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的工作反思

2024-09-28

个人的工作反思(精选8篇)

1.个人的工作反思 篇一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_教师个人工作不足反思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1

一学期的工作转眼就要结束了,经历了忙忙碌碌,我的教学工作到底怎样,自身的问题又有哪些,静下心来,一点点剖析的之处。

在教育教学语言上,我说话的语速实则太快,一年级的小学生在听过程中还不,记得校也说过,可是到现在我把缺点改正。

在备课,我以的想法与见解去写教案,而是注重了教材的格式与内容,教后反思也的去写而且的去写,缺少教师应备课能力与生活素养。

在上课,是板书设计环节还不怎么理想,对学困生的教导也有的,使对自我分析该问题的机会少之又少;单元检测也做得不,的学生的学习情况,从而对学生在学习上的问题不见。

在听课,学校对新青年教师实施了“青蓝”工程,要多向师傅请教与学习,可是我嘴上说的多上却做得少,言出必行,这不应该是教师的作风,我离名称还差的很远很远。

在教育学生,我方法欠缺,对少学生耐心。有时候或许是自我情绪的,在上课时对那些不听话的学生了不恰当的教育。我可以大胆的承认这是我的错误,我不应该带着私人的情绪去上课,更不应该以情绪去对我的学生。

在作业布置环节,不管是书面作业家庭作业,量有点多,听学生说比上学期的多多了,是书面作业;对学生课后辅导做得也不。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对校工作的安排与要求不见,不问,经常被动而不自发的去做,实为惭愧。

回忆着切,羞愧难当,一名老师要以身立责,身正为范。俗话说“人无完人 金无足赤”但有些小小的错误可以弥补,自我补救,以便自我。里也我,我觉得说得多了都会空话,别人看来的食言,与实践最好的例子。

在剩余四周的里,我要有耐心的耐心的去做的工作,把知识的海洋一点一滴的传授给学生,让填满双翼,在知识的天空中翱翔,洋洋洒洒谱写的童年。“博学之慎思之 笃行之”值得思索、学习。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2

日常教学工作中,有经验的优秀教师经常提醒我们:新课程的实施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可以说,反思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也是教师成长的新起点。自我反思是建立教师反思系统的首要环节,也是对德育、教学、生活等对象展开反思的必要前提。教师自我反思能力则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得以进行的落脚点。

1.在教学实践中,逐步增强自我反思意识,可以分为以下几项:

教学前,进行教学设计反思,提高教学预测能力和设计能力。

教学中,进行教学行为反思,提高教学调控能力和应变能力。

教学后,针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总结反思,提高教学评价能力和总结能力。

2.在总结经验中,逐步形成自我反思习惯,可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发现问题,记录反思。

(2)查找原因,实践改进。

(3)总结经验,撰写文稿,然后在同事间交流或在网络、刊物上发表。

在这里,我给大家举一个案例:某天,我教学诗歌《春天在哪里》一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当我讲到其中一个小节:

春天在哪里?

春天在枝头上。

春天的风微微吹动,柳条儿跳舞,桃花儿脸红。

我请同学们朗读,体味,赏析。有同学说:“春天就在枝头上。”

正在这时,“小淘气”琪琪忽然站起来,手指着窗外大声喊到:“老师,我看到春天了,它就在枝头上,你看,树枝在跳舞呢!”我刚想制止他,可是已经晚了。霎时,五十多双眼睛不约而同地朝他手指的方向望去。有的伸长了脖子;有的站直了身体;有的踮起了脚尖……教室里顿时乱成了一锅粥:窃窃私语的,小声议论的,手舞足蹈的……

这和我预先设计好的教案截然不同。看到眼前的混乱场面,我明显的感觉到自己的心跳在加速,血液迅速向头上涌动,眉头也不知不觉地皱了起来。刚想大声的加以制止,转念一想,难道我只有这一种解决问题的方式吗?

此时,孩子们的注意力都在窗外,有的在仔细地观察;有的在认真地倾听;有的正在四处搜寻目标。他们的兴致正浓,意犹未尽,如果我现在出言禁止,虽然表面上会平静下来,学生的内心也会十分不情愿。莫不如先满足他们的好奇心,然后再随机应变。想到这,我不露声色,站在那,似笑非笑地望着他们,让他们尽情地看,尽情地议论,尽情地发表自己的见解,给他们足够的表达自我情感的时间。

窗前的议论声,由弱到强,再由强转弱,几分钟过后,波涛汹涌的课堂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几十双眼睛静静地望着我,静静地等待着……我想:此刻,孩子们心中都在想些什么呢?在等待我的批评?在等待我的宽恕?还是在等待我继续讲课?大概是前者居多吧。可能是我的沉默让他们无所适从,孩子们开始不安的躁动起来。我觉得此时是该我发言的时候了,我故意咳嗽了一声,看到几个孩子立即挺直了腰,坐直了身体。

我轻轻地问到:“看完了?”“看完了。”孩子们也轻声地但是小心翼翼地回答。“谁能把刚才看到的景象说一说,并告诉我你有什么感受?”听了我的问话,几个孩子竟然悄悄地长长出了一口气。接着,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打消了顾虑,思维再一次活跃:“我看到春天来到树梢,枝条变绿了。”“我看到春天来到操场上,小草发出了嫩芽。”“我看到春天的风吹到窗前,吹到我的脸上。”“春天在我们身边,看,我们的衣服变薄了。”“……”待孩子们把自己的感受一吐为快之后,我又说:“大家谈地真好,不过你们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观察的?”小家伙们面面相觑。噢,原来他们也知道刚刚的做法不妥,竟然将错就错,一定要让他们吸取教训。想到这,我说:“今天老师留一个特殊的作业,把这节课发生的事情经过写出来,并写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这样,我把一个事先准备好的教案,临时更改得面目全非,但是,却获得了意外的收获。

试想,如果按照传统的机械的备课观,按照精确的教案输出法,喝令学生回到课文中来,教学任务也会按时完成,这节课可能会是另一种完美的模样,但失去的却是对过程的体验,对方法的感悟,对学生的理解,也就失去了反思的乐趣。

反思既是我们不断成长的基础,也是我们创新突破的起点。因此,我们不妨多加运用,多多体会。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3

从事数学教学已二十年多,在不断的摸索、学习中,我发现自己已经逐渐适应了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并且深深喜欢上了数学教学这项工作,不敢说自己在教学上多么的有经验,下面仅谈一些感受。

一、我觉得数学教学是一项非常有趣而有研究意义的工作。

在数学课上,有思维深化,也有正误辩论,有积极的合作。如今的教学和我们小时接受的教学方式真的是千差万别,我们机械的模仿和固定的思维已经不能适应现代学生的要求,他们个个使劲浑身解数,在展示自己的个性思维和奇妙方法,像是在演绎精彩而又真实的数学童话故事。不知不觉,挑战成了孩子们喜欢的学习方式,已经开始要求我坐到他们中间去听发言的学生讲课。在学生这种研究的劲头下,我怎么可能不被感染,也想好好研究一下这门课的教学,乐在其中,努力改变教学方法方式。

