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

2024-07-30

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8篇)

1.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 篇一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集锦1

根据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内控风险提示及开展内控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合行总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我社积极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了以主任同志为组长,副主任、委派会计、分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案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我社的内控制度、信贷管理、三防一保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重点检查了印鉴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现金管理,信贷业务,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

1、全面动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岗位职工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先从自身岗位自查,对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反映,不得隐瞒,知情不报,对其他岗位其他员工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提出意见。由委派会计同志负责实施对分社、社部各岗位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基本操作规定执行情况较好,“一分四双”和交叉复核制度、“十六项”基本规定、业务操作流程符合制度要求,重要空白凭证帐实相符,销号登记簿与领用、使用情况相一致,分社在领入重要空白凭证时未按要求入库,而是直接留在柜面使用,已责令立即纠正。检查了会计凭证、帐簿、各类登记簿,会计凭证要素齐全,帐簿设置合理,错帐冲正规范,计息正确。有少数收贷凭证及借款凭证未签经办人名章,帐簿有硬性涂改现象。

2、对微机储蓄业务进行了检查,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特殊会计业务无缺漏登记的情况,操作员临时离岗能退出操作系统。由于分社掌握微机操作技能的仅操作员和出纳员,存在操作员离岗时由出纳员代岗,而由信贷员代出纳岗的串岗现象。

3、对内部往来资金帐户进行了核对,查实了未达帐项。支票帐户存款能按月发出对帐单,但收回率较低,一是我社对睡眠户存款无法及时联系处理,二是许多农村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不重视对帐工作,造成一部分对帐单滞留信用社,一部分对帐单发出后迟迟不能收回。我社已加强了对帐工作的管理,进两个月发出和收回率明显提高。通过业务过程随机核对了储蓄存款余额,分社和社部分别核对了20户,除未登折款项外,帐折均相符。对帐据、帐实、帐卡、帐帐、帐表进行了通打核对,检查日均做到了相符。

4、对印、押、证的管理进行了重点检查。岗位设置合理,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各类印章的启用、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要求,检查中发现有个人名章长时间闲置桌面的情况,已当场要求改正,要求所有员工重视印章的管理和使用,杜绝印章、凭证管理上的漏洞。信贷业务方面。我社已建立了贷款授权,贷款责任追究和贷款的审批制度。在联社对信用社授权的基础上,由信用社对信贷员进行了授权,对大额贷款由审批小组进行集体研究审批,落实第一责任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与农户档案的限额一致,大额贷款建立了信贷档案。信贷管理工作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去年以来,尽管我社在信贷管理上加强了风险控制,规范了贷款操作程序,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尤其对存量贷款的清收化解措施乏力、手段单一,对茶厂和茶厂各万元的贷款只能在提供抵押物的基础上办理续贷手续。农业的弱质性,信用社贷款的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一致,致使农户个人贷款违约率较高,信贷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对刚刚产生的逾期贷款进行催收,而对刚性更强的不良贷款的化解显得力不从心。

5、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种类多,客户数量大,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处于茫然无着的状态。“三查”制度的流于形式,从事信贷人员的观望等待心理,往往使一笔有问题贷款得到关注时,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农村信用社的考核机制和工资制度,迫使信用社从高管到一般员工,为了求短期的发展,为了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往往把预期收益想象的较高,往往千方百计甚至不考虑实际可能去扩大业务,其结果必然使风险产生且加剧。

6、“三防一保”方面。信用社已与员工签定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安全防卫设施,消防设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信用社制订了防暴预案,要求职工熟悉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头脑冷静,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自查,我社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的防范意识,对一些过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和重订。力图通过对重点部位和岗位的有效监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社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自查,我们也剖析了内控制度长期流于形式的原因。

7、内控制度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形成一项系统的制约控制机制,凝聚了信合人强化制度的决心和心血。但这几年的发展似乎误入歧途,大量的类同的规章、制度、办法、责任制,挂在墙上、夹在文件夹里、存在电脑中,登记簿、工作日志一字排开,越设越多,一笔挂失业务要登记挂失登记簿、登记会计特殊事项登记簿、登记计算机工作日记志,一笔借款要登记受理登记簿、借款合同登记簿、内勤工作日志。上级检查乐于看登记簿看工作日志,却往往忽视实地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盘点。很多信用社也热衷于以规章制度的装订精巧,以登记簿的名目繁多展示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查库制度、“三防一保”检查纸上谈兵,事后监督制度勾勾画画,大事小事都要报告,鸡零狗碎也要形成书面材料,相同格式、相同内容的报告一年送上四次。执行上的流于形式根源于内控制度本身的`形式主义泛滥,源于形式山上的河水只能归于形式的窠臼。委派会计实行以来,在抓内控、抓防范、抓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多数委派会计的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都置身于必须的不容滞后的繁琐的具体的会计业务中。委派会计本身也还是一个风险源,却赋予其监督与管理的重任,只能是以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精力在形式的河流上随波逐流,而内心却流淌着真实的无奈。其实,内控制度建设只需紧紧围绕着“一分四双”,“六相符”,“十六项基本规定”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各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以基本制度为经,以各项业务和重点部位为纬,织就一张缜密的内控之网,无重复、无遗漏,不断地加以完善,随时能发现触网之鱼。而委派会计不能是联社放养的一尾鱼,鲨鱼也不行,他应该是一位吃苦耐劳技艺高超的渔夫,鱼鹰也可以。内控制度建设山重路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常抓不怠,而什么时候内控制度真正落实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也就不需要了。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集锦2

根据总行农发银计22号《关于开展中国农业发展银行xx年统计检查的通知》《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xx年金融统计检查的通知》(银发87号)的要求,为严格执行金融统计制度,提升金融统计水平,我行立即成立统计工作检查领导小组对照统计检查内容进行了自查,现将自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周密安排部署

为认真开展好此项自查工作,我行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自查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组织全行员工认真学习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开展全国金融统计执法检查的通知》、《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统计工作管理制度》、《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等文件办法内容。通过学习,统一了员工的思想认识,提高了对开展统计检查和加强统计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明确了检查的目的、内容、重点,确定了检查人员,落实检查人员责任,提出了具体要求,从而保证了自查效果。

二、统计工作检查情况

(一)落实整改

xx年金融执法检查中发现问题的情况我行对照去年人民银行、银监会、总行统计执法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复查。围绕整改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逐一检查,未发现重复问题,杜绝一切统计工作中的违规、违法行为,更好地保障了金融统计工作的质量。

(二)落实人民银行统计制度的情况

1、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金融统计管理规、定》《现金收支统计操作规程》等法律、法规,以及相关的法律、法规。

2、贯彻执行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金融统计制度及有关管理办法,并接受人民银行的监督、检查。

3、我行依法执行涉农贷款统计和银行承兑汇票及其他统计制度,所报境内大中小企业贷款、银行承兑汇票情况统计表等各类报表均能及时、保质、保量地报送。

4、各类统计报表、统计数据能做到及时整理并归档保存,不存在虚报、瞒报、伪造、拒报、屡次迟报统计数据的现象。

5、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人民银行布置的各项统计调查工作。

(三)落实银监会非现场监管报表制度的情况

1、认真贯彻执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非现场监管报表管理暂行办法》,依法向上级行及辖区人民银行报送非现场监管报表。

2、认真开展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设置统计管理员和操作员,互相监督、检查,确保非现场监管统计工作保质保量,及时完成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3、通过对历年非现场统计数据的自我检查,认为上报数据真实完整,未利用常规的业务操作虚增、虚减原始统计记录,未虚报、瞒报、伪造、篡改非现场监管报表数据,能够做到报送报表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完整性。

(四)统计工作管理情况我行统计集中管理系统配有省分行下发的专用计算机,专机专用,内外网隔离,使用合理,系统运行正常,做到专人负责使用。统计人员业务规范,操作熟练,各司其职,能按时、准确上报各类统计报表、撰写统计分析。统计岗位责任制度健全并严格遵照执行。通过检查,我行加强了对统计工作的领导,统计报表质量和统计人员执行统计法规的自觉性有了一定提高。

三、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检查发现,统计资料整理归档工作不够规范;统计分析水平尚需提高,目前只做一些简单的分析,不能对全行业务的全面发展提出合理的建议,没有较好的发挥统计分析的实效性。根据存在的问题,我行提出了整改措施。

一是进一步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对统计制度、规定的学习,特别是对统计业务的学习,努力提高统计水平和统计质量。

二是严格按照人民银行和上级行的要求,对统计数据进行双备份,做到异地存放,保证备份数据完好无损。

三是加强统计资料的整理归档,确保统计资料的完整。

四是努力提高统计分析水平,充分发挥统计分析的作用,为行领导决策提供有力依据。

金融机构风险自查报告集锦3

根据银监会《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内控风险提示及开展内控检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以合行总部的相关要求,结合我社实际,我社积极开展了案件专项治理活动。成立了以主任同志为组长,副主任、委派会计、分社负责人为成员的案件专项治理领导小组,对我社的内控制度、信贷管理、三防一保等工作进行了全面的自查,重点检查了印鉴密押,重要空白凭证,现金管理,信贷业务,对自查发现的问题进行了现场整改。

