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优秀

2024-09-07

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优秀(精选14篇)

1.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优秀 篇一

我早就已经迫不及待了,因为香草园里面有两个帅气的机器人。这里游人如织,景色万分壮观,尤其是这里的月季花和薰衣草呢!薰衣草的花米粒般大小,但是散发出浓郁的香味,让人无比陶醉呀!姹紫嫣红的月季花一层一层十分美观,有红月季、白月季、紫月季、粉月季。各种颜色的月季花和薰衣草,把草地装扮得无比美丽!

不止这些呢!这里有抓鱼鳅,抓得越多才有更好的奖品。还有迷宫游戏,碰碰球大作战,当然还有赛龙舟大比拼,看谁在最快的速度达到终点线……

这就是我的`家乡的香草园,我爱我的家乡!

2.端午节作文三年级优秀 篇二

有同行说:可惜这不是中国小孩,因为中国小孩不说“上帝”。又有人说:忘记了那篇《水很活泼》吗?有仁兄说:我认为低龄教学应以发掘孩子天性为目标,而不是教他们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不知道大家注意到这个现象没有,即今日文学之文学非昔日之文学。纵观之,“去中心化”可以概括也。种种现象让人不寒而栗,那么,教师应如何上好作文课?

一、教师应该做的

(一)创设情境,给予学生潜移默化的熏陶。

借助多媒体,利用图像、音响、实物,充分调动学生的眼视、耳听、鼻闻、舌舔、肤触、心应等六觉功能。如教学写一处景物时,学生年纪小,没去过什么地方游玩,有些记忆也淡忘了。我利用多媒体,把学生带到离大家较近的各个景区。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环境育人越来越显示出它重要的功能,作文教学更是如此。因此,班级环境的设置要特别注意对学生文学的熏陶。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语言,深刻的哲理可使学生耳濡目染,写作兴趣定能得到培养。

(二)鼓励学生多观察,勤做笔记多交流。

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接触事物,仔细地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才会真实生动。

(三)多说、多读。

培养学生多说的能力,一定能提高学生写作的水平,可以收到一箭双雕的效果。我发现,平时不善说的学生,他们的作文往往也不能把要叙的事、要说的理,有条理、有中心地诉诸文字。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在作文教学中提倡学生多读,可以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让他们获得各种知识,加深生活体验,并积累优美的语言文字。

二、教师和家长不应该做的

(一)教师及家长不要揠苗助长。

我们常常是从大人的愿望出发为孩子设计未来的,都是“站着说话”,很少考虑孩子本人的特点。“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人的普遍心态。孩子一出生,我们就为孩子设计了各种未来,期望他们将来干什么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为孩子打算,这本来是一件好事。但不可心太切,期望一餐就吃成个胖子。有些事情得慢慢来,得遵循必然的规律。尤其是人的成长,必须遵循人自身的规律,“揠苗助长”必然适得其反。过度教育是对人的一种摧残。

眼下,不少“神童”在忙着出书,忙着出名,就连他们的父母亲也跟着出了名。有的人,今天忙着这里作报告,明天忙着那里传经验,后天忙着出书,告诉所有的父母亲们:他们是怎样培养“神童”的。使得一些家长在诱惑之下,心里痒痒的。于是巴不得自己的孩子在一夜之间赶上乃至超过“神童”们,对孩子的智力进行过早的开发。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恰恰违背了教育的规律,违背了人的成长规律,应该引起我们的警觉。三年级孩子作文刚起步,能说完整的话,能表达清楚意思就是非常棒的,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对作文存在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觉地练笔,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不要妄图一口吃个胖子。对学生过分要求,让学生刚刚起步就对作文失去了兴趣。只要坚持多说、多读、多写、多改、多鼓励,就能使小学三年级学生顺利跨进“作文大门”,就能使学生在日后的作文道路上,任意驰骋、高奏欢歌。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二)不要斥责孩子模仿。

3.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三

又到端午节了,今天早上爸爸把我早早的叫了起来,我疲倦的说:“干什么?让人再睡一会嘛!”爸爸说:“今天是端午节,要早早起床。”我一听是端午节,一下子从床上跳了起来,说:“太好了,太好了!我终于盼到这一天了!”

