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改进

2024-07-13

实验改进(共12篇)

1.实验改进 篇一

《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的实验改进

该实验是高中生物的重点实验。在教材实验中把抽象的实验直观化,对生物体的生长、细胞构成和细胞分裂等进行了验证。就实际来看本实验成功的关键在于“取材精准—解离透彻—染色适宜—制片到位”。那么本实验的改进点就落在解离、染色、制片等环节。现就该三环节的改进,进行详细的阐述。

1.改进解离的时间

在教材中制片过程是这样描述的: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其中在解离的操作中需要剪取洋葱根尖的2~3毫米,随后立即放入解离液中,并且解离的时间要控制在室温下3~5分钟。笔者在实际实验教学中多次实验发现,这样实验的效果不是很好,细胞仍有较多处于不分散的状态。于是我在实验中适当把解离的时间延长,改为了8~10分钟,这样一来,洋葱根尖变得非常酥软,往下再依照教材的实验步骤和方法,进行压片,细胞组织立刻分散成单层细胞,实验效果明显,且成功率很高。

2.改进染色的时间和方法

在教材中染色过程是这样描述的:用盛有龙胆紫溶液的玻璃皿盛放解离、漂洗好的洋葱根尖,且染色时间控制在3~5分钟。笔者在实际实验中发现此举存在弊端,主要是:(1)进行染色操作之后,被染材料很难找到,需要花费较多时间;(2)染色时间上的问题。如果染色时间长,在染色液中观察不到实验材料的染色程度,造成染色过深,实验失败。具体的改进措施是:直接把解离、漂洗好的洋葱根尖放到载玻片中央,并在根尖上滴一滴染色液,染色时间控制在45~60秒。随后用装有清水的滴管小心地将多余的染色液洗去,并将载玻片擦拭干净。因为在解离环节的改进中,洋葱根尖已处于非常酥软的状态,染色非常容易,所以缩短了染色时间,并且直接滴少量的染色液于材料上,可以便于肉眼观察,有效地控制了染色的程度。

3.改进制片的方法

在教材中制片方法是这样描述的:盖上盖玻片,并在盖玻片上加上一片载玻片,用拇指轻轻进行按压,这样可以使得细胞分散开来。从实际的实验效果来看,该步骤操作的成功率比较低,主要问题是:(1)在取加盖在盖玻片上的载玻片时,发现两者相互黏合,发生一同取下的问题;(2)材料样本发生移动,造成细胞散乱,分生区不便于找到。其实在进行这一步骤操作时,可以先放2层吸水纸在盖玻片上,再加盖一片载玻片,进而用拇指轻轻按压,多次重复操作,使得材料标本成为云雾状,对于教材实验步骤中出现的问题可进行有效规避。

2.实验改进 篇二

1 演示简谐运动的图像

课本中用沙摆实验得到简谐运动图像的方法使这个实验不便于观察, 学生对为什么要将接沙的木板匀速拉动缺乏亲身体验。笔者在做这一演示实验前增加了一个小实验, 用细线悬挂一装水的塑料袋, 让一学生手提细线上端, 站立不动, 用针在塑料袋下部刺一小孔, 将塑料袋拉离平衡位置, 让其在垂直于人的正前方的平面内运动, 洒下的水在地上留下的痕迹呈一直线。这时提问:怎样才能将各不同时刻洒下的水的位置错开呢?学生很自然地会想到人必须向前行走。接着再问:人应怎样向前行走呢?行走速度的大小对留下的痕迹有什么影响呢?经启发、分析和实验验证后得出:人必须向正前方匀速行走;行走速度的大小, 影响着洒下的水留下一个完整的曲线形状, 以及一个完整曲线在行走方向上的距离。本实验器材简单, 操作方便, 可见度大, 能激发学生参与积极性。经过如此铺垫后, 学生对沙摆实验就会有深刻的理解了。

2 演示干涉的特点

振动方向相同、频率相同、相差恒定的2列相干波源发出的波相遇, 使某些区域的振动加强, 某些区域的振动减弱, 且加强和减弱的区域互相间隔开来。在相遇区域内各质点的振动强弱空间分布是稳定的, 加强的区域始终加强, 减弱的区域始终减弱。干涉现象的这些特点, 教材中是根据水波干涉实验和波的干涉示意图总结出来的。由于投影式水波干涉实验的器材及对环境的要求许多学校尚不具备, 即使一些学校能做这个实验, 大部分学生对眼花缭乱的水波只能是“看热闹”, 很难注意到干涉的特点, 导致学生对干涉特点的理解缺乏感性认识。为解决这一难点, 笔者在课堂上用橡皮锤、音叉、尼龙弦线、带有支架的定滑轮、砝码和砝码盘等器材做了弦上驻波实验。通过适当调节砝码盘内砝码的数量或弦线的长度, 可观察到弦线上出现明显的波腹和波节相间的驻波现象。波腹处的振动始终是加强的, 波节处的振动始终是减弱且不振动的。这一实验所需器材简单、操作简便、能直观地显示出干涉的特点, 为学生理解干涉特点提供了感性材料, 而且还可引导学生用波的叠加原理来探究其形成的原因, 帮助学生理解干涉时振动加强和减弱的深层含义。

3 演示音叉的振动及发声

在声波这节内容中有这样一段叙述:“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 就可以听到音叉发出的声音。让悬在线上的小球靠近音叉, 小球就会被音叉弹开, 这表明发声的音叉在振动着。如果捏紧音叉的叉股, 使它停止振动, 我们就听不到声音了。”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 其直接振动及发出的声音均很微弱, 教室前排的学生也很难看清或听到, 因而音叉的振动及发声必须通过音叉与其他物体发生作用才能显示出来。在演示音叉的振动时, 可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轻触桌面, 便能听到叉股与桌面撞击时发出的声音;将敲击后的音叉叉股直接与硬纸片接触, 整个教室内都可听到硬纸片在振动的叉股作用下发出的响声, 这些现象都能表明音叉的振动。在演示音叉发声时, 可将音叉的底部与课桌等物体紧密接触, 这时用橡皮锤敲一下音叉, 整个教室内可听到由音叉发声引起的共鸣声。如果用手捏紧音叉的叉股, 就听不到声音了。另外, 由于课桌等物体的共鸣频带较宽, 在用音叉组演示音调时也可采用此方法。这一实验不需增加其他器材, 但效果却十分明显。

