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期末复习计划(4篇)
1.最新期末复习计划 篇一
二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和教案
一.班级实际情况
学生通过本期学习,理解了乘法除法含义,能记住2—9的乘法口诀,并应用口诀进行乘除法得相关计算及解决一些简单得实际问题。通过对人民币的认识,对元、角、分有了较为感性、具体的认识,学会了付钱、找钱,了解付钱策略的多样性,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测量活动中认识了厘米和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会用刻度尺测量长度(限整厘米),能估测一些物体的长度,能选择恰当的单位表示物体的长度。在“方向与位置”和“观察物体”等章节,学生拓展了空间感受能力,加强了空间观念。
但是由于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得原因,学生对综合运用知识得能力还处于不太高的水平,还需要在老师得引导下系统得对所学得知识进行整理与归纳,加深对新知识得理解与掌握,才能进一步提高运用知识得能力与水平。
重视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来复习。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重视学生创性精神的培养。把握好教学要求,不偏高,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精选习题,不搞题海。采用变换练习的方式,开展游戏活动等多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改进对学生评估,错了自己订正可以加分,促使学生检查、分析错误,不断提高。
加强对中下生进行个别辅导。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要求,特别是对学困生要降底要求,可针对理解能力较弱,从计算题入手来提高成绩,如计算的准确性及速度。
二.复习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三册。1.数与代数
(1)第一单元“加与减”。
(2)第三单元“数一数与乘法”。
(3)第五单元“2——5的乘法口诀”,第八单元“6——9的乘法口诀”。
(4)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第九单元“除法”。(5)第二单元“购物”。2.图形与几何
(1)第四单元“图形的变化”。(2)第六单元“测量”。3.综合与实践: 本册教材安排了“班级旧物市场”和“寻找身体上的数学‘秘密’”两个实践活动。
二.复习重.难点: 1.加与减
2.表内乘除法。
3.平移、旋转与轴对称 4.元、角、分 三.复习目标:
1.“加与减”。通过复习,让学生通过加减法的计算,能利用竖式熟练.正确地计算100以内数的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运算。在计算过程中初步养成认真.细心.耐心检查的良好学习习惯。
2.表内乘除法计算.口诀的运用(逆运用).规律的填写
记住乘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能根据加法算式列出乘法算式;会用乘法口诀熟练的计算表内乘法。
记住除法的意义和各部分的名称以及乘除法之间的关系;会用乘法口诀熟练地求商。
3.购物。学生通过购物,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图形与几何
“图形的变化”。学生经历观察的过程,在活动中积累图形运动的活动经验;在欣赏与设计中,体验到图形的美和设计的乐趣。通过观察活动,初步发展空间概念。
“测量”。通过复习,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了厘米和米,认识到统一测量单位的必要性。通过测量活动,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物体的长度。
5.应用题
求几个几是多少和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乘法应用题; 关于平均分和求倍数的除法应用题;
根据具体情境提出可以用乘除法解决的问题,正确列出乘除法算式,会解决有关乘除法的实际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4课时左右
第一课时加与减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第1题.P98第1题.P100第6题.P101第13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熟练掌握100以内的笔算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复习使学生能结合具体情景进行加法.减法估算,并说明估算的思路。
3.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100以内的加减法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笔算的方法;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问:笔算加法和减法时我们应注意什么?
2.学生小组内交流。
3.全班反馈,归纳小结。
4.巩固练习,P97页第1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完成P98页第1题。并抽几题指名说一说是怎样算的。
2.完成P101第13题:先估算再笔算。
先估算并说说估算的方法;再笔算。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予他们辅导和机会,培养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3.练一练。(补充练习题)
36-19+17=
48-16-23=
13+27+10 =
先让学生独立做一做,学生能填出几种就几种,都应予以肯定。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完成P100页第6题,101页第10题的第一小题。学生先独立做再全班交流。
2.小朋友跳绳:
小明
小红
小东
小丁
45下
36下
53下 60下
(1)小明比小丁少跳了几下?
(2)小明和小红一共跳了几下?
(3)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并列式计算。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二课时 “表内乘除法”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97页第2.3.4.5.6,P99-102第5.7.8.9.10题第2小题.11.12.第16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乘法的意义与各部分的名称。熟记1~9的乘法口诀,能熟练地口算表内乘除法。
2.学生会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数学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熟记1-9的乘法口诀并能正确计算。根据乘除法的意义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
1.同桌互相背乘法口诀。
2.交流反馈:你的同桌1~9的乘法口诀背得熟练吗?还存在什么问题?
3.教师抽查。
4.先把口诀补充完整再根据一句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
三五()六九()()四十二
„„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笔算的方法,并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
二.发展练习。
1.倍数关系的应用题。
先复习倍数的含义,然后完成97页的第5.6题。
2.交流反馈。
3.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学生独立完成99页第1题然后校对。
[设计意图]: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发展练习,让学生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在体验学习成功的同时发展思维的灵敏性,培养学习的自信心。
三.实际应用
1.独立完成99-101页第4.5.7.8.11.12题。
先在小组内轮流提出问题并解决。
全班交流反馈。(教师多面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多给他们一些机会。)
2.102页的16题。
(1)读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2)学生同桌合作设计配花方案。
(3)全班交流。鼓励学生方法的多样性。注重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对题意进行描述,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实际应用的能力和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
四.课堂总结
五.随堂练习。
第三课时
“米和厘米.图形的变化”的复习
教学内容:
课本P103.106页。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和厘米”,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学生进一步熟练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会用刻度尺画线段。
3.在实际情景中,通过购物,能准确地辨认各种面值的人民币并能熟练地使用人民币,并进一步学会实际的应用。
4.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1.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2.培养学生动手.动脑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教学准备:
图,尺子等。
教学过程:
一.米和厘米的复习
1.回顾梳理
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关于米和厘米的知识你知道哪些?
学生小组交流,回答。
2.表象与进率
(1)1厘米有多长?1米有多长?你能用你的方法表示出它们的长度吗?
学生理解表象与进率,教师积极评价学生的方法。
(2)1米是多少厘米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活动:演示米和厘米的长度。教师板书:1米=100厘米
3.估计与测量
(1)下面这条线段,估计一下它们有多长?
学生估计长度并汇报。
(2)用尺子测量它们的长度,边测量边留心你是怎样测量的? 学生活动。
教师评价学生的测量方法,及时发现出现的错误。
(3)引导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
学生先自己估计。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1米长的线段,再次请学生估计黑板的长度并测量出黑板的实际长度。
4.完成P98图形与几何相关练习
[设计意图]:在形成表象的基础上进行估计与测量,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无参照物的情况下两次估计并测量黑板的长度,强化对米的长度表象。
二.复习图形的变换
1.图形的变换有哪些形式。(平移、旋转、轴对称)2.完成P103第4题的练习三.复习元、角、分
1.我们学过的人民币的单位有哪些? 生:元、角、分
2.说说“元、角、分”的进率。
谁能说一说各种面值人民币之间有什么关系? 1元=10角、1角=10分 3.复习元、角、分的换算
1张100元可以换10张10元;2张50元;5张20元
1张50元可以换2张20元和1张10元;可以换5张10元 1张20元可以换2张10元;4张5元;20张1元 „„
4.较大一点的人民币的换算。
4.以P97第7题为例复习付钱的方式以及有关人民币的一些知识。5.独立完成P102第14.15两题
[设计意图]在日常生活中,学生会经常使用到人民币,复习这部分内容时,主要通过教材上的习题,让学生联系实际,体会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的紧密性。
四.总结
这节课复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生自由发言。[设计意图]让学生在归纳总结中进一步加深对所学知识系统的理解,使学生对本节课的复习内容认识得更全面,掌握得更牢固。
第四课时 应用题
复习内容:
本学期学过的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以及P100-102第6.7.8.9.10.11.12题
复习目标:
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
复习重、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过程:
一.有关倍的应用题
1.松鼠有8只,小兔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小兔有多少只?(1)学生先画图表示小兔的只数是松鼠的2倍(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
(5)总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松鼠有8只,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2倍,小兔有多少只?
