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2024-07-16

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精选17篇)

1.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一

东北师范大学(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简称东北师大,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直属高校,由教育部与吉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培计划”、卓越教师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是国家师范生免费教育和卓越教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教育部“援疆学科建设计划”高校、中国-东盟教育培训中心承办高校、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入选高校。

东北师范大学于1946年建校,原名东北大学,是中国共产党在东北地区创建的第一所综合性大学。1950年根据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易名东北师范大学,隶属教育部。1953年,学校开始招收和培养研究生。1958年划归吉林省管理,更名为吉林师范大学。1980年重新划归教育部,复名为东北师范大学。

2.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二

这几年总能看到一些反思当代大学教育的书,这说明我们当前的大学教育肯定是出了问题,才会在社会上引起人们的反省和质疑。一般民众都会认为上大学是为了就业,然而现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出现了问题,于是人们开始质疑大学的教育。我始终认为大学阶段的教育是让我们的学生确立一种稳定的价值观,明确自己喜欢什么,什么才是未来自己为之付出一生努力仍然觉得有意义的选择。同时,由于专业的不同,学生能够掌握本专业知识,在毕业后与社会的磨合中,利用自己学习到的专业知识养活自己,并尽量多做一些有益于社会的事。假如这样面对本科教育,价值观的培养就永远是第一位,而养活自己的技能应该放在第二位。

每年美术学院的本科招生,成了所在城市的一个“景观”,从报名到考试的这一段时间,这个城市的媒体突然都聚焦在“艺考”上,仿佛艺术类招生成为一个全民运动。但每年的监考也让我的内心无比沉重,一次自己系的本科招生中,分管教学的领导来巡考,在我耳边轻声问道:“有没有好苗子?”我小心地指指考场角落一位黑黑瘦瘦的女孩,她那种聚精会神画画的状态。领导过去看了一眼,出门时又对我说:“她画得不错,但考试能否过,不一定。”来年的新生中我没有发现这位考生。我曾经问曹立伟先生——这位“星星美展”的老将:“您在美国生活多年,也在美国的高校当过教师,美国的美术类招生也像我们这样吗?”曹先生回答说:“美国的大学艺术招生,考生向报考学校寄一个含有自己资料的电子光盘,接着就是等通知面试,面试通过就上学。”中国的高考规章制度算是各行各业中最严格的,假如高考都失去诚信的底线,未来的社会将会怎样?

由于社会就业紧张的现状,我们的同学在大二的时候就知道大学毕业就有可能失业。这个年龄段的他们,无疑平添了早到的现实烦恼。四五年前的一个课间,一位湖南籍的同学一再问我,从高考到上学,辛辛苦苦,最后还找不到工作,读书有什么用?的确,日前中西部一些贫困地区的家长,把孩子上大学当成了家庭唯一的希望,父母含辛茹苦的付出,孩子通过努力考上沿海城市的名牌大学后,还是不能找到一份理想的工作。在单位的一次班车上,几个下班的师傅在聊单位后勤招工的事情,十儿位应届硕士毕业生来竞争一两个专业并不对口的岗位,言语之间一片唏嘘,流露出读大学无出路的看法,并为自己早些年没有参加高考就工作而感到庆幸。

在当今社会普遍盛行实用主义思想的影响下,好像年轻人上大学就是为了就业,假如大学以就业为目的来设计教育体制,把培养“社会有用人才”世俗化和功用化,大学校园将沦为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那将是我们国家大学教育的悲哀。其实大学的本科教育,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这个年龄段确立一个稳定的人生观,对事物的判断能力。慢慢知道什么才是自己为之奋斗一生而不会后悔的选择。简单地说,就是在读完大学本科四年后明白自己真正喜欢什么。正如钱理群先生在《寻找失去的“大学精神”》里说:“中学的应试教育造成的毛病,这些弱点应该在大学里弥补,大学不仅仅使你成为一个有知识、有技术、有技能的人,更重要的是成为一个健全发展的现代公民。”其实早在民国时期,蔡元培先生就已经警告,大学不应成为职业培训班。大学教育(特别是大学本科教育)千万不能仅仅是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而是应该作为一个人成长本身的教育。

3.大学应该怎么办 篇三

⊙中科大校长侯建国:教育规划应少些功利

中科大很民主,校长被骂是正常的。这跟这所大学的文化传统有关,它尊重学术,要尊重学术先要讲民主。

中科大实行通识教育,就是说数学、物理全校各个学科都要学,目标是培养科学技术型人才,数学和物理的功底非常重要。三年级后,我们就会提供大学生研究计划,在学校里的国家实验室和其他实验室、科学研究所实习。

义务教育阶段应该是公平高于效益。义务教育阶段,国家的金钱投入应该保证公平,城市农村应该完全一样。现在对城市孩子过度教育,他们学了很多没用的知识,浪费了很多家长和社会的资源,身心受到极大压力;另一方面,农村孩子教育不足,特别是边远地区。

把钱投在教育上,是不会吃亏的,不要太斤斤计较。我觉得,对教育的投入应该看成对未来的投资。(陈统奎)

⊙复旦大学校长杨玉良:重塑精神,重扬理想

通识教育既要给学生灌输理想主义,又要有现实主义,这就要求学生一定要参加社会实践,对理想和现实间的差距有切身感受。很多有理想主义情结的学生踏上社会后跌得很惨,这是因为他们知识功底不足、现实主义不够。

