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室

2024-07-23

奥尔夫音乐教室(精选8篇)

1.奥尔夫音乐教室 篇一

早教知识之一--奥尔夫音乐 57分钟前

什么是奥尔夫音乐教育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当今世界最著名的音乐教育之一。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是指原本性的音乐教育。

原本的音乐是指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把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是一种人们必需自己参与的音乐;原本的音乐是接近自然,源于生活,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非常适合于儿童的。

它形式简洁,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即兴性;

2、综合性;

3、参与性;

4、自然性;

5、民族性

6、大众性。

其中即兴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

奥尔夫音乐最适合儿童的音乐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奥尔夫的音乐教育原理,即是原本性的音乐教育。原本的音乐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它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即人们不是作为听众,而是作为演奏者参与其间;它是先于智力的,它不用什么大型的形式,不用结构;它带来的是小型的序列形式、固定音型和小型的回旋曲形式。原本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是适合于儿童的。

奥尔夫原本性音乐教育的原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综合性

随着科学的发展,将艺术划分得也越来越细,但音乐不是以单一的形式存在的,不是单纯用嘴唱或用耳朵听,它是一种综合的艺术,可以一边唱一边跳一边用乐器演奏。奥尔夫指出:原本的音乐是什么呢?原本的音乐决不是单纯的音乐,它是和动作、舞蹈语言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这是人类本来的状况,是原始的,也是最接近人心灵的,因此可以说音乐是综合的艺术。

2、创造性(或者称即兴性)

孩子的生活经验没有受太多的社会影响而定型,因此他们天然的具有对音乐的创造性。在看到一幅图画后,他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用音乐去表达,通过简单的乐器即兴演奏、即兴表演,使孩子也从事艺术家的工作,用音乐去挖掘、去创作、去发挥想像力。当没有乐器时,他们能用手、脚、筷子、报纸等代替音乐进行演奏,充分体现对乐器的创造性。

3、亲自参与、诉诸感性、回归人本

情商是人们智力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往人们不知道通过何种途径去培养,现在奥尔夫就是一个培养情商的好方法。通过孩子的视、听、触、嗅,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各个方面的能力,开发孩子的潜能。原本的音乐是一种人们必须自己参与的音乐。音乐在这里的作用在于,它使人们成为一个主动者参与其间,而不仅仅是一个聆听者。当音乐响起,你可以用身体动作表达,就像有的小孩子,听到电视里面唱歌或者跳舞,也扭动小屁股跳起来,嘴里也哼唱起来。这种自娱自乐的音乐形式有助于情感的抒发与宣泄。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奥尔夫的音乐教育思想及其教学方法,呈现一种开放性,这使得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在任何一个国家、民族的传播必然形成本土化。奥尔夫音乐重在理念,它没有规定一个标准的示范课程,他鼓励人们依照本国的文化,将他的音乐理念融入其中,这样虽然给教学带来一定难度,但也给各国的奥尔夫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无限发展的空间。

从本土出发,中国的奥尔夫结合了本民族的文化、语言、民歌、童谣甚至是方言。这种音乐更被人们熟知,更为人们所接受,具有通俗性,人们更易懂。因此,各国的奥尔夫理念相同,却在具体内容上不同,不会使奥尔夫局限在某一时代、某一国家,而是不断创新,世世代代发展下去。

5、从儿童出发

音乐不是精英人才的专利品,在七种智能学说里面,提到可以通过艺术渠道对人进行培养。有些家长认为孩子没有音乐细胞,没必要对孩子进行音乐教育,这就大错特错了。艺术是每个人的本能。每个孩子都能感受和体验。

一个6岁以下的孩子,声带发育还不成熟,如果让孩子唱一个长音,他还唱不下来,有时出现唱歌唱不准的现象,也是正常的,但他的动作发展已经成熟,听觉也是成熟的,因此奥尔夫最适于孩子。让他们从小懂得节奏、韵律,了解音乐语言。

奥尔夫音乐的局限性

奥尔夫音乐不是学习高深的音乐技能,它重在开发人的潜能,可以说奥尔夫是关于音乐的启蒙,是学习其它音乐的起步。

总之,奥尔夫打破了科学的系统性,摆脱了科学对音乐的桎梏,更有利于个性的健康发展。

用奥尔夫音乐培养多才宝宝孩子的天性是活泼好动,不愿受到拘束。如果你让宝宝坐在钢琴边,严格地要求他按部就班地弹,宝宝大多是没有耐性的,往往虎头蛇尾,让爸爸妈妈失望。尝试用奥尔夫音乐引导宝宝认识音乐,或许非常有效。因为奥尔夫音乐非常适合孩子的特性,而且注重发挥孩子的主动性。

1、培养宝宝对音乐的兴趣

奥尔夫音乐带有自娱的特性,这就吸引了儿童参加进来,让孩子在玩乐中懂得音乐,不是为了学音乐而学音乐,而是为了让孩子在还不懂得什么是音乐的年龄,就开始音乐的实地演习。比如老师教一首歌谣“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头顶上,爬呀爬呀爬呀爬,一爬爬到脚底下。”前两句老师从低音唱到高音,后两句从高音唱到低音,动作则是人坐在地板上,腿屈膝脚掌平放在地,双手从脚下随着歌声向上做爬的动作,当唱到爬到头顶上时,手正好到达头顶,唱下两句时,手又从头顶爬到脚下。这种一边唱一边做动作的方法,让孩子用身体动作理解了高音、低音。在教学中,还配合了奥尔夫乐器的使用。奥尔夫乐器比较容易操作,比如鼓、木琴、响板等,这些乐器不强调过多的技巧,只要在老师的启发下,宝宝就可有节奏地敲击,奏出音乐,使宝宝很容易喜欢音乐。

2、培养宝宝的专注力和协调能力

由于在上课时,宝宝耳朵要听、眼睛要看、嘴中要学唱、还要配合各种动作,调动了宝宝各个器官都要参与音乐的表现,从而使宝宝注意力集中,学习得非常快。同时也锻炼了各器官的协调能力。

3、培养宝宝的听力和创造力

0-3岁的宝宝,是听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个时期让宝宝多听各种各样的声音和节奏,有助于听力的发展。由于宝宝社会经验较少,创造力的发展还不明显。

