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常规管理意见(精选6篇)
1.教学常规管理意见 篇一
合肥市关于加强教学常规管理的意见
教学工作是学校的中心工作,教学质量的管理又是教学工作管理的核心。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强化教学常规管理,深化教学改革,为此,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和我市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意见。
一、对教师教学全过程的要求(一)备课
1、备课的内容和要求
(1)备课必须深入钻研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
要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深入钻研教材,研究有关的教学参考资料,明确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明确教学中应遵循的原则、方法,了解各章节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教科书的内容、结构和各章节的重点、难点,准确地把握每节课的重点、难点,确定教材的知识点、能力训练点、情感教育点,明确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根据本学科特点和具体内容,把思想道德教育自然地渗透到教学内容中去。
(2)备课要了解研究学情
要通过平时的教学记录、作业、考试成绩和个别谈话等多种途径(新生通过学籍档案或摸底测试等)全面了解学生的情况,包括学习基础、能力水平、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及个性品质差异等,努力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来设计教学,调整并确定教学目标。
(3)备课要选择恰当科学的教学方法
要按照教学内容、学生情况、教师自身教学特点、教学设备等因素来选择恰当的、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要努力体现教育改革意识,具有创新精神,大胆改革教学方法,坚持面向全体学生,面向不同层次的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上多动脑思考,多动手练;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因材施教原则,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4)备课要跟踪最新的现代教育信息
处在信息时代,必须注意现代教育信息的收集和利用。除了阅读各类期刊、报纸外,要立足现有设备,尽量应用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发挥网络、光盘的作用,不断更新观念,拓宽视野,努力提高备课质量。
2、备课要制定的三种教学计划(1)学期教学进度计划
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应在学期开始之前制订出来,其内容包括本学期教学总的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的要求),教学内容,教学的重点难点,学情分析,教学进度表(按周次填写),重要教学活动,以及有关教学改革的内容等。
(2)单元(章节)教学计划
单元(章节)教学计划应在每单元(章节)教学之前制订,其内容包括:本单元(章节)的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各部分教学内容的课时划分,教材重点难点,各课时的类型、教学方法、有关学科(如中学物理、化学、生物、小学自然等)还要通盘考虑本单元(章节)的演示、实验操作及学生技能训练等内容。
(3)课时计划(教案)课时计划(教案)内容包括课题或节次。本课时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要求)、教材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具、课堂练习与作业等。提倡每节课后在教案上写教学后记。教案还要注明班级和授课日期。教师必须每节课都要写教案。教案应包括练习课、复习课、作文指导课,实验课、补习课和活动课。教案应包含基本格式和教学主要内容,能反映教学主要过程,不可过于简单。
教案的书写要规范,要正确使用教学参考资料,不要机械地照搬照抄,更不允许抄袭别人教案。课时计划(教案)以提前一周制订为宣。
3、坚持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
(1)全市按学科分年级(学段)成立中心教研组,各校要加强教研组建设,有条 件的要在教研组内成立年级备课组。市中心教研组每学期活动不少于2次,以指导、协调全市教研备课活动,学校年级备课组要做到对每一单元(章节)集体备课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记录可查。
(2)集体备课侧重讨论同年级、同教材教师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进度方面保持基本一致的问题,研究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交流最新的教改或考试信息等。要求同备课组老师在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索教改新路上,团结协作,互帮互补,以共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要开展相互听课活动,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不得少于10节,并认真做好听课记录。个人备课应侧重钻研教材、吃透课本,根据所教学生实际灵活处理教材。学期教学计划、单元(章节)教学计划及重要的教案应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写出。
(二)上课
l、正确把握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和要求)课堂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要明确,课堂教学的一切活动都要围绕教学目标(或教学目的)进行。课堂教学的内容要正确,要有教学价值,不得出现科学性错误。重点要突出,不要平均使用力量。课堂教学要体现严密的计划性和组织性,既要备、教一致,反对随心所欲,又要根据课堂教学实际情况,适时地调整内容与进度。
2、严格规范课堂教学行为
教师要严格按照课程表上课,未经教务部门同意,不得私自调课,不得随意安排休息或请别人看堂、代课。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一切准备工作,严格按照作息时间表上下课,不迟到、不早退、一般不得拖堂。教师上课时不抽烟、不坐讲,不会客,不说与教学无关的废话,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不得随便离开课堂,不得把寻呼机、手机带进课堂。
教师上课应衣着整洁,举止大方,教态自然,板书工整规范,语言准确、清晰、生动,要讲普通话(英语课要尽量用外语组织教学)。要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情况。对违反课堂纪律的学生,应进行教育,但方式方法要注意,尽量避免影响其他同学听课和正常的教学秩序。要尊重学生人格,不得体罚和侮辱学生。课内发生的事情由授课教师负责处理,不要推给班主任。班主任应积极主动地协助授课教师做好工作。
3、积极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要处理好学习、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方法,又要反对不顾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教师自身条件而机械地照搬照套,要在学习过程中结合实际把多种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要大力推进新的教学理念,积极推行素质教育,以教学研究作为提升教学质量的动力;要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和因材施教,加强个别指导的关系;真正落实分类指导,分层教学,补缺朴差,以期获得大面积丰收;要处理好讲练关系,坚持讲练结合,精讲多练,要留给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不要满堂灌;要在重视教法研究的同时,重视学法的研究,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要重视课堂信息反馈,随时掌握教学动态,以学定教,及时调控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要处理好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群体合作意识;要切实加强理化生等课程的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实践能力;要正确引导,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开发,挖掘学生的潜能。
4、努力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各种课程资源,除了进一步发挥现有的投影、幻灯、录音设备的作用外,要认真学习、尽快熟悉和学会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要积极探索、大胆运用、及时总结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改革课堂教学的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法,特别要注意探索、总结、推广计算机辅助教学的应用。教师要积极主动参加教研活动。