(1)先比较与第1题有什么区别再画图表示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2倍
(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
(5)总结: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计算 3.松鼠有8只,小兔有4只,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1)画图表示松鼠的只数是小兔的几倍(2)学生独立列出算式并解答(3)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
(5)总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计算
[设计意图]通过不同题型的对比练习,加深学生对形似应用题的理解,进一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连加连减应用题
1.出示例题:合唱队原有76人,有19名同学毕业后,又新加入12人。合唱队人数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合唱队现在有多少?(1)先说一说题意
(2)指名说一说解题的方法:
方法一:先求出19名学生毕业后合唱队还有多少人,再求出新加入12人后,现在有多少人再进行比较。
方法二:先求出毕业19人再加入12人后人数是多了还是少了(少了7人),然后从76里面减去7人,就是再在的人数。
(3)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4)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总结: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先弄清题目的意思,再思考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最后才动笔列式解答。
三.巩固
完成P100-102第6.7.8.9.10.11.12题 四.总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什么 ?你还有什么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让学生自己学会对知识进行梳理归纳,进一步巩固所复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2.最新期末复习计划 篇二
(精编版)
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一课
第1课时
悄悄变化的我】
一、青春期生理变化的表现?P3★★★
1.身体外形的变化
2.内部器官的完善
3.性机能的成熟
二、青春期生理变化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P3、P4★★
积极影响:充沛的精力、敏捷的思维、对成长的渴望,感觉生活拥有无限可能。P3
消极影响:更加关注自己的外表,一些正常的生理现象也可能给我们带来烦恼。P4
三、怎样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变化?P5★★★
1.正视身体变化,欣然接受
2.不因生理变化而自卑
3.不嘲弄同伴的生理变化
4.追求外在美的同时,追求内在美
四、产生青春期困惑和矛盾的原因?P5(相关链接)★★
1.认知能力得到发展
2.自我意识不断增强
3.情感世界愈加丰富
五、青春期矛盾心理的主要表现?P6★★★
1.反抗与依赖
2.闭锁与开放
3.勇敢与怯懦
六、如何调节青春期矛盾心理?P6★★★
1.参加集体活动
2.求助他人
3.培养兴趣爱好
4.学会自我调节(写下自己的想法,参加体育活动,学习自我暗示,试试自我解嘲)
【第一课
第2课时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一、什么是独立思考?P9★
1、不一味追求独特
2、表现为不人云亦云
3、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4、能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二、批判性思维的表现(一看三敢于)P10★★★
1、对事情有自己的看法
2、敢于表达不同的观点
3、敢于对不合理的事情说“不”
4、敢于向权威挑战
三、批判性思维的作用(意义)P11★★★
1、利于发现、提出问题
2、利于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探索解决方案
3、能调动经验、激发学习动机
4、能促使解决问题,改进现状
四、如何进行批判?(批判性思维的要求是什么?)P11★★★
1、有质疑的勇气
2、有表达自己观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能力
3、考虑他人感受
4、掌握批判技巧(对事不对人;不一味否定,要有一定的建议性)
五、青少年为什么要开发创造力?P121、青春的我们思想活跃,有一定创造力
2、创造存在于各方面,存在于每个人身上。
六、怎样开发创造潜力?P12、13★★★
1、敢于打破常规,追求创新。
2、关注他人与社会。
3、创造离不开实践,在实践中尝试、探索,改变自己
【第二课
第1课时
男生女生】
一、男生和女生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P14
生理:差异明显,第二性征等出现
心理:性格特征、兴趣爱好、思维方式等
二、怎样看待男生女生间的差异?(怎么做)P15★★★
1、生理性别特征(差异)是与生俱来的,应平静欣然地接受
2、接受自己,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三、对性别角色认识的影响P16★★★
积极:1、了解自己与异性的不同特点
2、学会塑造自我形象
3、学会和异性相处
消极:性格刻板印象可能会影响自身潜能的发挥
做法:接受自己,不要过于受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
四、男女生间怎样做到优势互补?(怎么做)P17★★★
1、认识自己的优势,发现对方的优势,相互取长补短
2、不因某方面优势而自傲,不因某方面欠缺而自卑(不自傲,不自卑)
3、相互理解、相互帮助、相互学习、共同进步
注意:把P14页相关链接里的几句话划起来(理解,常考概念)
1、男女性别特征表现在生理,也表现在心理和社会行为上。
2、性别角色,是指在特定社会中被认为典型的男性和女性的行为模式。
3、性别刻板印象是人们对男性和女性角色特征的固有印象。
【第二课
第2课时
青春萌动】
一、青春期心理萌动有哪些表现?P18
表现:1、有自我表现的欲望,2、更加在意自己的形象
3、渴望得到异性的肯定和接受。
二、和异性相处和交往的意义(原因、重要性、好处)P18★★★
1、有助于了解异性的思维方式、情感特征
2、能从对方身上看到和学到某些优秀品质
3、与异性交往是我们成长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对我们的考验
三、如何与异性交往?(要求、注意、原则)P19★★★
1、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
2、注意场合、时间、分寸
3、保持一定的距离,相互尊重
注意:第2、3点在书上补充完整
四、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青春期情感?P20、P21★★★
1、对异性朦胧的情感,是青春成长中的正常现象
2、会因为对异性的欣赏,对美好的向往而愉悦,但这不是真正的爱情
3、面对朦胧的感情,应谨慎对待,理智处理
五、树立正确的爱情观P21
爱情既意味着欣赏与尊重,更需要责任和能力。
【第三课
第1课时
青春飞扬】
一、成长的渴望P24
拥有无尽遐想和憧憬,形成不同的理想,规划青春路径,进行青春探索。
二、自信的作用(意义、原因)P25★★★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
2、自信,我们才能怀着坚定的信心和希望
3、自信的人,有信心尝试与坚持,激发潜能与活力
怎么树立自信:1、发现自己的优势长处
2、相信自己,勇敢尝试,不断进步
三、自强的作用(意义、力量)P26、P27★★★
1、自强,可以让我们更自信
2、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歇
怎样自强:1、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
2、自强,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不懈的坚持
三、如何助力青春成长(如何获得飞翔的力量?)P27★★★
1、需要自信
2、需要自强
3、需要青春活力
【第三课
第2课时
青春有格】
一、行己有耻——知耻P28
含义: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
二、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要求)P28、29★★★
1、需要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
2、要求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
3、更需要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
三、止于至善——向善P29
含义: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
四、如何做到“止于至善”(要求)p29、30★★★
1、有自己的格调,有“至善”追求
1、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
2、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向他们学习。
3、养成自我省察的习惯
4、以修身为本
五、榜样的力量★
1、对个人而言: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
2、对国家和社会而言: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国家和社会才会更美好。
第二单元
做情绪情感的主人
【第四课
第1课时
青春的情绪】
一、情绪的分类P35★★★
基本情绪:喜、怒、哀、惧
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内疚
二、影响情绪的因素★P35
个人的生理周期、对某件事的预期、周围舆论、自然环境、周围情况的变化等
三、情绪的作用★★★P35
积极作用:1、会影响我们的观念和行动
2、激励我们克服困难,努力向上
消极作用:1、因为小挫败而止步不前
2、判断分析能力下降
3、影响身体健康
注意:消极作用第2、3点在书上补充完整
四、青春期的情绪呈现的特点?★★★P36的相关链接
1、情绪反应强烈
2、情绪波动与固执
3、情绪的细腻性
4、情绪的闭锁性
5、情绪的表现性。
注意:情绪的特点,要去看相关链接里的解释,好好理解
五、如何认识和对待青春期的情绪?★★★P37、3
81、青春期的情绪,体现了青春的活力
做法:要善于激发正面的情绪感受,让生活更加绚烂多彩。
2、青春期的情绪,也包括烦恼和担忧