3.巧改实验,促进实验教学的改进 篇三

一、力学实验方面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摩擦力》一节的实验“滚动可以减小摩擦”,假设按课本做,木块很容易脱离铅笔,导致试验失败,兴趣小组同学用算盘替代实验中的木块和铅笔,实验取得了成功,并且效果比以前好多了。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三章中,研究“声源都在振动的实验”时,若用乒乓球代替泡沫塑料球则大大增强了可见度,同时还可以听到音叉与乒乓球的撞击声,这样会让学生对知识有更深的理解。

二、热学实验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四章第五节“观察水的沸腾”这个实验在同学们做时,水的温度往往要超过100℃,有时甚至可达到105~107℃,我们这样改进了试验:做实验时均用新鲜的冷水替代为节省时间而用的60~70℃暖瓶内的开过的水,并且把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要插得过深,只要玻璃泡没入水中即可,为了防止水的暴沸,也可在烧杯内放入适量的碎瓷片,经过这样处理我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水的沸腾温度一般在100℃左右,误差非常得小。

三、光学实验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一册第五章中,研究凹透镜对光线的作用,原实验是让凹透镜对着太阳光,用一张白纸在它的前面来回移动,此实验用时比较长并且其效果也并不明显,若用复写纸替代白纸来完成这个实验,则大大节省了时间并且效果也比较明显。这个改进也可用在“研究凸透镜对光线的作用”的实验中,实验效果也非常明显。

四、电学实验方面

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八章第一节中研究“电流根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兴趣小组同学做了这样的改进:在研究电阻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他们用改变串联电池的节数来取代用调节滑动变阻器来改变电阻两端电压的方法,即按下图顺序进行: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且能正确的得出结论:在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

在研究电压一定,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他们不改变电池的节数,从而保证了电压一定,再换用不同阻值的电阻进行实验,如下图:

这样学生很容易理解且能正确地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成反比。

我经过教学实践,用这种实验方法进行教学,学生更容易理解。

2.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十二章在《研究磁场对电流的作用》的一节实验中,通电直导线在磁场中受到力,若按课本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则很难成功,特别是滑道不光滑时。兴趣小组成员就将直导线吊了起来置于磁铁的磁场中,实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3.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第二册第七章第一节中,研究导体电阻的大小与温度有关的实验中,若用火柴加热替代用酒精灯加热,实验的效果非常明显且操作方便。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在大量的活动实践中,我积极培养学生通过实验自主、合作探究物理规律的学习习惯,让他们走出了死记硬背课本规律—机械学习物理的误区。这极大地激活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并为实验教学的进一步改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改进实验教案 篇四

城步一中

杨姣娣

一、实验原理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无水乙醇中,所以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绿叶中的色素。绿叶中的色素不只一种,它们都能溶解在层析液中。然而,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快,反之则慢。这样,几分钟之后,绿叶中的色素就会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而分离开。

二、教学目标

1、初步学会提取、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能基本合理的完成操作过程;

2、探究叶绿体中的几种色素,能说出叶绿体中的色素种类,并能将叶绿体各种色素的颜色与其种类对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探究叶绿体中的几种色素; 教学难点: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

四、教学过程

材料准备

课本中所用的实验材料是新鲜的绿叶比如菠菜叶,新鲜菠菜叶含水分较多,一方面研磨时碎叶粘滑,学生普遍研磨不够充分;另一方面,水分多降低了乙醇的浓度,低浓度无水乙醇只能溶解少量色素。改进实验中

材料用具

干燥苎麻叶、干燥定性滤纸、试管、棉塞、试管架、注

射器、钢笔、层析盒、无水乙醇、层析液 方法步骤

1、提取绿叶中的色素

(1)取几片烘干后的苎麻叶揉搓,将揉搓后的苎麻叶放入注射器中;(2)用针筒抽取适量无水乙醇,摇晃,使苎麻叶与乙醇充分混合;(3)将所得液体直接用注射器过滤,收集在试管中,及时用棉塞将试管口塞严;

2、制备滤纸条

将干燥的定性滤纸剪成略小于试管长与直径的滤纸条,将滤纸条的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1cm处用铅笔画一条细的横线。

3、画滤液细线

用钢笔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线均匀的画出一条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两次。

4、分离提取液的色素

(1)将滤纸条用夹子固定好,放入层析盒的带槽横板中;(2)盖上顶盖用橡皮筋固定好。

(3)从层析盒带螺帽开口中注入适量层析液。随后拧上螺帽;

5、观察和记录

观察层析盒中滤纸条上出现了几条色素带,以及每条色素带的颜色。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五、实验改进后优点

1、采用烘干揉搓后的苎麻叶。烘干后的苎麻叶片,含水量相对较

少,既有利于提高溶液的浓度,又易于长期保存,供不同季节使用,能解决获取绿色叶片较困难时期的材料来源问题;免去研磨过程对绿叶色素的破坏;苎麻叶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烘干揉搓后呈现棉絮状,不会堵塞注射器针头,有利于提取液的过滤。

2、改进后的提取色素的方法,免去了研磨过程,色素破坏减少,同时节约实验用品;揉搓后的苎麻呈现棉絮状,既加大了与乙醇的接触面,提高了色素的提取率,同时可以直接用注射器进行过滤,实验操作难度降低。

3、用钢笔划滤液细线方便快捷,所划出来的滤液细线又直又均匀;

5.实验改进措施(最终版) 篇五

《建筑材料与检测》课程是高职建筑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学习后续专业课的基础。通过实验训练,使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应用得到强化,能熟练操作使用一般实验仪器与设备并根据规范要求对实验结果正确分析评价;锻炼学生实际动手操作的能力,增强学生的工程质量意识,培养严谨的工作作风。但在实际中,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验教学往往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一、目前《建筑材料与检测》实验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重视程度不够,实验课教学流于形式

《建筑材料与检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要求理论讲述和实验操作紧密结合。但是大多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并且受到实验硬件条件制约,教师组织实验时,大多都是简单进行。比如受到实验仪器配置和教学时间的约束,实验操作过程中只能进行分组,分组人数一般为5~10人一组,这样就会造成少数同学来完成实验操作,其他人做记录或旁观,就出现了不愿发挥主动性,实验数据相互抄袭,这样就很难培养学生材料检验、质量评价的技能及树立起工程质量的意识。