(三)作业
1、作业布置
作业的内容要科学,目的要明确。作业的内容要符合教学目标(或教学大纲)和教材的要求,不要随意增加和删除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教材中对学生的练习要求。作业的安排要有利于巩固所学知识,有利于训练、巩固和发展学生的基本技能,有利于掌握自学方法。要注意通过作业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一是书面作业,如书面练习、演算习题、作文、绘画等;二是口头作业,如朗读、阅读、背诵等;三是实践活动作业,如调查、访问、测量、实验操作、手工制作等,具体形式咳根据教学需要灵活安排。作业分量要适当,作业时间要控制,既要考虑教学的需要,又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健康,作业的布置还要考虑学生学习水平、学习能力的不同,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作业有所区别,充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可提供必做和选做作业,让学生有选择的余地。反对用机械的模仿和不必要的重复来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严禁以抄作业的方式惩罚学生。
2、作业批改
要认真做好作业的批改和讲评工作,批改和讲评要及时,书面作业的批改方式以教师全面批改为主,非全面批改的作业也要及时检查指导,让学生及时知道答案,得到快速反馈,决不能放任自流。作业批改要正确,批改符号要统一,格式要规范,书写要工整,批评要具体明确,要有鼓励性,批语不要覆盖学生字迹。作文的批改要仔细,错字、错句要及时订正。对于学生订正的作业也要及时批改。对作业中普遍的、突出的问题要及时进行集体讲评。对作业中个别问题,要进行个别辅导或面批。讲评中要强调书面作业的规范化。
(四)辅导
1、课外辅导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形式,它包括答题、补缺补漏、个别指导优秀生和后进生,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学习目的和学习态度教育等。
2、课外辅导要坚持个别性,以个别辅导为主,不带普遍性的问题不要用大课形式,而应采取个别方式进行。课外辅导要加强针对性,针对学生差异和存在问题进行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的学生要培养他们的专长,鼓励和支持他们拔尖,让他们的专长和爱好充分地发展,对学习有学生要及时补缺补差,加强学法指导,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自信心。学习基础薄弱和学习困难多的学生是课外辅导的重要对象,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学生方法的指导是课外辅导的重要内容,必须予以关注。
3、提倡校内辅导,及时利用自习课或课余时间进行。
4、从学校和学生实际出发积极开展课外活动,努力做到内容、场地、人员、器材四落实,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活动的内容要符合课程计划要求,适合各各年龄段学生生理、心理特点,以提高学生全面素质为中心,以培养兴趣、发展专长为重点。活动中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为主,教师给予指导、帮助,不包办代替。
(五)考核
1、考核的科目和形式
(1)凡课程计划规定开设的学科都要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考核。中小学都要重视音乐、美术等非升学考试科目的考核,中学要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2)考核采用考试和考查两种形式,具体要求按各科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上级主管部门规定执行。要重视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平时考核,可通过提问、讨论、实验操作、口试、笔试等多种方式在课内进行。
2、命题与阅卷
(1)考试命题要依据课程标准(或教学大纲)和教材,不出偏题、怪题,着重考 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情况。命题不要脱离本校学生实际,要讲究试题的效度,不要片面追求区分度。提倡教研组、备课组集体命题,实行考教分离。
(2)要认真评阅试卷。有条件的学校提倡流水作业形式进行评卷。要统一评分标准,实事求是评定成绩,不打印象分和随意分。
3、成绩评定
(1)学期成绩评定要综合考虑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
(2)考试成绩不得排名公布,对成绩优秀和进步较快的学生要给予表扬。要关注成绩不理想或有明显退步的学生,帮助他们找出差距,迎头赶上。
4、积极进行考核改革的探索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考试制度改革逐步深入,特别是小学取消升学考试、中考改革和高考实行“3+X“等改革,给我们的考核提出了新的课题,我们要大胆思考、谨慎推进,及时总结这方面改革的新思路、新方法。
5、认真进行学期总结
学期结束,每位教师对所承担的教学工作要进行认真总结,内容包括:本学期完成教学计划情况,教学的主要成绩和进步,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今后改进的设想和措施。进行教学总结要有科学的态度,坚持实事求是,不搞“假大空”,不搞“八股文”。进行教学总结要有改革精神、创新精神,要把课堂教学改革和学法指导作为重点来总结,要以教法改革指导学法改革,以学法改革促进教法改革。要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积极开拓。
二、对学生学习全过程的要求(一)预习 预习包括阶段性预习和课前预习
l、阶段性预习指一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章节)开始学习前,对年学知识整体上的理解和把握。阶段性预习一般采用浏览或读目录的方法,初步分析学习内容的结构与以前所学的联系,单元(章节)分布情况等,做到对全书内容梗概有较清晰的印象,初步了解教材编排顺序及内在联系。
2、课前预习要在前一天完成作业以后通览教学内容,初步理解新课的基本问题和思路,同时复习与学习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要试着确认本节的重、难点,找出听课时应重点解决的问题。课前预习提倡在预习本或书上作预习笔记,搞清预习内容的层次、要点、不懂的问题等。
(二)上课
l、按时进入教室上课,准备好学习用品并保持安静,做好上课的思想准备和心理准备。
2、上课要集中精力,专心听讲,要勤于笔录、善于思考、敢于答问、勇于发问,既要使思维处于积极状态,又不要因过于紧张、疲劳而影响学习。
3、回答老师提问要起立,要用普通话(英语课要尽量用英语),声音要响亮。向老师发问要先举手,经允许后起立发言。要保持正确的看书、写字姿势,养成良好的用眼卫生习惯。
4、自觉遵守自习课的纪律,保持安静,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可轻声讨论。自习的内容以消化刚学过的内容、完成老师规定的作业为主,在此基础上可以复习旧课,预习第二天的课。注意利用自习课提高自学能力。
5、学生上课不得使用通讯工具。(三)作业
1、课后复习
(1)课后复习要及时,当天课当天复习,加深理解,强化记忆。
(2)课后复习要完整,查漏补缺,力求全面掌握当天学习的内容,做到日日清,段段清,不留空白。
(3)课后复习要讲究方法,如通过反复阅读教材,再三揣摩,弄清教材内容之间的联系,找出关键点,使厚书变“薄”;还可以在学习某知识后,抛开直观材料,对所学内容回想和追忆:也可通过整理笔记,回顾、补充完善所学内容,使知识进一步系统化等等。
2、作业
(1)坚持先看书,后做习题。(2)解答之前,要认真审题。
(3)独立思考,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作业;遇到困难,经思考若仍不懂,可主动请老师辅导或请同学讲解。
(4)书写工整,条理清楚,格式规范。
(5)按时、按量完成作业,做完作业要仔细检查,养成认真负责的态度。(6)按时上交作业,发还后要认真阅读老师批语,及时订正错误。(四)复习与考试
1、考前复习
(1)考前复习要科学地安排时问,根据学校课程安排和老师复习计划结合自已实实际制定一个中、短期或中、长期复习计划。克服随意性、盲目性和“临时抱佛脚”等倾向。
(2)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式。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现代学生的学习方式要做到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
2、考试
(1)严格遵守考场纪律,严禁作弊。
(2)调节好心理状态,增强自信心,努力克服过度紧张和焦虑情绪。
(3)掌握正确的作答方法,要认真审题,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答题时要在求准的的基础上求快,要注意格式,保持卷面整洁。
3、总结
每次考试之后要进行认真的总结,既要找出学习中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的不足,还要总结考场作答的经验教训。
(五)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
1、要养成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如:开始学习迅速、不拖延时间的习惯,心平气和、耐心学习的习惯,学习时注意力集中、不依赖老师(家长)的督促、不为外物分心的习惯等。
2、要培养自学能力,自己拟定自学计划,自己支配自学时间,提高阅读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3、要培养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的能力。