做法:学会积极面对负面情绪
【第四课
第2课时
情绪的管理】
注:情绪的管理主要是学会合理表达情绪,以及调节自己的情绪。
一、为什么要合理表达情绪及要求P39★★★
原因:1、情绪会互相感染
2、情绪的表达,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要求:1、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
2、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恰当的方式:1、注意场合地点
2、考虑他人感受,尊重他人
3、不违反道德和法律
二、如何正确对待自己的各种情绪?P40★★
1、保持积极的心态,享受喜悦快乐,让生活更美好。
2、正确面对负面情绪。持续的负面情绪,会危害身心健康。
注意:P40相关链接里的“愤怒管理”那5个方法圈起来理解(至少知道3个)
三、调节情绪有什么作用?(意义)P40★★★
1、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环境
2、有助更好地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3、有利于身心健康
4、可以帮助同学、家人改善情绪,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境
注意:第123点是从自己角度,第4点是从他人角度
四、常用的调节情绪的方法有哪些?P40★★★
1、改变认知评价
2、转移注意
3、合理宣泄
4、放松训练
注意:P41页相关链接里的“如何安慰他人”那4个方法圈起来理解(至少知道2个)
【第五课
第1课时
我们的情感世界】
一、情感的特点★
复杂性、丰富性
二、情感与情绪的联系和区别★★★P43
联系:1、情感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
2、情感和情绪一样是复杂的区别:1、情绪是短暂的、不稳定的2、情感是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三、情感可以分为哪几类?★★★P441、基础性情感:安全感
2、高级情感:道德感
3、正面的体验:爱的情感
4、负面的体验:恐惧感
5、两方面混杂的体验:敬畏感等。[来源]
四、情感的作用★★★P44
注意:要和情绪的作用这个知识点区别开来
1、情感是人最基本的精神需求。
2、情感影响我们的判断和选择,驱使我们做出行动。
3、情感与我们的想象力、创造力相关。
4、情感伴随着我们的生活经历不断积累、发展,体现生命的成长。
【第五课
第2课时
在品味情感中成长】
一、为什么需要体味美好情感(作用、意义)?P47★★★
1、让我们身心愉悦,逐渐丰富我们对生活、对人生的美好情感。
2、美好情感表达着我们的愿望,促进我们的精神发展。
二、怎样获得美好的情感?(途径)P47★★★
我们可以通过阅读、与人交往、参与有意义的社会活动等方式获得美好的情感。
注意:P48的相关链接里的“创造正面的情感体验”里的4个方法要掌握一下
三、负面情感对我们成长的意义P48、49★★★
1、生活中负面的情感体验不那么美好,但对我们的成长也有意义。
2、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使生命变得更加饱满丰盈。
3、学会承受一些负面感受,善于将负面情感转变为成长的助力,从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不断成长。
四、怎样传递情感正能量?P49、50★★★
1、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来主动影响环境。
2、我们的情感需要表达、回应,需要共鸣,在与他人的情感交流中,传递生命的正能量。
3、在生活中不断创造美好的情感体验,使我们的生命更有力量。
注意:P49的相关链接里的“学会关心”里的4个方法要掌握一下
第三单元
在集体中成长
【第六课
第1课时
集体生活邀请我】
一、什么是集体?(集体的含义)P53:|★]
含义:集体是人们联合起来的有组织、有共同目标、分工明确的整体。
特征(同时具备):组织性、稳定性、纪律性、正面性(在书上补充写上)
举例:常见的集体:军队、班级、足球队、乐团
不属于集体:犯罪集团不具有正面性,所以不是集体;购物人群不具有纪律性、稳定性,所以不是集体。
注意:P53相关链接里“集体联结度的6个影响因素”需要划起来,并理解。
二、我们如何感受到集体的温暖?P54★★★
1、我们希望被认可和接纳,得到尊重和理解,获得安全感和归属感。
2、在集体中,我们也散发着自己的光和热,彼此传递关爱和温暖。
3、集体荣誉感令我们骄傲、自豪,给我们温暖和力量,激励我们不断前进。(集体荣誉感的作用)
注意:P54、55相关链接里的“安全感”、“归属感”、“集体荣誉感”的概念划起来,并理解
三、集体力量的来源是什么?P55★★★
集体的力量来源于成员共同的目标和团结协作。
四、个人力量和集体力量的关系P56★★★
1、个人的力量是分散的,但在集体中汇聚,就会变得强大。
2、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但通过优化组合,可以实现优势互补,产生强大的合力。
3、借助集体的合力,个人可以完成许多单凭一己之力无法完成的事情。
五、集体力量的作用P57★★★
1、集体的力量是强大的,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影响甚至改变一个人。
2、个人在集体生活中会自觉不自觉地产生与集体要求相一致的态度和行为。
3、集体有助于我们获得安全感、自信心,也有助于学习他人的经验,扩大视野,健康成长。
【第六课
第2课时
集体生活成就我】
一、集体生活对涵养品格有什么作用?(意义、为什么)P58、59★★★
1、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负责任的态度和能力。
原因:集体中,每个人有不同的角色,承担不同的职责。
2、集体生活可以培养我们人际交往的基本态度和能力。
原因:我们在交往中,学会彼此接纳、尊重、理解和包容,学会友好相处、解决问题。
二、集体生活对个性发展有什么作用?(意义、为什么)P60、61★★★
1、为我们搭建与他人、周围世界交往的平台。
2、集体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重要的学习资源,是完善个性的重要资源。
3、实现集体共同目标的过程,为个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
三、如何在集体中发展个性?(怎么做)P60、61★★★
1、在这个平台上,我们展示自己的个性,发展自己的个性,不断认识和完善自我。
2、包容他人的不同,学习他人的优点,有助于我们完善个性。
3、要积极参加共同活动,把握机遇,自主发展,使自己的个性不断丰富。
【第七课
第1课时
单音与和声】
一、个人意愿和集体规则的关系P62、63★
1、在集体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意愿,集体又必须有一些共同的规则。
2、当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一致,并且能够保障个人利益时,我们更乐于积极遵守和维护。
3、集体规则与我们的某些个性化需要之间存在矛盾甚至冲突。
二、为什么集体规则与个性化需要之间会发生矛盾?(原因)P63★★
1、这可能基于一方有不正当或不合理的要求。
2、也可能是个人和集体的需要不同。
三、怎样对待集体规则与个人意愿之间的冲突?(怎么做)P64★★★
1、面对冲突,通常会让个人意愿服从集体的共同要求。
2、理解集体要求的合理性。
3、反思个人意愿的合理性和实现的可能性,找到解决冲突的平衡点。
四、怎样让集体的和声更美?(如何让集体更和谐?)P64、65★★★
(1)需要每个人尽力做好自己,遵守规则,保持集体的和谐。
(2)对于集体要求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可以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意见,提出积极的改进建议。
(3)正确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关系。
(4)在集体生活中,要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各种关系。
(5)无论个人之间有多大的矛盾和冲突,都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
五、怎样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关系?P64、65★★★
1、集体中,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
2、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冲突时,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3、坚持集体主义,不是不关注个人利益;而是反对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极端个人主义。
注意:课本P65页相关链接的“集体主义”的解释要好好理解,要知道什么叫集体主义。
【第七课
第2课时
节奏与旋律】
一、如何认识个人节奏和集体旋律的关系?P671、当自己的节奏和集体的旋律和谐时,可以顺利融入集体。
2、不和谐时,需要调整自己的节奏。
3、面对不同集体中的角色节奏无法统一时,角色的冲突可能会带来烦恼。
二、解决角色冲突的方法P68★★★
1、考虑自己更关注哪个集体,或在其中的角色和责任的重要性,也会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任务的紧迫程度等。
2、当遇到班级、学校等不同集体之间的矛盾时,应从整体利益出发,自觉地让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
3、调整自己的节奏,学习过集体生活,更好地融入集体。
三、小群体的形成及其积极作用P69★★★
形成原因:在集体生活中,一些志趣相投、个性相似,或者生活背景类似的同学,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形成小群体。
积极作用:1、在小群体中,彼此相互接纳,相互欣赏,找到自己的位置,体会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2、与同伴更容易相互理解、沟通,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学习交往,在与同伴的互学共进中增长才干。
四、小群体和集体的关系是怎样的?P70★★
1、当小群体的节奏融入集体生活的旋律时,更愿意积极参与集体的建设。
2、当小群体不能很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时,其成员就会与小群体之外的其他同学产生矛盾和冲突,甚至与集体的共同要求产生矛盾和冲突。
五、小团体主义的形成及正确处理方法?P70★★★
形成原因:小群体内成员之间的友谊如果沾染上江湖义气,这样的小群体往往会将自身利益置于集体利益之上,沦为小团体主义。(小群体的消极作用)
处理方法:明辨是非,坚持正确的行为,坚持集体主义,反对小团体主义
【第八课
第1课时
憧憬美好集体】
一、什么是集体的愿景?P72★
美好集体拥有共同的梦想,向往美好的前景,承担共同的使命,认同正确的价值观,形成一致的目标和追求,这就是集体的愿景。