我很快洗涮完毕,妈妈拿来了粽子、彩蛋、香包、花线,我一看,哇塞!这么多好东西啊!我问爸爸:“吃粽子是为了纪念屈原,那系花线和戴香包又是为什么呢?”爸爸说:“为了避邪呀!”一会儿,我们还要折柳枝呢!我一听几口就吃完了粽子和彩蛋,戴上香包和花线,和爸爸一起去摘柳枝。回家以后,我问爸爸:“摘柳枝干什么呀?”“要把它插在门上面呀!”爸爸边说边插起来,我也学着爸爸的样子插柳枝,可是我个子矮,只能站着小板凳插,等插玩后我已经大汗淋漓了。

中午,我看见路上的孩子都戴着香包,我低头看了看我的香包,是匹小马,头伸的长长的,脚也伸的长长的,像是在飞奔。我感觉过端午节真是高兴。

4.写家乡的端午节三年级优秀作文 篇四

今天是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我做梦都想过端午节。听奶奶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每逢到端午节人们首先要把由红、黄、蓝、白、绿、黑做成的五色丝线系在儿童的手腕上或足踝上,称为长命缕。最热闹的就是包棕子了,各家都有自己的包法;我最喜欢看妈妈包棕子了。先把绿油油的棕叶洗得干干净净,在热水里煮一下,再用热水把糯米淘一下,然后把煮好的花生,红豆和糯米混到一起,左手托着粽叶洒卷成漏斗型状的,右手舀起混合的材料放进去,然后包的严严实实的,最后放进锅里煮。不一会儿粽子的香味就飘满了整个房间,等不到煮熟我已经垂涎欲滴了,不一会儿开锅了,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粽子,感觉真是幸福无比。我不光吃到了美味可口的粽子,更感受到无比的快乐。

端午节这一天过的真快乐,我多么想留住这宝贵的一刻呀!

5.三年级端午节优秀日记 篇五

突然,我想起了一件事,是什么呢?唉~又忘了,管它呢!反正今天放假,不想了。

当我出门扔垃圾回来时,看见门前药草似的植物时,我想起来了,我要问妈妈这是什么。我带着疑问去问妈妈:“妈妈这门前挂的草是不是蒿子?”

妈妈回答:“那是艾蒿,不是蒿子。”

“那为什么都把艾蒿挂在门上?”

“那是因为端午在人们心目中是毒日、恶日,这个思想一直流传下来,人们为了求平安,就把可驱邪的花草挂在门上。而艾蒿是重要的药用植物,又可治病,灸穴,又可驱虫,所以人们在端午节的时候把艾蒿挂在门上以驱魔辟邪。”

6.浅谈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 篇六

伟大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唤起兴味。学生有了兴味, 就会用全副精神去做事体, 所以‘学’与‘乐’是不可分离的。”

一、以童话激发兴趣

童话故事内容生动形象有趣, 故事中充满神奇的世界、美丽的幻想, 因而赢得了孩子们的心。针对儿童的这一心理特点, 引导他们听童话, 讲童话, 编童话, 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收效甚佳。

三年级一开始, 我就经常利用课前三分钟的预备时间讲童话故事, 要求学生专心听, 认真记, 然后把听到的故事讲给同学们听。学生一听到讲童话故事, 立刻精神抖擞, 兴趣盎然, 积极参与。在讲故事的过程中, 我常常设计一些小环节:有时讲到结尾处, 我故意说忘记了下面的内容, 要求学生把故事续编下去, 引导学生想象出几种不同的结尾;有时我在黑板上画一个小动物, 启发学生想象这个小动物在什么地方, 想干什么, 前后发生了什么事, 结果又如何, 指导学生现编一个有关这个小动物的故事, 然后把这个故事写下来。有时让孩子们一人带一个小玩具, 课堂上小组合作, 选择一两个玩具, 边玩玩具边自编童话故事, 然后, 再把自编的故事写下来。就这样, 在习作起步教学时, 运用童话故事, 把学生引入一个个童话世界, 激发孩子们的写作兴趣, 调动他们的写作积极性, 培养习作的自信心。