要掌握在图书馆、资料室查目录、找参考资料的方法;掌握利用书本上索引、目次、附录、插图等搜集参考资料的方法;掌握做笔记、写报告、绘图表的方法,能把自己的思想表述出来。有条件的同学要学会应用计算机和上网,掌握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整理、运用最新科技信息能力。
4、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
5、不得进入营业性网吧、游戏机室,不看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书刊,要把主要精力用于学习上。
三、对学校教学管理上的要求
1、学校要严格按照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必修课、选修课包括综合实践活动在内的所有课程,不得随意停开或减少课时。学校要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和开展课外活动积极创造条件,根据学校财力、物力尽可能提供必要的器材、场地、时间,保证活动课的开设和课外活动的开展。
2、学校领导要转变作风,深入教学第一线。要经常参加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指导教师备课、共同研讨教学和教学改革问题;要经常深入课堂听课,及时与老师交换意见;校长、分管校长每学期深入课堂听课不得少于8节,并要有详细的听课记录;要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或建议。
3、学校要加强教学各环节的检查督促、监控,每学期对备课情况、作业布置和批阅情况要进行2-3次检查,时间一般于学期初、期中、期末,也可组织教师互查,检查结果要记录在案,检查情况要及时反馈给教师本人。教务部门要对检查情况进行总结,提出改进意见,组织好交流和观摩。对课堂教学有关制度的执行情况可采取巡课等方式检查。
4、学校每学期不少于两次专题研究,听取教师反馈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要针对地解决教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
5、各校教务部门要认真搞好考试、考查的教务工作,要做好命题及试卷的保密工作,要严格纪律,保证考试、考查的真实性,实行考教分离。要对全校考试情况作出分析总结,提出意见,指导今后教学工作。教务部门还要统一保存各学科平时成绩记录,期中、期末、毕业、升学考试成绩记录、试卷分析和样卷等。学校对教学质量要进行具体分析,每学期至少要召开两次质量分析会,检查落实教学情况。
6、各校要立足现有条件、积极创造条件,充分发挥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系统、闭路电视系统在收集、整理、利用教育、教学信息和教学管理中的作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各校要在时间上、经费上尽力保证教师参加各级教研活动。
7、各校要培养一批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并能在教学中应用的教师队伍,45岁以下的教师要求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学校要为教师创造学习条件和应用计算机辅助教学、计算机管理教学的条件,积极推进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和课堂教学管理中的运用。
8、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以沟通与学生家长的联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分析 篇二
[关键词]小学教学 常规管理 教学管理
教学管理工作是一门高深的学问,它的施行与进展要靠制度的保障。这些制度,既要有宏观上的理论导向,又要有微观上的可操作性;既要有主观上的要求,又要有客观上的灵活;个人认为加强教学管理工作,必须紧紧围绕学校的工作目标,以“质量立校、管理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的相关教育理念。
一、健全小学教学管理制度
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首先,需要制定明确且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教学工作管理过程中,只有有了好的工作目标,那么才能够指导下面的工作开展;其次,需要制定严谨的教学计划,只有有了好的工作计划,在每一步教学管理过程中,才能够做到有组织、有计划、有条理。站在学生的角度来看,教学管理制度就是为了维护教学工作有序开展的一个规章制度,是为了规范教师和学生的行为,只有学生和教师都能够遵守这个既定的规章制度,那么整个教学目标才能够在教学计划的指导下,顺利的开展。如果学校规章制度不健全,或者是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各行其是,各自为政,那么学校管理就会出现混乱,学生和教师的组织性变差,教学效率明显降低,因此只有不断地完善小学教学管理制度,才能够顺利地指导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二、严格监控教学质量
1.课前做好备课工作
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学习的主导,所以说能备好课对提高教学效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有效备课要求教师能关注学情、正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设计有相应的学法以及如何引导学生学习的教法,就是说教师的一切教学工作要以学生为起点分析重难点,设计学法教法、设计课型和教学结构。备课步骤要严格遵循以下方案:第一,整体把握教材,就好比是要把握教学目标一样,教师提前备课的过程中,能够对整个课本内容进行一个连贯、系统的分析和总结,再加上多年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快速地提炼教学重点、难点,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就可以达到一个宏观调控,微观执行的过程。第二,认真编写备课教案,就好比是在教学目标下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分条罗列,教学在具体的教学备案过程中,可能会发现新的知识点和难点,可以进行有效地标注和补充,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2.定期反思教学不足
所谓的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出的某种教学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反思性教学可以提高教师对自己的要求,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和责任心。在反思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就教师而言,教学反思应该是一个长久的持之以恒的行为习惯。在教学中不断反思,不仅可以强化教学能力,对学生来说也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教育反思作为一种旨在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得科研范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行为问题,增强教学能力和自身的信心。
三、科学开展教学研究活动
开展教学研究活动的关键是要懂得对比和借鉴。在学校开展可以研究,最好采用同伴互助形式。集体备课,由同组同课的老师上完这节课再由科组进行评课,找出不足,提出改进措施,然后再由第二位老师上同一节课,由此类推,到本级科的最后一位老师。那么最后一位老师上的应该就是体现出集体智慧,较为成熟的一节课了。这种做法对于调整教学策略,研究真正有实效的内容实施很有帮助的。学校领导带头强化理论学习,提高对本教研的认识,逐步建立了以校为本的教研制度,保证了教研活动时间。学校各教研组坚持隔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充分发挥了教研组的集体力量,促使了学校课堂教学效益的整体提高和新课程实验工作的整体推进。我们还重视加强对教学全过程的指导、管理、监控。规定了各教研组必须制定教研工作计划与活动内容。教研活动要做到三定五有:定时、定内容、定研究课题;有活动计划,有活动记录,有活动原始资料积累,有教研组活动总结。
四、结语
加强小学教学常规管理,需要在严格执行课程计划的同时认真抓好教学常规工作,使教学常规规范化、制度化。特别是要注重抓好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课外辅导工作、考察等几个基本环节。教学常规管理工作贵在坚持,重在落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益贵在探索,重在实施。“坚持”与“实施”犹如两只“慧眼”。它把教育的迷雾看穿,洞察教育的本质,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因此,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对于小学教学的意义十分重大,它能够有效的保证小学教学活动的科学开展,为小学教学活动提供支持和必要的保障。同时,各级学校、小学教学管理者、教师都需要在小学教学常规管理下开展工作,从而能更好地完成教学工作,培育出祖国的栋梁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树林.普通高中教学常规管理的問题及对策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09.
[2]梅奎.小学教学常规管理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2,(35):7-9.
