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满族的丧葬风俗

2024-09-24

浅析满族的丧葬风俗(精选4篇)

1.浅析满族的丧葬风俗 篇一

小时候,随父母住在农村,有机会接触一些现在接触不到的东西。时间虽然已经过去了二三十年,我由一个懵懵懂懂的小孩成长为一个年届不惑的中年人,但许多东西却一直留在记忆里。

故乡的一些丧葬风俗就是印象特别深的记忆。

报丧

如果有人故去,第一要做的事就是:报丧。

当某人故去,死者的家里就会传出一阵又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声,那声音高亢、尖厉、凄惨、悠长、时断时续,传得很远很远。哭者肯定是女性,只能是死者的平辈或晚辈:不是死者的妻子,就是死者的女儿、儿媳。在这样的的时候,死者的长辈只能暗自饮泣,不能高声哭叫。

这哭声既是失去亲人的真诚痛哭,也是在向周围的乡亲邻里报丧。

听到哭声后,周围的乡亲邻里就会来到死者的家里,当然大多数依然是女性,在这样的时候,只有女性才好出面劝慰死者的亲人,也只有女性才有劝慰死者亲人的能力。

听到哭声,一位在当地地位较高、懂得传统礼仪的男人也会不请自来,他被人们称为“资(支?)客师”,他会在死者亲属都还沉浸在痛苦之中无法打理家中事务的时候,不动声色地安排死者的后事。

而这后事之中第一要安排的就是:向远方的亲朋好友报丧。

那时,交通信息都没有现在畅通,基本上还是行走、写信、口传的时代,虽然也有汽车、电话、电报,但一般的民众是享受不到也享受不起的。

报丧是一件比较特殊的事:不是谁人都能去报丧的,报丧者应该是死者的亲属。报丧是一件挺艰苦的事:一般都得走很远的路,通过口传将死者故去的消息报告给他的亲朋好友。报丧还是一件挺需要水平的事:你必须将死者家人的悲伤和痛苦传达给他的亲朋好友,必须让他们在规定的时间赶到死者的家里“坐夜”。

因此,报丧的常常是一些既精力旺盛又知道传统礼仪的三十岁左右的男人。报丧人员一经“资客师”确定并得到死者家人的认可,报丧人就出发了。

报丧人一般都戴着重孝(在头上包上一根白帕子,白帕子在脑后掉着长及肩头的披巾),表情悲痛。见到死者的亲朋好友,他必须一下子跪在死者的亲朋好友面前,哭着将死者故去的消息告诉对方。当然不能说:“某某(是报丧者对死者的称呼,不是死者的名字)死了”,而只能说“某某老了”。

当死者的亲朋好友将其搀扶直起来后,报丧者才能将死者故去的经过、“坐夜”的时间安排、孝家的希望和要求等告诉死者的亲朋好友。然后,喝点水,吃点东西,稍事休息,又得起程到下一站了。

就这样一站一站地走下去,走完了规定的人家,还得急急忙忙地赶回去报告:已经到哪些人家报了丧。然后,又帮着打理死者的后事。

现在,这样的报丧已经基本上见不到了。

见不着既有通讯发达的原因:一个电话,十万八千里外的亲朋好友就会知道,用不着再象以前那样走着去通知了;也有传统沦落的原因:还有几个人愿意轻易下跪呢?别说在死者的亲朋好友面前,就是是在死者面前也都只是默哀了!

哭丧

在我小时候的农村,如何办理死者的后事,有一套固定的程序。虽然这程序由不同的“支客师”决定着,但却大同小异:几个重要的仪式也罢、过程也罢是必不可少的。

哭丧,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死者从故去那天到“坐夜”后“上坡”,一般都要在家里停放几天:供死者的亲朋好友从远方赶来表达自己的悲痛和哀悼,供孝家准备“坐夜”所需的一切,供“阴阳先生”(看坟地的风水大师)选择阴宅(坟的书面称谓,也就是死者在阴间住的房子)和出殡的日期。

那时,基本上没有放音机,有一种叫留音机的东西,也只是公社的广播站里才有,家在农村的一般人是没法享用的;更没有现在随年可见的VCD、DVD之类的东西。

为了让丧礼保持那份悲伤和痛苦,必须得有表达悲伤和痛苦有载体。现在,这些载体是从VCD、DVD之类的东西里放出的低沉悲伤的哀乐;在那时,则是哭丧者高一声、低一声,深一句、浅一句,长一段、短一段的哭声。

哭丧,就是在死者灵前“哭”着表达生者对死者“丧”失生命的痛苦。哭丧者,肯定是个女性(很多时候我都不明白:为什么在表达悲伤、痛苦时,我们的传统总是选择女性),肯定是个比较会表达悲伤和痛苦的女性,肯定是个能通过自己的表达感染别人的女性。

哭丧者一般都夜里,在坐堂锣鼓(丧家自请的从死者故去到死者“上坡”时都一直在丧家的一“泼”鼓锣)停下的时候开始她的哭丧。

哭丧总是以一声尖锐得要刺破耳、高亢得要嘶裂喉、悠长得要拖闭气的对死者的呼叫开始,那一声呼叫在静寂的夜里是那样的凄厉、那样的惨然,令听者动容,令胆小者不由自主地浑身一抖„„接着,就应该是一阵没有言语的哭嚎,哭得伤痛欲绝,哭得涕泪滂沱,哭得地动山摇,哭得天昏地暗,哭得你鼻子发酸,哭得你眼眶发涩,哭得你心里象塞了石头,哭得你背脊象浸了凉水;那哭声时而高亢直升云端,时而低沉降到谷底,时而婉转百回发着一阵阵颤音,时而一泻千里如咆哮的江水,时而在孝家的屋里萦绕,时而在山野田林河边飘飞„„再下来,就是边哭边述说了,述说的是死者的生活,述说的是死者的生命,述说的是对死者的崇敬,述说有的是对死者故去的痛心;那述说里满是回忆,那述说里全是关切,那述说里总是好事,那述说里也时不时地插入对死者过早故去的抱怨„„

哭丧者哭着、述说着,把亲人对死者的怀念,对死者故去的痛苦的悲伤,把再也见不到死者的悲切和惋惜,一一表达出来,全部释放出来。

这也许算是一种特殊的哀悼方式吧!

