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2024-10-06

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2篇)

1.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篇一

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研究

——以灵台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题为例

●鄢 文

少数民族人口散杂居状况既是一种历史形成的人口分布状态,又是一种现实生活中的社会文化现象。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少数民族散杂居地区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贫困问题一直没有消除,这直接关系着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关系着国家政治稳定和社会繁荣。因此研究和探索少数民族散杂居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问起,已经成为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历史课题。笔者拟结合灵台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对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谈一些浅见和认识。

一、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现状和基本经验 灵台县位于陇东黄土高原南缘,是平凉市民族成份较多的县(区)之一,是典型的少数民族散杂居区域。全县有回、藏、满、苗、蒙古族、土家族等13个少数民族民族人口达 7948人,占总人口的3.3%。主要分布在8个乡镇27个行政村72个村社,呈现出种类多、居住杂、分布广的特点。可以说,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社的发展进步,就没有全县的科学发展和繁荣进步,没有少数民族和民族村社的团结稳定,就没有全县的和谐与稳定。民族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已经成为全县一项带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是灵台的重要县情之一。

近年来,灵台县委、县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民族工作全局,从县情实际出发,牢牢把握“两个共同”的民族工作主题,以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心,以宣传贯彻民族政策法规为主线,以培养选拔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为关键,以落实民族团结进步为目标,以加强“三支队伍”建设为保证,创新举措、完善机制、狠抓落

实,巩固和发展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保持了民族地区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人民安居乐业的良好局面,有力地促促进了散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全面发展。经济运行质量明显提升,发展后劲进一步增强。止2009年底,全县地区生产总值完成15.6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7305.5万元,地方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完成10.53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5.0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完成32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2829.3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9194元,人口自增率3.74‰,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8.9亿元。有24个民族村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所在全县平均水平。项目建设投资力度加大,基础设施条件不断改善。先后投资1682万元,在中台下河、新开华掌、梁原马家沟、东门等少数民族村实施了 “整村推进”扶贫开发项目;投资36万元在4个民族村社实施了人畜饮水工程;投资1785万元,进行了梁朝、灵新、朝龙公路铺油改造工程,实施了独店秋射回民社道路硬化工程,在中台、梁原、新开的民族村架起了“连心桥”3座。至2009年底,全县72个民族社已100%通电,有96%的民族村开通了砂化公路。全县散居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水平、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生存条件得到不断改善。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人居环境发生新的变化。重点完成了下河穆斯林新村建设和8个民族村的新农村建设。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民生工作持续加强。教育部门先后投资700多万元,对6所回民学校进行了改造扩建和设施完善,使民族地区的办学条件得到有效改善。不断加强民族乡村卫生医疗机构建设。卫生部门在全县27个少数民族村都建立了医疗卫生服务网点,少数民族群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98.2%以上。社保部门高度关注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生活,累计对少数民族弱势群体发放低保资金172万元,五保户供养资金18万元,医疗救助、困难补助、灾后重建维修资金5993.3 2

万元,有效解决了少数民族困难群众的生活保障问题。精神文明建设富有成效,社会管理不断加强。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得到全面贯彻落实,宗教事务得到依法管理加强,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民族宗教领域和谐稳定。民族乡村的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工作全面进步。少数民族地区学科学、用科学的意识也不断增强,依靠科技进步的意识进一步强化,群众文化生活得到较大改善,电视得到普及,人们不断从各种媒体中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科技文化等丰富的知识信息,极大满足了少数民族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群众的言行举止趋于文明,为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任务奠定了基础。总体上讲,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速度加快、效益提高、民生改善、政通人和的喜人局面。

回顾我县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历程,既有许多经验可以总结,也有许多教训需要汲取。总结经验和教训给我们很多启示:

一是党政组织高度重视,不断健全民族工作运行机制,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多年来,灵台县坚持把民族团结工作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以及全县发展规划,不断加强对民族团结工作的领导。县上成立了民族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党委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协调、各有关部门和人民团体各负其责的工作体制和机制。建立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县、乡、村三级民族工作网络,为全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是依法行政,制定相关扶持的政策、法规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条件。民族区域具有良好的资源优势和区位优势,但是由于基础差底子薄,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经济社会加快发展是十分困难的。既要依靠各族群众的努力奋斗,又要依靠党和政府的正确指导和各级部门的大力帮助和支持,并且落实国家的优惠政策扶持,这是加快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我们认真 3