3.教学常规管理意见 篇三
为深入推进新课程改革,加强我镇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宁城县教育教学指导中心《宁城县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实施意见》精神,现结合我总校实际,制定本实施意见。
一、健全制度
第一条:制度。各校根据新课改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教学工作制度。建立科学的教学过程管理监控制度,如教学检查、质量检测、听课制度、考勤制度等。各校对已有的制度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使之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和学校发展的需要。
第二条:计划。各校要结合本校实际制定学校中长期发展规划以及工作计划。各校要明确校长、分管教学校长、教导主任、德育主任和后勤主任等承担教学管理的具体职责。校长室、教导处、教研组、课题组等每学期要根据总校的要求,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教学实际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并注重计划的有效落实。
二、课程管理
第三条:课程。全面实施国家课程计划。按照国家课程计划开齐开足全部课程,不得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不得随意调整课程难度和教学进度。学校有总课表、教师课表、作息时间表。音、体、美、科学、信息、劳技、品社、历史、地理等课程的任课教师要努力做到专业化,确保做到专职化。
第四条:阳光体育运动。保证学生每天有 1 小时的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开展阳光体育运动,确保每天一小时体育锻炼。全面推行每天上午 25-30 分钟的大课间活动,没有体育课的当天必须安排体育课外活动。大课间活动和体育课外活动要精心组织,马市要开设健美操学习训练课。确保做到四个定:即定时间、定人员、定项目、定场地。学校有“阳
光体育运动”和课外活动安排表。
三、课堂管理
第五条:备课。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学过程的关键所在。教师备课要做到全面掌握、正确理解本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加强学情分析。要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基础出发,合理使用各种教学资料,科学制定教学目标,认真设计教学过程,恰当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认真编写教案,课后撰写教学反思。电子备课的,要有学情分析和教学反思;杜绝直接从网上下载教案以应付检查。根据不同层次教师和不同学科的特点,提出分层设计教案(含学案)的要求。
中心校和各校要研究和细化集体备课模式,建立与完善集体备课制度,学校分低、中、高三个学段每个学科每周必须要安排一次集体备课,集体备课要有自备、集备、复备的过程,执教者在复备的基础上,通过课堂教学,将修改意见和教学反思汇总后给主备人,形成新的教案,存入学校档案滚动使用,避免集体备课流于形式,弱化个人的独立备课能力和教学特色。各校要加强集体备课资料的积累和管理。集体备课应同同课异构相结合。
学校安排教研组长(备课组长)每周进行教案检查一次,教导处每月检查一次。每次检查都必须有详细记载和分析反馈意见。
第六条:上课。上课是教学常规工作的核心环节。教学任务的完成,主要落实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认真落实新课标要求,从教学目标出发,加强基础,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学科特点有机地渗透德育;教学程序合理,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教学方法多样,任务导向明确,充分有效运用教育媒体,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注重讲练结合,提升学生的参与度。树立“以学论教”思想,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习惯;教师尊重学生的意见,鼓励学生创新;课堂教学必须有学生自主学习环节,要有当堂训练。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语文、英语学科要坚持课前3分钟演讲或口语训练,数学课要认真进行课前2-3分钟口算训练,要保证训练质量,逐步提高练习效果。
上课要严格按照课程表进行,不迟到,不早退,不无故离开教室,不提前下课,不拖堂,不私自调课,不做与上课无关的一切事情,不接听或拨打手机(不准把手机带入课堂)。要妥善处理好课内发生的意外事件,严禁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保持良好教态,教师进课堂要有整洁、大方的仪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与和蔼可亲的形象,要做遵守课堂规则的表率。教师讲授要讲普通话,语言准确、严密、科学、流畅。
规模较大的学校要实行异步上课制度。有经验的教师先上示范演示课,年轻教师听课后进行研讨消化,再上课。以确保上课的质量和效果。
学校制定并实施随机挂牌上课听课制度,有教学巡视检查制度,行政人员坚持每天巡查记载。
第七条:作业。作业尽量当堂完成,教师布置课外作业要适度、适量,要提出明确的作业要求和具体的检查督促措施,指导学生学会正确的作业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作业习惯。
严格按要求控制作业总量,要有选择地布置作业,作业分量和难度要适当,作业数量要有弹性,可分必做与选做,按学生实际分层次提出要求。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小学一、二年级不得布置书面家庭作业,小学中高年级、初中学生每天书面家庭作业分别控制在 1 小时、1.5 小时以内。理科每节课都要布置适量的书面作业,文科每节课要布置适量的阅读作业和一定的书面作业。中学语文学科,每学期不少于 7 篇大作文训练。中学外语必须有书面表达,初中不少于 6 篇。小学语文学科的习作,三年级每学期不少于 8 篇大作文,4—6 年级每学期不少于 7 篇。
批改作业要及时、规范,批注提倡运用短语加等级,尽可能让学生及时获得作业的反馈信息。批改作业时要做好批改记录,对作业中反映
出的普遍性问题,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评讲,个性问题要进行跟进式指导。做到“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要有恰当的评定和批改日期。学生订正后,要进行二次批阅。倡导多样化的、富于实效的作业检查与批改方式,尝试简单作业随堂改,重、难点练习教师面批面改,小组合作批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的作业批改模式。充分发挥学生在作业批改中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各年级都要建立错题本,使学生养成及时改正错误的良好习惯。要分析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及时调节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法。学校要加强对教师作业布置及批改情况的检查,每周教研组长检查,每月教导处检查,并设计问卷对学生作业情况进行调查,根据作业情况及时进行调控,每次检查后要有检查记录。
第八条:听课与评课。组内教师相互听课,要及时交流;听校级观摩课、示范课,听后必须在教研组活动中组织评课,并有评课记录;外出学习听课,回校后及时汇报或交流,书面材料存档备查;听课笔记记载要全面,特别要有教学内容、方法和特点、亮点的评价,否则,视为不合格笔记。凡被视为不合格笔记的,不得列入听课量的统计。每学期同行间(或相近学科)相互听课、评课不少于 10 节;学校中层及以上干部每周听课、评课不少于 2 节,每学期听课、评课不少于 40 节,不兼主课的听课不少于 60 节。行政听课要进行点评,不断增强行政听课点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学校要有公开课、听课和评课情况检查记录,每学期对听课情况至少汇总 2 次,听课笔记的检查,不仅要查数量更要看质量,及时分析诊断反馈,学校每周公布公开课计划。要实行推门听课制度。
四、课余管理
第九条:早读。学校要安排语文和英语课早读。任课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早读,加强早读课的指导,提高早读的质量。学校要检查早读课情况,并有书面记录。
第十条:自习。学校安排的自习课,要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做到责任到人;自习课不得整班上课,但必须有教师在班管理。学校对自习课的情况要有专人管理、记载。
第十一条:辅导。注重因材施教,主动对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指导有余力的学生自学提高,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缺补差,纠正学习习惯,改进学习方法。要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进行阶段性复习,提高学习质量。辅导要有目的、有计划、有准备、有记录。不随意占用应该由学生支配的自习课、活动课等时间。学校要把辅导作为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环节,辅导工作要落实到具体的人,要有检查与记录。
