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哲学》期末复习指导

2024-06-19

《管理哲学》期末复习指导(共9篇)

1.《管理哲学》期末复习指导 篇一

高二政治《生活与哲学》期末复习主观题集锦2014.01.0

41.2011年8月12日,央行发布了《2011年第二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下一阶段货币政策将持续“稳健”,并继续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这一报告提出,未来将提高政策的针对性、灵活性和前瞻性,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之间的关系。央行表示,下阶段将根据经济金融形势和外汇流动的变化情况,合理运用利率、汇率、公开市场操作、存款准备金率和宏观审慎管理等多种政策工具组合,保持合理的社会融资规模。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矛盾分析方法)的知识分析上述材料。(14分)答:①把事物如实地看成是一个变化发展的过程。指出了改革开放的现状,又展望了中国美好的未来。②弄清事物在其发展过程中的阶段和地位。明确指出当前中国在历史进程中所处的阶段,中国仍是一个发展中的大国。③坚持与时俱进,要有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指出中国正在不断创新,以改革开放促进经济社会发展。

2.近两三年来,国家陆续制定和批准了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这些文件和规划从整体的角度来说是基于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从具体的编制角度来讲,它特别突出了两点,一是一定要体现国家的战略意图,也就是说,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二是要特别考虑这个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在这方面的特殊功能。也就是说,考虑到国家全局布局的同时,要充分体现这个地方的特殊需要。这样,就避免了我们所有的区域规划的地方化;另一方面避免了全国规划一刀切,体现了各地的比较优势。这样的规划制定以后,产生的效果非常明显。

请运用哲学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中做法的合理性。(12分)

答:①物质与意识辩证关系原理告诉我们,办事情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国家制定和批准的一系列的区域规划和区域性的文件,是基于我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的需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来制定的。(3分)②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区域规划是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全局出发,而不是着眼于某个地方的局部利益体现了这一点。(3分)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区域规划要特别考虑到地方的比较优势,突出它的特殊功能。(3分)④坚持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些规划和文件在很多重要方面体现了共性,但是又鲜明地体现了各个地区的特色或者个性。(3分)

3.材料一:自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对民生问题持续关注,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强调,要加强社会建设,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促进就业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医疗卫生事业改革发展,全面做好人口工作,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请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与改善民生的关系。(6分)

答:(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没有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要把改善民生置于社会建设的全局中,统筹安排。(3分)

(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重视部分,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改善民生是社会建设的重点,对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有关键作用。(3分)

4.探究题(18分)

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为了多渠道就业,一部分大学生响应国家号召,到农村竞聘“村官”。某高校学生以此为主题开展了研究型学习活动。

同学们上网收集到一位法律专业大学生“村官”的日记摘抄:我想人总是要有点理想,到祖国做需要的地方去,才可以干出一番事业;在农村,要尊重农民、心系群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为使更多的人学法、用法,我在村里办起法律夜校、法律咨询室,从中体会到了“学以致用”的快乐;3年过去了,我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全村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与哲学》的知识,分析说明大学生应该如何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6分)

围绕“村官”话题同学们开展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认为,大学生年轻、有激情、文化层次高,适宜当“村官”。有人认为,大学生专业知识背景远离农村实际,当“村官”会浪费大学四年的学习和投资,不适宜当“村官”。

(2)结合自己人生规划,探讨大学生是不适宜当“村官”,并说明哲学理由。(6分)

(3)假如你是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请运用矛盾分析法说明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就业困难?(6分)

答:(1)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该“村官”选择到农村实现自己的理想。

②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该村官能在工作中尊重农民,心系农民。

③坚持实践的观点。该村官办夜校,学以致用。

④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该村官带领村民发家致富,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2)①适宜。经过基层锻炼,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依据:在劳动和奉献中创造价值,在个人与社会统一中实现价值,在砥砺自我中走向成功。

②不适宜。大学生当村官是浪费人才。依据: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全面的看问题。

(3)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大学生应创造条件,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在困难中把握机遇。

②矛盾的普遍性要求承认矛盾,解决矛盾,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大学生应敢于面对困难,并找出解决困难的办法。

③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大学生应根据个人兴趣和条件,实现自主择业和自主创业。

5.在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全球潮流的背景下,上海世博会第一次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世博园区内建成了我国面积最大的太阳能光伏电池示范区;灯光设备大量采用节能的LED光源;清洁能源车辆的使用使园区内公共交通实现“零排放”„„参加世博会的许多国家不断交流和实践低碳经济发展经验,充分展现了科技节能的创新成果,从而打造出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

简要回答材料中蕴含的辩证唯物论道理。(9分)

答: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低碳经济是全球经济发展的潮流,上海世博会为顺应这一潮流提出了“低碳世博”的理念。(3分)

②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客观事物的发展。在“低碳世博”的理念指导下,上海市打造出了一届“绿色的世博”,“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世博”。(3分)

③规律的客观性要求我们要尊重客观规律,按规律办事。倡导“低碳世博”的理念就是人类尊重自然规律,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表现。(3分)

6.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效率与公平的矛盾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重大问题。我们党对此也作出了不懈地探索,对效率和公平关系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十四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十六大明确提出“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强调“更加注重社会公平”;十七大报告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对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做出了重大调整,提出“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的新理念。

运用认识论道理对上述材料进行简要分析。(12分)

答: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我国改革开放后的不同经济发展时期,为解决好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我党进行了不懈地探索,提出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原则并不断地进行调整。这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发展动力。(6分)

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由于各种条件的限制,人们对一个客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要经历从实践到认识再从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同时,客观世界和人类的社会实践也是不断发展的,这就决定了人类的认识也是无限发展的。我党在不同时期对公平和效率关系的不同论述就体现了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6分)

7.虽然受国际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但G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了经济增长在全国率先反弹。G省的成功关键在于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适时制定了“三促进一保持”(促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促进建立现代产业体系,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的总体工作思路,提出了“双转移”(转移产业和劳动力)、“双提升”(提升产业竞争力和自我创新能力)、“双破解”(破解产业转型升级和综合竞争力提高难题、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难题)战略,抓紧转型,坚韧求进,化危为机。2009年G省GDP增长9.5%,经济总量连续第二十年位列各省“冠军”。

请从唯物辩证法角度,结合材料分析G省经济成功复苏的对我们的启示。(12分)答:①要坚持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G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树立全局观念,选择最佳方案的组合,从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3分)

②要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积极做好量变的准备,促进事物的质变。G省坚定不移调结构、脚踏实地促转变,促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从而实现经济的发展。(3分)

③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集中主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G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把握关键,坚定不移地调整结构,实现了经济率先反弹。(3分)

④要坚持辩证的否定观,树立创新意识。G省通过促进自主创新能力的提高、抓紧经济转型来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3分)

8.经历了“4.14”大地震后的玉树重建规划已经启动,青海省委指出,灾后重建是大事,听取百姓的声音是政府部门的工作之一,要让老百姓说话,看他们怎么说,说什么,以确保重建举措收到良好效果,尽最大努力保障灾民的利益。

运用历史观和价值观相关知识,说明党和政府为什么在灾后重建中高度重视群众的利益。(7分)

答: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要求党和政府在灾后重建中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一切为了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分)

②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坚持正确的价值观必须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所以,在灾后重建中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最高价值标准。(4分)

2.《管理哲学》期末复习指导 篇二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 口译这一综合社会语言学, 心理语言学, 跨文化交流, 信息传播等多学科理论的复杂语言活动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 关于口译的跨学科研究蓬勃发展。美国哲学家皮尔士 (Charles S.Peirce) 曾经作过论述:社会价值取向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人为的因素, 而是取决于事物本身积极的存在意识和社会参与意识, 取决于它的功能发挥、功效发挥和它在社会历史、文化进步的进程中所起的实际作用。

口译, 无论是作为文化现象、思想运动, 还是作为一项职业、一种技能, 总与所处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口译的观念、方法、形式、标准、风格, 无不与时俱进。当多元文化社会高度发达的时候, 口译因积极参与主流文化的良性富集和发展受到空前的重视, 口译传播的整体质量将有极大的提高和增长, 口译的参与功能将得到最充分的发挥。口译涉及不同的语言、民族、文化、历史、环境等等, 各民族之间又存在着共识文化, 不同的民族的语言里又都会有相同的概念蕴涵, 因此, 我们认为在口译及口译研究中, 语言哲学观将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二、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的指导作用

