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

2024-09-11

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共8篇)

1.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 篇一

世界经济概论期中作业

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山东女子学院团委制 2015年 5 月25 日

目录

一、题 目

二、摘 要

三、关键词

四、本 论

五、结果和讨论

论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所处的不利地位

【摘要】

虽然世界贸易组织在关于发展中国家享有的差别和优惠待遇方面作了新的规定和发展,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所处的历史发展阶段,更主要的由于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运行与影响,使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当中处于相对不利的地位。论文从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制定方面的片面性、实施方面的不完全性以及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等方面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这既是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条件下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也是影响未来时期世界经济健康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为此,发展中国家要加强团结,积极进行内部经济改革,并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来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新一轮谈判,使世界贸易组织 有关协议中的优惠待遇条例真正得到有效履行和发挥作用。

【关键词】发展中国家;世界贸易规则制定;国际经济环境

【本论】

一、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制定方面的片面性

虽然从形式上看,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和规则是由包括发展中国家在内 的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通过磋商、投票等方式来制定和产生的,但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量相差过于悬殊,因此,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中处于明显的劣势。世界贸易组织制定出来的游戏规则更多地反映和符合了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从而具有较为明显的片面性和不公平色彩。

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制定方面的片面性首先表现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处理世贸组织事务代表团规模的差异上。目前,在日内瓦处理世界贸易组织事务的代表团的所有工作人员,连同在欧洲各国首都工作的代表共有540人,他们中代表 发展中国家的有346人,代表发达

国家的有169人,代表其他国家(绝大多数是经济转轨国家)的有21人。从绝对数量来看,发展中国家的代表似乎占了上风,但是其相对规模却大大小于发达国家。代表团的平均规模从1982年的每个代表团2.9人增加到1987年和1997年的3.3人和4.1人,增幅超过40%。其中发达国家代表团规模从1982年的4.1人增加到1997年的6.8人,增幅超过50%;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团规模则相应从2.4人上升到3.5人,平均增加46%。可见,1982-1997年期间,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代表团规模上的差异明显地增大了,这就在一定程序上削弱了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内的谈判力度。因为按照一般的估算,仅关注世界贸易组织各个机构的专题并出席其会议就需要一个至少有4-5人的工作班子,而且近些年来这个平均数还正在增加。以此标准来衡量的话,许多发展中国家都不能满足这项要求,因而无法更多地参与到世界贸易组织内的谈判事务中来。

其次表现在有关规则的实际制定程序和操作层次上。长期以来,从关贸总协定到世界贸易组织,发达国家一直主导着贸易规则的制定,发展中国家的问题和要求常常因谈判能力低下而被忽视。在有关规则的制定程序中,发展中国家最为不满的是世界贸易组织通行的“绿色会议室 ”小圈子商议制度。所谓“绿色会议室”,意指主要由发达国家和少数受邀请的发展中国家操纵和把持协议的制定,而大部分发展中国家则根本无法参与。在 1999年11月30日召开的西雅图会议上,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都希望能够有更多的 时间,让它们履行“乌拉圭回合”开放市场和进行知识产权改革的相关协议,但是这一合理要求却遭到了美国等国家的断然拒绝。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不顾介大发展中国家的强烈反对,企图将旨在削弱发展中国家产品出口能力,保护本国工人和产业利益的劳工标准问题纳入到新的一轮谈判议程中。美国总统克林顿表示,应将劳工及环保议题纳入全球贸易谈判中,若有国家不遵从规定则应受到制裁。日本、欧盟等国也主张立即在世界贸易组织内设立工作小组,以探讨童工、劳工工作条件以及加强工会权利等问题。到发展中国家的期望值。目前美国和加拿大所给予的配额增长率仅为欧盟给予增长率的一半。值得注意的是,执行《纺织品与服装协议》后,小供应国不仅实际增长很小,而且还低于多种纤维协议下的增长率。尽管进口国作了郑重的承诺,但是贸易自由化并没有取得进展,发展中出口国家从中获得的贸易利益十分有限,至于小供应国和最不发达国家,则所得更微。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利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赋予进口国的某些权利,如修改规则、反倾销。实施过渡保障措施等,对发展中国家扩大纺织服装产品的出口设置了障眼。如美国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本国的同类产业。在这些措施中,过渡保障措施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被频频使用,就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正式生效后的几个月时间内,美国就采取了24次过渡保障措施,涉及贸 易额达10亿美元之

多。

此外,美国对原产地规则的修改也对部分出口国造成了不利影响。《纺织品与服装协议》生效之前,美国判断进口产品原产地的基本标准为是否在一国发生实质性改变,而1996年1月1日生效的新规则则发生了变化。按照这个规则,面料的原产地一律为织造地,而不论其在何地进行过染色、印花或其他后整理的加工环节,也就是说,新规则确认的原产地与最为主要的装配加工等环节无关。这显然是违背世界发展潮流的。因为一件产品在多国进行加工,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已是大势所趋,可见这项规定是极不利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二、世界贸易组织规则实施方面的不完全性

尽管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协议为发展中国家规定了一些差别的优惠待遇条例,但是由于西方发达国家的强权地位,以及发展中国家本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致使这些差别和优惠条件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和履行。比如,世界贸易组织中的 《农业协议》规定,对农业保护程度的减让承诺以1986-1988年的基期综合支持 总量为基础,要求自1995年开始,发达国家在6年内以每年相同比例逐步削减20 %的综合支持总量;发展中国家在10年内,以每年相同的比例逐步削减13%的综合支持总量;最不发达国家则无须作出减让承诺。所谓综合支持总量,是指有利于农业和农业生产者所有国内支持的总和,其数值为正表示农业得到正保护,正值越大,说明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程度越高;其数值为负表示农业得到负保护,负值越大,说明农业积累转出的程度越高。在提交综合支持总量通报的17个发达国家中,有13个国家的基期综合支持总量水平超过了农业GDP的20%,其中8个国家的该项数值达到了农业GDP的50%以上,仅有一个国家报告了基期综合支持总量为零。相反,在递交通报的71个发展中国家中有61个国家报告了零值综合支持总量,其余10个报告正值的国家中,有8个国家的综合支持总量低于其农业GDP的 20%。这表明,发达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程度相当高,而发展中国家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则处于很低的水平,甚至表现为一种掠夺性的农业负保护政策。

另外,根据各成员给世界贸易组织提交的通报,对其中46个发展中国家和11 个发达国家的可免除减让承诺的国内支持措施进行比较后显示,发达国家实施的各种“绿箱措施”都比发展中国家更为普遍;而在发展中国家实施的农业支持措 施中,大多数只是符合“绿箱措施”中的“一般服务”类型,符合“对生产者提 供的直接补贴”类型相对要少得多。而且,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符合“绿箱措施”的价值量低于农业GDP的5%,而发达国家符合“绿箱

措施”的价值量一般都大于农业GDP的5%。此外,发展中国家符合《农业协议》中“特殊和差别待遇”措 施的价值量大多数都不及各自农业GDP的1%,只有4个发展中国家在1%以上。

不仅如此,发达国家还利用《纺织品与服装协议》赋予进口国的某些权利,如修改规则、反倾销。实施过渡保障措施等,对发展中国家扩大纺织服装产品的 出口设置了障眼。如美国就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保护本国的同类产业。在这些 措施中,过渡保障措施在缺乏足够证据的情况下被频频使用,就在《纺织品与服 装协议》正式生效后的几个月时间内,美国就采取了24次过渡保障措施,涉及贸 易额达10亿美元之多。

此外,美国对原产地规则的修改也对部分出口国造成了不利影响。《纺织品 与服装协议》生效之前,美国判断进口产品原产地的基本标准为是否在一国发生实质性改变,而1996年1月1日生效的新规则则发生了变化。按照这个规则,面料的原产地一律为织造地,而不论其在何地进行过染色、印花或其他后整理的加工环节,也就是说,新规则确认的原产地与最为主要的装配加工等环节无关。这显然是违背世界发展潮流的。因为一件产品在多国进行加工,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已是大势所趋,可见这项规定是极不利于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发展中国家。