贯彻落实省市关于扶持民族乡村加快发展的政策措施,在政策项目资金上实行了倾斜,组织相关涉农部门实施了“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五个一工程”(即选一个实力强的职能部门,包扶一个少数民族贫困村,每年发展一项产业,解决一个热点难点问题,建立一个新型农村合作组织),强力助推了民族区域发展。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更应该完善县域发展少数民族经济社会的优惠政策,加大帮助和支持力度。

三是充分发挥优势,又好又快发展,是加快散杂居少数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途径。近年来,县乡积极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乡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8个有少数民族人口的乡镇都建立起了1—2个特色明显、优势突出、支撑作用较强的支柱产业或优势产业,带动和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与此同时,不断推进民族特色经济发展。支持和鼓励民族乡村发展壮大非公有制经济。目前,全县从事商贸、运输、餐饮经营的少数民族群众已达600户,注册资金3200万元,从业人数1900多人,年上缴税金340多万元。各民族乡村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围绕重大建设项目做好支持和服务工作,积极开发地方优势产业和相关配套产业,大力开展劳务输出,增加少数民族群众收入,为民族乡村培育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逐步建立起了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经济体系。

四是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条件。稳定是基础,发展是硬道理,没有稳定就没有发展。我县由于重视民族团结教育,正确对待民族问题,使民族团结的局面得到不断巩固,历史上遗留下来民族间的隔阂基本得到消除,各民族的平等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各民族间形成了生产上互相关心帮助,生活中互通有无,政治上团结合作,信仰风俗习惯上相互尊重的民族团结新景象。因此,在民族团结方面,一是要坚定不移地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宗教政策等,树立一心一意为少数民族服务的思 4

想观念,帮助少数民族发展经济、文化建设,促进社会稳定和进步。

五是大力培养和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少数民族干部是我们党密切联系各民族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是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政治、经济各项权利的重要体现。县上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干部选拔培养工作。目前,全县己提拔任用副科级干部5名,正科级干部5名,从乡镇书记中选拔培养少数民族副县级后备干部1名。各乡镇按要求配齐配全了少数民族村社干部,其中重点民族聚居村班子中45岁以下的少数民族干部占80%,大中专以上文化程度占86占%,全部落实了村干部养老保险政策。县委组织部、统战部和民族工作部门借助县、乡党校教育培训阵地的作用,加强了对少数民族干部的培训,建立完善了少数民族干部档案,进一步加强了管理工作。今年,县委结合乡镇和县直领导班子调整,对3名民族干部进行了交流和提拔重用,进一步激发了民族干部服务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六是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创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是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手段。要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民族区域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要高度重视民族区域民主政治建设,健全基层组织,开展村民自治,提高散杂居民族区域的民主管理水平。要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各项基本国策,实现人与自然、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要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妥善处理民族宗教问题,做好农村“基督教三乱”治理工作。要开展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进民族区域科教文卫事业全面发展,切实解决好少数民族群众看病、上学、就医等问题。要开展“讲文明、树新风”活动,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引导少数民族群众树立政策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勤劳致富。要采取各种综合措施和有效手段,维护社 5

会秩序,净化社会风气,为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二、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从灵台县情来看,当前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许多有利条件:一是政策形势看好。从宏观环境来看,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中强调要“切实加强城市和散居地区的民族工作”。近年来,省市都把帮助散杂居民族经济发展放到重要位臵,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扶贫济困,帮助少数民族区域加快发展越来越成为人们的共识,社会各方面广泛支持参与的力度不断扩大。从微观环境来看,当前,灵台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新阶段,特别是随着国家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政策的出台和全省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灵台煤炭资源勘探开发进入全省资源开发规划并实施集中勘探会战,华灵崇高速公路列入全省交通事业发展 “十二五”规划,被确定为全省肉牛产业大县、苹果优势区域重点县和蔬菜生产大县,这为灵台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也给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难得的机遇。二是区位优势明显。灵台散杂居民族区域一般地处或接近区域经济文化中心,交通比较便捷、信息比较通畅、投资环境比较优良,人员往来比较多,市场容量比较大,容易受到城镇经济的辐射影响,可以通过多种渠道将发达地区的先进技术,优秀人才和经营管理经验传播到民族地区,因而经济社会发展被拉动的作用比较强。特别是回族,具有经商传统,又能吃苦耐劳,有的收入已达到或超过当地平均水平。他们经营的个别行业成为了当地利税大户,在区域经济中占有一定位臵。三是发展思路逐步清晰。各个民族乡镇在实践中已经摸索出一些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和成功经验。比如,扶贫到村到户,6