1.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的导向性作用

根据维根斯坦理论, 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语言游戏的特征是参与, 只有通过会话人的参与才能使口译成为“语言与活动的交织而组成的整体, 在维根斯坦看来, 语言游戏是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语言游戏规则反映人类的生活行为的基本方式:普天之下的人的“普遍的参与”。普遍参与带来的是全体参与者的全程互动、合作与默契, 这是任何游戏包括语言游戏的普遍特点, 口译当然也不例外。口译中A说一句或一段, 接着B说一句或一段, 如此轮流, 直至结束。这种循环并非简单的重复, 而是不断的提升过程, 通过一个又一个的环节紧扣, 实现更高平台上的互动性合作。支配人类言语行为的“复杂概念化”能力, 即意指能力在日常多维互动的语言经验中, 经过三个平面 (意义意向、审美感知、逻辑校正) 相互交织的分析综合加工、积累而形成。从理论上讲, 口译经验产生于口译感知, 即口译行为认知过程中的初始活动, 又高于口译感知;口译经验的积累在于提升、优化和提炼经验, 而不是停止于经验;口译的经验的积累也并不意味着口译经验的终结。在普遍原则推动和指导下的口译行为将产生新的经验, 新的口译经验又需要进一步得到提升、优化和提炼, 再通过理论化上升到新的认知平台, 使普遍原则得到检验、调整和修正, 从而构建出新的普遍原则, 进入到更高理论层级。新的普遍原则会推动人们在新的原则指导下, 面对 (观察、分析) 新的口译现象, 实施新的口译行为, 从而推导、推衍、发展出高一级平台上的更新的普遍原则。这样, 就避免了口译中的唯心主义和唯先验论。

2.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的辩证性作用

语言哲学观不仅承认语言的共性, 强调语言、文化的特性, 更注重二者的辩证与统一。一方面, 人类的语言应该是统一的, 因为人类本身就是一个统一体, 个人与个人、民族与民族有共通之处;所有民族都拥有自己的语言, 语言是“自动、自发地”从人类的内在本性中产生出来的, 它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反映了人类统一的存在本质。另一方面, 语言是一种民族现象, 各民族的语言在结构形式、意义内涵上有所不同, 一定的民族语言与一定的民族性和文化特征相维系。人类语言与民族语言的关系, 是一般与个别或本质与现象的关系。

跨文化语际传播不是自我封闭的系统, 它总处于开放的状态。随着现代文明社会的发展, 不同地域的各民族的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交往日益频繁。每个民族都有民族心理的历史积淀和深层结构, 每个人都有本国、本民族、本地域的心理遗传, 决定着他的精神气质、思维方式乃至行为走向等。由于各族的语言都有其相当悠久的历史, 它们负载了大量有关民族思维方式、民族习俗、民族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学典籍等方面的独特内容。形成的文化接触, 势必会造成更多的共识文化语义, 也不可避免地会带来语言、文化冲突。因此, 尊重差异, 增进共识, 消除误解是实现最佳口译语际传播效果的必要前提和保障。

三、结束语

通过以上论述, 我们得出:口译是一种“语言游戏”, 也是一种“生活的形式”。人们通过口译语际传播行为相互认识、相互沟通、相互平衡、相互制约、相互促进, 也随之呈现出各自不同的思想、文化、传统、风貌、个性来。因此口译呈现了语言哲学观的主要思想, 语言哲学思想对口译研究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是口译研究的主要哲学基础。以语言哲学观为指导, 我们在进行口译研究时, 不仅要强调口译“语言游戏”的规则性, 更要注重“规管游戏的自然法则”即“语言游戏”规则的辩证性和相对性。以语言哲学思想为指导, 对口译翻译行为作深入的探究和阐释, 我们就必须尊重各民族的语言、文化和心理背景及其差异, 遵守口译语用的合作原则及礼貌原则, 通过口译翻译行为来增进共识、消除误会, 减少冲突, 从而达到最有效的交流与合作。

参考文献

[1]鲍刚.口译理论概述[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 1998

[2]戴元光等.传播学通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0.

[3]郭兰英.口译与口译人才培养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7.

[4]刘宓庆.口笔译理论研究[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4.

3.管理学基础期末复习指导 篇三

1.管理是一种有意识、有组织的群体活动 2.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协调过程

3.管理的目的在于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和提高组织活动的成效 4.管理的对象是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2.人际关系学说的主要内容

答:在霍桑试验的基础上,梅奥创立了人际关系学说.人际学说的主要内容是: 员工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

满足员工的社会欲望,提高员工的士气,是提高生产效率的关键 企业存在着“非正式组织

3.管理理论丛林(现代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以及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日益提高,引起了人们对管理理论的普遍重视,管理思想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管理理论和管理学说,并形成了众多的学派.这些理论和学派,在历史渊源和内容上相互影响和联系,形成了盘根错节、争相竞荣的局面,被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1961年月12月,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哈罗德·孔茨在美国《管理杂志》上发表了题为《管理理论的丛林》的文章.在这篇文章中,他把当时的各种管理理论划分为六个主要学派.1980年,孔茨又发表了《再论管理理论的丛林》一文,指出管理理论已经发展为至少十个学派.包括以下六点: 1)管理过程学派 2)经验学派 3)系统管理学派 4)决策理论学派 5)管理科学学派 6)权变理论学派

4.管理者角色与管理技能。

答:管理者在管理工作中表现为10种角色,这10种角色分为三大类:人际方面的角色,信息方面的角色和决策方面的角色。1)人际角色:挂名首脑角色、领导者角色、联络者角色。2)信息角色:接受者角色、传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3)决策角色:企业家角色、资源分配者、故障排除者、谈判者角色,混乱驾驭者。人际角色:人际角色直接产生自管理者的正式权力的基础。管理者所扮演的三种人际角色是:代表人角色、领导者 角色、联络者角色。信息角色:管理者负责确保和其一起工作的人具有足够的信息,从而能够顺利完成工作。整个组织的人依赖于管理结构和管理者以获取或传递必要的信息,以完成 工作:监督者角色、传 播者的角色、发言人的角色。

决策角色:处理信息并得出结论。管理者以决策让工作小组按照既定的路线行事,并分配资源以保证计划的实施。企业家角色、干扰对付者角色、资源分配者、谈判 者角色。

管理者需要三种基本的技能或者素质,即技术技能、人际技能和概念技能

技术技能是指熟悉和精通某种特定专业领域的知识,诸如工程、计算机科学、财务、会计或者制造等。对于基层管理者来说这些技能是重要的,因为他们直接处理雇员所从事的工作。

人际技能也是很关键的,具有良好人际技能的管理者能够使员工的热情和信心,这些技能对于各个层次的管理者都是必备的。

概念技能概念技能是管理者对复杂情况进行抽象和概念化的技能。运用这种技能,管理者必须能够将组织看作一个整体,理解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想像组织如何适应它所处的广泛的环境。尤其对于高层管理

期末复习指导

者来说,这种技能是非常重要的。

5.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1)制定科学的作业方法2)科学的选择和培训工人3)实行有差别的计件工资制

4)将计划职能和执行职能分开5)实行职能工长制6)在管理上实行例外原则

6.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组成和作用。

答:概念: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在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本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及其物质形态。它由三个不同的部分组成:即表层的物质文化、中层的制度文化、深层的精神文化。

作用: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7.计划工作及其性质

答:广义的计划工作,是指包括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和检查计划执行情况三个环节在内的工作过程.狭义的计划工作,主要是指制订计划.它的性质是: 1)目的性2)主导性3)普遍性4)效率性5)灵活性6)创造性

8.目标管理及其优势与缺陷

答:目标管理是一个全面的管理系统.它用系统的方法,将许多关键管理活动结合起来,从而保证高效率地实现个人目标和组织目标.具体而言,它是一种通过科学地制定目标、实施目标,并依据目标进行考核评价来实施管理任务的管理方法.目标管理的优点:

1.能有效地提高管理的效率2.有助于组织机构的改革3.能有效地激励员工完成组织目标

4.能实行有效的监督与控制,减少无效劳动 目标管理的缺点:

1.目标制定较为困难2.目标制定与分解中的员工参与费时、费力 3.目标成果的考核与奖惩难以完全一致4.组织员工素质的差异影响目标管理方法的实施

9.公司(组织)战略的构成要素有哪些?