二、集体愿景的作用(重要意义)P72★★★
1、愿景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2、共同的愿景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三、美好集体的作用(意义)P73★★★
1、美好集体是我们共同学习、共同生活的精神家园,引领我们成长。
2、每个人能从其中,获得丰富的精神养料,拥有充实的精神生活。
3、能感受到集体的关爱和吸引,凝聚拼搏向上的力量,坚定自己的生活信念。
四、美好集体的特征P73、74、75★★★
1、美好集体是民主的、公正的。
2、美好集体是充满关怀与友爱的。
3、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
4、美好集体是充满活力的。
注意:p75页相关链接里的“集体生活合作策略”要划起来理解记忆。
五、怎样在集体生活中学会竞争?P76★★
1、承认、尊重、欣赏他人,向竞争对手学习。
2、相互激励、交流借鉴,合作学习,共同提高。
【第八课
第2课时
我与集体共成长】
一、怎样在共建中尽责?P77-79★★★
1、集体建设有赖于每个成员的自觉愿望和自主行动,需要我们自主建设、自我管理。
2、需要共同确定愿景和目标,凝聚每个人的才华和智慧。
3、共同商定集体的规则与制度内容,通过民主程序选举乐于服务集体、有责任心的组织领导者。
4、需要遵守“自治”精神,每个成员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自觉维护集体荣誉。(自治精神的表现)
5、共同创造良好的集体氛围。
二、怎样真正成为集体的主人?(如何建设集体)P79-82★★★
1、集体的建设需要每个人的智慧和力量。
2、为集体出力,需要每个人从实际情况出发,各尽其能,发挥所长。
3、集体荣誉是我们共同的利益和荣誉,需要我们悉心呵护集体荣誉。
4、学会承担责任,勇于担责,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事情里。
三、学会承担责任的意义(为什么)P81★★
1、承担责任是既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也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
2、有助于我们学会正确地做事,提高能力,获得他人的认可与尊重,扩大自我成长的空间。
3、勇于担责可以为自己赢得信任,可以让自己被赋予更大的责任,从而拥有更多发展的机会。
四、如何做到勇于担责?(做法)P82★★★
1、勇于担责,并体现在实际行动中,落实于具体事情里。
2、职责不管大小,事情无论巨细,都要主动作为。
五、要培养那些走向社会的“必修课”?)P82★★★
1、学会接纳他人,理解和包容他人。
2、学会关爱他人,互相帮助。
3、学会参与,学会担当。
第四单元
走进法治天地
【第九课
第1框
生活需要法律】
一、怎样理解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为什么)P85-86★★★
1、法律就在我们身边。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2、法律已经深深地嵌入我们的生活,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服务于人们的当前生活,而且指导着人们未来的生活。
3、法律与我们每个人如影随形,相伴一生。享受权利,履行义务。
二、什么是法律?(含义)P87★★★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是用来统治国家、管理社会的工具,也是调整社会关系、判断是非曲直、处理矛盾和纠纷的标尺。
三、什么是法治?(含义)P87★★
法治就是依法对国家和社会事务进行治理,强调依法治国、法律之上,要求任何组织和个人都要服从法律,遵守法律,依法办事。
四、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是什么?P87★★
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切实保障社会公平和人民权利,已经成为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之一。
五、法治的重要性(作用、意义)P87-88★★★
1、法治是人们共同的生活愿景,也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2、法治助推中国梦的实现,是实现政治清明、社会公平、民心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由之路。
【第九课
第2框
法律保障生活】
一、法律道德等行为规范的作用是什么?P90★
它们共同约束人们的行为,调整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
二、法律的特征P91-92★★★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
3、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注意:国家强制力主要包括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
三、法律区别于道德等行为规范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P92★
法律的实施以强大的国家力量做后盾,其他行为规范主要依靠社会舆论、信念、习俗、教育和行政等力量保证实施。
四、怎样理解“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P92★★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2、每个公民都平等地受到法律的保护,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
3、任何人,只要触犯国家法律,都必须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五、法律的作用有哪些?P92-94★★★
1、法律规定我们享有的权利,应该履行的义务。法律也为我们评判自己和他人的行为提供了准绳,指引、教育人向善。
2、保护作用: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规范作用: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第十课
第1框
法律为我们护航】
一、未成年人的含义是什么?★★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二、为什么未成年人需要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他们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
三、我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哪些?★★
《宪法》《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
专门法律:《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四、我国对未成年人构筑起怎样的保护防线?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形成全社会关心、保护未成年人的有效机制和良好风尚。
五、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的含义是什么?★★★(常考选择题)
家庭保护: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地位:基础】
学校保护:学校、幼儿园和其他教育机构;
社会保护:国家、社会团体、企业事业组织以及其他组织和个人(政府部门、体育馆博物馆、某某厂、小卖部、小餐馆等)
司法保护: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某某法律等。
六、面对这些权利,青少年该怎么做?★★
1.未成年人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2.同时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十课
第2框
我们与法律同行】
一、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
二、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是养成学法尊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三、为什么要树立法律意识?★★★
1、法律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四、怎样树立法律意识?★★
1、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2、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五、法治中国的建设对青少年的要求?★★★
1、树立法律信仰,发自内心地尊崇法律、信赖法律、遵守法律和捍卫法律;
2、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
3.最新期末复习计划 篇三
1、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空间).2、美术的基本表现形式和手段是(线条、形体、结构、色彩).3、美术也称(造型艺术、视觉艺术)或(空间艺术).4、学前儿童美术教学活动的目标是儿童美术教育的(目的)和(要求)的归纳。
5、创作活动从心理学的角度看大约经历了(知觉、体验)与(反思、表达)这样一个流程。
6、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发展)和(儿童美术)的测量和评价,还包括(活动设计、活动组织、活动指导)和(活动效果)的评价。
7、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为过程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它们是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
20、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 明度 纯度)。
21、色彩的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程度,在七种基本色相中,最亮的色彩是(黄色).22、色彩的运用是指学前儿童运用认识的颜色来表现物体形象,并通过颜色的(对比渐变)等变化来丰富画面,从而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3、绘画的形式语言是指(线条、形状、明暗、色彩、构图)等美术要素
24、绘画的题材是指创作者在生活中形成的,根据一定的创作意图进行选择、改造或想象而进入作品的一定(生活现象)
25、国内外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结果不尽相同,但一般认为涂鸦线条有(杂乱线、单一线、圆形线、命名线)四种水平。