三、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国际经济环境不容乐观

首先,国际经济旧秩序的根基尚未得到根本性的动摇和改变。如所周知,国际经济旧秩序的主要内容是以资本主义国际分工为基础的国际生产体系,以不平等交换为基础的国际贸易体系,以及以垄断资本为基础的国际金融体系。半个多世纪以来,尽管广大发展中国家作了种种努力,改变了国际经济旧秩序中表现出来的一些不平等色彩,但是就总体和基础而言,国际经济旧秩序的运行机制并未得到根本性的破坏,相反,它的某些方面还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加强。无论是从目前西方国家跨国公司的迅猛扩张,还是从国际交换中存在的制成品价格与初级产品价格之间的“剪刀差”,还是从20世纪90年代接连发生的墨西哥金融危机、东南亚金融危机和巴西金融危机,我们都不难看到国际垄断资本的肆意横行和资本主义性质国际分工的畸形扩展。

其次,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提出的新议题谈判中处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近些年来,在发达国家的倡议下,一些新的项目被列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谈判议程当中。在1996年12月召开的新加坡部长级会议上,发达国家提出的新议题有投资、竞争政策和政府采购。1998年5月,日内瓦部长级会议又提出了一项更新的议程,即电子商务,并就此达成了临时协议。

在这些新议题的谈判中,发展中国家明显处于劣势。对此,印度驻关贸总协定的前大使和常驻代表巴格瑞斯·达斯作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他指出,发达国家之所以将投资作为一项议题引入WTO,绝不是为了加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事实上,它们通过对外国投资附加条件,来限制发展中国家政府处理问题的权限和灵活性,从而保证了外国投资者在发展中国家能够自由地行动。因此,这一目标的核心是为了更多地保护外国投资者的权利,而不是推动外国资本流入发展中国家。

最后,在日益明显的经济全球化趋势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被进一步抛向边缘化的危险处境。从上述南北差距的现实中可以看到,当许多发展中国家还在把实现工业化、现代化作为自己奋斗目标的时候,发达国家已经步入了信息时代;当发展中国家将建立和完善市场经济机制作为主要任务的时候,世界已处于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发展中国家明显地缺乏与发达国家竞争的雄厚实力,难免要在这场全球化的悬殊较量中付出很高的代价。近年来西方国家企图利用所谓劳联、产联等组织的活动,来修改世界贸易组织的有关规则,以提高发展中国家的劳工标准和工资水平,进而削弱其出口产品竞争能力,就是其中较为明显的一例。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将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挂钩的战略意图具有深刻的经济和政治背景。除前所述经济方面的原因以外,西方发达国家还有政治方面的考虑。在发达国家看来,劳工标准体现着一国的人权状况,因此,把劳工标准与国际贸易相连,就不可避免地使贸易与政治纠缠在一起。近年来的许多现象表明,西方国家在劳工标准问题上正从低工资、低生活水准等经济方面不断向结社、集会、罢工等政治方面升级。这种劳工标准政治化的倾向,为西方国家向第三世界倾销其人权理念和价值标准提供了借口,使发展中国家面临着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贸易日益沦为霸权主义的工具,成了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进行“政治倾销”的重要渠道。

【结果与讨论 】

总之,在世界经济新旧格局交替时期,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中仍将处 于被动和不利的地位。这就要求广大发展中国家一要团结起来,继续为争取国际经济新秩序而斗争,改变自身所处的国际大环境,使世界经济早日纳入平等的轨道上来运行;二要讲究策略,采取灵活务实的态度来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的新一轮谈判,加强自身的谈判地位,使世界贸易组织有关协议中的优惠待遇条例真正得到有效履行和发挥作用;三要积极地进行内部经济改

革,根据国际环境的变化适时地调整经济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经济,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进程,不断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 篇二

在世贸框架下, 中国金融行业的改革和发展紧迫性剧增。这其中的重点主要是中国金融一直以来就存在一些问题, 而国内金融行业的对外开放也存在问题。在此之前中国金融存在着许多严重问题和不足之处。现如今中国金融市场全面开放, 国外金融机构也大举进入中国, 我国金融业将不可避免地面临巨大的压力。在这种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下, 中国金融业只有加快改革和发展步伐, 才能解决这一问题。

2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中国金融遇到的问题

2.1 金融信息化的历程

(1) 安全性。金融电子化的过程中主要需要应对的问题之一就是安全性。一般情况下, 客户对业务安全性的要求主要包括:完整的电子信息, 即用户收到的信息与对方发出的信息要完全相同, 在网络运输过程中没有遭到删除改变。电子信息的保密性, 在信息传输过程中使信息无法被第三方获取, 这亦是十分重要的。发送信息的双方身份的准确性要得到保证, 必须是双方亲自发送的, 身份验证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2) 法律规章制度。在金融电子信息化的过程中, 传统的金融法律已经不能适应如此复杂的局面了, 曾经的手写票据现在已变成需要数字签名之类的来验证身份。电子凭证码、电子印鉴、支付密码等网络概念应运而生, 要想这些新概念能够合理合法的运用在生活当中, 相关的法律必须出台, 否则我们无法进行正常的金融操作, 这个问题我国无法回避。

2.2 控制过度的金融压抑

在改革开放之前, 我国呈现典型的金融压抑, 主要表现为金融机构全部国有化、金融市场以及金融手段被完全控制, 汇率不一的问题长期存在, 与国际金融市场没有半点交流。改革之后, 此类情况得到改善, 但却没有完全摆脱金融压抑。

(1) 信贷管制。信贷规模的控制是信贷管制的主要表现。中央银行取消了限制之后, 将其改成“指导性计划”, 但是在国内的专有银行依旧使用之前的规模控制, 所以中国银行的信贷规模控制效果并不良好。好在目前的中国已经取消信贷控制, 毫无疑问, 这将是中国在金融市场化的道路上迈出的关键性的一步。

(2) 利率管制。在是否控制利率方面, 得到的答案是肯定的。但是重点是采用什么措施控制, 而操作控制的方式是硬性还是软性呢?自古以来的经验表明, 凡是硬性操作控制最后都会产生压抑。说到底还是软性操作控制效果好。我国的价格改革已经是最好的证明。实际上, 不管自觉性怎么样, 现在利率的控制已经逐步走向正轨。城乡信用社 (城市已更名为商业银行) 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可以在一定范围之内实现利率浮动, 银行同业的借贷市场利率也已经完全开放, 这是价格双轨制的完美体现。

2.3 争夺优秀管理人才的挑战

目前, 中资银行的人事制度和工资制度依然有很大的缺陷, 收入不高, 仅仅高与平均收入的5%~10%。同行收入差距也比较小, 员工激励机制尚未形成。而外资银行的薪酬就更加的丰厚, 吸引了国内很多的优秀骨干型人才, 造成人才流失, 银行的业务拓展能力与管理水平不但降低, 而且会带走一批客户。由此可见, 我们需要对银行的薪酬管理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 引入合理的激励制度, 避免优秀的骨干型人才流失。

3 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中国金融问题的解决方案

3.1 实施金融信息化的举措

中国金融业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系统, 才能及时掌握市场动向与客户需求。将电子信息化水平全面提升, 将传统的营销方式与网络营销方式相结合, 形成现代化金融市场营销体系。

(1) 网上交易和网上服务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和金融业务的有效接合之上的, 金融创新也少不了信息技术的大力支持。未来金融电子化发展的大趋势就是信息技术与金融业务紧密结合, 中国金融必须适应这一趋势, 才能在未来发展中重夺先机, 加快我国金融电子化的发展。

(2) 金融电子信息化系统集成的加快。依照市场动向与客户需求形成了金融电子信息化系统, 将不同的金融产品、服务以及对应业务的多种环节有机的结合起来, 从而形成一个全面系统的信息化体系。从而金融企业可以应对市场的需求变化, 促进企业发展, 在经营管理方面形成优势。金融机构的市场竞争能力和管理水平是由金融电子信息化系统集成的水平高低决定的, 在一定程度上这也决定了金融企业的发展前途。

3.2 促进金融市场的深化

财政主导型融资制度是我国传统的融资制度, 金融市场一直不甚发达, 甚至处于单一局面。规模很小, 大部分都是简单的存款贷款业务。改革开放之后, 外资银行进入我国, 打破了传统形式。我国的金融市场开始转变, 由单一层面转化为目前的多元层面, 主要从三个领域深化金融市场。

(1) 信贷业务。用全方位贷款代替传统的单一向国有企业贷款;用市场经营性贷款代替以前的从政府行为的政策性贷款;用项目贷款代替实物抵押型贷款。

(2) 投资业务。银行信贷也是一种间接参与企业的投资, 仅仅是用贷款收取的本金和利息, 不会直接参与企业。参与企业经营的是银行投资, 股本投入, 成为股东是最直接的形式。

