。

(3)、实施初中数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方案。

3、反思阶段(2016.11-2016.12):(1)、各成员完成本阶段总结材料。

(2)、总结研究方案得失,汇总材料,写出结题论文。

六、前期准备

1、科学组建学习小组,明确“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和责任分工,实施有效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方式;构建学习小组结构图、成员责任分工表,教学过程的反思等;

5.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五

发布:饶慧宁

时间:2013/8/24 9:23:29 来源:宁夏教研网

点击:372 讨论:0 第三届全区基础教育教学研究课题

结 题 报 告 书

宁夏盐池县第一中学

课题名称

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

(课题原名称)

负 责 人

饶慧宁

(课题原负责人

饶慧宁)

课题组成员 饶慧宁 薛秀玲 李凤娟

联系电话

***

二0一三年 七

二十五

研究过程中工作清单

2010年9月至2010年11月:

理论学习、收集资料、申报课题准备工作。

2010年11月至2011年11月

1.2010年11月本课题被同意立项。

2.2010年12月县教研室主任召开了全县校关于被立项课题的开题会议,做了充分的动员工作。

3.2011年1月13日,经过课题成员讨论酝酿,我们在宁夏教研网上传了具体的实施方案。

4.2011年3月6日,课题组负责人饶慧宁主持召开课题研究的第一次讨论会。通过本次课题例会,讨论下阶段的工作任务。

5.6月10日,教研室组织召开了课题例会,督查了前期各个课题组的的进展实情,进一步表态,学校会给各个课题组全方位的大力支持。对暑期工作提了一些意见和建议。

6.暑期给课题组教师印发了相关的理论资料,要求教师做好学习笔记,学习理论知识。

7.为了顺利开展课题研究工作,11月份,我们设计了调查问卷对七年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8.2011年9月至11月针对前一阶段的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总结并查漏补缺,在教学过程中逐步推行,小组互查课文背诵、互相批阅听写、互改作文并在小组中评议推荐佳作或问题较多作品全班展示、小组合办手抄报比赛,使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培养。

9.2011年11月20将上阶段心得,下阶段努力方向课题阶段性总结上传至宁夏教研网。

10.2011年年底安排课题组相关人员收集本阶段课题研究的资料并进行分析。

2011年12月至2012年12月

1.学习山西太谷导学案的运用构建“高效课堂”,2012年1-2月份参加教研室主导的导学案编写工作,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的教学理念。

2.2012年3月份课题组成员在教研会上汇总了调查问卷的分析结论,检查了假期的学习笔记并商讨下一步的具体工作。

3.这一阶段教师力争在教学中不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完善小组的评价机制,将一组定为4人,按学习成绩和学习能力分别为1—4号,简单的问题只要4号同学会,其他几位都没问题。1号同学为组长,组织本组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4.2012年十月份课题研究活动简讯:为了进一步切磋课题在实践中的运用,课题组成员巧妙的利用教材中的单元综合性学习,以小组为主,每组选择不同的角度,分别收集图片资料、文字资料及多媒体资料。先分门别类进行整理,并给每幅图片配上简短的文字说明,还可以加上自己独特的旁白,展示小组针对综合性学习的主题所搜集的资料,组间相互交流展示表演,并谈感想和体会。

5.2012年十一月份课题研究活动简讯:借区教研室为我们搭建的第三届基础教育教学课题指导培训会这个机会,我们带着前一阶段课题开展的阶段性汇报材料,去吴忠市参加课题中期流聆听专家指导。

6.2012年12月11日课题组成员对中期工作进行查漏补缺,反馈反思并形成文字上传中期取得的经验下现阶段研究的方向至宁夏教研网。

2013年1月至2013年10月:

1.2013年3月份简讯:以课标为指导,结合本备课组的实际,根据学校安排,加强2013年中考备考,探讨课堂教学的有效途径和方法,积极调动学生的一切有利因素,尤其是非智力因素,努力抓好2013届的中考工作,力争中考升学率再上新台阶,并有学生考上省级学校的奋斗目标,力争我们备课组能取的好成绩,我们积极的参与了学校教科室组织的如何进行高效课堂复习活动。

2.2013年5月在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们赴山西太谷学习,去了三所中学,观摩了6节课,学习回来后在全校进行学习体会交流,并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学习心得。太谷心得里最值得称道的是他们多年来形成的小组合作模式及有效的评价机制,这样的评价激励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2013年6月课题组成员均参加全县的“七个一”活动,在课堂实录里充分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

4.2013年7月按照教研网上的通知精心撰写结题报告。

5.下学期等待课题的结题验收。

摘要(300字以内)

