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2024-08-20

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共9篇)

1.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一

不合格项的整改报告

天津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处: 2011年10月18日,局医疗器械处“质量体系考核”检查组依据质量体系

考核检查标准对我公司进行了质量体系考核。在考核检查中,查出我公司在质量

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具体提出了12个方面的问题。公司领导对此非常重

视,及时召开了分析会,本着积极整改、举一反

三、完善体系的整改原则按照质

量体系控制程序立即采取了整改措施。

现将整改过程与整改内容汇报如下:

一、10月20日,我公司组成内部审核组并召开《内部管理评审》首次会议,依据质量体系控制程序的《纠正与预防措施控制程序》,对局“质量体系考核”

检查组现场查出的问题逐一对照、检查、分类并立即采取整改措施。将存在的 12个方面的问题分别填写《不合格项目报告单》,责成负责人嫌弃整改并提交此

次内审末次会议审核。

二、12个不合格项的整改情况:

1、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2.3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企业现场未能提供产品的作业指导书、检

查规范;检查时企业提供材料中产品名称与注册检验报告的名称不符;申请注册的产品具体治疗功效,但在工业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未作要求”。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的纠正措施:立即责成办公室提供作业指导书、检查规范;已将

产品名称与注册检验报告名称统一;在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提出要求。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已经提供作业指导书、检查规范;已经产品名称与注

册检验报告名称统一;在文件中对治疗用水提出要求(详见附件)。

2、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1.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企业建立的采购控制程序文件中对采购

物资的分类不明确,未将外协的资料进行分门类,不能对采购物资有效控制”。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的采购控制计划已确定,属于规范化管理,没有

形成文件。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采购程序控制文件中的采购物资明确分

类,将外协的资料分门类。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已经对采购程序控制文件中的采购物资明确分类,将外协的资料分门类,能对采购物资有效控制(详见附件)。

3、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2.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合格供方名录》与实际供方不一致”。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办公室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企业严格核查供方名录,做到准确、真实。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完成了供方名录与实际名录的一致。

4、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3.2.2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检查现场未能提供《合格供方档案》”。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提供必要的资料。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企业严格核查供方档案,做到准确、真实。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提供了供方档案。

5、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工艺文件中未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 成产现场未能提供作业指导书”。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生产现场将提

供作业指导书。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确定关键过程/特殊过程;生产现场提供了作

业指导书。

6、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3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现场未能见到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技术部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在生产现场已提供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在生产现场准备提供生产产品所需的工装工具。

7、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6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已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将对产品要求的作业环境、产品清洁作出规定。

8、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8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能提供该产品的批生产记录”。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形成文件。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批生产记录。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批生产记录。

9、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4.10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生产现场、仓库标识不全(无设备状态标识、检验标志、分区标志、分区标识、物料卡)”。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管理,未形成规范制度。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已使生产现场和仓库添加无设备状态标识、检验标志、分区标志、分区标识、物料卡。

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加强管理,对现场和仓库标识进行检查,能够达到标准。

10、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5.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能提供必要的设备。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11、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5.7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测试仪”。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能提供必要的设备。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提供无耐压测试仪、漏电流测试仪。

12、依据市药监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质量体系考核检查评审情况记录表》 6.1条款检查评定存在问题描述,即:“未制定检验、检测仪器使用记录”。

分析不合格的原因:公司疏于规范化管理,未进行必要的记录。

针对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公司将进行制定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记录。纠正措施的处理情况:公司已完成制定检验、检测仪器的使用记录。

不符合报告 编号:wk-1 篇二:不符合项报告整改

不符合项报告

不符合项报告(续)(由受审核方填写)篇三: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2008年换证复查省局评审发现不符合项的整改报告 2008年12月我厂向省局认证监管处提出换证复查申请,2009年1月13日省局评审组对我厂进行了换证复查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发现了8项不符合项,针对评审组指出的不符合项,我厂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实施整改,现整改完毕,就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不符合项一:更衣室私人物品与工作服混放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

整改措施:里间更衣室不再放置任何个人物品或衣服,在外间单独放置; 整改完成(自检验收情况)情况:个人物品和衣服放在外间,里间更衣室放置和更换工作服,达到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一。

不符合项二:洗手消毒处为手动龙头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忽视硬件设施要求; 整改措施:已更换为脚踏式水龙头

整改完成情况(包括自己检查验收情况):可以做到手不接触龙头,达到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二。

不符合项三、八:内外包装在同一区域加工、不同区域工作服未区分;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忽视不同卫生区域应分开控制卫生; 整改措施:隔断车间,分内包装操作区域和外包装操作区域单独管理,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整改后做到来物流不交叉、人员不串岗、气流不贯通,符合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三。

不符合项四:加工车间灯无防爆设置;

原因分析: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重视不足,硬件更新不及时;

整改措施:更换有防爆罩的日光灯;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光照充足,如灯管爆裂不会散落到车间或产品上,符合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四。

不符合项五:成品库存放产品无信息标识;

原因分析:仓库保管对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理解不够清楚,内部监管不严格;

整改措施:印刷标识卡,成品库所有产品明确标识;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已标识清楚;

相关证明附件:见照片五。

不符合项六:内包装库存有礼品袋等物品;

原因分析:对内包装管理重视不够;

整改措施:将礼品袋等其它物品转移到其他仓库;

