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的诗歌

2024-07-25

春风的诗歌(共17篇)

1.春风的诗歌 篇一

一个胸襟狭隘手手计较的人是不可能品味其中乐趣的,反之这也表现了同种人生的不成熟和人生历练的缺乏。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原话是怎样说的吧,希望我们的推荐对大家有所启发哦。

念头宽厚的发唪风煦育,万物遭之而生;念头忌刻的如朔雪阴凝,万物 遭之而死。

【译文】

一个胸怀宽宠忠厚的人,好比温暖的春风可以化育万物,能给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生机;一个胸襟狭隘刻薄的人,好比阴冷凝固的白雪,能给 一切具有生命的东西带来杀气。

【注解】

煦育:煦,温暖,育是化育,由此而万物生长。 朔雪阴凝:朔,北方。阴凝,雪因阴冷久积不化。

【评语】

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不仅说话如此,为人处世的胸怀、性格也应这样,温暖的夫风人人欢迎,寒冷的冰雪人人讨厌。一个心胸 狭隘尖酸刻薄的人,任何人都不愿意接近他,反之一个气度恢宏待人宽厚的 人,任何人见了都愿意接近他;尤其在言谈方面更是如此,刻薄成性的人, 有时一句活都让你育苦终生。待人宽厚首先要自己的习惯、个性,一个宽厚 的人就应当容得了事,这不是无原则,而是一种适应社会的表现。

2.春风的诗歌 篇二

一、课前三分钟, 展示自我风采

作为语文教师, 以前笔者一走进教室, 立马直奔课题, 好像生怕耽误一分钟似的。而现在, 笔者在语文课上一改往日的教学方式, 在课堂上设置了“课前三分钟演讲”。具体做法是:每节语文课在讲授新课前按学号排, 由一名学生演讲, 然后根据这名学生的演讲, 由学生或教师做简单的讲评。坚持由易到难的原则, 开始时, 站在座位上讲, 后来上到讲台上讲, 从自由讲话逐渐发展为命题讲话、即兴演讲。内容可讲所见、所闻、所感。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 筛选出较好的演讲稿展示在班级外面的黑板上, 学生们可以相互学习, 取长补短。这样的课前三分钟, 充分展示了学生的风采, 他们不仅敢在众人面前演讲, 而且口头表达能力、写作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都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提高。

二、课堂上, 学习形式多种多样

课改之前, 笔者的语文课堂是按“了解作者———学习生字词———走进课本———概括中心———总结写作特点”的思路从头讲到尾, 即便讲得口干舌燥, 效果却甚微。然而现在笔者的课堂变了。

唱:在讲《最后一课》下课时, 笔者让学生起立齐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这既加深了学生对文中人物爱国感情的理解, 又培养了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平时, 笔者还偶尔自己或抽个别学生唱一段与课题相关的歌曲, 对活跃课堂、加深对课题的理解都很有帮助。

模仿: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了解闻一多先生敢说敢做的大无畏精神, 笔者富有激情地朗读了《最后一次演讲》的全文, 而学生则根据教师的暗示, 模仿听众中或长、或短、或热烈的前后十次掌声。“演讲”结束, “掌声”结束, 课堂的气氛达到了高潮, 而闻一多无所畏惧的形象则深深地印在每个学生的心中。

表演:学习《月亮上的足迹》一文时, 笔者让一学生扮演尼克松, 另一学生扮演工作人员, 另外选出四名学生, 让他们充当太空宇航员的身份。他们配合得是那么默契, 赢得了阵阵掌声。表演结束, 学生们对课文内容也加深了理解, 收到了良好的学习效果。

绘画:在讲《走一步再走一步》时, 讲清课文内容之后, 为了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笔者指导学生动手画画。学生根据课文内容并展开想象, 把一个瘦弱的孩子被困在岩石架上上不来下不去的形象描摹得非常逼真,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又如在讲《月亮上的足迹》一课时, 在讲解表演之后, 笔者让学生绘画, 把书中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从而使学生对课文内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作文的批改尤为独特

在学生的头脑中, 作文的批改一直是教师的事情, 学生只是在作文发下时看一下教师的评语即可, 根本不去想评语合理不合理。但是自从课改的春风吹进我们的校园, 作文批改也有了大的变化。如集体评改, 教师在第一节课先讲清评改的标准与尺度, 然后让同桌互改, 按照标准与尺度给出合理的分数, 写出简评和建议。第二节课针对评改时出现的特殊问题, 集体评议, 教师适时指导。这与其说是单纯的培养能力, 还不如说是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把评改权交给学生, 让学生在同龄人的作文中充分显示自己的才能, 让他们感到自己是发现者、批评者和研究者。在评改中, 教师的作用就是制定出合理的评改标准, 引导、示范和调适。至于怎样改, 怎样评价, 提出怎样的建议学生需要自己去考虑和决定, 他们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处于主动地位。客观地说, 评价不同的作文不可能有绝对的模式和统一的标准, 但从写作的基本规范入手, 教给学生知识和规则, 并在作文评改的实践中不断运用、训练和强化, 无疑是帮助学生培养和提高写作能力的一条出路。

学生沐浴在课改的春风里, 尝到了无穷的乐趣。而作为一名课改的一线教师, 笔者的体会也颇多。

首先, 在新课改的实践中, 笔者逐步感受到在教学中要教多本书, 教科书是一本书, 教师是一本书, 学生是一本书, 生活是一本书……

其次, 笔者感受到激发学生的兴趣是何等重要, 课堂上要把时间还给学生, 让学生敢于表现自己, 只有实践了, 才能产生兴趣和自信, 从而喜欢学习。

再次, 笔者体会到教师教的不仅是知识, 更重要的是教学生生活的能力。课改把课堂还给了学生, 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大舞台, 学生可以在舞台上尽情展示才华。

3.政策的春风 篇三

2月22日,数字音视频编解码技术标准工作组(AVS工作组)收到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给信息产业部科技司的通知,《信息技术 先进音视频编码 第二部分:视频》已经批准,于2006年3月1日起实施。AVS对我国数字化音视频产业的发展具有基础意义,最直接的产业化成果是未来10年我国需要数亿颗解码芯片,最直接效益是节省超过每年数十亿美元的专利费,因此备受关注。2月28日,由信息产业部、国家发改委、商务部、海关总署、工商总局、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联合制定的《电子信息产品污染控制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并将于2007年3月1日施行。本期《新闻与评论》版对此进行了详细报道。

3月3日,全国政协十届四次会议开幕;3月5日,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开幕。本报派出记者深入两会现场采访,将在下期重点报道两会与信息产业相关的提案和议题。

曾经,在国产软件项目的开发中,是个人英雄唱主角,一个个技术精英创造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软件产品。随着软件项目的规模不断加大,参与人员增多,对规范性的要求愈加严格,因此,软件项目管理变得非常重要。本期《技术与应用》版组织的技术专题“软件开发”紧扣软件项目管理这个主题,分析软件项目管理的困惑与得失,探讨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趋势。

此外,本期《技术与应用》版的“应用调查”栏目,特别推出两篇独家深入采访后撰写的文章,一是《指纹识别风生水起》,针对目前门禁系统、考勤系统、指纹锁、指纹手机、指纹U盘等指纹识别技术的广泛应用,分析了目前我国指纹识别应用的制约因素和市场现状。二是《网络警察的新面孔与旧困境》,以深圳市虚拟网络警察的推出为例,探讨了在惩治日益频繁的网络犯罪、维护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方面所做的探索和面临的困难。

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相关的话题一直牵动着无数人的心。随着3G逐渐走向商用化,3G未来演进技术在世界范围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国家投入到未来移动通信系统的研究中,试图在概念和技术上寻求创新和突破,从而使无线通信的容量和速率有十倍甚至百倍的提高。3G LTE(3G长期演进)技术于是应运而生。本期《产品与市场》版“通信市场”栏目特别策划了“3G LTE技术”系列文章,帮助读者了解超3G的详细情况。

对广大用户来说,集打电话、拍照、个人商务日程安排、收发电子邮件、听音乐等功能于一体的智能手持设备,无疑是当今现代化生活中必不可少的装备。那么,你是选择智能手机还是掌上电脑?目前市面上的主流产品各具什么特点?选购时在存储卡方面应如何考虑?智能手持设备价格现状怎样?本期《产品与市场》版“产品主题”栏目的一组文章能够解答这些问题。

4.春风吹拂的月夜天诗歌 篇四

对着月亮镜子不住地瞧看,

辫梢上爬着两个绿的蝴蝶环。

明净的月镜里映着我的脸,

象一束鲜艳的花开放在里边。

嫩嫩的朵儿水灵灵地鲜,

犹如漂在水里的一朵娇荷莲。

圆形的脸儿红润润的.面,

两个笑窝儿凹陷于两边。

杏眼里含着黑葡萄在旋转,

柳叶眉儿横向两边似春山。

白净的蒜鼻子竖贴脸中间,

红红的樱桃口儿嵌在鼻下面。

两排牙齿横亙上下犹似珍珠链,

雪白的下巴垂儿犹象半月圆。

镜里面是白茫茫的一片,

幻想着寻找嫦娥住的玉楼殿。

要能遇见嫦娥此生也不冤,

不妨能够和她共同住一晚。

传说嫦娥是月宫里的俏美仙,

和她暗比看看谁更靓丽和娇艳。

我也是美人漂亮在人间,

不是仙人更比天仙还好看。

多向往也能住住月宫殿,

离开人间抛弃忧愁和心烦。

那怕住上半月二十天,

也不枉来到月宫走一番。

近来为姻缘得不到一线牵,

红线未拉紧就又被扯断。

一场风暴一场雨快要被摧残,

5.春风颂诗歌 篇五

泉水叮咚,那是冰雪消融的欢乐;舞动的菜花,层层金浪:风咏莺鸣,和谐吉祥。

垂柳丝丝与小草遥相呼应;桃花绽开笑脸,又孕育新的生命;野鸭戏水嘎嘎,与仙鹤同乐。

铁牛耕耘沃野,散发泥土芬芳;大雁乘风高歌,给北国送去喜讯。

她化作春雨,润物无声。

苏醒了沉睡的种子,萌发嫩芽;惊醒了冬眠的青蛙,快乐呱呱;唤来小燕子,安居新家:

润绿春茶,芽吐清香。

她展开进军的旗帜,催促人勤春早。

列车汽笛长鸣,迎员工岗位报到;科技兴农,促小麦拔节高;扬帆航母,扞卫和平乐滔滔。

春日江山丽,暖风花草香。

迎着春风,沫浴朝阳,迈步康庄大道,心潮荡漾。

6.腊月春风经典诗歌 篇六

可恨冬天

让你离去一个季节的时光

我想你也会留恋

曾经生养你的地方

这只是你驿站

并不是你故乡

盼你

春风一直在欢舞

冰雪流尽最后的眼泪

想你

多少次徘徊在河旁

只想再睹你容芳

我想,你早已出发

抓一把星星,揣进你行囊

扯一把霞光,披在你身上

因为你

我羡慕白云

它能伴你身旁

而我的`诗早已堆满了月亮

只能借春风去吻你的羽毛

为你,我想留住春天

那怕日夜守在沙滩

梦里,我听见在歌唱

啊---,来了,啊---,来了

我高兴,我愿做你脚下的鱼

7.春风的诗歌 篇七

在教学过程当中,起关键作用的就是情感的渗透,以情动人。在教学中通过各种途径感染和激发学生的情感,增强学生对道德行为的深刻理解并逐渐走向规范,从而实现人文教育的目的,也才能使语文教学达到一个较高的境界。

一、学生素质的培养来自人文精神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日益表现出对人文精神的需求。语文课程对健康个性、健全人格等人文素质内容的增加,也就十分及时了。语文学科特点决定了我们要从语言文字入手,引领学生研读文本、揣摩语言,从中感悟其人文思想的内涵,使其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

如今很多学生生活枯燥,缺乏情趣,对生活缺少细腻和敏感,情感冷漠。为此,我们要在充满人情之美、人性之美、体现人生命价值的语文的广阔领域中使学生受陶冶,受洗礼,使他们对人性有一个比较清楚的认识,从而在提高文学鉴赏水平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二、情感教育在培养人文精神领域的重要性

语文学科的人文教育最重要的当推道德教育和情感教育。它要使人活得更高尚,更高雅,形成对于他人和社会的友善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它让人善良、高尚、有人情味;它也使人的情感更加和谐,能够充分领略人生和世界的意义,使人摆脱低级趣味。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情感,道德就会变成枯燥无味的空话,只能培养出伪君子。”当一个人拥有了丰满、细腻的道德情感时,他才能更好地体会这世界上的一切对于人的意义,才能充分享受生活的趣味,才能推动他从事于人于己都有益的活动。

1. 充分利用文学作品中的情感因素,以情导人

文章不是无情物,每一篇文章无不跳动着作者的情感脉搏,无不蕴涵着奔腾的情感激流,无不凝聚着五味的人类情感,也无不是作者心灵的独白。好的文章大都是不平则鸣,是情动而辞发,作家往往是在情感冲动下进行创作的,他们笔下的情景、人物都注入了丰富的情感。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就必须注意存在于文学作品中的人文因素。只要积极思考,善于发现,善于总结,善于归纳,我们就能在教学中找到能让人达到至高境界的情感升华,从而为语文教学实施人文精神的培养找到有效的素材。

优秀的艺术品使人懂得了“人间最重是真情”,我们渐渐成了情感丰富的人。深入挖掘文本中蕴涵的人文美,对学生思考生活、思考人生会有较大的启发,对培养他们积极健康的情感和精神成长将有重要的作用。

2. 引导学生深切体味生活中的多彩场景,以情动人

生活是艺术之源。我们应当充分开发和挖掘生活中的语文这座人文的宝藏,这座人类情感的宝库,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如今我们有发达的资讯,有铺天盖地的媒体,我们要充分地利用从各种渠道搜集来的真实材料,讲给学生听,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品味、评议,让学生随着我们生活中的快乐、幸福、痛苦、忧伤、甚至绝望,体验到人生的各种味道,体验到人生的真实和意义,体验到各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3. 加强作文中的道德融入,以情育人

作文向我们展示着学生精神世界的广阔领域。这里有学生对生活的真切感受,有对生活的深入思考,这里有与大自然的心灵呼应,有各具个性的人物的品味。写作教学中的口语训练、演讲、辩论,在口头的交流中探讨人生,探讨青春,张扬个性,交流思想;而书面作文又可在师生的交流中实现人文的关怀,体现人文的精神。

语言的本质是情感,语文的“人文”本质也是情感。语文是进行“人文教育”,进行“情感教育”的最佳媒介。我们要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让语文教学充满人文关怀,努力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良好的心态,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如沐春风,享受成功的喜悦,点燃起憧憬美好前途的希望之火

摘要:本文针对语文教学所独具的人文因素, 结合当前学生现状和新课程对人文素养越来越重视的要求, 提出了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人文精神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一问题, 并论述了实现这一目的的主要途径就是利用语文教学的情感渗透。

关键词:语文教学,人文精神,人文素质,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杜时忠, 《人文教育论》, 江苏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

[2].王少非,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师专业发展》,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5

[3].丛立新, 《课程论问题》, 教育科学出版社

8.清新的春风 篇八

2012年10月11日晚来自云南石屏、红河、绿春、巍山、西盟县的彝族、佤族和哈尼族7个不同民族支系共46位民间艺人纷纷离开自己的家乡赶赴北京,聚集中国音乐学院在 “第四届北京传统音乐节”汇演上。非常原汁原味的民族音乐、歌舞节目给焦躁、陈旧的中国中国当代音乐、舞蹈界带来了一股清新的春风。

“源生坊”全称为云南源生坊民族文化发展中心,是成立于2004年的民族文化民间组织。其工作宗旨是团结、依靠居住于云南农村的优秀民族民间艺人在乡村基层自觉开展民族传统音乐舞蹈的抢救和传承。这个组织的大多数民间艺人是过去“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的民间艺人,而“云南民族文化传习馆”即是田丰先生“源生坊”的前生。他们为了抢救濒于灭绝的云南少数民族传统音乐舞蹈文化从传习馆到源生坊,已经走过19个艰难的年头。长期以来,居住在哀牢山深处的红河县罗么村的艺人们,由于交通不发达,他们要步行5个小时以上的山路到乡政府所在地才能搭上进县城的车,住宿一晚又乘长途客车从县城到昆明。其它村寨的艺人先前由于交通和农忙等原因无法参加排练,后来也克服困难准时到位。参演的哈尼族民间艺人其中包括国家级民间艺人施万恒、后宝云、陈习娘、车格等以及其它十几位省级、地州县级民间艺人。多年的采集和保护工作中他们重视对演出品质的要求和对演出形式的新探索;重视对古老音乐歌舞节目的挖掘、纪录和整理,一方面作为资料保留,一方面也丰富我们的演出。支撑我们为乡村民间艺人寻找演出机会搭建演出平台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乡村艺人经常出村演出,对当地的传承教学起到极大的鼓舞作用。通过长期对少数民族文化的关注,活跃了传统节庆日的少数民族音乐舞蹈,它不仅仅是一种习俗性的、群众性的甚至看似散乱的一种活动,其中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它们构成民间艺术的内核。只有让人们更多更充分地感受和认识到少数民族民间的艺术魅力,民族传统文化的抢救和保护更能显示出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9.春风浩荡诗歌 篇九

