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营销的意义和价值(精选8篇)
1.市场营销的意义和价值 篇一
【剩余价值理论对我国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
(一)剩余价值是促进技术进步推动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实现社会主义本质的有力手段
从剩余价值的自然属性和商品经济一般的角度,去把握和规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剩余价值这个范畴是必不可少的,我们要发扬其有利于扩大再生产,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一面,以体现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和社会主义本质,体现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的特殊性。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概括,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根本目的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剩余价值范畴就体现了这种“目的”和“手段”的辩证统一。对追求剩余价值最大化的无止境性,使社会主义商品生产者由此产生出无限的内在动力、生机与活力以及竞争的压力。这就有力地促进企业改善经营管理,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所以,一方面政府要在政策上鼓励、支持企业进行技术开发、技术革新;另一方面政府应着力提高社会范围内的创新能力,特别是基础研究方面的创新,加大研发费用的投入,创造出更多的市场需求。
(二)加大人力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在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充分揭示了人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马克思明确指出,劳动力成为商品是货币转化为资本的关键。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改革开放前后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教训,一再告诫我们,无论是农村改革还是城市改革,无论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还是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其成功运行始终离不开劳动力商品的支撑。我们目前正在大力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其主要组成部分之一便是劳动力市场。现代经济理论研究与实践证明了人对经济发展的决定作用。其它研究表明:“与没有受过教育的劳动力相比,小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43%,中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能提高劳动生产率108%,大学文化程度的劳动者则能提高劳动生产率300%”[6]。当前经济发展对高质量人力资源的需求比对物资资源的需求更为突出。从这一点出发,我国现阶段,一方面要坚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要坚决贯彻“科教兴国”的基本国策,加大教育的投资力度,把提升国民的整体素质作为经济发展最深厚的基础,不断开发我国人力资源中的巨大潜力,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另一方面,要逐步消除妨碍人才流动的各种障碍,使人力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
(三)利用剩余价值的作用,建立有效的分配制度,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
由于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对提高劳动生产率至关重要,因此,在分配制度的设置上应充分体现出要素的贡献和要素所有者应得利益,有效地激发劳动者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劳动者不断加大对自身素质和培训的投入。在此基础上,健全竞争法规,完善市场体系,创造一个公平合理的良好的竞争环境,从而最大限度发挥竞争机制的内在功能,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完善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创造必要的动力。在剩余价值规律的作用下,加速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
综上所述,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生产理论,不仅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条件下剩余价直生产的运动规律,而且也蕴含了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市场经济运行的一般规律。我们应鼓励社会主义社会的劳动者在为自己创造财富的同时,为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剩余劳动,创造更多的剩余价值。我们学习与分析剩余价值生产理论,对于我们正在进行的市场经济改革与现代企业制度创新,必将起到应有的指导意义,从而进一步巩固与发展马克思经济理论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2.市场营销的意义和价值 篇二
