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2024-10-14

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共11篇)

1.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一

师:现在老师把复习2 的第2个加数改成765,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例5。

⒉出示例5 求385与765的和。

学生读题

师:求两个数的和,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算式?(指名学生回答)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385+765=

⑴让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出结果,教师巡视。

⑵教师指导学生看教科书的例5,对照自己做的是否正确,并且思考以下问题(屏幕展示):

①相同数位怎样?

②从哪一位加起?

③百位上的小1表示什么意思?

④为什么千位上要写1?怎么得来的?

教师着重强调: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

⒊做一做:

①笔算下面各题。

465 596 2729 975

+389 + 87 +3684 +9025

②计算下面各题,并且验算。

275+765= 847+1368=

三、巩固练习

⒈判断下面各题是否正确,为什么?请说出理由。

8607与999的和是多少? ②比431多569的数是多少?

8607+999=8506 431+569=1090

8607 431

+ 999+ 569

8506 ( ) 1090 ( )

⒉填空题。

笔算加法时,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 ),都要向前一位进( ),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 )。

⒊思考题。

在下面同样的图形中,填上同样的数字。

8

+△□

△□8

从个位数上看可能是4,也可能是9,再根据△肯定是1,能够得出○不可能是4,否则百位上两个数即使再加上十位进上来的1的和也不能超过 10,所以可以得到△=1,=9,再从十位上的数可以得到□=0。整个算式就应该是:

989

+ 109

1098

四、接力游戏

游戏规则:

每一组选出三位同学作代表,在讲台前排成四列纵队,

每个组的第一位同学先算出前两个加数的和,把笔交给第二

位同学;第二位同学根据第一位同学计算出来的和算出中间

两个加数的和,再把笔交给第三位同学;第三位同学根据第

二位同学计算出来的和,算出最后的得数。老师喊“开

始”,第一位同学才开始做,其他同学为本组的代表喊“加

油”,看哪个组做得又对又快。最后,哪个组得冠军,老

师就把这个“奖杯”奖给你们。

(选人排队后,出示黑板上跟右图相同的四条题单) (游戏题单)

老师宣布:游戏开始!

五、小结

今天我们学了连续进位加法,在笔算加法时,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不论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都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都要加上进上来的1。

板书设计

2.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二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数学》一年级(下册)第85~86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经历探索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的过程,会用竖式计算和在100以内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初步理解笔算加法的顺序和进位方法。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逐步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学会与同学合作交流,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信心。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老师这里有两道题,谁愿意来算一算?(指名板演)其他小朋友一起来口算。(指名口答)

1.口算。

8+6 45+7 1+5+1

3+8 69+4 2+6+1

5+7 47+8 3+4+1

2.用竖式计算。

53+21 6+22

师:(指学生板演的竖式)他们算得对吗?哪位小朋友来说一说,用竖式计算加法时,要注意什么?

学生回答。

師:是的,用竖式计算时,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板书:两位数加两位数)

二、探索算法

师:我们先来看一幅图(出示教科书第85页例题的情境图,标明小华和小明)。瞧,小华和小明正在欣赏邮票呢。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小华有34张邮票,小明有16张邮票。

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生:一共有多少张邮票?

师:很好。你能把这道题的意思完整地说一遍吗?(学生口述)求一共有多少张邮票,该怎样列式呢?

生:34+16。(板书:34+16)

师:34+16等于多少呢?请小朋友先用小棒摆一摆或用计数器拨一拨,把自己的算法说给小组里的小朋友听一听。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并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

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算的?

生1:(边说边演示)我是用小棒摆的。先摆3捆和4根小棒,再摆1捆和6根小棒,合起来是50根。

师:你是怎么知道一共有50根小棒的?

生1:3捆和1捆合起来是4捆,4根和6根合起来是10根,4捆和10根合起来是50根。

师:你算的是对的。能把你摆出的小棒整理一下,让大家一眼就看出这里有50根小棒吗?

生1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

师:为什么可以把它们捆成一捆呢?原来的4根小棒是——4个一,6根小棒是——6个一,4个一和6个一合起来是——1个十。

生2:(边在计数器上拨珠边说)我是用计数器算的。先在计数器上拨出34,再在十位上拨1颗珠,个位上拨6颗珠。现在个位上有10颗珠,10个一是1个十,把个位上的10颗珠去掉,在十位上添上1颗珠。算出来也是50。

用竖式计算,先算什么?

师:个位上4加6得10,在个位写0,向十位进1,表示1个十,所以要写在十位上。为了和原来的加数区别开来,进上来的1,要写得小一些。再算十位上的数,十位上是几加几?

