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2024-07-09

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精选8篇)

1.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篇一

由于影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因素众多,因此高校内部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认为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要素进行建设。

4.1 理念要素。

理念要素主要是指与研究生教育质量密切相关的质量文化和质量意识等。质量保证最重要的首先是全体员工的质量意识的建立。质量意识不只是理解和掌握有关质量保证的概念和方法,还要积极营造一种文化环境,包括对组织的质量观和质量目标的认同,员工对质量的承诺和对不断改进质量的追求,各层次人员所创造的组织形象,以及与高校外部组织之间有效的相互协作关系等。在社会质量要求与期望越来越高的今天,质量文化已经成为各类组织文化的主旋律。同样,质量文化也是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的有机组成部分。当前高校应建立追求质量的价值体系,积极营造质量文化氛围,要在这种生态圈中引导和鼓励管理者与教职工共同分担责任,通过提供教育信息让他们知晓学校的环境与现状、机遇与挑战,接受和认同学校的质量目标,并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质量改进的过程中去。

4.2 人员要素。

人员要素主要是指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现的主体和所涉及的有关人员。主要为:

4.2.1 研究生生源。

研究生是培养质量的主体。研究生的生源质量、学习态度直接影响培养质量。生源质量是研究生培养质量形成和提高的`基础和先决条件,选拔合格的生源是教育过程的第一关口。高校可以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灵活多样的方法,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和要求,制定不同的生源选拔要求和标准。在招考方面,应注意考试形式的多样化,改革过去“一考定终身”的选拔办法。

4.2.2 导师队伍和学术梯队。

在影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诸因素中,导师队伍是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导师的言传身教,对于研究生学术水平的提高和知识结构的完善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导师和研究生的比例出现失调,导致每个导师指导的研究生数量猛增,一些导师忙于科研和其它应酬,无暇顾及自己的研究生,没有负起导师的责任,这很难保证研究生教育的质量,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也造成了负面影响。

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要实行真正的导师聘任制,真正做到导师不再是一种身份,而是一种责任,是一个“培养人才、创造知识、转化成果、交流学术”的岗位,是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第一负责人。导师应切实负起提高学位论文质量和把关的责任,要对研究生培养的全过程承担起责任。要与学校的人事部门相结合,建立研究生导师的竞争和考评制度,对所聘导师定期进行考核,对于考核结果不合格者,要予以解聘;对于优秀导师,要予以奖励。二要严格审核导师招生资格。博士生招生应与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结合起来,凡两年内没有国家、省级等纵向科研项目或重大横向科研项目,原则上不得招生;经审查合格准予招生的博士生导师招生人数要进行严格控制。三是在实行导师制之外,要建立学术梯队,成立指导小组,共同指导研究生。这样做既可以形成良好的讨论式学习的氛围,又可以弥补现在师资缺乏的窘境。四要对新上岗的导师进行培训,主动向他们介绍有关研究生招生、培养、论文答辩等环节的规定,邀请资深导师传授育人指导经验,这样有利于导师更好地进入角色,发挥教书育人的作用。

4.3 条件要素。

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和优良先进的硬件设施是培养高质量研究生、产出高质量研究成果最基本、最重要的物质基础。条件要素主要包括教学设备、科研仪器、图书资料、网络资源、生活条件等硬件资源的建设。

当前高校应广开渠道,通过国家或地方政府投入、各类科研项目、社会资助和捐赠等途径和渠道,努力增加对研究生教育的经费投入,提高在校研究生的待遇,为研究生安心学业创造良好的物质生活条件保障。

4.4 制度要素。

4.4.1 资助体系。

合理有效的研究生教育资助体系是调动研究生的学习积极性,使研究生集中精力专心学业,投身科研工作的有力保障。高校应建立奖、助、勤、贷等多种形式的研究生资助体系。奖即国家奖学金和各种专项教学金;助即通过设立“三助”(助研、助教、助管)岗位,使研究生在参加科研、教学和管理工作的同时,得到全部或部分的生活资助;勤即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使研究生不仅能培养自立和自助的精神,而且还有利于其综合素质的提高;贷即通过国家助学贷款的方式,使经济困难的学生也能顺利地完成研究生学业。

4.4.2 完整的教育过程管理体制。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作为人才培养最高层次的研究生教育,更应该注重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这要求高校应建立一套完整的过程管理模式,从研究生的课程学习、课堂教学到学术交流、项目训练、论文选题、评阅答辩、学位授予等各个环节都严格把关,切实保证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4.4.3 淘汰机制。

现行的研究生培养模式中,实行严进宽出,有些学校没有淘汰,但是研究生教育由以前的精英化选拔趋向于现在的大众化,如果再不实行淘汰制、引入具有竞争活力的培养机制,就很难保证和提高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淘汰不是目的,而是手段,淘汰制是保证人才培养的重要措施。在课程学习阶段、中期考核、博士生资格考试和论文答辩阶段引入淘汰,目的是激励研究生在读期间,把课程学习、科研工作和撰写论文作为自己的第一要事,努力钻研,成为具有扎实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国外的经验表明,有淘汰才有竞争,有竞争才能激发研究生的创造力。

4.4.4 质量自评估机制。

教育评估是在系统采集和分析关于特定教育对象信息的基础上,对其价值做出判断的过程。研究生教育质量评估就是依据研究生教育的性质和目的,系统收集有关信息,对研究生教育质量进行价值判断,从而提出改进的行动,促进研究生教育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不断提高。在当代社会,评估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被世界各国广泛运用,在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中同样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高校建立有效的内部质量评估机制不仅是国家评估和社会评估的基础,而且是实现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重要保障。学校可根据自身的需要开展各种形式的评估,如对本单位研究生培养质量、学科建设的总体综合评估,也可对学位论文、课程设置、教材建设、教学水平、设备管理、学位授予等方面进行单项评估。应成立相应的评估机构,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保障自评工作的顺利开展。

除了建立、完善高校自身的质量评估机制外,还应该重视社会及用人单位对毕业研究生质量的评价。研究生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向社会输送高层次人才,研究生培养质量最终要经过用人单位的直接的、长期的检验,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质量最具有评价权。因此,高校要十分重视用人单位对自己毕业生的评价意见,要建立一种机制使之能够畅通地收集、分析和处理毕业研究生的反馈信息,尤其要特别重视负面信息的收集与整理,用以指导并改进研究生的教育工作,形成完整的研究生教育质量的评价反馈机制。

参考文献

[1]秦荣,张文修.研究生教育质量管理体系的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03(4)

[2]腾海文等.扩招形势下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与评价[J].《理工高教研究》,2007(2)

[3]瞿海东,章丽萍.略论构建研究生培养质量保证体系的若千思路[J].高等理科教育,2002(6)

[4]李八方,周珊珊,曹扬.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的构成、特征和控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6)

[5]王冰,马宪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证体系研究[J].《机械工业高教研究》,2002(2)

2.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篇二

一、地方高校创业教育的理念

创新创业素质是指培养大学生要具有想象力和质疑精神, 具有敢于创新、打破常规的勇气, 具有敢于承担风险、勇于担当并承受失败的心态, 具有不断寻求并发现机遇的能力, 具有产生创意的意识和激情, 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以及与他人合作共事的能力、自信心和说服力等[1]。