(3) 外汇业务。增设外币业务, 创建换汇、调汇的新职能, 使日常业务中包含外币换成人民币, 支付的利息变成外币等功能, 让银行的工作更加全面。

3.3 金融人才的大力培养

大力培训金融业高精尖人才, 用人才来提升我国的电子金融水平。目前我国金融企业的人才缺失状况极为严重, 同时其培训方式也跟不上现今时代的步伐, 由此, 应让其进行专业培训, 或者将其送到海外去培训, 积累更多国际化的经验, 给我国金融企业带来新的活力。与此同时, 按照国务院规定, 有计划的招聘在海外留学或者工作的人员回到国内工作, 尤其是国内银行、证券、保险企业工作, 是十分符合国家现状的。提高中国金融企业技术管理水平也可以通过适当增加投资, 加强对中国金融电子化的统一计划来实现。

4 结语

总的来说, 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下, 中国金融企业的改革和开放将进一步发展, 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将被市场囊括。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法制体系将进一步完善, 更加适合当前的国情。中国金融业在探索建立产权监管机制的同时也将逐渐完善功能监管。将机制市场化改革逐渐形成, 从而适应世贸框架下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完善多层次的市场体系和金融组织。深化金融机制改革, 完善企业治理, 使中国金融机构成为一批经营稳健、充满活力, 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

参考文献

[1]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 (2000年)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5.

[2]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 中国金融学会.中国金融年鉴 (1999年) [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2014.

[3]Thomas Mayer, James S.Duesenberry, Robert Z.Aliber.货币、银行与经济[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4.

[4]Fanrian H.微观经济学之现代观点[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15.

[5]联合国贸发会议, 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贸易中心, 英联邦秘书处.WTO企业指南[M].企业管理出版社, 2013.

3.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 篇三

关键词:中国声乐艺术 民族性 世界性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世界各国都形成了具有本民族独特气质的文化艺术形式。声乐是音乐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民族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任何一种声乐艺术的发展都离不开它的民族性,脱离民族性的音乐是空洞的,没有生命力的。因此,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繁荣必须首先要立足于民族,才能更好地将它推向世界,历久弥新。

一、声乐艺术的发展需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融合

纵观人类文明的历史变迁,我们都清醒的看到,世界任何民族文化的发展都无法被取代和复制,更无法被征服,只有彼此互相的融合碰撞才能够推进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声乐艺术作为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的文化产物也是如此。世界各国在寻求自身声乐艺术发展的过程中面既要克服和防止出现过激的狭隘的民族观,又要抵制极端崇洋媚外的“西方音乐中心论”。

声乐艺术与其他艺术相比,更加讲究它的民族性,科学性和世界性。过分强调民族性,不接受世界的先进文化思想,声乐艺术的发展就会固步不前,无法传向世界,无法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更强的发展动力。然而,不讲民族性,一味的盲目崇拜西方艺术,失去自己的民族“魂”则发展更是无力,更是无法屹立于世界音乐艺术之林,所创作出来的声乐是空洞的没有灵魂的,无任何的艺术和美学价值。因此,中国声乐艺术应切实加强自身的民族性建设,将艺术推向世界,用独特的民族气质和浑厚的民族之魂征服世界。

二、民族性是中国声乐艺术发展的根基

任何民族的音乐艺术形态都是根植于其民族文化之中的,都是民族性文化发展的产物。中国声乐艺术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几千年的历史孕育中,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内容丰富,题材多样,种类玲琅满目,艺术表现形式多样。给我国民族文化带来了无数的艺术瑰宝,在今天,中国声乐艺术用它自然古朴的音调诠释着中华民族的情与义,感于情,发于声。

声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情感艺术,它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相互情感沟通和思想抒发的载体。它真实地体现了各民族、各地区的文化发展变迁和生产方式演变,它是人类社会各民族生活进程的基本文化信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本是民间声乐文化,在民间声乐文化的长期孕育下,中国民族声乐艺术才得以成长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音乐艺术形态。向民间音乐不断的汲取营养,继承和挖掘传统音乐的精髓,以成为中国民族声乐发展的主要手段。

(一)中国声乐的民族性表现

第一,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的情感体现。音乐是一种情感艺术,具有浓烈的感性色彩,是情感的交织与流露,是对人们内心世界思想的描写,中国声乐艺术在发展过程中表现出浓厚的民族情感和炙热的民族情怀。

第二,在语言上的体现。中国声乐的发展以“字正腔圆”为歌唱的语言标准,形成了音乐、曲调和语言等方面的完美结合。而且许多少数民族声乐带有本民族和本地区的语言特点,并通过长期的融合,形成更加丰富的语言表达,更加惟妙惟肖、沁人心脾,使中国民族声乐艺术独树一帜,魅力无限。

(二)强化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发展

随着中西方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中国声乐艺术有了西方的特点,但是,它的真正魅力不在于它的“西方元素”而在于“民族性”,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强化中国声乐的民族性创作。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文化积淀中创造了丰富的各具特色的音乐形式。正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文化底蕴,才使得中国声乐艺术熠熠生辉,获得它不竭的生命力。在任何国家的任何民族,声乐艺术都是其民族古老文化的传承,都根植于丰厚的民族文化母体中。

因此,我国声乐艺术的发展应根植于我国民族文化当中,保持民族唱法的艺术特色本源,在传统的古老的民族声乐中汲取营养,不断创新发展,只有这样,才能将中国的声乐推向世界的音乐艺术之林。

三、推进中国声乐艺术的世界性传播

任何一种艺术文化即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它的发展离不开与其他艺术形式的交流与融合,中国声乐艺术也应该在保持它的民族性的同时,走向世界,走向更高更远的艺术境界。

民族声乐是我国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含了丰富的文化历史内涵。各民族用自己的声音和音乐传承民族文化的思想特质,用特有的民族精神代码跨越时间和空间,它是民族气节和民族精神的艺术载体。在当今多元化音乐世界中,各国的音乐都是平等而独立的。因此,我们不能单纯的用西方音乐理论和技法衡量我国声乐艺术的价值。我们必须要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用交流切磋的手段来丰富和向世界传播具有我国民族特色的声乐艺术,即以弘扬中华民族精神为宗旨,以交流合作为手段,实现中国民族声乐的世界性传播。因此,我国声乐艺术要在保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的基础上,集众家之长,融合各民族的艺术精髓,创造中华民族的声乐艺术体系,使其屹立于世界的声乐之林中,源远流长。

四、结语

世界上任何一种民族文化艺术都是弥足珍贵的,在声乐艺术的创造和发展中,必须要有自己独特的艺术魅力,要以民族精神为动力源,彰显自己的民族特色和民族审美情感,这是艺术蓬勃于世界艺术之林的根本。在当今世界文化大融合的历史时期,我们要抓住时机,在传承与发展民族性声乐艺术的同时,实现它的世界性传播,以其独有的魅力和不朽的“灵魂”征服世界,开创音乐艺术的历史新纪元。

参考文献:

[1]徐敦广.试论中国声乐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传播[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01).

[2]刘玉洁.多元融合殊途同归——对当代中国声乐“跨界”演唱现象的再思考[J].四川戏剧,2013,(07).

[3]伊丽媛.传播学视野下的中国民族声乐价值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1,(04).