生:十位上是3加1,再加进上来的1得5。

师:所以34加16等于50。(指个位上进上来的1)谁来说一说,这个1表示什么意思?

生:个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十位上进上来的1。

师:这个1在用小棒算时是什么?在用计数器算时是什么?

生1:用小棒算时是捆起来的那一捆小棒。

生2:用计数器算时是进到十位上的一颗珠。

师:很好。请小朋友在自己的练习本上把这道题用竖式再算一算。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

师:用竖式计算加法,从个位算起。如果从十位算起,方便吗?为什么?

师:会用竖式计算这样的两位数加两位数了吗?(会)老师这里还有一道题,请小朋友独立地用竖式计算。(出示“试一试”)

学生用竖式计算,教师巡视,并指名板演。

师:(请板演的小朋友)你能向大家介绍一下你是怎样算的吗?

生:先算个位上5加8得13,在个位上写3,向十位进1;十位上6加2再加1,得9,就在十位上写9。65加28得93。

师:他算得对吗?十位上是6加2得8,为什么还要再加1呢?

生:这个1是从个位进上来的,所以要加上。

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和前面学习的两位数加两位数有什么不同?(完成课题的板书:进位)

师: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要注意些什么?先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

师生共同小结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三、巩固练习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说一说每道题是怎样想的。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四、课堂总结(略)

3.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三

主讲人:冯德文

教学内容:万以内的加法(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 16—16页)。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万以内的加法笔算计算法则,并能应用法则准确的计算两位数联系进位的加法题。

2、学习加法的计算方法,能应用在相关的加法计算中。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教学过程:

复习(基础训练)

3+4=(7)

4+5=(9)

1+3+7=(11)

3+4+7=(14)

有许多动物是中国特有的,我们因此感到自豪,其中鸟类有98种,爬行类有25种。问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

98+25=?

全班练习,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老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学习新课

师:刚才复习的是前面我们学过的进位加法,同学们掌握得很好,今天我们继续

学习进位加,但和前面学的稍有不同,今天要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学生尝试摆小棒求得98+25的结果(允许有各种方法。)小组合作讨论喜欢哪种方法,引导研究课本中的方法。提问: 师:先加哪一部分,单根的8根和5根怎样加?给8根小棒凑几根就是10根?(8+2+3=13)满了10根可以捆成一捆,捆好举起来让大家看看,放在哪里呢?10个1根捆成1捆,也就是1个十,放在整捆小棒下面。再加整捆小棒,9捆加2捆再加这1捆,一共有12捆小棒零3根。

指着图问:这一捆小棒哪里来的? 把单根小棒合起来,满了10根就捆成一捆,放在整捆小棒下面。

教师小结:单根合起来满十就可以捆成一捆,放在整捆下面,表示1个十。列竖式计算。

学生自由书写竖式,再讨论哪一种合理。这道题的竖式怎么写?(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从哪一位加起呢?(从个位加起。)

板书:

+25

那么竖式中个位相加的得数怎样写呢? 想一想:小棒应该怎样摆?

独立完成计算。

讲评:同桌口述并检查,在进位时“1”写的位置对不对,做进位加法时,是否漏写1或忘加1。

板书: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教学小结:

1、了解学生的掌握程度。

2、强调教学重点、难点: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4.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四

我看过也听过现在许多教师对计算教学情境的创设,千方百计地寻找生活中的情境,往往不是从“买东西”引入,就是从“分东西”开始。许多情况一旦导入新课,就脱离后面的教学过程。《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要提供丰富的现实背景”,这现实背景既可以来源于生活,也可以来源于教学本身。情境化的出发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产生兴趣,而作为数学学科能吸引学生的,恐怕不仅仅只有创设情境。本节课没有刻意追求时尚的外表,没有开展一些华而不实的活动,但整节课学生的兴趣浓厚,学得积极主动。本节课就以“选取3个数字→组成6个两位数→列出9道算式→研究算法”这样一条自然流畅的“线”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在自然的“纯数学”情境中全身心地投入学习。

5.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五

教学内容:课本第31页例题,第32页想想做做第1—4题。教学要求:

1.使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

法的过程。学生了解验算的作用。

2.使学生在探索算法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学习的兴趣,发展数学思考。

教学重点: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学生经历探索加法的验算方法的过程。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我们经常去学校图书室借书,这是学校图书室第7周各年级借书情况的统计。(出示课件)问:从统计表中你能知道什么?

