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竞赛实验心得

2024-07-02

生命科学竞赛实验心得(10篇)

1.生命科学竞赛实验心得 篇一

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科学科学教师实验技能操作竞赛活动总结

一、活动背景:

为了提高科学教师的科学素养,促进科学课堂的有效性,按照县仪器站工作精神和我校工作安排,10月18日,我校在学校实验室组织科学教师举行了科学教师实验技能操作技能比赛活动。

二、活动安排:

为了比赛的公平、公正和对实验技能的正确评价,学校成立了竞赛评估小组:尹国强 张艳平郑志千 李艳风 张连菊

刘瑞霞 韩艳敏 蔡艳敏为评委。评估小组的成员对竞赛教师的实验准备、实验仪器的操作方法、实验过程、实验是否达到预期结果等进行评价,以得分高者进行名次的划分。

三、活动过程:

(一)、本次校内比赛要求50岁以下的科学教师参加比赛。

(二)、在比赛过程中,我们看到很多教师老师积极准备,并且亲自制作了教具。在比赛时,活动有序,动作娴熟而高效,实验也比较成功。

(三)、在比赛活动中也发现一些问题:

1、教学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问题:

例:有一位老师在使用热对流演示器时,没有将水加满;甘油使用过量,致使热传递不明显;对比实验钉子没有用同样大小的等。教学仪器的正确使用有助于减少问题出现的机率。

2、对学生良好实验习惯的养成的示范问题:

例:在实验操作竞赛过程中,少数老师没有注意细节问题:实验用品随意摆放,使用后的火柴杆随意丢在实验台上,实验完毕没有整理实验器材及操作台等。

技高为师,身正为范。老师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时刻注意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活动结果:本次活动促进了我校科学教师操作实验水平的提升,今后我校将更加注重操作环节的教学研究,增加学生动手操作机会和水平,促进学校实验教学向高水平发展,同时推荐本次活动优秀教师参加县级比赛活动。

广平县第二实验小学 2018年10月19日

2.生命科学竞赛实验心得 篇二

一、“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概况

“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是由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主办的,旨在进一步推动广西区各高校化学教学改革,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验、实践动手能力,每两年举办一届,到2015年已举行了八届。竞赛包括实验理论笔试和实验操作两部分,其中实验理论笔试占30%,实验操作占70%。竞赛涵盖无机、有机、分析化学的相关内容。竞赛设置一、二、三等奖,分别占参赛人数的15%、20%、 25%。参赛选手从参赛学校推荐的在读本、专科20名候选参赛选手中随机抽取4名参加比赛。

二、通过竞赛,发现差距

在近两届的竞赛中,我校学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2013年,获一等奖2名,二等奖1名,三等奖1名;2015年,一等奖1名,二等奖3名),但是与其他高校相比,在某些方面还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之处。

1.实验操作不够规范。在竞赛中的很多基本实验操作,学生在平时的课堂实验中都练习过,但是在竞赛中操作不够规范而导致扣分。比如在2013年的无机及分析实验考试中,需要对合成的产物进行滴定,有的同学在使用滴定管时由于操作不够标准而被扣分。 在2015年的竞赛中,有机实验操作考试中有道题目是合成某有机物,然后分离提纯测熔点。有的同学在萃取分液步骤中,为了保证分液漏斗不漏液,竟然在分液漏斗的盖子上涂凡士林,这就使从上口倒出的上层有机液被污染,导致实验成绩不理想。

2.大型仪器接触少。学生平时科研训练少,因而基本接触不到大型的仪器,更别说对仪器的操作和使用,并且对数据的分析能力不强。在2015年的竞赛中, 无机及分析操作考试的实验报告中有道思考题,让学生对产物的红外和核磁谱图进行分析,很多学生看到这些谱图时目瞪口呆,不知道如何进行分析。

3.心理素质有待提高。竞赛跟平时的实验训练课不一样,是在一个相对紧张的氛围中进行,不能查阅任何资料,完全依靠平时的基本功,心理素质在竞赛中就显得很重要了。比如,在2013年的有机实验考试中合成了两种产物,并且要求纯度的鉴定。而有的同学由于紧张所致,在分液操作中直接倒掉了一种产物,导致后续操作无法正常进行,考试结果很不理想。 在2015年的无机及分析实验操作考试中,要求学生自己配制试样然后用两种方法测定某金属离子的含量。 在实验方法的设计阶段,有的同学心慌意乱,花费了不少的时间。有些学生依照试卷要求完成了实验操作,但是由于时间已经过去了大半,结果在计算时忙中出错,没有得到正确的结果。

4.知识面窄。实验数据的测定,可以通过多途径实现,比如熔点的测定,可以通过熔点仪和提勒熔点管测定。2015年的有机实验操作考试中,主办方在实验台上放置了提勒熔点管供学生测量熔点用,有些学校的学生在平时的实验训练中没有用过就很麻烦。最后虽然可以申请用熔点仪来进行测量,但是更换仪器, 浪费了学生的时间,扣除了一定的分数,也干扰了学生正常的心理素质。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有针对性进行了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三、化学实验教学改革

