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通用7篇)
1.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 篇一
掇刀区建设宜居新城问题研究
九三学社掇刀支社
掇刀区是荆门市重点发展建设的新城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紧扣“打造工业新区 建设宜居新城,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实现翻番式增长,生产总值由61.79亿元增长到130亿元,增长1.1倍,固定资产投资由15.26亿元增长到87.4亿元,增长4.7倍,规模工业增加值由7.23亿元增长到38亿元,年均增长39.4%,农民人均纯收入由4289元增加到8750元,始终位居全市第一位。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城市“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当前,全市正掀起一股建设“中国农谷”的热潮,为在新形势下进一步找准阻碍未来发展的客观因素,探索适应宜居新城建设的新方法和新思路,实现我区差异性发展,在区委统战部的统一部署下,九三学社掇刀支社组成专题调研组,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宜居城市的认知
宜居城市建设是后工业化的产物。关于宜居新城, 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了城市应当是适宜居住的人类居住地的概念。此概念一经提出就在国际社会形成了广泛共识,成为21世纪新的城市观。2005年1月,在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中首次出现“宜居城市”概念。宜居城市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宜居城市指气候条件宜人、生态景观和谐,适宜人们居住的城市。在实践中,有的城市把生态环境建设放在宜居城市建设的首要位置,突出园林绿化的作用。广义的宜居城市是一个全方位的概念,强调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各个方面都能协调发展,人们在此工作、生活和居住都感到满意,并愿意长期继续居住下去。本文采用广义概念。
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宜居城市的基本条件包括四个方面:一是生态条件,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要有新鲜的空气,洁 净的水;二是物质条件,要有完善和便利的交通、生活、文化、教育、体育、卫生等配套设施;三是经济条件,要有充分的就业、创业机会,尊重人的全面发展;四是人文条件,要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有特色的文化氛围。这四个方面就是实现城市建设和管理由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达到人与人、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和谐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本质要求高度一致。
二、我区城市发展的主要状况
1、区域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目前,区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50家,其中亿元企业14家,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1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达186家。人民电器、星球商业中心、LNG物流园、东方百货掇刀购物广场等一批商贸市场相继建成营业,预计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由11.5亿元增长到28.2亿元,年均增长19.48﹪。渝楚化工、天茂实业、美丰化工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建设了双碑循环农业产业园等一大批农业示范园区。预计2011年,区属规模工业总产值、增加值和实缴税金分别达43.5亿元、11.58亿元和6269万元,年均分别增长20.5﹪、17.2﹪、22.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6952元,是2006年的1.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达8750元,是2006年的2倍。
2、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五年来共引进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项目70个,投资过亿元的34个,累计引进资金52.1亿元,年均增长21.3﹪,利用外资6427万美元,年均增长10.6﹪。对外贸易运行质量明显提高,区属外贸出口企业达到17家,累计实现外贸出口1.5亿美元,年均增长18.3﹪。
3、城市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建立。建成区面积扩大4.8平方公里,达30平方公里,城市化率由61%提高到69%。以1个中心城区为主中心,以2个中心集镇为次中心,以40个城乡新社区为节点,累计投入1.4亿元,新修通村通组公路1800余公里,在全省率先实现 通村通组公路全覆盖,累计投入9026万元,延伸城市供水管网160公里,解决了6.49万人的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筹资改造小街小巷80条40公里,绿化亮化城市景观大道20条,打造了双泉、斗立、江山、石堰等一批农村新社区。
4、各项社会事业基础较好。城乡居民城乡医疗保险和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和100﹪。累计转移农村劳动力1.5万人,新增城镇就业岗位1.4万个,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累计发放小额担保贷款2900万元,帮助1600人成功创业,带动就业8500人。累计引进运用科技成果168项,申请国家专利268件,争取科技专项资金2000多万元。城乡教育事业均衡发展,被确定为全省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试验区,掇刀石中学被评为“湖北省示范学校”。城乡卫生事业协调发展,人口计生工作取得新成效,被评为“全省生育文明建设先进区”,顺利通过“全国计划生育优质服务区”考核验收。信访、政法、综治工作进一步加强,社会管理水平不断提高,被确定为全省社会管理创新试点区。
三、制约我区宜居新城建设的几个因素
1、经济总量偏小。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发展速度缓慢,与经济发达的长珠三角等地区的差距较大。除建设中的化工循环工业园产业较为集中外,其他各项产业不同程度的存在着结构松散、集聚力弱,基础设施、有效资源的共享程度小等问题,大多是一些不同名目的房地产项目,围而不建,建而不活,市场竞争力不强,缺乏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光端企业。加上学校、医院、商业配套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一直无法吸引人流,房产空置现象较为普遍。
2、功能定位不合理。城市发展偏重于产业发展,忽视了支撑产业发展最重要的人的基本需求。如各工业集中区、产业园区的环保、绿化设施,标准较低,道路、供水、公共服务、污水处理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导致后期维护成本较高,部分产业集中区甚至已然出现环境污染事件,有以牺牲一定环境代价获得经济发展的趋势。主城区缺乏 标志性建筑,大部分居民小区档次不高,条件较差,缺乏地方特色。汉正街、城南新区、雨田小区等部分老旧街道浅窄,基础设施投入很少,加上人员密集,改造困难,很大程度阻碍了城市建设的后续发展。
3、未来人居建设用地不足。随着东部化工循环产业园、南部商贸物流和麻城工业集中区的连片发展,为做大做强产业链,让步于工业,部分传统住宅用地通过征地拆迁正在相继转化为工业用地,加上侵蚀既有绿地状况时有出现,人居用地不断压缩。以后,伴随着城区南移进程的加快,人气聚集,城市不断的扩容必将导致前期规划布局结构不合理(工业区与居住区混杂),旧城改造压力增大,城市扩张成本巨大。
4、社会文明程度不高。文化产业重视不够,旅游开发力度不大,没有形成规划,相较于屈家岭地区的“中国农谷”商标,没有深层次地把握和集中打造掇刀既有和独有的“三国”文化品牌,人文气息不浓。群众意识不高,乱摆乱卖,乱搭乱建等依然存在,乱停乱放、乱丢垃圾等现象普遍存在,城市管理、社区管理和公共服务有待完善。
三、建设宜居新城的工作思路
