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

2024-06-25

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精选7篇)

1.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一

——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感悟

舟山市普陀第二中学 金英杰

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的重要性,有效教学因此成为当今研究课堂教学领域的热点问题。今年三月底,笔者有幸参加了在定海举行的“浙江省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实施策略研讨会暨农村课改‘携手行动’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听了三节教学活动研究课,分别是《知识就是力量》、《知识改变生活》、《洋务运动》,对于初中《历史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颇有感悟。

一、基于理解教材的目标确定与内化,是有效教学的前提

教学的有效性总是相对于一定的教学目标而言的,一节课是否成功有效,首要条件是教师对教学目标的把握准确与否和内化程度如何。

现实中,许多老师对教学目标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是“手中有标,心中无标”,他们对教学目标的认识往往是参考书上的课程标准与教学要求的几段文字,备课时加以整合,抄下即可,课堂教学时依然“我行我素”,缺乏真正的内化与思考。这样的教学往往会出现师生精力投入大,收效甚微的结果。

如讲授“知识就是力量”一课时,老师按照教参上列出了课程标准、教学目标、重难点等,课堂教学中创设了很多的情境,如印刷史的发展演变、介绍海伦凯勒、张艺谋、肖琴和肖燕云两姐妹的命运,引导学生总结出知识就是力量。但给人的感觉是创设的情境与教学目标的落实并不十分紧密、有效。笔者认为对教材没有进一步挖掘,过分遵循教材的编写体例,把教材的编写顺序作为了教学的顺序,没有把教学目标真正内化为自己的教学行为。按我对教材的理解,这一课的教学目标可不必完全依据教学参考书上所列的条目,可以确定地更简洁明了些:①感受知识给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理解知识是推动变化的巨大力量;②理解学习、教育与获取知识、创造文明生活的关系。教学内容的重心抓住“改变”,着眼于知识的“贡献”,所以课堂上应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列举大量的实例,不仅举现实生活中方方面面(如物质生活、精神生活)的例子,而且举不同社会时代(如农耕时代、工业时代、信息时代)里知识改变生活的例子,在讨论知识所起的推动作用中感受知识的巨大力量。

课程标准往往是对一单元或一大课而言,在具体到一课时的教学时,我们必须充分解读本节课及本课所在单元的课程标准是如何表述的,然后结合教材内容,分析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老师只有深入钻研教材、精读教材,找出教材的重点、知识点、能力点、情感点,揭示他们之间的关系,才能准确地把握课程标准,确定恰当的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后,我们要“依标施教”,对教材进行创造性地运用,大胆删减取舍,重组开发,不能以教学参考为中心,甚至有时可以质疑课本的表述,理性、全面地看问题,尽可能要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更宽广的领域,而不是片面、狭隘的认识,这样的课堂教学才会更到位、更科学、更有效。

二、合理创设教学情境,是有效教学的关键

教学目标是课堂的核心和灵魂,为有效教学而选择、创设的教学方法、组织形式、教学情境都要基于这一教学目标而展开,都是为这一教学目标而服务。反过来,教学目标的落实效果如何,很大程度上又取决于教学情境创设的是否具有激趣性、科学性。

教学情境的激趣性、科学性是指创设的教学情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符合知识的逻辑体系,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产生学习的乐趣,学生的内在感受是愉悦的、轻松的。如上“洋务运动”一课时,老师为让学生初步掌握基础知识,为下一个环节的活动辅垫,安排了抢答,但课堂上却变成了提问,因为抢答的问题比较简单直白,没有多少思维含量,如“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谁?”“师夷长技以制夷在哪本书里提出来的?”等等,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了。其实这一环节可以变通,这些直白简单的问题安排小组抢答,在规定的短时间内以准确率作为小组竞赛成绩的评价标准,可能效果就大不一样了。