1、全面动员,组织职工认真学习案件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性,要求各岗位职工端正思想,摆正位置,先从自身岗位自查,对照有关制度的要求,自查自纠,对发现的问题要求及时反映,不得隐瞒,知情不报,对其他岗位其他员工的业务行为和管理行为提出意见。由委派会计同志负责实施对分社、社部各岗位执行规章制度的情况进行检查。基本操作规定执行情况较好,“一分四双”和交叉复核制度、“十六项”基本规定、业务操作流程符合制度要求,重要空白凭证帐实相符,销号登记簿与领用、使用情况相一致,分社在领入重要空白凭证时未按要求入库,而是直接留在柜面使用,已责令立即纠正。检查了会计凭证、帐簿、各类登记簿,会计凭证要素齐全,帐簿设置合理,错帐冲正规范,计息正确。有少数收贷凭证及借款凭证未签经办人名章,帐簿有硬性涂改现象。

2、对微机储蓄业务进行了检查,能按操作程序进行操作,特殊会计业务无缺漏登记的情况,操作员临时离岗能退出操作系统。由于分社掌握微机操作技能的仅操作员和出纳员,存在操作员离岗时由出纳员代岗,而由信贷员代出纳岗的串岗现象。

3、对内部往来资金帐户进行了核对,查实了未达帐项。支票帐户存款能按月发出对帐单,但收回率较低,一是我社对睡眠户存款无法及时联系处理,二是许多农村公司企业会计核算不健全,不重视对帐工作,造成一部分对帐单滞留信用社,一部分对帐单发出后迟迟不能收回。我社已加强了对帐工作的管理,进两个月发出和收回率明显提高。通过业务过程随机核对了储蓄存款余额,分社和社部分别核对了20户,除未登折款项外,帐折均相符。对帐据、帐实、帐卡、帐帐、帐表进行了通打核对,检查日均做到了相符。

4、对印、押、证的管理进行了重点检查。岗位设置合理,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各类印章的启用、使用和保管符合规定要求,检查中发现有个人名章长时间闲置桌面的情况,已当场要求改正,要求所有员工重视印章的管理和使用,杜绝印章、凭证管理上的漏洞。信贷业务方面。我社已建立了贷款授权,贷款责任追究和贷款的审批制度。在联社对信用社授权的基础上,由信用社对信贷员进行了授权,对大额贷款由审批小组进行集体研究审批,落实第一责任人。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发放管理与农户档案的限额一致,大额贷款建立了信贷档案。信贷管理工作一直是困扰信用社经营的重点和难点。去年以来,尽管我社在信贷管理上加强了风险控制,规范了贷款操作程序,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但存在的问题仍比较多,尤其对存量贷款的清收化解措施乏力、手段单一,对茶厂和茶厂各万元的贷款只能在提供抵押物的基础上办理续贷手续。农业的弱质性,信用社贷款的期限管理与农业生产周期的不一致,致使农户个人贷款违约率较高,信贷人员往往处于被动的局面,对刚刚产生的逾期贷款进行催收,而对刚性更强的不良贷款的化解显得力不从心。

5、农村信用社个人贷款种类多,客户数量大,获取信息的渠道狭窄,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使信贷人员处于茫然无着的状态。“三查”制度的流于形式,从事信贷人员的观望等待心理,往往使一笔有问题贷款得到关注时,通常已经比较严重了。农村信用社的考核机制和工资制度,迫使信用社从高管到一般员工,为了求短期的发展,为了取得最多的经济效益,往往把预期收益想象的较高,往往千方百计甚至不考虑实际可能去扩大业务,其结果必然使风险产生且加剧。

6、“三防一保”方面。信用社已与员工签定了安全责任书,落实了安全责任。安全防卫设施,消防设施处于正常运转的状态。信用社制订了防暴预案,要求职工熟悉安全保卫工作的要求,在遭遇突发事件时保持头脑冷静,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措施。通过自查,我社进一步提高了案件的防范意识,对一些过时的规章制度进行废止和重订。力图通过对重点部位和岗位的有效监督,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促进我社健康稳定发展。通过自查,我们也剖析了内控制度长期流于形式的原因。

7、内控制度从无到有,从初步建立到形成一项系统的制约控制机制,凝聚了信合人强化制度的决心和心血。但这几年的发展似乎误入歧途,大量的类同的规章、制度、办法、责任制,挂在墙上、夹在文件夹里、存在电脑中,登记簿、工作日志一字排开,越设越多,一笔挂失业务要登记挂失登记簿、登记会计特殊事项登记簿、登记计算机工作日记志,一笔借款要登记受理登记簿、借款合同登记簿、内勤工作日志。上级检查乐于看登记簿看工作日志,却往往忽视实地的实质性的检查和盘点。很多信用社也热衷于以规章制度的装订精巧,以登记簿的名目繁多展示内控制度建设的完善。查库制度、“三防一保”检查纸上谈兵,事后监督制度勾勾画画,大事小事都要报告,鸡零狗碎也要形成书面材料,相同格式、相同内容的报告一年送上四次。执行上的流于形式根源于内控制度本身的形式主义泛滥,源于形式山上的河水只能归于形式的窠臼。委派会计实行以来,在抓内控、抓防范、抓监督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但多数委派会计的大部分时间大部分精力都置身于必须的不容滞后的繁琐的具体的会计业务中。委派会计本身也还是一个风险源,却赋予其监督与管理的重任,只能是以剩下的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精力在形式的河流上随波逐流,而内心却流淌着真实的无奈。其实,内控制度建设只需紧紧围绕着“一分四双”,“六相符”,“十六项基本规定”的贯彻落实来进行,在各岗位之间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以基本制度为经,以各项业务和重点部位为纬,织就一张缜密的内控之网,无重复、无遗漏,不断地加以完善,随时能发现触网之鱼。而委派会计不能是联社放养的一尾鱼,鲨鱼也不行,他应该是一位吃苦耐劳技艺高超的渔夫,鱼鹰也可以。内控制度建设山重路遥,案件专项治理工作常抓不怠,而什么时候内控制度真正落实了,案件专项治理工作也就不需要了。

2.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 篇二

在金融活动中由于各种因素的相互制约和困扰, 导致经济主体不能做出较为准确的经济活动判断, 致使经济主体在金融活动期间遭受经济损失。金融风险的产生是伴随着金融活动的开展而形成。

常见的金融风险其类型较多, 在经济主体遭受金融风险的重创后, 就会致使其破产倒闭, 严重时还会危及到整个金融体系的正常运转, 宏观社会的发展也会因此受到困扰, 社会秩序就会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经济危机也会因此而出现。因此为经济主体自身利益和宏观经济的健康发展等着想, 应该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金融危机的防范。

二、金融危机的类型

主要常见的金融危机种类有市场风险、声誉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战略风险和法律风险等, 下文将会对这几种风险类型做分析。

(一) 市场风险

市场风险的形成主要是因为汇率、利率、商品价格以及股票价格等内容出现超预期的变动后, 致使参与到其中的经济主体遭受损失。

(二) 声誉风险

参与金融活动的经济主体由于内外相关因素的作用导致参与到金融活动中的社会评价减降, 由于声誉问题的影响就很容易出现声誉因素的金融风险。

(三) 信用风险

信用风险常见的种类有两种, 一种是因为经济主体遭受到信誉风险后, 其所经营的金融产品也遭受影响, 产品价格降低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另一种是因为经济主体中有一方因为一些因素的作用出现违约现象, 并且不能够按时将债券人的债务进行归还, 致使债券人造成经济损失。

(四) 操作风险

在经济主体参与到金融活动后, 因为企业内部的经济活动操作存在不规范行为而导致经济主体遭受经济损失, 操作风险的出现常在商业银行的相关业务中存在。

(五) 国家风险

在金融活动中, 国家的整个经济环境遭受变化, 在社会环境、政治环境发生改变的情况下, 相关的金融机构或者经济主体就会遭受经济损失。而能够引起国家风险出现的因素有汇兑限制、战争、违约、国家政治格局变动等。

(六) 流动性风险

如果金融机构、经济主体在参与金融活动时持有的金融资产在以合理行径进行变现却不能实现的情况下, 就会造成机构和经济主体的资金流动性风险。

(七) 战略风险

企业、金融机构在参与到金融活动时因为自身的战略决策或者相关规划存在很大的不足后导致的经济损失。

(八) 法律风险

参与到金融活动的机构或者经济主体没有遵守国家的相关法律进行义务的履行时, 出现相关的法律纠纷, 从而导致其自身的经济遭受损失。

三、导致金融风险出现的因素

能够导致金融风险出现的原因有金融创新造成的风险、金融体系的脆弱性造成的风险、信息不对称性或者不完全性造成的风险。

(一) 金融创新造成的风险

在金融活动中采取创新只是能够对金融的风险进行分散或者转移, 对于金融风险的消除却不能起到整体性的消除, 因此只具有降低风险的作用。在将金融的创新形式加入到金融活动后, 虽然将金融机构中彼此的联系进行强化, 但其中的一个经济主体、金融机构出现问题后, 就会殃及到其他的金融机构或者经济主体, 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重创。此外金融创新的使用, 在一定程度上为金融活动的开展提供相应的便利, 但金融创新的提出者没有根据实际的金融活动开展创新, 就会致使其出现金融的风险。如果这种情况较为严重时, 就会影响到国际化的金融市场, 造成更大金融体系中金融活动的不稳定, 引发经济危机。