整改(自检验收情况)情况:已将其它物品转移,经检查整改措施有效;

不符合项七:厂区平面图局部与实际不符。

原因分析:沿用了老的建筑平面图,忽视所致;

整改措施:已重新绘制;

相关证明附件:见附件(平面图2)。

通过此次评审和整改,我厂提高了对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的理解和认识,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强过程管理和硬件投入,保证生产过程中的软件、硬件都达到出口食品生产企业卫生要求。

整改单位:******* 整改完成时间: 2009年1月16日

纠正措施包括的是纠正和以后的预防措施,整改只是针对当前状况,没有如何以后不发生的措施。

另外,原因分析也有些说不过去,基本都是对规定重视不够,理解不够,那当初的审核能过关,就说明是附后条件的,建议把原因写成人为因素会好一些,如第一条,更衣室私人物品与工作服混放,可以分析为已有明确文件规定,对相关人员已进行过培训,但个别新员工未严格执行。整改措施:按规定在指点区域挂放工衣和便服,对员工进行卫生知识培训,进一步重申相关卫生要求。

相关证明文件包括:整改前后的更衣室照片、员工培训考核记录等。某危险化学品三级安全标准化评审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临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 2010年11月18号,临沂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组织有关专家,邵昌岩、李英奎、于西泉三位专家,对我公司进行危险化学品三级安全标准化评审,对公司从资料和现场情况进行严密细致检查评审,评审结论,对于安全标准化建设公司领导能够重视,也有一定的认识,成立了相关的组织机构。建立的安全标准化体系能够满足企业的生产、经营需求。安全标准体系符合国家标标准能够贯彻执行,提高效率。建议提高认识,进一步充实、完善公司安全标准化系统,整合标准体系文件,依据pdca模式进行持续改进。企业“三级”,安全标准化单位给予通过。评审结束后,公司按照评审组的要求,对于85项不符合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和整改,并将公司从现场和资料方面的不足之处,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科室)、班组。要求按照要求保质保

量的完成,整改小组负责人:王中、成员:付红、石腾海、冯晖。要求整改小组对专家提出情况,逐一落实认真整改,将资料和台账补充完善,使其达到要求,现将完成整改情况报告如下: 篇四:不符合的整改和不符合报告填写说明

附件6 不符合的整改和不符合报告填写说明

一、不符合原因分析

(一)相关人员要参加进行原因分析,并签字;

(二)应分析发生该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要实事求是且有一定深度,并在此栏写明。

二、不符合处置方案(即纠正)

(一)对不符合项事实进行纠正,并在此栏写明对不符合项事实的纠正情况;

(二)有些不符合项事实已无法纠正,应将采取纠正措施后执行情况作为纠正,并在此栏写明。例如:不符合项事实为某项合同没有进行评审,此栏写明该合同已履行完成,已无法纠正,对新签订的××合同已按要求进行了评审,或至今尚无新签订合同情况;

(三)对上述的纠正情况应提供相应的证实材料;

(四)发生不符合项的部门负责人要对处置方案恰当与否进行把关并签字,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三、对应原因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

(一)针对发生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制定相应的纠正措施并在规定的期限内实施,在此栏中写明所制定的纠正措

施和实施情况。若在整改规定的期限内纠正措施已完成应提供已实施的证实材料,若纠正措施尚在实施中,应提供制定的纠正措施和计划完成时间。

(二)举一反三检查其他部门是否有与该不符合项事实类似的问题,并在此栏写明。如:对其他部门进行了检查,发现了什么问题,此次一并进行了怎样的纠正,并提供相应纠正的证实材料,或写明没有发现类似的问题;

(三)写明预计完成时间。

四、纠正措施自检结论

受审核方领导对不符合项事实的原因分析、纠正情况及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措施、相关的证实材料等是否已按要求全部完成进行检查验证,填写自检结论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

五、跟踪验证结论

此栏由公司审核组组长或审核员填写,对原因分析的准确性、纠正措施的有效性及所提供证实材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进行验证并签字,写明验证日期。注意事项:

1、请先不要直接在不符合报告上填写。不符合原因分析、不符合项处置方案、拟采取的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等制定后,先传真或发送电子文档到公司安质部,待审核并反馈意见后再填写在不符合报告上;

2、考虑到总体安排,在现场审核时未开不符合报告,因此时间有所滞后,请各单位谅解。不符合报告上的日期(如:不符合项处置方案预计完成日期、防止再发生的纠正措施预计完成日期、纠正措施自检结论的日期),在填写时以表中的现场审核日期为参考,宜填写在审核日期后10日左右的日期并错开,不能填写现在的日期;

3、跟踪验证的结论由审核组长或审核员填写,项目部不用填写。篇五:不符合项整改报告 wsf/ro011 版本:g/1 页次: 1/1 不符合报告

2、审核组长可将“不符合报告”原件留予受审核组织填写原因分析、纠正措施,把不符合报告复印件 放入历次审核信息档案清单材料中。

2.TS不符合项整改指南 篇二

第一部分内容:“立即实施的遏制措施”是指就事论事,立即整改或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消除、遏制或减少该问题的发生对产品质量、过程活动等可能产生的风险和不利影响。