二、用绘画促进写作

小学生大多喜欢画画, 他们总是兴致勃勃地到处乱涂乱画。根据这一特点, 作文课上, 我引导学生自由绘画, 画完后再向同学们推荐自己的画, 这样把“画”变成“话”。孩子们往往对自己的画情有独钟, 都想把画面画得更美更好, 也想把自己的画更好地推荐给大家, 因此, 他们个个都用心地画个不停, 叽叽喳喳地说个没完。这时再指导他们把“话”写成文, 这样写作就有了乐趣, 写作时心情舒畅, 而且有话可写。这样, 学生不但乐于表达, 写作水平得到了提高, 还促进了绘画能力的提高, 真是一举两得呀!

三、让表演带动写作

三年级的学生一般天真幼稚, 活泼可爱, 他们大多具有表演天赋。我常常根据习作要求和内容, 编一些简短的小品, 指导他们进行表演;有时把课本内容改编成课本剧, 教孩子们表演;有时根据课本内容指导孩子们自编自导自演。对于这类表演活动, 学生兴致很高, 表现非常活跃, 个个都演得绘声绘色, 惟妙惟肖, 充满情趣。在这种情境下, 再让他们把表演过程、表演时最有趣的部分, 演员们的动作、表情等等写下来。在这样的氛围中写作文, 真是趣味盎然, 学生们个个兴致勃勃, 表达欲望一下子就被激发出来了。

四、在模仿中学习写作

中低年级儿童都具有较强的模仿性和再现性, 我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积极引导, 指导仿写, 使他们在仿写过程中学写、练写, 渐渐地到会写、爱写。仿写有语言仿写、片段仿写和命题仿写。

在平时的教学中, 我经常把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作为范例来指导学生仿写。先要求学生把那些好句子读的滚瓜烂熟, 然后从语法、逻辑出发, 指导学生模仿基本句型, 进行遣词造句练习, 建立完整的句子概念。有时从修辞手法出发, 学写各种修辞方式的语言, 扎实用词造句的基本功。

对于课文中一些精彩的段落, 就指导学生套用课文的表达方法, 进行仿写练习;有时采用课文中的一些词语, 效仿课文的表达方法, 去描述与范文不相关的另一类事物。在进行片段仿写时, 注意引导学生模仿段的各种结构, 探讨作者采用不同的段式进行表情达意的原因, 学会各种段落的结构形式, 为成篇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语言仿写、片段仿写等单项训练的基础上, 进行命题仿写, 把练过的单项, 学到的技巧, 积累的素材综合运用, 组合成章。单项训练是手段, 组合成章才是目的。学生在仿写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语言和大量的素材, 掌握了简单的段落篇章结构, 为以后的命题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 在三年级作文的起步阶段, 要通过各种方法的训练, 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欲望, 并帮助学生掌握一定的作文技巧, 为今后学习写作铺平了道路, 垫实了基础, 使学生在作文的起步阶段就能稳步前进, 逐步提高, 从而充分调动学生写作的积极性, 真正做到“乐于书面表达, 增强习作的自信心”, 从而爱上习作, 做习作的主人。

7.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七

可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呢?我带着疑惑上网寻找答案。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端午节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又称重午节。关于端午节还有一首儿歌:“五月五,是端阳。插艾叶,戴香囊。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

端午节的意义是为了纪念历史上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向江河,是为了让鱼跤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遗体。两千多年过去了,但诗人屈原伟大的形象却依然留在人们心间。如今,每到农历五月初五,人们就要划龙舟,吃粽子,来纪念这位伟大的诗人。

哇,端午节有这么深刻的意义!现在我们过端午节,在当天少不了黄鱼、黄瓜、蛋黄、黄鳝,雄黄酒,还有绿豆糕等等。这真是非常有意思吧!