答:组织战略的构成要素包括:

战略远景.它包括经营理念和企业宗旨.经营理念是指组织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形成的、为组织全体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信念和行为准则等到.宗旨是指组织现在和未来应从事什么样的事业.对于工商企业而言,宗旨就是要确定企业的业务范围、主攻市场和主要技术等.目标与目的可设定一套中短期的目标和目的 资源 包括有形和无形的资源 业务 组织参与竞争的产业领域 组织 包括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

10.发展型战略及其三种基本形式。

答:发展型战略也称为扩张型战略,是一种在现在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它的基本形式有:

密集型发展战略 是指集中组织资源,以快于过去的增长速度来增加某种产品或服务的销售额或市场占有率,而组织业务范围基本上保持不变.一体化发展战略 是指在产业链的前向和后向两个可能的方向上,扩展组织经营范围的一种战略.多元华发展战略 可以分为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和无关联多元化发展战略两种

11.竞争战略及其三种类型。

答:竞争战略,也就是业务层战略。波特教授提出了三种可供选择的一般性竞争战略:1)成本领先战略2)差异化战略3)集中化战略。

12.如何理解决策的含义?

答:所谓决策,是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采用一定的科学方法和手段,从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满意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需要把握以下几点:

1)决策要有明确的目标2)决策要有可供挑选的可行方案3)决策要作出分析评价

4)决策要具有科学性5)决策要遵循满意原则

13.现代企业管理决策具有哪些特点?

l)决策问题越来越复杂且影响面越来越大. 2)决策时间要求越来越短。3)决策所包含的信息量越来越大。4)决策主体由个人转向群体。

14.组织结构的含义

答:组织结构,就是反映人、职位、任务以及它们之间的特定关系的网络.正确认识组织的含义,必须把握三方面的要素: 组织结构决定了组织中的正式报告关系.组织结构明确了将个体组合成部门、再将部门组合成整个组织的方式.组织结构包含了确保跨部门沟通、协作的制度设计

15.合理设计组织结构的原则

答:组织结构设计是指一个正式组织为了实现其长期或者阶段性目标,设计或变革组织的结构体系的工作.应遵循以下的基本原则:

1)有效性原则2)分工与协作原则3)责权利对等原则4)分级管理原则5)协调原则 6)弹性结构原则

包括:按任务和目标需要设立岗位,不因人设岗;管理人员定期更换;实行员工一专多能;实行多种用工制度,使组织内人员富有弹性.人员配备的原则

答:人员配置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原则:

因事择人的原则。要根据工作需要配置人员;量才使用的原则。要根据人的能力和特点来安排工作;

人事动态平衡原则。人与事的配合需要进行不断的调整,尽量使所有人的能力都与工作匹配

程序化;规范化原则。员工的选拔必须遵循科学合理的标准和程序

16.人员配备的原则

答:因事责任的原则,量材使用的原则,人事动态平衡的原则,程序化、规范化原则 17.内部提拔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内部提升制度具有以下优点:有利于调动组织内部成员的工作积极性 有利于吸引外部人才。有利于保证选聘工作的正确性。

期末复习指导

有利于被聘者迅速展开工作。内部提升制度也存在弊端,具体表现为

缺点: 可能引起同 事之间的不 团结。

.可能造成“近亲繁殖”的现象,.并抑制组织创新力。18.外部选聘管理人员有哪些优缺点?

答:外部招聘的优点是:

被聘干部具有“外来优势”,没有“历史包袱”,如果他确实具有较强的工作能力,便可迅速地打开局面。

有利于平息和缓和内部竞争者之间的紧张关系。

能够为组织带来新的管理方法和经验。外部招聘的不足主要表现在: 外聘人员很难迅速打开局面。组织对应聘者的清况不能深人了解。外部招聘会打击内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19.管理人员选聘标准、程序及方法。

答: 标准:1)强烈的管理欲望2)正直的品质3)富于创新精神4)良好的决策能力5)较强的沟通能力

6)较强的组织协调能力7)相应的业务知识和水平8)良好的身体素质

程序:制订选聘计划-初步筛选-测试聘任-使用

方法:笔试、面谈、20.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哪些?

答:领导者的权力来源有两种,一种是基于职位的权力来源;另一种是非职位的权力来源,个人自身影响力

职位权力包含三种:法定权力、奖励权力和处罚权力。自身影响力。包括品德、学识、能力和晴感。

21.领导者用人的艺术

答:1)唯才是举;2)用人所长;3)知人善用的艺术;4)有勇气选拨名望和才学超过自己的人 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答:需要层次论认为,人类的需要归为生理、安全、友爱或归属、尊重、自我实现五大类,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的。已经满足的需要不再具有激励作用。因此,管理者应根据需要层次,确定激励行为。

22.需要层次论的主要内容。

答: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把人类的需要归为五大类,1)生理上的需要。这是为维持人类自身生命的基本需要。2)安全的需要。这是有关人类避免危险的需要

3)友爱和归属的需要。当生理及安全得到相当的满足,友爱和归属方面的需要便占据主要地位。

4)尊重的需要。根据马斯洛的理论,人们一旦满足了他们的归属需要,他们就会产生尊重的需要,即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5)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层次的需要。

马斯洛认为,一般的人都是按照这个层次从低级到高级,一层一层地去追求并使自己的需要得到满足。

23.双因素理论的主要内容。

答:该理论认为有两类因素影响人们的行为。

一种是与工作环境或工作条件相关的因家,即保他因家; 一种是与工作内容紧密相连的因素,即激励因家。24.激励的主要方法

答:l)物质激励。2)精神激励。3)职工参与管理。4)工作

丰富化。

25.控制及其作用。

答:控制是管理者对计划的执行过程进行监督、检查,如果发现偏差.及时采取纠偏措施的活动。控制的作用如下:

控制是完成计划任务和实现组织目标的有力保证。控制是及时解决问题、提高组织效率的重要手段口 控制是组织创新的推动力。

26.什么是现场控制?实现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哪些

条件?

答:现场控制:又称即时控制,是指在某项活动或者某种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在现场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或行为给予必要的监督、指导,以保证活动和行为按照规定的程序和要求进行的管理活动。有效的现场控制需要具备如下条件:较高素质的管理者、下属人员的积极参与和配合、适当的授权、层层控制,各司其职。27.控制工作原则

目标明确原则:控制活动是一种管理活动过程,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控制关键点原则:控制不仅要注意偏差,而且要注意不同偏差的重要程度,抓住活动过程中的关键和重点进行局部的和重点的控制。及时性原则:高效率的控制系统,能迅速发现问题并及时采取纠偏措施。

灵活性原则:控制的灵活性原则要求制定多种应付变化的方案和留有一定的后备力量,并采用多种灵活的控制方式和方法来达到控制的目的。

经济性原则:行使控制职能的时候,必须考虑控制的经济性。28.什么是全面质量管理?它包括哪些内容。

答:全面质量管理是指企业内部的全体成员都参与到企业产品质量和工作质量工作过程中,把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专业操作和开发技术、各种统计与会计手段等结合起来,在企业中普遍建立从研究开发、产品设计、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瞥、售后服务等环节的贯穿企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管理包括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和全过程质量管理两个方面。1.管理及其性质。★

答:管理就是管理者为有效地达到组织目标,对组织资源和组织活动有意识、有组织、不断地进行的协调活动。管理的性质:

(1)管理的二重性,就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马克思关于管理二重性的理论认为,管理有同生产力、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自然属性;也具有同生产关系、社会制度相联系的社会属性。