第二部分内容:“根本原因分析” 是指按照系统的观点,从TS体系的整体策划和运行角度,从工作流程是否合理的角度,寻找和分析问题发生的症结所在,通常表现为以下三种可能:一是该问题的存在或发生,在体系策划时就无相应的文件规定; 二是尽管有文件规定,但内容不够明确和细化,缺乏可操作性; 三是文件规定不存在任何问题,但在文件的执行和实施方面,主管部门对执行人员缺乏相应的监督、检查和考核。

那种仅认为个别人员对标准和文件规定不熟悉,工作不认真,一时疏忽造成等的简单分析是不可接受的。

第三部分内容:“系统的纠正措施”是指针对分析的原因采取的对策或行动,目的是从系统的角度出发消除或减少这些原因,以防止同类问题的再次或重复发生。与上述原因分析相对应,通常要进行以下三个方面的整改:

一是策划并编制新的体系文件以作出相应规定; 二是对原文件进行修改和完善,具有可操作性;

三是建立定期或不定期的监督、检查和考核制度,确保文件规定落实到位。

同时应组织有关人员对新编写的文件或修改后的文件进行学习和培训。

那种仅对有关人员就有关标准条款和文件规定内容进行培训的简单整改是不可接受的。

3.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三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组:

2011年10月4日-10月5日,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评审组对***********检测部进行了初次评审,提出了6个书面不符合项和一些存在的问题。经我公司检测部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全部整改完毕,现将整改完成情况报告如下:

一、查找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切实进行整改

对本次评审,公司领导非常重视。评审一结束,总经理立即召集检测部全体成员开会,对本次评审所做的工作进行了总结,通过分析和讨论,大家认为,这次评审指出了我公司检测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暴露了实验室文件控制工作存在漏洞,对认可准则的理解有偏差,导致在工作中出现不能对在培人员实施有效监督等问题,也有不按程序文件开展工作的现象出现。会上,总经理再次强调了质量管理体系文件在保障检测水平方面有重要作用,要求全体人员严格按照质量管理体系文件执行。然后针对评审组提出的6个书面不符合项和一些存在的问题,举一反三,逐一分析原因,查找问题的根源,共同研究整改方案,制定整改措施,落实责任人和完成时限。公司检测部员工还参与学习了CNAS-CL01、CNAS-CL09、CNAS-CL22和《质量管理手册》。通过学习,大家真正弄清了问题的原因,明确了整改的目的和要求。大家一致认为,本次现场评审组的评审过程对我公司检测部全体成员来说是一个极好的学习和促进过程,必将对我公司检测部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对书面不符合项的整改完成情况

(一)实验室无法提供为其提供标准菌株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的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

原因分析:由于本公司检测部是2010年才开始按照ISO17025运行体系,而该供应商2008年就已经和我公司检测部建立了合作关系,行政部在统计合格供应商时粗心大意,忘记对该供应商做供应商调查。

整改完成情况:已经对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进行了供应商调查,索要了其相关资质材料,做了供应商评价,并将该供应商添加到《合格供应商名录》中。核对其它对检测工作质量有影响的所有供应品和支持服务供应商进行检查,未发现其它未做调查和评价的供应商。(附件1,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资质证明材料,添加了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菌种保藏中心的《合格供应商名录》。)问题:该单位的业务范围是:开展微生物高新技术创新性的科学研究和微生物分析检测。是否能进行标准菌种销售活动?

(二)实验室2011年内审时使用的内部审核检查表没有唯一性标识。

原因分析:质量负责人在编制《内审检查表》时粗心大意,忽视了CNAS-CL01:2006和程序文件的要求,没有给内审检查表编号。整改完成情况:将《内审检查表》编号,并更新电子版表格;文件一览表中也增加了该表格名称和编号。对所有在用文件和表格进行检查,是否遗漏唯一性编号,有遗漏的按照上述步骤整改。(附件2:新旧版本《内审检查表》、文件一览表。)

(三)实验室无法提供在培人员***和***的人员监督记录。

原因分析:技术监督工作中,实验室将在培人员监督和日常工作监督混淆,监督工作都记录在《质量监督情况记录表》中,而该从表格所记录的内容来看,都是对日常检测工作“人、机、料、法、环”的监督检查,从而缺乏了针对在培人员技术力能的有效监督。

整改完成情况:由技术监督员对两位在培人员进行技术监督,填写《人员监督记录表》。并由技术总监对两位在培人员进行了重新考核,考核内容涉及二人负责的检测项目:DIA和ELISA。(附件3:***和***的培训履历表、人员监督记录表及实验记录和报告、岗位考核/确认记录。)

(四)查2011年9月21日签发给******的报告没有唯一性标识。

原因分析:实验室所有报告均从公司美国和中国实验室共用的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中出具,该系统出具的报告将出具报告的具体时间(包括年、月、日、小时、分、秒)作为电子档报告的名称和唯一性编号,但是这一编号虽然可以体现唯一性却不能体现连续性,而且这一编号未在报告正文中体现出来。所以打印版的检测报告中无法体现唯一性标识。

整改完成情况:实验室和美国实验室联系修改报告内容,重新规定唯一性编号的编号规则并将唯一性编号加入报告正文中。并根据讨论结果修改了《检测报告管理程序》,组织学习了新版的《检测报告管理程序》。给******等客户重新发放了检测报告。