根据表中的信息,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根据学生的交流有选择的板书:(生指名提问题,教师整理)1)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2)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师:今天我们先来解决这两个问题,其余的问题我们以后的学习中逐步解决。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例题:

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师:要求“二年级和三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你知道怎样列式吗?(指名列式:143+126)

问:你能利用以前计算加法的经验算出这道题的得数吗?(生在练习本上练习,指名板演)3.学生计算后组织讨论 1)问:在列竖式时,两个加数要怎样?为什么要把“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如何计算?

2)问:应从哪一位算起?

教师列竖式计算:

百 十 个 1 4 3 + 1 2 6 2 6 9 3)小结:三位数相加时应注意:

1、相同数位上的数对齐,2、从个位算起。4.教学验算方法。

1)介绍:要检查算得对不对,还要验算。(板书:验算)

2)指出:在笔时要检查加法做的对不对,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再算一遍”的方法来验算,看得数是否一样,这样的检查叫做验算。将例题中的两个加数位置交换,该怎样列式?

(板书竖式: 1 2 6)

+ 1 4 3 3)学生笔算,看计算的结果和例题相比会怎样?

如果两次算出的得数不一样,说明什么?

5.小结:这节课学习了三位数笔算加法,应该怎样列竖式?从哪一位算起:怎样验算?

三.学生尝试解决“二年级和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这个问题

1、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并验算(板演)

2、集体核对,说说计算和验算时注意什么?

四、巩固练习1.想想做做第1题。

1)在书上算一算。(生独立计算)2)集体核对,展示学生做题情况。

2、想想做做第3题

1)先说一说你从表中知道了什么?怎样求“现在有多少台数?”

2)独立填表。3)集体核对。3.想想做做第4题 四.课堂作业 想想做做第2题

6.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六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会笔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

2.能利用所学的知识,提出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了解同一问题可以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3.经历与小组成员的交流,体验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感受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

学会解决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教学难点】

能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正确计算,概括出计算方法。【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复习

师:同学们还想到蜜蜂王国去做客吗?但是国王说了,他只想邀请聪明的并且认真听讲的孩子,看你们谁能最快通过国王的考验?

口算。

56+30= 25+20= 60+24= 34+30= 36+40= 27-5= 18+70= 78-5= 填空。

250是由()个百、()个十组成。3个十和5个百合起来是()。

()个百和()个十合起来是680.笔算。

35+12= 98-13= 【设计意图:本节课是在学生熟练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后的进一步深化,是后面学习三位数连续进位、退位加减法及相关的解决问题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利用国王的考验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本节课的新知识的掌握作好铺垫。】

二、你说我讲,学习新知 活动一:导入

师:今天,勤劳的小蜜蜂要去采花粉了,大家想不想去看看?瞧,它们出发了!(多媒体出示情境图)

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1:一队去杏园,二队去苹果园,三队去桃园,四队去梨园。生2:一队有320只,二队有210只,三队有86只,四队有103只。......【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蜜蜂王国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情境图,找出有关的数学信息,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好习惯】

活动二:提出问题,探究新知。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善于观察,善于发现的眼睛,老师佩服你们。如果你们能根据刚才找到的数学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的话,老师就更佩服你们了!

(环视学生,给学生一段独立思考的时间)

生1: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生2:二队比一队少多少只蜜蜂? 生3: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生4:一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 生5:三队和四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师:同学们都是会学习的好孩子,提出了这么多宝贵的问题,真是善于动脑,和勤劳的小蜜蜂一样棒!今天咱们先来解决这三个问题(前三个同学提问的问题已经板书在黑板上了,教师指着这三个问题和学生介绍。)至于其他同学提的那些问题,我们先放进问题口袋,在以后的学习中再进行解答。

【设计意图:用富有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根据数学信息提出相关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活动三:解决第一个问题

师:一队和二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需要哪些数学信息? 生:一队有320只去杏园,二队有210只去苹果园。师:老师相信大家都能列出算式,谁来说说听听? 生:320+210 师:等于多少呢?请同学们开动脑筋结合咱们前面学过去的知识想一想,然后在小组内说说你的想法。(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组内交流讨论解题方法)

集体汇报,交流算法。

师:谁愿意把你们小组的讨论结果分享给大家?