(2)管理的科学性,是指管理作为一个活动过程,其间存在着一系列基本的客观规律。

(3)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强调管理活动除了要掌握一定的理论和方法外,还要有灵活地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技巧和诀窍。

2.组织与外部环境的关系。

答:外部环境是指对组织各种活动具有直接或间接作用的各种条件和因素的总和。组织与外部环境间的关系表现为两个方面:

(1)社会环境对组织的作用。表现为A.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决定作用。B.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制约作用。C.社会环境对组织具有影响作用。

(2)组织对环境的适应。组织对环境的适应有两种基本的形态:一

期末复习指导

是消极、被动的适应;二是积极、主动的适应。任何组织要想达到自己既定的目标,都必须采取积极的态度,积极主动地适应环境的变化 案例分析“杨瑞的苦恼”答题

1.从两个方面看,首先杨瑞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一周时间就提出三个问题并下了结论,有些仓促;其次王经理是小型家族企业经理,又是负责研发工作的,他根本没有管理理念,也不关心杨瑞对人力资源管理的见解;2.在此,最关键的问题是沟通障碍,杨瑞和王经理两人的想法完全没有达成一致;从组织角度讲,上下级之间有地位差异,目标差异,该小型企业缺乏明确的沟通渠道,协调不够.从个体角度讲,杨瑞和王经理两人属于选择性知觉,都是根据自身的背景经验及态度来看待对方的想法.3.由于沟通障碍,杨瑞陷入困惑;如果不离开这个企业就必须克服沟通障碍.具体的做法请参考教材224—226页.例如1)做好充分的沟通准备,把上次提出的三个问题与小型家族企业的现实联系起来,明确一个重要的近期能做的问题;沟通前要对沟通目标进行分析,问问自己能否改变王经理的态度;问问自己能否争取到王经理的认同;(2)调整心态,沟通中最重要的问题在于了解对方需要什么;杨瑞走上工作岗位才一周时间,她必须通过认真的调查研究去了解企业需要什么,王经理需要什么.4.王经理在这个小型家族企业里是负责研发工作的,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他应该接受并认真考虑杨瑞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学习管理理念,提高管理者素质;并从管理者的组织行动上克服沟通障碍.具体的做法请参考教材224三.名词解释

1.企业目标(p63页):即组织目标是在分析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基础上,确定企业各项经济活动的发展方向,是企业经营思想的具体化。2.决策:(P106)

3.集权与分权(新版教材无定义)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高层次的一定程度的集中;分权是指决策权在组织系统中较低层次的一点那个程度的分散。

为什么说管理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1.管理作为一种普遍的社会活动,具有一定的客观规律。人们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渐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反映管理过程客观规律的理论知识体系;人们利用这些理论和方法来指导实践,又以管理活动的实践来衡量这些理论和方法的正确性,并使其不断丰富,这就是管理的科学性;

2.管理的艺术性就是强调管理的实践性,没有实践就无所谓管理艺术。仅凭背诵管理理论不能保证管理的成功,就如读了游泳的书并不意味着会游泳了;管理者必须在实践中积极主动地因地制宜的将管理知识与具体实践活动相结合,才能进行有效的管理;

4.文秘管理与应用写作期末复习指导 篇四

一、选择题

1、实用文体是各类实用型文章的总称,而实用型文章是与(B、欣赏型文章)文章相对的。

2、实用型文章在形式方面的主要特征是带有突出的(D、规范化)特点。

3、实用型文章特别是用于工作的应用文大都应当具有一种(B、庄重)的风格。

4、(A、研究问题,把握情况)是从根本上提高实用型文章写作水平的途径。

5、(C、范文阅读)是写作的先导和基础,多接触文章实际,是获得对文章的感性认识并有所借鉴、有所提高的重要途径。

6、写作能力是由多方面、多层次的要素构成的,(C、思维能力)和语言能力是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要素。

7、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命令、决定等属于(C、下行文)。

8、广义的(A、公务文书)是指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及社会团体在公务活动中所用的各类文字材料。

9、(B、专用文书)是在不同的生活专业、专业领域或特定的场合专门应用的文书,是与通用文书相对而言的。

10、行政公文又称(D、法定公文),对其种类、用途和格式,有关机构或部门均有专门的规定。

11、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报告、请示等属于(A、上行文)。

12、按照行文关系和行文方向,函属于(B、平行文)

13、公文首页的红色反线,宽度同版心,其值为(A、156mm)。

14、《国家行政机关公文格式》将公文的构成要素划分为眉首、主体和(B、版记)三个部分。

15、(C、公文份数序号)又称印制编号,是将同一文稿印刷若干份时,每份公文的顺序编号。

16发文机关标识一般使用小标宋体字,用红色标识,人们常把(D、法定公文)称为“红头文件”。

17、公文标题应该准确、简要,一般来说,不同形式的公文标题中都应具备的要素是(C、公文种类)。

18、(A、上行文)一般只写一个主送机关,如果还有其他机关需要掌握有关情况,应以抄报的形式发送公文。

19、下面各种方式中不属于公文正文开头写法的方式是(A、指令式)。

20、下面各种方式中不属于公文正文结尾写法的方式是(A、指令式)。

21、下面各种方式中不属于版记构成要素的是(D、发文机关)。

22、文种的选用,除了发文目的和公文内容外,还需要的一个因素是(B、行文关系)。

23、按其内容和功用的不同,可将通知分为批示性通知、指示性通知、告知性通知和(A、任免性通知)等几种。

24、下面通知类型中不属于批示性通知的是(A、任免性通知)。

25、根据具体用途的不同,下面各种类型中不属于通报的是(D、指令性通报)。

26、(A、调查报告)的用途比较广泛,它可以用以总结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甚至一个地区的经验,也可以用以揭露某一方面的问题,或者探明某一个事件的真相,还可以用以介绍某个事物的发展过程。

27、著名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在文体上都是(A、调查报告)。

28、调查的方式很多,(A、开会调查)是最传统的调查方式。

29在现代社会,(C、问卷)是一种最常用的调查方式。

30、在各种调查方法中,(D、抽样调查)的科学性和实用性都是更强一些,因而采用这种调查方法的人越来越多。

31、在语言上,调查报告通常采用(C、第三人称)的叙述方式叙述事实,还可以运用一些比较生动的口语化词语。

32、工作要点、工作意见等文书,多涉及工作任务、步骤和措施等,可以划归(B、计划)。

33、下面各条表述中,不属于公关文书应当具备的最为突出的特点的是(D、时效性强)。

34、感情色彩较为浓烈,措辞热情、庄重,是(A、贺电和贺信)的重要特征。

35、一般来说,由封面和内文两部分组成的公关文书是(B、请柬)

36、下面各组成部分中,不属于求职信正文内容的是(B、个人简历)

37“这个几百万人口的大城市,每天都要产生两千七百多吨垃圾,但街道却保持着长年整洁。这样大量的垃圾是怎样处理的?不久前记者随同垃圾清运车目睹了这个紧张战斗的过程。”从写法上来看,这段新闻导语属于(C、提问式)

38、即要能高度概括新闻事实,又要新颖独特,要能起到吸引读者作用的是新闻的(A、标题)部分。

39、合同不仅要反映当事人各方的利益,也要反映当事人各方的责任和义务。这里强调的是合同的(B、合意性)。

40合同的中心内容是(D、标的)

41、(A、事实)与理由是民事起诉的核心内容。

42、下面各类文种,不属实生活文书的是(A、通知)

43、下面各类文体中,不属于公开发布的告知性文书的是(D、条据)

44、下面各类文体中,不属于字据的是(D、条据)。

45、下面四类启事中,在用途和内容上与其他三类不同的是(A、征订启事)

46、下面四句“启封辞”,不用于一般长辈的是(C、安启)

47、图书馆馆藏图书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是(D、分类目录)

48、下面四种说法中,不属于读书笔记作用的是(A、发现问题)

49、下面四类索引中,不属于常见的索引种类的是(D、论文索引)

50、下面所举四种方法中,不属于检索文献资料方法的是(D、咨询法)

