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复习简单机械导学案

2024-07-02

总复习简单机械导学案(精选8篇)

1.总复习简单机械导学案 篇一

小学数序总复习资料导学案(人教版综和专题总复习)

【常用的数量关系】

1、每份数×份数=总数;总数÷每份数=份数;总数÷份数=每份数

2、1倍数×倍数=几倍数;几倍数÷1倍数=倍数;几倍数÷倍数=1倍数

3、速度×时间=路程;路程÷速度=时间;路程÷时间=速度

4、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

5、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

6、加数+加数=和;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

7、被减数-减数=差;被减数-差=减数;差+减数=被减数

8、因数×因数=积;积÷一个因数=另一个因数

9、被除数÷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商×除数=被除数

10、总数÷总份数=平均数

11、和差问题的公式:已知两数的和及它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应用题,

简称和差问题。

(和+差)÷2=大数;(和-差)÷2=小数

12、和倍问题的公式:已知两个数的和与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我们通常叫做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和-小数=大数)

13、差倍问题的公式:差倍问题即已知两数之差和两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求出两数。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或者:小数+差=大数)

14、相遇问题: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

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15、浓度问题

溶质的重量+溶剂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浓度=溶质的重量;

溶质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浓度;溶质的重量÷浓度=溶液的重量

16、利润与折扣问题:利润=售出价-成本;利润率=利润÷成本×100%;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利息税)

【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

1、正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

周长=边长×4;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

2、正方体(V:体积,a:棱长)

表面积=棱长×棱长×6;S表=a×a×6

体积=棱长×棱长×棱长;V=a×a×a

3、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b:宽)

周长=(长+宽)×2;C=2(a+b)

面积=长×宽;S=a×b

4、长方体(V:体积,S:面积,a:长,b:宽,h:高)

(1)表面积=2×长×宽+2×长×高+2×宽×高;S=2ab+2ah+2bh

(2)体积=长×宽×高;V=abh

5、三角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2;S=ah÷2

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三角形的底=面积×2÷高

6、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

面积=底×高;S=ah

7、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

面积=(上底+下底)×高÷2;S=(a+b)×h÷2

8、圆形(S:面积,C:周长,π:圆周率,d:直径,r:半径)

(1)周长=π×直径π=2×π×半径;C=πd=2πr

(2)面积=π×半径×半径;S=πr2

9、圆柱体(V:体积,S:底面积,C:底面周长,h:高,r:底面半径)

(1)侧面积=底面周长×高=Ch=πdh=2πrh

(2)表面积=侧面积+底面积×2

(3)体积=底面积×高V=sh=πrh

10、圆锥体(V:体积,S:底面积,h:高,r:底面半径)

体积=底面积×高÷3v=sh=πrh

11、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容器的底面积×水面升高度

【常用单位换算】

(一)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1厘米=10毫米

(二)面积单位换算: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三)体积(容积)单位换算: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1立方厘米=1毫升;1立方米=1000升

(四)重量单位换算: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1千克=1公斤

(五)人民币单位换算:1元=10角;1角=10分;1元=100分

(六)时间单位换算:1世纪=1;1年=12月;

【大月(31天)有:1、3、5、7、8、10、12月】;【小月(30天)有:4、6、9、11月】

【平年:2月有28天;全年有365天】;【闰年:2月有29天;全年有366天】

1日=24小时;1时=60分=3600秒;1分=60秒;

【基本概念】

第一章数和数的运算

一、概念(一)整数

1.自然数、负数和整数

(1)、自然数:我们在数物体的时候,用来表示物体个数的1,2,3……叫做自然数。

一个物体也没有,用0表示。0也是自然数。

1是自然数的基本单位,任何一个自然数都是由若干个1组成。

0是最小的自然数,没有最大的自然数。

(2)、负数:在正数前面加上“-”的数叫做负数,“-”叫做负号。

正整数(1、2、3、4、……)

(3)整数零(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负整数(-1、-2、-3、-4……)

2、零的作用

(1)表示数位。读写数时,某个单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表示。

(2)占位作用。

(3)作为界限。如“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的界限”。

3、计数单位:一(个)、十、百、千、万、十万、百万、千万、亿……都是计数单位。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这样的计数法叫做十进制计数法。

4、数位:计数单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它们所占的位置叫做数位。

5、数的整除:整数a除以整数b(b≠0),除得的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a能被b整除,或者说b能整除a。

(1)如果数a能被数b(b≠0)整除,a就叫做b的倍数,b就叫做a的约数(或a的因数)。

倍数和约数是相互依存的。如:因为35能被7整除,所以35是7的倍数,7是35的约数。

(2)一个数的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它本身。

例如:10的约数有1、2、5、10,其中最小的约数是1,最大的约数是10。

(3)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其中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

如:3的倍数有:3、6、9、12……其中最小的倍数是3,没有最大的倍数。

(4)个位上是0、2、4、6、8的数,都能被2整除,例如:202、480、304,都能被2整除。。

(5)个位上是0或5的数,都能被5整除,例如:5、30、405都能被5整除。。

(6)一个数的各位上的数的和能被3整除,这个数就能被3整除,

例如:12、108、204都能被3整除。

(7)一个数各位数上的和能被9整除,这个数就能被9整除。

(8)能被3整除的数不一定能被9整除,但是能被9整除的数一定能被3整除。

(9)一个数的末两位数能被4(或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4(或25)整除。

例如:16、404、1256都能被4整除,50、325、500、1675都能被25整除。

(10)一个数的末三位数能被8(或125)整除,这个数就能被8(或125)整除。

例如:1168、4600、5000、12344都能被8整除,1125、13375、5000都能被125整除。

(11)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偶数。

不能被2整除的数叫做奇数。

0也是偶数。自然数按能否被2整除的特征可分为奇数和偶数。

(12)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约数,这样的数叫做质数(或素数)。

100以内的质数有:2、3、5、7、11、13、17、19、23、29、31、37、41、43、47、53、

59、61、67、71、73、79、83、89、97。

(13)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约数,这样的数叫做合数。

例如4、6、8、9、12都是合数。

(14)1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自然数除了1外,不是质数就是合数。如果把自然数按其约数的个数的不同分类,可分为质数、合数和1。

(15)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例如15=3×5,3和5叫做15的质因数。

(16)把一个合数用质因数相乘的形式表示出来,叫做分解质因数。例如:把28分解质因数

(17)几个数公有的约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约数。其中最大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大公约数。例如:12的约数有1、2、3、4、6、12;18的约数有1、2、3、6、9、18。

其中,1、2、3、6是12和18的公约数,6是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18)公约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成互质关系的两个数,有下列几种情况:

①1和任何自然数互质。②相邻的两个自然数互质。③两个不同的质数互质。

④当合数不是质数的倍数时,这个合数和这个质数互质。

⑤两个合数的公约数只有1时,这两个合数互质,如果几个数中任意两个都互质,

就说这几个数两两互质。

⑥如果较小数是较大数的约数,那么较小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大公约数。

⑦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它们的最大公约数就是1。

(19)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做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一个,叫做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如:2的倍数有2、4、6、8、10、12、14、16、18……

3的倍数有3、6、9、12、15、18……

其中6、12、18……是2、3的公倍数,6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①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较大数就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②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这两个数的积就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

③几个数的公约数的个数是有限的,而几个数的公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

(二)小数

1、小数的意义

(1)把整数1平均分成10份、100份、1000份……得到的十分之几、百分之几、千分之几……可以用小数表示。

(2)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几……

(3)一个小数由整数部分、小数部分和小数点部分组成。数中的圆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左边的数叫做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叫做小数部分。

(4)在小数里,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小数部分的最高分数单位“十分之一”和整数部分的最低单位“一”之间的进率也是10。