还有半壁郊野青青,半壁江山微红

是我的!我的一支在春天微微颤栗的笔

我的,我的一朵朵青梅、迎春、丁香的叹息

陌上花鸟泼墨写意

山间清波银鳞泛起

烟雨铺开一匹素绢

东风饱蘸清露轻轻落笔

听摩诘,伯玉吟兰把风

终南山上看云起

看青莲碧溪垂钓,关山苍茫

子美春望长安,丽人绣罗春衣

2

染一指梅色,润一笔桃花

蘸一盅杏花烟雨

与东风一起描摹一堤

春柳与春芽

燕子衔来新茶

喜鹊啄醒朝霞

我铺一帛云宣

让春风执笔

春雨作跋

春花落款

画一幅不一样的.春天

画上我的海棠与水仙

画上我的春芹与冬兰

画上我手指的冰凉与料峭春寒

画上我兰斋的寂静与心中的呼唤

3

以风为琴

以花为瑟

以烟为诗

以火为歌

琴瑟悠悠,调弄烟火

釆摘诗经里的野菜烹香煮绿

裁下唐风宋雨里的花朵,

斜插净瓶,香薰光阴,

再扔几片于清水中,与普洱毛尖一起

泡制一壶澄澈清芬的春天

去郊外看柳枝用古朴青绿的篆体

写给桃花的情诗

看溪边月白裙的浣纱女

与吟诗的青青子衿不期而遇

看千年前的诗人

与今生的桃花相逢

我的春天

还在一枝桅子花里呼吸

用绣着牡丹的锦囊与素帕

收了一万朵春风

让它静静浩荡在

我挂满云朵和星星的天空

浩荡在

10.春风的舌头 篇十

春天一到,心就乱了

你坐在花下

像一个待放的花蕾

有着不为人知的哀愁和娇羞

那一晚,在后花园

春风送来淡淡的花香

我躲在暗处,像一棵卑微的小草

满怀期待,却又迟疑不绝

空攒着一身气力

最终没敢,从树荫里探出羞涩的头颅

旋风中的人

风在他的身上不停地打结、缠绕

旋转的泥沙,粗砺、狂躁

像再怎么用力也扯不断的绳索

只有尘埃,落下,又被卷起

卷起又复垂落……

远远看去,风的旋涡里

一把扭曲的天梯,在崩塌

旋风中的人,像一朵蘑菇的根

缓慢地牵着远观者的担忧

当所有的景象都被沙尘遮蔽

没有人知道,那一把扭曲的梯子

会突然从哪里开始垮塌

扬尘、落沙——

风暴的中心,那个人

像一根锈蚀的铁钉

把风的尖叫,牢牢地钉在脚下

山林里的路

像一条条冬眠的蛇

躺在山林深处,躺在阔叶林

与灌木丛的交替地带

行人的脚步,就是春雷

就是唤醒他们的古老咒语

只要脚步在荒草中呼唤

它们就会悄然醒来,把远方交出来

把弯曲的梦想送到你的面前

等你去逐一踏访

山林里的路,是松散的时光

散漫地洒落在密林深处

是一种目的有了更多的方向

是一个人的未来有无限的可能

山林里的路,通往溪流

也通向荒原。通向春天也通向歧途

在纠结与分叉之间,我们始终在路上

道路在分叉处打结,而我们

常常在去与来之间徘徊

孤山寺

一座山

托举着孤寂

一座古寺

蔓生连天的荒草

除了,风声,鸟鸣

以及夕光里翻飞的尘埃

一山的寂寥

消解于时光缓慢的流逝

惟有石上青苔

生亦寂寂,死亦寂寂

与孤山共荒凉

通往春天的路

每一条都是歧途和陌路

青草的波涛,势不可挡

却又无声无息

槐花一串串,像挂在枝头的鞭炮

风中炸开阵阵清香

麦苗青青,一垄垄

像兵士,列队亮出刺刀

一株并蒂生长的蒲公英

——这春天最亲密的姊妹

一枝捧出金黄的小花

一枝打开梦想的伞羽

随时准备御风飞翔……

太耀眼了,这些春天的勋章

佩戴着惊雷和芬芳

一路奔跑,停不下来

直到时间的野马,蹄印踏遍天涯

直到弯弯曲曲的来路上

只剩下人间的孤独与疲倦

尚在路上的良人啊

如果你还年轻,就让十里春风吹彻你

让时间缓慢地缓慢地流过你的胸膛

如果你已苍老,也不必忧伤

且平静地踏上落满花瓣的归途

不动声色的

把沧桑踩在脚下

目 送

穿过卵石密布的河岸

大河在这里拐弯

缤纷的花瓣漂浮在水面

有雪白的,也有桃红色的

像一条河流斑斓的鳞片

更像是春天,捎给远方的一封封信

不时有风,吹拂着

水波上的花瓣

没有花香,没有鸟语

只有不规则的堤岸和水面荡漾的倒影

一路挽留

那一天

绵长的河岸

只有一个十五岁的少年

目送春天的远去

春天说出的话

桃花,像媚言

蛊惑野风掀起波浪

梨花,像稚语

每一朵都清纯无邪

迎春、玫瑰、蔷薇、芍药……

是不是春天的姊妹,聚在一起

聊的都是红颜命薄

只有槐花不矜持,一开口就是一长串

像我那位伶牙俐齿的小学女同学

一说话,就露出一排小白牙

即使瞪着眼睛骂我

微风中也会传来好闻的清香味

春深处,每一朵花

都是春天用心说出的话

每一句都藏着风雨

凋谢的,零落成泥,已成旧事

过了今年,再也不会被谁提起

藏在蓓蕾里的

是不是真的,还没有准备好

春风的舌头

没动过歪心的人

小时候,妈妈对我说

没动过歪心的人

走到哪里,腰都是直的

就像佛前的酥油灯

持续跳动的火苗,源自一根端正的芯

这么多年过去了

酥油灯依旧在佛前摇曳

大慈大悲的菩萨仍在受用人间的香火

妈妈却不在了,五年前

这个一生都没有动过半点歪心的人

在与疾病搏斗了十六年之后

nlc202309081334

面对持续的病痛、日渐腐朽的身体和亲人含泪的眼睛

她终于向命运卖出破绽

颤抖着,像一个对尘世动了歪心的人

满怀歉疚地把自己蜷缩成一个婴儿

最终微笑着在我们的怀抱里,伸直了腰身

仿佛菖蒲遇见了艾草

一尾患有自闭症的鱼走上岸

开始用腮呼吸

一个怕水的人在水边写下诗篇

忧愤却跳进水里

鱼一样开始自闭与浮沉

冰冷的王权是嗜血的刀

弄臣用鲜血碰杯,直谏者

以死支撑将倾的大厦

惟有那夺命的刃口,在凝结

草民的忧伤

一条大河波涛汹涌流向虚无

一叶叶龙舟劈波斩浪迎面而来

太快了,谁也看不清

立在船头的人,哪一位才是

时光淹不死的忠良

这一天,每一个人都站在水边张望

那一双双清澈的眼睛

仿佛菖蒲,遇见了艾草

叙述一条河流

我已经开始厌倦叙述它的奔流和气势

从查针梁子的黑白河分支

到梭磨河诗意地汇聚

再到杜柯河奔腾地交融……

大金川,仿佛一只摊开的手掌

梭磨河、杜柯河、李家溪……

这些众多叫得出名字和无名的支流

都是它展开的手指

伸向不同的方向与山脉

像一道道抽向人间的闪电

每一条汇聚其中的溪流

都有缠绕的疼痛和奔流的伤痕

多年以来,金川河始终自西向东流淌

在它长长的流向里

奔跑着隔世的忧伤与荒凉

克尔因、热脚、集沐、党坝、周山

庆宁、咯尔、沙尔、勒乌、安宁、马奈、巴底……

这些熟悉的地名

是它几千年来汹涌的波涛,还是它驻足时流连的回望?

当然它也是打在众人心头的一个结

它让我们的祖先、父辈慢慢地苍老、逝去

同样也让我们长大

学会顺从

时光的流逝

从5521米的高原雪山

流经峡谷、陡峭的历史

流向大地的低处

滔滔流逝的河水呀

无论悲喜、哀愁

它就这么流淌着、流淌着

时而安静、时而喧嚣

像缠绕的丝线

万年光阴,经不住一次缓慢的流动

溢满整个碉房和我的心室

我吮吸到了苦尽甘来久违的

乡愁,再聊上几句土里土气的乡音

我的身心便全生态地葱绿昂扬

这时,房顶的煨桑炉中

升起虔诚的桑烟 袅袅而美妙

信仰不断高升 时空吉祥盛开

觉悟的世情 莲花般高洁

善和美筑就生活的多彩

经年的风是最醇的奶香

健硕我们勤劳的每一天

我愿以石块的姿色

依偎着故乡的心壁

永远而永恒

走进初春的阳光

倦怠的心,在寒室的温度中

锁定得太久,思绪庸懒乏力

我时常怀想,在暖阳的时光中

走出划地为牢的圈套,亲贴大地的心跳

让心接地气,让情贴地温

今天聪惠的阳光 ,慷慨而下

大地开始生情,万物生气向上

有阳光斜进窗户,触醒了沉睡的梦

心血升腾开来,一种思绪奋力的

驱使我走出寒室,走进初春寒冷的

温暖中沐浴,一切的心事都变得

惬意和幸福,豪爽而多情

在初春的太阳下,敞开心扉

呼吸初春的空气,泥土的馨香就

扑面而来,浸透的肺腑康健有力

我在心田上,种植多年的希望

并精心地打理。相信有个丰实的金秋

在前方召唤。于是精力充沛如春雨

齐涮涮浇灌,人间福田

以高原的形态,坐在初春的阳光下

晾晒红尘,并适时给生活带来飞翔

我愿这样,一直在岁月中坚守

11.春风的诗歌 篇十一

笔者调查, 目前, 具有“中国鞋都”美誉的温州有纳税记录的鞋企有2761家, 2012年, 全市鞋革行业年产值832亿元, 有关鞋业上下游的从业人员近100万。近年来, 劳动力成本上涨的形势日趋严峻, “用工荒”现象成为了温州鞋业挥之不去的阴霾。2013年, 面对鞋业的“用工荒”, 温州拂起了阵阵春风。

温州政府吹来了“整合风”

2月19日, 温州市委副书记、市长陈金彪率相关领导和部门负责人拜访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 听取鞋业企业家的建议。陈金彪认为:“小微企业如果没有技术更新, 利润会越来越薄, 日子越来越难过。唯一出路就是整合重组。”陈金彪说:“像人家一个‘百丽’能顶我们几十家鞋企, 如果企业家心胸开阔些, 不争叫谁的名, 只要发展就行, 大家共同发展。这个我最支持!”

温州制鞋业源于南宋, 历经九百余年, 风雨传承, 兴旺发达。今天, 温州鞋业却遭遇了“用工荒”、品牌附加值等形成的瓶颈。如何让“温州制造”成为“中国制造”, 如何助推温州支柱产业优化升级, 如何帮助温州鞋企在整合与提升中加速前行, 成了温州政府一直琢磨的事。

2008年11月, 温州市政府办公室发文成立工作领导小组, 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长担任组长, 6个职能部门及主产区镇政府为成员, 负责鞋类区域管理统一领导工作, 这为温州鞋业整合埋下了伏笔。2013年, 政府为温州鞋业提出了整合要求。陈金彪称, “我寄希望于协会发挥作用, 协会能不能发挥半个政府的作用来整合。”

据悉, 在政府的指导下, 2013年温州鞋业整合暗流涌动, 笔者也预测, 到2015年, 温州鞋业的整合将初显结果, 将有效遏制“用工荒”阴霾蔓延。

温州鞋业吹起了“科技风”

陈金彪对温州鞋业给予了充分肯定, 事实证明:“为温州地税贡献最大的, 恰恰是鞋、服装等几个传统产业。”但陈金彪清醒地认识到:“没有夕阳的产业, 只有夕阳的技术, 传统产业也要有高科技。”

鞋业能与高科技“联姻”吗?据笔者了解, 目前, 温州鞋业吹起了一股“科技风”。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一位领导在接受中国鞋业品牌观察员谭儒时称, 从2004年起一批温州鞋企开始尝试“科技制鞋”。去年9月, 挂牌成立温州鞋业国际技术研发中心, 这个中心不是只为喊喊口号、“搞虚的”, 而是有实体, 以科技技术运用为主, 计划在2014年投产。“实现科技制鞋后, 一条生产线只需要4、5个技术工人, 这样就能解决招工难的问题。”

2013年, 温州鞋业明星巨一集团一口气引进了100多台电脑针车, 一台顶8个熟练工, 节省了生产成本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效率, 也由此拉开了温州鞋业2013年“用机器换人”的序幕。

科技制鞋势在必行。目前, 温州市鞋革行业协会透出风来, 温州鞋业将重视研发投入, 努力跻身价值链高端、居于技术前沿。

温州鞋企劲吹“和谐风”

目前“民工荒”蔓延了整个传统产业, 笔者却发现, 正月十五之前, 中国鞋都的街道上到处可见鞋企招聘的身影, 但是到了元宵节, 街道上出来招聘的鞋企已寥寥无几了。一问鞋企招不招人, 得到的答案是基本上招齐了。

难道温州鞋业的“用工荒”现象不存在了?

温州中小企业促进会会长周德文告诉笔者, 2013年温州品牌鞋企的返厂率都很高, 像奥康、印心鸟等品牌鞋企开工前三天返厂率都达到了85%以上, 这些鞋企老板明白, 员工就是财富, 他们重在留人而不是招人。为了留住员工, 印心鸟公司董事长黄高武把员工看成兄弟姐妹, 并把这种理念编入印心鸟之歌里, 在企业广为流传。黄高武还在企业还推行“共赢的价值观”, 他提倡创业就是“让员工赚钱, 让经销商赚钱, 让消费者受益”的观点, 鼓励员工多劳多得。据说印心鸟的针车员工工资每月能达到7000-8000元, 对于这样的和谐企业, 企业员工怎么愿意离开呢?