本文探讨的创业教育主要指广义的创业教育, 其核心内涵和目标是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素质, 激励学生成就一番事业的欲望并帮助、指导学生自由、全面的发展, 最终使学生在社会各领域勇于创新, 开辟并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为他人和社会提供更多发展机会的探索性行为的教育活动。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 必须要有明确而长远的创业教育理念, 清楚创业教育要达到什么目标?为学生提供什么样的知识体系、学习平台等核心的问题。根据地方高校定位, 笔者认为其创业教育基本理念应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素质教育, 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勇于冒险和灵活行动的创业精神, 同时也训练少部分具有创业意愿和商业潜质学生的创业技能。

二、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基本框架

根据系统工程原理, 教学系统应该具有驱动、受动、调控和保障功能, 才能使整个系统有效地运转, 从而实现系统的目标。据此, 构建创业教育体系一般框架如图1所示。

(一) 创业教育目标体系

创业教育总目标是通过将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各类实践活动、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职业生涯、就业指导等方面相结合, 着力培养大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创业能力, 丰富创业知识, 健全创业心理品质, 培养出具有创新创业素质的复合应用型人才。创业教育主要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 但不是所有学生都有创业意愿和潜质, 应针对有不同需求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 构成一套完整的创业教育目标体系。其中, 创业意识是动力, 没有创业意识, 创业就成为一句空话;创业心理品质是条件, 起调节作用, 其强弱优劣影响创业的成效;创业精神是创业成功的保证;创业知识是基础, 只有掌握创业知识, 创业活动才能顺利开展;创业技能和能力是核心, 是人们进行创业活动的关键因素, 直接关系到创业活动的成败。创业教育目标体系的基本框架如图2所示。

以上六个方面的教育目标是相互联系的有机整体, 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全面把握, 才能保证创业教育目标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二) 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基于前述创业教育理念、教育目标, 地方高校构建的教学体系应以唤醒和激发全体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热情作为创业教育的最基本目标, 在此基础上再对那些有创业潜力并有强烈创业意愿的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创业教育。构建创业教育教学体系, 学校要统筹规划, 并遵循以下几条原则。

第一, 三个课堂统一性。高校中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称为第一课堂, 重视“学思结合”, 强调课程实验、理论知识, 夯实创业知识和技能;校园内未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的课程与其他活动称为第二课堂, 重视“素质拓展”, 强调专业、创业实训, 提升创业素养和潜能;校园外的教学与实践活动称为第三课堂, 重视“知行合一”, 强调综合实践, 丰富创业经历和体验。三个课堂的统一, 是创业教育培养目标的客观要求, 能使教学资源利用最大化, 需要学校内部相关教学与职能部门对创业教育教学活动进行统筹规划。

第二, 课程设置层次性。高校开设创业教育课应针对不同需求的学生, 设计与开展不同层次和形式的教学活动。在教学体系纵向设计上, 第一层次为“启蒙教育”, 可针对所有学生开设普及性创业素质教育课程, 也是素质教育的一种延伸和体现。第二层次为“预科教育”, 针对那些有创业愿望且具备创业者特质的部分高年级的学生, 教给他们发现创业想法、识别商业机会、了解创办企业所需基础知识和技能等初级创业课程。第三层次为“职业教育”, 针对愿意实践创业行为且已经参加创业实践活动的高年级学生, 进行诸如市场营销、成本核算、绩效考核等高级创业课程。

第三, 课程形式多样性。学校在创业教育课程安排上, 可提供给学生以必修与选修课的选择, 也可开出创业教育独立课程与嵌入课程。一方面, 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 可开设如创业基础、创造学、领导科学、管理学、财务管理、市场营销等课程, 培养创业意识, 丰富创业知识。另一方面, 可在学科专业教学中, 通过渗透、结合和强化的方式, 把创业教育引向深入, 形成创业技能及管理嵌入课程。同时, 课程内容也要针对理工科、文科的学生有不同体现, 应采取文理互补、多学科有机融合的方式。

按照这些原则, 初步构建创业教育教学体系如表1所示。

(三) 创业教育管理体系

1.创业教育组织管理

由于创业教育的课程教学、学科竞赛、社会实践、创业体验等过程需要多部门共同协调才能完成, 为使创业教育工作有效推进, 为提高教育质量提供有效的组织保障, 笔者认为地方高校应从人才培养整体设计考虑, 需要建立一个衔接紧密、相辅相成、协调一致的综合式创业教育组织管理体系, 通过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组织的相互关系、各自承担的主要责任。创业教育组织管理结构如图3所示。其一是学校创业教育领导小组, 由校领导任组长和副组长, 成员由教务处、招生就业处、团委、学工处、科技处等负责人组成, 发挥强有力的领导和决策功能;其二是学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指导中心, 中心主任由主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兼任, 工作人员主要来自教务处、团委、科研处、招生就业处、学生处、财务处、知名企事业单位等, 具体负责全校创业教育的规划、组织和协调 (校内、校外) 职能;其三是院系的创新创业教育领导工作小组, 负责组织院系创业教育活动和实践;最后是由创业教育指导教师及班主任负责具体的创业实践指导、检查、管理和执行职能。

2.创业教育政策制度

创业教育工作涉及面宽, 为了保证组织管理工作到位、教育环节合理衔接、教育质量得以保证, 学校应建立与之配套的政策制度, 使创业教育活动的开展、监督、检查和激励有章可循。学校可参照国家的有关创业教育文件精神, 制订具有本校特点的推进创业教育的指导性意见, 确定学校创业教育的指导思想、目标等[2](69)。制订学校改革创业教育的教学方案, 确定创业教育课程设置体系、教学时间安排、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等内容。制定推进学生创业的政策, 可从创业教育的学分认定、弹性学制启动资金、办公场所、技术等多方面给学生创业教育以支持, 如设立学生创业基金, 保证一定的创业教育经费, 扶持经过专家论证且有良好前景的创业项目。学校同时要充分利用地方政府的倾斜政策, 使学生在创业税收、融资、房租等方面得到一些优惠, 并对创业过程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一定奖励。

(四) 创业教育服务保障体系

1.创业教育的师资保障

教师不仅是创业教育的研究者、实践者, 还是具体组织者。建立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勇于创新、熟悉生产实践、乐于教书育人的创业教育师资队伍, 是地方高校培养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的基础。因此, 学校应采取措施来加强创业师资队伍建设。一是组织具有创业辅导热情、又符合相应条件的青年教师参加系统的创业教育培训, 让教师掌握创业教育的课程体系和讲授技能, 例如选派教师到团中央举办的KAB创业师资培训班培训。二是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的交流, 鼓励教师到创业一线兼职, 使他们更加了解社会需求及开展创业研究, 不断改进创业课程的教学方法, 灵活采用讲授、案例分析、讨论与调研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以培养学生发散性、创新性思维, 树立良好的创业品质。三是充分利用社会资源, 聘请成功企业家、校友、管理及技术专家等担任创业教育的兼职教师, 从事创业心理、经验、规划等专业性强的专题讲座, 以身传教, 可有效激发学生创业激情, 丰富创业知识。