生1: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因为320是32个十,210是21个十,32个十加21个十等于53个十,53个十就是530,所以320+210=530。(幻灯片展示他们的想法)

生2:我们小组是这样讨论的:320是由3个百2个十构成,210是由2个百1个十构成,3个百加2个百是5个百,2个十加1个十是3个十,5个百加3个十就是530,所以320+210=530。(幻灯片展示他们的想法)

生3:我们小组是用竖式计算的。(幻灯片展示他们的想法)师:大家的方法可真不少!(幻灯片同时出示上面这三种方法)你最喜欢哪种计算方法?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们自由发言,只要学生说合乎情理,老师要及时对学生做出肯定。

师:老师也来说说老师的想法,我最喜欢竖式计算这种方法。(边说边在黑板上再板演一遍竖式计算)在写竖式的时候一定要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2+1=3”,最后算百位上是“3+2=5”结果是530.同学们觉得用竖式计算这种方法有什么优点?

生:列竖式计算既简单又正确,是一个计算的好方法。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然后通过比较发现用竖式计算既简单又正确,引入本节课的学习。】

活动四:解决第二个问题。

师:用你刚才学习的方法自己来解决第二个问题,注意先写横式,再写竖式。

(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进行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师: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到实物展示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生:320-210=110(只)。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个位上是:“0-0=0”,再算十位上是“2-1=1”,最后算百位上是“3-2=1”,结果是110.师:刚才这个同学说的好不好,大家还不给他些掌声鼓励鼓励他。教师小结:我们刚才研究的就是几百及时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大家认为在进行笔算时需要注意什么?

生:先要把数位对齐,然后在计算的时候要从个位开始算起。师:说得非常好,就像咱们前面学的两位数的加减法一样,在笔算的时候,先把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开始算起。在今后计算时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设计意图:有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基础,对于第二个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解决,然后通过让学生说解题思路,进一步熟练掌握计算方法。】

活动五:解决第三个问题。师:老师还有个问题想请教大家,“二队和三队一共有多少只蜜蜂?相信大家都能列出正确的算式,并算出正确的结果。”

(学生独立计算时,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及时的指导和帮助。)

师:谁想把你的计算过程给大家说一说?(学生到实物展示台前说出自己的计算过程。)

生:210+86=296(只)。我是这样想的:我把数位对齐,先算各位上是“0+6=6”,再算十位上是“1+8=9”,最后算百位上是:2+0=2“,结果是296.师:同学们来比较一下,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与三位数加减两位数的笔算,在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点?

生1:只有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想加减。生2:都是从个位开始算起。

师:计算万以内的加减法时要注意写竖式的时候先把数位对齐,计算顺序从个位开始......【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计算类推、观察比较总结出计算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

三、自主练习,学以致用

师:勤劳的小蜜蜂经过自己的努力采了许多花粉回来,并做成了糖果,想分给大家品尝,可是小蜜蜂又说了:你们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换来糖果,想不想试试?

师:请同学们完成你手中的评测练习,看谁做得既对又快,开始吧。(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完成后,课件演示订正答案。并让出错学生分析错因。师:看来这节课同学们掌握的非常好,课下让我们一起品尝小蜜蜂辛辛苦苦做好的糖果吧。

【设计意图:在练习过程中,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练习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创新思维。练习的形式有变化,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兴趣。练习题的设计,针对本节课的重难点,兼顾了趣味性、层次性,让学生熟悉了计算方法,提高了计算技能。】

四、回顾反思,交流评价

师:同学们,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这么快,这堂课到这里接近尾声,老师知道大家肯定都有很多收获,谁来说说你在这节课上收获到了什么?

生:我学会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和三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不退位)的笔算方法。

......师: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老师希望你们向小蜜蜂学习,做个勤劳好学的小学生。

7.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七

年度一师一优课

教学设计

课题名称:《三位数加法的笔算(连续进位加)》

学 校:__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 作 者:______ 胡 蕾____

两、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六安路小学荣城花园分校:胡蕾

教学内容:苏教版二年级下册第70~71页。

教学目标:

1、联系整百数的口算,初步学会用与加数接近的整百数估计三位数加法的得数;通过应用加法笔算法则进行计算,探索三位数加法连续进位的方法,能正确笔算连续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督促学生逐渐养成自觉验算的好习惯。

3、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数学的自信心;培养认真计算、验算和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连续进位的算理,计算时不要忘记加上从低位进上来的1。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铺垫引入

1.竖式计算。(全班做,请学生板演,说一说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362+253=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检查板演题,说说怎样算的,注意观察哪一位上满10进1的,明确十位满10向百位进1。

2、通过刚才的笔算,谁能说说笔算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满10进1)

大家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得不错,今天我们还将应用加法笔算方法,继续学习三位数加法的笔算,看看你能有什么新的发现。(板书课题:三位数加三位数)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教学例5 出示例5(1)学生读题,说一说你获取了哪些数学信息?(2)提问:你能列式吗?教师板书:298+405=?