4岁的宝宝,是创造力发展的关键时期,这时如果充分运用宝宝这一时期的特点,可以开发宝宝的创造力。比如老师启发宝宝:老师唱的是爬到头顶上,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爬到哪儿?有的小朋友说爬到鼻子上、有的说脖子上、有的说屁股上,老师对他们的回答都表示鼓励,并带着宝宝们唱一遍。老师还可以进一步启发宝宝:可以是爬,还可以是什么呢?有的小朋友说飞、有的说飘、有的说走,总之让宝宝开动脑筋,自己编创歌词。

4、培养宝宝的情感

由于这种活动轻松、愉快,宝宝一学就会,不给宝宝带来压力,因此宝宝情绪饱满、兴奋,有利于宝宝通过这种途径使情绪得到抒发。

5、培养宝宝其它艺术天分

在学习奥尔夫的过程中,配合了演奏乐器、舞蹈、有时还可以放一段音乐,让图画来表示音乐,比如当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时,宝宝可能画一条弯弯曲曲的线,当宝宝听到海浪的声音时,可能画一条此起彼伏的线,表现海浪。这就培养了宝宝领悟其它艺术形式的能力。

总之,奥尔夫音乐通过孩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不仅学习了音乐,更是通过音乐,开发了孩子多方面的能力,挖掘了孩子的潜能。

奥尔夫儿童音乐教育基本特色

(一)在课程思想上,奥尔夫追求“原始性”音乐,倡导综合性音乐教育

奥尔夫认为:“……原始的音乐是接近土壤的、自然的、机体的、能为每个人学会和体验的、适合儿童的”。从其原始性儿童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指出,“原素性音乐永远不是音乐本身,它是同动作、舞蹈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音乐来自动作,动作来自音乐”。对于处在个体发展原始或者初级阶段的儿童来说,获得全面、完整的综合性审美体验是十分重要的。从艺术的本原来看,音乐、语言、舞蹈本身就是连在一起不可分割的,儿童从事音乐学习行为实际上就是人类原始艺术活动的一种再现,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不能只局限于音乐范围内。

在这种综合性艺术观指导下,奥尔夫不仅教儿童唱歌识谱,而且也教儿童演奏乐器。在教儿童演唱、演奏的同时,还结合自由朗诵、即兴舞蹈、歌唱和奏乐来进行艺术实践活动,并鼓励儿童在活动中身心投入地进行创作、表演、欣赏、交流与评价。奥尔夫认为:这种创作、表演、欣赏三位一体,歌、舞、乐三位一体的综合教学是为了给儿童创造获得全面、丰富、综合审美体验的机会。

(二)在课程内容上,奥尔夫强调一切从儿童出发,选择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民歌、童谣、谚语等教学素材于儿童音乐教学中

奥尔夫教学体系的对象是所有的儿童,包括那些才能较差的儿童。因此,在教学内容、教材的选择与确定上,奥尔夫都是根据儿童的特点来进行的。例如,在教学材料的选择上,从布谷鸟叫的下行三度(sol—mi)作为旋律学习的起点,词的起点则是孩子们的名字、熟悉的童谣、儿歌以及色彩、花、树木、一周的每一天、地名等。

奥尔夫体系的课程内容主要包括嗓音造型、动作造型、声音造型三方面。其中嗓音造型包括歌唱活动和节奏朗诵活动。动作造型包括律动、舞蹈、戏剧表演、指挥和声势活动(所谓声势活动是一种用儿童的身体作乐器以此进行节奏训练的极简单又有趣的活动。声势就是捻指、拍掌、拍腿、跺脚的简称)。声音造型即指乐器演奏活动。奥尔夫认为:这种集诗、舞、乐、戏剧为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内容不仅符合人类生活的原始性、原本性,同时也符合儿童的特点和他们学习音乐的自然天性。

奥尔夫体系的教材也充分考虑了儿童音乐学习的特点。这点可用奥尔夫本人写的5卷学校音乐教材作为代表。它的内容主要是来自德国儿童熟悉并喜爱的民歌、谚语、童谣和儿童游戏。因为奥尔夫认为只有来自儿童生活的教材,才可能是最符合儿童天性的、最自然的、最富有生命力的东西。

(三)在课程方法上,奥尔夫体系推崇主动学习音乐,注重培养儿童的创造力

从原始性音乐教育观出发,奥尔夫推崇儿童主动学习音乐。他说:“我追求的是通过要学生自己奏乐,即通过即兴演奏并设计自己的音乐,以达到学习的主动性。所以,我不想用高度发展了的艺术性乐器来训练,而用一种以节奏性为主、并比较容易学会的乐器,和肌体相近的乐器”。奥尔夫的这种乐器不是高度精确性或高度科技化的乐器(如钢琴、电子合成器等),而是人的肌体(如拍手、跺脚、捻指等)、原始的发声器(如铃鼓、手鼓、木鱼等)和奥尔夫自己设计发明的“奥尔夫乐器”(一种音条可以灵活拆装的敲击乐器包括木琴、钟琴等)。

在教儿童音乐欣赏时,奥尔夫不是让孩子们被动的听,而是借助一些辅助性符号,随着乐器的进行,分声步演奏打击乐器,这样儿童不仅体验到音乐的美妙,而且了解了乐曲的节奏、结构和风格。奥尔夫认为,让儿童主动学习音乐还应包括在课堂上老师的指导,奥尔夫常常强***师在课堂上不是作为导演而存在,而是一个提出问题的人,鼓励学生自己去探索答案,去寻找各种各样的可能性,通过提出问题并组织讨论,引导学生掌握学习内容。正如一切原始形态的艺术活动都带有自发性、创造性一样,奥尔夫倡导的原始性音乐教育的一个基本点就是创造。奥尔夫明确指出“让孩子自己去寻找、自己去创造音乐,是最重要的”,“音乐创造有简单复杂之分,但从创造的本质意义上说,儿童音乐的创造和音乐大师的创造具有同等意义,同等价值”。引导创作成了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的主要方法。

在教学中,教师仅仅向幼儿提供一些原始性的材料(如最基本的音调、最基本的节奏、最基本的动作方法等),教师被要求站在儿童的角度来主持展开音乐教学活动;儿童则主要是通过在范例和教师启发引导下进行集体创作的音乐学习,儿童被要求即兴编创歌词或吟诵韵文;儿童被要求用自己创造的音响和图形来记录自己的音乐,创造自己的“乐谱”等等。通过儿童在即兴基础上所进行的综合性创造过程,来培养和发展儿童的创造力