2、小数的分类

(1)纯小数:整数部分是零的小数,叫做纯小数。例如:0.25、0.368都是纯小数。

(2)带小数:整数部分不是零的小数,叫做带小数。例如:3.25、5.26都是带小数。

(3)有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有限的小数,叫做有限小数。

例如:41.7、25.3、0.23都是有限小数。

(4)无限小数:小数部分的数位是无限的小数,叫做无限小数。

例如:4.33……3.1415926……

(5)无限不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数字排列无规律且位数无限,这样的小数叫做无限不循环小数。例如:π

(6)循环小数:一个数的小数部分,有一个数字或者几个数字依次不断重复出现,这个数叫做循环小数。例如:3.555……0.0333……12.109109……

(7)一个循环小数的小数部分,依次不断重复出现的数字叫做这个循环小数的循环节。

例如:3.99……的循环节是“9”,0.5454……的循环节是“54”。

(8)纯循环小数:循环节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纯循环小数。

例如:3.111……0.5656……

(9)混循环小数:循环节不是从小数部分第一位开始的,叫做混循环小数。

例如:3.1222……0.03333……

(10)写循环小数的时候,为了简便,小数的循环部分只需写出一个循环节,并在这个循环节的首、末位数字上各点一个圆点。如果循环节只有一个数字,就只在它的上面点一个点。

例如:3.777……简写作:3.7;0.5302302……简写作:0.53()02()。

(三)分数

1、分数的意义

(1)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3)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分类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3、约分和通分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四)百分数:

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数叫做百分数,也叫做百分率或百分比。

百分数通常用“%”来表示。百分号是表示百分数的符号。

二、方法

(一)数的读法和写法

1、整数的读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读。读亿级、万级时,先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后面加一个“亿”或“万”字。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它数位连续有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2、整数的写法:从高位到低位,一级一级地写,哪一个数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就在那个数位上写0。

(二)数的改写

一个较大的多位数,为了读写方便,常常把它改写成用“万”或“亿”作单位的数。有时还可以根据需要,省略这个数某一位后面的数,写成近似数。

1、准确数:在实际生活中,为了计数的简便,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数。改写后的数是原数的准确数。例如把1254300000改写成以万做单位的数是125430万;改写成以亿做单位的数12.543亿。

2、近似数:根据实际需要,我们还可以把一个较大的数,省略某一位后面的尾数,用一个近似数来表示。例如:1302490015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是13亿。

3、四舍五入法:要省略的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4或者比4小,就把尾数去掉;如果尾数的最高位上的数是5或者比5大,就把尾数舍去,并向它的前一位进1。例如:省略345900万后面的尾数约是35万。省略4725097420亿后面的尾数约是47亿。

4、进一法:实际中,使用的材料都要比计算的结果多一些,因此,要保留数的时候,省略的位上的是4或者比4小,都要向前一位进1。这种取近似值的方法叫做进一法

(三)数的互化

1、小数化成分数:原来有几位小数,就在1的后面写几个零作分母,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能约分的要约分。

2、分数化成小数:用分母去除分子。能除尽的就化成有限小数,有的不能除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

3、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4、小数化成百分数: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同时在后面添上百分号。

5、百分数化成小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只要把百分号去掉,同时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

6、分数化成百分数:通常先把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时,通常保留三位小数),再把小数化成百分数。

7、百分数化成小数:先把百分数改写成分数,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

(五)约分和通分

(1)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2)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的几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三、性质和规律

(一)商不变的规律

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商不变。

(二)小数的性质

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三)小数点位置的移动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

1、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倍;小数点向右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扩大1000倍……

2、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倍;小数点向左移动三位,原来的数就缩小1000倍……

3、小数点向左移或者向右移位数不够时,要用“0"补足位。

(四)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五)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1、被除数÷除数=2、因为零不能作除数,所以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

3、被除数相当于分子,除数相当于分母。

四、运算的意义

(一)整数四则运算

1、加法: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在加法里,相加的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加数是部分数,和是总数。

加数+加数=和一个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2、减法: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里,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已知的加数叫做减数,未知的加数叫做差。

被减数是总数,减数和差分别是部分数。

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

3、乘法: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叫做乘法。

在乘法里,相同的加数和相同加数的个数都叫做因数。相同加数的和叫做积。

在乘法里,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1和任何数相乘都的任何数。

一个因数×一个因数=积;一个因数=积÷另一个因数

4、除法:已知两个因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除法。

在除法里,已知的积叫做被除数,已知的一个因数叫做除数,所求的因数叫做商。

乘法和除法互为逆运算。

在除法里,0不能做除数。

(因为0和任何数相乘都得0,所以任何一个数除以0,均得不一个确定的商。)

被除数÷除数=商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商×除数

5、乘方: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例如3×3=32

6、乘积是1的两个数叫做互为倒数。

(四)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3、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5、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

即(a+b)×c=a×c+b×c。

6、减法的性质: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即a-b-c=a-(b+c)。

(六)运算顺序

1、没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同级运算从左往右依次运算;两级运算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

2、有括号的混合运算: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括号外面的。

3、第一级运算: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

4、第二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

2.总复习简单机械导学案 篇二

关键词:单招数学,学案导学,专题复习

目前, 在单招三年级数学复习中, 多数学校的教学起点以教辅资料为主, 而教辅资料的起点又是以单招高考考点为主。这样的起点定位表象上看是与高考接轨, 能让我们的教学紧贴考点要求, 使学生取得佳绩。但实际上, 有不少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不到位, 还有部分同学把以前所学的大部分知识淡忘了。这种定位脱离了学生的学习实际, 造成了障碍。在我们的复习教学中, 教师觉得非常容易的题学生却解不出的现象时常发生。教师教得筋疲力尽, 气急暴躁;学生学得头昏脑涨, 稀里糊涂。这种情形一方面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方面严重挫伤了学生学习的主动进取心, 致使一大部分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极度畏惧情绪。基于上述原因, “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就应运而生, 它需要教师根据本班学生的认知特点, 精心编制适合于他们的导学案, 准确进行定位, 让学生在既学得懂、又需“跳一跳”才能拿得下的情况下去复习、巩固、提高, 达到事半功倍的复习效果。本文主要针对二轮复习中专题复习课运用学案导学教学模式进行研究。

二轮复习不是一轮复习的重复, 在进一步夯实基础的同时, 要体现知识之间的内外联系、应用, 更注重能力的培养、提高、养成, 每个专题的复习内容要抓住弱点, 突出重点。所以, 专题课学案的设计, 我觉得要把握好几个原则。 (1) 夯实双基、突出重点难点。学生课前根据学习要求、考纲要求, 结合一轮复习时暴露出的问题, 进行简单的知识回顾。尤其注重定义、公式、性质、基本方法、基本思想的应用和常见题型自查及易错知识错因分析, 独立完成学案上的基本习题, 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 (2) 解读历年单招高考考点。在学案上展示有关本专题的历年考试题目, 让学生在练习后能总结所考到的知识点, 体会浙江金华●魏郁芳

本专题的热点高考题型。 (3) 把握题目的质与量。专题复习课的题目量确实很多, 一味地像一张试卷一样给学生做就失去了“导学案”的意义, 还是回到了以前效率较低的题海战术年代。学案的题目编写要“精”, 要有层次, 基本可以按照“再现知识, 夯实双基———变式训练, 巩固提高———知识迁移, 触类旁通———能力提升, 拓展思维”来精心编制, 体现典型性、灵活性、变式性和层次性原则。

以下, 以二次函数导学案的设计为例进行说明。

【二次函数专题复习】

一、学习要求

(1) 考纲解读。 (1) 理解二次函数的概念, 掌握二次函数解析式的三种形式及变化。 (2) 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图像和性质, 能抓住开口方向、顶点坐标以及所给区间讨论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最值。 (3) 能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典型题的分析、讲解和练习, 提高学生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图像法, 特别是对称, 进一步培养学生应用数学和欣赏数学的能力, 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二、重点难点