2.创业教育的文化营造

校园文化在引领大学生潮流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因而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应加大创业教育内容, 积极开展与创业有关的文化活动, 营造浓厚的创业教育氛围, 有利于提高学生创业的意识。一是充分利用学校多种信息传播媒介, 如广播站、校园网、校报、宣传栏等媒体, 开辟专栏专刊, 宣传国家、高校有关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 大学生创业典型。二是积极搭建创业活动平台, 开展丰富多彩的创业文化活动。可依托大学生社团、创业沙龙、创业俱乐部等平台, 开展大学生创业经验交流、参观创业成功的企业、请创业成功者介绍创业奋斗历程、举办针对全体学生的创业计划大赛等创业主题活动, 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开阔视野, 激发创业激情。

3.创业教育的服务保障

第一, 搭建创业实践平台。 (1) 深挖校内资源, 创建校内创业实践平台。高校要充分利用校内教育和生产资源, 建立与专业、社团、兴趣、科技创新、市场需求相结合的大学生创业工作室, 如大学生科技创业者协会、广告创意等工作室, 把其作为大学生进入创业实践第一环节, 虽然它不是正式的创业公司, 但它可为创办正规公司积累一定的实战经验。 (2) 校企深度合作, 打造创业教育实战平台。一是加快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高校可选取具有产业或区域优势的产业企业作为合作对象, 与企业联合建立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 将基地变成一个创业园, 通过校企合作, 协商制定创业人才培养方案, 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为学生提供创业实战演练场所, 来体验真实的社会创业环境, 构建“学校主导+学生参与+企业支持”的大学生创业教育社会实践体系, 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业能力[3](57)。二是积极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各级政府为了鼓励和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 以创业带动就业, 鼓励社会各方以多种形式建设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高校应积极主动地与当地政府共建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 借助基地可为创业大学生免费提供培训、创业场地、税务登记、创业项目推荐等服务。创业孵化基地不仅能为创业大学生提供优良的创业环境和服务, 完善创业孵化, 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成功率, 而且能推进高校科技成果产业化, 更好地为社会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服务地方经济建设。

第二, 提供创业信息与技术服务。为学生创业提供信息服务, 学校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手段, 收集、研究、整理、反馈适应大学生就业和创业需要的市场信息, 并利用校园有效媒体及时向学生发布有关就业和创业的信息, 为学生就业和创业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服务。学校成立大学生创业中介服务组织, 为准备创业的大学生提供与创业相关的政策、工商、税务等方面的咨询服务和资金担保服务[2](71)。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服务。学校聚集了人才和技术优势, 应充分发挥优势, 为学生创业提供技术、设施等方面的支持和保障, 特别是学校教师的研究成果和技术专利, 可优先提供给有创业意愿的学生, 使学生即体验了创业, 同时又能够推进学校科研成果的有效转化。此外, 学校选择在创业技术和管理上有经验的教师组成学生创业咨询服务专家组, 为学生创业提供创业项目咨询、策划和技术指导, 尽可能地为学生创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服务[3](60)。

参考文献

[1]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组编.大学生创业素质通论[M].上海: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1.

[2]华文健, 任孔冰.对高等学校创业教育模式及保障体系构建的探讨[J].中国冶金教育, 2011 (1) :69-72.

3.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篇三

【摘 要】 “治未病”理念是一种防重于治的新医学模式,在当今网络下对构建高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起到重要基础理论指导作用。本文从治未病的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三个含义,建立教育平台、组建专业教师队伍、构建后期跟踪服务体系,从而构建构建高校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以达到有效地减少心理问题的发生。

【关键词】 治未病;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21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6)06-0178-03

治未病最早来源于《黄帝内经》:“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治指的是医治管理,未病指的是无病,就是无任何疾病的健康体质,或是表现为一种亚健康状态,即是处于健康到疾病发生的中间状态[1]。总的来说,治未病在中医中的思想内涵主要是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和病愈防复,就是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

1 中医“治未病”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笔者从《黄帝内经》可以知道,中医“治未病”在临床上对疾病治疗起到了以扶助正气、增强体质为核心的健身、防病,从而达到对外适应自然变化,对内促进机体抗病能力、自我愈合、自我康复能力。同样“治未病”养生理念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上予以笔者启示,虽然环境与对象截然不同,但是治未病思维模式同样也是适用,强调重在预防,构建相应的体系,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对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理进行正确的引导,避免心理问题“疾病”的发生或是防止愈后再发,从而达到“上医医未病”的效果。

2 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

2.1 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 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当前社会已经进入知识、数据大爆炸时代,网络共享资源丰富,各种价值观并存,冲击人们的思想,而网络信息含金量参差不齐,特别对于刚进入大学校园不久的大学生,普遍会接触互联网技术,但他们正处在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时期,人生阅历尚不丰富,政治立场不坚定,明辨是非能力不够强,容易被外界错误信息所影响。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于2015年7月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底,中国上网人数达到6.68亿(手机网民规模达到5.94亿),其中青少年网民数量超过2亿[2]。互联网模式已经不在局限固定的环境里,网络移动端的出现,进入互联网获取信息更加方便快捷,但是背后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主要总结出是普通高中教育阶段中模式存在重知识输入,轻师生间、学生间互动交流现象,再加上家庭背景、学前教育等复杂因素,心理相关知识缺乏,促使大多数年轻一代在社会交际能力减弱,从而交际趋向网络化,在进入高等教育后,大学生生活在这个小社会圈中,与外界打交道机会增多,虽表现得积极向上,但是又受各种外界大量信息冲击学生的思维,心理承受能力差,很少主动在现实中寻求机构长辈的帮助,相反在网络中愿意向所认识的“陌生人”求助,但网上信息多而杂,缺少自身专业知识支撑并不能快速地找到答案解决自身的心理问题,很容易出现浮躁、焦虑、失落、抑郁等相关心理问题,甚至离校出走、自伤、自杀、杀人等恶性行为[3-4]。

2.2 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 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指的是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方法、途径与运行模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是一种心理健康教育全面体系的构建问题[5]。从目前来看,大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心理健康教育显得日益重要,而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难以跟踪到学生心理状况,对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尚未形成较完备的理论体系,对一些关键问题缺乏研究,体系仍未建立、相对滞后,特别是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和行为模式的分析不够深入、全面,对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研究得不够深入,对“网络环境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问题缺乏系统全面的研究。而且目前大多数研究主要是从“工具”视角来探讨网络心理健康教育问题[6]。很少有从模式的视角、系统的视角研究心理健康教育问题,即探讨在网络化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理念到内容、手段、机制与组织方式如何发展、如何创新的全面模式构建问题。

3 基于“治未病”思想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

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健康新概念[7],心理同生理健康一样重要,提倡新的医学模式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其中,心理作为中间环节,即可影响身体健康,能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促进人体健康长寿,又可以塑造人的道德和价值观的形成。在2011年教育部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基本建设标准(试行)》再次强调要加强大学生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体系建设,提出预防、早干预重于治疗,而心理健康问题一般属于亚健康状态,既不是疾病状态,很容易被他人所忽视。因此,提倡中医“治未病”的思想构建框架,出自于未雨绸缪、防微杜渐,重在未病先防、调理养心[8],即调节情志,保持良好心态,并有意识地引导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与国际WHO提出对心理健康理念、国家教育部提出方针是相一致的,这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

