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

2024-08-03

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精选13篇)

1.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 篇一

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指出:“教育的重点在‘育’,所谓‘育’,就是培养良好的习惯。”叶老认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将来离开学校后,才能在工作和生活中不断地自学充实,自我修养,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少年儿童是我们教育的主要对象,由于小学生的可塑性,在教师指导下,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乐于读书的情趣,会成为个人的宝贵财富,终身受用,一个人一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就可以自我完善“终身教育”,就可以不断学习新知识,做到活到老,学到老。

新颁布的《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课外阅读总量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面对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我们更应重新认识阅读在语文教育中所处的位置,明确时代赋予它的一些新功能与特点,更应对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进行研究。

一、课题研究从调查研究开始。

为了客观地了解我校学生阅读习惯的现状,较好地消除培养进程中的消极因素,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我们于20xx年3月,在我校二年级和四年级两个年级中随机抽取了120名学生及其家长,采用问卷调查、谈话的方法进行了调查。(调查问卷附后)

我们对收上来的学生问卷与家长问卷进行整理、归纳,发现我校学生的阅读尚处于一种消极、低效的状态。可归纳为以下几个特征:

1、学生自觉阅读的兴趣不浓。从调查中我们发现21%的学生对读书看报感兴趣,每天都读,47%的学生只是偶尔读读,没有计划,没有经常阅读的习惯,他们是因为教师和父母的规定不得不读。究其原因,我们的孩子是在视听的环境中长大的,电视、VCD、电脑游戏等大众媒体的普及对学生的读书兴趣有很大冲击。数据表明更多的学生在电视与书之间更喜欢前者。这种阅读兴趣的丧失,造成了阅读质量少,语言的吸收和积累不够,阅读质量的不高。阅读兴趣的丧失,是学生阅读的最大敌人。

2、学生对阅读方法的掌握不够。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阅读方法尚不能自觉地迁移到课下阅读中来。没有边读边思考,边批注、勾画的习惯,有的该精读的不知怎样精读,草草读过,不求甚解。只需粗读的却迟迟不肯放手,浪费了许多宝贵的时间。86%的学生希望老师在阅读课上引导大家读;95%的家长认为学校有必要开设阅读指导课,希望老师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

3、阅读的内容不够丰富。

阅读是一切心灵的对话。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流。因此,找到合适学生读的课外书尤为重要。然而调查结果却不乐观。46%的学生喜欢读漫画、卡通类,40%的学生喜欢读文学故事类,22% 的学生喜欢读科普类。85%的家长只是偶尔带孩子上书店,家里的孩子读的书有100册以上的只占2%,50册以上的仅占15%。有些学生家长,因没有经验,因而择书时有些盲目,或是书目过于单

一,造成阅读面狭窄,或是盲目听从孩子的意见,选择了一些要求过高或过低的书籍,或是干脆放任自流,造成一些有害的书籍也出现在孩子的书桌上。

4、不重积累,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

很多学生阅读纯粹是“读”,不作读书笔记这个帮助记忆的手段,因而虽然读书不少,但仍语感不强,语言不丰富,良好的阅读习惯仍未养成。

2.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 篇二

一、习惯越早抓起越好

学生年龄小时, 习惯既容易建立, 也容易巩固, 不良的学习习惯若被及时发现也易于纠正, 等到不良习惯越积越多并稳固定形时, 既影响良好习惯的建立, 又不易纠正。如有的学生有上课不专心听讲, 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坏习惯, 即使在老师的教诲下有了改正的决心, 可往往是改了又犯, 犯了又改, 需要经过长期的艰苦努力, 才能彻底改掉。很多人认为小学低年级要让孩子多玩, 到了高年级习惯自然就养成了是极其错误的, 所以从小学一年级, 甚至幼儿园起, 就要开始引导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并在成长过程中逐步强化训练, 从而形成稳定的自觉行为。

二、兴趣、训练促习惯养成

抓学生不良习惯的转化、良好习惯养成的过程, 无论对学生, 还是对老师来说, 都是一个艰苦甚至是痛苦的过程。我的做法是:反复训练、严格把关、激发兴趣、养成习惯, 在对学生进行排队出操训练时, 我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 听到口令, 老师数三下, “声落、动止、队形成”。慢了, 解散重做, 做好了表扬, 反复训练, 直到达到要求, 形成习惯为止。

三、循序渐进, 逐步发展

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能一朝一夕养成, 也不能统统一下子养成, 它是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形成的过程。所以我们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 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 结合能力增长的需要, 循序渐进, 逐步提出具体的切实可行的要求, 使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由小到大, 持续稳定地得到发展。如在小学低年级, 要让学生养成上课专心听讲, 按时完成作业等简单的切实可行的学习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 学习水平的提高, 知识的不断更新, 到了小学高年级乃至中学, 就要在简单的学习习惯基础上逐步训练养成高级的学习习惯, 如阅读习惯, 独立思考习惯、勇于创新习惯等。那种不遵循习惯形成规律, 幻想一朝一夕就养成某种高级学习习惯的想法是不切合实际的, 也是极其有害的。

四、竞赛活动巩固良好习惯

纠正不良习惯, 形成良好习惯, 需要不断的巩固训练, 需要激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上进心。为此, 我与学生开展多种比赛活动。我首先引导学生找出我班存在的问题, 然后讨论从哪些方面来开展比赛活动, 最后制定出评比方案和一系列评比要求。我在黑板下的瓷砖上开辟出了“比、追、赶、超”争夺红星的竞赛活动栏目, 给每个学生剪了一颗淡蓝色的大星, 比一比谁的大星里的小红星最多, 谁的淡蓝色星变得最红。按照制定出的比赛要求, 设立了“天天奖, 周周奖, 月月奖, 大总奖, ”每天从早读就开始评, 评出”早读之星“, 上课评出“纪律之星”“爱动脑之星”等等;然后周末数数谁的红星多, 评出本周之星, 到月底的时候, 再数数这个月谁的红星最多, 评出“本月之星”, 并发给他们奖品;到了期末按照红星的累计数量评出“十佳之星”, 在此基础上评出“三好”生。通过这样的争夺红星竞赛活动, 学生的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得到了及时提醒、督促, 逐渐形成行为迁移, 养成良好习惯。