第十二条:课外阅读。“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读整本的书”这是课改的要求,坚持把读书活动的开展作为教育特色进行打造,按照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活动,文科教师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要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开出推荐阅读篇目,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课外阅读活动,学生有课外阅读记录本。理科教师也要精选课外材料,指导学生阅读。各校要有课外阅读检查记录。
第十三条: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促进学生自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应根据学科特点、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需要制定自学提纲,提出适当、明确的预习要求,并给予具体的指导,发展学生个体的学习能力。课堂要有意识检查预习效果。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组织自学、质疑讨论、归纳应用等方式开展好自学活动,防止自学活动流于形式。课后要增加延伸拓展的内容。学校要定期检查,积极探索并推广应用。
五、测试与评价
第十四条:测试。测试要控制次数,切实减负,追求实效。小学每
学期考试原则上不超过2 次(即期中和期末素质测试),科目不超过 3 门;初中基础年级每学期考试不得超过 2 次。加强命题研究,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突出教学重点,检查学生的知识、技能和智能发展,加强教学的目的性、针对性和实效性,确保试题质量,有效促进教学;学校要科学安排测试,注重过程测试的实效。命题、测试、阅卷、分析要符合要求。提高测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每次考试有试卷和监考、阅卷安排表等材料。
各学段除书面测试外,可以采用灵活多样的检测方式。
第十五条:考务。各级各类测试的组织要严密,纪律要严明,操作要规范。学校应参照国家考试考务工作要求,严格执行《监考人员守则》和《评卷工作人员守则》,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明确的考试违纪处罚条例。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应该按章办事。学校有监考、阅卷、分析等规章制度。
第十六条:分析。每次阅卷的考试成绩统计要重视数据分析,要建立、健全学科教学质量分析制度。班级应该有学生个体之间的横向比较数据和个体纵向发展比较数据,并记入电子档案;学校应该有各班的优秀率、良好率、合格率、生均总分的纵横比较数据,不给班级和学生排名,对评价数据要进行认真全面分析,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以及出现思维障碍的原因,提出后续教学的改进措施,对不同学生提出有效的学习建议,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建立完善的成绩统计档案与学生学业水平跟踪管理制度。
各校要及时将期中、期末和小六月考各种数据报总校教导处,以便对全镇情况进行分析总结。
第十七条:评价。各校要建立健全质量考评机制,明确评价的目的、内容,采用开放、多元、多样的评价方式,强化对学生的学习品格、学习能力、学习过程、学业成绩的综合评价,全面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
坚持单项与综合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终结评价与过程评价相结合,评价与指导相结合;不以考试成绩和升学率作为衡量学校教学工作的唯一标准。要根据具体情况,分门别类开好质量分析会,校级会议数据分析到每一位任课教师和每一个班级,措施落实到每一位教师;班级会议数据分析到每一个学生,措施落实到每一位学生。学校、班级、教研(备课)组和教师有分析评价记录。对于考试成绩落差特别大的班级和任课教师,校长或分管校长应找有关教师进行个别谈话,共同分析查找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一起制定改进的方法与措施。有关教师应在谈话后书面写出深刻反思的材料交学校存档。凡被个别谈话累计两次以上而没有明显进步的教师,学校应考虑培训措施。
六、校本教研与课程开发
第十八条:校本教研。学校重视教研组、备课组建设,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组织学科教师积极参加各级各类教研活动,校本教研要增强目的性、计划性和实效性,全面提高教研工作质量。教研组(备课组)有活动计划、活动记录。学校有检查考核措施。
第十九条:资源利用和校本课程开发。各校要挖掘社区资源、校本特色资源、学科优势资源,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课程教学资源;充分利用图书室、阅览室、实验室,音乐、美术、计算机、多媒体等专用教室和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录像带、视听光盘、计算机教学软件等各类资源。积极利用各种资源,开发有地方和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学校有图书流通率等各种资源利用的过程性记录。专用教室有专用课表并上墙。校本课程开发有成果。
三座店镇总校
4.教学常规管理意见 篇四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实施有效的教学管理,培养教师良好的教风,提高教师主动落实教学常规的达成度,依据《枣庄市中小学教学常规》并结合我校教学实际,特制订如下具体要求:
一、课前准备
(一)教学计划
1.每学期开学前,学校必须组织任课教师认真学习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明确课程性质、目标和实施建议,不断更新知识结构。
2.教学计划的内容一般包括下列四项:①对学生、教材等情况的分析;②在本学期应达到的教学目标;③以单元或章节为单位拟定教学进度表;④提出改进教学的措施和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3.编拟教学进度表(以周为单位制订教学进度表,安排教学内容、课时数及单元、期中、期末复习及测评时间)。
4.各科教学工作计划由各课任教师制定。
.开学两周内上交教导处,由教导处检查后及时下发,便于指导教学实施。检查标准为: 上交情况(10分):按照学校要求每拖延一天扣2分,扣完该项总分为止。
项目齐全(10分):按照试卷分析的设计要求,认真填写所以应填写的项目,否则酌情扣分。
计划质量(80分):依照学校对教学计划制定的有关要求分三类等级,等级分值分别为A级78分以上,B级75分以上,C级75分以下。
(二)备课
1、个人备课(1)内容要求: 备课内容要基本遵循学校“双主线 五环节”的教学模式,体现出五个基本步骤:呈现学习目标——汇报前置任务——师生互动探究——检验目标达成——整理回顾提升。
课后要归纳、总结,撰写教后记。(教后记可不拘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有什么感受就写什么,教后记的内容可以是自我诊断调节式、经验总结式、实况摘录式、体验感受式,还可以记录教学中的失误,灵感思维的火花,学生学习中的闪光点、困惑,新的教学设想等。)20年教龄(含20年)以上教师每周不少于1篇教后记;10年教龄(含10年)至20年教龄教师每周不少于两篇后记,10年教龄以下(不含10年)教师每周不少于4篇教后记。
(2)落实形式
语文、数学、英语学科:
有上级下发的《优秀课时案例》的学科要求: 要认真研读教材,深挖教材、精读《案例》,参考教参的同时根据需要进行圈、画、评、补。(1)圈:圈出《案例》的关键词语。(2)画:画出教学内容或教参、《案例》中的有关句子等。
(3)评:主要是写出自己对教学内容关键点的认识,指出《案例》对教学内容的独到见解,点评出某教学环节设计之如何精妙等。
(4)补:主要针对《案例》中缺少的“双主线 五环节”教学模式环节加以补充,例如:呈现的学习目标、前置性任务的预设内容、目标检测的预设内容、教后记等。
不可过分依赖《案例》,要结合学校、学生、学情、教师本身等实际情况,预设出科学、有效、有针对性的教案。
没有上级下发的《优秀课时案例》的学科要求:
在吃透教材、掌握学情的基础上,教师要形成自己的教学思路,写出简案。简案要体现出五个基本步骤:呈现学习目标——汇报前置任务——师生互动探究——检验目标达成——整理回顾提升。
为确保备课的质量,教师要首先潜心阅读教本,独立钻研教学内容,达成自己对所教内容较透彻的理解把握。然后再认真阅读《教师教学用书》(即教参),以印证个人独立钻研教材的见解,并对个人的认识加以补充或矫正。新授课必须以手写形式在备课卡上完成备课。练习课、复习课、作业指导课可以利用备课卡,也可以在课本、相关材料中做批注、修议等形式完成。科学、社会、体育、美术、音乐、信息等学科。三年以上(不含三年)教龄的可以在原有备课材料中进行修议、理换、删添等形式形成可行性教案。
一至三年(含三年)要全篇手写教案。(3)备课数量 简案:
语文、数学新授课参照教师教学参考书的课时安排标准完成;
英语、体育、美术、音乐、科学、社会、信息等按实际发生的课时量完成; 研究性学习、体育游戏、安全环境、传统文化、书法等每学期不少于8篇。详案:
20年教龄(含20年)以上教师免写详案;
10年教龄(含10年)至20年教龄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篇详案; 3年教龄(含3年)至10年教龄教师每学期不少于4篇详案; 3年教龄(不含3年)以下教龄教师每学期不少于20篇详案.根据各自详案数量开学初到教导处领取详案备课纸。
2、集体备课
抓好集体备课是是提高教师个人备课和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是实现资源经验共享的有效途径。学校本学期高继续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切实提高集体备课的效率和时效性。采取个人备课——组内研讨说课——分组内集体备课——上课——听课——议课大教研形式。领导班子要按教导处分工按时参加集体备课,要安的下心,坐的住,和老师们一道研究探讨解决实际教学问题的办法。