节奏训练

敲击节拍

方法:在背诵儿歌和有韵律的唐诗时,成人和孩子都会不约而同的拍手或做一些动作来打节拍。在宝宝唱歌时成人也会同他一起按节拍拍手和做动作。节拍是学习音乐、文学、艺术的必修课,宝宝在刚接触时就不自觉地喜欢上了。家长不妨再进一步让宝宝学习敲击来应和音乐中的节拍。如果家中有一些打击乐器也可以随时应用。家庭中的日用品,如筷子、盘子、金属器皿、盒子等都可以作为敲击乐器。例如用筷子来鼓击一个纸盒,在四三拍子的音乐中,先击盒子中央一拍作为强拍,再击盒子边上两拍作为弱拍。在四二拍子的音乐中,先击盒子中央一下,再击盒子边上一下。在四四拍子的音乐中,先击盒子中央一下,盒子边上三下;或者在盒子中央一下,边上一下,中央轻轻击一下,边上更轻击一下,以表达强、弱、次强、最弱的节拍。

在宝宝学会击节拍之后,家庭可以组织音乐会。如果有一位家长会演奏某种乐器可以作主题演奏,另一位家长和宝宝各用不同的器皿敲击节拍。也可以让录音机播放主题音乐,家庭成员各取不同的器皿,轻轻敲击,使主题突出,节拍鲜明。在敲击节拍的基础上,宝宝可以用手指挥,家庭成员敲击,让宝宝练习当个小指挥。

目的:锻炼孩子的节奏感,学会简单的节拍。

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作用

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也是课堂上常采用的一个教学内容,在整个音乐教学中起了重要作用。

有人形象的比喻说:“节奏是音乐的骨骼,旋律是音乐的灵魂。”也有人说:“如果旋律是音乐生命的血液,节奏则是心脏的跳动或是脉搏,它推动着血液的运转。”可见节奏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瑞士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就是“体态律动学”的创始人,他认为:“对音乐的感受不仅仅反映在心理上,同时也反映在身体上”。德国当代著名的作曲家、儿童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建立的儿童音乐教育体系中提出了“节奏第一”。他认为:“音乐构成的第一要素是节奏,不是旋律。”应当说节奏是音乐的生命,是生命力的源泉。因此,奥尔夫特别强调从节奏入手进行音乐教育。在音乐教学中韵律活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体会到了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一、增强学生的节奏感韵律活动,是增强节奏感的一条重要途径,首先是认识节奏型进行读的练习,让学生分别按节奏型和节奏长短时值进行读。并让学生边划拍边读,边击拍边读。通过读掌握基本结构,增强节奏感。为了活跃课堂的气氛加强节奏感的训练,还采用出示固定的结构,让学生填词。如:××|×××|、老师,辛苦了,还可以先说一句话然后再写出节奏。如我在一次示范课上做此项练习时,有个同学说:老师好!老师好!欢迎老师来指导!节奏是:×××|×××|×× ×× |×××|,学生边拍节奏边读,形成多样的韵律活动,逐步增强了学生的节奏感。

二、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利用节奏形象化的教学方法,启发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到的声音,组成各种不同的节奏。如:启发同学听钟摆声。嘀答、嘀答节奏型是×× ××。敲鼓声。教师敲鼓,学生边听边念咚嗒嗒、咚嗒嗒,节奏型是××× ×××。还有小鸡叫叽叽叽叽、叽叽叽叽 ×××× ××××。汽车喇叭××× ×××嘀嘀嘀、嘀嘀嘀。马蹄声×× ××嗒嗒、嗒嗒让学生充分地想象随时都会发现生动有趣的节奏。不但要发现节奏还要培养学生去创造节奏。我在教学中采用了音乐教育家卡尔奥尔夫的拍照掌、拍腿、跺脚、捻指一类的节奏教育方法。将语言的节奏与动作的节奏结合起来。学生在学会歌曲后,老师根据歌曲的情绪特点,编配“声势”练习,出示编配的节奏图,学生边唱边做。而且动作又进一步扩展弹指、弹舌等。如在“我心爱的小马车”这首歌曲中加入弹舌,效果特别好。就像马蹄声,形象生动。学生非常喜欢声势训练。由教师编配逐步过渡到让学生自己创编的练习,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进行编配,学生是跃跃欲试,想象力极其丰富。如歌曲“过新年”学会后,我把学生分成四组,每组编配歌曲的一部分,大家编好后,一组选出一位同学组成一个完整“声势”带领全班同学边唱边做。教学效果非常好,同学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都得到了发展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节奏是一个最有力的音乐源泉,为儿童创造一个有利于动手、动脑、动脚的学习环境。让他们在愉快的情绪中激发学习音乐的兴趣。节奏游戏是孩子们最喜欢、最直观、最能激起兴趣的活动。我常在教学中穿插节奏游戏。如:游戏走、跑、跳就是让低年级的学生学习四分音符、八分音符、十六分音符。四分音符是走、八分音符是跑、十六分音符是跳。通过听乐曲走、跑、跳掌握音符的时值,还有节奏回声的游戏更是孩子们喜欢的。教师先拍节奏,开始二小节逐步过渡到四小节。速度先慢后快不断变化,从简单逐步增加难度,训练了同学们的听觉、反应能力及记忆能力,获得愉快的情绪,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把韵律活动贯穿在音乐教学中,还注意引导学生把注意力放在音乐的长短、强弱、速度等。培养学生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恰当的把握节奏。综上所述,韵律活动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作用。

家庭音乐启蒙备忘录

对于幼小的宝宝而言,没有比艺术教育更适合他们了,而在艺术的殿堂上,进行音乐启蒙及开发当属最佳。因为,0-3岁的小宝宝尚没发育完全,学习舞蹈或画画有可能伤及四肢及手指的筋骨。而惟有音乐接触得越早,对宝宝则越有益处。这样,不仅可增进宝宝的乐感,更重要的是多听高雅的古典音乐,还能开发宝宝的右脑,从而使左右脑功能平衡。

音乐启蒙和开发,犹如给宝宝的想象力、创造力及记忆力安上了一副展翅飞翔的翅膀,使宝宝的智能发展更卓越——

备忘录No.1 多让宝宝聆听周围美妙的声音

宝宝出生后,便应该逐渐引导聆听周围的声音及音乐:

* 听能发出悦耳声音的玩具,或在房间里挂一个能发出清脆悦耳声音的风铃。

* 听厨房中的切菜声,听锅碗瓢盆碰撞时发出的音响。

* 听自然界的刮风声、雷雨声及雨滴声、流水声;各种昆虫、鸟类、家禽发出的鸣叫声。

* 听各种交通工具,如火车的隆隆轰鸣声、飞机的嗡嗡声;汽车、火车及轮船发出的鸣笛声。

* 让宝宝辨别家中亲人,如爸爸、妈咪、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及邻居的说话声音;辨别人们表达不同情感的声音,如高兴、生气、着急等。

* 让宝宝闭眼听三种声音,即小铃、小鼓及木鱼。然后,请宝宝说出声音的发出顺序。

* 唱不同的歌曲给宝宝听,给宝宝听不同乐器的声音,如口琴、笛子、小提琴、钢琴、手风琴等;听不同乐器演奏的乐曲或交响曲(适合大一些的宝宝)。

备忘录No.2 玩制造悦耳声音的游戏

当宝宝一旦能坐立时,就可以让他“演奏”各种“乐器”:

* 用小木棒敲击翻过来的桶、锅、盆、陶器以及各种能敲击出悦耳声音的用具。

* 在气球内装进几粒豆子,然后将它吹起。这样,宝宝就得到一个能发出嘎嘎声响的“乐器”,气球会将声音放大。也可将沙子、小石头装入废弃的纸盒或不透明的小瓶中,让宝宝摇摇,听听会发出什么声音。

* 把多个装有不同体积水的瓶子,让宝宝用汤匙轻轻敲打,每个瓶子会发出不同的音高。

* 摩擦不同材质的东西,如搓玻璃纸、纸袋、塑料袋;把橡皮筋抻长后放开,就能够发出弦声。

* 有条件时,妈咪可敲打真正不同的乐器,然后,将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排列出***的节奏。如先敲定音鼓“咚咚”两下,随后敲三角铁“叮”一下。这样,即可有序地排列出“咚咚叮——咚咚叮……的音乐节奏”。经常这样训练,能增强宝宝的节奏感。

备忘录No.3 多做有节奏感的游戏

* 用拨浪鼓、铃鼓打出有节奏的声音让宝宝听,然后,让宝宝自己拿着敲打。

* 让宝宝骑在妈咪的腿上,一边给念有节奏的儿歌,一边使宝宝身体上下颤动。

* 与宝宝一同做拉锯、扯锯的游戏,并且一边做一边唱歌;或有节奏地念儿歌。

* 用两块竹板(可用积木代替),敲打出快慢、长短不同的声音,以表示不同的动作。让宝宝听一听,哪个声音像马儿在奔跑?哪个声音像大熊走来了?

* 让宝宝做各种模仿动作,如打鼓、吹喇叭及学小兔跳、小鸟飞。

备忘录No.4 随时随地播放音乐或唱摇篮曲

* 宝宝在3岁前听觉最为敏锐,是训练音感的最佳时机。因此,从宝宝一出生起,妈咪每次喂完奶,一边轻轻拍动宝宝的背,或轻轻推动摇篮,一边哼唱摇篮曲。

* 妈咪给宝宝唱摇篮曲,或是经常播放一些旋律优美的世界经典名曲,如莫扎特、肖邦、舒伯特、伯拉姆斯、李斯特等伟大音乐家的作品。不要总是听一两首曲子,听熟后就要进行更换。这样,可使宝宝从多次反复的听唱中,产生熟悉的感觉,从而体会到乐曲中的节拍、音调及强弱。由此,听力将会有所提高,有助于宝宝学习语言,增进记忆力、模仿力和专注力。更为可贵的是,能够促进想象力、创造力的发展。

2.奥尔夫音乐教室 篇二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体系,音乐

卡尔·奥尔夫 (1895~1982年) , 当代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20世纪50年代, 奥尔夫的《学校音乐教材》正式出版, 创立了一种被称为“元素音乐教育”的新型教学体系。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 是当今世界上流传最广, 影响最大的先进音乐教学法之一, 是一个独特的, 完整的体系, 对世界音乐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上世纪80年代初, 廖乃雄先生将卡尔·奥尔夫学校音乐教育体系介绍进我国, 为促进我国音乐教育改革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一、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主要特点

(一) 综合性

奥尔夫认为, 音乐、动作和语言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它们之间互相影响, 互相作用, 奥尔夫说:“元素性音乐永远不单是音乐本身, 它是同音乐、舞蹈 (身体动作) 和语言联系在一起的, 是一种必须由人们自己创造的音乐。人们不是作为听众, 而是作为合奏者参与到音乐中去。”臧琳佳和徐彩云认为, 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 孩子们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下将音乐与说白、律动、舞蹈、乐器演奏、戏剧表演, 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 也是奥尔夫教学法的基本内容相联系, 最后综合起来表现出来。刘洋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与传统音乐教学法的差异》中则举出了一个课程实例来让读者进一步地理解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综合各个学科方面所发挥的作用。樊潇潇则认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综合性不但适用于中小学生, 它适用于任何年龄段。

(二) 美育性 (感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认为, 对学生进行美育, 就是对感觉系统进行的训练。谢平认为, 音乐欣赏的教学方法能引发学生的兴趣, 把音乐的重要内涵于无言中让学生体会到。金奉则认为, 重视音乐实践和积极参与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审美愉悦是原本性音乐教育在情感体验方式上的重要特征。而这一点与我国古代乐教中的“寓教于乐”观点是相同的, 而且与我国现行的音乐新课程标准所倡导的人本主义思想相吻合。席书君也在《论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通过举例, 具体论述了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感性的特点。徐彩云, 金奉, 隋清, 臧琳佳, 傅鸿, 娜仁其木格等人也分别在各自的论文中论述了美育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 在这个教学的过程中, 音乐只是一种手段, 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人格。

(三) 即兴性 (创造性)

即兴创作是奥尔夫教学法的精髓, 这个方法在奥尔夫教学中, 既是特点, 也是原则。奥尔夫教学法非常重视对学生即兴能力的培养, 他明确提出:音乐教育重要的是学习的过程, 而不仅是结果。刘洋和娜仁其木格都在各自的论文中说道:“当老师给学生某个任务的时候, 他怎么做并不重要, 尽可能让他们按照各自的条件、方式、意愿做”。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们利用的道具也是各具特色, 体现了奥尔夫独创性的特点。