1.强化基础实验。首先,我们从各种渠道购买或者下载基础实验的规范操作录像,比如滴定管、量筒、移液管、分光光度计等常用仪器的使用。无机化学实验及有机化学实验的第一个项目都是安排学生观看基本操作的视频,通过观看录像,进行实验仪器规范性操作培训,并且把规范性操作录像放进网络课程中, 以备学生在课后查看网络课程时,可以随时进行观看、学习。其次,加大大型仪器在基础性实验教学中的应用。大型测试仪器在高校里是珍惜资源,多用于教师科研,鲜有用于本科生教学,针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学校对于某些专业专门开设了卓越班,该班级中的所有同学都配有专业指导教师,进行科研活动,这就使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到大型科研仪器的机会大大增加。 另外,发动低年级学有余力的同学进入导师的工作间,进行科研实验,初步接触大型仪器,熟悉仪器的使用,学会数据结果的分析处理方法,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2.修改人才培养计划。针对竞赛要求和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需求,我们对人才培养计划也进行了相应的修改,并重新对教学大纲进行了制定。加大了实验在化学课程中所占的比重,并对实验内容进行了筛选。 除了保留原有的一些经典的基础实验外,我们还大量地增加了综合性实验,并且在课时外增加了设计性实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应用大型仪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开阔了眼界,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数据、处理数据的能力。

3.细化分组,增加实验台套数。限于目前实验室面积及实验器材台套数不够的情况,每个实验需要两到三人一组,这就导致部分同学的惰性得以“发挥”,有个别组甚至是某一个同学把实验所有步骤全部操作完,该组内其他成员可能只是帮忙记录一下实验数据,更有甚者,埋头玩手机,这就导致了部分同学的动手操作能力没有得到提高。针对这样的问题,学校打算扩大基础实验室面积,增购实验器材,小班上课,争取能够做到一个学生一组,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锻炼每个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4.加强实验考核。往年我校化学期末总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实验报告成绩、期中考试成绩、平时成绩按照不同的比例组成(其中期末考试的比例不小于60%)。因为期末考试是提前出好的试卷,限定了考试的范围,造成学生在平时不重视,周末疯狂突击的情况时有发生,出现知识掌握不全面。针对这一问题,我们把课外设计性实验及实验考核也纳入到期末考评中来,实验考核即把几个经典的综合性实验分段编号,让学生按照抽签的方式来进行实验操作。这样就敦促了所有学生注重平时对实验操作的积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结束语

“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开展,在促使我们发现实验教学的不足的同时,也加快了我校对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经过近几年的教学改革,我校在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实验考核方面都取得了较大的进步,学生在实验操作、数据处理分析能力也得到较大的提高。

摘要:介绍我校参加“广西高校大学生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情况,分析当前我校在化学实验技能竞赛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基础实验、设计性实验及实验考核方面的教学改革,提高了化学实验的教学水平,也使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关键词:化学实验竞赛,实验教学,教学改革,动手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巧文,王启宝,袁振,等.大学生化学实验竞赛体会[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1,(34):190-191.

[2]王建军.基于竞赛形式的化学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化学教与学,2011,(8):78-80.

[3]李红霞,王岭,赵艳琴.新模式“综合化学实验竞赛”对化学知识在相关学科之间渗透的促进作用[J].化工高等教育,2012,(6):42-44.

[4]蒋毅民,梁宇宁,苏桂发,沈星灿.以化学实验竞赛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探索[J].化学教育论坛,2013,(4):263-264.

[5]张育广,邓俊、李彦旭,等.实验技能竞赛与创新实践能力培养的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0,29(8):207-209.

[6]王旗,刘国良,杜安.浅谈大学生物理实验竞赛的组织及意义[J].大学物理实验,2013,26(3):101-103.

3.组织初中物理实验竞赛的启示 篇三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启示

为了进一步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真实水平,总结交流经验,提高初中物理教学质量,并想在实验动作技能领域中的目标分类及评价进行一次有益的探索,笔者组织了一次初中物理实验竞赛,并得到了一定的启示。

一、竞赛的内容与步骤

这次竞赛的内容以不超出初中物理课程标准为原则。实验操作的内容从初中学生分组实验的内容中,选择其中力、热、光、电学中比较具有代表性(基本规程操作,组装型实验、测定性实验、探索研究性实验等),并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仪器使用较多,测量方法较综合的7个实验为竞赛课题:1.测定物质的密度;2.研究杠杆的平衡条件;3.测定滑轮组的效率;4.研究凸透镜成像;5.测定物质的比热;6.研究萘的熔解过程;7.测定小灯泡的功率。

这次竞赛的步骤为:1.赛前一个月向全校告示实验课题,明确竞赛的方法与具体要求;2.制定评价细则。竞赛属常模性的考查考核,为达此目的,赛前对上述7个实验分别制定出既简单、具体,又易掌握的教学目标及评分标准;3.领借器材的将7个实验中所必须用的器材全部搬放在实验操作台上,供学生挑选使用;4.编组抽签:实验操作采取1人1室1题5监的办法,先抽顺序号,再按顺序号在7个题签号中抽出实验题(人人机会均等),从选材、仪器组装、实验操作、观察记录处理数据、写出实验报告等须在限时内完成。5个评委当场评分。

二、竞赛的收获与体会

1.通过竞赛激发了学生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實验竞赛贯彻了实践第一和理论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充分体现了物理学以实验为基础的学业科特点。参赛学生在近一个月来的课外活动时间基本上都在实验室里做实验。实验教学迎合了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激发了他们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欲,解除了物理难学,实验难做的心理负担,改变了那种上课讲实验,下课背实验的应付、凑数的不良习惯。