本学期教导处将制定分项听课评价表,达成人人参与,人人带着不同的任务听评课,从教学模式落实、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情况、学生学习状况、学习效果达成等多角度深入开展评课、议课。
3、其它形式的备课
①网络备课。利用网络精选和课时吻合的教案、课件、素材,并进行修议,形成可行性教学资源。将以上素材以课时为单位命名进行分类整理存盘。
②在配发的教案或、教学参考书中选用删、添、理、换、评、记的形式落实备课。③ 其它各种形式的备课。
以上备课内容要自行整理保存,均作为备课检查的依据。
④个人优秀教学案例整理:结合并参照本学期教研室征集优秀教学案例的通知规定,另行分学科通知。⑤作文备课使用教研室统一印制的备课资源进行备课修议,形成个人作文备课。每学期要完成本册教材中规定的作文数量:大作文7—8篇。
4、检查标准:
课时备课应超前两课时。对教师的备课学校采取定期和随机抽查相结合:定期检查,每学期一次,并量化填写《教师备课检查记录》;随机抽查将根据备课完成的质量及数量进行适当量化,同时并及时向教师反馈检查情况,以便教师及时调整。
备课数量(20分):每少一节课时减2分,该项得分减完为止。
备课质量(80分):检查时教师要提供所有备课痕迹,学校将依据备课的有关要求检查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等级分值分别为A级78分以上,B级75分以上,C级75分以下。
注:无备课、直接从网上下载、直接抄袭的教案或故意不按时上交的得0分。
二、课堂教学
(一)要求
教学遵循“双主线五环节”教学模式,以此指导课堂教学,详见“双主线五环节”教学模式解读。
(二)检查标准:
1、上课
教研组互打和领导班子推门听课打分相结合的形式。
课堂教学共100分。其中,本组人员在研讨课互听互打占50分,校长室、教导处领导推门听课占50分。
2、听课
听课数量(20分):除学校组织的教研听课外,每位教师每学期互听课不少于2节。每少一节课时减1分,该项得分减完为止。听课质量(80分):依据学校对听课的有关要求检查结果分为A、B、C三个等级,等级分值分别为A级78分以上,B级75分以上,C级75分以下。
三、作业设置与批改
详见《滕州市第三实验小学作业教学指导意见》
四、单元形成性检测
根据《山东省普通中小学考试管理规定》的要求,相关考试学科要适时教学单元形成性检测,充分发挥检测的诊断发现、改进、矫正、激励导向功能。单元检测实行无分数评价以等级形式体现,不得按学生检测成绩排队并公布名次。学校将对检测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并将其结果纳入期末实绩量化。
检查标准:
检测次数(30分)每少一次扣3分,扣完为止。
上交单元试卷份数(30分)每次所交试卷份数少于总人数的十分之一不扣分,然后每少一人扣一分,扣完为止。
批改质量(40分)批改准确,有改正、复批即可满分。否则酌情扣分。
五、教育随笔
为促进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提高教师的理论业务水平,要求教师每学期不少于8篇教学随笔和2000字的教学理论摘抄。外出听课参加教研活动返校后,要形成学习心得体会并在一周内上交教导处。教育随笔内容笔记广泛,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实践:如教育案例,如教学反思,如学生档案记录,如心灵感悟,如班级管理„„.写教育随笔实际上是个思考与积累的过程.由于我们身在教育的第一线,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自觉地融入了自己的智慧,常常教有所感,倘若能及时记录下自己的教育心路,这对今后的教育教学无疑是有帮助的.而且要想把文章做大,做好,也离不开平时的点滴积累.教育随笔篇幅不限,也无需上升到多高的理论层面。每篇随笔不能少于100字。
5.幼儿园保教常规管理意见 篇五
为加强全县幼儿园常规管理,规范教育行为,提高保教质量,根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省政府办公厅关于学前教育改革发展的意见》等文件精神,并结合我县幼教工作实际,特提出强化幼儿园保教常规的基本意见。希望各园从实际出发,结合相关规章制度,制定实施细则或考评细则,确保我县各类园所各项工作正常、高效运行,有效促进幼儿发展,使我县幼儿园常规管理进一步走向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办园行为管理
1.规模与班额。幼儿园原则上应按年龄分班。每班编班人数为:小班(3-4岁)20-30人,中班(4-5岁)25-35人,大班(5-6岁)30-40人。县城区、各乡镇中心园应开齐小、中、大三个年领班,一般应达到6个班以上规模。
2.拓宽服务市场。鼓励幼儿园探索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利用现有资源,拓宽服务市场,举办托儿所(班)、亲子园,形成托幼一体化的服务格局。
3.规范幼儿园名称。不得随意使用“双语”、“艺术”、“蒙氏”、“基地”等词语,不得冠以“中华”、“中国”、“国际”等字样。
4.规范收费行为。幼儿园应按当地物价部门核定的收费项目、标准收费,建立收费公示制度。幼儿园不得以开办实验班、特色班和兴趣班为由,另外收取费用;亦不得以幼儿表演为手段,进行商业活动。
5.规范招生秩序。各乡镇中心校为当地幼儿教育的主管部门,要加强对幼儿教育的统一领导,负责制定本镇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合理布局幼儿园,并予以公示;规范幼儿园招生秩序,严禁无序
竞争。严禁幼儿园以提前开学、降低收费、延长幼儿在园时间、商业笼络等不正当手段争抢生源。
二、师德规范
1.教职员工应依法治教,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觉遵守《宪法》、《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认真履行教师职责。运用法律维护幼儿园、教师和幼儿的合法权益,严禁在园进行宗教宣传和迷信活动。
2.教职员工应爱岗敬业,以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勤奋工作,努力争创一流工作业绩。
3.教职员工应廉洁从教,坚守高尚情操,自觉抵制社会不良风气。不搞以教谋私,不收受家长的礼物,不向家长和幼儿推销教玩具和书刊等,严禁巧立名目乱收费。
4.教职员工应举止文明,态度和蔼,尊重家长和幼儿。密切与幼儿家长的联系,平等、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家长。应建立民主和谐的师幼关系,关心、尊重、爱护每一位幼儿,平等地对待和评价每一位幼儿。采取正面教育的方法,严禁体罚或变相体罚幼儿。
5.教职员工应为人师表,以身作则,注重身教;精神饱满,注意仪态。仪表要端庄、大方、整洁、得体,不着奇装异服,不浓妆艳抹,服装应简洁便于组织幼儿活动。进班不穿高跟鞋、拖鞋。在园不佩戴戒指、耳环,不披肩散发,不留长指甲。保健员、炊事员需着工作服,保育员在分餐时需着工作服。
6.准时到岗,严禁带班时做私事、闲聊和使用通讯工具。
三、组织管理与制度建设
1.组织管理。园长应是幼儿园常规管理工作的第一负责人,各幼儿园都应建立具体组织实施常规工作的组织机构,并接受教育局、教研室、镇中心校等部门的督察、指导。
2.制度建设。幼儿园应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导,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如各种岗位责任制、教师聘任制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幼儿一日生活作息制度、教研活动及备课、听课、评课制度、教育活动评价制度、档案管理制度、师德师风考核制度、教师培训制度、教师考评制度、教师行为规范、卫生保健制度、幼儿发展评价制度、家长工作制度和社区工作制度、安全制度等。各种规章制度都要以文本形式发给教职员工学习,并认真实施。
四、幼儿园的教学管理
(一)课程管理
1.幼儿园应以《纲要》为指导开展教育教学,保教并重,以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良好的个性品质和基本能力为目标,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教育内容相对划分为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等五个领域。教育活动内容应贴近幼儿生活,做到各领域内容有机联系和渗透,能满足幼儿兴趣和发展需要,有益于目标的落实。
2.全县幼儿园统一教材。禁止使用小学教材及不规范用书。坚决杜绝“小学化”倾向。
3.教师使用新教材前要接受教材培训。
4.禁止对幼儿进行各种形式的测验。禁止给幼儿或家长留书面家庭作业。
5.科学合理制定幼儿一日生活常规,要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和季节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活动,做到动静结合、室内外结合、教
师组织与幼儿自主活动结合等,建立健全良好的一日活动常规。不得按照小学模式编排课表。
6.面向全体幼儿,关注个别差异,为幼儿提供积极、自主、有序、有效的参与活动的条件(包括时间、空间、材料)。
7.保证每天不少于2小时的户外活动时间(其中户外体育活动不得少于1小时),教师可根据季节、天气变化、幼儿兴趣和需要,在时间和内容上作适当调整与安排,做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保证幼儿的身体得到充分锻炼。
8.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因地制宜地为幼儿创设游戏条件(时间、空间、材料),满足幼儿发展需要。
(二)备课
1.教师必须认真备课,不备课不准上课。要认真做到“四备”:即备教材、备教法、备教具学具、备幼儿水平差异,确保教育教学质量。
2.按要求写好幼儿一周活动安排,并张贴在班教室门口,以便家长更好了解幼儿在园的学习情况。
3.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对所教年龄班的要求;了解教材内在联系;依据教材内容、幼儿实际认知规律,确定教学目标和要求,掌握重点和难点,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选择内容要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趣味性、活动性、综合性。