是否产生不符合工作的核查:抽查给客户出具的检测报告,确认有无检测报告的误发。未发现误发报告的情况,没有产生不良影响、没有产生不符合工作。(附件4:新旧版本的《检测报告管理程序》、培训记录、培训照片、给*******重新发放的检测报告、检测报告更正通知书。)

(五)现场试验发现,实验室在猴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检测时的结果判断与GB/T14926.62-2001的规定不同,但无法提供偏离的确认记录。

原因分析:实验室在做申请偏离时仅注重实验过程而疏漏了结果判断的偏离。

整改完成情况:实验室根据GB/T14926.62-2001中的结果判断方法和按照实验室自己制定的判断方法对同一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结果显示,按照实验室制定的判断方法所得的结果更准确。(附件5:偏离许可申请审批表、技术验证报告、客户代表对偏离的许可。)

(六)现场试验发现,用于检测的、编号为11019220至11019229的血清样本没有样本状态标识。

原因分析:实验室在存放样本的冰箱上标识“待检”、“在检”和“检毕”区,但是没有意识到样本从冰箱取出后就失去了状态标识,可能会造成检测状态混乱。

整改完成情况:修改了《检测工作管理程序》中关于检测状态标识的描述,并就修改的内容组织了培训。已增加样本状态标签,对免疫实验室的血清样本盒进行了重新标识。同时,举一反三,对微生物实验室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中所有样品盒加贴样品状态标识,使样品标识具有唯一性,确保样品状态清楚,不会混淆。(附件6:新旧版本的《检测工作管理程序》、培训记录、培训照片、培训后检测过程中使用状态标识的照片。)

是否产生不符合工作的核查:核查编号为11019220至11019229的血清样本的样本跟踪表,记录中对样品的编号、存放位置、送检单位、样本数量、存样人等信息描述很清楚,只是缺少了样品状态标识内容,但样品存放位置很固定,没有因无样品状态标识而导致样品混乱的情况发生,没有产生不符合工作。

三、对存在问题的整改完成情况

在对书面不符合项进行整改的同时,实验室也对评审组提出的存在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通过全体检验人员的共同努力,现已全部整改完毕。质量负责人: 技术总监: 检测部主任:

4.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四

2017年6月,由陕西安科安全生产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对我矿职业病危害因素进行了检测与现状评价,本次检测与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本项目的总体布局及设备布局的合理性、建筑卫生学、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其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程度、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与应急救援设施及其效果、个人使用职业病防护用品、职业健康监护、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及其落实情况等。针对检测结果中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支架工等作业点粉尘浓度超标以及大巷皮带司机、采煤机司机等岗位噪声超标等问题,根据《职业病防治法》、《煤矿安全规程》以及我矿《职业危害防治措施》,特制定本措施。

一、粉尘

(一)综采工作面

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

2、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超标原因:采煤机司机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中,距工作面较近,接触水平高,采煤机割煤强度大,采煤机外喷雾雾化效果不好,降尘效果不明显。

整改措施:综采队维修采煤机内、外喷雾及更换喷头,调整内外喷雾压力,使水压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坚持使用工作面进风流中的防尘喷雾,由于工作面产尘强度较大,要完全抑制还有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加强个体防护,为工作面各岗位操作人员配备高性能的3M双滤盒防尘口罩,并督促其正确佩戴。

(二)掘进工作面

1、掘进工作面综掘机司机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

2、掘进工作面支护工作业点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超标原因:掘进工作面岗位工人长时间暴露在粉尘环境中,且为煤巷掘进,距离工作面较近,接触水平高,综掘机掘进强度大,内、外喷雾雾化效果不好,降尘效果不明显。

整改措施:维修综掘机内、外喷雾及更换喷头,调整内、外喷雾压力,使水压达到《煤矿安全规程》要求。严防掘进工作面出现串联通风和循环风,保证工作面进风的质量,发现风筒漏风及时处理。由于综掘机掘进强度大,要完全抑制还有一定难度,除此之外,加强个体防护,为工作面各岗位操作人员配备高性能的3M双滤盒防尘口罩,并督促其正确佩戴。

(三)无轨胶轮车司机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超标。超标原因:无轨胶轮车司机定点呼尘超标原因主要因为无轨胶轮车司机负责运送人员及物料之各个场所,包括采、掘工作面等,故导致短时间接触浓度超标。

整改措施:在辅助运输大巷设置防尘喷雾,净化风流,缩短无轨胶轮车接触粉尘的时间,并做好个体防护工作,为各辅助运输车司机配备高性能的3M双滤盒防尘口罩,并督促其正确佩戴。

二、噪声

(一)井下系统

1、综采工作面采煤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2、综采工作面转载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3、综采工作面刮板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4、综采工作面支架工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5、综采工作面端头工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6、掘进工作面综掘机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

7、北胶运大巷一部皮带司机作业点噪声8h等效声级超标。超标原因:由于井下采掘工作面局部空间有限,采煤机、刮板运输机啊、转载机、支架工、端头支护工、综掘机司机、北胶运大巷一部皮带司机等工种受工艺限制不能采取隔离操作,工作面工人近8h暴露于高噪声环境,且部分防护设施效果不佳,是导致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整改措施:

1、加强操作工人的个体防护,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消声耳塞。

2、尽可能缩短工人在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循环作业。

3、加强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对可加装缓冲垫片的活动件加装缓冲垫片,或者直接固定,严防自由振动,减小噪音。