2.实验教学有利于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通过竞赛不仅能定出等级分出优胜,而且客观地反映物理教学的情况,竞赛中对感知、感觉、认识和学会、仿试动作技能是比较熟练的,还未发现有错选、漏选、多选仪器的现象,所有仪器装置都能胜利完成。对于技能、技巧的动作技能都能基础掌握。然而,各班的参赛者在不同操作掌握的程度上是有些差别的。象天平的使用比较量筒的使用也要熟练得多;测密度,测比热的实验做得比较好,测滑轮组的效率实验相应做得稍差些。问题出在学生身上,根子是反映在课堂教学上。竞赛前后,我接触了部分参赛者,他们最希望抽到凸透镜成像的实验,因为此实验相对简单些,测小灯泡功率的实验,因为此实验最为熟悉,最不愿意抽到萘的溶解实验,因为此实验较为难做一些。通过这次物理实验竞赛,我校物理教研组的老师总结了经验,交流了做法,改进了教学,收获颇丰。

3.通过实验既能培养学生的动作技能,也能让学生在实验方法方面得到训练。这次物理实际操作,对学生的实验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实验分析能力,实验报告的能力是一次全面的考查和锻炼。对通过实验来培养学生学会测定验证归纳的方法,探索发现的方法也是一次很好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尊重规律,勇于探索的良好品质和爱护器材,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

4.通过竞赛,参赛者的心理素质等非智力因素也受到一次锻炼。平时学校的学生实验是分组进行的,这次是单独操作的,而且5个评委都是县教研室物理教研员和兄弟学业校的物理教师组成的,是学生不熟悉的教师在周围注视着,要在限时内完成,心理有点紧张是难免的,但在竞赛场上我们看到的学生仍是神态自若,熟练地操作着,即使是实验有点失误时,也能冷静地处理和继续实验。这种锻炼,我认为不仅是有益的,也是很有必要的。

总的来说,竞赛是费时费力的,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赛者都是辛苦的。试题难易有别,限时宽松不一,有的评委对评分标准掌握不准等也都可能给参赛者“受益不公平”,这都有待今后加以改进。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实验考查的必要性也是众所周知的,迅速确立实验教学目标的水平分类及评价方法乃是摆在我们广大物理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

4.生命科学竞赛实验心得 篇四

为让金桥初中学子感受物理的乐趣,领会物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妙趣,12月20日,我校物理组在初中部举办了趣味物理竞赛。

来自初二的小主持人陈慧婷同学首先给大家讲解了比赛规定注意事项和计分规则,随后,“物理名词吹蜡烛” “筷子提米” “会跳远的乒乓球”三个趣味游戏在大家的比拼中各自展现出不同的特色。

三分钟计时的项目有的组半分钟时间就可以完成;抢答题使气氛紧张到极点,分数领先的小组生怕答错被扣分,分数略低的小组迫切的要通过本环节将分数扳回!可爱的孩子们发动自己的思维想象和动手能力,每一轮都拼尽全力!

比赛经过公开计分评选,最终决出一、二、三等奖,并为他们颁发了相应的奖状和奖品。

获奖名单如下——

一等奖:初二(2)班

二等奖:初二(1)班

三等奖:初二(4)班

5.科学实验能力培训心得 篇五

2018年9月25、26、27日,我在滨州市授田英才学校参加了“全市小学科学教师实验能力的培训”。会上,我有幸倾听了各县区推荐的优秀教师的专题发言,体验并学习了科学实验的教学,这次学习让我感触颇深,收获甚大。

培训的内容主要分了四个领域:

1、生命科学领域 实验学校的于晓飞老师“观察金鱼呼吸”和田丽霞老师的“呼吸为什么会加快”的体验式学习;

2、物质科学领域

(一)滨城区的吴玲玲老师“我们周围有哪些材料”和杨建波老师的“食盐与水的分离”两节课的体验式学习

3、物质科学领域

(二)邹平县刘娜老师的“光的传播路线会改变吗”和王延星老师的“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体验式学习

4、地球与宇宙技术领域和工程技术领域

通过这次培训,我认识到了科学课应该如何给孩子上课,科学课不仅要教给孩子科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能力以及科学态度,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及其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并具备运用所学知识处理问题的能力。

这次培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邹平王延星老师的“电磁铁磁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培训。王老师通过出示电磁起重机工作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电磁起重机是怎样工作的?进而学生会想到电磁铁的特性,然后通过“电磁铁有什么组成?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两个问题让学生思考,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做出合理的假设,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的数量、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长短、形状及电流的大小等因素有关。在学生探求真理的张烈欲望下通过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测,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老师还在实验中提醒老师们做完实验要记得整理实验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我是今年才参加工作,并且是兼职教科学,对于科学课真是摸不着思路,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对科学课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1、利用教学资源创设情境,发挥最佳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试图从日常生活入手,创设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发挥教具得最大作用,精心组织教学实验,通过问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从经验和客观事实出发,在研究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科学、研究科学,指导学生把学习到的科学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去,使学生亲近自然,感到学习科学的快乐,提高自身的科学价值观。

2、注重教法、多激励少批评,提高学习积极性。

在教学中,要注意教法的灵活运用,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变化,采取积极有效的评价,较多地运用激励性的语言,少批评。调动学生积极合作、探求知识的欲望,激发情感,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得到最好的发展。

6.科学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篇六

内容摘要:2013年4月14日,我县进行了《黄陵县初中理化生、小学科学实验管理培训》。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看实验结果,重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巧、实验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成绩。通过本次培训,我认识到自己实验教学的不足,并且意识到要如何去改进所面临的问题。只有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面对问题,并勇于在课堂教学中摸索和实践,我们才会不断地提高,从而成长起来。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常规、科学探究、实验素养