(二) 金融体系中存在脆弱性造成的金融风险

常见金融脆弱性的表现有以下三点:其一, 金融体系自身的管理模式不健全, 内容机制的掌控存在缺陷, 在长期的投资管理上没有专业的人员进行管理, 股权分置事宜的解决存在较大的歧义性, 并且不能顺利开展等;其二, 金融机构自身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不具备完善的自我防范和风险控制能力;其三, 国家出台的法律在金融活动上存在较多的缺陷, 相关机构的社会信用意识浅薄;其四, 在从事金融活动的机构彼此间有较多的风险转嫁现象, 导致混业的渗透情况较为严重。

(三) 金融信息的不对称性和不完全性

参与到金融活动的各个机构、经济个体之间形成的金融信息存在不对称性、不完全性后, 就会致使其在参与相关的金融活动时形成经济利益失衡的情况。金融活动的企业集资人应当充分的掌握金融活动中的各种信息, 并确保其准确性、完整性, 如现金流动、资金运用、资产运行、生产经营、偿债能力、负债情况以及获利情况等。在金融活动中金融机构是整个金融体系的主要债权人, 如果对于参与到金融活动的企业相关信息不做具体掌控, 就会致使其出现判断的错误。在现如今的经济活动中企业出现融资的形式已经转向多元化发展, 资金的流行性携带的隐性因素较多, 流向也不具有稳定性, 促使金融信息的收集和反映增加难度。由于企业自身掌控着银行向企业投入的资金以及这些资金的运转权利, 因此如果金融信息的掌握不全面致使其出现金融风险后, 银行投入的资金在流动性和安全性上也会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并连带性的遭受金融风险。

四、预防金融风险的措施

金融风险的预防应该是整个金融体系一起开展防范才能进行有效的预防。

(一) 加强微观层面的金融防范措施

在微观层面上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主要是通过操作风险来进行, 可以用来进行操作风险防控的措施最先应该将金融活动的操作权的使用进行明确。如果金融活动操作的职权具有不定性就为引来操作风险, 金融活动中操作权的使用没有能够真正的落到实处或者出现滥用职权的情况时就为影响到机构和经济主体金融活动开展的有效性。另一个方面, 在其出现操作风险后, 由于操作权的不确定性, 很容易给相关的人员提供逃避责任的机会, 操作风险的控制就不能顺利进行。因此一定要明确操作权的使用人员, 并开展权责的区分, 从而有效的提高金融活动中相关权利执行者的执行力度。此外相关的经济主体和金融机构还应该加强自身的管理, 并对其制定相关的条款对金融活动的参与人员进行行为的规范化, 避免不规范行为的出现。

(二) 加强宏观层面的金融防范措施

1. 将金融活动扩展到国际金融界的活动中, 并为自己创造更有利的金融环境, 为企业的发展寻得更多的契机。

在经济全球化的带动下, 金融全球化的形势也在逐步稳健的发展, 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也逐渐增多, 彼此因经济活动所促成的联系也加大。在这样的基础上虽然促进彼此经济的发展, 但如果在金融活动中出现风险, 双方遭受的重创也会加大, 在这种国际参与的金融活动中, 在金融风险扩展性的帮衬下还能引发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因此在国际间开展相关的金融活动时, 应该制定出共同的应对措施和政策, 可以有效地防范此类情况发生或者为风险的解决提供更有效的措施。此外还应该对投资成本加大的监控力度, 加强国际间的金融合作, 对相关的国际储蓄进行合理的分配, 在国际金融市场中成立一个完善的监控机制对国际储备的变动情况、资金的流动去向、金融风险的隐患情况等做实时的了解。

2. 强化金融活动的监管, 为金融活动的开展创造稳定的环境。

金融监管体系的建立就需要将机构或经济主体的内部监管机制体系进行完善, 内部监管机制的管理有风险业务评价体系的监管和监督检查评估体系的监管, 在对内部进行监管的过程中, 如果出现内部的违规现象就应该立即进行处理。相关授权的建立也应该进行完善, 明确各个部门所处的职权, 避免越权现象的出现, 引发操作风险。

3.

出台相关的法律条令对金融活动的开展进行保护, 此外还应该规范金融活动的操作, 在执法力度的作用下, 进入金融活动的各个主体就能在规范化、制度化的政治体制下进行相关活动的操作。

4. 强化市场活动的稳定性, 确保金融活动的有序开展。

在整个金融结构中, 相关的金融机构在法人治理结构上并不是很完善, 因此其管理结构中所具有的金融活动处理能力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加强。特别是在对外开放的金融活动中, 应该建立相应的制度来协助其发展。相关金融风险的负面例子也应该做了解, 吸取其教训, 避免此类情况发生在自身的金融活动中, 影响企业的正常发展, 绝对的制止固步自封现象的出现, 对金融市场开放性的实现造成困扰。在参与金融活动时, 期间国内外呈现出的短期资本的冲击, 应该在经过充分的考虑后, 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处理。

五、结语

金融风险的防范不仅只关系到经济主体、金融机构的利益, 同时也会涉及国家的宏观经济和国际金融市场, 因此在防范措施的选择上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进行考虑后再进行。

参考文献

[1]施玲.金融危机下自由贸易与贸易保护的选择[J].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9, 23 (02) :239-241.

[2]于岩熙.浅谈金融风险及其防范措施[J].黑龙江对外经贸, 2010, 27 (08) :518.

[3]施巧敏.浅谈我国的金融风险及防范[J].科技资讯, 2010, 35 (32) :357-359.

[4]吴成颂.我国金融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13 (01) :76-78.

3.我国金融风险问题研究 篇三

从理论上看,市场经济、金融本身就是预期不确定性经济,因预期不确定性带来激励、竞争和快速发展;也因预期不确定性可能带来损失和不稳定性,怎样理论上设计既要充分发挥市场金融竞争、创新的积极功能,又要化解、控制和防范市场金融不确定性带来的损失,是需要研究的课题。尽管在西方有一些系统研究,但也没能解决好西方的金融风险控制与防范,更不能贴近中国实际,解决中国的金融风险问题。

可见,无论从实践的紧迫性,还是理论的有效性都要对金融风险进行一定的研究。

一、金融风险特性

广义风险指预期事物的不确定性,狭义风险仅指预期事物的不确定性而带来的损失。通常所谓经济风险指狭义风险,金融风险相对其它经济风险有何特性,现实有哪些突出表现,是人们认识或识别金融风险,控制和防范金融风险的起点,金融风险主要有以下特性:

第一,客观性。只要有金融业务活动存在,金融风险总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必然存在,百分之百的无风险金融业务在现实金融生活中不可能存在。

第二,可控性。尽管金融风险是客观的,但是金融风险是可控的。所谓金融的可控性,是指市场金融主体依一定方法、制度对风险事前识别、预测,事中防范和事后的化解。正因为金融风险是可控的,才使健全现代金融制度具有现实意义。

第三,扩散性。金融风险不同于经济其他风险的一个最显著的特性是,金融风险成或败,不仅影响金融机构本身的生存和发展,更突出的是导致众多的储蓄者和投资者的损失或失败,这就是金融风险的扩散性。

第四,匿藏性。是指金融风险往往不在爆发金融危机或存款支付危机时,一直可能因信用特点而表面掩盖金融不确定性损失的实质。

二、我国金融风险产生的原因

第一, 金融产权关系不明晰,边界模糊,导致权责利不对称,信贷约束软化。新中国建立之初,经私有制和国

家干预,形成了以国家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为形式的公有金融产权。1978年后,对这种产权制度进行了部分权能的分割。作为一种既定的公有金融产权从性质上没有变革。因此,金融产权“人格”虚置,边界模糊,进退壁垒的矛盾依旧存在。

第二, 微观金融运行机制不健全,管理混乱,新旧体制磨擦,机制约束软化。在中国,传统体制造就了对资

产一负债低关切度的授受信用双方对接,形成现有国资银行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长期隐蔽积累性金融风险被凸现,另一方面新的金融风险不能形成和加剧。

第三, 宏观调控机制不健全,监管薄弱,监督机制约束软化。许多市场金融国家经验证明:在市场经济中仅有

价格机制自发调节储蓄一投资流动或金融资源配置,不可避免把存在金融业经营的盲目性,造成金融整体上巨额风险和资源浪费。同样,中国传统体制的计划金融,仅有计划机制行政调节储蓄一投资流动,不可避免地造成金融压制和低效运行。因此,现代市场融资体制,实质是宏观金融间接调控和监管下的价格机制。中国在市场过渡期金融改革中,一方面部分计划机制仍旧存在;另一方面放弃部分计划机制时,或者引起价格机制不规范,或是旧新转换调控机制断层,从而造成宏观金融调控监督机制扭曲,金融风险失控。

第四, 企业体制不健全,财务预算约束软化。企业既是实质投资者,又是金融的财务筹资者和金融资产的

使用者。企业经营好坏和信用程度如何,直接决定着金融风险大小,可见,储蓄—投资转化的金融风险主要来自企业,一旦企业出现资金周转不畅,管理混乱,效益下降,甚至资不抵债,金融业将面临直接受损的可能。

第五,财政、投资和金融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不配套,三者关系扭曲,投融资风险转嫁于金融机构。计划经济时期,财政统收统支,各类经济风险集中于国家,改革以来,财政和投资体制出现以下变革和失衔现象,结果投资多元化并未形成,倒是银行负荷贷款迅速形成。