五、严格要求, 密切配合

良好习惯的养成, 必须依靠学生多次反复的实践, 并且对学生来说, 应主要放在课堂上进行。小学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 一些良好学习习惯易产生, 也易消退, 所以对他们要严格要求, 反复训练, 直至巩固为止。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 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不能只讲要求, 而应结合教学实际, 精心备课, 细心指导, 反复训练, 认真检查, 严格督促, 使良好习惯的养成融于课堂教学中, 同时在反复实践和强化训练中尤其要注意各科教师之间, 教师与家长之间, 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密切配合, 步调一致, 否则会降低强化效果, 影响良好习惯的形成。

六、树立榜样, 启发自觉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学习习惯是家长、教师的要求或模仿他人情况下形成的, 所以设身处地, 树立榜样, 不仅对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就是对高年级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对小学低年级学生要多树立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榜样。如在班上多表扬一些上课认真听讲, 作业工整, 遵守纪律的学生, 使其他学生自觉模仿, 形成习惯, 对学生的每一点良好行为, 教师不仅要及时给予表扬, 而且要在班上营造一种良好的议论氛围。同时家长和教师, 也要注重自己的言行, 做好学生的表率, 不能使自己的不良习惯传染到孩子的身上。对高年级的学生则要给他们多讲一些名人持之以恒, 勤奋好学, 刻苦钻研等方面的故事, 引导他们多读一些课外书籍, 从中感受良好习惯对一个人成材的重要影响, 从而自觉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七、家校联系促习惯养成

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离不开教师, 也离不开家长。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情况, 我通过多种形式与家长建立密切联系, 不仅沟通信息还增进了情感的交流。我班学生明明, 学习上依赖性很强, 一遇到做作业, 他总是愣在那里, 等着老师去教他。我发现这一现象后, 一方面与他父母取得联系, 了解该生在家里的学习情况, 原来该生做作业, 每天都由父母陪着他做, 已经形成了习惯。我就与家长讲这样做对孩子的危害性, 要求他们培养孩子独立作业的习惯, 等作业做完了再检查, 作必要的指导。另一方面我找他谈心, 让他明白作业是自己的事, 一定要自己完成。经过家长的配合, 现在他终于会自己作业了, 一般会做的题目他都独立完成, 实在不会做的也会问老师了。

3.谈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三

习惯靠养成,习惯成自然。习惯是一种动力。好习惯,能催人奋进,使人走向成功;而坏习惯能使人消沉,一事无成。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业至关重要。

一、课前认真预习的习惯

课前预习是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的重要环节。通过预习,学生听课时能够做到心中有数,针对性强,就能大大提高听课的效果,不然。会被动听讲,学习效果会大打折扣。

因此,日常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进行预习指导,可结合布置作业预习课文。当然,这项工作必须循序渐进地进行,并且要举出成功的案例,让学生充分认识预习的好处,以消除“预习可有可无”的错误想法。另外,预习时务必做到步骤落实,内容到位,切忌走过场,以真正养成认真预习的习惯。

二、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学生学习的中心环节,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智能的主要途径。因此,必须养成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这是学生高效学习的关键。一些学生之所以成绩差,其主要原因是上课没有专心听讲。因此,教师应该让学生清楚:要想提高听课效率,必须集中精力,全神贯注,认真观察,积极思考,眼、耳、手、脑并用。要教给他们听课的方法,要眼看、耳听、手记、大脑想,声声入耳,字字人心,做到“坐得住、盯得紧、听得进、记得牢”。

根据笔者长期教学的情况来看,不少学生在听讲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下面一些毛病,教师应给予相应的指导。

1只埋头听,不抬头看。有些同学听课时,只埋头记笔记,或者埋头翻阅教科书。因此要引导这类学生在听课时注意抬头看老师的表情、眼神,看教师的板书、演示等,因为教师的一举手一投足,都可能有助于学生加深对某些问题的理解与把握。

2不管上什么课,都是“听、记、想”。实际上,不同课程,特点不同,不同教师风格各异。因此,学生上不同的课应采用不同方法。上数学课要特别注意教师的讲解、证明过程。上语文课则要调动各种感官,专心地听,大胆地说。积极地读,认真地写。不同的教师也要用不同的方法听课。例如说话简洁的教师上课,学生要多记笔记,因为句句是重点。说话重复的教师上课,学生要专注倾听,要快速思索,哪些话是关键,笔记只记关键部分。

3低年级学生课间喜欢追逐打闹,上课了大脑还处于兴奋状态,听讲一段时间,就有了疲劳感,甚至昏昏欲睡,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这个情况在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身上表现尤为突出。因此,为了保证听课效果,教师应提醒学生课间不要剧烈运动,而是利用课间做好下堂课的各项准备。

三、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不动笔墨不读书”是学习的好习惯。教师要指导学生在听课或课外读书时,养成随时圈点、批注的习惯。听讲过程中笔不离手,当教师讲到某个对自己有启发的问题时,可在纸上或书上简要地记上几笔或画个符号,留待课后重点解决,防止关键地方或有价值的地方被漏掉。指导学生做课堂笔记时要努力避免两种偏向:

一种是颠倒了听与记的关系。对老师讲的内容,生怕漏掉了,不分主次,不加选择,只拼命地记,不动脑去想,甚至是教科书上现成的概念、道理等也无一遗漏,结果是一节课下来累得筋疲力尽,该理解的理解不了,该记住的也没能记下来,长此以往,必然影响学习成绩。

另一种是不善于利用教科书做笔记。有些同学也许是出于爱惜课本的考虑,一学期结束教科书干干净净,这并不可取。事实上,每页书都有许多空白处,可充分利用这些空白,随时记录与本页所讲内容相对应的笔记,这样随学随记,简单方便,再复习时也容易查找,这也正是“书头笔记法”所要求的。教师可引导学生充分利用这些空白,做好课堂笔记。

四、课后及时复习的习惯

复习是重要的学习环节,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主动学习精神的有效措施。复习应及时、经常,这是由“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所决定的。复习要趁热打铁,不然,预习、听讲的成果酒很难巩固,时间一久,必然会造成知识的遗漏,影响所学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新生更容易忽视了这一点,做完作业,万事大吉,每到考试,临阵魔枪搞突击,效果往往不佳。教师应重点指导学生日常复习,做到:一要经常化,要步步为营,循序渐进;二要透彻理解,牢固掌握,不留尾巴;三要适当做一些题目,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学生巩固、消化所学知识,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重要手段,也是检查学生课堂学习效果的“反馈”手段。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也能为以后的复习积累资料。因此,一定要指导学生独立、认真地完成作业。

教师应要求学生先复习再做作业,学过的内容复习好了。才能快速准确地完成作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难免做作业过程中出现许多困难,马虎的学生会乱做一气或者照抄别人作业。不少同学之所以不能独立完成作业,就是由于没有掌握先复习后作业的正确方法。

4.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总结 篇四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鼓励学生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之一。在数学课堂中开展合作交流,既可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氛围,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发表意见,充分发挥认知能动性,又可活跃学生思维,增大思维强度,从那些与自己不同的观点和方法中得到启发,从而对问题的理解更丰富和全面,还可弥补教师一个人不能面向每个学生进行教学的不足,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形成知识技能的互补,达到人人教我,我教人人的目的。

1、培养组内学生共同探究的习惯

新课教学时要鼓励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共同探究,展开讨论,小组成员各抒己见,实现信息在群体间的多向交流,让学生尝试到合作的乐趣。就十几减9教学为例,我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套学具(盒内10个桃,盒外3个桃),让学生先独立操作,自主探究,怎样从13 个桃中拿掉9个桃,要求边操作边轻声讲述拿桃过程。在此基础上,我再让学生进行组内交流,不同的思考方法尽显各组。有的说:我是一个一个地减,1、2、3、……9,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先从一盒10个桃中拿掉9个,再把盒内剩下的1个和盒外3 个合起来得4个;有的说:我是先拿去了盒外的3个,再拿去盒内的6个,还剩4个;有的说:我是从盒内拿出1个和盒外3个合起来得4个;还有的说:我是想9加4等于13,所以13减9等于4。共同探究,使学生了解多种算法,面对这些算式,我一一加以了肯定。随后,我让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两题12-9=□,16-9=□,通过对学生所选算法的统计,得出大多数小朋友用做减想加的算法,达到了算法多样化与算法最优化的结合。

2、培养组际学生相互竞争的习惯

教师在课堂上引入竞争机制,培养竞争习惯,既为学生创造了展示自我的机会,也促进了组与组学生之间的比、学、赶、超。例如,在教学十几减九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组际相互竞争的氛围:观察

11-9=2 12-9=3 13-9=4 14-9=5

15-9=6 16-9=7 18-9=8 19-9=10

5.语文学习习惯养成方法总结 篇五

一边学习理论,转变观念,一边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研讨观摩活动,坚持边教学、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教师既是学习者,又是实践者和研究者。形成一种以新课程理念来指导语文教学实践,又从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加深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吸收与内化的良性循环过程。

2、改实验与课题研究相结合。

要把语文课改实验同语文课题研究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推动课改,以课改促进课题研究。

3、程的追踪与信息的综合、反馈、总结相结合。

6.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六

之读书细节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纠正学生不规范的行为,并给予长时间的坚持来逐步养成学生习惯。

几乎全部新课程改革前沿学校首先要做的就是纠正不正确的学习习惯、进而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习惯。杜郎口中学,洋思中学,衡水一中,衡水二中,他们的教学模式也说明了这一点。李镇西老师、魏书生老师在自己的教学过程中也是这么做的。魏书生老师让每一位同学参与到班级管理当中,李镇西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能感受到自己的关爱。这些都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有鉴于此,张庄小学在张校长的要求下,利用一周的时间纠正学生读书的习惯。学生习惯将课本放在桌子上,两只胳膊压在上面,这不仅不利于学生自身身体的成长和视力,还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为此,要求学生读书时用双手捧起书本,嗓门打开了,身体也因此舒展,精神头也不一样了,学习效果自然也不同了。

在这一周内认真观察学生言行举止,灵活处理因纠正学生读书行为而带来的学生情绪的变化,并给予适时指导。

7.浅谈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 篇七

《语文课程标准》就特别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而在诸多学习方式中, 我以为自主学习对学生来说尤为重要, 因为只有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才能使学生的主体意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发展。

那么, 如何正确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精心创设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快乐是最大的动力。不存在快乐的教育不可能成为成功的教育。教学实践证明, 学生的积极主动精神和愉快情绪不是自发产生的, 而是需要教师的启发和诱导。如果教师善于创设情境, 去吸引学生, 调动学生健康的情感体验, 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学习活动成为学生主动进行的快乐的事情。

二、持之以恒反复训练,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1.教育学生养成先预习后听课的习惯。