仔细想来, 其重点难点是: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三、再现知识, 夯实双基

自主阅读: (1) 二次函数y=-x2-4x+1的顶点坐标为 () , 对称轴方程为 () , 单调增区间为 () , 单调减区间为 () , 值域为 () 。 (2) 函数y=2x2-6x+3在区间[-1, 3]上的值域为 () 。 (3) 如果二次函数y=-x2+2mx-m2+3的图像的对称轴为x=-2, 则m= () 。 (4) 根据条件确定二次函数的解析式:A.经过点 (1, -5/2, (2, 7) , (-2, -5) , B.顶点坐标为 (1, 3) , 在纵坐标上的截距为2, C.与横轴的两交点为 (-2, 0) , (1, 0) , 且最大值为9/2。

编写说明:以上各题都为二次函数中最基本的, 要求学生在课前能独立解决。

四、直面单招高考, 热点解析

(1) 若函数f (x) =x2+bx+c, 满足f (-1) =f (5) , 则f (1) , f (2) , f (4) 的大小关系是 () 。 (2) 已知不等式x2+px+q<0的解集为 (-3, 2) , 则p, q的值是 () 。 (3) 已知函数f (x) =x2- (a2-2a-1) x-a-2在[1, +∞) 上是增函数。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并试比较f (1) 与f (0) 的大小。 (4) 已知二次函数f (x) =ax2+bx+c (a≠0) 的图像经过坐标原点, 并满足f (1+x) =f (1-x) , 且方程f (x) =x有两个相等的实根。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并求上述二次函数在区间[-1, 2]上的最值。

编写说明:让学生体会在单招高考中二次函数的题型及考点, 特别是函数图像和顶点、增减性之间的联系。

五、变式训练, 巩固提高

(1) 已知函数f (x) =x2+bx+c, 且f (1+x) =f (1-x) , 则比较f (-2) , f (0) , f (3) 的大小。 (2) 若函数f (x) =mx2+mx+m-2的最大值为负数, 则求m的取值范围。 (3) 设二次函数的顶点 (-2, 3/2) , 与x轴两交点间距离为6, 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4) 若函数f (x) =-x2-2 (m-1) x+5在区间 (-∞, -5]上单调递增, 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编写说明:此类题多要结合图像性质, 如:对称、开口、增减性及最值等,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能力。

六、知识迁移, 触类旁通

(1) 不等式 (a-2) x2+2 (a-2) x-4<0对于x∈R恒成立,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2) 二次函数y=f (x) 满足f (2+x) =f (2-1) , 且f (x) =0有两个实根x1, x2, 则x1+x2= () 。 (3) 若α、β是关于x的方程x2-2ax+a-6=0的两个实数根, 求y= (α-1) 2+ (β-1) 2的最小值。 (4) 已知f (x) =-3x2+a (6-a) x+b, 若不等式f (x) >0的解集为 (1, 2) , 求a, b的值。

编写说明:此类题要求学生通过练习, 掌握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的内在联系。

七、能力提升, 拓展思维

(1) 已知二次函数y=x2-2mx+2m+1, 问当m为何值时, 函数图像在x轴上的截得的线段长度为4?当m为何值时, 函数图像与x轴的两个交点在 (4, 0) 的两侧? (2) 求实数m的范围, 使关于x的方程x2+2 (m-1) x+2m+6=0:1) 有两实数根, 一个比2大, 一个比2小;2) 有两实数根, 且都比1大;3) 有两实数根α、β, 且满足0<α<1<β<4。

编写说明:此类题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根据题目意思能够画出草图, 从而找到相关突破口。

总之, 专题复习课关键要在题目的精选上要下工夫, 做到非重点的少讲少做甚至不讲不做, 重点问题舍得花时间。讲的作用在于启迪思维, 点拨要害, 不能大包大揽。课堂上通过对例题的探究、讨论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意识,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讲解题目要及时与三基联系、链接单招高考, 前勾后联, 突出应用。无锡立信中等专业学校)

参考文献

[1]郝延顺.导学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N].伊犁日报, 2008-11-6.

[2]王俊亮.导学案在高中数学命题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 2011.

3.导学案——高三生物复习的导航仪 篇三

经过大量实践研究,笔者在导学案中设置了这样几个环节:“学习目标”“自主学习和要点解读”“学以致用”“当堂检测”和“课后反思”。

一、明确课堂任务——让学生有可以达成的学习目标

教师在备课时确定的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处于核心位置,它决定着教学行为,不仅是教学的出发点而且是教学的归属,同时还是教学评价的依据,它既有定向功能又有调控功能。倘若确立教学目标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必将导致教学活动的偏差或失误。而我们的导学案是学生“备课”的蓝本,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依据,所以这里我们改写成“学习目标”。

制定目标的时候要充分研究教材,研究学情,目标要简明、具体、易操作、易检测,课时教学目标主干要鲜明,数量不能过多,否则难以落实。

二、核心知识突破——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与要点解读”中提高

本部分是导学案的主要内容,是对本课时要求掌握的每个要点进行详细的解读,通过问题的设置、思维的拓展、互动探究、例题的训练等方式层层深入,使学生逐步理解并掌握知识,达到提高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的目的。每一个要点在编写时又分为问题质疑、思维拓展、归纳小结、互动探究、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等环节。

1.问题质疑环节。

本环节设置的问题不能太多太繁琐,这样会浪费过多的时间,而且会使学生产生倦怠感,所以问题必须是简练而目标明确的、具有层次性的。问题不能太难,太难会让学生从一开始就失去自信。这里是对知识要点最浅层次的剖析,学生通过自学完全可以解决这些问题,并且在回答的过程中逐渐回忆起遗忘的知识,为下面的学习打好基础。

2.思维拓展环节。

本环节问题的设置比上一个环节难度加大,需要学生进行思考,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有的甚至要通过合作交流解决。

3.归纳小结环节。

高三复习课应该注重总结,所以在前面学习的基础上,增加“归纳小结”这一环节,可使学生养成善于归纳的好习惯,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连贯性和逻辑性的认知。

4.互动探究环节。

这一环节设置的问题应该有一定的难度,应该要能够引起学生的思考,激起学生通过各种途径找到答案的欲望。还要有一定的思维量,让学生有思考的空间,应用已有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并在合作交流中体会学习的快乐。

5.典型例题和变式训练环节。

“典型例题”一般是学生通过对重要知识点学习和分析之后的相应练习,一般选用高考题或者是高考模拟题,虽然有点难度,但是应用性和概括性非常强,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大都能够顺利完成此类练习。“变式训练”要有针对性,要起到提高学生举一反三能力的作用。

一节课中涉及的每个要点都这样来一一突破。作为高三的一轮复习课,既要面面俱到也要重点突出,还要重视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三、解释生活中的现象——让学生体会“学以致用”的快乐

完成一节课的学习,如果就直接收场,则显得不够完美。每次在课堂的最后几分钟,我会和学生一起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感悟,有时候是体会科学家研究历程的艰辛,有时候是体验知识的作用,所以我在导学案的最后设置了“学以致用”这个环节。一方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也能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个环节往往是学生最喜欢的,讨论也最热烈,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使学生体会到学习的快乐,真正做到了“让学生乐学”。

导学案源于教材而高于教材,应是学习教材的有效辅助材料。实践证明,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课堂还给学生,把时间还给学生,通过导学案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团队精神,通过导学案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动机,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

4.总复习简单机械导学案 篇四

(二)班 级:小 组:姓 名:教 师 评 价:

【学习内容】:数的运算

(二)【学习目标】:

认识工程问题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掌握解决问题的思路和解题方法。

【学习重点、难点】

理清工程问题里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预习案:

复习工程问题中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三者之间的关系

()

探究案:

1、提问预习案中的问题,集体归纳。

2、例3:某农场要收割1300亩小麦,原计划每天收割60亩。收割5天后改

为每天收割80亩,还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对应数表示什么量?问题求的又是什么量?。

1300()60()80()问题()

小组合作解决问题,全班交流。

方法1:方法2:

小结:解决问题的方法()训练案:

1、完成教科书练习十九第4、6、7题。组内互评。

2、写出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

5.中考复习导学案题 篇五

(1)测量工具:刻度尺、米尺、皮卷尺、游标卡尺、激光测距仪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米(m);其他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 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 1 Km=1000 m;1 dm=0.1m;1 cm=10-2m;1 mm=10-3m;1μm =10-6m;1 nm =10-9m

(3)测量:要做到四会;会放(刻度尺与被测长度平行);会看(视线与尺面垂直); 会读(数据包括准确数字,估读数字和单位);会使用磨损刻度尺进行测量。

2.时间的测量

(1)测量工具:秒表、手表等。

(2)单位:国际主单位是秒(s);常用的单位有小时(h)分(min)等 。 1h= 60 min= 360 s.