(一)加快发展具有掇刀特色的高端产业体系,壮大经济实力。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就业率是评价一个城市是否宜居的必要条件。掇刀作为新城,要建设宜居新城,必须要保持必要的经济发展速度,提高全社会就业率,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
1、大力培育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产业。要充分借助武汉城市圈1+8城市的承载辐射功能和创建“中国农谷”的有利时机,创新招商引资思维,重点引进一些带动力强、关联度高的龙头企业、知名企业,力争在掇刀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采购中心。
2、坚持发展高端产业。要以荆门石化1000万吨技改扩能项目为支点,围绕“石油化工、煤化工、精细化工”三大功能定位,打好“资源牌”、“特色牌”、“优势牌”,聚集一些优质、高端的生产要素和处于 4 价值链高端环节的上下游产业,创造条件也必须走高端产业发展之路。切不可急功近利,导致无关低端产业盲目上马。
3、借鉴外地成功经验,与漳河新区联手整合农庄餐饮业,按照都市农业定位,统一规划,引导建设一些生态型的休闲农庄和果园,建立集观光体验、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餐饮娱乐品牌,让掇刀成为人气聚焦的好去处。
4、促进劳动者充分就业。要借助企业落地建设,鼓励扩大本地就业容量,同时,大力开发适合就业困难人员特点的社区就业岗位,如以服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网格化管理为载体,增加就业岗位途径。
5、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掇刀人多地少,失地农民较多,外来创业较多,必须统一标准,按照本地经济发展实际,将被征地农民、非公有制企业就业人员、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社会保障覆盖范围,实现各类就业人员平等享有社会保障。
(二)保持和建设宜人的生态环境。人们的生活离不开自然生态环境,宜人的生态环境是宜居城市最直观的特征。为此,就要着力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把创建宜居新城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以超前的眼光和务实的理念搞好规划,完善掇刀主城区小街小巷、环卫设施、休闲广场、停车场等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汉正街和封盖工程改造、危房改造和保障性住房建设,建设一批标志性建筑,减少重复建设、盲目建设,提高城市的品位。
2、将掇刀新城区与荆门老城区完全对接,做到人与环境的和谐统一,特别是阳光大道、象山大道南段及虎牙关大道一带道路的绿化工程,要规划为景观长廊等公共设施,更要特别注重“千佛寺”森林公园和两镇两办有限绿地的保护。
3、按照区划功能定位,确定工业园区和商住区的环保工作重点和考核评价体系,将环境保护及环保设施建设的指标纳入领导干部考评内容,促进各部门落实环保责任。
4、建立企业环境行为和经济效益挂钩的新型社会评价体系,引导企业自觉形成环保意识,从而促使企业建立内在的环保机制、产生内生的环保动力。在园区内率先推动清洁生产和“三废”综合利用,建立工业园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评价考核制度。
5、建立准确、可靠的污染源及环境质量数据库。通过对辖区垃圾填埋点、化工厂、传染病医院等污染源的调查评估,确定污染等级,并利用GIS等先进技术对污染源进行监控,切实防止引进高污染、高能耗、资源粗加工型等不符合产业政策和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项目运行。
6、提倡并大力弘扬健康、积极的消费理念与生活方式,形成全社会愿意为环保产品支付成本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以此制约企业的生产行为,迫使企业提高环保水平。
(三)合理利用土地。
1、按照“布局合理、用地集约、产业集聚、功能配套”的原则,调查摸底闲置土地,合理调整土地利用规划,盘活土地存量。对圈地不建的企业和个人坚决依法收回或收储。
2、在用地布局上要长远考虑好园区扩建、产业发展和住宅、公建等配套设施用地的关系,避免二次拆迁。
3、在各工业园区积极推行多层标准厂房建设,引导中小企业向标准厂房集中。凡工业用地经过生产性改造,提高了容积率,其增加的建筑面积部分,政府可减免相应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4、建立低效用地、闲置占地退出机制,对土地利用效率低、经济效益差、达不到土地出让合同约定的项目应退出园区,对侵占和破坏绿地的行为要坚决制止。
(四)塑造浓厚、有特色的城市文化氛围。
1、重视历史人文环境的保护。建议在创建宜居新城过程中,以关羽、周培公和陈士榘、邓家泰、李可梅等古今历史文化人物古迹和周围的环境为圆点,加快策划和保护一批、建设一片历史遗迹和景点。
2、充分挖掘掇刀的历史底蕴和地方楚文化内涵,注册“三国”文化商标,通过加强与新闻媒体沟通,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宣传推介工作,争取把掇刀独有的“三国”文化推向全国,推向世界。
3、充分利用团林、麻城镇的历史和土地优势,结合水源保护,高标准、严要求抓好道路、公共服务、管网配套设施建设,为旅游度假休闲元素创造条件。
4、增加文化产品的有效供给。调查公众文化需求,通过综合运用资金支持、市场推广、评比表彰等手段,引导、鼓励、支持广大文化工作者和各类文化机构,创作和生产喜闻乐见的掇刀文化,提高掇刀的美誉度。
(五)建立祥和的治安环境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掇刀是一块新兴的宝地,建设和发展热火朝天,但是发展快,矛盾纠纷就多,要实现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关键是要用发展的眼光去化解矛盾纠纷,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和社区归属感。
1、全区司法机关的数据表明:这些年来的刑事案件,60—70%是盗窃案,其中50%以上是流窜作案,多为电脑、摩托车被盗。因犯罪人员多为本地无业外地流窜人员以及未成年犯罪,防控有一定的困难。为此,要学习宜昌先进经验,下大力气建立和完善了城市监控体系,引入高科技防控治安、盗窃案件治安案件、使“两抢一盗”案件明显下降,增强群众的安全感。
2、提高社区组织自身建设水平,在服务细节上提高各项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使人们更多地关注社区内的公共事务,自觉把社区作为参与社会活动、实现自身权益、形成社会合力的重要基地。
3、进行积极的舆论导向,对一些不雅行为、不文明行为进行大胆曝光,对一些好的行为进行弘扬。如果大家都有一个良好的意识,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随地吐痰、乱张贴等行为就会自觉维护,少数不和谐的东西也会自觉消失了。另一方面,要充分整合职能部门资源,大力实施城市美化、绿化、亮化、净化、秩序化工程,加强宣传教育,注重长效管理,逐步实现由“他律”走向“自律”,达到市容市貌明显改观、环境卫生明显改善、城市形象明显提升、市民文明意识明显增强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吕义斌,在中国共产党荆门市掇刀区第三次代表大会上作的“打造工业新区 建设宜居新城 为率先实现城乡一体化而努力奋斗”的报告(2011年11月14日)
[2]刘启华,2011年12月7日在掇刀区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政府工作报告
[3]首都社会经济发展研究所课题组,北京要建设什么样的宜居城市
[4]湖北省委政研室调研组,关于湖北省开发区建设问题的调研报告,2009-1-8 [5]周一星著,《城市地理学》,商务印书馆,2004年版 [英]伊文思著,《城市经济学》,上海远东出版社,1998年版 [6]贾传兴,城市生态环境规划,生态中国社区,2004年5月
[7]汤茂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原则”,《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J],1999.4 [8]于光远,《中国经济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2年版
2.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 篇二
1 现代宜居生态城市标准与内涵
1.1 城镇化新市必须是宜居生态的城市