预习历来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的一个首要要求, 没有预习,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就没有一个概括的了解, 在听课过程中, 学生不免就有生吞活剥的感觉, 无论是接受知识的程度还是应用知识的能力, 其效率都是很低的。

2.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习惯。

认真倾听是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 积极思考的基础, 也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优化自己的教学设计,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吸引并促使学生上课认真倾听。同时, 要指导并要求学生做好课堂笔记, 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其实, 在课堂上做笔记不但可以筛选课堂上重要的学习信息, 还是促进学生上课专心听讲的一条重要途径。

3.教育学生养成课后总结归纳的习惯。

每节课的知识是发散的、孤立的, 要形成知识体系, 课后必须有小结。学生如能把分散在各课中的知识点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 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 思维活跃。

4.教育学生养成按时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要求学生作业要在复习后独立按时认真地完成, 书写要工整, 格式要规范。要及时订正作业中的错误, 找出原因, 认真总结教训。当然, 作为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程度、兴趣来布置作业。布置的作业让学生跳一跳就能完成, 学生的积极性就特别高, 也就容易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5.培养学生养成勤学好问的习惯。

善于请教是一种好习惯, 《学记》上讲“独学而无友, 则孤陋而寡闻”, 和老师、同学之间的学习交流和思想交流是十分重要的。遇到问题要互帮互学, 展开讨论。每个人都要努力吸取别人的优点, 弥补自己的不足, 像蜜蜂似的, 不断吸取群芳精华, 经过反复加工, 才能酿造知识精华。作为教师平时应鼓励学生多问, 孟子曾经说过“尽信书, 不如无书”, 这就是提倡要有怀疑的精神。教师应该要求学生敢于思考、大胆提出问题, 这样才能使学生逐渐养成主动学习, 获取知识的习惯。

6.教育学生养成广泛阅读的习惯。

学习需要一个广泛的基础, 一个人读的书越多, 他的知识面就越广, 思维就越清晰, 智慧就越活跃, 学习新知识就会变得越容易。如果学生除了教科书什么书都没读过, 那么他的学习会越来越糟, 最后就会对学习失去兴趣。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 不是增加作业, 而是阅读、再阅读。”学生在阅读后无论是在智慧、思想、情操等等都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升华。因此, 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 引导学生正确阅读, 养成他们广泛阅读的习惯。

7.教育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和网络查阅资料的习惯

工具书和网络是不会说话的老师, 在学习中, 会使用工具书和网络查阅资料好处很多。教师应该指导学生怎样利用好工具书和网络资源, 应给学生做好示范。这方面习惯养成了, 学生将终生受益。

著名的教育学家叶圣陶曾说过:“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 就是养成习惯。”好的习惯一旦养成, 不但学习效率会提高, 而且会使学生终身受益。乌申斯基曾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会不断的增值, 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用着它的利息。”只要学生从小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其习惯的惯性将会跟随学生走向社会, 良好习惯将会使学生终生受益。

终身学习将是迎接未来挑战的必备钥匙之一!要想有终身学习的能力, 就必须学会自主学习。“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教师的职责之一就是引导和培养学生进行“自主学习”。

参考文献

[1]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8.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篇八

关键词:学生|主动学习|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2

正文:

学生的主动学习,顾名思义就是指在学生学习行为中能形成一种自觉动力,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的活动中去探究、发现,以获得新知识。它是从事创造性学习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是学生在学习时表现出的自觉性、积极性、独立性特征的总和。

董进宇博士是国内长期致力于研究中学生潜能开发与学习问题的著名教育家,他指出:家长和教师通常都犯的错误是,他们不了解学习是脑力劳動,脑力劳动所特有的规律是劳动者必须处于主动的状态,要想让孩子学习达到理想的状态,家长必须把他激发到他自己想去学习,而不是逼迫或催促他去学习。

自主学习是主动学习的基础,只有培养出他的学习兴趣,才能培养出他的学习能力。只有具备了学习能力,才能学到知识和技能。这个时候,就像高尔基说的一句话:“我扑在书上,就像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

学习最终是通过学生自己的行为来完成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矛盾的两个方面,学生使矛盾转化的内因,教师是外因。毛泽东在他的著名的“矛盾论”中说道:“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这里强调的是内因的主导作用,相对学生这个内因而言,教是外因的作用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为处于懵懂期的学生,他们往往不明了学习的真正目的,尚未解决为什么、为谁而学的问题,有些家长的不当教育,如:好好学习为爸爸妈妈争光,他会觉得学习是给父母学的。即使不是这样,有的家长当学生学习成绩下滑时就暴跳如雷,甚至棍棒相加,也使学生误以为是为父母而学的。教师承担着授业传道解惑的职责,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养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要让学生明了为什么而学,至于一些假大空的说教,懵懂的孩童,怎会理解?

课堂上,一切呆板的教学形式都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心理,而厌倦心理一旦产生,学生就会自觉不自觉的排斥教师以及教师所传授的知识。因此,高明的教师都想方设法活跃课堂气氛,紧紧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生动有趣的语言、直观的演示、形象的画图、启发性的提问、变化多样的教学方法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愉快当中轻松的学习。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学法指导,教给他们科学的学习方法,培养他们独立学习探究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他们做到主动听课、积极动脑、学会学习,课堂上有效地把耳、目、脑、口利用起来。发展他们独立学、思、用的能力。这样,学生怎会不真正地喜欢学习,主动学习!