3.1 “未病先防”——心理防护新模式 在中医学中,“未病先防”是指在未发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既往传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已经不适应现代潮流,应当引入新的元素或是建立一个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首先,追溯到对当前大学生心理现状展开分析,寻找合适时间点去进行教育。对于来自全国各地新生来说,每个人心理情况不一样,当开始单独一个人适应大学新环境的过程中,必然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9],而在网络信息发达环境下,新生在入学前已在网上接收了不少关于大学的信息,但是这些信息良莠不齐,让新生产生先入为主的想法,随后影响新生在以后学习成长方向。所以在新生入学初期,必须充分认识到大学生心理问题预防工作的重要性,抓住网络具有不受时空、地域限制等特点[10],将网下各种学科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和网上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整合起来,建立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多模式体系,积极开启受学生欢迎的心理网站建设,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一系列相关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及相应心理调适方法专题讲座,制定一系列调查问卷,初步掌握全校新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梯度分析,建立不同类别的心理健康档案,根据总体情况开展相关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例如,如何面对现实生活和虚拟世界,在此阶段不单是要给他们灌输、普及入学安全防骗、心理健康基础知识,还要提早进行近期目标、远期职业生涯规划的课程教育、有助于新生认识到自己奋斗目标,分批分层次地进行一对一心理谈话,提前打好预防针,减少入学误区,引导往正确道路方向上,避免漫无目的地沉溺网络、虚度光阴,减少外来“病邪”,充实大学生活,可有效地减少心理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的发生[11]。

3.2 “既病防变”——心理治疗新方式 “既病防变”是指当疾病一旦发生时,应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将疾病控制在一定范围内,防止进一步的发展和变化。针对于心理问题隐匿性大,一般人很难发现,但是仍有一些细节有迹可循,提早发现问题,建立一个长期有效预警防御机制,构建从校、院、班级、干部、小组成员到个人这种各施其职、层层递进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培养一支专业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能对当代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心理进行转化和引导工作,可以将过去传统队伍部分进行转型或是引进新的师资力量,除了基本心理健康、网络信息化等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清晰地认识到网络等现代技术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生活方式等起到重大的影响,因此,高校辅导员作为服务为学生服务一线的人员,必然是这支队伍的核心力量[8]。同时,高校建立网络监控平台,方便教师监控学生在网络上实时动态,例如发表言论、观点、搜索关键词等等,切实追踪IP地址到每个学生身上,此外,高校要加强对辅导员队伍进行培训与指导,高校与高校之间定期形成共享模式的共识,互相交流经验,壮大队伍,从而提高队伍理论水平、业务水平和职业素养,能够深入浅出地指导大学生在网络中应遵循行为准则。同时,加大宣传力度,从线上,到线下,提倡学生一早发现自己问题所在,利用学校网络服务平台进行心理服务咨询,在网络上交流,可以突破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距离感,不受时空、地域限制,可以进行交流与案例讨论,而不是第一时间网上发帖寻求帮助,毕竟网上的信息良莠不齐,所以要教导大学生能够运用中医整体辩证观念去看待自身心理问题,万事万物都是运动,学会发展和联系的观点去分析,从而正确认识事物,不让谣言等不良信息迷惑内心,造成不必要不良影响[12]。

3.3 “病愈防复”——跟踪监测新体系 “病愈防复”指的是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所以,心理问题得到解决后应该建立跟踪随访制度,随时督促学生进行专业心理测量问卷的调查,利用网络大数据管理建立学生心理档案,让学生管理者根据随访和测试结果了解学生心理动态,利用大数据分析跟踪学生的心理变化趋势,有利于将复发的问题扼杀在萌芽中,从而有效地预防各种心理问题的发生,同时,又能使学生得到良好的心理教育和辅导,促进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和保护自己[13]。从宏观看,针对高校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采用专家咨询法从目标评估、过程评估和结果评估等方面建立评估体系,然后对应用该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后的研究对象来进行评估,以达到指导改进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目的。此外,由于网络发展速度快,数据库应做好及时更新,而且针对较难处理案例应做好收集分享交流经验工作以促进步,平台应做到时时监测与维护,避免被外界不法分子入侵,并做到周周检查每月汇报情况,将事故问题做到防患于未然。

总之,在构建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整体体系上,实现“网下—网上”心理健康教育相结合,将网下各种学科的渗透式教育模式和网上咨询辅导等基本方式整合起来,依靠大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途径方面中“他助—互助—自助”相结合的模式,把网络心理咨询、网络朋辈心理互动和网上自我教育结合起来以解决心理问题,将治未病作为思想

贯穿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建立中从而构建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多模式体系,才能真正地实现“治未病”。

参考文献

[1]朱向东,李广远,刘稼,等.中医治未病”思想的内涵探讨[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8,12(26):2725-2727.

[2]中国网信网.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11-17].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shtml.

[3] 蔡洋洋.“90 后”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现状[J].学理论,2012(35):258-259.

[4]朱子凤.中医“治未病”与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预防[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0,36(3):504-506.

[5] 姜巧玲.高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构建[D].长沙:中南大学, 2012.

[6]姜巧玲.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进展与趋势[J].现代大学教育, 2011(6):81-86,111.

[7] Iris Borowya.Sustainable health: the need for new developmental models[EB/OL].[2015-12-8].http://www.who.int/bulletin/volumes/92/10/14-145219.pdf.

[8] 朱红红.运用“治未病”思想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孝感学院学报, 2011, 31(3):108-111.

[9] 吴豪伟,于成文,刘希汉.新形势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管理模式的探索[J].课程教育研究, 2014(12):36-38.

[10]沈晓梅.对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 2013(11):86-87.

[11] 田文婧,王旭,周志荣.“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中医药大学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8(6):620-622.

[12] 刘晓艳,李玲秀.谈如何运用中医“治未病”思想构建[J].才智, 2015(23):198-199.

[13] 袁忠霞,张玲.构建学校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平台的思考[J].科技展望,2013(15):29-31.

4.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探讨论文 篇四

【关键词】地方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

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一直是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有助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在新时期下,构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显得尤为重要。通过构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体系,针对其在构建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合理的改进与调整,使其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要,提高就业创业的服务质量,来为高校大学生开辟更多的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争取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一、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发展,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能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是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才能,培养高素质的创业人才。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理念主要定义为培养大学生的就业技能、创业能力、主动发展的精神,当前的高校毕业生不仅是求职者更是岗位的开创者。[1]我国的就业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地方高校才刚刚开始推行。就业创业作为高校新的发展理念,需要高校改革教育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应用型人才,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在就业难的形式下,大学生如何提高自身的价值,成为了高校教育服务体系需要思考的问题。[2]在当今的社会发展下,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的专业课程内容与人才的需求相违背。而高校大学生在就业、择业观上没有树立正确的意识,导致就业创业的工作难度加大,相关的调查显示,新增就业岗位不稳定、就业结构矛盾突出,都是当今大学生就业的阻碍。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高校毕业生自身的职业认知能力较弱,许多学校开设的专业课程与行业发展需求不符,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指导与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不完善,所以,急需要加强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设,使其能够有效的实施,为高校大学生服务。

