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无痛病房管理

2024-08-28

骨科无痛病房管理(共8篇)

1.骨科无痛病房管理 篇一

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的作用论文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管理在预防骨科病房感染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12月规范化护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为对照组,1~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为观察组,比较规范化护理管理实施前后医院感染情况、病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采样检测结果以及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结果:20医院感染发生率为1.78%,明显低于未开展规范化护理管理的20医院感染发生率5.63%;消毒灭菌物品检测合格率为97.42%,护理人员手表面合格率为96.30%,室内空气检测合格率为97.93%,均显著高于未实施护理管理(年)的各项指标(P<0.05);患者满意率为96.77%,明显高于2012年未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时的84.62%(P<0.05)。结论: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发生医院感染,有利于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护理管理;骨科;医院感染;预防控制

医院感染主要指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以及在医院内获得但出院后才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存在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感染不仅影响住院患者的及时康复,还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的痛苦,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同时也会增加医疗负担[1]。医院感染的控制能力直接体现医院的管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的高低,成为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也是防止医疗纠纷的重要环节[2-3]。骨科由于患者多为年老体弱或外伤引发骨折的`人群,特别是开放性伤口患者较多,人群机体免疫能力下降,加之骨科无菌手术多数是修复性手术或重建手术,大部分患者需要置入内固定物,发生医院感染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因此,预防医院感染一直以来是骨科病房工作重点,受到各方的关注[4]。有研究发现,每年有30%~50%的医院感染与护理人员的工作失误存在直接关系,因此,在器械消毒、病房护理、患者日常护理等过程中强化护理管理是有效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5]。我院于2012年1月开始进一步加强规范化护理管理,有效控制医院感染,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12年1~12月规范化护理管理前住院患者8566例为对照组,男5022例,女3544例,年龄0~78(35.50±15.20)岁;年1~12月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后全年住院患者8884例为观察组,男5102例、女3782例,年龄0~75(36.70±13.50)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疾病种类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回顾性分析

2012、2013年全年发生骨科医院感染的情况、年度科室病房室内空气、医护人员手表面、消毒灭菌物品采样检测结果。院内感染分类根据原卫生部印发的《院内感染分类诊断标准》[6],相关采样、检验严格按照采样《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执行[7]。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措施主要:①完善和落实医院防控院内感染的规章制度。在认真梳理我院前期制定的院内感染防控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制定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并与各科室签订院内感染防控责任书,明确不同科室的责任,在全院内推行三级护理感染监控管理,一级管理即为自我管理,要求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严格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消毒技术规范》进行相关护理操作;二级管理主体为各临床科室,安排各科室护士长与1名护士负责科室感染监控,按照消毒隔离考核标准对每名护理人员进行评分考核,督促检查科室护理人员消毒隔离制度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寻找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并书面报告感染管理科;三级管理主体为感染管理科,感染管理科人员定期或不定期对各科室消毒隔离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环节质查,每月月底对全院各科室进行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大检查,一方面,检查发现的问题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考核标准量化扣分,与科室绩效挂钩,并书面反馈给科室,按照PDCA模式进行质量持续改进;另一方面,将全院环节质查和月底质控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汇总,并提出整改措施和下一步的工作重点,每月在护士长例会上反馈以上内容。为提高护理人员防控院内感染的积极性,我院制定了相关奖惩办法,对院感防控工作成绩突出的科室进行奖励,对出现多个问题或多次出现同一个问题的人员或科室进行处罚,进一步加大对各科室医院感染人员管理力度。②强化培训考核力度,增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意识,提高医院感染管理防控水平。护理人员是开展疾病治疗、护理操作、消毒灭菌等各项工作的具体执行者,因此加强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意识和能力是预防骨科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通过定期组织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医院感染管理制度、相关消毒技术规范等学习和院感技能培训,并结合前期医院发生的院内感染病例,分析护理工作中预防医院感染的薄弱环节和难点,作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将预防控制医院感染知识与技能纳入到护理继续教育工作中,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全面培训的同时,重点组织各科室护士长、感染管理监控护士进行医院感染和医源性感染疾病管理的专项培训,系统讲解医院感染方面新知识、新技能,促使医院各级负责感染管理人员全面掌握预防控制医院感染专业的新知识、新理念、新技能,提升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水平。③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提升护理工作安全质量。要求每名护士按照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办法,认真落实岗位责任,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加强病房管理,保持病区空气清新、整洁,做好病房床单位的消毒工作,严格执行出院患者终末消毒制度,实行一床一套,一桌一布,一床一巾湿式扫床,用后消毒处理程序。加强护理人员手卫生管理,掌握正确洗手方法,强化手卫生意识,同时加强手卫生监督检查机制,定期或不定期采取随机检查方式评价科室护士手卫生执行情况,提高护理人员手卫生的依从性。④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护理管理力度。骨科病房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比较高,所有科室都是发生潜在院内感染的重点科室,因此在广泛重视护理安全质量的基础上,将相关科室ICU、手术室、供应室、检验科等作为防控骨科医院感染的重点部门,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感染管理科根据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法律法规制定重点科室和病房消毒隔离考核标准,对病区环境、医疗物品、患者用品消毒和护理人员工作质量等均制定相应考核标准,定期进行考核,同时感染管理科不定期进行环节质查,深入科室,及时发现科室存在的医院感染管理问题,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及时与科室人员共同分析研究,查找原因,提出合理化建议,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重点加强手术室感控管理,严格做到无菌区、清洁区与污染区划分明确,确保洁污分流,重视常规手术器械包、备用骨科普通器械规范管理、显微骨科器械的保养和维护。重视供应室的建设和消毒、灭菌工作,改建为层流洁净供应室,手术器械实行集中消毒供应,加强电动工具、内固定物和外来器械的消毒灭菌与保管,确保所有医疗器械消毒清洗和灭菌管理合格率达100%。