其实,我们的学生中主动学习的学生当为数不多,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是在被动的学习,这也是我们教学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就我教过的班级而言,具备主动学习能力的学生总不会超过20%。现实中往往是教师在讲台上口干舌燥,学生坐在那里无动于衷。因此,教师应把大部分精力用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培养他们的学习主动性上,变多数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这是一项繁杂的工作。

事实上,学生学习处于被动的状态的成因,教师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应试教育的惯力使得我们“被动”的逼迫学生学习把学生当成了学习的机器考试的工具,学生会觉得是为老师而学习,为了让学生考得好成绩,教师又会不择手段的逼迫学生学习,学生便产生消极对立的情绪,天长日久,师生之间便形成了一种对立的关系,教者处于主动进攻地位,学生则处于被动应付地位,教与学便成为旷日持久的运动战。从这个角度讲,教师算是将功补过,还历史的旧账吧。对这部分学生,我们要有足够的耐心去激发他们学习的热情。

首先要做到尊重、理解、宽容他们。这是人本教育的核心内容,只有尊重理解学生,学生才能尊重信任教师,才能对教师无话不说,甚至把埋藏在自己心底的秘密向教师倾诉,这样师生之间拉近了距离,教学工作也得心应手,学生才会有愉悦学习的情感。所以说,尊重、理解、信任是打开学生心灵的金钥匙。当学生学业不尽如人意时,教师如果不是斥责甚至厌弃,而是给予悉心呵护和鼓励,激起希望的涟漪,他便会为这一希望发奋努力,从而自觉地投入到积极学习之中。反之,势必使学生产生自暴自弃,一路滑下去的结局。

而对一些个缺乏恒心的学生来说,教师又必须及时提醒敦促,甚至是耳提面命。有的学生是三分钟的热血,“朝闻道,夕则改矣”,他们往往是被动学习的习惯由来已久,主动学习的热情刚被教师激发起来之后,一旦遇到挫折,便又失去了学习的勇气。此时就需要教师的提醒和督促,灌输新的勇气。

上学年,我任初四毕业班的数学课,开学第一节数学课我便向学生兜售“主动学习”的真经,我认为,初四学生相对初三以下的学生,懂事知理,且具备一定的自制能力,如果都能主动快乐的学习,必将取得巨大的效果。我声情并茂的演讲,打动了学生,只见他们个个两眼放光,跃跃欲试。在以后的数学课上,我便刻意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氛围及方法,一个多月后,产生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多数学生进入了自主学生的快乐车道。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七八名同学陆续故态复发,且不说作业不能及时完成,但说课堂上,他们的耳朵眼睛很明显的与课堂节奏相脱节。我便分别找他们谈心,与他们面对时我注重自己的讲话的音高语气等,使自己显得和蔼可亲,结果他们都放开了顾虑,向我敞开了心怀,他们向我倾诉了共同的原因:初三之前,基础太差,很难适应初四快节奏的学习。我跟他们讲,当然带有激将法:“你们想不想学,想不想考高中,如果想的话,老师跟你们一起拼上去。他们异口同声的回答:老师,有你在,我们什么都可以做到。在征得了他们本人及所有家长同意后,我便利用每个周六周天把他们组织起来,为他们补课(当然是不收取任何费用的)。我一边给他们补课,一边有意给他们播撒主动学习的种子,可以说,给他们这“业余”上课的效果超过了我所有的数学课,一个学期下来,这七八名同学高质量的补上了初三之前欠缺的课程,当补完了最后一节初三的课程时,他们把我包围起来,抬起我来在屋子里转了四五圈。那样子,比考上高中还高兴。他们问我:老师你说我们能考上高中吗?我回答他们,你们尝到了学习的乐趣,现在已是学习的主人了,考上高中与否,你们还会在意么,即使你们考不上高中,以你们的学习能力,自学也可以考上一个好大学。

主动学习,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学生一旦养成了主动学习的习惯,便“不须扬鞭自奋蹄。”进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主动学习,当使学生终身受益。

9.一年级学生学习习惯养成计划 篇九

一、指导思想:

刚踏入一年级的小学生,对于学校的日常生活和学习还不太适应,为了使学

生能够及早进入角色,适应学校的生活,这就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能有序的引导,并且内容要近一点,小一点,实一点,时时处处向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二、培养目标:

1、培养学生根据学习内容和课程安排有计划定时间的进行课前预习的好习惯;

2、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踊跃提问并能积极回答问题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养成作业时书写工整、不抄袭别人作业、勤思好问、独立守时完成的好习惯;

4、培养学生完成课外阅读和整理错题集等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主性,形成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三、措施方法:

1、预习习惯。教师要起到引导作用。上新课之前,提出几个能引起学生注意的预习作业,提高学生预习的兴趣。并由家长检查签名。这样坚持较长一段时间之后,学生对预习就有了习惯性。在上课时,老师可先用几分钟时间让学生交流一下预习中碰到的困难。这样做到有要求、有督促、有检查的预习,学生预习的习惯久而久之就易养成。

2、听讲习惯。上课专心听讲,集中注意力,这是学生听懂一节课的前提。学生只有明确听课目的,听讲效果才会提高。所以,我每节课都告诉学生教学的内容,明确学习的要求。教师的语言生动、声调变化、鼓励性评价语、各种竞赛、小奖励都使学生养成专心听讲的好习惯。

3、答题习惯。在学生回答问题时,首先要求语言要完整,不要语无伦次。其次,如果学生回答错了或回答的不完整,教师应多鼓励学生,表扬他敢于“说”的勇敢的精神,不要让学生觉得回答问题是种压力而不敢说,不肯说。另一方面要多鼓励学生主动站起来发表自己的观点,不管说对说错都没关系。同桌的两位同学互相说,四人小组讨论等让学生敢说。

