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假如没有灰尘课件(精选6篇)
1.12假如没有灰尘课件 篇一
二、朗读与理解
师:朗读全文并思考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用直线画出特点,用曲线画出作用。
(学生活动。)
师:默读第一段,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
(生1读画出的句子: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中间。)
师:如果拿极小的灰尘和排球比,就如同拿排球和地球比。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这个特点?
生1:细小。
生2:极小。
生3:微小。
师:你怎么知道的?
生:百万分之一毫米,几百分之一毫米。
师:这些是什么?
生:数字。
师:用数字说明物体的性质和特点,这种方法就叫──列数字。
(板书:列数字。)
师:作者又介绍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
生:很大的东西。
师:为什么作者要称细小的灰尘为庞然大物?
生探讨。
师辅助: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
生:肉眼看到的。
师: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
生:和小的灰尘比。
生:和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那些灰尘比。
师辅助:大的.灰尘直径几百分之一毫米是小的灰尘直径一百万分之一毫米的多少倍?
生计算:一千倍。
师:一千比一,大的灰尘自然是庞然大物了。
师:这里用了什么方法?
生探讨,师辅助:作比较。
(板书:做比较)
师:还有其它特点吗?
(生2: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散射光线,如同无数个点光源。)
(师板书:散光。)
师:有什么作用?
生1: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日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生2:使阳光变柔和。
(师板书:柔和。)
师:怎么说明灰尘这一作用的?
生:如果光太强,人就睁不开眼。
师:如果是什么意思?
生:假如。
师:假设一种情况,这种方法就叫假设。
(师板书:假设。)
师:灰尘能散射那些颜色的光?
生:不加选择的散射七色光。
(师板书:白光)
师:用了什么什么方法说明这一特性的?
生探讨。
师辅助:遥远的天空随着高度降低而逐渐由蓝变白中有一对反义词,请找出来。
生:高和低。
师:这是作者在作
生:作比较。
(师板书:作比较。)
师:灰尘除了微小散光还有其它作用吗?
生: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
(师板书:吸湿。)
师:吸湿有什么作用?
生1:凝结成小水滴,地上不会湿漉漉的。
生2:最终形成云雾,雨雪调节气候,保护生物。
生3:形成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的美景。
(师板书:干燥
保护生物
气象是万千。)
师:说明干燥作用时,用了那个词?
生:假如。
师:这是什么方法?
生:假设。
(师板书:假设。)
师:还有哪里也是假设?
生探究:更严重的是──生物的生存。
师:这是真的吗?
生:是假设的。
(师板书:假设。)
师:灰尘吸湿形成小水滴,还能形成什么景观?
生齐读课文倒数第二句。
(师板书:气象万千。)
师:全文只有一个叹号,作者为甚用叹号?
生:感情强烈。
师:读读这唯一一句有叹号的话。
生齐读最后一句。
师:同学们,作者用叹号要表达什么?很讨厌灰尘吗?
生:赞美灰尘。
师:读第一段。
生读第一段。
师:灰尘古来让人讨厌,为什么作者要赞美它?
生:它有它的作用。
师:是啊!小小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看来世界上的存在都是有两面性的啊!
三、拓展
师:谁来用简短的一段话概括灰尘的特点、作用?用假如的形式。
生尝试概括文章大意。
师:虽然灰尘有碍环境,危害人类健康,但是人类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没有灰尘散射强烈的阳光,人无法睁开眼睛,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蓝色;假如没有灰尘凝结小水滴,就没有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美景。)
师:换个方式说。用正因为的句式。
生尝试叙述。
师:虽然灰尘污染环境,危害人的健康,让人讨厌,可是正因为有了灰尘散射强烈日光,人才能睁开眼睛,天空才五颜六色;正因为有了灰尘吸湿,万物才不会湿漉漉的,才形成云雾雨雪,生物正常生长;正因为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自然景色。看来让人讨厌的灰尘是不可少的,世界上的物质都有它存在的理由和价值啊!
师:在摘录本上摘抄描写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句子。
学生活动。
2.12假如没有灰尘课件 篇二
1援练习默读, 快速搜集文中的“假设”结果, 读好“假设”语句。
2援对比阅读, 明白“事实+假设”的说明方式。
3援写法迁移, 领会作者意图, 感受灰尘的存在价值。
【课堂实录】
一、练习默读, 感知“假设”的结果
师:同学们, 今天这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说明文。读课题——— (生齐读)
师:猜猜, 文中可能会说明些什么?
生:课文可能会说明如果没有灰尘, 我们的世界会是另外一种样子。
生:也可能会说没有灰尘的好处。
师:嗯, 都有可能。想读课文了吧?先明确一下学习要求, 谁来读一读? (出示, 生读。)
默读全文, 搜集“假设”结果。
1. 默读课文两分钟, 快速搜集文中的假设———“假如没有灰尘”的结果。 (用“”标出)
2. 组内交流各自快速搜集的方法与成果。
3. 全班汇报组内学习的收获。
(师发课文纸, 生自主学习, 师巡视。)
【点评:现代社会信息量大, 知识层出不穷, 要求社会成员具备快速、高效的阅读能力, 学会搜集、处理、运用、传递信息。为此, 《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三学段阅读教学目标中明确要求:“默读有一定速度, 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 扩大知识面, 根据需要搜集信息。”在教学中, 姜老师现场发放教材, 目的就是要学生在没有事先接触教材的情况下通过有效速读搜集信息, 并明确规定默读时间。如此训练, 可以使学生在获取相关知识、发展思维的同时, 提高阅读速度, 提高捕捉信息的能力。】
师: (两分钟后) 默读的速度是需要我们平时锻炼的。刚才有些同学没有完成任务, 没关系, 现在小组讨论, 听听组内同学是怎样搜集的。
(小组交流, 师巡视。)
师:谁先汇报刚才学习的收获?
生:我是先读再画再读的。就是快速地浏览一遍, 然后画出来, 再去细读。我找到了……
生:我想补充。她有一句话没找到:“假如空中没有灰尘, 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我是这样找的, 这些话最前面两个字都是“假如”。
师:借你的书给大家学一学好吗? (投影学生的画线语句)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作者出现假设结果的时候既有规律, 又有——— (生:变化) 。还有没有补充了?