4.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 篇四

郭凤海 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主任习近平同志从提出“文化自信”,到把“文化自信”作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四个自信”。他强调,文化自信是“最根本”的,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凸显了文化自信的特殊重要性。什么是文化自信?习近平同志为什么要强调文化自信?强调文化自信是让我们固守本土本民族的传统,闭目塞听、孤芳自赏、夜郎自大吗?显然不是。习近平同志指出,承认和尊重本国、本民族的文明成果,并不是要搞自我封闭,更不是要搞唯我独尊,“只此一家,别无分店”。虚心学习,积极借鉴别国、别民族思想文化的长处和精华,这是增强本国、本民族文化自尊、自信、自立的重要条件。习近平同志还特别强调,不要看到别人的文明与自己的文明有不同就感到不顺眼。习近平同志的这些重要论述,除了强调立足中国文化土壤这个视角之外,还有更广阔的世界文化发展视野。

一、当代世界文化多样化格局及其走向当今世界进入了一个从未有过的文化大碰撞、大融合时代,突出表现为多元文化形态并存的“文化多样化格局”。这种文化多样化格局及其走向是怎么样的?这是我们首先要搞清楚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当代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存在形态人类文化原本就是多样的,有着不同的种族和地域文化。古代社会的多样性文化,是各自在相对封闭、相对孤立的民族地域,通过一个个特殊民族文化形态直接呈现出来。比如,以儒学为主脉的中国传统文化对中国周边邻国影响非常大,形成了著名的中华文化区。在古代,中华文化区跟其他文化区比较,交流相对来说是较少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尽管我们仍然保持着中华民族原有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和文化习俗、生活习俗,但是与以往相比,情况有了很大不同。儒家文化发展到今天也不是相对孤立地存在于中华文化区,它在和世界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中显示出自己的特殊性。再比如说饮食文化,饮食文化在世界各国各民族存在的形态也不一样。比如,从饮食文化角度来讲,有人说美国人喜欢用“脑”吃饭。用“脑”吃饭是什么意思?可能是受科学思维方式的影响,美国人基本上是按照生命存在的需求来吃饭,一个人每天有多大的生理需求,需要摄入多少大卡的热量,达到多少营养量就够了。这叫用“脑”吃饭。有人讲法国人是用“心”吃饭。法国人请客是非常用心的,一顿法国大餐需要准备好几天。如果到法国人家里作客,从饭菜的品种、选料、样式来看,就能说明法国人很用心思。有人说日本人是用“眼”吃饭。饭桌上各种各样的餐具,像碗、盆、勺都很精致,但饭量不一定够吃,也就是说比较养眼,这叫用“眼”吃饭。与美国人、法国人、日本人的饮食文化相比,中国人的饮食文化独具特色。有人讲中国人是真正的用“嘴”吃饭,南甜北咸、东辣西酸,各种菜系比较讲究口味。饮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有中国的特色。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这种独特的饮食文化也是和世界各国的饮食文化相比较而存在,互动交流,显示出个性。尽管人类文化原来就是多样的,但是历史发展到今天,各国、各民族文化尽管多数还保持着原有的独特的生活方式和习俗,但是同过去相比,现在已经不再是孤立的原地发展的多样性,文化已经告别了相对隔绝的状态,相互重叠、相互渗透,汇聚在一起,在各种不同文化形态相比较、交流、冲突、融合中呈现出相互交织的互动的多样性,也就是今天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在这种互动的多样性中,当今世界文化呈现出几种主要的文化体系。德国哲学家斯宾格勒将世界文明史划分为希腊(古典)、阿拉伯、西方、印度、中国、埃及、巴比伦、墨西哥等八个部分,它们被视为独立的、已经发展完成了的文化形态。“文明冲突论”学者亨廷顿认为世界上有七种或八种文明,即,中华文明(起初亨廷顿称之为“儒教文明”,但在成《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一书时他认为称“中华文明”更准确)、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的基督教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专家研究报告中指出,当今世界文化确实存在着多种文化形态,主要包括欧洲文化、北美洲文化、拉丁美洲文化与加勒比地区的“解放文化”、阿拉伯文化、非洲文化、俄罗斯文化、东欧文化、印度和南亚文化、中国和东亚文化等等形态。中国学者也对世界文化体系作了分类,1986年季羡林先生为其主编的《简明东方文学史》作了题为《东方文学的范围和特点》的绪论,在绪论中他指出,在五光十色、错综复杂的世界文化中,共有四个文化体系,一、中国文化体系,二、印度文化体系,三、波斯、阿拉伯伊斯兰文化体系,四、欧洲文化体系。这四个体系都是古老的、对世界产生了巨大影响的文化体系。这里没有提到俄罗斯和东欧文化体系。我们如果把俄罗斯和东欧文化体系算在内,当今世界文化实际上主要有五大文化区,就是中华文化区,以中国文化为核心的东亚诸国文化区;欧美文化区,以西方文化为核心的西欧和北美诸国文化区;阿拉伯文化区,以伊斯兰教与阿拉伯语为核心的中东、北非和亚洲中西部文化区;印度文化区,以印度文化为核心的南亚有关国家形成的文化区;还有俄罗斯和东欧文化区,以东正教与斯拉夫语为核心的俄罗斯及其周边以及东欧一些国家形成的文化区域。上述主要文化区,不管彼此相互关系如何,共同构成了人类多样性文化形态的共存格局。也就是说,当今世界文化多样性主要表现为人类各主要文化区域相互交织、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共存格局。

(二)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互动特征及走向当代世界文化多样性互动特征及走向主要取决于多样性文化共存格局背后起作用的更深层的力量。这种更深层力量,概括起来就三个字:“球”“钱”“网”。“球”是全球化,“钱”是资本化,“网”是信息化、网络化。换句话说,从人类社会展开的时空范围看,是全球化;从人类社会转型的基本利益杠杆看,是资本化、市场化;从人类社会发展的技术水平看,是信息化、网络化。这“三化”使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得到了史无前例的展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多样性地域民族文化的大汇聚。人类文化大汇聚,主要表现为各个国家、各个民族都被卷入到世界化历史进程中。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世界历史理论”,他指出,世界历史、普遍交往、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都成为世界性的了……各民族的精神产品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由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世界文学”就是世界文化。一方面,全球化、资本化以及今天的网络化,使各民族文化汇入世界性文化之中,使“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比如上述五大文化区中的中华文化,目前在世界上非常活跃。世界上有140多个国家建立了511所孔子学院和107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同样,道家文化也是中国重要的传统文化流派,在当今世界也是非常活跃。16世纪道家学说传入欧洲,其人性“法自然”思想、“反者道之动”权力“制衡”思想、用轮毂与车轴比喻法度与民主的制度法治思想,以及“我无为,民自化”小政府大服务理念,对欧美政治文化影响非常大。据统计,《道德经》西方译本和印数仅次于《圣经》,老子因《道德经》这一著作被评为世界十大古代作家之首。美国政坛奉老子为“总统之师”,许多总统都是道家学会会员。这就是说,即使是中华文化,也不能仅仅从其自身来理解,而要从世界文化视角上来理解。另一方面,各种文化普遍交流、对话,又使每个民族的文化个性、差异和竞争,在相互交织和比较中得到彰显,得到全面展现,从而使人类社会的精神活力空前迸发。第二,人类文化从传统向现代的大转型。近代以来,欧美文化可以说是异军突起;世界各国从西方的坚船利炮中见识到了什么是自由、平等、民主、法治、人性、人权、开放、竞争等等,见识到了适应资本和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也见识到了英美等西方国家靠资本输出、靠殖民掠夺、靠文化创新崛起的现象,还见识到了资本尽管充满了血腥欺诈,但也显现出激活资源的有效性。人们受到启发,就是世界各国、各民族在近现代化的历史中必须要做资本的强者,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赢得主动,不被淘汰。由于近代以后的世界文化特别是西方文化的发展,给世界各国文化发展带来的冲击,就导致世界尤其是东方各古老民族为了应对西方资本的挤压,为了应对西方文化的冲击,不得不追赶现代化。各个古老民族不得不放弃许多古老的自己本有的价值传统和生活方式。这不是一个平静的过程,它充满了血泪,充满了硝烟和斗争。马克思指出,“看到这无数辛勤经营的宗法制的祥和无害的社会组织一个个土崩瓦解,被投入苦海,……是会感到难过的;但是我们不应该忘记,这些田园风味的农村公社不管看起来怎样祥和无害,却始终是东方专制制度的牢固基础,它们使人的头脑局限在极小的范围内,……表现不出任何伟大的作为和历史首创精神。”怎么办?得转型。文化得转型,在向西方强势文化学习的过程中,努力推动本民族文化在转型创新中繁荣和发展起来。只有新的繁荣和发展,才能在新的历史演进过程中不被淘汰。转型带来巨痛,但我们别无选择。鸦片战争170多年来,我们从器物技术,到社会制度,再到社会文化,从改良、革命到建设,直到今天我们搞改革开放,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际上历史进程本身就包含着从社会文化的深层回归到对资本的清醒认识,当然还有自由、民主、人权、平等、公正、法治等等,对这些文化要批判地加以借鉴,由此创新本民族的文化。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使中国发生了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史性巨变,这主要表现为三次价值观转型。第一次价值观转型是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在这段历史时期里,我们主要是引进西学,批判传统儒学价值观,靠向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第二次价值观转型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开始,我们既反帝又反封建,既批判传统儒学的价值观,也批判资本主义的价值观。由新文化运动诞生了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也就是从“五四”新文化向新民主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革命价值观转变。第三次价值观转型是改革开放以后,我们推进文化创新、理论创新,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发挥资本杠杆对社会资源整合的作用,实际上我们讲的就是向资本自觉的回归。这种资本自觉的回归和西方也是完全不同的。在这个过程中,思想文化价值观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变。中国文化实现第三次价值观的转型也不是轻而易举的,它经历了几十年的历史探索过程,包含着时代主题的转变——从战争与革命转向和平与发展,包含着主流哲学主要思想的转变——从讲阶级斗争转向讲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经济上,从过去强调纯而又纯的公有制,强调计划经济,转向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治上,从强调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强调健全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强调全面依法治国。文化上,从过去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包打天下、排斥多样性,日益转向一元主导、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新的文化方针和政策。道德上,从过去个人利益完全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转向日益尊重个人道德选择和利益选择、个人价值追求,肯定人的正当利益、价值和人权,倡导改革开放、进取竞争、自由平等、民主法治、契约诚信等思想文化和价值理念,这都是社会大转型的结果或者说社会向更高发展层次的转变。特别是我们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对思想文化发展带来了巨大影响。从中国社会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历史性巨变看到,在多样性的地域民族文化的大聚会中,社会和文化从传统向现代已经发生了持续性、大规模的变迁和转型。这是当代世界文化发展,包括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特征和趋向。第三,人类内在精神和活力的大迸发。全球化、资本化和网络化对人类内在本质力量的激活作用是无与伦比的。特别是网络化、信息化,对全球化、资本化发挥了巨大的“倍增加速”作用。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6年12月,我国网民已达7.31亿(相当于整个欧洲的人口总量),手机网民6.95亿,网上支付用户达到4.75亿。互联网信息化、网络化在中国发展极其迅速,以虚拟符号化的交往方式超越各大文化区的限制,在相互交织、碰撞中使文化展现出由单一向交互,由线性向网状、多极、多元、多样、多维、多彩的局面,由此推动人类内在精神和活力全面迸发。这种态势折射到人类生产生活领域,极大推进了农业集约化、生产自动化、管理网络化、交通实时化、教育远程化、医疗会商化、金融电子化、商品网购化、生活数字化、传播自媒体化……全球资本流、信息流、人力流和物资流空前优化整合,人类文化内在活力在相互激发中轮番升级,展现出文化发展对社会和国家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