4、思考习惯。在每节课中,老师都应该非常留意学生的疑问,学生有什么问题都可以随时发问。这样,每天给学生思考,提问的时间,久而久之,他们思考质疑的习惯就能养成了。

5、作业习惯。培养按时完成作业的习惯。要求学生当天的作业当天完成,并请家长配合检查督促。让学生掌握常规的作业格式要求,书写时做到字迹工整、格式规范、独立完成、卷面整洁、及时订正,不拖拉,不抄袭。

10.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评价制度 篇十

为进一步加强学校管理,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规范学生行为,努力形成良好的校纪校风,使学生在思想、学习、生活等方面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做一名合格的小学生。本校特根据《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结合学生实际,制定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养成评价制度:

一、评价方法

由学习组长采用观察法、测验法,检查作业法,每学期集中总结汇报一次,作为评选良好学习习惯养成标兵的依据。

1、自己评:在老师指导下,每月学生对自己各科的各种学习习惯逐项按内容要求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的行为表现,按着各类评定标准自评等级,填入相应的“自评”栏内。

2、同学评:每学期由班主任集中组织一次“面对面评价”活动。活动形式不拘一格,可采取“班组结合式”评价方式。主要流程:自我评价(实事求是评自我)——小组互评(三言两语话同学)——全班共评(公正客观评同学)——班主任总结(点评激励提希望)。通过自我认格、小组评格、全班定格,发挥小组长、班长以及全体学生的评价主题作用,增强评价的信度、效度和透明度,达到改正缺点,发扬优点,团结一致,共同提高的目的。

3、师评:班主任及学科教师根据自己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并注意听取其他老师的意见,对学生逐人、逐项进行等级评价,或写出充满关爱、期望、激励性的操行评语。每学期进行两次。

4、家评:由家长或代管人员按内容要求,对孩子在家中的表现认真逐项地进行评价,确定等级或写出操行评语,填入相应栏内。在家长评价前,教师要通过不同形式跟家长取得联系(召开家长会、家访等),做好评价指导,指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力争客观地对孩子行为表现进行评价,使之成为家校联系、共同形成 教育合力的手段。每学期进行一次。

二、评价形式:

1、形成性评价。形成性评价是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一个侧面或是针对一个教育过程的即时性评价。如一堂课,一个单元,一次活动等。老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的过程评价,届时记录学生的点滴进步和闪光点,把评价的等级、评语、结果等记入学生“成长记录袋”。

2、总结性评价。从学生的发展出发,围绕身体、认知、情感、意志、爱好、特长等方面的发展,进行等级性评价。写操行评语注意体现语言的激励性,激励学生不断上进。

3、档案袋评价。这是一种与学生相伴的记录学生成长状态的写实性的评价方式。如学习等级评价、大型活动、体育、艺术活动记录。使学生体验到成长发展快乐、受到肯定与奖赏的自豪,真正发挥成长记录袋发展性功能。

三、评价原则

1、整体性原则:通过对学生全方位评价,引导学生朝着整体优化目标发展,坚持评价内容要求与评价过程的整体性,评价实施的多元性,发展评价的整合功能,促进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

2、主体性原则:评价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要善于启发学生、组织学生自主地开展评价,使他律变自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3、教育性原则:评价要坚持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道德认识、品德行为、学习习惯的标准,启用进取精神,克服消极因素,使评价对所有学生发挥教育作用。

11.如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十一

教师如果能树立好正确的观念,就能采取正确的策略,改革小学中低年级的语文课外作业,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做。

1 帮助学生明确三种思想

让学生明确:“自己是作业的主人”、“作业即自学”、“语文无处不在”,而“作业即自学”则是三种观念的核心。要让学生从传统的“作业即按老师的要求巩固课堂上已经学过的知识”这一认识误区中走出来,明白作业是为了提高能力自身能力,作业过程完全是自我学习过程。这样学生就能避免逃避作业、应付作业等无效劳动。

2 培养学生养成三种习惯

2.1 自我检测的习惯。课本知识巩固作业在低段来说,适量的抄写记忆还是很有必要,是为了避免重复劳动,老师在设计作业上可以投其所好,以趣味取胜。

2.2 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叶圣陶老先生指出:教是为了不需要教。我们语文教学归根到底是为了培养学生自能读书、自能学习的能力,这一能力无疑要通过大量的阅读训练实践,日积月累地形成。教师要引导学生广泛地阅读课外书籍,尤其要引导学生读好三类书:一是与教材密切相关的文章,二是优秀的少儿读物,以这些优秀的文学作品来充实学生头脑,增加学生文化底蕴;三是科普读物,包括当今世界最新科技动态,以丰富学生知识,开阔学生眼界,促使其树立远大理想。要教给学生阅读课外书的方法,培养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作好摘录,并写好读书笔记,真正让学生在课外阅读中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2.3 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习惯。生活处处有语文,教育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首先要学会观察生活,人们的生活离不开浓浓的文化氛围,观察生活可直接丰富知识,提高语文水平。在日记本上能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生活经验就成为学生的财富。

3 引导学生做好三类作业

如果一个农民在自留地上只种青菜,那么,他即使天天锄草、施肥,所获也就只是青菜。同样,有了作业自主权的学生如果天天都只抄写词语,那么他就只是掌握了些词语。种青菜、抄词语固然简单易行,但所获也就有限,相对来说,也就造成了资源浪费:浪费了土地,浪费了时间。所以学生作业也要像农民种地一样搞多种经营。我认为要引导学生耕作好“三方田园”,相应地就要引导学生设置好三种作业本:一是“基础田园”——教材同步作业本,学生在学习每篇课文前后根据自身实际适量有效地作好预习、巩固作业,以此来保证完成课本内容的学习。二是“增产田园”——课外学习摘抄本,学生在广泛阅读课外书籍、观察生活的基础上摘抄优美词句、片段,摘录知识、辑录学习资料,以此来增加积蓄,这主要在双休日完成。三是“试验田园”——课外练笔或日记本,可要求学生根据生活实际情况每周完成一到两篇小练笔。这样由阅读到练笔,由积蓄到表达,学生生活上、心理上有准备,技能上有积累,持之以恒学生定能言之有物。