(3)不计算,你能先估算一下一共几百本吗?说一说你是怎样估算的。(只要合理就可以,把它们看成整百数估计。)

学生汇报。298+405可以这样估计:298接近300,405接近400,300+400=700,所以大约一共捐了700本。

小结:同学们说得太好了,那以后我们在进行三位数加法估算时,一般把加数看作与他们比较接近的整百数,再用口算的方法估计出和的范围。这种方法在我们的生活中的应用很广泛,同学们一定要熟练掌握。(4)你能用竖式准确地计算吗?

指名板演,教师巡视指导。请一名学生当小老师上黑板边说边写。师:和的十位应该是几?百位呢?为什么?(学生回答)请同学们看一看,得数接近刚才估计的700吗?

笔算得数接近700,说明可能算对了,那到底对不对呢,可以验算一下。请小朋友自己用竖式验算?(学生验算)

这道题计算时,哪些数位上相加满10要进位? 2.完成教材第70页“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注意向千位进1.指名生板演并验算。

追问:这道题计算时,又是哪些数位上相加满10要进位:

3、比较发现

请同学们看看这里的两道题,各是哪些数位上满10向前一位进1的?和开始复习的题目比一比,进位上有什么不同:

指出:复习的题目只有一个数位上要进位,这里两题计算时,个位向十位进位,接着又向百位进位;十位向百位进位了,然后百位还要向千位进位。这样的加法就是今天学习的新内容:连续进位加。(板书课题:连续进位加)

说明:连续进位加就是个位满10向十位进1,十位再满10向百位进1,百位又满10向千位进1。所以我们就这样说,哪一位满10就向前一位进1。(齐读)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让学生在教材上独立完成,展示学生所写成果,交流:第一小题是怎样算的?(注意提示和的十位、百位上为什么是几)第二小题哪些数位上相加要进位?第三小题呢?

指出:笔算加法,要注意进位,只要哪一位上满10,就要向前一位进1再加。

2、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创设情境,请学生当小医生帮助啄木鸟。

让学生独立思考,找出错在哪里,说给同桌听,然后改正过来。

交流:第一小题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百位上应该得几?第二、第三小题呢? 你发现这三题都发生了什么错误? 指出:进位加不光要注意哪一位满10要向前一位进1,还要注意向前一位进的1相加时不要忘了加,否则也会发生错误。所以计算时一定要认真想、仔细算。

3、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每一组做一题并验算,每组选择一名代表进行说明,其他同学当小法官来判断正误,突出最后一题需要连续进三位。

4、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学生快速读题并列式解答,指名生汇报。

5、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让学生同桌讨论够不够,互相说说是怎样想的。交流:剧场400个座位够坐吗?你是怎样想的?(195人和198人都接近200人,200人加200人等于400人。两个年级人数不满400人,够坐。)

四、课堂小结 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三位数加法笔算进一步认识了什么?有哪些体会和收获?(学生说各自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298+405=703(本)

8.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八

青龙中心校: 黄娟媛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节课是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基础上教学的,是以后学习多位数进位加法的基础,又为后面的加减法验算打下基础,为此,我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是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会正确计算。难点是理解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由于学习例1时学生已知道计算的法则,在教学设计上,我力图体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不少的问题。

在上本节课中,我首先用谈话的方式复习旧知,导入新课,目的是让学生新旧知识联系起来。为后面学习新课做准备。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初次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还有些不习惯的现象,部分学生在讨论时深入不够,甚至有一部分学生根本没有参与到小组合作制作之中,只认为讨论时组长一个人的事,与自己无关,自己可以不听。

本节课我坚持以”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既先学后教"的课堂模式,但在集体交流反馈的过程中为突破教学难点,学生估算错误等问题的解决用时过长,造成整堂课前松后紧,任务没完成.导致计算课程中以前怎么错,现在怎么错。

9.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九

教材分析:

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在学生学习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课本37页例1的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连续进位、例2的进一次位之后才安排学习的内容,教材这样安排降低了难度,使学生一步一步的上台阶,学生比较容易接受这个知识点。学生很容易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的算理,但是在实际的计算中却很容易出错,所以,教材要求学生学习验算。二说学生: 学生学习了不连续进位加法后再来学习连续进位加法,计算的方法和算理很容易迁移类推过来。但是由于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是学生学习的难点,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是计算时还是很容易出错为了保证计算的正确率,一方面要提醒学生计算时要细心,另一方面要学生学会自己检查——学会验算。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掌握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熟练地进行万以内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自主探索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过程,掌握计算方法,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思想,帮助学生形成认真细心地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能应用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的加法题,会对加法进行验算。教学难点:正确计算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76+84 指名说一说它的计算方法。在计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二、探究新知