二、文化多样化对中国文化自信的挑战习近平同志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中国文化既在中国本土文化土壤上不断发展,同时也处在与世界其他文化的互动中。世界文化多样化发展既给中国文化带来了全新的文化发展格局,激发了中国文化发展活力,为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提供了有益的助力,提供了无限丰富的文化资源。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的文化发展还存在一系列问题,离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还存在很大差距,中国文化自信还面临许多严峻的挑战。第一,面临西方文化同化挑战。在全球化时代,各民族文化并不都是处在同一个发展层次上,有的是处于传统的农耕文明层次,有的是处于现代工业文明层次,有的则处于后工业化或者信息化层次。人类文化史上,高值文化同化低值文化、强势文化兼并弱势文化,是一种必然趋势。鲁迅先生曾经说过,历史上“我们为甚么能够同化蒙古人和满洲人呢?是因为他们的文化比我们的低得多。倘使别人的文化和我们的相敌或更进步,那结果便要大不相同了”。近代西方工业文明大面积摧毁传统农耕文明,一个国家或者是民族如果不想灭亡就必须大力赶超新兴文明、新兴文化,文化发展展现出一种时代性和创新性,从而赢得文化发展的自主权。强势文化和弱势文化的互动,对我们的挑战现在看来还是非常严峻的。西方特别是美国凭借着他们的文化优势,比如说西方的饮食文化像薯片、快餐文化,对我们现在的影响就很大。西方特别是美国,凭借着他们的经济、军事和文化的优势,实际上在各个方面都对我们构成了一种挤压,他们用“三片”,就是好莱坞大片、薯片(快餐文化)、芯片(微软操作系统)来影响我们。如果看看我们多年反“西化”“分化”、反“和平演变”的效果,再看看我们青少年喜欢什么?是喜欢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喜欢美国“三片”?我们就会感受到文化上被悄悄同化的浪潮袭来。长此以往,民族文化就可能荒漠化,这是非常危险的。第二,面临资本文化物化挑战。资本既是一种经济现象,又是一种文化现象。资本给人类社会发展带来了巨大活力。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同时,也同样大力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并在此基础上确立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这24个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不仅蕴含着适应资本和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需要,更蕴含着我们在发展资本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进一步提升人们精神品质的崇高追求。当然了,人的精神在资本化进程中向上提升的过程也是非常艰难的。因为向上努力就像爬山,有的时候很艰难,但是往下走下坡路就很容易,一不小心就会出现巨大的物化效应。资本、市场交易中的巨大利益流动极易引发人的精神变异,滋生金钱欲、拜金主义,带来马克思讲的“货币拜物教”和“资本拜物教”,衍生弱肉强食的掠夺价值观、以权钱为底价的赤裸裸的人际关系。这种现象很多文学家和思想家也都揭露过。英国伟大的文学家、著名的戏剧家莎士比亚在《雅典的泰门》这部著名的戏剧中有一段话,生动描述了金子在一定社会关系中的巨大变异力量,他写到,“金子啊,多么神奇的力量!黄黄的、发光的、宝贵的金子!只要那么一点点儿,就可以使黑的变成白的,丑的变成美的,错的变成对的,卑贱变尊贵,老人变少年,懦夫变勇士。它可以使异教联盟,同宗分裂;它可以使窃贼获得高位,使恶棍受到敬爱;使歪脸的流氓得到少女青睐,使鸡皮黄脸的寡妇再做新娘;即使她满脸都是流脓的恶疮,也会被认为是娇艳无比的美娇娘!这就是金子,这就是金子的伟大力量!”我们用今天的眼光来看这段话不难认识到,钱无善恶,但钱怎么花就有善恶。资本、市场交易关系是客观存在,驾驭不好就会产生精神物化。从古到今,我们看到一些中国人嘴上虽然不爱钱,但是在骨子里却是嫌贫爱富,容易受金钱欲的操纵和影响。历史发展到今天,资本物化现象在我国也是大量存在的。资本物化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糟粕纠结在一起,甚至已经形成了共振效应,在社会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像资本垄断产业、侵蚀公共权力、阶层贫富分化,一部分人对物质和金钱顶礼膜拜,人格货币化,极端利己主义,道德错乱,传统价值失落,对社会主义道德和民族文化价值陷入了彷徨和自卑,丧失了本有的自信。第三,面临主流文化虚化挑战。当代中国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文化综合体,包括5000年传统文化、西方外来文化和马克思主义文化等几大部分,其中马克思主义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的主流。现在,全球化、资本化、网络化已经打破了主流文化一统天下局面,在激发人类内在精神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各种非马克思主义与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以及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文化内部“保守”与“改革”或“左”与“右”的巨大分歧、争鸣与争锋,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文化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使主流文化在一些人的心目中已经变得非常模糊,换句话说就是被虚化。近年来,文化领域出现了一种强劲的反主流思潮。反主流就是反传统、反权威、反中心、反对官方的声音,反对占主导地位的官方意识形态,也就是反对主流文化,反对社会中的主导文化。反主流的东西多了,主流就必然被遮蔽、被虚化,就容易在社会中形成巨大的主流文化虚化效应。主流文化虚化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虚化历史传统。就是我们的传统文化往往处在一种被戏虐、被恶搞的局面之下。二是虚化政府权威。在反主流文化发展的局面之下,政府权威往往是处在被围观的状态下,陷入巨大的异质性文化海洋里,面临着多种质疑性的围观、质问性的喧嚣,无形中降低或虚化政府的权威性、合法性等。三是虚化人的心灵。可以说现在的社会文化,特别是网络文化,表现出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文化环境。这种文化环境使一些人彷徨、迷茫,不知所措,心灵也被空前地虚化了。表现就是在社会生活中一些人心灵空荡,精神飘荡,思想游荡,找不着北,定不了向;一些人“七大皆无”,无理想、无信仰、无追求、无兴趣、无爱心、无静心、无斗志。这样的文化局面对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对支撑中国社会发展进步、和平崛起构成了巨大挑战。第四,面临宗教矛盾泛化挑战。当今世界五大文化区处在互动中,相互交织,相互影响,甚至相互冲突和融合。在这样的局面下,既存在着一些传统宗教,像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等的互动,同时各种宗教对话、碰撞、摩擦日益凸显,涌现了大量的新宗教。当今世界新宗教的发展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20世纪中叶以来,世界上出现了种类繁多的新宗教,欧洲约2000个,美国约2500个,日本超过1000个,其中信徒人数100万以上的有8个,创价学会就号称有会员2000万人。与此相对,西方犹太教-基督教右翼保守势力的反弹,大有引发亨廷顿当年讲的“文明冲突”之势,引发了一系列排他性的宗教自我神圣化运动,造成巨大的宗教矛盾泛化效应。所谓宗教矛盾泛化,主要是指宗教极端势力对宗教教义刻意进行神圣化、排他性的原教旨主义解读,并且用曲解了的宗教教法、教义介入一切世俗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公共生活,试图使社会各领域纳入其规范之下,置于政教合一之下,导致宗教矛盾广泛化的现象。毫无疑问,当今世界宗教矛盾泛化在有些国家形成了一种效应,这种宗教矛盾泛化效应最近这些年也波及到我国,威胁国家安全。