二、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

综合甄妍妍, 隋清, 陈庭星, 徐彩云, 娜仁其木格, 殷婕等人的论文, 可以把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教学方法归纳为:

1、综合运用语言、动作、舞蹈、音乐进行教学, 即综合法。

2、即兴性。这个方法在奥尔夫教学法中, 既是方法, 也是原则, 每个活动都是即兴的。这个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学习音乐的态度和自信心, 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3、始于开端的原则方法。奥尔夫教学活动中各种音乐要素都是从最简单的开始, 从人人均可参加的音乐活动开始。

4、从本土文化出发, 多元并举。这个方法与原则是说教学内容及教学手段要立足于本民族, 同时也要学习各国优秀的文化遗产。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在中国运用的思考

傅鸿和樊潇潇还立足我国国情, 对奥尔夫音乐体系在中国的运用提出了思考, 他们认为:

1、中国传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磨损了学生独立创造的精神和能力, 变相地局限了学生的发展。而教学环境, 教具等硬件的欠缺也限制了奥尔夫教学法在我国的推广和发展。

2、幼儿园和学校懂得奥尔夫教学法的老师人数匮乏。

3、许多人不能正确认识奥尔夫教学法的特点。

面对这些弊端, 傅鸿和樊潇潇也提出了响应的解决措施:

1、学校在教学环境建设、教学硬件设备和教师培训等方面发挥职能, 为奥尔夫教学发在学校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顺利进行提供保障。

2、师范院校音乐系要尽最大可能在音乐教学法的培训中尽快加入世界音乐教学体系的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高中国音乐教育师资素质。

3、学校充分利用社会奥尔夫培训机构, 尽快为一线教师补课, 使研究成果与实际应用尽快接轨。

3.奥尔夫音乐的魅力 篇三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学习氛围;创新

一、奥尔夫音乐为孩子创造了宽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让孩子们自由、自主地活动,不仅能缓解心理的紧张压力,促进个性的健康成长,真正获得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而且能很大程度地减少幼儿的习惯性模仿和从众行为。

二、奥尔夫音乐有多种幼儿喜闻乐见的表现形式

1.动作

奥尔夫教学法之所以有这样得天独厚的优势,正是抓住了孩子生性好动、精力充沛这一年龄特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用得最多的就是身勢动作,他的教学理念是开发学生原本性的教育,它的目的是激发每个幼儿的生命活力,每个学生和老师一起参与,以节奏为基础,结合身体律动,将动作、舞蹈、语言联系起来。这也是孩子天生的表现形式。

2.注重合作,注重各尽其能

幼儿合作能力的培养一直很受重视,而在传统的音乐教学法中,这一点恰恰是非常欠缺的。从开始的两两合作,摆一些简单的造型,做一些简单的游戏,到后来非常多且越来越复杂的小组活动证明,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非常注重幼儿之间的相互合作。

三、奥尔夫音乐注重幼儿创新能力的培养

1.动作

即兴是奥尔夫音乐的一大原则。即兴注重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让幼儿在“做”的过程中主动地学习,在“做”的过程中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

2.声音

如:先让幼儿模仿小动物的声音,然后模仿火车开动的声音,慢慢让幼儿模仿想象中的声音,如:“云飘动的声音是怎样的?”从模仿简单的声音开始,到模仿比较复杂的声音,再到创造性地模仿声音,这对培养幼儿的创新能力也是极其有益的。

奥尔夫认为:在音乐教育中,音乐只是手段,教育人、培养人才是目的。通过音乐教育发展人的感官功能;培养人对音乐艺术的情感、态度、审美判断能力;培养高深的品德、美好的心灵;促进认知能力的发展;提高运用音乐艺术形式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发展想象力、创造性等。尤其是对孩子们进行早期的培养,对他们的一生都具有很大作用。这个在本世纪初就出现的音乐教学法,竟能如此恰如其分地诠释如此先进的教育理念,不能不说是一种奇迹。

奥尔夫音乐活动让孩子们一起在音乐中尽情玩耍,感受奥尔夫音乐活动所特有的快乐,从中获得了成功感和满足感。每一个孩子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自由与放松,可以毫无顾忌地表现,活动中每一个孩子都是主角。这就是奥尔夫音乐的魅力所在!

4.奥尔夫音乐 篇四

奥尔夫音乐教学起源于德国,它的创始人是德国近代著名的作曲家奥尔夫先生。

他所创立的这套儿童艺术基础教学体系已打破了音乐范畴,广泛地采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为孩子打下坚实的艺术基础。

他以一个艺术家高瞻远瞩的眼光看到艺术各种表现形式都有着内在的紧密联系,都有着他们的共同的元素-节奏。并利用这些因素去编设教材,起到互相推移的作用,学习变得容易快捷。运用各种艺术表现形式进行教学,能使孩子的视野开阔,学习兴趣倍增,久而久之便能给他们建立起宏观的艺术概念。

奥尔夫先生更看到孩子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兴趣,所以选择了游戏作为孩子授课的主要手段,将知识与训练编设在游戏中,让孩子在娱乐中接受教育、得到训练。奥尔夫音乐解决了许多音乐基础教学中的难题,还极其强调与本土艺术文化的结合,自创始以来取得巨大成功,并在世界50多个国家广泛地传播。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三个主要且密切相关的原则: 1.“元素性”的音乐教育思想

2.从儿童出发,让儿童亲自动手支奏乐、去创造 3.直接诉诸于感性,强调音乐教育中的感知能力的培养 奥尔夫音乐教学的内容:

以节奏为基础,从游戏入手、进行乐器、能力训练、即兴创作等。

运用噪音造型(歌唱、朗诵)、动作造型(游戏、律动、舞蹈、戏剧表演)、声音造型(身体器乐活动的声势活动)及奥尔夫乐器演奏。

以上各种艺术手段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的综合运用,一方面唤醒感觉、引起兴趣,让孩子参与以共同游戏中去;另一方面让艺术结构知识逻辑性地导入,如拍子时值、基本节奏小节、拍号、强弱规律、力度对比、图形变化和舞台画面等等,这些艺术的基本要素给 孩子们建立起概念,而这一切都在游戏中进行。实践证明,孩子们学得开心,记得牢固,用得灵活。这种学习还大大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他们变得开朗,好动脑筋,好提问题,敢于创作,敢于敞开心胸大胆地表现自己。奥尔夫教学的真谛:

以节奏作为连接各艺术表演形式的纽带,将音乐、舞蹈、话剧、美术等各科目联系起来形成一种综合的艺术教学手段,相互关联层层递进,让孩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感受领悟和表现人类丰富的情感世界。与此同时,发掘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树立自信心 培养与他人和谐合作的意识。着眼于育人这个根本,既能为学习艺术专业打下良好基础,输送人才,更重要的是能挖掘和发展孩子们的各种潜能素质,培养造就适合当今世界需求的人。奥尔夫音乐课

以儿童的发展为本,带领孩子在游戏中学习音乐,在游戏中带出学习方法,使孩子在音乐学习中找到乐趣,奥尔夫音乐课一反以往那种学唱一些歌曲、学习一些节奏或加入一些简单的律动的做法。它有清晰明确的教学目的,并能根据孩子们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 逐步调整教学形式和手段,始终让孩子在完全放松、心情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学龄前的儿童正处于创造力萌芽与发展的重要阶段,利用艺术作为手段支开发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是奥尔夫教学法中一环也是世界所有先进国家在儿童教育中极为重视与推广的做法。师联幼师学校奥尔夫音乐课的教学特点

奥尔夫教学重要特点就是打击乐器。在奥尔夫的教学中一般不用钢琴,小提琴等这种乐器,而采用精制的打击乐器。有固定音高能奏出旋律的,和无固定音高而起节奏作用的两类。如三角铁,木质音条琴,鼓等等。利用打击乐器有一些目的性.因为打击乐器最易奏出节奏,这迎合奥尔夫以节奏为第一的目的。其次打击乐器音色鲜明,富于幻想性,这很适合小孩子的好奇心,再者打击乐器容易掌握,避免演奏者的技术负担。尤其对于孩子可以使它们尽心的演奏。打击乐器的运用非常广泛,他可以排练已经编好的歌曲和器乐曲,在排练过程中,可让孩子们交换乐器,以便他们能够掌握各种打击乐器的使用。在打击乐器的运用中常与朗诵,表演,舞蹈相结合起来运用。

5.奥尔夫音乐教案 篇五

一、导入

1、师生问好

2、故事导入

严老师今天带来了一个好听的故事,这个故事是跟小火车有关系的,你们有没有做过火车?,你做的火车是什么样子的?(长长的、一节一节的)你知道火车是干什么的吗?(载人、运送货物)

《今天严老师带来的故事里面也有一个火车,它叫小天使火车、它和其他我们看见的火车不一样,它是在天空中飞行的,而且,这个小天使火车啊不是给人做的,上面转满了爱心、笑脸。你们猜猜看,这些爱心和笑脸小天使火车会干什么用?(发言)小天使火车会路过每一个小朋友的家门口,然后如果它觉得哪一个小朋友表现非常好、听妈妈的话、听老师的话、它就会送给这个小朋友一个小笑脸或者是爱心。》你们想不想要这些东西啊,那就看谁表现最棒!

3、开火车

孩子们,我们一起来开火车吧

(站起来,后面小朋友的手轻轻地搭在前面一个小朋友的肩上)先快(XX XX)再慢(X X)

将孩子分成四段、再来一遍

4、歌曲带入

一起来唱两边

好,现在请几对小朋友做山洞、再请一些小朋友做小火车,一边唱歌一边穿山洞。

奥尔夫音乐教案《大鼓和小鼓》

一、事先学歌曲

二、进入

1、打招呼

2、谈话

3、认识铃鼓、跟着音乐拍打节奏

1)摇

让我们来看两个有趣的东西,它们是谁?(铃鼓)它们有什么不同吗? 比较有什么不同(低一点、高一点、粗一点、细一点 为什么?因为一个大一个小)都会发出一样的声音(叮铃铃)

2)拍

刚才是摇的声音 现在我们来听一听拍的声音 大鼓(X X X X)dong 小鼓(XXXXXXXX)dong

3)现在老师用魔法假装把这个大鼓撒给小朋友们,你们应该怎么接我的大鼓?接住以后放在膝盖上,现在你的膝盖变成什么了? 好,请你跟着我一起来拍打你的膝盖。现在,我要把小鼓撒给你们喽,把它放在手上,一起跟着老师来拍手。

一起来一遍

放音乐 一遍放音乐 一遍拍打

4)请孩子上来示范 一人大鼓 一人敲小鼓(三组)

4、游戏《芝麻开门》

芝麻开门快点开 我带张力一起来(拍XXXXX....)找到好朋友 我们带谁去开门(大象、老鼠)

一起坐正,现在,你的身体就是乐器,想拍什么地方就拍什么地方 一起练儿歌拍打

把我们的门关好 我说开门 你就打开(开门我想要看到害怕的脸哦)想睡觉、鬼脸、睡觉的脸、怪物的脸、打老虎的脸

结束

奥尔夫音乐教案《咕呱呱》

一、活动目标:

1、学唱歌曲《咕呱呱》,在每句结束时的休止符处学小青蛙跳一下或学小青蛙叫两声“呱呱”。

2、认识了新乐器——刮胡,知道刮胡的用法及用刮胡进行演奏练习。

3、喜欢乐器演奏活动,在活动中体验欢乐的氛围。

二、活动准备:

1、刮胡、三、活动过程:

1、师生问好

T:X X XX X(我 是 严老 师)

S:(我 是 XX X)先请个别小朋友来说,然后轮奏

2、引出主题 展开主要内容

知识、用问题牵引出孩子的旧经验、方面底下的教学

T:小朋友们,你们见过青蛙吗?青蛙的宝宝你们知道是谁?

T:(蝌蚪)那么小青蛙怎么叫的你知道吗?好,现在你们都是一只小青蛙,我想听见欢快的青蛙在叫,悲伤地青蛙、哭泣的青蛙、想睡觉的青蛙。。。

T:孩子们,小青蛙喜欢吃什么东西?(小虫、蚊子、苍蝇)它是一只益虫。

好,那请你告诉我,青蛙是怎样跳的?请你跳到我的面前。

现在,你们都是一只可爱的小青蛙,严老师有要求喽,我们只跳一次,看谁跳的最像小青蛙。

(小青蛙啊、小青蛙啊,在池塘边游玩、)跳一下(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调一下。。。

奥尔夫音乐讲究从简单都复杂的一个过程,现在开始牵引到将跳一下转变为拍两下 T:小青蛙都累了,我们休息一下,请座好,小青蛙这么可爱,有谁会把小青蛙的嘴巴变现出来。想想办法。两手放在一起、中间空出来,(小青蛙啊、小青蛙啊,在池塘边游玩、)拍两下

(东边跳跳、西边跳跳、多么快乐逍遥、)拍两下。。。

3、乐器的演奏

T:孩子们,这是谁?(刮胡)你觉得这个刮胡外表像什么?(玉米、火箭、轮船),好,它能发出有趣的声音哦,听听看,像什么?