1.3评价指标

按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GB15982-2012)及原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12版》要求,对病房、手术室各类环境中空气、医护人员手、物体表面、使用中消毒剂、灭菌器械进行灭菌效果监测,当空气细菌总数≤40cfu/cm2,Ⅰ、Ⅱ类场所物体表面、护理人员手细菌总数≤5cfu/cm2,Ⅲ类场所上述指标≤10cfu/cm2为合格。比较两年间医院感染发生例数和患者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见表1。表1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例)2.22012年与2013年医院感染监控指标检测结果比较见表2。2.32012年与2013年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见表3。3讨论医院感染管理控制的水平是体现一所医院医疗质量的重要指标,护理工作贯穿患者住院的整个过程,因而科学的护理管理措施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的重要环节,一直以来是医院管理者、护理管理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8]。骨科病房由于收治患者的特殊性,患者外伤、开放性损伤比例较高,创面污染比例高,加之医院中病原体来源广泛,流行的菌株大多为多重耐药性,如果不重视外环境消毒以及护理工作中的灭菌消毒工作极容易发生医院感染事件,容易导致患者住院时间延长,延迟康复时间,加重疾病症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因此加强护理管理成为预防骨科医院感染的重中之重[9]。

本研究采取回顾性调查方法,对2013年我院实施规范化护理管理前后,发生医院感染的病例数、医院感染监控指标检测等进行比较,结果发现通过完善和落实医院防控院内感染的规章制度,加强护理管理力度,提升护理安全质量;加强重点科室、重点环节护理管理,通过培训考核,增强了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提高了护理人员医院感染管理措施落实的执行力和患者满意度。2013年当年发生医院感染比例仅为1.78%,较2012年的5.63%显著下降;当年各项感染监控指标检测合格率均较2012年显著提高,证实医护人员的预防控制医院感染能力显著上升。研究发现医院环境卫生学合格率提高有助于医院感染率的下降,本研究结果发现2013年空气检测合格率达97.93%,当年医院感染发生率较上一年度明显下降,进一步证实了该论点[10]。同时,研究发现通过加强手卫生管理可使医院感染率下降50%以上,因此通过强化护理人员手卫生培训和管理,2013年的护理人员手卫生合格率达到96.30%,较上一年度显著提高,避免了医护人员经操作传播疾病的发生[11]。

护理管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内容,加强医院护理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发生,有利于保障患者及医务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程创新.护理管理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作用[J].吉林医学,,32(7):1414-1415.

[2]张玉芬.规范化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14,11(25):119-122.

[3]李健.应用护理风险管理预防普外科手术病人切口感染的效果分析[J].全科护理,(5):462-463.

[4]邓丽芳.人性化护理应用于骨科护理管理中的效果评价[J].全科护理,2013(20):1886-1887.

[5]王霞.加强护理管理工作对预防医院感染的作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11):386-388.

[6]陀翠英.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实验和临床感染病,2014,8(1):89-91.

[7]张贺,杨晓燕,刘斌,等.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医疗机构物体表面消毒效果调查分析[J].疾病预防控制通报,2015(1):85-86.

[8]卓贵椰.强化护理管理在预防医院感染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6):269-270.

[9]周田.临床护理路径在骨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4(23):130-132.

[10]张红.肿瘤内科医院感染监控与护理管理[J].实用临床医药,,14(20):23-24.

[11]陈碧洲.护理管理在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医药管理,2014(4):190-191.

 

2.骨科无痛病房管理 篇二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整群选取该院骨科在2014年11月1日—2015年4月30日收治的156例创伤骨折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 现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82例) 和对照组 (74例) , 观察组中男54例, 女28例;平均 (67.4±12.8) 岁。病情严重程度:21例轻度者, 39例中度者, 22例重度者。对照组中男48例, 女26例;平均 (67.3±12.4) 岁。病情严重程度:19例轻度者, 35例中度者, 20例重度者。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 (包括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 方面差异对比较小, 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可比性较强。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疼痛护理模式, 只是在患者主诉疼痛时才给予相应的止痛药物进行镇痛, 按需要给药镇痛。但是很多医护人员及患者并没有全面认识疼痛, 因此往往会抱有能忍则忍的态度, 导致患者的疼痛护理效果不佳, 对患者的功能康复、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

观察组患者实施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 入院时护士宣教, 签订无痛病房管理同意书, 详细告知疼痛评分方法, 每间病房粘贴清晰的数字评分表, 让病人参与无痛病房管理。采用数字评分 (NRS) , 超前镇痛、预防性镇痛、联合镇痛, 三阶梯镇痛的按时给药方案[3]。术前常规口服醋氯芬酸缓释片0.2 g Qd, 预防性镇痛, 提高疼痛阈值, 术后4 h口服一次醋氯芬酸缓释片0.2 g。当疼痛评分为1~3分时, 常规口服醋氯芬酸缓释片0.2 g Qd, 当疼痛评分为4~6分时, 肌肉注射双氯芬酸钠盐酸利多卡因75 mg, 或者肌肉注射杜冷丁50~100 mg;若疼痛仍控制不好, 或者疼痛评分在7~10分时, 皮下注射吗啡注射液10 mg。在设置“无痛病房”后, 组织骨科护士、骨科医师、麻醉科医师、患者共同参与无痛病房管理, 加强患者及其家属关于疼痛方面的健康教育[4,5]。疼痛管理小组针对每一个患者的实际病情制定相应的疼痛管理方案, 具体包括疼痛知识健康教育、疼痛缓解措施、术后疼痛评估、评价疼痛护理效果、完成镇痛计划等情况。要求责任护士严格按照疼痛护理路径表的步骤实施, 如果没有完成的项目应立即查找其中的原因, 及时进行补充、完善。