本课题研究以课程改革为着力点,以改革学习方式为核心,以教会学生学习为基本内容。课题研究的对象是中学生,定位在初中阶段,着眼于中学生的合作意识、交往能力的培养,落实课堂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提高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的主阵地为课堂教学,研究的重点落在初中语文教学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上。探索语文教学合作性学习的合理分组、时机选择、问题是否有合作性、并从中探索出指导中学生提高语文教学合作性学习有效性的一般模式和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提出背景

小组合作学习将班级授课制条件下学生个体间的学习竞争关系改变为“组内合作”、•“组际竞争”的关系。将传统教学与师生之间单向或双向信息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向信息交流,•并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提高教学效率,促进学生间良好的人际合作关系,促进学生心理品质发展和社会技能进步,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和适应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小组合作性学习研究的现状

尽管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在新课改实践中被广泛运用,但在操作层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特别是来自教师方面的,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不能正确理解要旨

实际教学中,一些教师不能正确理解合作学习的要旨,把它当成课堂教学的插花点缀,为合作而合作,过一会儿用一次,以显示课堂形式的多样和课堂表面气氛的热烈。这是形式主义的表现,是一种典型的低效、无效学习。

(2)提问随意教师不能根据学情和教学内容恰当地提出问题,而是根据主观想象随意提问。问题太容易,失去了讨论价值;问题太难,外延太大,讨论往往不着边际,结论胡诌乱扯,费时低效,降低了讨论兴趣。

(3)讨论用时不当

教师所提出的问题难易程度,应与所给的讨论时间成正比。对于难度大有价值的问题,应多给点时间,反之则少给点时间。这样既保证了活动的有效性,又有效地利用了时间。实践教学中发现,一些教师怕“耽误”教学时间,急于进行下一环节教学,讨论时间给得不够,学生匆匆忙忙走了过场。

(4)参与片面

搞好合作学习有几个重要因素,即成员间的相互信任、有效沟通和相互间对讨论同一问题的共同责任等。好的合作小组,应该有共同的知识基础,共同的合作学习积极性,特别是能够相互信任、积极配合去完成共同的任务。但目前的情况是,小组成员间往往不是一个平等的关系,而是一个依赖的、主从的关系。即知识基础好、表达能力强的同学,成了小组的主角,甚至包办代替了一切,而学困生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失去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也就自觉不自觉地成了陪衬、附庸,形成了懒于动脑、动手的习性。还有一些同学则在交流过程中容易受到别人的影响,逐渐失去自己的主见,缺乏自我意识。个别学生显露出抵触情绪和封闭倾向,教师很难时常对其给予关注,使之感受不到合作学习的乐趣,无法形成合作意识,以上问题导致了参与的失衡。

(5)形式单一

从心理学的角度讲,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是有限的,同一形式使用的时间过长、次数过多,就会失去新鲜感,降低学习兴趣。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限制,许多合作小组长期不改变形式,加之班额过大,有的合作讨论失去了意义,部分学生将讨论变成了玩耍、嬉戏,导致小组合作学习结果的低效甚至无效化。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针对以上合作学习写的弊端,我们认为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课题研究具有以下价值。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意在培养全体学生听讲、发言、互助的良好行为习惯。提高语文课堂合作性学习的有效性,提高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率,促进学生和班级整体语文学习水平的提高。

2.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学会学习,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

3.改善学生人际关系,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初步的合作能力和交往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发扬团队精神,增强个人、集体的凝聚力。

4.构建新型的师生关系,综合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质。

5.积极地实施课程改革,获取课改中的新经验。

二、研究过程与方法

(一)研究过程

(1)研究启动阶段(2010年9月——2010年12月)

在这个阶段,主要是广泛搜集资料,学习理论,调查研究,提高对小组合作性学习理论和教学实践的认识,为课题研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2)初步研究阶段(2011年1月——2011年11月)

对被研究的初中学生进行调查,了解语文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调查的方法为:问卷调查法、谈话法等。通过多种形式的调查,主要想获得学生合作性学习的客观准确的资料。然后对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为下阶段的研究作准备。

(3)中期研究阶段(2011年12月——2012年4月)

研究小组合作学习理念落实到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性策略,构建语文课堂合作性学习的模式。研究语文课堂学习中如何把握合作学习时机、研究语文课堂学习合作学习的内容的策略、研究语文课堂设计有利于合作探究内容的策略。

(4)研究整理阶段(2012年5月——2013年8月)

整理研究的资料和成果,申请结题。

(二)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实验研究法。

(3)调查法。

(4)经验总结法。

三、课题研究的结论与反思

1、研究结论:

要在课堂上有效地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取得理想的合作效果,教师必须抓好以下几点:

①合作前的准备:了解学生的心理特点;合理组建学习小组。

②合作时的组织:把握合作的契机;创设合作的氛围;丰富合作的形式;教师参与合作指导;掌握合作的时间。

③合作训练的要点:培养合作意识;训练合作技能;养成合作习惯;增强合作欲望。

④合作后的评价反馈要及时有效。

2、反思: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经过长期训练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合作能力都有所增强,但由于学生的性格与能力差异,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言善辩,要允许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发展。其次教师要防止合作学习流于形式失去实质,要处理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参考文献:1.曾琦撰写的《合作学习的基本要素》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3.刘吉林、王坦合著的《合作学习的基本理念》人民教育出版社。转贴

附:课题研究期间取得的成绩

饶慧宁:

1.2010年9月被授予吴忠市“名师”称号。

2.2010年12月教学设计《综合性学习——成长的烦恼》在全区语文教学设计网络评选活动中获二等奖。

3.2011年1月作品《激流勇进,意蕴波澜——浅析李白《行路难》》在全国教育管理与实践论坛大赛中获一等奖。

4.2011年5月在全县首届初中语文试卷网络评选中获一等奖。

5.2011年7月在县级骨干教师集中培训中获教材研修评比二等奖。

6.2011年9月我因教学成绩突出,被县人民政府平稳“十佳优秀教师”。

7.2012年在全县中小学“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征文活动有6名学生分获一二三等奖,我因此获优秀指导教师奖。

8.论文《作文教学采用小组合作略谈》发表于《宁夏教育》2012.3期。

9.2013年5月在全县“青春.抒写我的中国梦”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指导老师”称号。

10.2013年6月在全县“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征文比赛中获得优秀辅导奖。

薛秀玲

1.2010年《浅谈作文评语》被刊发在《语文周报》第48期。

2.2011年1月论文《语文课堂的曲径通幽处》在全国教育管理与实践论坛大赛中荣获一等奖。

3.2012年3月在全县中小学“节约用水,从我做起”征文活动中辅导学生荣获初中组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

4.2012年6月在第六届全国语文教师读书竞赛中荣获初中组一等奖。

5.2012年9月因中考语文成绩在全县名列第一,其中作文平均分34分,被评为全县中考优秀任课教师。

6.2013年5月《多媒体让语文课更精彩》被刊发在《小龙人学习报》第15期。

7.2012——2013学中,我承担的七年级语文,在全县统考中两学期的成绩都独占鳌头。

李凤娟:

1.在《新疆教育》2012.08期发表论文《语文多媒体辅助教学的利与弊》。

6.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六

长寿区石堰镇中学校英语组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要积极倡导任务型教学途径,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直观感知、亲身体验、自主实践、积极参与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自主的语言学习。

我校自2009年提倡高效课堂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教学模式以来,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教学方式及教学手段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但我们在组织学生进行的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互助、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精神和学习方法没有实质性的突破,甚至流于形式,有其“形”而无其“实”,教师和学生没有真正走进“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情景中去。多数学生不具备合作精神和能力,致使小组合作不能展开、探究无法深入,实质上耗费了有效的教与学的时间,结果导致学生学习效能低下。

今天,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和教学理念及教学措施不断深入人心,课堂教学逐步走上求实、求新的发展轨道,高效课堂模式观念初步建立起来。课堂教学更注重互动互助、竞争合作,教学效果也有了明显的提高。如何使课堂教学呈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的良性互动局面,我们拟对此课题再进行深入研究,切实探寻出一条适合农村初中英语教学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

一是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为了更好地适应课改的需求,与时俱进,1

使我们的教学能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更好地关注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发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学校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二是教师成长的需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首要的是改变教师的角色,老师由“教”转变为“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只有提高我们自身的素质,才能适应课改的要求,解决教师的教学策略问题。通过该课题的研究,促使教师通过理论学习,能解决教学实践中存在的策略意识不足问题。

三是英语教学现状的需要。直面我校现状:学生来自农村,学习基础差、底子薄、习惯差。因此,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摒弃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以“教”为主的模式,使学生的学习完全摆脱传统的束缚,促使师生间的课堂结构关系发生质的变化,教师由“教”转变为“导”,真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由“要你学”转为“我想学”,“我会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自学能力。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树立学生自信心,基本形成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2、按照学校的教研工作的总体要求,以科研促教改,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全面提升教师专业化成长,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探索适合农村初中不同年级、不同学段学生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四、课题研究的阶段