生:我是紧扣这个题目, 专门寻找没有灰尘的坏处。
师:很好!
生:第6自然段中“更严重的是……生物就不能生存”也是“假如没有灰尘”的结果。
师:你举手想说什么?
生:刚才那位同学读错了。文中“干涸”应该读“干涸 (h佴) ”, 不是“干涸 (g俅) ”。
生:还有一处, 是读“朝 (zh佟o) 晖”, 不是读“朝 (ch佗o) 晖”。
师:为什么?
生:“朝”是一个多音字, 一个读“ch佗o”, 一个读“zh佟o”。“朝 (ch佗o) ”可以组词“朝廷”, “朝 (zh佟o) ”可以组词“朝霞”。
师:“朝霞”就是指———
生:早晨的霞光。
师:好, 请你带着同学们读一读这两个词。
(生领读)
师:咱班同学就是有智慧, 搜集的方法这么多。
【点评:在学生快速搜集文中假设没有灰尘的结果之后, 姜老师要求学生交流各自搜集的方法与成果, 把阅读策略的掌握与知识的获得、结果的呈现有机结合, 并提到同等重要的位置。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策略, 掌握方法, 学会学习。】
师:现在我们已经搜集出“假设”的结果了, 还得读好它。注意, 朗读的感觉很重要。同桌琢磨琢磨, 怎么读出假设的感觉。
(生练习朗读)
师:请三位同学朗读。注意, 三位同学都分别读第一句话, 其他同学好好品一下。朗读水平越高的人欣赏水平越高。
(三位学生分别读第一句, 生评价。略。)
师:好, 我们读了很多了, 大家的感觉也很到位。大家有没有注意到, 这么多“假如”其实都在回答文中同一个问题, 是什么?
生:是第2自然段中的“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 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师:跟她一样的请举手。 (生绝大多数举手)
师:好, 请你来问, 我再请三位同学分别回答。我们判断他们朗读的标准就是有没有读出假设的感觉。
(生分别问答式地对读)
师:同学们就这样一问一答, 一问——— (生:一答) , 有没有感觉到这个问句很特别?
生:一般一个问句只有一个答案, 而这里却有好几个答案。
生:我从省略号看出说不定还有许多答案。
师:不是“说不定”, 是“一定”。作者就是自己在问, 还自己在作答。这个问句有个名字———
生:叫设问句。
师:好, 一起来读好这个设问句。
(生齐读)
师:作者就是这样在自问自答中架构了全文。我们继续品品这些假设, 这些假设难道仅仅是在回答这个问题, 它还在同时说明着文中的一句话———
生:“假如空中没有灰尘, 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师:是这句话吗?
生:我觉得不是, 应该是“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师:在课文的第几自然段?
生:第1自然段。
师:好, 我们一起来读好这句话。
(生齐读)
师:句子是找到了, 姜老师想把这句话搬上屏幕, 怎么搬呢?放哪儿好呢?
生:我觉得应该放在这些假设句的最后一段, 这样可以总结一下。
师:哦!最后是总结, 那前面就是——— (生:分。) 好的, 还可以怎么放呢?
生:可以放在最前面, 变成总分。
师:也行。老师在一个班上课, 孩子们想到了第三种摆法。 (出示投影)
盂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于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
假如空中没有灰尘, 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为严重的是, 天空不可能有云雾, 也不可能形成雨、雪来调节气候, 从地面上蒸发到上空的水也就不可能再回到地面上来。假如地球上的水越来越少, 最后完全干涸, 生物就不能生存……假如空中没有灰尘, 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淤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生: (说第盂种) 还可以做这段话的题目。
师:来, 一起读好这个标题——— (生齐读: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师:读好那个总起句——— (生齐读)
师:读好最后的总结——— (生齐读)
【点评:每一篇说明文都有着独特的说明方法与特点。《假如没有灰尘》一文以“假设式的表达”最为特别, 通过假设, 把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表述得不仅清楚明白, 而且生动形象。针对文本的这一特点, 姜老师引导学生通过朗读和对比品析、揣摩, 在不断的朗读中, 学生渐渐感觉到假设的不可思议的程度越来越深, 灰尘与人类的生息关联越来越大, “假如……将……”的句式也渐渐从句段中凸显出来。在得“意”的过程中, 学生深入得“言”, 逐渐明白了全文的架构与说明的顺序, 明白了设问、总分的行文方式的妙处。】
二、练习品读, 揣摩“假设”的写法
师:作者用了这么多假设, 其实把自己内心想说的话说得够明白了。但是, 文中的第4到第6自然段, 除了写了这么多假设 (板书:假设) , 还写了一些句子。我们以第4自然段为例, 读一读, 看看还写了些什么。
(屏幕出示学习提示, 生自读学习。)
学习提示:自主读读第4自然段, 品品:除了“假设”部分, 还写了什么?
生:还写了灰尘的作用。
师:先读文中语句再说收获。
生: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 强度大大削 (xi佟o) 弱, 因而变得柔和。
师:有没有注意到有个字读错了? (生没反应) 一定要注意听别人的朗读。
师:孩子, 你再读一遍。
(生再读, 其他学生依然没有反应。)
师:看来, 大家真不知道。这个词不读“削 (xi佟o) 弱”, 应该读“削 (xu佶) 弱”。 (请生重读)
师:还有吗?
生:灰尘在吸收太阳部分光线的同时向四周反射光线。不仅写了假设, 还对这种现象进行了解释。
师:听出来了, 如果说这段话的最后是对没有灰尘进行假设的话, 前面刚才你们说的就是对灰尘实实在在的描写。 (板书:事实)
师:这段话是先写——— (生:事实) , 再写——— (生:假设) 。
师:既然前面把灰尘的事实写得这么清楚, 干吗还要在后面加上假设?组内讨论讨论。
(小组讨论交流)
生:我觉得这样写能突出灰尘的重要性, 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
师:你们组认为呢?
生:我觉得是这样的, 先解释再假设, 形成鲜明的对比, 突出有灰尘的好处。
师:还有想法吗?