4 教师要树立好三种观念

4.1 学生是主人的观念。学生不仅仅是课堂学习的主人,更毫无疑问应是自己作业的主人,课外作业则更应是学生的自留地。学生只有真正获得了自主权才会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认真地、有创造性地耕种它。这比起不切实际的“一刀切”作业来,必然事半功倍。所以,教师要在思想上充分尊重学生,充分信任学生,把驾御课外作业的自主权交还给每一个学生。

4.2 作业即自学观念。当今世界,知识庞杂,而我们的课时有限,如果我们的课堂只是传授知识,作业只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那只能教出一批知识面狭窄、目光浅薄的学生。所以说课堂主要是让学生学习方法,为学生打好基础,课后才是运用方法,获取知识,形成能力。所谓“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也就是说,作业决不能只为课堂拾漏补缺,作业该是实打实的学生自我充电、自我发展的自我学习过程。

4.3 大语文教育观念。语文无处不在,而一本薄薄的语文课本其内容是何其有限,所以说教材只是例子,而教学是要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举一反三,真正学会学习。因而我们教师要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念,认识语文教育全面性、综合性、广泛性的特点,教学决不能仅仅满足于让学生学好一本语文书,作业则完全可以、也完全应该让学生跳出语文课本,到语文知识的大海中去遨游。

另外,为了保证学生作业态度端正、方式有效、内容安排合理,自主作业也要及时反馈。一般每周检查一次,这样便于学生统筹安排。同时,自主作业更要允许差异。学生作业质量必然不相同,但只要学生在自己原有基础上认真地做了,学生自身在作业过程中得到了发展,都应予以肯定和鼓励。这样学生才能更积极自主地做好作业,作业才能真正有效地促进每个学生的发展。

12.如何养成小学生英语学习习惯 篇十二

一、听的习惯

要求认真听示范发音, 听清后再模仿。用心听他人说英语, 学习英语是从“听”起步的, “听”是“说”的前提, 没有“听”, 就无从模仿“说”, 只有听得清, 听得懂, 才能说得准说得好, 用心地多听他人说英语, 有助于培养对英语的敏捷反应。因此, 培养学生认真听教师或者录音的示范的习惯, 用心听他人说英语是至关重要的。

英语课堂教学是小学生用英语交际的主要场合, 因而需要教师尽可能用英语组织教学, 多给学生提供听的机会, 这样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 教师必须尽可能使用英语组织教学, 在课堂上使用指令性语言, 用英语解释单词, 分析句子等。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习惯, 让学生能在反复听的活动中提高听力水平。

二、说的习惯

积极参加语言实践活动, 大胆开口说英语, 是学好英语必需的, 也是必经之路, 从心理学角度来看, 三年级学生人小, 较之高年级学生心理障碍和怕羞感少, 这正是培养学生大胆开口讲英语的有利条件之一。九年制义务教育小学英语教材为“说”提供了良好的素材, 所选内容均来源于学生学习及日常生活, 为学生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学性、趣味性、亲近性、实用性, 为广大师生所欢迎, 这是培养大胆开口讲英语的又一个有利条件, 因此教师要抓住时机, 充分运用教材, 从起始年级起就培养学生良好的会话习惯, 如组织英语朗读比赛, 口语竞赛, 举办英语兴趣小组, 开辟校园英语角, 排演英语课本剧, 鼓励师生间同学间用英语问候, 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主动运用所学英语, 对做得好的学生给予适当物质和精神奖励, 以此激励学生多开口说英语, 营造说英语的良好氛围。

三、读的习惯

《英语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能在指认物体的前提下认读所学词语, 能在图片的帮助下, 读懂小故事;能认读所学词语, 能根据拼读规律读出简单的单词;能读懂教材中简短的要求或指令;能读懂问候卡中的简单信息, 能借助图片读懂简单的故事或小短文, 养成按意群阅读的习惯;能正确朗读所学故事或短文;要求大声朗读并注意语音、语调。由于小学生英语学习缺少运用英语进行真实交际的环境, 在他们开始学英语、词形声义协调融合还不能熟练掌握的时候, 必须加强对学生英语朗读习惯的培养。这就需要教师在训练中, 把好语音关, 严格要求, 适度纠音, 持之以恒, 切实打好语音、语调基础。

1. 养成听录音跟读的习惯。

2. 养成眼到、口到、心到的朗读习惯。

3. 养成大声朗读的习惯。

4. 养成用英语进行交际的习惯。

语言是用来交际的, 如果学生仅仅学会几个句型, 遇到实际运用的情境, 他们就会变得不知所措, 因此我们平时应加强对学生进行英语日常交际练习。从最简单的日常交际用语开始, 逐渐过渡到学生自己创造性的发挥。

四、写的习惯

“写”对小学生来说, 主要指“书写”。要求:书写姿势, 方法正确, 斜体行书规范书写, 大小写、笔顺、标点符号和格式正确, 当然要特别注意英文书写与汉语拼音书写也有不同,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字母的书写一开始, 就必须十分重视培养学生在四线三格中按笔顺规范书写, 要强调每个字母教稍向右斜, 斜度约5度。此外, 为了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教师可以教授给学生一些学习英语的方法。语言重在积累, 教师应该让学生做生活有心人, 把在生活中经常见到的英语名词随时记下来。课后可以订阅儿童英语报纸读一读、看一看, 遇到不认识的单词短语要主动查字典, 做好记录, 长此以往, 就可以积累不少词汇量。英文歌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语调, 学生应多听, 并且唱一些简单的英语歌曲。由于缺少英语语言环境, 学生的英语学习容易出现遗忘的现象, 这对刚学英语的低龄学生有负面影响。要使语言知识和技能经常得以巩固强化, 教师就需要鼓励学生勇敢克服学习当中的困难, 战胜遗忘, 养成有效复习、记忆和操练的习惯。