整村推进;推广农业产业化与农业信息化相结合,发展蔬菜、牛、果等区域特色产业;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壮大二三产业;民族工作社会化与民族小康村建设相结合;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促进群众增收等等。只要我们认真总结和积极推广这些有益的经验,将对散杂居民族经济发展产生极大的推动作用。四是物质条件已经具备。经过过年来的发展,民族区域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科教文卫事业健康发展,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已经形成了以特色农业生产为主,商贸流通和劳务输出为辅的经济发展模式。民族区域广大干部群众强烈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日益迫切。这些都已经成为民族区域加快发展的直接依托和内在动力。

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经济基础薄弱,生产力水平低。灵台县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3.3%,同宁夏西海固地区同样的条件,同样的民族,同样的环境,但却不是民族自治县,许多惠及少数民族的建设项目没有列入国家的建设盘子,失去了许多发展的好机遇。由于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发展水平低。第一产业发展缓慢,第二产业结构单一。工业企业基础差、数量少、规模小,竞争力弱,工业增长过分依赖高耗能工业。以旅游、商贸流通为主的第三产业虽有一定发展,但总体上受市场发育不够、对外开放水平不高、消费不足等因素的影响,整体水平仍较低。近年来,由于缺乏政策以及项目资金支持,灵台县散杂居民族地区人均GDP、人均工业总产值、人均储蓄、人均消费、人均收入等指标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纵向比有发展,横向比仍然处于落后位次。少数民族群众经济收入从纵向看正逐年不断增加,但总体上还处在拉一把就上去,松一松就掉下去的紧张状况。如2009年全县农村少数民族人均收入仅为农村人均收入的85%,人均收入在1200元以下的贫困少数民族人口还有794人,占全县少数民族总人口的10%。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滞 7

后,发展制约“瓶颈”较多。部分民族地区自然条件恶劣,生态脆弱,自然灾害频繁,不利于生产和生活。民族地区多处于偏远的山区,交通条件较差,资源分布不均,不利于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制约了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三是思想意识观念滞后,发展的精神动力不足。民族地区由于长期处于贫困的状态中,逐渐形成了一套特定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诸如多子女观念严重,对计划生育政策不理解、不支持;不愿规划未来,没有实现理想的能力,常把改变贫穷命运的希望寄托在子女身上。贫困文化经由上一代人传给下一代,代代相传,贫困也得以在这种文化的制约和保护之下不断延续。从民族心理素质来看,绝大多数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的信仰和宗教,这种信仰和宗教构成其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影响着他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致使商品经济的意识和观念十分淡薄,跳不出农业就农业的圈子,跳不出本乡土地,走以工促农、以商促富的路子。四是社会事业不发达,文化卫生相对滞后。教育相对落后,民族受专业教育、培训机会少,缺乏科技致富的带头人,特别是当今大中专毕业生后就业难,每年县政府招收录用的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人员少,就业难带来的负面影响非常大,读书无用论严重影响民族的教育,许多农村孩子初中、高中毕业后纷纷外出兰州、宁夏、西安等地打工。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机构投入严重不足,医疗设备缺乏,技术力量薄弱,服务能力不强,政府提供公共医疗、最低保障等基本公共产品的能力弱,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任务还十分繁重。少数民族生活环境封闭,特别是贫困山区文化生活落后,卫生习惯有待改缮,因病返贫现象突出。五是少数民族干部配备不足,结构不合理。从知识结构来看,无论是党政人才还是企业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都存在总量不足的问题。止2009年底,全县有少数民族干部90人,仅占全县干部总数的2%。从行业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教育、卫生系统和党政机关。从干部培 8

养选拨情况来看,在后备人才和农村实用技术人才的培养上机制和方式还不完善,由于少数民族大中专毕业生人数不多,少数民族干部结构的不合理,造成了可选拔民族干部对象的局限性。六是民族关系发生新的变化,影响团结稳定的因素依然存在。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全县少数民族人口流量增加,一些民族习俗和宗教风俗逐步渗透到社会的各个角落。民族关系在总体趋好的形势下,发生了新的变化,表现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更加明显,影响民族团结稳定的因素也在增多,如:城区少数民族的民族特点和正当权利容易被忽视问题;少数民族贫困人口问题;少数民族流动人口的管理问题;有的少数民族把生产生活领域中发生的一般问题民族化、宗教化的问题;部分少数民族法制观念、公民意识淡薄的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制约着民族区域和县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