又如为突破“洋务运动的意义、历史评价”这一重难点时,老师创设了“材料证史”的情境,列举了大量史料。学生依据材料证史是动心动脑的过程,这本是很好的一种活动形式,但笔者认为教师选取的史料不适宜,除“李鸿章把自己称为大清国这座破屋的裱糊匠”这段材料形象、生动外,其他材料过长、过难、而且枯燥,问题设计直白,特别是第一问“洋务派创办军事工业能否达到‘自强’的目的?”与材料联系也不大。这种问题情境肯定是无法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老师如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对教学情境作一优化整合,保留视频材料和④,重新创设问题,这两则材料既有视听效果,文字描述也较为生动形象,容易拉近与学生的思维距离,激发主动探究的兴趣,落实重难点也就水到渠成了。

合理教学情境的创设还表现为,情境的整合优化。有一种现象较为普遍,老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样的情境,追求观赏价值,没有深入挖掘情境内部蕴藏的知识要素,情境利用率不高,匆匆行客般在学生面前呈现,浮光掠影,影响了学生的深入思考。再精美的情境,假如与教学目标关联不大,我们就要大刀阔斧地砍掉。

三、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是有效教学的目的

课堂教学有效性就其内涵而言,指教学对学生所产生的积极变化,产生愉悦的内在感受。教学要使学生发生积极的变化,首先就得让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达成新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如“知识改变生活”一课时,教师构建学生主体型的课堂。教师导入开门见山,“老师的角色是同学们的服务员,是陪伴者,同学们是男主角,女主角”,第一步:向学生呈现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要求自主研读;第二步:师生共同探讨阅读方法,总结历史与社会学科独特的阅读方法,即“看引言――看标题(往往是一课的论点,即重点)――找论据(子目之间的关系)――找联系(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列问题”;第三步: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布置任务,小组讨论合作完成。如各小组围绕学习目标提出2-3个有质量的问题;第四步:小组各亮观点,自评互判;第五步:奇思妙想,展望20年后的生活。整堂课老师不拘泥于教材,也没有使用多媒体,用板书来揭示知识间的联系,贯彻始终的是老师的点拨引导和务实的学法指导,可谓是“原生态”,可谓是敢于创

新,敢于探索。这种课堂结构和教学风格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明确阅读是学习的基础,梳理是自主学习的真谛,它比机械告诉学生本课重点要有效得多。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开放的教学,教学中要有足够的空间留给学生的,给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对不同意见有理解和评价的机会,这时学生不仅有思维的“灵感火花”的闪现,还会出现思维的“偏差和短路”,有利于或干扰着我们教学目标的实现。这就要求老师正确处理好教学开放性与有效性的关系。

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对老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教师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有宽广的知识储备,而且具备基于课堂生成的点拨和引导的娴熟能力。

有效的课堂教学必定是师生双赢的,学生在认知和能力方面上从少知到多知;过程与方法上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积极参与,兴趣高涨,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而老师呢,对教学目标的明确和内化后,收获了通达;在丰富有趣的教学情境中收获了经验,在和谐、流畅的对话教学收获了灵感,捕捉和巧用动态的生成性资源时感受到思维碰撞的快乐。每一堂课我们用心去解读,认真去设计,最后收获的就是个性化教学的风格。有效教学应当成为每位有志于历史与社会教学者的永恒追求。

参考文献:

1.《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

(二)解读》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年第5版 2.《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育部基础教育司、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3.牛学文:依标施教,有效教学

4.徐建红:有效:课堂教学的永恒追求

2.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二

一、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学校是死学校, 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书本。”历史虽然讲述的是已经发生的事实, 但是我们要看到:历史是有生命的, 历史的生命源于生活。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将历史史实和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地联系起来,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

1. 利用学生的生活常识, 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

在历史教材中, 不仅包含政治史、经济史、文化史, 还有一些关于社会生活、习俗方面的内容, 利用好历史教材本身所蕴涵的“生活”内容, 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阅历, 而且有利于学生对历史有一个完整的认识。比如在教学七年级下册第11课《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时,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与我们现在的生活进行联系、对比, 找出其中的相同点与区别, 寻找沿袭和改革的痕迹, 通过对比得出什么结论。通过教师有效、得法的引导, 学生将宋代生活与现代习俗做了比较, 并且得出了自己的一些看法。这样的课堂教学, 必然是活跃且富有吸引力的教学, 必然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中来, 也必然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思考探索, 促使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2. 联系时事热点, 丰富历史教学内容。

