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2024-10-30

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精选6篇)

1.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篇一

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为规范我市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优化教学秩序,实施有效教学,特制定《葫芦岛市小学数学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一、教学准备

1.合理制定教学计划。认真领会《数学课程标准》理念,依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木班学生实际,通读全册教材,系统而准确地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明确各单元教学重点及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恰当地确定学期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与内容,制定学期学科教学进度计划。

2.精心设计课时教案。提前一周写好教案(备课薄)。教案要体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过程及采取的主要教学措施。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周密思考各环节、各步骤之间的街接与呼应;精心考虑导入环节的设计、问题和情境的设计、学生活动和师生互动的设计等。彰显教学个性。

3.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制定要符合《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明确其体地阐述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准确使用“了解、理解、掌握、运用”等结果目标动词以及“经历、体验、探索”等过程目标动词,制定的目标要准确、具体、恰当,可以操作、可检测。不同的课型要制定不同教学目标。

4.科学处理教材内容。教师在备课时要细读教材,把握各个知识点之问的内在联系和结构关系,明晰内容的内涵和外延,了解内容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把握本册教材与前、后教材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明确教学重点、难点和关键。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利用各种学习资源。

5.全面了解学生水平。要全面了解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包括了解学生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已有的知识背景和技能水平、学习兴趣、方法和习惯、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对学习内容的准备情况。

6.恰当地选择教法和学法。在教学中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接受能力以及自己的教学风格,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选择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要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

7.充分准备教具和课件。要根据教学内容制作必要的多媒体课件和教具,使学生充分发挥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的协同作用而更有效地进行数学学习。多媒体课件和教具的制作要具备:色彩鲜明、直观性强、便于操作演示、能反映知识的本质等特点。鼓励教师自制教具。

8.精选例题、习题。例题、习题设计要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教材为基本内容,讲究精当和典型,要有层次、有坡度、有变化、有发展,提倡以少胜多,反对题海战术。

9.加强集体备课。集体反思前一阶段教学工作的得失,交流近期备课的心得体会,研讨备课中碰到的各种问题,以形成共识。教研组(备课组)要坚持至少一周一次集体备课,在集体备课之前,应保持1-2个课时的提前量备出个性教案。

二、课堂教学

10.注重教学目标的实现,关注“四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思想、基本活动经验)与“四能”(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上课时要能将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有机地融入到每一个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行为之中,通过教学活动过程,逐步实现教学目标。

11.注重思维过程教学。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围绕所要学习的核心内容,设计学生从事的一系列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探索等活动,使学生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完成数学学习任务,体验数学的价值,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12.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学生获得知识,必须建立在自己思考的基础上。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处理好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关系,努力实现学生主体地位和教师主导作用的和谐统一。

13.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的教学,应注重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经验的联系,揭示知识的数学实质及其体现的数学思想,帮助学生理清相关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等。在基本技能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技能操作的程序和步骤,还要使学生理解程序和步骤的道理。

14.注重知识结构教学。要及时对知识进行梳理,加强知识的纵向联系和横向拓展,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形成系统的知识网络。

15.关注学生情感态度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尊重学生,以强烈的责任心,严谨的治学态度,健全的人格感染和影响学生。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素养,善于挖掘教学内容的教育价值,恰当地进行养成教育。要把落实情感态度的目标作为已任,努力把情感态度目标有机地融合在数学教学过程之中。

16.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因材施教。教学活动应努力使全体学生达到课程目标的基本要求,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效地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进每个学生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有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指导他们阅读,发展他们的数学才能。

17.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有力工具,有效地改进教与学的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可能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18.遵循学习规律,有效实施教学。了解学生在学习具体学科内容时的认知特点,掌握针对具体学科内容进行教学的方法与策略。通过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等多种方式,重视过程教学,注重理解,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有效实施数学。树立课堂教学效率意识,向课堂教学要质量。

19.教学行为规范。教师要做到仪表端庄,举止大方;语言规范,语速适当;板书工整,条理清楚。要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激励学生。要按时上下课,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

20.课后反思及时。每课时完成后,要及时进行教学反思,针对教学效果、个人体会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总结并形成教学后记。教学后记要在授课当日完成。

三、作业反馈

21.科学合理地设计作业。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学生学习实际,科学合理地设计、编制作业,做到精选内容,举一反三。要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分层次留作业。要控制作业量与作业难度,一、二年级不留家庭作业;

三、四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20分钟;

五、六年级作业时间不超过30分钟。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22.认真批改作业,做好评定与分析。在批改作业时,不但要注意结果是否正确,更要注意过程是否正确、规范、简捷、清楚。要根据不同的作业内容和不同学生的需求采用多样化的批改方式,增强作业批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批语要有激励性和指导性。关注后20%学生的作业,要及时反馈作业情况,并重视对作业的矫正。

四、教学评价

23.要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指导思想,重视评价对学生学习的激励、反馈和诊断作用,做好对学生的学习评价工作。评价应以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为依据,体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全面评价学生在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表现。

24.注重对学生数学学习过程的评价。对学生参与数学学习活动的程度,合作交流的意识与能力,数学思考与发展水平,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等,即时进行评价。要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评价时应注意记录、保留和分析学生在不同方面的表现。

25.体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和评价方式的多样化。综合运用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评价等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全面的考查。评价方式可采用书面测验、口头测验、开放式问题、活动报告、课堂观察、课后访谈、课内外作业、成长记录等等。