26、以画面色彩与再现客观事物或表现主观情感有无关系及关系的密切程度为标准,幼儿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对色彩的运用可以分为(涂抹、装饰、再现和表现阶)三个阶段。
8、学前儿童的美术教育也可通过(美术和教育)两方面体现出来。9、20世纪初期,在我国建立幼稚园时,(福禄倍尔、蒙台梭利)的幼儿教育思想及(杜威)的教育思想相继传入我国。就造型美术教学方法而言,当时主要摹仿采纳的是经由日本传来的(福禄倍尔)以造型性游戏和手工制作为主的教学模式。10、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美国《艺术教育国家标准》指出:年幼的儿童以极大的热情对视觉艺术教学所提供的艺术材料进行实验,对各种观念进行探究。他们在艺术作品的创作和共享过程中表露出欢乐和兴奋,(创造)是这种教学的核心。11、1927年陶行知先生在(陈鹤琴)等创办了中国第一个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矶幼儿园。
12、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分别是(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写实期)。
13、里德生平著作主要有(《通过艺术的教育》).14、卢梭将(感觉经验)看做是对儿童进行智育的前提。
15、屠如美将儿童绘画发展变现四个阶段(涂鸦期、象征期、概念化期、写实)。
16、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基本构成要素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学前美术老师)。
17、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一般可分为(欣赏、绘画、手工)三大方面。
18、对话法是指美术欣赏教育中(美术作品、教师与 学生)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19、对(教师教学行为)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7、技能技巧的形成需要有一定的练习,这种练习包括(分步练习与整体练习)。
28、手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让幼儿在学习过程中,弄清(原理)和(步骤),以帮助儿童形成技能,并将技能迁移到其他手工制作活动中去。
29、象征期是一个过渡期,发生于(学前初期)。
30、儿童绘画的教学活动类型有(临摹画,写生画,命题画,意愿画)。
31、(意愿画)是指由儿童自己独立确定具体内容、形式和表现方法。
32、(贴树叶)是典型的用面状材料制作平面手工作品的制作活动
33、(5—6岁)儿童手工教学活动目标是儿童能自己选择合适的工具,合理运用多种材料,具有一定的(立体表现力,创造力)。
34、(美术作品)是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活动的结果,它清晰地反映出儿童的美术能力水平和特点。
35、中国古代美术教育分为以精神性为主旨的美术教育和以实用性为主的美术教育,前者被称为“艺”的美术教育,后者则被称为重(“ 技 ”)的美术教育。
二、选择题
1、(B、福禄倍尔)是德国的教育家,德国幼儿园的创始人。
2、(C、4-5岁)儿童绘画教学活动的目标中需要引导儿童学习深浅、冷暖颜色的搭配。
3、(A、遮挡式)是幼儿期最高的构图形式,以这种方式构图的画面有了清晰明确关系。
4、(B、撕纸)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锻炼学前儿童的手指肌肉
5、(A、写生画)通过对实物的观察进行描绘
6、(A、蔡元培)提出了幼儿教育体系,主要设立
7、(A、里德)主张通过艺术教育促进儿童人格发展
8、阿恩海姆的代表是(A、艺术与视知觉)。
9、罗恩菲尔德在分析和解释儿童美术发展的各个阶段的个人成长特征时,从以下那七个层面来评价儿童美术作品?(A、智能成长,B、身体动作的成长,C、感情成长,F、社会性成长,G、知觉成长,I、创造性成长,J、美感成长。)
10、屠美如认为不同时期的儿童绘画有着不同的特征,儿童只能画出一个物体的空间,但是不能参照一条轴线表现一系列物体的相对高度,是(C、前轴阶段)的表现
11、美术也称(B、影像艺术 D、视觉艺术 F、空间艺术)。
12、美术教育史上第一个“发现了儿童绘画”、的人是(A.弗兰兹·西泽克)。
13、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内容涉及(C 绘画、D 手工)和(F 欣赏)三大板块,14、学前儿童美术教育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这一评价目的关注了幼儿的可持续发展和(B、教师的可持续发展两个方面。)
15、学前儿童(C、绘画)教学领域是教师引导学前儿童运用各种纸颜料
16、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组织原则有审美性原则、(C、创造性原则)、实践性原则。
17、幼儿审美决于自身的内在规定性和结构与对象之间内在的适应性是因为幼儿审美具有的(A、完整性 B、主动性).18、幼儿在表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分为几个阶段(C、统为一形、正侧面同在、单一面、多面变形)。
19、幼儿园环境的设计要兼具(B、实用性)和美观性,更符合儿童的审美趣味,环境美化包括室内外环境的布置。
20、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是(A、对话)。
21、儿童美术绘画课的基本方法有写生画、(C、临摹)、命题画、意愿画。
22、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之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和(C、手的控制能力)。23、1923年幼儿教育家(C.陈鹤琴)先生在南京创办我国最早的幼儿园——鼓楼幼稚园,提倡中国化的幼儿教育。
24、《画架绘画与儿童人格》的作者是:(B.艾修勒和哈特薇克)
25、研究者在对绘画作品的研究中发现,幼儿绘画水平有三个较大的飞跃,依此,将幼儿美术能力的发展分为(A、“涂鸦”期、“象征”期和“概念画”期)三个阶段。
26、命题画可分为(A、物体画)和(C、情节画)。
27、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一点?(D、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28、对于儿童为什么喜欢绘画,陈鹤琴不赞成“天赋说”和“生理机能说”,他提出“(B、刺激一反应)”说。
29、写生画有(A、参照实物作画、C默写作画)两种形式
30、根据学前儿童手工制作的特点和幼儿园教师指导的特点,幼园的手工活动可以分为(A、立体)手工活动和(B、平面手)工活动。31、3岁左右的儿童开始萌发了(A、审美心理),即优美形态的审美态度,对优美事物的偏爱和识别优美物体的审美敏感性及相应的美感体验。
32、对教师教学行为的评价目的主要体现在以下哪些方面?对以往的美术教学工作作出反思,(C、促进美术教育的发展)。
33、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在社会中属于(A、匠)的一类人
34、在手工教学的构思过程中,(B、物尽其用和因材施艺)是两大基本原则 35.主张设立胎教院、乳儿院、幼稚园等一套养育机构,以代替家庭教育的教育家是(A.蔡元培)。
36.陈鹤琴把儿童绘画的发展分为四个时期涂鸦期象征期定型期和(B.写实期)。37.美术形象的存在方式依赖(C.空间)。
三、简答题
1、在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育里实施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应注意些什么?
答:
1、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
2、教师应给儿童利用多通道充分体验的时间。
3、教师不但要自己学会提问题,还要教会儿童提问题。
4、教师不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的看法。
5、教师可引导儿童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总目标是什么?
6、谈谈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媒体的多样化问题。
答:随着信息化的迅速普及,美术教学媒体也越来越多样化,视觉的参照物也更丰富多彩,如各种类型的美术作品、影视图像等。社会美术教育是幼儿园美术教育内容的延伸和补充,除幼儿园、家庭以外的社会机构和场所所提供的早期儿童美术教育形式,如由国家和社会团体举办的各种美术训练班、儿童美术技能大赛等,以及美术馆、博物馆、电视、电影、期刊、画报等都能作为美术教育的特殊媒体起到积极的作用。与幼儿园相比,社会美术教育所开展的各种美术活动具有场地开阔、材料量大、活动时间充裕、指导人员专业水平高等特征,有利于提高幼儿学习美术的兴趣,发展个性,并且可以自然地与艺术环境融为一体,使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艺术、了解艺术并爱上艺术。
11、如何引导学前儿童进行有效的观察?
1、选择可供学前儿童欣赏感知的对象。美术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来自现实生活本身并且经过创作者亲身体验过的知觉材料远比间接的知觉剌激重要得多。2注意感知内容的科学性艺术活动中的审美感知不同于科学活动中的感知。科学活动中感知的目的在于观察客观事实,形成科学概念,强调的是“真”。
3、注意感知过程中方法的合理性,艺术知觉主要是完形知觉和超完形知觉,对部分的感知是为艺术整体服务的。
4、注意感知过程中语言的引导性。
12、简述陈鹤琴先生的“刺激—反应”说。
答:陈鹤琴先生认为,“小孩子喜欢画图,并不是内心有一种天赋的冲动,而是受了外界事物的刺激,在他脑子里留下一个深刻印象,于是他借画图表达出来。”陈鹤琴先生的观点从根本上说是正确的。因为,心理是人脑对外部事物的反映,没有外部事物的刺激,就不会有心理活动的内容,外部事物的刺激是儿童绘画的本源。小孩子受了外界事物刺激,一定要反应,于是就用图画拉表达来表达他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小孩子喜欢画图的主要原因。
13、中国古代儿童美术教育有哪两种倾向,其内涵为何
答;一种倾向是重“艺”的美术教育。主要浮泛于上层社会和文化人中,作为一种提升道德,陶冶性情的精神文化活动而存在,基本的学习内容是绘画和书法,主要的教学方式是师徒授受式。另一种倾向是重“技”的美术教育。主要沉落于社会中属于“匠”的一类人身上,此类教育以实用性为特征,包括画,塑,剪,刻,雕,磨,贴等,技艺特色浓郁。答:
1、引导儿童初步学习感知周围环境和美术作品中的形式美和内容美,培养他们对美的敏感性。
2、引导儿童积极投入美术活动并学习自由表达自己的感受,培养其对美术的兴趣以及审美情感的体验和表达能力,促进其人格的完善。
3、引导儿童初步学习多种工具和材料的操作以及运用造型、色彩、构图等艺术语言表现自我和事物的运动变化,培养其审美表现和创造能力。
3、学前儿童美术教学原则是什么?