13.二年级学生习惯养成总结 篇十三

---班级养成教育总结

二年级八班 赵士红

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育人科学,也是一项创造性的劳动。班主任自身素质的高低和工作方法的优劣,与一个班级班风、学风的优劣有着直接联系。我担任班主任的时间不长,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我只是把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的一些做法做一个小总结。具体做法如下

一、具体做法:

(一)加强学生的常规教育,使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

在学习方面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1、上课要认真听讲,不能随便说话,更不能随便吃东西。

2、上课坐直,专心听老师讲课,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独立、认真、按时完成作业,不能抄袭别人的作业,每天做到及时预习和复习。

4、写字和读书姿势要正确,每天早晨到校后要大声读书。

(二)在行为方面我要求学生必须做到: “无规矩,不成方圆”。接手一个新的班级,我总要深入了解学生的行为习惯,根据学校的规章制度,结合我班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班规和操行评分制度,班主任和班干部监督执行,定期检查和总结。长期用制度约束学生的行为,使学生学会规范自己的行为,遵守班规也就成为一种习惯。

1、安全意识的习惯养成

安全问题是学校工作的重要工作,也是班主任的头等大事。二年级的小学生对安全的意识还没有形成,做事和遇事都不去考虑安全问题,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去做,因此对小学生的安全意识习惯养成很有必要。

1、要求学生活动时在学校的阳光地带活动,不能去滋生安全问题的地方玩。同时要求学生在玩的时候,时时注意安全问题,不要爬树木、围墙、栏杆、窗户。

2、不要玩有危险的游戏。如:玩刀、锐器、相互碰撞、从高层往下跳等游戏.3、上学放学时,我每天放学时千叮咛万嘱咐注意交通安全,走路靠右走,横穿公路走人行道,还要左顾右看,是否有车辆来往,车辆来往时人让车,千万不要叫车让人。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

(三)卫生意识的习惯养成

我班班委制定的卫生口号:“讲究卫生我做起、保持清洁我能行、环境卫生靠大家。”

(1)、教室实行卫生包干,每人座位底下自己负责,发现有垃圾及时捡起或清理,做到一天到晚保持教室始终清洁。

(2)、设立卫生监督员(工作责任心强的人,卢一飞同学和一名班委干部贾子豪同学担任),负责检查教室、包干区的卫生,发现未打扫干净时,及时要求值日生重新打扫。

(3)、撤掉教室里的垃圾桶,避免教室后面垃圾满地都是。同学生活和学习的垃圾,自己准备一个袋子,放在袋子里,然后带回学校外面的垃圾桶里。

(4)、班委还设立卫生工具摆放监督员、每小组一个桌子整理员,做到教室里始终保持整洁、整齐,保持一个清洁、舒畅的学习环境。

经过一个多学期的卫生习惯意识养成,同学们一旦发现教室里地上有垃圾都能自觉地捡起来,始终保持教室的干净,现在同学们已经形成了自觉讲究卫生的习惯,值日生打扫卫生之后,主动请卫生监督员去检查。每位值日生把卫生工具摆放地整整齐齐,完全不需要卫生工具摆放监督员监督。桌子有点歪掉时,同学也能自觉地摆放整齐。整个教室里看去很整洁、整齐,看不到地上有很多垃圾、桌子歪东朝西的样子。

(四)、言行文明习惯的养成

习惯决定命运。但我们应该明白,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我们在后天的行为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只有在正确道德意志的驱使下,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说一声“谢谢、对不起、你好”、爱护集体财产、按时归还借来的东西;学会整理自己的学习用具,学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这些良好的文明言行习惯都需要我们在日复一日的学习与生活当中逐步养成。

(五)、班委干部的建设

班委干部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一个好的班级必有一个团结协调的班委会。班干部不是徒有虚名,一种摆设,他们应该为班级做事,为同学服务,只有这样才能在同学中有威信,班级才能管理得好。

1、选拔工作责任心强的学生担任班干部,再根据他们的能力和爱好安排工作。不适应的学生应及时调整。

2、指导班委干部开展工作,首先让他们自己讨论自己的工作,自己适合管理什么?然后让他们想一想或提出班级中有哪些需要做的事,再让他们去安排同学去做。如:关灯、关窗户、整理桌子。

(六)利用评价功能,激励学生。要想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只靠老师的提醒、教育也是不够的。要充分利用评价功能,激励学生提高学习和行为养成的积极性。我制定了一个评价细则,每周评价一次,表现非常好就在相应的项目后面加上一颗星星。例如:学习星星、卫生星星、作业星星、进步星星、上课积极发言星星等等。每集齐十颗星星就换一张表扬信。同学们都在为得到小星星和表扬信积极的努力着。

二、效果

在同学们的共同努力和配合下,应该说开学以来在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有些调皮的学生也在潜移默化中慢慢改变,卫生方面虽然不是最好,但是也有了很大的改变。

三、存在的不足:

当然也还存在着许多的不足,如行为习惯训练还需关注细节,注意从细小处入手。还有我们是农村学校,家长素质差次不齐,普遍不高。很多活动都在尝试、探索当中,还有很多缺陷与不足,有待不断完 善

四、整改方向:

1、把学生的学习和习惯养成落到实处。

上一篇:研发中心总结下一篇:身心健康教育心得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