1.3 疼痛评估的标准及方法

采用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NRS) , 共有10个刻度, 一个刻度表示一级, 0:无痛;1-3:轻度疼痛;4-6:中度疼痛;7-10分:重度疼痛;10分是最剧烈疼痛。同时采用Wong-Baker面部表情量表 (FPS-R) 进行评定, 主要有6张面部图像, 无痛, 0;有点痛, 2;轻微疼痛, 4;疼痛明显, 6;疼痛严重, 8;剧烈疼痛, 10。

1.4 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 平均住院时间, 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情况, 具体评价内容包括医师对于疼痛的处理、疼痛患者被关注度、护士的疼痛处理、疼痛减轻、护士对疼痛需求的反应等。

1.5 统计方法

选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量数据用 (±s) 表示, 使用t进行检验, 对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结果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术后1 d、2 d、3 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1。

2.2 两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对比

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 (9.6±1.7) d短于对照组 (10.2±1.5) d, 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2。

2.3 两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见表3。

3 讨论

疼痛主要是指潜在组织或组织损伤而产生的一种不愉快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与疾病的发生及发展等具有紧密联系, 目前, 国际上已经将疼痛作为呼吸、脉搏、体温、血压后的第5大生命体征[6]。现代医学所谓的疼痛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它包括伤害性刺激作用于机体所引起的痛感觉, 以及机体对伤害性刺激的痛反应。痛觉可作为机体受到伤害的一种警告, 引起机体一系列防御性保护反应。但另一方面, 疼痛作为报警也有其局限性。而某些长期的剧烈疼痛, 对机体已成为一种难以忍受的折磨。因此, 如何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是医务工作者面临的重要任务。精心的护理是有效控制患者疼痛, 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关键。从该研究结果分析,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术后1 d、2 d、3 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住院时间平均 (9.6±1.7) d短于对照组 (10.2±1.5) d, 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杨桂英[7]也曾研究报道创建骨科无痛病房控制患者疼痛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 该研究报道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见, 无痛病房规范化疼痛管理的疼痛控制效果更佳。研究者认为可能是由于在无痛护理病房创建后, 明显提高了护士对患者的关注度, 对疼痛管理的重视度, 会主动关注患者的疼痛情况, 及时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 明显提高了护士对患者交流沟通时间, 改善医患关系, 提高了服务质量。而且, 无痛护理病房也提高了患者对疼痛护理的要求, 患者会更加配合临床疼痛护理工作, 提高疼痛护理质量以及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于江丽等[8]提出, 想要顺利实施无痛病房护理管理, 首先应加强医护人员关于疼痛护理方面的培训, 提高护理人员的主动服务意识以及疼痛护理技能, 尽可能减轻患者的疼痛不适感。当然, 无痛管理需要麻醉医师、骨科医师、责任护士、患者等多方的共同努力、配合。

创建骨科无痛护理病房进行规范的无痛管理,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分析创建骨科无痛护理病房的临床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4年11月1日—2015年4月30日该院骨科收治的156例手术患者,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 (实施无痛病房管理模式) 和对照组 (采用传统的术后疼痛控制管理模式) ,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情况、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当天、术后1 d、2 d、3 d的疼痛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观察组患者对疼痛控制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结论 创建骨科无痛护理病房进行规范的无痛管理, 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 缩短平均住院时间, 提高患者对疼痛控制的满意度, 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无痛护理病房,骨科,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三莲, 许燕玲, 许鑫.骨折后疼痛的护理护理研究进展[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12, 24 (9) :24-25.

[2]李亚玲, 李娟, 刘慧萍, 等.患者满意度与护理服务质量的相关性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 2012, 21 (7) :10-11.

[3]龚革会, 竺湘江.中医院创建骨科无痛病房的实践与效果评价[J].中医药管理杂志, 2015 (1) :18-19.

[4]孙雯.创建中医骨科无痛病房初步探讨[J].内蒙古中医药, 2014 (2) :133-134.

[5]黄天雯, 何翠环, 陈晓玲, 等.骨科无痛病房护理工作模式的建立[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3) :221-224.

[6]崔快.创伤性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20) :4861-4862.

[7]杨桂英.疼痛护理路径在盐酸吗啡缓释片治疗癌症疼痛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 22 (4) :73-474.

3.舒适护理在骨科病房的应用 篇三

【关键词】舒适护理;骨科病人;康复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11—0265—01

舒适护理是一种整体的、个性化的、创造性的、有效的护理模式,其目的是使病人在生理、心理、社会上达到最愉快的状态,或降低不愉快的程度[1]。舒适护理应是整体化护理艺术的过程和追求的结果,以病人为中心,使病人在住院期间感到舒适,提高病人满意度。我科从2010年8月起,全科护理人员共同努力,实施使病人舒适的护理方法,其主要方法如下:

1 舒适护理措施

1.1 环境的舒适:病房是住院患者医疗的主要场所,病房环境的舒适可影响到患者疾病的治疗与康复。尽可能安排同性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病房要打开窗帘,让阳光能照射进病房,冬天要经常打开门窗,让空气流通,夏天开空调期间每天通风2次。病房内温度、湿度要适宜。保持病人床单位的清洁、整齐。每日给予温水擦浴,减少探病人员,避免病房噪音。卧床病人要将呼叫器、水杯、便器等放置于合适位置,让病人方便易取。

1.2 心理舒适:骨科病人术后的卧床时间长,生活需要照顾,特别是颈椎外伤的高位截瘫患者,恢复慢,时间长,易产生悲观、焦虑情绪,护理需要全面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社会生活,充分调动病人的主动性,帮助病人找出产生问题的原因,给予心理疏导和帮助。