(二)实验课学时安排不够合理

实验课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以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但是各方面原因对实验教学重要性认识不清,使得实验课课时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比例偏低。

(三)实验课教学的组织管理有问题

实验课教学的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使实验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教学手段单一,教师对实验课的讲解缺乏生动性,一般是先叙述实验的目的、实验内容,再详细解释设备仪器操作方法、实验步骤、注意事项,然后学生机械地进行操作、记录数据、填写实验报告。教学组织管理薄弱,配备的实验指导教师数量不足。

(四)实验课教学的考核评价不科学

经过实际走访询问、调查,发现大多数高职院校对《建筑材料与检测》实验课均没有建立规范的教学考核办法,实验课成绩的评定还是采用传统的评分制度,即实验课分数的高低常常取决于学生最后的实验数据与理论的吻合程度。学生为了得到较好的实验成绩,一旦发现实验数据与理论数据相差很大,常会修改或伪造自己的数据,使之达到合理状态。这种做法既坏了学术之风,又很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应改革实验课考核标准,制订科学合理的实验课考核评价体系。

二、《建筑材料与检测》实验课教学改进措施

(一)完善实验教学计划和组织管理方法

为了进一步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规范实验教学体系,制定实验教学计划,设计实验教学项目,在原有教材基础上编写更具有针对性的实验教学大纲、实验指导书、实验报告,实验课教学过程中,改变以往好集中进行实验的模式,采取班级分大组错时进行实验,每大组又分若干个小组,每小组学生人数不多于5个,并保证每组都有一名指导教师,这样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进一步提高了教学质量。采用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和研讨式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调动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锻炼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二)采用多种现代化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般实验操作难以用语言精确描述的问题,可以采用多媒体课件将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结合起来,实现实验教学的形象化和可视化。同时,对一些比较复杂的实验过程,应用摄像机等照相器材,将实验过程进行录像并刻制成光盘,使学生在课上课下都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学习、温习,增强了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三)完善实验教学的考核评价方法

实验成绩应根据学生平时表现、实验操作、实验纪律、实验报告三个方面综合评定,学生每次实验成绩以这些标准进行综合考核。同时在成绩评定方面也应该考虑参加开放性以及设计性的实验。对于不参加者、没有完成实验报告者则该学生没有实验成绩,同时课程总成绩也定位为不及格。最后将实验课成绩以30%的比例纳入课程总成绩。

三、结语

6.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改进 篇六

河北省滦南县司各庄初级中学

卢景丽

内容摘要:为了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学生能力,作为教师的我们要勇于投入到实验教学改革的洪流中。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一、认识实验教学误区,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二、注重探究性试验,实施实验教学改革。

三、做好家庭小实验,培养创造能力。

四、改进试验装置,优化试验设计。

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获得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还有助于培养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充分认识实验教学在化学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实验教学,是提高化学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一、认识实验教学误区,更新实验教学理念。

传统实验,纯粹是为了知识的掌握和巩固去做实验,为了技能的熟练和运用去做实验,为了证明教师讲解的正确性去做实验。一句话,仅仅为了达到学科教学目标而进行试验,教师心中没有课程意识,没有把实验教学与学生的发展需要联系起来。学生并未参与实验问题的提出,没有从假设到设计,从试验到结论的探究活动过程,也没有热心的对实验结果作出一定的分析、论证、评估。这样的实验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不利于学生发现和解决化学中的问题,更不利于创新 思维方式的形成,不利于学生智力发展,因而改革实验势在必行。

化学新课程标准对化学课程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要求作了规定,目的要让学生学习初步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并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受到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它是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他是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和实事求是科学态度勇于创新精神的源动力。因此,我们应按新课程设计理念,在实验教学中去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如提出问题,形成假设的能力;设计方案,探究实验的能力;以及观察思维的能力;分析现象归纳总结的能力等。

教学中强化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实验教学。教师应提供学生实验的舞台,客服试验条件的限制,尽可能的让学生动起来诚如教育家陈鹤琴所说:“凡事儿童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事儿童能够自己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我在教学中经常让学生上台和老师一起试验或让学生演示一些简单无危险的实验,如:在学习氧气的实验室制法时,我就找一个学生到台前和我一起制取并收集一瓶氧气,然后再让学生独自演示其他同学观察其操作是否规范。这样既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有培养了学生的能力提高了学习兴趣,课堂效果良好。

二、注重探究性试验,实施实验教学改革

怎样实施实验探究,使实验教学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呢? 1.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参与实验探究

试验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方面,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教学中 必须鼓励和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勇于提出个人见解,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每个问题的提出及整个教学过程,都必须是再现式思维和创造思维的有机结合,尽可能的把教学过程设计成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模式。着力营造“情感共鸣沟通,信息反馈畅通,思维流畅,创造精神涌动”的最佳意境。

2.开放化学实验室,提供探究的平台

探究性试验由学生自己提出实验方案,这对实验室也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规定的实验内,按学生个性化和要求来准备仪器将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我们可以通过开放实验室,轮流实验的方法,让学生在课余的时间完成自己设计的实验以补充时间及设备的不足。实验室可以两人或四人小组为单位,开展探究实验研究。

3.增加实验探究的机会,试验从课内延伸到课外。

7.化学蒸馏实验的改进 篇七

以下是实验的简单介绍。

蒸馏是利用互相溶解的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不同进行分离提纯操作。过程是:加热样品使其中某组分汽化,然后使蒸气冷凝为液体加以收集;分馏和蒸馏的实验原理很类似,唯一的不同之处就是装置上多个分馏柱,虽然只是多了一个分馏柱,可是却使得气化和冷凝过程可发生多次。实验混合物丙酮与正丁醇沸点相差61.2℃,然而简单蒸馏实验却并不能让这两者完全分开,当我们使用了分馏装置后,收集到沸点稳定的两个组分,并证明它们分别是丙酮与正丁醇。阿贝折光仪易掌握,测量精密度高,作为辅助鉴定折光率比沸点更为可靠。绘制丙酮-正丁醇混合液折光率和组成标准曲线,通过对简单蒸馏与分馏馏出液折光率的测定,从标准曲线上读出馏分中各组分的含量,确定馏分的纯度。