26.合理设计与实施书面测验。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要注重考查学生对其中所蕴涵的数学本质的理解,考查学生能否在具体情境中合理应用。因此,在设计试题时,应淡化特殊的解题技巧,不出偏题怪题。要根据评价的目的合理地设计试题的类型。要合理安排考查、考试的次数,控制总量,不增加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和心理压力,提高每一次评价的有效性。

27.恰当地呈现和利用评价结果。评价结果的呈现应注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采用描述性评价和等级(或百分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结果的呈现和利用应该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进步,应有利于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的发展。

五、课外指导

28.课外指导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自学,解答学生作业中的疑难问题,对数学成绩较差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为缺课的学生补课,组织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等。

29.注重差异,分类指导。辅导与补课应根据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要通过辅导,使学习困难的学生及时解决课堂遗留问题,排除后续学习的障碍。通过选择性作业的指导,扩大优秀学生的知识面,发挥其优势特长,促进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

30.课外活动的形式要多样化。教师要组织学生参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通过办数学墙报、撰写小论文、制作实际模型、数学专题讲座、数学竞赛、数学游戏、组织实施综合与实践活动等,拓展学生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与爱好,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六、教学研究

31.教师成为研究者,是提高教学水平的关键。教学研究是引导教学进步,提升教师专业水平的主要途径之一。每一名教师都要增强教学研究与改革的意识,以改革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积极开展课堂教学研究和改革实验。

32.健全以教师为木的教学研究制度,加强学科教研组建设。教研组要积极开展教学研究和教改实验。要从教学的现实问题出发确定研究课题,努力提高研究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要加强集体备课,开展说课、听课、评课和各种形式的观摩研讨活动,不断提高整体教学教研水平。

33.教师要积极参加课堂教学研讨活动,35岁以下的青年教师每学期要上一堂研讨裸,特级教师、各级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每年要上一堂示范像或观摩课。

34.教研组或备课组活动每周一次,每次活动必须有主题、有中心发言,每学期组织一至三个研究主题,确保每次活动有明确的内容,解决教学工作实际中存在的问题。

35.严格建立听课学习制度,三年教龄以内的青年教师和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评课20节以上;一般教师听课评课15节以上。听课时,必须有听课笔记和评议记录。

36.积极进行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与教育教学科研实践。每位教师都要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际需要确立研究的问题,并开展行动研究。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完成一篇教研论文。教师要不断总结教育教学经验,探索教学规律,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七、专业素养

37.数学教师的专业素养,是数学教育成功的关键。教师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具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38.必须加强理论学习和专业知识的学习,扩大自己的视野,更新自己的知识,不断提高学识水平和理论修养。超越经验状态,真正走进专业。开展专业阅读和专业写作,教师每学期的阅读量不少于50万字,写作量不少于1万字。

39.必须有坚实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教学知识。要深刻认识和理解《数学课程标准》中的理念和内容标准,明晰数学教材的知识结构;具有坚实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内容标准中蕴涵的数学思想方法。具有全新的数学教育视角,灵活处理数学教材的能力。教师不但要具备深厚的学科知识,还要注意将学科知识转化为有助于学生理解的教学知识。

40.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愉。要反思教学设计,反思教学行为,反思教学效果,通过对教学实践的关注,经过教师探究式的思考与行动,在教师主动的建构中获得成长。每位教师每周要写不少于1/4新授课时的教学反思,在学科组或校内交流。

2.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篇二

【关键词】PBL 学习系统 评价

一、基于问题解决来设计教学

问题解决(PBL的全称是“Problem-Based Learning”)。此方法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多种学习途径相整合,而不只是纯粹的探索和发现,同时也强调学习者之间的交流合作,强调外部支持与引导在探索学习中的作用等。此模式归纳为四个基本环节:组织小组;开始一个新问题;后续行动和活动汇报;问题后的反思。这一方法与信息技术学科教学要求特点非常吻合,它可以成为我们常规课堂的基本模式。举个例子,VB循环程序设计for… next,do while…loop结构时,老师先分好组,给所有同学简单的知识讲解后,接着提出编程问题:如,求100内不能整除3的数是多少?让小组学生去讨论、去思考。创建一个学生小组交流表达的平台,让小组最终形成结论,最后让学生的反思结论形成过程。(www.fwsir.com)这种教学方式,教师角色发生變化,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种方式能极大地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它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模式有效形式。

二、基于学习系统、学习主题、学习资源、学案导学来设计教学

信息素养需要学生在学案导学指导下不断实践体验中提升,这需要大量的学习资源。新课改对学生要求不再是以技能应用为主线,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布置一些操作性强,能激发学生兴趣的实践,同时最好将软件工具的使用提供技术参考即技术支持给学生,方便学生查阅使用,最后一个环节,重视交流和评价,它能使教学效果得到极大的提高。这样一来,信息技术课堂设计将是一个大量信息资源有机整合的过程。资源整合如果采用传统方法,必将费时费力,而效果并不见得高。这时,基于网络学习系统的使用必不可少。

在线学习系统是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而出现的。这种在线学习方式是由多媒体网络学习资源、网上学习社区及网络技术平台构成的,学员应用网络进行在线学习的一种全新方式。由于信息技术学科在应用学习系统方面有着先天的优势,在常规的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我们可以引入在线学习系统:在一个校园局域网服务器中运行着学习系统,教师学生在此系统的框架内构建更符合信息技术学科特点的课堂模式,学习系统实现了以下功能:学案准备、学习资源控制、互动讨论、作品提交互评、学分统计、实践考核、反思反馈、笔记提问、量表核定、数据管理等。它的作用显而易见:容易实现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多对多的学与教之间交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学生的个性得到尊重,评价更加规范快捷。实践证明,学习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学科各种类型的内容教学,极大地提高了教学效率,值得大面积推广。