中学生年龄小, 热情高, 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 对于时事热点问题具有很高的关注度, 他们希望了解这些时事热点, 并且希望跟老师和同学进行沟通和交流。自古以来就是政史不分家, 时事热点问题与历史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 在历史课堂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时事热点问题与历史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 将它们引进课堂, 将教材内容与时事热点结合起来进行讲解, 不仅丰富了历史教学内容, 而且可以使学生积极学习、主动思考, 并对一些历史现象、历史问题进行深入的探究。比如学习八年级下第13课《海峡两岸的交往》时, 教师可以联系现阶段的时事热点来解析两岸的交往:2005年4月连战一行来访问, 签订了两岸互惠互利的有关协议;2006年4月14日连战一行来北京参加海峡两岸“经贸合作论坛”, 随后, 宋楚瑜等人相继访问大陆, 两岸高层交流越来越频繁;随着“三通”的实现, 民间交往也进入了新的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将历史与现实联系起来, 通过这样的联系教学, 可以拉近学生与历史之间的距离,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以致用, 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寓教于乐, 提高教学过程的趣味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只要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自然而然地会主动学习, 学习效率自然会提高。因此, 教师必须利用各种手段,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让学生的学习充满趣味性。

1. 创设游戏情境, 让学生在“玩中学”

玩是孩子的天性, 中学生年纪小, 正是爱玩爱闹的时候, 而将游戏引进课堂教学之中, 可以发挥游戏的启真、启善、启美的功能,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激发学生的思维, 让学生在游戏情境中进行自主地探索, 既增加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又能提高学习活动的有效性, 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比如在学习八年级下第13课《秦王扫六合》时, 关于秦始皇为巩固统一所采取的措施, 教师可以设计这样一个游戏:让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家乡方言来朗诵同一段话, 结果可想而知, 什么样的口音都有, 大家的情绪一下被调动起来了, 也认识到了统一文字语言的重要性, 在欢声笑语中对秦朝的巩固统一的措施有了深刻的理解。

2. 利用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利用历史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是常见的教学手段之一。历史教学中最不缺乏的就是历史故事, 在日常教学中, 如果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实际, 在课堂教学中适当地插入一些历史故事, 将会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比如学习八年级下第1课《鸦片战争》时, 教师可以插入奕山“马桶御洋兵”的故事, 让学生在笑的同时感受到清朝将领的愚昧无知, 清朝统治阶级的软弱无能, 也深刻地认识到战争失败的原因。当然, 历史故事只是课堂教学的调剂和使课堂教学趣味化的一种教学手段, 要有原则性, 不能为了调动学生的兴奋度, 而滥用历史故事, 导致本末倒置、主次不分, 避免出现课堂气氛虽然活跃、但是学生根本没有学到知识的现象。

三、注重教学手段的多样化, 提高历史教学效率

1. 有效利用教学辅助手段, 为历史教学增添“异彩”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 多媒体教学手段已经走进中学历史课堂, 并且发挥着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 深受师生的欢迎。多媒体教学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利用声像、图片、文字、视频等手段营造一个动态的历史情境, 展示了更加丰富的历史信息, 在大量的声电光影信息中给学生以直观、形象的感受, 节省了教师的时间, 增大了课堂知识的容量, 有利于重难点问题的突破, 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比如学习八年级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时, 教师可以将开国大典、抗美援朝、土地改革等内容制成精美的课件, 通过原声再现、场景再现等手段, 激发了学生的情绪, 就会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2. 及时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做到教学相长

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 历史教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及时地收集学生反馈的学习情况, 从而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以便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在课堂中, 学生的表情、学生的回答、学生的练习、学生的疑惑等都是反馈学习信息的途径, 教师要注意观察, 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进行及时地分析。这样做不仅能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改变教学计划, 还能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进行查漏补缺、巩固知识, 也会使教师的课堂教学达到预期的效果。

3.初中历史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三

一、历史教师的语言素质

语言的魅力是无穷的,妙语生花往往会给课堂增色很多,也增加了教师的个人魅力。授课教师要注重自已的语言。讲一堂好的历史课,必须具备良好的语言素质,要使语言精炼、有穿透性,力争做到几句话说出之后即能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二、历史教师的心理素质