第六,政府职能转换的严重滞后,古典经济学家在分析市场作用同时,强调协调人类活动的经济体制是“看不见的手”,即价格体制;凯恩斯学派认为协调人类经济活动的经济体制是“看不见的手”,即管理机制。而现代经济是一种间接调控下的价格机制,即私人产品领域价格机制协调,公共主品领域政府供给。

第七,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严重滞后,各类社会风险转嫁金融风险,计划经济体制时期,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以财政为主体的国家福利模式。基本特点是政府集中一点,企业摊派一点,居民出一点的三位一体的社会保障制度,实际执行情况,由于政府财力,历史遗留,企业能力和居民收入支出等原因,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基础脆弱,制度规则不尽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对金融业造成的风险影响大。

第八,法律、规章等社会制度不健全,造成金融资产安全性保障弱化。制度作为市场游戏规则,基本内容包括制度设计和制度执行,法规作为有形制度是否健全,通常包括:制度是否缺位、有效和实施。近几年中国出台了一系列法规,但不同程度上仍存在这三方面的问题。

三、防范金融风险的措施

当前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是建立、健全我国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即把金融风险控制在最小范围和最低水平内。

(一)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

金融风险的预警机制,是按金融风险客观性及其相关性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和经验性目标参数,经目标值与预测值比较来决定金融风险行为的事前控制,其基本内容是: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估量。金融风险分析有两个层次,一是中央银行对一般性金融机构的信用等级评估,二是一般金融机构对客户信用等级评估。

金融风险分析具有专业性强,涉及面广,要求客观、公正和及时。因此,应采取专业性机构和内部职能机构二元机制。一是设计专业性评估机构。如美国的标准普尔公司和穆迪公司。二是建立专门的征信事务所。这些公司和事务所在性质上是独立的社会经济中介机构。主要职能是专司信用等级评估和客户信用征稽。其责任是对社会和客户负法律责任,中国现在虽然已有许多评估公司,但由于动机偏颇和不受法律约束,因而其评估结果缺乏客观、公正性。三是在金融机构内部设立专门的信用风险分析监测职能部门。目前我国国有商业银行虽也没有调研部,但其性质是所谓金融理论研究,而不是对具体客户的信用风险调查。因此,目前改革的重点在于:(1)按客观、公正和客户负法律责任要求,完善现行的各类评估机构或事务所。(2)按专业化要求建立一批征信事务所。(3)按审贷分离原则在商业银行内部调研部门的职能转换。

(二)金融风险防范的控制机制

金融风险控制机制,是对金融风险已经发生并可能继续蔓延或发展,采取一定方法和手段制止风险损失继续发生、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风险规避、风险抑制、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风险规避,是针对已识别的金融高风险项目或活动,在风险决策时采取主动放弃或拒绝承担该风险。风险抑制,是对所承担的金融活动中风险总额的一种控制措施。风险分散是对资产负债采取多元,多样性分散组织,控制资产的集中性。风险转移,是对已潜伏或已发生风险的资产,通过拍卖,流动性等交易手段,把风险让他人承担。

第一,建立、健全金融机构控制制度。金融企业是一个高风险的特殊行业。国内外所出现的金融支付危机、金融机构破产倒闭,以及金融大案要案等高风险,无不同内部组织结构失衡、内部人员违规操作和内部人行为失控相关。因此,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是金融风险控制的关键。内部控制主要包括:金融机构内部组织结构的控制,授权授信的控制,计算机业务系统的控制等。其运行方式是:(1)建立部门独立,业务分离,权利制衔的内部组织管理体系。(2)建立以业务操作规程为基础,岗位独立、人员分工、职责分明的业务操作制度。(3)建立以审批权限为核心的法人授权授信制度。(4)建立严密有权威的内部监督制度。(5)建立以提高职员素质和敬业精神为核心的人事管理制度。完善中央银行金融宏观监管制度。金融宏观监管制度,是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性金融机构行为所限制性规定与实施。其主要内容有:(1)存款准备金的监管。(2)金融机构市场准入的监管。(3)资本充足率的监管。(4)金融活动的监管。(5)对市场利率的监管。(6)业务范围的界定。(7)金融市场的监管。(8)其它方面的监管。

4.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 篇四

社会实践期间我有幸到中国银行**支行进行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的调查,现作报告如下:

近年来,中行**市支行在致力于资产业务持续有效发展过程中,将提高信贷质量视作银行的生命线,以切实防范和化解信贷全程道德风险、能力风险和操作风险为重点,以强化党风廉政建设为保障,注重在不断转变员工经

营理念上做文章,在严格执行规章制度上下功夫,坚持不懈地落实正本清源,实施有效管理,全行资产质量实现良好转变。

那么,该行信贷管理如何由乱到治,资产质量由劣转良?调查中,该行负责人告诉我们:在思想观念、领导垂范和制度先行上做好、做实、做细文章是强化信贷管理,防范资产风险的关键。

破题:转变员工观念防范能力风险

不断优化资产质量,是走出经营困境,增强核心竟争力的重要基础。而要在资产业务经营中确保其质量的提高,该行认为关健是人的思想观念的适应和转变。对此,他们注重从以下几方面“破题”:

之一:提升理念,统一认识。在业务经营中,该行始终强调,资产的“安全性”相对于银行这个高风险行业来讲永远是第一位的。如果只注重眼前利益而片面追求最大限度的利润,搞信贷粗放经营而忽视各种潜在风险,势必会造成[-http:///找文章,到]资产更大的损失,从而影响全局利益和长远利益。对此,该行通过专题会议、调查研讨、现场听证等多种方式,从全体员工中广泛深入灌输“风险经营,质量唯重,效益至上”理念使广大员工逐步认识到:信贷资产质量对财务收益具有决定性作用,如果贷款管理不好,“金山银山”也会垮掉,从而较好地在全行上下统一了资产质量就是效益的认识,真正把信贷资产质量的高低放到关系全行生死存亡的高度来对待,把防范化解贷款风险意识扩大到全行每一个员工,从而较好地摆正了信贷经营与风险管理的位置。

之二:转变观念,健康发展。该行党委针对历年经营状况和管理基础,系统提出了“全面、快速、健康、持续”发展“八字”方针,尤其将“健康发展”观念与管理统一,和“规范信贷行为”观念以数据和典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地宣传、引导,座谈、教育,并从健全党风廉政建设机制方面进行把关落实,使广大员工在观念上有了新的转变,在约束机制上有了新的要求,并真正在全行确立了健康发展观念,从而真正走上了规范经营的路子。

之三:狠抓素质,提高能力。其一,着力加强信贷人员思想教育,培养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工作热情。鼓励广大信贷人员在勇于开拓业务,抢占市场的同时,要求其与客户建立正常良好的往来关系,自觉抵制各方面的不良干扰和诱惑,增强“免疫力”,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站稳脚根,筑牢思想防线。同时,注意将思想觉悟好、责任感强、能吃苦耐劳的人员充实到信贷队伍。在实践中他们意识到:要真正提高信贷资产质量,首先要解决信贷人员的“不知为”和“不会为”的业务素质问题。对此,他们予以“量身定做”,有的放矢进行业务学习辅导。其二,着力加强信贷业务培训,夯实队伍能力基础。全面建立全行信贷队伍规范化、制度化、经常化的信贷例会制,多途径给信贷人员提供交流、学习、提高的机会。全行定期轮换制岗位,做好业务的传、帮、带工作,还不定期推出典型案例听证会制,采取由当事人陈述原因,运用解剖麻雀的做法,营造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环境,提高信贷人员素质,增强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建立了信贷岗位科级领导干部“一对一”带信贷员方式,提高信贷人员整体素质。在抓客户经理教育培训上,他们坚持不重形式,只重实效。实行严格的业务过关测试,使“素质培训”、“不断学习型企业”和“思考型银行”在分行深入人心,生根开花。其三,强化法律和财务知识教育,不断增强员工队伍遵章守纪、当家理财能力。注重采取各种灵活多样方式,对全行信贷人员进行经常性法纪知识普及,如采取收看案件录相、请司法人员上辅导课、参观反腐倡廉展览、开展法纪知识问答等方式,使之不断提高法律意识,增强法制观念,熟悉财务知识,能真正为农行当家,为客户理财,以提高综合效益管理价值。

防范:领导当好表率遏制道德风险

信贷管理领域是容易滋生腐败,产生道德风险的要害环节,而作为信贷资源分配的前、后台管理及审批等权力部门的领导干部又是银行道德风险的关健“防线”。如何做到打铁还须自身硬?他们在实践中进行了有益探索,作出了有效尝试,取得了良好效果。一是推行“道德约束”,做到“约法三章”。要求各级行领导干部在信贷业务上要正确认识和行使自己手中的权力,坚持做到“三不”:即不个别打招呼放贷款、不向有关部门介绍贷款、不带个人感情色彩审议贷款。一律按制度和程序实行决

策环节的审贷部门分离,横向平行制约。同时,严守四种主责任人制度及执行“六个严禁”、“八条高压线”管理。另一方面,注重将全行贷款决策与党风廉政建设紧密结合,提出在办理业务过程中,不准接受企业的吃请、送礼,要以过硬的党性原则防范道德风险,当好表率、带好队伍,以求真务实的作风推动全行资产业务健康有效发展。并坚持从市分行党委成员做起,一级