教育不是简单地拓宽知识面,而是教会你一种综合而独立的思考能力。

我们国家也有不少的危机。这个危机不是说我们国家什么东西没做好,而是整个国家在转型过程中,东西部差别很大,需要一大批受过教育的人到欠发达地区去。遗憾的是,现在不少年轻人不愿意去。他们对国家、民族缺乏感情。其实,(现在下农村)比我们当时下农村好多了。我们当时下农村是遥遥无期的,现在你去一下是让你回来的,而且国家还给你很好的待遇,很好的工作。(徐瑗 陈统奎)

⊙中国人民大学校长纪宝成:教育是最高的善

大学精神是什么?我认为就是崇尚学术,追求真理。如果大学没有了这种精神,没有了这种灵魂性的东西,就不能称之为大学,就不可能有创新,也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人才。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以后,教育结构应该多样化。我主张把中国的高等教育建成两个可以相互沟通的体系:一个是普通高等教育体系,一个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体系,中间有“立交桥”。普通本科生教育,主要是培养通用性的应用型人才;研究生教育,主要培养研究型人才;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岗位型操作型人才。要有多种类型的毕业生,也要有多元化的质量观,并据此分类指导就业的路径。

没有大众化的就业观念,就没有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按大众化高等教育的门槛进学校,再按精英就业模式出校门,这是做不到的。能让卫星上天的是人才,能让马桶不漏水的也是人才,但这两类人才的就业要求显然是不一样的。

教育是最高的善,我们都需要共同努力。

⊙南开大学校长饶子和:我们还是走自己的道路

大学要为社会服务,但更重要的是要对社会成员的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所推动。

要考虑就业,但不能片面追求就业率。还要防止一种倾向:把一些比较基础,但对于整个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意义的、大学应办的学科砍掉,这是不行的。

对于普通老百姓、穷人以及没有权势的人来说,高考是他们走向社会取得出路最重要、最后的机会,这也是最后一个公平。如果取消高考,有可能连最贫困、最底层孩子们的希望都会破灭。

⊙南京大学校长陈骏:世界一流大学之梦

我们是大陆跟台湾交流最密切的一所高校,与台湾19所高校有合作关系。

我们提出新目标,要培养各行业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我们制订了“三三制”新教改方案,第一个“三”指人才培养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通识教育阶段,第二阶段是专业化培养阶段,第三阶段是多元培养阶段。第二个“三”指多元培养阶段分三类,一是继续本专业深造,在大四继续学习本专业更高深的学问;二是跨专业继续深造,到其他院系去选修课程;三是直接就业者,安排就业创业辅导,为学生顺利走上社会做好准备。

我们要补课,补应试教育的不足。比如说,应试教育无视公民教育,我们要通过通识教育来补这个课,作为一个中国人要怎么爱惜这个国家,怎么样去爱惜这个民族,要承担什么历史责任。

我们就是培养精英,但精英也要到艰苦的环境去,到基层去。假如你想成为一名政治家,我鼓励你去当大学生村官,到基层去锻炼。现在大学生就业和计划经济时代不同,计划经济时代大学生毕业找的是“最后一份工作”,而现在找的是“第一份工作”。

⊙山东大学校长徐显明:权力行使要在阳光下

山东大学现在正在讨论“一把椅子的理论”:教师推开校长的门,如果只有一把椅子,校长是否应该赶快把椅子让给老师来坐?

大学之间惟一可以比较的是学科。单科性的大学就像苹果和橘子,多科性的大学就像香蕉,而综合性的大学像葡萄,把苹果香蕉葡萄放在一起,谁是第一,这个命题很荒谬。

研究型大学应该为学生的一生着想,而不是仅仅为学生毕业的那一刻着想。山大本就以文史见长,而中国传统文化的代表人物诸如孔子、孟子、孙子等都出自山东,这是我们的地缘优势。我们要打造成为中国传统文化最有代表性的大学,建立世界一流的儒学研究院。在我们的通识教育中,也会以中国传统文化作为特色,诵经和读典将是必修课。

学者要保持适度的清贫,适度到能够维持自己的尊严就可以了。维护尊严的主要责任在学校,学者过度富有,把学术当饭碗,用学术来谋利,追求奢侈浮华的生活,是灾难。

⊙厦门大学校长朱崇实:倡导精英教育

精英就是具有远大理想,愿意为社会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他们不仅有理想,而且脚踏实地、实实在在,并能以自己为榜样带动自己周围的人去为理想而奋斗。

不同类型的大学,应当有不同的目标。中国现在2000多所大学,99%都应该以市场为导向,让毕业生将来有自己的就业岗位。但是至少要有1%的大学或四五十所高水平的大学,目标要和国外那些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一样,志在培养领袖型人才。

学校是世界上最宽容的地方。当学生时,在校园里表现得散漫一点、个性化一点,说话出格一点,甚至犯一些错,都可以接受,但走上社会就完全不同了。

厦大是厦门这座城市里“一座没有围墙的高校”,普通市民可以在厦大图书馆里看书,可以在校园里散步,可以旁听各类专家教授的讲座……厦大以一种平和、开放的胸襟融入了这座城市的精神气质。

⊙香港科技大学校长朱经武:不期望世界一流遍地开花

学术自由,政府不应该干预,校长也不能干预。学术范围的工作应该由教授们来决定。

校长其实是拉拉队长,要想尽办法使大家都非常积极和乐观地向前走。当然,除了当好拉拉队队长,你还要把这个学术环境建造得很好,包括为学校争取各种资源。但真正做事主要靠老师,校长做不了太多事情。

内地很多学院都一窝蜂要变成大学,甚至都想变成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这个愿望很好,但不很实际。一个社会是非常需要教育普及的,所以中国确实需要很多学校,但不需要全部都是世界级的研究型大学。