8.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八

包粽子,首先要把芦苇的叶子放在水里煮一煮,再把准备好枣和糯米分别洗一洗,准备工作就做好了,等芦苇叶子凉了以后,就可以开工了。先把长长的芦苇叶折叠,围拢来,做成一个窝,中间放上糯米和几个枣,包出棱角。最后把芦苇叶子包着的粽子做成四角的形状,再用线捆好,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这包粽子的功夫全在最后一道工序,你的粽子包得好不好,就看四个角是不是匀称,是不是有型。虽然包粽子的颜料极其简单,但是包出来的粽子却是香喷喷的。

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用猛火煮,大约1小时后,改文火煮30分钟就可以。

在煮粽子的过程中,我总是急不可耐地要揭盖子察看情况。因为从锅里飘出那粽子的香气,馋得我直流口水。

9.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引导 篇九

一、让学生学会观察

人们认识事物首先是从观察开始的, 如果学生缺乏对身边的事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就很难把事物描写和评论出来。要想让三年级的小学生主动认识世界, 最有效的途径就是进行观察, 只有对事物进行一个主动接触, 做到仔细观察, 才能够掌握最原始和最细致的资料, 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才能有话可说, 有东西可写, 写出的文章也能够真实生动地表现出来。

由此观之, 在三年级起步作文的引导过程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指引学生用心地对生活进行观察。比如, 在学习描写一种水果的时候, 教师可以让学生观看一些苹果园的资料片, 让学生对苹果有一个直观的了解与掌握, 对苹果的颜色和形状有一个感性认识, 然后拿出实物让学生观察、品尝, 充分加深印象。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对苹果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 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掌握了描写水果的有效方式。在进行写作的时候, 教师请学生拿出自己喜爱的水果, 让他们说说应从哪些方面进行观察, 合理引导学生有顺序地观察和了解水果的外形、色泽、味道以及吃法等。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 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 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 积累了大量的素材, 写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让学生善于想象

写好作文必须具备丰富的想象力。在三年级作文起步引导教学中, 教师要在培养学生观察力的基础上, 引发学生大胆想象, 发散思维。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各种不同的情境, 合理引导学生进行想象,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比如, 在学习《可爱的小动物》之后, 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关于可爱动物的录像, 针对播放的画面向学生进行提问:“这幅画画的是谁, 他正在干什么?”“小兔子在吃什么, 吃得怎样?”

在回答问题的基础上, 逐步引导学生完整、连贯地说出图意:一位大哥哥正在拿着胡萝卜高兴地喂兔子, 小兔子正在吃萝卜, 吃得真香呢!然后, 教师要启发学生进行想象:“谁能用不同的话说出图意?”以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如一群小白兔正在抢吃大哥哥喂的胡萝卜, 大哥哥看它们吃得这么甜, 心里多高兴啊!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要注意学生口语表达的准确性, 启发鼓励创新。在这样的情境中, 学生有了自主学习的空间, 充分发挥自身的个性和想象力, 思维得到了发散和锻炼, 写作兴致也逐渐提高了, 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有活力。

三、让学生树立信心

三年级的学生通常都是刚开始接触作文, 教师要帮助他们树立写作的信心, 作文的命题范围要广泛, 尽量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太多, 学生的想象力就会被限制, 写出的作文内容也就比较空洞无力。因此, 教师要依照三年级学生的发展特点来选择合适的题目, 把学生的写作潜力逐步开发出来, 要让学生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一件小事”、“我做了一个……的梦”以及“我最喜欢的水果”等此类的题目, 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 有更多的素材可选, 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 从而逐步树立写作信心。

此外, 在初学作文时, 学生的水平并不高, 教师在批改作文时, 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 多鼓励, 多表扬, 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四、让学生注重积累

小学生喜欢从事物中进行观察, 他们往往会对生活中的事物充满好奇, 瞪大一双好奇的眼睛。因此, 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特点, 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去领悟, 去进行积累, 从而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去游览植物园, 在游览的时候要求学生选三种喜欢的植物, 对它们的颜色、样子和生长特点进行观察。有了这样的任务, 学生在活动中一般都会看得认真仔细, 摸一摸, 闻一闻, 记一记。在作文中有的学生写道:“美人蕉盛开的花朵从远处看像一个个小喇叭, 可是走到近处看, 却是由四五片花瓣组成。风儿一吹, 花朵就像一个美丽的少女, 在翩翩起舞;叶子就像一把大扇子, 上下晃动。花蕊就藏在花瓣里, 如果你用手摸一摸它, 手上就会沾上不少花粉, 滑溜溜的。再用鼻子一闻, 一股清香味扑鼻而来。”这样精彩的写作尤其为好。