二、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现状

1、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现状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下,地方的高校为大学生提供了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为大学生的就业发展提供了平台,但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发展过程中,也遇到了一定的挑战。[3]现如今的大学生没有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在就业的道路上缺乏正确的指导,而在创业的道路上又缺少创新意识和创新技能,使得高校毕业的大学生在走出校门后,很难找到合适的工作,也有不少的大学生即使找到了工作也很难适应社会的发展,最后还是被社会所淘汰。由此可见,地方高校建立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必要性。但这一高校的新兴项目在实践过程中并不是那么顺利,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观点不正确,地方高校教育服务体系也没有形成规范化发展,不仅教育模式落后,大学生的就业创业课程教学也缺乏系统化的指导,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上缺少管理,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4]因此,地方高校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不合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也不理想。

2、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出现的问题

(1)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问题。虽然地方高校已经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的理念,但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由于地方高校的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业创业的资源受到限制,所以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并没有真正的落实到实践当中。[5]我国的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分为职业教育、本科教育或者是本科以上的教育,这是地方高校的教育模式分类。但很多地方高校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并没有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上进行系统化的设计,在教育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上没有根据高校自身的教育层次、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高校的自身发展需求来进行设定,许多的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模式选择上多数是依据国外的高校或者是国内一些重点高校的创业体系的构建模式。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教育模式上多数是采用课堂教育的方式,又或者是由教师讲授一些创业的理论知识,学生很难有真正的实践机会,也就难以形成高效的创业技能。(2)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确立问题。我国地方高校在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教育服务理念上还没有形成统一的发展理念,没有树立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教育理念的落后更是制约了高校大学生的创业发展。[6]在传统就业观的理论指导下,多数学生受应试教育观的影响,认为大学生的创业是就业无法实现下的选择。多数地方的高校没有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业观,高校对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也不重视,许多高校即使开设了创业教育课堂也只是流于形式,当(做)作普通的选修课看待。地方高校没有正确树立大学生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目标,只是认为创业教育就是传授大学生创业的理论方法,而忽视了真正的创业教育发展目标是培养新时代的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大学生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人才。(3)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问题。目前的地方高校有许多针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状况,建立了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不仅来帮助大学生选择良好的就业道路,也有助于大学生开辟创业的发展道路。[7]地方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上还处于起步阶段,没有形成系统化的体系,在服务体系的管理上也遇到了许多的问题。虽然地方政府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上出台了相关的扶持政策,一些银行、税务等部门也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提出了许多优惠待遇,而地方高校在管理上却难以和政府等部门形成统一的发展模式。[8]许多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在管理上没有一个组织监管部门,只是由教育部门单方面开展,而且地方高校的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较为混乱,没有相关的专业教师,师资力量较为薄弱,学生的就业创业教材较为枯燥,地方高校在人才培养上缺乏长效机制,使得地方高校在开展大学生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上遇到了不小的阻碍,难以发挥高校在教育服务体系方面的作用。

三、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

1、理论体系的建构

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在理论体系的构建上主要是指就业创业的指导意义。在该体系下,就业创业的工作目标是以人为本、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技能、促进大学生的就业,而在该体系下的就业创业工作理念是专业化、信息化、个性化,主要的就业创业工作原则是不让大学生失去就业创业的机会,该体系下的就业创业工作内容是开展就业指导、创业教育、指导职业规划、举办校园招聘等,并通过校企合作、创业设计活动等形式,为大学生开辟就业创业的工作途径。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上,要树立明确的服务机制,根据大学生的学习、心理、能力等状况,确立就业创业观念的引导机制,在就业创业指导上要形成课堂教育与课外相结合的指导模式,高校在就业创业的服务体系理论的构建中,也有要教育服务质量的保障体系,该体系主要是保障就业创业的教学管理、教学质量等方面进行监督,另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也要有相应的机构设置、人员培训、评价机制、调控机制等作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的保障。

2、实践体系的建构

在加强了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理论建构上,还要注意其实践体系的建设。高校可以通过就业创业报告会、就业创业的政策研讨会等形式,对大学生的就业创业的思想进行理论指导,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为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开设平台。[14]地方高校应加强大学生专业的实习基地、创业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创业教育的实践岗位。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工作。学校在就业创业工作会议上研讨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途径,相关的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就业创业的工作建设,加强就业创业的制度建设,打造高校就业创业在机构建设、人员培养、资金经费等方面的一体化建设。学校还应建设就业创业教育服务平台,开设就业创业咨询室,安排具有实战经验的就业创业教师进行专业指导,帮助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也要关注高校中特殊群体的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心理辅导,设计正确的职业规划。另外,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也应成立相应的教研室,地方高校根据本学校学生的发展状况,进行大学生就业创业的课程编写,如一些高校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大学生的职业规划》等,使大学生在就业创业的实践道路上有理论依据。而且高校在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发展道路上要为大学生拓展一定的工作渠道,比如说举办校园招聘会、企业的专场招聘会等,不仅使大学生掌握专业的就业技能和创业才能,也能真正的运用到岗位当中去,通过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实践,为高校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渠道,也完善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使其更好的为大学生服务。

四、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构建实践

1、提高就业创业指导的服务水平

(1)将网络技术应用到就业创业工作当中。如今,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网络已经走入了人们的生产生活当中,大学生使用网络的人数越来越多。[9]将网络技术融入到大学生的就业创业工作当中,将更有利的促进大学生的就业与创业。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就业信息的发布上等更加方便快捷,大学生也更加接受这种方式。而随着网络招聘的新兴,网上求职、网上投递简历,也成为了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新途径。(2)开发就业创业服务的客户端。高校大学生的就业创业途径不仅要依托于网络技术的发展,还要通过手机微信等客户端来实现。[10]现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手机逐渐在大学生中普及,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与多方合作,开发大学生的就业创业APP客户端,通过有效的信息数据,向高校的大学生输送就业信息、就业政策、创业培训指导等,使学生通过手机就能了解最新的就业动态形式,提高了高校就业创业的教育服务体系的服务质量。

2、改革就业创业教育的指导方式

(1)树立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高校在实行就业创业指导时,应首先注重的是树立大学生正确的就业创业观。改革大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在选择工作上总是先考虑工资待遇、工作环境等因素,很少考虑到如何在工作中提高自身的能力,应改掉以往大学生对工作挑三拣四的毛病,多鼓励大学生投入到基层中去,在工作实践中应多注重的是在工作中锻炼自我,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高校应在这方面多对学生进行引导。[11](2)加强就业创业的实践教学。在以往的教学上,教师多采用理论授课的方式,而就业创业指导课上多数是传递给学生理论知识,学生没有掌握相应的实战技能。在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上,应结合本地区的发展状况,开展就业创业教育。[12]课程内容应该涉及到职业规划教育、政策教育、以及相关的法律知识传授等,还要发展就业创业的实践教育,在校内举办创业设计比赛、组建大学生创业会等,增加校园的就业创业氛围,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创业的发展渠道。另外,也可以开发学生的专业实习基地,利用地方的创业园来支持大学生进行创业,为大学生的创业提供实践的基地。

3、加强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

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管理当中,首先要注重的是要加大该服务体系的投入力度,地方高校要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设立专门的项目经费,来用于高校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开展活动、实施项目等方面。[13]还要加强该体系的师资队伍建设,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课的教师要有专业的素质,自身了解相关的就业政策、具有相应的创业技能等,高校在纳入这些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时,应进行全面的选拔和专门的培训,邀请相关的创业成功人士进行指导,争取组建高校高水平的教育服务体系队伍。大学生的就业创业不仅与高校的教育服务有关,还应结合当下的就业市场,关注就业政策,面向市场进行就业指导,还应与政府等相关部门合作,形成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一体化结构,通过各部门的有效合作与管理,形成大学生就业创业发展的新格局。

五、结论

现如今,社会的就业需求与高校的专业课程不符,从而使高校的就业创业指导工作十分艰难。在高校的就业创业教育工作当中,应引领当今的大学生创新就业发展理念,提高自身的就业能力,提高自身的创业能力。而地方高校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也应在新时期下,进行不断的改革,整合自身的服务内容、服务方式,使其构建更适合大学生就业创业的发展,为大学生开拓更广泛的就业渠道,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难问题。

【参考文献】

[1]彭仲生,罗筑华,王艳萍,李超,唐秋红.地方高校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服务体系的建构与实践[J].中国就业,2015.07(09)20-21.