“宜居城市”的概念是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类居住大会首次提出的。面对当时世界各地城市普遍出现贫困、拥挤、堵塞、污染、空间紧张和生活质量下降等问题,联合国提出“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建一个家园,她充满和平、和谐、希望、尊严、健康和幸福。”为此,学者们对“城市宜居”作了6点归纳:宜居城市应该是经济持续繁荣的城市,社会和谐稳定的城市,文化丰富厚重的城市,生活舒适便捷的城市,景观优美怡人的城市,具有公共安全的城市。2007年4月19日,建设部科技司出台了《宜居城市科学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关注城市的六大方面:社会文明度(10分)、经济富裕度(10分)、环境优美度(30分)、资源承载度(10分)、生活便宜度(30分)、公共安全度(10分),不难看出,评价标准中,“环境优美度”和“生活便宜度”所占比重最高[1]。
1.2 城镇化新市必须体现三大内涵
第一,现代。规划设计要立足前沿、瞄准一流,做到环境艺术与特色建设兼收并蓄、历史传统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基础功能充分保障城市发展,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设施全面满足群众生活需要;城市管理高效,管理措施人本,管理手段精细,管理成本集约,管理体制顺畅,管理机制长效。
第二,宜居。人居空间环境、人文社会环境、生态自然环境优良。经济持续发展,拥有完备的产业和生产服务体系;城市功能完善,居住环境优美,生活安全舒适,城市居民收入较高;适宜文化传承,注重塑造城市文化特质,积淀城市文化底蕴,体现城市人文品质。
第三,生态。产业培育注重生态保护,绿色环保和低碳排放成为经济显著特征;经济社会发展彰显生态文明,生态人文理念深入人心;充分尊重城市历史风格、生态原貌和元素特色,实现城市与自然和谐统一。统筹空间形态、建筑风貌和自然资源、环境景观,整体城市建设发展与自然实现有机融合。
2 现代宜居生态市的发展条件和挑战
2.1 生态环境是晋中城镇化发展的重要资源
晋中城区生态环境优越,空气质量良好,11个县(区、市)二级以上天气平均达到310 d,全市森林面积达到27.4万hm2,森林覆盖率达到16.73%;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9.35%,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0 m2。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上升到88.1%,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上升到43.7%,建成区城市环境噪声达标面积拓展到19 km2,为未来发展构筑了环境支撑体系。
2.2 文化休闲城市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
近年来,晋中加强以宜商宜居城市为重点的特色城镇化建设,全市城镇化率从2000年的32.3%,上升到2009年的43.48%,年均增长1.24个百分点。城乡规划体系基本建立,城市总体规划基本编制完成,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覆盖率90%,建制镇规划覆盖率85%。城区人均道路面积达14.6 m2,供水普及率达96.5%,集中供热率达69%,供气普及率达96.65%,污水处理率达71%,垃圾处理率达26%。从宜居城市主要指标来看,供水普及率指标比全国指标高0.37%,比全省指标高0.12%,燃气普及率指标比全国指标高5.23%,比全省指标高9.35%;人均道路面积比全国指标高1.76%,比全省高4.58%;绿化覆盖率比全国指标高1.35%,比全省指标高3.08%。
2.3 山西省城镇化推进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山西省城镇化推进战略研究》中提出了构建“一核一圈三群”城镇空间布局框架的战略构想:“一核”即太原市区、晋中市区、清徐县城、阳曲县城构成的太原都市区。“一圈”是以太原都市区为核心,太原盆地城镇密集区为主体,辐射阳泉、忻定原(忻州—定襄—原平)、离柳中(离石—柳林—中阳)城镇组群的太原都市圈。“一核一圈”是山西省城镇化发展的战略核心,可以说,晋中的发展好坏关系到全省城镇化发展的成败。从这个角度讲,作为宜居城市指标中公共服务能力的构建,不仅关系到晋中的宜居度,更将对全省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4 建设现代宜居生态市面临严峻挑战
晋中污水处理率仅为70.98%,比全国指标低4.27%,比全省指标低4.26%;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仅26.23%,比全国指标低45.10%,比全省指标低36.66%;集中供热普及率仅为69%,比全省指标低9%。八大资源性工业占据能源总消费量的65%,完成66%产值的117家重点能耗企业消耗了规模工业能源总量的90%。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367 m2,只有全国的1/6;地表水污染不容乐观,地下水超采严重。森林覆盖率水平较低,与全国相差3.63个百分点。
3 全面推进现代宜居生态城市建设
3.1 实施三大战略
1)加快实施太原晋中同城化战略。将太原晋中同城化作为现代宜居生态城市的重点,统一规划,协调功能,整合空间,对接基础设施,推进两市互动、互通、互享。加快北部新区开发建设,加快两市结合部“共建区”建设,以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推进两市公共服务设施、旅游资源共享和金融、电信同城化,共同构筑要素市场,实现交通同网、信息同享、生态同建、环境同治、旅游同线。
2)加快实施大县城战略。引导生产要素、优势资源向县城集中,形成县域经济发展核心。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力度,开展环境综合整治活动,提升城镇品位,改善人居环境。通过“大县城”建设,培育一批新的中小城市,“十二五”期间,建议撤销太谷县、祁县、平遥县建制,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3)加快实施生态村镇战略。以国、省、市级重点镇为抓手,重点改善人居环境。确保灵石县静升镇、榆次区东阳镇等重点镇1~2个单项达到宜居城市标准,规划建设祁县东观镇、太谷县明星镇、平遥县古陶镇等3~5个低碳生态城镇,择优扶持左权县麻田镇、榆次区东赵乡后沟村等一批特色景观旅游名镇名村,创建昔阳县大寨镇、寿阳县宗艾镇、太谷县胡村镇等3个省级园林城镇。
3.2 优化三大空间布局
1)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布局,加快产业集群化发展。随着太原都市区的逐步形成和发展,太原和晋中城区应该形成合理有效的产业分工,推动都市区的产业多元化发展。晋中城区应重点发展现代服务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外围地区重点发展先进制造业、装备制造业和休闲旅游业,构建从中心到外围的合理梯度。着重在城市外围构筑四大产业板块,即以汽车零配件、汽车生产与总装为主的汽车制造业板块;以冶金、焦化、煤气化、汽车用钢等产业为主的能源化工产业板块;以铁路货运中心为主的物流产业板块;以北部新城和大学园区为主的现代服务业板块,促进产业集群化发展。
2)着力优化园林绿地布局,加快生态绿地网络化发展。以园林城市建设为主线,按照“大地园林化系统”和“城市绿地系统”双系统模式,加快生态绿地建设。城市绿地系统形成“一环、二廊、四带、多园、多点”布局结构:“一环”——指以太旧高速公路、龙城高速公路、城市外环路为纽带,以大片生态林地为背景,贯穿城市组团之间的生态绿环;“二廊”——指潇河生态景观廊道和晋商公园生态景观廊道;“四带”——指沿南同蒲铁路、太中银铁路、石太铁路三条铁路主动脉分布的防护林带以及区域性550 kV高压走廊;“多园”——指城市中均衡分布的公园绿地;“多点”——指若干重要节点绿化等。
3)着力优化市域“一轴两心两区四联”城镇空间布局,强化五区协调发展。以大运发展轴为轴线,加快市、区一体化建设,积极打造晋中城区核心,培育介休成为市域副中心。依托主轴,联系榆次、太谷、祁县、平遥、介休、灵石等县(区、市)主要城镇,加快平川城镇密集区108经济走廊建设,构建晋商文化城镇群。立足实际,重点加强寿阳、昔阳、和顺、左权、榆社等东山五县的县城建设和中心镇发展,突出自然山水与生态特色,构建太原都市圈东部生态绿色城镇群。以207国道、太中银—石太线、太长高速和邢汾高速为联系,构建网络化的城镇空间结构。
3.3 实施五大工程
1)实施绿色生态工程。以市城区为重点,着力实施“蓝脉绿网、森林围城”战略,努力建成总量适宜、分布合理、植物多样、景观丰富的城市绿地系统,构建“城绿交融、人地和谐”的生态园林城市;加快晋商公园、潇河公园、开发区公园、迎宾公园、修文公园、植物园6大公园及各县(区、市)29个公园的建设。严格执行《晋中市生态功能区划》和《晋中市生态经济区划》,积极推进规划实施环境影响评价。
2)实施健康活力工程。预计到2015年,城镇市政公用设施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实现县县有生态文化公园和垃圾处理场。重点镇主要道路及供水、排水等设施达到市政化标准,生活垃圾实行统一集中处理。城镇公共服务设施进一步完善,景观风貌得到提升,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3)实施新区开发工程。按照“先规划、后建设、先地下、后地上、设施配套、一次到位”的原则,实施综合性开发建设,建设一批具有地域文化特色和时代气息的城镇新区。重点抓好晋中北部新区、介休新区、太谷新区、灵石新区、寿阳新区等地区的规划建设,扩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职能,提升区域中心城市的集聚和辐射带动能力。