教学例3.(媒体出示例3)

1、出示例题

提问: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怎么列算式? 板书:445+298= 谈话:前面一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进位和不进位加法,这节课也同样学习的是三位数加三位数,那么,两者之间又有什么不同呢?事实上,今天所学得内容是在前者的基础上教学连续1 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板书课题)你觉得它的竖式计算方法会是怎样?(相同数位要对齐,从个位加起。)

2、估算。

提问:在用竖式进行计算之前,请同学们尝试估算一下结果大概是多少? 同桌讨论并全班交流。

汇报过程:298接近300,可以看作300来口算。追问:那么445+243的精确值会是多少呢?

3、笔算。(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然后让学生说计算过程,比老师一步一步地去讲解的效果更好。因为计算教学比较枯燥,所以教师要让学生多练习,针对学生的错误来讲解。)

学生尝试列竖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板书: 4 4 5 + 2 9 8()

讨论:(讨论有利于学生加深对进位加法算理的理解)和的十位为什么是4而不是3? 和的百位为什么是7而不是6?

(1)个位上相加是几?(5+8=13)个位上怎么写?(写3,向前一位进1,为了不遗漏进上的1,在十位上写一个小一点的“1”)

(2)十位上相加是几?(4+9+1=14)为什么要加上1?十位上的数相加后也满十,该怎么办?(继续向百位进1,在百位上也写一个小一点的1)十位上应该写几?(4)

(3)百位上写几?(2+4+1=7)板书: 4 4 5 + 21 91 8 7 4 3

4、思考: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需要注意什么?和不进位、进位加法有什么联系?

5、验算。(引导学生自己检查计算结果是否正确)师:你怎么知道自己是否算对了?我们用什么方法来进行验证呢?(先让学生探究交流)

生:用验算的方法。

师:可以通过验算来检验得数是否正确。不同的题目有不同的验算方法。那么,加法该如何来验算呢? 2 生:可以交换加数的位置。

老师在黑板上演示验算的过程,提示学生注意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2 9 8 + 41 41 5 7 4 3 提问:你们这次计算的得数是多少?与刚才计算的得数相同吗?这说明什么?如果两次计算的得数不相同,又说明什么?应该怎么办?

三、巩固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和方法)正。38页做一做

六、课堂总结(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内容?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

七、作业设计

10.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十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8~10页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教学目标

①学会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②通过实际操作、自主探究、小组协作等手段帮助学生掌握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探算法

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学校决定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去参观博物馆,大家看学校先安排哪几个班去参观呢?(媒体出示教科书第8页的主题图)

生:学校安排二(1)、二(2)、二(3)、二(4)班的同学去参观。师:那么4个班的同学只给了2辆车,每辆车又只准乘70人。如何安排呢?这可把老师给难住了,大家能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吗?(能)好,大家估算一下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

(想好后小组交流以下)

师:哪个小组的同学愿意回答刚才的问题?

生1:我认为二(1)和二(2)的同学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3)和二(4)的同学再合乘一辆车。师:还有不同的乘车办法吗?

生2:我认为二(1)和二(4)班的同学也可以合乘一辆车。剩下的二(2)和二(3)再合乘一辆车。

师:谁还能想出其他的乘车办法?(学生观察后没有再举手)

大家想出了这么多的乘车办法,这些办法行吗?我们来验证一下好不好?(好!)你准备用什么方法验证呢?

生:把两个班的人数加起来看看是否超过70人。

师:好,下面我们先来对第一种乘车方案的第一个问题进行验证。请你们动脑筋,想办法。算出结果来,当然也可以请小棒来帮忙,算好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师:好,谁愿意汇报一下验证的过程?