[2]郭丽.地方高校基于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高教探索,2015.08(08)41-44.

[3]邱有华.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创业教育体系构建[J].教育发展研究,2015.Z1(11)120-124.

[4]郑琳川.大学生创业教育路径研究[J].中国高校科技,2015.11(13)84-85.

[5]文丰安.地方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浅谈[J].教育理论与实践,.15(14)12-14.

[6]陈学军,彭江兵.论“新常态”下大学生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的建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5.24(10)34-38.

[7]申天恩,张宏,孙晓峰,刘富江.高校创业教育体系理念创新与介入视角探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03(17)47-50.

[8]万荣根,曲小远.新时期大学生创业教育市场化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4.05(01)79-83.

[9]林瑞青.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若干问题研究[J].贵州教育学院学报,.07(02)4-6.

[10]谷家川,赵来,孙磊.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及措施——以滁州学院为例[J].高校辅导员学刊,.05(05)57-61.

[11]商云龙,王芳,王陶冶.大学人才培养全过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融入机制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6.10(07)152-155.

[12]刘华超.大学生创新与创业教育模式探究[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6.22(14)41-46.

[13]林宁.大学生就业与创业的现实考量与理性选择[J].继续教育研究,2016.12(16)20-22.

5.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篇五

网络环境下高校图书馆信息素质教育体系的构建

本文论述了信息素质及信息素质教育的涵义,分析了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质教育的.关系,提出了一个具有多层次教育目标、包含多层次教育内容、提供多种教育方式的信息素质教育体系.

作 者:夏秋萍 作者单位:哈尔滨学院图书馆刊 名:图书馆学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RESEARCHES IN LIBRARY SCIENCE年,卷(期):2006“”(3)分类号:G64 G25关键词:信息素质 教育体系 高校图书馆

6.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篇六

摘要:高校实验室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的主要场所,也是教学与科研的基地。随着实验室数量和规模的不断增加,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在不断地增加,实验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危险性设备和仪器,如果学生操作不当极有可能引发安全事故。近年来实验室的安全事故屡有发生,为了避免安全事故的一次次伤害,加强实验室的安全管理,构建安全文化体系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实验室安全

现状

措施高校实验室安全的内涵

实验室是从事实验教学、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重要场所,实验室的安全直接关乎校园安全,是校园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必须、必要因素。实验室安全包含的范围很广泛包括环境安全、物品安全、人员安全这三个方面。

1.1 环境安全 环境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基础。实验室环境安全包括:①整体环境:建筑环境:建筑环境的设计既要符合实验室相应教学与科研的要求,又要符合国家、地方和政府对实验室设计的整体要求。要充分考虑到布局的合理性以及供电、供水、供气、通风、空气净化、安全措施、环境保护的基础设施和基本条件。更重要的是基础设施的保护与及时维修,卫生状态的保持等。特殊实验室如生物实验室要遵循国家标准(GB19489-2008)《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使用危险化学品的实验室及储存仓库要遵循国务院2011年2月16日通过的《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②四防安全:防火灾、防水淹、防漏电、防盗窃是保障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条件。

1.2 物品安全 物品安全是实验室安全的主要内容。①设备安全:实验设备是完成教学及科研必不可少的条件。实验设备的安全具有两重含义,一是实验设备要符合教学及科研需要,包括实验台、实验消毒设备、实验用具清洗设备及人员伤害后的冲洗设备、通风防护设备、家具等的安装与使用均应符合要求;二是对专业设备的正确操作和使用及对实验设备的日常保养与维护。②材料安全:尤其是易燃易爆危险化学品的安全。危险化学品的储存要符合通风、防晒、调温、防火、灭火、防爆、泄压、防毒、中和、防潮、防雷、防静电、防腐、防渗漏及隔离的要求。③生物安全:生物安全包括从事在人工环境条件下进行生物培养(如微生物培养、组织培养、细胞培养等),和从事活体动物实验项目。除前述提到的《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外,还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委员会令《实验动物管理条例》及卫生部《医学实验动物管理实施细则》。

1.3 人员安全 人员安全是指从事实验教学或科研的工作人员、教师及学生的安全,是建立在其他所有安全的基础上的,也是安全的最终目标。实验室工作人员要熟知实验设备的功能,掌握安全防护及逃生措施,加强个人防护;学生要遵守实验守则,服从实验教师指挥。高校实验室安全发生的问题

近年来,高等学校实验室各类安全事故偶有发生,各高校虽已采取处罚、整改等多项措施,但仍难完全控制,高校实验室安全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之一。

2.1 安全观念不深、安全意识不强 高校对于实验室安全重视度不够,安全管理工作浮于表面,形式化的问题比较突出,安全意识淡薄,麻痹思想严重,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管理人员素质较低。部分学生安全意识不强,违规操作,极易发生安全事故。

2.2 安全体制不健全 现阶段,许多高校实验室的安全工作都由校办、保卫处、设备与实验室管理处或负责学校环保的部门来负责,形成了管理部门多,体制相对松懈的局面。而且管理部门之间的不必要摩擦,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容易出现互相推委,导致“三不管”。而且,学校保卫处缺少专业技术人员,不能对实验室的安全进行专业管理。

2.3 仪器设备老化,安全隐患严重 部分高校的实验室兴建于上世纪50、60年代,结构老旧,缺乏消防仪器,防火设计不合理,部分仪器设备老化严重,设备陈旧,不能保证安全稳定运行。有的高校安全资金投入不足,没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逃生方案,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后果不堪设想。构建高校实验室安全文化体系的措施

3.1 树立安全第一的责任心,提高安全意识 在全校范围内开展安全文化活动,通过举办实验室安全讲座和逃生演习、宣传实验室安全规范、开展实验室安全大检查和评选十佳安全实验室、举办实验室安全图片展和摄影比赛、拍摄实验室安全方面的微电影等形式多样的活动,邀请学校有关安全方面的负责人给师生进行实验室职业危害及安全防护及国外实验室安全管理等方面的讲座,让学生接受实验室安全培训,同时开设实验室安全的专题网站,开展实验室安全问卷调查。高校要加强培训,强化实验室安全知识及消防设施使用方法等知识培训,使安全观念深入人心。在全校推行实验室安全准入制度,所有学生在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参加学校组织的实验室安全知识培训和考试,考试合格并签订实验室安全责任书后,才能进入实验室学习和工作。通过培训和考试准入制度,将实验室安全工作的重心向主动预防转变,安全意识深深‘植入’师生的心中,形成尊重制度、敬畏生命、严谨求实的校园实验室安全文化,预防校园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这一系列活动,从更深的文化层面来提高师生实验室安全意识,探索确保实验室安全的长效机制。