第一次见到哭丧者,我总以为她是死者的什么亲戚。不然怎么会那么痛苦,怎么会那样凄凉,怎么会对死者的生活、生命了解得那么详细,怎么会对死者知道得那么多。但多去过几次这样的地方,我就会发现,那哭丧者每次都是那几个人。

原来,哭丧者虽然不是职业的,但却是专业的。

哭丧是有技艺要求的,哭丧者一般都能断断续续地哭上一两个钟头,哭的腔调、述说的内容很少重复。哭丧也是有感染力的,听着她哭、听着她述说,在旁边的人们特别是女人们就会不自然地掉眼泪、抺眼睛,就是男人们也会低低地叹息。

哭丧应该是一门艺术,是表达失去亲人悲伤和痛苦,是传达悼念的情感和信息的艺术。

锣鼓

中国的传统礼仪讲究一个很重要的词:热闹。

喜事要求热闹,丧事同样要求热闹。如果哪家有人不幸故去,那一定得尽可能地热热闹闹办理丧事。

在我还是小时候的农村,这热闹的办法就是:锣鼓。

锣鼓由鼓、锣、钹、锁呐组合而成,鼓一只,锣虽两面却一人敲打,钹需两面一人对击,锁呐一般也有两只,一队往往有四到六人,一个组合称为一“泼”。有时,也会带来舞狮的,在敲锣打鼓钹击锁呐鸣的时候舞上一阵。

办丧事请来的锣鼓分两类:一类是孝家自请的,往往是一“泼”,从死者故去那天便到丧家,一直不停地在那里敲着、打着、吹着,称为坐堂锣鼓;另一类是前来吊唁的人请的,往往是好几“泼”,陆陆续续地来,陆陆续续地加入敲、打、吹的队伍,称为吊丧锣鼓。

请的锣鼓多,那敲、打、吹出来的声音形成合声,有板有眼的,自然悦耳;而且,那锣鼓们一“泼”一“泼”地互相比试技艺,此起彼伏的,自然热闹;请的锣鼓少,那敲、打、吹的势头就弱得多,孤零零的也起不了劲,自然就显得冷冷清清的,自然就不热闹了。

一“泼”锣鼓中的灵魂是掌鼓的。他既是鼓手,既是队伍中的普通一员;又是指挥,敲锣的、打钹的、吹锁呐的都得听他的指挥。

在平时里被称为“打鼓匠”,有些被人看不起的鼓手,在这时候总是有些张扬:他双手一挥,两根虽然很小但却十分结实的鼓槌轻轻地在鼓边一点,然后急促地在鼓面上下起一阵暴雨;也有些沉醉:跟着自己的鼓点摇着头、晃着脑、吸着气、耸着肩、扬着眼、挑着眉、跺着脚,更不用说舞着的手了。

在吹奏的过程中,只有鼓手可以坐着,锣手、钹手、锁呐手都必须站着。那鼓手埋着头、弓着腰时,节奏一定十分急促;那鼓手猛地一扬头时,肯定应该有一串强调的重音;那鼓手斜着眼睥睨谁时,多半是有人在合奏时走了调;那鼓手在中途停下来时,就应该是锁呐独奏了„„每次合奏结束后,如有不满意的地方,那鼓手一定会点评一下其他的合作者,而那些合作者一般都心悦诚服地听着。

锣手、钹手、锁呐手在鼓手的示意下,跟着鼓手的节奏开始合奏起来。鼓声深沉,大锣浑厚,小锣响亮,钹击威武,锁呐尖厉,时快时慢、时高时低、时长时短、时而平稳时而躁动、时而紧张时而轻松、时而悠缓时而急迫地合奏着,把冷冷清清的丧事烘托得热热闹闹,真有点让人分不清是在喜庆还是在哀悼。

到了“坐夜”那一晚,所有的锣鼓都到齐了,那就更是热闹没法描述了。那锣鼓一“泼”一“泼”地表演,一“泼”的结束往往就是下一“泼”的开始。有时,也有两“泼”合奏的,甚至三“泼”合奏。这是最考验水平和技艺的时候,一些初出毛庐的“打鼓匠”往往有些把持不住自己地跟上了别人的鼓点,那自然也就无法指挥自己的队伍了。合奏结束后,看着主导了节奏的人的自得自在,乱了鼓点的人和那一“泼”锣鼓的所有队员都觉得面上无光,很不好意思。

但合奏的时候不多,大家聚在一起,都暗自里鼓着劲,要比出个高低来,悼念死者的丧事成了锣鼓队伍们较技的场地。演奏者自己都是行家,自然听得出别人的水平,往往一个循环下来,自觉不如别人的就会奏出更难的调子,希望能夺回上一轮的损失。这样循环往复,一浪接着一浪,听得内行如痴如醉,听得外行耳皮发麻。

懂得锣鼓的人自然听得出熟优熟劣,但我那时却一点也不懂音乐,不知谁好谁孬。虽然听不出好孬,但却喜欢跟着去听,总觉得那声音也罢、那音乐也罢,还真是越听越好听。

有时,我也十分虔诚地向打鼓师傅请教,问他们是依据什么合奏的。那些师傅见我是当地老师的小孩,便给我开点小灶:原来他们也是有谱子的。有一次,一个师傅被我缠得没法,把谱子给我看了一下:连“1、2、3、4、5、6、7”这样的简谱都不是,就两个简单的“×、O”的组合。

就是到了现在,我也不明白:如此简单的组合能演绎出那么精彩的音乐来。

那时,最喜欢的是锁呐。因为,我从锁呐声里多多少少能听出一点韵律来,也多多少少能听出一点悲伤来。虽然很小,但却知道有人故去是件悲伤的事,知道应该伤心,应该痛苦,应该悲哀;而锁呐那如泣如诉的音质正好对了这感情的路子。就是在今天,一听到锁呐,便有些耳发软、鼻发酸、眼发涩,便有些伤心、痛苦、悲哀„„

现在,已经很少听到锣鼓声了。即使有,也是西洋鼓队,长长的一队,两三面大鼓、十几只小鼓、几面钹、十几只号,虽然气势似乎比我们传统的要雄壮一些,但音色的组合、合奏出来的韵律也罢、音乐也罢却没有我小时候听到的一只鼓、两面锣、两面钹、两只锁呐组合而成的“锣鼓”过瘾,够劲。

坐夜

丧事办理的高潮在死者停留家中的最后一晚上出现。

这个夜晚,是死者在家中停留的最后一夜,也是活着的人为死者送行仪式的大聚会。在故乡,把这一夜的一切统为:坐夜。

坐夜,是“坐”整整的一个“夜”晚。

但人们不可能全沉默地坐在那里,也不可能什么都不干地坐在那里。这一夜,通常是一个通宵的“表演”:锣鼓反复敲、打、吹着,鞭炮不时响着,哭丧的进行着最后一次呼喊;更有什么过奈何桥、耍“班搭”(?)、舞狮等平时难得一见的过场„„

小孩子们最喜欢坐夜,在当时还是小孩子的我心里,坐夜并不是悲伤、痛苦的聚集,而是难得的娱乐。我也偷偷观察了一下坐夜的大人的们,好象大多数并不悲伤、痛苦;就是孝家经过亲人初逝时的深切悲痛后,到坐夜这一天也多多少少有点麻木了。再加之,坐夜这一晚有许多孝家必须参予的“活动”也罢、“游戏”也罢的工作,也没多少时间来悲伤了。

坐夜的日子是由当时在农村“灭”而不绝的道师确定的(老毛时代:这一切都是封建迷信,但信的人太多,也就法不责众了,管理者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自己也有些相信)。准确地说:道师们确定的不是坐夜的日子,他们确定的是出葬、“上坡”的日子。但出“上坡”的日子一确定,坐夜的日子也就自然确定了。