5.论中国的发展与世界 篇五

科学文化与近代教育发展-兼论科学教育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的互动关系

科学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知识体系或满足人类生存需要的工具,而且还代表了一种崭新的精神、一种独特的文化,即科学文化。正是科学文化在不同民族文化传统中的.传播成为近代教育发展的重要文化背景之一。本文从作为一种文化的科学的角度,对近代科学诞生以来教育的发展及其与世界科学中心转移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了分析,并初步探讨了科学文化对于社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意义。

作 者:张钢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 玉泉校区经济学院,浙江 杭州 310027 刊 名:自然辩证法研究  PKU CSSCI英文刊名:STUDIES IN DIALECTICS OF NATURE 年,卷(期): 16(5) 分类号:N09 关键词:科学文化   教育发展   科学教育   科学中心  

6.论中国农村现状与发展 篇六

摘要:农民和农村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中之重,我国现阶段正在进行新农村建设,国家相继实施了一系列的惠农政策,使农村不断向前发展,但是新的政策在实行中还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农村中没有得到解决,而且问题还在不断扩大。

关键词:治安 医疗 思想道德 教育 贪污

 中国农村的治安现状与建设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展开,特别是中央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的深入实施,农村形势总体上是好的,农村社会大局持续稳定。但是,中国农村的治安还是不够全面,任然有一些违法分子在农村为非作歹。如,有的地方黑恶势力活动仍然比较猖獗,爆炸、投毒、杀人、伤害等暴力犯罪,盗窃、抢劫、抢夺等侵财犯罪,有的地方侵害未成年人特别是留守儿童人身财产权利的问题比较突出。在我实践中,有一位在读小学的女孩被违法分子骗到荒野的地方,她被人挖去器官,死体被抛在荒野,人们几天后才发现,发现后就报警。爷爷奶奶赶来时看到这是情形,双双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事警方严厉调查,然而到现在也没有听见违法分子被捕的消息,这就是当代农村的治安。对于这中现状,我认为国家应当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加强:

① 严厉打击各类涉农违法犯罪活动,维护农村良好的治安秩序。② 以农户为主体,提高公安机关驾驭农村治安能力。③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开展农村安全宣传教育。④ 建立完善的农村综合治理网络。

 中国农村的医疗现状与建设

20世纪6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普遍实施的以集体经济体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农村公社为农村医疗保障制度的发展建立了强有力的筹资、监管、运行等制度保障;同时政府的高度重视与积极推动形成了强大的政治影响和行政干预,使农村医疗保障制度基本建立并得到迅速推广,繁荣发展,初步建立起合作医疗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医疗救助和社区医疗制度。但是,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还存在诸多其他状况。如乡镇医生难以满足农民需要;医疗卫生服务的资金供给不能满足农村医疗发展的需求,资金相对需求而言严重缺乏;农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大,现有的医疗服务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虽然我国有农民看病优惠政策,但是农民“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依然存在;现在报销医药费用越来越少,而且报销手续过于繁琐„„这些问题在农村还有很多。在农村医院,存在乱收费的现象。如一颗留置针被改写成两颗或者三颗,费用就增加50或100元人民币。这种现象在农村医院普遍存在,私人诊所到没出现过这样的现状。还有农村医保问题,现在的医保只能报销20%~30%的费用了有些地方还更少。对于很多农村医疗问题,我都亲身经历,医保所报销的费用还比不上人生保险的三分之一,这个问题让我感到寒酸。在农村中,医疗是比较重要的,多余中国人民来说,绝大多数都是农民,所以农村医疗是一个重大的问题,我认为国家应在一些方面进行改善和加强:

① 明确乡村医生职责,合理配置乡村医生。② 保障乡村医生合理收入。

③ 建立健全乡村医生养老和退出政策。④ 改善乡村医生工作条件和执业环境。⑤ 加强卫生知识宣传,提高农民健康保健意识。⑥ 严厉打击乱收费现象。⑦ 改善农村医保。

 中国农村的思想道德现状与建设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化步伐的推进,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农村居民的文化水平大大提高。在计划经济时代,倡导我为人人、无私奉献、克己奉公、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集体主义道德原则和规范几乎覆盖了中国整个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体系。改革开放、尤其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来,农村思想道德体系陆续受到了冲击和影响,至今呈现出较大的变化。在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过程中,优秀的思想道德状况出现积极变化的时候,也产生一些不容忽视的新问题,如:理想信念淡漠化;出现重利轻义的价值偏移;腐朽社会恶习沉渣泛起;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状况堪忧。这些问题在农村中日益突出。近年来发生很多恶劣现象,这些现象没有得到政府的重视,导致农村的这种恶劣思想道德传播开来。在思想道德建设过程中,政府该在几个方面重视:

① 立足社会结构发展要求,整合思想道德资源。② 区分农村道德生活的层次,确立工作重点。③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改进工作方法。④ 加强农村文化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⑤ 加强农村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

 中国农村的教育现状与建设

中国是教育大国,有近2亿儿童在上中小学,其中三分之二在农村。作为具有8亿人口的农村,基础教育关系到整个国家的未来,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据国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07年12月我国总人口13.2亿,农村人口7.2亿,占我国总人口的55%。我国53 100万的农村劳动力资源中,文盲3 593万人,占6.8%;小学文化程度17 341万人,占32.7%;初中文化程度26 303万人,占49.5%;高中文化程度5 215万人,占9.8%;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648万人,占1.2%。从上面的统计数字来看,农村劳动力中文盲,小学及初中文化程度的比例总计达到89%,这说明我国农村人口整体文化水平偏低。而且,我国的农村主要位于高原和山区,由于交通的不便,历史的积累,教育观念落后,从而阻碍了农村教育的发展。大量的事实和数据表明,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存在不少问题与不足。在中国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正确认识和研究农村义务教育政策落实的现状和问题,探索农村未来教育的发展前景,对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稳定、健康地持续发展与“科教兴国”的具体实施都有重要意义。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虽然不能直接改善农村教育,但是我能可以为政府提供一些建议:

① 加大投入,解决农村教育经济基础设施建设的后顾之忧。② 加强调研,进一步优化农村教育基础设施规划。③ 加强宣传,增强农民的教育意识。

④ 加强管理,解决农村教育中安全等一系列其它问题。 中国农村的贪污现象及防治

2015年中央巡视组来查农村干部的贪污腐败问题,通过对查处的基层村干部职务犯罪案件的调查分析,发现该类犯罪的具有如下几个特点:一是犯罪主体集中,窝案、串案居多,村党支部书记、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文书成为村干部职务犯罪的主要犯罪主体。二是触犯罪名单一,涉案款项种类多,主要犯罪类型为贪污犯罪。没有直接受害人,发现难。这些主要是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法律意识淡薄。财务制度不健全,账目设置混乱;权力过于集中,缺乏监督机制等等造成的。在农村,有很多贪污现象令人触目惊心,我认为国家不仅要整理高级单位,也要整理低级单位,要一视同仁,才能得到全面发展,由于贪污很难治理,故提出预防措施:

① 配好班子,提高干部整体素质; ② 加强权力监督,增强权利透明度; ③ 完善制度,构建惩防体制; ④ 有惩必惩,充分履行职能;