做给一级看,一级带领一级干,从而较好地杜绝了信贷领域的吃、拿、卡、要等行业不正之风和各种违法乱纪行为。二是实行“刚性”管理,严格责任追究。在信贷管理上,注意将资产质量作为考核干部的重要指标,作为干部淘汰的硬条件。凡在贷款上查实有问题的领导干部无论涉及到谁一律免职,决不手软。在干部岗位调整时,对审计发现贷款新规则实施以后形成的不良,必须逐笔落实责任,实施有效清收,否则不得调动、不予提拔。去年下半年以来,该行又强力推出支行行长、主管行长、所处主任对信贷客户的最低管户制度,并要求强化领导责任,实行管大户,管重点客户,使领导干部对风险相对集中点的客户能够重点关注,有力地防范和化解了信贷风险。三是实行有效监督,严格把关堵口。为发挥各级领导的管理示范作用,该行广泛开展了“三个装着”、“三个监督”教育,要求全行各级领导一要心里装着党和国家以及中行的事业,在信贷经营管理上杜绝贪图眼前利益,不搞短期行为;二要心里装着广大群众,以坦荡的胸怀,切实为全行员工谋利益,为中行谋取持续发展,不准新官不理旧事,不准急功近利;三要心里装着历史责任,时刻警醒自己做任何事情都要经得起历史和时间的检验,切实从源头上严控不良贷款。同时,要求各级领导干部在业务经营中,要能够坦然接受群众监督,自觉接受上级监督,并要充分发挥部门职能作用,杜绝个人主观意志,正确处理好业务发展与严格审查,强化管理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前台部门业务开拓与后台部门把关堵口的关系。对一些标志性客户、影响大的客户,认真实行信贷业务介入前各业务部门与经营行参加的行长办公会制度,广泛听取客户情况,分析客户发展前景,确定介入与否和介入程度,科学拟定介入方式方法。

执行:落实规章制度防范操作风险

贷款新规则和贷后管理新规则实施以来,该行突出强调业务发展的规则意识和执行制度意识,先后建立健全了《客户经理绩效挂钩考核办法》、《贷款质量管理办法》和《信贷客户交往行为规则》等针对性、操作性较强的制度和办法,并将全部信贷品种制作成13种表格化操作文本,做到层层严格执行。尤其是对新开办的信贷业务,都能在事前作出风险评估,确保配套管理的跟进,严格坚持先规范、后发展原则,切实做到制度先行,风险有防,健康发展,并在执行中及时进行补充完善。一是严格执行客户准入制度。重视对客户的综合授信,将客户综合授信全部提交贷审会审议,通过讨论分析客户所处的行业、产业状况、发展前景、在同业中的地位、经营规模、自身经营实力、现金流等因素,把握客户的第一还款来源,把握客户整体风险可控。在对集团客户、关联企业整体风险的把握上,坚持以“我”为主,立足本地,把牢“三条”介入原则。:一是有合法有效财产做抵押。二是严格执行信用准贷制度。注重客户的真实信用需求、交易背景和第一还款来源,增强第二还款来源的有效性。该行个人住房贷款从无到有,没有出现一笔不良贷款。三是严格执行贷后管理制度。将贷后管理作为提高资产质量的重要途径,将从业人员资格制、检查反馈制、展期严控制、内部配合制约制、离职审计制、信贷档案保管制等抓牢抓实。同时,积极推行按“四个统一”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即统一推行信贷业务分级持证上岗制度;统一推行客户经理管理客户标准;统一推行客户经理业绩评价体系;统一推行制定客户年度管户方案。为有效促进信贷业务人员熟悉、遵守和运用制度,该行借鉴交警对汽车驾驶员管理办法,统一制定实施《信贷业务从业资格证管理办法》,规定所有信贷从业人员必须持证才能上岗;推行持不同的资格证管不同信贷客户,做不同信贷业务,拿不同工资办法,对资格证实行违规累计扣分和年度审验制。四是严格执行“三道防线”共同管理制度。为从源头上防范化解信贷风险,该行坚持“三位一体”落实制度的监督制约机制。通过实行专门部门业务自律、审计部门专题稽核、监察部门专门督察,严格为全行信贷资产质量“把脉问诊”,把关堵口,具体在全行实行了检查主责任人制度,并专门成立了贷后检查中心,履行信贷业务检查和自律监管双重职责,从而确保了业务风险的及时识别、防范和化解,为全行信贷业务有效发展增设了有效的“防火墙”。同时,他们还严格责任追究,注重部门配合落实。如对2000年以来新形成的不良贷款,一律由信贷管理部牵头,审计中心、风险资产管理部、监察室等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逐户逐笔作出原因分析和责任划分,以确保在出现信贷风险后也能及时妥善地予以坚决处理。

5.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 篇五

《金融专题讲座》

------学习报告

报告题目: 《略谈商业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学生姓名 :杨锋_专业:09春金融本科学号:091090227校名:安庆广播电视大学宿松工作站

2010年 07 月 10 日

略谈商业银行加强合规风险管理

09春金融本科杨锋(091090227)

面对银行业金融机构违法违规事件频发的紧迫形势,作为风险管理体系核心之一的合规风险管理,日益受到我国监管部门和商业银行的高度重视。随着现代银行监管的发展,如何借鉴国际先进银行的合规风险管理及监管经验做法,加强我国银行业市场化改革中的合规建设与监管,建立合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成为亟待研究和实践的课题。

一、合规管理的内涵、地位和作用

(一)合规的由来及含义合规,字面含义是“合乎规范”;英文称Com2pliance,《牛津高级英汉双语词典》将其解释为“服从、顺从、遵从”。瑞士银行家协会在2002年发布的内部审计指引中,将其定义为“使公司的经营活动与法律、管制及内部规则保持一致”。日本银行协会在发布的《伦理宪章》中,也认为“合规”是公司适应法令及社会规范等规则的经营行为。1998年9月,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银行业组织内部控制体系框架》中,将“合法和合规性”列为银行内部控制框架的重要要素之一。2003年10月,还就合规问题专门发布了《银行内部合规部门》的指引性文件,明确合规风险管理是一项日趋重要且独立的风险管理职能。2005年4月29日,又修订发布了《合规与银行合规职能》指引,明确指出:银行的活动必须与所适用的法律、监管规定、规则、自律性组织制定的有关准则,以及适用于银行自身业务活动的行为准则(以下统称“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相一致。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应包括:立法机构和监管机构发布的基本法律、规则和准则;市场惯例;行业协会制定的行业规则;适用于银行职员的内部行为准则;以及诚信和道德行为准则等。

(二)巴塞尔委员会合规管理指引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合规与银行合规职能》中,不仅提供了银行合规工作的基本指引,包括合规部门、岗位设置、合规风险、合规管理等,而且明确了国际银行监管标准的新趋势。主要原则包括:

1、合规风险是指银行因未能遵循合规法律、规则和准则,而可能遭受法律制裁或监管处罚、重大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失的风险。

2、合规应从高层做起,应成为银行文化的一部分。当企业文化强调诚信与正直的道德行为准则,并由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作出表率时,合规才最为有效。

3、合规并不只是专业合规人员的责任,合规是银行内部一项核心的风险管理活动。

4、银行在开展业务时应坚持高标准,并始终力求遵循法律的规定与精神。

5、银行应以与自身风险管理战略和组织结构相吻合的方式组织合规部门。

6、银行应明确董事会和高级管理层在合规方面的特定职责,以及合规部门的地位、职责和工作程序,确保合规部门的独立性,并给予其足够的资源支持,合规部门工作应受到内部审计部门定期和独立复查。

(三)合规建设在银行管理中的作用合规建设是指银行主动识别合规风险,持续修订合规管理制度,采取惩戒措施,避免违规事件发生,持续管理合规风险的动态过程。加强合规建设,建立和完善合规管理工作体制、机制,对于银行业市场化改革具有深远的影响和意义。

二、加强中资银行合规建设与监管的政策

建议合规管理对于中资银行还是一个创新领域,需要借鉴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合规与银行合规职能》,以及国际先进银行合规建设实践,循序渐进地推进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随着中资银行各项改革的持续推进,银行治理结构不断完善,组织架构和业务流程再造逐步深入,也为合规风险管理机制的构建创造了有利条件。

(一)以完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为切入点,强化合规风险管理基础。

第一,明确合规是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战略目标。要切实落实巴塞尔合规原则“合规应从高层做起”。董事会要履行好“看管责任”,审批银行的合规政策,评估合规风险管理效能,监督银行合规风险管理工作。高管层应负责制定、传达和及时修订合规政策,识别和评估合规风险,组建一个有效的合规管理部门,向董事会或下设委员会报告重大违规事件。第二,制定统一的合规政策,提高合规管理透明度。合规建设是系统工程,没有固定模式,不能“一劳永逸”,需要适时根据外部环境、法律法规、银行改革等多种因素,持续改进合规政策,包括:合规文化;董事会和高管层的合规责任;合规部门的职责;识别和管理合规风险的主要程序、报告线路等。合规政策应提交董事会审议并批准,在全行广泛宣传和学习贯彻,成为银行依法合规经营的纲领性文件。

第三,培育良好的合规文化,建立主动合规的激励机制。合规文化重塑是评价合规管理绩效的重要标志,要研究建立先进的合规文化体系,通过加强全员合规培训,在银行内部树立诚信和正直的道德观念,强化“合规人人有责”、“主动合规”、“开放及诚实面对监管部门”等合规文化。对于主动报告合规风险问题或隐患的,银行可视情况减轻违规处罚。