三、基于多种教学方法和交流评价来设计教学

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选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示范教学法、游戏法、任务驱动法、同步教学法、自主探究法、小组协作法,多种方法有机整合,要注意各种方法的正确使用。任务驱动法是信息技术学科性比较强的教学方法。此教学法多用于信息技术操作方面的教学,其核心在于任务的确定。任务定得太少或太容易,则容易造成时间浪费;而任务定得太多太难,学生就无法完成,它是教学成败的关键。汇报交流与评价这一环节在主题学习活动中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让学生上台讲演自己的作品是对学生实践活动的督促,通过展示学生作品,组织学生谈想法、做法和体会,一起讨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能达到交流思想、取长补短的目的;评价方法可以是自评、他评、互评、师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点评要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运用鼓励的语言,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四、新课改高中信息技术常规课堂教学模式

基于上述信息技术学科教学注意要点和教学模式设计思想,归纳信息技术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如下:确定学习主题→准备学习资源,登录学习系统,书写学案导学(目标、过程、任务、讨论、技术参考、调查、反馈测试)→强调作业要求,作品评价量表→电子教室小窗口呈现学习主题及目标并签到→学生登录到学习系统,浏览学案导学,明确任务→情境创设,激发兴趣→PBL(组织小组;开始一个新问题)→学生实践完成任务、提交作业→PBL(后续行动和活动汇报,交流分享,展示评价)→PBL(问题后的反思,梳理总结,拓展延伸)→课后批作业。

历经多年的探索,归纳高中信息技术常规课堂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它适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实际运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总结归纳、抛砖引玉的陈述中,期待同行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意见。

【参考文献】

3.高中教学常规要求(模版) 篇三

(一)计划

1.高一年级要在开学时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要具体到每一周甚至每一天,并做到计划上墙。2.所有教师和学生都要熟悉教学计划,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优质高效。

(二)备课

1.集体备课(1)积极实施“三步一导”的集体备课模式,即遵循先个人、后集体,再个人的顺序,并由主备教师上好先导课。要做到“一个结合”、“两个发挥”、“三定四统一”,即集体备课和个人备课相结合;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发挥集体的智慧和优势;定时间、定内容、定主备人;统一进度、统一重点、统一练习题、统一单元诊断检测题。

(2)必须全员参与,务必先个人备课,对备课质量要精益求精,大到每节课学习哪些知识点、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小到上课提问哪些问题、提问哪些层面的学生,某个知识点应该怎样进行处理,点拨这个知识点举哪些例子,选用哪些题目加以巩固等。

2.个人备课(1)要做到“五备”、“五精”,即备课标、备考纲、备教材、备学案、备学生,精心确定教学目标,精心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编制题目,精心运用教学策略,精心优化学案。

(2)青年教师必须写出详实的教案。所有教案都要把重点放在对课标和考纲的研究、重点的落实、疑难点的突破点拨上,重在设计教法,指导学法。集体备课之后,每位教师要把集体备课的成果落实到个体教案之中,从而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和个性化。

(三)上课

1.处理好课堂教学中讲与练的关系。

要做到精讲精练、讲练结合。“讲”要突出重点,做到“三不讲”、“三必讲”、“三个到位”。“三个不讲”——学生已经掌握了的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不讲也会的不讲;“三个必讲”——核心问题必讲,思路方法必讲,疑点问题必讲;“三个到位”——训练到位,点评到位,纠错到位。确保每一节课都是高质量、高标准的课,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教师施教要规范。

每节课有问题,有主题。教学活动紧紧围绕问题展开,思维训练贯穿始终。教师要注意教学语言的准确运用,板书规范,做好规范性示范作用,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学习行为,减少无谓的失分,把学生因粗心、潦草、不规范等造成的失误降到最低。3.力戒把课堂上应该完成的任务放到课下。5.做好教学主要环节的细化工作

⑴教学内容精细化 ①内容要全面;②目标要求恰当,符合课标、考纲;③起点定位要准确;④课堂教学容量要适中;⑤难易要适度;⑥快慢要适宜。

⑵教学过程精细化 教师要有:①环节意识(课堂教学环节要简捷);②责任意识(不同环节完成不同任务);③时效意识(克服总体时间不够,局部浪费严重的现象)。

⑶教学方式精细化 依托学案,优化学案导学模式。对学案要做到前置使用、全面使用、全程使用和优化使用。

⑷课堂学习管理精细化 关注学生学习:①教师要缩小权力,扩大责任。导学、助学、督学、评学、同学。要离开课本,离开讲台。②学生要主动学习,改变不良的学习习惯:袖手学习、低头听课、悠闲学习、机械记忆。

(四)作业

1.要坚决落实“四要四不要”。

“四要”是作业要精,质量要高,规范要严,批改要快。作业的选用上,以教材习题、校本教材学案为主,不准未加筛选就布置作业,不准课内缺陷课外加大作业量,不准只布置不检查不批改,不准没有书面作业。同时要注意“四度”(练思维、练速度、练规范、练准确),“四结合”(书写规范要求与速度结合、展览与评优结合、抽查与普查结合、情况反馈与总结结合)。所有作业教师必须先做再布置。

2.“练”要精选题目,切实做到“三突出”、“三禁止”。

“三突出”即突出题目的典型性(教学的重点、共性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针对性(课程标准和高考的考点、学生学习的弱点)和开放性(拓展学生视野、发展学生思维);“三禁止”即禁止使用机械记忆的题目、低水平重复的题目和偏难怪的题目,确保练的质量。