坐夜时,除了锣鼓照敲,锁呐照吹,哭丧照哭,舞狮照舞,鞭炮照放外,还有一些只有在坐夜才会“表演”的节目:过奈何桥、耍“班搭”。

过奈何桥实际上是一种模拟表演:模拟死者按传统理解进入冥界的过程。一般由一个道师戴着面具装扮引路的“鬼”,后面跟着死者的直系亲属;那桥以一条大板凳代替。在做这个道场时,任何人都不得发出声响。

做这种道场的道师一般年轻都比较大,他在前面边走边拖着嗓子唸唸有词,唸得有些含糊,一般人都听不清他唸的什么。道师的声音嘶哑、幽深、诡谲、神秘,应和着周围无边的黑暗,显得阴风飒飒;如果再吹过一阵子山风,黑暗中树影晃动,好象鬼影憧憧。坐在边上的人,不自觉地要往里靠一靠,小孩们更是拚命地挤到大人的腿脚之间,寻找更加安全的空间。

当那道师做完这个道场,锣鼓响起,人们才长舒一口气地从那道师营造的阴森冥界中走出来。

后来,大一点的时候坐夜时,才发现:那道师唸的那东西也是固定的,也是从书上背下来的。有一次,做这道场的道师显然已经年迈,无法记住那么多的东西,便由其徒弟举着书走在前面,他在后面照着唸。更有一次,那道师唸得太久坚持不住,便由他的徒弟代劳,那徒弟有些偷懒,唸得很快,而且还跳着唸乱翻页,一点也没有那阴森的气氛。

耍“班搭”其实就是一种杂技:用当时农村每家每户都有的大桌子、大板凳层层叠堆,一般都要叠五六张桌子,多的甚至要叠十几张桌子。当然,这叠不是乱堆乱放着,也不是只叠堆,而边叠堆边表演。

往往是两个年轻后生,从第一层开始一边表演着杂耍,一边一层层地向上叠堆,全然不用保险,不用绳索。每一层的表演都不相同,每做一个动作、每造一个形,师傅都在在下面讯问,后生在上面回答(比如一后生坐在桌上,一后生倒立在他的背上,师傅就会问:这是啥子把戏?后生就会回答:苏秦背剑)。开始,由于离地面较近,大家都清清楚楚的看着,还觉得没什么大不了的;到了上面,为了让下面的人在黑夜中也能看清楚,后生便在每层桌子的四角点上油灯;那桌子越叠越高,下面的人都需仰着头才能见到上面的表演,后生的身影也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最后,两个后生还要在顶上踩着桌子的四个脚表演舞狮;然后又一张张地将叠堆着的桌子取下来,依然是边取边表演„„整个过程都是惊心动魄的,越到上面越令人心惊,越到上面人们的心越悬得紧,越到上面人们越佩服,越到上面人们也越兴奋。

耍“班搭”是一种风险比较高的杂耍,要价也自然很高,一般的农家请不起的。在我小时候,我只看到了两次这样的杂耍:一次有六张桌子,一次十一张桌子。

对小孩来说,坐夜时特别兴奋的事就是抢鞭炮,每次放完鞭炮,一群小孩总是跑上前去,在鞭炮的碎纸和灰烬中搜寻,搜寻没有爆炸的零星鞭炮。那时的鞭炮多是自家土法制作,威力比较大,引信又比较松,因此总有一些被震飞没有爆炸。小孩们将那些没有爆炸全都搜寻出来,悄悄地点上一颗扔到人群之中,看着别人的惊惶失措(大人们也许是故做惊惶),用不着说有多得意了。

坐夜,也许可以算是民间的一次聚会。

在那个文化生活很少的年代,在那个人人都被约束着连头脑也不能乱思考的年代,坐夜给人们提供一个交流的机会,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娱乐的平台。

每当我回忆起坐夜的经历,我总是觉得:对死者的送别,也是一种对生命的享受。这并不是对死者的不敬,也不是悲伤的心不诚;也许,面对死者,我们更能体会生的意义,更能体会生命的宝贵。

出殡

坐夜过后,最后的程序终于来临了。

到这时,丧家少的已经忙了三五天,多的甚至已经忙了十来天。生者不尽的哀思已基本表达清楚,丧家应尽的程序已基本进行结束,死者该享的荣耀也罢、祭奠也罢已基本接收到位„„整个丧事只剩下最后的过程:出殡。

出殡,站在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述:对死者来说,是“上坡”(自然不是自己“上”,而是被亲人们装在棺材里抬着“上”);对生者来说,是“送葬”(自然是送已经故去的死者入“葬”了)。

按照风水先生确定的“起棺”时间,孝家们早就按传统的要求排好了送葬的队伍:走在最前面的是几位给“买路钱”(其实就是一种比较粗糙的毛边纸,在我们这里叫“大火纸”)的亲属;紧跟其后的是放鞭炮(放鞭炮是为了让沿途的应该回避的人回避,并向有关神灵通知死者的经过和到来)的后生。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两种人并不是送葬队伍的组成人员,他们应该是迸葬大队的开路先锋。

真正的送葬队伍以端“灵盆”的孝子(只要可能,必定是死者的长子)为先,其后是举“影幻幻”(实际上就是死者的牌位,目的是向路人昭示死者的身份)的,再后就是抬死者“纸房子”(死者到阴间应该住的房子)的。然后,就是棺材了,一般由八个人抬着(为什么是八个人呢?也许是为了让死者享受一下八抬大轿的风光)。棺材的全面是孝子们,只要不是死者的长辈,孝家能动员来的亲属都在这个庞大的行列里,谁的孝子多,谁就会在冥界得到一个好的第一印象。孝子们全都披麻戴孝:那“孝”就是用一块白布裹着头,披及肩头;而那“麻”呢?已经形式化了,只在披着的白布尾部系上一丝“麻”,有那意思就成了。再后面就是锣鼓、锁呐的队伍了。

到达坟地,墓坑早在前一天晚上就已经挖好了,但在“落棺”之前,风水先生还要举行一些仪式:要先敬神(也许是敬鬼),要先唸经(不知道唸的什么),要先告知周围的先入葬者(请他们关照新来的),要先在已经挖好的墓坑里画上一些符号(就是“八卦”的图形),要先找准方位(用指南针,在农村叫“罗盘”),要指导孝子们给死者更多的金银财宝(烧许多的毛边纸)。到了风水先生确定的“落棺”时间,棺材被徐徐(必须“徐徐”,不然会惊动死者)放入深深的墓坑,墓坑被孝子们慢慢(必须“慢慢”,以表达孝子们的依依不舍之情)地填平。

落葬后,风水先生要代替死者对孝子们进行一次祝福:孝子们一排排在死者的新坟前背对着坟跪下,两手掀起衣服的后襟;风水先生一边唸着一些吉利祝福的话,一边向坟前的空中撒米;那米在空中一阵翻飞后,纷纷落入孝子们掀起的衣服后襟里。据说,谁接的米多,谁就会多得死者的保佑。