生1:36+30我是用口算验证的,先算30+30=60再算60+6=66没有超过70我想这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2:我是这样想的40+30才等于70,36+30当然比70少了,二(1)和二(2)可以合坐一俩车。

生3:我是用小棒来帮忙的,先摆3捆6根,再摆3捆,和起来是6捆零6根,也就是66,比70少,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4:我是用竖式计算的,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个位6+0=6,在个位下面写6;十位上3+3=6,在十位下面写6:所以也等于66。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验证的办法,究竟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准确呢?(学生讨论后反馈)

生1:我认为口算很简单。生2:我认为摆小棒更简单。(很显然他不同意生1的说法)生3:我觉得还是用竖式好,我妈妈在家教过我了。

师:大家各有道理,我们暂且保留大家的意见,用你喜欢的方法对第一个乘车方案的第二个问题进行验证。看谁做得又对又快。

(做得又对又快的是用竖式计算的,直到好多同学做好了摆小棒的同学还没数好小棒,口算的同学是:先算30+30=60 60+5=65后面的65+4=69还没有写完。另一位口算的同学是:5十4=9 30+30=60 9+60=96得数算错了)

师:看来学会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还是挺好的。那么用竖式计算应注意什么呢?用竖式计算的同学举起了手,老师请他边写边介绍)

生1:首先把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再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的数写在个位下面,十位相加的数写在十位下面。

生2:老师,我是从十位开始加的,也得69。

师:真不错,在验证第一种方案的过程中大家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对第二种方案进行验证。

在验证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新的发现吗?在小组中交流一下 学生反馈:

生1:我做的是36+34,我发现个位上的6+4满十了,我就把十给了十位,十位就变成7了,36+34=70正好可以合坐一辆车。

生2:我是用竖式验证的,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36+34=70正好可以合乘一辆车。

生3:我验证的是第二个问题,30+35=65 65比70小可以合乘一辆车。师:大家说得非常好,我们在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呢?同桌相互提醒以下。

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①计算下面各题。(四人一组每人一题,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②任选一组题目,用竖式做做看(找两名同学板演)。(1)62+17= 35+24=(2)3+84= 43+14= ③我帮你检查。(小动物看到大家在学习,也做了一道题请同学们帮忙检查以下,看他们做的对吗?课件出示小动物做的题目。)

师:你能说出他们做错的原因吗?

生:小熊写竖式的时候,把20写成2了。

生:小狗的竖式写对了,横式上忘了写得数了,小狗太可惜了。

生:小猴子横式上的得数算对了,竖式的个位上丢了0,小猴子太粗心了。

师:看了小动物做的题,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吗? 生:写竖式的时候,相同的数位要对齐。

生:从个位开始加,个位相加满十,别忘了向十位进1。生:别跟小狗似的横式上忘了写得数。生:书写要认真,别像小猴似的丢三拉四。师:大家说的非常好。下面的问题看谁做的好。

联系生活实际,活用数学知识(出示练习二的第1题)

①老师有一位邻居小明,他非常喜欢运动,妈妈给他买了一双跑鞋、一个足球共用多少钱呢?一身运动服又用去多少钱呢?你能帮小明算一下吗?

学生独立完成,小组交流评价。②比比谁聪明。

教师小结

今天同学们可帮了老师的大忙了,不但想出了乘车的办法,还创造出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笔算加法)。不过老师有一事不明,你们为什么不安排二(1)和二(3)的同学同乘一辆车呢?这个问题留给大家课后解决,下一节课我们再进行交流好不好?

专家评析

这节计算课令人耳目一新。过去我们教学笔算,首先教学生用小棒摆一摆,然后说明笔算加法要记住三条:1.相同数位对齐;2.从个位加起;3.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再后来就是反复的训练,给学生形成一定的思维定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接受知识的状态,从知识的掌握上来看,虽然也能达到计算的要求,但从学生学习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以及主动探索知识的精神上看,就没有达到我们应有的目的。教师为了教而教,完全没有去考虑学生会怎么学,学生的潜在能力有多大。

这节课首先改变了原有的学习方式,充分利用课本资源,把静态的情景动态化,把哪两个班可以合乘一辆车呢?这一现实的生活问题呈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独立思考,大胆猜测、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活动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由于学生的生活背景和思考问题的角度不同,他们联想到两位数加整十数的口算,联想到动手摆小棒、有的孩子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联想到动手摆小棒、有的孩子想到了竖式计算。孩子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积极主动,而且充满自信,从而体验到成功的快乐。从心理上得到了满足。

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多次的验证,从多种算法中选取学生认为简便的计算方法。这一点我认为也很有必要。因为必要的选择本身也是一种科学的、严谨的学习态度。于老师这样组织学生学习,是把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向“自主地探究”转变的一种很好的尝试。这完全是一种教学理念上的转变。

11.数学教案-不连续进位加 篇十一

(一)通过教具的直观演示和学生的动手操作,学生掌握万以内不连续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

(二)初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并能较熟练地进行计算。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通过学习掌握笔算方法。