总之, 国学沉淀于历史的长河又升华于现代社会, 是依存于经典之内的知识及其体系, 更蕴含着为人处世、治国齐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因此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学一点国学。正确认识和研究国学, 不是一件小事, 它是关系能否传承中华文明, 实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的重要一环。
国学内容浩如烟海、博大精深, 即使皓首穷经、焚膏继晷也无法曲尽其妙。同时, 国学本身毕竟是古代社会留下来的历史文化遗产, 精华与糟粕并存。对此, 我们决不能不辨青红皂白一味地高唱赞歌, 也不能因为它存在弊端而一概抹杀。对国学研究有一个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的过程。只有正确地学习和掌握国学, 才能真正发掘传统文化的精华, 使之服务于时代的需要。
首先, 应当对国学学理与文本进行正确解读, 掌握正确的国学知识, 辩证认识国学的价值和意义, 科学理性地把握国学的学术体系及其所蕴含的文化精神, 否则谈国学创新就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其次, 把握时代脉搏, 主动面对新形势、新发展, 以务实开放的态度发展中华文化, 发挥国学在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综合国力提升方面的作用, 与时俱进地研究国学。
再次, 提倡经世致用、知古鉴今的学习态度, 促进国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和沟通, 实现国学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型;重视国学的社会功能, 追求国学研究中科学理性与人文关怀的有机统一, 使之真正满足社会的需要。
3.底层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篇三
关键词:底层;精神分析;苦难;价值;意义
文学的目的不是为生活提供答案,而是借以唤醒麻木的灵魂。正如陈年在一篇博文中所说,“我把灵魂的核,放在生活中,用文字来进行一种内心的坚持,用文字点一盏心灯照亮自己。足够。”[1]以底层写作为主的陈年,无疑是擅长书写苦难的。下面,本文将结合精神分析视角,更好地与读者分享陈年苦难书写的独特样态。
一、苦难书写之选择——并非偶然为之、而是必然如此
程琪在其评论文章《陈年小说印象》[2]中提到,“迄今为止,陈年的小说全部取材于煤矿普通人特别是煤矿临时户们的生活……写的全是芸芸众生小人物,全是日常生活小事情。写煤矿,写底层……”程琪老师这段文字中未提及到的《胭脂杏》[3]、《小烟妆》[4]、《九层塔》[5]亦不外如是。
陈年小说正是以煤矿生活为底色,渲染着底层的忧伤与疼痛。那么这种底层写作下的苦难书写的主题选择,是偶然为之还是必然如此?笔者认为,并非偶然为之。在陈年博客的162篇博文中,她详细记述了自己的幼年煤乡记忆、少年煤乡生活及走出煤乡后对煤乡割舍不掉的情感。纵使煤乡记忆疼痛多过美好,煤乡生活拮据多过优渥,但煤乡之于她的烙印,却夹杂着苦难与温暖的复杂感情,未曾离散,以至于她曾在阔别多年再次回到煤乡见到玩伴时写下这样的话,“想着当年黑手黑脸的孩子现在都已经当爹当娘,心里说不出的亲切。我知道这些年我放不下他们,所以我用他们亲昵的乳名一次次呼唤着自己的记忆。第一次主动举起杯来敬这些煤乡的亲人,喊他们一声哥,泪已经不知不觉流下来。”[6]她曾在煤乡度过艰涩而深刻的童年,饱尝矿区临时户作为底层之底层的尴尬、憋屈与卑仄。而这些情感,掩藏在“冰山”之下,在潜意识中热忱涌动甚至奔流不息,疼痛而深刻。
二、苦难书写之特色——疼痛与温暖的博弈、交织
陈年底层写作下苦难书写的特色,是将自身个性中的疼痛与柔软的博弈,揉进小说,经过艺术的“乔装打扮”,使得小说中的苦难书写也呈现疼痛和温情交织的样态。小说《胭脂杏》中,发廊妹胭脂与看澡堂的陈小手同属底层人,都有着令人不齿的前科或是恶习,却又小心翼翼着各自和彼此的伤痛,彼此试探、彼此取暖;《小烟妆》以复调式的错综叙事手法,描绘了卖春的小烟(陈果)与买春的矿工刘军、三鬼各自心中都淌着洇心的泪,却又都在艰涩中透着淡淡的暖意、维护着各自和彼此作为弱者的尊严;《九层塔》中的陈平既是和男人打情骂俏的戏女、又是幸福婚姻的渴望者和成全者……这些作品,令人纠结、酸楚,也令人心疼、温暖。它使人在淡淡的忧伤甚至隐隐的疼痛中能感到纯净的快乐和温暖的抚慰,令人感到每一个伤痕累累的粗粝外相下,都深藏着一颗善良真爱的心。
陈年说,“在文字中我渐渐安静下来,享受孤独,也述说孤独。我知道我想要什么。也许我一生都不会写出好的作品,但在写字中我的灵魂不在流浪。”[7]正因为此,陈年底层写作中的苦难书写,并不耽于无关痛痒地谈论民间疾苦,给予小说人物以俯视式的同情;而是将自己的情感、欲望与愿景揉进文学作品,呈现出水乳交融式的、于“我手写我心”间自我呈现的苦难书写样态。
三、苦难书写之超越——意在写精神存在、而非物质生存
“荣格认为,艺术家具有双重的身份,一方面他是具有个人生活的人,有自己的个性和人格,另一方面,他又必须忠实地作这种‘集体无意识的传达工具,必须代表整个人类共同的意愿来说话。”[8]正如程琪在《陈年小说印象》[9]中所说,“我不能断言现在的陈年已经有了属于自己风格的作品,但起码我看到了一些令人欣慰的端倪,……她更注重从精神层面摹写底层人的生活状态,挖掘其中的真、美与善。”笔者深以为然。
小说《胭脂杏》似乎并没有在胭脂与陈小手的物质生活方面着墨過多,而是将笔端投注于二人若即若离、试探靠近的情感关系,使得小小屋子洒满温情的平淡与撩拨的浪漫;《小烟妆》中的小烟(即陈果)虽以卖春为生却在精神上与三鬼、刘军同样善良、真诚而自尊,而小烟丈夫角身遭矿难的不幸遭遇也更加让人叹息“生命”的脆弱、窃幸“活着”的珍贵;《九层塔》中提出了很多造成婚姻不幸的因素,却并未对物质因素加以过多强调,而是偏锋书写对幸福的渴望,书写婚姻爱情中的理解、坚持、忍让,甚至是成全……文学面对的是精神,举凡伟大的作品,都不会仅仅着眼于肉身,而是通过肉身进入人的精神领域。陈年不仅书写脚下的“苦难”,更着意于实现对“苦难”的超越——重在借物质生存的窘境摹写其中人物的精神存在状态。程琪在其评论文章《陈年小说印象》[10]中提到的那样:“陈年的小说,从一开始就是比较上道的。”[11]她企图站在现实的苦难里触摸精神世界的天堂,而谁又能说她触摸不到呢?