生:“假设”是在“事实”基础上的进一步强调, 让人印象更加深刻。
师:谁来对比着读一读? (指一生) 你读事实部分, 要读得清清楚楚。谁来读假设? (指另一生) 请你读。
(生对比读)
【点评:为了让学生明白文本特有的“假设”式描写的效果, 在学生以为文本已经读懂读透的时候, 姜老师抛出问题“既然前面把灰尘的事实写得这么清楚, 干吗还要在后面加上假设”, 引导学生进一步品读揣摩。从学生的回答来看, 他们对“事实+假设”这种说明方式的领悟非常到位, 学生不仅收获了作者这样表达所要实现的“意”, 也收获了“假设式”表达的“言”, 更收获了作者“事实+假设”表达的“法”。】
师:很好。第4自然段我们学会了, 第5、6两个自然段就好学了。就学着刚才这两位同学的样子, 一个人读“事实”部分, 一个人读“假设”部分。
(同桌练读, 师巡视。)
师:课文学到这儿, 我们对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已经有了很多了解。用这种方式来说你刚才的收获。 (出示)
尝试练说:“假如没有灰尘, ______。”
(生练说后交流)
生: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大自然将多么单调啊!
师:他读了一下文中的假设, 也行。
生:假如没有灰尘, 强烈的阳光将使我们看不清书本;假如没有灰尘, 我们就不可以看到雨、雪、云、雾这样气象万千的景色。
师:你叫什么名字?
生:陈果。
师:陈果真有“成果”!能用自己的话说, 很好!
生:我也能用自己的语言来说。假如没有灰尘, 世界就没有一年四季, 就没有雨、雪这样神奇的自然现象, 也没有我们美丽的家园, 也不会有多姿多彩的世界。 (生发言时, 不断修改着自己的语言。)
师:他真会用词语, 而且不断地在改, 非常了不起!
师:同学们说了这么多, 我估计你们是无法说完的, 因为那里本来就有个标点———
生: (齐) 省略号。
【点评:课堂应成为学生言语的“实践场”。在学生充分阅读第4耀6自然段后, 姜老师让学生尝试练说, 意在让学生通过言语组织实现对灰尘作用的进一步理解, 并且在练说中实现对文本内容的整体把握。】
三、练习仿写, 领悟“假设”的意图
师:孩子们, 灰尘真这么好? (停顿片刻) 看看作者在文中怎么写的。
生:我找到的句子是“灰尘是人人讨厌的东西, 它有碍环境卫生, 危害人类健康。因此, 古往今来, 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 勿使染尘埃’”。
师:对, 一起读。 (生齐读)
师:灰尘真讨厌, 是吧?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也曾写过灰尘的危害。
(出示, 生自读。)
“它们 (灰尘) 不但把新鲜空气弄脏, 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墙壁、家具、衣服以及皮肤。”
“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 它们会使鼻孔不通、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流行性感冒、肺炎等传染病。”
———高士其《灰尘的旅行》
师:有没有注意到, 课文作者和高士其爷爷两个作家同时在写灰尘的危害, 但是老师总感觉高爷爷写得不够充分。因为他只写了灰尘危害的——— (生:事实) , 没有对灰尘进行——— (生:假设) 。我们试着用假设的方式来写写。书写要工整, 写好后要注意修改。 (出示)
尝试练写:
用“事实+假设”的说明方式, 选择高士其《灰尘的旅行》片段中的一个内容, 试着仿写。 (注意书写工整, 养成修改习惯。)
师: (边巡视边提示) 字能不能写工整, 首先看你坐的姿势。写好一定要修改, 修改的过程往往是你作文水平进步最快的时候。
师:好的, 我想看看同学们是怎样仿写的。
生:灰尘不但会把新鲜的空气弄脏, 还会弄脏我们的汽车、房屋、家具、衣服以及皮肤。假如我们的家园变得干净整洁, 再也不需要花费时间来打扫卫生。
师:嗯, 来, 听听同学们的帮助。
生:我觉得这样写比较啰嗦。可以这样改:假如没有灰尘, 我们的世界将会一尘不染。
生:我觉得还可以补充一些:假如没有灰尘, 我们的生活将会更加整洁。
师:怎么想到这么说?
生:这样的语言很精练。
师:精练的话别人一下子就听懂了。谁再来展示? (一生主动展示)
生:灰尘是呼吸道的破坏者, 它会使鼻孔不通, 气管发炎、肺部受损而引起伤风、感冒、肺炎等传染病。假如没有灰尘, 世界上的传染病将会少之又少, 甚至没有。
生:我觉得可以改得更精练些:假如没有灰尘, 我们的健康将会有十足的保障。
师:十足?能不能再换个词?
生:将有绝对的保障。
生:就有了足够的保障。
【点评:又是一处“言语实践场”。让学生尝试学着用本文“事实+假设”的方式, 结合“灰尘危害”改写文字。这一教学举措非常精妙, 不仅点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兴奋点———作家的文字也可以换一种写法, 调动了学生练习热情, 而且读写衔接自然无痕, 由读到写, 顺利迁移。】
师:咱班同学就是聪明, 一学就会。但问题又来了。作家这么善于用假设的方式写, 为什么在本文的开头没有加上假设呢?站在全文的角度, 组内讨论一下。
(小组讨论后汇报)
生:我们认为作者是将第1自然段略写, 一开始就写那些假设的话就很啰嗦了。
生:因为这篇文章的题目中已经有假设了, 第1自然段又假设的话就重复了。
生:我觉得第1自然段是用来开门见山的, 所以不需要假设。
生:我们觉得灰尘的害处人人都知道, 不需要假设强调。
生:作者想说的是灰尘的‘功劳’, 不需要强调危害。
师:同学们讨论得非常深入, 咱们班的同学就是了不起。
【点评:姜老师没有满足学生已很出色的言语实践, 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向“意”的高度进发———领悟作者意图。在小组讨论与全班交流中, 学生也许会恍然大悟:说明方法的运用也是由作者意图决定的。相信这时学生对说明方法的理解已不单单是方法本身了, “言”与“意”在更高的层面上达到了交融共生。】
3.12假如没有灰尘课件 篇三
12* 假如没有灰尘
我会选 画去:fǒ cōng ǎi yūn xiāo jiě 我判断 1.√ 2.√ 3.×
我会读
(一)1.依靠 饱满 2.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3.灰尘大多具有吸湿性能,没有灰尘,万物湿漉漉,雨雪难成,气候变异,生物生存无法得到保障,许多自然景色也无法形成。4.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4.《假如没有灰尘》教案 篇四
1、认识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准确及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
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前准备
收集资料了解灰尘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你喜欢灰尘吗?为什么?看到“灰尘”一词,老师想起一句诗:“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读一读,谈一谈你对这句诗的理解。
2、是啊!这就是灰尘,它散落在窗台桌面,污染环境;漂浮在空中,如影相传、传染疾病,所以人人都讨厌它。假如没有灰尘,这世界将会是什么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板书:假如没有灰尘)
二、默读课文,印证设想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是不是一样?有哪些异同点?