最后,孝子们一起跪在还不成形的新坟(坟须由专业的石工完成)前向自己的亲人告别,再点一柱香敬他,再烧一捧纸济他,再洒一掬泪念他,再叩一个头别他。

我们这个民族有太多的自己的风俗,这些风俗用科学的态度来考察,也许有些“唯心”;这些风俗用今天的眼光不观看,也许有些“滑稽”。但我总觉得,这传统风俗里有我们自己的文化积淀,有我们自己的人文风情,有我们自己的人性关怀。

丧葬风俗表达的是生者对死者故去的悲痛和伤心,是对死者故去后也许存在的另一种生活的设计和规划,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思考和模拟,是对生命形式的一种理解和幻想,是对未知世界的一种探索和演绎。

死者已逝,死者已经重新归于尘土;生者还在,生者必须继续自己的生活。

纵观整个丧葬过程:它既是悲痛感情的表达,也是祭奠亡灵的形式;既有死之死矣的哀叹和无奈,也有生之生者的幸福和高兴;它既是渲泻悲伤的场所,也是参与娱乐的平台。

总之,这丧葬风俗是一个内涵复杂、难以描述的人文景观。

2.满族的传统风俗作文 篇二

满族,现有人口982。1余万人。满族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其余大部分分布在河北、内蒙古、宁夏、甘肃、新疆、山东、福建等省区,一小部分散居于北京、天津、上海、西安、成都、广州等大中城市。居住在农村的满族的人,其住房继承了传统的建筑形式,院落围以矮墙,院内有影壁。住房一般为西、中、东三间,大门朝南。

满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莽势”、“空齐”是传统舞蹈,多在节庆的宴会上跳。舞时二人相对,举一袖于额,反一袖于背,盘旋作势,称为“莽势”;舞者歌唱时众人拍手以“空齐”二字相和,叫“空齐”。“清音子弟书”是八旗子弟于18世纪中期创作的一种只有唱词,没有说白,配合鼓板、三弦演唱的新鼓词,是满族的人民喜爱的一种曲艺形式。

满族的人很早就信奉萨满教,每逢祭祖、祭天,要由萨满戴上神帽,穿上裙子,系上腰铃,击鼓起舞,边祷边跳。满族的人重礼节,有一个时期,小辈对老辈是三天一小礼,五天一大礼;三天见长辈要请安,五天见长辈要“打千”。男人打千要哈腰,右手下伸,左手扶膝,像拾东西一样;女人打千要扶膝下蹲。满族男人留发梳瓣,穿马蹄袖袍褂,系腰带;妇人头顶盘髻,穿宽大直统旗袍,不缠足。今天,旗袍已经成为典型的东方妇人服饰,风靡全球。

最能代表满族饮食文化的莫过于“满汉全席”。这种宫廷佳宴流传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其中的满族菜肴无论在选料、制作和吃法上都保持着满族特色,制作菜肴的山珍例如人参、鹿茸等大都还是来自满族的`老家——“白山黑水”。此外,满族还有许多风味小吃和种类繁多的点心,“萨其玛”就是其中著名的一种。

3.临潼文化风俗历史研究之丧葬文化 篇三

中华傲气振长空,万里江山青史中。自古长安帝王象,不论秦俑与华清。

在陕西这片厚重历史的土地上,蕴涵着丰富的土壤,连丧葬文化也拥有别的特点,临潼便是其典型代表。

在奴隶社会,贵族去世往往会屠杀奴隶以殉葬,这种血淋淋的方式在秦汉之际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以俑代奴陪葬。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丧葬的礼仪不断发展和完善。

在旧社会,丧葬礼俗在人民生活中一向占有重要的地位。本区风俗,养儿防老,在民间,孝道根深蒂固,经久不衰,后辈对长者的丧葬、悼念竭尽全力,极为隆重。

备棺

一般年岁较大的老人,子孙都要提前为其准备好寿棺。棺料以柏木为上,松、桐、杨木次之。早年棺木多为纯色,现有漆红色、黑色者且雕花刻字。寿棺做成后,要宴请亲朋好友,收受贺礼。晚辈要给老人磕头,给木匠磕头、送花红,俗称“扫木”或“贺材”。

穿衣

老人临咽气时,儿女要给其穿好寿衣,扶坐在矮凳或炕桌上,待绝气后在口内放一枚穿线的银钱,称“禁口钱”,即死者面见阎王的第一份礼物。寿衣一般为单数,7至9件不等,上衣有贴身衬衫、棉袄、罩衫、大衣等,下身有衬裤、棉裤、罩裤等。

停床

老人咽气时,要烧一只纸扎的彩马,称“接气马”,绝气后,头要朝门仰卧,身下铺设与死者享年同数的谷草,称“岁数草”。亡者脸盖白纸,脚绊红绳,身旁拴一只公鸡,称“守丧鸡”。人死亡时,忌身边无人,忌直接死在炕上,否则为“背冷炕”,被视为下场不好。

报丧

待遗体停好后,主家派人或孝子专程告诉死者舅家或娘家,然后派人分别通知其他亲友。孝子到亲戚家报丧,要跪在大门外,隔墙告知,不能直接进门。其他报丧者无此规矩。

戴孝

从人死亡之日起,五服以内子孙辈均要披麻戴孝。亲生儿女和长孙要穿孝袍、系麻绳、戴拉孝,以白布漫鞋面,手执“哭丧棒”(上方下圆,齐心间高低的杨木或柳木棒制成),谓重孝。其他亲属有的穿孝衫、戴孝帽,有的只戴孝帽。在为亡者“攒三”之后,次要亲戚均可换孝(脱下孝服),女儿可在周年后换孝,儿子与儿媳则必须在三年后方可除孝。

入殓

人殓即移尸人棺。人亡故之后,一般在第二天入殓,身下铺红色绸布或棉布做成的褥子,脸面盖白纸,头下垫枕头(内装少量锯末).周围用锯末包填实,以防抬棺时尸身移动。亡尸忌见天日,如隔屋人殓,尸身出门时,上面须有遮盖物。人殓后,停人灵堂,忌猫、狗进入。

设灵堂 人亡后当日或活,设帐幔,供香供品。灵堂两边悬人纸马、童男童女、香火,点灯烛,摆献饭、献果、献碟。瓦盆或土盆。

出讣告

以亡者全体子孙名义将其死亡日期用大字书写,贴在木板上置于门外,意为告丧,同时也显示亡者子孙的阵容。

出纸

请阴阳先生用白纸凿刻银钱图案,用绳子吊上高杆,悬垂而挂,谓出纸,可代替“出讣告”。

凭吊

同族男女及亲朋好友前来灵堂吊唁,焚纸点香,以寄哀悼之情,称“烧纸”或“奠纸”。现除烧纸、燃香外,还要敬献挽联、挽帐、匾额、花圈等。

第二日即请匠工做纸案。帐内置灵牌、摆挂挽联,周围摆放纸金斗银斗。灵牌前燃冥钱、冥纸,供献馍、桌下放置烧化纸钱的

看茔地

人亡故后请阴阳先生选择墓地,为“看茔地”。当地人有“子孙出在坟里”的说法,所以对茔地的选取上非常讲究,多择向阳、利水,特别是风水好的地方为茔地。墓后要靠得实,墓前要有对应物,周围环境要好,或有绿水缠绕,或有青山环抱等。一旦选定理想的茔地,则可延续多代,逐渐形成庞大的祖茔。