小学生的特点是好奇, 对新鲜的事物特别感兴趣。为了激发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 教师要尽量在班里组织一些活动, 在活动中让学生积累语言知识。像拔河比赛、特技表演、知识竞赛等。在作文前运用录音、录像、投影等手段创设情境, 为学生提供形、声、色的感官和新颖的直观形象, 如播放一些动画片、成语故事或活动开展的录像等, 引导学生听、看、说、议、写、想, 以此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讲评时, 可以把一些好词、好句、好段、好文记下来, 这样不仅对学生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而且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五、结语

在语文素养中, 学生的写作能力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的引导应该从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入手, 寻找那种与学生实际相贴近以及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 让他们能够关注现实和热爱生活, 善于在作文中把自己内心世界中特有的感受尽情表达出来, 从而勾勒出一篇篇真实生动、富有情感的优美文章。

参考文献

[1]周曼菁.用“做书”的方式教习作——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的实践和探索[J].小学时代 (教育研究) , 2012 (9) .

[2]包芝兰.给“写”注入“润滑剂”——把好三年级作文起步关[J].小学科学 (教师) , 2012 (3) .

10.三年级端午节作文 篇十

早上一大早起来,闻到粽子的香味就想,哈哈,今天又是一顿大餐。看我手脚被五根线捆着。

饭桌上,我拿起一个豆沙粽子,这是我最喜欢的粽子。我尝了尝,味道真的很好。

吃粽子的时候我以为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节日,当时屈原死得很冤。人们制作粽子喂鱼,以保护他的身体免受鱼和虾的伤害。可见屈原在人民心中的地位是如此重要!毛主席的诗写得好,“屈子赋楚骚,手里有屠刀。艾晓泰辣椒少,闯万里道。”

11.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指导策略 篇十一

一、概括自然段意, 渗透取材知识

“材料”是文章的物质基础, 是表达文章中心、写出好文章的重要因素。只有选取了一个或一组好的材料作为基础, 才有可能打造出一篇好的文章。而初学习作的学生觉得作文难写或是写不好的关键就是:拿到作文题目不知道写些什么———这就是作文取材能力弱的问题。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可通过引导学生概括自然段段意的时机, 渗透习作的取材知识。如《北大荒的秋天》一课, 课文围绕“北大荒的秋天真美呀”这一中心, 写了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和北大荒物产的丰富两大方面。其中, 写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分别选取了“天空中流云的色彩美”、“小河的清澈见底”、“原野的热闹非凡”3个方面进行了细致描绘。教师在引导学生分析概括课文各自然段段意之后, 不要急于收场, 围绕习作的取材知识, 可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仅从“三个方面”写了北大荒秋天景色的美丽, 难道是因为北大荒秋天的美景只有这“三个方面”吗?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很快就会想到:

生1:秋天, 树叶变黄, 被秋风一吹就会像小蝴蝶一样飞舞着落到地上, 这时的情景也很美。

生2:秋天郊外的草地上、山坡上会开一些美丽的小花, 很美……

至此, 教师再加以总结引导:是啊!北大荒秋天的美景远远不只是作者所描绘的这“三方面”, 可我们在写文章的时候, 将所有的美景都一一写出来是不可取的, 我们要从中选取自己最熟悉、最典型、最合适的一个或几个方面来写。从而让学生认识什么是“取材”, 在写作中应该如何取材。教师还可随即安排一些相应的取材练习, 根据所教学的文章的不同类型———人、事、物、景, 给出不同命题。根据《北大荒的秋天》这篇文章可出一些写景类作文, 如《美丽的校园》, 学生比较容易列出写作材料: (1) 学校校门的造型美; (2) 教学大楼的雄伟; (3) 校园的花坛之美; (4) 校园文化长廊的美……与此同时, 还应向学生强调提出:不同的材料 (内容) 要分开来写, 即各成一个自然段, 使文章的条理更加清楚明了。