注释:
[1]引自陈年博客文章《面朝大海,春暧花开》,2007-10-09 21:18:56。
[2]引自程琪的评论文章《陈年小说印象》,该评论文章已在《同煤日报》周末副刊进行了连载刊登。
[3]《胭脂杏》(《阳光》2009年第6期),被《小说选刊》选载,并收入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短篇小说年选。
[4]《小烟妆》(《阳光》2012年第8期),被《小说选刊》2012年第9期选载。
[5]《九层塔》,被《小说选刊》2013年第4期选载,入选2013中国短片小说精选。
[6]引自陈年博客无题文章,2010-01-24 17:07:58。
[7]引自陈年博客文章:《左左说,陈年说,一个朋友说》,2009-02-05 10:23:44。
[8]引自胡经之、王岳川:《文艺学美学方法论》第9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9]程琪的评论文章《陈年小说印象》,已在《同煤日报》周末副刊进行了连载刊登。
[10]引自程琪的评论文章《陈年小说印象》,该评论文章已在《同煤日报》周末副刊进行了连载刊登。
[11]引自程琪的评论文章《陈年小说印象》,该评论文章已在《同煤日报》周末副刊进行了连载刊登。
4.论《傅雷家书》的价值和意义 篇四
语教本132班黄全星
***9 摘要:《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六年六月。这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儿子:傅聪——著名钢琴演奏家,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太阳太强烈,会吧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亲情溢于字里行间,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关键词:因材施教态度亲情交流启迪
一、当今社会存在的父母与子女关系缺陷问题
对于物欲横流的今天,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但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是否比以前更坚固呢?纵观各种发生在我们国家、我们周围的事,不难发现,因父母教育欠缺导致子女前途受阻的事例不胜枚举。如曾在网上轰动的“我爸是李刚事件”,自以为官二代就可以胡作非为;以及星二代李双江之子李天一因涉及强奸案受到法律制裁,还有成龙之子房祖名涉吸毒被捕……由此得出,一个人在家庭所受的教育与他的家庭财富是不成正比的,即使一个人再出色,如果不对其子女进行良好的教育,不要说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有时还会危及社会安全。因此,当今社会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问题依然是值得我们深思熟虑的。
二.《傅雷家书》给我们带来的价值启迪
1.父母应先教会子女做人,对子女的爱要适度。在傅雷先生的家书中,无一不流露出了一个父亲对儿子的关心,在那个年代,通过书信的方式含蓄地表达了他对儿子浓浓的爱,书中“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体现了傅雷对傅聪离家的不舍但又不得不为的矛盾心理。爱孩子,就让他向外发展,让他在经历风风雨雨后学会成长,傅雷夫妇对傅聪和傅敏的爱,是那么含蓄却又深刻。他们没有把他们宠成温室里的花朵,当傅聪遇到挫折跌倒哭泣时,傅雷并没有心疼地把傅聪扶起来然后跟他说“孩子,前面有困难,咱不前行了”,而是通过和风细雨般的鼓励让傅聪自己爬起来,然后勇敢地向前;爱他不等于包容他的错误,面对错误,他鼓励傅聪“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做人——不仅学会做一个有品德的人,还要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傅雷用自己现身经历的说法,告诫傅聪要有民族荣辱感,做一个宽容大度的人。
2.父母应该了解子女的兴趣,成为子女的朋友。傅雷在家书提到“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朋友的意义,首先在于感情上、精神上的互相理解与慰藉。当傅聪情绪消沉时,可以毫无顾虑地向父亲倾诉,而父亲并没有高高在上、横加训斥,或者说些教条式的训诫。相反,他能够充分理解儿子的痛苦,首先尽力地安慰他,让儿子觉得温暖、放心;然后娓娓而谈,以十分平等的口气给他提出一些人生的忠告。朋友的境界,还在于志同道合,互为知音。傅雷与傅聪对音乐艺术有许多共同的感受可以交流,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借鉴,这也是“父子如朋友”的体现。作为傅聪和傅敏的朋友,他不仅谈艺术学习,还谈生活、恋爱,谈做人,谈修养,甚至于儿子写错字,父亲也会“郑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纠正。也正是这种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论文,译作),使得我们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艺评论家、文学翻译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学问的细致、严谨、认真的态度和作风。
三、《傅雷家书》的社会意义
《傅雷家书》作为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对当代父母与孩子的教育关系起到了典范作用。尽管《傅雷家书》的辞藻没有那么优美华丽,而是通过平实的语言来含蓄表达了一个父亲对孩子浓浓的爱。爱孩子,就学会引导他学会独立,学会坚强,学会谦逊,学会面对挫折时勇往直前,学会在收获成功时懂得戒骄戒躁,学会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学会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而这一切的一切,不正是我们所向往的新型两代关系么?,《傅雷家书》对当今社会的亲情价值跟起到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四、从自身角度谈《傅雷家书》
5.市场营销的意义和价值 篇五
赵江滨
(宁波大学教授 《宁波发展蓝皮书》特约撰稿人)
党的十七大以后,“文化惠民”的提法和做法迅速成为社会的共识,也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各地发展和繁荣文化的一个新的举措。应该说,文化建设是为人的,人既是文化建设的主体,也是文化建设的对象,然而这个常识性的问题却在我们以往的文化建设中缺失已久,所以“文化惠民”这个生动而朴实的口号一经提出,人们就在蓦然之间感受到一股久违的如沐春风的感觉——文化建设终于不再仅仅是外在于百姓的社会宏大工程,社会大众自己的精神生活真真切切成为文化建设需要首先予以关注的重要内容。
“文化惠民”是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一个进步。它的提出,一方面是以人为本的民生思想在文化建设上的具体体现,因为“以人为本”文化理念的根本着眼点在人,只有文化才能赋予人的活动以价值和意义,也只有人本身才是经济发展和文化发展的最终目的。因此,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就是要不断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引导人们追求更高尚的生活意义,使人得到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则表明我们党在半个多世纪尤其是在改革开放以来三十年的文化建设探索中文化理念发生了重要转变,文化建设从此前片面强调抽象而宏观的“引领提升”层面进入到具体而微观的“针对满足”层面,文化建设比以往更加人性化,更具亲和力,也更具针对性和建设性。“文化惠民”真正使发展与繁荣文化的主体,同时成为发展与繁荣文化的受惠对象。