4、提高工人营养,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增强身体抵抗力。

5、对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二)地面生产系统

1、原煤三号皮带机司机作业点8h等效声级超标。

2、洗煤厂跳汰机司机作业点8h等效声级超标。

3、洗煤厂分级筛司机作业点8h等效声级超标。

超标原因:三号皮带机司机、跳汰机司机和分级筛司机等岗位超标是由于洗煤厂内大型设备集中布置,受作业空间局限不能采取有效的隔声措施,且部分防护设施效果不佳,是导致噪声超标的主要原因。

整改措施:

1、加强操作工人的个体防护,配备相应的劳动保护用品,如消声耳塞。

2、尽可能缩短工人在噪声环境的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循环作业。

3、加强机电设备的检修与维护,对可加装缓冲垫片的活动件加装缓冲垫片,或者直接固定,严防自由振动。

4、提高工人营养,服用维生素B、C以及铁、锌等微量元素,增强身体抵抗力。

5、对接触噪声的作业工人定期进行听力检查。

三、综合防治措施

1、喷雾洒水,在采煤机械、转载运输机头、装车点和回风巷等产尘地点设置喷雾洒水装置,并坚持使用。

2、定期对井下主要大巷、顺槽、风筒以及设备清洗、清扫除尘,巷道中的浮煤必须及时清理。

3、保持井下辅助运输车辆完好,路面平整,防止煤尘飞扬和散落。

4、严格按照机电设备操作规程操作,对采煤机、掘进机、铲车、辅助运输车辆等机电设备不得超速运行,保持零部件固定良好,减少振动,减小噪音。

5、在保证供风量的前提下选择合理的风速,减少粉尘飞扬。

5.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五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不符合项整改记录表

评审人员: 序号 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名称 不符合项 评审日期 整改措施 备注 确认: 审核: 编制/日期:

页码 1/1

6.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六

审核组收集到审核证据以后,要对全部证据进行评审。一方面用以确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符合审核准则的方面。另一方面,对于不符合审核准则的证据更要进行认真分析,以确定体系存在的主要问题。对于这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在审核报告中进行充分的描述,以便对体系的实施效果作出评价。

下面将重点讨论有关不符合的形成、不符合性质的判定和不符合报告等问题。

1.不符合

HSE管理体系审核中的不符合是指那些违背审核准则的审核发现。审核准则通常可包括三方面的内容:

(1)SY/T6276—1997管理体系标准。

(2)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手册、程序文件和支持性文件)。

(3)适用于受审核方的与HSE有关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上述审核准则中,SY/T6276—1997是审核员判断是否符合要求的基本准则。

2.不符合项的确定

1)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

判定不符合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客观事实不能掺杂任何个人的主观考虑,也不能掺杂“推理”、“假设”或“想当然”的成分,客观证据包括:

(1)在文件、记录审阅以及现场观察中发现的客观事实。现场审核发现的不符合事实应请受审核方陪同人员确认。

(2)现场审核中受审核人员对审核员所提问题的回答,也可成为客观证据。对于通过面谈取得的信息,应当通过其他事实得以证实,避免受审核人员情绪紧张或口误造成回答失误,导致错判。例如:受审核人员不了解本身的职责,需更进一步核实的是受审者是否履行本人的职责。又如,受审核者说“所有目标指标已完成”,确切的证据应是涉及完成的记录和可见的有形证据。

2)必须以审核准则为依据

判定不符合时,一定要以审核准则为依据。不能够以审核员个人的任何意见、观点作依据。也就是说审核员开具的不符合项必须在审核准则中明确地找到所不符合的条款。

3)分析所有不符合原因,找出体系缺陷

HSE管理体系审核是一种体系审核,目的是判定受审核方的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标准的要求。所以审核员不能仅满足于发现个别的不符合现象,还应对这些现象进行追踪和分析,以找出体系上存在的问题。这也是正确判定不符合意图。

4)审核组内相互沟通,统一意见

HSE管理体系中存在问题往往不是孤立的,常常存在某些联系。所以在形成不符合前,需要审核组成员充分讨论,交流情况,互相补充印证。这样才有利于发现受审核方体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审核组成员的充分讨论也有助于更准确、更全面地作出判断,避免由于审核员个人收集信息的局限所带来的片面性。审核发现最终是否形成不符合,由审核组长确定。

5)与审核方共同确认审核发现的事实

审核组应当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不符合的事实依据,审核员在现场审核的时间毕竟有限,所发现的事实有可能只是问题的一个侧面,所以要在形成不符合项前与受审核方共同确认这些事实。同时要听到受审核方对不符合判定的意见,以便查清楚造成问题的根本原因,这也有利于修正错误。

如果受审核方提出补充证据,证明审核员对不符合陈述有误,审核员经过补充调查核准,应勇于修正错误。

在其他情况下,当双方有争执时,审核方则应尽量耐心说服受审核方,并强调审核是针对体系而不是针对个人。

按照上述原则,对审核中收集的客观证据进行归纳、分析、比照约定的审核准则,即可确定不符合项,通常不符合项有以下几种情形:

(1)体系性不符合——HSE管理体系文件没有完全达到SY/T6276—1997标准的要求,即文件的规定不符合标准;

(2)实施性不符合——HSE管理体系实施未按文件规定执行,即运行实施不符合文件规定;