4.教案要分细节写,写明活动内容、活动目标、活动重点和难点、活动准备、活动过程、活动小结。要对幼儿进行情感、态度、学习能力方面的发展目标进行描述,重点创设幼儿学习过程的活动情境,活动情境应体现教师活动和幼儿活动的全过程。
5.教师要独立思考,不生搬硬套,照本抄袭教参和其它备课资料。教案书写应整洁清晰、语句通顺、层次清楚,条理分明。
6.教案在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研究,每周集体讨论一次,要统一教学思想,统一要求,统一质量考核。
7.鼓励教师撰写教育笔记、活动反思。每次教学活动后及时总结分析成功与失败之处,并提出改进意见。
8.提倡超周备课,年轻教师必须写详案。
(三)上课
1、教师必须严格按课程表组织教学活动,不随意停课。按时上课,不迟到、早退和无故缺课。在认真备课的前提下,力求教好每节课。
2、教师在实施教育教学过程中必须使用普通话,并积极运用现代化教育手段准备教学,教态亲切,衣着整洁、语言简练、声音清晰。
3.教师进班前必须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带班时做到人到心到;不擅自离开岗位,严格一日作息制度。班级教师要互相合作,沟通思想,交流情况,统一教育理念,保持教育上的一致性。
4.教师严格执行周计划,按时组织教育活动,不随意调课。活动前必须做到“三有”(即有周计划、有备课、有教具学具),不能离开课堂,上课不做与课堂无关的事,不接听电话。
5.教师要科学地、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指导幼儿在探索、观察、实验、操作中获取知识,形成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注重课程的综合性、趣味性、活动性,寓教育于游戏中。
6.教师应灵活采用集体、小组和个别形式,组织开展各类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多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激发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
7.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在教育活动中,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与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和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为幼儿营造关爱、平等、民主、和谐、宽松和支持的心理氛围。
8.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并关注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9.活动时间:小班15--20分钟,中班20--25分钟,大班25--30分钟,教师可根据幼儿的兴趣适当调整时间。
(四)游戏与体育活动
1.保证不占用幼儿游戏时间。每天游戏活动时间不少于三小时,其中每天二小时户外活动时间(户外活动中,体育活动不少于一小时)。
2.为幼儿创设良好的环境,提供必要的场地、玩具、材料,特别要注意开辟区域活动角,尽可能多的为幼儿投放足够的材料,保证游戏与活动的顺利开展。
3.各项活动要求与安排:
(1)体育活动:早晨、教育活动后、午点后均可安排。
内容:体育游戏,球类活动,各种体育器械活动,体操及单项基本动作练习。可以全班、小组或个别的形式,开展幼儿喜爱的活动。
(2)游戏活动:早晨、教育活动后、午点后均可安排。
内容:创造性游戏(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体育游戏);玩沙、玩水;民间游戏等。
(3)散步:教育活动后,饭后均可安排。
内容:教师利用散步,引导幼儿观察社会,接触自然环境,使之感受自然界的美与奥妙,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认识兴趣。
(4)劳动:晨间接待、教育活动后、午后时间可安排。有时可和散步,观察认识自然结合在一起。
内容:有饲养小动物,自然角,花畦、菜圃的种植劳动,帮助老师整理活动室等简单的清洁卫生劳动。
在一天活动中,应给幼儿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让幼儿按个人意愿和兴趣自由选择有益的活动,允许他们自由结伴,自由交谈,自由活动。
4.对幼儿游戏和活动的组织指导。
(1)各种游戏与活动安排在逐日计划中,注意动静和室内外活动交替,面向全体,注意个别差异。
(2)在游戏与活动中,认真仔细地观察幼儿的活动和表现,深入了解幼儿,便于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训练,但不能干扰幼儿的游戏活动。
(3)在游戏与活动中要体现全面发展教育的任务与要求,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4)教育幼儿爱护玩具和其它物品,用完收拾。(5)注意安全。
5.认真分析填写活动效果,不断积累资料。
(五)教育评价
1.依据《纲要》和本园实际,对教师教育计划的实施情况及幼儿在日常教育活动中的表现给予及时、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效促进教师和幼儿发展。
2.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必须全面了解幼儿的发展状况,要承认和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避免用整齐划一的标准评价不同的幼儿。
3.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幼儿,既要了解现有水平,更要关注其发展的速度、特点和倾向等,对幼儿的评价应当客观,避免主观意识,尤其要避免只重知识和技能,忽略情感、社会性和实际能力的倾向。在幼儿面前慎用横向比较。
4.对幼儿实施评价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明确评价的目的是了解幼儿的发展需要,以便提供更加适宜的帮助和指导。评价在日常活动与教育教学过程中采用自然的方法进行,平时观察所获得的具有典型意义的幼儿行为表现和所积累的各种作品等,是评价的重要依据。
5.幼儿园应为每位幼儿建立成长档案,成长档案可包括幼儿影像、幼儿生活活动片段的文字描述、发展评价手册等,以便全面、真实地反映其成长的基本状况。
五、幼儿生活活动管理
(一)入园与离园。
1.幼儿入园前做好活动室内外清洁工作及开窗通气。做到窗明几净,空气新鲜,地面干净无纸屑、杂物;墙壁、电灯、风扇无灰尘、蛛网。
2.教育幼儿高高兴兴的来园,能主动向周围的人问好,会使用礼貌用语:你好、再见、谢谢、对不起、没关系等等。
3.晨间检查:做好一摸:有否发烧;二看:喉部、皮肤和精神;三
问:饮食、睡眠、大小便情况;四查:仔细观察幼儿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好纪录。
4.幼儿进班后,要求幼儿将自己的物品放在指定的位置,积极参与到集体活动当中。
5.幼儿离园时,提醒幼儿带好自己的物品,与老师及小朋友道别。6.教育幼儿不独自离园,不跟陌生人走,加强对幼儿的安全教育。
(二)盥洗及如厕。
1.做好盥洗前的准备工作,搓好毛巾,放好肥皂。
2.根据用具设备,分批进行盥洗。教给幼儿或提醒幼儿洗手、洗脸的顺序和方法;指导幼儿学习自我服务技能,培养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3.提醒幼儿遵守盥洗规则,认真地洗手洗脸,放下衣袖,离开盥洗室。
4.允许幼儿可随时如厕,提醒幼儿如厕时挽裤角,便在池内,培养幼儿按时大便习惯不在卫生间玩耍,便后迅速离开卫生间。
(三)进餐及饮水。
1、口杯、餐具每日消毒,每个幼儿的口杯应放在口杯柜中固定的地方,水桶内外、口杯柜保持清洁。
2、幼儿需要喝水时,应随时给水喝。应保证班上随时有开水,并及时提醒幼儿喝水。
3.进餐前十五分钟提醒幼儿收拾玩具,放好椅子,做好盥洗。指导值日生工作,擦净餐桌,准备餐具。
4.创造愉快、安静的进餐气氛,不处理幼儿的问题,不引起哭泣,使幼儿情绪安定,积极进餐。
5.进餐时,保教人员要精力集中,注意观察,精心照顾幼儿,轻声、和蔼地指导和帮助幼儿掌握进餐的技能,培养文明行为习惯和吃完自己的一份饭菜。进餐时不扫地、不拖地,不催促幼儿进餐。
6.及时收拾碗筷、餐桌,清扫地面,指导幼儿擦嘴、漱口。7.午餐后组织幼儿进行10--15分钟自由散步。8.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四)午睡(夏天两小时半,春、秋、冬两小时)。
1.幼儿就寝前半小时开窗通气。在冬季、幼儿入室就寝时应关闭窗户。
2.夏季上床前指导幼儿冲脚,午饭后组织幼儿进行安静散步及入厕,努力避免新异刺激导致兴奋,影响入睡,禁止高声谈笑、喧闹现象,创造安静气氛。指导幼儿(帮助小班幼儿)摆好枕头,拉开被(毯)
3.及时细致的为每一位幼儿盖好被(毯),纠正不良睡姿,培养幼儿右侧卧或仰卧、不蒙头睡觉的好习惯。
4.值班人员利用幼儿睡眠时间检查幼儿服装及鞋袜,缝缀脱落钮扣。看睡要坚守岗位,不能以任何借口离开寝室或做私活、看书、打瞌睡等。
5.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自理能力,按时起床,按顺序穿衣服(先裤子后衣服),整理好床铺。
六、环境创设
1.加强幼儿园的文化建设,根据幼儿园的办学宗旨,制定幼儿园园训、园徽等,努力形成幼儿园的办园特色。
2.注重为幼儿创设充满关爱、温暖、尊重和支持的环境氛围,充分发挥幼儿园教师和其他成人、幼儿同伴群体的教育资源作用,为幼儿营造
安全、温馨的心理环境。
3.强化教师的职业规范意识,注重教师的仪表形象。教师的仪表形象应该保障幼儿的安全,考虑幼儿的年龄特点与教育需要,应该具有示范作用。
4.对幼儿园的公共环境进行整体规划、合理布局。每班活动室要张贴一日活动作息时间表、班级周活动安排表、家园共育宣传栏等。要重视幼儿园多种功能教室如多功能活动室、科学探索室、幼儿图书室(角)等设施的建设,为幼儿多样化的学习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