深究“文化惠民”的理论蕴含和回顾我国当代的文化建设实践,我认为,“文化惠民”在三个方面体现了鲜明的理论价值和深刻的实践意义。
首先,“文化惠民”的提出深化了人们对文化建设实质内容的认识,即对人和文化建设(文化活动)之间关系的认识。从本质上讲,文化涉及人的最本质属性,因为只有在文化的范畴内,人的本质才能获得最充分的说明。德国著名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在《人论》中指出:“人的突出的特征,人的与众不同的标志,既不是他的形而上学本性,也不是他的物理本性,而是人的劳作(work)。正是这种劳作,正是这种人类活动的体系,规定和划定了‘人性’的圆周。语言、神话、宗教、艺术、科学、历史,都是这个圆的组成部分和各个扇面。因此。一种‘人的哲学’一定是这样一种哲学:它能使我们洞见这些人类活动各自的基本结构,同时又能使我们把这些活动理解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归根到底,人的一切活动都是“文化的活动”,并且人在这种活动中也把自己塑造成了“文化的人”。所以文化是属于人的,只有人拥有文化,文化反过来又哺育造就了人。在这个意
义上讲,文化就是“人化”,文化赋予人的存在以特殊的价值,就如莎士比亚所说的,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在中国文化背景中,“文化”一词最早可以追溯到《易传》中的“人文化成”一语,西汉刘向在《说苑》中说:“圣人之治天下,先文德而后武力。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因此,“文化”在古汉语中一般泛指人的所有精神文化现象,尤其指人的伦理教化现象。因此,不论在中国还在西方,“文化”都指向人的特有的精神活动领域。或者也可以说,无文化无以成为“人”。
文化对人具有本质的属性,正因为凭藉“文化”人才提升了他与自然界的界限。人既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享有者,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要提高人的文化程度和文明程度,就必须要充分认识文化发展对人自身的意义和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人对文化的依赖是其获得充分发展的可贵禀性使然,拥有文化是人获得进一步发展的前提条件。正是基于这种认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中指出:“发展可以最终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漠视人的文化建设无疑是片面的。文化惠民在中国当代文化建设进程中的被提上议事日程,是对文化建设“人”的主题的回归,它必将会促进中国文化建设走向自觉和深入。
其次,“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们党建国后数十年文化建设实践在文化理念上的深刻转变。文化建设在建国以后的社会实践中屡经曲折,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方针政策几经更迭和多方调整。文化建设尽管在国家宏观发展框架内一直予以强调,但由于对发展文化的客观规律未能准确把握,于是对发展文化的具体路径在很长的时间里并不明朗。更重要的是,文化建设的主体——民众,在文化建设的过程中长期处于被忽视状态。这是一个重要的缺失。回顾建国后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历程,即可认识“文化惠民”被提上文化发展的议事日程,实属来之不易。
新中国建立到1978年的三十年间,当代中国的文化建设基本呈现泛意识形态特征,文化建设基本被纳入意识形态建设的轨道,几乎所有的文化建设都围绕当时的中心政治任务而展开,文化其实处于政治的附庸地位。如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谈到文化教育政策时明确提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人民政府的文化教育工作,应以提高人民文化水平培养国家建设人才、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发展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为主要任务。”这表现了建国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里,我们的文化建设往往被意识形态建设所取代,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因人为的政治斗争的频繁开展而处于事实的悬置状态。建国以后为数众多的政治运动都往往假文化的名义而展开。到了“文化大革命”,“文化”真正
成了被“革命”的对象,国家的文化建设不但处于停顿状态,而且遭受了重创。文革结束以后,中国的文化建设才开始了重新起步,1979年邓小平代表党中央在第四次全国文代会的致词中说:“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是我们党对新时期文化建设任务的阐述,此后文化建设出现了复苏和初步繁荣。
1997年10月我国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2001年2月第9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了该公约。2003年6月,中国政府首次向联合国提交了此公约的履约报告。在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中,文化权利的概念得到了多方面的阐述,基本内容为“人人有权参加文化生活、享受科学进步及其应用所产生的利益,对其本人的任何科学、文学和艺术作品所产生的精神和物质上的权利,享受被保护之权力。”签署联合国《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国际公约》,意味着我国的文化建设理念发生了深刻变化,将文化权同生存权、发展权一样视作是公民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之一,“文化惠民”的思想已不言而喻包含其中。此后我国文化发展的方针政策基本都渗透着这一基本理念。2006年《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发布,在文化发展的方针原则中指出:“坚持以人为本,保障和实现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权益,使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十七大报告在阐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时,提出“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的命题。自此,“文化惠民”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与此同时,保障人民文化权益,建设惠及人民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科学发展观在文化建设中的具体体现。因为文化建设服务人民惠及百姓,是社会主义文化的本质要求。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是党的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是文化建设的主人,文化发展的成果也理应由人民群众共享。因此,促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断促进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大的思想动力和智力支持。