 结束语

7.世界文化发展趋势与中国文化发展 篇七

1 中国文化的发展尚处于重要转折时期, 传统文化和现

代文化的矛盾是贯穿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要矛盾, 文化现代化是中国文化发展的方向

目前, 中国文化还处于文化转型的发展时期, 以农业经济为基础的农耕文化和农牧文化在我国有着深厚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 构成我国文化结构中最基础的层次, 这是中国文化的最重要的现实。中国在长期的农业社会发展阶段, 曾经蕴育出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农业文化, 但是随着欧洲向工业社会的挺进, 我国的农业文化在与西方工业文化的冲突、碰撞中, 其弊端和缺陷逐渐地暴露出来, 并为人们所认识。自此以后, 中国文化开始了向现代工业文化的转变。

中国文化的历史转型开始于近代, 现在仍然处于由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中。文化转型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之一。与西方社会在自身发展过程中自主进行的文化转型不同, 中国的文化转型是在中国整体上落后于西方的情况下开始的, 是在外来文化的巨大冲击和压力下开始的, 它在转型的过程中不断受到西方强势文化的压力、限制、干预。

文化转型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种文化矛盾的集中和尖锐化。转型中的社会是一个矛盾的聚合体, 是新的社会矛盾的丛生之地。文化除了表现各种社会矛盾之外, 其自身也集中了各种文化矛盾, 包括新文化和旧文化的矛盾、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矛盾、封建文化和资本主义文化以及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资本主义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的矛盾。由于意识、观念、文化所具有的特殊性, 文化矛盾表现出超前性和滞后性的特点, 产生得早, 消退得晚。在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的社会矛盾还没有明显的暴露之前, 人们已经从文化领域预先感受到了这种矛盾的存在, 在现实的物质力量的作用已经发生变化之后, 文化还残存着对旧的矛盾的记忆。文化矛盾的这种特点更加剧了文化中新与旧、先进与落后、革命与保守的矛盾。

文化转型中的主要矛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是贯穿文化转型过程中的矛盾, 它决定了其他各种文化矛盾的发展变化, 决定了文化转型的性质。中国社会的转型过程是现代化的过程, 和这一过程相适应并反映这一过程的文化转型也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转变的过程, 是现代文化逐渐取代传统文化而成为社会中占主导地位的文化的过程。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是两个性质和发展水平不同的文化体系, 在传统文化体系和现代文化体系之中, 也存在着积极与消极、进步与落后、革命与守旧等各种矛盾, 但是, 当两种产生于不同社会历史阶段的具有不同文化特质的文化体系相遇时, 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就成为文化的主要矛盾, 原有的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内部的各种矛盾让位于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矛盾自始至终地存在于中国文化转型的整个过程中, 它制约着其他文化矛盾的发展变化, 由此, 进一步决定了中国文化转型的性质是文化结构的升级, 是文化的现代化。

2 中国文化只有在多元的文化格局中才能获得更好的发展

历史上, 中华文化就是由多民族文化构成的多元统一的文化体系, 但这种多元化主要是由中华民族活动区域内存在的多元文化所构成的。东汉时期印度佛教文化的传入和近代的“西学东渐”丰富了中国文化的内容, 改变了已有的文化格局。随着文化交流的不断扩大, 中国文化也吸收了外来文化, 开始呈现出真正意义上的多元文化新格局。新中国成立后, 由于我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和对立, 西方资本主义也妄图利用各种手段破坏、颠覆我国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 因而在文化上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一方面尽管我们在文化上提倡“百家争鸣、百家齐放”的方针, 但是对资本主义的文化其中包括科学技术采取了防范和排斥的态度, 资本主义的文化是我们批判的对象, 而根本不可能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的资源和有效成分, 就连中国的传统文化也难免遭受政治批判的命运。另一方面, 资本主义把文化作为颠覆和侵略我国的手段和武器, 对我国实行文化侵略政策, 对我国封锁先进的科学技术, 更不接受我国的文化。在这种情况下, 中外文化交流缺乏必要的社会基础, 中国的文化发展处于“半封闭”状态, 给文化的多元发展造成了阻碍。

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加强了对外文化交流, 主动地学习、吸收和借鉴国外的先进的科学技术, 新思想、新观点层出不穷, 传统文化的价值被重新发现, 文化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生机和活力, 迈向了全面发展的轨道, 呈现出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社会主义文化和资本主义的优秀文化、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在我国互动发展的良好态势。虽然在文化的发展中也受到国际政治风云变化的影响, 但是文化的开放态势和多元格局并没有改变。

我国文化发展的多元格局是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多元的文化结构自形成以来就一直延续到今天, 尽管不同时代的统治者从维护统治的需要保护、推崇多元文化结构中的某种文化形式, 压制甚至取缔其他的文化形式, 如秦始皇实行的“焚书坑儒”、汉武帝推行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文化的多元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是被罢黜的“百家”并没有从多元的文化结构中完全消失, 只不过是从“显学”变成了“隐学”, 从“官方”遁入“民间”而已。

当今世界, 经济、政治和文化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期都更加密切, 任何国家、民族都无法孤立地生存和发展下去, 全球一体化过程把人类社会联系成为一个整体。世界的联系呈现出更加全面、深刻、多样的特点。历史事实证明, “闭关锁国”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只能“丧权辱国”, 改革开放的实践更加雄辩地证明了, 只有走出国门, 主动地学习、借鉴、吸收外国的先进经验和科学理论, 积极参与国际竞争, 不断迎接新的挑战, 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改革开放的政策是中国的一个基本国策, 不会改变。我国对内提出建设和谐社会, 对外提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的和谐世界的理念, 主张多样的各国文明并存, 促进共同发展, 这些政策和主张为我国文化的多元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保证。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随着经济的发展, 人民对多样的精神和文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这为多元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多种经济成分并存, 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和信息化进程的进一步推进, 为文化的多元存在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技术条件。人员往来的进一步加强和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活动的开展推动了中国文化的多元发展。

3 影响和制约中国文化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 文化创新成为制约中国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是一个经济和文化发展相对落后的国家, 同时又是一个开放的国家, 在文化发展方面, 不仅要受到本国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而且也要受到国际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影响和制约。影响和制约21世纪中国文化发展的因素主要分为国内因素和国际因素。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 影响文化发展的新因素也不断出现, 影响因素的总量也会不断增长, 导致文化发展的不确定性增加, 这既给文化的超常发展和跳跃式发展提供了机会和可能性, 同时也造成了文化发展的方向感和目的性的弱化、丧失, 给民族的文化心理带来一定的压力。

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是多种多样的, 而文化创新是推动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任何一种文化, 离开了创新, 就不能发展, 也难以延续下去。提高文化软实力的关键在于文化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方面是文化创新。没有文化创新, 创新型国家就建不起来。文化创新是其他一切创新的基础和源泉, 也是创新的最突出的体现。人类社会的发展愈益受到思维和观念的影响和支配, 文化创新的意义也越来也重要, 它关系到经济社会的发展, 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发展。

目前, 我国的教育还培养不出来杰出的创新型人才, 我国还缺少世界一流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艺术大师, 缺少高水平的原创文艺作品, 中国文化带给世界的影响和震撼更多的是来自于传统文化, 这表明我国的文化创新能力明显不足, 文化创新成为制约我国文化发展的关键因素。未来中国文化发展的状况如何, 从根本上来说, 取决于文化创新的程度, 如果我们不能在文化创新上有较大突破, 中国文化就不可能获得更好、更大的发展。

4 随着文化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 中国文化对经济社

会发展的贡献增大, 在社会发展和世界文化发展中的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

改革开放以前, 我们过分强调文化的政治功能而忽视文化的经济功能。改革开放以来, 我们在经济领域注重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升级;在政治体制改革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中, 积极倡导和运用先进的理论指导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 注重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把经济发展、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因此, 文化和经济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明显增强。

20世纪中期以来, 文化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进一步增强, 文化经济化、经济文化化已成为世界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潮流。社会主义现代化实践充分证明, 用单纯的经济思想和单纯的文化观点来指导经济和文化建设, 对经济和文化的发展都是有害的, 应当把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结合起来, 共同推动经济和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经济是文化的基础。现代社会, 文化对经济的依赖并不仅仅表现在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资金、技术设备等方面, 而且表现在经济为文化提供发展的环境和空间, 为文化力量作用于经济提供必要的保障。经济对文化的依赖程度也随着文化的发展而逐渐提高。在经济领域, 文化已不再只是以观念的形态和精神的力量发挥作用了, 它已经具备了现代经济的表现形态,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文化产业已经成为重要的支柱产业。

经济和文化的结合、渗透, 综合了经济力量和文化力量, 远远超出了单方面的经济和文化力量的简单相加, 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 促进了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和文化生存方式和社会作用方式的变革。我国的经济和文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还存在着比较大的差距, 经济和文化的相互作用、相互渗透还有着广阔的空间和光明的前景。

伴随着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文化会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 吸收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文化成果, 体现中国特色, 从而创造出丰富灿烂的中华新文化, 在世界文化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风采。

参考文献

[1]常福扬, 等.试析文化全球化的前景和现状[J].国际关系学院学报, 2005, 2.