1.3 体位舒适:骨折病人大多数接受石膏固定、皮肤牵引、骨折手术等治疗方式,这些治疗方式将影响病人舒适,护士应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协助病人采取舒适体位的护理。如下肢牵引病人保持外展中立位,可在患肢国窝处垫一薄软枕,以维持生理曲度,增加舒适度,腰椎骨折的病人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可在腰围保护下更换体位,颅骨牵引病人在头部垫1个薄的波浪垫,减轻枕部皮肤与床垫的摩擦力,增加头部舒适度,对于截瘫的患者给予良体位的摆放。

1.4 治疗舒适:在输液治疗时,应采取肢体远端静脉输液,并选择好的血管,但骨折病人应尽量避免在患肢输液,以免增加病人痛苦[2]。输液前做好沟通交流,介绍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在进行护理操作时动作要轻柔、技术熟练,避免碰到病人疼痛处,尽量不要在病人情绪不稳定时操作。

1.5 二便排泄舒适:便秘是卧床病人普遍存在的不舒适问题,特别是活动受限、长期卧床的病人,首要的方法是进行详细的饮食指导,包括每日的饮水量、多摄入粗纤维的食物、蔬菜及水果,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指导病人或家属用按摩法对病人进行肠道按摩,促进排便。有习惯性便秘的病人可给予扩肛法让病人排便,减少灌肠等治疗带来的痛苦。尿潴留是最常见的术后并发症之一。术前训练床上排便,可避免术后插导尿管或缩短留置尿管的时间,排尿困难者可给予诱导自行排尿,对持续导尿者,固定好导尿管,在给予病人翻身的时候,保持尿管和身体同步运动,可以减轻尿管刺激引起的不适。

1.6 疼痛的舒适:疼痛是影响手术后舒适程度的主要原因,给予使用静脉持续镇痛泵,告知病人切口疼痛与咳嗽、深呼吸和体位改变等活动关系密切,咳嗽时用可用手压住伤口,翻身时避免对引流管的牵拉。

2 舒适护理的效果

2.1 同性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或異性病人住在同一个病房时用屏风遮挡能保护病人私隐,病房通风,通光及减少探陪人员可减少细菌的生长, 减少探陪人员还可以保持病房安静、整洁,利于病人休息。

2.2 心理舒适能促进病人的病情康复:如颅骨牵引病人可以通过镜子看电视,有娱乐,达到心理舒适,有利于病人更好地配合治疗,促进了病人的病情康复。

2.3 体位舒适避免了因为体位而造成病人不适,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如:颅骨牵引病人在使用波浪垫垫头部,减轻枕部皮肤摩擦力后,没有出现枕部皮肤脱皮或损伤。对于截瘫的患者预防畸形的发生,使躯干和肢体保持在功能状态的作用[3]。

2.4 骨折病人不在患肢输液,避免了患肢循环改变,增加病人痛苦,在输液前与病人保持良好的沟通,使病人感到自己被重视和关注,有满足感,有利于病人康复。

2.5 有不少骨科病人需要长期卧床,造成排便困难,通过肠道按摩,扩肛法等方法使多个病人有效避免反复用开塞露或灌肠方法排便带来的痛苦。术前锻炼训练床上排便,避免留置尿管给病人带来的痛苦。

2.6 骨科病人术后伤口疼痛,应给予镇痛药物的使用和疼痛知识的指导,从而缓解伤口疼痛给予病人带来的不舒适。

3 小结

在骨科病房实施舒适护理措施,从环境、心理、体位、治疗、二便排泄、疼痛等六个方面提高病人的舒适度,让病人在治疗的过程中感到舒适,从而使病人对医疗护理工作更好的积极配合,既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可以促进病人病情的康复。

参考文献:

[1] 董振平.手术患者舒适护理的应用.河北医药.2009,19(11):90.

[2] 扬秋琴. 舒适护理在老年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9,32(11):82.

4.骨科病房患者护理满意度分析 篇四

一、主要存在问题:

1、病区环境不清洁、设施不舒适。

2、护士服务态度有待提高。

3、护士与患者或家属沟通交流不够,缺乏沟通交流技巧。

4、护士技术操作水平欠佳。

二、原因分析

1、现有医疗技术和患者期望之间有一定差距。

2、保洁工作和仪器保养维修不到位。

3、部分护士不安心本职工作,对护理工作缺乏热情,主动服务意识不强。

4、护理工作繁杂琐碎,二胎政策开放后产妇急剧增多,床护比不达标。

5、病区患者文化层次不同,护士没有掌握好健康教育的方式和语言的使用。

6、培训不到位,新进护理人员和低年资护理人员对护理技术及理论知识掌握不好。

三、整改措施

1、改善病区环境

(1)检查楼梯灯要保证夜晚通明,切实方便患者出入安全。

(2)督促保洁人员做好保洁工作,每天清扫、擦地不少于三次;玻璃、扶手、墙裙、窗台、门框等每周擦洗不少于二次。做到门窗内外无积尘,走廊灯清洁干净无灰尘;地面清洁无烟蒂、无痰迹;厕所清洁无异味。

(3)各班护士加强各自包干区卫生,责任到人,护士站桌椅摆放整齐,表面干净整洁,治疗室窗明几净,垃圾分类存放,标志鲜明,方便收集。

2、重视服务态度

(1)提高骨科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和护理人员服务的总体素质,改善服务态度,1组织护理人员学习优质护理服务规范,加强入院宣教,注重自身的业务水平。