2013年4月14日,我县进行了《黄陵县初中理化生、小学科学实验管理培训》。参加本次培训的人员有初中理化生教师、小学科学教师以及各位教育专家。本次培训的主要内容是:树立科学的实验态度;看实验结果,重实验过程;提高实验技巧、实验能力;加强学生实验操作;提高学生成绩。

通过本次实验管理培训,我受益匪浅,收获甚多。韩老师的《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各阶段的教学策略》的培训让我对科学实验课有了更深的领悟及感想。韩老师指出,小学科学课探究式学习的教学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创设情境;

2、根据情境,提出、筛选、确定探究的问题;

3、根据问题作出猜测;

4、制定探究方案;

5、探究活动;

6、探究结果的交流与研讨;

7、在交流、研讨的基础上,总结、明确结论;

8、应用相关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9、反思探究过程方法。在韩老师的详细叙说下,我知道了科学实验的重要性,学生在一次动手实验中不仅学到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知识点,更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实验习惯及实验素养。让学生亲身经历探究的过程,在实验的过程中交流和反思,去进行思维的升华、情感的碰撞、激情地创造,为学生以后的实验生涯奠定牢固的基础。

如今的科学课堂上,教师能为孩子们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使孩子们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新知,这些都是我们值得肯定和发扬的。但是,由于对课程的认识和理解上的不一致,在具体的实践操作过程中存在着盲目性、追随性和形式性,注重了活动的外在性而忽视了内在的本质性,导致课堂教学的效率低下,教学目标单一,从而影响了学生科学素养的形成和自身的发展。下面就针对我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谈谈自己的点滴思考。

问题一: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

在学校有人说:学校的科学实验室,不需要用眼睛找寻,只要听声音就可以找得到,声音最响最吵的教室就是实验室。这是什么原因呢?学生的天性是好动,对实验操作,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吸引力,若没有有效的控制,说话也是其参与实验的一部分。另外,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课相对语数英来说就是副课,就是来放松的,来玩的。尤其是科学实验课,在语数英等主课课堂上的压抑,在科学课堂上可以尽情的爆发。若科学老师对其没有有效的应对措施,实验课堂上的纪律就可能无法调控。这就涉及到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

问题二:实验材料的放置时间问题。

好动以及对实验的兴趣是孩子们天性,若有实验材料在眼前,能够控制住自己不去碰和动,那得需要很大的忍耐力。所以在课堂上,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平时就好动的的学生,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材料上,而至于老师在讲些什么,他们就不去关注了。这种情况很多时候都发生在我们老师事先将实验材料放置在实验桌上,或者实验结束之后,没有及时将实验材料收缴的时间段内。其实,对于材料的放置和收缴,我们老师也很矛盾,提前放在桌上,怕干扰学生听讲,不放,课堂实验的时间又很紧张。所以,实验材料何时放置,也是实验教学面临的一个问题。

问题三:学生实验的方向偏离问题。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之中的偏离现象,可能是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实验操作不感兴趣,只是对实验材料感兴趣。于是,在开始实验之前或者之后,学生又乐此不彼的用这些实验材料研究别的实验。还有一种现象是,由于要照顾全体学生的实验进程,已经提前完成的小组成员,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任务,于是就拿着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了自己的实验,这就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习的效率。这种现象不得不引起我们老师的关注和合理解决。

问题四:实验数据的利用问题。

由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学生往往会更多的关注实验本身和实验材料本身,对于实验的数据却视而不见。即便是老师在分配实验任务前要求学生把实验数据记录下,可还有一些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在分析实验数据时,这些学生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若需要老师再重新梳理一遍实验及数据,在教学进程上会造成时间的紧迫性。当然,这样的学生也只是一部分群体。跟着教学思路的学生,还是能很轻松的完成任务。其实,实验教学中,对于认真听讲和参与的学生来讲,都没有什么问题,关键还在于这少数的一部分学生。如何有效的让其参与进来,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通过本次培训,我对这些问题有所反思。在今后的科学教学中,我计划对目前所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措施:

1、教学常规:从教室开始,学生就要排着整齐的队伍来,在实验室走道安静等待。若不能完全做到,则在实验室外组织纪律,必须全部安静才能进入实验室。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快速进入状态,在教室外就做到,实际上在为学生上课做心理准备。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平静的学生进入教室后其喧闹明显低于闹哄哄的学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同。在课堂上,尤其是实验开始时,有的学生在座位前后乱窜,有的学生和前后同学打闹说笑,这需要我们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在实验时,一定要求学生必须小组内合作,有问题小声讨论,若解决不了,举手示意,老师帮助解决。做完实验后必须快速将实验材料摆放原位,安静的就坐。只有形成一定的纪律性,实验操作才会更加规范。在实验报告时,当有学生报告实验结果时,其他同学必须安静倾听报告,不能在别人发言时做小动作或插嘴。只有培养出学生这样的习惯,课堂效率才能大大提高。

2、实验材料放置时间:在学生实验前不将材料提前放置在实验桌上,这样可以有效防止学生注意力的分散。为了防止学生过分新奇,可以在上课之前向学生介绍所用材料,也可以适当的让学生用手先行接触,消除材料的神秘感。针对实验的不同,材料可以采取分批发放的形式,而且,一个实验完成,相应的材料不再需要时,必须要求回收到原来的位置,养成 “从哪里拿就要放回到哪里”的良好实验习惯。有些实验材料因为学生比较熟悉,在有时候需要对其雪藏,若不雪藏,学生会根据其生活经验,干扰实验的进程和实验的解释。如马铃薯在水中沉浮实验中,若将盐提前暴露给学生的话,学生就会认定液体中一定加的是盐,一定是盐水的液体,等等,会严重干扰整个教学。