(3)测量:累积法估测时间,比如测脉搏跳一次的时间:先用秒表测脉搏跳若干次所花的时间,再用时间除以次数得到脉搏跳一次所花的时间。

考点二 运动的描述

1.机械运动

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位置 的改变叫机械运动)

2.参照物

假定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选择不同的参照物,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基础检测

1.妈妈用电动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 A )

A.电动车上的座位 B.路旁的树木 C.迎面走来的行人 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2.小汽车在高速公路上正常行驶,它的速度最接近( B )

A.3m/s B.30m/s C.300m/s D.3000m/s

3.下列四个选项中,平均速度最大的是( B )

A.航模飞行器以11m/s的速度飞行

B.汽车以50km/h的速度在公路上行驶

C.百米赛跑中运动员用10s时间跑完全程

D.从30m高出竖直下落到地面的物体用了2.5s

4. 小明坐在行驶的列车内,若说他是静止的,则所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A.车窗 B.铁轨 C.路边的树 D.在车内走动的乘务员

5.一辆汽车沿平直的公路向西快速行驶,一个行人沿该公路的便道向西散步。以行人为参照物汽车( B )

A.向东运动 B.向西运动 C.静止不动 D.无法确定

6.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类飞行,以免撞毁飞机。这是因为( D )

A.以地面我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B.以机场步行的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非常大

C.以机场内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D.以正在飞行的飞机为参照物,鸟的速度很大

7.甲、乙两位同学进行百米赛跑,假如把他们的运动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处理,他们同时从起跑线起跑,经过一段时间后他们的位置如图1所示,在图中分别作出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图像,正确的是( B )

8.为了减小测量的误差,使测量结果更精确,下列方法中错误的是( D )

A.进行多次测量取平均值 B.改进测量方法

C.更换更精确的测量工具 D.测量数据不合适时,可做适当的修改

9.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 C )

A.河岸上的树 B.迎面驶来的船 C.船舱 D.河

10.空中加油机加油过程中,加油机、受油机沿同一水平方向以相

图2 同的速度飞行,以加油机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以地面为参照物,

加油机是运动的。

11.甲、乙两辆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同时向东行驶,路程――时间图

像如图2所示,则甲车的速度是15m/s;两车行驶过程中,若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西运动。

12.如图3所示,量筒的直径d为。

13.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静止的;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流水是运动的。

14.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通常有两种,如图4甲、乙所示,其中甲是相同的时间内,比较通过的路程;乙是相同路程比较所用的时间。

15.“五・一”假期,小明一家乘汽车前往钦州探望爷爷,在经过如图11―甲所示的交通标志牌时,汽车行驶速度如图5―乙所示,若汽车继续以该速度匀速行使,再经过 0.5 h才能到达钦州;一路上他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飞快地向后退,这是以 汽车 为参照物。

16.如图6所示,是小球从静止开始下落时的频闪摄影照片。照相机拍照时每隔0.02s曝光一次。由照片可知,小球从A时间是0.1s,此过程中,小球下落的平均速度大约是4m/s。

17.小明同学在今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50m跑项目中,取得7s的成绩。

求:

(1)小明的平均速度;

(2)如果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才计时,则小明的成绩比他的实际成绩

快多少秒?( 已知声速为340m/s,结果保留两位小数 )

解:(1)v=s/t=50m/s≈7.14m/s

(2)由v=s/t 得 t声=s声/v声=50m/340m/s≈0.15s

6.二轮复习诗歌语言导学案 篇六

复习目标:

1、了解诗歌语言考察的角度;

2、把握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

一、中心内容

诗歌鉴赏

(二)——鉴赏诗歌语言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诗歌鉴赏要从字词句篇入手。字词的含义,在诗歌鉴赏中地位特别重要,因为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必须弄清每一个字词的含义;同时,因为诗歌形式上的一些特点,有时候字词的运用涉及到上下文之间的对应,比如对仗等。同时,因为诗歌语言是高度凝练的,所以经常会利用一些熟悉的意象来表达相对固定的意思,比如“月亮”往往代表家乡,“梅花”往往象征高洁等。诗歌的句式是相对固定的,比如律诗中的起承转合,比如词中的过片,上下片之间内容上的分工等,都有一定的规范,为我们准确地理解诗歌提供了钥匙。

任何一篇诗歌的鉴赏必须从具体的字词句入手,只有在理解诗歌中字词句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鉴赏诗歌中的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否则,只能是空中楼阁、纸上谈兵而已。

二、感知诗歌语言 【知识点精析】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歌当然也是语言的艺术。诗歌艺术分析的依据首先就是语言。严羽说“诗有别材”,其实,诗也有“别语”。诗歌语言与其他文学样式的语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炼性、跳跃性。中国诗歌多半是短小的抒情诗,一首诗里面的词语数量并不多,蕴含的意象却非常丰富。要借助非常俭省的语言外壳来表达丰富的思想感情,还要符合音韵的需要,诗歌非对语言作出变形不可。

中国诗歌对语言的变形,在语法上主要表现为:改变词性、颠倒词序、省略句子成分等等,主要目的是符合格律以造成音乐美,给读者留下艺术想象和再创造的空间。而这些地方,往往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了解诗歌语言组织的规律,就能迅速进入诗歌的语境。

1.词性的改变

中国古代诗人为了炼字、炼意的需要,常常改变了诗词中某些词语的词性,这些地方,往往就是一首诗的“诗眼”或一首词的“词眼”,要详加分辨。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把春天来到的情状写出来了,它使江南两岸一下子变得一片翠绿。又如宋祁的“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着一“闹”字而把春意盎然写得形象生动,读者的心中似乎想到了蜂来蝶往,鹊跃枝头的情景。2004年全国卷一就考了这首诗。

例1: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惟闻钟磬音。

解析:诗旨在赞美后禅院景色之幽静,抒发寄情山水之胸怀。诗人清晨登常熟县的破山,入破山寺(即兴福寺),在旭日初升、光照山林的景色中,表露礼赞佛宇之情。然后走到幽静的后院,面对美妙的佳境,忘情地欣赏,寄托自己遁世情怀。“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中的“悦”和“空”字,是形容词活用为使动,意思是美丽的山中风光,使鸟的心情大为愉悦,小潭中水的倒影,使人的心灵感到一片空灵。

2.诗词中的省略

金开诚先生指出:诗词赏析始终离不开一个“想”字。吴世昌先生也说,读词须有想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象。在诗词鉴赏中,根据诗词所规定的“再造条件”进行再造想象,可以补充诗人有意留下的空白,还原诗歌的场景,获得更高的审美享受。这是诗词欣赏的必要环节。诗词的省略跟意象的组合有关,所以要求利用想象填充省略的部分,也是可能考到的一种题目。贾岛的《寻隐者不遇》:“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明明是三番问答,至少要六句才能完成对话,如“松下问童子,言师采药去。采药在何处?只在此山中。山前抑山后?云深不知处。”作者采用答话包孕问话的方法,精简为二十个字。这就如电影里蒙太奇手法,一个意象接一个意象,一个画面接一个画面,镜头之间留下大量的空白,让我们的读者根据生活的逻辑、经验的积累、自身的修养去补充完善。