不过周德文还是有点担心, 他认为温州鞋业中小企业较多, 最怕陷入“招工—员工离职、员工离职—再招工”的怪圈, 老员工不断流失, 新员工来去匆匆, 人员不稳定, 产品质量就难以稳定。现在出来打工的多为“80后”和“90后”, 他们都是以挣钱为目的的, 不会讲“雷锋精神”的, 他们渴望分享财富、分享快乐, 像印心鸟的“快乐工作, 快乐生活”人文理念也许能迎合他们的打工心理。

12.十里春风那及你的深情诗歌 篇十二

将我融化在你的臂弯里

你的执着

让我感动,泪如泉涌

你的牵念

让我的一颗初心,隐隐作痛

如痴如醉

作别风,作别雨

怎能作别你

天地未合,我怎敢与你绝

你说春天明媚

我却挂念你,夏天的酷热

你说,夏天清爽

我却挂念你,秋风瑟瑟寒凉

你说,秋风怡人

我却,记挂你冬天飞雪的.寒冷

你说,冬天冰挂晶莹

我还是惦念春天的你

会不会,坠入桃花深处

放下天地,我却放不下你

你说,你要远航

我担心你,路途颠簸

你说,你要写诗

我想,温婉在你的身旁

亲手为你研一池墨香

你说,你喜欢吹笛

我想,变成一根翠竹

被你含在嘴里

为我奏出爱的旋律

十里墨香,那及你赠我的诗

你是我永远写不完的诗句

我把你的名字

刻成悠长的韵律

每天伴着呼吸

尽情的将你品读

你是我的思念

你已幽居在心海里

13.春风的诗歌 篇十三

一、为人师表, 率先垂范

班主任是学生的榜样, 身教重于言教。我时刻注意自身对学生的影响, 处处以身作则, 上班从不迟到早退, 只有早出晚归, 即使有病也坚持上课。平时我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 要求学生做到的, 自己先做到, 而且做得更好。比如班级大型活动, 班主任热情投入其中, 想方设法努力与同学们一道去共创佳绩。班级受损, 班主任要勇于承担责任, 不能一味地责备学生, 相反还应鼓励或正确引导。班级事务, 自己能做的, 努力动手去做。地上的纸屑, 讲桌上的摆设等, 走进教室同学们都在认真学习, 那么弯弯腰、动动手, 学生看在眼中, 自然会潜移默化。切忌乱批评指责, 然后指手画脚一番。在我的带动下, 班级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班风正、学风浓, 同学们团结互助, 形成了一个朝气蓬勃的班集体。每一位学生的心里都装着一面镜子, 它时刻能掂量出教师的“天平”是否倾斜。因此, 在讲每一句话, 做每一件事时, 我都在心里想想, 这样说、这样做, 是否对每个人都公平了。尽量让更多的同学有机会参加各种活动, 不偏袒任何人。这样, 自然而然就建立了教师的威信。

二、严父当头, 慈母之心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严”是我的治班之道。记得在去年我接的一个六年级, 成绩在全镇排名较差, 学生们的作业写得也不认真, 总是出错, 班里的纪律卫生也搞不好, 无论怎么引导也没有效果, 于是我想到和同学们约法三章:第一次犯错属于无意识犯错, 老师提醒, 不做惩罚;第二次犯错, 稍作处罚, 老师警告;第三次犯错, 交给同学们自己处理。但对于还是违纪的同学我一定会严肃的进行批评教育。但是严并不等于严酷、苛求。而是严而有情, 严中有爱。很多的孩子都是留守儿童, 他们的父母经常远离他们, 不在身边, 本来就缺少爱, 如果仅仅苛求, 这样可能会对本来就缺乏爱的孩子起到教育的反作用, 所以我们需要用无声的爱去感化他们, 让爱体现在每一个环节, 当我们踏入教室的第一步, 我们的眼神就要随着孩子走, 哪个孩子的衣服穿的单薄, 哪个孩子今天没来, 哪个孩子没有精神等。在每一个细节之中体现爱!这样, 班级才会更加稳定、和谐、也更有集体荣誉感

三、互相信任, 以诚相待

人与人, 只有互相信任, 才可以坦诚以待。学生是一群活生生的生命个体, 一群活蹦乱跳的孩子, 因此, 我总是对学生信任有加。在放手让学生做一些他们从未做过的事情之前, 我总是先鼓劲, 让学生充分知晓老师是那么地信任他们、支持他们, 这样孩子们才会有更大的干劲。我们班有个叫张辉的孩子, 行为习惯不是很好, 从他3岁的时候父母离异, 性格孤僻, 上课开小差, 学习上、行为上都跟不上班级节奏, 结果有的同学老用“有色”眼光看待她。这时的我就是调节师, 身体力行, 在充分了解事情后, 总是先以信任的眼光看着“个别”学生、以信任的双手搭在他们的肩膀上, 实事求是分析事情, 再以信任的目光看着全班同学, 相信大家的宽容与豁达。这样往往能达到最佳效果, 实现心灵的沟通与交流。

四、开展活动, 享受阳光

现在每个家庭的孩子都比较少, 而且农村的留守儿童较多, 孩子多为老人带大, 对孩子比较溺爱, 孩子都更加独立, 以自我为中心, 很难融入集体生活, 缺乏团体意识。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举办班级活动来增强孩子的集体意识。丰富多彩的活动, 可以让学生快速成长。而游戏、玩耍、活动是学生的天性, 开展一些符合他们年龄特征的活动, 花得不多却可以培养学生各方面的兴趣爱好、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何乐而不为呢?我先后组织学生开展了“献给老人一片情”的中队主题活动, “黑板报设计比赛”、“我与安全同行”、“元旦联欢会”等一系列活动。活动都由学生自编、自导、自演, 他们都为搞好一次活动而一齐忙碌。还有, 今年学校组织的献爱心活动, 我们班的同学也总能伸出援助之手, 纷纷捐款。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 让他们充满活力与朝气, 摆脱学习沉重的束缚, 让他们享受快乐, 享受蓝天阳光。

五、多做家访, 全面发展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 离不开家长的密切配合。在农村,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慢慢地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 父母外出打工, 仅靠电话对孩子进行了解, 这显然是不够的, 而老人却不懂得怎样去教育和引导儿童, 因此, 就需要老师及时和家长沟通、联系, 在第一时间段内, 能对学生的行为做出诊断。对于稍有退步或行为有所反复的学生, 我常采用的方法是跟踪调查, 就是将该生在校的情况与家长电话联系, 当面沟通实践证明, 此方法十分有效, 改变了几个调皮学生。当然, 当学生有少许进步时, “报喜”亦是促进学生进步的良方。总之, 在整个教育过程中, 将家长整合进来, 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石, 特别是留守儿童。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我想, 只要老师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把该做的事情做好, 给学生做个表范, 引导学生的个性发展, 让学生健康的成长, 这就要求我们做到———润物细无声。

摘要:班主任是全班学生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 对创建良好的班集体, 提高学生素质, 陶冶学生的情操, 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因此班主任的教育方式较为重要。本文笔者从情感上采用“春风化雨润心田”的方式, 使得学生在润物细无声中受教。

关键词:留守儿童,情感,班主任管理

参考文献

[1]王立华, 李增兰.我国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历史考察与当代发展[J].当代教育科学, 2007, (Z2) .

14.春风里的美味 篇十四

虽然榆钱寓意着吉祥富足,但在生活困难时期,榆钱是穷苦人的救命“粮”。在那时,野菜、树皮、树叶……能吃的不能吃的,为了活命人们都尝试过。到了我们这一代,对榆钱的记忆是甜美的,是快乐的。当春风吹来第一缕绿色,翠绿的榆钱就一串串地缀满了枝头,爬上树、捋一把,胡乱塞到嘴巴里,那就是人间美味了。

现在每年四五月份回老家,依然很期待见到那满树随风摇曳的榆钱串,让榆钱做成的美味安慰在城市久呆麻木的味蕾。

吃法多样

榆钱吃法多样,不仅能生吃,还能做成美味佳肴。

生吃

刚摘下的榆钱鲜嫩脆甜,洗净便可直接生吃。如果把榆钱洗净、晾干,放在盘里,加入白糖,再添点儿西红柿丁、黄瓜丁,便是一盘既好看又好吃的凉菜。如果喜欢咸味的,就放点盐、酱油、香醋、辣椒油、葱花等。

蒸饭

这是最传统、流行的吃法。做法既简单又美味:把榆钱清洗干净沥水,然后拌上面粉,放入蒸笼,蒸上几分钟后就熟了。然后用蒜泥、醋、生抽、芝麻油、辣椒油调好做蘸汁,拌上刚刚蒸熟的榆钱儿,就可以开吃啦!

煮粥

做法同一般的蔬菜粥,以葱花或蒜苗炒后加开水烧开,下大米或小米煮粥,米将熟时再放洗净的榆钱,继续煮5~10分钟。加适量调料,即成榆钱粥,吃起来滑润喷香,味美无穷。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就曾留下“杯盘粉粥春光冷,池馆榆钱夜雨新”的诗句。

做馅

将榆钱洗净、切碎,加虾仁、肉或鸡蛋调匀后,就可以包水饺,或者蒸包子,也可以煎饼卷,清鲜顺口。

强身健体

榆钱吃法多样,营养及食疗价值也不低。

据测定,每100克榆钱含碳水化合物8.5克、蛋白质3.8克、脂肪1克、膳食纤维1.3克、钙280毫克、磷100毫克、铁22毫克等。榆钱的含铁量是菠菜的11倍,是西红柿的50倍。

中医认为,榆钱性平,味甘微辛,入肺、脾、心经。能健脾安神、清心降火、止咳化痰、清热利水、杀虫消肿。主治失眠、食欲不振、水肿、烫伤、疮癣等。下面我们再介绍几款有食疗作用的美味。

强体养血 榆钱100克,西红柿、甜橙、白糖各50克,湿淀粉20克。榆钱洗净沥水,西红柿洗净去蒂切成薄片,甜橙切成薄片备用;汤锅置旺火上,加清水500毫升,放入榆钱、西红柿和甜橙,煮沸后,加入白糖,待糖溶化,用湿淀粉勾芡即成。本汤色美味香甜,具有健脾补虚、养血安神之功效。可用作体虚羸瘦、咳嗽痰多、小便不利等患者的辅助治疗,健康人食之既可增强体质,又可美容。

健胃安神 榆钱400克,猪瘦肉100克,水发木耳50克,猪油适量。将榆钱、木耳洗净备用;猪瘦肉洗净切片,放碗内,加适量盐、黄酒、湿淀粉拌匀;另取一小碗,加清汤、精盐、酱油、黄酒、麻油、湿淀粉勾兑成芡汁备用;炒锅内放入猪油,烧至六成热,加入猪瘦肉片,炒至散开;原锅留少许底油,加入葱、姜、蒜末煸香,放入肉片、榆钱、木耳,翻炒几下,加入芡汁,翻炒均匀盛于盘内即可食用。此肴有健脾和胃、补虚安神的功效。可用以治疗食欲不振、失眠等。