(二)以建立健全合规管理架构为核心,提升合规风险管理水平

第一,建立合规责任体系。要明确合规部门是专门协助银行高管层实施合规风险管理的职能部门。董事会和高管层对银行合规经营负最终责任,业务部门对合规风险负直接责任,每位员工对其业务活动的合规性负责,合规部门承担合规管理责任。对于合规风险及违规问题,要落实“五问”制度,包括经办人职责、领导人职责、前任职责、检查人员职责、用人职责等。

第二,明确与内审部门的职责边界。合规部门负责合规风险的识别、监测和报告,内审部门

负责实施合规检查。合规部门设置应与内审部门分离,其履职情况要接受内审部门的监督与检查。

第三,建立部门协作机制。业务部门应支持合规部门实施合规风险监测与评估,合规部门应促进业务部门防控合规风险。业务部门应主动地进行动态合规自我评估;合规部门或合规人员应主动地识别、评估和监测合规风险,加强合规风险提示。合规部门与其他风险管理部门应分别侧重于某一风险领域。应建立合规部门与其他部门在合规管理中的沟通与合作机制。第四,设置合理的合规部门。中资银行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组建一个与自身风险管理战略和组织结构相一致的合规部门。考虑目前中资银行的授权制度、专业人才等现状,建议在总行及分行设立独立或相对独立的合规风险管理部门,在支行及以下机构可设立合规岗位。还应配备足够的、素质较高的合规人员,开发合规管理信息系统,制定科学、合理的合规部门绩效考核办法等

三、监管部门应加强窗口指导,改进合规监管

1、借鉴国际监管经验,研究出台合规风险管理指引,确定监管“名义锚”(nom2inalanchor)。在1991~2000年的10年中,先后有许多国家或地区的监管机构对银行业机构的合规部门作出了规定。进入21世纪后,又根据银行业合规风险管理的新形势,对合规部门提出了新规定。

6.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 篇六

(一)高度关注外币债券投资风险

新型金融危机传导的渠道之一就是持有高风险的外币债券。本次危机中.我国主要商业银行持有为数不少的美国次级按揭债券和相关资产.蒙受了不小损失。因此.今后国内商业银行在投资外币债券时.要采取更为谨慎的态度和稳健的投资策略。

在当前的形势下.不仅要择机从高风险债券中减退.防范和化解存量债券投资风险,还要严把投向关优先选择信用等级高,发行主体信用评级高于投资级别的债券,严格控制新增外币债券投资风险。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外币债券投资的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外币债券投资风险管理的长效机制.同时根据国际会计准则要求,充分计提外币债券投资减值准备。

(二)审慎开展海外并购活动

此次金融危机中.我国因企业的海外并购活动而遭受的损失为数不少。比如,受危机影响,中投公司对黑石、摩根士丹利与JC弗劳尔斯等的投资损失惨重。虽然目前的危机环境有利

于国内企业进行海外并购和扩张.但盲目并购欧美金融机构资产蕴含着极大的风险.必须对并购的潜在风险保持高度警惕。

对银行而言,一方面要谨慎开展自身的海外并购活动.在推进海外并购时.要对被并购方的资产质量、现金流商业模式、企业文化等进行全面评估,还要充分考虑东道国政府的反应;另一方面要谨慎评估客户进行海外并购带来的风险.防止海外并购活动增大企业的信用风险.影响银行信贷资产安全。

(三)严密监控房地产市场风险,警惕风险向上下游相关行业传递

房地产业作为我国经济繁荣的支柱产业之一,直接或问接地关系到上下游5O多个行业。这客观上决定了房地产业在传导危机中的作用突出.它能够使危机迅速地扩散蔓延到宏观经济的各个领域。因此.一旦危机深入房地产市场,上下游相关行业如钢铁、水泥、工程机械、建筑、家具家电、家装建材等可能集体遭遇“寒冬.从而对银行信贷资产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鉴于目前房地产业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较大.我国商业银行应密切跟踪房地产市场发展和风险变化.对风险向上下游行业传递的情况加以关注.提前准备.防患于未然。一要结合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和各行业之间的关联影响,及时动态调整行业和客户授信政策。二要严格授信标准.对受房地产市场风险影响较大的上下游行业.实行贷款总量控制.防止过度发放:对行业内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的信贷予以约柬对技术含量高、拥有区域优势和并购扩张潜力的企业给予一定的信贷支持。三要加强对已发放的相关行业贷款的风险监控,加大客户实地查访频率,密切关注企业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风险。四要对潜在风险较大的客户,巩固担保、压缩授信或主动退出.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降低风险。

(四)全面防范服务对象因经营困难导致的银行信用风险加大

此次新型金融危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传递到了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各地.波及到实体经济的方方面面.不仅对宏观经济各项指标造成压力,还直接影响到微观主体的活动。面对当前的经济金融形势,大多数企业的经营压力陡增.盈利能力面临严峻考验:中小企业本身存在竞争力差、抗风险能力弱的问题.很可能面临经营困境;出口导向型和外贸企业受外需骤减人民币升值、贸易摩擦等;中击.经营风险日益增大:民营企业往往因为公司治理机制不健全、盲目扩张、涉足民间借贷、担保关系复杂等而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而一些集团客户则可能因内部错综复杂的关联担保关系和资金漏洞暴露出资金链脆弱的问题。

对于商业银行来说,服务对象的经营风险加大将直接影响到资产质量.因此,信用风险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除了要一如既往地在贷前严格授信准入、优化客户结构外.更要切实加强贷后管理,在动态信息跟踪、实地调查和风险排查等方面下功夫.以便在风险暴露的第一时间.迅速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有效控制风险。

(五)不断提升新产品、新业务和金融创新的风险管理水平

尽管金融创新大大提高了效率.为银行创造了新的利润来源,也为银行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但不可否认的是.极端的金融证券化和过度的金融创新导致各种结构复杂的金融衍生品无节制地泛滥,最终成为引发此次危机的重要原因。

我国商业银行应吸取教训.将风险管理覆盖金融创新的全过程。尤其是要重视新产品、新业务的开发、销售和运行等各个环节的风险评估、预警和控制.把金融创新风险置于可控范围。在新产品、新业务推出之前.要确保相应的规章制度和管控措施先行到位。此外,在兼顾风险全面管理的基础上应突出重点,对高风险领域与环节进行重点评估并采取更为严格的控制措施。

(六)持续加强对宏观形势的预判和风险管理研究

在走国际化道路,逐渐融入国际金融市场的过程中,我国商业银行必须高瞻远瞩增强对世界经济金融环境的科学研判.认清形势找准方向,特别要清晰预判国内外宏观环境和各项宏观政策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长期影响,提前做足做细应对准备。

同时,此次危机更进一步表明.各类风险绝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越来越紧密地交织融合在一起,相互影响、相互转化。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加强对各类风险相互关系的综合研究,在实施综合管理方面下功夫。

(七)积极推动压力测试在银行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危机爆发前和爆发初期,人们还对危机的影响盲目乐观,也有人辩称这种乐观是有精确的风险管理模型做支撑的。但事实说明,当前的这种危机情景是所谓的模型中没有的.而且在这样的压力事件下.模型的有效性也值得怀疑。压力测试作为风险计量的补充方法.其重要性应被进一步认识和提升,尤其是情景模拟分析和压力测试的具体方法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

经历了这次危机.国内的商业银行应该认识到,对极端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低估会给银行造成稳健的错觉,因此必须开展压力测试,并对压力测试中的极端情景设定和模型有效性进行完善。特别重要的是,在设定压力情景时.要考虑可能导致银行破产的极端情况或威胁整个银行存续的压力事件。此外要对极端压力事件下风险模型及假设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避免压力测试在反映银行所受的冲击程度时失真。

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面临的长期性课题

对此次新型金融危机的反思带给我国商业银行众多有益的启示,但有些问题的复杂性和关联性决定了它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得到解决,而是需要商业银行把它们作为重要的长期性课题进行研究.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寻找最佳答案。

7.金融创新的风险及防范问题研究 篇七

金融创新是由熊彼得提出的概念, 虽然业内没有一个确切的定义, 但是总结概括起来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为了追求利润而进行的制度创新;二是为了规避风险而进行的金融服务的技术创新;三是新的金融工具创新。从20世纪开始, 金融创新的脚步大大加快, 主要动因是利率的波动加大, 经济环境的重要变化以及金融业为了规避政府的监管。金融创新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 如果处理不当, 也会加大金融风险, 引发金融危机, 甚至会对整个经济造成破坏性影响。据IMF统计, 自1980年以来, 几乎占IMF成员国的3/4的130多个国家经历了金融业的严重问题, 发展中国家和市场经济国家都受到了影响。从英国巴林银行破产到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的经营危机, 从东南亚金融危机到拉美金融危机, 都表明金融创新令金融机构面临更多的风险。

二、金融创新引发的金融风险

(一) 引发银行体系经营的不稳定性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环境的改变, 以传统业务为主的商业银行的盈利水平加速下降, 为此商业银行必须寻找新的表外业务, 从事其他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投资银行等所从事的承兑、担保、期货和其他有价证券衍生工具买卖等。这种混业经营不仅加大了商业银行的风险, 也改变了金融工具本身作为避险工具的初衷。2008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中受到各方指责最多的便是金融业的混业经营, 以及为了利润而不顾一切的创新衍生工具所引起的风险升水。另外, 从银行的资产和负债来看, 使用新的金融工具使得银行的表外业务具有的“或有负债”性质蕴含极大风险, 原因是商业银行大多采用支持性信用工具, 即当购买这种衍生工具的客户出现资金缺口时, 银行有义务向其提供资金支持, 很显然这种方式势必增加银行的或有负债。例如美国的联邦住宅抵押贷款, 一旦房价下跌, 贷款人很难承担这种巨大的风险, 那么为其贷款的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变成了市场波动的替罪羊。一旦这种方式在一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内大范围扩散, 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的双重风险就集中在了金融体系内部, 将对整个国家的金融安全造成威胁。