(2)落实医德考评制度,提高护士的医德修养,改善服务态度,提升服务质量,杜绝“生、冷、硬、顶”现象。

(3)根据患者的需要不断拓展优质护理服务措施,尽可能满足患者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需要。

(4)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认真听取病人意见,对存在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整改,尽量满足病人的需要。

3、提高护患沟通技巧

(1)切实履行“热心接、细心问、耐心讲、精心做、主动帮、亲切送”,使患者熟悉医院环境,尽早消除患者的不安和恐惧等心理,并且可拉近患者与医护人员间的距离,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亲近感、信任感和协作性。

(2)加强护患之间的沟通,交待清楚各种检查、治疗、用药的所有注意事项,做到认真、负责、耐心、详细。

(3)关心患者住院期间的生活问题,介绍清楚就餐地点等,保障水电气等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

(4)组织护士学习护患沟通技巧,以提高沟通能力。

4、严抓培训,提高护理人员业务能力。

(1)制订“三基、专科”培训计划,并按照护士层级实施计划。

(2)要求护士每月参加护理操作技术培训,由高年资护士进行操作示范后进行练习、考核,人人过关。(3)选送优秀护士参加护理技能培训,回科后“传帮带”。

5.骨科无痛病房管理 篇五

【摘要】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质量指标在提高骨科病房的疼痛护理质量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从2015年8~12月在我科住院的130例创伤性骨科膝关节周围及以下创伤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对象。观察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可见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建立相应的疼痛护理质量指标,让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指标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测量与观察来对其进行疼痛评估,从而有效地提高疼痛干预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负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关键词】疼痛;护理质量;建立指标;骨科

多数的骨科患者为创伤性的、并且多属于急诊入院,患者在受伤后到其创伤愈合的过程中,常常伴随着疼痛。另外,急性创伤对患者带来的疼痛又有可能导致患者的血压增高、心率加快、尿潴留以及恶性呕吐等不良反应,甚至有时可能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而可能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因此在骨科病房里应该注重患者的疼痛护理,特别是创伤性骨科病房尤为重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从2015年8~12月在我科住院的130例创伤性骨科膝关节周围及以下创伤的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临床观察对象。其中有男性患者72例,女性患者58例。年龄最大的患者为66岁,年龄最小的为19岁,平均年龄为(47.2±13.4)岁。所有患者均经过临床诊断为骨科膝关节周围及以下的创伤性骨折患者,有49例患者的骨折部位在胫腓骨、有37例患者的骨折部位在胫骨平台、有25例患者的骨折部位在髌骨、有19例患者的骨折部位在足踝。将所有参与临床观察的患者随机平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病情特征和发展均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规范的疼痛治疗与术后的常规护理。观察组的患者在住院期间,由其责任护士按照无痛病房的护理工作模式[2]给予观察组的患者护理、教育与康复指导。包括对患者的疼痛评估以及疼痛干预等。观察对比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对疼痛护理的满意度。

1.3疼痛评估

在患者入院治疗后进行疼痛评估,主要使用数字评定量表和面部表情评定量表,即“疼痛评估尺[3]”,并且向患者进行详细的解释疼痛评估尺的使用方法。使用疼痛评估护理记录单来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包括评估日期、时间、骨折部位、创伤性质、入院原因、疼痛评分、持续疼痛时间、患者的睡眠情况、情绪、对治疗的依从性、用药情况、不良反应、相应的护理措施以及护理人员签名等内容。在患者入院的2小时内进行第一次疼痛评估,对于疼痛评估分值≤3分的患者在此后住院期间的每天早上定时进行疼痛评估并记录。对于手术治疗后的患者则采后术后患者疼痛护理记录单来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特别是进行过全身麻醉、硬膜外麻醉、蛛网膜下腔麻醉或者臂丛神经阻滞麻醉手术的患者,分别在其术后1小时、3小时、5小时以及8小时进行疼痛评估;另外对于首次疼痛评估分值≥5分的患者,在经过医师指导下,给予镇痛处理并马上进行二次疼痛评估,然后对患者每隔4小时进行疼痛评估1次并详细记录。1.4疼痛干预

可以通过非药物护理措施以及药物镇痛的方式来给予患者疼痛干预。主要是通过患者的疼痛评估分值来判断给予患者非药物护理措施还是药物镇痛。如患者的疼痛评估分值在3分以下(包括3分)可以给予患者实施非药物护理措施;当患者的疼痛评估分值在4分到6分之间时,可以给予以非药物护理措施为主,辅助药物镇痛的方法,一般是弱阿片类药物与非固醇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当疼痛评估分值大于7分(包括7分)时,则以药物镇痛为主,给予强阿片类药物与非固醇类抗炎药等联合使用,佐以非药物护理措施;保证疼痛程度不同的患者均受到疼痛干预,保证给予患者最佳的镇痛效果。

非药物护理措施包括:①给予患者舒适的环境,通过良好的采光和通风设施,以及适宜的室内温湿度来促使患者保持愉快的心情,舒缓患者紧张的心理,减轻患者的疼痛。②骨折患者在初期恢复时,常常由于其肿胀的肢体而产生局部明显的疼痛,并且随着患者的活动而加强痛感,因此,通过调整患者的体位,保持受伤肢体外展,加上合理的制动可以有利于改善受伤肢体的血液循环,起到消肿止痛等作用来减轻患者的疼痛。③可以通过局部冰敷等方式来减轻受伤肢体因为局部充血水肿和出血的疼痛,也可以通过热敷等方式来减轻受伤肢体因为不能活动而出现肌肉痉挛、局部充血等的疼痛。④可以让患者在感到疼痛难受时播放音乐,通过音乐疗法适当地转移患者的注意力,指导患者多进行慢呼吸运动来调整肌肉的收缩和舒张,减轻由于精神紧张引起的疼痛[4]。对于部分疼痛剧烈的患者可以给予一些药物镇痛,一般情况是通过口服或者静脉给药。2.结果