5.幼儿园要创设各具班级特色的教育环境(包括班级墙饰、自然角、活动区等),引导幼儿主动参与班级环境创设,在师生互动中共创个性化班级小环境。环境布置应安全、美观、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兴趣、需要。
6.关注主题环境的创设和活动空间的利用,积极利用乡土资源、家长资源、生活资源,创设适合本班幼儿自主活动的区域环境,将班级环境与教学主题有机融合,定期更换主题墙。
七、安全与卫生保健
1.要重视幼儿安全和卫生保健工作,建立园内安全防护、卫生保健工作领导机构,健全相应管理制度,实行园长负责制。
2.幼儿园要与工作人员签订安全责任状,培养工作人员和幼儿的安全意识,增强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3.应制定火灾、食物中毒、传染疾病、大型活动、房屋倒塌、地震等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每年要组织1-2次有针对性的演练活动。
4.要建立房屋、设备、消防、交通等安全防护和检查制度,建立伙食管理、药物管理和幼儿接送等制度。防止发生各种意外事故。
5.教职工必须持有健康证,每年至少体检一次。严禁有传染性疾病、心理精神疾病或严重违背职业道德的人员从事幼教工作。
6.儿童入园前必须到指定的妇幼保健机构进行健康检查,经检查合格后方可入园。入园后,每年全面体检一次,每半年测一次身高、视力,每季度测一次体重,对幼儿身体健康发展状况要定期进行分析、评价。
7.根据营养需要制定带量食谱,每月进行一次营养计算及分析,保证按量供给。
8.要经常保持室内空气流通,严格执行消毒制度。
八、教师培训与教育科研
1.幼儿园应制定教师培训计划,教师要自觉学习教育教学理论,研究教学艺术,努力拓展专业领域,改善自己的知识结构,增强对活动课程的开发与整合能力,提高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能力。
2.加强教研组的建设。各幼儿园要成立教研组;县直、乡镇中心园应当在教学改革与研究上发挥良好的示范和辐射作用,积极承担本辖区各幼儿园的业务指导工作和教研任务。
3.每学期要根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及《纲要》制定幼儿园保教工作目标,根据总目标分别制定幼儿园和班级的月计划、周计划,并做好期末工作总结。
4.要重视园本培训和教研,保证每周一次教师业务学习时间,对教师进行教育理论、教育技能、教学研讨、信息交流等内容的培训;幼儿园要定期开展评先评优活动。
5.园长要重视教育教学工作,每学期园长至少听课20节,教师至少听课15节。
6.加强课题研究。各幼儿园要根据本园实际情况,制定课题研究方案,成立课题研究指导组,组织课题研究的阶段汇报,督查课题研究计划的实施情况,落实阶段目标。要做好研究资料的积累和管理工作,实现课题资源、研究成果共享。
九、家庭与社区工作
1.幼儿园应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家长园地等多种灵活有效的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向家长传授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疾病预防、卫生保健、安全防护和家庭教育,提升幼儿家长和监护人科学育儿的能力。
2.每学期举行1次以上家长开放日活动,召开1次以上家长会,吸纳家长参与教育活动,听取家长的意见和建议,及时改进教育工作。
3.建立家访制度。对在园幼儿,教师应采取不同的形式经常与家长交流、沟通。幼儿当天未来园,教师必须电话询问。
4.建立有效机制,充分挖掘、利用家庭及社区的教育资源,促进幼儿教育工作深入开展。
十、教育资源管理
1.幼儿园教学档案、教师业务档案、园本教研与园本培训档案、幼儿学籍档案等册籍、资料齐全,管理规范,使用效率高。
6.教学常规管理之我见 篇六
关键词:教学;常规;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3-179-01
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抓好教学常规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那么如何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呢?
一、管理要“实”
实施模块备课及教案的改革,要求在模块备课中,教师共享资源,促进教师备课相互学习,同伴相助,教学相去,在教案的编写当中,注重预设与生成关系,注重三维目标达到,注重作业设计,要有梯度,关注学生的发展。学校又先后出台教师教案检查表,学生作业批改检查表,学校不定期进行检查指导,确保教学目标落实,坚持做到一周一重点检查,并做到有检查、有记载、有反馈,并把检查的情况与教师的月考核考评有机结合起来,确保教学管理流程落到实处。
二、管理要“严”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学校运转的主轴,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力,增长能力的主要途径,在提高课堂效率上,我校要求教师要做到“三多”和“五技能”(三多即要多读、要多讲、要多练)(五技能即:导入技能、讲课、提高结束、板书)处理好“创新”与“双基”“手段与目标”二个关系,力求 “当堂任务当堂清”,与此同时,学校还开展了以老带新,以新促新相互听课,领导推门听课等活动,学校领导不定时查堂和采取学生座谈等形式,进一步规范教师在课堂教学行为,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三、管理要“量”
作业是巩固知识形成技能的重要环节,是反思教学改进教学重要依据,因此我校要求教师作业布置与批改做到“三精、三必、三杜绝”。精心布置学生作业内容。作业内容设置必须要有针对性、选择性。坚决杜绝“重复抄写”与“罚作业”现象,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提高。精心批改作业方面,教师批改要做到及时准确,不使用“×”,必须用鼓励性语言,或用星级评价等多种形式进行评价,同时,批改的形式灵活多样,通过这一措施,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会欣赏和正确评价他人。因为我校学生少,学校要求教师采取“一对一”面批的形式,把批改作业作为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的载体。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教师要督促学生订正,并进行再次批改。坚决杜绝教师误批现象,若有家长对教师批改的作业不满意,经学校核实后将影响教师教学月考核。精心小结。善于总结工作才会有提高,细节决定成败。任课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因此,学校要求教师建立“错题档案”记录,要求教师必须把学生常错的典型试题进行简单地登记、分析、归纳、小结,记录在“教师作业批改录”本中。坚决杜绝教师的随意性。为科学有效在地指导学生学习提供一手资料,形成典型的学生作业案例。学校每月进行检查,有力在推广动了学生作业质量的规范、高效。
四、管理要“恒”
1、抓好辅导工作
我们要求每位教师必须高质量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做好教学质量整体提升,学校制定出培优补差计划和措施,每位教师依据学校的计划和措施,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本班培优补差计划和措施,并认真做好培优补差记载,做到培优要定时,补差要随时,特别是对学困生的辅导要耐心而细致,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有进步。学期末学校通过学生座谈,家长问卷等形式,了解学生辅导的情况。若有一人不满意扣两分,依次类推。同时对参加辅导的学生进行统一抽考,其结果与教师的月考核挂钩。
2、抓教质量检测
质量检测是教学环节的重要部分,便于及时发现教学薄弱环节和存在的问题,学期末,学校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质量检测(主要以红星中心小学检测为依据),检测结果在学期末全体教师大会上,进行集中反馈。在反馈中对于教师工作中的成功之处予以肯定,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出并提出整改意见,考核的结果张贴在办公室宣传栏中。并将考核结果与学校年度考核结果挂钩,与教师下浮津贴直接挂钩。
五、管理要“新”
根据校情,学校围绕“科研兴校”开展工作,以此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提高学校教学质量。以课题研究为载体,以课堂为阵地。人们常说:最有价值的课题是实践中产生的问题。课题研究应着力课堂,使研究走向课堂。因此我校把课题研究融入课堂教学评价标准中,也作为评价教师业务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学期初,我校继续把培养小学生写规范字美观字作为课题研究,学校充分利用这一载体,从教师教学需求出发,坚持课题研究与课程改革相结合、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其次,我校还围绕所立课题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开展了“写规范字、美观字”课堂模式的教研活动,在研讨中。教师通过自身与合作伙伴教学资源的对照、比较、分析和规纳,在反思中有效解决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真正实现课题研究为课堂教学服务。
【教学常规管理意见】推荐阅读:
课堂教学改革教学常规管理细则06-16
教学常规管理制度 小学06-22
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07-26
常规教学管理经验材料08-14
教学常规管理经验交流材料09-28
教学常规管理示范校汇报材料09-22
农村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培训学习总结08-23
西固义中心学校教师教学常规管理考核办法06-18
垣曲县新城初中教学常规管理量化细则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