4)实施旧区综合整治工程。坚持高水平规划,以完善功能、改善环境、提升品位、突出特色为目标,对城镇旧区成街成片综合整治。拆除违法建筑,完善道路和停车场地,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增加绿地和公共活动空间,保护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建筑。加大城中村改造力度,推进城中村“综合转制”,彻底解决城中村老大难问题。把城市的历史感、生态性、文化味有机地体现出来,让建筑有内涵、城市有灵魂,使城镇面貌、人居环境实现根本性的改变。
5)实施城镇亮点与标志工程。结合新区开发和旧区综合整治,搞好城镇重点地段的建设和重塑。对城镇主要街道、河湖、文化及商业中心、广场、主要出入口等重点地段进行重点塑造,形成亮点。加大城镇生态环境建设力度,利用自然水系与山体,构建城镇生态系统框架,实现人工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优秀历史文化,彰显历史文化特色。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环境优美、体现城市精神的标志性地段和景观节点。
参考文献
3.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 篇三
关键词:宜居城市;规划建设;建设思路;实施策略
1 宜居城市的概念解析
1.1 宜居城市的概念和本质 宜居城市是城市发展建设的一种高水平阶段,是在城市不断发展过程中产生的概念。“宜居”是指城市的一种相对稳定的动态发展状态。宜居性强的城市具备良好的生存环境,高效运转的社会生态,舒适的人文体验以及和谐的自然环境状态。现代化的宜居城市还需要有一定的竞争力,在社会的不断发展变化中与时俱进,保持稳定、可持续的发展。
1.2 宜居城市的评判标准 我国对“宜居城市”设立了清晰明确的评价标准体系,从六个方面进行评判,包括:社区文明度,经济富裕度,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以及公共安全度。这六个标准分别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社区文明度:城市文明、社区和谐、社区文明以及公众参与;②经济富裕度:人均GDP、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财政、就业率和恩格尔系数;③环境优美度: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及城市景观;④资源承载度:人均可用淡水资源、水资源可重复利用率、人均城市用地面积、居住用地比例、名特产资源和加分扣分项目;⑤生活便宜度:城市交通、商业服务、市政设施、教育文化、绿色开发、城市住房以及公共卫生;⑥公共安全度:生命线工程、预防应对自然灾害的设施机制及预案。
2 我国宜居城市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2.1 经济富裕度无法达到标准 我国城市的经济富裕度虽然逐年均有升高,但不论是人均GDP,还是产业聚集模式,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均无法达到标准。城市虽具有一定的宜业性,但仍缺乏吸引大型商业项目的空间,对人才的发展不能提供更好的平台,这也导致城市自身发展受限,创新能力不足。这需要城市加强自身产业化建设,提升经济竞争水平,增强对人才的吸收引进,实现人均GDP的稳步提升。
2.2 环境优美度有待提升 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有待提升,由于城市化建设速度过快,许多城市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根据统计显示,大部分城市的人均公共绿地无法达到标准,水资源污染严重,对于综合性公园的建设体系也没有相应地落实完善。这些都有待于在城市的规划建设进一步加强,弥补城市生态环境的不足,为城市居民创建优美适宜的环境卫生文明。
3 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思路及实施策略
3.1 规划好城市建设的整体思路 首先,要以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为思想核心。审查规划建设中的每一步是否充分利用并保护了生态资源,尽量提高资源利用率,注重经济与环境的共同发展。其次,要秉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在城市的规划建设中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为城市居民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最便捷有利的环境和发展状态。最后,要重视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科技创新。每个城市都有其自身的特色与历史文化,传承其独特的文化底蕴是我们的责任,也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发展方向,在规划建设中要保有其历史文明的价值与活力。吸收国内外优秀的发展模式,将科技创新的成果运用到城市的建设中来,使其在文化传承的基础上具备现代化的发展优势,保持时代新鲜感,这对宜居城市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3.2 实现与自然环境和谐友好的发展模式 人与自然和谐友好的发展模式,是宜居城市实现良好规划建设的基础。根据经济发展状况和环境的承载能力,对城市建设的标准进行合理规划,提高土地利用率,实现对土地的集约利用。提升生活用地的标准,最大可能给予城市居民居住空间,完善整体土地利用格局。
对于非建筑用地和生态用地,需要建立严格的保护措施。在总体的规划建设中,将各类土地分类划分,划定已建区域、限建区域、禁建区域和适建区域,并进行严格的管制,以防城市建设无规则蔓延。在城市规划建设中,树立保护成就发展的理念,从而进一步推进生态建设。逐渐将对生态环境的约束政策落实到规章法律的层面,实现真正的强制性管理。
3.3 加强生活便宜度,以市民的需求为导向 在构建宜居城市的规划建设网络中,主要包括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交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在公共服务体系的构建中,可以把国际化先进城市的体系构建方式作为标准,设定4个级别和8项种类,全面提高宜居城市的公共服务能力和文化引导力。通过井然有序、层次分明的方案以及国际化的标准来进行公共服务体系的规划建设,从整体上提高城市区域性公共服务水平。
对于现代交通服务体系的构建,要以宜居和宜业为目标。城市内外规划要实现交通“时空圈”,做到城市外围一个小时内能到达市中区;城市核心地带,每步行十分钟可找到公共交通服务站,半小时可到达城市内目的地。打造舒适方便的交通服务,务必以公共交通为主,实现“双快”的城市交通服务,建造快速交通轨道以及公共快速路。辅以“双缓”体系的建设,为自行车和行人的通行提供便利。交通服务体系的建设同时要以绿色交通为目标,提高公共交通设施的使用效率,减少汽车通行对环境造成的压力。
3.4 加强城市人文环境建设 首先,应当注重城市自身特色,加强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的保护。在对城市格局进行规划时,注重旧城风貌的保留,以及整体城市风貌的协调。在对于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保护的基础上,充分打造城市文化空间,促进城市文化功能的发挥,让城市有层次、有内涵地向现代化国际化氛围发展。其次,要全面加强城市文明的建设,从各方面提升城市文化程度和文明水平,包括:注重市民的言行文明;提升城市各类服务质量;加强城市科教文化水平的发展;维护城市良好社会秩序等方面。城市人文环境的建设需要每一位市民的共同努力,营造城市宜居氛围,提升整个城市文明程度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方面。
4 结语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提升,城市的发展与转型也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在各大城市发展的基础上规划并建设宜居性城市,必须进行严肃认真的思考和部署。综合分析城市面临的问题,做好整体规划安排,促进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共同发展,提升城市舒适便宜程度,是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莫容钦.宜居城市规划思路及实施策略[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19:145-146.