以“疼痛评估尺”来对两组患者进行疼痛评估,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结果见表1。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两组间差异为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疼痛评分、平均住院时间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比较 组别 观察组 对照组 例数 护理后疼痛评分(分)平均住院时间(天)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分)60 70 3.91±2.17 5.61±2.34

12.14±2.71 16.22±2.16

97.48±2.31 94.81±3.12 3.讨论

给予疼痛正确的评估是指导对疼痛护理的必须要求,也是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方式。因此可以通过建立相应的疼痛护理质量指标[5],让护理人员能够根据指标及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测量与观察来对其进行疼痛评估,从而有效地提高疼痛干预的作用,减轻患者的疼痛负担,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参考文献:

6.骨科无痛病房管理 篇六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6月我院住院患者160例,入院前均未经止痛处理,入院时使用数字疼痛评估法。随机分为两组,各80例。试验组中,男36例,女44例;平均年龄(56.8±9.6)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1例,颈椎病22例,强直性脊柱炎13例,骨折17例,其他7例。对照组中,男48例,女32例;平均年龄(50.7±6.7)岁;腰椎间盘突出症28例,颈椎病18例,骨折29例,其他5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入院时疼痛评分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共发出问卷160份,收回158份,回收率为98.75%,有效问卷156份,有效率为97.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按传统的疼痛护理管理方法。

1.2.2 试验组

按照全程无痛护理管理方法。入院疼痛评估:护士教会患者易于掌握的自我疼痛评估常用方法:数字评估法、VAS法、表情评估法等。应用疼痛评估记录单,将疼痛作为第5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住院期间实施无痛操作技术,(1)无痛静脉置针:将利多卡因软膏涂抹于患者局部皮肤上,使用软塑料膜包裹皮肤,1 h后起再行静脉穿刺。(2)无痛导尿:手术需导尿患者均在麻醉下实施。(3)无痛搬运:在患者入院、做各种辅助检查等各个环节使用无痛过床器,减少患者疼痛。(4)无痛整复:急诊收入院需整复骨折患者,征得患者同意后,由病房疼痛管理小组成员实施麻醉镇痛,无痛整复。(5)在患者疼痛处(无外伤和皮肤破损),贴敷自制三七消肿散蛋清混合止痛膏,配合微波治疗仪等物理治疗方法进行每日疼痛治疗。心理疏导:由疼痛管理小组中取得心理咨询师资格的护士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救助,通过对患者进行疼痛知识健康教育,疼痛自我管理讲座等方式提高患者对疼痛的应对能力。

1.3 调查方法

采用美国疼痛协会制定的“患者对疼痛护理满意度问卷”中对研究对象进行调查[2]。使用该问卷中的3个满意度指标包括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对住院期间疼痛照顾的满意度以及对疼痛缓解程度的满意度,采用5级里克特评分法(从完全满意到完全不满意)。该问卷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具有良好的信度、效度。问卷调查由未参与无痛护理干预的本课题组成员实施,指导研究对象采用匿名方式填写,当场回收问卷。

1.4 观察指标

(1)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满意度中1是完全满意;2是满意;3是一般;4是不满意;5是完全不满意。(2)患者住院天数。

1.5 统计学处理

数据用SPSS 15.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运用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四格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对疼痛管理满意度比较

见表1~3。由表1可知,两组患者疼痛治疗方式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901,P<0.05)。由表2可知,两组患者住院期间疼痛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156,P<0.01)。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对疼痛缓解程度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90,P<0.01)。

2.2 两组患者住院天数比较

见表4。由表4可知,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0,P=0.021)。

3 讨论

3.1 加强疼痛管理

本研究结果表明,试验组患者对疼痛治疗方式的满意度、对住院期间疼痛照顾的满意度以及对疼痛缓解程度的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1992年美国疼痛管理指南中指出,疼痛的有效管理是临床医护人员的重要职责。目前在美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已将疼痛列为第5生命体征进行监测[3]。各医院应加强对疼痛的管理,在医院管理上将”无痛工作”作为日常的医疗常规,注意开展对疼痛患者的专业护理工作,真正实施对第五生命体征即“疼痛”的评价,以及有效的无痛护理和治疗实施,建立相关的医疗法律和医疗保护制度,同时促进职能部门及社会对疼痛控制的关注,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生活质量。

3.2 形成无痛理念

国际疼痛学会将每年的10月11日定为世界镇痛日,把免除疼痛作为患者的基本权利。医护人员首先应转变观念,加强医患双方的理解和配合,提倡建立一种人性化的医疗制度,即在无痛的条件下从事各种医疗和护理工作。强调无痛是患者的基本权利,增强患者有关“无痛权利”的意识,培养护士树立“护理追求无痛为目标”,充分发挥护士的作用,体现人文关怀理念.为患者营造无痛舒适护理的治疗护理环境与氛围,为患者提供适当的无痛服务。使患者成为临床医疗、护理和社会医疗保障工作的中心,得到高质量和舒适的服务。

3.3 建立病房疼痛管理小组

经过多年研究,疼痛的管理理念已经从疼痛控制转为疼痛管理,疼痛管理的组成人员从以麻醉师为主转为以护士为主,同时有内科医师、麻醉师、心理治疗等医师共同参与。随着整体护理的逐步实施和不断完善,护士在疼痛控制过程中独特和关键的作用日益凸现出来,良好的护理是缓解疼痛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本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全程无痛护理管理能够降低患者的住院天数。