二、学生的学习方法不对。

很多时候学生只是一味地接受老师的教授,习惯现成的接受问题,缺少自己去研究,自己去发现问题,然后自己去解决的,还有很多题目,尤其是那些比较多的,看起来比较负责的,很多学生第一反映就是不会做,不会自己动笔去算,思考,试着去解决问题的。不太喜欢动脑筋,怕算。还有就是在做题时,有些同学对于错的题,错了也就错了,并没有在课后去针对错题分析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会错,这也可能会导致他再次出现这个错误,还有老师讲过的题目,没有好好的理解透,下次出现相类似的或者是变的稍微复杂了一些,就不会做的。课后缺少去反思,把里面的原理搞清楚的。

三、学生目的性不明确。

我为什么要学这个数学知识点,学了这个知识带你有什么用,貌似生活中不怎么用得上的?学生还找不到学习的目标。从何学得学习数学没意思,作用不大的,在教学的过程中,针对这个问题,我讲解了很多现实数学作用的例子,慢慢的觉得他们对学习数学比较感兴趣了,也认识到了现实生活中数学的重要性。

四、学生学习过程的问题。

学生在学习中会出现课堂注意力不集中,开小差,说小话的情况,这也就会导致对学习内容会学得不彻底,理解不完善。在上某些貌似简单的内容,就不怎么认真听,感觉会的,其实考试的时候稍微换下题目就不会做了,或者是做错了。平时在教学中,尤其是在讲考试的试卷,针对他们会出现的问题都经常强调的,慢慢的有点好转的。

五、学生学习心理问题。

学生对于自己有些盲目自信,对知识点听了一点就认为全懂,可到真正做题的时候就出现了一些这些那些的问题,这就是理解的不够透彻的缘故,学生不会一直认真的听,不够谦虚,容易半途而废的。

六、学生学习基础问题。

学生的学习基础,尤其是计算能力,太过依赖开计算器等辅助工具,从而缺少了计算能力,碰到一些计算难度比较大一点的题目,就不会做,或者是算错的,这就是他们普遍的毛病。还有些同学以这个为借口说自己基础差,听不进去的,从而一直不愿意学习数学的,久而久之,数学越来越差了,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针对这类学生,我经常找他们单独谈话的,让他们知道数学的重要性,重塑学好数学的兴趣。

总的说来,自己懂得数学教学方面的知识还太少,不足以满足教学的需要,以后的工作中还应多学习专业知识,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多研读教材,深入把握教学核心,用先进的教育理念武装大脑,是自己成为一个适应现代教育教学的合格教师。

小学教师个人工作反思篇4

一个学期即将结束,我回顾了自己在本学期里所做的工作,认真反思,总结积累经验,希望能取得更大的进步,我是一名语文教师,更是一位班主任,不仅要抓好自身的教学工作,更要肩负起班级的管理和学生的教育工作。

社会、家庭把一个个天真活泼,充满朝气的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我们老师,这是对我们当教师的多大信任啊,那么我们就应该懂得如何去爱我们的教育事业,乃至于爱我们眼前的每一位学生。有了对教育事业的爱,有了对班级、对学生的爱,才能凭着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深入、细致地开展工作,用恰当、灵活的工作方法教育好、培养好学生,尤其是后进生。

工作中,我虚心向他人学习,努力积累教育教学经验。经常阅读教育教学杂志报刊,学习《新课标》,积极参加校本培训,认真备课,教法力求灵活有实效,让学生自主性地参与学习,培养他们创新意识、探究精神。在上好课的同时,细致地批阅作业,并帮助学生及时订正。课外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辅导。

让学生学好文化课的同时,我努力培养学生能力,想方设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与建设中。与学生合作是班主任工作的重点。《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师是一个决策者,而不再是一个执行者。”对于班级管理,我们不能“一手包办”,也不能“放任自流”,而应建立以学生为主体、全员参与,以教师为主导、协助管理的合作关系,建立一套自律的班级管理模式,通过民主、自主的竞选后,在班干部上岗前,要作好岗前培训,使他们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工作范围,以及要达到的目的(或效果)。学生在工作中总会表现出稚嫩的一面,需要老师去指导、去组织。因此,在班干部日常管理中,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处理解决。同时,通过每周的班会和其它渠道,对班级现状了如指掌,做到活而不乱、严而有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做出下一步决策。

柏拉图说:“教育者的品质为教育成功的因素。”身教重于言教。我努力从小事抓起,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低年级儿童缺少自主意识,教室里有时粉笔掉地上或地上出现果壳纸屑,很多学生都不会自觉地去捡,于是我就以身示范,自己捡、自己扫。学生看到后,纷纷跑来帮忙,我就趁机表扬、引导,让他们意识到维持环境的洁净是大家的责任,是大家的光荣。以后,学生都能很自觉地保持教室的洁净。

班主任的工作是琐碎的,却更需要耐心和细心。我热爱每一位学生,他们和我是平等的,我尊重他们,也努力地去了解他们。平常课前课后,尽量到学生当中去,和他们聊天,听学生反映,观察学生的精神状态和情绪变化。谁进步了,给予表扬和勉励;谁退步了,给予点醒和鞭策;谁生病了,给予关心和爱护;谁有困难,给予帮助和安慰。让学生亲近自己,使自己成为他们的朋友。在工作中,我发现与学生交谈,特别是进行思想教育时,需要把握学生心理,运用一定的谈话技巧。这一点受自身年龄、教学经验影响,我还稍嫌稚嫩。因此,我正潜心研读相关的心理学和教育教学资料,学习他人宝贵经验,努力使自己做得更好。

孩子就如同一张白纸,上面的五彩斑斓总是慢慢积累,现在的底色将注定其基础色调。红则愈红,黑则愈黑。而我希望我带给学生的的一片晴空、绿地、清水这些最纯洁、最美丽的画面摆在我面前时,我会更加努力地迈好每一步。

2.个人的工作反思 篇二

(一) 马克思已经对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进行了原则的区分

私有制和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是一个相同的概念吗?以目前的理解确实如此, 它们在语义上似乎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但是, 马克思在一百多年前已经对它们进行了区分, 一个经典的说明是《资本论》中的一段话:“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的资本主义占有方式, 从而资本主义私有制, 是对个人的、以自己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的第一个否定。但资本主义生产由于自然过程的必然性, 造成了对自身的否定。这是否定的否定。这种否定不是重新建立私有制, 而是在资本主义时代的成就的基础上, 也就是说, 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 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在这里, 马克思明确地区分了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 指出在否定了资本主义私有制以后, 不能再建立私有制, 但是, 要在“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这种个人所有制显然是指生产资料而不是生活资料, 但不再是私有制而是公有制的形式了。