实验用品:

实验药品:丙酮(分析纯)、正丁醇(分析纯)。

实验仪器:5 m L带刻度移液管、洗耳球、50 m L圆底烧瓶、蒸馏头、磨口温度计、直形冷凝管、真空尾接管、10 m L量筒、长颈三角漏斗、试管(7支)、沸石、电热套、变压器、升降台、阿贝折射仪。

实验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首先,选用5 m L的移液管移取所需要的相应试剂,按要求配制好标准的溶液后,再通过计算从而准确得出溶液里的正丁醇质量的百分数值,最后还需要通过使用阿贝折光仪测试出之前配制好的标准溶液中各个溶液的折光率,记录好实验数据后就可以绘制标准曲线图了,横坐标是折光率,纵坐标是质量百分数值。

蒸馏:1.加料仪器安装好后,慢慢将30 m L丙酮-正丁醇混合液(体积比1∶1)加入到50 m L圆底烧瓶中。2.加沸石,操作中加沸石以防暴沸。3.加热检查仪器装配是否正确,直到确定一切正常时才可加热。实验中要根据情况适时调节电压,从而使得温度计水银球上一直都有液滴的存在,而此时温度计上所显示的度数就是此液体的沸点读数。4.馏分收集沸程越小分馏出的物质的纯度就越高,若是出现温度高于沸程正常范围的温度值时,就要立即停止接收。5.停止蒸馏维持加热程度至不再有馏出液蒸出。6.阿贝折光仪测定6个馏分的折光率。

分馏:分馏的操作步骤与简单蒸馏的操作大致相同,但特别要注意的是蒸馏速度以控制在1滴/秒最佳,也需要收集六个体积相同的馏分,馏出温度按柱顶温度,将其相应的数据温度一一记录下来,写在表上;用阿贝折光仪分别测定6个馏分的折光率并记录测定时的温度,记录数据。

①通过上述实验后统计得出的准确数据,以馏出液体积为横坐标,馏出温度为纵坐标,在同一坐标上分别绘制简单蒸馏与分馏曲线;②还是需要依据上述实验得出的数据,以馏分序号为横坐标,正丁醇的质量百分数(w)为纵坐标,在同一坐标上分别绘制简单蒸馏与分馏的馏分组成曲线。

经过以上蒸馏和分馏的对比性实验,不仅能让学生通过这个实验做出更正确的判断,还训练了学生基本的操作程序,同时,由于在实验中还涉及数据的处理,这就需要学生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加以分析探讨,在巩固了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实验技能。对分离过程的分析以及分离效果的比较和评价,更是培养了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及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摘要:化学课程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的教学课程,而大多数的化学实验只是单纯地让学生熟悉每个实验的操作程序,并没有意识到让学生从中得到启发。如蒸馏实验,通过实际操作发现这项实验只是让学生学会如何简单地进行蒸馏操作(含沸点测定),却对实验的深层分析和表征方法缺少探究,这样容易造成一些实验误区,为此我们重新设计了实验内容,通过蒸馏分馏对比实验,从而培养学生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化学实验课程,蒸馏分馏实验,培养学生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建芳,邓红霞,刘璐,等.大学化学实验“水蒸气蒸馏”的改进与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09(3):30-31.

8.实验细节的改进 篇八

一、实验操作细节的改进

1.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实验的操作细节改进。

教科版小学科学十二册《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这课,为了验证二氧化碳气体比空气重,按照课本范例,把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直接倒向燃烧的蜡烛,可是做了很多遍,蜡烛就是不熄灭。哪个环节出现问题呢?我请教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他指出了问题所在。一是蜡烛没有放在杯中,倒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集中;二是药剂量不够,导致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量不够,容易被上升的热气流冲走,实验容易失败。他指出了要改进的环节,实验时要用短的蜡烛,并放入玻璃杯底,这样倒入的二氧化碳气体才能集中下沉,淹没火焰而使之熄灭。如果蜡烛太长,火焰离杯底高,二氧化碳倒入杯中可能无法覆盖火焰,实验可能就会失败。可是,杯子口太小,徒手无法放入小小的蜡烛头。怎么办?把硬纸板做成“L”型,将燃烧的短蜡烛粘在勾上,探入玻璃杯底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做好这一切后,用大烧杯来混合药剂量较大的小苏打和白醋,就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把二氧化碳气体缓缓倒入玻璃杯中,蜡烛火焰缓缓地熄灭。按照改进的操作方法来做,实验成功率就能大大提高。

2.验证液体热胀冷缩前后重量不变实验细节的改进。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给冷水加热》这课,有一个用酒精灯给注满水的、用气球皮做封口的试管加热,观察冷水受热后膨胀(鼓起气球皮)而水的重量不变的实验。我原先是把水注得满满的,在实验时出乎意料,加热试管里的水受热膨胀后,内压增大,水就溢出来了,重量也减轻了,开始认为是橡皮筋没有捆扎紧气球皮,就反复多次捆扎,但效果不好,还是会出现漏水现象。分析原因发现,因为用气球皮包扎试管口时,会有褶皱,用橡皮筋捆扎,褶皱处不可能那么紧密,水受热膨胀后,内压增大,水就溢出来了,影响实验结果。后来,我对该实验方案进行改进,往试管中灌满冷水改为先注满热水,然后用气球皮和橡皮筋封紧试管口,待热水冷却后,体积减小,气球皮向内凹陷。到做实验时再加热试管内的水,气球皮就会鼓起变平,说明水的体积受热膨胀,这时体积没有达到气球皮鼓起来的程度,内压不大,水就不会溢出来,不会改变重量,问题得到解决。