久病体虚 榆钱800克,玉米粉150克,黄豆粉50克。将榆钱洗净,沥干水,放入大盘中,加豆粉、玉米粉、精盐、味精、葱段、姜末,拌匀;蒸锅加水置火上,待水烧沸后,放入榆钱大盘,蒸制15分钟取出食用。本菜色香味俱全,质嫩糯,具有健脾助食的功效。适用于久病体虚、脾胃虚弱、食欲不佳等患者食用。

15.春天是少年春风得意的舞台的诗歌 篇十五

春风没有旧事

无论人心变化莫测

不外乎冷暖

来的

回眸,还是春风

点亮情之所依

从此一眼天涯之地

都可以找点丝丝浆染痕迹

不多不少

一个结尾勾着一个结尾

天下没有完整的希望

你怎么想,都会习惯至此

聊胜于无。而蔓延

有了缝隙的存在

说什么,就听什么,多好

苏醒。理所当然

一切都在辞旧迎新

悲伤催熟柔软深处的爱意

我给自己可以微笑的一个理由

春风就是春风

2、春天,是少年春风得意的舞台

点燃一场青春

和点亮一个清晨

都是同一种关乎生命的情节

只是用什么去引起

动手,或是动心

我强忍某些情愫的尖硬

一次一次敲击

于是村庄伴随暮色。烟火闪烁

端正扪心自问的方向

毋庸置疑,这是撑起活着的亟需

煎熬和抉择交集于循规蹈矩

一呼一吸之间,等待是能做的唯一

我没塞红包,也没什么关系

总算在四个月后落实

正月初四,小娃娃入院办理手术手续

一朵花含苞待放

一枚叶子萌绿欲展

这种让我全心全意去呵护的.

16.春风渡诗歌 篇十六

鸟儿啼醒了晨晓

屋檐的冰凌,象两只白鹇飞走

阡陌,返青的草儿,簇拥二月的豆蔻

浅暖的风,缓缓关闭朱红深宅

把冬天的故事锁好,一炉红焰贴上封条

桃树开始思春,迫不及待含蕾待绽

躲藏一季的蝴蝶,奔走相告

昨夜,收到青鸟投递的消息

你的城,依然被风雪封锁

荒芜的远景,被寂寞包裹严严实实

每一寸呼吸都是疼痛

看不见那人,殷切的怀念

你举起虔诚的经幡,祈祷春天的救援

窗外,一只春天的信鸽枝头敛羽

那根春天的`羽毛,伸展稔熟的暗示

守望的渡口,集结了桃红柳绿,梨雪杏粉

浩浩荡荡的方队,列装待发

以草儿作前锋,占据了湖边、溪畔、桥头

大片的油菜花恣意席卷了山野、田陇

蜷缩墙角的冰雪,一触即溃

杀向你的城市,收割寂寞的头颅

优待阴霾,就交给明媚的阳光

不要惊悸,就站在城头为春天鼓掌

重建的蓝图已经绘好

筑绵长的城墙,圈住你的幸福

所有枝头,要缀满惬意的阳光

雪藏的种子开始深播

直到长出如梦如幻的诗意

每瓣的温馨,在戴望舒的雨巷律动

17.春风夜 篇十七

俞小荷晚上睡觉前花了很长时间洗澡, 洗得仔细, 近于隆重。等在门外的刘姐就隔着门喊:差不多就行了吧, 要是在别的主人家, 谁能容你这么洗呀!

俞小荷站在淋浴间的莲蓬喷头下。把调好温度的水龙头开到最大, 缩着脖子眯着眼, 享受着热水沐浴的快乐。她不理会刘姐的叫喊和不满, 不搭她的腔, 也不生她的气。她知道刘姐话里有话:对她第二天要去会老公有那么点莫名其妙的醋意。五十多岁的刘姐没结过婚, 因为恋爱的不顺利, 二十多年前就从四川老家跑出来, 独自带着恋爱的尴尬果实———一个女儿, 落脚在北京打工。这样的经历, 多半会使人的性格在某些方面异于他人。比如刘姐就有洁癖, 酷爱洗衣服洗澡, 洗澡要把自己洗得恨不能脱一层皮;刷牙一日三遍, 要把牙床子刷出血来才算过瘾。主人规定小件衣服手洗即可, 但刘姐自己的一条内裤、两块毛巾也必得放进滚筒洗衣机滚它个天翻地覆。她的嗅觉也灵, 规定和她住同屋的保姆不得坐她的床, 每晚睡觉前她都要翕着鼻孔把自己的床闻一遍, 闻到异味就和同屋的保姆吵闹, 每次吵闹都以把对方气走而告终。刘姐很想独占保姆间, 但这家是个大家庭, 老老少少十几口, 人多时一下子得开出二十几个人的饭, 还要打扫卫生, 一个人无论如何忙不过来。所以用女主人赵女士的话说, 旧的被气走, 新的还得来。其实刘姐也是旧人, 但她“旧”得不同凡响。赵女士全家都爱吃刘姐烧的莱, 刘姐一进厨房就“起范儿”, 她把那里的一切经营得有声有色, 是赵家的一个“金不换”。加之赵女士本人也极爱干净, 她早就知道刘姐疯狂洗涤的毛病, 但想到一个家庭最重要的无非是干净、可口的饭菜和整洁、舒适的环境.也就不再计较刘姐那过量使用的水、电, 肥皂、洗衣粉了。赵女士坚持不辞刘姐, 刘姐始终主管买菜做饭。新来的俞小荷负责打扫卫生、洗衣服、照料室内的花卉植物, 和刘姐两人同居一个房间。

这次刘姐没能气走俞小荷, 俞小荷对付她的吵闹就是一个表情:笑笑。俞小荷的笑与常人稍有不同:十几年前她生儿子时坐月子受风落了个嘴歪的毛病, 笑起来就显得有点苦, 又有点含意深远, 反倒把刘姐给震住了。俞小荷有一儿一女, 女儿在北京上大学, 大三了, 这也让刘姐心生羡慕。刘姐想想自己的女儿, 常年随着一家医药公司的老板出去陪酒, 一个月有二十天喝得不省人事, 除了跟刘姐怄气就是向刘姐要钱。唉!刘姐不再为难俞小荷, 两人竟相安无事地共处了五个多月。俞小荷没做过住家保姆, 但她干活认真, 肯出力气。比起刘姐精瘦的牙签似的身材, 俞小荷属于偏胖型, 可她并不蠢笨, 还有眼力见儿, 给主人洗衣服时, 经常把刘姐的也捎带洗了 (虽然事后刘姐总会重洗一遍) , 刘姐那颗好似风干的心就由不得热一下子。俞小荷在厨房帮刘姐洗碗, 刘姐端详着俞小荷, 觉得这女人其实长得可不丑:长圆脸, 双眼皮的大眼, 鼓峥峥的鼻梁子, 可惜一副厚嘟嘟的嘴唇, 朝右脸歪去。刘姐就对俞小荷说, 我真想抽你个大嘴巴子。俞小荷说, 干吗?刘姐说, 把你这嘴抽正过来。俞小荷凑上自己的脸说, 你抽, 你抽。刘姐却又说, 你还是歪着吧, 女人模样太好了麻烦。俞小荷说, 都这一把年纪了, 就是嘴不歪又有谁看你呀?刘姐说, 那你怎么好几个晚上睡不踏实?还不是因为王大学要来北京, 还是惦记着让人家看啊。俞小荷偏过脸笑笑, 不吭声了。

俞小荷的老公名叫王大学, 开一辆号称“康巴拉煤王”的大车跑运输, 夫妻俩半年没见面了。明天王大学路过北京, 两人约好见一面。晚上俞小荷向赵女士请了假, 就开始磨磨蹭蹭过年似的洗澡, 直洗得刘姐在门外气急败坏。洗漱完毕, 俞小荷早早上床钻了被窝, 她要养好精神。她听赵女士常说, 女人的精神是睡出来的。但是这一夜她睡得不好, 早晨一起床, 就又去洗了个澡。这个澡洗得有点理亏, 主人虽然不会说什么, 可身为保姆一天洗两次澡, 还是过分了。幸亏天还没亮, 刘姐还在床上打呼噜, 那么瘦的人, 打起呼噜山响。俞小荷蹑手蹑脚下了床, 掩好门, 把自己锁进了隔壁卫生间。

这个澡她是非洗不可的, 夜里她做了个噩梦。她梦见王大学带了她一块儿出车, 车开进一座山里, 天忽然大黑。路边恰有一家旅店, 他让她在车上等着, 自己先下车去登记住店。她左等右等等不来, 就下车进了店, 原来那只是一间破草房, 房内有一张褥子脏污的床板, 她的老公正伏在一个女人身上。俞小荷扑上去撕打那女人, 她看不清那女人的脸, 却看见奶水正从女人鼓胀的乳房淌出来.她痛哭起来罢了手, 心想也真使得出来啊, 奶着孩子还干着这个……她哭醒了自己, 浑身汗湿。

三月的北京, 春寒料峭。穿戴整齐的俞小荷急匆匆出了花源湾 (赵女士所住小区的名字) , 跨着大步往公交车站赶。天还黑着, 街上的路灯还没有熄灭, 晨风硬冷, 便道上有环卫工人戴着帆布手套, 手持扫帚在清扫路面:哗, 哗。刚洗过热水澡的俞小荷心情好多了。不过就是一个梦吧, 而且梦大半都是反的。她一边安慰自己, 一边把太空棉短大衣领子上的帽兜戴到头上, 两只耳朵顿时暖和了。她这一路要换两次公交车, 再乘一段地铁, 目的地是方庄。王大学给她发短信说, 方庄附近有个叫“春风”的旅馆, 跑车的司机们常住, 便宜, 管一顿早饭。花源湾在北四环, 离位于城南的方庄远了些, 路上得一个多小时。可王大学觉得合适, 俞小荷还是愿意就他, 两次换车之后, 俞小荷乘上了地铁。在拥挤的车厢里, 一些情侣互相依偎着打盹儿。一些孤单的人悄声打着手机, 俞小荷找个靠门的角落让自己站稳, 隔着大衣摸摸口袋里的手机, 有心也给王大学打一个。昨天通电话时他告诉她, 他的车今天一早到顺义。因为大车不能进北京市区, 卸了货, 车就停在顺义, 他再搭别人的车到方庄。也不容易呢, 俞小荷想着掏出手机, 王大学的电话却先打了过来。他问她到哪儿了, 说自己已经到旅馆了, 房间都订好了, 真是不贵, 标间98块钱, 能洗澡, 也干净。说你可记好了, 房号是102, 102啊。俞小荷听着电话, 一股喜气突然涌了上来, 她却故意逗他说, 她原想一早就出来的, 可是做饭的刘姐病了, 她得替她把全家的早饭做好才能出来。电话那边就有点急, 问她什么时候才能到方庄。这边俞小荷忍住笑说得快中午了, 你先睡一会儿。那边说我怎么听你电话里乱哄哄像在外头?这边俞小荷说是电视, 他们家厨房里也有电视, 刘姐在厨房干活才不闷得慌, 这叫以人为本你晓得吧。那边说宝贝儿, 几个月不见你的腔调都变了。这边俞小荷说行了行了你快先睡会儿, 就这, 啊。说完挂掉手机, 腾出一只手牢牢抓住车厢里悬在头顶上方的环形把手。她从电话里听出了王大学的焦急和沮丧, 这两样情绪都叫她高兴, 她听出了他对她的想念和在意。男人是不是真在意女人, 几句话女人就明白。想到夜里还做那样的噩梦, 便觉得有点对不住老公。