历史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不同心理特点。不同的学生,在不同的阶段心理特点是不相同的,教师要学会把握各时期学生的心理变化,调整自己的授课风格来适应学生的心理需要。

三、教出自己的特色课堂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讲、学生听、听后背”,压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违背了新课标理念中提出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新课标要求构建“读—讲—剖—感—练”五环的课堂结构,下面笔者就该课堂结构具体分析一下。

1.读。课上,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利用8~10分钟阅读教材,把握历史课本中的主要内容,也就是通过读书让学生总整体上感知全文。

2.讲。在的读书的基础上,选1~3名学生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学生在讲述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之处,请其他学生改正。

其中,前两个环节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与表达能力,同时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自我展现的平台,真正让学生变成学习知识的主动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使学生感到“我学习我受益,我参与我快乐”。

3.剖。剖析中考的考点,做到教学有针对性,同时要设置一系列具有探究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感到历史知识不再枯燥、乏味,而是有生活乐趣的学科,让学生在一系列的问题中轻松度过。在这个过程中,对于积极参与回答问题的学生要给予鼓勵(赏识教育)。此环节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巩固知识、运用知识,为以后的应试做准备。

4.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感受所学的知识,努力有自己的想法,即把知识生活化。也就是通过学习历史事件,让学生对历史有所感悟和认识,使学生真正体会到“学史可以使人明智”,从而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达到教育的最终目。

5.练。选择精题当堂训练,以达到知识的巩固,这就要求教师课下要多做题、选精题,学生要少做题、做精题,以减轻学生的负担。

以上的教学符合感性、理解、巩固、运用的教学过程,同时五个环节环环相扣、不可分割,真正体现了新课标的要求——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充当导演的角色。

四、用丰富的情感熏陶学生的心灵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情感的把握,要善于抓住历史事件中有情感的事件,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这样可以弥补现实教学中的不足之处——学生缺乏“情感”,最终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4.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四

诸暨王家井镇中 邱淼波

内容摘要:在新课程改革中,教材是重要的教育因素。教师要尊重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因为教材是教学基础,也就是安排知识点的基础。但在教学中我们又应该不拘泥于教材,教师不是教教材,而是要用教材教。这不仅是一个教学理念的转变问题,而且是一个教学实践的操作问题。教师在精通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体会和教学风格,结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年龄特征和实际学习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精心处理,合理分配,妥善安排教学顺序和教学内容,以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 键 词:新课程;教材;历史与社会;使用策略

新课程改革给传统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式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冲击和挑战,作为新课程的实践者,教师如何围绕《课程标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如何更好地创造性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如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是我们《历史与社会》老师所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本人根据自己多年来新课程教学实践的一些做法和反思,现就如何使用《历史与社会》新教材提出几点策略和体会,和大家一起共同探讨。

一、要认真钻研课标,让教材“明”起来。

首先,教师应该研读理解《新课标》,认真把握课标,有了对课标的理解才能灵活运用教材,才能对本学科的教学有一个总体把握,才能明确课程的性质、价值和基本理念,才能更加明确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

早在19世纪,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指出,人、社会、自然具有统一性,是一个整体。在校外生活中,几乎看不到学科内容是各自割裂的。而《历史与社会》

课程内容的设计,正是体现了这一教育思想。强调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全面性,注重各学科间知识的融合和渗透,也注重各学科知识内部的融合与联系。

以七年级《历史与社会》教科书为例,把《我们生活的世界》中部分人文社会科学领域的一些基本概念按时间、空间、线索加以统整,以现实社会生活领域横向展开。为了使各学科领域的内容有机联系起来,形成一条清晰的线索,编者对七年级内容进行了整体设计,在上册,采取从个人周边环境推及全球,从现实社会上溯古代的编写顺序,即从学生自己生活的社会或家乡谈起,然后扩大到人类的共同家园――地球,然后再介绍自己的国家――中国,最后再介绍不同环境下人们是怎样生活的;学生建立了空间概念后,从第五单元开始,过渡到对时间概念的学习,为了与前几个单元区域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衔接,在设计的过程中,先从区域的故事讲起,再扩展到身边的故事,最后再扩展到人类社会的变迁(用文物古迹来勾画历史线索)。学生建立了初步的时空概念以后,在下册又开始转入对现实社会生活内容的学习。