二、常规实验环节的一些细节改进

1.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常规环节的细节改进。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用显微镜观察身边的生命世界(一)》这课,制作洋葱表皮玻片标本的常规步骤是:首先,在一个干净的玻璃载片中间滴一滴清水,用镊子把取下的洋葱表皮放到载玻片的水滴中央平展开来;然后用盖玻片倾斜着盖到标本上面;最后,从盖玻片的边缘滴一滴稀释的碘酒,并把玻片微微倾斜,再用吸水纸从另一端吸掉多余的水。按照这样的步骤去操作:一是因为碘酒不容易渗入含水饱和的标本中,二是稀释的碘酒被玻片中的清水再稀释一遍就更淡了,基本起不到染色的作用,标本染色效果不理想。经过反复试验,我直接在载玻片中央滴上稀释的碘酒,把洋葱内表皮放在这滴碘酒上照样可以平展开,再盖上盖玻片,吸干多余的碘酒。这样,不仅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省了时间,而且标本充分被染色,干净清爽。把它放到显微镜下观察,图像效果非常的好。

2.蒸发实验中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环节的改进。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分离食盐与水的实验,用酒精灯加热蒸发皿中的食盐水,传统的做法是在酒精灯火焰和蒸发皿之间隔层石棉网,目的是防止蒸发皿受热不均匀而爆裂。但是加热的效果很不理想,蒸发的速度慢。因为有了石棉网的阻隔,只能靠热传导导热,而蒸发皿底部是弧形的,与石棉网接触面积小,势必造成导热效果不理想。弧形的蒸发皿是陶瓷材料制作,就像锅底一样能把火焰均匀散开,陶瓷材料在酒精灯这种温度不是很高的火焰加热下,爆裂的几率很小。因此,不用垫上石棉网,而直接加热,简化了实验步骤,节省了时间,实验效果更佳。

三、实验器材制作细节的改进

1.热传导器材制作细节的改进。

在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热是怎样传递的》这课有个实验,在两个铁座之间拉一条铁丝,在上面粘上火柴棒,我觉得书上所示范的实验教具,器材多,携带不便,装拆麻烦。我曾用铁架台上横夹一根铜棒来代替课本上插图所标示的实验,但还是要携带笨重的铁架台,还要装拆。后来我把一根粗铜芯导线一端先拗折成一个正方形底座,再拗两个90度角,把另一端折成横杠,高度和酒精灯火焰高度适宜,去除横杆上的绝缘线皮,没有去除部分的绝缘线皮又可以防烫手,这个折好的导线,又是架子又是铜棒,一个简易的热传导教具就做好了。做热传导实验时,只要将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把酒精灯火焰加热铜棒一端,即可完成热传导实验,用完后不需要拆卸,携带又方便,放入仪器橱,下次还能再用。

2.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浮力大小实验器材细节的改进。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浮力》这课,要测量塑料泡沫块在水中所受到浮力大小的实验,这就得在比较深的水槽底部固定一个小滑轮,书上是说用橡皮泥固定,可是橡皮泥一入水就是“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哪有可能固定住,而绳子又很容易滑落到滑轮边的缝隙里,如果不用滑轮,普通绳子入水后摩擦力又很大,测量的拉力数据很不可靠。我改用回形针折成勾,用AB胶直接粘在水槽底部,改为在水中摩擦力很小的钓鱼线作绳子,不用滑轮。这样就可以克服绳子容易脱落的缺点,还能够大大减小摩擦力,提高实验的精确度。

9.电解实验的改进创新论文 篇九

化学是一门实验科学,而电解实验是电化学中的重要实验。如果按照课本进行实验,药品消耗量大,边远地区条件差一些的学校无法进行分组实验;若教师进行演示实验,教室后排的学生对实验现象看不清楚。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想到了把电解实验改为微型实验,利用生活中学生熟悉的简单物品代替专用的化学实验仪器,进行分组实验,使更多的学生能够动手做实验,便于观察实验现象,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改进后的实验能够节约药品,减少污染,符合绿色环保要求,使化学更加贴近生活,充分体现新课程的创新理念,培养了学生的实验创新能力。

一、实验仪器及试剂

仪器:直流电源、塑料板5×15cm一块(或废弃的光盘一张)、图钉8-10个、高考用自动2B铅笔的铅笔头8-10个、导线若干。

试剂:饱和NaCl溶液、饱和CuCl2溶液、饱和Na2SO4溶液、饱和CuSO4溶液(试剂可多可少,教师可根据自己的上课情况来定)。

淀粉碘化钾试纸、PH试纸、酚酞试液、滤纸。

二、仪器的组装:

电极的固定是本实验的关键点。在塑料板(或废弃的光盘均可)上事先钻好直径合适的孔,先在孔内插入螺丝,然后再将导线缠在塑料板反面的螺丝上;塑料板的正面将另一个带点弯的`细铁丝一端固定在螺丝上,拧紧螺母,细铁丝的另一端连接图钉或2B铅笔芯做电。

1.阴极固定。在塑料板反面用连接图钉的导线串起来与电源负极相连,在塑料板的正面用细铁丝连接图钉做阴极,且可以固定试纸。

2.阳极固定。在塑料板的反面连接铅笔头导线串起来与电源正极相连,在塑料板的正面用细铁丝缠上铅笔芯(很短,只要能固定好即可)做电解的阳极。

3.阴极和阳极之间留出一些距离用来放浸有试剂的试纸。

三、实验操作

1.固定试纸。按图片所示组装仪器,在每一组阴极和阳极之间的塑料板上放上浸有指定试剂的试纸或滤纸,用铅笔尖和图钉压住试纸的两端固定。

2.接通电源。试纸固定好后,接通直流电源(可用干电池代替),反应发生,试纸上开始出现颜色变化。

3.记录现象。观察各试纸上的颜色变化,及时记录实验现象。

4.分析讨论。依据实验现象,学生分组讨论产生的原因,并填写下表;

四、装置改进的优点

1.在本装置上进行电解实验,能更好地观察电解时电极附近溶液的PH值变化和溶液中离子的运动方向,并可对各电解溶液进行对比。

2.在试纸或者滤纸上进行实验颜色变化更明显,现象更直观,有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印象的加深,以及提高对此类试题的解题能力。

3.该实验试剂用量少,有害物质产生的也少,体现了经济节约、绿色环保的教育理念。

4.该实验操作过程简单、安全,实验装置学生可自制,能开发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

5.该实验颜色变化丰富多彩,具有很强的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学习兴趣。

6.该实验可同时对多种物质进行电解,便于同学比较不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情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巩固对知识的掌握。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1.通过对实验的改进,使得教师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能更好地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新,增强他们的实验探究意识,让学生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2.通过对实验的改进,能使学生发现学习和生产、生活中有意义的化学问题,并进行实验探究;能根据具体情况设计解决化学问题的实验方案,并给以评价和优化。