3、作业要及时收缴,及时批改,注明批改日期。批改时可采取等级制(A:优秀;B:良好;C:中;D:差)。各科作业要全收全改,提倡面批,多写指导性评语,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带有普遍性的错误要及时讲评,集体订正。4.作业批改既重量更要重质。

作业要全批全改,同时要有一定数量的面批。批改时一定要划出问题点,要经常给出具有启发性、指导性和激励性的评语;及时分析错因,对作业中的错误及时订正。5.教师要有详实的作业批改记录。

(五)检测

1.组题要由易到难,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顺序。

2.难易要适度,建议命题时难易度比例为3:6:1或3:5:2。试题一定要注重基础,面向绝大多数学生。要避免选题偏难、跨度偏大、内容超前。

3.试题考查点分布要合理,试题的覆盖面要广。4.题量要适中,题型要与学业水平测试保持一致。

5.诊断检测题与补偿训练题的命制要同步进行。补偿训练题来源于学生平时学习中的易错题,诊断检测后再练,让每个学生不留知识死角。

6.批改要及时、细致,要全批全改,并尽可能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重点学生的试卷最好能有适当的激励性评语,与学生作无声的交流,或加强面批。

7.讲评要体现针对性(讲其所需,释其所疑,解其所难)、准确性(言之有据,正误分明)、系统性(纵横联系,前后衔接)、启发性(注重点拨,启发思维)和时效性(快批快讲,迅速及时)。

8.既要发挥考试的评价功能,更要发挥考试的激励作用和补偿功能。要使绝大多数学生学出信心,考出信心。不仅要做到“错题重做,空题补做”,还要进行“规范答题,补偿训练”,最终实现既要“温故”,更要“知新”。

(六)听课

相互听课、取长补短,是提高教学艺术的有效方式。

1、每一位教师每周至少听课2节以上。

2、每节听课应有详细记录,要标明听课日期、授课人、教学班级、教学课题等。

3、要有课堂评价或教学建议。

4、大型公开课的听课,备课组长(或教研组长)要组织说课、评课活动。

5、听课可随堂听课,可跨年级、跨学科听课。

6、严禁实际未听课却有听课记录的现象。

7、评课

(七)辅导

1.解答学生疑难问题,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达到教学基本要求,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宽、加深知识面,发展特长。

2.不仅解决学生的知识疑难,还要教给学习方法。3.工作中要体现“六个多一点”,即备课时多思考一点,课堂上多提问一点,习题设计多兼顾一点,作业批改多细致一点,辅导时多照顾一点,谈话交心次数多一点。

(八)反思

1.所有教师都要及时反思每一节课,反思哪个地方处理不够理想,应该怎样进行补偿;哪个地方浪费了时间,做了无用功,应该怎样进行调整等。确保高效利用每一分钟,每节课都是大容量、高效益。

4.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篇四

为了扎实推进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规范教师教学行为,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就具体教学工作的各个方面(制定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听课、作来布置与批改、自习辅导、实验、第二课题活动、评价、总结等),结合我校实际,制定如下教学常规管理实施细则。

一、计划与总结

1、每学期开学一周内,个人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制定本学期个人工作计划,参加组内交流后交教导处备案。

2、在制定工作计划同时,要在熟悉课程标准、熟悉教材、熟悉学生的基础上以年级备课组为单位填写《教学进度表》、《教学责任目标书》,经教研组长签字后交教导处备案。

3、期末时,每位同志对全学期工作认真总结,形成书面材料参加组内交流。总结要内容翔实,数据准确,客观公正,能全面真实反映全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要交教导处存档。

二、备课

备课是教师的职业劳动,它的基本任务是在把握课标、吃透教材、了解学情的情况下,依据教学规律进行课堂教学的创造性设计,因此,它是上好课的前提和关键。担任一个学科教学的教师每课时都应编写详细教案。

具体要求:

1、熟悉一册,熟悉本册教材内容及单元组成,领会教材编排意图及单元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依据课程标准,联系学生实际,理出学科知识序列,写出全学期教学计划。

2、把握一组:建立单元概念,把握单元内容,领会编排意图,抓住章节(课文)特点,设计教学措施,写出单元分析。

3、备好一课:准确把握教材内容,明确本课在单元及全册的地位,从对象出发,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分课时备课:①课序与课题,教学内容。②教学目标。按“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分类制定,做到明确、具体、可行。③重点和难点。分条书写,做到准确、无误。④教学准备。列出教具、学具、课件等名称及数量。⑤教学过程。要有清晰的教学环节安排和具体可行且有一定思维深度的问题设计,要有师生双边教与学的活动过程展示。⑥作来布置(见第三条《作业》)。⑦板书设计。简洁明了,主次分明,美观大方。⑧教学反思。记录教学的得失体会及改进的设想措施。提倡写教学叙事或教学随笔。

4、教案内容一般包括:讲授课题、目的要求、重点难点、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及实施设想、教学过程、作业布置、课后反思等。教龄15年以上的高级教师可视教学情况简写教学过程。

5、坚持个人备课与集体备课相结全,全面推行学案。

集体备课

依据现行的课堂教学要求,实行集体备课制度,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和才能,提高备课效益。新的备课模式要求做到:一突出(突出先学,让学生自主学习),二分析(分析教材,分析学生)、三精选(精选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巩固练习)、四结合(集体与个人结合,教法与学法结合、传知与培能结合、教师活动与学生活动结合)。特别要强化问题的设计意识,要以问题带动教学,增强教与学的互动。