T:我们应该用哪只手拿刮胡,现在我们把手臂想我一样放,另外一只手当做是小棒,一遍唱歌、一遍刮刮胡。

我要请做得好的小朋友来拿刮胡演奏了,看谁做得好。没有拿到的小朋友我们可以把你的手臂伸出来,一起来刮刮胡。练习两边。

6.奥尔夫音乐 篇六

第一课 《小鞋匠》

一、点名游戏

宝宝们新年好,XX老师要和宝宝来玩一个点名游戏。

二、律动:《盖房子》

今天老师要带宝宝一起去用自己的小手盖房子,有的宝宝已经会了,我们来说说盖房子首先要干什么?(——)盖了这么多房子,真棒!

三、主题:《小鞋匠》

1、那平常宝宝有没有在家帮爸爸妈妈做事?做什么事?(——)

2、那你们会不会擦皮鞋呢?今天老师要教宝宝怎么擦皮鞋,擦皮鞋首先要用什么工具呢?(刷子、鞋油)对了,现在我们来听一首曲子名字就叫《小鞋匠》,我们一起来听听小鞋匠是怎么刷鞋的?(放鞋油,用刷子刷,有时刷得快,有时刷得慢。)

3、老师这里有很多鞋子和刷子,我们一起跟着音乐来学小鞋匠刷鞋(两遍)

4、宝宝现在知道小鞋匠是怎么刷鞋的,有时刷得快,有时刷得慢,刷,刷累了还要休息一下,然后继续刷。无论做什么事都是有节奏的,你们看小鞋匠刷鞋也是一样。现在我们一起来做声势练习,来学学刷鞋的节奏。

5、小鞋匠刷鞋用的工具是刷子和鞋油,那我们宝宝演奏《小鞋匠》这首曲子就要用乐器了,现在老师给宝宝带来了响板(慢)和棒钤(快)。分角色

6、交换

7、宝宝已经学会了小鞋匠是怎么刷鞋,我们一起来跳一个小鞋匠的舞吧!

四、律动:《盖房子》

7.奥尔夫音乐教室 篇七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启示

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 闭门造车的理念早已不适应发展的需求, 也不利于教学的发展。尤其是音乐领域, 音乐教学法应该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与阅历等方面的培养, 应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实现素质教育。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凭借其自身特点, 正适应教学目标, 能给高职音乐教学带来很多启示, 帮助挖掘学生的创造力, 提高综合素质。本文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进行分析, 探讨其对高职音乐教学的启示, 为完善与创新高职音乐教学提出一定的借鉴。

一、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原理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由德国的音乐家卡尔·奥尔夫独创的, 是一种全新的反传统教学方法。奥尔夫认为人与生俱来表达思想和情绪, 并且会通过歌唱、舞蹈等方式进行自然地表达,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就是抓住学生的本能, 不断挖掘与提升这个本能的表现力。通过教学, 引导学生唱、奏、跳, 学生从中得到满足感与喜悦感, 进一步激励学生挖掘创造力, 使学生的音乐能力达到一个更好的状态。愉悦身心、学习艺术, 二者相得益彰, 学生能在活泼轻松的课堂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 体会掌握音乐的成就感, 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 不断提高自身音乐素养。这种因材施教的素质教育的教学方法值得广泛认可与推广的, 我国大部分学校仍然沿用过去传统的灌输式教学, 严重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与创造能力, 学生难以成为课堂的主人, 无法亲身感受到音乐情感体验。

二、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的特点

1、注重综合多样性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是一个综合性的教学模式, 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教学内容的设计是遵循多样化、丰富多彩的原则, 不仅仅包含旋律和节奏, 还包含说白、舞蹈与戏剧等表演。例如教师经常把民族音乐、西洋音乐与戏剧等不同风格的音乐进行展示, 学生从中体会其中的区别。此外, 奥尔夫教学注重团队教学, 在课程中, 会对学生进行分组,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加强学生之间的信息共享, 共同进步。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奥尔夫在音乐教学中, 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各个环节, 要求学生真正动起来, 不仅要做到动脑, 还要动手动脚, 才能从自我体验中感受音乐。因此, 在课堂中, 不会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 而应该设计课程环节, 要求学生自行实践,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体验式学习不仅使学生加深对音乐知识点的认识, 还容易开发自己潜在的创造力, 提高学习的效率, 提升学习的质量。学生通过亲身体验, 深刻理解音乐作品的蕴意, 更容易引发情感上的共鸣。

3、培养即兴创造能力

音乐元素的多元化, 音乐已不仅限于某一种风格组成, 学生经过自身生活经验的积累, 对音乐有自己看法与见解。如果课堂上能给予学生宽松自由的活动平台, 去掉条条框框, 挣脱对学生的束缚力, 学生能开发自身的创造性与自主性, 进行即兴表演, 演奏出属于自己的音乐。这样的即兴创作, 更能凸显学生的本能, 富有一种浑然天成的美感。例如, 教师在课堂上, 让学生参与歌剧演出, 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就会取得寓教于乐的教学效果, 也能锻炼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高职音乐教学的启示

1、更新传统教育观念

相对而言, 我国的音乐教学理念较为保守, 一般都是以教师讲授、学生倾听的教学模式, 严重忽视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开发与培养, 甚至一些学生不敢开口唱, 内心的音乐情感难以表露出来。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正是一个反传统的教学模式, 认为表达思想与情绪是人的本能。要引导学生通过歌唱与跳舞等方式流露出对音乐的诠释与看法, 以跳跃的旋律与音符汇出内心世界。因此, 需要更新传统的教学理念, 主张开放式、主动式的教学模式, 挖掘学生的创造性与自主能力。