本课题实施时间为2012年3月至2013年5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2012年3月至2012年4月)

1、领导小组:

组长:韦志义

成员:刘科金、陈菲、李成、陶光霞

2、确定课题研究组成员及实验老师、班级:

组长:余晓峰

成员:曾繁荣、李云兰、毛德荣

实验教师:余晓峰、曾繁荣、李云兰、实验班级:2013级5、6、7班

对比班级:2013级3、9、11班

3、对本校教师教学方式的现状和学生学生学习情况进行调查,根据调查情况确定课题研究方案。向学校申报,完成研究方案。

4、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学习新的教育教学理念,为课题研究奠定基础。认真学习和贯彻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5、探索初中英语“高效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尝试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心理素质、性格特征等进行综合评定,组建学习小组,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奖惩制度和激励机制。

第二阶段:研究阶段(2012年5月至2012年12月)

根据课题研究方案,分步实施。认真记录实施的过程及效果,形成一定中期成果。并根据研究的推进,不断改进研究的方法和改进教学方法,完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对学生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进行合理引导,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认真对比学生学业成绩的变化及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变化。

第三阶段:推广应用阶段(2013年2月至2013年5月)

在教学过程中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不断进行总结、反思,形成初步模式。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的优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课题管理规范,认真总结经验,并进行推广准备。

第四阶段:总结阶段(2013年6月)

收集整理研究资料,分析研究内容,提炼研究成果,撰写成有价值的实验报告、个案报告、调查分析报告、经验总结、论文、结题总结。安排成果展示。

五、研究方法

调查法、对比法、个案研究法、总结法。

六、经费保障

1、学校拨出课题研究专项资金一万元,给予经费保障。

2、实行专款专用,由课题负责人统筹安排使用。

3、课题经费开支范围:

(1)用于该课题研究的图书资料费;

(2)复印、翻印、打印等费用;

(3)设备购置费;

(4)外出学习考察的差旅费、会务费;

(5)继续教育培训费;

(6)专家讲座费;

(7)发表文章的版面费或著作出版费等;

7.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七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施策略

(一) 合理分组

小组的合理分配是进行有效学习的前提, 分组的原则一般是“组内异质, 组间同质”。分组要符合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师生共同研讨, 达成分组的意愿, 要能促使小组成员之间能够互相学习, 共同进步。

(二) 小组合作学习在学习中的具体实施策略

1.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前预习环节的实施

有效的课前学习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 更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要布置有效的预习作业, 引导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小组组长进行合理分配学习任务, 达到小组内成员的优势互补, 互相学习, 集体提高。

2. 小组合作学习在课堂学习环节的实施

(1) 角色表演

可以在课前让学生表演, 给学生创造一个学习英语的氛围, 让学生更好地进入到学习状态。也可以在课堂中让穿插一些角色表演,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英语表达能力, 各小组长根据小组成员的学习情况, 分配表演任务, 促使每个成员都得到发展的机会, 通过各个小组表演评价, 小组内表演评价, 调动学生的参与度,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2) 创设语境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倡导学生主动参与, 探索发现, 合作交流, 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要能通过设定话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在教学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 教师给出一个英语情境话题, 小组成员进行组织表演, 如“SHOPPING”, 小组分配角色表演, 让学生处于一定的情境中, 不仅让英语学习处在一定的社会情境中, 更让学生得到语言的锻炼, 让英语回归生活, 在生活中体验英语,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用简单的英语来进行购物时的基本交流, 例如, How much询问价格;How many询问数量;以及简单礼貌用语和问候语如How do you do.May I help you.Welcome to us等等, 这些简单的购物交际用语都能够为学生创设最基本的语言环境, 让学生在这种语境之后逐渐掌握英语的应用之道。

(3) 竞赛机制的建立

竞赛可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 这种竞赛是以小组之间的竞争为前提, 即可培养小组成员间的默契, 也激发了学生的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让学生意识到他们的成绩影响着小组的成绩, 激励学生在竞争中不断学习。

二、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随着新课程实践的推进,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也得到不断的深化。小组合作学习也不在再限于课堂, 通过课后预习、课外调查等活动,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精神,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合作中竞争, 在竞争中合作, 促使每个学生不断进取。合作学习中, 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实践活动中, 每个小组也有其独有的学习方式,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更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让学习效率更上一层楼。

总之, 科学合理地进行小组合作学习, 不仅能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 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在小组合作中也培养了学生的自信心、自控力、团队精神等方面的能力, 切实提高了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摘要: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实施不仅能改善课堂的学习氛围, 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更能发掘学生的潜能,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初步探讨了小组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实施策略,意义