2、学生交流。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想一想灰尘有什么特点和作用,并用“------”画出写灰尘的特点的句子,用“——— ”画出写灰尘作用的句子。
2、同组同学互相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灰尘的特点 。(小)你从课文哪些地方感受到灰尘的小?
出示:“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百万分之一毫米到几百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读句子,从中你感受到什么?(灰尘的细小、极小、微小) 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的“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庞然大物”是什么意思?作者说哪些灰尘是“庞然大物”?拿看得到的灰尘和谁比?大的灰尘直径是小的灰尘直径的多少倍?这里作者用了什么写作方法?(列数字、作比较)
灰尘如此微小,让我们感到惊讶。让我们带着惊讶的情感读读这段话。 这段话介绍了灰尘的大小。作者运用列数字、作比较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更具体,真实地突出了事物的特点,增强可信度。
(2)灰尘的作用
灰尘虽然令人讨厌,但人类却离不开它。灰尘能——;灰尘能——;灰尘能——。
灰尘的作用真不小!下面请同学们从第4—6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细细品读,用“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所以————”这个句式来说说灰尘的作用,并想想课文是怎么说明灰尘这一作用的。
4、通过学习,我们对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有了了解。假如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出示句式: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
(1)填写课文内容。
(2)读一读,说一说,你从这几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师小结:是的,假如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只有单调的蔚蓝色;假如没有灰尘凝结成小水滴,就没有云雾、雨、雪来调节气候,就会影响生物的生存。有了灰尘,才有气象万千的美景。课文学到这里,你对灰尘有什么新的认识,想说点什么?
5、灰尘的作用真神奇,难怪作者在文章的结尾用了一个感叹号。作者为什么要用感叹号?是讨厌灰尘吗?带着赞美的语气齐读最后一句。
6、那么,作者开头是怎么写的?请同学们再读第1自然段进行比较。
7、是啊!小小的灰尘,有危害人们的一面,也有造福万物的一面。这叫什么?(事物的两面性)看来世界上的万物都存在两面性,被我们深恶痛绝的灰尘也有它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1、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悟出来什么道理?
2、从人们在生活中对待灰尘的的看法,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3、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请举例说明。 如电视、网络、蛇毒
4、读了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五、作业超市,选择练笔
1、让学生继续以《假如没有灰尘》为题写下去,可以写生活中没有灰尘的益处,要求有科学或生活实践的依据。
2、运用说明方法 仿写一种事物。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略读课文的上法与精读课文有着明显的不同,要上的恰到好处不容易。目前,略读课文的处理存在两种倾向,一种是关上门,读读就得,上得过略;一种是敞开门,面面俱到,讲得过细。说实话这个分寸还真难把握。根据课程标准对略读课文的要求,我仔细地研究了教材,教学设计特点如下:
1、紧紧围绕课文导读提出的学习目标,说说灰尘有哪些特点和作用,在和同学讨论一下,作者是怎样说明这些特点的。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学习过程中,小组可以讨论、交流,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2、结合学生的汇报,弄懂灰尘的特点及作用,仔细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
5.假如没有灰尘作文 篇五
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在大气中的气体容易散射紫、蓝、青三色光,天空则呈蔚蓝色状。之所以我们看到的天空是由蓝逐渐变白,是因为空中灰尘含量较高。假如天空中没有灰尘,天空将永远是单调的蔚蓝色。空气中的水蒸气要依附着灰尘才能形成稳定的水滴,从空中落下来。湿漉漉的地面,水分全被灰尘吸收了,地面才会比较干燥。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大地将永远是湿漉漉的。由于小水滴的折射,才会有大自然中气象万千的景色。
湿漉漉的地面,会影响到生物的生存。人们在潮湿的地面呆久了,会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会有生命危险,多么可怕!
6.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 篇六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1
《假如没有灰尘》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有些问题提出了却没能做答,全班交流时,学生读的还不够,说的还不透。究其原因,我想我忽略了这几点:
1、放手让学生去“读”: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正因为我没让学生读透,因此后边的交流就不可能透彻。
2、放手让学生去“问”: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消除学生头脑中的疑问,还要让学生头脑中产生更多疑问。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多问。
3、放手让学生去“讲”: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强调个体的自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略读课文的教学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为重要,教师应更多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2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就会失去一座巨大的“化肥厂”。据统计,每年地球上会出现闪电31亿多次,平均每秒钟100次。每次放电,其电能高达2700千瓦小时,连世界上最大的电力装置,都不能和它相比。它在空中闪过时,空气分子被加热到二至三万度以上,致使空气中的氮和氧化合,变成二氧化氮,遇到雨水溶解成硝酸,稀薄的硝酸在土壤里形成多种硝酸盐,供植物直接吸收利用。一次大的雷雨闪电总过程,可以制造相当于四五万吨化肥。
假如没有闪电,人类将失去一位勤奋的“清洁工”。雷雨交加,发生闪电时,空气中的氧气变成了臭氧,稀薄的臭氧不仅没有炭木,而且它的氧化能力很强,能够漂白和杀菌。空气中弥漫着稀薄的臭氧,使空气更加清新宜人。
假如没有闪电,植物就失去一位“保健医生”。据前苏联格鲁吉亚的物理学家和生物学家的研究,大气中的闪电现象,能促进植物的生长活性,这是由于有一部分电磁能变成机械能,引起细胞的振动,恰似给植物保健按摩,使得植物茁壮成长,增产丰收。
假如没有灰尘,地球这个大千世界将是死气沉沉的。因为每滴雨的形成,都必须有一粒尘土参与,由它作为核心,水汽在它周围凝结,形成云、雾,再由云层形成雨点。要是没有灰尘,雨雪将不复出现,彩虹和雨一起消失,空气中充满着水汽,地球表层就成为一个潮湿的世界,人类将怎样生活呢?