由此可见, 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不是相同的概念, 而公有制也可以是一种个人所有制。他的这种观念不是偶然的而是一贯的。在他的早期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就写道:“在无产阶级的占有制下, 许多生产工具应该受每一个个人支配, 而财产则受所有的个人支配。现代的普遍交往除了受全部的个人支配不可能通过任何途径受一个个人支配”[2]。这里他所说的“个人支配”显然是指生产资料而言的。在1861年至1863年所写的《政治经济学手稿》中写道:“因此这种对立形式一旦消除, 结果就是他们社会地占有, 而不是作为各个私人占有这些生产资料。资本主义所有制只是生产资料的这种公有制的对立的表现。……如果单个工人作为单独的人要再恢复对生产条件的所有制, 那只有将生产力和大规模劳动分割开来才有可能。资本家对这种劳动的异己所有制, 只有通过他的所有制改造为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 也就是改造为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 才可能被消灭”[3]。这一段话也说明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是“非孤立的单个人的所有制”、也就是“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马克思在1871年的《法兰西内战》中批判资产阶级对巴黎公社的污蔑时, 说得就更加明确了:“他们叫喊说, 公社想消灭构成全部文明基础的所有权!是的, 诸位先生, 公社曾想消灭那种将多数人的劳动变为少数人的财富的阶级所有权。它曾想剥夺剥削者, 它曾想把主要用作奴役和剥削劳动工具的生产资料、土地和资本变成自由集体劳动的工具, 以实现个人所有权。但这是共产主义、‘不可能’的共产主义啊!”[4]。这里马克思更是把没有“奴役和剥削”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作为“自由集体的劳动工具”和共产主义联系在一起了。

应该说, 马克思对无产阶级革命之后的公有制论述并不多, 他不愿意更多地设计未来社会是因为他严谨的科学作风, 他无法预见革命之后的所有变量。但他反复提到公有制中的个人所有权问题值得深思, 因为他也提到过“一切生产都是个人在一定的社会形式中并借这种社会形式而进行的对自然的占有”, 而“什么也不据为己有的占有是自相矛盾”[5], 这说明在任何社会中都不可能排除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那么在现代公有制社会中应该是什么样的个人占有呢?显然应该是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但这种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已经超出了私有制的界限而进入了公有制的境界。这可能是马克思明确区分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的原因。

(二) 私有制的本质

现在回过头来看一看私有制。私有制的观念应该是从一系列具体的私有制抽象出来的概念。具体的私有制经历了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即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 私有制的概念应该是这三种私有制的抽像。脱离了这三种私有制, 它就成了不真实的抽象。但是目前我们对私有制的理解恰恰是建立在不真实、不准确的抽象的基础上, 即把私有制理解为一般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

存在不存在一般的、劳动者个人的、或小私有者的私有制呢?劳动者的个人所有者、小私有者肯定是大量存在的, 但是, 他们在任何一种私有制社会中都不起主导作用, 因此他们不能独立地决定社会形态。也没有一个全部由小私有者组成的社会。他们要么从属于奴隶制 (平民) , 要么从属于封建制 (自耕农等) , 要么从属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小业主、小商户、小土地所有者等) 。这些私有制的社会形态是由奴隶主阶级、封建领主阶级和资产阶级所决定的、而不是由这些小私有者决定的。这些小私有者之所以被称之为私有者是因为他们的财产看起来与大私有者有着同等的性质和同等的地位, 但实际上却远非如此, 因为他们不能去压迫或很少剥削别人, 却常常受到大私有者的盘剥 (例如茅盾著作《春蚕》中的老通保) 。他们只是大私有者的陪衬并成为后者存在的理由。因此, 这些个人所有者不能成为私有制的代名词, 更不是私有制的本质所在。说他们是私有制社会中的个人所有者似乎更能概括他们的地位和处境。

所以, 私有制的本质是由奴隶制、封建制和资本主义私有制这三种社会形态所决定的, 它的核心是建立在压迫和剥削基础上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这才是私有制的本质所在。如果没有了剥削和压迫, 私有制就会改变自己的社会性质。在私有制社会中, 造成这种压迫与剥削一方面有政治的原因, 是阶级统治和阶级压迫所造成的;另一方面也有经济的原因, 是社会财富高度集中的属性所决定的:即财富越是集中、它就越容易积累。在资本主义社会则是由资本主义原始积累、或一般积累的规律所决定的 (见“资本论”) 。人们在各种私有制的社会形态中总是处于政治的和经济的必然性、盲目性之中。但社会的发展也促使人们从这种必然性和盲目性中解放出来, 从而最终埋葬剥削和压迫、埋葬私有制, 建立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个人所有制——现代公有制。

总之, 私有制 (Priviate ownership) 和个人所有制 (Individual ownership) 是一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既往的社会形态中, 他们往往互相混淆甚至通用。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化, 他们的分化和区别也是必然的。

二、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与现代公有制

(一) 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是现代社会的基础

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是生产的基本条件, 也是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自从人类脱离了动物的自然脐带 (原始公有制——在劳动中对自然资源的占有) 而成为阶级社会的个人之后, 他 (她) 的存在就由自然条件转化为社会的物质条件——首先表现为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它是生活资料的源泉。仅仅依靠生活资料的人就必然地依赖于占有生产资料的人、而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社会中的个人——法人。这种依赖性是社会压迫和经济剥削的根源、也是扭曲人的本性的根源。所以现代社会中人的自然属性应该是具有生产资料的个人, 唯此才会具有他 (她) 应有的民生、民主、和相应的文化和道德基础, 也才能建设一个“法制”和“德制”相结合的现代社会。我们常常抱怨我们社会中个人素质的低下, 却常常忽略塑造个人素质应有的物质基础。马克思非常清楚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对于社会中的人的重要性, 所以才把个人所有制视为现代公有制的基本要素, 由此产生了他“人本主义”的思想渊源。

(二) 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性质

至于这种个人所有制的性质, 如前所述, 它既可以是私有, 也可以成为公有。这取决于主导社会的统治阶级。在既往的私有制社会中, 由于起主导作用的阶级是私有的, 它便赋予了这种个人所有制以私有的属性 (这是马克思把小私有也称为私有制的原因) , 即它可以无限制地扩张、从而侵犯他人乃至整个社会的利益, 也可以随机地失去它而成为别人侵犯的对象。但是如果建立不侵害他人的、以社会共同利益为目标的、全体社会成员的个人所有制, 以及在这个基础上的自由联合, 就必然改变个人所有制的性质, 成为现代公有制社会的基本要素。

现代社会, 人们思想观念中一个明显的误区就是把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混淆起来。这种混淆的结果一方面使我们把消灭私有制理解为消灭个人所有制、即消灭一切形式的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这就是传统公有制。在这里, 消灭私有制是正确的;但是消灭个人所有制却剥夺了个人进行生产和赖以自立的物质基础, 违背现代社会构成的一般条件, 同时恢复了在劳动或者工作中的个人占有、形成经济体制僵化和不正之风的泛滥, 是当代社会主义从兴旺走向衰落的根本原因。另一方面, 二者的混淆也使人们把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必要性看作是私有制的必要性, 从而把私有制重新看作是神圣的、永恒的东西。这就使那些应该被消灭的私有制的弊端, 把剥削、压迫、腐化、堕落等等也一起被当作神圣、永恒的东西重新供奉起来, 从而使私有制卷土重来。

(三) 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与公众利益的统一

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和公共利益不是对立的而是统一的, 这是一个最明显的道理。社会是由各个个人组成的, 没有个人哪里有社会?个人的富裕是社会富裕的先决条件、既可以促进生产、也可以促进消费, 是生产发展的两只轮胎。私有制社会是和公众利益矛盾的社会, 但即使在私有制社会中, 个人财富的发展也在不同程度上促进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但是如果贫富差距超过一定的限度, 就会引起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这些危机总会促使人们逐渐觉悟起来, 从而不断地消除剥削和压迫, 改造着私有制社会的劣根性, 从而使个人所有制不断地和公众利益和谐与统一起来。只有这样, 社会才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壮大。