社会需要公平,假如我跟一个学生聊聊天,就决定了他能不能进一所好学校,往往会流于主观,有失公平。所以最后我们只能找到一个方法,就是考试。你问我考试制度是不是坏的,我想它的确是,应该这么说,是第二坏的。

⊙台湾大学校长李嗣涔:打造名校品牌的五要素

4.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四

湖北师范是一所师范类院校,该校在湖北省内采取第一批次的招生录取,可以称湖北师范大学为一本类院校,但是在福建、广西、安徽、江苏等其他省份都采取第二批次的招生录取,也可以称湖北师范大学为二本类院校。

湖北师范大学怎么样

湖北师范大学坐落于湖北省黄石市,是一所师范类本科高等院校,创建于1973年,前身是华中师范的分院逐渐发展成师范类大学。该校是湖北省的重点类大学,办学历史十分悠久,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

学校内环境优美,教学设施完善,并且与国外40多个高校都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并且在英国建立起欧洲内唯一一所的孔子学院,宣传和教育中国语言和文化,并且每年都派遣老师以及优异的学生到国外进修。

湖北师范大学的王牌专业

湖北师范大学虽在全国的知名度较低,但是属于师范类特色高校,其文科专业是该校的王牌专业,其中英语、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是热门专业,并且理科专业的口碑也是极好的,如该校的数学和化学专业。

湖北师范大学不论是文科还是理科专业,都有其自身的优势,而且就业率普遍较高,文科类毕业的学生大多选择从事教育或编辑工作。

总结:湖北师范大学的综合实力水平较高,在师范类高校中知名度以及排名也是较为靠前的,考生可以多加了解后报考该校。

湖北师范大学介绍

湖北师范大学是一所以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为主要学科门类,以教师教育为特色,以服务基础教育为主体的省属重点本科高等师范院校,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是全国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国家产教融合发展工程应用型本科建设高校、湖北省国内“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位于黄石市中心城区,规划占地亩,校舍总面积60余万平方米。学校襟江带湖,含山蓄水,绿茵广场、曲径小道、花坛公园、楼台亭榭、形象雕塑、书画走廊等自然人文景观错落有致,相映成辉,风光宜人,环境优美,曾被评为“湖北省绿化先进单位”“湖北省卫生先进单位”“湖北省安全文明单位”“湖北省园林式单位”“湖北省文明校园”和“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是读书治学和陶冶情操的理想场所。

湖北师范大学学科建设

学校设有20个教学院,10个一级学科硕士点,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68个本科专业。建有1个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6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

省级重点学科:教育学、化学、中国语言文学、光学工程、数学、应用经济学

一级学科硕士点:教育学、中国语言文学、化学、数学、光学工程、统计学

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硕士、艺术硕士、社会工作硕士

5.华中师范大学有哪些专业怎么样 篇五

专业介绍:熟悉有关编辑出版的基本知识。通过对汉语言文学的学习,可以具备扎实的中国语言功底和较强的.写作能力,直到如何去评价一个文学作品,进行编辑出版工作也会得心应手。而且,你还将拥有一笔财富,那就是宽广的知识面和优秀的人文素质。

心理学专业: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能在科研部门、高等和中等学校、企事业单位等从事心理学科学研究、教学工作和管理工作的高级专门人才。

教育学专业:

专业介绍:教育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目的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学的研究具有客观性、必然性、稳定性、重复性、现实性、辨证性、科学性。

物理学专业:

6.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六

南科大本科生宿舍为四人间,宿舍设施配套完善,空调、洗衣机、烘干机、热水器等生活设备一应俱全。

书院制是南科大人才培养的一大特色,学校对在校生采用全员书院制管理。书院不仅是学生休憩、居住的场所,而且在课堂之外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兴趣活动,是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和导师密切联系、互动交流的师生社区,是学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核心组成部分,致力于促进学生在认知、情感、人格养成、社会适应、个人特长等方面的多维度成长。

目前南科大设有六个书院,各书院有自己的文化、活动、特色教育课程和社团。新生入学后可根据各书院的特点,选择加入一个书院。书院为每位学生安排一位全职教授作其导师,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咨询和指导。学生选定专业后,院系将为学生再配备一位教授担任专业指导教师。

7.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七

思政课是大学生的公共必修课, 应予重视。

思政课理论性很强, 所以有些学生不能适应。

如何让学生认真听课?大学生可不像高中生那么听话;可引入“爱的教育”, 关心学生的成长。

二、面对思政课的现状, 教师应如何应对

其他学校的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但同时也有许多现实问题。如当前我国教育发展不平衡, 名牌学校的经验, 未必能适应边远地区的高校。例如:

1.复旦大学思政课上, 师生共同提出议题, 并一起讨论, 时代气息非常浓。大班上课, 小班讨论, 教会学生学术研究的方法。

但我校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 从小没有发言的习惯, 讨论课往往流于形式, 一些学生表达能力及思维能力欠佳。另外, 西南边疆的学校, 一些老师的素质偏低, 部分老师自己缺乏研究能力, 怎么教学生思考研究问题呢?