由此可见,教科书内容设计不再是以学科群的面目出现,而是基于学生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对历史、地理和社会生活领域的内容进行了有效的统整。这样的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和正确认识自己生活的世界,也有利于学生形成审视现实问题的全息意识和能力。

其二,要正确对待教材,教材在一定程度上可看作是一本“读物”,教师以这种心态审视教材,才不至于将教材教的“呆板化──钉是钉,铆是铆”。“呆板化”学生的思维和兴趣是教材使用过程中最大的失误。新教材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教材“繁、难、深、旧”的现象,强调了这样一个理念:使用这套教材不是为了使学生成为“历史”与“社会”的“学者”,新教材培养的是学生的素养,使学生养成对“历史”与“社会”探究的习惯,参与到对“历史”的反观和对“社会”的改造中去。因此新教材十分注重各学科知识的基础性与综合性,精选了社会、地理、历史、政治、经济等不同学科的一些核心概念,然后以此来进行单元内容的设计。如对社会生活的变迁这一内容设计时,“延续”和“变化”是教材 的核心概念,课文举了三个典型的例子,即从无到有的变化――深圳,从有到无的变化――古楼兰,新旧交融的变化――北京。通过这三个例子,来帮助学生建立“延续”和“变化”的历史意识。帮助学生把握学科的本质特征,有助于学生对学科知识的理解与迁移,并获得终身学习必备的知识和技能。

二、要调用学生经验,让教材“近”起来。

从新课程理念来看,建构主义理论是支撑新课程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以学论教是建构主义学习观的重要教学策略。学习不是大一统的信息存贮过程,而是学生通过自己独特的认知方式和生活经验对外在的信息的独特理解、感悟、体验和特定情境下的心理加工,构建知识定义与价值理念的过程。教师要尊重教材,认真钻研教材,领会教材编写意图,因为教材是教学基础,也就是安排知识点的基础。但在教学中我们又应该不拘泥于教材,要遵循学生的认识规律和教育教学规律组织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中,要从学生实际出发,而不是从“本本”出发。所以教师只要在抓住课程目标的基础上,对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编排、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运用和创造等方面都可自由安排,大胆取舍,可适时补充一些贴近学生生活,贴近实际的,学生有生活经验、体会的内容,使学生能运用已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上第七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时,我在抓住“掌握地图‘比例尺、方向和图例与注记’的三要素、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两个教学目标后,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作了适当调整。因初一新生来自几所不同的完小,所以在上新课之前,我就布置了一个作业,请每位同学给新同学画一张图,使新同学能按照他画的图,从中学出发找到他的毕业母校。这个看似简单的任务布置下去之后,每个同学都情绪高涨,跃跃欲试。第二天上课时,我有目的地挑选了几组同学的画,用投影打到屏幕上,让每个同学自己先介绍,再让同学比较异同,第一组同学的由于画大小不一样,用尺量得的图上距离不一样,我就问同样的起点与目的地,为什么一张画近,一张画远呢?从而引出比例尺这一要素。第二组选择的是校门的方位画得不同的图,有的是向下的,有的是向上的,有的是向左 的,有的是向右的,我们学校校门只有一个,所以方向也只有一个,为什么画出来的方向会不一样呢?从而引出了方向这一要素。第三组选择的是没有任何图示说明的图,画的同学讲解过程虽讲了过那里转弯,再到那里等等,到底是在什么地方呢?听过的同学脑里还是一片模糊,真的按图能找到吗?答案是肯定不行的。正确的应该怎样呢?于是就引出了图例与注记的要素。这样一来学生影象深,也记得牢。再布置一项任务:画一幅学校的平面图以进一步落实知识。我感觉这样处理教材内容的效果比按书本上内容来讲效果来得好。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如傍水而居可选择绍兴来讲,因绍兴有许多同学到过,电视上也经常能看到。这样也就更贴近学生生活了。还有一本《人、自然、社会》很值得我们加以利用,让我们的学生认识自己家乡,了解家乡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环境,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增强学生建设自己家乡的社会责任感。