二、名词解释

1、计划:是某一个单位、部门或个人、对预计在一定时期内所要做的工作或所要完成的其他任务加以书面化、条理化和具体化的一种文书。

2、总结:是事后对某一阶段的工作或某项工作的完成情况,包括取得的成绩、存在的问题及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加以回顾和分析,从而为今后的工作提供帮助和借鉴的一种文书材料。

3、述职报告:是指国家工作人员(目前主要为领导干部)就一个阶段的任职情况、向有关部门及领导、群众作出全面说明的一种文字材料。

4、条例:是对某一方面的工作或某一重大事项的处理方式及某一组织的宗旨、任务及其成员的职责权限等作出规定的指令性文书。

5、章程:是党派或团体等组织,用于规定自身的性质、宗旨、组织机构、活动形式和行动准则等内部事务的一种文书。

6、规定:是针对某一事项或活动提出要求,并制定相应措施,要求有关人员贯彻执行的一种文书。

7、经济新闻:是新闻的一种,是指及时、迅速地对经济领域新发生的具有一定社会意义或社会影响的事实所作的简要报道。

8、产品说明书:是一种全面、明确地介绍产品的用途、性能、构造、使用方法等事项的文字材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说明文。

9、经济活动分析报告:是经济管理部门和企业常用的一种专业文书,是以科学的经济理论为指导,以国家有关方针、政策为依据,根据计划指标、会计核算、统计工作的报表和调查研究掌握的情况与资料,对本部门或有关单位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活动状况进行科学的分析研究,作出正确的评估,找出成绩和问题,探讨问题产生的原因,寻求改进方法,指导经济管理而写的书面的报告。

10、可行性研究报告:是指在确定某一个经济建设项目或科研项目之前,对其政策或规模、技术力量和水平、实施方案或措施及其投入或产出等,进行全面的技术论证和分析,从而确定该项目实施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的书面报告。

11、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规定:“合同是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之间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关系的协议。”

12、民事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诉讼纠纷和处理非诉讼问题,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13、民事答辩状:是民事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民事起诉状或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14、刑事诉讼文书:是指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刑事诉讼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刑事纠纷,依法制作或使用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15、刑事答辩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刑事自诉状或刑事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16、刑事自诉状:是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害人或者法定代理人,为追究被告人的刑事责任,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时制作并使用的法律文书。

17、行政诉讼文书:是司法机关为处理各类行政案件以及当事人、律师为解决行政纠纷,依法制作或代书的具有法律效力或法律意义的文书的总称。

18、行政起诉状:是行政诉讼的原告认为自已的合法权益受到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具体行政行为的侵害,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依法处理的法律文书。

19、行政答辩状:是行政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根据行政起诉状或行政上诉状的内容,针对原告提出的诉讼请求或上诉人提出的上诉请求作出答复,并依据事实与理由进行辩驳的法律文书。

20、启事:指人们为说明有关事项、或者请示他人帮助而公开发布的短文。

21、读书笔记:是在阅读书籍或文章等各种文献时,对有价值、有意义的东西所作的记录,其中有录自读物的资料,也有自已的心得、体会等。

22、摘要笔记:在充分理解文献内容的基础上,按照原文的顺序,把文献中的一些观点依次摘抄下来,就形成了摘要笔记。

23、提要笔记:在读完文献之后,对文献的主要内容加以全面概括,把它写成一个简短的纲要,就形成提要笔记。

24、提纲笔记:在阅读书籍或篇幅较长的论文时,对全文的总观点、每个部分或层次的观点以及说明观点的主要材料,加以高度概括,并把它依次排列出来,写成一个能够反映读物的基本结构框架的大纲,即为提纲笔记。

25、心得笔记:是一种专门记录自己在阅读过程中所产生的感想、收获或对读物的批评、质疑意见的笔记。

三、简述题

1、简述实用型文章的基本特点。

答:1主旨单

一、集中、明确2材料多样、真实、有力3结构合理、谨严、固定4语言准确、单明、平易、庄重。

2、写作请示的注意事项

答:撰写请示应当遵循以下要求。第一,要正确选用文种,以免影响工作的及时处理。第二,要做到一文一事,便于上级机关及时答复或者解决。第三,要避免多头请示,坚持“谁主管就请示谁”的原则。第四,要避免越级请示,以免影响办文效率。

3、事务文书的特点

答:事务文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象比较具体。2格式比较固定。3写法比较实际。4时限比较紧迫。

4、事务文书的作用

答:事务文收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其作用也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主要体现为:1贯彻政策,指导工作。2沟通情况,联系工作。3积累和提供资料。4宣传教育,检查督促。

5、调查报告的写作要求

答:写好调查报告,必须做到以下几点:(1)要认真进行调查研究,充分占有材料。(2)要以正确的立场和方法,认真分析并合理组织材料。(3)要讲究结构形式和语言特色。

6、制定计划的要求

答:在计划的制订中,主要应当依循以下要求:第一,要符合政策,不能与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及上级的指示精神相悖;第二,要从实际出发。把全局需要与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第三,要具体明确,把要做的事情写得实实在在,以便于实施和人们对照检查工作;第四,要留有余地,以灵活地应对一些不可预见的因素的出现。

7、在工作总结的撰写中,主要应当依循哪些要求?

答:撰写总结,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要充分占有资料,并实事求是反映情况。第二,要善于分析材料,并找出规律的东西来。第三,要合理地取舍内容,以突出重点。第四,要深入研究问题,以写出特色。

8、撰写讲话稿的要求?

答:撰写讲话稿,必须注意以下几点:第一,针对性要强,充分考虑讲话场所和听众对象的特点;第二,主题要集中鲜明,紧紧围绕着一个中心;第三,内容要吸引人,增强内容的知识性、哲理性和趣味性;第四,语言要通俗生动,要带有口语的某些特点。

9、简述述职报告的写作要求

答:概括地说,客观、具体、详略得当、语言得体,是对述职报告的基本要求。具体地说,撰写述职报告,应当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内容要客观真实,实事求是地反映工作情况;第二,表述要具体实在可从多个方面介绍自己的工作情况;第三,详略要得当,重点要突出,在主要工作的完成情况的说明上多用一些笔墨;第四,语言要得体,要诚恳、谦和,力求平实、直白。

10、就是讲话稿与演讲稿、会议报告的区别

(1)、讲话稿一般为能够代表本单位发言的领导人所用,其内容往往体现本单位的集体意志,演讲稿则只反映演讲者个人的看法;(2)讲话稿有的是领导人亲自动手起草的,有的是文秘人员根据领导人的意图代为起草的,有的甚至是经专门的写作班子反复讨论、修改后才定稿的。演讲稿大都是演讲者本人单独撰写的;(3)讲话稿与会议报告相比,首先二者在篇幅上就有一定的区别,讲话稿通常篇幅较短,会议报告则篇幅较长;(4)讲话稿与会议报告相比,二者在内容的安排、表述的方式特别是语言的运用等都有较大的区别。

11、撰写经济新闻,需要注意哪些事项?

答:(1)事实要准确,经济新闻要尊重事实,用准确无误的事实来说话;(2)导向要正确,经济新闻要符合党和国家在特定历史时期的方针、政策,要能引导人民群众奋发向上;(3)报道要及时,经济新闻应当快写快发,以便取得最佳的报道效果。

12简述产品说明书的主要作用。

答:(1)指导消费。消费者对商品理智地选择和正确地使用,可以极大地促进市场的有效需求,形成良性循环。(2)传播知识。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的服务项目层出不穷,说明书在传播信息、普及知识方面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3)宣传企业。说明书在介绍产品的同时,也宣传了企业,因而也会起到广告宣传的作用。说明书对于企业推介产品或服务、扩大品牌的知名度等,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13、简述经济活动分析报告的功能。

答:(1)诊断功能。诊断功能是经济分析的首要功能。(2)建议功能。经济活动分析报告不仅要针对当前的经济活动进行,而且一般还要在此基础上就今后的经济活动提出建议。(3)反馈功能。一个地区、一个单位或一个部门,实施某项经济决策之后效果如何,需要通过经济活动分析做出评价,进行反馈。(4)预测功能。经济活动的进行离不开科学的预测,领导者或管理者在制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策时,要面向未来,要有前瞻性。

14、简述合同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的主要作用。

(1)合同是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的工具。(2)合同是实现专业化合作的纽带。(3)合同是提高经济效益的手段。(4)合同是维护社会经济秩序的凭借。

15在合同的签订中,必须注意哪些事项?