五个多月前, 俞小荷从山西老家来到北京, 经家政公司介绍到了赵家上班。为了给主人一个稳定、踏实的好印象, 也为了占住这份工作, 她连春节都没回家。从前她在村里种过苹果——和王大学承包了七十亩苹果园。十多年间, 他们起早贪黑赚了些钱。后来承包期到, 两人的年龄都过了四十, 体力弱了许多。那些年, 真是连滚带爬。俞小荷怀着儿子也一天没偷过懒, 结果儿子就生在苹果树下。正是收苹果的季节, 最缺人手, 俞小荷明知自己快生了, 还是腆着大肚子进了果园。儿子越长越壮, 俞小荷落了一身毛病。她是个大媳妇, 比王大学大四岁, 过了年就四十六了。家里大事, 都靠她拿主意。承包果园时她就发现运苹果比卖苹果更赚钱, 所以才主张退了果园买辆车, 由王大学开车跑运输。儿子留在村里给母亲照看, 她自己到北京来, 试试有什么可干的, 离女儿也近了。女儿在北京上学, 往后花钱的地方多得很。话一出口, 王大学就同意。王大学这名字带出父辈对他的期望, 可王大学没上过大学, 每遇大事也不爱动脑筋。心思简单, 人又长得高大硬朗, 若不是家里穷, 在村里还是惹人注意的。也因为家里穷, 兄弟姐妹八个, 都是小学没读完。王大学在该上大学的年龄碰见了俞小荷, 两人自由恋爱, 经历了一些风雨, 主要是俞小荷的婆婆不同意, 嫌俞小荷岁数大。王大学却是铁了心, 干脆到俞小荷家做了上门女婿。婆婆骂上门来, 骂俞小荷是狐狸精, 占了她儿的便宜。俞小荷靠在门框上笑笑, 不还嘴。娘家哥忍不住对答了几句, 说王大学俩哥哥到如今还没娶上媳妇, 你们当老人的脸上就那么好看?我妹子出嫁一分钱彩礼不要, 应着婆家名摆喜宴的500块钱还是我出的。到底谁占谁的便宜啊!

……

俞小荷坐在地铁车厢里想着往事, 不知不觉间方庄就到了。出了地铁站, 又花了二十多分钟, 问过几个路人, 她终于找到了春风旅馆。这旅馆挨着一个小五金批发市场, 是一栋灰白色瓷砖贴面的二层小楼, 单薄的铝合金玻璃门框上挂着一条军绿色棉门帘, 门帘上人手掀动的部位一片油渍麻花的黑.却也见证着这旅馆人气的旺。俞小荷站在旅馆门前掏出手机看看时间, 八点三十五。她在心里偷着笑了:比她告诉王大学的时间提前三个多小时呢, 她要给他一个出其不意!她进了旅馆的门, 局促的前厅光线很暗, 久未清洗的拼花瓷砖地面又黏又涩, 脚踩上去有点沾鞋。空气中弥漫着韭菜包子味儿。想必这就是旅馆提供的早饭吧。曲尺形的前台暂时看不见服务员, 迎门墙壁上并排挂着三只表面模糊的石英钟, 分别显示着纽约时间、东京时间和北京时间。一些客人从前厅走过, 身上都带着韭菜包子味儿。俞小荷向其中一人打听102, 那人指给她一条窄窄的走廊, 敢情就是一楼。她穿过走廊, 顺利找到102房间敲起门来。听见里边有人嘟嘟哝哝地问:“谁呀?”她憋着嗓子撇着京腔说:“服务员!”门开了, 打着哈欠的王大学见门口站着俞小荷, 忍不住一拳打在她的肩膀窝上, 接着一把将她拖进了屋。

房间里黑咕隆咚, 一股又一股烟臭、脚臭和汗酸气扑向俞小荷。从前她对这些气味并不陌生, 但是今天她觉得这房间的气味真是呛人。没容她多想, 王大学又是一拳将她打倒在床上。黑暗中俞小荷脸朝下扑在一团热乎乎的被子上.她闻见了王大学的味儿, 身子一阵发软, 王大学从背后扑过来压住她说, 你小子学会蒙人了, 还真当你过三个钟头才到呢!说着就去摸索俞小荷的大衣扣子。这时忽听黑暗中有人咯吱咯吱磨牙, 惊得俞小荷叫道:谁?王大学说, 别怕, 是二孬。跟我搭伴开车的二孬, 早睡死过去了。俞小荷猛地翻身坐起来压低声音说, 你个流氓, 屋里有人你还跟我这样!王大学解释说, 二孬他表姑家离这儿不远, 这旅馆就是他表姑给介绍的。刚才我给你打电话的时候二孬正要去他表姑家.我看他累得迈不开步, 就让他先在这儿睡一觉, 反正你一时半会儿也到不了。要不我这就喊醒他叫他走?俞小荷截住他的话说, 拉倒吧你, 我是那种刻薄, 人么。说着摸到床头桌上的台灯拧亮。她看清对面床上的确躺着二孬, 试着叫了声“二孬”。二孬不应声, 却又是一阵咯吱咯吱的磨牙声, 听得俞小荷起了一身鸡皮疙瘩。王大学盯着俞小荷说, 看是吧, 睡得死人一样。说着又去凑俞小荷。俞小荷闪开身子关了灯说, 老夫老妻的你这是干什么呀, 这会儿不行!王大学说老夫老妻了咱才不怕什么呢。俞小荷说你先到了怎么不先洗个澡啊?王大学哼了一声说, 我就知道你是住在北京城的别墅里眼高了。你们是24小时热水, 我们这春风旅馆就一个小时热水, 晚上8点到9点。俞小荷立刻觉出刚才的话有点伤了王大学, 赶紧软了口气说, 什么你们、我们的呀, 我请了一整天假。今天不走了, 晚上住下, 明天早上才回去。就这, 听明白了吧?王大学不出声地笑了, 接着嘴里一阵嘶嘶哈哈, 两只手扶住后腰。俞小荷知道他有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 跑车这一年多来经常犯病。她从床上出溜下来, 扶着王大学让他平躺在床上, 腰椎间盘突出最怕久坐。王大学在床上躺好, 掀开被角对俞小荷说, 你陪我躺会儿总行吧。俞小荷脱掉大衣搭在床尾, 和衣靠住床头坐好说, 你躺你的, 我陪你坐着。王大学拿被子盖上她的两条腿, 他知道她的腿有关节炎。

晨光透过窗帘的缝隙丝丝缕缕挤进房间, 两个人安静了下来, 才觉出这屋子其实挺冷。98块钱的客房, 暖气也停得早。王大学在被窝里搂住俞小荷穿着弹力保暖裤的腿, 俞小荷低头摸了一把男人脸上粗硬的胡子说, 你还知道疼我这腿啊?王大学说我不疼你疼谁呀?这一趟十多天, 我和二孬紧赶慢赶, 两个人轮换着开, 一人开四个钟头, 十二个钟头才吃一顿饭———就怕吃饱了犯困。俞小荷说, 给我讲讲这一趟你们都去了哪儿。王大学说从运城拉了苹果送广东;从广东拉了椰子送呼和浩特;从呼和浩特拉钢材到顺义, 明天从顺义再拉上木头到太原。净开夜车了, 好几宿没睡过囫囵觉。想早点儿看见你, 刚才在顺义连车都没卸。俞小荷说那谁卸呀?王大学说有人卸, 咱不挣那份卸车的钱了。俞小荷说一会儿我请你喝酒, 反正今天你也不开车。王大学说也给我讲讲你。俞小荷说你不是说我变了么。王大学说更肥了, 你个肥婆!脸也白了。北京就是养人哪, 说话的调调都绵软了, 从前你可是粗声大嗓。俞小荷说, 还有呢?王大学说, 还有什么“晓得”啦“喉咙”啦, “哇塞”啦, 还有什么“得了您呐”“找补找补”, 听着不顺当。俞小荷放在男人脸上的那只手向上一扫, 停在男人头顶, 抓住他一撮头发使了点劲说, 叫你不顺当!王大学哎哟着说, 你想搞家庭暴力呀你……

俞小荷在王大学的头发上松了手, 她感慨粗心的男人竟还注意到她说话用词的变化。被男人一说, 她发现自己说话真和从前有所不同。赵女士是浙江人, 赵女士的公公婆婆是北京人, 刘姐是四川人, 俞小荷身处这样的环境, 说话难免受些影响。她现在把嗓子叫喉咙, 把知道叫晓得, 把扔掉叫摔掉, 又从赵女士的儿女身上学得一些时尚感叹句比如“哇塞”什么的。可着急时、大段说话时还得用老家话, 那样表达得清楚, 也赶劲。那时她就顾不得向北京的赵家靠拢, 她不用“生活”啊“日子”啊这些词, 她喜欢说“过光景”。赵女士对她说, 过光景很好听。俞小荷说话还有属于她个人的一个习惯用词“就这”, 常在一段话中间或末尾加上一句“就这”。好像在向你强调“这就是我要说的”, 又似乎没什么用意, 只起着给说话节奏打拍子的作用。现在俞小荷给王大学描述她的北京生活, 还是老家话方便。她告诉他, 眼下在农村也少见像赵家这么多口人住在一起的。赵女士两口子, 他们双方的父母, 他们的一儿一女, 一儿一女的下一代, 还有赵女士一个没结过婚的老哥哥和一个没结过婚的老姐姐。王大学插嘴道, 这不是吃大户吗?俞小荷说赵女士家是大户, 开着好多家超市, 北京、外地, 都有。她男人一年有八个月在天上飞, 是给外国银行做事的。你说吃大户, 也算吃大户吧。可一般大户多半是不让你吃, 越是大户, 越是算计得狠。就这。赵女士好热闹, 老人们都给接来, 听她说要养他们一辈子。就是做卫生辛苦些, 上下三层楼, 十好几间房。我每进一间屋子擦家具洗地板, 都忍不住琢磨, 往后闺女要是能落在北京, 咱什么时候能给闺女混上一间房呢?哪怕就我和刘姐那样的, 10平方米吧……哎, 你说我是不是做梦啊!哎!