除此之外, 大量的表外业务也增加了央行监控的难度, 世界各国的商业银行都受到其央行的严格监控, 其中最重要的措施就是要求资本充足率达到国际规定的8%, 自有资本一旦低于这个比率, 商业银行会被要求增加所有权资本以降低风险。但是对商业银行而言, 资本充足率越高, 其经营成本就越高。由于金融衍生工具属于表外业务, 不改变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 所以央行很难对其真实的资产负责情况进行监控, 而随着表外业务的扩大, 风险相随而至, 银行承担风险的能力降低, 内部监管也面临很多困难, 商业银行财务报表的信息质量大打折扣, 而且只要这些新的金融工具能给银行带来利润, 那么经营者的风险管理和风险意识也逐步淡化。总之, 在表面盈利的推动下, 商业银行逐步偏离了传统业务的轨迹, 削弱了银行体系的风险控制能力, 因此国际巴塞尔协议委员会也呼吁各国中央银行把对金融机构的表外业务纳入监控体系中来。

(二) 加大了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

金融行业的最大活力是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迅速发展, 他们的大量出现改变了金融体系的结构, 令商业银行的比重降低, 投资银行、担保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比重随之上升同时加快了资金使用的效率, 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但是这些金融机构也是金融创新的主要推手。首先, 非银行金融机构涉足资产证券化业务为主, 大量参与高杠杆、高风险、高利润的金融衍生品的交易, 这些机构的目的不是为了规避风险, 相反是在风险加大的过程中通过投机来获取高额利润, 所以他们既是金融创新的受益者也是金融风险的制造者。显然这种非银行金融机构的高风险经营策略为金融体系埋下了隐患。其次, 由于在金融体系监管上存在漏洞, 尤其是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能否混业经营的问题一直备受争议, 以美国为例, 先是允许混业经营即允许商业银行参与非银行的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 同时也允许非银行金融机构参与存款和贷款的业务。后来又严格限制了双方的业务范围, 再到2008年以前又逐步放开限制。因此金融系统内的两大机构——银行和非银行, 关系密切, 业务交叉, 使得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方式很容易在整个金融系统中被效仿, 我们会看到这样的场面:商业银行想增加利润而开展对金融创新工具的投机业务, 非银行金融机构为了获取巨额资金而开展吸纳存款的业务, 由此造成的系统的连锁反应将数倍地放大金融创新工具的风险。另外金融创新产品的不断出现, 会导致市场投机者被一种高风险、高利润的交易所吸引, 实体经济将失去资金的来源, 进一步会对生产和就业造成负面影响。

(三) 金融创新增加了风险的不确定性

金融工具的日新月异使得金融风险更为隐蔽, 增加了风险的不确定性。一旦出现, 对于金融市场的破坏力是巨大的, 而由于其隐蔽性更强, 导致监控的难度加大。金融创新工具原本是为了帮助投资者和企业管理者降低资金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的, 但是在帮助转移产品市场风险的同时, 却不幸成为了投机者的工具, 原本规避市场风险的工具成为破坏力和隐蔽性更强的产品。而在风险转移的过程中, 原本具有风险的投资项目, 被创新包装以后看起来可能会很安全, 例如美国的次级贷款工具就是这样的。所以在风险转移的同时被隐藏, 再经过几轮相似的包装, 风险的倍数却放大。一旦发生连锁反应, 金融工具提供的层层保护就变成了层层风险, 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最好的例证。

三、金融创新风险的防范

(一) 金融制度建设

金融体系是一个国家的金融结构, 以及组成这一体系的各类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职责分工和相互联系。金融制度是在长期发展中逐渐形成的, 对各类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和对金融运行环境的宏观规则设计。因此加强金融制度的建设应该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展开:微观上建立和完善对金融机构的行为规范;宏观上完善金融环境的制度设计。

(二) 金融监控体系建设

我国目前的金融监控存在很多问题:首先, 对银行内部结构性风险监管不足。同一银行系统内各分支行出于局部利益的考虑, 各自推出各种金融产品以实现其局部利益的最大化, 但从总体看, 各分支行利益的最大化却并不能实现整个银行利益的最大化, 甚至有可能导致全行的风险损失。其次, 在风险监管中, 惩罚机制缺乏有效的威慑力, 奖励机制又不能很好地调动被监管对象的积极性。如何根据现有的政策与市场条件在风险最小化与收益最大化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如何协调惩罚与奖励之间的关系, 目前尚没有一个很好的办法。如几年前在贷款五级分类的过程中就有过于强调惩罚而忽视奖励的倾向, 使得原本理论上不错的信贷风险控制方法在实际操作中遇到了困难。第三, 风险监管的技术方法比较落后, 缺乏技术性的、系统的风险监管体系。第四, 风险监管的手段偏重于行政化, 既没有有效的风险监测量化标准体系, 也没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

完善金融监控体系, 构建国际先进的监管模式, 在积极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 必须防范风险。第一, 要改变过去的监控理念。中央银行等监控机构应该既重视监管的合法性又要考虑风险控制的合规性, 不能“一监管就死, 一放手就乱”。第二, 积极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监控经验, 建立金融体系内部和外部的风险预警机制, 提高化解风险的技术手段和水平。第三, 把监管的重点放在规范金融行为和金融环境上来。我国现阶段的金融体制还不适合混业经营的模式, 商业银行应该有完备的行为规范, 非银行金融机构也要有清晰的市场定位和行为规范。建立一个经营合理、竞争有序、稳健发展的金融环境, 有利于投资者和金融机构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风险化解能力。第四, 注重监控的有效性和时效性。随着我国金融业务的发展, 中央银行等监管机构需要及时调整监控方法, 必须从单纯的信用风险监控逐步转为对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各种风险的全面监控。按照国际金融业的惯例, 目前已经从信用监控转向了全面监控。中国金融业要想走出去, 就必须扩大监控面。另外, 金融创新的速度不会由于金融危机而减缓, 投资者对各种金融工具的偏好也不会因为一次危机就消失, 因此任何时候金融监控的步伐都必须跟上金融创新工具的创新速度。

(三) 金融创新的立法保障

金融创新的原本目的是为实体经济服务, 为了提高资本的使用效率或者为了规避市场风险。但是越来越多的金融衍生工具变成了投机者的宠儿, 不仅损害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更背离了原本设计金融创新工具的初衷。因此金融创新的立法, 不仅要规范金融机构的行为, 更要对金融产品的服务目的进行修正。一方面通过立法保护金融创新者的利益, 即对于新的金融产品约定一定的保护期, 类似于专利保护期一样。另一方面, 用法律而非行政的手段规范创新规则, 金融创新不是无序的, 而是在一定的规则下通过对以往金融工具的变更逐步创新的, 它的运行也需要合理的规则, 早在我国加入WTO初期, 就开展了对金融产品的规范, 例如离岸银行业务等。最后, 还需要建立创新的风险控制法规, 这是为了保证投资者的利益和金融体制的稳定, 充分发挥事前防范、控制和化解。金融机构也必须转变理念, 重新找准法律框架内的定位。

摘要:金融创新是现代金融业最具活力和竞争力的领域, 但是它在促进金融发展的同时, 也会加大金融风险。原因在于金融创新改变了商业银行的经营策略, 改变了金融体系的构成, 同时使得金融风险的隐蔽性更强。要防范金融创新带来的风险, 就必须实行相应的制度创新, 主要包括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内部约束框架和对金融创新进行立法等。

关键词:金融创新,风险,防范

参考文献

[1]张莉.新巴塞尔协议与我国银行风险监管制度之完善[J].浙江金融, 2006 (5) .