2.北京师范大学开展立体教学。包括立体讲台:专任教师+大学生+辅导员;多元团队:院内师资+校内学者+校外专家;立体教学:案例课+研讨课+社会实践。

“形势与政策小组”是北师大小有名气的时事类学生社团, 让大学生为大学生讲课。其实, 让大学生讲课, 只能偶尔为之, 不可能一直进行。作为老师, 讲一节课需要准备一天甚至更长时间, 如此进行, 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必然受到影响。

3.河北大学微电影教学强调学生在“做”中“学”。体验式教学强调“生活即课堂”, 学生通过参与微电影的创作、演出、拍摄、制作, 在实践中对接理论;案例教学是将微电影中讲述的故事作为案例进行教学,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实践证明, 微电影教学就像饺子一样只能偶尔吃, 虽有新鲜感, 效果好, 但费时间, 制作困难。

4.江西师大孟教授用自己独创的方式打着快板给学生上思政课。据江西师大的学生反映, 他的课程很受学生欢迎, 常常爆满。但细细考究, 快板教学虽形式新颖, 却只是一种治标之策。

5.2011年, 上海建桥学院推出大学生素质拓展学分制, 把学雷锋志愿者活动纳入制度保障, 凡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参与扶贫帮困、尊老爱幼、义务家教、法律援助、环保行动等公益活动累计满30小时的, 可获得2个学分。此项目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但同时发现, 某些学生为获取学分而不得不进行雷锋志愿者活动, 思想境界没有真正提高。

6.重庆长江师范学院思政课考试“一人一卷”, 主要是客观题, 并上机做题。缺点是客观题不能反映思政课的全貌。

三、如何让高校思政课程与学生思想“同频共振”

1. 让“高高在上”的“接地气”

一方面, 要建立理论和现实的连接。教师应吃透理论并紧密结合学生日常生活和成长实际, 先说服和感动自己, 再去引导学生;要从学生存在的实际问题出发, 以平等的方式和学生一起讨论, 帮助学生学会用理论指导实践, 从而解决问题。另一方面, 应在授课技巧上下工夫。教师应学会用学生熟悉的话语体系、选择学生熟悉的例子解疑释惑;把课堂讲授、专题讲座、案例分析等, 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演讲、绘画、小品、微电影制作等多种形式结合起来, 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是专题研究式教学。实行多教师联合授课制, 每名教师集中精力于其所负责的教学专题, 深入研究该专题所旁涉的各种知识板块, 多维度、全方位地将教学专题讲深讲透。二是案例分析式教学。激励教师不断提升理论传授与实际问题相互对接的能力, 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上, 结合社会发展实际、大学生心理和思想观念实际, 对与课程密切相关的、大学生热切关注的社会热点和理论难点问题进行案例教学。三是启发引导式教学。探寻情境教学、讨论辩论、社会调查等教学方式, 使学生真正成为教学过程的参与者和教学模式创新的实践者。

2. 让“低头族”抬起头来

实现“课内教”与“课外延”的有机结合。要让“低头族”抬起头来, 就要主动适应青年学生在成长过程中获取知识、接受信息的习惯, 对教学内容进行全新的“包装”。定期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今日说法》等节目中对学生最有价值的内容进行编辑, 并加以生动、接地气的点评, 融入和强化引导职能, 润物无声地发挥“宣教”的作用, 启发学生思考讨论。

教学要有“真心”和“爱心”, 要与学生平等对话, 开放分享。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告诉学生应该怎么做、学会怎样思考, 以达到情感或思想的共鸣, 实现“讲出来”与“听进去”的统一, 让思政课“叫好又叫座”, 让学生感觉既“动听”、又“动心”, 告别思政教育课“60分万岁”的学习方式, 由“要我上”转变为“我要上”。

3. 培养大学生的情操

人的内心需要一方净土, 把学生的视角从现实世界提升到理想境界。教育学生不要以短浅的目光看待思政课, 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学习方式不利于思政课的学习。

把宇宙的本质、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死亡、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标和意义、应当怎样成长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及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都明白地告诉给学生。让学生清楚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 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思政课应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一种理性的文化, 以儒家哲学体系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强调的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第一位, 讲究道德文明, 重视忠孝道义, 形成文化自信。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提高民族凝聚力, 重塑民族形象。使共同理想能够有效地转化为个人信仰, 形成文化认同感、文明认同感、民族认同感、国家认同感, 找到成长的动力和心灵归宿。

摘要:目前, 要进一步提升思政课的教学效果。作者就高校思政课存在的某些问题进行分析, 并呼吁思政课教师要努力学习、总结经验, 与学生同频共振。

关键词:思政课,经验,同频共振

参考文献

[1]王烨捷.复旦大学“抢救”思政课[N].中国青年报, 2015-3-28 (1) .

[2]李薇薇.一场微电影与思政课的幸福相遇[N].中国教育报, 2015-1-5 (10) .

8.高考结束,大学专业怎么选? 篇八

专业真就那么重要吗?

热门未必好就业,冷门也未必不好就业,关键还看你的本事如何。人生的高度,并不是由你学了什么,即“跑道”决定的,而是看你的努力程度。只要你尽心尽力,必然会达到你能达到的人生高度。京东创始人刘强东是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专业毕业,马云是杭州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YY创始人李学凌是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毕业,都与互联网没有任何关系,可有几个IT专业的学生能与他们相比?

有研究表明,除了技术性非常强的个别岗位外,对于多数人,在刚刚工作的初期,你所学专业与你工作的关联度最高,可以达到60~70%,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业的发展,绝大部人所从事的工作与其大学的专业关联度越来越小,甚至低至30%。

因此,我们经常会看到,那些坚持下来的人,或者说“熬”下来的人,总会有不错的结果。而那些貌似聪明的人,不断变化目标,去赶时髦,但却总难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更何况,仍然处于巨变中的社会,谁能说好10年后的变化?

那么,怎么选择?