难点:使学生理解算理。

教具和学具

教师准备375个信封的投影片(如书上图),准备计数板、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口算练习(使用口算卡)

50+70=30+600= 30+300=

90+20=40+50= 0+500=

2.求38加25的和

板书:笔算两位数加法

①相同数位对齐;②从个位加起;③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

3.设疑

刚才我们复习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笔算。如果是“求1738加上625的和”,你知道应当怎样计算?(板书:1738+625=)能说出你计算的理由吗?好了,学完这节课你就能顺利解答这道题了。

(二)学习新课

1.不进位加法(突破相同数位对齐,重点是百位)

出示例1,求下面两个数的和。请看图

(1)教师用投影出示图122A提问:图上画的是什么?有多少个信封?(43个信封)教师接着出示图122B,放在图122A下面提问:这是多少个信封?(32个信封)

(2)要求两个数的和如何列式?怎样写竖式?怎样计算(相同数位对齐)如:

(3)计算后教师追问:相同数位对齐是什么意思?(个位十位分别对齐)

(4)如果有百位呢?(教师出示下图中第一排的一个百一扎的两扎信封和第二排中一个百一扎的一扎信封)变成如下的图和算式:

师问:竖式的百位如何写?(让学生填)

(5)请学生独立计算

师问:说说你是从哪一位开始加起的?为什么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加?(四人一组讨论,明确相同数位上的数相加的道理)

(6)在教师指导下理解算理

243是2个百4个十和3个一,132是1个百3个十2个一。个位上3个一加上2个一和是5个一。所以和的个位写“5”;十位上4个十加上3个十和是7个十,所以和的十位写“7”;百位上2个百加上1个百是3个百,所以和的百位写“3”。只有是相同数位上的数它们的计数单位是统一的,才能相加。

(7)练一练(巩固相同数位对齐问题)

4111+367= 28+570=

师:为了对齐数位,注意竖式中第一个加数不要写得太挤,在写第二个加数时,要看好第二个加数的最高位,应该和第一个加数的哪一位对齐。

2.进位加法。出示例2

270+58=328(如下图所示)

(突破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位进一)

(1)请学生独立列出竖式,并计算。

(2)师问:十位应该怎样计算?(关键性问题)

(3)教师演示、操作活动投影片(如图124),使学生明确算理、7个长方形和5个长方形合起来可以组成一块正方形计数板(100)和2个长方形。指导学生写出竖式,十位相加满一百,要向百位进1。

(4)学生独立填写百位结果。

(5)练一练

(6)小结:计算时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满十,不要忘记向百位进“1”,同时百位上不要丢掉进位的1。

3.进位加法(突破百位上满十,向千位进1)

例3求809与3764的和。

(1)请学生自己列横、竖式、并计算。

(2)重点思考:百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应该怎么办?

(3)做完后同位子互相说说,你是怎么做的?为什么?

(4)讨论:“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加法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相同点:三、四位数的加法和两位数的加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而且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向前一位进1。不同点:加数的位数不同)(5)总结三、四位数加法的法则。

(在原法则板书上改)

标题的“两位数”改为“三、四位数”。

第③条“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改成“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三)巩固反馈(投影出示)

1.直接在竖式上计算

2.列竖式计算

238+326= 1629+527= 715+8605=

3.判断正误并改正

4.课后总结

(1)今天学的是什么知识?(出示课题)计算法则是什么?说说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2)解疑

我们已学完本节知识,请大家做一做开始的那道题,看谁会做并能做对。

1738+625=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课学习内容是不连续进位的笔算加法,共分五个层次。(一)复习铺垫:两位数进位加法38+25=63,从而总结出两位数加法笔算法则。(二)是新课内容例1是不进位加法;重点突破相同数位对齐,知识扩展到百位。教师用信封演示43+32=75,然后再讲243+132。这样做能分散教学难点。(三)是例2进位加法,教学重点是突出“满十进一”的算理,采用教具演示再讲清算理。(四)是例3也是进位加法,让学生自己先试做例题,这样做可以激发学生探索新知识的兴趣,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五)巩固反馈,在练习中总结出三、四位数加法计算法则。

在法则教学中,总结计算法则和弄清计算算理既是互相联系又是互相促进的。但是掌握了计算法则并不能代替算理的理解,所以要通过教师直观演示,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1,而百位满十向千位进1的道理。因此讲清算理是这节课的重点,学生不仅要会做这样的题,还要会讲为什么这样做,达到真正理解算理的目的。为今后学习多位数加法打下良好的基础。

上一篇:企业项目投资下一篇:可敬的老师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