灵台县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的诸多问题,具有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的共性,也有少数民族和民族区域的特性,但归根结底要靠加快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来解决。实践证明,全面建设和谐社会背景下的散杂居地区民族问题突出表现为各族群众迫切要求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迫切愿望共享改革开放成果。近年来,民族地区出现利益分配不合理凸显的社会矛盾问题、人口返贫问题,失地农民生活保障以及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这些问题既是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问题,也是各族群众最为关心最为迫切要求利益得到合理调配的民生问题,是贯彻落实国家民族政策,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进步的重要政治问题,也是体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问题。这就要求,各级政府和民族工作部门,必须切实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下更大的决心,花更大的力气,采取更有力的措施,努力促进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事业更快更好地发展。

三、加快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加快散杂居民族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理清工作思路,突出工作重点,落实工作措施,才能取得扎实的工作成效。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总的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牢牢把握“两个共同”主题,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法律法规,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走出一条具有本地特色的加快发展的新路子,坚持政策倾斜、项目支援、部门帮扶和散杂居民族地区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工作机制,不断改善各族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努力实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社会和谐,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达到当地中等或以上水平。

围绕上述思路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重点工作

1.不断强化组织领导,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机制保障。建立民族工作社会化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这是促进散杂居民族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前提。要建立和完善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统战部门牵头抓总,民族机构贯彻实施,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社会各界齐抓共管的民族工作运行机制,形成促进民族区域发展的合力。坚持以贯彻落实《党和国家民族政策法规宣传教育纲要》为抓手,教育引导各级干部切实提高贯彻执行民族政策法规的自觉性和有效性,使民族工作走上法制化的轨道。继续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为载体,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的思想,增进理解、消除隔阂,互相帮助、共同发展。继续加强民族工作“三支队伍”建设,不断增强民族乡村干部群众维护团结稳定的大局意识,进而推动党的民族政策和民族法律法规的贯彻和落实。

2.落实优惠扶持措施,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政策保障。要不断完善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学发展的政策措施,使散居民族地区经济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少数民族群众的生活 10

水平、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高,生存条件得到不断改善。要积极鼓励支持少数民族乡村,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切实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能源、水电、通讯等方面的建设,不断完善民族区域基础设施,优化民族区域发展环境。要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科教文卫事业发展,满足人们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需求,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工作,从根本上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要切实加强民族乡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添臵医疗设备,配好工作人员,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水平,努力解决少数民族群众看病难问题。要坚持以人为本,加强社会保障,对弱势群体实施救济式扶贫。要深入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社会养老保险等制度在结合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贯彻实施,不断提高保障质量和水平。要重视民族区域基层组织建设,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计划生育政策,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进一步净化社会风气,为民族区域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3.消除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因素,为散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政治保障。要正确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按照“四个维护”的原则,及时化解因不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侵害少数民族合法权益的问题,做到和谐相处、共同发展。要充分保障少数民族群众的经济发展权,妥善解决他们的少数民族群众生产和生活问题,对生产生活条件恶劣,没有发展空间的散居少数民族村庄,可以采取易地移民等措施解决生活困难。对于城市少数民族,要落实好有关方针政策,充分保障他们的各项平等权利,避免和坚决制止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权益的事情发生。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群团组织在党和政府同广大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以不断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4.大力培养选拔少数民族干部,为散杂居民族区域发展提供人 11

才保障。要把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来抓。组织、人事、统战等部门要及时了解掌握少数民族干部和人才队伍的整体情况,建立和完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和人才数据库。各乡镇党委和县直部门要及时向组织部门推荐少数民族优秀干部,以壮大少数民族后备干部队伍,为少数民族干部和专业人才的成长创造条件。要配合有关部门切实做好少数民族干部挂职锻炼工作。要重视民族工作干部的培养教育工作,组织他们认真开展民族理论、民族政策和民族工作调查研究,提高民族工作干部的理论知识和业务素质,增强政治责任感,提升处理复杂民族问题的能力。