真正的选择,是以不变应万变。第一,清楚自己有什么特点爱好。第二,清楚自己的目标或者目的,人生定位是什么。在此基础上,制定一个恰当的目标,踏实前行,就一定会有机会,就一定能赶上机会,实現自己想要达到的高度。盲目地赶时髦,可能赶不上,成本也更高。

很多人计较专业,多少有一点儿走捷径的心理:付出不多,收获多多,甚至一劳永逸。很多的父母费尽心思为子女做这种那种的安排与选择,不就是这种心理作祟吗?如果你坚持要问一些窍门,那么我能推荐的就是“逆向思维”:当别人朝东走,你一定向西走,当别人追热门,你一定去赶冷门。

但是,这点小伎俩,还需要两个基础:一是务必耐得住寂寞,因为当你追逐冷门的时候,就意味着你在一个阶段是失落、不得意、不如别人的,需要熬得住。第二,必须兢兢业业做好手头的事情,练就一身本事,这样等机会来临之时,就一定是你的。否则,行业的机会来了,也不是你的,你最多跟着喝点汤。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2016年6月17日)

9.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九

北华大学既不是211大学也不是985大学。

吉林211大学(3所) 吉林985大学(1所)
吉林大学 吉林大学
延边大学  
东北师范大学  

北华大学是吉林省省属规模最大的重点综合性大学,经教育部批准,由原吉林师范学院、吉林医学院、吉林林学院、吉林电气化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而成。学校坐落在风景迷人的雾凇之都、中国魅力城市——吉林省吉林市。学校现有东、南、北三个校区和一所附属医院。占地面积26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6057.5万元,馆藏图书307.8万册。学校设有1个医学部,29个学院,1个工程训练中心,69个学术科研机构。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25296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211人,本科生22666人,专科生647人,留学生702人,预科生70人;继续教育在籍学生16814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584人,其中专任教师164...

10.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十

山东自开始合并本科批次招生,因此不再有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的招生批次。而一本大学、二本大学的说法就是从招生批次来说的,所以我们只能参考往年的招生批次情况,来说说青岛大学是几本。

青岛大学在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利、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广西、重庆、四川等省市都是本科一批招生,所以在浙西省市我们可以说青岛大学是一本大学。

但青岛大学在北京、广东是本科第二批次招生,在这两个省市可以说青岛大学是二本。

青岛大学怎么样?

关于青岛大学是一本二本,就有很多人有不同的意见,有人说能上211,就不要上青岛大学,是这样吗?青岛大学怎么样,快和我一起来看看吧。

青岛大学不是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青岛大学是山东省省属重点大学,省市共建高校,有35个学院1个医学部,开设102个本科专业,有汉语言文学、应用物理学、机械工程及自动化、纺织工程、临床医学、自动化、朝鲜语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学长说青岛大学

青岛大学首先环境就没得说,而且周围还有各种旅游景点,所以说从各个方面考虑都很值得推荐

青岛大学在山东省排名比较靠前,在大多数城市都是招收一本学生,学校的专业比较多,可供广大学子选择,如果你喜欢海的话,来青岛上大学是不错的选择。

青岛大学不能说太好,但整体也不差。只是住宿条件实在不敢恭维,东校区有16人宿舍,你知道吗??

中心校区的还好啦,不小心分到东校区的伙伴们要挺住啊。

从体育馆的小门出去就是地铁站,倒是挺方便的。

以上就是关于“青岛大学怎么样,青岛大学是几本”的解答,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青岛大学学校环境如何?

青岛大学位于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坐落在黄海之滨、浮山之麓,依山傍海,风景秀丽。经过多年发展,现已成为规模较大、学科齐全、水平较高、师资优良、享有较高社会声誉的综合性大学。这里学者云集,既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又充满浓郁的时代气息,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青岛大学就业情况如何?

近几年来,学校本科毕业生临毕业前就业签约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到年底就业率达97%以上。毕业生就业质量好,每年有100余人考取公务员,占山东省全省选调生的10%,研究生考取率在25%以上。毕业生就业结构趋向合理,约20%的毕业生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约30%的毕业生进入外资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工作,每年在青岛市就业的毕业生三分之二以上。

青岛大学是一所什么性质的学院?

11.哈佛大学是怎么招生的 篇十一

在美国乃至世界各地,很多人都想要认识威廉。《纽约时报》为这位哈佛大学招生办公室主任开设的问答栏目里,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在两天内发来超过900个问题,导致该栏目不得不连开5期才回答了其中一小部分。

如果能够见到这位“录取之王”,那更是火爆的场面——在一次交流会上,热切的家长挤满了会议室。他们知道,哈佛大学每年本科生录取率只有5.5%左右,而作为招生主任,威廉的作用至关重要。人们用不同措辞表达了同一个意思:作为哈佛招生录取的最高把关人,你想要什么样的学生?

威廉虽然已经68岁了,但热爱跑马拉松的他有着魁梧的身材。他走到家长中间,看着那些期待的眼睛说:“对不起,其实我们并没有公式化的规则。能够让身边的人变得更好的人,就是我想要的人。”

考过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相当于美国的“高考”),提交申请资料,就可以成为入学申请者。所有申请者资料都要严格按照哈佛大学对于本科生的录取规则接受审查,每一份资料会被分工不同的4个人仔细研读。然后,包括威廉在内的5人评审小组会召开讨论会,每个申请者至少讨论一小时。他们常常在玻璃房间的会议室里,指着投影在幕墙上的申请资料,一直讨论到深夜1点。最后,由评审小组全体投票决定。

“你所获得的学术成绩很重要,但是我们也会考虑很多其他指标——社区参与、领导能力、工作经验等。”威廉说,“我最期待的是打开每个人的申请文件夹,看到一个个人生故事,它们是如此真实,没有人可以伪造。”

事实上,威廉本人深刻地影响着哈佛的录取。在他的推动下,年收入低于6.5万美元的家庭完全不必缴纳费用。哈佛招生时执行的原则是,不管你是腰缠万贯的富豪,还是急需帮助的穷人,学校只考虑申请者本身素质,不对经济状况予以考虑。