3.语序的颠倒

古人吟诗作赋,受到许多限制,如对仗、平仄、押韵等的要求,有时对正常语序作了调整,就成了倒装语序。课内学习过的诗词中,出现了好多的倒装语序句,“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应该是“应笑我多情,早生华发”,“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应该是“千古江山,无觅英雄孙仲谋处”,“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应该是“望中犹记,四十三年,烽火扬州路”,“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应该是“二十四桥仍在,冷月无声,波心荡”。诗里也有,“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应该为“浣女归使竹喧,渔舟下使莲动”,但词里面的倒装语序要多得多,鉴赏时一定字字揣摩。语序倒装有以下几种类型:

①主语后置。崔颢《黄鹤楼》诗:“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意即“晴川(晴朗的原野上)汉阳树历历(可数),鹦鹉洲芳草萋萋”,“汉阳树”和“鹦鹉洲”置于“历历”、“萋萋”之后,看起来好象是宾语,实际上却是被陈述的对象。

②宾语前置。杜甫《月夜》诗:“香雾云鬟湿,清辉玉臂寒。”实即“香雾湿云鬟,清辉寒玉臂”。诗人想象他远在鄜州的妻子也正好在闺中望月,那散发着幽香的蒙蒙雾气仿佛沾湿了她的头发,清朗的月光也使得她洁白的双臂感到寒意。这里的“湿”和“寒”都是使动用法,“云鬟”“玉臂”本是它们所支配的对象,结果被放在前面,似乎成了主语。

辛弃疾《贺新郎》词:“把酒长亭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晋代的陶渊明怎么会酷似三国时的诸葛亮呢?原来作者是用他们二人来比喻友人陈亮的,分别说明陈亮的文才和武略,按句意实为“看陈亮风流酷似渊明、卧龙诸葛”。宾语“渊明”在词中跑到了主语的位置上。另如钱起《谷口书斋寄杨补阙》诗:“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意思是“怜新雨后的竹,爱夕阳时的山”,本来是宾语的“竹”和“山”,在诗中成了主语。

③主宾换位。叶梦得《贺新郎》词:“秋色渐将晚,霜信报黄花。”也显然是“黄花报霜信”的意思。这种主宾换位的词序表面上仍是“主—谓—宾”的格式,但在意义上必须将它倒过来理解。再如白居易《长恨歌》“姊妹兄弟皆列土,可怜光彩生门户”(门户生光彩),卢纶《塞下曲》诗“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林暗风惊草)等。

④定语变化。在偏正词组中,定语在前,中心语在后,这是古今汉语的一般情况。诗词曲定语的位置却相当灵活,往往可以离开它所修饰的中心语而挪前挪后。下面分别举例说明。

A、定语前置。王昌龄《从军行》诗:“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下句的“孤城”即指玉门关,为“玉门关”的同位性定语,现却被挪在动词“遥望”之前,很容易使人误解为站在另一座孤城上遥望玉门,其实应理解为“遥望孤城玉门关”。刘叉《从军行》诗“横笛闻声不见人,红旗直上天山雪”(闻横笛声),陆游《昼卧》诗“香生帐里雾,书积枕边山”(帐里生香雾,枕边积书山),都是定语前置的例子。

B、定语后置。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诗:“我欲因之梦吴越,一夜飞渡镜湖月。”意即“一月夜飞渡镜湖”。“月夜”这个偏正词组本为句首的时间状语,现被分拆为二,定语“月”远离中心语而居于句末,仿佛成了宾语的中心部分,但作者“飞渡”的显然只能是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镜湖”,而不可能是“月”。又《春夜喜雨》诗:“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锦官城的花重)花的定语锦官城在诗中后置。

⑤状语后置。“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笑春风”表面上是动宾词组,实际上“桃花在春风中笑”的意思,“春风”做笑的状语,在诗中跑到笑的后面去了,叫做状语后置。这类情况在诗词中比较常见,杜甫《秋兴》八首之二“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朝晖中千家山郭静,日日于江楼翠微中坐),李商隐《安定城楼》诗“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永忆江湖白发时归),都是同类的例子。

毛泽东词“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应为“寒秋,(我)独立(于)橘子洲头,(看到)湘江北去”。更为典型的“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应该为“欲目穷千里”。4.语言风格

每位诗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语言风格,概括起来大约有以下几类: ①清新。其特点是用语新颖,不落俗套。比如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四句写了四种景色,有动景,有静景,色彩绚丽,语言清新生动。再如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和《清贫乐·村居》,使用的语言就属于清新明丽。

②平淡。或称质朴,其特点是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全用白描,不加修饰,显得真切深刻,平易近人。但平淡不等于简陋和寒伧,它是用语上的返朴归真,体现了作家的真功夫。如陶渊明的组诗《归园田居》,用平淡的语言,如话家常,写的都是家事,不事雕琢。李煜后期的词《虞美人》,用语平淡,但感人至深。

③绚丽。其特点是有富丽的词藻,绚烂的文采,奇幻的情思。如李商隐的诗歌《无题》,李贺的诗《李凭箜篌引》,白居易《琵琶行》中描写音乐一段等。

④明快。其特点是直接的、明朗的、爽快的、泼辣的。往往是斩钉截铁,一语破的。如李清照早期的词《点绛唇·蹴罢秋千》,白居易的诗《草》等。

⑤含蓄。有时也称蕴藉,其特点是意在言外,常常不是直接叙述,而是曲折地倾诉,言在此而意在彼,或引而不发,或欲说还休,让读者去体味。如杜牧的咏史诗,李清照后期的词等。

⑥简洁。其特点是干净利落,言简意赅。如贾岛的诗,苏轼的词等。

文人的语言风格体现了文人的个性。陶渊明的平淡自然,王维的诗画一体,王昌龄的雄健高昂,高适的悲壮苍凉,李白的清新飘逸,杜甫的沉郁顿挫,白居易的通俗易懂,“韩孟诗派”的奇崛险怪,杜牧的清健俊朗,李商隐的朦胧隐晦,柳永的婉约,苏轼的豪放,李清照的缠绵悱恻,陆游的悲壮爱国„„掌握文人的语言风格是另一层面上的知人论世。【解题方法指导】

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有释、补、调、想、品五种。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暮江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①请根据文意,写出“瑟瑟”的含义。

②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 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方法指导:

1.释。释,即解释,即根据诗歌的大意,对特定的词语进行注解。在解释的时候,既要考虑到词语的本义,还要考虑词语的语境义。“瑟瑟”的字面意义有两个,一是指秋风的声音,如“枫叶荻花秋瑟瑟”;二是形容颤抖,如“瑟瑟发抖”。这两个意思放到这里都不合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适,因为诗歌的语境是形容江水在夕阳笼照下若明若暗的样子。诗人白居易喜用“瑟瑟”一词来形容水波的碧色,如“两面苍苍岸,中心瑟瑟流”,“沙头雨染斑斑草,水面风驱瑟瑟波”。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评此诗云:“诗有丰韵,言残阳铺水,半江之碧如瑟瑟之色,半江红日所映也。可谓工致入画。” “半江瑟瑟半江红”,天气晴朗无风,江水缓缓流动,江面皱起细小的波纹。受光多的部分,呈现一片“红”色;受光少的地方,呈现出深深的碧色。诗人抓住江面上呈现出的两种颜色,却表现出残阳照射下,暮江细波粼粼、光色瞬息变化的景象。诗人沉醉了,把自己的喜悦之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之中了。

2.补。注意诗词中的省略,用想象和联想去填补诗人留下的空白。在这首诗的背后,一直隐藏着一个抒情主人公形象,即诗人白居易,他平视红日西坠的江面,俯视露珠晶莹的小草,仰视弯弯似弓的新月,心情轻松愉快。