3、实验偏离: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能预测到的都交代清楚。实验的先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为了防止有的学生对实验的理解方向偏离,教师必须强化方法的再描述和叙述。把实验方法说清楚,明白后再做。长期训练,学生实验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才能逐步规范。在实验过程中,对于有的学生的错误操作,需要本组成员敢于站出来,提醒和指出。所以,培养小组成员的纪律意识,让强势学生和有影响力的学生担任监督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威信和权威,通过同伴监督和提醒的方式,可以有效减少方向性和偏理性。

4、实验数据:要学生关注数据,首先教师自己要关注,在学生实验的时间段,需要教师将数据记录表格用课件形式放映在黑板上,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关注数据,并且告诉学生关注数据的目的性和重要性。在此基础上,要带着学生一步步分析数据,教给分析的方法,训练学生向数据要信息的习惯,由数据推出结果的过程。像数学解题一样,让学生说出整个数据分析思考的过程,长此训练下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表达能力提升了,思维能力也就提升了。

7.专业实验室为电子竞赛服务的实践 篇七

一、专业实验室在组织电子竞赛中的优势

1. 专业优势

我校以往参加电子竞赛都是以各个学院自主组队参加,没有固定的仪器设备和实验场地。不同专业之间相互牵扯、机构重复、人员分散,不好形成合力。2005年,创新创业中心成立后,通过建立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集中电信、生医和计科三个学院教师资源,将10个不同专业的学生集中进行集训,形成多学科融合互补的局面,为学生打造一个独立思考,综合分析的实验平台。教师根据自身擅长的不同专业进行针对性的实验教学和指导,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彼此分享教学经验,形成优势互补的专业特色。

2. 设备优势

创新创业中心现拥有约5000m2实验室的场地、配置了200台计算机的硬件资源,通过整合3个学院电子竞赛实验培训任务,调配和购置电子竞赛各项所需的实验仪器设备,现有设备总价值达170万元。仪器设备的集中使用和统一管理,极大地提升了我校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为学生科研和实验教学服务的层次和水平。学校因此减少机构的重复建设、设备的重复购置;不仅节省了教育资源,而且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形成设施齐全的设备配置。

3. 人才优势

电子竞赛指导教师是从3个学院分别经过精心选拔出来的。他们是各个学院承担一线教学任务的骨干老师,其中部分教师在从事教学任务前曾经是电子产品研发、软件开发等企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由他们组成的这支教师队伍,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技术突出,他们既熟悉电子竞赛培训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又具有娴熟的电子技术专业技能和计算机专业技能,形成综合专长的人才队伍。

4. 项目优势

电子竞赛促使实验教学方法有了较大的改变,尤其是对于传统实验性教学模式形成有力的冲击。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的建立弥补了传统实验室功能性的不足,有效解决了教学、科研和培训相互间脱节的矛盾,形成集教学、科研和培训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实验室,促进实验室传统功能的改变,形成功能专一的项目强势。

二、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为电子竞赛服务的实践

1. 参赛队员的选拔

参赛队员主要从在校大二和大三的学生中选拔,形成参赛选手的年级梯队。首先进行电子竞赛的宣讲活动,让学生了解电子竞赛,每年自愿报名要求参加电子竞赛的学生人数都在200人以上。学生通过基础理论知识考核后,每届都有约70人获得进入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学习的机会资格。学生以团队的形式组成3人一组,自主进行基础的数字和模拟电路的设计制作,单片机应用等技能练习。采用逐步淘汰制,最终确定约35名学生获得代表学校参加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的资格。先后被淘汰的学生因为参加了电子竞赛知识的初步培训,他们在基础知识、基础理论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较大提高。因此,我们在队员的选拔上既注重尖子,又注重普及;做到在学生广泛参与的前提下进行精英选拔,通过精英选拔调动普通学生的积极参与,提高了广大学生的学习热情。

2. 制定培训计划、举办模拟竞赛

教师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指导方法,强调“做中学”。以先实践后理论的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培训内容分为“仪器仪表”“电力电子”和“测量控制”3个方向,仪器仪表要求学生熟悉AD9851-DDS、小信号放大、AD/DA(高速)、程控放大器、程控滤波器等模块的性能;电力电子要求学生了解SG3525PWM波形、全桥驱动、峰值保护电路、过压过流保护电路等模块的特性;测量控制要求学生掌握电机驱动、温度传感器等模块的运用。低年级学生跟随高年级同学一起实践,通过自学和向老师及同学请教的方式弥补没有学过的课本知识。教师不断提出需要解决的问题,要求学生积极思考,启动学生思维。仪器仪表布置LC谐振频率测量、基于MSP430单片机的D D S设计、简易频谱图显示仪、宽带直流放大器等课题;电力电子布置恒流电源、稳压电源、正弦逆变电源等课题;测量控制布置水温控制系统、程控放大器、超声波信息传输等课题。要求学生自主查阅资料,自行设计方案,自拟方法和步骤,选择元器件进行课题设计和作品制作,经过电路调试积累实践经验,达到强化基本实验技能训练的目的。教师再对学生作品检查指导,重点放在电路设计方案新颖性和技巧性的论证,尤其是新技术和新器件的使用;经过循序渐进的理论指导,促使学生将其逐步积累和掌握的理论知识再运用到实践中去。使他们既能够实际动手,又能够进行理论分析,从而制作出符合课题要求的电子作品。培训后期举办模拟竞赛,让学生模拟电子竞赛在4天3夜的时间里做出一个作品,撰写实验报告,使学生文字表达力和创新成果的实物表现力得到提高。教师着重教授学生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包括实践方法、自学方法、问答方法等,通过现场教学、讨论教学、模拟教学等手段,使得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集教学、科研、培训三位一体的功能性优势突显出来,实践教学效果十分显著。学生独立完成能力和协同合作能力得到锻炼,充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增强了学生自己动手运用所掌握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开展探索性实验研究做好铺垫,实验课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也因此得到了明显改进。