打墓

均请邻里帮忙,或打土墓,或修砖墓。土墓墓穴一般宽1.2米,长2.5米,深3米。墓窑一般长约2.6米,高1.2米,宽L 2米。

出丧及下葬

下葬时辰由阴阳先生决定,多在卯时,即5~7时。亲友抬棺出门,孝子在前拉纤恸哭,由长子或长孙执“引魂杆”,在棺前号哭徐行。另有两人,一人提灯,一人提纸钱,边走边撒,名曰“丢买路钱”。沿途经过桥梁庙宇,要燃纸焚香,过官宾事还要行文祷告。途经民居时,主家均要在门前煨火送行,实为避驱晦气,以防鬼魂入户。

送葬队伍到达墓地后,阴阳先生拿出罗盘,测准方位,称“坐字”。所谓“坐字”,即下葬前根据亡者生辰八字及亡故时辰,查对一本叫《三吉》(永吉、象吉、协吉)的阴阳典籍,结合当地自然环境(风水),选取八卦中壬、子、癸、丑、艮、寅、甲、卯、乙、辰、巽、巳、丙、午、丁、未、坤、申、庚、酉、辛、戌、乾、亥等24字中一个吉利之字坐之,如24字全不吉利(即山不利,约占1%),则不可立即下葬,须另选地方暂厝起来,待“山利”后再埋。如山利,坐字之后,再将棺材用绳索缓慢吊人墓坑,并由长子背棺材头,将其在绳索落地前放在阴阳所坐之字上,然后揭去棺盖,置于棺材一侧(只有柏木棺材可不揭棺盖,当地人认为一般木材容易腐朽压着尸身),点亮墓窑灯,孝子及阴阳先生撤离墓窑。向墓坑中填

土是整个葬礼中最悲痛的时刻,孝子们号啕痛哭,唢呐呜咽奏鸣,鞭炮噼啪作响,一般亲朋都会掉泪。填坑时,一孝子留在坑中,用土块封堵墓窑口,并用双脚轮换踏实虚土。墓坑填平后,再堆墓冢,将哭丧棒插在冢尾。哭丧棒与孝子数相等。第一排为子辈,第二排为孙辈,以此类推插棒。路人观看哭丧棒,便知亡者有几辈子孙,及各辈之人数。下葬后,坟后用土墼垒成小屋状,将纸活连同守灵铺草一起在坟旁焚化,子孙恸哭哀悼。葬礼毕后,来人从原路返回,接受主家招待。子女一连7夜或49夜都要在坟头点灯。领羊 新丧、三年或迁坟时,本家及女婿、外甥等亲戚牵一只或数只羯羊置于灵前,一个个分别以水淋湿羊头、羊背,由一人或数人说出亡者生前未尽之心愿,如羊抖动全身湿毛,水花四溅,则说明死者心愿已了,“领羊”成功。经反复淋水,也有极个别不“领”之羊,只好作罢。“领羊”后,众孝子叩头恸哭,表达哀悼之情。凡给亡灵“领”过的羊,一般不再豢养,或卖或宰杀作为供饭孝子不得食用此羊之肉。攒三 新丧者埋葬后第三天,孝子来到坟前烧纸焚钱。每人向坟冢攒三锨土,将锨放在地上(忌直接将锨递给另一人),围绕坟冢走一圈,称“攒三”。攒三时,换服的孝子脱下孝衣、孝帽,在火上燎一燎,并撕下一小块孝布烧掉,孝衣布便可作他用。

烧七

烧七即“过七”,从老人死亡之日算起,每七天作一个祭奠的日期,称作“烧七”。第一个七天叫“头七”,第二个七天叫“二七”,以此类推,直到七七四十九天的最后一天称为“尽七”。烧七时,孝子们要到墓前焚烧冥纸冥钱,恸哭一场,以示哀悼。此为小祭。

百期

死者亡故后100天,孝子要上坟烧化冥纸冥钱,或将死者亡灵请回家中祭奠。此亦为小祭,也称“百日”。

周年

周年分头周年、二周年和三周年。头周年、二周年皆为小祭,只是头周年规模稍大一些,但均只限于本家和出嫁的女儿等极近的亲属之间。届时,主家将亡灵请回家中,设立灵位,焚化纸钱,以表纪念。三周年最为隆重,一般都要过大事,搭设祭棚,请鼓乐手、阴阳班子打醮念经、呈献纸活、花圈等。旧时,家中有长者亡故时,子孙三年内不准身着彩衣,不行娱乐,不能酗酒,不许欢笑,表示有重孝在身,待三年孝满后方可恢复正常。现时,除三年内本家不贴红对联外,其他多不甚讲究。

打醮

民间老年人亡故或三周年时,多有打醮习俗。据说。打醮能帮助亡魂消除生前罪孽,早升仙界,又可使本土安宁,合家康泰。凡打醮.必请两班人马,即阴阳班子和响手(鼓乐手)班子,较隆重的还要请两名先生。

醮事活动的主角是阴阳班子,其成员大多5人左右,有身穿法衣、戴法帽、手持笏板的法官,有摇动铃铛主念经的教头,有身兼数职的司鼓、司锣、司铰、司钹、司笛者。若遇新丧,阴阳先生先看茔地,安排人员及时打墓,以便按时埋人,接着,一边做纸活(也有买现成纸活的),一边设坛起醮做法事。当地纸活主要有七星件、大团院等形式,有纸人、纸马、猪、羊、鹿、鹤、瑶楼、牌楼、大门、上房、厢房、天棚、墙子等式样,从七八件到数十件、上百件不等。打醮的程序相当烦琐,包括寨路、挂符咒、设神位、展像牌、清坛、扬幡、敬表、出榜、铺经、请神、迎供、泼散和早、午、晚诵经及设狱场、破狱、招亡魂、肃坛、送神、倒幡、谢土安神等等,一般3—7天。