3.调。还原颠倒的语序,把握诗人的真实意图与情感侧重点。这首诗的三、四句,其实应该交换位置,因为诗人只有见到“露似真珠月似弓”的美景,才会由衷地发出“可怜九月初三夜”的感叹。

4.想。调动想像,尽量还原诗歌意境,“一道残阳铺水中”,不说“照”而说“铺”,这更生动,也更准确。“残阳”不仅照射在江面上,而且余辉染红了整个天际,火红的晚霞又降落、铺展在静碧的江面上。晚霞在残阳的热情护送下,融入江水,半隐半现、若暗若明的绚丽风光多么逗人情思。

5.品。所有的文学作品都寄托着作者的感情,诗歌中的情感流露是比较含蓄的,需要仔细品味才能准确把握。诗人抬头仰望,弯弯似弓的新月在浩冥碧空中高悬、浮动;低头俯视,颗颗晶莹的露珠在江边花草上凝结、闪亮。真是“在泉为珠,着璧成绘,一句一字,皆出常境”。(借用殷璠《河岳英灵集》中评王维语)诗人禁不住脱口赞美道:“多么可爱的夜呀!”这是惊叹,也是陶醉。诗人无比喜悦、轻快的心情,向往超脱、宁静的意趣,统统和盘托出却又十分含蓄,叫人玩味无穷、领悟不尽。需要注意的是,“可怜”一词在课内学习过两种义项,“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卖炭翁》),是“值得怜悯同情”的意思,与现代汉语相同;“可怜体无比,阿母为汝求”(《孔雀东南飞》),是“可爱”的意思,这首诗中的“可怜”就取“可爱”的意思。

参考答案:①水波的碧绿。

②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用“铺”准确、形象。运用“铺”字,表现了秋天夕阳的柔和与江面的平静,给人以安闲、舒适之感。

③“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上挂满了晶莹的珍珠般的露珠,深蓝的天幕上悬挂着一张精巧的银弓般的新月,所以才脱口而出赞美这可爱的夜晚。

三、考点突破 【考点指要】

综观历年来的高考试题,诗歌语言的鉴赏往往以以下四种形式出现。1.分析语言型。

提问方式:这首(句)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提问变体:请分析这首(句)诗的语言风格或谈谈此诗的语言艺术。

如:2009年天津卷,阅读杜甫的《严郑公宅同咏竹》,请赏析“色侵书帙晚”一句。阅读白居易《邯郸冬至夜思家》,回答“语言上有什么特点”。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句)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2.炼字型。

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 提问变体: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如2010广东卷阅读黄庭坚的《望江东》,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2010湖南卷,阅读陆游的《好事近》,赏析“映一蓑新绿”中“蓑”“映”二字的巧妙之处。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来谈,得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分析。3.赏析诗眼型。

提问方式:这首诗的“诗眼”是什么? 提问变体:(1)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2)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的“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这种题是要赏析诗歌“诗眼”的作用,一般应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来作答。4.两字比较型。

提问方式: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

提问变体:有两种版本,你觉得哪种版本更好?为什么? 如:阅读李白的《与夏十二登岳阳楼》,“雁引愁心去”与“雁别愁心去” 哪一句更妙,为什么?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你觉得“失”与“阔” 哪个字更好?为什么?这种题型一般都需要回答通用版本的字更好,然后根据诗歌回答它的妙处。这也是炼字型的一种变式。

【典型例题分析】

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东坡

苏轼

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

[注]①此诗为苏轼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

①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②请结合全诗赏析“铿然”一词的妙用。

考点透析:①题问第一句诗在诗歌中的作用,实际是考查诗歌的意境。大家调集自己的生活经验,积极联想,在头脑中营造一幅画面:一阵大雨,将东坡洗得清新如画;雨后的天空,更是空阔辽远,显得月色妩媚皎洁,好一幅月色东坡图,给人以宁静通明之感。外界的清澈透明,反映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

②“铿然”是手杖与“荦确”碰撞时发出的声音,作者心平气和地说:“不要嫌东坡路头的大石头,因为我特别喜爱手杖与石头碰撞时发出铿然响声。”一位超然旷达的苏子形象凸现在读者眼前。同时,手杖碰着石头发出的声音其实并不大,作者自爱这种天籁之音,反衬出月夜的宁静,这叫以声衬静。再深入一步,结合诗后的注释,读者会露出会心的微笑,因为山中的大石,难道不是作者仕途中的磕磕绊绊吗?作者一笑置之,而且说自己喜爱,真是一种命运的强音。

参考答案:①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②“铿然”一词传神地描绘出手杖碰撞在石头上发出的响亮有力的声音,与月下东坡的宁静清幽形成鲜明对比 ;联系前文对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坚守信念、乐观旷达的情怀。

2.阅读下面的小令,完成第①—③题。

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黄钟]人月圆

张可久

山中书事

兴亡千古繁华梦,诗眼倦天涯。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

数间茅舍,藏书万卷,授老村家。山中何事,松花酿酒,春水煎茶。

①“黄钟”是这首小令的曲调,“人月圆”是

。②对作品赏析恰当的一项是()

A、作品语言委婉,结构严谨,虚实结合,意境阔大,余韵耐人寻味。B、首句以历史盛装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C、“孔林”、“吴宫”、“楚庙”三句意在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D、末尾紧扣“山中何事”的疑问作答,描摹了酿酒饮茶的舒适生活。③“诗眼倦天涯”中的“倦”字用得好,请简要说明理由。考点透析:《人月圆》小令题名《山中书事》,实为怀古,借感叹古今的兴亡盛衰表达自己看破世情、隐居山野的生活态度。全曲上片咏史,下片抒怀。开头两句,总写历来兴亡盛衰,都如幻梦,自己早已参破世情,厌倦尘世。接下来三句,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下片转入对眼前山中生活的叙写,虽然这里仅有简陋的茅舍,但有诗书万卷,喝着自酿的松花酒,品着自煎的春水茶,幽闲宁静,诗酒自娱,自由自在。

①题是对文学常识的考查。

②题是对诗歌的综合考查。A题干涉及到诗歌语言、结构和意境,曲中用“梦”“倦”等字眼,作者的思想感情是显而易见的,所以语言并非委婉;B题干涉及到诗歌思想内容,用历史盛衰来表达作者对历代王朝的繁华只是瞬间一梦的感慨;C题干涉及对意象的综合理解,作者以孔林、吴宫与楚庙为例,说明往昔繁华,如今只剩下凄凉一片,并不是赞颂儒家圣贤与英雄豪杰;D题干涉及全词的思想感情,作者的生活不是舒适,而是无可奈何的倦怠。

③题鉴赏诗歌的语言。“倦”字颇有诗眼之功,倦看世事变迁之后,早已心静如水。“倦”在结构上概括前文,又为下文描写山中生活埋下伏笔。

参考答案:①曲牌。②B。

③“倦”字既概括了作者饱尝人间世态炎凉之苦,又为后文归隐山村、诗酒自娱做了伏笔。

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①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②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考点透析:①题是对诗歌语言的鉴赏,主要考查考生对诗歌语言炼字妙处的把握。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首句“远书归梦两悠悠”正是诗人在盼远书而不至、觅归梦而不成的情况下,从心灵深处发出的一声长长的叹息。凄寒的素秋,勾起羁旅他乡的诗人无限愁思,但诗人可以用来和它对“敌”的只有空床而已。如果换成“对”字,虽然比较平稳而浑成,但“对”只能表现“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偏于客观描绘,而“敌”字除了含有“对”的意思之外,还兼传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寥凄寒,而又不得不承受的那种难以言状的心灵深处的凄怆,那种凄神寒骨的感受,更偏于主观精神状态的刻画。

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第②问是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

三、四句在艺术手法上很明显是情景交融,以景显情。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由于客居他乡,少有人来往,所以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的雨中、朦胧的夜月笼罩下,色调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

参考答案:①不能换成“对”或其它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它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如果认为用“对”或其它词好,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②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从其他角度,如互文手法回答,言之成理也可)4.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①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②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语言上又有什么特点?