备课过程分为:①分备课组集中备课,疏通教材,统一对教材深广度的把握,定出各章节、各单元的主备教师; ②主备教师备课:至少提前一周将备课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③备课组备课。备课组长召集组员讨论主备教师提供的教案、学习预案、课件等,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修改后,由备课组长交教导处审定,制成正式文本;④个人备课:课前一天将“学习预案”发至学生,任课教师了解班级学生对学习预案完成情况的基础上,结合个人的教学优势再次进行教案的完善和补充;⑤课后备课:课堂教学后,教师在教案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学生在“学案”相关栏目或空白处做学习笔记或填写学习心得。

学案编制

学案是教师为学生每节课的学习设计的有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内容的学生预习活动的方案。是教师站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角度,对教材作二度创作而后编写的适合学生自主学习文本。

学案的设计遵循自学的认知规律和课堂教学规律,坚持“切合实际,利于反馈,效果明显”的原则。学案基本格式为七个环节:①学习目标(明确本节学什么),②自学指导(明确用什么方法,去研究什么问题),③自学检测(暴露自学存在的问题),④质疑互动(生生、师生互动交流解疑),⑤深入训练(题要分梯度,由易而难,分层递进,练题得法,得法再练),⑥学习小结(培养学生反思总结学习经验的习惯),⑦目标检测(摸清一节课学习情况,堂堂清)。

6、教龄在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的教案,须经指导老师签字同意后才能上课。

注:综全实践活动课程要有实施方案,活动项目的设置与学生参与情况。

三、上课

在落实《尧山中学课堂改革实施意见》的基础上,做到以下几点。

1、按课表上课。教师不得擅自停课,私自调课、代课。请假应提前一天办理请假手续并与教研组长或备课组长协商,做好请假期间的课程安排,在报请假手续时一并报教导处备案。

2、做好课前准备。上课前10分钟准备好教材、备课本、教具、学具、仪器、图片等。教师进入教室,不应中途出入。

3、英语课用英语组织教学,其他学科用普通话教学。举止文明,穿着大方,仪表端正,教态亲切、热情。课堂上禁止使用手机,专职体育教师必须着运动服、穿运动鞋上课。

4、板书工整,书写、演示规范,可视性好。

5、上课不迟到,下课不拖堂。注意教学卫生,保护学生健康,注意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坐姿、握笔方法和其它不良的学习习惯。课堂教学中要有机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

6、正确熟练地使用教学仪器和设备,科学合理地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善于运用教学评价的激励功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7、师生平等,互相尊重,教学民主,不允许讥讽、漫骂、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上、下课师生行规定礼节。

四、实验

参照《尧山中学实验教学基本规范》要求。

五、作业布置与批改

1、教师布置作业要适量,题目要精选。按时按量,全收全改,及时了解掌握知识的程度以及能力缺陷和漏洞,并及时采取措施补救。

2、对学生的作业要求书写规范,卷面整洁。不合要求的重做,未做的要补做,做错的要更正,教师必须进行二次批改。要训练学生养成按时完成作业,自我检查,自我订正作业的习惯,不允许学生代替老师批改作业。

3、作业要给予评价,评价采用等级制,批注提倡短语加等级,教师一律用红笔批改,要注明批改日期。

4、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补充思考题,发展智能。

5、布置和批改次数具体规定如下:

语文:每两周一次作文,全学期不少于8次,每周布置书面作业一次。

数学: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3次。

英语: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3次。

物理: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2次。

化学: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2次。

生物: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1次。

政治: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1次。

历史: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1次。

地理: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1次。

艺术:每周书面作业不少于1次。

信息、通技:上机练习时要有实际操作作业。

体育:抓好两操和体育课外活动。

6、作业的布置内容由备课组统一标准经教研组同意执行,并报教导处备查。提倡不同层次的班级在作业设置上有增减,设置个性化作业。

7、教师批改作业时应作适当的批改摘记,特别是对具有独创性或有代表性错误的应予详细记录,以作为讲评和辅导的依据。

六、自习辅导

1、要按照自习辅导表的安排,按时全程辅导,充分利用自习时间辅导学生的听、说、读、写及作业。

2、从认知基础、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多方面对后进生进行综合分析,制定有针对性、有重点的辅导及转化措施。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做到分层辅导,做到辅导课

上人人有收获,每次有不同程度的进步。

3、辅导要耐心细致,对学生充满爱心和信心,辅导时要讲究语言策略,要讲究技巧,尽量做到启发辅导,对于作业辅导,争取做到面批。

4、原则上自习辅导以学生自习为主,学习内容由学生自由支配,教师个别答疑,不应讲授新课或要求学生只学习本学科内容。

七、第二课堂活动

1、第二课堂活动要按照因材施教的原则,重在发展学生个性特长。

2、活动形式和内容应灵活多样,注重学科特点和地方特色。各种活动要有计划、有记录、有负责人,保证活动有始有终。

3、学科竞赛辅导要求参照《尧山中学加强竞赛辅导实施意见》执行。

八、评价

1、按教学计划开设的课程都要进行考查或考试,统一采用我校规定评定学生学业成绩。教师应在全册新课结束前根据全学期教学内容制定复习计划,组织学生全面复习。

2、期中、期末考试按照学校安排统一进行,认真命题。阅卷实行统一标准,流水作业,按时完成阅卷任务。学科教师评定学生综合素质,按要求给与学生相应的学分,记入学生手册及档案。