三、要强化学习过程情景体验,让教材“活”起来。

从教师的角度讲,以往的教学重结论、轻过程,把形成结论的生动过程变成了单调刻板的行文背诵,一切都是现成的。这种教学方式从源头上剥离了知识与智力的内在联系,排斥了学生的能动性和个性,使教学过程庸俗化。从学生角度讲,这种教学方式意味着重学会、轻会学。这一倾向十分不利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在信息社会,会学比学会显得更为重要。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学生学习过程必定是学生知识的自我体验、自我建构。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过,每个孩子不光在感知,而且也在描绘,在制作,在创造。教学不仅仅是一种“告诉”,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境中主动地实践,体验和探究。课堂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在师生、生生的互动中集思广益,产生智慧的碰撞。使学生通过学习活动,掌握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学会观察事物,思考问题的能力。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激活学生学习的热情,唤醒他们潜在的自我价值意识。

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可根据课程的教学目标,利用当今互联网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有利条件,由学生选择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探索中学习求知,培养其独立学习的能力。

如七年级历史与社会《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中,布置了这样一个研究性作业:结合当时我们诸暨全社会举行的诸暨人文精神大讨论活动,课外调查研究诸暨的自然环境(气候、地形、资源等)和人文环境(语言、民族、居民饮食、交通等)的特征及其联系。

提供参考资源:

1、《诸暨年鉴》、《诸暨县志》、《诸暨地图》

2、网址:/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090

6、《中学〈历史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论》年

5.浅谈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篇五

高万勇

(吉林省通榆县第二中学校)

摘 要:历史课堂面对众多学生,过多地分析讲解,教学效果不一定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要采用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学习方法。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先学后教

现今历史教学模式是:课前教师充分准备(备课),课堂上面对众多学生,依次完成对历史的原因、过程与结果的分析讲解,再以不同的形式对历史因果发展进行小结,但教学效果不一定十分好。为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易于学生掌握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选择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我谈一谈自己在教学中常用的几种方法,供大家体会。

一、启发式教学

我在课堂教学中常在讨论中启发学生掌握历史知识,在讨论时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启发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的知识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产生质的飞跃。讨论法的运用一般分小组讨论和班级讨论两种,具体做法:先将讨论题目告诉学生,让他们在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为讨论活动的开展创造充分条件。例如,在讲新教材“洋务运动”这一节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评价洋务运动?该知识在教材中没有定论,但这一问题是本节内容的难点问题,通过让学生讨论,教师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学生踊跃发言,相互辩论,最终突破难点,从中学会了研究问题是一些方法,通过这种教学,既达到了教学目的,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教学效果自然好。

二、“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方法

该方法是将课堂内的教学教程分为“先学”“后教”和“当堂训练”三个基本步骤,“先学”是学生先预习了解本节课的基本内容,再在教师的目标要求下进行第二次解决问题的预习;“后教”即在教师在学生预习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疑难问题;“当堂训练”即教师指导学生当堂作业、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实现学习目标,这个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的主体状态得以展示,并使他们依靠自己的努力磨砺发展他们自己的主体性品质,但我们必须明确看到,这一方法实行得先决条件是学生的“先学”,而且这一过程不同于后两个过程,即这一过程是教学所无法直接控制的,必须建立在学生高度自学的基础上,离开了这一点,下面两个步骤就无法继续进行。

6.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六

摘 要:本文首先明确了数学学习中预习的重要性,而在平时的教学中发现预习作业的完成情况很差,在分析了其原因后,做了几点尝试,旨在提高数学的预习效率。其中对课内预习进行了尝试并逐步完善,同时对有效的预习方法做了归纳。

关键词:数学预习预习方法 终生学习正文: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句话强调不管做什么事,要事先有充分的准备。在学习中,这种准备就是“预习”。所谓预习,就是一种按照学习计划预先自学教材的学习活动,它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途径。

一、预习的重要性

成功的预习作用有三。其一:通过预习可以使学生明白本节课知识的重、难点,找到自己的困惑。其二:课前预习节省了教师不必要的讲授时间,给学生更充分的探讨时间,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这里值得一提的是,预习对于一些学习后进生来说,作用更加明显。通过预习,他们能做到心中有数,提高了这些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能让他们在课堂上不掉队,树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其三:因为好的习惯可以让一个人终身受益,而预习这种好习惯会为学生今后的自主学习和终生学习做好铺垫。