(3)效果性不符合——体系运行效果未达到计划的目标、指标,即效果不符合所建立的目标;

(4)法律性不符合——体系运行的HSE行为未达到HSE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规定,即HSE行为不符合法规要求。

3.不符合性质的判定

根据审核结果与审核准则相偏离的严重程度,以及不采取措施带来的可能后果的严重性,可将不符合分为两类:严重不符合和一般(轻微)不符合。

1)严重不符合

出现下情况之一,原则上可构成严重不符合项:

(1)体系出现系统性失效。如某一要素、某一关键过程重复出现失效现象,又未能采取有效的纠正措施加以消除,形成系统性失效。如受审核方安全处、生产处均出现了文件和资料控制方面的不符合,从而导致体系系统性失效。

(2)体系运行区域性失效。如某一部门现场所的全面失效现象,或者各层次、各部门出现失效。如公司内化学库出现了危害辨识、运行控制、培训、绩效测量与监测方面的不符合,造成该部门体系要素全面失效现象。

(3)造成严理的HSE危害,或潜在危害严重的HSE后果。

(4)企业违反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的HSE行为较严重。

(5)一般不符合项没有按期纠正且未意识到。

(6)目标指标未实现,且没有通过评审采取必要的措施。

(7)第二类不符合事项仍未改善,即上一次审核中发现的第二类不符合项,至今仍未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整改的,即判为第一类不符合项。

(8)复评时,无持续改善HSE绩效证据。

2)一般(轻微)不符合

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原则上可构成一般不符合项:

(1)对满足HSE管理体系要素或体系文件的要求而言,是个别的、偶然的、孤立的、性质轻微的不符合。

(2)对保证所审核范围的体系而言,是次要的问题。

严重不符合和一般不符合性质的判定,对审核结论有决定性的影响,对受审核方能否通过HSE管理体系认证起着关键作用。因此审核组在判定不符合性质时要特别谨慎,对于可能成为严重不符合项的审核发现,审核组长一定要认真对待、反复核实。

3)观察项

指系统或程序有潜在的不恰当,以及具有潜在的风险的事项,这些事项有变成不符合的趋势,只是审核员掌握的证据暂不足。这类问题可作为观察项处理,可以用书面或口头的形式向受审核方提出。

对于观察项,一般不要求受审核方提出限期整改方案,与无需跟踪验证,只要求对方引起注意,对可能的风险所有准备并加以预防和纠正,观察项一般不计入审核报告和审核结论中。

如果某企业出现严重的不符合项,在受审核方未采取有效的措施前,认证机构不应推荐注册。

对出现轻微不符合事项的企业,应不影响推荐注册、但对轻微不符合项,受审核方也要在认证机构规定时间内提出整改方案,采取有效措施,并经认证机构跟踪确定符合后,才推荐注册。

对于观察事项,一般要求受审核方提出限期整改方案,审核无需跟踪验证,只要求对方引起关注,对可能的风险有所准备并加以预防和纠正。观察项,一般也不计入审核报告和审核结论中。

4.不符合报告的编写

编写不符合报告,是审核员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

1)不符合报告的内容

(1)受审核方名称及负责人;

(2)不符合事实描述;

(3)审核准则;

(4)不符合判据及条款号;

(5)不符合性质的判定;

(6)审核员姓名及开具日期;

(7)受审核方代表确认及签名;

(8)采取的纠正预防措施及完成日期;

(9)纠正措施完成情况及验证。

2)对不符合事实的描述的要点

(1)准确地描述客观事实,证据充分确凿,依据清楚。包括时间、地点、人物(注明职务或职称,不提姓名)、何种情况等。

(2)写出必要的细节,使其具有可重查性和可追溯性。

(3)语言简明精练,概括不符合的核心问题。

(4)观点、结论要从描述的事实中自然流露,不要光写结论,不写事实。

7.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七

1.质量方针与质量目标没有框架关系――5.3

2.质量方针、目标不能被各级人员所理解和贯彻――5.3 3.质量目标没有展开到职能部门,实现不能提供证据――5.4.1 4.管理评审未进行――5.6

5.管理评审未保存原始记录――5.6.1

6.管理评审的输出没有包括与顾客要求有关的产品的改进――5.6.3 7.职责和权限不清――5.5.1 8.资源配置不足――6

9.外来文件和资料不受控――4.2.3 f)

10.电子媒体和其他形式的文件未受控――4.2.3

11.现场不能得到相应文件有效版本,或使用不受控文件――d)12.现场有效版本和作废版本并存--4.2.3 g)13.现场只有作废版本--4.2.3 g)

14.文件的现行修订状态不能识别―― 4.2.3 c)

15.文件和资料在发布前未经授权人审批其适宜性――4.2.3 a)16.文件发放范围未经审批――4.2.3 d)17.对文件未进行必要的评审和修订――4.2.3 b)

18.工作现场没有可依据的文件,导致了工作质量的不一致――7.1 19.质量手册对删减的细节和合理性描述不充分――4.2.2 a)20.质量手册对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没有表述-4.2.2 c)21.供方的产品质量记录未保存在组织--7.4或者4.2.4