二、通过分段教学, 介绍文章结构

选取了较好的写作材料, 却不一定能将文章写出色, 材料的安排即文章结构的处理是一个突破点。小学生作文, 特别是三年级学生的入门作文, 限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及认知规律, 教师不宜讲太多、太深奥、太复杂的文章结构。教师可从简单的“三段式”文章结构入手, 让学生认识到:一篇完整的文章包括“三段式”, 即开头、中间、结尾3部分。而文章“三段式”的认识, 可在分段教学环节中加以渗透。如《学会查“无字词典”》一课, 课文主要讲了暑假里, 爸爸带聪聪到青岛旅游, 途中教聪聪用身边的“无字词典”理解了“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意思, 并教育聪聪理解词语的意思, 不仅要会查有字词典, 还要学会查身边的“无字词典”的事。此文思路清晰, 层次清楚, 结构完整。在教学中, 教师可先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找出:哪几个自然段讲了爸爸教聪聪用“无字词典”理解了“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的意思, 有目的地挑出文章的主体———中间部分。这样一来,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很自然地给课文分了段:开头部分讲了署假里, 爸爸带聪聪去青岛旅游;结尾部分讲了爸爸教育聪聪要学会查“无字词典”。随即, 在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之后, 教师要进一步围绕课文, 引导学生认识何为文章的开头、中间和结尾。让学生知道, 写文章要有开头、中间和结尾“三部分”才算完整, 这篇课文的开头交代了人物、时间、地点和事情;中间部分写爸爸教聪聪用“无字词典”准确理解了“骄阳似火”和“惊涛拍岸”两个词语;结尾部分点明了聪聪这次随爸爸去青岛旅游的收获。教师在讲解、介绍的过程中, 还可随手配上简明的示意图, 便于学生理解, 加深认识, 形成“三段式”的习作概念。而有的课文源于文章结构的灵活多样, 看起来似乎不够完整。如《石榴》一课, 课文共有4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我的家乡”枣庄有驰名中外的石榴园。第2~4自然段分别讲了“春天石榴”的枝、叶、花的长势;石榴的样子;石榴的味道。遇到类似的文章, 教师可安排学生进行文章“三段式”结构的补充训练, 给课文加个合适的结尾。学生通过对全文的学习, 在教师的引导下, 作出了这样简单的结尾:

生1:听了我的介绍, 你是不是也想到我家乡的石榴园来逛一逛呢?家乡人民欢迎你的到来。

生2:你想尝尝我家乡的石榴吗?那就赶快来吧!

生3:我爱家乡的石榴园, 更爱家乡的石榴……

在如此潜移默化的引导中, 学生便可领会文章“三段式”结构的概念。

三、通过中心思想, 安排写作详略

写作文不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 必须根据文章的主题和中心, 将所选的材料进行合理的详略安排, 这样写出的文章才能做到主题鲜明、中心明确。教师可在概括文章中心思想的教学环节中, 渗透写作“详略安排”的知识。如《赶海》一课, 课文主要讲了“我”童年时赶海的趣事, 抒发了作者童年生活的无穷乐趣。而“赶海”这件趣事又包括了起因———暑假里“我”闹着要舅舅带我去赶海;经过———在沙滩上抓蟹捉虾;结果———满载而归。待学生理清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之后,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我”童年时赶海的趣事) 抒发了什么? (作者童年生活的无穷无趣) 至此, 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在“赶海”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各环节中, 哪个环节最能体现出其中的乐趣?或哪个环节最有趣, 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学生便能很快作出判断:最有趣的是在沙滩上抓蟹捉虾的部分。然后结合课文, 教师再深入引导:“赶海”这件事体现的就是一个“趣”字, 围绕这个“趣”字, 作者抓住了最能表现乐趣的部分作为重点, 用了较多的笔墨作了讲述, 也就是重要内容的详写, 而起因和结果部分对表现赶海的“乐趣”作用不大, 所以作为次要内容, 作者只用了较少的笔墨进行了交待, 其中一些无关紧要的环节甚至是只字不提, 如“我”如何闹舅舅?“我们”怎么来到海边?一路上说了什么?看到、听到了什么?是怎么回去的等等, 这就是对次要内容的略写。写文章就应该这样——围绕文章的主题和中心安排好详略, 写出的文章才能不偏题、不跑题。为了加深学生对写作“详略安排”的认识, 教师还可当即给学生安排相关的判断练习。如《奶油大战》, 这是很多学生在过生日时所经历过的开心事, 这奶油大战的前前后后也会发生很多事, 师生共同将其列出: (1) 准备蛋糕、糖、水果; (2) 伙伴陆续到场; (3) 收礼物; (4) 许愿、唱生日歌; (5) 切蛋糕、分蛋糕; (6) 抹奶油大战; (7) 收拾战场; (8) 散伙。然后让学生围绕主题判断, 以上环节哪些一定要详写?哪些要略写?哪些甚至可以只字不提?这样一来, 通过讨论交流, 学生便很容易理解写作详略的要领了。