考点透析:①题是分析作者在诗歌中表现出来的思想倾向。考生需要调动自己的想象,在头脑中形成这样一副画面:在冬至夜里,白居易孤苦零丁,抱着膝头,瑟瑟发抖,只有影子相伴。这样,自然而然就可以体会出作者的心情了。

②题的第一问,实际上是考查表达技巧的,作者从对面落笔,想象家人夜深围坐,谈论着远方的行人,来表达自己对家人的思念。第二问是考查对语言的把握,这又隐性地考查了考生对作家流派和写作风格的了解。白居易的诗,平白如话,相传不识字的老妪都能听懂,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个特点。

参考答案: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

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宋祁

注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残照。

[注]縠皱:皱纱,此处比喻水的波纹。

这首词的上半阕是如何描写春色的?试对此进行分析。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考点透析:本题重点是考查考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

这首词上半阕的一个重要词语是“渐觉”,正是这个“渐觉”引出了词人对春天景色的富有层次的感受,先是春水,后是柳烟,再后是杏花。上半阕另一个重要词语是“闹”,正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是这个“闹”字写出了盎然的春意,蓬勃的生机。

宋祁因此词而出名,人称“红杏尚书”,可见词中“红杏”一句在文人中的影响。尤其是句中的“闹”字,王国维誉为“着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当然,诗词的鉴赏有一定的主观性,即使对这个“闹”字,古代也有人认为“写良辰而用此等字眼,无理甚矣”,因此考生如果从反面立论也是可以的,只要言之有理,就应酌情给分。

参考答案:春天美景富有层次感:首先看到了东风乍起,春波绿水,波面生纹,如细皱纱縠;然后是杨柳初醒,嫩黄浅碧,遥望一片轻烟薄雾;再望去杏花怒放,如喷火蒸霞。春的风光正是这样一层层展开,故用了“渐觉”一语。

作者用一“闹”字,不仅使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气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对点训练】

1.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2010广东卷)

望江东 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住。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又还是、秋将暮。【注】①阑:阻隔;阻拦。

②直饶:纵使。分付:交付。(1)简析“隔”字的双重意蕴。(3分)

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

你认为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一个字?请指出来,并结合全诗进行分析。

3.比较阅读下面的唐诗和元曲,然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注]辽西:即辽河以西,今辽宁省西部。

[中思·喜春来]春思

胡祗

残花酝酿蜂儿蜜,细雨调和燕子泥。绿窗春睡觉来迟,谁唤起,窗外晓莺啼。

①比较《春怨》中“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和《春思》中“谁唤起,窗外晓莺啼”两句写黄莺的目的和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②《春怨》和《春思》在语言风格上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诗歌鉴赏问啥答啥

①【对点训练】

(1)隔,隔断、阻隔之意。诗人身处江西,目光被树阻隔而难望见江东。同时,也是自身被阻隔,而回不到江东。一语双关,增强于江东留恋之情。考查类型:炼字 2.参考答案:“闲”是本诗的诗眼。全诗描写山村静幽和谐而又繁忙和充满生气的农家景致。即2.使是雨天,妇和姑也相约去“浴蚕”,可以想见,男人们更是早就到田间耕作去了,全家没有闲人;可是作者偏要着一“闲”字,用“中庭栀子花”之“闲”来衬托农家之忙,饶有情趣。

解析:王建大约与韩愈同时,诗与张籍齐名,世称“张王”。写田家生活的诗,能反映出社会现实生活。《雨过山村》这首诗,既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气息,很值得一读。首句“雨里”、“家”、“鸡鸣”,既点了诗题,又写出了浓郁的山村意味。次句进一步描写山村的环境,竹林、溪水、小路、板桥,多么纯朴与和谐。第三句承首句,由人家写到人,一妇一姑,相约相唤,前去“浴蚕”,我们既看到了忙碌,又看到了亲切和睦,叙事之中写出了人情。女人忙,男人早就忙去了,一家人都在忙,田家少闲月啊!只有庭中的栀子花在悠闲地开着;都忙去了,还有谁来欣赏它呢?这最末一句,以树衬人,以闲衬忙,着笔别致而富有情趣,确是作者的匠心独运。

“诗眼”是最能体现诗歌主旨情感的字眼,这首诗写出了山村人家春忙的气氛,“闲”字从反面起到了衬托作用。这道题,设题在“诗眼”,考查在全篇,没有对全诗内容和主旨的把握,难以做好题目。因此,解答诗歌鉴赏题,理解全诗是基础。当然,“诗眼”这些东西是可以作为入诗钥匙的:只有树闲花闲,人必然是忙去了;正因为人都在忙,所以才有“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的幽静。

3.参考答案:①《春怨》一句写黄莺是为了表现少妇不愿意让黄莺来惊扰她的美梦,抒发了3.她对征戍在外的亲人的思念之情。(从“怨恨战争”方面答亦可)《春思》一句写黄莺是为了展现黄莺欢唱中的美好春景,表现了一种闲适、喜悦心情。(从“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角度答亦可)

②活泼生动,口语化。(应结合诗歌分析这一特点)

7.总复习简单机械导学案 篇七

导学案, 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 通过对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 精心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 认真阅读教材, 了解教材内容, 然后, 根据导学案要求完成相关内容, 学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 师生共同研究学习。导学案把教案学案融为一体, 以“导学、诱思”为基点。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比较, 其突出优点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突出学生的自学行为, 注重学法指导, 强化能力培养, 并注重学生间的互助交流, 把学生由观众席推向表演的舞台。

一份完整的英语复习课导学案主要包括:学习目标 (Aims and Demands) 、课前自主学习 (Self-study) 、课堂互动学习 (Group-study) 、课后独立练习 (Self-test) 。

第一板块: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航标”, 具有导向和激励的作用。因此, 在导学案的设计中, 要让学生有计划地完成学习任务, 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在这堂复习课中, 我设计的学习目标如下: (1) To review some useful words and phrases from Unit 6. (2) To review different crimes and different criminals. (3) To review the reported speech to repeat statements and questions. (4) To complete a detective story. (5) To improve listening, speaking, reading and writing abilities.

第二板块:课前自主学习

课前自主学习板块的设计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课前自主预习, 要求教师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 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 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同时, 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应进行适当辅导, 使学生较好地掌握教学内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 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如告诉学生注意文中的短语、一些关键的句子、要掌握的语法等。第二, 教师应要求学生对预习中有疑问的地方做好记录, 让学生带着问题走向课堂。这样做, 一方面能逐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另一方面, 又能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掌握正确的自学方法。总之, 课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导学案”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 其实施的好坏, 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在这堂复习课中, 由于是借班上课, 课前自主学习的时间有限, 我将预先编写好的导学案分发给学生, 要求学生利用课前10分钟带着问题对内容进行预习, 并把本单元的Reading和Grammar部分快速地看一遍。

第三板块:课堂互动学习

1.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一课之计在于导”, 教师要精心设计课堂内容的导入, 而恰当的导入能让学生很容易理解教师设计的学习任务, 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愿望, 使他们沿着教师设计的教学主线逐步掌握课堂的教学目标。

在Lead-in部分, 作为课前热身, 我播放了一段名侦探Conan的视频,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醒学生最近我们也学了一些侦探故事, 通过一些hints, 运用游戏的方式向学生介绍本堂课的主角———Detective Lu, 并让学生讨论:What does a detective do?快速地让学生“入境”, 进入轻松而又活跃的英语学习氛围中。