22.其他各种记录按就近不就远原则处理。如合同评审无记录--7.2.2 23.未规定电子媒体形式的质量记录控制方法--4.2.4 24.质量记录未规定编目、标识、归档、处理办法――4.2.4 25.没有确定从事影响产品质量工作人员所必要的能力-6.2.2 a)26.培训需求未确定――6.2.2 b)

27.没有保持教育、培训、技能、经验的适当记录--6.2.2 e)28.不能提供培训有效性评价的证据――6.2.2 c)

29.特殊工序的操作工人资格、培训、考察、考核不符合要求--7.5.2

30.检验人员、内审人员、计量人员不能胜任工作,未取得培训合格资格――6.2.1 31.没有对与产品有关的四个方面要求进行确定――7.2.1 32.未在合同签订前进行合同评审――7.2.2

33.只对重要、大宗订货合同进行评审,未对零星、口头合同进行评审――7.2.2 34.未对顾客特殊要求进行识别――7.2.1 35.交货后发现组织没有履行合同能力――7.2.2 36.合同更改未按程序进行――7.2.2

37.合同更改后未传递到有关职能部门―― 7.2.2 38.没有保存合同评审结果或所引起措施的记录――7.2.2 39.没有进行设计和开发的策划――7.3.1

40.设计输入未确定,未作评审,或未包括适用的法令和法律――7.3.2

41.设计输出不符合输入要求或文件不完整或发放前未经评审和得到批准――7.3.3 42.设计未验证或样机不合格仍投产――7.3.5 43.样机合格性确认不符合要求仍投产――7.3.6 44.可进行确认但未做――7.3.6

45.设计修改(含笔误)不按规定程序――7.3.7

46.未根据满足合同要求能力评价和选择分承包方――7.4.1

47.需方指定采用某供方产品,供方对该分供方不评定也不检验其产品――7.4 48.未明确规定对供方实行控制的方式和程度――7.4.1 49.采购资料中未规定产品的技术指标和检验规程――7.4.2 50.对采购产品的验证方式未在采购文件中规定――7.4.3 51.不在合格供方名单中采购,也未按程序规定办理手续――7.4.1 52.委托检验或委托搬运等活动,未对分承包方进行评审――7.4.1 53.顾客提供的产品(元器件、材料),未验证,也未保管好--7.5.4 54.顾客提供的产品不适用或损坏时未记录并向顾客报告--7.5.4

55.生产中产品无证明其身份的标志(过程卡、路线卡、随工单等),出了问题无法追溯-7.5.3

56.一批产品,生产中再分批未复制或增加过程卡等标识-7.5.3 57.产品标志在使用中消失而未补加标志-7.5.3 58.原材料紧急放行未加标志――7.5.3 59.半成品例外转序未加标志―― 7.5.3 60.包装标志不符合要求-7.5.5 61.不合格品未加标志-7.5.3

62.未获得表述产品特性的信息――7.5.1 a)63.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而影响产品质量-7.5.1 b)

64.有章(操作规程、工艺规程等)不循,即使合理也不合法-7.5.1 65.几种规定都有效,互相矛盾,难以控制工序--7.1 66.操作人员不知道按操作规程做--6.2.2 67.设备的维护没有计划、也没有记录。--6.3 68.现场环境不符合规定-6.4

69.领用的原材料没有标识或检验状态――7.5.3 70.未编制检验程序或检验计划或检验操作规程--7.1 71.未按检验程序、质量计划、规范检验--8.2.4 72.对进货没有进行验证――7.4.3

73.规定应专人检验,而擅自改为自检--8.2.4

74.进料、工序检验未完成或不合格就作成品检验--8.2.4 75.检验记录未建立或未保存或未按规定做--8.2.4 76.返工返修后未复检--8.3

77.检验规范规定的统计抽样检验方法不合理--7.1 78.标准溶液未规定有效期或已经失效――7.6 79.试验软件作为检验手段而未作检查--7.6

80.不对检测设备校验。只对设备中的计量器具进行校验,如只对水浴锅中的温度计进行校验--7.6

81.对难以校验的检测设备无自校规程--7.6 82.没有建立表明校准状态的记录(台帐)――7.6 83.检测设备产品本身无有效标志--7.6

84.对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标识没有作出规定 --7.5.3 85.现场产品检验状态标志错误--7.5.3 86.现场产品无检验状态标识--7.5.3 87.出了不合格品不标识、不隔离--8.3 88.出了不合格品不评审、不处置--8.3

89.出了不合格品不通知有关部门或由无资格(无权)人员处理--8.3 90.让步接收不合格品未经有关授权人员批准--8.3 91.返修/返工后产品未进行重新检验--8.3

92.没有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任何措施的记录――8.3 93.未编制可以操作的纠正措施程序--8.5.2 94.未编制可以操作的预防措施程序――8.5.3

95.多次出了不合格品,不分析原因,不采取纠正措施--8.5.2 96.内审发现不合格,不采取治本的纠正措施--8.2.2 97.纠正措施实施了但未记录其结果或记录不详细--8.5.2 98.对顾客的报怨、投诉,不分析、不处理-- 8.5.2 a)99.未将预防和纠正措施的状况提交管理评审――5.6 d)100.厂内搬运不符合要求--7.5.5 101.交付搬运不符合要求--7.5.5 102.擅自修改包装图纸设计--7.3.7 103.不按包装设计包装--7.5.5 104.包装车间工序失控--7.5.1