四、赏析优美句子, 指导写作技巧

12.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十二

端午节也叫做重节,这一天大街上就热闹起来,“卖粽子,卖粽子”!把这天定为端午节。有一个传说:屈原是个爱国诗人,他当官被人辞掉,他觉得对国家做不出贡献,要跳汨罗江,死后人们做龙舟打捞他的尸体但是没有找到,人们为了防止河里的鱼、虾、蛟、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河里扔用粽叶包上大米的一种食物,喂饱它们。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屈原就把这一天定为“端午节”,这种食物叫做粽子。

南方过端午节吃黄鱼、黄瓜、咸鸭蛋、豆瓣馅包的粽子。我家乡的习俗,是吃粽子、在儿童手腕或脚腕上系五彩绳,在家门口放艾叶。

13.端午节三年级作文 篇十三

听哥哥说:“赛龙舟吃粽子是端午节的主要活动。相传龙舟竞渡是为了捞救投泪罗江而死的爱国诗人屈原。”把粽子投进江河,是让鱼蛟虾蟹吃饱了,不再去吃屈原的尸体。

端午节的一大早,妈妈就带我去街上买粽子。买粽子的人可多了,妈妈问“老板这里有什么口味的粽子。”老板说:“这里的粽子有红豆粽子、枣粽子、绿豆粽子……。”我们买了各种各样的粽子回家后,赶紧把粽子煮了起来。到了晚上我们一家人聚在一起吃着香喷喷的粽子。我问:“奶奶,端午节有什么习俗吗?”奶奶说:“端午节到了要插五黄: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妈妈说:“端午节,各地的习俗是不一样的,如南方过端午节要吃“五黄”:黄鱼、黄瓜、咸鸭蛋黄、黄豆瓣包的粽子,雄黄酒。”

14.让三年级学生轻轻松松写作文 篇十四

一、激发兴趣,上好作文起步课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三年级作文要侧重训练写好一段完整、连贯、通顺的话。这就要求我们指导学生练好这个基本功。在学生掌握写好一段话的技能前,教师要“扶”他们一把:降低写作坡度,架设“阶梯”,让学生能攀上去,摘着果子。

我的作文起步课从听记训练开始。我先讲述了一个学生最熟悉的故事《龟兔赛跑》两遍,然后理清这段话的三层意思:(1)小白兔自以为跑得快,瞧不起乌龟;(2)于是,乌龟与兔子比赛跑步;(3)比赛结果却是小白兔输了,乌龟赢了。我让学生先练习口述,再用笔记下,只要文句通顺,能写清三层意思的都给高分。有浅显的故事引路,学生不怕了,很快便轻轻松松迈出了写作的第一步。

另外,我让学生依照课文的重点段仿写,把中心意思写清楚,内容写具体。例如,仿《晨读》第一段的“时、地、人、事”四要素写来校早读的欢愉;仿《师生情》写写自己平时是怎样尊师的。

我的另一次作文课是以《狐假虎威》为引例进行训练。我根据儿童爱听故事的特点,激发他们自编童话的欲望。我对学生说:“同学们,老虎本是兽中之王,上次却被狐狸当着众兽的面给耍了。你们想想老虎会就此罢休吗?”学生都摇头说:“不会。”“那么,他们之间又可能会发生什么事呢?”我这一问,学生的兴趣就来了。于是,我启发他们想象,然后在说的基础上让他们以《老虎和狐狸的新故事》为题写作文。