(四) 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和社会化大生产的统一

生产的发展、生产规模的扩大和资本的扩张是社会发展的潮流, 资本主义就是这样发展起来的。那么既反对资本主义——大资本家、又尽量避免以国家资本组织大生产, 这是不是逆历史潮流而动的“小资产阶级的社会主义”呢?这种认识是概念化的, 社会发展的现实早已超出了这种概念。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和大生产的统一就是通过“联合”来实现的。现代西方社会的大公司、跨国公司其主控资本家的股份一般地也只占少数, 主要是靠社会资本 (包括金融资本) 即联合起来的个人资本。而现代的公司治理也已经超出了过去的垄断与独裁的治理观念, 逐渐走向民主与公平。这种普遍联合起来的大生产已经或正在改变着资本主义的性质。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联合起来的社会个人所有制”。

总之, 社会化和公正化的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正在从私有制的躯壳中脱颖而出, 成为现代公有制。

三、传统公有制与私有制的对立和统一

在整个20世纪中, 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的对立与斗争大约经过了一百年。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人们在资本主义私有制的泥沼中挣扎, 贫穷和战乱折磨着人类。马克思主义以其科学的思维和雄辩的理论提出了公有制的伟大理想, 照亮了前进的曙光。反剥削和反压迫的无产阶级革命成为社会的洪流。革命者在艰苦卓绝的斗争中舍生忘死、申张正义, 除恶反霸、破旧创新, 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爱戴与拥护, 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社会主义社会, 使一些极端落后的国家迅速改变了自己的面貌, 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但是, 在取得革命成功之后的日子里, 他们却如困境中的英雄、失去了利剑的勇士, 在“和平竞赛”中渐渐处于下风, 甚至在“和平演变”中败下阵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因为他们在反对私有制的同时也反对个人所有制。他们苦心积虑地排除个人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 建立和维护传统的公有制, 实际上却形成了在劳动或工作中的个人占有[6]——它不是现代公有制而是原始公有制的现代翻版, 是不正之风和经济体制僵化的根源。现在, 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正在不断地恢复着公有制社会中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资本主义社会在无产阶级革命面前开始确实曾经“吓得发抖”。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促使资产阶级及其学者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反思。自三十年代起的凯恩斯革命就开始了对资本主义的改革与改良, 其中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也促成了这些改革与改良的成功。这些改革, 促使资本主义社会加强国家对经济发展的调控、发展公共事业并减少失业;在分配方面开始向劳动者倾斜, 限制资本的过度膨胀, 反对垄断和独裁, 并放宽资本准入, 吸收劳动者入股;在管理方面不断改进公司治理法规, 体现正义与公平;国家则提高了民主与法制建设, 加强了社会的福利保障。……这些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的基础上实行的改革稳住了资本主义的阵角, 最后终于在和平竞赛中占了上风。所以资本主义的胜利首先是资本主义的改革与改良——使社会主义的魂附在了资本主义的体上, 才使得它在和平竞赛中胜出。

由此可见, 传统公有制和私有制, 都是在他们的对立中走向了自己的反面, 最后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基础上趋向统一。但可悲的是资本主义社会很少有人看到这一点, 他们把生产资料个人所有制的胜利看作是私有制的胜利, 重新把私有制看作是永恒的、不可改变的制度, 并开始了向原始资本主义的复归。导致迅速加大了国内和国际的贫富差距, 加剧了社会内部以及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的矛盾, 使世界重新面临贫富不均与战乱的边缘。

总之, 把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混淆起来, 既造成了社会主义的失误、也会造成资本主义的失误。正确区分私有制和个人所有制, 已经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 也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需要。

四、我国的改革:建立“社会个人所有制”——现代公有制

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邓小平理论的指导下, 开始了一个既不同于资本主义私有制、又不同于传统公有制的改革过程。这就是在公有制的前提下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邓小平理论所发起的改革就是在不断地探索公有制和个人所有制相结合的不同形式。

(一) 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

邓小平理论首先推行的是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其特点是: (1) 实现了农民对土地在承包中的个人占有, 但每个农民都有一份, 虽然地区和村落之间有差别, 但因地制宜是可以接受的, 是公平合理的。 (2) 长期固定不变, 并且可以由子女继承, 接近了土地个人所有权。 (3) 最后所有权属于国家, 它的农业范围之外的用途受国家控制, 这保障了它与全社会利益的一致性。这种土地的个人承包制大大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基本上解决了十亿多人民的吃饭问题。还解放了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 为全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大军, 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强大动力。所以, 农村土地承包是成功的, 直至目前, 它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但是, 目前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浮在表面:它的性质是什么?是私有化吗?以“个人所有制”的角度看来它不是。它接近了一个没有剥削与压迫的土地个人所有制, 是现代公有制的雏形。它的进一步发展应该是在国家主导下的土地个人所有制, 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的自由联合——现代的土地公有制, 而不是由私有者掠夺和侵吞的土地私有化。唯此才能确保农民的权益并使他们共同富裕起来。

(二) 城市的承包责任制

城市企业单位的承包责任制开始也是在公有制的的框架下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占有, 它对于加强企业的管理有积极的作用, 也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这是必须肯定的。但是, 以后的发展就不那么顺利了:它加强了承包人的个人占有、却弱化了一般职工的个人占有, 使职工权益受到削弱, 并出现了大批职工的下岗和失业。它所引起的矛盾是大量的, 拉大了不合理的贫富差距, 增加了国家的负担。由于承包本质上也是一种工作中的占有, 所以就不遗余力地把它变为私有, 出现了承包——私有化的恶性循环。这种恶性循环的普遍化、合法化, 就是产权改革的私有化过程。目前私有化所遇到的阻力越来越大, 说明私有化改革已经达到了它所能容许的界限, 产权改革需要更换理论和方式了。

私有化和现代公有制, 虽然都是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也都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但他们差之分毫、却谬之千里。私有化是私有制的复归, 它对社会主义最终是不相适应的。常此下去, 共产党的领导及其革命和建设成果将会被否定, 国内的政治稳定就会受到破坏, 其后果是难以预料的。所以全盘私有化是一条危险的道路。

(三) 深化改革:向现代公有制发展

1.建立个人所有制不是私有化

建立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制不能被认为是私有化, 因为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排除个人对生产资料的占有。以国有企业为例, 它真的是全民的吗?不!它名义上是全民的, 但实际上是被它的职工以工作 (劳动) 的名义占有着。从普通工人到厂长、经理都是如此。工作的职位不同, 占有的程度也就不同。它的主人是国家吗?这也是名义上的, 实际上是具体的国家工作人员, 他们也是工作中的占有, 不是主人。这就是人们常常提到的“主人缺失”。虽然主人缺失, 但并不是没有人去占有它, 而是与之有工作 (劳动) 关系的人以工作 (劳动) 的名义占有着它。这种占有方式决定着人们对它的态度和行为——它造成了管理不严、短期行为、以权谋私、行业不正之风等等我们所熟知的那些问题。以这样的方式占有国有资产, 不管目前的效益如何, 它最终不能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至于它对全民的意义, 是和私有制企业一样的:都是提供产品、上缴税收和增加就业。所以, 在国有企业实现职工对该企业的个人所有权, 是把“占有”变为“所有”, 使职工真正成为这个企业的主人 (包括管理者) , 从而更好地组织生产、民主地进行管理和监督, 克服各种体制障碍和不正之风, 以发挥国有资产的最大效益。个人也从这种联合中获得了自由。是马克思所说的“社会个人所有制”——现代公有制而不是私有化, 因此它需要国家的宏观管理, 例如在分配制度和产权重组等方面。