假如没有灰尘,天空将失去鲜艳壮观的色彩。天空中没有灰尘,白天天空( )蓝蓝的,( )黑色,( )在中午,人们( )看见星星,就像夜晚一样。高悬在大气上空的灰尘,吸收和反射阳光中的蓝色部分,天空才呈现出蔚蓝色。当太阳升起和降落时,由于阳光穿过较低层空间,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密度都较大,而且还伴有水汽,它们吸收和反射阳光中的黄色和红色部分,因此,那时所看见的太阳富有鲜艳壮观的色彩。当太阳降到地平线以下时,阳光从地平线射向空中,由于此处灰尘水汽密度大,天空中会出现彩云。
请你在第五段的空白处加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3
去年的这个时候,听李上岳老师执教了这一课。当时就感觉,说明文也能上得如此生动有趣,而不失扎实有效,真有大师风范。今天,我用了他的教案和课件给我们班级学生也上了一课,自我感觉学生也是学得饶有兴趣,一节课很快就过去了。
轻松一:
在读课题时抓住了一个点“假如”,通过点拨学生的朗读,既让学生领会了“假如”的意思,又能够把体会到的用声音表达出来。然后,话题转到“灰尘”。对于“灰尘”学生都太熟悉,也太有话可说了,老师都能把学生对“灰尘”的想法写在黑板上,“灰尘”可以算得上是犯下了“滔天大罪”。但是,老师还是不放过“灰尘”,继续“添油加醋”,又出示有关“灰尘”的三大“罪状”,学生听了之后,加深了对“灰尘”的厌恶,为理解“时时勤拂试,勿使染尘埃”这句话铺下了伏笔。
轻松二:
利用心理战术,在学生极度厌恶“灰尘”之后,直接进入课文寻找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将面临怎样的情形的句子。
通过四个“假如”,学生读了不禁不寒而栗,原来没有了“灰尘”会更加令人恐惧,从而了解“灰尘”是多么重要。这可与前一个环节有180度的大转弯呀!
课文学到这里,学生又开始为“灰尘”的命运担忧了……
轻松三:
课文学习进入第三个环节“掌握灰尘的特点和作用”,通过一个个对比,,板书六个“不再”,体会说明方法的好处。
掌握 说明方法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可是学生却能如此轻松地领会并认识到这样运用的妙处,更是独具匠心所在。
能够用这样的设计去让学生学习课文,不仅是学生的收获,也是我的收获。如果每一堂课都有这样好的设计提供给我们,那我们岂不是可以省掉很多力气?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4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自学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为此,在导入课题时,先板书灰尘二字,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是怎样?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检查字词,重点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一谚语,让体会到原来灰尘在人们心中的危害是那么的大。再接着,让学生默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2自然段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
最后,还引导学生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这让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事物。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5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一)放手让学生去“读”:
语文教学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要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正因为我没让学生读透,因此后边的交流就不可能透彻。
(二)放手让学生去“问”:
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要消除学生头脑中的疑问,还要让学生头脑中产生更多疑问。因此,课堂上教师应该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让学生多问。
(三)放手让学生去“讲”: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强调个体的自主感悟,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略读课文的教学学生主动表达自己认识、感想的交流更为重要,教师应更多为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见解的机会。
(四)放手让学生去“评”:
在教学中,让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中的评点、争论,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能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他们分辨真假、对错的能力,能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体现。
(五)放手让学生去“练”:
《假如没有灰尘》这一组课文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说明文,课后练笔很有必要。我不妨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练笔──以第一人称写写灰尘。这样有助于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均得以提高,达到思维开放的开放。
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学会放手,教师走下“讲坛”,学生走上“学坛”。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6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在人们眼中,灰尘通常是污染环境、传播病菌、危害人类健康的罪魁祸首。然而,这篇课文却向我们介绍了灰尘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天空将变成白茫茫的一片;假如空中没有灰尘,地面上的万物都将是湿漉漉的,更为严重的是,地球上的水就会越来越少,最后完全干涸,生物就不能生存。此外,假如没有灰尘,大自然也将会变得非常单调。作者正是通过灰尘的作用,揭示出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全文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继续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二是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本课教学的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因此,古往今来,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
“古往今来”是指从古代到现在;“拂拭”是指掸掉或擦掉灰尘,“勿”是“不要”的意思,“尘埃”就是尘土。这句话的字面意思是:从古代到现在,人们总是经常擦拭灰尘,使(物品)不沾染尘土。
②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庞然大物”是指庞大的东西。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③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大大削弱,因而变得柔和。假如大气中没有灰尘,强烈的阳光将使人无法睁开眼睛。
“削弱”就是变弱。这段话先写阳光经过灰尘的反射,强度变弱,因而光线柔和、不刺人眼;接着又运用假设,说明没有经过灰尘反射的阳光非常强烈,使人睁不开眼睛。通过对比说明,突出了灰尘的的重要作用。
④有趣的是,灰尘还有个“怪脾气”,容易反射光波较短的紫、蓝、青三色光,而“喜欢”吸收光波较长的其他色光。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手法,通过“怪脾气”“喜欢”这两个词语,将灰尘赋予人的性格特征,把灰尘的特点写得非常生动传神。
(2)对词语的理解。
生息:生活;生存。
湿漉漉:形容物体潮湿的样子。
干涸:没有水了。
日晕: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现象。在太阳周围形成彩色光环,内红外紫。日晕常被看做天气变化的预兆。
二、教学目标
1.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然而、面临、颗粒、来源、分裂、飘浮、削弱、柔和、性能、依附、稳定、朝晖、单调、古往今来、庞然大物、气象万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4.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三、教学建议
1.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思路清晰,说明有序,浅显易懂,因而教学时应以学生自学为主,教师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导入课题时,可先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再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之后,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并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1自然段最后一句话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最后,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想一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使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2.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理清线索、理解内容之后,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可以让学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熟读精思、讨论交流。教师既要引导学生注意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表达得很清楚,或表达得很生动;还要启发学生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认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3.在学生充分理解、感悟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自我总结学习收获,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进行总结,如说一说通过学习知道了什么,懂得了什么道理,掌握了哪些表达方法等。
4.本课教学之后,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讨论一下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重面性,请学生运用掌握的说明方法仿写一个事物,从而实现读写的有效迁移。
5.课文中有些字的字音容易读错,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提醒。如,“较短”的“较”应读jiào,不读jiǎo,“干涸”的“涸”应读hé, 不读gù;“削弱”的“削”应读xuē,不读xiāo;“朝晖”的“朝”应读zhāo,不读cháo;“调”在“调节气候”中读tiáo,在“单调”中读diào。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7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颇有吸引力的科普短文,饶有趣味地向我们介绍了看似讨厌的“灰尘”原来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与此同时,还含而不露地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具有两面性,只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才能更加正确地认识,才能趋利避害。今天执教的这一课,把感受整理如下:
一、成功之处
首先:找准“切入点”,引起兴奋点。开课伊始,我抓住学生对灰尘生出的自然排斥切入本课:“那么,假如没有灰尘,会怎么样呢?”让学生在美好的设想中进入本课,了解灰尘鲜为人知的巨大作用,在两种不同认识的冲击中形成对“事物的两面性”的初步思考,对理解本课蕴含的哲理铺就了成功的一步。
其次:注重过程与学习方法的指导,重视学生能力培养。教师在教学中比较注重在多种教学形式下培养学生能力,学生在课堂的收获还是比较明显的。在课的前半截儿,我便根据本课课型略读课文的体例,给予学生较充分的自学时间,并借助表格从“灰尘的特点”及“灰尘的作用”两方面来带动学生思考,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培养了五年级学生的自学能力。此外,聂老师还十分关注学生的阅读及表达能力的培养。如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学生语感,增进积累;不断引导学生把话说完整,以“正因为世界上有了灰尘, 。”这一句式来巩固了学习成果,训练了学生的语言。
此外,本课较好地突破了重难点。教师运用句型对比和朗读等方法,让学生感知灰尘究竟有多小,领悟列数字等说明方法的妙用,并注意让学生通过举例或说话练习尝试运用说明方法来表达。
二、不足之处
1.在教学中,该放手时要放手。在充分自学后的交流环节中教师并没有真正放手,而是亦步亦趋地逐段分析讲解说明方法。致使整堂课冗长累赘,时间大大超出,后半节课的课型便似上讲读课了。
2.教学环节应再简化。
3.教学内容要简单。
三、改进措施
1.课语言浅显,知识性、趣味性强,完全可以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学自悟。加之这是本单元最后的一篇说明文,学生对于本单元课文中的说明方法以及起到的作用,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他们是应该能够从中找到常用的说明方法,并且分析出使用效果。
2.其实我完全可以把“说明方法及举例”也放在表格中,让学生在自学和小组交流中来完成,教师只需要在重点难点处加以启发诱导就可以了。这样将表格学习成果的呈现和重难点点拨相结合,不仅可以节省教学时间,更使教学环节显得紧凑简洁富有实效。
3.本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抓住课文的要点,正确认识灰尘的作用,了解基本的说明方法,并是试着加以运用”。教学时只需为突出此目标安排必要的内容即可。但本课教学内容太多,有“贪多求全”之嫌,应该再压缩一些。只有整体求略,部分求精,大胆取舍,才能真正略出精彩,真正享受崔峦先生提出的“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快乐和“扎扎实实为学生”的充实。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8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思路清晰,层次分明,说明有序,浅显易懂。作者运用了列数字、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清晰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在教学过程中,我积极响应学校提倡的“先学后教”的教学新模式,以学生自学为主,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为此,在导入课题时,先板书灰尘二字,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让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是怎样?接着让学生初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检查字词,重点理解:“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这一谚语,让体会到原来灰尘在人们心中的危害是那么的大。再接着,让学生默读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2自然段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最后,还引导学生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这让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让学生深刻地理解到: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我们应该正确地看待事物。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因此,在学生理清线索、理解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运用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熟读精思、讨论交流。并启发学生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认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在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我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学生举了好多例子,如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但洪水泛滥,会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废品一方面可以回收利用,节约资源,但如果利用不恰当又污染了环境等等。
学习了这篇课文,练笔也很有必要。为此,在布置作业的时候,我让学生以“假如没有……”为题,写一次小练笔,让学生深刻理解使用假如句子的应用并搜集有关灰尘好处的资料,让学生动手能力得到施展的同时了解到灰尘与我们人类的关系。
本课总体教学感觉还可以,作为一名新手能得到前辈们的表扬和指导,深受感激和安慰。仍存在许多不足之处,比如教案处理不够到位,深知领悟本文的说明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可是在教学过程中,方向把握有失偏颇。有些教学完全可以在学生预习之时完成的,却在课堂上重复,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等。这些都是在今后教学上应该多加注意和改进的。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9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略读课文,也是一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的说明文。全文共6个自然段,层次分明,调理清晰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进行适当的点拨引导。具体表现在:
一、在活动中,激发学生搜索整理资料的能力。学生代表采访同学:从你的预习作业中,你知道灰尘是怎样的吗?灰尘是怎样耀武扬威的?你对灰尘的态度怎样?古往今来,人们对待灰尘的态度怎样,书上是用哪句话来表述的?从而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获得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活力。
二、围绕第二自然段“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的问题通读全文,在文中找出答案,并在答案中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及说明文知识的渗透。从灰尘对人类的危害及灰尘的作用中学生明白了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如首先从4—6自然段找出共同点,在品读课文中体会到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接着让学生查找这些文段中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方式。最后通过灰尘的危害和作用明理。
三、加强了说明方法的判断运用及答题技巧的训练。PPT出示习题一:你能说出这些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吗?习题二:比较下列句子,说说哪个表达效果更好,并说明理由。习题三,体味用词的准确性。还特意通过“假如没有灰尘”和“有了灰尘,”交替出现填空强化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加强了审题能力的训练。
四、挖掘文本,读写结合。试写假如没有……(如假如没有电,假如没有公共汽车……)学生结合生活实际,写出事物的两面性。
教学过程其实也是一个不断学习的过程,所谓教学相长,在以后的略读课文教学中我可以试着放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10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教师的“讲坛”变成学生的“学坛”。
我选择的是《假如没有灰尘》这篇略读课文。《假如没有灰尘》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我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我口述了两个由于灰尘而引发的疾病事件,由此让学生初步了解灰尘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危害,进而导出“尘”,用说文解字方式解读“尘”字,概括出它的特点,即小,紧接着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灰尘大小的语句,并更中肯地概括其特点,即细小、微小;接着进入学文阶段,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即“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想法,跟着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语句把握灰尘的特点、作用及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同时借助自然风光图片(灰尘的杰作)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并相机板书,在小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后师口述灰尘在军事方面的作用,以此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通过文章最后一句及第一段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灰尘的赞美及概括灰尘的两面性,以此再进行拓展,列举生活中存在两面性的事物,从而得出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的结论。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自认为教学思路很清晰,能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能较好地补充文本的空白,使学生拓宽其知识面,跟学生很好地进行互动,跟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知识。特别是我平时常能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虽然本节课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达不到很好的要求,出现不够精确的情况,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再加大力度进行训练。同时今后的课堂要更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11
推荐灰尘,这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东西,但是,要让我们真正认识它,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说明文《灰尘》从科学的角度介绍了灰尘的产生、形状以及作用。尤其是介绍灰尘的作用,看似没有用处,给我们带来危害的灰尘,却又有那么多奇妙的用途,原来,我们的生活又是离不开灰尘。其实,就是在这样科学的态度,客观的叙事中,又蕴涵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总是有两面性的。教学这篇课文,感觉上得很吃力,学生学的也很吃力,我想,大约是课文的难度决定的吧!