3.通过对实验的改进,体现了新课程教学改革中所要求的“以人为本”、重视能力培养、变苦学为乐学的新教学理念。

10.改进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篇十

李世瑜

(北京市第八十中学, 北京100020)摘要: 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方面具有独到的功能。

本文对中学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与完善学生创造思维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化学实验教学;创造思维

文章编号: 1005-6629(2001)08-0005-02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C

由于化学实验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训练学生的科学方法、特别是完善学生的创造思维素质方面, 具有独到的功能, 所以在中学化学教学中, 重视化学实验的教学功能, 已逐渐成为广大化学教师的共识, 但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 还存在着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 阻碍着化学实验在完善学生创造思维素质方面重要功能的充分发挥。因此, 探索中学化

学实验的教学方法与完善学生创造思维素质之间的相互关系, 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有必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探索: 1

强化实验的客观性, 改善学生创造思维的细节性

实验的客观性是相对实验的理想化模式而言的。中学化学实验中的理想化处理大部分是合理的, 是与教育对象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如在年龄较低的初三年级, 化学知识体系尚未形成时把实验进行理想化处理, 有利于突出知识重点。但是,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 特别是进入高中年级后, 完全忽略实验的客观性, 一味地把实验内容的实际问题理想化,将对学生思维的细节刻划、充实校正等品质的形成产生负面影响, 限制了他们创造思维品质的良性发展。在学生创造思维的细节上留下缺憾。如对于氯气制备的实验, 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和掌握知识的需要, 特别是为了增强实验的客观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的细节性, 可以将演示实验装置设计成如上图所示: 在此实验设计中, 净化、干燥装置是学生在初中已经了解的, 而有毒气体封闭式的收集和防止污染的吸收装置, 则是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掌握的。通过这种实验设计, 不仅可以巩固已有的化学知识, 而且可以有效地掌握新知识, 更重要的是注入和渗透一种考察、解决问题的观念和意识。教师在安排实验时, 视学生接受能力的强弱, 还可以引入安全装置这类更深层次的实验技术问题,也可以用思考题的方法, 引导学生认识实验装置的安全问题, 将装置更新为如下图所示形式: 如果对实验的客观性所引发的细节问题, 如: 气体可能混入杂质的分析及其净化方法、为防止有毒气体污染而设计的收集和吸收装置、对加热系统防止倒吸而采取的安全措施等等从来不予以考虑, 并且全部出示的是理想状态的实验装置, 却要求学生解决有关实验客观性的问题, 往往使他们屡屡受挫,不利于他们学习心理的良性发展。相反, 如果在教学的适当阶段, 以适当的方式提供考虑实验客观性问题的取向和模式, 他们将可能在此基础上, 提出更为合理完善的创意, 解决他们面临的新的实验客观性问题。而在这种创意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他们创造思维的细节性也得到了极大的完善。2

加强实验的定量性, 提高学生创造思维的敏锐性

从量的角度去考察实验现象、做出实验结论是实验研究的高层次。中学阶段, 一般进行定性实验, 而较少进行定量实验, 但是, 如果长期不对化学实验进行定量的研究, 就会使学生习以为常地把一些并不完全正确的知识默认下来, 造成创造思维敏锐性的降低。

由于学生的心理特征的缘故, 在初中阶段不适于引入量的变化对化学实验的现象及结果的影响。但是如果学生在高中学习中, 还认为

碳酸钠溶液和盐酸混合必定会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中只会生成碳酸钠便不是正常状况。

究其原因是由于在高中教学中没有实验设计, 帮助学生判断这类问题, 这不仅妨碍了学生成功学习心理的形成而且极大地限制了学生创造思维敏锐性的发展与完善。如果在高中教学的适当时期, 增加一些演示实验, 使学生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钥匙。例 如: 在高一碱金属一章

钠的化合物一节, 可以添 加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

盐酸和碳酸钠反应, 不一定生成二氧化碳。

有了这样的感性认识, 学生在遇到象

二氧化碳通入氢氧化钠的产物这类问题时, 就不会武断地做出 产物只有碳酸钠结论, 他们有可能找到 二氧化碳和生成的碳酸钠 盐酸和碳酸钠应的类比关系。这种半定量演示实验的引入, 会使学生抽象出一种理念: 物质之间的反应, 可以因反应物 量 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产物。

这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中, 解决相关的化学问题均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他们将有可能从微小的量的改变中, 察觉出别人习以为常但却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成分, 在这些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学生创造思维的敏锐性也得到了充分的训练。3

增加实验的探索性, 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散性 实验的探索性是相对实验的验证性而言的。因而增加学生实验的探索性, 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创造思维的发散性。

在中学化学实验中, 属于探索性的为数不多, 如果能在现有的条件下, 适时适度地增加一些探索性的实验, 会大大提高学生的探索欲望, 训练他们创造思维的发散性。例如: 素 氯、溴、碘的性质学生分组实验, 可以改进为一个探索性的题目:

用实验证明氯水的主要成分教师设计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分三个步骤完成这个题目: 首先, 要求学生课前设计实验方案, 并阐述方案的设计思想;第二, 让学生课上交流设计方案和设计思想, 并进行甄别与筛选, 确定最佳方案;第三, 实施实验方案, 得出实验结论。在这 些过程中, 学生实现了由已知信息加工变异出新颖信息及对某一事物寻求多种可能的尝试。为了提高课堂效率, 可以让学生课前以小组为单位, 统一对实验设计的认识, 以缩小课上甄别、筛选的范围。通过交流与选择, 最终能得到如下图的实验设计: 在此实验设计的过程中, 学生可以抽象出这类探索性实验的基本模式: 首先, 应该考虑物质与水发生的是 溶解是 反应, 或是二者兼而有之

定反应后的体系中是否还有反应物的微粒以及存在着什么生成物的微粒;其次, 应该判断物质与水反应后可能得到的产物, 如: 根据氯气的化学性质Cl22Cl-可能存在Cl;第三, 一般应该检查物质与水混合后所得溶液的酸碱性。在检查氯水酸碱性时, 学生会发现: 指示剂变为红色后又褪色, 这说明溶液中含有大量氢离子, 并且一定存在着有漂白性 或强氧化性的物质, 从而确定HClO 的存在。而(3)中的 水着 空白 对比实验功效。