3. 开放实验室提供时间、场地和设备保证

我们的做法是从上一年的电子竞赛结束时起就开始准备下一年的比赛。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每天早上8点至晚上10点对学生开放,节假日不休息,学生完全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基础实验技能练习,练习过程既管理严格又变得十分自主。实验技术人员主要任务是教授和指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仪器设备,普通的仪器设备放开让学生使用,个别贵重仪器设备有专人负责指导使用。一方面方便学生的使用和学习,锻炼和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促使大学生逐步自觉养成爱护仪器设备的良好习惯。设备开放的同时,实验技术人员动手修理仪器设备的维修量也有所增加,但经过维修经验的积累,排除常见故障能力相应得到提高,紧急处理和请厂家来人检修的应变能力得到加强。通过组织电子竞赛培训,实验室工作方式有了较大的改变,改原来的8小时坐班制,为现在的轮班制,每天实验室都正常开放,学生随到随学。比赛期间甚至采取24小时轮班制。实验技术人员分工具体职责明确,一切工作都以满足实验教学的需要为宗旨,实验室管理方法及管理观念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4. 建立元器件库

电子竞赛一个重要环节是建立一个比较完备的电子元器件库,这样可以让学生在电子制作过程中,不必要在购买电子元器件上浪费过多的精力,可以在设计、制作过程当中有着充裕的时间。首先考虑的是建立一个门类比较齐全适合于培训、常规性制作的电子元器件库。如各种单片机平台、二极管系列、三极管系列、稳压管、74系列、C D4000系列、A/D、D/A、普通运放以及各种规格的电阻、电容等。对于个别比较特殊的芯片可以另行购买。我们将不同元器件按照其市场价格分为3类:1元以下;1元至15元;15元以上。建立学生元器件领用档案,1元以下的元器件学生可以自由领取;1至15元的元器件学生领用后需要进行登记;15元以上的元器件需要经过指导教师签字后方可领用。实行计算机软件管理,登陆创新创业中心网站随时可以查询各种元器件实时库存数量、单价,以及每个活动小组所领用元器件详细清单,方便核算。电子竞赛结束后,所有元器件都要按领用清单全部收回,遗失和损坏元器件的根据实验室管理规定酌情赔偿。部分设计新颖的获奖作品予以存档保留外,其他作品予以拆卸,对零部件和元器件进行回收。创新创业中心每年用于元器件购置经费约5万元,通过几年来“滚雪球”式的发展,现有元器件总价值达到约十余万元,从建立元器件库初期的服务于电子竞赛,逐步演变成为共享资源,为创新创业中心在全校范围内组织学生开展电子类第二课堂活动提供了物质保障。

5. 配备专职教师、实验技术人员

创新创业中心现有实验技术人员7名,负责整个中心8个专业实验室的管理,其中包括电子设计创新实验室设备的日常运作和维护。加上从3个学院抽调的指导教师12人,组成精干的电子竞赛师资班子。历届大学生电子竞赛的题目都十分重视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全方位考核,教师在指导学生过程中开阔了思路,更加关注科技前沿,自觉对各个教学环节进行全面思考,及时发现平时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及时改进。同学们通过参加电子竞赛的磨练,尤其是在正式比赛的4天3夜里感受了人生的挑战,感到了时间的紧迫,学会了和时间赛跑;同学们反映其锻炼作用比听40堂课都要有效果。因此,依托创新创业中心的专业实验室,积极开展科研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将课内与课外、自学与指导、理论与实践、继承与创新相结合的一种非常好的途径。通过指导学生参加电子竞赛活动,不仅帮助学生取得好的比赛成绩,也是提高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促进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素质的提高。

三、电子竞赛为拔尖人才的培养创造条件

1. 电子竞赛为参赛选手营造了良好的成长环境

在学生广泛的参与和学生素质普遍提高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培训和“精雕细琢”,再经过参加电子竞赛的实践检验,拔尖人才就会被发现和挖掘出来。电子竞赛为特殊人才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培养环境,同学们也因为参加了电子竞赛而受益终生。

2. 通过参加电子竞赛为大学生就业和创业打下理论基础

通过电子竞赛的培训,队员们对于传统的知识平台课程的学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明显表现为书本知识学得透,实践动手能力强,并能根据项目设计需要自主设计电路和编写运用程序,提高了学生自主开发能力,增强了学生就业的适应性,为学生毕业后可持续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宗静静,车仁信.电子设计竞赛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实验室科学,2009,1:18~20