俞小荷轻轻胡撸着王大学的头发等他答话, 但王大学不再言声, 他困得撑不住, 睡着了。他的脑袋枕着俞小荷的大腿, 压得俞小荷又酸又麻。可她不敢动弹, 生怕惊醒了他。她僵着身子靠在床上, 闻着王大学头发上的烟味儿和油泥味儿, 静听着房间里两个男人粗重的呼吸, 静听着对面二孬偶尔的磨牙。她想能安稳睡觉就好, 跑车的人最缺的就是睡觉。再多的话要说, 不是还有一个晚上么, 还有整整一宿。她靠在床上, 眼睛早已适应了这房间的光线。她看见对面墙上有返潮留下的形状不一的洇痕, 有的像人, 有的像鱼, 现在她不觉得这墙寒碜。

天过中午, 二孬让尿憋醒, 爬起来去撒尿, 才打破了这间客房的安静。他看见靠在对面床上的俞小荷, 慌得连声叫着嫂, 嫂, 看这事闹的, 我这就走!俞小荷说往哪儿走哇你, 刷刷牙洗洗脸一会儿跟我去吃炸酱面啊。王大学也醒了, 睁开眼就说自己“该死”。俞小荷下床把窗帘拉开, 推开一扇窗, 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扑进来, 叫人精神一振。她把两张床整理好, 等待他们轮流去卫生问收拾停当, 三个人一块儿出了春风旅馆。他们都饿了, 找了间面馆吃炸酱面, 喝老白干, 俞小荷还特别点了两荤两素四个菜, 声明这顿饭是她买单。

吃过饭, 二孬去了表姑家, 俞小荷要带王大学去医院。王大学说咱不回旅馆啊?俞小荷说咱上同仁医院做一次按摩, 我看你这腰忒难受。王大学说花那钱干什么?俞小荷说我愿意花, 赵女士家的老人净上同仁做按摩。王大学叫起来说, 他们家去的地方我更不去了。你就烧包吧!俞小荷沉下脸说你要不去我这就回赵家。王大学最怕俞小荷沉脸, 只好跟她去了同仁医院。到底是正规医院, 王大学享受了一个钟的按摩, 立刻觉出腰上轻松了许多。当他知道一个钟90块钱时, 十分心疼。春风旅馆一宿才98块。他明白这是俞小荷的心意, 她让他看到, 她在北京能挣上钱, 还认识大医院。这时俞小荷的手机响了, 是女儿打来的, 说她已经下课了, 问到哪里和爸妈见面。

他们和女儿见了面, 一家三口就在同仁医院附近一个涮羊肉的小饭馆吃了晚饭。吃过饭, 女儿说学校还有事, 要先走。俞小荷说你爸好不容易过一次北京, 就不能多呆会儿, 女儿说我是给你和爸腾时间呢, 我呆的时间越多, 你们说的话不就越少啊。说完真就走了。俞小荷笑着骂她像只巧嘴的八哥, 但女儿的巧嘴毕竟又一次洋溢了王大学和俞小荷的情致。他们都觉出了时间的宝贵, 他们应该尽快回到旅馆。

天已经黑透, 街上的车灯、路灯都亮着, 路边那些楼房的窗子里也亮起或黄或白的灯光。这样的春夜, 是催着人回家的夜晚, 王大学和俞小荷在这样的晚上虽然无家可回, 但有一个旅馆的房间在今夜属于他们, 也足够他们心生喜悦。他们回到“春风”, 掀起被人掀过无数次的厚重的旅馆门帘, 走进已不陌生的前厅, 他们被前台后面的服务员叫住了。

服务员是中年男性, 面团脸, 瘪瘪嘴, 表情和善。他要他们出示住宿证, 王大学掏出住宿证和钥匙牌。服务员又向俞小荷要证件, 王大学说她是我老婆。服务员说, 不管是谁, 只要进房间就得看证件。俞小荷问什么证件啊?服务员说驾照、身份证都行。俞小荷恰恰忘了带身份证, 她没有这个概念。她对服务员说早上出来得急, 忘带身份证了。服务员说那就对不起了, 你不能和他进房间。王大学说下次记着带上, 这回就一个晚上, 明天一大早我们还得往顺义赶呢。服务员说什么?她还要住宿?更不行了。王大学说两口子住一间房有什么不行的, 房钱我都交过了呀。服务员说出了事我们负不起责任。俞小荷说两口子在一间屋里能出什么事啊?服务员仔细看了一眼俞小荷说, 问题是你没身份证我真不知道你是谁。俞小荷就有点心里起火, 她说我是谁?我还能是谁?料你也不会把我当成个小姐吧。我听说过住店的客人有领小姐的, 还不知道有谁愿意领个大妈———就算有人愿意领大妈, 也得模样周正吧。你也看见我这歪嘴了。她顿了顿又找补了一句说, 别看我这嘴歪, 讲的可都是正理。就这。王大学在一旁又给服务员上点“眼药”说, 都知道北京人和气呀, 你就让我们一回, 不是有那么一句话吗:理解万岁。王大学这句话把服务员和俞小荷都说笑了。服务员解释说, 我能理解你们, 往常也没这么严, 可这半个月是非常时期, 开“两会”呢。白天没事, 一到晚上派出所都有专人来检查, 查出留宿无证人员, 轻的扣奖金, 重的吊销营业执照。理解真是万岁, 你们也理解理解我“两会”你们应该知道啊。王大学和俞小荷相互看了一眼, 他们知道“两会”, 却从来没有注意过“两会”, 更不曾意识到这个词和他们的光景有什么关系, 但是今天看来他们是躲不过去了。两个人愣在那里, 进也不是, 退也不甘。服务员动了恻隐之心, 对俞小荷说, 你住哪儿啊, 不如回去拿一趟身份证, 你们也踏实了, 我也踏实了。

俞小荷刚才已经想过回花源湾去拿身份证.但她很快就打消了这念头。一来一去需要两个多钟头, 往返车钱得花12块。俞小荷可以为男人按摩花90块钱, 但在自己身上用一分钱她都要琢磨再三。不值, 她想。再说, 刘姐若是知道她回去是拿身份证的, 专为和老公住一宿去拿身份证, 这也会让她脸上抹不开。没出息, 这分明是自己的没出息。想想这些, 俞小荷对服务员说, 我出个主意你看行不。我跟他进102坐着说话, 你也进去看着我们, 咱们三个人坐一宿。服务员说我可以跟你们在102一块儿坐着, 但十一点半之前你也必须离开房间。那时候派出所就来检查了。王大学见服务员总算松了一点口, 拽拽俞小荷的袖子就往102走。俞小荷跟上王大学, 心想莫非服务员还真跟我们坐着去啊。

服务员喊来另一位女同事在前台盯班, 接着真的跟他们进了102房间。他带着职业习惯开了灯, 抱起桌上的暖瓶摇一摇看是不是需要添水, 又打开电视, 然后就坐在屋角一只方凳上, 手持遥控器, 盯住电视屏幕滚动着选起频道。他让他们感到, 一切都是真的, 绝非儿戏。他们也体会到他那态度的坚决, 只好一人占住一张床, 歪倒在床上, 和服务员一块儿看电视。很多频道都在播放一些开会的场面, 服务员提醒他们说, 看, 这就是两会。俞小荷说, 换个台。服务员换个台, 是关于动物的, 非洲的斑马。王大学说就看这个吧。于是他们就看斑马。看着成群的斑马, 王大学忽然想起什么.翻身下床, 从床底下的一只提包里拿出件黑白条纹的休闲衫投向对面床上的俞小荷说, 给, 这回在广东买的。俞小荷接过来往身上比比说, 我娘!这么透肉啊。王大学说, 人家说这叫雪纺, 夏天穿凉快。俞小荷说多少钱?王大学说你猜, 俞小荷说100?王大学说美的你!23块, 批发价。俞小荷很喜欢这件衣服, 更喜欢这让她意外的好价钱。王大学叫她穿上试试, 说你穿上它往电视里的斑马群里一站, 肯定分不出谁是谁来。俞小荷把雪纺衫往对面的王大学脸上摔去说, 滚你娘个头!王大学冲她挤挤眼, 示意服务员在呢。俞小荷这才收敛了自己。两人同时朝服务员看, 服务员又换了频道, 正目力集中地看一部古装电视剧, 他对这乡下夫妻的家长里短并不感兴趣。俞小荷轻叹一声, 心想要是没有外人, 她一定会为王大学试穿新衣, 尽管天还冷, 房间里也没有暖气。现在一个不相干的人坐着, 使他们这间客房变得像个公共场所。他们有很多话要说, 还有一些事情要交代, 可他们只好说些不咸不淡的话。不过他们又都觉得说些不咸不淡的话, 也比隔着电话说话强。一会儿王大学的手机响了, 是俞小荷的婆婆打来的。王大学说, 看看, 你一说滚我娘个头, 我娘就来电话了。

王大学接了电话, 他娘在电话里问东问西, 主要是问儿子和柜上见面没有, 柜上是指俞小荷。他娘提醒他别忘了把那双布鞋交给柜上, 又说家里还有个要钱的事:王大学的二妗子肚子里长了西瓜大的瘤子要开刀, 凑不够钱, 问柜上能不能给添5000, 就算二妗子借的。王大学放下电话, 面带难色地对俞小荷讲了电话内容。俞小荷说, 你娘没有一个电话不是要钱的。腊月里你老姨父死, 我们出了1000;正月里你姑聘闺女我们出了500;三天前你给我打电话, 说你表弟骑摩托车违反交通规则, 在运城让警察把车扣了, 我们又出800块钱让家里请交警队吃饭。眼下我们是在北京, 可北京的钱就那么好挣?我们又不是摇钱树.就是摇钱树, 谁又经得起三天一摇两天一摇哇……王大学也觉得娘这次张口和上回隔得太近, 就说你要不同意, 咱就不给她, 我听你的还不行。