第三,“文化惠民”的提出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达到一定程度后对文化建设的客观要求。它反映了我们国家的经济在持续三十年的高速发展、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获得了长足的提高后,人民的生活水平也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相应的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有了明显的、大幅的和多元化的诉求,这是一个社会文化建设中不得不予以重视的现象。虽然建国后发展和繁荣文化一直是党和国家的强烈愿望,但在不同历史时期由于受到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的制约,加之发展繁荣文化的方针政策的偏颇失当,我国的文化建设始终步履蹒跚,不尽
如人意,而且在文化体制上也左右掣肘。计划经济体制下作为公共部门整体建立起来的文化事业单位,实际上是在物质资源极度稀缺条件下满足人民群众基本文化需求的特定方式。改革开放以来长期实行的发展文化事业单位的“双轨制”——一轨为国家扶持的文化事业单位,另一轨为多种所有制的文化事业单位,这实际上是在经济体制转型、公共财政尚未建立起来的特定条件下,发展文化事业的迫不得已的过渡性政策选择,“双轨制”的直接后果就是强化了文化建设的市场意识,但淡化了文化建设的社会公益职责。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成型,物质生产超越短缺阶段,公共财政基本建立,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基本条件已经完全具备。
同时,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百姓的物质生活获得了显著提高,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也不断高涨。经济学范畴的恩格尔系数在宏观的社会层面揭示了这样一条规律:当一个地区人均收入较低时,恩格尔系数较大,也就是人们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食物支出)在全部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较大;而一旦人均收入达到或超过3000美元时,恩格尔系数就会显著降低,这时人的文化精神生活等项支出将大大超过基本的物质生活支出。因此,人的需求不是一个静止的状态,而是一个随着自身条件的改善而逐步变化的过程,即如鲁迅所说:一生存,二温饱,三发展。1978年,中国农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为67.7%,城市家庭为57.5%,而到了2003年,这一比例已降至45.6%和37.1%。对于经济和社会发展更快的宁波来说,2007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433.08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2307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0051元。也就是说,宁波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事实上已经超过3000美元,而恩格尔系数据分析也基本处于35%左右,相对富裕起来的民众已经摆脱了温饱的困扰,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和品位,因此对精神文化的需求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就要求政府加大文化精品生产和文化普及方面的工作,通过政策和市场机制最大限度地调动社会各种力量和各种资源,来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和公民文化权利的实现。可以说,“文化惠民”的举措实际上是对民众文化需求的适时的积极的回应。
当然,“文化惠民”在大力推动文化发展和繁荣的同时,也反映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一般来说,文化建设要进入大发展大繁荣阶段有赖三个条件的实现:一是经济的发展为民生的文化消费提供了基本的物质保障,二是人民的日常生活有了充分的闲暇,三是社会提供的文化产品极大的丰富。具备了前两个条件,群众的文化需求就日益高涨,发展文化的社会基础就非常坚实。应该说,前两个条件在中国目前的社会发展状态中初步具备,而第三个条件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相对匮乏、或者因为文化产品的消费成本过高、或者因为公共文
6.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论文 篇六
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意义论文【1】
摘 要:在经济发展地推动下,全球化趋势在不断深入,各国在经济、政治等的发展过程中均不可避免地进行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国际间的交往已经成为各国经济及社会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用环节。
国际间的文学交往也同样具有其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英美文学;文学;价值
在我国高校的教育系统中,英美文学作为英语专业一门主要的课程存在。
开设该门课程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了解到更多的西方文化及风俗人情,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化及思维特征地了解。
英美文学在世界文化体系中一直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用地位,其经历了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发展过程,具有很高的学习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分析
第一,英美文学作品中所表达的东西更具直观性,对自我人格的完善具有更大的影响力。
在西方文化及语言应用习惯中,西方语言的表达方式均较为直白,同时有不缺乏幽默感和讽刺性。
因此,在英美文学作品中,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和写作目的均较容易把握,使读者一目了然。
通过直白的语言,鲜明的情感,更容易激发其读者的思想共鸣。
直白又不缺幽默的人物讽刺,极易让读者在作品欣赏过程中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而对人物大胆、明确地赞颂也同样对读者的情感产生极大的冲击,给读者以激励。
第二,多数英美文学作品均是作者对其自身经历及感受进行阐述的缩影,具有较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在英美文学中,多数作品中所讲述的人物、事件、所表达的情感等均是作者亲身所感或者倾耳所闻、亲眼所见的。
作者将其真切经历过的事件进行整理,并经过艺术加工后,以文学作品的方式展示给读者。
其是一个社会制度及社会环境中相关人物及事件的真实反映。
因此,在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习者可对作品所处时代存在的相关问题及现象进行了解,从中感受某个社会制度或历史发展阶段中存在的弊端或优点,具有较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第三,通过学习英美文学,可有效提高语言表达及操控能力。
文学作品的创作者常被称为语言大师,其可应用语言文字巧妙地表达个人情感及思维,应用生动、简洁的语言文字将一个鲜活的事件、鲜明的情感展现给读者。
文学作品的创作者随便从任何一个角度来叙述一个事件或者表达一种情感,均能给读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一针见血的感觉。