当地阴阳先生通常所念经文有《解罪消愆皇经》、《消劫救世真经》、《佛说三藏经》、《大乘经》、《亡灵赞》、《十王真君宝经》等经、赞、偈、诰、咒等近百卷,数十万字,其内容大多劝善。最能体现道家“空”、“无”思想的经文当数《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打醮时所请响手班子,最少两人,多者可达七八人,有唢呐、祭呐、长号、二胡、鼓、锣、铰、钹等。阴陌每念一道经,每行一次文,响手班子必有一段吹打,相互配合,紧凑热烈。念念唱唱,吹吹打打,既是民俗,又具娱乐色彩,尤其是主祭的当夜,主角由阴阳班子转移到响手班子,其场面十分壮观。孝子及所有亲眷、晚辈通通跪于祭棚前的院中,唢呐手一边吹奏,一边在人的空隙间来回穿梭,俗称“游逝”。其间有人还横一条板凳或垒两条长凳,让唢呐手于吹奏间从上跃过,以增加祭奠的气氛,主家要送上一定数量的赏钱。孝子轮流进入祭棚行文叩祭,响手班子变换曲调吹奏,往往通宵达旦。村子里的人多来看热闹,主要为欣赏响手班子演奏的优美曲牌。当地打醮最常用的曲牌有《祭灵》、《吊孝》、《辞朝》、《皈依》、《抱灵牌》、《哭长城》、《终南山》、《柳生芽》、《柳青娘》、《山坡羊》、《三起三落》、《雁落沙滩》等,其曲调如泣如诉、忧忧怨怨、凄凄哀哀,动人心魄,催人泪下。其中《雁落沙滩》最为脍炙人口,各地均有吹奏,但曲调不尽相同。“先生”是官宾事的主角,最受人尊重。过普通事一般请两名先生,一人担任“通官”,一人担任“引官”,主要任务是撰文和行文。不请先生时,其任务由阴阳承担。早年行文均有固定程式,如子女祭父文、祭母文,多讲父亲的一生辛苦,讲母亲十月怀胎的艰难。曾孙祭太爷则用诙谐风趣的耍笑语调行文,于白事中制造喜庆气氛。由于是通行文,故不涉及亡者个人的经历。如今先生行文,除沿用

以往起承转合的格式之外,多以亡者生前事迹及家族有关历史为素材,用韵文编写祭文,切合实际,有启迪和教化作用。附:《XXX祭父文》

维公元二OOO年岁在庚辰古十月望日,次子XX谨以香帛酒醴,刚烈柔毛,肴馔庶馐之仪,致祭于父亲老大人之灵位前日:

呜呼!吾父大限,一疾归仙。次子XX,叩拜柩前。父灵有知,细听儿言:

盖闻孝为百行之首,以孝为先,如树木之发达,必先固其根本,而后枝繁叶茂,花开果结,绵延不绝;如水流之长远,必浚其源泉,而后川流不息,东归大海。古言之道:天留日月,佛留经卷,草留根苗,人留子孙,理之皆然。父育儿孙,一世劳艰。儿怀父德,终生感念。教诲之言,铭记心间。叹天地之悠悠,日月之更替,星辰之变幻,云蒸霞蔚,润物泉出,沧桑轮回,周而复始,无穷无尽。唯父仙逝,一去不返!再听教诲,永不能焉。追念父恩,万语千言。临文涕泣,泪湿重衫。民国三年,父降人间。家大口众,七兄在先。祖叔几人,苦种薄田。养家糊口,倒也安然。光阴如箭,日月梭穿。一十五年,晃如瞬间。一九二九,大难之年。政府昏暗,世道紊乱。土匪陶三,恶贯盈满。抢劫杀戮,惨绝人寰。匪众三百,豺狼一般。X家堡子,终被攻陷。祖父坠崖,腰椎摔残,瘫痪扑地,命丧刀尖。二叔年盛,奋力逃窜。健步如飞,已上高山。土匪残暴,乱枪围歼。英年壮汉,饮弹蒙难。X氏一门,四命归天。土匪绑票,拷要银元。举家悲愤,含恨忍冤。当田卖地,家产耗干。八百响元,赎人回还。吾父年幼,亲历劫难。侥幸保全,心惊胆寒。身经磨难,倍增识见。X门老户,古风流传。世世代代,为人和谦。父受祖训,勤劳节俭。二十四岁,又逢灾难。伯父早逝,祖母康健。弟兄四人,父列其三。两兄一弟,寡嫂侄男。一十六口,谁来经管?危难之际,父挑重担。合家众口,要吃要穿。里里外外,事事琐繁。耕种收碾,务必周全。钱财经营,不得缺短。吾父为人,襟怀广宽。弟兄妯娌,无有厚偏。发奋创业,精打细算。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殚精竭虑,苦苦熬煎。合家老小,无不欢颜。斗转星移,光阴荏苒。国民政府,气息奄奄。四七年间,风云突变。西北战役,就在家园。父任乡长,鼎力支前。组织民兵,放哨查盘。搜集情报,信息频传。征兵纳粮,事事争先。变工生产,年年发展。入党为国,无私奉献。拈香弟兄,培福在先。言传身教,父受其染。高风亮节,为人称赞。革命胜利,解甲归田。为国分忧,率先垂范。一心务农,兴建家园。名利不贪,便宜不占。与世无争,与人为善。夫妻和睦,子孙繁衍。治家有方,克勤克俭。六O年间,国家大难。亿万斯民,啼饥号寒。吾父英明,早作打算。多种经营,小有积攒。虽遇困难,却无大险。妻子儿女,少受饥寒。数十年间,风云变幻。遇事不惊,方寸不乱。文革武斗,彼此相残。左派右派,互相攻讦。斗人害己,全国大乱。吾父心明,决不与参。平安度日,处之泰然。唯教子孙,从不间断。言教身教,日日为先。供我读书,将心操烂。读书有成,父心喜欢。步入

政界,父又心担。每每返家,苦口良言。为人处事,公正洁廉。不谋私利,不贪不占。光明磊落,忠心一片。儿念父训,铭刻心间。为官一任,干事一番。为民解难,实事实办。虚名不图,假事不干。一步一印,才到今天。老父啊老父,你缓行一步,再看儿一眼,儿孙为你把光添。

呜呼!吾父大限,一疾升仙,再难相见!人生莫过两宗怨,生离死别揪心肝。

4.浅析满族的丧葬风俗 篇四

(2011-01-12 15:09:02)

标签:

郭城 丧葬 田野调查

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武抒祖摄)

甘肃会宁境内的郭城新庄河畔头寨等地

丧葬风俗的田野调查

会宁地处甘肃中部,具有典型的陇中地区特色的风俗文化,尤其在丧葬习俗方面与汉代丧葬礼俗有许多相似之处,表现出一脉相承的关系。地处该县北部的郭城、新庄、河畔、头寨等乡村的丧葬风俗颇具浓郁的地域特点。下面就具体的丧葬程序与汉代习俗的联系而进行的田野调查,管窥当地人对待生命的态度。

1﹒置衣

裹尸衣物叫衣衾,民间俗称“老衣”。《后汉书 ·礼仪志下》记大丧云:“守宫令兼东园匠将女执事黄绵缇缯金镂玉匣如故事。注引《汉旧仪》:帝崩,缠以缇缯十二重。”1[1]“缇缯”当然是高级衣衾了。附身之物有衣有被,以丝绸为上,衣有上下内外之分,内为白衣白裤,外黑色长袍或红色裙子,或上七下五,或上五下三。有铺有盖,被有单层夹层,单的叫单被,复的叫复衾。衣衾一般生前依据自己嗜好由子女选择置办,特殊情况下,死后由子女临时置办。