4.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 篇四
一、城市环境基本情况
近年来,我县围绕“国家级园林城”、“国家级卫生城”创建目标,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大力度实施城市建设,先后获得省级园林县城、省级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经济开发区等荣誉称号及省人居环境奖进步奖,城市环境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绩。
城市规划,紧紧围绕xx市“一城五星”发展规划,先后编制完成了《xx县20XX-20XX年城市发展总体规划》、《xx县城东部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xx县城城市总体设计》、《xx县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等4项总体规划和县城综合交通、绿地系统、环境卫生设施等16项专项规划,为城市化建设提供了科学依据。道路建设,旧城7条断头路全部拆通建成,并与环城路衔接;新区投资2.4亿元,新改建道路19条,路网框架拉开;新建成了中兴东大街东延、邢临路拓宽2条xx市东出入口道路,成功融入市十分钟交通圈。旧城改造,和谐拆违拆迁170万平方米,锦绣园、和谐园等7个小区建成投运,县直小学南扩、县直幼儿园和首个水上公园兴和园新建工程相继建成。住宅开发,高标准规划建设锦绣和阳、和景新城、星城国际等小区15个,住宅楼180栋、150多万平方米,新建保障性住房2728套、21.3万平方米。功能完善,总投资1.5亿元的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和新自来水厂建成投运;集中供热总面积达150万平方米,集中供天然气用户达7600户;建成了建材市场、候车厅、垃圾中转站、移动公厕等一批便民设施;开通了县城至xx、任县、鸡泽、沙河的公交线路,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出行;先后建成3个省级三星级公园和8个游园,实施新修道路两侧50米景观绿化,城区新增绿化面积200多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38.67%,绿地率达33.44%,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28平方米,拥有省级园林式单位12个、园林式小区5个、园林式街道5条,城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二、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如今面临从省到市都大力推进“兴园建城”的大好机遇,按照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制造概念建新城,实施“北扩、东拓”战略,打造宜居宜业的生态环境,我县城市环境建设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县城总体规划及相关控规已跟不上发展的需要,影响城市发展步伐,城市框架还需进一步拉大,还有土地指标问题急需解决。二是城市功能不尽完善,在路网、市政基础设施等方面上需要与xx无缝链接。三是生态环境建设还不到位,绿化方面缺少标志性绿色景观,需要提升档次,水系建设迫在眉睫。四是人文环境营造的不够浓厚,还需依靠观音、宋璟等历史文化名人,充分发掘我县人文历史文化底蕴,打造文化产业。
三、对策及建议
一是重新规划引领发展。在原来同济大学规划设计顺水河生态新区基础上修编新城建设总体规划,特别是文化公园、绿地系统、生态水系规划,重点实施西北新城建设,力争建成的每处都是精品,为新城建设提供科学依据;同时,依据县城总体规划,开展土地调查,积极协调对土地进行调规,为下一步建设,提供用地保障。
二是大力实施城市建设。基础设施提档,实施城区供水管网改造及道路便道铺设、高标准亮化,统筹推进供排水、供热供气、消防管道、弱电等配套设施建设,创造良好生活环境。旧城改造,继续实施东关、南内、西关和前后台4个片区改造,分期分批推进南关、县前等区片征收改造,加快实施马庄、东韩、沙道等城边村拆迁改造,腾出建设用地指标用于新城建设。道路交通,以县城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在县城大外环直径约十公里范围内,投资6.67亿元,实施20条92.15公里道路建设,以宋璟大街、兴业路为城市主干道,纵横延伸城市干道、支路,进一步拉大城市框架,优化路网布局;主要路口增设红绿灯,构筑畅通、安全的交通网络。功能分区建设,在“一核三区六园”布局中,明确功能分区,构筑特色明显、功能完善的十中心,即金融服务中心、创业服务中心、电子信息服务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体育健身中心、会展中心、观音文化中心、休闲娱乐中心、生态农业观光中心、商业综合购物中心,重点建设文体中心、商贸中心、行政中心、星级宾馆、创业大厦、金融大厦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城市综合功能。高档住宅工程,重点设计一两处高层次、低碳化、生态型、智能型的住宅小区;加快和景上林苑、牡丹苑等9个高档住宅区续建;以和园为中心,高标准规划建设县一中西侧和新区小学西侧2个高档住宅区,打造精品社区。
三是营造浓厚文化氛围。(一)发展文化产业首先是要有效发挥我县文化旅游资源的特色优势。因此,要积极制定和实施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规划和建设,引导社会力量以各种形式参与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营,大力开发观音文化、宋璟文化等特色文化,构建好以白雀庵、观音文化中心为代表的旅游资源,大力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文化商品,既丰富旅游的文化内涵,又提升其他文化产业的附加值功能。(二)根据我县文化资源现状以及文化系统文化产业发展的潜力,注重抓好文艺演出业、文化娱乐业、艺术培训业、文化服务等传统文化产业的改造升级,促进文化产业全面发展。(三)完善文化设施,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创建良好的市场环境。抓好邢襄文化产业园、县综合文体中心等重点文化场馆的建设,形成一大批文化活动场所,增强我县文化产业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5.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 篇五
1、设计任务
规划用地位于某山水园林城市,规划范围见地形图。
要求结合该城市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按照国家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设计成一个环境优美、生活方便、空间丰富、交通便利、经济实惠的生态住宅小区。
设计生态宜居的住房类型,适宜的住宅组群。住宅应功能合理,有良好的朝向和自然采光、通风条件。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户型设计以多层(6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在顺应房地产市场的同时还要能够导引房地产市场需求,帮助人们形成新生活、新思维。
2、规划设计要求
(1)规划用地详见地形图,四周均为居住用地。其中,北向退后用地界线12m,东、西向退后8m,南向退后20m。
(2)贯彻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开发、配套建设的原则,提出小区规划的结构分析图,包括用地功能结构、道路系统及交通组织、绿地系统和空间结构等。
(3)分析并提出小区内部居民的交通出行方式。出入口不得少于2个。必要时,步行、车行出入口可分开设置。(4)小区内的道路交通系统可分成三级:小区级道路(路面宽度宜为6~9m),组团级道路(路面宽度宜为3~5m),宅前路(路面宽度不宜小于2.5m),另可布置步行道,其宽度不宜小于1.5m。各级道路应相互衔接,形成系统。确定道路平面曲线半径,结合其他要素并综合道路景观的效果。选定走向与线型,绘出若干典型道路横断面图。(5)确定停车场的类型、规模和布局。停车位建议按不少于住户的60%配置,其中室外停车位占总户数10%配置,地下停车库占总户数50%配置。
(6)住宅组群应合理,并富有特色。住宅建筑原则上以多层为主,建筑形式应贯彻与周围建筑协调一致、丰富美化城市景观要求的准则。
(7)绿化系统规划应层次分明,概念明确,与居住区功能和户外活动场地统筹考虑。(8)应在基地现状全面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本地的自然环境条件、居住对象、历史文脉、城市景观及有关技术规范等方面因素进行规划构思,提出体现现代居住区理念和技术手段的、优美舒适的、有创造性的设计方案。(11)住宅日照间距不小于1:1.2;绿地率不低于35%;容积率视方案特色定,建议控制在1.1~1.2左右;建筑密度原则上不低于25%。人防设施面积按总建筑面积的2%进行配设。