这就是文学创作者超强语言操控能力的表现。
通过对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不但可以学习到作者的思想感悟,同时也可以学习到作者的语言表达能力及言操控能力,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表达和应用能力。
二、学习英美文学的现实意义分析
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除了可以使学习者获得阅读上的满足和享受外,还可以让学习者深刻体会到不同文化体现出来来的现实意义。
学习英美文学所体现出来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英美文学是一种较为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
在英美文学文学中,每部作品几乎都是文学创作者人生经历及情感历程的真实展现。
文学作品是作家将自身的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进行艺术加工,运用语言文字对其进行提炼并加以总结,然后展示给读者。
每部作品均是作者一种独特的人生留言方式。
因此,在英美文学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可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中了解到文学创作者的个人阅历、家庭及情感生活等,并从作品中体验作者的感受,领悟人生真善美。
第二,英美文学作品是西方国家相关现实生活的独特表现形式之一。
所有的文学创作均源自现实生活,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状况及感受的一种高度提炼和总结。
文学作品既是一种历史的再现,而又不是全部历史的展现。
因此,通过对英美文学作品进行学习,作品中所讲述的现实生活及人生感悟可以让读者体验到一种独特的、与别的艺术形式不一样的情感收获。
第三,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可有效激发英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促进其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有效提高。
兴趣是所有学习有效进行的最好老师。
对于英语学习者来说,英美文学中描写和讲述的精彩事件及人物故事往往比单纯地进行英语语法、词汇等学习更加富有吸引力。
通过对文学的学习,读者可以了解到诸多异国风情,体验到作品人物人生的酸甜苦辣,从而使读者获得丰富多样的精神享受。
这个过程便可有效地激发读者进行英语学习的兴趣。
同时,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可使学习者感受到人生中的各种情感,在西方文化氛围中感受到另一种人生的憧憬和希望,体会到西方文学独具特色的感染力及号召力,激发读者进行英语学习的欲望。
第四,通过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可有效锻炼读者的理性思维。
英美文学作品的语言极具幽默性、讽刺性和精炼性。
在文学作品的学习过程中,其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表达往往能有效地将读者带入作品创设的情景当中,让读者真切地体味到英语语言的丰富内涵及魅力,激发读者对英美文化独有的特点进行积极探索与追求。
在探索与追求的过程中,读者的理性思维得到良好地锻炼,促进其人文素养得到提升。
三、结束语
通过对英美文学进行学习,不仅使学生在不同的文化氛围中体验到不同的语言表达艺术魅力,同时可使学生了解和体验不同文化背景、社会制度下人们的思维方式、看待问题及解决问题的态度和方法,进而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这些情感体验成为学生完善健康人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良好基础,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罗云;论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04期
[2]曾琛;学习英美文学的价值和现实意义[J];科技风;01期
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2】
摘 要:本文介绍了文学的内涵,并论述了英美文学的特征及功能,揭示了英美文学的价值观及现实意义,对社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
关键词:英美文学;价值观;现实意义
引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价值观的综合体现是文化,而文化的载体是文学,处于社会意识形态的艺术。
7.浅谈水利档案的价值和意义 篇七
一、水利档案的特点
由上面我们知道,水利档案是具有重要、有使用价值的历史记录,在我国档案资料中占有一定的地位,所以它具有科学性、服务性、完整性等众多特点,而且根据它自己本身的工作性质,也就决定它还有很多独有的特点。现在把这些特点归结如下。
(一)综合性、地域性强
随着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保护环境的需要,利用水资源发电越来越流行。它具有生态效益,有利于我国环境生态化。水利涉及到的领域很多,水利专业与地理环境、地理地质、建筑机械、气象电力等有很大的联系。由以上的因素,水利档案就有鲜明的综合性。水利档案的综合性是多方位的信息总括,包括多专业、多元化,不单是一学科的信息再现。不同区域的水有不同,河流水流大小不同,循环规律不尽相同,其特点也各异,所以对于水利信息的记录不同,河流信息的反映也不同,继而水利档案就存在强烈的地域性。
(二)原始数据价值永不衰减
长期以来,在治水等水利建设中积累了很多经验,记录了许多原始资料和水利数据,包括气象方面、水文和地质方面等,气候年际变化大,导致河流水文变化起伏大,所以在水利建设需要在其积累的资料基础上进行开展。因为这些资料都是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具有真实的使用价值,对于以后的工作有很大的帮助。这些原始数据如果不幸丢失,对水利工作来说将是一大损失。
二、水利档案的价值和意义
水利档案的建立与完善,对水利工作提供行动的依据,它的价值很实用,对社会发展、经济发展是非常重要的。
(一)水利档案的价值
水利各部门是直接记录水利资料的系统部门,存在的价值是必不可缺的,因为它为我国的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提供多方面的资料的分析,从而为后人节省时间和精力。水利工作人员把资料整理成文件等形式的记录,成为水利行业及该领域的最宝贵的资料文件,有工作的依据。同时,水利档案的作用还可以从多方面分析总结。首先是对本单位工作起检查作用,提高工作效率。为水利建设、水利问题的解决、水利安全与水利效率提供依据。第二在季风气候盛行的季节,通过档案可以预防洪水灾害,为决策提供依据。第三,为水利方面研究的学者,在参考以前的资料的基础上,更好的进行学术研究,并取得实质上的进步。第四,研究水利档案,可以减少在考查时所用的一部分资金,节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第五,在反映水利工程的原始状况,还可以考察水利工程的质量状况。
(二)水利档案的意义
近年来,水利工程建设逐渐很多。供水工程系统、防洪排涝工程系统、灌溉工程系统等,这些工程在居民生活有很大的作用,它还有利于防洪抗旱,保证农业的发展、也保证工业的顺利进行。水利工程的建设有利于保障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它还有利于保护水土资源安全和保护环境。水利工程的逐渐修建,这就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要提高整理档案的积极性,做好管理工作,使其发挥它的作用。档案的使用主要是资料的查阅,维护水利工程的经济效益。它对工程建设的完整性有重要作用,同时,它对于工程质量的评估、在遇到紧急事情时的正确决策等方面都有非常现实的影响作用。