2.对于已经“私有化”了的那些单位和企业怎么办

由于有了现代公有制观念, 对已经“私有化”了的企业也就有了治理和改造它的办法。这就需要按照现代公有制观念对企业逐渐进行现代公司治理。以更加科学的价值理论和剩余价值分配理论指导利润的分配[7], 使它逐渐失去其剥削与压迫的性质、体现公正和公平, 达到现代公有制企业的标准, 从而获得与公有制企业相同的国家待遇。这一过程在资本主义国家已经在不同程度上进行了, 在社会主义国家更应该是顺理成章的, 是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所决定的。

3.对于没有工作的人怎么办

按照现代公有制的原则, 对于失业、待业的人员应该根据实际情况由国家提供必要的、合理额度的生产基金、低息贷款等等, 以实现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这些资金可以从国企改革的资金置换中得来) 。并在此基础上、在生产的合作中形成他们的联合, 在国家主导和帮助下创立自己的企业, 从而实现充分就业。这是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不仅体现社会的公正和公平, 也将是经济发展的强大推动力。

4.在生产资料个人所有权的基础上必然是市场经济

市场经济并不是私有制所特有的, 它在现代公有制的条件下也是必然的。现代公有制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的个人所有权, 所以能够不断消除垄断, 实现更加健康的市场经济, 通过公平合理的竞争, 保障国民经济持续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23卷) .1975.832.

[2]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卷) , 1975.76.

[3]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手稿.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48卷) , 1975.21.

[4]马克思.法兰西内战.马克思恩格斯四卷选集 (二) , 1972.378.

[5]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马克思恩格斯四卷选集 (二) , 1972.90.

[6]王孟山.马克思、恩格斯公有制理论研究.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 2009, (17) :126—130.

3.个人记忆和民族反思等 篇三

在历史记忆方面,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国家记忆错误,也就是抹除或制造错误的记忆。这种所谓“记忆错误综合症”,往往是文化退化的标记。

在记忆错误的几种形态中,“完全性失忆”是具有代表性的病症,比如日本教科书完全抹除“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记忆。而无独有偶的是,我们正在忘掉文革带来的历史性悲剧,由此导致了民族反思的重大空白。忘却历史造成了一个严重后果。

“选择性失忆”是只记住对维护自己形象有利的东西。这是对“完全性失忆”的一种补偿。它要求民众记住那些有益的事物,而忘却那些有害的事物。但这种选择不是民众自主选择的结果,而是由管理体系提供的罐装食品。它们很像是那种伪劣奶粉,制造着营养不良的畸形文化婴儿。

“错忆”,顾名思义是一种错误的记忆,但这种错误不是蓄意制造的,而是对历史误判的结果。例如中国人关于三年“自然灾害”的错误记忆。

在所有记忆错误的形态中,“记忆伪造”是我们的最大敌人。面对上述记忆的敌人,对个人记忆的需求变得急迫起来。我们不能指望官方历史学家能够提供太多的正确记忆。惟有民间的个人自由记忆,才能成为历史守望的真正主体。耐人寻味的是,从2005年开始,中国出现了个人记忆的潮流,其中不仅有大量政治老人的回忆录,还有底层个体的口述实录,而与那些重大历史节点相呼应,还涌现了80年代的回忆思潮、文革结束30年的反思潮流,以及改革开放30年的回顾浪潮,如此等等。所有这些热烈的话语活动,都旨在帮助我们从流逝的历史中汲取养分。

在记忆的浪潮里有一种值得关注的现象,那就是记忆的多样性形态已经形成。例如,在政治学者的论域里有“两种文革”,而在更多人的记忆中,文革的形态变得更加丰饶多姿。它们的色彩是截然不同的,却又能够被拼缀成一个完整的历史地图。正是这种集体性和多样性,保证了记忆的相对准确。

要像保护生命一样保护自己的记忆遗产。索尔仁尼琴的《古拉格群岛》,记录了反面乌托邦的历史。他去年被授予俄罗斯国家勋章,这从另一侧面,表达了俄罗斯民族对这个人的优秀记忆的谢意。

我们每个人并不必成为索尔仁尼琴。但我们都有望成为记忆的战士,在文化离乱的时代,捍卫并经营自己的鲜活记忆。尽管大多数记忆必然是残缺的碎片,而关于记忆的转述,也会因缺乏修辞而变得笨拙起来,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建构自己的记忆文本。在我看来,最笨拙的记忆,总是拥有最真实的力量。

超越“夷夏之防”思维模式

作者:姜义华来源:《新华文摘》

华夷之辨,夷夏之防,这是中国一个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华夷、夷夏,不仅是一个种族的概念,而且更是一个文化概念,其核心观念是华夏文化远高于夷狄文化。

在先秦时代,它指中原农耕文化高于周边游牧文化;后来则长时间地沿续了这一观念。清代以来,这一观念被用来抵制西学的渗透与影响。近年来响起了一片反对西化、反对西方渗透的呼声。从这中间,不难看到“夷夏之防”这一思维模式是多么顽强。

的确,在以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太热衷于同传统思维、传统文化“彻底决裂”。但是,我们也不必因为当前的“国学”热,就视西学为洪水猛兽,视“西化”为“以夷变夏”。

中国古代的所谓夷狄文化,主要是游牧文化、草原文化,它们曾冲击和破坏了中原地区的农耕文化,但也为中原农耕文化注入了新的因素、新的活力。后来,印度文化尤其是佛教文化输入中国,经过双方的磨合,不仅产生了中国特有的佛教宗派,而且有力地激发了中国传统思想、学术和文化的转型,直到宋、明理学的创立。近代以来,中国所广泛吸收接纳的西学,是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成功而带来的一种全新的现代文明。师法西方并没有使中国丧失自己,反而使中国所固有的思想、学术和文化获得了新的营养,从固持走向流动与创新。

大时代里的文学出路

作者:谢有顺 来源:《南方都市报》

这是一个大时代。说其“大”,是因为它问题丛生,有智慧的人,自可从这些问题中“先立其大”。确实,以文学为例,很多的写作,日益流于耍小花样,或者讥讽道德,或者刻薄人事,惟独缺乏宽大、温暖、公正的眼光,缺乏以真性情立世,并从真我里发出的生命理想,说到底,缺乏精神的创造力。

我以为,这些即是这个时代的“大”——文学需要一个立场,一个理想,一种肯定,一种气魄,有了这个大方向上的翻转,其他问题才能随之获得解答。

我现在能明白,何以古人推崇“先读经,后读史”—— “经”是常道,是不变的价值:“史”是变道,代表生活的变数。不建立起常道意义上的生命意识、价值精神,一个人的立身、写作就无肯定可言。