反思课文难在何处?我觉得:
一是文中有许多科学的专业名词,学生很难理解,因为那需要物理知识作为铺垫。
二是课文在介绍灰尘的作用的时候,是层层推进地介绍,一个结论,既是前面原因的推断结果,又是后一个结论引起的原因,学生阅读起来比较困难。
本课是选学课文,课前让孩子们联系《词语手册》和其他工具书去预习,理解重点字词,找出文中自己印象特别深的语句,并联系生活中的事例谈谈对“通往广场的路不止一条”的深刻含义,并说说自己以后对困难挫折应该如何去面对,从中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12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思路清晰,说明有序,浅显易懂,因而教学时我以学生自学为主,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进行点拨引导。
导入课题时,我先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要求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接着我在班里进行了一场辩论赛。正方是认为灰尘对人类有害的,反方是认为灰尘对人类好处。从而达到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
最后我对这场辩论赛进行了总结,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这场辩论赛开展得很激烈,收效也是挺不错的。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13
教学目标:
⒈认识4个生字。正确读记“削弱、柔和、朝晖、庞然大物……”。
⒉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
⒊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
⒋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明白灰尘与人类的关系,懂得任何事情事物都有两面性。
教学过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⒈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喜欢灰尘吗?师生交流。结合生活实际,谈谈灰尘有哪些危害。
⒉灰尘在平时真的令人讨厌,因此人们总是“时时勤拂拭,勿使染尘埃。”谈谈对这句诗的理解。
⒊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引出课题。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⒈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并想想:假如没有灰尘,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⒉出示生字新词,引导学生读准字音。
尘埃(āi ) 直径(jìng ) 散射(sǎn) 较(jiào)短
削(xuē)弱 朝(zhāo)晖 单调(diào) 调(tiáo)节气候
⒊交流:假如没有灰尘,到底会出现怎样的情形呢?
三、精读课文,自主学习
⒈默读课文,看看为什么没有灰尘就会这样,灰尘有什么特点?用“——”画出来。灰尘有什么作用?用“~~~~~”画出来。
⒉小组同学互相交流。
⒊全班交流汇报。
⑴灰尘的特点:
①小。从哪儿感受到?
句子:灰尘颗粒的直径一般在万分之一到百万分之一毫米之间。人眼能看到的灰尘,是灰尘中的庞然大物,细小的灰尘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看见。
这句话是怎样写出灰尘“小”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庞然大物”是指庞大的东西。这段话首先运用列举数字的方法介绍了灰尘的大小,接着又运用对比的方法突出了灰尘非常细小的特点。这两种说明方法的运用,使说明的事物更加具体、真实、生动。)
朗读体会。
②散射光线(散射七色阳光)
③具有吸湿性能
⑵灰尘的作用:
①阳光变柔和
②天空色彩富于变化
③形成小水滴(小水滴形成云雾、雨、雪、晚霞朝晖、闲云迷雾、彩虹日晕等自然现象)
⑶最后的叹号,充分表达了作者对灰尘的赞美,我们真的离不开灰尘,让我们借用书上的几个假如再来赞美一番这灰尘
①引读几个假如。
②说一说从这几句话中发现了什么?
(句式相似,都强调了灰尘的作用大,但强调的角度不同。这三个句子都采用“假设”的说明方法写的。)
4、5、6三个自然段都先写了有了灰尘怎样,然后写假如没有灰尘怎样,这又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呢?
⒋补充课外资料:作者运用假设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向我们介绍了灰尘的作用之大,除了书上写的这些作用外,你还知道灰尘有哪些作用?
⒌灰尘的作用可真大呀,就让我们再一次来赞美并感谢它们吧。
从第4-6自然段中任选一段,细细品读,用“正因为大气中有了灰尘, _______________。”这个句式来说说。
四、明白道理,拓展思维
⒈怪不得作者第一自然段中说人类的生息离不开灰尘,让我们在来看一看第一自然段,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⒉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也像灰尘一样,具有两面性,举例说明。(如鸟粪、电视、网络……)
板书设计: 12*假如没有灰尘
大小及来源 列数字
散光 柔和
散射七色光 色彩富于变化 对 比
吸湿 小水滴 气象万千 假 设
教后反思: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教学时,我总体感觉思路比较清晰。但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其一,学生对字的读音掌握不够好,比如“朝晖”这个“朝”字在初读课文时强调了读音,但在后来的朗读中,还是有好几个学生读错。这可能是进入五年级后,我对阅读理解的教学加强了,而对字词的教学减弱了,学生还不能很好适应所致。其二,在教学时,我对一些描写的教学引导过细,以致教学时间不够,在一堂课内没能完成整篇课文的教学任务。略读课文上成了精读课文,这是我对略读课文的重点把握不够所致。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14
《假如没有灰尘》是一篇略读课文,文章思路清晰,说明有序,浅显易懂。它也是一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而又生动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密不可分的关系。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理:事物往往都具有两面性,只有正确地认识它们,才能趋利避害,造福人类。
在教学时以学生自学为主,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适时点拨引导。导入课题时,先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再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接着让学生默读课文,将自己的想法与课文的内容相印证,看看有哪些异同,引起学生思想上的震撼。再引导学生归纳、总结出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并请学生用一段话回答课文第2自然段的设问:“假如自然界真的没有灰尘,我们将面临怎样的情形呢?”最后,还引导学生想:从灰尘的危害和作用中,你能悟出什么道理?使学生懂得: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
领悟说明文的表达方法,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在学生理清线索、理解内容之后,我引导学生运用精读课上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可以让学生围绕“作者是怎样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的”这一问题熟读精思、讨论交流。还启发学生注意作者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并认真体会这些说明方法的作用。
让学生知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受到初步的辩证唯物主义启蒙教育。是本课的教学难点,如何突破这一难点呢?