答:主要有:
1、审美性原则、2、创造性原则、3、实践性原则。它是根据学前儿童美术教学的目的、美术本身的特性以及学前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学规律制定的,是整个学前儿童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和指导原理。
4、在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学习成果的评价中有哪些因素是值得关注的?
答:第一,幼儿画的表现要符合幼儿身心的发展水平。幼儿的绘画能力要配合他的身心发展,两者才能得以平衡发展。第二,幼儿画要能表达出内心心象,并能宣泄个人情感。第三,幼儿画要能发挥幼儿的个性,要有自我的表现。第四,幼儿画要能表现出绘画材料的特征。第五,幼儿画做平,要和画纸的大小相称。
5、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含义?
答:(1)通过美术教育,追求一般幼儿教育的价值。顺应儿童的自然发展,保证儿童身心的健康成长,培养儿童的道德感,审美情趣,认知能力,意志品质以及创造性。
(2)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立足与真、善、美的和谐统一,要求艺术渗透整个教育,使幼儿能按照其本来面目健康成长,最终成为艺术的、完美的人。
14、根据阿恩海姆的理论,儿童知觉中占优势的倾向是什么?
答:儿童画并不像一般人认为的那样是依葫芦画瓢的,而是对原物作了大幅度改造之后的形象,因而看上去极为简约。即那种把外物形态改造为完美简洁的(或好的)图形的倾向。儿童画大都是二维的是较规则的圆形和椭圆形,只以简洁为准。
15、阿恩海姆是如何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
答:阿恩海姆从他的“知觉分化”理论出发,解释儿童画蝌蚪人的理由:早期儿童由于知觉尚未分化,其绘画样式十分简化。随着儿童的成长,其知觉能力不断分化,绘画样式也越趋复杂。在早期阶段,儿童用圆表现的不只是人的头部,而往往是整个人体。随着儿童的成长,会根据成人的要求指出人体的一些部位和器官,但是,儿童绘画的样式仍服从于其知觉分化的水平,用圆和最简单的图形表现人体的各个部位。
16、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
答:
1、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2、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3、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17、儿童需要掌握的绘画基本技能有哪几个方面?
答:一是手的动作,手眼协调能力,手的控制能力;二是 对工具和材料的理解与运用;三是对外界信息的掌握及对色彩、形状和空间的认识与使用。
18、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利用色彩的基本特点?
答:色彩都有其色相、明度、纯度这三个特性。色相就是色彩的名称,如黄色、红色等;明度是指色彩的相对亮度;纯度是指色彩的相对纯净度。这种色彩的基本特性也就是涂料色彩的基本特性。像是幼儿首先是识别色彩喽,但是要求画面好看、色彩丰富就一定离不开对比色的运用,必须要控制好纯度。
19、在版画制作中,那种拓印方法较适宜幼儿制作,为什么?
答:吹塑纸版画。因为吹塑纸版画的材料简单,制作简单,易于幼儿掌握。20、平面手工活动的形式主要有哪些?
答: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是指学前儿童对手工工具和材料进行操作,制作出平面手工作品的活动,学前儿童的平面手工活动主要有 粘贴、剪贴、撕贴、染纸等。
21、对于技能技巧在整体练习的时间与次数上,教师该如何把握
答:按照动作形成的规律,练习时间应遵循先密后疏的原则;整体练习时间的长短应以不使儿童感到疲乏为度;练习间隔的时间的长短应以儿童不忘记动作要领为准
22、幼儿园美术教育评价主要针对哪些方面?应关注怎样的评价方法?
答:学前儿童美术的评价是一个整体的评价,不仅包括对儿童美术结果和儿童美术发展状况的测量和评估。在评价方法上,我们应关注一种过程化的,多元化的评估观念,承认和关注幼儿的噶个体差异,避免用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幼儿,在幼儿面慎用横向的比较,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其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幼儿教育评价应以参与评价与评价的幼儿和教师的发展为本,尽可能得地使他们的素质得到整体而充分的发展,并在真实的情境中关注他们变化与成长的历程。
23、形势分析阶段主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答: 形式分析主要是通过造型、色彩、构图等形式语言,以及构成原理的应用,加深儿童的审美体验,提高审美理解能力。要用启发诱导性的语言,引导儿童深入感知、体验作品;要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浅显而简明的描述,让儿童理解这些艺术语言与形式美原理的内涵;启发儿童对作品形式美的感觉;可以经由美术创作活动使儿童获得对欣赏的基本艺术语言和形式美的原理的认识。
24、儿童是怎样逐步建立水平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来进行绘画
答:年幼的儿童思维受知觉的限制,只能知觉到事物的某一个方面。而不能知觉到事物的所有方面,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往往不能从全局考虑。这一特征常会在儿童的美术活动中表现出来,即年幼的儿童在绘画时不能将水平一垂直关系作为稳定的参照构架,而是以局部的垂直关系替代整个画面的水平一垂直关系。从以局部的垂直关系替代整体的水平一垂直关系,到能够运用水平一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构图,这一发展过程虽说几乎是一种跳跃式的过程,但儿童刚开始运用水平一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进行构图时还似乎有些呆板和模式化。然而,随着儿童认知的发展,他们会逐渐地对自己的那种过多地使用水平线和垂直线的构图表现出不满。当儿童不仅能够在水平一垂直关系的参照系统里运用水平线和垂直线表现事物,儿童表现的能力就大大增加了。
四、论述题
1、谈谈对学前儿童进行美术教育的意义?
答:答:(1)为学前儿童提高自我表达和交流的工具。顺应儿童,促进发展,注重过程,激发影响。在学习中让儿童自由流露,充分表达,得到熏陶。(2)发展学前儿童的创造
4、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教学需注意哪几个层次?
答:
1、感觉的层次。教师以开放的态度,利用艺术作品本身的感染力激发儿童的探究欲望,要求他们用自己直接的感觉、知觉与美感意识去接触作品。这时教师要避免用自己预定的期望去影响儿童。
2、智慧的层次。艺术活动有赖于智慧的运用,而艺术认知层面的力和想象力。引导儿童以自己的眼光去感受,形成表象,加工改造,融入想象,大胆创造。活动是需要学习的。在儿童观看欣赏以后,引导儿童从主题、形式、象征、材料、构图等(3)培养学前儿童的艺术审美能力。引导儿童用手,眼,脑去想象,加工,用语言去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用美术工具和材料去表达,树立审美观点,丰富审美感情,发展对美的感受和理解能力。(4)促进学前儿童智力发展与全面和谐的成长。美术教育具有发展智能,培养创造意识和形象思维的能力。美术教育能促使人全面,和谐的发展。(5)作为一种有效的文化活动。要通过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和学前儿童术作品去影响社会文化氛围,改变生活和生存环境,发展和延续美术文化。2、美国及日本当代儿童美术教育有何倾向?