二、遇到的问题

《新课程标准》倡导:预习是学习个体的一种独立的探索活动。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生活经验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在新课程理念背景下,预习不再是单纯为掌握知识和技能而设置的学习活动,而是为了让每一个孩子发展得更好。而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下列种种现象。

1、预习要求不具体,导致预习不到位。有的老师布置作业时,只说:“今天晚上预习×××内容。”学生就走马观花的看一遍,预习作业形同虚设!

2、没有预习方法,学生无从下手。凡事得有法,有路可循,否则学生无从下手。

3、预习得不到落实。晚上布置了预习作业,第二天上课时老师不管不问,让学生感觉预习不预习一个样,得不到及时反馈。

4、预习见高不见低。由于预习不能实事求是,不能面向全体学生,总是以优先预习效果取代全班学生预习水平。

由于存在上述种种现象,有些学生无法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于是课前对老师要讲的内容一无所知,坐等教师讲课。老师讲什么就听什么,老师叫干什么就干什么,显得呆板被动。在学生讨论与合作学习过程中,心中无数,导致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些学生虽能预习,但看起书来似走马观花,不动脑、不分析。不能充分利用手中的导学稿,认真思考教材与导学稿上提出的问题,甚至连教材中的数学名词定义、性质、定理都不知道,就急于完成练习,有时甚至是从参考资料上直接抄个答案糊弄检查。这样便一点也达不到预习的效果。

三、几点尝试

首先,预习作业仍需坚持布置下去。毕竟部分学生还是有自学性和能力完成预习作业的。我们应该鼓励这部分同学,并努力发挥他们的代头作用。另一方面要抓预习作业的检查力度。初期教师逐个亲自检查,并尽量做到面评,待时机成熟后可由组长代评或学生互评。

其次,由于学生的自觉性不高,所以课余时间做预习的质量较差。个人觉得,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我们有必要“牺牲”一些课内时间。如起初我在每节课的课前留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在课上进行预习,这样至少学生的注意力会比较集中。其实这种类似于杨思中学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并不少见,然而由于我们学生的能力有限,此方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常常有新课讲不结束的现象;随后我进一步完善了课内预习,即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式的预习。当然,这种课内的预习只是一种缓兵之计,最终还是要充分挖掘学生的课余时间进行课前预习。真正做到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教,是为了不教”!

再次,要适时给予一些预习方法的指导。在初期甚至可以专门准备一节有关预习方法指导的课,当然若能在面评中做针对性地个别指导效果会更好。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预习方法供参考:

1、读一读定义法则。预习时要认真读一读这些定义法则,要逐字逐词逐句的阅读,用笔把重点画出来,并加以理解。遇到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作出记号,教师讲解时作为听课的重点。

2、想一想例题。对于例题,它是我们学习数学的一个关键,例题理解不理解就决定你会不会做这种类型的题,预习中遇到的例题要好好想一想它与前面的知识有何关系,可以先用以前的知识看看能不能弄通,然后理解每一步怎么得到的。如果不理解,可以记下来课上认真听讲,通过积极思考去解决。这样有利于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养成学习数学的良好思维习惯。

3、说一说难点。预习时可能感到认识模糊,可以与父母或同学进行讨论,通过合作交流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别人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同时听取别人的见解,在探讨中找到正确的答案。这样即增加了学生探求新课的兴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在这过程中学生可以学到很多课本学不到的知识。

4、写一写笔记。预习笔记在课前预习中也是很有必要的,预习时要适当做学习笔记,主要包括看书时的初步体会和心得,读明白了的问题的理解,对疑难问题的记录和思考等。在教学中要建议学生做笔记或整理“错题集”。

5、做一做练习。预习完例题,可以用自己的理解方法去做一做课本中的练习。这样能验证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增强预习的信心。