所谓肯定,就是承认这个世界还有常道,还有不变的精神,吾道一以贯之,天地可变,道不变,这就是立场。

“五四”以后,中国人在思想上反传统,在文学上写自然实事,背后的哲学,其实就是只相信变化,不相信这个世界还有一个常道需要守护。所以,小说,诗歌,散文,都着力于描写历史和生活的变化。把常道打掉的代价,就是生命进入了一个大迷茫时期,文学也没有了价值定力,随波逐流,表面热闹,背后其实是一片空无。所以,作家们都在写实事,但不立心;都在写黑暗,但少有温暖;都表达绝望,但看不见希望;都在屈从,拒绝警觉和抗争;都在否定,缺乏肯定。

从其大体为大人。孟子说,“先立乎其大者,则其小者不能夺也。”守住生命的立场,肯定这个世界的常道,使文学写作接续上灵魂的血管,这是文学的根本出路,古今不变。“立其大者”的意思,是要从大处找问题、寻通孔,把闷在虚无时代里的力量再一次透显出来,只有这样,整个文学界的精神流转才会出现一个大逆转、大格局。

真正属于自己的歌

作者:雷颐来源:经济观察网

在历史叙述中,以个体经验为基础的 “私人叙事”(Private Narrative)与以群体抽象为基础的“宏大叙事”(Grand Narrative)构成了一对相互紧张的对应关系。尽管从理论上说二者并不必然相反,但由于“宏大叙事”居于强势地位,经常(当然不是任何时候)具有一种强迫性,所以往往构成对“私人叙事”的侵犯、涂抹、覆盖或清除,使自己成为惟一的历史记忆或历史叙事,结果必然会造成历史记忆的“缺失”。

提起“知青歌曲”,多数人会想到“豪情壮志”、“兵团战士胸有朝阳”一类充满“宏大叙事”的歌曲。但在私人场合,知青们却很少唱这类歌。知青们有真正属于自己的歌,那种由心灵淌出、只在自己的私人生活中才能唱的歌,像《从北京到延安》、《告别北京》、《我到山西当农民》、《我独自等待天明》、《重庆之歌》等等。

这些真正的“知青歌曲”的社会意义,则如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戴嘉枋所说:“文革时期——‘知青歌’,以其特有的哀歌悲吟,形成了对当时乌托邦式的‘到处莺歌燕舞’的主流音乐的反叛,也是知识青年以自身的情感体验,对于生活现实的自觉或不自觉的批判”。 (《乌托邦里的哀歌》)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种更真实的“私人叙事”往往不被记述,在时间的过程中极易也正在一点点地被吞噬、被忘却,正在被当时的“宏大叙事”所覆盖。如果查阅当时的报刊或影像资料,人们看到的只是一场又一场轰轰烈烈、热火朝天的“宏大叙事”,并且正在被拷贝、复制、放大。而许多家庭经历过的悲欢离合,许多个人经历过的难以想像的痛苦,都将永远被此遮盖。而且,这些很可能成为惟一的历史叙事。君不见,才不过短短二三十年,各种文艺演出、畅销书及“肥皂剧”等商业行为,都无不充满当年“宏大叙事”的种种符号和象征,以此营造一种虚假的怀旧氛围。

4.个人工作反思 篇四

--安全整顿反思

自航站开展反思整顿工作以来,我认真学习区局、航站

领导在反思整顿工作会的重要讲话精神以及航站下发《关于开展反思整顿工作实施方案》。通过近期的学习,使自己的安全意识、服务水平等方面都有了很大提高,通过反思整顿我认真吸取教训,正确处理好我的各种工作关系,提高服务水平。

一、存在的一些不足:

1、地面服务对我而言是一个新的岗位,许多工作我都是边干边摸索,以致工作起来不能游刃有余,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有些工作还不够过细;自己的理论水平还不太适应航站工作的要求业务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加强;

2、没有意识到我们民航每各岗位都是吃安全饭的,没有意识到没有安全什么也没有。

3、自身思想认识及安全服务意识的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差错听而不闻,习惯于按部就班工作的责任心和主动性不够;

4、主动学习不到位,不系统,知识面较窄。

5、在日常工作中比较急躁,缺乏耐心。

二、思想根源:

1、工作责任感不强,各种规章制度执行力度不够。

2、工作中缺乏系统思考,又是不制度为什么要这样做。缺乏长信意识及新思维。

3、由于航班量减少,工作中有松、懒、散现象,就造成了安全思想的放松。

4、学习意识较淡,不能主动学习。

5、参加工作以后,思想长时间处于紧张状态,偶尔会有情绪急躁、不耐烦的现象。

三、改进措施:

1、积极参加航站、部门及班组活动。加强与同事间的思

想交流,做到相互帮助、相互尊重、相互信任、以诚相待。认真反思、用心检讨,加强业务理论知识学习,努力做到思想、精力、时间三到位,切实提高自身的细想观念、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2、在日常服务工作中,强化自己的服务水平,细心、周到的为旅客服务,培养自己在工作中协作配合、工作主动性和严谨高效的工作作风;

3、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政策,我将认

真学习本部门的所有规章制度确保安全思想不放松。

4、由于现在的工作与自己的专业联系不大,在业务知识

方面要加强主动学习,养成自学的习惯。通过书本、网络、新闻等多种渠道增加自身的知识面。针对不足,有针对性的提高自己业务能力。

5、上岗前调节好自身的状态,不把生活中的问题带到工

作中。做到耐心、细心、贴心、有责任心。

5.个人工作反思 篇五

高丽霞

“高效课堂”是今年教学领域的流行语,也是我们一线教师全力以赴的职分。我在我的课堂上,也大胆尝试 “六步”教学法,即:情境导入-----出示目标------引导自学------合作探究------反思拓展-----当堂检测。下面我就结合自身在平时的教学中的一些感悟,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以便使自己的教学工作得以改进。

一、做好学生的小组交流,真正体现高效课堂。

通过观看高效课堂实录、潜心学习身边教师的高效课堂等。我发现所有的老师在预习交流这个环节,他们做得的很扎实,真正体现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反思自己在这个环节中,工作做的还不够细,尤其平时要培训好小组长,管理好本组的组员。还要教会学生解题的方法,在全班展示交流的时候他们才会有话可说,把每一道题的解法说出来,这样才能真正体现出交流的作用。

二、处理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之间的关系。

鼓励学生积极发言的观点固然可贵,而如何引导学生在别人发言之时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也同等重要。在我听了、上课的过程中,发现了处理踊跃发言与虚心听取之间的关系非常重要。当一个同学发言时,其他同学并没有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还是一味地举手,甚至有些学生不等发言的同学说完就脱口而出,打断发言者的思路。所以,当几个学生同时抢着回答的情况,要求学生要有礼让的精神,已经发言过的同学让给没发言的同学,从而体现人人有事做,课堂我做主的原则。我认为高效的课题教学不但要鼓励学生“爱讲”,而且要引导学生“会听”。

三、鼓励赞识与客观评价

课堂教学中,教师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使学生体会成功的愉悦,树起信心的风帆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当学生智慧的火花闪现之时,教师要不惜言词、大加赞赏,这更能激起学生求知的欲望。然而,对学生的课堂表现,及时进行客观评价、指正,使其在挫折中吸取失败的教训,明确努力的方向也必不可少。因为风雨后的彩虹才显得美丽,客观评价下的表扬才更有魅力。