3.2 建立安全保障制度

实验室化学品特别是危险化学品的流出,是之前国内几次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中被社会舆论强烈关注和质疑的焦点。如何严控危险化学品的“出入关”,避免危险化学品流出被用于伤害他人,是近年来众多高校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点。对此高校要统一管理学校所有化学品的购买、使用、回收、销毁的信息化管理工作,做到从入到出的全流程化管理。高校要健全化学药品的管理制度,要将具备相关资质和符合要求的危化品厂商的相关信息进行备案,由学校统一购买这些危化品。教师在使用过程中,要对所有危化品按照批次进行使用记录的登记,剩余危化品由学校组织专人进行回收。最终实现通过教师购买量、使用量、回收量等数值对危化品的全流程精确管理。健全实验室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建立实验室管理体系,并对违反规定的人员进行处罚,规范实验室化学药品操作程序,严格酸性、碱性药品使用;实验室管理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贯彻“谁主管、谁负责”,“谁使用、谁负责”的原则,实验室要有自己的安全规章制度,明确安全责任人,危险化学品、特种设备、放射源、废液等特殊物品有专人监管,全部实验室要配备防火设备。

对于实验室剧毒、易制毒化学品的管理的要求要更为严格,除定员、定岗、定责外,还要做好实验标示、实验记录和药品使用记录,每个实验室配专人管理,指导安全使用和存放,并将管理制度、操作规范和实验全过程、安全教育进行备案,形成档案,同时强调严格执行双人领取、双人保管、双人使用、双本账和双把锁管理,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器械,特别是在剧毒品和第一类易制毒化学品的使用场所和储存场所启动全天候的安保措施,并做警示标志。

3.3 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 高校要加强实验室安全宣传教育,预防和减少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发生,构建和谐校园环境,对此学校要通过开展实验室安全知识竞赛、播放微电影等活动,教育师生消除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筑牢安全意识和底线思维。为了进一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还要在实验室的有毒危险地方张贴安全标语,时刻提醒学生注意自身安全,提高安全防范意识和能力,真正将实验安全知识运用到实验生活中。另外学校要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新进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岗前培训工作,促进教职工主动参与实验室安全管理。将实验室安全教育纳入学生入学教育内容,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事故自救技能。

实验室作为高校教学科研的基地,实验室安全文化则是校园文化不可分割的部分,它发挥着文化的功能来进行安全管理,是安全管理发展的新阶段,注重通过提高人的思想观念和精神素质来实现管理,发挥着其他课程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7.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篇七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方案》将“教学管理队伍”定义为学校主管教学的校长、教务处专职管理人员、院 (系、部) 主任、教学秘书和教务员等。其A级标准为“结构合理, 队伍稳定, 素质高, 服务意识强”。它要求教学管理人员个人素质具有适应管理工作的德才结构和从事管理工作必须的业务水平, 具有与岗位相适应的组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和决策、调控等多方面的能力, 还应有理论和学术水平。继续教育正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有效途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继续教育的定义是:“广义的继续教育是指那些已脱离正规教育、已参加工作和负有成人责任的人所接受的各种各样的教育。”因此,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可理解为, 根据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高校在职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发展的需要, 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高校教学管理人员所实施的促进其专业发展的学历性和非学历性的教育活动的总称。包含三个层次:第一, 继续教育的受教育者应该是在职教学管理人员;第二, 继续教育的形式是多元体的集合;第三, 继续教育的目的是促进专业发展。

(一)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需要

继续教育是对各类人员进行知识补充、更新和扩展的教育, 是一个推广新理念、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重要平台。继续教育对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国民素质,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1993年,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是我国教育结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要“发展继续教育,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又鲜明指出要“发展远程教育和继续教育, 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通过继续教育, 转变观念、优化管理者的知识结构, 提高综合素质, 是适应高校改革和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 加快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

目前, 我国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教育阶段, 高等教育在教育观念、办学模式、内部管理模式、课程设置、学科发展、教育方法与手段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革, 这也对教学管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高校教学管理的对象是作为大学教育主体的教师和学生, 其工作性质具有很强的专业性。因此, 建设一支综合素质较高的教学管理队伍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的重要保障。教学管理人员应积极参加继续教育, 不断更新知识, 提高综合素质。

(三) 推进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需要

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必须纳入到专业化轨道, 这不仅是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也是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得以发展的动力, 是加强教学管理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教学管理人员在从事管理工作多年后, 其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等基本定型, 原有的管理程序、心理习惯等基本熟悉, 这将使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进程处于停滞状态, 其个人的学习兴趣、对知识的渴望就不如以前那么强烈, 因而加强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对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相比职前培养来说, 继续教育对于促进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发展更为重要。因为职后教育的时间更长, 更容易使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发生“质”的变化。

(四) 提高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素质的需要

当前, 我国缺少教学管理人员专门化培养的学科体系, 教学管理人员来源复杂, 能力素质参差不齐, 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此外, 高校缺乏对教学管理人员发展的统筹规划, 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常常处于无序发展状态, 教学管理人员继续学习的动力不足。就个人发展而言, 一方面, 教学管理人员由于疲于日常行政事务, 在发表教改论文或申请课题方面很难有成绩, 教学管理人员晋升专业技术职务难;另一方面, 管理岗位的职务呈“金字塔”形, 教学管理人员职称晋升较困难。因此, 建立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 能有效拓宽教学管理人员知识结构, 提高专业素质和学历层次, 是适应教学管理人员自身发展的现实需要。

二、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的构建

长期以来, 高校普遍把教学管理当做一般事务性工作, 在教学管理队伍建设上存在认识偏差, 教学管理人员的培养缺乏得力措施, 使用多、培养少, 加上经费、时间等因素的制约, 造成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力度不大, 效果不明显。因此, 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并有效实施, 是提高教学管理人员素质的重要举措。

(一) 教学管理人员的学历教育体系

我国高等教育学历分为专科、本科、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等四个层次。在本科层次, 已开设有教育管理专业, 在硕士、博士研究生阶段有教育学和管理学两大学科门类即高等教育学 (高等教育管理方向) 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高等教育管理方向) 作为支撑, 但单独设置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硕士、博士点尚未建立。因此, 应根据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特点, 借鉴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 探索建立以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依托, 以培养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为目标的高等教育管理学硕士和博士学历培养体系, 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理论和学术水平。

(二) 教学管理人员的系统培训体系

系统的教学管理人员培训体系应包括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等三种类型。岗前培训的重点是帮助新任教学管理人员明确教学管理工作的意义和任务, 了解岗位职责, 熟悉工作程序, 掌握工作方法、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提高岗位适应能力;日常培训主要涉及高等教育管理理论、高等教育管理方法、计算机应用技能等方面的内容, 旨在提升教学管理人员的工作技能;专题培训重在通过开展研究型学习和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等形式, 满足教学管理人员更高层次的知识和技能需求, 推动教学管理人员由实践型向实践—研究型转变。此外, 还应注重对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外知识培训, 譬如, 管理心理学、沟通学和法律知识等。