在过去的40年,这位录取官推动了一场哈佛的“革命”:这个曾经几乎看不到女生的地方现在有一半的女生,校园里不同肤色的人也多了起来;大力度的奖助学金政策和公正的招生制度,有效抹平了学生在入学前的差异,让大家站在同样的起跑线冲向未来。

撼动美国高校录取制度的变革

1986年,威廉升任招生办公室主任,兼管奖、助学金事宜。这是一个显赫的职位,威廉终于有机会开始推进自己筹划已久的改革——中止哈佛大学的提前录取制度。

用哈佛前校长德里克·伯克的话来说,这项制度“让占优势的人占尽了便宜”。它大大增加了富裕学生的录取机会,是富裕家庭通往名校的“便捷门”。

威廉决定要关上这扇门。然而说服人们废除这项已实行数十年的制度十分困难。直到2006年,伯克校长才终于宣布,哈佛愿做全美第一个彻底取消该制度的大学:“总要有人先出头。不管前面有多少危机,我们都要迎难而上。”

这一决定震惊了美国教育界,美联社评论道,威廉主导的这项改革“撼动了美国高校录取制度”,从而让更多人有机会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

在打破特权的同时,威廉在任的第二把火,是建立起更为有力的、覆盖面更广的奖、助学金制度,给予贫困家庭更多补助,并每年指派40多名录取官,飞往世界各地,让那些受困于“不可能”的年轻人——从美国阿巴拉契亚山区牧羊人的女儿,到缅因州卖龙虾的老板之子,甚或是中国青藏高原的藏民——意识到自己有机会改变人生。

每到招生季,威廉就会坐在资料堆成小山一样的桌子前,像阅读百科全书那样认真研读申请者的材料。有时候记者来采访他,他要从几乎高过脑袋的材料里探出头来,才能回应道:“什么事?”

“跟我们打高尔夫球的时候,他还随身带着100份文件夹,这是他生活的全部,他认识每一个孩子。”威廉的同学奥唐纳说。

威廉不仅认识每一个由他录取的学生,还在默默关注着他们。这个哈佛当年的优秀学生,为他的学弟学妹们设立了一项“秘密基金”。

这像是一个神秘组织,由威廉所指定的助学金工作人员秘密操作。他们有一份保密名单,上面是家境贫寒学生的通讯方式。当这些学生遇到说不出口的窘迫时,威廉的秘密组织就会出动,给他们寄去礼物——一张校园新年音乐会的门票、一张突发疾病需要的支票、一套面试需要穿着的正装、一件冬天保暖的外套,甚至是一张回家的机票……

一切都是秘密的,没有人公开发送名单,不涉及自尊问题,这就是从不露面的威廉,送给每个哈佛贫困生的礼物。

从这些学生的人生故事里,我看到未来的样子真不错

其实,不管家庭背景如何,每个走进哈佛的学生,都会收到来自威廉的礼物。

其中一项礼物,是一笔资助“间隔年”的奖学金。威廉鼓励新被录取或者刚毕业的学生申请,拿着这笔钱,用一年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任何事情,比如到世界各地旅行,去经历完全不同的人生。

“尽情地去玩耍吧,去看看世界的样子,不要一心做个‘补习战士’,我可不希望你们的引擎在到达哈佛大门前,就已经耗得没油了。”威廉说,“也许你会在这一年发现你的‘人生节点’,从而更明确回到哈佛后,你想要得到什么。”

威廉在进入哈佛读书后,当教室里开始讨论失业、福利政策、医疗改革甚至公共交通政策时,他发现,“只有经历过交通堵塞的人才明白交通政策的问题”“衣食无忧的富家子对每日不能糊口的人生一无所知”。

“哈佛力图培养世界的未来领袖,而我知道,未来领袖应该体验过不同的生活状态,了解不同的人生。”威廉说,“在哈佛,我不知道谁是贫困生。每个人的生活都差不多,一样读书,一样旅行。而唯一的不同,大概只在于接下来,他要选择什么样的人生。”

威廉曾表示,自己作为录取官,最开心的时刻,是打开申请者的资料文件夹,翻看里面的人生故事的那一刻。“在这里,你看到27000个申请者的真实生活故事,他们的初中,他们的家乡,他们的祖国,他们的爱好,他们遇到的挑战和对策。在这里你可以看到未来。不瞒你说,从这些学生身上我看到,未来的样子真不错。”

他重新定义了哈佛大学

“回顾这么多年来哈佛的改变,景象实在令人振奋——这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女性、少数族裔学生,以及原本人生轨迹在另一端的人们。”威廉说,“能够在过去几十年参与到这场录取改革,把更多的人拉入可以实现梦想的行列,我感到很荣幸。”

如今哈佛的定义,也早已跟威廉小时候在百科全书中看到的不同了。哈佛大学官方招生网站写道:“成立于1636年的哈佛大学,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所高等教育机构,她经历了天翻地覆的变革。现在,她的学生来自全国乃至世界各地,她的研究机构拥有无可比拟的丰富资源和及其先进的机器设备,她所提供的全面奖助学金制度可以让每个人享受这些优势,体验更好的本科生活。”

“威廉改变了人们对哈佛的看法。”前校长伯克这样评价威廉,“对于哈佛,人们有种印象,这里是所精英大学,到处都是来自富人家、上得起预备学校的书呆子。但威廉却成功地打破了这一禁锢,让你发现这么牢不可破的制度下,还有人能顶着重重压力,生生闯出一条路。”

美国媒体也评论说,“威廉重新定义了哈佛大学”,这位被前校长称为“哈佛大学的良心”的人,同时也是“整个美国大学招生录取界的良心”。

当然了,威廉40年的坚持也“得罪”了不少人。校园电视台采访他时,男主持人忿忿地抱怨:“嘿,哥们儿,咱们说点儿实际的,难道你就不能给我们多招几个漂亮姑娘吗?艾玛·沃特森,演‘哈利·波特’电影的那个,漂亮、大牌,要是招她来,你不也省得满世界跑去宣传招生吗?”