答:答: 美国的倾向:把艺术的重要性提到了空前的高度,认为艺术的益处,一在个人,二在社会,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创造是儿童美术教育的核心。1994年定稿并出版的《艺术教育国家标准》中详细地阐述了这个观点。日本的倾向:认为幼儿美术教育不是专业美术教育活动,赋予幼儿自我表现以很高的价值,孩子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适应社会的过程,具体表现在外在和内化来年两个不同的领域,应把培养儿童的个性和创造力放在首位,注重选择是适应学前儿童心智横长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在造型表现上推行了一种基本的指导方法,分为形象思维,技巧运作和传达内心活动三个环节。3、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及其对我国学前儿童美术教育的影响?
答:答:加登纳的多元智能理论包含八种:即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和博物学家智能。
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有其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而语言智能,音乐智能和空间智能与艺术活动有直接的联系。智能的定义和评估必须情景化,也离不开文化背景,也有差异。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中,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确立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质量观,注重个性和法杖的评价观,智能培养比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观,尊重学生智能结构而因材施教的教学观,在学前儿童美术教育教学中实践多元智能理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
方面进行有意识的观察,并作扼要的陈述,在教师的指导下,进一步了解画面的形式及其内涵。
3、表现的层次。要求儿童表达对作品的感受,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对审美要素进行分析、描述和谈论。教师和儿童在共同的交流中,用隐喻、暗示和解释等巧妙地呈现艺术品的内涵与意境。并将所知觉的作品结构加以必要的说明、解释和评价。
4、创造性层次。教师和儿童共同发掘所欣赏的艺术品的潜在美感价值,扩展其新奇性、原创性,并鼓励幼儿在作品的潜移默化中创作自己的作品。
5、传统少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答:
1、传统美术教学,注重临摹,忽视儿童的个性表现常用简化了的图形做为形象表现的模式,通过临摹灌输给儿童,把学简笔画称为让儿童掌握绘画“词语”。
2、传统的美术教育忽视儿童成长的历程,教材内容脱离儿童实际。美术活动是儿童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粮,对孩子来说既是玩画游戏,同时又是一种再创造。同时,儿童美术教育同专业的美术教育是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儿童美术教育主要靠发展直观知觉,通过观察、体验、记忆、联想、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调动人的一切感官,让儿童自己去发现美、感受美、表现美、创造美。儿童美术是综合性教育,需要利用多种媒体对儿童进行刺激,使他们产生创作的欲望和冲动,顺应儿童自然发展,把知识潜移默化地传授给他们,帮助他们完善创作所要表达的感受。
6、儿童对色彩的选择和描绘有何特点?
答:儿童对色彩的描绘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这就是涂抹阶段、装饰阶段、再现和表现阶段。儿童对色彩的选择是循序渐进的。3个月的婴儿能分辨红,黄,蓝,绿等4种基本色;3岁—4岁的幼儿分辨红,橙,黄,绿,天蓝,紫等6种颜色的百分率为97%,4岁后达到100%。在颜色的细微区别能力在4岁后逐渐发展。4岁前,幼儿可分辨基本色;4岁后,幼儿渐渐能区别颜色的深浅和色调倾向。
7、谈谈幼儿涂鸦产生的原因
答:从生理方面来看,幼儿到了两岁左右,手的骨髓和肌肉已有所发育,有了一些力量和准确灵活性,神经系统也有所发育脑、眼、手之间的协调关系基本建立,脑和视觉对手有所控制和调节,于是幼儿开始了新的动作练习,尝试控制一些简单的物体,比如重复地抓握摆弄东西,一遍遍抛出或拉动物品等,涂鸦即是这一时期的动作练习之一。从心理方面来看,幼儿涂鸦与他们这一时期直觉行动思维的心理水平有关,处于这一阶段的幼儿在行动中感知主客观之间的关系,不能脱离行动在头脑中构成形象。这样,幼儿在涂画的过程中,不会把自己的动作和外界事物相联系,而仅仅关注当前的动作和动作留下的痕迹, 因此,他们画出的东西既不成形也不代表任何事物.但是,在不断涂画过程中,幼儿在纷乱的线条中认识一些形状在表象功能进一步发展的条件下,他们会发现画出的痕迹和记忆中的某些事物相像,于是去重复这些形状,用它们代表记忆中的那些事物。
8、应该从哪几种不同角度去把握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
答:对学前儿童参与美术活动的行动的评价应注意根据三种不同的角度来把握:
1、学前儿童与自我即将幼儿当前的学习与幼儿自己过去的学习相比较。作为评价者的教师要注意评价的个别差异性。
2、学前儿童与团体。即将某一幼儿的美术学习与其他幼儿进行比较。教师对这种评价应持谨慎态度。教师应注意把这种评价与其他评价结合起来全面地看待幼儿的美术行为。
3、学前儿童与标准即将幼儿的学习与理想中的评价标准进行比较。这种比较使教师能清楚地把握到幼儿在其所处的发展阶段中的位置,同时制订今后发展的目标。
9、你怎样理解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
答:学前儿童绘画活动中的临摹画的作用:帮助低年龄段的幼儿了解和掌握归纳形体的能力,提高幼儿的图形表达能力,在临摹中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使幼儿更快地获得成就感。内容:应是幼儿生活中的美好事物,幼儿所熟悉和感兴趣的,有一定的代表性,并能联想开去。方法:利用教材,多次观察,反复描绘,循序渐进。
10、学前儿童手工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答:提供必要手工活动的技能.收集手工材料与提供手工工具.选择合适的手工题材.提供与材料工具接触的机会.引导学前儿童积累丰富的表象积极地展开联想.在具体实施中必须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智力生理能力等发展的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内容工具和技能组织教学;对教学内容手工材料的选择上要能举一反三因地制宜(如城市与农村的不同)因时制宜(如季节的不同)灵活掌握。
11、试述学前儿童美术欣赏课的基本方法?