(三) 教学管理人员的专业学位教育体系

学位教育是一种特殊形式的非学历教育, 是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一种形式。与侧重理论、学术研究的全日制研究生学历教育不同, 它培养的是有一定职业背景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从专业学位教育的培养目标来看, 在职攻读专业学位比较适合工作实践性很强的教学管理人员的继续教育, 应是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重点。目前, 教学管理人员可通过攻读管理学、教育学等相关学科专业学位进行自我提高。

(四) 教学管理人员的社会化培训体系

专业协会和社会培训机构是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发展性培训的重要力量。专业组织在保护和造就专业人员、孕育和维持一个专业特定的知识和服务的意识形态等方面扮演关键的角色。随着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的发展和壮大, 全国和区域性的教学管理工作专业协会也得到蓬勃发展, 协会培训工作也已大量开展。要加强对专业协会培训的支持、指导和监督, 发挥行业自律作用, 提高培训质量, 使教学管理人员通过不断的、乃至终身的专业训练, 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

三、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的保障措施

(一) 建立与健全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管理机制

构建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 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培训机构、高校和教学管理人员自身的共同参与, 发挥各自优势, 形成合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积极转变职能, 做好政策支持和对培训机构、培训项目的审批工作。培训机构要根据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需求, 有针对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保证继续教育质量。高校应通过制定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规划和相应的政策措施, 鼓励和支持教学管理人员接受继续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应明确接受继续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要把继续教育作为自身专业发展和学校发展的必要活动认真对待, 积极主动地参与继续教育。

(二) 建立与完善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评估机制

评估机制的建立一方面有助于督促教学管理人员参与培训, 提高培训成效, 检验培训效果;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检验培训内容和方式方法的合理性, 为调整培训项目、完善培训计划和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从而形成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长效机制。

(三) 丰富与拓宽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

从学校战略发展需求出发, 依据工作岗位的实际需要和教学管理人员的现状, 对教学管理人员进行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继续教育, 做到培训有针对性。在培训前, 既要立足于现在, 又要着眼于未来。要不断分析社会人才的需求, 不断探索教学管理人员培训新路子, 创造性地开展培训工作, 做到培训有前瞻性。在培训形式上, 应根据教学管理人员工作特点与需求, 针对具体情况采用多样化的继续教育形式, 如学历培训、在职进修、访问学者、校本培训等。在培训方法上, 还应尽量避免“喂”和“灌”, 要注重“引”和“导”, 让教学管理人员愉悦地接受培训, 使他们在有效的时间内迅速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柳亮.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现状及对策[J].继续教育研究, 2010, (2) :11-12.

[2]蒋鸣.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J].教育与职业, 2009, (18) :176-178.

[3]王晓燕.关于高校教学管理人员继续教育的几点思考[J].继续教育, 2006, (7) :49-50.

[4]李永山.高校辅导员继续教育体系构建研究[J].继续教育, 2007, (11) :20-22.

8.山西省高校研究生教育质量体系构建初探论文 篇八

我国社会已经迈入转型时期,实现了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人才培养的主要承担者,同時人才的培养也是经济发展的基础。由此可见,经济发展的情况很大程度上归结于人才质量及水平。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应用型本科高校由于长时间的受到传统高等教育的影响,更加重视知识的传递,而忽略了各个学科之间的衔接,更加注重职业规范的合理性,忽略了工作岗位的创造性,以致于培养出的可应用型人才知识结构较为单一,实践经验不足、创新能力较差,社会的适应能力差等。因此。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优化调整就显得尤为必要。

创新创业教育基本概念

创新创业教育并不仅仅只是创新教育与创业教育的结合,其还是一个衔接较为密切的整体。创新教育是创业教育的基础,创业是创新的承接载体与表现形式,创业的成败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创新质量。创新教育更加注重学生未来的发展规划与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激发,创业教育更加重视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道路的规划与实践能力的培养。创新创业教育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以及学生的创造性作为主要的培养目标,开展以高校学生的创业意识、能力、精神为中心的活动,并且在各个阶段、各个层次上进行划分。实现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创业能力的培养教育。

微观上来讲,创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从深层意义上来理解,成立一家公司即为创业,拓展公司的业务领域或者是创新新的知识与技术成果即为创业;宏观上来讲,创业教师对于高校学生而言从属于创新精神的培养。因而,从根本上来讲,是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以及创新精神、创业能力开展的教育活动,采取分阶段、分层次的创新思维模式培养与创业能力的训练,能够帮助学生在未来独自面对社会的过程中具备独立思想意识、抗压能力,这也是创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能力。创新创业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的。

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我国的本科高校学生具有知识扎实、思维灵活、实际操作能力强的基本特征。因此在设定培养目标中应该以培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作为重点。从培养学生的实际情况来看,创新人才与创业人才在培养上是具有一定差异性的。创业人才的培养更加依赖于后天的培养,其次是先天条件以及客观情况。在现实中,具备创业条件的学生只占据较小比例,而多数的学生最终选择就业,这对这一部分学生就更加应该加强创新意识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选择培养模式时,要对多数的就业学生进行复合型模式培养,对极少部分的创业学生进行创业模式培养。具体内容为:

复合型。这种模式的主要培养目标在于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掌握充足的理论知识以及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基础,单一的学科知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培养模式提倡学生在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的同时,还要不断拓展知识,促进知识的广度与深度,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业型。这是针对具备自主创业能力学生提出的培养模式。采取开设创业选修课的形式、组织创业设计大赛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课外创业活动中,从而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为今后的创业打下基础。

本科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针对复合型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为:其一,增设创新创业基础课程。在当前的专业课、通识课之外,增设创新创业教育基础理论课,由低年级起开设。例如《创业基础》、《创业学》等;其二,增设其他专业领域的选修内容。一方面在专业课程中增加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内容,例如《创业管理》、《创造力心理学》、《思维科学》、《科学方法论》等,将创新教育课程融入到其余的教学课程计划方案中;男一方面,增加会计、金融、法律、营销等选修课比例,以经济管理学为核心进行创业技能培训;除以上两点外,还要积极的鼓励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教师可以采取选拔助理的形式,一同进行科研活动;也可以成立专门的研究小组,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这也需要学校的支持与配合。

针对创业学生采取的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设计为:其一,强化对实践课程的设计开发。学校应该建立与企业之间的联系,通过合作方式创建创新创业的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可实践机会与地点,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与综合技能,帮助学生使所学知识内化并且合理转化;其二,增加创业专家培训讲堂。学校选择邀请成功企业家到校客座的方式传授自身的创业经验,鼓励学生勇于创业。除此之外,学校可以设置与教学内容紧密相关的教学课程,这类课程的主要形式有培训、创业大赛等。

教育的最终使命是培养具有实用意义的人才,各大高校的区别在于培养哪一类人才。本科院校应该坚持培养既能深造又能就业的人才,进而满足学生自身发展需求以及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可应用型人才。

总而言之,强化对高校学生的能力培养教学工作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本科高等院校是培养人才的主要基地,身肩关乎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使命。因此,各大高校要全方位、多角度的更新新的教学理念,将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作为高校教学的核心内容,为国家培养出更多的高质量、高素质的可应用型人才。

上一篇:关爱成长法制护航下一篇:2024年社区安全生产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