12.怎么样啊 篇十二

如上叙述或许还难以让人有直观的印象,兹摘录这堂课上教师的两次讲话片段。

当你对别人多付出一些以后,如果你有困难,别人也会怎么样啊?也会伸出援手怎么样啊?来帮助你的。

通过这次的交流,不但听到了这么多怎么样啊?精彩的故事,而且,从故事当中,大家还明白了一个什么啊?大道理。

可见,在这位教师的语句中出现“怎么样啊”“什么啊”,已经成为了对学生说话的一种习惯了,我姑且将之称为“口头禅”。

换位思考一下,站在尽可能理解的角度来分析,教师课堂上对学生讲话频频出现“怎么样啊”的本意,确有激发疑问、引导思考、激起共鸣的意图,这当然是不错的想法。但几乎每句话都变成这种样子,对于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而言,负面效果就显而易见了:一方面,学生无法流畅地听到教师的表达;另一方面,还可能影响到学生语言表达习惯的形成,因为自己的老师就是这样说话来表达意思的。至少习惯于用这样的语句来表达的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表达很少有正面、积极的影响。

据我所观察到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教师在每一个“怎么样啊”之后,大都没有让学生来回答的意思,往往是教师直接就把后面的话讲下去了。因此,这么多的“怎么样啊”,其“激发疑问”的作用几乎等于零;“引导思考”或许有,但因为并没有留给学生表达的空间,所以我们仍然难以感受到;而在“激起共鸣”方面偶尔会有一些呼应,但由于结论往往显而易见,所以效果并不显著。总体来说,这么多的“怎么样啊”,有必要出现的,真的很少。进一步说,如果都删除了,教师的叙述反而流畅了。

13.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十三

中国矿业大学是教育部与江苏省人民政府、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学校为全国首批具有博士和硕士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设有研究生院。

学校现有67个本科专业,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6个“十三五”省重点学科、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立项学科。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矿业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2个学科被评为A+,测绘科学与技术、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2个学科被评为A-。工程学、地球科学、材料科学、化学、数学、环境与生态学、计算机科学和社会科学总论8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

14.广西师范大学怎么样 篇十四

在中国海洋大学官方出具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中,当年该校本科毕业生共有三千七百余人,截止当年12月,落实就业去向的本科生就已占比86.56%,且这个数据还是在疫情的影响下拿到的真实成绩,因此,可想而知,这所学校的整体就业水平有多高。

不仅如此,从该校的学院就业情况来看,中海洋的办学特色也是一目了然的。像该校的特色学院,海洋与大气学院、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生命学院、水产学院等符合办学定位学院的就业率,皆保持在90%以上,基本实现全部就业,且未就业的学生也多以考公考编考研等选择为主。

此外,该校的毕业生在就业单位的选择上,也是稳中求进,质量奇高。根据就业报告来看,该校的毕业生主要也多集中在国有企业和其他各类民族企业中,且大部分依旧是进入自然资源部、涉海类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这不仅从侧面反应了该校优质的就业情况,同时也表明中国海洋大学为国家海洋事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支撑。

15.如何正确选用“怎么样”句型 篇十五

一、What/How about…该句型主要用来询问消息, 提出建议或征求对方意见。about是介词, 后接名词或动名词短语。

eg:1) The boy students will swim, What about girls (询问消息)

2) How about going to Hang Zhou for our holidays (提出建议)

3) How about playing basketball now (征求意见)

二、How is (are) …当该句型中的主语是人时, 主要询问“身体情况”怎么样;主语是物时, 主要询问目前该事物的一般情况。

eg:1) How is your mother (询问身体情况)

2) How are things in your factory你们工厂的情况怎么样 (询问事情的情况怎样)

三、What is …like该句型主要用来询问人和事物的性质, 例如人的外貌、品德及天气等。

eg:1) What's the teacher like这位新老师怎么样 (询问人的外貌及品德)

2) What's the weather like this morning

今天早晨的天气怎么样 (询问天气情况)

四、What do you think of…该句型主要用来询问对某事有何看法和想法, 其中的介词of 也可用about替换。

eg:1) What do you think of it你认为这事怎么样

2) What did you think of the talk你觉得那个报告怎么样

五、How do you like…该句型主要用来询问对某事的感觉怎么样, 句中的like (喜欢) 是动词, 因此该句型又有“你是否喜欢”的意思。

How do you like my dress你看我的衣服怎么样 (意即:你喜欢它吗)

六、How are getting on (along) with…

该句型主要用来询问工作、学习等的进展情况以及与人相处的情况。

eg:1) How are you getting on with your English Studies

你的英语学习怎么样

2) How are you getting on with her

16.大学课堂是怎么变“水”的? 篇十六

作为教师,学生对自己的认可,就是莫大的奖励。严格把关,将会有三分之二的学生挂科,他压力巨大,还可能遭到学生的谩骂;全面放水,可能皆大欢喜,但有悖自己多年坚持的教学底线和原则,不仅对学生不负责任,自己良心上也过不去。于是,每次考试评分就变成了教师良心的煎熬。

但是为什么学生会骂严格要求、实事求是给成绩的教师呢?