答:对话法是指在美术欣赏教育中教师儿童与美术作品三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与相互交流。对话法的主要特征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交流;欣赏者与艺术作品之间的相互交流。在对话法的实施中教师应注意下列几点:一是对话双方的关系应该是平等的教师不能强求儿童接受某一权威的结论或自己对美术作品的看法而应让儿童有自己的探索。二是教师自己要首先学会与文本进行对话并做好儿童与文本之间的“审美期待”的中介。三是教师要为儿童提供大量的欣赏机会扩大他们的视界。四是教师要为儿童创设利用多通道感受体验的条件和充分的时间。五是教师要引导儿童学会提问并能用多种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12、举例说明。儿童画的透视及空间表现是如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
答:幼儿在变现物体的深度上有一个渐进发展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阶段。第一,统为一形。最初,幼儿画出的形象不但方向感差,而且没有深度感。幼儿观察事物后,再用与视觉感念等同的形状或线条将其再现。例如,用一个圆形代表人的头部,缺乏各个面的深度。第二,正侧面同在。渐渐的,幼儿意识到了物体的各个面,希望画得更完整。于是,他们把物体的正面,侧面,甚至是背面都并列在画面上。这种方式虽然表现出物体的各个面,但形象的立体感含混不清。第三,单一面。为了避免正侧面同在造成表现上的模糊性,最求明确性,幼儿开始放弃力求完整表现的企图,舍弃其他的面,只表现一个角度看物体时所见的单一面。例如,他们画的人物有各个形状的面,但是缺乏立体感。第四,多面变形。这是幼儿尝试将前几个阶段的表现方式结合起来产生的。
五.实践题。
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完成一个中班的教案。《美丽的蝴蝶》 活动目的:
1、通过多媒体课件,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并感知不同花纹和图案的蝴蝶。
2、学习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蝴蝶。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幼儿人手一份(剪好外形的蝴蝶、记号笔、油画棒)
3、音乐“蝴蝶飞” 活动过程:
一、教师表演唱《蝴蝶》,幼儿欣赏,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
二、利用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蝴蝶。
1、让我们跟着蝴蝶姑娘一起到蝴蝶王国去看看吧!(欣赏课件)提问、引导幼儿了解蝴蝶的外形特征。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蝴蝶身上的花纹,感知不同的花纹和颜色。
3、幼儿自由讲述自己看到的花纹和颜色。
三、幼儿装饰画蝴蝶。
1、利用课件出示蝴蝶姑娘的信。
2、幼儿进行装饰画。①引导幼儿利用左右对称的方法装饰②鼓励幼儿大胆想象不同的线条装饰,大胆 用色。
2、结合幼儿园一个美术教育活动案例,对该美术教育活动进行评价。
小班美术《棒棒糖》,我对这堂课的评析:
从选材来讲,来源于生活的经验幼儿更能接受并理解,教师能运用这一点很好。整个活动过程教师以四个环节组成;
在开头的导入部分教师以直接的出示棒棒糖过于简单了,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讲设计一个富有童趣的导入能更好的吸引幼儿的注意力。
在第二环节中教师在示范的语言上能运用童趣的开小火车的形式,吸引了幼儿们学习的注意力,把画封闭圆的目标达到了。这样能调动幼儿联想起更多的家庭成员,从而能结合这一点进行创作。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引导幼儿用多种色彩涂色,让幼儿通过丰富的色彩感受棒棒糖的甜美口味激发了幼儿想象的空间。
在第三评价环节中,教师能够抓住幼儿的亮点来鼓励幼儿做的不错,如有幼儿能画封闭圆了,有幼儿用色丰富,都能及时的肯定,给了幼儿成功的喜悦。第四环节的延伸,给了幼儿经验的提升。
4.最新期末复习计划 篇四
第一课、水到哪里去了
1.蒸发:液体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气化现象,只在液体表面发生。
2.水蒸气:是水的气体形式,自然界中的水无时无刻的缓慢地蒸发成水蒸气。
3.水和水蒸气的相同点:没有固定的形状、无色、无味、透明。
4.水和水蒸气的不同点:水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看不见摸不着。水是液体、空气是气体。
第二课、水沸腾了
1.沸腾:
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内部出现大量气泡。气泡迅速胀大,上升到液面后放出大量蒸气,整个液体发生剧烈汽化。
2.水沸腾时会有大量气泡产生并伴有声音,这是水变成水蒸汽散发到空气中的表现。
3.水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不再上升,此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第三课、水结冰了
1.冰融化能使周围的温度降低,在冰里面加盐,可以加快冰融化的速度,制造更低的温度。
2.当环境温度低于0℃,水的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水在结冰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3.水结冰后,从液体状态变成了固体状态,体积变大。
4.水和冰的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
5.水和冰的不同点:水是液体,冰是固体。
第四课、冰融化了
1.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开始融化。
2.冰融化成水后,体积变小。
3.冰是固态的水,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冬季下的雪也是固态的水。水是液态,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蒸气是气态的水,没有固定的形状和体积,存在于空气中。
第五课、水能溶解多少物质
1.溶解:指物质均匀、稳定地分放在溶剂中,不会自行沉降,不能用过滤的方法分离出来。
2.水能够溶解的物质的数量是有限的。
3.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
第六课、加快溶解
1.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更快。
2.搅拌能加快食盐溶解的速度。
3.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温度,搅拌,颗粒大小。
第七课、混合与分离
1.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式可以分离食盐和沙。
2.过滤:通过特殊装置将流体提纯净化的过程。
3.蒸发结晶:加热蒸发溶液,使溶液由不饱和变为饱和,继续蒸发,过剩的溶质就会呈晶体析出,叫蒸发结晶。
1.用磁铁可以分离木屑和铁屑
2.了解物质的特性,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很多问题。
第八课、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
1.我们可以改变橡皮泥和纸的形状或大小,但是构成它们的物质没有改变。
2.冰、水、水蒸气虽然状态不同,但都是同一种物质。
3.物理变化:指物质的状态虽然发生了变化,但物质本身的组成成分却没有改变。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第二单元《空气》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感受空气》
1.空气能占据空间,形状不固定,有质量,但是很轻。
2.空气具有无色、透明、无味、会流动等特征。
3.空气在地球上无处不在。
4.空气中包含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
5.空气中的氧气能帮助火柴燃烧,动植物需要呼吸空气。
第二课《空气能占据空间吗》
1.打孔前,空气占据空间,水不能进入杯子;打孔后,空气流出,水进入杯子;打气后,空气重新占据空间,杯中的水明显减少。
结论: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并且充满各处。
第三课《压缩空气》
1.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占据的空间可被压缩,也可以被扩张。
2.压缩的空气具有弹性。
第四课《空气有质量吗》
1.空气具有一定的质量。
2.质量是空气的基本特征之一,并且可以被测量。
3.质量是所有物质的本质属性之一,空气作为一种物质,是有质量的。
第五课《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
1.测量空气质量时,要选择“轻重和大小适当的物体”当作测量标准物。
2.质量相同的物体,体积可能不同。
第六课《我们来做“热气球”》
1.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
2.热气球上升原理:口袋里的空气受热后,体积膨胀,重量变轻,所以会上升。
3.热气球下降原理:远离热源后口袋里的空气变冷,体积缩小,重量变大而下降。
第七课《风的成因》
1.热空气上升会引起空气流动。
2.当热空气上升时,空出来的区域(低压区)将由附近的冷空气填补,形成我们平时感受到的风。
3.空气的冷热变化会导致空气流动,这是自然风形成的主要原因。
第八课《空气和我们的生活》
1.地球被一层厚厚的空气包围着,人们称它为大气层。
2.空气中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对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3.空气可以帮助燃烧。
4.风具有能量,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
2019版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
第三单元《天气》知识点汇总
第一课《我们关心天气》
1.同一时间、不同地点的天气可能不一样,同一地点、不同时间的天气也可能不一样。
2.天气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
3.天气总是在不断变化,有些天气会给我们带来灾害,如台风、洪水、干旱。
4.各种天气现象都是发生在大气圈中的自然现象。
5.天气日历是对天气变化进行一段时间的记录,收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研究。
6.天气日历的内容由气温、云量、降水量、风向和风速四部分组成。
第二课《认识气温计》
1.气温计是测量气温的专用工具。单位是摄氏度,用符号℃表示。
2.读数口诀—零刻度,读数起;向上数,摄氏几;向下数,零下几。
3.气温计由面板、液柱、液泡、刻度、单位符号组成。
第三课《测量气温》
1.是指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空气温度。为了比较,每天可以选同一时间点来测量气温。
2.一天的气温变化有一定的规律。
3.气象预报通常会报一天(24小时)内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最高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下午2到3时;最低气温是指一天内气温的最低值,一般出现在清晨日出前。
第四课《测量降水量》
1.降水的常见形式:雨、雪、冰雹。
2.降水量的多少可以用雨量器来测量。
3.雨量器的单位是毫米。
第五课《观测风》
1.可以通过自然界中事物的变化来感知,可以用风向和风速来描述。
2.风向指的是风吹来的方向,3.风向的八个方位。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
4.气象学家把风速记为13个等级,即“蒲福风力等级”。
5.风级歌:零级烟柱直冲天,一级清烟随风偏,二级轻风吹脸面,三级叶动红旗展,四级枝摇飞纸片,五级小树随风摆,六级举伞有困难,七级迎风走不便,八级风吹树枝断,九级屋顶飞瓦片,十级拔树又倒屋,十一、十二级陆上很少见。
第六课《观察云》
1.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空中形成云。
2.根据云量的多少,天气可分为晴、多云和阴。
3.云的三种基本形态:层云,积云,卷云。
第七课《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
1.天气是不断变化的,长时间观察记录的天气信息进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天气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气变化的一些规律。
2.气候和天气的概念不同,气候是一个地区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3.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第八课《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
1.天气预报主要由分布在全球各地的气象部门制作并发布。
【最新期末复习计划】推荐阅读:
最新小学生三、四年级期末评语07-26
最新毛概期末考试题a07-25
最新电大专科《中国古代文学(B)(1)》期末试题标准题库及答案(试卷号:2409)09-14
作文期末复习计划09-15
高中期末复习计划10-10
高三数学期末复习计划08-24
初中物理期末复习计划09-10
九年级期末复习计划10-20
高中物理期末复习学习计划07-24
三数下册期末复习计划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