经过两次的浅近易学的练习,很快消除了学生的畏难情绪。我做画龙点睛的小结和评改:作文就是用“我手”写“我口”,怎么想,怎么说,就怎么写,一点也不难。这样,学生在作文起步阶段就有兴趣了。

二、创设情境,诱发强烈的作文欲望和动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学生没有学习的愿望和动力,我们所有的计划,所有的探索和理论统统都会落空。”动力是作文成功的关键,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欲望和动力呢?我认为,在作文教学时教师应努力创设作文情景,即进行“情景作文”,引导学生观察奇异的自然景象和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我平常积极组织学生开展文娱、体育、科技、参观旅游、义务劳动等活动,丰富见闻,开阔视野,使学生身临其境,体会深刻,从而激发学生强烈的创作欲望。如有一个单元要求写一处景物,为了便于指导,我把学生带到一个花坛前进行观察,让学生按顺序观察花坛的形状大小,花坛里种了些什么花,花叶、花朵的形状、颜色等,再看里面的小草、花朵,花丛中间清脆的龙柏……经过这样观察,学生获得的关于事物的印象是深刻的,内涵是丰富的,也为学生创造了“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情感。又如写一次活动,为了让学生写好这次作文,我组织学生和同级的另一个班进行了拔河比赛。比赛时,学生既紧张又兴奋,一张张小脸憋成了红苹果。经过“现场表演”,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使学生情感激越,不吐不快,达到了水到渠成的效果。这样,学生就能在情境中写好了这一次作文,使一起步就能有所得。

三、动笔之前,理清思路,先说后写

学生在动笔之前,会比任何时候都迫切需要得到教师的指导。而起步作文指导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让学生按从说到写的顺序进行训练,用口头语言的训练带动书面语言的训练。怎样指导学生说呢?我让学生进行“步骤层次”的讲述表达,并让学生结合作文题目,确定一个想说的中心内容,再说围绕这个中心内容要写哪几个方面内容,每个方面具体说些什么事情。

比如指导写《洗衣服》,在事前我先布置学生回家学洗衣服。作文课上,我请几位学生说说是怎样洗衣服的,怎样洗就怎样说。有些学生对洗衣服的过程说的不清楚,经过指导才说清洗衣服的过程。如果仅仅是把洗衣服的步骤写下来,未免像记流水账,过于简单。怎样让学生说的更具体一点呢?是,我接着提问:洗衣服重点洗哪个地方?领口与袖口,你是怎么洗的?(用刷子)最难洗的是什么衣服?厚的衣服如牛仔裤,你又是怎样洗的?(也用刷子洗)洗衣服时漂衣服先漂什么?(先漂内衣内裤,后漂外衣外裤)漂时还要注意什么?(会褪色的衣服不要与白色衣服混在一起)怎样晒衣服?(衣服要抖直,不要弄皱了)通过启发,学生理清了思路,明白了层次,抓住了文章的重点,写起来就得心应手,一写就有收获,就有成就感,作文的兴趣浓,效果也好了。

综上所述,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用母语作文的第一步,起步如何,关系到每个学生以后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甚至人生之旅,不能不重视。但是,指导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不是件容易的事。只要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和先说后写等几方面深入浅出的诱导、训练,才能使学生有成功感,使学生轻轻松松地“上路”,走好第一步。

摘要:小学三年级作文是小学生用母语作文的第一步。起步如何,关系到每个学生以后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甚至人生之旅,不能不重视。但是,指导小学三年级作文起步不是件容易的事。可只要在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和先说后写等几方面深入浅出的诱导、训练,学生便有成功感,便能轻轻松松的“上路”,走好第一步。

关键词:作文起步,听记训练,创设情境,激发动力,先说后写

参考文献

[1]付亚娟.引导三年级学生跨进作文的大门[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1(35).

上一篇:医院综合科工作总结下一篇:什么是国际机票的机场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