2、侧重音乐实践教学

音乐教育应该是让学生有机会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 为此, 需要通过音乐实践教学, 使学生能亲身体验到音乐的魅力。要摆脱琴凳琴弦的束缚, 不再仅是被动式的倾听, 与枯燥无味地反复性技巧训练。要建立宽松愉悦的氛围, 不再是被动地学习固化的条条框框, 而应该有广泛的自创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自主创作, 沟通交流, 共同合作与摩擦, 相互协作, 在思想的碰撞中与情感沟通中, 得出更系统全面的音乐见解。因此, 需要建立宽松愉悦的课堂气氛, 设计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环节,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进行音乐实践, 得出更深刻的音乐体会。

3、强调音乐多元化

在全球化的今天, 不仅经济贸易往来频繁, 文化交流也得到不断发展。全球各类音乐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密切, 多元化的音乐不会产生冲突, 只有把多元化音乐协调发展, 编织为一体, 才能形成更优美的音乐作品。过去的教育片面较为片面, 可能会为了迎合学生的喜好, 大多数音乐鉴赏课改为流行音乐播放课, 忽视了民族音乐与西洋音乐的存在, 局限了学生的音乐思维。因此, 需要强调音乐多元化, 拓宽学生对音乐文化的视野, 提高学生对多元化音乐的认识, 健全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艺术理念。为了提高学生对民族音乐的兴趣, 可以通过结合乐器教学, 利用民族乐器引入民族歌谣, 会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提高音乐教学的效果。

四、结语

整体而言,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符合时代发展的要求, 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 能更好地启发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与创造性, 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奥尔夫强调人类情感流露的需求, 进行教学引导, 挖掘音乐创造力。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内容注重多元化, 设计即兴创作等课堂环节, 以达到课堂的目标。因此, 对高职音乐教学有了很大的启发, 能更新教学理念, 改变高职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侧重实践教学, 鼓励学生参与课堂环节, 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强调音乐的多元化, 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 健全和发展学生的音乐艺术修养。

参考文献

[1]刘焱.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高职音乐教学的启示[J].文艺生活旬刊, 2015 (3) :248-248.

[2]刘建新.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对高职音乐教学的启示[J].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5 (8) :79-79.

[3]曾征.浅析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艺术类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中的适应性和切入点[J].大众文艺, 2015 (17) .

8.浅谈奥尔夫音乐教学法 篇八

一、奥尔夫及其教学法简介

卡尔·奥尔夫(1895—1982),当代世界著名的德国作曲家、音乐教育家。 1895年7月出生在慕尼黑一个有艺术素养的军人世家,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对音乐和戏剧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为他成为一个伟大的音乐剧大师奠定了基础。他为了使学生们亲自参与奏乐,并通过即兴演奏设计自己的音乐,制造出了一套可以合奏用的以打击方式为主的小乐队编制乐器。这套已被人们统称为奥尔夫乐器的教具已成为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的重要标志之一。他将音乐作曲与音乐教育二者融于一身,形成独具特色的音乐教育理念——奥尔夫教育体系,并成为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教育体系之一。

在深入研究世界各国的音乐教学法、取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奥尔夫形成了自己独到的教育思想观念和教育体系。其教育体系包括它的音乐教育思想理论、元素性音乐教育观点、音乐教学育人目的等。其方法包括二方面:

(一)节奏为先导

节奏本身能独立地表现一定的音乐意义,又是音乐、舞蹈和语言共同的基因,从节奏入手,可以通向三者中的任何一方,也可以把三者贯通起来,溶为一体。节奏活动与孩子们的生理、心理节律有着直接的联系,它比较单纯,直感强,可以不借助于任何器具,仅用 “肢体活动”来表现,易于着手,易于被感受和领会,使孩子们参与音乐活动的技术难度降至最低的限度。节奏为先导,具体在每节音乐课,常以节奏开始,或与该课主要内容相一致的节奏内容,作为其后教学的前引。

(二)游戏为载体

按照奥尔夫元素性音乐教育的观点,音乐教育首先是“育人”,要求在音乐教学中着重培养学生的素质,教材的内容不仅是易被孩子们所接受的,并且最好带游戏性,不能用成人性的尺度去要求和衡量。把教材内容载入游戏之中进行教学,使学生在游戏中边玩边学,大大提高了学生在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增强了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自信。

二、奥尔夫的音乐教学原理

(一)综合性

奥尔夫音乐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整体。在奥尔夫的音乐课堂中,孩子们有机会进入丰富的艺术世界,音乐不再仅仅是旋律和节奏,而是与儿歌说白、律动、舞蹈、戏剧表演甚至是绘画、雕塑等视觉艺术相联系。并且,奥尔夫音乐活动中还培养了一种“团队”的意识,它需要孩子们互相配合协作,体验音乐的同时,训练了他们合作、服从的意识。

(二)即兴创造性

即兴性是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最核心、最吸引人的构成部分。在奥尔夫的课堂里,每个人都不是静坐着的,孩子们的思维和肢体都在积极地运转着。即兴创造的根本目的就是去让孩子全身心地去表现自己,表现音乐,想象一下,有着这样的创造体验的孩子对他的一生有着多么深刻的意义。

(三)参与性

奥尔夫不同于传统音乐教育的很明显的一点是参与性。在它的课堂里,没有旁观者,人人都在老师的带动下通过说、唱、动、奏……来体验音乐,而不是老师的说教、传授和示范。奥尔夫说过:尝试和做在这里意味着一切,因为所有语言文字的解释,只有经过自己的体验,才能真正理解。

三、奥尔夫音乐的优势

奥尔夫音乐教育的可贵之处在于:音乐教育能够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来感受、表现音乐的丰富性;让孩子们摆脱了琴凳琴弦的束缚,也不再只是被动地聆听,没有枯燥乏味的技巧训练,即可让孩子进入表现音乐的阶段;孩子不再是一直被动地学习固化的东西,而有了自己广泛的即兴创作的空间;把孩子从单纯的个体化的练声、练琴带入了合作的天地,让他们早早地开始学习如何协作;在置身于“玩”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的内涵,去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在情感上的沟通与联系,在“玩”中增强合作意识和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的“条条框框”,而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它赋予音乐教育以全新的反传统的观念和方法,它的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它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的发展、前进。因此,探讨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系统研究奥尔夫音乐教育法,借鉴其精华,促进我们音乐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深化素质教育,是很有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卡尔·奥尔夫.为儿童的音乐.奥尔夫精选[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00.

[2]沃尔纳.音乐教学[M].奥尔夫采访录,1959.

上一篇:义务教育禁令学习体会下一篇:中队委员会分工及职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