四、今后改进措施

鉴于以上几个方面,我觉得在课堂教学中应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1、深入研究新课标的精神理念,准确把握学科教学目标。

2、精心设计好各教学环节,并处理好各环节的过渡衔接。

6.个人工作反思 篇六

1、认真研读教材、大纲与高考新变化。通过认真研读,高三组确定了把“过高、过难的教学要求基本去掉,把学生思维、应考的能力提上去”的教学思路,并针对本届学生的各科基础和能力实际,采取低起点、缓坡度、勤反馈、有计划、扎扎实实地抓好各阶段学生分类推进工作,各科教师也订好了适合本届学生的复习方案和复习进度表,同时,通过钻研教材,考试说明,及时调整复习侧重点和复习策略,使复习备考少走弯路。 在教学过程中,不盲目赶进度,不盲目搞综合复习,不以考代教,提倡“小题大做”、“错题重做”、“一题三变”,重锤敲响鼓。

2、明确阶段工作重点。做法是:在高三第一学期主要抓基础,在不偏离高考方向前提下,让学生过好基础关。对学生薄弱学科集中时间强化训练或个别辅导。高三第二学期,每月安排一次月考(或模考),年级组对每次考试,都进行成绩分析,而且召开全体教师会,将分析结果印发给各科教师,以增强紧迫感。

3、加强培优补差。 除给艺体生个别辅导外,以期提高艺体生的文化合格率外,年级组还重点抓了 “临界生”的工作,即界于两线(二本线与三本线,三本线与专科线等)之间可上可下、稳定性不够的这类学生。这个工作主要是由年级组牵头,班主任会同科任老师完成的。

4、加强考试力度,做到知己知彼。由于我校学生学科基础特别弱,老师上课节奏稍慢一些。高三上学期训练机会少,一遇到考试,不少学生就乱了方寸,没有很好发挥自己真实水平。还有一部分学生畏惧考试。高三下学期高三集中安排模拟考试,及时批阅,及时讲评。通过这种考试训练,使学生在考试中揣摸考试,学会考试,也起到训练思维、查漏补缺,改进教学,寻找差距的作用。 反思之四——兼任:备课组长。

上学期,在其他老师的共同要求下,本人担任了高三语文组的备课组长职务,在学期中,我与同备课组的三位教师一起团结奋战,每次备课活动充分进行研讨,从更高的层次上来审视我们的语文教学。在今年的高考中,文理科语文的平均分与及格率均在同类学校中居于榜首,在整个东台占位第8,这是徐校长的精确指导,是全体同仁共同努力的结果。

其实,本人工作内容很多,又是在教务处工作,稍有不慎就会被日常烦琐的事务淹没,要想“在忙碌平庸的工作中不磨损一个人的自由精神和艺术气质”、“既能在变化多端的社会中生存,又能坚守自己的精神空间”,那惟有“发展”。我感谢校领导的引领,特别是徐校长的关心和指导,使肤浅而浮躁的我也能逐步走进教育研究的大门。感谢校领导一路的期待、鼓励乃至鞭策,热心、无私的帮助,使我咬紧牙关走过了四个学年,研究工作从一开始方案都难以形成到现在已初具规模:形成了基本明晰的操作思路、确立了中心工作。当然,这也是刚刚起步,但使我以往很多模糊的感性认识逐渐清晰起来,增强了原认知能力和工作中理性思考的含量。学会“在研究中学习,在研究中反思”,“让研究成为我在东方工作的方式,让学习成为我们的生活方式”,研究也成为我潜意识的追求。也许我们正在逐步走近或构建或丰富自己的精神家园。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研究给了我辛苦、忙碌、平凡的工作以无怨无悔的一个理由。

7.关于做好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反思 篇七

一、当代大学生的特点

1.自我意识比较强, 合作意识逐步淡化。

当今高校中独生子女的学生比例逐年增高, 家庭教育中的弊端使一些学生习惯了被关注和呵护, 导致他们难以融入集体生活, 以自我为中心, 难以包容他人, 体现出强烈的自我意识, 同时缺乏协作意识及集体荣誉感。他们喜欢参与各种活动, 在活动中能够积极表现出鲜明的个性, 并愿意广交朋友, 但沟通多流于表面, 缺少真诚和信任。

2.思维活跃, 反应敏捷。

随着网络的普及, 当代大学生习惯通过网络等新媒体手段解决他们遇到的问题, 他们好奇心强, 思维活跃, 能够及时接受新鲜事物, 遇到问题善于找寻解决捷径。

3.思想的矛盾性。

当代大学生虽知道机遇难求, 但往往机遇放在面前又不屑理睬或不知如何把握。一方面了解社会竞争压力大, 就业难, 但往往学习不努力, 成绩不过关, 应聘时面对考官一问三不知。另一方面懂得行行出状元, 社会呈多元发展趋势, 却天天沉浸在学校不好、专业不热门的抱怨中。

4.注重效率和效益, 但缺乏责任感和奉献精神。

当代大学生经常以利益、回报值作为考虑事情的出发点, 不太愿意单纯地承担义务性工作。

二、应对方法

1.转变管理理念,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在现代学生管理工作中, 对学生的教育应该是素质教育, 而不应该是应试教育。素质教育是一种主体性教育, 主张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 帮助学生创造乐观、自信、朝气蓬勃的人生。这就要求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的发展与需求放在核心位置, 积极主动地调动学生的自觉主动性, 增强自我意识。教育要探索学生的个性, 提倡教育的针对性, 做到因材施教, 使学生个性得到良好发展。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 为了一切的学生”。

2.强化服务意识, 转变学生管理工作者的角色认知。

要认识到学生管理不仅是对人的管理, 更是对人的培养, 学生管理工作必须坚持“教育、管理、服务”三结合的原则, 管理的过程就是服务育人、管理育人的过程, 做好每一项工作都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成才发展提供服务的, 也就是从不同角度创造促进学生成才发展的环境和条件。可以说, 学生最需要的“服务”是为他们全面素质提高和个性自由创造激励的环境和良好的条件。

3.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管理。

我认为加强对学生的情感管理首先应晓之以理。学生管理者应善于利用科学道理和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 针对学生的具体问题, 由事入理、由浅入深地向他们讲清道理, 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其次要动之以情, 以情感人。思想上热情地关心学生的进步, 学习上细心地指导学生, 生活上热心地照顾学生, 遇到困难能耐心帮助学生。最后, 要科学地处理好“情”与“理”的辩证关系, 既不要“有情无理”又不要“以情代理”, 而要情理有机结合, 做到情中有理, 理中含情, 情景交融。也就是说, 在管理体制中要公正、一丝不苟, 体现出一种“钢性”, 而在情感上则要宽和、善解人意, 以诚待人, 体现出一种“柔性”。

4.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变被动管理为自我管理, 增强学生的自我意识。

做好学生管理工作, 要注意调动学生自身参与管理的积极性, 改变学生在管理工作中的从属和被动地位, 降低乃至消除大学生对被管理者的逆反心理, 实现自我管理。学生管理宜推行在学生处指导下的, 以辅导员管理和学生自治管理为中心的学生管理模式。在这种方式下, 学生既是管理者又是被管理者, 在这种角色互换的过程中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积极性, 增强他们的自我约束和自我管制能力, 在学习知识的同时锻炼自己。