5.管理沟通期末复习范围 篇五

(三)主题:请联系2014年5月底发生的“山东招远麦当劳餐厅杀人事件”,运用当代企业“危机沟通”的规范理念与技巧,深入评价麦当劳公司在该案例中的相关危机沟通活动,并提出相应的优化策略。课程实践报告要求:2000字(案例概述<500字,案例分析>1500字),A4纸,小四字体,1.5倍行距打印,期末考试时连同试卷一起交。

温馨提示,老师要求到时候考试开始前上交该作业,请同学们做好作业准备,祝大家考试顺利

下面是我的整理(可能需要说明的是,除名词解释外,其他为开放性题型)

名词解释(6个)(40~50字)

43页,心理感知偏差

281,产品伦理失范

175跨文化沟通管理

121适可而止的领导分散式参与管理

284伦理型沟通文化伦理型文化

241利益相关者定向原则

简答题(4个)各10分(100字左右)

第一题:有效沟通的核心是系统思考结合自身经验(20页)

第二题:沟通意识怎么调试、改善、优化自己的沟通意识,联系自己的工作经验来谈(65)

第三题:强者谦卑 示弱是强者的美德,能力越强,强者要谦卑(52页)第四题:社会价值高于利润价值,2012年可口可乐含氯事件(112页)

第五题:微信朋友圈对你的职业生涯发展有什么好处,文档里漏了这里三四题的题目所在页码

职业生涯有益的帮助

第六题:用服务伦理的理念(282)评论苹果售后服务门事件

论述题(400~500字)

第一题:苹果,尼康两个事件来聊服务伦理(282),也就是课程实践作业

(二)管理沟通课程实践

(二)主题:请联系2013“苹果手机售后服务门”与2014“尼康D600相机黑斑门”两个案例,深入思考“基于服务伦理的管理沟通”的社会需求与市场价值,系统评价两家企业的相关危机沟通活动及其得失,并提出相应优化策略。课程实践报告安排待定,请留意后续课堂通知

第二题:尼康的事件,结合事件来谈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职业体验分析(400~500字)(20分)

第一题,结合自己的职业体验分析聊聊管理就是沟通、沟通、再沟通

处理危机,处理矛盾事件等

第二题,课程实践作业

(三)的案例分析

课程实践

6.谈一谈数学期末复习 篇六

一、理解复习对期末考试的意义

所谓复习, 并不是单纯地做大量的数学题, 也不是将所学的知识简单地回顾, 而是在复习阶段, 老师要对学过的重点知识进行梳理, 使之条理化, 形成知识网.对某些疑难问题进行分析点拨, 对知识间的联系进行沟通, 对易混易错的问题进行强调.通过知识的系统复习, 掌握解决数学问题常用的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二、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就必须熟练地掌握教材中的基础知识.课本是学习的最基本的工具, 课本中的概念、法则、性质、公式等是解决数学问题的工具, 因此对于这些基础知识要熟记, 并且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灵活应用.近年来数学试题的新颖性、灵活性越来越强.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复习, 不要把主要精力放在难度较大的题目上, 而相对忽略了基础知识的复习.许多问题都是利用基础知识来解决的.如果对基础知识理解不深刻或者对一些易混淆的概念模糊不清, 就很难在考试中顺利过关.复习时, 教师不可能对每一名学生的情况全面照顾到, 因此要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阅读课本.这样更有利于基础知识的掌握, 更有利于查缺补漏.

三、科学梳理知识, 提高复习效率

一册书, 由于内容比较多, 每一章节又包括许多知识点, 看起来各章的内容比较孤立, 学生感到所学的知识杂乱无章, 其实不然.我们可以教会学生把有联系的内容像珠子一样用一根线串起来, 提起线头就可以带动一大串通过认真的分析与思考, 找到各章节知识点之间的联系, 进行科学的梳理, 使所学的知识系统化, 这样就不显得知识的零碎, 还有利于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能灵活运用, 大大提高了复习的效率.

四、注重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 提高综合运用能力

近年的中考数学试题不仅紧扣教材, 而且十分讲究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运用.常用的数学思想有六大类: (一) 分类思想; (二) 方程思想; (三) 转化思想; (四) 整体思想; (五) 数形结合思想; (六) 类比思想.常用的数学方法有四大类: (一) 配方法; (二) 换元法; (三) 待定系数法; (四) 定义法.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与数学基础知识相比较, 它有较高的地位和层次, 数学基础知识是数学内容, 可以用文字和符号来记录和描写, 随着时间的推移, 记忆力的减退, 将来可能会忘记.而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则是一种数学意识, 能够领会和运用, 可以用于对数学问题的认识、处理和解决.在复习时, 教师要有意识地对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进行归纳和总结, 同时结合例题、练习题对学生加强训练, 使学生能灵活运用和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

五、找出薄弱环节, 消灭知识上的盲点

俗话说:“尺有所短, 寸有所长.”每一名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 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是不一样的.这就要求学生在复习过程中, 一定要针对自己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存在的薄弱环节加强训练, 补差补漏.例如, 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差, 计算准确率不高, 但逻辑思维好, 几何说理题得心应手而有的学生恰好相反.因此, 要求每名学生在复习时, 都应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的不足, 找出自己知识和能力上的薄弱点, 有计划、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逐个解决自己存在的问题, 消灭知识上的盲点.

除了以上几点外, 我还要求学生学会合作, 对有关的问题通过思考确实解决不了时, 可以和其他同学一起讨论共同解决.同学之间的相互讨论、相互探究、相互合作, 有利于相互促进, 定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7.工程项目管理期末复习 篇七

四管:安全、合同、风险、信息

协调:各个方面的协调(甲方、乙方、设计、监理等)

项目特征:一次性(P4)

生命期:前期策划、设计规划、实施、运行

项目范围管理:P563.1.13.1.33.1.4基础、主体、装修

项目结构分析:P563.3.3

项目管理的核心:目标、计划、实施(控制)P9

(四)流水施工:P135各个字母的表示方法

工艺参数:P138,空间参数P139,时间参数P140,流水节拍、流水步距、流水工期

T=(m+n-1)*k+z-c,画图要掌握。

组织:企业组织,职能组织P97,矩阵式项目组织的特点、优缺点P101

项目管理组织P105,项目组织的几种形式:EPC(施工总承包)D-BP113,企业组织

网络计划图:工期计划,基础准备工作,WBS项目结构分析,逻辑关系,持续时间三个参数。P171

双代号网络图绘制P171

施工组织设计P219笔记P117定义,类别(4类)

大型房屋标准P118

专项施工方案P118

单位施工方案P219重点,难点224(4)

四新P221

总平面图:1:1000,1:2000P239

单位工程平面图:1:200,1:500P271

资源计划:平均分配

进度控制:前锋线P301.302

安全管理:目标: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P339

三级安全教育P342

隐患:五定六观P342

安全控制的基本要求P343

环境污染的防治措施P346

成本管理:内容P361

成本核算:P371

质量控制:P316 内容 要求

8.公共危机管理概论期末复习 篇八

是行政机关为遭受突发公共事件损害的公民和组织,提供救助和保护的应急措施。2.一致性危机p13 一致性危机是可以使整个社会在外部压力之下,更加团结的社会扰动性事件。3.应急行政权p30 应急行政权是指在应对各类公共危机的过程中,依法享有、行使的各类职权和职责。二.简析突发事件管理的比例原则及其具体要求。

公共应急管理中的比例原则,是指行政机关在行使行政紧急权力时,应当全面权衡有关的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采取对公民权益造成限制或者损害最小的行政行为,并且使行政行为造成的损害、付出的成本与所追求的行政目的相适应。

比例原则包括:适合性原则、必要性原则、相称性原则

具体要求:

(1)应急管理措施的方式、强度和持续时间,应当与突发事件的类型、级别、发展阶段相适应,以有效控制危机为必要;