[2]张保权.文化经济与经济文化[J].重庆社会科学, 2006, 5.

8.“包容性发展”:中国与世界共赢 篇八

据悉,包容性发展,并非首次提出,它是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提出的观念之一,亚洲开发银行在2007年率先提出“包容性增长”的概念。在201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在出席第五届APEC人力资源会议开幕式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要实现包容性增长;同年11月,再次提出,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

不同国家和地区:含义和任务不同

在博鳌亚洲论坛“包容性发展:健康有序的增长”分论坛上,博鳌亚洲论坛副理事长、中国前副总理曾培炎表示,包容性发展对不同国家和地区它的含义和任务也不同,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第一,包容性发展是所有人机会平等、成果共享的发展。一个公平、正义、积极向上的社会,其发展的机会应该具有开放性和普遍性,发展所产生的利益和财富也应该惠及所有人。包容性发展就是要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让每个社会成员公平享受公共服务,做到权利公平、机会均等、规则透明、分配合理,最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包容性发展是各个国家和民族互利共赢、共同进步的发展。面对经济增长、粮食安全、能源安全、自然灾害、气候变化等世界性难题,各个国家和民族在处理彼此关系上应当是在平等互信、互利共赢的原则基础上协同应对,共谋发展。

第三,包容性发展是各种文明的互相激荡、兼容并蓄的发展,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基本特征。不同的文明有着历史长短之分,但是无优劣高下之别。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的差异不应该成为各国交流的障碍,更不应该成为相互对抗的理由。包容性发展提倡各种文明平等、互补、兼容,主张不同的文明互相尊重,求同存异,少一些对抗、多一些对话,少一些傲慢和偏见,多一些理解和沟通,这样才能实现和睦相处,共同发展。

第四,包容性发展是人与社会自然和谐共处,良性循环的发展。包容性发展要求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先进的帮助落后的,相互交流借鉴,建立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健康合理的生产与消费的模式,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博鳌亚洲论坛咨询委员龙永图认为,包容性发展在共赢理念基础上又前进了一步,共赢的理念不仅适用于国与国之间、区域与区域之间,更应该适应一个区域中不同的阶层、不同的地区。

一段时间以来,不同国家政要表述了对包容性发展的看法。法国前总理拉法兰:“包容性发展”含義是使更多人共享全球经济发展的成果。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说,实现“包容性发展”,不仅需要建立公正的国际经济关系,还需要建立公正的国际政治关系。享受新的发展机遇和发展成果,不能仅仅是个别群体和阶层的专利,也不能仅仅是个别国家的专利。而韩国总理金滉植则认为,即使获得惊人的经济发展成果,如果贫富差距和社会矛盾得不到解决,就不能获得可持续发展。

亚洲:重在平等、均衡、和谐和持续性

亚洲地区和新兴市场国家已经成为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曾培炎指出,未来亚洲发展的目的应当是提高幸福度和健康度,亚洲国家和地区需要进一步提高相互之间的伙伴意识,合作解决广大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共同的难题。

曾培炎强调,亚洲是一个充满活力又富有多元的区域,经过几十年的高速增长,很多地区摆脱了贫困和落后。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有的赶上了世界的潮流。同时,亚洲也是一个经济水平、历史文化、宗教信仰、社会制度差异都比较大的一个地区。历史遗留问题众多,各种矛盾错综复杂。

如何使亚洲国家超越彼此差异,把政策目标也关注到共同繁荣和发展的大目标上,对亚洲而言是一个不小的挑战。亚洲是我们共同的家园,亚洲的未来关乎我们的共同命运,应该树立包容性发展理念,把亚洲作为一个大家庭,把各国发展与区域化发展结合起来,通过本地区不同渠道磋商机制增强政治互信。在处理一些敏感热点问题上摒弃冷战思维,通过平等对话化解矛盾,通过友好协商消除争端,除官方机构外,有更多民间渠道开展多种形式交流。充分利用博鳌亚洲论坛,增进亚洲各国人民相互的理解与信任,夯实合作的社会基础。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亚洲地区国家携手合作,使亚洲各个国家在改善全球经济治理结构中发出共同的声音。扩大各国财政金融领域合作,提高双边货币互换规模。积极开展自贸区谈判。推进跨国的交通、能源、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本地区发展后劲。亚洲发达国家经济体在本地区发展中应该更多承担责任,可以把本国资金、技术与落后地区的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结合起来,促进共同发展。同时扩大文化、社会管理领域合作。在应对重大自然灾害方面,互相帮助,推动文明进步社会和谐。发生在日本的这次地震灾难证明,亚洲国家和地区应当建立灾难共同应对机制,包括共同建立监测和研究地质与气象活动的网络,加强自然灾害的预警,及时通报灾害的信息,经常开展抗灾队伍之间经验交流,遇到重大灾害事故互相进行技术、装备和物资的援助,提升亚洲地区应对各种灾害的能力,减少人员和财产的损失。

日本前首相、博鳌亚洲论坛理事长福田康夫认为:“包容性发展”是亚洲经济一体化和未来发展的导向,是要使经济增长产生的效益和财富惠及所有人群,特别是惠及弱势群体和欠发达国家。

今年的博鳌论坛年会“选择‘包容性发展’作为2011年年会的主题,就是希望在亚洲地区倡导和推动更为公平和均衡的新发展方式。”博鳌亚洲论坛秘书长周文重接受媒体专访时说,“我们正是通过深入观察和思考当前亚洲经济发展的现实挑战以及地区发展的潮流,选择了这个主题”。

中国:“外需”走向“内需”

“包容性发展”不仅是亚洲经济一体化的“药方”,也是中国自身发展的需要。

许多专家学者认为,中国经济过去过度依赖外需和投资,高消耗、高污染造成资源环境问题突出,城乡区域之间发展不协调,收入分配差距较大,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发展中加以解决。

我国政府已将包容性发展作为一个重要理念融入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十二五”规划提出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作为宏观调控的主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表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本质上就是要实现包容性发展。他认为,“十二五”将成为实现包容性发展的重大转变。未来应实现五方面转变,即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的理念,重点扩大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第二产业局面,加快发展第三产业;改变经济增长过度依赖物资资源消耗的状况,主要通过技术进步、改善管理、提高劳动者素质来实现增长;实现城乡协调发展,通过加快农业现代化,使更多农村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大幅度提高农业劳动生产力,使农村人口像城市人口一样过上现代化生活;从过去以“引进来”为主,转向以“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方式。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军说,包容性发展在中国具有非常强的现实意义,强调公平、公正以及经济、社会和资源环境间的协调发展。对于中国来说,“包容性发展”将使经济发展回归增长本意,即以人为本,发展的目的不是单纯追求GDP的增长,而是使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进步以及人民生活的改善同步进行,并且追求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也认为,“包容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过去30多年,中国通过改变生产关系、做大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这固然是必需,但与此同时,中国的发展也存在很多突出问题。实现“民富优先”将是“包容性发展”在中国的具体体现。通过提高老百姓的消费能力和消费预期,使中国经济从投资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支撑。

迟福林表示,如果“十二五”期间,中国的居民消费率能在现有基础(35%左右)上提高10个百分点,将初步形成消费主导的发展格局。而中国从一个经济由投资拉动型的国家转变为一个消费驱动型的经济体,对亚洲、对世界经济再平衡,都有着重要影响。

美国摩立特集团中国区董事会主席霍泰德同样认为,随着中国的医疗、社保、教育等领域在“包容性发展”的背景下得到完善,再加上建立起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消费市场有望得到提振。他预测,未来10年中国的居民消费率将提升至50%左右,届时,中国将摆脱过度倚重外需和投资的状况。

上一篇:吊篮使用注意事项下一篇:信贷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