3、考试结束后,教研组、备课组应及时进行试卷分析,安排好试卷讲评课,形成书面试卷分析交教导处。书面质量分析含以下内容:①、考试概况;②、主要成绩;③、主要存在问题;④、改正措施。

4、在考查考试中要严肃纪律,禁止弄虚作假。

九、听课与评课

1、在岗教师及所有学校行政领导都要深入课堂经常听课并积极参加评课。

2、听课节数:

教师:每周不少于2节。

新教师:见习期内每周不少于3节。

教研组长:每周不少于3节。

教研员:每周不少于3节。

备课组长:每周不少于3节。

主管教学领导:每周不少于4节。

其他行政领导:每周不少于2节。

3、听课笔记必须记录详实,注明日期、班级、任课教师、教学内容以及本人对本节课的评价。

4、所有教师不得拒绝其他教师的听课要求。听课教师应准时进入教室并在年级组指定地方登记。

5、积极参加评课活动,畅所欲言,各抒已见,挖掘优点,指出不足,共同提高教学水平。认真记好听、评课实录及评议意见。学期结束上交教导处统计备案。

十、管理

1、学校要严格按国家规定的课程计划开课,任何人员不得擅自改变课堂门类和增减课时。

2、教学计划包括“学校教学工作计划,教研组计划,各科教学工作计划”等,每学期制定一次,开学第一周完成。学期工作结束写好工作总结,交由有关部门备案、审查。

3、教导处每日安排专人对全天自习及上课情况进行检查,并如实填写《自习检查记录表》和《教务日志》。

4、各教研组由组长牵头,副组长、教研员、备课组长参加成本组常检小组,负责对组内同志常规教学各环节的检查,每四周进行一次,要有检查记录,反映检查结果。

5、教导处通过开学生代表座谈会、发放问卷调查表等途径。听取学生对教学工作的意见,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6、教导处每学期组织一次全员评教活动,就教师及其教学工作的各方面情况,给学生发放问卷答题卡,由学生给教师打分,通过阅读机读卡,计算机统计得出学生对教师的综合评价结果。

7、学校要经常性地安排教师培训活动,组织各类校本教研活动,并有活动记录备查。教研活动具体要求:①每位教师须按时参加每次教研活动,组长负责通知、组织、考勤。②态度认真、积极,踊跃发言、研讨热烈。③不断开展对教育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遵循“实践一认识一再实践一再认识”,探讨教育发展规律,以更好用于实际教学中。④注重对本学科教学的各种资料的收集、整理、研究,及时进行交流,以提高教学。⑤针对学科、学生特点,确立课题。⑥每学期举行组内系列研究课,做到全员参与。

8、学校要建立教学常规的督查制度,制定执行教学常规的细则和措施。每学期对教师执行常规情况检查不少于四次。检查的内容包括执行教学计划、备课、上课、学案落实、作业批改、教研活动以及工作总结等。检查要有记录、有数据、有评价,并记入教师的业务档案,作为教师期末或年终业务考核的重要内容和依据。对工作有成效的教师或教研组给予表扬和奖励。

9、新调入的教师第一学期应上一节展示课,新毕业教师一年后上一节汇报课。

十一、本实施细则是在原《尧山中学教学常规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陕西省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基本要求实施细则》制定的,其解释权为学校行政会。

蒲城县尧山中学

5.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篇五

关键词:差异 分层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评价

信息技术是一门新兴的学科,由于高中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原有初中的教学条件、学科重视程度、教学水平、学生家庭环境的不同以及学生个体特征(包括情感、意志、兴趣、习惯、道德品德、智力等品质)的差异使得学生在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中表现出较大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学习态度、兴趣爱好、学习方法、学习速度、能力倾向(包括思维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动手能力)等几个方面,这些差异最终会在课堂上体现出来:如一些知识点和操作技能,教师在课堂上统一讲解、集中演示,一部分基础好的学生,领悟能力较强,对已经掌握的知识不太感兴趣,学习积极性调动不起来,课堂学习效率明显降低,但是教师不讲解、不演示,一部分基础薄弱的学生就可能在这一知识上留下盲区;在实践课上,布置的操作任务,一些学生早早地就完成了,之后,感觉无事可做,而一些学生可能还来不及完成,久而久之,对学习产生厌倦情绪。面对学生的差异,我们不能“一刀切”,采用“齐步走”的教学模式,应该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将个体差异视为教学的组成元素,在差异中寻找教学的平衡点,使每位学生都有选择适合自己学习和发展的机会,实现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充分发展的目标。在教学中,笔者尝试了采用分层教学策略。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一些探索。

一、学生分层分组

对学生进行摸底,认真分析学情,是对学生进行分层的基础,同时也是分层教学的主要依据。学情调查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如:问卷调查、交谈、测试等。调查、交谈的内容可以包括:你对信息技术有兴趣吗?有没有参加过兴趣小组的活动?在信息技术的各类比赛中获过哪些相关的奖项?你熟悉哪些软件的操作?你认为自己在哪个部分有优势?在信息技术学习中你有困难吗?困难的主要表现是什么?等。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时间可以在学期初,也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安排适当的时间和内容,如专项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将学生认知能力分为三个层次即基础层、中间层、高级层。基础层的学生是学习积极性不高、有困难,基础相对薄弱;中间层的学生对学习有兴趣,应该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已基本掌握,有较好的信息素养,通常情况下,有半数同学处在中间层;高级层的学生是学习兴趣浓厚,学习能力强,信息素养高。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多数在机房进行,因此,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究、操作练习的过程中与座位相邻的同学交流、合作较多。所以,在学生座位的安排上教师可以根据学生分层的结果,将学生分组。如四个邻座(前一排两座,后一排两座)为一组,四个人为一个基础层,一个高级层,两个基础层。信息技术模块较多,知识点繁杂,学生个体在这些知识的掌握程度上也存在差异,所以分层也是动态的。分层及座位的安排上要注重科学性,使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取长补短,资源共享。同时应注意避免给学生