2﹒挪丧

即将停止呼吸之前,需要洗面,净身,穿“老衣”,又叫“小殓”。《释名·释丧制》:“殓者,殓也。殓藏不复见也。”气绝,挪于地上,地上先铺一层黄土,身下按享年铺谷草,一岁一根,叫“岁数草”,用白纸苫面,并用几缕大麻拴住双足。

3﹒烧倒头纸 挪丧后,子女大放悲声,哭祭于亡人灵前并献祭一只公鸡,叫守灵鸡,鸡能驱邪,可以陪伴亡人灵魂。大门外挂白纸一束,表示有丧。同时签死者灵位,上写“新逝×门考讳××/妣××氏之灵位”置于灵桌上。

4﹒收尸

死者挪入地下后,用冰块或凉水立即覆于死者腹部使尸体变硬,收尸越快越好,对生者吉祥。同时,灵前放一陶瓷盆,内放少许面团或酵子,供烧纸盛灰用。

5﹒跪孝

亡人落地,子孙必须在地下铺上麦草,男左女右跪地守灵,叫跪孝,二十四小时不离灵堂与亡人左右。跪孝期间,孝眷手拄哭丧棒,不能吃荤、大笑、高声言语,否则,不合礼仪会招致亲朋好友村人的非议,更严重的是会招致亡人的不快而降灾。

6﹒请房族

亲人去世当天,远房宗族人立即提着酒瓶酒盅,请村中的房族来料理丧事,房族一般是五服之外的人。房族统一拿着赙礼诸如祭饃一副,白纸数张,条件好的还有灵帐等物当天进驻丧者之家。然后根据丧家对丧事的要求及准备情况,房族中公推一经验丰富德高望众的长者作大总管全权料理丧事。

7﹒报丧 当日,大总管配房族中人分头向亡人相关亲戚报丧,重点是亡人的子女、外甥、娘家(女)、舅家(男)等。

8﹒奔丧

在外和出嫁子女必须立即赶回,穿素衣,进入村庄要大放悲声以示哀痛。

9﹒搭灵棚

古语云,“死生之事大矣”。所以当地人极为重视丧事,长者去世,都要在上房前栽桩用白布搭棚,供放置纸扎、花圈、祭奠待客之用。

10﹒做棺椁

《汉书·龚胜传》云:“胜敕以棺殓丧事:衣周于身,棺周于衣。”1[2]《乐浪》云:“各棺,东棺最小,棺心长六尺一寸余,宽约一尺四寸,高一尺四寸,厚约二寸五分之谱。„„西棺较东棺相大,棺心长六尺三寸,宽一尺五寸余,高一尺四寸余。厚约三寸。„„诸棺皆上略高,下略低。”1[3]会宁北部一带地域大体取西棺制式,有棺无椁,讲究一二三,即一寸底,二寸边,三寸盖。制棺通以木,以柏木为上,松木次之。棺成,要油画,分朱棺和画棺。朱棺棺身朱漆,底盖黑漆。画棺棺身漆以精美吉祥图案,富贵人家漆以仙鹤寿鹿等吉祥物,还有以亡人生前的生活场面等为内容的。棺椁一般生前做好的叫活寿,可消灾增寿,特殊情况下,死后由子女临时赶作。11﹒请阴阳

俗语说“亡人奔土如奔金”。为了尽快让亡人入土为安,去世当天派人请阴阳先生寻找安葬的地方并约好埋葬的日期,阴阳等到开吊的那天才会到来。

12﹒做纸火

给老人送葬、烧三年纸、九年纸都要做几件纸火。用彩纸扎制成的供亡人吃穿住行所用的如房屋、金银斗、马、童男女、花灵、幡、神鹿、仙鹤等,有的做一套(一套二十四件,有的做半套)。

13﹒迎纸

纸火做成后,要到当地神庙去向神祇通知某某已去世的消息。先是鼓乐相伴,鞭炮齐鸣,呈上供品烧香祭拜神祇后,阴阳开始诵读献给神祇的公文,并把做好的纸火一一展示给神祇,让他们过目检验。

14﹒吊

三天后,亡人亲朋前去吊唁,祭品为白纸数张,面饼数张,祭于灵前,当日返回。

15﹒出诰牌

埋葬的前一天阴阳到来后,出诰牌,在一张白纸上书写亡人的名讳、生卒年月、行状和孝眷名字贴于木板之上,格式如下: 先考/妣××府(×门×氏太)君××虽痛于××年××月××日××时××分寿终正(内)寝

今泣于×月×日启陈家奠×月×日扶柩归葬情关至戚 享此讣 闻

孤子(父死曰“孤子”,母死曰“哀子”,父母俱逝曰“孤哀子”)

×××率孙:××、××、……

期服侄(即亲侄子)

×××率孙:××、××、……

大功服侄(即亲堂侄子)

×××率孙:××、××、……

小功服侄(即远房侄子)

×××率孙:××、××、……泣血稽颡

在哀乐声中,亡人长子把贴有诰牌的木板背到大门外。丧家及亲戚送的纸火、铭旌等摆放两边。同时,张贴白纸写的对联,如“出门见山山还在,进门叫父(母)父(母)不应”,以示哀痛。

16﹒开吊

埋葬前一天举行开吊仪式,讲究排场,礼节周全。先把招待骨主(指舅家之人或娘家之人)的精美饭食摆放停当,孝子们跪着爬到院内,开始领祭羊,这是开吊的最重要内容。

祭羊按主人的尊卑次序依次站立。方法:给祭羊耳朵里脊背上喷上少量的水,专人祷告,指明这是某某的祭羊,望亡人享用,以祭羊全身打颤为亡人接受的信号。这是检验亡人对亲戚朋友好恶的标准,若亡人生前对某人有意见他的祭羊绝不会轻而易举被接受,祭羊主人必须当着众人的面申述自己对不起亡人生前的行为,然后诚恳的向亡人忏悔,取得亡人原谅后才会领受他的祭羊。众目睽睽之下祭羊的主人好像被人揭穿隐私似的而汗流浃背。所领之祭羊必须全部宰杀以待来客。

毕,众孝眷举哀表示对亡人的怀念。这时,骨主请入堂屋,其他亲朋依次入席,招待来客。

晚上,举行家祭,大户殷实人家有礼宾先生,院内灯火通明,孝眷跟着礼宾先生与鼓乐手后面“走桥”。念亡经忏悔经超度亡灵。请来本门已故三代以上宗亲到堂屋里招待他们,之前,亲戚朋友东家分别献饭,一人执盘一人执盅,礼宾先生声若洪钟,抑扬顿挫地分别诵读祭文并焚化,听者为之动容。献毕,屋内熄灯,屋外寂然,让已亡故的宗亲享用。这一程序结束,开始招待所有来客。