课前我让学生按照阅读提示预习课文,并且搜集关于灰尘的资料及人们对灰尘的不同看法。在教学课文时,我让学生说说灰尘有哪些危害,然后要求学生大胆设想一下,假如没有灰尘,人类和自然界将会怎样?
在班里组织了一场辩论赛。正方是认为灰尘对人类有害的,反方是认为灰尘对人类有益的。这场辩论赛开展得很激烈,正方说得头头是道,资料主要从课外书中搜集来的。反方也说得有理有据,他们主要运用课文中的语言来说明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双方在辩论中从正反两个方面认识灰尘的优缺点。
最后我对这场辩论赛进行了总结,让学生懂得任何事物都有两面性:灰尘太多确实会污染环境,但适量的灰尘存在,对大自然和人类都有好处。因此我们看事物要看到它的两面性,全面地分析,趋利避害,为我所用。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说说生活中还有哪些事物具有两面性,学生举了好多例子,如人类生活离不开水,但洪水泛滥,给人们生命财产造成威胁;网络为我们搜集资料提供了方便,沉迷于网络游戏又不利于身心发展等。一场辩论,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到了不少知识。身为教学的组织者,何乐而不为?
学了这篇课文,课后练笔也很有必要。我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及相关的资料进行练笔,并以第一人称写灰尘。这样有助于使学生独特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思考能力、表达能力均得到提高。
(2)《假如没有灰尘》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我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我口述了两个由于灰尘而引发的疾病事件,由此让学生初步了解灰尘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危害,进而导出“尘”,用说文解字方式解读“尘”字,概括出它的特点,即小,紧接着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灰尘大小的语句,并更中肯地概括其特点,即细小、微小;接着进入学文阶段,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即“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想法,跟着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语句把握灰尘的特点、作用及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同时借助自然风光图片(灰尘的杰作)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并相机板书,在小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后师口述灰尘在军事方面的作用,以此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通过文章最后一句及第一段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灰尘的赞美及概括灰尘的两面性,以此再进行拓展,列举生活中存在两面性的事物,从而得出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的结论。
对于本节课的教学,我自认为教学思路很清晰,能把握住课文的重难点,能较好地补充文本的空白,使学生拓宽其知识面,跟学生很好地进行互动,跟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交流知识。特别是我平时常能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在课堂上能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讨,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培养其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虽然本节课学生的概括能力还达不到很好的要求,出现不够精确的情况,在今后的学习中将再加大力度进行训练。同时今后的课堂要更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读,创设出一种想读就读、会读就读的场面。
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15
新课程理念指出:教学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教师必须充分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空间,让学生自己活动,从而发现知识、获取知识,让语文课堂充满生命活力,真正让教师的“讲坛”变成学生的“学坛”。
我选择的是《假如没有灰尘》这篇略读课文。《假如没有灰尘》共5个自然段,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首段先从人们对灰尘通常的认识写起,指出灰尘的危害,接着笔锋一转,以问句设疑,发人深思,自然导入下文。第2自然段简要介绍了灰尘的大小和主要来源。第3至5自然段从不同的角度详细说明了灰尘的特点和作用,解答了第一自然段所提出的问题。第5自然段是重点段,由“灰尘大多具有吸湿功能”这一特性入手,层层推进,说明了灰尘的重要作用。
此外,这三个自然段在结构上有一个共同特点,都是先介绍灰尘的特点,然后再具体说明灰尘的作用,结尾都运用“假如没有灰尘”这样的句式,对其重要作用加以强调和总结。
这篇说明文语言准确、生动,知识性、趣味性很强。作者运用了假设、列数字、对比等说明方法,清楚明白而又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
这篇课文的教学重难点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和说明事物的表达方法。
本节课我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整个流程是这样的:首先我口述了两个由于灰尘而引发的疾病事件,由此让学生初步了解灰尘对于我们人类生活的危害,进而导出“尘”,用说文解字方式解读“尘”字,概括出它的特点,即小,紧接着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描写灰尘大小的语句,并更中肯地概括其特点,即细小、微小;接着进入学文阶段,先出示自主学习要求,即“默读课文,找出描写灰尘特点和作用的句子”,再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想法,跟着全班交流,师相机引导学生通过抓住重点词语、语句把握灰尘的特点、作用及作者所使用的说明方法,同时借助自然风光图片(灰尘的杰作)使学生更直观地体会,并相机板书,在小结灰尘的特点和作用后师口述灰尘在军事方面的作用,以此扩充学生的知识面;最后通过文章最后一句及第一段的学习体会作者对灰尘的赞美及概括灰尘的两面性,以此再进行拓展,列举生活中存在两面性的事物,从而得出生活中任何事物都具有其两面性的结论。
【12假如没有灰尘课件】推荐阅读:
研究课《假如没有灰尘》教学反思09-26
没有假如10-02
假如我们没有梦想作文10-24
假如没有紫外线作文08-06
假如没有大人的世界作文09-02
假如没有蛀牙作文500字09-03
假如世界没有了您作文650字09-01
500字保护水资源的作文:假如没有水09-09
没有母亲就没有英雄作文10-30
励志格言:没有痛苦就没有获得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