“贴标签”的感觉,不能伤及学生的自尊心。

二、教学目标的分层

分层教学的主导思想是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教师不能设定固定、统一的教学目标。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要分层次。在新课标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设定基础层学生的目标是完成课堂教学的基本任务,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中间层学生的目标较好地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初步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高级层学生的目标是能将所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再进一步提升,拓宽思维空间、提高迁移能力并能创造性地完成学习任务。

三、课堂设计的分层

教学目标的实现,主要通过课堂上师生的教学活动实现的。教学目标设定了层次,决定了教师课堂设计上也要进行分层,我想主要就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分层谈一谈自己的看法。

教学内容不能纯粹地理解为在课堂上教师要讲的内容以及学生练习内容。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作用是“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信息技术课通常在结合教学目标和教材的基础上,将“内容”设计在一定的“项目”或“任务”中,教师通过设定相关的情境,引导学生,使师生在“项目”或“任务”驱动下共同完成教学任务。所以信息技术课堂实施分层教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项目”和“任务”设计的分层。一般将任务分为三层,即基础部分、挑战部分和选做部分。这三个部分对应着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所以在要求学生完成任务时,按照基础部分、挑战部分、选做部分的顺序去做。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里,由于学生认知能力的不同,自然形成阶梯式地完成任务的格局。基础层的学生确保能完成基础部分、中间层的学生确保能完成到挑战部分,高级层的学生能够做完选做部分。当然,主导思想是尽可能让学生发挥潜能最大化地完成任务。以Excel软件中数据处理这一节为例。本节课的主题是“谁是真的英雄?”即用学校运动会的数据,让学生分析、处理,挖掘有用的信息。基础部分的任务:在班级数据表中,求班级得分总和(求和)、求班级人均得分(公式或函数)、班级个人得分排名(排序)、男、女生各得的总分(分类汇总)和为班级争得5分以上的人是哪些?(筛选),该部分用什么数据处理方法提示给学生;挑战部分的任务:在高一年级的数据表中,如何迅速求得各班的总得分?总分前5名的班级是哪5个班?这部分让学生思考用什么数据处理方法,并要求操作实现,有困难的可以采用学习帮助系统(下文中提及)或求助于同学和老师。选做部分的任务:探索自定义排序、高级筛选的作用和意义,能列举应用的事例并作实际操作。这个部分不给学生太具体的任务,目的为学生留更多的探索空间。

信息技术课上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演示法、讲授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等。结合学生、教学目标和探索任务等情况在进行教学方法设计时要进行分层。如: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共性问题,教师采用集中讲授、演示(主要还是根据课堂上的情况,教师要随机应变);学生通过探究、讨论、研究自己能够获得、解决的问题则让学生自主进行,这一点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设计出相应的可行的助学方式。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提供给学生的助学方式有:教师小范围或个别的辅导、合作小组成员的帮助、学习帮助系统。学习帮助系统通常是老师为这节课制作的课件或教师建立的辅助学习网站,内容包括基础理论知识、知识的延伸与链接、操作步骤提示(图文式)、甚至操作演示视频等。不同层次的学生可以自主地选择这些助学方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不能认为只有基础层的学生才需要更多的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都要关注。

四、教学评价的分层

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导向和激励作用。我们对学生提出的是不同的学习目标,所以不能用统一的尺子去量他们,应该实施分层评价。以教学目标为主要依据。课堂设计中要有师生共同评价的这一活动环节,形式可以学生自评、互评、教师评。教师对学生要进行适当的评价指导,评价的过程也是学生自我反思和互相学习的过程,同时让每个同学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如学生提交的作业要求上传至教师的服务器上,服务器上分别建立基础部分、挑战部分、选做部分三个文件夹。让学生将各个部分的作业分别提交到相应的文件夹中,方便分层评价。设置学生有写和读的权限,学生能相互看到提交的作业,便于交流和互评。教师的评价在学生心目中具有“权威”性。所以,教师的评价在语言、方式和时间上要能恰到好处,对基础层的学生的评价以表扬为主,使之保持学习的兴趣;对中间层的学生以激励为主,使之勇于挑战;高级层的学生,以抑骄为主,使之保持进取心。

经过不断地探索与实践,证明分层教学大大提高了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为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最近发展区内得到最大化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参考文献:

1.孙春荣.《分层教学策略在信息技术课上的应用》.《信息教研周刊》.2009年4月27日第6期

2.丁鸿贞等.《分层施教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北京教育》.2009普教

6.葫芦岛市高中信息技术教学常规实施要求 篇六

关键词: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探究活动;学习方式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对“探究”的定义是“探究是多层面的活动,包括观察,提出问题,通过浏览书籍和其他信息资源发现已知的结论,制定调查研究计划,根据实验证据对已有的结论作出评价,用工具收集、分析、解释数据,提出解答、解释和预测以及交流结果”。而探究活动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现行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学生周围世界和生活实际为参照对象,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力图通过自我探究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和掌握科学方法,使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的教学与学习活动。

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极富创造性、具有明显时代发展性特点的课程。根据笔者在高中信息技术“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一课的教学体验,谈谈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开展探究活动。