(2)如果有多种手段可以同等地实现某一应急管理目的,应当选择其中对公民权益影响最小的一种;

(3)采取应急管理措施所付出的代价不得与突发事件本身所可能造成的损害丧失均衡。

三.如何理解公共危机管理的综合性特征?p22 1.全社会共同参与,成功的公共危机管理能够调动,全社会的人力物力财力,构成一个公共危机管理的网络,实现全民共同参与,形成自救互救与公就并存的局面。

2.全风险,公共危机管理的对象不是单一风险,而是多种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种类型。公务机关要建立以政府为核心和主导的公共危机管理网络,将政府、市场与第三部门的力量协调起来,形成一种强大的合力,应对不同类型的风险。

3.全阶段,无论应对哪种风险,政府都要调动全社会的力量,通过减缓、准备、响应与恢复重建等阶段,完成公共危机的应对与管理。

第二次作业(第3章—第5章)一.名词解释

1.“应急社会动员”p55 应急社会动员是指为了有效预防和成功应对危机,各级政府充分发挥主导作用,通过宣传教育、组织协调等方式,调动企业、社会力量的积极性,整合全社会的人力、物力与财力等资源,形成预防与应对危机的合力。2.应急规划p97 应急规划是一个持续性的动态过程,主要指对应急预案的制订、演练、修改活动。二.如何增强灾区对未来灾害的控制力和承受力,降低灾区的脆弱性。p93 1.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谐,减少引发危机的致灾因子。2.在人类社会经济发展中,推行与自然合作、而非征服自然的理念。在灾害易发区,避免开展重建工程,从源头上杜绝危机的发生。

3.对于不能规避、不得不建在灾害易发区的建筑或基础设施,要实行更加严格的设计与建筑安全标准,严把建筑施工的质量关,增强其抗毁损的能力,并采取严密的防护性措施。4.增强应急响应能力,完善应急救援体系,在危机发生后有效应对,尽可能减轻灾害的影响。5.建立良好的应急保障体系,确保灾后重建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充裕。三.企业、非政府组织与志愿者、社区与公民个人应对危机各有什么优势?p60-企业:企业有经济实力,拥有自己的应急救援队伍和应急救援装备。企业具有强大的创新能力,企业参与公共危机管理可以使公共危机管理更加灵活。非政府组织和志愿者:

(1)贴近社会公众,可以反映社会公众在紧急状态下的利益诉求,防止次生、衍生灾害的发生。

(2)汇集着大量掌握应急救援相关技术的人才。非政府组织组成的基础是成员,具有某一方面的思想共识,志趣偏好或专业技能,这些技能往往可以在危机处置的过程中发挥巨大的作用。

(3)反应灵活而迅速。非政府组织具有分散独立决策,且可灵活调动组合各种力量的优势,组织成员来自于社会的方方面面,可对危机进行有效全面的监控,可及时发现问题的征兆并加以解决 社区与公民个人:

(1)社区是因地缘关系而组成的社会生活共同体。当危机来临时,社区中的公众是最直接的承灾主体。由于危机与公民切身利益密切相关,社区公众一旦被动员起来,便具有很高的防灾抗灾意识与热情。

(2)社区中蕴藏着大量可调配的的人力、物力、财力。

(3)社区是公共安全教育的“前沿阵地”。社区为我们进行公共安全教育,普及公共危机管理知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4)“熟人社区”的基础土崩瓦解。因此我们需要推动社区参与公共危机管理,以此来增强社区责任意识,培育自主的公民精神,塑造现代意义上的新型,相互守望制度,预防和控制公共危机的滋生

(5)社区参与可以帮助我们从源头上防止危机,比如社区承担起一定的社会化功能,在社会化过程中,人们习得社会认可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模式。

四.“预案综合症”有什么表现?如何解决?p105-107 表现:一方面,应急响应需要精明的组织和计划;另一方面,应急响应又是自发的,公共危机管理者必须具有创新能力、应变能力和临机决断能力。解决:建立高可靠性组织

1.关注故障。认为每一次微小的差错都是系统问题的征兆,鼓励人们呢报告失误,从最近的危机中学习永不自满。

2.拒绝解释的简单化。鼓励个人看得更远,对人们所公认的智慧提出质疑。

3.运行的敏感性。鼓励持续性的调整以防止错误的累计扩大,鼓励人们说出自己的隐忧。4.重视弹性。不仅形成检测问题的能力,而且能够在故障发生的时候继续工作。

5.尊重专家。决策权授予处于一线并且在相关领域具备最权威专业的知识者。

第三次作业(第6章—第7章)一.名词解释 预测预警系统p116 预测预警的是在危机发生前对致灾因子进行持续、动态的监测,并以此为依据进行风险评估的系统。

二.如何理解预测预警的人本理念?p129-131 1.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必须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横跨全过程、整合式的预警系统。2.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还要体现受众导向的特点,需要开展对预警技术的绩效评估,并对公众安全意识和预警服务满意度实施测评。

3.以人为核心的预警系统需要有相应的预警制度保证其正常运作。三.如何理解危机响应的目标?p134 1.应急响应者的保护。公共危机管理者必须注意保护应急救援队员的安全,还包括对应急救援队员及时地进行必要的心理干预。公共危机管理者应注意救援队员的轮换和劳逸结合,尽快建立应急救援队员的资格考评与分类体系。

2.次生灾害的防范。危机的危害具有很强的连带性和扩散性,在处置过程中,必须以动态发展和普遍联系的眼光来观察危机。我们不仅要具备系统性前瞻性的思维,也必须注重在寻求安全过程中的风险。3.减轻原生灾害的损失。

四.危机发生后救人响应活动包括哪些内容?p137 1.搜索与救援。寻找被困者,将其转移到远离危险的地带。2.医疗急救。对伤者进行检伤分类,分轻重缓急予以救治。

3.进行疏散。要求人们预先指定集合地点,沿着安全的疏散路线进行,到达安全的避难场所。4.开展灾害评估。包括灾情评估和需求评估。公共危机管理者要进行损失评估,以便协调装备和物资,还需要对恢复阶段进行前瞻,根据损失评估确定恢复阶段的资金、政策需求。5.处置危险源影响。6.提供水、食品及避难场所。

7.进行卫生管理。对人与动物尸体进行妥善处理,防止传染病的发生。8.维持治安。维持社会秩序,避免趁火打劫等刑事犯罪的发生。9.提供社会心理咨询服务。10.恢复关键性基础设施。交通通信,供水,供电供气等基础设施服务应尽快恢复。11.对捐赠进行管理。

12.协调。公共危机管理者需要与专业人员、志愿者进行良好的合作,形成应急响应的合力。第四次作业(第8章—第9章)一.名词解释 1.总体灾害恢复p163 总体灾害恢复是指人们在灾害恢复与重建活动中,要改善生活质量,维护公共安全,抓住经济发展的机遇,保护生态环境,减轻自然灾害的风险。2.应急沟通p190 应急沟通,就是指应急管理者与社会公众建立良好关系以交流信息、互动反馈的双向过程。二.结合我国的国情,恢复重建的主要措施包括哪些方面?p171-172 1.做好灾民的安置。灾区恢复重建已原地安置为主,异地安置为辅,还必须对由此可能引发的群体认同性冲突系米高度的重视,做好协调工作,灾区政府应广泛听取社会公众的意见,动员广大社会公众积极参与,应鼓励灾区人民不等,不靠开展生产自救,鼓励合作自救,启动和完善社会化的补偿机制,分散和转移未来可能发生的巨灾风险,在这个过程中,要实现补偿与安置的公开化与透明化。

2.实现心理干预的长效化。不仅要防止社会公众因灾致病因灾致贫,还要防范心理问题带来的公众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是因此而引发的反社会行为。

3.加强未来的风险防范灾区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提高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质量和抗风险能力。

4.以恢复重建促进区域的发展。灾区要因势利导,不仅要努力消除灾区的负面影响,更要除旧布新吐故纳新,在新起点上促进灾区经济社会发展。三.如何实现危机合作与协调?p207-209 1.在应急合作与协调中沟通占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沟通是合作与协调基础,为了增进应急沟通,应建立一个应急管理的网络体系,建立全社会动员机制,将政府、企业、非政府组织、公民个人的力量整合起来,形成以应对突发事件为目的的合力。