[2]边晓明.管家婆7.2在实验室固定资产及元器件管理中的应用[J].科技创业,2007,8:188~190

8.小议校内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开展 篇八

从学生科学素养发展的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看,化学实验不仅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功能,而且具有激发学习兴趣、创设教学情景、转变学习方式、体验活动过程等多方面的教学功能。这些功能的发挥,并不是教师的实验演示所能解决的,它需要学生亲自参与,关键是给学生提供动手机会, 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实验的魅力,使实验成为培养和保持学生对化学兴趣的一条有效途径,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一个生长点,成为学生自主实验活动的一个支点。

中学课本和资料中涉及很多实验,对于课本的实验,大多数学校普遍采取的是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的教学模式,学生实验操作机会少,动手能力差,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主动性。而对于资料练习中的实验,如课本实验的改进、综合实验设计,教师一般采取理论讲解的模式,学生很难想象实验现象,理解不透实验原理,答题效果差,以致讨厌写化学练习。换一个角度,如果将这类实验设计成为一个竞技类的比赛,给学生一个探究合作、交流学习的平台,效果会不一样。

二、开展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原则

1.可行性

实验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体验实验成功带来的喜悦和成就,但由于学生实验技能水平有限,过难的实验容易导致现象不明显或者失败,让学生产生挫败感。如氨气的催化氧化实验,该实验需要高温高压,操作困难,另外该实验的转化率比较低,不容易成功,应该避免这样的实验。

2.安全性

考虑到实验过程中有难以意料的意外,学生实验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对实验意外的处理,不能做到冷静从容应对。在选择实验时,教师应该选择风险小、易操作、可操作的实验,应该避免爆炸性实验和涉及危险药品的实验。教师在学生实验之前,应该对学生设计的实验内容很熟悉,对学生实验设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综合评估,对可能出现的危险情况事先有准备或应对方案。

3.趣味性

化学学习兴趣是学生对于化学事物特殊的认识倾向,是学生力求认识化学事物、获得有关化学知识,带有感情色彩的意向活动。若学生对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化学的感受就会既敏锐又牢固。而中学化学实验大多是验证性的实验,学生能预见实验结果,实验缺乏趣味,对这样的实验学生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对于少数的探究性实验,由于教师限定实验方案,学生思维受到限制,从而不愿意主动探究。所以,在安全的前提下,应该选择实验现象明显、刺激、震撼的实验,而且让学生自由设计、自由探究、自由验证。

比如设计喷泉实验。

图1图1是资料书中最常见的一种喷泉实验装置。我们常常理所当然认为引发喷泉实验的方法就是打开止水夹,利用热毛巾捂住烧瓶,放开后,形成喷泉。但当学生用滚烫的毛巾捂住烧瓶时,发现烧杯内久久才冒几个泡,放开手后,根本没有形成喷泉。这个实验让学生产生深深的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学生感受到要挑战“权威”带来的喜悦。在这种成就感和好奇心、探索欲望的驱使下,学生对图1进行改进:将烧杯改成矿泉水瓶,采用直接挤压矿泉水瓶,将矿泉水瓶内的水压到烧瓶从而使烧瓶内压强减少,引发喷泉,最终看见喷泉。

图2同样在图2中,当打开止水夹a、c让两种气体混合反应后,打开止水夹b的那一刻,红色喷泉、蓝色喷泉同时喷射而出,颜色鲜艳,对比明显,场面相当壮观。

4.创新性

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已由知识型、智能型向创新型方向转变,教育也由传统教育、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创新教育方向转化。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对中学化学实验竞赛进行创新已成为必然。化学实验创新应具备以下特点:新颖性、启发性、探究性、绿色性、趣味性。通过实验创新,学生的思维得到了激励,创新能力得到了提高,学生会主动吸取和获得知识。

比如设计氢氧化亚铁的制备实验:氢氧化亚铁的易氧化性是一个重难点,如何防止氢氧化亚铁氧化也是学生习题中的一个常见考点,对于此类实验题,学生的答题情况很槽糕。

图3是对课本实验的改进,学生用新配制的硫酸亚铁溶液和经煮沸处理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但制得的氢氧化铁不够白。学生实验后推测,煮沸后的氢氧化钠在停止加热后又迅速溶解少量的氧,于是将煮沸的氢氧化钠溶液改成氢氧化钠固体;另外,用硫酸亚铁固体溶于蒸馏水配制出来的溶液也含有氧,于是改用过量的铁粉与稀硫酸反应制取硫酸亚铁溶液。经过改进,终于得到了洁白的沉淀并能长时间保留。这种通过实验检验,分析总结得出真理再成功运用于实践的经历让学生充满成就感,对学习化学充满信心。

图35.基础性

化学实验竞赛应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强化化学实验中基本操作、基本技能的重要性。

如设计用3 mol/L的硫酸配制0.1 mol/L的稀硫酸溶液。

一定量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是高中阶段的一个重要实验,也是学生必须要掌握的一个实验,课本实验是用氢氧化钠固体来配制一定量浓度的稀溶液,而用浓溶液配制稀溶液,一方面可以考察学生对课本实验的熟练程度,另一方面,也可以考察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迁移能力。学生在进行实验时,容易犯的几个错误有:遇到硫酸产生害怕心理造成取用硫酸时手抖;读数时视线不正确;定容时多加水或者少加水;胶头滴管的使用不规范、移液时玻璃棒的使用不规范。