三、水利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在水利方面取得很大的成就,但是目前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很多问题。以下为总结的几点问题。
(一)领导和工作人员对水利档案不重视
水利档案对农业、工业、生活、经济、水土和环境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我们工作人员应高度重视水利档案的建设与发展。但是现实中,一些部门及部门领导、工作人员不重视水利档案的整理与完善,虽然有法律、规章的约束,但是很多却进行表面工作,大多是形式,没有实质性的工作。还有一些管理人员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对水利工作的专业知识掌握不足,没有按照准确标准来实施,从而没有有效、正确、迅速的档案质量,无法发挥指导的作用,使水利档案工作存在盲目、被动等缺点。
(二)水利档案管理制度不健全以及认知观念不正确
由于资金、人才等因素并没有建立起档案管理制度;但有些地区虽建立了水利档案管理制度,却没有相应按制度来进行指导工作,工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还有一些管理制度没有相应的工作标准,导致档案的准确性失真。现代科技水平的进步,我们在水利档案工作中投入大量的设备、计算机技术等高科技的管理手段,一味的强调科技的重要性,却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任何人都可以胜任这份工作, 只要整理文件、记录数据、分类就可以了, 水利档案的整理与设计需要一定的文化功底, 懂得水利方面的专业知识, 不是敷衍就可以的。这就造成在岗位招聘人员时, 不注意人员的知识水平, 招聘一些不专业的人士, 降低人员的积极性, 不拿档案工作当回事, 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对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建议
现实存在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我们如何改正。为了促进水利档案工作的有效进行,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建立健全水利档案管理制度体系,完善监督制度
在没有建立水利制度的地区,抓紧建立档案制度体系;已经建立的地区要完善并规范其制度的具体情况。各水利部门单位人员要各就其职、分工明确,不要在出现错误时互相推卸责任,这样可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还要考虑到他们的生活与工资待遇,给予经济奖励与精神鼓励。同时,还要加强监督制度,为工作顺利开展提供依据,使水利档案制度体系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强化水利工作人员的档案管理意识,提高人员的自身素质和专业知识水平
水利档案工作是一项庞大和复杂的工作, 做好这项工作, 一定高度重视, 不可敷衍了事, 一定有强烈的档案管理意识, 不断改变知识观念, 不断进行专业学习, 提高对水利专业知识的掌握与应用, 提高自身素质, 承担起自己作为一名水利档案工作人员的职责。同时, 为了水利档案的领导及工作人员更好的工作, 还可以在部门内部进行档案知识的宣传, 通过影片、图书等工具形成一种档案意识的气氛, 提高全公民对水利档案的了解, 提高对其的关注度, 利于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深入进行与开展。
(三)充分利用地域的区位优势,做好水利档案的开发
利用交通与电信的便利,做好档案数据、记录等登记与分类。档案的目的是为了经济的发展,为水利事业提高开展的依据和建议。同时,它在为社会创造经济价值的过程中,也会为社会环境做出贡献,保护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所以,我们水利部门的领导人要加强对水利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视,切实做好水利工程的建设。
了解了水利档案面临的现状,也了解了水利档案的价值与意义,所以我国的水利部门的各单位一定要履行其职责,切实落实水利档案的工作,提高我国的水利工程建设,为水利建设提供服务,为人员提供决策的依据,发挥水利档案的价值所在。
摘要:我国的水利建设处于很重要的地位, 不仅对于水利方面的安全问题有重要作用, 而且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也有着重要的影响。水利档案工作的开展, 是水利工作中一项必可缺少的工作项目。水利档案的作用很大, 它作为国家重要档案资源的组成部分, 它对于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单位的经济效益及水利建设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文章着重介绍水利档案的特点, 在水利建设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水利档案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水利档案,价值和意义,管理
参考文献
[1]严永官.档案价值研究琐议[J].上海:上海档案, 2001, (5) .
[2]严永官.浅谈目前档案价值研究中的误区及终极目标[J].秘书工作, 2001, (5) .
[3]郭淑蕾.浅谈水利工程施工监理档案管理[J].东方企业文化, 2012, (14) .
8.跨文体写作的价值和意义 篇八
闫文盛的创作是丰富的。诗歌、散文、小说、评论等等,专家学者在前面都进行了很深刻且独到的分析和研究。我似乎再在任一方面置喙都成为画蛇添足抑或东施效颦。
然而,正是各位专家学者对文盛多种文体写作的成败得失的评价,产生出一个新的话题。
在闫文盛的创作中,涉及不少对作家的访谈和作品的评论,如访谈《沉浸在传主和他们的时代里》、《文学的终点站在心灵深处》、《报告文学写作的实践与寻觅》、《纪实文学写作的奥秘》等;在评论方面,对莫言的长篇小说《生死疲劳》、对张爱玲的《半生缘》、对张炜的《丑行或浪漫》、对祝勇的《辛亥年》、对安妮宝贝的新作《莲花》、对北村的新长篇《鸟》、对聂尔的《隐居者的收藏》,以及对加缪的《局外人》、杜拉斯的《情人》等等都作出仔细研究。而评论吕新的《阮郎阮郎归何处》尤其触动我产生共鸣。
我是写传记文学的,我写传记文学的特点是重“人本”而不是重“文本”,也就是说,对一个作家及其作品的研读、分析和评论,“文如其人”,是走进作家内心世界的路径。
闫文盛在《阮郎阮郎归何处——关于吕新的三段旁批》一文中,写下这样的文字:
高明的作家总是可以尽可能使这个世界多种维度的真实凝于笔端,而不会因为意念与结果的落差使读者看到他的捉襟见肘。
在揭示我们生存的荒蛮和无聊方面,没有做到那种高明的浑然天成。
朦胧晦涩显然不是其创作的终极命题。在这个阶段性的时期过去之后,吕新已经在追求一种新的变数。在其长篇小说《阮郎归》中,我至少已经看到了一个求新求变的吕新。如果说此前的吕新是在挥洒感觉,内审自视,以虚写虚,到了《阮郎归》,则无可置疑地展露了其处理复杂世象的能力。
阮郎代表所有的人。不要以为你姓张或姓王就觉得自己是另外一种人,那只是一时一世的顶替或客串。
在他看来光辉不朽的名字,其实是不止他一个人的启示录。
文盛对吕新无疑是敬佩的,但他对吕新的评论,并非一味地献上赞美之辞,而是探讨一个作家在创作历程中的困境及为寻求突破而艰苦卓绝的探索心路。正是在对同行的分析评价中,寻寻觅觅地发现一条适合自我的创作之路。如果我们写作的起点就是站在一个成熟作家的创作体验之上,难道还有比此更为“金针度人”的捷径?我相信,闫文盛在对众多作家作品的研读和评论中,对自己的写作也有着“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
闫文盛的可塑性很强,闫文盛的创作看得我们眼花缭乱。
长久以来,“学业有专攻”似乎成为我们事业追求的一个定律。学海无涯,人生有限,“咬定青山不放松”尚且可能只是触及皮毛,如若心有旁骛,“这山望着那山高”,岂非落入事倍功半的误区?