王大学没有说假话, 从结婚起家中经济大权就掌握在俞小荷手里。买这辆“康巴拉煤王”时, 俞小荷娘家还出了五万, 这样, 顺理成章的, 俞小荷当了掌柜的。王大学出一次车一结账, 除去必要的花销, 收入都要上缴掌柜的俞小荷, 俞小荷就是柜上。柜上俞小荷并非贪财, 她是觉得男人手里不能有太多钱, 又跑着车, 山南海北的。她本想坚决不出这5000块钱, 5000块, 是她在赵家两个半月的工钱啊。她明白婆婆说的借其实就是要, “借”到婆家的钱从来没有回来过。可她见不得王大学那为难的样儿, 叹了口气说, 你就对你娘说, 柜上这阵子钱紧, 只能出3000, 多一分也没有。王大学赶紧接上俞小荷的话高声道, 3000就不少!这时俞小荷的电话响了, 是儿子打来的。儿子跟着姥姥住, 今年高考, 他诉苦说姥姥和姥爷整天看电视, 因为耳朵聋, 把电视机开的声音巨大, 害得他没法学习。王大学接过电话, 听见那边轰隆轰隆地阵阵喧闹, 夹杂着刀剑的撞击声, 想必是电视大开着吧。王大学不能阻止老人, 只好大声嘱咐儿子好好学习, 还说你爹叫了半天“大学”也没上成大学, 你可要争气。又说你姐就比你强啊什么的, 那边不爱听了, 挂了电话。

不知不觉, 十一点十分了, 坐在屋角的服务员站起来对俞小荷下了逐客令。他说一会儿派出所就有人来检查, 我再张不开嘴, 这嘴也得张了。

俞小荷对王大学说, 那我就回了。王大学说, 我娘还让我捎给你一双鞋呢, 刚才忘了。说着又去掏那个提包。他掏出一双黑平绒塑料底偏带布鞋, 说是他娘在集上5块钱买的, 穿着瘦, 就叫他给俞小荷带来。王大学殷勤地把鞋摆在俞小荷脚前让她试穿, 俞小荷冷笑着说, 你娘送给我的这双鞋可不便宜。她还是试了布鞋, 她穿着合适。

服务员再次催俞小荷离开, 王大学替她包好布鞋和雪纺衫说, 我送你出去。

他们一前一后出了春风旅馆, 王大学在前, 俞小荷在后。在沉寂的黑夜里, 俞小荷突然发现男人的腰微微向前哈着, 使他不像四十出头的壮汉, 更像个疲累的老者。倒退十年, 他还在苹果园里给她翻跟头呢。那时她一生气, 他就给她翻跟头、拿大顶, 终归能将她逗笑……她心里一颤, 叫住他说, 明早你和二孬几点碰面啊?王大学说, 五点在旅馆见。配货站让六点到顺义, 去了得先装车。俞小荷说那你还不回去。王大学说咱俩还没结账呢。俞小荷说, 每回不都是你把钱打到我卡里么?王大学说今天见了面, 就当面结了吧。两人说着找个路灯站住, 在路灯下, 王大学把这一趟半个月跑车的收入交给俞小荷。刨去二孬的工钱, 两人一路的吃饭住店, 路桥费, 汽油钱, 春风旅馆住宿费, 还有刚才说好的将要“借”给他二妗子的3000, 柜上共收到700元人民币, 比俞小荷估算的只少了100块钱。她点过钱, 对王大学说, 你少交了100吧。王大学吭哧着说也就是给个人留两条烟钱。俞小荷说烟钱早给你刨出去了。王大学说这月不是改抽“中南海”了么。俞小荷提高嗓门说你还敢抽“中南海”!王大学不说话了, 从口袋里摸出一张票面100的递给俞小荷。

俞小荷没有接钱, 她忽然想起早晨醒来之前做的那个噩梦。她想起二孬媳妇在村里就给她讲过梦里那样的事, 二孬从前跑车时带着媳妇去过南方。但在这个晚上, 她不想疑心她的男人, 她觉出了他们的不易。三五个月不见一回家里人的面……她就不接王大学递过来的100块钱了, 反倒从手中那沓钱里又抽出一张100的塞到男人手中说, 知道你苦, 我什么都能容。钱你再留100, 只一样:走到哪儿也不能养。王大学说养?养什么呀?俞小荷愣了愣说, 一养, 就养出感情来了。我丢下一句话你听好, 你只能……提上裤子就走。说着眼圈就有点泛红, 仿佛什么事情已经发生, 幸亏有黑夜遮挡。王大学伸出拳头杵了俞小荷一下说, 你个不要脸的俞小荷, 胡吣些什么啊?我看你倒是身在北京, 心不往我身上用了呢。见男人急赤白脸地嚷, 俞小荷刚才有些紧巴的心哗地松下来, 她也杵了男人一拳说算了算了, 不说这些没用的, 我也学你一句话:理解万岁。就这, 你快回吧, 死站在这儿脚都冻麻了。

王大学不想回旅馆, 俞小荷一番话叫他心里不好受。每当他心里不好受时, 就格外注意俞小荷那歪向一边的嘴。他想起当年他劝她去扎针灸———村里谁谁谁就是给扎好了。因为要花钱, 俞小荷死活不去, 还说这又不碍吃不碍喝的, 你不嫌我, 我管他别人做甚!王大学没有嫌过俞小荷, 她是他的主心骨, 她能让他心静。他磨蹭着不进旅馆, 俞小荷就跟着他来来回回地在便道上走。黑更半夜, 人生地疏, 身上装着现金, 他们也不敢往远处去, 他们其实一直在春风旅馆附近转悠。比起别处, 还是旅馆门前最安全。一会儿, 俞小荷指着旅馆临街一扇亮灯的窗户说, 那不是102啊?两人就奔到窗下。透过没拉窗帘的窗户, 王大学看见房间的床上他那只提包。他退后两步说, 你看屋里屋外其实只隔一扇窗户, 在这儿多站一会儿, 没准儿我真当这外头是屋里, 那屋里是外头呢。看, 咱这“屋里”的地方比那“外头”还宽绰!俞小荷附和道, 也是。两人就又开始在便道上来来回回地走。一阵夜风袭来, 王大学“哼”—声说, 外头到底不比屋里, 还是冷啊。俞小荷说, 再冷也不是冬天那股劲了。

夜深人静, 如果不能安睡.就是诉说衷肠的好时候。春风旅馆亮灯的窗户一扇接一扇地黑了, 只有102的窗户亮着, 就像为俞小荷、王大学的团聚固执地照着明。他们在这扇明窗的照耀下说了很多总也没工夫细说的话, 他们的儿女, 柜上的积蓄, 闺女若是考研究生, 如何托门子使钱。也说到老人和买房, 照这样努力, 他们五年之内能在县城买上一套两居室的商品房。他们盘算着一家人往后的光景, 盘算着他们最终会在哪里安家……凌晨五点了, 俞小荷看看手机提醒男人说, 二孬快到了。王大学说, 那你也回吧。俞小荷说, 下趟什么时候过北京?王大学说, 没个准头, 哪儿有货, 车就往哪儿开。

俞小荷走了, 走出几步又返回来说, 我再问你句话。王大学说什么话?俞小荷说, 昨天我在半路, 你从旅馆给我打电话管我叫什么来着?王大学说没叫什么呀。俞小荷说你装傻!王大学想起来了:宝贝儿。他仗着电话里看不见人, 模仿着当下的时尚叫了俞小荷“宝贝儿”。俞小荷说想起来了吧?你当着面再叫我一声。王大学说那是打电话呢。俞小荷说电话里能说的话见了面倒说不得了?王大学嘬着牙花子说多大岁数了你闹什么闹?一会儿我把那句话发到你手机上行吧。边说边翻起俞小荷大衣领子上的帽兜替她在头上戴好。俞小荷还要矫情, 一辆小“奥拓”开过来停在旅馆门口, 从车上下来的是二孬。他的亲戚要开车送他和王大学去顺义, 这能省下一笔打车的钱。

俞小荷回到花源湾时, 赵女士一家还在安睡, 只有厨房的灯亮着, 一股煲鸡汤的清香在这幢房子里弥漫。她轻轻推开厨房门, 见刘姐正站在灶前用微火煎西红柿, 赵家几位老人每天早晨都要吃一枚橄榄油煎的西红柿。

刘姐问俞小荷怎么回来这么早, 俞小荷讲了缘由, 刘姐嘟囔了一句:啥子事嘛。她观察着俞小荷冻得发青的憔悴的脸, 让她坐下, 从灶台上的砂锅里盛出一小碗刚煲好的土鸡汤端到俞小荷跟前说, 你把它喝了。说完反身关好厨房门。俞小荷知道赵家有几样食品保姆不能动, 其中包括土鸡汤。她把桌上的汤碗向远处推推, 冲刘姐摆摆手。刘姐悄声劝道, 百年不遇的一回, 他们发现不了。俞小荷这才捧起汤碗啜了一小口。香, 她想。她喝着暖到心的土鸡汤, 决定把婆婆捎来的那双布鞋送给刘姐。她拿出鞋来, 谎称自己穿着不合适, 让刘姐在厨房试鞋。刘姐试了布鞋, 那鞋就像给她定做的一样。高兴得刘姐低着头使劲端详自己的脚, 问俞小荷多少钱。俞小荷说这双鞋可贵, 左脚1500, 右脚1500, 加起来是3000块。刘姐说是双金鞋啊。俞小荷讲了婆婆要钱的事。刘姐说, 这么一算, 可真是3000块钱一双。说着就要脱鞋。俞小荷说你就穿着吧, 比穿拖鞋跟脚。又说你别过意不去。我也给自己买了东西。她拿出那件斑马纹的雪纺衫在身上比着让刘姐看, 刘姐边欣赏边笑吟吟地说, 王大学买的吧?男人能这样。算你有福气。不像我, 从小到大, 没男人送过我东西。说话间俞小荷的手机来了信息, 她掏出手机查看, 是王大学发来的, 上面写着俞小荷要他当面说给她听的那句话。

俞小荷鼻子一酸, 就要掉下泪来。可她忍住了, 她不想当着刘姐这样。刘姐却猜着了似的打趣道, 说的啥子, 念给我听听。俞小荷不念, 刘姐就故意说, 你呀, 是会别的男人去了吧?俞小荷急了眼似的说, 刘姐、刘姐, 我可一直敬着你呢, 想不到你这么毒。她的声音挺大, 刘姐赶紧对她使个眼色说, 小点声, 都还没起床呢!

厨房里静下来, 只有灶台上煎锅里西红柿咝咝地响着, 溢着金红色的汤汁。俞小荷打量着温暖、宽敞的厨房, 打量着兴致不错的刘姐, 一阵困意袭了上来。这里也不是她的家, 但这里能够让她歇息。是人都需要歇息, 不管你前边还有多远的路。她有点不甘, 又有点知足, 在这儿闭一小会儿眼, 她该去楼梯旁边的工具间拿她的拖把和抹布。

上一篇:幼儿园小班户外游戏活动教案下一篇:银行服务培训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