2.小组合作, 自主归纳

在重温词汇、短语环节, 我设计了“放气球”的游戏, 让学生两人一组, 点击按钮, 放飞气球, 将气球里的词汇写在导学案相应的空白处, 并结合一定的语境, 将词汇运用到相应的句子中, 检查学生是否能灵活运用, 自主归纳。此环节与中考词汇题型一样, 注重在具体语境下考查学生对词汇的综合灵活运用能力。

在词汇巩固环节, 我设计了表演式讨论, 请一个学生上台扮演Detective Lu, 向其他学生展示他在以往的案件中拍摄的一些照片, 让他们讨论归纳different crimes, different criminals。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互动讨论,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参与性。教育学生遇到犯罪行为时, 要有自我保护意识, 并告诫学生绝不要做任何违反法律的事。呈现以下句子:Nobody escapes the judgement of Heaven (天网恢恢, 疏而不漏) .对学生进行适时的情感教育, 升华主题。

3.设计练习, 指导策略

练习的设计应紧扣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能力培养目标及学生的认知水平, 要重视语言知识的运用。在语篇复习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个Detective Lu的记者招待会, 公布他最近遇到的一个案件———A murder in Valley Town的最新进展情况。以听力的形式, 要求学生完成缺失的部分, 达到帮助学生回顾分析案情的目的。接着我又设计了一个环节———Detective Lu向公众展示了上周的一份Robbery Record, 要求学生根据导学案上提供的信息, 快速完成一篇阅读理解。这两个环节的训练, 是对语篇知识的梳理, 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听力和阅读训练, 即做即讲, 帮助学生掌握快速阅读法, 巩固和检测了复习效果。

4.整合知识, 巩固提高

语法复习要和其他相关知识进行整合, 加强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知识的能力。在语法复习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封Detective Lu的回信, 要求学生通过小组活动, 运用本单元的语法Reported speech, 完成以下问题:What did Detective Lu say in the letter?He said that...以及What did Detective Lu ask in the letter?He asked...这一环节要以学生自主归纳为主, 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和讨论得出结论。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和教材特点, 精心设计问题内容, 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了语法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5.联系实际, 语篇输出

经过一系列的操练和训练后, 在语篇输出环节, 我告知学生下周学校将组织一场写作比赛:Here is a detective story.Let’s try to write our own detective story...

以投影的方式, 组织各小组派代表进行写作成果交流。教师适时点评, 引导学生对出现的问题予以探究、判断及评价。语言知识得到了内化, 促进了学生写作技能的提高。

第四板块:课后独立练习

此环节中, 我设计了一些课后配套习题并布置学生思考:What can the public do to reduce crimes?要求教师挖掘课堂教学内容中具有探究价值的知识, 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的发挥, 也为学生留下了更为自由、广阔的创新思维空间, 将教学活动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8.学案导学初中数学复习课模式探究 篇八

关鍵词:复习课、学生

G633.6

一、学案导学复习课与传统复习课比较,具有其独特的的优势:

(一)使学生对本节复习课的内容和要达到的目标不仅心中有数,而且不断主动地总结和提升。

数学复习课,涉及的内容广且深,传统复习课方式学生经常不知道自己应该达到何种层次,掌握哪些内容,被动地接受教师的讲解,整个学习的过程有一定的盲目性。而利用精心设计的导学案可以通过复习目标、先练后讲、解题反思、自主小结很好地呈现学生在复习课每一阶段的所要学习的内容和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学生可以主动和清醒地认识到自己是否理解和掌握了本节复习课的内容,是否达到了复习目标。这样的一节复习课后,学生对本节课查缺补漏也有明确的目标,还可以针对性地向老师同学请教。

(二)能直接地引起学生复习的意向,激发各层次学生的学习动机,创设生动的复习环节,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传统复习课,教学的环节和线索是内化的、隐性的,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完成复习的总结和练习,对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往往一节复习课下来感觉的很辛苦和疲惫。通过学案导学模式构建的复习课,通过精心设计,将整个复习课的环节和思路很好地呈现出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主动性。具体地说,学案导学复习课的首先通过循序渐进的问题设置,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让学生想学;其次是通过先练后讲式的导学方式创造条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参与,促使学生乐学;最后是通过螺旋式上升的课堂反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和发展,帮助学生学会和会学。

(三)学案导学复习课的流程设计,便于教师实现以学定教,更关注学生学习能力和思维习惯的形成过程,对共性问题的发现和个别辅导的方向具有较强的操控性。教师通过检查导学案,就可以对一节复习课每个学生复习过程中的掌握情况一目了然,这是传统复习课不能比拟的。

二、学案导学复习课的一般设计结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实践,逐步形成了“目标确定----自练自悟---梳理总结----变式训练----反思体验----复习反馈”的学案导学设计结构和复习课流程。现分别说明:

(一)目标确定

为了有利于激发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和复习欲望,精心认定本节课的复习内容与要求。认定的方式应该是灵活多样的,可以是预设的目标,也可以复习课结束前学生总结,同时可以引导学生复习内容结束后,反观目标,找到收获和不足。

(二)自练自悟

课前由教师准备好学生练习用的题组,这部分题组设计要做到:知识点要全而不漏;题目表述要简洁而不冗长;题型以填空、选择、简答为主;难度侧重中下等学生。

课堂上学生独立练习,教师巡视辅导,搜集反馈信息。教师是帮差、帮扶,是收集下一步要点的信息:发现是共性问题与个性矛盾,发现与“预案”设计的出入,发现课堂动态生成的时机。这也是对复习课的目标的进一步具体化,并为下一步的梳理总结和变式训练找到方向。

(三)梳理总结

这一环节,师生共同梳理知识点,弥补知识缺漏,形成学生自己的新的知识结构体系。可概括成表格式、纲要式、图示式、口诀式等形式,便于记忆与理解。分析遗忘和解题错误的原因,寻找防止遗忘的方法,初步揭示解题思路与规律,提高数学知识的整合能力。尤其对自练自悟环节中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充分强调。

(四)变式训练

通过初步的基础练习和知识点、方法讲评,学生大致掌握了基本题型和基本方法。接下来,要实现学生学习能力的提升。选择的训练题目主要是归类性的试题,以变式的方式呈现,通过题目条件的增加与减少、条件的更换、条件与结论的互换、结论的拓展、让学生发问、“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等形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创新能力。主要采取先做后讲、精练精讲的形式。通过素材的选取、题目的归类、试题梯度难度的整合,使大多数学生实现知识的巩固与拓展、方法的迁移与延伸、能力的发展与提升。这个环节,可以很好地激发学生追求进步的好胜心,可以采用小组合作形式,组外竞争与组内合作相结合,让课堂充满活力和生命力。教师同时要观察学生探究过程中是否有新方法、新认识,设计的梯度是否合理,难度是否适当。

(五)反思体验

这一环节要求预留五分钟左右,主要从知识结构的补充,解题过程和方法的理解,自己掌握的程度这几方面反思。让学生进行个体知识建构的反思,体验建构过程的艰辛与快乐。

(六)复习反馈。

当堂测试批阅,对复习课是最及时的反馈,也是最有效的。如果时间有限,可以布置作业,但最好布置分层次作业和选择性作业。作业内容要有层次性、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更好地面向全体学生。只有这样,每个学生才会对这节复习课有感到收获,有成就感,为以后的学习不断树立信心和目标。

三、 学案导学复习课导学案编写中需要注意出现的问题。

通过学案导学复习课的实践,我深刻感受到复习课导学案的编写更注重方法和策略,一定要注意不要使复习导学案编写新授化、教案化,复习课导学案实质是指导学生复习的学习方案,是复习流程、复习内容、复习要求的一体化。也不能把复习课导学案编写成章节的复习题训练案。复习课要重视知识的归纳、总结,完成的途径要以学生自主合作为主、辅以点拨。复习学案在流程设计上要体现复习课的特点。设计上要具有全员参与性,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

上一篇:小学奥数趣味智力题下一篇:艺术的美作文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