3.4 提高疼痛护理技能

疼痛护理技能是无痛护理病房创建的基础,应作为护士的必修课[4]。护士与患者在一起时间最多,是疼痛状态的主要评估者,也是止痛措施的具体落实者。护士应掌握无痛静脉置针方法,无痛导尿、无痛搬运、无痛整复等无痛技术避免因操作增加患者的疼痛,缓解患者的疼痛。

3.5 心理支持

护士是与患者最密切、持续接触的群体,更优先了解患者的情况,是患者疼痛控制措施实施的核心医务人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是评估疼痛的依据[5,6]。护理人员关心患者的疼痛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解除疼痛是护理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应组织护士学习人文关怀理念,注重与患者情感交流,为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培养护士善于观察、认识、理解、尊重患者。在护理行为上关怀、照顾患者,想方设法减轻患者疼痛。

总之,实施无痛护理管理不仅可以使疼痛得到及时处理,减轻和免除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满意度,降低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还将确立护理人员在疼痛管理中的主导地位,促进疼痛监护普及到常规护理之中。

参考文献

[1]Merboth MK,Barnason S.Managi8ng pain:the fifth vital sign[J].NursChin North Am,2000,35(2):375-383.

[2]Innis J,Bikaunieks N,Petryshen P,et al.Patient satisfaction and pain management:an educational approach[J].J Nurs Care Qual,2004,19(4):322-327.

[3]Stanik Hutt JA.Pain management in the critically ill[J].Crit Care Nurse,2003,23(2):99-102.

[4]付琨.浅谈骨科患者的疼痛护理[J].河南外科学杂志,2009,15(5):105-106.

[5]高虹,杨澜.外科术后病人镇痛满意度调查及护理对策[J].护理研究,2007,21(2):406-407.

7.优质护理服务在骨科病房中的应用 篇七

方法:将优质服务贯穿于患者入院到出院护理工作的全过程。如设便民措施。

结果: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从开展前的92.73%提高到开展后的95.46%,共收到锦旗4面。

结论:优质护理表扬信6封。优质护理服务能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关键词:优质护理细节服务满意度

【中图分类号】R47【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1-0281-02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需要的不断提高,对护理服务质量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为力争做到技术上追求精益求精,服务上追求尽善尽美,信誉上追求真诚可靠[1],从而提高服务质量和患者滿意度。我院自接到《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通知后[2],将此项活动纳入医院工作重点。从2011年9月份作为医院的示范病房,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实行小组制包干,责任到人的工作模式,取得良好的效果。科室共60张床位,现有护士人员20名,主管护师1名,护师6名,本科学历3人,大专学历17人。现就我科的优质护理服务细节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从2011年9月份起以我科作为医院的示范病房;对象为我科的住院病人。

1.2方法。

1.2.1入院护理服务。病人入院时无论哪个护士看到病人拿病历到护士站,都要主动热情面带微笑,起立迎接病人。专人办理入院和安排床位;按急、危、重病人优先安排;对老年人及行动不便者先安排其坐下,并尽快安排床位。及时通知责任护士先接收病人后再做其他准备。入院告知:向病人或家属介绍管床医生和护士,科主任及护士长,介绍病区环境,呼叫铃的使用,作息时间,饮食制度,陪护及探视、病区安全管理制度等。备好床位后,护送病人至床前,妥善安置,交待病人次晨抽血及相关检查的注意事项等。并同时通知医生。

1.2.2生活上护理。①病区设便民措施:开水间放置微波炉;②推行温馨提示服务:护士在病人床头挂温馨提示卡,嘱咐病人次日空腹抽血、空腹B超,手术前一晚应禁食禁饮等;③安全防跌措施:挂防坠床、防滑标识、做好防跌教育(含家属)、防护拦病区光线明亮等措施。④管床告知:如责任护士明天休息要提前向所管病人说明,并班班做好相关交接。

1.2.3术前护理。管床护士关注病人的每项检查。每天告知病人第2天需做的检查项目,并把检查、检验结果及时告知病人。确定手术日期后。完成术前准备,管床护士及时了解病人的心理状况,做好心理护理;术晨与手术接送人员做好术前用药及X线片、MR片等交接,并安慰病人不用紧张,说些祝福的话如:“祝您手术成功”等。

1.2.4术后护理。术后巡房时告诉病人手术很成功,让病人安心。并观察病人的肢体活动情况,保持各管道通畅,告知术后注意事项。定时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情。每天做好病人的生活护理。病人第1次下床活动时,护士在旁指导(三个半分钟:睡醒后、坐起、站起时延长半分钟),协助佩戴外同定支具,并搀扶行走,边走边提醒病人注意安全,以防跌倒。

1.2.5日常护理。进病房前先敲门,进出病房随手关门,并做到四轻:走路轻、说话轻、开关门轻、操作轻。见到病人主动问好,询问病人病情及检查等情况时。对病人和家属提出的问题或要求及时进行回应,落实首问负责制。各项治疗护理尽量不影响到病人休息。晚9时督促探视人员离开病区,并协助熄灯。夜间治疗操作尽量不用推车以减少噪音,夜间呼叫铃声调低,给病人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

1.2.6安全管理中的护理。入院时由接待护士给病人戴上手腕识别带、插上床头卡,护士做每项护理及治疗都应严格做好“三查七对”,均应询问病人的名字、核对手腕识别带及床头卡。术后接病人时认真核对输液瓶签上的姓名、液体名称,各种管道做好标识。

1.2.7亲情护理尊重和同情病人,寻求与病人情感上的共鸣;满足病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在每1个护理环节中,对病人始终融入关爱、尊重的服务理念,通过以家人般的周到关爱,与病人建立亲情关系,在亲情的护理行为中,实行亲情护理“3个10”。