6、补一补旧知识。数学课新旧知识间往往存在紧密的联系,预习时如发现学习过的要领有不清楚的地方,一定要在预习时弄明白,并对旧的知识加以巩固和记忆,同时为学习新的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7、提一提疑问。在预习中记下的难点,在上课时可以向老师提出来,让老师给予合适的解释,这样即给老师提个醒,哪些是学生不易掌握的,又解决了自己的疑难问题。

7.初中历史与社会整体性教学的几点感悟 篇七

关键词:农村中学;历史与社会;有效性

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和新课改的推行,历史与社会课程早已成为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等方面的内容,能够提高学生的科学人文素养。然而,在我多年的农村中学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中发现,我们历史与社会教学的效率并不是很高,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习的兴趣不大,与我们课程要达到的目标还有一定差距。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如何提高我们教学的有效性,作为长期在农村初中任教的基层教师,我也做了一些思考:

一、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影响教学有效性的因素

(一)教师方面的问题

1.历史与社会作为一门学科,在初中处于一种非常尴尬的地位——中考中是所有学科唯一一门开卷考的学科,在初一、初二的时候期末考试不会记入学生总分。很多情况下,历史与社会学科是一门不被重视的学科,体现在学校对专业教师配备上的忽视。

许多农村学校大量非历史与社会专业的教师兼任了历史与社会教学工作。诸如学校的行政领导、即将退休教师,或者可以说几乎放弃他本身的学科教学出不了成绩的教师调任于历史与社会教学之中,或者还有音体美计算机等专业的老师由于本学科课时量的不够从而兼任历史与社会的教学。这也是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效果不佳的重要原因。

2.教师专业素质的问题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文科课程,它包括历史、地理、政治、经济、法律多方面的内容。它对任课教师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正如《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承担历史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必须树立适应素质教育需要的教育观,树立开放的、综合的课程观和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教学观。”现在教师的素质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要求。

(二)学生方面的问题

农村学生的主动性、自主性、人文性、发散创新性和学习兴趣是有所缺失的。

1.由于初一、初二考试不记入总分,再加上由非历史与社会教师任教,加上对开卷考的不了解,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重视不够,主动参与和学习兴趣丧失。在我们农村的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很大一部分教师和学生对历史与社会学科的认识存在极大错误,认为开卷考试就是翻翻书,不会有多大难度。

2.农村学生在人文情怀素养上是有所缺失的。中考的压力再加上事实只有在毕业班时才由专业教师进行系统的历史与社会课程的教学,使得当前我们农村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忽视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人文素养的培养,而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理论性、知识点的掌握上,确定为历史与社会学科的最重要目标。

二、提高历史与社会教学效果的思考

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也在思考如何提高学生学习历史与社会的兴趣,如何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其实我们还是有很多地方可以做的。

(一)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学科素质

历史与社会教师要具备一些素质,比如包括高品位的学科感悟能力、广博的历史与社会知识、灵动的历史与社会情趣、开放的历史与社会等,为历史与社会教师构建学科素养可持续发展的体系。

(二)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普及,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教学。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视频、音乐资料起到渲染气氛、酝酿情绪、集中注意力、渗透主题和把学生带入情境的作用,有助于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利用地图、图片(特别是带有动画变化的)使用,在提高学生观察能力的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读图能力。形象生动的地图使学生鲜活的历史记忆有一个着陆点,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把农村地方资源应用于历史与社会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我们农村学校的历史与社会课教学也有着自己的优势——那就是充分把农村地方特色资源应用于教学活动。这不仅使我们的教学活动贴近学生生活,更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寻找教学的切入点

师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信息传播等是新课程倡导的新型课程资源,也是教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重要课程资源,不仅有利于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而且可以促使学生较容易接受所学习的历史与社会知识,帮助他们理解教材中的概念和原理,充分运用往往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学生作为社会的人,已有一定的人生经历,并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知识和实践经验,他们关心现实,对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事物最感兴趣,历史与社会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充分发掘、使用。

参考文献:

[1]孙亚玲.课堂教学有效性标准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07.

[2]梁夏英.农村学校《历史与社会》教学资源的挖掘与探索[J].中小学教学研究,2009(7):9-10.

[3]王升.主体教学有效性探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2-11.

上一篇:厦门大学自控考研试题下一篇:小学语文教师基本功模拟试题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