3、建筑设计要求
本课题主要对各种类型住宅进行方案设计。要求:
(1)住宅户型灵活,其中50-70为公寓式多层住宅面积,80-160平方米为多层单元住宅面积,180-250平方米为低层独栋或联体住宅面积。
(2)户型设计要求做到四明:明卧、明厅、明厨、明厕。对于一套户型内有两个厕所的允许其中一个为暗厕。
(3)宜采用一梯两户,层高不宜低于2.7m,宜采用坡屋顶。(4)若设计低层住宅,不得超过总户数的30%。必须考虑消防要求。(5)采用生态设计对策和技术应有效率分析并具有可实施性。
4、图纸要求
(一)图纸规格(1)展板要求
版面尺寸为59.4cm×84.1cm,分辨率不得低于200dpi,使用jpg格式存储。版面上须标注毕业设计的中、英文名称,作者、指导教师姓名及院校名称。
(2)文本要求
①图纸尺寸:420* 297 ②表现方式:彩色效果图(电脑绘制)。部分图纸按建筑施工图要求设计(有教师指定)。
③每套图纸必须有统一的图名和图号。
(二)、图纸内容
(1)居住区详细规划总平面图1:1000 图中应标明:用地方位和比例,所有建筑和构筑物的屋顶平面图,建筑层数,建筑使用性质,主要道路的中心线、道路转弯半径、停车位(地下车库和建筑底层架空部分应用虚线表示其范围)、室外广场、铺地的基本形式等。绿化部分应区别乔木、灌木、草地和花卉等。
(2)规划结构分析图1:2000 应全面明确地表达规划的基本构思,用地功能关系和社区构成等,以及规划基地与周边的功能关系、交通联系和空间关系等。
(3)道路交通分析图1:2000 应明确表现出各道路的等级,车行和步行活动的主要线路,以及各类停车场地、广场的位置和规模等。
(4)绿化景观系统分析图1:2000 应明确表现出各类绿地景观的范围、功能结构和空间形态等。(5)住宅单位平面图、立体图、剖面图1:200 图中应注明各房间的功能和开间进深轴线尺寸。并应注明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不同类型住宅均应进行设计。
(6)整体鸟瞰图或透视图(彩色效果图)(7)设计说明:
要求:所有字应用仿宋字或方块字整齐书写。
A、设计构思说明 B、技术经济指标:
基本指标:总用地面积(hm2)、居住总人口(人)、总户数(户)、人口密度(人/ km2)、停车位(辆/百户)、住宅平均层数(层)、住宅建筑总面积(m2)、公共建筑总面积(m2)、容积率、建筑密度(%)和绿地率(%)等。
C、设计人和指导教师姓名(注于每页图纸右下角)
5、参考书目
A、《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
1、3 B、《民用建筑设计通则》 C、《住宅设计规范GB 50096-1999 2003年版》
D、《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 50180—93(修改本)》 E、《住宅设计标准DGJ08-20-2001 》 F、《住宅建筑设计原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G、《居住区规划设计资料集》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H、《世界建筑》、《建筑学报》、《建筑师》等相关建筑期刊
6、设计进度安排 设计时间:11周
(一)搜集资料调研阶段,2周
讲解设计任务书,参观相关建筑(课后收集有关资料,并做调研报告)。
(二)第一次草图阶段,2周
这一阶段之初,将进行设计讲课,随后着手进行设计,本阶段设计的主要工作有两项,即:正确理解设计要求,分析任务书给予的条件;进行方案构思,作出初步方案。
1)了解房间内部空间的使用情况,所需面积,各空间之间的关系; 2)分析地段条件,确定出入口的位置,朝向; 3)建筑物的性格分析;
4)对设计对象进行功能分区; 5)合理地组织人流流线;
6)建筑形象符合建筑性格和地段要求,建筑物的体量组合符合功能要求,主次关系不违反基本构图规律。
该阶段应集中精力抓住方案性问题,其他细节问题可暂不顾及。可先作小比例方案两、三个,经分析比较,选出较优良者作进一步设计。一草应画出总图,平面及初步立面,比例尺可比正式图小,但要求完整反映其设计构思,并有一定表现力。
(三)第二次草图阶段,2周
这一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修改并确定方案进行细部设计。学生应根据自己的分析和教师的意见,弄清一草方案的优缺点,通过听课学习有关资料,扩大眼界、丰富知识、吸取其中有益经验,修改并确定方案,修改一般宜在原方案基础上进行,不得再作重大改变。
方案确定后,即应将比例放大,进行细节设计,使方案日趋完善,要求如下: 1)进行总图细节设计,考虑室外台阶、铺地、绿化及小品布置; 2)根据功能和美观要求处理平面布局及空间组合的细节,如妥善处理视线设计等各种问题;
3)确定结构布置方式,根据功能及技术要求确定开间和进深尺寸,通过设计了解建筑设计与结构布置关系;
4)研究建筑造型,推敲立面细部,根据具体环境适当表现建筑的个性特点; 5)对室内空间家具布置进行充分的设计。
在该过程中,能经常草拟局部室内外透视草图,随时掌握室内外建筑形象,进行较为完善的深入设计,计算房间使用面积和建筑总面积。
(四)第三次草图阶段,2周
由于第二次草图设计的时间有限,不可避免会存在一定缺点,不能充分满足各项要求,学生应通过自己的分析、教师辅导、小组集体评图、弄清设计的优缺点、修改设计、使设计更加完善、其要求与第二次草图相仿,但应更加深入,较妥善地解决各项问题,满足教学要求。三草图纸要求与正式图同,细致程度也与正式图相仿,但其重复部分可适当省略,用工具绘制,图纸尺寸和图面布置也应和拟绘制的正式图相同。
(五)绘图阶段,3周 电脑绘制正图、交图。
6.建设生态宜居城市 篇六
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城市人居质量,岳阳市委、市政府将城市绿化建设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进一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投入,加大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着力扩大城市建成区内的绿地面积,均衡城市绿地分布,让最广大的市民以最低成本分享城市绿化成果,为此,市风景园林局于2009年着手对《岳阳市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进行修编,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岳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修编工作委托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组织编写并于2010年3月通过评审,该规划在规划期末,岳阳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02㎡,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41.22%,最终将岳阳建成为理念先进、布局合理、环境优美、滨水景观、特色明显、生态宜居的国家生态园林城市,构筑“城在林中,街在绿中,人在园中”的城市绿色环境,《岳
阳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修编为城市划定了“大绿线”,也为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以规划为基础,我市近两年先后完成了巴陵广场、金鹗公园南大门、北大湖水景公园、羊角山种质博览园、李家冲游园、火车东站广场等公园绿地建设,完成了建湘中路、巴陵东路、青年中路的道路绿化建设,近两年新增城市绿地30余万平方米,组织开展了2009年冬季、2010年春季城区植树活动,动员城区各级政府,驻市各单位参与城市绿化建设,活动开展以来城区各级政府在城市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及庭院开展了栽植以市树杜英、市花桅子花为主体,兼顾香樟等乡土树种的植树活动,整个植树活动共计植树20余万株。
自进入本世纪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城市绿化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到2009年底,岳阳市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1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超过了8㎡,岳阳也以其骄人的园林绿化成绩,是湖南省第二个迈入国家园林城市的行列。但是岳阳的城市园林绿化也还存在横纹色块过多、硬质铺装多、草皮面积多、乔木数量少、绿化水平不高等问题。2009年初,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园林城市复查专家组在对我市进行国家园林城市复查后,就这些问题提出了整改要求,为此,在2009年3月,市风景园林局将2009年定为“提质年”,着手对我市城市绿地进行以增量补绿为主题的提质改造。4月份,经报请市政府同意,市风景园
7.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 篇七