先前零散看过闫文盛的诗歌和散文随笔,这次又集中看了他的小说和评论,闫文盛真可谓是拳打脚踢刀枪剑戟,十八般武艺什么也抡两下操练一番。这是内心浩瀚的一种表现。世界文学史上,哪个大家不是在多方面都卓有建树?以评论家成名的莫洛亚,他的小说《中途换乘飞机的时候》写得同样精彩。他的传记《从普鲁斯特到萨特》系列中,写了普鲁斯特、纪德、罗曼·罗兰、波伏娃、萨特等十几位作家,让我们看到一种既有小说笔法的生动,又有学者考证严谨的新手法。以小说名世的茨威格,他写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三大师》,写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的《与魔鬼作斗争》,写几朝红、不倒翁约瑟夫·富歇的《一个政治性人物的肖像》,写法国大革命时期路易十六及其皇后的《断头王后》等传记系列,也让人拍案叫绝;他的散文随笔《人类星光灿烂时》,写出对人物命运起决定性作用的“千钧一瞬”:写陀氏面临假处决对其一生写作影响的《英勇的瞬间》;写列宁与德国妥协而回国发动十月革命的《密封列车》;写歌德晚年一段恋情的《玛利亚浴场哀歌》;写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的《决定世界命运的一刻》等等,也为人津津乐道而经久不衰。茨威格还有众多对诸位文化艺术大师的评论,如评福楼拜、卢梭、司汤达、勃兰兑斯、歌德、拜伦、弗洛伊德、乔伊斯、托斯卡尼尼等,更见茨威格对创作规律的深刻洞悉。正是多种文体的相互借鉴,使得茨威格成为别具一格的大师级作家;契诃夫的小说和戏剧成为双璧;萨特更是把文、史、哲熔于一炉。多种文体的相互借鉴,避免了“近亲繁殖”,现代史上在边缘学科的突破已是屡见不鲜。
近年来,作家学者化,作家向学者转型,越来越成为文化圈人们热议的话题。为什么近几十年的创作实践,只见把巴金、茅盾、郭沫若越写越萎缩,直写到“江郎才尽”,而不见写出一个陈寅恪、钱钟书、沈从文那种作家学者结合型的大家。近亲的结缘,知识的贫瘠,使得我们这滩文学之水越写越浅,圈子越缩越小。作家不能走向一条“自我封闭”之路。
英年早逝的钟道新在小说、影视剧方面的成功,无疑得益于他的家学渊源。钟道新的小说总要“黄河在这儿拐一个弯”,把文学的话题绕到科学的领域。钟道新的《宇宙杀星》、《股票市场的迷走神经》、《权力的界面》、《超导》、《公司衍生物》等箸作,光听名字也能感受到其中的科技含量。致于作品中所涉及的科学术语则更是比比皆是。科学的术语为文学的语言注入了清新。
凡尔纳把科学文学化,成为一代宗师;李约瑟要写一本《中国科学技术史》,于是四处讨教,从刘仙洲处求来机械史,古建筑受教于梁思成,物理学来自竺可祯;地质学是从李四光那听来的。另外郭沫若给他讲过古文学,冀朝鼎给他讲过经济地理。最后他往一块一掺和,挣下一个中国科学技术权威不算,还闹到一个皇家科学院院士。“现在科学界兴起‘边缘学科’,往往在两门学科的边缘交叉部位,最容易寻求到突破口。而军事家指挥一个大战役,也往往是在两个不同番号部队的接合防位来寻求突破”。我喜欢这种说法。
古诗有云:“用笔不灵看燕舞,行文无序赏花开。”各种文体的尝试,不仅激发了想象力,也丰富了表现力。
说到这里,我可以理解闫文盛为什么对祝勇如此推崇了。
祝勇的文本,被莫言、刘心武、邱华栋、敬文东等人称之为“跨文体写作”,有综合质素。祝勇靠“细节”的引渡,他打通了历史、地理、哲学和文学诸种人文学科的界限,融会贯通,相互作用,文字的信息量就大了。
我注意到,闫文盛在评论祝勇《辛亥年》的《集体的,梦幻的,现实的》一文中说了这样一句话:“多方借力,使作者的表达幅面尽可能地敞开。”这句话颇有“一语道破天机”的意味。这大概也是诸位专家学者认为在文盛的作品中,散文中有着诗性的语言,而小说中也随处可见散文的手法。记不得是拉美哪位魔幻现实主义作家说的,“当一部小说写得不再像小说时,传世之作便产生了”。面壁十年图破壁,文盛正是在对跨文体的尝试中,追求各种文体的穿透及贯通。
闫文盛在《自我否定》一文中,说了这样的话:“我有很多方面的雄心,但所有的这一切都可能离我远去,最终我所剩余的部分寥寥无几。我站在这里,看着窗外,内心里充满着对自我的否定。”闫文盛还说:“二十年过去了,人事熹微,我依然在无尽的眺望中消磨光阴。”
茫然中的眺望,原本就是文学创作中的普遍现象,所以王国维才有“无言独上西楼,望断天涯路”的三境界之说。
也许闫文盛多种文体的尝试,随着时过境迁,会感觉今是而昨非。那又有什么呢?大自然是最伟大的造物主了,她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还粗制滥造了那么多不是翅膀的翅膀(蝙蝠),不是爪子的爪子(四不象),不是嘴的嘴(扁嘴兽)。或者换言之,这是完美结局前的必由之路。
闫文盛的早期作品或者说目前的一些近作,也许还有着某种“进化过程”中的痕迹。但这又有什么呢?谁不是穿着开裆裤走向西装革履呢。他那种孜孜以求对众多文学形式的兴趣和尝试,将使他左右逢源,举一反三,融会贯通。他的追求精神,使我在新崛起的青年作家群中,看好闫文盛。
【市场营销的意义和价值】推荐阅读:
客户经理制的产生和市场营销策略06-25
企业市场定位和营销渠道选择10-28
如何提升你的市场价值?10-09
实施企业品牌营销的意义及策略08-13
药品的市场营销10-13
市场营销渠道的类型06-30
旅游市场营销的特点08-09
市场营销环境的内容08-27
国际市场营销的特点10-26
市场营销管理的概论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