通过 发散及对 发散的抽象一系列的思维活动, 学生的探索欲望得到了满足, 提高了学生的实验能力, 充实了创造思维的发散性。

11.实验改进 篇十一

关键词:白磷水下燃烧;实验类型;实验改进

文章编号:1005–6629(2015)6–0073–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问题的提出

人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课题1中[1]在探讨“燃烧的条件”——可燃物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时,设计了如图1的实验。

针对该实验存在的不足[2~4],很多化学老师对其作了改进和创新[5~15],但仍存在白烟未处理、白磷水下燃烧成功率低、仪器须经过特殊处理等不足。笔者查阅了近年来国内白磷水下燃烧改进实验的相关文献,并进行实践、归类和比较,设计出一套能解决以上问题并能适用于课堂教学的实验方案。

2 当前“白磷水下燃烧”改进实验类型比较

2.1 类型1 将白磷限制在小空间[16~19]

以装置简单、实验现象明显的钱胜小组[20]改进实验为例(图2)。

该类改进实验具有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成功率高、现象明显的优点。但其中产生的白烟(P2O5)只有小部分被水吸收,会造成污染,危害实验操作者的健康。

2.2 类型2 将实验改在密闭装置中进行[21~22]

以吴国权[23]改进实验为例(图3)。该类改进实验最大的优点是环保安全。但由于白磷在热水中会熔化成油状小液滴,通入氧气时,气体难以和白磷接触。因此,该类改进实验中的白磷很难在水下燃烧;另外在通入氧气时,未能与氧气接触的白磷分散成细小的珠状物,使清理仪器时存在不安全因素。

2.3 类型3 用装满氧气的仪器与水下白磷接触[24,25~27]

以张艳琴小组[28]改进实验为例(图4)。该类改进实验的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成功率高。但其中的白磷难以完全燃烧,未燃烧的白磷使清理仪器时存在不安全因素。另外,由于该类改进实验中的白磷燃烧时并没与水接触,这会使学生难以理解实验中热水的作用,对其认知造成干扰。

2.4 类型4 将仪器进行特殊处理[29,30]

以刘松伟小组[31]改进实验为例(图5)。

该类改进实验优点是装置简单、操作简便、实验成功率高、绿色环保。但其仪器必须经过特殊处理、药品放置位置必须准确,否则将会大大影响实验效果和成功率。另外,仪器的可替代性不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该类改进实验的推广。

3 实验再改进方案

3.1 实验装置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设计了一套仪器易得、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成功率高并有效防止污染的实验方案(图6),取得良好效果。

3.2 实验用品

仪器:注射器(50mL)1支、锥形瓶(250mL)带单孔塞1个、大烧杯(500mL)1个、大试管(30mm×200mm)带双孔塞1支、小试管(6mm×70mm)1支、广口瓶配双孔塞1个、长镊子(22cm)1支、药匙1支、导管若干、橡胶管若干

药品:白磷、80℃热水、5%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1%的氢氧化钠溶液、酚酞试液

3.3 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

3.3.1 实验步骤

(1)在锥形瓶中加入1药匙二氧化锰,在注射器中吸入约40mL 5%过氧化氢溶液,然后将注射器的针头刺入橡皮塞中。

(2)在广口瓶中加入1%的氢氧化钠溶液至其中上部,再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塞好双孔塞。

(3)取一块绿豆大小的白磷放入小试管中,再加入少量80℃热水(热水高度以小试管高度1/2左右为宜);将大试管稍作倾斜,让小试管沿大试管内壁滑入大试管中。将双孔塞的长导管伸到小试管中接近白磷正上方的位置,塞好双孔塞。最后将大试管放入大烧杯中。

(4)按图6连接好装置,加入约200mL 80℃热水,保证小试管中温度达到白磷的着火点(此时,若浸在氢氧化钠溶液的长导管末端有气泡冒出,则证明装置气密性良好。否则必须重新连接装置,才能进行后续操作)。

(5)缓慢推动注射器。

3.3.2 实验现象和结论

加入热水后,白磷不燃烧。推动注射器,锥形瓶中有大量气泡产生,气体沿导管进入小试管中。白磷先冒出少量白烟,待空气排尽后,小试管白磷被点燃,持续燃烧,并产生大量白烟;最后白烟随气流进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说明可燃物在温度达到着火点时,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才能燃烧。

4 实验再改进后的优点

(1)该实验的创新点是将白磷固定在小试管中,集合改进实验类型1和类型2的优点,解决了改进实验类型1中白烟未处理和改进实验类型2中氧气流将白磷吹散而导致白磷不能燃烧的问题。

(2)与改进实验类型3相比,该实验的白磷是在水下持续燃烧,而且反应完全,残留量很少,确保仪器清理时的安全。

(3)与改进实验类型4相比,该实验仪器易得,且不需特殊处理,可替代性强,容易推广。

(4)该实验中药品的利用率高。一方面过量的氧气能使五氧化二磷被更快、更充分地吸收;另一方面,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酚酞试液,可以判断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已经完全反应。

(5)在操作过程中可以直接验证装药品后装置的气密性,保证了实验的顺利完成。

5 实验说明

(1)若在实验步骤(4)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将制氧装置和反应装置分开,推动注射器,待锥形瓶中充满氧气之后,再将装置连接,则小试管中的白磷立刻燃烧。

(2)该实验成功率高,现象明显。白磷若过量,燃烧更剧烈,但容易使导管末端炸裂。

参考文献:

[1]王晶,郑长龙主编.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2:128~129.

[2][5][16][20][24]钱胜,冯红霞.对白磷在水下燃烧实验的多种改进[J].化学教学,2011,(3):38~39.

[3][6][17]曾小明.探究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J].实验教学与仪器,2012,(1):28.

[4][7][18]胡江山.白磷在水中燃烧的实验演示器[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3,(5):28.

[8][19]闫孝平.物质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J].教学仪器与实验,2010,26(10):14~15.

[9][21][23]吴国权.白磷水下燃烧演示实验的再研究[J].化学教育,2013,34(3):58~59.

[10][22]韩程明.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育,2010,31(5):69~70.