三、开展化学实验技能竞赛的形式和流程

1.开展形式

合作探究是新课标倡导的一种学习方式,更适用于实验技能比赛。考虑到实验本身的局限性,合作小组人数以三到四人为宜。一个完美的实验演示要求组内成员分工明确,而且组员各有所长,包括实验设计能力、口才、领导能力、心理素质、实验操作能力等;成员的选拔可以在班级内以不同形式竞选出。为更好调动小组成员积极性及团结协作精神,每一个小组有一个响亮的组名,并选好组长,且有详细的分工计划。

2.具体流程

(1)自我介绍

(2)实验介绍,包括实验的原理、设计意图、设计亮点、实验步骤

(3)具体实验演示

(4)回答教师提问

(5)完成实验报告并提交

四、评价

评价是通过计算、观察和咨询等方法对某个对象进行一系列的复合分析研究和评估,从而确定对象的意义、价值或者状态,是一个运用标准对事物的准确性、实效性、经济性以及满意度等方面进行评估的过程。评价应该是全面的、公正的、客观的。在进行实验评价的时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

1.小组分工是否明确,成员间是否协调、团结

2.是否达到预期实验效果

3.操作是否规范

4.设计是否有亮点

5.回答问题情况

6.实验报告完成情况

五、奖励

物质和精神奖励同样重要。物质上的奖励小到一支笔、一本笔记本,都能给学生带来无限的成就感和光荣感。而精神上的奖励除奖状外,对他们的优秀作品进行展示宣传,编辑成校本教材加以保存和推广,更是对他们成绩的认可,同时也丰富校本教材,为下一届的实验技能比赛提供资料,使这项活动成为一个校园项目并不断发扬光大。

笔者所在学校每年都进行这类比赛,在学生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对于学生而言,能够参加校级实验比赛,有机会在教师面前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可以探究未知世界,有利于形成化学概念,理解和巩固化学知识,拓宽知识面,培养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实验能力和探究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资源,为学生提供相互学习的平台,让学生多动手,体会化学的魅力,让实验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化学的重要渠道,发挥实验的作用。

9.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心得体会. 篇九

芦萍

暑假中莲池区联合举办的小学科学教师实验培训,在厚福盈小学举行。我有幸参加了这次培训。这次培训,我认真倾听并记录了每位教师实验的过程的优点、缺点及意见建议。这次培训,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受益匪浅。

一、这次培训,我真正体会到了每位教师严谨的科学态度。

科学就是要有严谨的态度,只有教师的态度严谨了,才会影响到学生,学生才会有严谨的态度。

二、每位教师的准备比较充分。这次培训,不管是简单的实

验还是复杂的实验,每位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如“制作洋葱表皮细胞的玻片标本”实验,制作方法比较复杂,可以说是个技术活,用到的材料比较多,老师不仅准备了充足的材料,而且经过多次实验选出实验效果最好的材料,如吸水纸用过滤纸效果最好;洋葱要用3、4、5层的内表皮制作标本效果最好。再比如“寻找淀粉的踪迹”实验,老师准备了苹果、香蕉、桔子、梨等各种水果;土豆、胡萝卜、菠菜、芹菜等常见蔬菜;面包、火腿肠等各种常见食品;黄豆、花生、绿豆等泡过的豆类。另外还准备了解剖刀、解剖盘、碘酒、滴管等材料。

三、材料的改进较好。在这次培训中有些,有些老师对一些

常用的材料进行了改进,得到了很好的实验效果。比如“摆长怎样影响摆的次数”实验,在前面的实验中,学生已经知道摆的快

慢与摆的幅度和摆锤重量无关,与摆绳长度有关。当验证摆绳相同,摆锤长度不同的摆,摆动快慢不同时,想到与重物的重心有关后,在木片上固定金属圆片来确定重心,这位老师在木片上钻眼来固定金属圆片,这是一种改进;再如“热在金属条中的传递”

实验,以往都是在金属条上粘火柴的方法,这次培训中的老师用蜡环来做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

四、课件与教具直观醒目。如“比较两种不同的链接”实验, 教师既出示了课件,又出示了小黑板,特别是用小黑板出示的电路连接,将电路连接好后用双面胶粘在小黑板上,既直观又醒目,为后面的电路图及电流路径有很好的帮助。

10.科学实验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篇十

——科学实验技能培训心得体会

7月7日-7月8日我有幸参加了“阳泉市2013年实验教师培训活动”。在培训中,不仅使自己的教育观念得到了洗礼,课堂教学艺术研究获得了新感悟,而且熟练地掌握了很多实验技能,真可谓“不虚此行”。下面就我在培训过程中得到一些感悟和收获整理如下:

感受之一: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

小学生对科学充满好奇,是学生喜欢的学科之一。因为各种各样的活动材料,都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兴趣盎然,跃跃欲试,因此科学教学必须建立在满足学生发展需要和已有经验的基础之上,提供他们能直接参与的各种科学探究活动。而科学教师则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亲密的伙伴,对学生在科学学习活动中的表现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学行为对学生产生积极的影响。

感受之二: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让学生亲历科学探究过程”这是新课程标准给我们提出的要求。开展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学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学思维方式获取知识,这是科学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科学探究机会,让学生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

感受之三:科学课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上好实验课,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科学课的课堂常规,如有条不紊的开展实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时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长期坚持观察记录,能倾听别人的发言,能提出自己的见解等等。

感受之四:科学教师要树立终生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课的内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学、生物、天文、地理等各个方面的知识,对教师的知识要求很高,因此教师要及时补充知识储备,同时要学会科学探究的技能,具备科学的态度和价值观,这样科学教学质量才会更高。

上一篇:良好的工作态度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下一篇:课堂教学创新研修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