105.未规定授权接收和发放的管理办法--7.5.5

106.仓库管理办法中未规定定期检查库存品状况,帐、物、卡不符--7.5.5 107.仓库条件不符合规定-7.5.5

108.未按保管程序(如先进先出、隔离存放)进行--7.5.5 109.内部审核未编制计划,未按内审程序进行--8.2.2 110.内审员未经培训或任命资格证实――6.2.2 111.内审后未采取纠正措施--8.2.2

112.内审员与被审核工作有直接责任关系--8.2.2 113.不能提供内审结果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记录--8.2.2 114.未规定公司应该提供的服务内容-7.2.3 115.合同规定要服务而不执行--7.2.3 116.未确定统计技术的需求-8.4

8.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八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标准化工作及上级有关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发生。针对2012年10月24日去标准化评审的第24项的问题,特别制订如下计划。

1.东车间二楼缺少踢脚板 2.仓库内的液体物料无防流淌措施

上述两项整改项计划于2013年8月停产检修时整改

年底将至,由于企业生产的需要,现无法停车。特此对以上2个整改项目进行分阶段整改。

9.仓库不符合项整改方案 篇九

王蓉陵

本网上传时间:2008-03-28

我公司1999年12月通过ISO9001:94idtGB/T19001:94版质量管理体系标准认证,2002年9月通过ISO9001:2000idtGB/T19001:2000版质量管理体系换版认证。2004年11月通过了质量管理体系(ISO9001:2000idtGB/T19001:2000版)、环境管理体系(ISO14001:2004idtGB/T24001:2004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GB/T28001:2001版)简称“三位一体”认证。至今,已是近八个年头,在全国众多的有色建筑行业中,也是较早认证的单位之一,特别是“三位一体”认证,我公司更是较早认证的单位。

总之,我公司是较早起步进行国际化标准管理且运行时间较长的单位, 虽然对国际标准化管理有一定的基础,但在进行标准化管理的过程中仍存在着对标准的诸多理解不够和误区,以至造成执行标准的过程中出现偏差甚至错误。特别是在每年的外部审核中,对外部审核中提出的不符合项的整改问题,各单位(部门)对不符合项的纠正和纠正措施概念模糊不清,以至不知如何下手。在整改中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甚至张冠李戴,就是不能针对问题对症下药,每年都要费尽周折,才能勉强应付了事。针对这一点突出问题,借七冶《建安技术与管理》刊物与大家共同探讨管理体系审核中不符合项的整改思路。

一、不符合项整改的基本要求:

1.首先根据不符合项报告的要求,确定是否纠正,是否应制定具体的处置措施。但特别要注意的是:对涉及已发现的具体健康安全风险、环境影响的不符合一定要纠正。

2.不符合项报告都要求采取纠正措施,纠正措施要体现:

(1)责任部门调查并确定造成不符合的原因,针对原因,标本兼治,以治本为主,从根本上消除不符合产生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再次发生;

(2)举一反三,即善于联想,开阔思路,整改范围不限与不符合项发生的地点和区域,切实发挥纠正措施的辐射作用,以提高整改的覆盖面和有效性。

3.整改的时间规定:

(1)两周内,根据不符合项报告的要求,制定纠正活动计划和纠正措施计划,最后经公司相关部门(总工办)认真审查通过后,报送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审核组确认。

(2)一个月内,完成纠正活动计划和纠正措施计划,在七冶内部自检合格后,由管理者代表签字认可,连同证实资料报送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审核组——验证封闭。

4.审核组验证的方式:

(1)现场验证——现场检查+证实资料核查;

(2)书面验证——证实资料核查。

5.超过整改时间规定完成整改活动的,对企业处理方式:

(1)提出口头或书面警告;

(2)两个月内仍未完成整改活动:认证或复评时——宣布本次审核无效;

监督审核时——暂停或撤消认证资格。

二、不符合项纠正活动计划和纠正措施计划制定、实施和验证流程:

三、不符合项的原因分析与相应纠正措施制定的思路要求:

在具体填写北京中建协《不符合纠正措施验证报告》时,应注意:

1.应从是否有相应的规定,是否执行了规定两方面找原因,针对每一项原因都应该制定一条或几条具体的纠正措施,防止措施与原因脱节;

2.严格区分纠正和纠正措施,防止以纠正活动代替纠正措施,纠正活动着眼于不符合事实本身的消除,纠正措施则着眼于切断不符合的因果关系;

3.所有措施应明确,有具体的做法和管理办法,并规定责任部门或岗位,以及进度要求,防止纲领性或口号式的提法。

四、纠正及纠正措施的证实资料

1.每项纠正活动或纠正措施均应有相应的书面实施资料用以证明实施的符合性和有效性(如纠正前后的文件、图片、运行规定,培训交底记录,会议记录,处理决定、检查记录、必要的文件修改等),包括培训效果的跟踪验证资料;

2.书面证实资料应充分反映全部纠正和纠正措施等整改活动实施的具体内容(如文件修改条款、培训学习内容等)、事实和结果。

附实例供参考:

实例一:

北京中建协认证中心不 符 合 项 报 告

审核编号:Q E0195J2 S0186J2 E0195J2-03 S0186J2-02

JCC2-16.1-11(修改日期:2005-03-01)

上一篇:幼师心得体会随笔下一篇:思想政治工作表现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