2013年苏南人均GDP超过9万元, 城市化率超过70%, 进入到城市化发展“S型”曲线的成熟期。1与此同时, 苏南环境问题成为公众焦点, 雾霾治理形势严峻;外来人口市民化受到普遍关注, 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制尚未建立;城镇快速扩张对自然环境造成冲击, 山水空间受到侵蚀。
针对以GDP为导向的增长暴露出来的问题, 新型城镇化会议提出“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以人为中心的宜居城市成为规划的新追求。基于苏南城市化进程所引发的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宜居城市, 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实施与地区现实发展的双重要求。江阴是苏南的典型代表, 宜居城市建设任务十分紧迫, 本文通过建立江阴宜居城市评价指标, 提出规划对策建议, 为宜居城市建设提供科学方法和实施路径。
2国内外宜居城市评价研究综述
2.1国外宜居城市研究
注重城市居民主观感受, 并认为这是宜居性的重要表现之一。P. Evans (2002) 理解的宜居城市包括生存和生态可持续性两个方面, 即要工作地充分地接近居住地, 收入水平与房租相称, 能够接近提供健康生活环境的设施[1]。D.Hahlweg (1997) 设想的宜居城市是以自身为主体, 能健康地生活, 方便地出行[2]。M.Douglass (2002) 认为环境福祉、个人福祉和生活世界是宜居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3]。
从环境、居住多方面建立起宜居城市的评价指标。WHO提出了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的居住环境基本理念, 成为宜居城市评价的重要依据[4]。英国经济学家智囊团 (EIU, 2004) 的全球城市宜居评价指标包括健康与安全、文化与环境、基础设施等三组12个指标[5]。Asami (2001) 进一步完善并提出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可持续性等五大指标[6]。Timmer和Seymoar (2006) 认为宜居指标包括:进入绿色空间的公平性、基础的生活服务设施、居民的可移动能力和对他们所生活城市发展决策的参与性[7]。
在地方展开宜居城市规划实践。大温哥华地区《宜居区域战略规划》 (LRSP, 2002) 提出四个基本策略, 即保护绿色地带、建设完善社区、实现紧凑都市和增加交通选择, 在此基础上确定四组共29个宜居城市评价指标[8]。
2.2国内宜居城市研究
认为宜居不仅是居住问题, 还涉及多方面内容。齐康 (2014) 认为宜居即适合于人们生存、生活、工作、休憩的地方[9]。袁锐 (2005) 提出宜居城市是经济、社会、文化、环境协调发展, 人居环境良好, 能够满足居民物质和精神生活需求, 适宜人类工作、生活和居住的城市[10];罗绍龙等 (2010) 提出宜居城市应具有和谐的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条件、可持续的城市经济、文化被广泛认可以及资源合理利用[11]。
从宜居城市的基本内涵建立评价指标是普遍采用的方法。张文忠 (2007) 从城市与居住环境结合的视角认为应从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这五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12];李丽萍等 (2006) 从城市环境系统的角度建立了经济发展度、社会和谐度、文化丰厚度、生活便捷度、景观怡人度、公共安全度六个一级指标的宜居城市判别标准[13]。
提出适合地方的宜居城市规划建设的路径与策略。甄峰等 (2009) 以清远市为研究对象, 提出包括城市中心空间强化与重建、舒适的居住环境、建构绿色经济体系、城区水系整治工程、城市文化复兴计划、促进公众参与等宜居城市建设策略[14]。张兴国等 (2010) 基于市民参与的宜居城市评价研究重庆宜居度, 指出充分考虑市民主观评价对建设宜居城市建设的重要影响[15]。吕传廷等 (2010) 在广州规划中提出遵循人与自然和谐永续发展的资源承载体系、以市民需求为导向的公共设施体系、公民共享的高品质城市环境三大目标导向策略[16]。
总体而言, 国外宜居城市理论研究较早, 对宜居城市的内涵研究包括生态环境良好、生活健康、出行便捷和满足社会性需求等方面, 评价指标体现居住环境的安全性、健康性、便利性、舒适性;实践与理论结合紧密, 政府规划以法律形式落实到城市建设各个方面。国内宜居城市评价指标普遍从安全、健康、生活方便、出行便利和居住舒适等五个方面出发, 指标确定结合地方特色。国内已开展的实践大多提出了宜居城市建设策略, 由于实施较晚, 执行绩效与国外相比稍显差距。
3江阴人居环境概况、问题及需求
3.1江阴人居环境概况
江阴位于苏南沿江中段, 城市户籍人口121.73万 (2013年 ) , 城镇化率超过75%, 城市建成区面积96.2平方公里 (2013年) , 其中绿地面积21.5平方公里, 绿地率39.97%。2013年GDP总量2690亿元, 居全国百强县第二, 人均GDP达16.7万元。2江阴人居环境有三方面特色, 即在自然上“枕山负水、水环峦拱”, 在空间上“山环水绕, 滨江港城”, 在肌理上“十字方城, 水巷交织”。
3.2存在的主要问题
山水资源破坏, 城市用地扩张造成市域连片的山体侵蚀的现象, 带来城市山水轮廓的景观缺陷。交通拥堵问题凸显, 道路结构与城市空间结构不协调, 中心城区形成46处常发性拥堵点。公共服务设施不完善, 各类公共服务配套设施不足, 用地规模远低于10.3~13.8% 的国家标准;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完全覆盖, 外来人口社会保障缺失。文化遗产保护乏力, 城市建设使老城区历史街区面临物质环境和功能衰退的双重压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空间缺乏、传承困难。生态环境不容乐观, 资源能源消耗居高不下, 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强度高, 雾霾呈上升趋势。
3.3居民对人居环境的需求
为进一步了解江阴城镇居民的生活现状, 研究开展“江阴市宜居城市建设问卷调查”, 调查对象选取六个街道社区和一个乡镇社区, 每个街道社区发放40份问卷, 乡镇社区发放60份问卷, 共计300份, 有效问卷276份, 有效回收率92%。
居民调查结果显示:生活方便度需提高, 部分居民点到学校、公园、公交站点的距离在1000米以上, 需要增加社区幼托、游园, 提供就近服务, 同时, 加强公共交通建设, 便利居民出行。城市人文环境特色塑造需加强, 一半以上的受访居民认为城市建筑缺乏特色, 新老建筑未能很好融合, 建议把历史建筑串联, 并在历史环境中存续和展示非物质文化遗产, 城市防灾空间需完善, 超过半数居民反映居民点周围缺乏防灾避险设施, 建议完善防灾避险绿地广场、逃生通道等设施, 保障城市抵御灾害能力。
4江阴宜居城市评价
4.1评价体系因子确定
从问题和需求双导向出发, 构建宜居城市评价体系的层次结构, 将评价体系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等四个层次 (表1) 。
目标层是最高层, 得出城市宜居度;准则层是第二层, 体现宜居城市内涵, 可划分为社会和谐度、经济发展度、科技创新度、环境宜人度、低碳生态度、文化传承度、环境承载度、资源节约度、居住便利度和城市安全度等10个方面;领域层是第三层, 是评价城市宜居的具体领域层面;第四层是宜居城市的各项评价因子, 通过对评价因子的每一项赋值, 得出城市宜居水平。
宜居城市评价因子按三个原则进行筛选, 分别为:
针对性, 即评价因子选取应该对“居住适宜性”的核心内涵进行选取, 与城乡规划中的人居环境内容直接相关, 体现城市生活、工作、游憩和交通四大功能。
(表格来源:作者自制)
可获得性, 即评价因子应该是可通过直接或间接途径获取, 定性指标可通过量化手段与之对应;定量指标可以从国家统计部门发布的数据获得。易移植性, 即评价因子能够移植运用于评价其他城市宜居水平, 在确保核心评价因子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改变城市特色因子权重评价其他城市。
研究的评价因素集通过以下方法和步骤来确定: (1) 问卷设置, 评价因素集问卷设计时传统问卷形式; (2) 专家调查, 调查对象为校内从事宜居城市研究的学者, 在规划局、建设局、文化局和旅游局等部门从事宜居城市建设工作的人员。 (3) 数据统计, 对收集到的数据, 先根据熟悉程度, 先加权平均处理数据, 求得平均数, 并确定最终的因素集范围。 (4) 得出结论, 调查结果显示, 宜居城市的“地理区位”这一因子应该被排除。评价因子组成和层次结构的初步确定, 见表2:
4.2评价体系指标权重确值
通过得德尔斐法和层次分析法确定指标权重,
(表格来源:作者自制)
具体步骤如下:
第一, 编制调查表开展问卷评估。采用权重调查表对来自政府机关、规划局和各大院校具有硕士以上学历的宜居城市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评估。
第二, 结果统计与信息反馈。根据专家们所给出的各指标权数, 分别计算各指标权重均值与标准差, 并将结果反馈给专家, 要求专家提出修改意见或更改指标建议, 在此基础上重新确定权数。