5.建立健全相关配套法规,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法律保障。要坚持依法行政,制定扶持散杂居少数民族的政策法规,为发展提供法律和政策保障。民族法律法规的不健全,是影响散居民族工作开展的重要因素。目前,市县应根据中央省市有关政策文件精神,加快制定《城市民族工作条例实施细则》、《散居少数民族权益保护条例》和《清真食品管理条例》,以加强法律法规的衔接性和联系性,为开展好民族工作提供坚强的法律保障机制。

6.理顺民族工作部门体制,为散杂居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工作保障。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不断深入,民族法律法规的不断贯彻落实,民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县上应结合机构改革理顺民族工作部门的工作体制,给予人员经费支持,以便上下工作关系的沟通与联系,合法行使行政执法权,加强对全县民族宗教工作的管理和指导。同时,要把民族工作与全县整体工作结合起来,逐步建立适合灵台实际情况的灵活有效的管理机制和管理网络,为散杂居民族工作的开展提供机构、编制、人员等方面的支持,确保各项工作任务的落实。

(本文作者为中共灵台县委统战部副部长)

2.发展散杂居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篇二

1.(2014·安徽高考)“历史告诉我们,在多民族国家,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实现民族解放,才能建设好国家,才能有幸福生活。”这说明,民族团结是()①社会稳定的前提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核心内容 ③民族平等的基础 ④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保证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2014·海南高考)对口援疆工程即国家以灾区重建的模式来扶持新疆,要求全国19省市对口支援新疆。各省市需建立起人才、技术、管理、资金等方面援助新疆的有效机制,优先保障和改善民生,并且要下大力气帮助新疆各族群众解决就业、教育、住房等基本问题,同时支持新疆相关特色产业的发展,提高新疆自身的“造血”功能。对口援疆工程充分体现了()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利于巩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民族关系 ②离开国家和各省市的支持,新疆就不能取得发展 ③我国坚持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原则 ④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A.①③ B.①② C.②③ D.③④

3.唐卡是用彩缎装裱后悬挂供奉的宗教卷轴画,集历史、艺术及经济价值于一身,堪称“藏文化百科全书”。它与堆绣、泥塑等一起以“热贡艺术”的名义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强对唐卡艺术的保护和传承是为了()A.维护各民族的平等团结 B.建立新型的民族关系 C.加强各民族的文化交流 D.促进民族文化的发展繁荣

4.某校政治兴趣小组就“构建和谐民族关系”问题进行讨论。下列选项中,能说明这一讨论主题的是()①加快发展少数民族经济 ②保证少数民族享有高度自治权 ③民族团结是平等的基础 ④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5.“2016·中国西藏发展论坛”达成了《2016·拉萨共识》。《共识》提出,历经多年探索实践,西藏已走上了一条符合自身特点和发展的路子,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向富裕文明的巨大跨越,藏传佛教也处于有史以来最好的发展时期。这说明()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根本政治制度 B.使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得到落实,宗教可以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C.我国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与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基本原则 D.民族区域自治地方享有自主管理本地区事务的高度自治权 6.各民族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作为青年学生应该()A.努力消除与少数民族在风俗习惯上的差别 B.自觉履行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义务 C.把维护民族团结当作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 D.珍惜平等团结和共同繁荣的新型民族关系

7.面对我国民族众多,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现状,扶贫开发任务艰巨。中央强调,对民族地区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把扶贫攻坚抓紧抓准抓到位,坚持精准扶贫,倒排工期,算好明细账,决不让一个少数民族、一个地区掉队,确保民族地区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的扶贫是基于()①实现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需要 ②保障少数民族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的需要 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需要 ④保证民族地区都充分享有自治权的需要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8.全国55个少数民族有50个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西部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少数民族人口的75%左右。为促进少数民族的发展,中央财政在农业、社会保障、教育等专项补助资金的分配方面,向西部地区倾斜。国家对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有利于()A.民族自治地方享有更多自治权 B.夯实民族区域自治政治基础 C.缩小区域差距和维护社会稳定 D.消除汉族和少数民族的差异

9.西藏自治区教育系统推行以藏语语文授课为主的双语教学体系,内地西藏班中学也开设藏语语文课;西藏地区现有各类宗教活动场所1 787座,每逢重大宗教节日都循例举行各种活动,由此可见()①我国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②传统习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③文化有明显的区域特色 ④我国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精析

上一篇:青协学期工作总结免费下一篇:实施品牌战略,全聚德再创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