8.金融风险问题调研报告 篇八

衍生金融工具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在传统金融工具的基础上派生出来的产品。其自从产生以来就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为投资者保值、获利,同时也使投资者处于极大的风险之中。加强衍生金融工具风险的管理离不开会计信息系统的支持。如何在财务报表中有效地进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已成为会计界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

一、衍生金融工具

(一) 衍生金融工具的定义与特性

金融衍生产品是指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如货币、利率、股票等交易过程中,衍生发展出来的新金融产品,其主要形式有期货、期权和掉期等。

金融衍生产品具有以下的特点:

1.价值受制于基础商品的价值变动

金融衍生产品既然“衍生”于基础商品,其价值自然受基础商品价值变动的影响。因为它的价格是基础商品价格变动的函数,故可以用来规避、转移风险。然而,也正因为如此,由于潜在着巨大的市场风险,即价格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衍生产品对价格变动更为敏感,波幅也比传统市场大,所以加大了风险系数。

2.具有财务杠杆作用

衍生产品的交易多采用保证金方式,参与者只须动用少量的资金(甚至不用资金调拨)即可进行数额巨大的交易,由于绝大多数交易没有以现货作为基础,所以极易产生信用风险,若某一交易方违约,可能会引发整个市场的履约风险。此外,保证金的杠杆作用把市场风险成倍地放大,从而微小的基础价格变动也会掀起轩然大波。

3.产品特性复杂

“火箭科学家”(开发衍生产品的金融工程师的别称)像玩魔方一样,把基础商品、利率、汇率、期限、合约规格等予以各种组合、分解、复合出来的金融衍生产品日趋艰涩、精致。金融衍生产品灾难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对金融衍生产品的特性缺乏深层了解,无法对交易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管理,运作风险在所难免。

4.产品设计颇具灵活性

金融衍生产品种类繁多,可以根据客户所要求的时间、金额、杠杆比率、价格、风险级别等参数进行设计,让其达到充分保值避险等目的。但是,由此也造成这些金融衍生产品难以在市场上转让,流动性风险极大。另一方面,由于国内的法律及各国法律的协调赶不上金融衍生产品发展的步伐,因此,某些合约及其参与者的法律地位往往不明确,其合法性难以得到保证,而要承受很大的法律风险。

(二)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

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主要有宏观风险和微观风险两类。

1.宏观风险

(1)金融自由化。金融衍生产品是金融自由化的产物。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模糊了各金融机构的界限,加大了金融监管难度,使资产的流动性增强,各种金融工具类别的区分越来越困难,用来测量和监管货币层次的传统手段逐渐失效。

(2)银行业务的表外化。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属于银行的表外业务,不仅可以绕过巴塞尔协议对银行最低资本的要求,不必增加资本即可提高银行的盈利性,并且不会影响银行的资产负债表的状况。出于盈利目的进行的投机交易越来越多,不但使整个市场的潜在风险增大了,而且使传统的财务报表变得不准确,许多与金融衍生产品相关的业务没有得到真实的反映,经营透明度下降。

(3)金融技术的现代化。一方面是现代化的金融技术理论层出不穷,使风险控制得到长足发展;另一方面是电脑设备及信息处理技术的升级换代,使这些金融理论在日常的交易中大显身手。但从整个市场来看,风险依然存在,随着交易量的剧增,偶发的支付和信用风险,随时都可能导致一场巨大的危机。

(4)金融市场的全球化。随着发达国家对国际资本流动限制的取消、各国金融市场的逐步开放,投资者在全球范围内追逐高收益、高流动性,并由此实现投资风险的分散化。但是,与此同时,也增大了金融监管难度。

2.微观风险

(1)管理层的认识不足。金融衍生产品只有在一定条件下,才能实现复杂的风险管理和降低交易成本的目标,而这通常不为一般企业的高层领导所了解,他们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潜在风险估计不足,难以准确地把握交易时的具体细节,不能对交易的具体事宜做出明确的规定。

(2)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不严密,对交易员缺乏有效的监督,是造成金融衍生产品灾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3)激励机制的过度使用。许多公司把交易员的业绩与薪水联系起来,有的还实行利润分成,这对调动交易员的积极性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冒险精神。

(4)越权交易。虽然有的决策者对进行金融衍生产品交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是在交易赚取巨额利润时,并不一定会检查交易过程中是否有越权行为,违规盈利的交易员反而会受到表彰,以致风险意识逐渐淡薄,逐步加大交易金额,调高风险系数,使交易与原来决定运用金融衍生产品的初衷相背离。

二、衍生金融工具风险与会计确认和计量

会计报表的基本目标是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对决策有用的信息。由于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传统会计要素确认的三个标准,即定义性,可计量性和可靠性,一直以来主要以表外业务形式存在。

(一)衍生金融工具的会计确认

首先分析会计要素确认的定义性。国际会计准则对资产和负债的定义都强调是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而衍生金融工具是衍生于金融资产、商品、指数的一种金融契约,一种承诺。在合约签订日,交易并未实际发生,也不能保证将来一定发生,即使发生,交易也是在未来日期结算。显然,衍生金融工具不符合会计要素的传统定义,因而无法在财务报表上反映。

国际会计准则中与金融工具有关的准则有:IAS32和IAS39。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 IASC)原本想制定一项统一的金融工具会计准则。但在IAS第 3 2号准则出台后,迫于国际证券委员会组织(IOSCO)急于建立一套核心准则的压力,暂出台了IOSCO第39号准则作为lAS第32号准则的继续。IAS第32号准则对金融工具下的定义强调了金融资源及权益工具的转移,对金融资产和负债的定义也避开“过去的交易和事项”不谈。在IAS第32号准则中给出了初始确认和终止确认的标准:当且仅当企业成为合同缔约方时,企业都应确认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这使所有的衍生金融工具都能在会计报表中以会计要素的合法身份得到确认。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在1998年6月颁布的 SFASI33中,将资产与负债定义为代表着一定的未来经济利益或损失,从而绕开了“过去交易和事项”的规定。该准则还认为,由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是不断变化的,只要这种变动能可靠计量,企业就应于期末确认其价值变动带来的损益,以真实反映企业当前的财务状况。

关于这一问题,本文的解决思路是“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即增加要素定义的条件,使之能容纳衍生金融工具;将资产的条件扩充为“两个固定的基本特征+一个可选择的基本特征”的方式。就是将“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这一基本特征扩充成平行的四个“相当的”可选择的基本特征,使经济业务在满足“为企业所拥有或控制”和“未来经济利益的流入或流出”两个基本特征下,再满足扩充后可以选择的四个基本特征中的任意一个即可确认,即:“资产是可能的未来利益,它是通过下列条件之一由特定主体取得或加以控制的:一是由于过去交易或事项(包括产权交易);二是由于签订了不可更改的合约,其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已经转移;三是由于其市场价值(有公开标价或独立公正的中介机构评估)长期高于账面价值并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不会有基本上的改变,在已取得或控制的未来经济利益上的增值部分;四是由于环境和自然原因,在可靠计量并极可能实现的前提下,未来经济利益的增值。”

即扩充现有会计要素定义的外延后,资产不仅包括过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资产,还包括合约产生的资产。衍生金融工具因满足基本特征的第2条,从而能够确认衍生金融工具。

(二)会计计量

会计计量是指在会计核算中对资金运动的内在数量关系加以衡量、计算或确定,使之转化为定量化数据或会计信息的专门方法。主要是要保证可计量性和可靠性。

计量属性即计量基础。对于发生的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计量,由于利率或汇率的频繁变动,其价值不断发生变化,可能与初始确认的价值差异很大。为了真实地反映和监督各种衍生金融工具所引起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变化,就势必要扬弃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原则。

FASB在所通过的115号准则中,突破了传统的计量原则,允许按公允价值计量在交易中和可供销售两类证券价值,即采用现行会计模式中很少使用的“公允价值”。然而, 衍生金融工具又并非所有的类别都可能按统一的确认标准加以确认,如果需要确认,也不可能完全按公允价值去计量。考虑到我国已加入WTO,使用“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分阶段地客观地反映企业所持衍生金融工具的价值是值得借鉴的。

“公允价值”。按照FASB针对金融工具给出的定义:“金融工具的公允价值是在双方自愿、非由于强迫性的清算销售而在当前交易中达成的该工具可予以交换的金额。如果一项金融工具具有可应用的公开标价,那么,金融工具应予以披露的公允价值就是此项工具在交换中的产品单位数乘以其市场价格。”(FASN0107)按照FASB的定义, 公允价值的具体代表还是市场价格、现行价值及现值。值得注意的是,计量属性的并用仍是一个方向。例如,初始计量可采用历史成本, 而后续计量则可采用公允价值。

在我国的会计实务操作中,采用“混合计量”,对衍生金融工具分为初始确认时的计量、终止确认时和再确认时的计量,并根据扩展后的计量原则,公允价值与历史成本计量并用。在初始确认时,以实际交付的金额计价,采用的是历史成本计量方式,而在再确认和终止确认时的计量则体现了公允价值的计量方式。对于衍生金融工具公允价值的取得可以直接从市场上可观察到的价格或参考类似衍生金融工具的市场价格来获取,由于目前我国金融市场尚缺乏活跃性、不够健全,而且交易规模较小,在市价的公允性难以确定的情况下,可以使用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加以估计确定。

具体的说,可以采取分类的方法。第一,对于衍生金融工具所占比例较大或对经营业绩影响较大的银行和其它机构可以采取公允价值作为衍生金融工具的计量属性。第二,对于一般的银行和企业,我们应按所持有衍生金融工具的目的和意图,在结合所持有的时间来选择计量属性。

三、总结

如果要对衍生金融工具予以确认,并列示于报表,首先要把握以下三个基本会计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审慎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需要我们在定义资产和负债时能摆脱时间、形式的束缚,把握其风险与报酬实质转移的标准。审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不确定情况下少列资产多列负债,该原则对风险极高的衍生金融工具的确认显得尤为重要。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对单个高风险的、涉及金额较大的衍生金融工具务必要进行单项确认与列示,并在附注中详细披露其相关情况。

同时,考虑计量问题时,还应该注重各个国家的国情。我国在解决公允价值作为计量属性所产生的问题之前,保持混合计量模式是非常有意义的。菲力普斯指出:“会计理论变革的核心实质是试图改变传统会计理论强调成本的状况,代之以价值为中心的符合逻辑的结构。”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成熟,相关的监督机构与机制的建立与完善,计量技术的日趋提高,困扰我国全面推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问题将得到有效解决。

上一篇:医院诊所社区卫生服务站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报告制度的规定下一篇:美容院拓客74种活动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