在报道中,湖南科大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的学生吴强(化名)愤怒地认为:期末突击复习时,他花在《材料物理性能》这门课上的时间和精力是最多的,甚至超过了其他5门课程加起来的总和,可为什么那些没有用心复习的课程都过了,成绩还不错,这门却挂了?这种情况在大学中比较常见。不同专业的难易程度是不一样的。比如高等数学等理论学科,一门课花费的时间是其他简单易学的课程的好几倍,却还得不了高分。学生觉得委屈,甚至觉得这些课程的老师是“变态”,故意刁难学生。

这种根深蒂固的,只有数没有量的愚蠢思维方式深入人心。我们一直把英语、数学、语文、历史等学科放在一起比较,且进行加减运算。在人们心目中,数学的100分和历史的100分是等价的。而事实上,是不等价,而且是无法比较的。学生把易得高分的学科分数和较难学科的分数进行比较,从理论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但是,学校、教育主管部门、社会却总是把不同学科的成绩加来减去并习以为常。这使得学生把个人努力感受和分数高低划上了等号。

其实在大学,根本没有什么容易的科目,无论历史、文学还是物理、数学,真的严格起来,学的都不容易。可是为什么有的教师的课程容易拿高分,有的不容易拿高分呢?

在这里,不得不提及现在愈演愈烈的一种教师评价方式:学生评教。学生在不同学科分数可以比较的不当认识的基础上,很容易主观上把分数低的原因强加到教师的“偏见”上。所以在学生评教时,严格要求的教师在学生背后的一片谩骂声中,得到低分是很正常的。所以那些主观题目比较多的课程,老师很容易给学生高分,以求得学生的认可和好评。在这种评价机制和教师切身利益的职称评聘等结合起来之后,能“放水”的教师就放水,皆大欢喜。而那些客观题目比较多的数学、物理等课程则年年被学生骂,直至教师采用其他方式放水。

当然,当教师在逆淘汰的机制中苦苦挣扎的时候,也有学生认为,如果课程真的有用,分数低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在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高校里面,课程是由谁决定的呢?普通教师是没有权力的。按说应该是比较厉害的教授主导课程的走向。可是现在的科研评价体系和职称评价体系,让科研和教学几乎完全分开,科研成果难以转化为教学成果。教学难以相长,课程又怎么更新呢?

在大学当前的运行机制下,教师的权力非常有限,课堂“水化”也情有可原。想改善大学课堂“水化”现象,不能只给教师责任而不给权力。只有教学权力和教学责任相匹配,才能阻止课堂“水化”,提高高校教学质量。

17.山东科技大学怎么样 篇十七

山东科技大学,顶着种种压力和阻拦,毅然从泰安济南两校区分批搬迁至青岛,这可以称得上青岛发展史上重要的一笔,无论科技大学选择青岛,还是青岛选择科技大学,对两者都是重要的。

山东科技大学决定在黄岛建新校区,从开始到现在依然是默默进行,可谓享受了难得的孤独,而当地政府却也很少表态,对其支持和关心的力度也不够,青岛市民对其也不甚了解,只认为是一般的职业技术教育学院而漠视它的存在,甚至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学校还搬迁到了黄岛,这些都让科技大学的师生无比尴尬。

在青岛市媒体宣传中也从不提山东科技大学的名字,只是反复强调青岛的四所本科院校,中国海洋大学,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学校的师生的尴尬境地从他们的话中可见一斑:“也许青岛不稀罕我们这样的学校吧,人家需要的是北大,山大这样的高校引进,还是在济南和泰安好些。”“与一些青岛市民提起山东科技大学,会很诧异的看着你,说„你们是民办高校还是职业技术学院啊,没听过,只听过青岛科技大学。‟我们直接和青岛科大合并算了,组建新的青岛科技大学。那样好多专家人才也不会走失了。‟人才走失的原因,很多是因为搬迁到黄岛后位置过于偏僻,生活极其不方便导致。他们说与青岛科技大学合并的戏谑正是看中了青岛科技大学新校区的位置。目前因为山东科技大学搬迁而辞职的专家学者已经不少,他们有的是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的相关带头人。不知道这是青岛市引进的尴尬,还是山东科技大学选择青岛的尴尬。

现在诸如学校园区建设问题,教师宿舍楼问题等等,都存在着许多障碍,至于如何解决,那就看青岛市的政府了。这些大问题暂且不考虑,只一简单的解决科技大学到薛家岛直达公交车的问题,就很让科大师生困惑。科技大学师生若到开发区够物游玩,需要先乘10路区间车到港头陈,再转乘1,2路车。期间浪费的时间和金钱不用多说。为此学校每到周末,只能开几趟前往长江路立群的班车,解决他们够物难的问题。我与当地一个公交车司机说到这件事,人家还振振有辞说,你们反映到区政府也没用,区里能为了你们一个科大增改公交线路?说的让我无言以对。这可是一个综合大学啊,目前师生已经过万,暑假后全部搬迁来此,将是2万---三万人。满足这么多师生生活问题是小事吗?市区政府不能给他们解决吗?山东科技大学本身在夹缝中生存已经很为难了,当地政府的不重视更让他们寒心。当初,刚决定搬迁时,是动员泰安校区的,学生已经把行李都运到了黄岛,但是遇到了当地政府和上级政府的阻拦,只好作罢,临时动员济南校区学生搬迁。雄赳赳气昂昂的大队人马在无人喝彩声中孤独的搬迁到了荒凉的地方。学生失望,老师失望,本想融入青岛这个城市,但是却遭遇到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最重要的是当地政府的认同与支持。学校师生期望能与驻青各高校互增交往,共同发展。[原文为山东科技大学学生在贴吧内所发]

上一篇:在政协迎中秋、庆国庆茶话会上的讲话下一篇:描写同学聚会的文章:同学聚会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