一、创设情境,激发探究的动机

“只有既适合于学生,又有意义的问题才能产生有所收获的探究活动。”要让学生的探究活动既有趣又有收获,教师要认真思索如何设计探究的情境。现代心理学认为,人的行动都是由动机引起的,所以激发学生探究的动机是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前提。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首先在“旧知回顾”环节中欣赏和回顾四种flash动画类型。通过幻灯片展示学生自己制作的flash动画效果,让学生整体回顾和把握已经学习的知识,激发他们继续学习的欲望。接着,在作品欣赏环节展示丰富多彩的引导路径动画,这些活泼生动的动画效果一下子就吸引了学生的目光,跃跃欲试。教师要求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找出动画的共同特点:对象做曲线运动或沿任意不规则路径运动。

学生学习任务明确了,探索新知识的积极性点燃了,就会主动地参与到新知识的探究活动中去,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创设条件,创造探究的机会

1.以具体案例作为探究内容,以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案例式探究是以一节课为单位,以核心问题为主线,以探究为方法,在教师组织下学生积极学习的教学过程。学生在进行自主探究时,围绕课堂提出的问题,根据各自的知识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主地去探究、去发现,教师引导他们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主动地从事观察、操作、实验、猜测、验证等活动,再创造出新的知识来。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以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多个蝴蝶的自由飞翔)动画作品让学生学习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方法。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将教学重点进行分解,任务的设计由简到繁,由易到难,设置了两个探究问题,自主探究问题一:怎样让蝴蝶沿指定的路径飞舞?自主探究问题二:怎样制作多个自由飞舞的蝴蝶?两个问题探究完后,作品完善环节要求自主创新设计,完成“飞舞的蝴蝶.fla”的制作,提交动画文件。最终实现由单一任务到综合任务,循序渐进。

2.在展示与交流中,加强合作探究

在学生个体独立探究的基础上,让学生在小组内或班级集体范围内,充分展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和过程。学生在这种信息的交流和共享中得以不断打开自己的思路,反思自己的思路,发挥集体的智慧,使学生的思维火花成为大家共享的资源。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每个探究问题后面都有展示与交流的环节,请学生上台演示其操作的过程,介绍自己的方法,从而相互交流共享知识,查漏补缺,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三、适时点拨,注重探究的过程

为了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要在学生不明白时适时点拨,诱导探究的方向。在教学中,教师是引导者,基本任务是启发诱导,学生是探究者,其主要任务是通过自己的探究,发现新事物,必须正确处理教师的“引”和学生的“探”的关系,做到既不放任自流,让学生漫无边际去探究,也不能过多牵引。

1.采用“导学案”方式,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方法和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各种探究活动学生都要进行主动、独立的探究实践,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探究活动是不可能完成的。所以,在实施探究活动时,不但要激发学生的兴趣,更重要的是正确引导学生,明确探究的内容,提示探究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积极主动的进行探究活动。

学生在操作过程中碰到问题,教师不能直接告诉学生应当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应通过导学案的方式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可以阅读“导学案”的方法提示步骤独立完成。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能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主动性,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获取信息、鉴别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飞舞的蝴蝶”教学设计中的导学案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还有探究问题及探究的方法提示操作。导学案部分内容如下:

探究问题一:怎样让蝴蝶沿指定的路径飞舞?

提示:(1)阅读教材158页“6.3创建引导路径动画的方法”。(2)打开文件接收柜中文件“飞舞的蝴蝶.fla”,为蝴蝶添加和创建一运动路径,使蝴蝶沿路径运动。(3)思考与小结:完成引导路径动画至少需要几个图层?每个图层的作用分别是什么?动画播放时路径会显示吗?如不显示,怎样让路径显示出来?尝试操作。

探究问题二:怎样制作多个自由飞舞的蝴蝶?

提示:继续添加蝴蝶的引导动画。不同的蝴蝶沿不同的路径飞舞。不同的蝴蝶沿相同的路径飞舞。

思考:怎样修改图层之间引导与被引导的关系?

2.在展示交流中适时点拨,循循善诱

学生在活动中,以个人或小组进行探究活动时,都是从各自的知识经验出发,以自己的方式来理解事物构建知识体系的,每个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体会和感受都可能存在差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信息材料、学习体会与同学分享,通过交流、讨论、对话、争论,促进学生相互间的沟通。在展示交流中,同学之间相互提问、讨论,有问题的解决问题,帮助他人解决问题的同学使自己所学的知识更巩固,理解得更透彻。同时教师密切关注讨论的进程和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调整和引导,要善于诱导,充分调动学生讨论的积极性,及时发现优点,特别是善于捕捉后进生的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激发表现欲,促进创造思维的发展,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使教师指导和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传授知识和解决问题相结合。

在“flash引导路径动画——制作自由飛舞的蝴蝶”课堂教学中,每个探究活动结束后,设置交流展示的环节。学生可以上台展示探究的成果,可以提出自己在活动中出现的疑问。学生上台演示完毕,不是马上评价学生,而是采用“你认为他说得对吗?为什么?”“对他的回答你满意吗?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等一些用语来诱导学生回答,让学生自己去评价,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中开展探究性活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能使他们的个性、创造才能得到更好、更充分地发展,信息素养得到全面的提高。虽然在实际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与困难,但我们有信心继续探索和实践,在探究过程中更新教育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让探究学习在课堂中绽放出应有的光芒和精彩。

参考文献:

[1]顾明远.教育大辞典——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0.

上一篇:政治第四单元复习下一篇:“互联网+党建”调研报告一篇&党建工作明察暗访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