17﹒送纸 守灵的每天晚上十一点以后,孝眷要在鼓乐声中送亡人到去坟茔的十字路口,路程要一晚比一晚远,希望亡人找到自己的归宿。

18﹒点纸

每天早晚要在灵前烧纸举哀。19﹒寻地

阴阳先生按照亡人生辰八字,死亡时间,当年的利方寻找安葬场所。

20﹒葬期

自亡逝到埋葬最短的为三天,俗称殉葬。原因主要是没有吉日安葬或者是凶煞。

一般三天以上,长者有数十天的。汉代葬期最短的七天,或者十日甚至数十百日不等,《汉书·文帝纪》:“后七年夏六月己亥,帝崩于未央宫,乙巳,葬霸陵。师古曰:自崩至葬凡七日也。树达按:是年六月己亥朔,七日乙巳。”

21﹒大殓

将死者放入棺中。《南京采风记》:“入殓,届时亲人均须环顾,即将亡者臾入棺内,棺内诸物为:黄土、石灰、炭屑、雄黄、衾、褥、被、鸡鸣枕、脚炭、纸卷:棺外诸礼节为:兜巾、暖肩、分筋、受钉、商凳、安位、较好、正荐魂幡。”棺里先铺一层用细筛筛的土,让亡人灵魂升入天堂,铺上每个子女准备的铺盖,一般男铺女盖,然后把尸体挪入棺里,盖上被子,封棺后写上死者姓名准备起丧。

22﹒出殃

起灵前要出殃,活人全部撤离灵堂,若不躲开,被殃打上,则有性命之忧,殃有五色,有红黄青白黑,高低不一,最高的可达一丈八尺,所去方向为正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灵前摆上酒、肉、菜、果品、馒头等祭品,阴阳边摇铃铛边敲木鱼念离家经,一人手持箩不停摇晃,一手洒着朱砂水,驱赶亡魂离家。

23﹒摔盆起丧

起丧前,长子在灵前摔碎瓦盆,又叫“摔丧”,摔盆非常讲究,要一次摔破,而且越碎越好,认为摔得粉碎亡人才能带到阴间去受用。会宁北部一带似乎不注重摔丧这一仪式。

24﹒送葬

送葬者为亲朋好友孝眷(媳妇坟地不去),起丧讲究越早越好,早上吃黄米米饭,阴阳念完离家经手执引魂幡径直向坟场逶迤而去。孝眷手执丈二启丧白布拉着灵柩,房族(一般八人)抬棺,坟地较远的用车载,向坟场迤逦奔去。每家门前放火来驱邪。经过其他村社都有路祭,《周礼·小祝》:“及葬,设道斋之奠。杜子春注:斋当为粢,道中祭也。汉仪,每街路辄祭。” 25﹒路祭

送葬队伍起程前(有的起程后)在大门口杀羊路祭,让亡人享用,羊血洒在路上驱邪。

26﹒墓穴

分明坑和穿堂。明坑宽三尺,长两米,深六尺(也有八尺的),灵柩直接放入就可掩埋。穿堂先向下挖三尺,再横向挖,洞门呈半圆形,高三尺,深八尺,宽一米。无论哪一种,正后墙台上都有食台,里放食品罐,筷子,长明灯。

27﹒下葬

灵柩到达墓地后,绕墓穴顺时针转三圈半落地,时辰一到,阴阳诵葬经,请骨主亲朋孝眷先看墓穴再吊棺,阴阳用罗盘吊线摆正死者姿势,头和脚都朝向利方和吉方,亲朋孝子看棺告别,封棺,四周放桃木瓦片等镇邪之物,棺盖上放引魂幡桃木瓦片等镇邪之物,清除坑内人迹,请骨主培入第一锨土,后由房族迅速掩埋,烧纸火冥纸,孝眷高声举哀。插哭丧棒于坟头上。

28﹒合葬

妇从其夫葬为合葬。汉代合葬风俗极为盛行。《汉书·外戚传》:“高祖薄姬,孝景前二年崩,葬南陵,用吕后不合葬长陵。树达按:据此,知吕后与高祖合葬也。”1[4]合葬的方法有两种,或取新丧送至前丧葬所合葬,或取前丧至新丧之所与新丧合葬。有的同棺同冢,有的异棺同冢,有的异棺异冢合起一个坟头的。当地以袝葬(夫妇分葬)为主。

29﹒抚山

(三)埋葬后三天,孝子要到坟地抚山

(三),整理坟头,平整坟院并设界限。

30﹒七七纸

从亡人入土算起,每隔七天焚纸祭奠一次,共七次,最后一次叫断七。

31﹒百日

亡故后一百天,孝子备献饭果品奠茶奠酒纸钱到坟上祭奠,这天也将亡人灵位一同送走焚烧。至亲好友也会备礼前来。

32﹒迁葬

已葬而复徙为迁葬。汉代就有迁葬礼俗,原因不一,主要出于追褒或追贬。《后汉书·和帝纪》:“永元九年九月甲子,追尊皇妣梁贵人为皇后。冬十月乙酉,改葬恭怀梁后于西陵。”《汉书·定陶丁姬传》:“元始五年,莽复言:‘恭王母(按:即傅太后)丁姬前不臣妾,至葬渭陵,冢高于元帝山齐,怀帝太后皇太后玺绶以葬,不应礼。礼有改葬,请发恭王母及丁姬冢,取其玺绶消灭,徙恭王母归定陶葬恭王冢次,而葬丁姬复其故。’”1[5]当地迁葬原因较单纯,墓地进水亡人灵魂会不安,要迁葬。家庭不吉利无名疾病子嗣不兴等都要迁葬,出于合葬目的要迁葬。迁葬仪式简单。

33﹒赙赠

亲朋拿财物送丧家叫赙。《论衡·量知篇》:“贫人与富人俱賷钱百,并为赙礼。”1[6]郭城新庄一带,宗族赙礼一般白纸数张,祭馍一副(九个为一副,也有半幅的),其他面食肉钱统一收取。宗族中出嫁女子、外甥用钱和祭羊作为统一赙礼。朋友以钱赙礼。凡来客均有赙礼。

34﹒丧期

汉文帝时有短丧,大功十五日,小功十四日,纤七日,释服。后有三年丧期。当地守孝百日。百日孝满,释服。

35﹒上坟

清明、腊月三十和忌日是传统的上坟日,祭奠、烧纸。36﹒居丧之礼

守孝期间,不走亲访友,不进入他人院内,不修脸,不睡炕,不杀生。百日孝满,释服。三年内不婚嫁,不乔迁。

37﹒三年换孝九年断纸

三年纸叫换孝,跟新逝礼俗大体相同,换孝后一切恢复正常。九年俗称最后一张纸,有纸火,鼓乐,比较铺张,当地称作白喜事,隆重程度可见一斑。总之,从这些风俗中我们可以发现本地的丧葬文化深深植根于这片土地上,也影响着当地人的文化心理结构,如鬼神观念,死生观念等等,有待于我们进一步去挖掘这里面蕴含的丰富的人类学方面的价值。

006年5月初稿

010年5月改定

1[1] 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商务印书馆民国廿二年版,第75页。1[2]杨树达:《汉代婚丧礼俗考》,商务印书馆民国廿二年版,第82页。1[3]同上,第83页。

上一篇:助学贫困证明怎么写下一篇:2009年医院爱卫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