[11][25]苏瀚.对物质燃烧条件实验的改进[J].河北理科教学研究,2010,(2):40.

[12][26][28]张艳琴,史祥利.探究“燃烧条件”实验改进[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25(5):17.

[13][27]王红云.探究可燃物燃烧条件的实验改进[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4,(5):63~64.

[14][29][31]刘松伟,王雪瑞.“燃烧条件的实验”改进[J].化学教育,2014,35(17):63~64.

12.关注课堂实验尝试创新改进 篇十二

一、关注演示效果, 提高实验能力

演示实验的目的就是向学生传授知识, 引导学生有目的地观察, 培养学生良好的实验素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每位教师必须思路清晰, 教师有的放矢、学生有始有终, 防止出现学生看“热闹”, 既定目标难以全部完成, 长期以往将难以体现演示实验的价值, 更会挫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关于演示实验成功的关键就是要在演示之前创建问题情境.所谓问题情境是指:当已有知识不能解决问题时而出现的一种心理状态.要摆脱这种心理状态, 就需要学习者进行积极的思考和探索, 所以创设问题情境就是一种积极的学习过程.即在演示实验前, 要向学生交代清楚实验内容、目的, 告诉学生应该观察什么, 怎样捕捉稍纵即逝的现象;或者让学生每次实验关注“颜色、形态、气味、密度、硬度、熔沸点等物理性质, 实验装置选择、洗气方法及收集方法等”.教师若不明确上述目的就会在课堂演示实验教学中造成重点不突出、难点不明确;学生不明确目的, 就会把实验当魔术, 凭兴趣凑热闹, 则收效甚微或一无所获.例如, “金属Na与跟H2O反应”这一实验, 教师不加任何说明就动手做实验, 剧烈的反应、游动小球就会把学生全都吸引住, 他们像看戏剧一样地欣喜若狂.实验过后询问学生“观察到什么”时, 绝大多数人仅回答出“游动、变色”而已, 若再深入问“得出什么结论”, 就难以回答.对于按套路演示实验短期看效果并不明显, 但是长期以往学生必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 每次实验之前他就会按图索骥, 自觉的考虑本次实验的目标、注意观察点及需要记忆和思考的东西.

二、改进演示实验, 与生活实践相结合

尽管教材上各个演示实验都源自于专家的论证, 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但不代表都是不能改进的, 具体表现为:有的实验不容易做成功;有的实验现象不明显, 课堂演示效果差;有的实验从装置到操作都很复杂, 难以实现反应所需要的条件.让学生思考、尝试改进实验, 或制作更佳的反应装置, 或用生活中的物品替代实验, 同时使实验效果更加明显则是创新能力的最大体现.因此, 教师应合理编排一些演示实验的探究性题目, 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实践, 在药品、仪器的选择、准备、制作、安装方面拓展思维, 摆脱课堂教学和书本的约束, 培养了学生探索精神, 锻炼了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对于废弃的矿泉水瓶, 气密性良好, 瓶口标准、与7号橡皮塞可配套使用, 耐酸碱性好、简单易得, 可多次循环等优越性能因此.可在化学实验改进或制作反应器中“大展身手”.如, 在“物质结构和性质”实验中关于“分子极性”的演示实验, 学生用矿泉水瓶子在底部扎上小孔, 让水流下, 用塑料梳子代替橡胶棒, 摩擦带电后接近水流, 观看水流方向的改变, 从而得出H2O具有极性, 与CCl4非极性分子形成鲜明对比.此实验改进简单易行, 学生可直观感受实验结果.再如, 验证H2和Cl2光照条件下爆炸不易成功, 关键在于收集的氯气、氢气要纯, 应避免混入杂质 (特别是空气中的O2) , 对于光照条件的控制要使光照强度足够, 否则造成瞬间被激发生成的自由原子较少, 造成反应不剧烈, 而看不到爆炸现象, 只能看到有白雾生成.学生尝试用矿泉水瓶剪成量筒形状来做反应容器, 采用排饱和食盐水法收集氢气、氯气, 两者体积比大于1∶1, 以便加快反应速率.瓶中留水使瓶子立在水槽里, 用点燃的Mg条在瓶壁上下晃动, 进行实验.此实验改进后, 可靠性强, 成功率高.

三、重设演示实验, 提升创新思维

所谓“重设”演示实验, 是指让学生针对演示实验思考该实验是否合理, 若不合理应如何改进.课堂上的演示实验课分为验证性实验和探究推理性实验, 验证性实验与探究推理性实验之间的显著区别是:前者先把结论、规律直接给予学生, 再去用实验去验证;后者是先把真实的物质和现象呈现给学生, 让他们通过观察、亲身体验, 发现问题, 然后在教师的点拨和指导下, 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 探讨得出结论、形成规律.所以针对演示实验, 敢于提出更新颖的设计方案, 使验证性实验变成探究性实验.

如, “化学反应原理”中关于“电镀”的实验, 要在铁钉上镀铜, 用H2SO4酸化的Cu SO4溶液作为电镀液.电镀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阳极:Cu Cu2++2e, 阴极:Cu2++2e-→Cu.学生可能会有疑问, 在铁钉上镀铜, 但在常温下铁单质本身可以和铜离子发生置换反应, Fe+Cu SO4=Fe SO4+Cu, 所以这个实验结果是否电镀的原因让人怀疑.因而尝试改进这个实验:能否将活泼的金属镀在不活泼的金属上, 比如在铁钉上镀锌.阳极:Zn→Zn2++2e, 阴极:Zn2++2e-→Cu, 用硫酸锌作为电镀液.这样更具说服力.

在学生讨论演示实验改进方案的过程中, 教师应进行一般性的原则指导, 尽可能让学生自行探究完成.教师只是在学生“疑无路”的情况下才予以点拨.这样, 不同层次学生的探究兴趣都会得到激发, 创造能力也势必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培养和提高.总之, 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不是某一节课、某一天的问题, 这是一个长期而又艰巨的工程.作为教师, 要不怕麻烦、不畏艰苦、勇于开拓, 要相信学生的创造能力不可低估, 创新实践能力不可被埋没, 重视演示实验, 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参考文献

上一篇:电脑专卖店管理制度下一篇:安全生产法主题班会