2.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在处置突发事件的过程中,部门分割,各自为战是大忌,它不利于我们对突发事件进行综合性的处置。

3.条块之间的协调与合作。属地政府在应急处置过程中,应主动联系属地内的中央直属部门,密切双方的合作关系。

4.地域之间的协调与合作相邻省市应建立地域联动机制,在处置突发事件方面相互支持。5.军民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武装力量与人民之间要相互配合合作。

第五次作业(第10章—第11章)一.名词解释 1.舆情监控p222 舆情监控就是政府部门通过各种手段对舆情信息主动地进行监测、汇集、分析、控制与引导,反映社情民意,调动民智和民力,积极引导社会舆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宗教恐怖主义p247 以宗教为驱动力的恐怖主义 3.双应一体化p248 双应一体化,从本质上看是指一国政府从系统的观点出发,既考虑战时紧急状态的需求,也考虑非战时紧急状态的需求,实现应急与应战的一体化。4.国防动员 p257 国防动员是指国家在由平时进入战争状态的过程中,调动一切人力、物力和财力,将国防潜力转化为国防实力,确保国家赢得战争的一系列行动。二.媒体与政府、公众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p215 政府、媒体与公众之间形成了两组重要的互动关系。

1.媒体受政府制约,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从事媒体具有一定的议程设置功能,可能对政府决策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2.媒体既满足公众需求要引导公众,但是媒体不是一般的商业实体,既要追求经济效益,也要追求社会效益,就要满足公众的需求,要引导公众。

第六次作业(第12章)一.名词解释 1.灾害外交 p272 灾害外交指国家行为体或非国家行为体通过对其他国家提供灾害援助而增进国家间的关系,是外交行为在危机应对里的一种特殊延伸。2.海外承包工程危机p280 指我国企业在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运作过程中由于未能有效识别并化解各种风险因素而造成的企业人员伤亡、工程无法完工、发包方以各种理由拒付、延付工程款、企业效益亏损等不利局面。

二.危机管理国际合作可以采取哪些形式?p271-272 1.从层次和范围上看,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可分为三种形式,全球合作、区域合作、双边合作。

2.从合作伙伴的性质来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非政府组织合作、救援企业合作、政府间合作。

(1)非政府组织合作。非政府组织可以提供信息资源,人力资源,财政资源;一方面它具有国际组织的特征,可以与地方政府结成危机管理伙伴,另一方面它又具有草根组织的特点,组织结构分散化反应灵活,处置效率高。

(2)救援企业合作。它是政府救援的有益与必要补充。

(3)政府间合作,民族国家是国际关系的主要行为体,危机应对的国际合作离不开民族国家,其形式可以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双边合作、国家参与地区或国际合作等。军事合作是政府合作的特殊表现形式。三.我国海外工程承包业务危机存在哪些风险以及如何应对。p280-281 风险:

1.政治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开展,首先需要一个基本稳定的政治和政策环境,即所在国政治稳定,政策具有连续性。

2.社会风险。工程所在地的社会安全形势,对业务开展有不容忽视的影响。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也会导致企业组织管理不能顺利进行。

3.自然风险。全球气候变化,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加大。极端气候事件一旦发生,必然导致工期延误,其它自然灾害也可能导致海外承包工程工期延误。

4.合同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企业必须在所在国经济社会环境中经营。所在国的经济、社会环境稳定与否,直接对企业运营收益产生影响。

5.组织管理风险。海外工程承包企业自身的组织管理工作,较国内企业可能更为复杂。不仅要遵守我国法律,还要严格遵守当地法律,组织管理工作也要考虑到当地的文化、习俗等。6.恐怖主义。在海外,恐怖主义更加猖獗,这也影响了海外承包工程的组织管理工作。应对:

1.我国在海外的公民企业应积极寻求我国驻外使领馆的援助。

2.在发生可能危及企业人员安全的危机事件时,应首先保障企业人员,生命财产安全,必要时可撤回部分甚至全部工作人员。

9.《管理哲学》期末复习指导 篇九

一、名句导入, 激发兴趣

语言是一门艺术, 教学中更是如此, 有时借一句趣话, 课堂就会增加几分诙谐, 用一句名句导入, 就会立刻激活课堂, 提高课堂复习教学的实效。

例如, 在复习“世界的本源”时, 我设计这样的导入方法。上课时首先向学生展示屈原的《天问》中的名句:“遂古之初, 谁传道之?上下未形, 何由考之?……圜则九重, 孰营度之?……女歧无合, 夫焉取九子?”然后问:这其中都蕴含着怎样的哲理知识?学生利用文学知识解释这几句话意思, 进一步得出这是在探究世界的本源问题。世界的本源到底是什么?下面我们共同来复习这一节内容。这样自然导入到这一节, 同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再如, 在讲“规律”时, 我是这样导入的:同学, 王之涣在《凉州词》中写到“羌笛何须怨杨柳, 春风不度玉门关”, 这中间体现了什么哲理?这样导入, 可以增加学生的探究欲望, 带着问题走进课堂, 提高学习效率。

二、批判质疑, 探究学习

在文学名句中往往会出现多人对同一个主题发表不同的观点, 而这些观点中会有正确与错误之分、角度之分等。我们可以在对不同古诗词的观点进行比较中来寻找差异, 从而巩固哲学知识。

例如:南北朝诗人王籍有“蝉噪林愈静, 鸟鸣山更幽”的名句, 而宋代的王安石则有“一鸟不鸣山更幽”。结合所学哲学知识, 谈谈你对该问题的认识。

再如:同是描写江南景色, 王勃有“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来形容, 而白居易以“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来形容。结合所学哲学知识, 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理解。

三、引用文学名句中的诗词, 深化知识

在复习唯物主义辩证法时, 我运用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等诗句, 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是有规律的, 规律是客观的道理;运用“少小离家老大回, 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 笑问客从何处来”、“长江后浪推前浪, 一代更比一代强”等诗句, 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是变化发展的, 要用发展的观点看待事物的道理;运用“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等诗句, 来帮助学生理解要全面地、辩证地看问题, 不能以偏概全的道理;运用“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等诗句, 来帮助学生理解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道理;运用“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等诗句, 来帮助学生理解“事物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前进中有曲折, 在曲折中前进”的哲理;运用“勿以善小而不为, 勿以恶小而为之”等, 来帮助学生理解量变和质变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必要准备, 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等, 来帮助学生理解哲理。

四、教学中引用文学名句需要注意的几个方面

首先, 名句选用要恰当。名句要能恰如其分地体现某些哲学知识、哲学规律, 不要牵强附会, 扯不上关系的名句也生搬硬套地用进来, 这样既耽误了课堂宝贵的时间, 又不能解决哲学知识, 使学生产生厌恶的感觉。

其次, 名句选用要力求做到少而精。蕴含哲学知识的名句虽然不少, 但绝不能信手拈来, 一节课引用一两句名句能让学生提起兴趣, 对于哲学知识的理解也能起到“一石击破水中天”的作用。但如果满口的名句就会使课堂失去重点, 适得其反, 使哲学课堂变成了语文的天地。

最后, 选用的最好是学生以前都学过的一些名言名句, 大家耳熟能详的句子, 这样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如果引用比较生僻的名句, 学生对名句本来的意思都不能理解, 又怎能理解其中蕴含的哲学知识呢?

将文学名句中丰厚的文化遗产运用于中学哲学教学中, 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在探求者学知识过程中科学的精神和科学的态度, 而且可以将哲学问题与社会文化相联系, 在政治学教育中渗透人文精神, 培养人文素养, 从而培养科学素质与人文素质相结合的优秀人才, 这也是哲学教育所应达到的最高境地。

摘要:古代文学名句不仅脍炙人口, 而且还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信息, 在课堂上巧妙地加以利用, 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学生在乐趣横生中学习, 以达到满意的课堂复习教学效果。

上一篇:估价造价求职简历下一篇:社团成立备案登记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