1.2.8护理人员言语及行为须做到。10个字(多、少、无、勤、轻、大、情、忍、全)①多:多理解、多巡视、多沟通;②少:少怨气、少牢骚;③无:无冷、硬、顶、推、拖;④勤:眼勤、嘴勤、腿勤、手勤、脑勤;⑤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开关门轻;⑥大:贡献大、肚量大;⑦情:真情相对、亲情关怀;⑧忍:忍耐、忍让;⑨换:换位思维、以心换心;⑩全:全心全意、全身心投入、全过程优质。

1.2.9出院护理。医生下达明日出院医嘱,应预先通知病人及家属。让他们做好出院准备;指导病人或家属办理出院手续;对于出院带药的使用方法做好详细的说明。根据骨折类型和程度做出相应的出院指导,告知病人出院后的各项注意事项及具体复查时间。

2结果

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由护理部进行护理满意度调查,护理满意度从92.73%上升到95.46%,共收到锦旗4面,结论优质护面表扬信6封。无护理纠纷及护理差错发生。

3体会

“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区”的开展,可以进一步规范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提高护理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优质、满意的护理服务,最终达到患者满意、社会满意的目标。护理质量管理应将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作为质量的首要目标[3]。细节决定成败,细节体现了护理服务质量[4]。因此更好地护理病人需要从细节入手,想病人之所想,急病人之所急,从细节护理中见真情,从而为病人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参考文献

[1]叶煜荣.用心服务、用情呵护[M].广州:广东省地图出版社,2004:18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10:1

[3]周荣慧.医院临床护理质量保证的探讨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2,37(10):753—755

8.骨科无痛病房管理 篇八

【关键词】创建优质护理服务;骨科临床;病房工作;方法应用;体会

【中图分类号】R473.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4949(2014)09-0452-02

随着社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健康创新需求的提高以及2010年开始卫生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体现出人们逐渐意识到关怀护理的重要性[1]。为了贯彻落实卫生部关于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文件精神,积极开展以"夯实护理基础,提供满意服务"为主题的优质护理服务,2013年11月我院骨科病房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科室为骨科,实际开放床位300张、注册护士90例,包括主管护师6例,护师6例,护士50例。

1.2方法

1.2.1责任包干方法 将病区护理人员按资质均分为6个责任组,每组设责任组长1例,组员15例,组长由主管护师担任,组长负责检查整组患者的护理质量,指导下级护士工作。责任护士分管病床,由责任护士对所分管患者从入院到出院提供连续的全程优质护理。

1.2.2具体措施

1.2.2.1领导重视,目标明确 医院以红头文件正式下发活动实施方案,明确指导思想、活动目标及内容,召开动员大会,全员动员,贯彻精神,优质护理服务理念是指导护士完成护理工作、实现护理目标、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2]。强化各级护理人员转变护理服务理念,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

1.2.2.2实行护理负责制 开展"我的患者我负责"的小组责任包干制,强化基础护理,责任护士主动为患者修剪指甲,床单有污渍及时更换,保持清洁、舒适,做到"三短"(头发短、胡须短、指甲短),六洁(头发、皮肤、口腔、会阴、床单清洁)协助整理私人物品,保持病房整洁。

1.2.2.3加强健康教育 发放温馨提示卡给患者,内容包括入院宣教,安全告知,疾病知识宣教、用药指导、检查指导、饮食指导。患者出院时,针对患者病情及恢复情况进行出院指导,帮助办理出院结账手续,告知注意事项、用药方法、饮食及功能锻炼、拆线时间、复查时间,提供联系电话,以便患者咨询。将出院指导打印发给患者,并护送患者至住院大楼一楼。

1.2.2.4加強检查督促 责任组长经常巡视了解管床责任护士的工作完成情况,并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护士长每日查房,检查护理质量,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及时处理患者及家属的反馈信息,遇到抢救、危重、疑难患者要共同完成各项治疗和护理。

1.2.2.5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采取电子表格式记录,切实做到"将时间还给护士,将护士还给患者,使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时间多了,做健康教育的时间多了,护患关系融洽了。"

1.2.2.6激励机制 每季度评选"患者最满意的护士",给予"患者最满意的护士"一定的物质奖励,从而调动了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1.2.3评价方法 由护理部每月用方便抽样方法对住院≥3d患者发放30份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进行问卷调查,满意度调查表由13条项目组成。发放问卷时要求科室的护理人员回避,当场回收,评价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情况。

1.2.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比较均值配对样本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3讨论

基础护理是临床护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护士观察病情的最好途径,是护士与患者沟通的最好桥梁,是护理服务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护理工作质量和治疗效果[3]。通过开展责任包干的优质护理服务,强化基础,简化护理文书书写 ,护士有更多时间照顾患者,主动巡视病房,了解病情变化及患者的各种需求,及时给予解决。主动与患者沟通,开展健康教育,满足患者的精神、心理需求。责任包干制护理服务,责任护士对所分管的患者诊断、病情、治疗、护理、饮食、心理等全面了解,全程有针对性地提供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增强了患者的安全感。本研究结果显示,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后患者的满意度为96.21%,明显高于开展前89.16%。

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是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的重要举措,在不断提高医疗技术水平的同时,如何提高服务水平,是医院所面临的新的挑战,只有优质高效的服务,才能吸引更多的求医者[4],只有将"爱心、耐心、责任心、诚心、热心"应用到护理工作中,服务于每1例患者,才能为患者提供全程、全面、优质、贴心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黄行芝,刘义兰,杨春.关怀护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9:9-11.

[2]温桂英,李馥.浅析优质护理服务理念[J].黑龙江医学,2005,29(1):74.

[3]欧春红,古利丽,李海静.护士床边工作制在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6):695-696.

上一篇:读《芬达的秘密》有感下一篇:天然林保护工程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