5.因材施教, 体现人文关怀。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做人的工作, 人是有理性的, 也是有情感的, 人的需求是多方面的, 人的发展也是多层次的。所以我们的管理不应采取死板的、僵死的、统一的管理模式, 而应该充分肯定学生的个体差异, 为他们创造理性和科学约束下的自由发展的空间, 创造各种潜能发展的机会。因为统一的、单调的管理模式, 不仅会压制一些学生的天性, 而且会扼杀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 我们在学生管理过程中应采取“因材施教”的模式。

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社会需要各行各业、各个方面和不同层次的人才。在管理中体现人文关怀, 为学生创造宽松的、自由发展的空间是学生管理工作的目的。充分发扬学生科学素质较高的优势, 带动并向人文素质的劣势领域渗透, 实现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的融合。

6.尊重学生的人格,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

师生之间尽管“闻道有先后, 术业有专攻”, 但作为人却是平等的, 不能用知识、年龄、能力等评价人的高下, 不能用体罚、谩骂等方式对待学生, 老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师生之间应经常沟通和交流, 争取营造一种老师关爱学生、学生尊敬老师的融洽的管理环境, 因为只有这样, 才能为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打下坚实基础。

8.对课改工作的实践与反思 篇八

关键词:集中识字 诵读 整单元推进 反思

2003年2月,刚登上讲台的我,正好赶上了一场轰轰烈烈的课改热潮。作为工作在西北农村一线的教师,课改经历也许能反映农村学校课程改革的些许历程,以下是我的一些尝试与反思,但愿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启示和思考。

一、对于新课程的探索和尝试

课程改革刚开始时,我参加了一系列的培训学习,对我影响最深的是北京四中张毅老师的学生自教自学的方法和魏书生老师的班级管理。

张毅老师将下学期的数学教材在放假前,分章节安排给学生,要求学生自己备课,开学后根据教学进度学生自己讲课,并将学生自己证明的定理,以学生姓名进行命名,如甲定理。由于这种方法让学生有了极大的成就感,学生年龄、学识结构、理解能力相差不大,学生在备课、讲课时,能清楚地知道其他学生的困惑之处,因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魏老师将班级事务细化到了每一件事,每一分钟,有专门负责花草的,有专门检查日记的……全班学生轮流当班长,对班级出现的各种情况在班会上进行汇总,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进行表扬和量化评比,这种班级管理方式,让每个学生都成了班级的主人,在行使主人翁权利的同时,也具有了强烈的责任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每个学生都积极主动起来,这比班主任和几个班干部管理效果要好得多。在这样的班级管理中,一切好的习惯都会养成。无论是张毅老师的教学方式还是魏老师的班级管理,都是以学生积极主动为出发点的。这让我想起了那句话:“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而不是为了教。”这为我课程改革的尝试提供了借鉴。

我一直在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样让语文教学更有效、更适合学生的实际?”回顾自己的学习生涯,我发现除了字词外,语文中,我记住的更多的是经典的篇目,而对这些篇目,教师当时的讲解我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我不禁思考:教师在课堂上喋喋不休地分析段落、归纳主题,讲解写法,这些究竟有什么用呢?教学是教学生的,不是练教师的。教学主要看学生学会了多少,不是教师教了多少。于是,2004年的秋季开始,我打破了原来逐课教学的方法,进行了这样的尝试:先让学生集中识字,再诵读课文,最后写感受,整单元推进,课内外阅读结合。集中识字的具体做法是:将一个单元的生字词,由学生归类、整理在一起,说出自己识记的方法,然后练习书写、组词、造句。需要提出的是,书写也是非常重要的。要时常开展一些书写比赛、展示,可以评一些班级小书法家,激励学生。每月组织一次听写比赛,看谁写得又对又好看,评出书写之星。在识字的基础上大声朗读课文,自己朗读有困难的可以请教师或小组长领读。基础要求是熟读,背诵教师指定的课文或段落。拔高要求是另外背诵自己喜欢的课文或段落。基础要求是要经过达标和检查,熟读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准确、流利地读完文章,不加字,不少字,不重复,不漏句。诵读这一环节完后,就是写感受,也要有专门的写话本,可以写对某一人物的喜欢及原因,也可以写对某一句子的喜欢,凡此种种,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就行。由于没有对课文进行分析和讲解,节省了大量的时间,我把节省的时间用于课外书籍的阅读,每一周,我都从图书室借来书籍,引导学生自己确定阅读计划,读后写写阅读心得。每过一段时间,教师针对这段时间阅读的书籍,出一些题进行竞赛或抢答,评出每月的阅读之星。我布置的语文作业也就成了这三块——识记、写话本、写心得。

二、对课程改革的一些反思

(一)校长应该是课程改革坚定的决策者、实施者

人们常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试想,如果没有崔其升校长的坚定执行和强力推进,杜郎口中学能否取得课改的巨大成功?一个好的校长,就应关注教学,有魄力地支持教师的课改实践,对于有益的经验和做法要推广,不能瞻前顾后、前畏后惧。崔其升校长在改革之初,就果断地将讲课超过10分钟的教师赶下了讲台,我想,他还是承担了很大压力的。

(二)一切探索和尝试的出发点都应该是学生

我想,这次课程改革的出发点和目的,主要还是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技能型人才。所以在探索和尝试的时候,心中一定要记着学生,凡事多问问:这种方式是否更适合学生?这么做是否更有利于学生发展?综观改革成功的案例,没有一个不是把学生发展放在首位的。

(三)改革不能完全摒弃传统

我国有几千年的教育历史,许多教育经验都是前人实践的成果,就我个人感觉,传统的儒家教育,在内容设置和思想教育上甚至优于现代教育。现代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过于侧重文化知识的教育,而弱化了生活技能的培养,许多初中毕业生成了“残疾人”——近视眼、罗锅,而古代似乎礼、乐、射、御、书、数齐全,以知书达礼作为读书人的标志,虽然现代教育同样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但体、美、劳在课程中能占多大比例,在评价衡量中又有多少分量呢?这也许就是有那么多“高分低能人”的原因吧!

儒家的思想教育一度被我们称为奴化的教育,是让人们顺从,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教育。我要说的是,如能将人奴化,就这种教育方式本身而言是成功的。当今的中国,如何才能让我们在物质不断富裕的同时,精神水平不断提升呢?古人的教育方式还是值得我们借鉴的:他们将行为准则和为人处世的方法(德育内容)用孩子喜闻乐见的方式(押韵对偶的短句)编进教材,如《三字经》,既教文化,又教做人,等孩子长大了,这些规范也在他们的思想深处根深蒂固了。这就好像心里暗示一样,当这种规范存在于他们内心深处的时候,就如中了心理暗示一样,他们自然而然地按照规范做事。否则,他们就会很痛苦。不像现在,德育缺乏一种能种植在孩子思想深处的规范及方法,虽然有守则有规范,但又有哪个孩子能完整地说出守则和规范的内容呢?

课程改革系关教育的大事,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要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结合个人的教学经历和一些不成熟的想法,我认为:教师培训是前提;实践尝试是关键;总结反思是保证。

上一篇:读书交流汇报下一篇:食堂承包方案草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