第三, 征询意见确认与最终结果统计。回收第二轮数据并统计评判结果, 对搜集的专家评判数值求平均数, 采用同上统计方法, 计算各因素的专家评判值的几何平均数。
第四, 构建评价体系评价因子之间的两两判断矩阵, 并进行各因素的权重计算。为确保权重结果的科学性, 通过专家咨询确定指标权重值, 由相关领域专家编制判断矩阵, 计算各专家权重值的几何平均数 (表3) 。
在分层结构中, 指标权重值是通过同层指标两两比较后由专家咨询结果的几何平均数得到, 用数值量化, 从而构成各层次的判断矩阵。宜居城市的四个层次的指标权重需经过三个层级的判断矩阵获得。第一层是针对目标层A构建准则层B十个指标的判断矩阵, 通过一致性检验得到十个指标的权重值bi。第二层的领域层C的判断矩阵与第一层方法一致, 得到领域层权重值ci。第三层评价因子D权重由权重值di乘以对应评价因素C对准则层B的权重值ci以及Bi对目标层A的权重值bi得到。最后进行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在层次分析法中以C.R.<0.1作为终止调整的标准。
第五, 构建评价体系评分标准。根据评价决策的需要, 研究将评价指标划分为定性评价指标和定量评价指标, 把定性评价指标评判等级标准划分为“良好, 一般, 不好”三个等级, 三个等级分别对应该指标得分为满分、半分和零分, 定量评价指标评判标准以标准值为依据, 达标的得满分, 未达标的得零分, 以专家打分意见综合考虑的全国各大城市的宜居水平, 确定80分为宜居城市标准值。
第六, 得到宜居城市总评价体系各因素的权重。判断矩阵的权重值采用德尔斐法确立, 结果采用百分制。在分层结构中, 每一层指标权重相对于上一层指标权重均不相同, 通过层层分析的方法, 分别计算出每个指标权重, 并落实到最终可评价的量化的指标上。可得到城市宜居度的计算公式:
L=∑λiXi;
L是城市宜居度, λi是第i个评价指标权重, Xi是第i个评价指标评分值。其中, X采用百分制计算, 评价集X={0, 50, 100}, 通过各指标评价得分与指标权重乘积的累加计算得到城市宜居度。
1 | “两片四带”的生态安全格局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注:判断矩阵一致性比例:0.0000;对总目标的权重:1.0000;表格来源:作者自制)
4.3江阴宜居城市评价实证分析
研究统计数据采自《2013年江阴市统计年鉴》和地方统计部门资料, 问卷调查数据源自实地调研统计结果, 数据保证口径统一, 采用量化数值。
依据评价集对量化指标逐一赋值, 定量指标从统计部门的数据得到, 定性指标通过量化处理得到, 根据宜居城市评价的因子权重值, 把江阴的量化处理数据带入城市宜居度的计算公式:L= ∑λiXi, 测得江阴城市宜居度评价实际值为88.67分 (表4) , 超过80分的标准值, 体现出江阴已经总体达到宜居城市水平。
由表4可看出江阴在资源节约方面表现良好, 同时在空间环境、交通状况、公共服务设施布局和市政工程设施建设方面基本满足要求, 体现出江阴人居环境的硬实力。然而, 江阴在科技创新、低碳生态等方面表现则稍显不足, 城市的软实力需要加强, 包括完善生态绿网, 提升城市运营效率以及构建“城市—城镇—乡村”的特色环境格局。
5江阴宜居城市规划对策
5.1完善生态绿网
遏制城市无序蔓延, 营造良好的绿色开敞空间, 划定生态红线。根据市域生态敏感性和生态适宜性评价, 将江阴市域划分为生态保育区、生态建设区和生态过渡区三个功能区。保护好江阴具有重要生态价值的自然山林、田、江、河等资源, 构建市域生态安全格局。根据总体规划要求, 形成“两片四带”的生态安全格局 (图1) 。“两片”为“低山生态保育片”和“湿地生态保育片”, “四带”为“长江生态保育带”、“锡澄运河生态保育带”、“京沪高速公路生态防护带”及“常合高速公路生态防护带”。规划市域绿网, 结合绿道建设, 实行“绿线”管制, 增加市域“碳汇”能力, 同时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 形成贯通江阴全域的“生态绿网”。总体规划要求形成“三横五纵”的市域绿道网络 (图2) 。“三横”为北部沿江绿道、中部环山绿道和南部湿地绿道;“五纵”为泰常高速公路两侧绿道、锡澄运河绿道、徐霞客大道绿道、白屈港—应天河—申张线绿道、东部绕城绿道。各镇区及旅游区内部建设分区及城镇绿道, 与市级绿道相连通。
(表格来源:作者自制)
5.2构建公交和慢行优先的交通体系
轨道为骨架, BRT为快速系统形成“三横两纵一环”的轨道交通系统 (图3) 。规划市域轨道交1号线、2号线和3号线, 建设一条城郊旅游轨道交通, 对接沪常宁城际和泰锡宜城际两条城际轨道交通, 以轨道交通引领公交优先, 以BRT为辅助, 构建快速路系统, 形成沿轨道交通线和BRT线的轴向点状空间结构, 实现交通发展和用地布局的协调互动, 加速推进城市功能转型。完善慢行系统, 形成步行系统。保障路权、美化环境, 构建园林化、生态型的慢行交通系统, 着重结合城市核心区功能提升、休闲区打造及城市绿道建设, 塑造安全、安心、安稳的慢行环境, 引导培育慢生活理念, 促进生活方式减碳化。交通智能管理, 提升出行效率。加强城市交通智能化管理设施建设, 提高交通现代化发展质量, 重点建设服务绿色交通的智能交通系统, 提升出行效率, 减少无效出行, 节约出行时空成本。
5.3传承文化打造特色城区
营造良好城市景观风貌, 构筑“一带三廊三片六节点”的城市景观系统, 打造传承文化的特色城区 (图4) 。以观山—长山的环城山体公园为载体, 以慢行空间串联山体公园, 形成城区环城绿带。以长江、锡澄运河、京沪高速公路为主体, 构建长江景观廊道、锡澄运河景观廊道和京沪高速公路景观廊道的三条特色景观走廊。以旧城区、城市外滩、城市客厅等为主体, 营造历史风貌景观区、城市外滩景观区和城市客厅景观区的三大特色景观片区。以中心城区六大市级广场为主体, 打造中心城区的市政广场、人民路商业广场、外滩商业广场、周庄商业广场、天华文化广场和火车站广场的六大特色景观节点。
5.4营造一镇一品的精致城镇
城镇建设要凸显特色, 实现一镇一品的特色发展。根据不同特色类型将市域城镇划分为新兴产业城镇、历史文化古镇、现代旅游城镇和生态观光城镇 (图5) 。新兴产业城镇营造生态宜居环境、展现沿江风光。利港镇以港口工业、临港新城为特色;璜士镇以产业景观、生态宜居为特色。把产业发展与城镇建设结合, 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生态新城组团。历史文化古镇保护文化遗产, 展现古镇风貌。徐霞客镇以徐霞客故里、生态湿地为特色;长泾镇以文化古镇、旅游之乡为特色。保护文保单位、历史建筑、街巷格局、水系, 结合舞蹈、戏曲、民俗节日、手工技艺等非物质文化遗产, 展示古镇休闲生活和优美的田园风光。现代旅游城镇建设差异化、富有现代气息的城镇景观。新桥以产业旅游、马术体育为特色;青阳以宗教旅游、高效农业特色。生态观光城镇利用生态基底, 营造慢行空间。月城镇以水韵新城、饮食文化为特色;顾山镇以五福湿地、渔业旅游为特色;祝塘镇以红豆文化、生态居住为特色。以生态农业和林地为基底, 强化慢行空间与城镇的结合, 建设低碳生态的城镇景观。
5.5建设美丽乡村
建设美丽乡村, 推进农村“三集中”, 打造农村社区。完善农村公共服务设施以及污水设施和环卫设施, 即要全面完成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 规划布局公厕、垃圾收集点和垃圾回收站等设施, 投资建设农村生态沼气池。同时, 保护传统乡村风貌。保护具有传统风貌的历史村落, 并依托村落原生态地域特色, 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农业等现代休闲农业。实现农业精细化、规模化。以农村集体土地流动实现土地整合, 发挥规模效应, 并且加强农业科技投入, 发展高效集约的精细农业、规模农业。
6结论
基于苏南城市化进程所引发的问题,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建设宜居城市, 已经成为国家战略实施与地区现实发展的双重要求。
宜居城市评价体系可划分为目标层、准则层、领域层和指标层等四个层次, 包括社会和谐度、经济发展度、科技创新度、环境宜人度、低碳生态度、文化传承度、环境承载度、资源节约度、居住便利度和城市安全度等10个方面的内涵, 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得到评价因子及权重。
江阴宜居城市规划对策主要有完善生态绿网、构建公交和慢行优先的交通体系、传承文化保护特色城区、营造一镇一品的特色城镇和建设美丽乡村等。
摘要:通过梳理国内外宜居城市基本内涵与评价指标理论, 总结国内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 以江阴为例, 针对问题, 结合需求, 确定宜居城市评价因子, 并对评价体系权重确值, 评估江阴城市宜居水平, 提出完善生态绿网、构建公交和慢行优先的交通体系、传承文化打造特色城区、营造一镇一品的精致城镇和建设美丽乡村等宜居城市规划对策。
【宜居城市建设规划报告】推荐阅读:
国外宜居城市建设经验10-10
王蒙徽同志在云浮市宜居城市建设现场办公会议上的讲话09-21
杭锦后旗打造生态和谐宜居家园07-27
城市建设与规划09-04
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方案08-27
城市规划认知06-25
城市道路绿化规划08-12
城市规划层次08-31
城市消防规划理念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