参考文献

8.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研究 篇八

初中英语新课程标准中,把“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作为基础阶段的英语学习任务。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课程教学中要以生为本,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树立其学习英语的信心,发展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然而作为一名农村一线教学的教师,面对农村学生绝大多数以留守儿童为主的现状。他们缺乏父母平时在家的教育与督导,自主学习能力整体欠缺。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习合作学习的能力是最为重要的一环。

下面就笔者工作中的一点心得,谈谈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开展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第一、全面了解学生,注重个性差异,科学规化

既然要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让学生们有良好的学习动力,达到帮扶与1+1>2的效率,这就必然要合理分配、组合各小组成员。教师在分配的过程中,首当其冲的便是要了解每一位学生,知晓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特点,甚至于学生之间的群体关系等等。其次就是按照成绩等次、性格特性等对全班学生进行科学分组。分组要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的整合、修改,最终确定小组成员。小组人数可以控制在4到6人之间,不宜过大,亦不宜过小。这样可操作性更强。

第二、合理制定小组合作的奖罚制度

制度的建立是有效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核心,因此在英语小组确定后,如何制定有效的评价机制是重中之重。笔者认为一个好的管理制度,将会把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笔者在制度建设中,首先进行问卷调查,征求学生对奖罚措施的建议与意见。然后进行初中的制度试行。比如课前预习、课堂配合、课后练习各环节中采用分数制确定奖罚标准。如七年级的初始阶段,评价包括过程平时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两种方式,评价以过程性评价为主。内容包括组员课前单词预习、课堂参与表现、课后作业表现、背书完成、单元测试成绩等等。随着年级的增长,评价侧重点可以稍作改变,比如到了八年级阶段,可以侧重对学生的阅读方面进行评价。对达到预定目标的给予一定分数,而没有达到或超出的则罚與奖分数。评价由小组长与教师共同执行。过程性评价阶段以每一星期为一小结和每一学月为一大结。每一星期的小结是为让各小组了解情况,及时发现问题、调整策略、促进发展;每学月的大结,是对小组合作成果进行相应的总结与奖罚。奖罚要体现合理性与有效性,更要体现鼓励性与激励性。以奖励与表扬为主,适当的处罚为辅。奖励方式可以多样化,可以是小礼物或学习用品。

第三、注重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

制度建立后,教师就可以开展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了。为了能达到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积极性,教师要在开展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对各小组成员进行明确的分工,并且在开展小组合作的方式上要形式多样化,注重方式的灵活多变。小组合作开展的方式一般分为课堂中的合作与课后的合作两种方式。课堂小组合作主要采取英语听说训练中的对话角色表演、阅读问题的讨论探究、游戏互动、问题解决与回答提示等;课后小组合作主要表现在作业、习题、试题的订正与纠错和预习的帮扶、监督、检查等等。在开展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注重细则的考核、注重对各组的指导与监督。

第四、培养小组的合作与自主学习的并存发展

课标中把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同时作为英语学习的目标,为此在小组合作学习的基础上,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要知道小组合作学习,能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有“引导者”、“帮扶者”,这样可以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与兴趣。但是小组合组学习也是对小组成员进行“监督”、“约束”的有效方式,通过长期教师和组长的监督、约束,久而久之,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慢慢见效。比如,课前5分钟,学生会不自觉地把英语书打开,开始温习和预习课文,课后,在没有布置相应作业的前提下,学生会主动把相应的练习给及时完成。因此,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教师一定要悉心培养,及时反馈,适当表扬。这样,在有形的监督下,无形的自主学习会悄然而至。彼此相得益彰,齐头并进,达到双赢的效果。

第五、注意预防小组合作的形式化演变

小组合作学习合理、科学、有效是促成学生学生英语积极性,提升成绩的捷径之一。但是在操作的过程中要防止学生的变相或畸形的发展。比如小组长存在应付、推诿、代劳、包办的方式,导致组员全盘搬造、抄袭,这样的“合作”不但不能带来小组学习的发展,反而滋生败坏的学习氛围,结果是大相径庭,适得其反。为此,教师要注意观察留意这种不良的倾向,同时让小组之间相互监督,及时发现,把这样的不良风气扼杀在萌芽状态。

总之,在英语教学中,有效运用小组合作进行学习,可以为教师教学赢得非常轻松的、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此同时,也可以有效预习两极分化现象,营造班级整体学习英语浓厚的氛围和提升全班的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上一篇:“世界城市”北京:与垃圾的战争下一篇:苏州园林节选阅读理解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